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阳裕盛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阳裕盛发表论文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 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开车、骑马。 居里夫人和朋友们商量——这些朋友们都和她一样,是索尔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样,也是家长。 在居里夫人的鼓动下,产生了一个教育合作计划——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学者把他们的儿女聚在一起,实施新教育方法。 居里夫人对人类教育界的极大贡献在于她联合一大批科学家(许多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组成科学讲师团,向孩子们开放他们的实验室,亲自对他们的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破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坚定孩子们的科学意志,传授孩子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诀窍,使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形成极高的智力潜力,使孩子们天生的天才遗传智力得以开发,居里夫人最终培养出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2] 简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皮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居里夫人的年薪虽然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不“大方”。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坚韧不拔的毅力 为了从一吨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废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 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35年,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没有发明灯泡的时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蜡烛灯、煤油灯等,让人们生活倍感不便,那时候的爱迪生内心十分的苦恼,他决心要发明一种能够耐用的光线明亮的灯泡。 于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面不断地进行各种材料试验,使用了一种碳条进行试验可是这种材料十分的脆弱,根本难以作为灯泡材料,失败之后又开始使用了钌和铬这些材料进行试验,当灯泡亮起来时候他非常高兴,认为这种材料十分适合用于制作灯泡的灯丝,可是大约几分钟之后灯丝也烧断了。 几年之后爱迪生失败的经历被许多的人嘲笑,认为他是做白日梦,尤其是认为爱迪生做了很多失败的实验。 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爱迪生却并没有放弃灯丝实验计划,反而以此为动力继续展开自己的科学实验,于是又试验了一种碳化棉签作为灯丝材料,把灯泡中真空花,这种材料还是坚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时不久就烧断了,但是爱迪生已经兴奋不已了,他已经尝试了超过六千多次的实验了,而这一次无疑是找到突破点。 爱迪生又开始进行了灯丝实验,功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为此他欣喜若狂,这种材料是灯泡的绝佳材料,发出的光线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烧断适合长期使用。 如此灯泡便慢慢的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夜晚中必备的照明工具。 爱因斯坦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11岁时,他就读完了 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 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 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 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结果他 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 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 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 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 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 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 角度,再读一遍。 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 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 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 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 爱因斯坦 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 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 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 此外,和 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 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结果他在物理学 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 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research有版面费的。版面费是指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刊物录用后,期刊编辑向论文作者收取的费用。版面费是在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兴盛的环境下产生的;从版面费自身形成的构件和程序看,版面费是两方的自觉自愿的合约行为,是两个巴掌拍出的响,无违法违纪可言。

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

可以用盛行二字来形容。根源在于我国的职称申报制度以及教育制度。职称评定明确规定了对专业论文的要求,高校的评职称系统也打破的原有论资排辈的模式,实行科研论文优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样的规定激发了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程度,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这样的制度也火了期刊版面的市场。这样的制度下,稿源不断,版面有限,版面费的出场因此并非偶然,更无须大惊小怪。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将出版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代表,在其期刊上刊文收版面费已成惯例、实属正常。连《Science》这样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都收取版面费了,那么别的期刊收取版面费也就合情合理了。

综上可知。论文版面费的收取还是有其合理性的。杂志社收取论文的版面费这样以来既能保持期刊办刊质量,又能收取维持期刊生存和发展,收取论文版面费是实现以刊养刊的重要途径,可使学术期刊走良性循环道路。论文版面费补充成本,学术期刊可以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贡献。

邓练贤:广东首位殉职医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终年53岁.这是广东省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 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正值春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的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在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时却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邓练贤在与病魔坚强战斗了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 邓练贤曾说过的话: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叶欣:永远的白衣战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永远毕上了她美丽的双眼.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当一批批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时.持续作战的叶欣却倒在了她最热爱的岗位上.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叶欣曾说过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卫保周:洛阳花开非典战 奋战在非典防治一线的洛阳市直机关第二门诊部51岁的副主任医师卫保周.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复发.于5月29日牺牲在她所热爱的岗位上. 5月23日.卫保周主动请缨参加洛阳市驻乡镇卫生院防治非典医疗队.劳累过度并带病工作.一直战斗到倒下的一刻. 卫保周曾说过的话:抗击非典.我不能当逃兵.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现年32岁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于5月27日下午与世长辞.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的工作压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她病重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对王晶进行了会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中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晶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王晶曾说过的话: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我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谢婉雯:爱心传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职的首位香港女医生谢婉雯.于5月13日逝世以来.一直为各界敬仰.并被视为香港的“南丁格尔”.其逝世唤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团结求生的精神.谢婉雯的生命永远的凝固在年轻的35岁. 5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以最高规格仪式为无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职的谢婉雯举行葬礼.并称颂她是[香港的女儿".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声明说:[谢婉雯医生在帮助他人时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勇气.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会忘记她无私的奉献." 谢婉雯曾说过的话:我要快点出院.回病房帮忙.李晓红:以生命之躯迎击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年仅28岁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牺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中央组织部追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警北京总队为她追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李晓红曾说过的话:现在治疗上是否找到新的办法.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梁世奎:用生命铭刻的丰碑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世奎.与那些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职的医务人员一样.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在了他一生挚爱的手术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后抢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复.即将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抗击[非典".实践[三个代表".学习时代勇士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开展起来. 梁世奎曾说过的话:我是党培养的.关键时候我要为党分忧为民解愁刘永和:用生命谱写忠诚 在举国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击非典时.山东省胶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刘永和却离开了他曾经奋斗过的战线. 5月8日下午4时.本来是刘永和与同事们交班的时间.虽然已经紧张工作了近10个小时.多病的身体早已发出抗议.但是看着较往日增多的待检车辆和人员.刘永和实在放心不下.为了加快检疫速度.防止车辆阻塞.他毅然决定放弃按时换班.继续奋战在检疫点上. 正当刘永和站在路边对箱式货车进行例常登记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让年仅39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在刹那间陨落. 这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牺牲在抗非一线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刘永和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称号. 刘永和曾说过的话:抗击"非典"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是我们人民警察的责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线去.额尔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阳 额尔敦陶格陶是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长.旗牧区防控非典工作组组长.自今年4月22日内蒙出现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来.他就开始夜以继日实施布控方案.带领卫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单位的领导.深入牧区.将1.2万份蒙文宣传资料发放到牧户.部署春季生产及"围封转移"工作.终因过度劳累.脑溢血突发.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线. 年仅51岁的额尔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国抗击非典战役中因公殉职的第一位副处级党政干部. 额尔敦陶格陶曾说过的话:人这一辈子光阴不多.要抓紧每一天.办好每件事.范信德:人民健康好卫士 在对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战斗中.医疗战线的英雄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血肉堤防.这当中.运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司机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是一位普通的司机.平实的广东汉子.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铮铮誓言. 范信德曾说过的话:让我去送病人.张积慧:护土长的[前线"日记 4月15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土长张积慧的<护土长日记>后.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张积慧也因此荣获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成为全省青年的楷模. 2003年2月15日张积慧走进了抗非第一线.在与她的战友们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同时.不仅尽心尽职完成本职工作.还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用她的真情.以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临时病区的医务人员走过的心路历程. 透过她真实的记录.我们看到.在对抗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团结一致.乐于奉献的集体.而张积慧细腻的观察.我们更看到.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广东省全体医务人员忘我的牺牲精神和勇敢探索的崇高品质. 历史不会忘记.2003年春天.勇敢.无私的医务工作者们! 张积慧曾说过的话:在这些日子里.所看.所听.所感.每每使我震撼. 姜素椿:愿把夕阳化烈火 北京三O二医院姜素椿教授为抗击"非典"谱写了一首动人乐章.这位古稀专家的英雄壮举感动了中央领导同志.他在抢救"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又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非典"患者康复后的血清.患病仅23天就康复了.胡锦涛总书记对他的高尚医德.医术和救死扶伤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姜素椿这种以生命挑战SARS的行动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并在这场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中作出大贡献. 姜素椿曾说过的话:我年龄大了.能够赶上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为降伏疫魔做点贡献.是我的幸运.钟南山:抗非最前沿的科学家 今年66岁的钟南山.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刚毅.说到他.广东几乎无人不晓. 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广东医疗卫生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的诊治方面独树一帜.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医德的内涵是什么?我以为主要体现于`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钟南山如此平和地诠释他的职业. 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位屡创医学奇迹的呼吸病专家.作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和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线. 历史也不会忘记为防治"非典"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白衣战士.不会忘记钟南山--这位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代表.站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学家. 钟南山曾说过的话:我们呼吸病研究所好比是`扫雷班`.当遇到非典型肺炎这片`雷区`时.你不`扫雷`谁`扫雷`?

邓练贤:广东首位殉职医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终年53岁.这是广东省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 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正值春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的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在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时却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邓练贤在与病魔坚强战斗了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 邓练贤曾说过的话: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叶欣:永远的白衣战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永远毕上了她美丽的双眼.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当一批批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时.持续作战的叶欣却倒在了她最热爱的岗位上.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叶欣曾说过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卫保周:洛阳花开非典战 奋战在非典防治一线的洛阳市直机关第二门诊部51岁的副主任医师卫保周.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复发.于5月29日牺牲在她所热爱的岗位上. 5月23日.卫保周主动请缨参加洛阳市驻乡镇卫生院防治非典医疗队.劳累过度并带病工作.一直战斗到倒下的一刻. 卫保周曾说过的话:抗击非典.我不能当逃兵.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现年32岁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于5月27日下午与世长辞.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的工作压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她病重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对王晶进行了会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中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晶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王晶曾说过的话: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我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谢婉雯:爱心传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职的首位香港女医生谢婉雯.于5月13日逝世以来.一直为各界敬仰.并被视为香港的“南丁格尔”.其逝世唤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团结求生的精神.谢婉雯的生命永远的凝固在年轻的35岁. 5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以最高规格仪式为无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职的谢婉雯举行葬礼.并称颂她是[香港的女儿".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声明说:[谢婉雯医生在帮助他人时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勇气.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会忘记她无私的奉献." 谢婉雯曾说过的话:我要快点出院.回病房帮忙.李晓红:以生命之躯迎击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年仅28岁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牺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中央组织部追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警北京总队为她追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李晓红曾说过的话:现在治疗上是否找到新的办法.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梁世奎:用生命铭刻的丰碑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世奎.与那些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职的医务人员一样.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在了他一生挚爱的手术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后抢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复.即将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抗击[非典".实践[三个代表".学习时代勇士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开展起来. 梁世奎曾说过的话:我是党培养的.关键时候我要为党分忧为民解愁刘永和:用生命谱写忠诚 在举国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击非典时.山东省胶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刘永和却离开了他曾经奋斗过的战线. 5月8日下午4时.本来是刘永和与同事们交班的时间.虽然已经紧张工作了近10个小时.多病的身体早已发出抗议.但是看着较往日增多的待检车辆和人员.刘永和实在放心不下.为了加快检疫速度.防止车辆阻塞.他毅然决定放弃按时换班.继续奋战在检疫点上. 正当刘永和站在路边对箱式货车进行例常登记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让年仅39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在刹那间陨落. 这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牺牲在抗非一线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刘永和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称号. 刘永和曾说过的话:抗击`非典`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是我们人民警察的责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线去.额尔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阳 额尔敦陶格陶是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长.旗牧区防控非典工作组组长.自今年4月22日内蒙出现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来.他就开始夜以继日实施布控方案.带领卫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单位的领导.深入牧区.将1.2万份蒙文宣传资料发放到牧户.部署春季生产及[围封转移"工作.终因过度劳累.脑溢血突发.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线. 年仅51岁的额尔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国抗击非典战役中因公殉职的第一位副处级党政干部. 额尔敦陶格陶曾说过的话:人这一辈子光阴不多.要抓紧每一天.办好每件事.范信德:人民健康好卫士 在对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战斗中.医疗战线的英雄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血肉堤防.这当中.运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司机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是一位普通的司机.平实的广东汉子.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铮铮誓言. 范信德曾说过的话:让我去送病人.张积慧:护土长的[前线"日记 4月15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土长张积慧的<护土长日记>后.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张积慧也因此荣获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成为全省青年的楷模. 2003年2月15日张积慧走进了抗非第一线.在与她的战友们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同时.不仅尽心尽职完成本职工作.还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用她的真情.以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临时病区的医务人员走过的心路历程. 透过她真实的记录.我们看到.在对抗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团结一致.乐于奉献的集体.而张积慧细腻的观察.我们更看到.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广东省全体医务人员忘我的牺牲精神和勇敢探索的崇高品质. 历史不会忘记.2003年春天.勇敢.无私的医务工作者们! 张积慧曾说过的话:在这些日子里.所看.所听.所感.每每使我震撼. 姜素椿:愿把夕阳化烈火 北京三O二医院姜素椿教授为抗击[非典"谱写了一首动人乐章.这位古稀专家的英雄壮举感动了中央领导同志.他在抢救[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又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非典"患者康复后的血清.患病仅23天就康复了.胡锦涛总书记对他的高尚医德.医术和救死扶伤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姜素椿这种以生命挑战SARS的行动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并在这场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中作出大贡献. 姜素椿曾说过的话:我年龄大了.能够赶上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为降伏疫魔做点贡献.是我的幸运.钟南山:抗非最前沿的科学家 今年66岁的钟南山.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刚毅.说到他.广东几乎无人不晓. 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广东医疗卫生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的诊治方面独树一帜.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医德的内涵是什么?我以为主要体现于`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钟南山如此平和地诠释他的职业. 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位屡创医学奇迹的呼吸病专家.作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和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线. 历史也不会忘记为防治[非典"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白衣战士.不会忘记钟南山--这位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代表.站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学家. 钟南山曾说过的话:我们呼吸病研究所好比是`扫雷班`.当遇到非典型肺炎这片`雷区`时.你不`扫雷`谁`扫雷`?

富裕论坛论文发表

本期关键词是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当前社会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 本期分别从教育、哲学、经济、行政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共同富裕”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1|【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从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来看,"站起来"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起点;"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策略性推进;进入新时代,则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开启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推动。 [1]郝宇青.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J].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演进,人民论坛. 2021,(28):24-27|2|【行政学】 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 摘要:社会保障是国家反贫困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担当重要职责。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1980年代之后逐步进行改革,实现了制度转型和惠及范围扩展,促进了共同富裕。但应该看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不足,对改善全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贡献不大。今后应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 [2]何文炯等.浙江大学[J].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江淮论坛. 2021,(03):133-140|3|【哲学】 关于共享发展的哲学反思 摘要:追寻共享发展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是,当前实现共享发展仍面临着少数享有、片面共享甚至有些人不劳而获、急于求成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共享发展的哲学理念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其主客观原因,在逐步达到理念与现实、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相对平衡的过程中,破解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共享发展,追寻共同富裕,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有助于在全球发展基础上实现全球共享。 [3]李佳娟.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关于共享发展的哲学反思,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2):23-29|4|【教育】 百年党史中的浙江印记—— 从红船起航地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摘要: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地域小省,以自己的独特窗口,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在重要历史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4]俞红霞.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J].百年党史中的浙江印记——从红船起航地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档案. 2021,(05):10-13|5|【文化学】 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引导。推动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解决发展成果尤其文化成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举措。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是在党领导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拓展和加强的,它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的政治保障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价值指向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础内核在于坚持厚植文明乡风,基本态度是坚持渐续发展。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包括政策保障、党建文化引领、农民主体力量支撑、物相附着涵养和产业带动。 [5]周柏春.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学术交流. 2021,(07):141-150+192|6|【伦理学】 论共同富裕及其道德内涵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全面性社会道德理想,它是革命道德传统的新发展,体现了执政党对全体国民的道德承诺和政治担当。然而,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共同富裕,主要是在精神信仰和道德理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参与,其间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明确划分政府失灵区和市场失灵区,发挥共同富裕在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统领作用。 [6]段希.中山大学哲学系[J].论共同富裕及其道德内涵,广东社会科学. 2016,(02):53-59|7|【社会学】 迈向共同富裕—— 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行动和路径的社会学思考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大关键举措。此前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只提农业现代化,现在则开始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重,其背后的原因是两者之间尚未实现有效的连接、转换和相互支持,而这是摆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道路面前的关键难题,亟待破解。本文从农村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元实践行动主体及其关系,旨在揭示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可能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有关政策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7]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J].迈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行动和路径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 2021,36(02):29-45+226|8|【马克思主义】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富裕百年探索实践,是忠实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化解共同富裕阶段性难题的光辉典范,是归根到底马克思主义"行"的生动诠释。  [8]蒋永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J].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人民论坛. 2021,(28):31-33

问:5月17号,中央 财经 委第十次会议提出要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您认为在这个时候召开这样的一个会议,提出研究促进共同富裕,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贾康:显然中央在强调共同富裕这个方面的指导精神。 共同富裕概念并不是新概念,邓小平早就在强调,他讲我们 社会 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这是在中央决策层一脉相承的核心概念之一。现在中央在指导方面,基本特点就是表述更系统化了,把一串表述合乎逻辑地连在一起,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要更好地理解中央现在指导整个现代化发展的系统论思维, 这是系统思维方面一个新的例子。这么多的话,串在一起是很有条理、很讲逻辑的,方方面面的要点都体现在这些话里。其实在前面一般时间对此也有铺垫——比如说前段中央已专门下发文件,确定浙江要作为共同富裕的示范区,也是做了这方面的铺垫。

问:这个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贾康:当然有。凡是中央给出指导精神,都有特殊的意义,就是说在中央已特别强调的“问题导向”之下,都是有所指的。在我们现在 社会 主要矛盾——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里面,中央显然非常看重的问题,就是 看起来人均收入指标还在不断上升过程中间,对收入分配明显的悬殊问题不可忽视。这个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也符合中央早就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这个表述的内在逻辑。

问:您说的这个结构性的问题主要特征是?

贾康:所谓收入分配的结构问题特征,是不能只看平均数指标上人均收入还在节节上升,要特别注重收入差距扩大,这已被人们议论很久了,有人直称有两极分化这样的特征了,至少收入悬殊不可否定吧?

问:对。

贾康:在相关的 社会 矛盾方面,前一段时间网上热议的“ ”,反映着主要有年轻人、低端的 社会 成员明显的纠结和不满,这种压力形成后,我听到在宣传口上还专门有过内部指示,在由宣传口指导监督的这些媒体上不能使用“ ”二字来做表述,那么就说明这个问题不可忽视呀!

问:嗯,没错。另外我们看到这次新华社发的稿件里,要进行对于过高收入的第三次分配。

贾康:第三次分配是在这方面说到的一个概念,并不是仅仅用第三次分配去解决过高收入问题。

问:首先您如何来定义过高收入?

贾康:是呀,这个就得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确定一些可以对接到实际管理调控的量值,什么叫“高”,什么叫“过高”?我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说了一个例子:个人所得税前些年有一个全年12万元以上收入者要做自行申报这样的数量界限,内含的逻辑不就是12万以上要特殊处理吗?那么是不是就可认为在当时这条线以上便属于高收入概念,我认为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有这么一个量值界限。个人所得税于2018年改革以后,当下它已有了综合机制,在综合机制里面接受的超额累进税率调节,一开始为3%,力度是比较弱的,再随收入水平上升到10%-15%,后来观察,这个15%成了一个实际上有一种校正意义的界限了:粤港澳大湾区,还有海南,分别对于专家群体(粤港澳是对外籍,海南是对所有的专家,国内国际不加区分),都把15%作为特殊政策的一个天花板,那么它就有某种象征的意义了,至少15%以上,似乎可以认为就是一直可以高到45%边际税率调节的收入部分,属于高和过高的部分。但是在特殊的考虑之下,又必须注意到对过高并不是说就都不认可,一定都得拿掉,怎么样叫适当的调节——为什么在2018年改革之后,不得已很快这两个地方推出15%税负封顶的特殊政策呢?就是这里面有了毛病,过高税率打压的是专家型、知识分子型群体的劳动收入和创新积极性,实际上对劳动收入形成了税收歧视,特别不利于高 科技 企业稳定他们的专家团队。

问:没错。

贾康:这些事情就都得具体讨论了。中央给出的指导精神是原则性的,思路性的,或者说也涉及一些重点的、要领性的内容,到具体的政策设计上,实际怎么掌握?这还得做更充分和细致的研讨,还要掌握政策实践中的动态优化。

问:我们也看到这次也提出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

贾康:我记得这方面还有一句话——保护产权,这个“产权”概念也包括知识产权,是含在其内的。说到的这个方面,也非常重要。

问: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大家议论最多的一个点,是包括所谓的一次、二次、三次分配,您认为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具体的实施路径是什么?

贾康:三次分配涉及的这一套认识就是系统论了,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我只能最简要地讲:从初次分配这个市场调节更多发挥作用的层面来说,我一贯的观点,是还应首先保障有激励把蛋糕做大,这方面保护产权的前提下,更多的是要维护起点、规则、过程的公正,所谓初次分配也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公平,是过去曾经被强调过的概念,但 里面有很需要矫正的认识误区。规则、过程的公平,包括“一条起跑线”式的起点公平,跟效率没有矛盾,这里面没有权衡关系,怎么说“既注意又注意”呢? 初次分配里也是要加入政府调节的,但是政府的调节是主要体现在以流转税较为一视同仁地(中性取向地)筹集政府履职所需的收入,另外这里特殊的消费税有一定调节作用,而流转税里当家的第一大税——增值税,更多强调的就是它的中性。到了二次分配(再分配)的时候,侧重点就是在前面保护产权前提之下调动生产经营者的创业创新积极性鼓励做大蛋糕过后,还要注意调节结果的均平状态, 这时候所谓的“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实际上是在二次分配里处理的“效率”和“结果均平度”之间的权衡关系, 就是这个分配结果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过于悬殊的话,它会使弱势群体境况和高端拉开的差距过大,带来的是 社会 不和谐的因素,最后分配的结果方面过于不均等,那么经济问题有可能 社会 化、甚至政治化即威胁到全局的稳定了。但是在这里,如走另一个极端把结果做得特别均平,那就又回到了过去我们早已经吃过教训的另外一个不良状态,即平均主义,甚至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取向吃大锅饭。所以,这里的确就有一个权衡关系了。 这里,真正矛盾的性质不是“公平与效率”,而是“结果的适当均平调整和效率”,这两者之间要有一个权衡。 而且这个关系如果讲权衡好了,它也不是违背效率的,就是它在激励微观的创业创新积极性这方面似乎有些回调,而在整个宏观综合绩效这方面,是以保证综合绩效的较高水平而维护了全体 社会 成员的根本利益和全局利益。所以说到综合绩效,又是应该给予正面肯定的概念了。我的看法比较直率: 我们国家思想界在这个事情上多年来始终没有理清楚相关概念,所以,认识上实际陷入了一种“搅糨糊”的状态,大家都在说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人云亦云相因 成 习,对这里面真正实质性的问题没有把握好,伪问题掩盖了真问题。

问:这个实质性的问题您能再概括一下吗?

贾康:实质性的问题我再复述一遍: 初次分配所处理的主要还是怎样做大蛋糕,这里面规则的公平、过程的公平、“一条起跑线”的起点公平,跟效率没有矛盾,不需要做什么权衡,但是也是要加入一些像消费税这样政府起作用的适当的结构性调节;到了二次分配,就要更加注重政府通过再分配起到使结果均平状态和微观效益形成合理权衡的问题——把这个权衡做好,还是符合于所有 社会 成员的根本利益和整个全局的综合绩效的。 这是所谓“公平和效率之间关系”真实的图景,不能笼统地讲公平和效率怎么就矛盾了起来。

问:我看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时候也提了一个建议,积极考虑先启动房地产税的立法,通过这个手段来优化分配?

贾康:这是再分配方面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再分配领域里把低端往上托,主要靠转移支付、 社会 福利、基本 社会 保障;把高端往下调,就要靠直接税为主。

问:这种房地产税是不是对于高端的高收入群体的财富调整,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办法?

贾康:对,因为税负不能转嫁。所以它叫直接税。

问:能再展开谈谈启动房地产税改革吗?

贾康:时代周报采访里面涉及到了一些要点,如要展开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时间不够,您可网上搜一下我这方面的很多论文、文章,都是以几千字、上万字的篇幅讨论了相关的问题。您看后有什么特殊的问题,我可以专门再做回应。

问:好的。进行下一个问题,因为这两天“共同富裕”的消息出来以后,有好多观点的探讨,有人可能担心未来存在宏观经济层面的“大锅饭”,包括抑制企业家、包括中等收入群体的积极性,他们干事、创业积极性上面是否受到影响,已有讨论,您会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贾康:这个在前面咱们的讨论里,其实已经包含了,我说到 不能以为,讲共同富裕就可把它理解成可以重回那种平均主义状态。平均主义这条路是走不通现代化的,我们传统体制下已经在这方面有多年的经验教训。 现在确实也得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外一种倾向”,说共同富裕似乎就可以指责一切先富起来的这些主体,似乎他们就都有了什么样的严重的问题,在认识方面这就造成不良的混淆。 如果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勤奋努力、科研成果的创造和应用,以及抓住市场机遇、有胆识有魄力地承担风险而成功的创业行为致富的,总体上还是要大力支持。支持也不排除适当的再分配调节,但如果把这个再分配调节理解为就是要把分配结果弄成过于平均,那就走到另外一个错误的极端方面去了。 所以,这是个中央系统论思维指导下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里,咱们已说到前面的初次分配、二次再分配,于后面中央还非常明确地说到了第三次分配。这也是所有发达经济体有共同的经验而我们需要借鉴的。在公益慈善和志愿者组织作用这方面,中国这些年已经看到了 社会 上有这样与发展过程、“富起来”过程相符合的越来越多实际行动了,但是怎样把这方面的事项处理好、引导好,既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要涉及很多相关的制度建设、政策优化、文明培育问题。

问:现在中央提出要调节过高收入,会不会给这些高收入群体或者企业家们带来一些压力呢?

贾康:所以我们现在就需要正确地来引导。要说当下在认识上,不可否认就会有点儿压力了,特别是中国有些事情,人们往往一时理性程度不高,比如前些时候国家整改高 科技 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创业的头部企业,有些人就把这个事情说成是这些企业有“十宗罪”,恨不得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了,这就滑入非理性了。 中央的基本精神,是在整改努力之下,要使他们的创业可以继续 健康 发展、可持续地发展,这是中央的本意,但是实际生活中间贯彻时可能会发生扭曲。 现在讲这个“共同富裕”,我们也不排除可能发生类似的扭曲。前些年大家说的“仇富心理”, 社会 上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到。 如是笼统的仇富,就一定有问题了。这里面,如果是对贪赃枉法、不义之财,必须加以抨击、惩治和杜绝,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如说所有致富的人都统统需要给予打击,这就走错了,走到另外一个危险的极端上去了。我们应重温邓小平的金句:“贫穷不是 社会 主义”,所以需要致富,而且注重规律允许在不平衡的致富过程中,积极引导而走向共同富裕。

问:我们也看到中央这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贾康:这涉及很丰富的内容。富裕不光有物质指标上要看的相关印证,还要有和谐感、获得感、幸福感,这次中央说得很全: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应包括。

问:所以,这也是纠正了很多人对于所谓“富裕”的理解吧。

贾康:这在 社会 科学方面,是合乎一般共识的,就是人的需求分层次,在满足温饱以后,还要往上,继续要追求全面发展,还要充实、升华为身心的和谐,上升中精神生活的更趋丰富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加上这个方面,确实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了。中央这项特别给予指导,很好体现了这种综合性。

问:下一个问题,这次会议也提出要畅通向上流通渠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您怎么看?

贾康:这很重要,这些年大家议论中涉及的一大问题,是怎么好像现在 社会 向上流动的通道、途径越来越窄了。咱们也不必回避有些调研结果,如有很严格地基于 社会 学方法做调查而写成的学位论文,就是某些县级领域里,实际上盘根错节的关系形成的上升通道勾画为实证案例,总结一下这种上升通道似乎就是被20个出头的家族基本控制住了。

问:我看过相关论文...。

贾康:具体管理部门和政策设计部门,怎么认识这个事情?可能还有很多值得讨论之处,但至少这里面反映的问题,说明它是相当复杂的一个事情,这个上升通道到底怎样能把它更好地拓宽?

问:我还想请您谈一谈如何能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实际上对整个 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全 社会 稳定,是一个最大的基石,您对这方面的扩大怎么考虑?

问:我想补充问一个关于第三次分配的问题,因为这是这次人们普遍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三次分配按照目前的信息,它是自愿的公益的,没有强制性的,这种调节既然是这样一个属性的话,怎么能够确保分配的有效性?

贾康:那就需要引导和鼓励。引导和鼓励措施,除了一些典型示范等等之外,从我们的制度建设来说,借鉴国际经验,要配合上遗产和赠与税。因为标准的公益性基金会,在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形成很大的 社会 影响力,在制度上就是给这些富豪们形成一个必然的“二选一”:实际上引导的结果,是他们与其准备自己身后缴纳高额的遗产和赠与税,还不如有生之年就自主地设计一个公益目标,成立一个规范的基金会,这里面还可以体现很多个人的偏好,按照自己最关心的那个公益目标,来定位基金会的宗旨。设立基金会有全套法律保障——你设立特别宏大的题目,比如促进世界和平也行,你设立很具体的公益目标,比如就是支持关于治疗肺癌的研究也行,都可以,然后,还可以按照运行规则,以自己命名也好,以自己父母命名也好,家族命名也好,都是可以的,流芳百世,都很好啊。一般情况下,人们做公益慈善,会得到个人所得税上的抵免与优惠。这些,就是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制度性的促进因素了。

问:那我们国家为实现这样目标,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贾康:我们国家的制度建设,在这方面刚刚起步,有些事情甚至现在连破题还都说不上。比如说,我们的公益慈善方面的捐献者得到的税收优惠,前些年有王振耀先生自己试过,十多个环节,快半年都办不下来,那这显然不够合理。还有我国的遗产和赠与税,仅有中央前些年说到“研究开征”,但实际上没有多少研究动态,大家对这个事情往往讳莫如深,基本绕着走,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了。

问:您有什么建议吗?

贾康:我做这些评论,实际上就带出建议了:时代周报采访中所说到的,今天咱们所说到的,很多地方跟着的建议,就是 要赶快抓紧相关的制度机制优化、政策优化的研究和设计:中央的指导精神是要得到落实的,要鼓励 社会 方方面面更多发表他们的意见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应集思广益,尽快形成一些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和要领,不能光说说,要动真格的——很多动真格是在改革深水区要攻坚克难才能做出的事情。

问:比如说具体的操作,会建议推出遗产税?

贾康:这是直接税概念下的事情。这个直接税,实际涉及二次分配,也影响、引导三次分配,咱们前面已议论到了。还有二次分配里的转移支付,怎样做得更好, 社会 保障体系怎样健全完善起来?这些都要涉及。

问:除了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在公益慈善方面相关的组织、人员?

贾康:要给出必要的一些指导和培训,国际经验可以借鉴,但也要结合着中国情况来研究、总结交流和有意推广一些比较好的经验。

问:现在可能存在有钱人想捐钱出去进行三次分配,但是没有地方、没有途径能够落实的问题。

贾康:已有些途径,但可能大家现在仍感觉公信力不高,比如红十字会本来是一个接受公益捐赠的机构,但前些年涉及郭某某事件,结果很长时间内消极的后遗症一直不能完全消除。

问:包括这次河南水灾捐的钱,也有后来的质疑。

贾康:上一次武汉封城以后的一些捐赠,也曾被人们诟病。东西捐去了以后,管理上不清不楚,拖延着使用,人家那么积极地把东西运过去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是说堆在那儿不能及时处理、及时分发,那就很伤人心。 制度创新,还要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紧密地结合好。

问:所以这次中央提出三次分配了以后,还有很大的工作量、很长的一段儿路要走。

贾康:是的,整个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整个 历史 时期里不断要处理好的。但也不能说未来这个“进行时”如此之长,我们现在就无所作为,就只是停留于说一说。中央现在越来越强调要动真格的,这个精神实质,已经很清楚,一定要努力贯彻好。

贾康:再联系,谢谢!

贾 康 简 介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是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肃、广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 社会 主义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期间任首席经济学家),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17年后又撰写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的未来财税》、《财政学通论》等多部专著。根据《中国 社会 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 2015年我国哲学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期刊有很多,但是要看你是发表什么专业方向的论文,期刊杂志还有栏目分类,如果实在搞不清楚的话那就去找壹品优刊网发表论文吧,那里会告诉你你论文适合投什么样的期刊。

我知道有本oa期刊(农业科学),我之前是在他们汉斯出版社的公众号上联系的官方编辑投的稿

金裕美发表的论文

中国的“和谐文化”及其现代启示文/王 杰 [摘要]“和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 征和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摩 擦和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 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和谐文化;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小康;大同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和谐文化”方面的思想资源,如《易经》提出的“阴阳 合德”,老子提出的“阴阳和谐”,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中庸》提出的“致中和”等。英 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 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和谐。当前我们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资源的继承和弘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 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摩擦和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参考资料: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生态伦理平衡的天人和谐之学 在传统文化看来,天、地、人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而是彼此有着不可分 割的内在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是生生不息、一气贯通的。因此, 中国传统哲学一开始就把认知的视角放在天人关系上,认为做学问如果不关注天人关系,就 不能称之为学问。因此。像西方社会那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问在中国几乎不 曾出现过。为什么“天人合一”能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因为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农业要靠天吃饭。要搞好农业生产,就要了解天文历法, 了解时令和季节的变化,所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正 是中国社会的这一基本特征,使得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周易》 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天人和谐思想以及“观 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相与”说; 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说;刘禹锡、柳宗元提出了“天人相交”说:程颢提出了“天 人同体”说;张载、王夫之提出了“天人一气”说;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说;陆象山、 王阳明提出了“天人一心”说,等等。可见,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问题始终是被中国哲 学家看作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传统文化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将人与万物视为一个和谐统 一的整体,主张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反对片 面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提出了“取物限量,顺天择时”的生态伦理思想。儒 家主张要推己及人,要由人及物,把“仁爱”的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孔子要求人们以友善 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对待鸟、兽、草、木,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 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杀夜宿回巢的鸟。孟子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就是说,不违背农时, 谷物就会多得吃不了;不随便到河沟湾池中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砍伐工具按时进 山林砍伐,树木就会多得用不完。《中庸》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荀 子说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 命”;《淮南子》说的“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甚至把是否保护生态环境与“孝”联系在一起,《礼记》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 时,非孝也。”宋代张载在《正蒙》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 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道家也是这样,老子 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 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的基本归宿。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大自 然和谐,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境界。法家也是如此。秦朝的法 律《田律》明文规定,春天不得砍伐正在生长中的林木,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捕获 幼鸟幼兽,秋冬狩猎时不准打死已经怀孕的禽兽等,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反,欧洲那种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则很难找到。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警告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 报复。”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中国当代社会仍具 有巨大的思想价值。 二、从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群我和谐、人我和谐 的人际和谐之学 中国传统社会是建构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与世界其他文明相 比较,希腊文明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更侧重于人与神的关系, 而中国文明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传统文化主张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并提出 了一整套规范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关系的伦理体系。具体说来,儒家传统的人际关系是靠五 伦、十义来维系的,或者说是三纲六纪来维系的。五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十义,是指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 实、友信;三纲是君臣、父子、夫妇;六纪是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无论 是五伦十义,还是三纲六纪,核心都是人伦。它们都从人伦关系的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 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就是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公认为是 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是儒家所描绘的 一幅讲诚信、讲友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美好蓝图,反映了儒家对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 态度,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他各家各派也都是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式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如以韩非 为代表的法家就强调通过“以法治国”的方式,建构一套适合战国末期统治者需要的“法治” 理论。以达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目的;道家则主张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以达到“虽有 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墨家则试图通过“兼爱”与“非攻”的方式,指出只要人人都懂得 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就能太平安定,社会就能和谐稳定。中国古代先贤对美好社会理想的 追求,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代表着中华民族对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 展目标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 三、从人的身与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性命双修、形神俱养的 身心(形神)平衡之学 在传统文化看来,自然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人不但要与自然和谐、与他人和谐。 同时自身也要和谐,也就是一个人的身心平衡问题。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人的身心(包括心理、 生理、阴阳、脑体等)平衡是一切和谐平衡的基础。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五大矛盾冲突,即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相应造成了生态、 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五大危机。这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我们的社 会,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有些人还是感到不满足,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 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社会上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有增无减。解决 这些矛盾冲突和危机,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 些有价值的思想。 譬如在对待物质利益问题上,儒家不否定人都有欲望,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 但这种追求不是无限度的、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要做到“欲而不贪”。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义以为上”。人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 和适度的原则,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 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就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儒家这种“以义制利”的 价值观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构建共同价值观、公共道德准则的基础。再看道家,老子说,“甚 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就是说,过分地沉溺于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分地聚 敛财货,就必定会酿成惨重的损失,向我们昭示了一切祸患之源就在于贪图名利及贪婪财货。 老子还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说,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个人生存, 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无厌。有一首《不知足歌》,对那些贪得无厌 的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现代社会,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欲求,结果是有太多的包袱,太 多的放不下,想得到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在人短暂的一生中,比金钱、名声更重要的 还有健康、家庭、亲情、友情。有一种小动物。叫蝜蝂,唐柳宗元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蝜 蝂传》,这种小虫子可以说是最笨最傻最不知放下的小动物,它把遇到的任何东西都拿来背到 背上,直到背上的东西把它压趴到地上为止。人生在世,非常短暂,学会放下某些东西,这 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统文化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外在的诱惑,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不要过度地沉溺于对外物的追逐、金钱的诱惑和权力的纷争上。为人做事要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宠辱不惊,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佛教更是侧重于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 后世一直有“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以及“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 《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的说法。儒释道三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虽有差异,但 又各具特色。总的精神就是从自我的修炼和道德完善做起,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快乐的人, 充满人生智慧的人。 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大智慧,其宗旨都是解决人的安身立命问题。 它为人们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了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在功名利禄、熙 来攘往的世界中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吗?人生大智 慧,全在一个大字,一个小字。所谓“大”,就是说,凡事要从大事着眼,长远着想;所谓“小”, 就是说,凡事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小恩小惠所蒙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有些官员就是处理不好这个“大”与“小”的关系,往往因小失大,沦为阶下囚。有位官员 东窗事发后,为自己算了一笔账:一是政治账,自毁前程;二是经济账,倾家荡产;三是名 誉账,身败名裂;四是家庭账,妻离子散;五是亲情账,众叛亲离;六是自由账,身陷囹圄; 七是健康账,身心交瘁;八是历史账,遗臭万年。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方面的例子从 古今历史上还可以列举很多。 在传统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才能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 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不在于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 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改善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 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四、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知行合一 之学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与外界对 象和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是认识之知;一是作为道德行为的知识,是德性之知。这里 所说的知,主要是指德性之知;“行”,也不是社会实践,而主要是指个人的道德践履。因此, 知行主要是指人的德性之知和道德践履。是与内圣外王之道密切联系的一个问题。千百年来。 知行问题主要围绕知行的先后问题和难易问题而展开,主要有: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说,陆 王学派的知行合一说。王夫之、颜元等人的行先知后说以及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是知行合一学说。知行合一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首先提 出来的。认为万事万物之理就存在于我的心中。不用向朱熹那样外求事物之理,只要向内心 求理就可以了。可以说,知行合一思想由天人合一观念推演而来,它阐明的是做人的学问, 把一个人的认识问题转化成了道德问题,从道德的视角来看待知行问题。在王阳明看来,一 个人知了就要去行,不能知归知,行归行,把知行分作两截。在做人做事上,主张坐而论、 起而 行,他所说的“行”包含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如学、问、思、辩都包含在内。知行合一 学说,所追求的是通过反省自身,激励人们不断地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从而达到圣人、理 想人格的境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 理和人生智慧,这一宝贵思想遗产在当今尤其值得借鉴。 知行问题一直是人们不断思索的问题。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改造了中国传统的知行学说,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实践论》的副标题就 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科学地改造了传统的知行范畴,建构了认识和 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现代知行合一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五、从价值目标和理想境界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大同是中国人永恒不懈的终 极追求 传统文化在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方面,设定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小康阶段,一个 是大同阶段。“小康”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均、和、安的社会,就是小康社会,就是要争取实现人际关系比较合理、 社会环境比较安宁和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孔子眼里的小康标准是什么?就是庶、富、教的标准。 一个国家如果人口已经很多了。就要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富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以后,就要 用良好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他们。孟子也主张富而后教。首先要保证衣食住行等最基本、 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在此基础上,营造社会和谐、百姓幸福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吸收和扬弃 中国传统文化“小康”思想的精华,创造性地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用“小 康”和“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于1984 年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200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且将 建设小康和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完成了对传统“小康” 思想的现代性转换。 如果说小康社会是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那么, 大同社会则是一种“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的人间胜景。千百年来,追求和谐的大同世界一直都是中国人的梦想。无论是先 秦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还是清末康有为的“大同”学说、梁启超的“世界大同”、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李大钊的“世界联邦”、陈独秀的“大同主义”,都是对传统“大同” 思想所作的新的阐释,都在致力于描述和讴歌以“和谐”为特质的理想社会。但真正把“大 同”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革命实践的则是毛泽东同志。他在继承传统“大同”思想 以及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对大同思想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 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 灭和世界的大同”。这里所说的“大同”就是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终生奋斗的伟大目标。 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小康和大同,都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追求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其他很多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如:从处理不同国家和民族 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以邻为善、和平共处的仁政王道之学;从处理各种文明的关 系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兼收并蓄之学:从人的修身与平治天下 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学。这里不再一一 赘述。最后想要强调的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 一定要心存温情和敬意。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社会阅历不同,人生态度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行为结果也就不同。我,五十年生活积累,三十年工作积淀,亲历了从学生到校长,从农民到乡长,从科员到局长,三次高考失利,十次工作变迁。从精神荒芜、节衣缩食的贫民家庭,到知识精进、生活宽裕的小康之家,即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有过消沉迷茫的彷徨,还有过越挫越勇、越战越强的倔犟。今幸得心理咨询学的知识灌顶,使自己茅塞顿开、大彻大悟,为此,想利用后半生有限的生命,干点自己喜欢、社会有益、能力所及的心理咨询,做具有阳光心境的自己。 一、个人成长分析 人生几十年,转瞬即逝,恍惚之间我已经走过了五十个春秋。人活到这个份上,才真正体会到了“阅历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的深刻含意。我从高深的天地间走来,又向莫测的天地里走去,似匆匆于市间的过客,没有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痕迹。只是凡事不奢求,不回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可而止。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心更深的海,没有比头更高的山。我喜欢宁静,更喜欢宁静中思考,一般的生活事件不会引起我明显的情绪反应。我所结交的朋友,大都是若近若离,有事聚在一起彼此帮扶,从不追求过份亲密。我倡导学习型人生,喜欢终生学习。自认为有较强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始终信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我深信,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格基础决定了自己现在的一切。童年期的家庭、社会影响,使我变的沉稳压抑;青春期的奋力拼博,使我懂得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成年期的心路成长旅程,使我收获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我的父母大字不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只知道“好好念书,将来大了可别象我们没出息”。父亲心灵手巧、心地善良、脾气倔犟,教育孩子是嘴到手就到;母亲则是沉稳干练、委曲求全、比较有头脑。应该说,我的性格是融合了父母心地善良与沉稳干练的结果。 生于“大跃进”年代的我,打小的记忆里就是被人瞧不起的“地富子弟”。八九岁时就开始掐菜喂猪、砍草喂牲口,十几岁时就下地推土、拉粪、割麦子。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离开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地。生活的清苦,使我懂得了谋生的艰难和对物质的珍惜;社会的磨练,使我学会了吃苦耐劳和忍让克制;父母的“无能”,造就了我不等不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里,自己的内心非常苦闷和压抑,尽管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总是在想,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落落大方?而我却永远被人瞧不起?难道是我的长相不出息?难道是我的“构造”有问题?从那时起,我就产生了要深入探究自己内心奥秘的动机。 七七年恢复高考,这意味着作为“地富子弟”的我,也与贫下中农子弟拥有了同样的升学高就的权利。七八年我调整心态克服长期的压抑和自卑准备迎战高考,尽管当时的政治阴魂没散,尽管没办法与“老三届”相比,但既然机会来了怎么也得拼一拼,结果以二分之差而名落孙山。七九年我憋足了劲头继续向高考冲刺,结果又以一分之差与成功失之交臂。此情此景,真的使我体会到了“一分之差,万人脚下”的滋味和道理。八零年是我有资格参加高考的最后一年,自己认真反思、扬长避短、备水一战,结果以衡水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被衡水师范学校录取。 贫穷、艰难,烧不干上进的欲望;劳累、压抑,折不弯奋飞的翅膀。那时我并不懂的什么是人生理想,但内心总觉的压抑着一股坚韧不拔、万韧不挡的力量——就是不服输,就是不低头,就是要与命运争短长。 备战高考的这三年,是我一生中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三年;也是我知识大补给、爱情大丰收、心灵大蜕变、社会大转折的三年。在这“暗无天日”的一千天里,我只身战斗在“三九”冰冷、“三伏”滚烫的斗室里,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吃口干粮,困了往太阳穴上抹点清凉油。陪拌自己的除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憧憬,再就是黄豆粒大的窜着黑烟的油灯和孤独。我不止一次想过怠懈和放弃,但内心的煎熬始终没能屏蔽我“出人头地”的动机。这三年,我经历了撕心裂肺的疼,体验了痛不欲生的痛,但同时也收获了一生受用的知识、一生忠贞的爱情、一生政治的转折和人生质量的最根本的转变和提升。 常言说人到中年万事忙。工作压力、社会交往暂且放下不论,单说家庭的纠葛就扯不断理还乱的一团麻。妻子在老家务农的那两年,由于实行了分田到户,我又不在家,所以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劳动工具我家都是最弱的。不通情理的母亲、鼠目寸光的哥嫂再加上添油加醋的妗子,使从没干过农活的她欲哭无泪、肝肠寸断,身心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摧残。也正是由于这一段残不忍睹的经历,使她40岁就患上了“更年期综合症”,且症状剧烈寻死觅活,一直延续了十来年。 爱妻遭罪的这十年,是我身心痛苦和煎熬的十年,也是我心灵上下求索的十年。常言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难道天底下就数我这本经最难念?当时我并不懂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观念?什么是行为?什么是情感?更不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惟有的只是生气和抱怨。再后来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指引,或许是偶然中的必然,我用血泪浸染的爱心、无微不至的呵护、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和涓涓细流般的哲理,渐渐使爱妻情感上的“坚冰”有所融化,继而代之以健康快乐与随和包容的人生观。 我们夫妻心路共同成长的这十年,使我们真正收获了成熟、感恩、包容与理解,同时也收获了祸福同行的睿智人生。 我的这些经历是我人生中的巨大财富,铸就了我坚忍不拔,宽容、包容和接纳的人性品格;也为我新的职业生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分析 痛定思痛,淡定思静。风雨兼程几十载,现在想来使我心情豁然开朗的是心理咨询,使我爱妻转危为安的是心理咨询。但静下心来想一想、看一看,自己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中,仍的相当一部分人还处在心理煎熬的水深火热之中。这几年,我为了解脱,为了释放,也为了寻觅救苦救难的良方,翻阅了大量的医学、生理、心理、教育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在苦苦的求索中,我突然眼前一亮,啊!是心理咨询!是郭念峰老师,是杨凤池老师还有许许多多心理大师,是他们那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使一个个身处“泥潭”的家庭重现“阳光”。我惊讶、我羡慕、我追随,所以我来到了这心理学的神圣殿堂。 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我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心理咨询的知识汪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还时常联系实际反省自己的工作目标、生活态度、人际交往、亲和动机、合理情绪、人格完善、自我评价等。我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理智处理夫妻关系,耐心友善教育孩子,宽容理解同事亲朋。在工作中我经常采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的态度,运用所学的心理咨询的知识,分析服务对象心理问题和症结所在。因为身心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要从躯体和心理两方面进行综合防治,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我以前总以为心理咨询师是完美人格的代表,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丰厚的文化积淀,睿智的思维方式,坚强的心灵防线,而这些都是我不具有的,因此觉得自己不具备做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和条件。学习之后我才知道,心理咨询师也是在每次的咨询中,不断地获得完善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心理咨询师也会有情结,只是他们能够较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万一真的超出自己的道德底线,还可以转介求助者,不会束手无策。心理咨询师还有行业交流和督导机制,大家并非孤军奋战,职业化的道路上大可结伴而行共同进步。最关键的一点,我愿意把学习心理咨询的心得和我的成长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每个人都能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生活,用心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我内敛、沉静、不事张扬,虽没有外向型人格的亲合、感染力强,但我的逻辑思维斟密,比较擅长处理青少年的学业及情感问题。我曾运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使我的爱妻顺利地度过了十余年的更年期;运用贝克-雷米的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使我那未曾初中毕业的爱女,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运用华生的行为矫正疗法,使好几个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度过了逆反、厌学期。 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欠缺,也体会到了心理咨询这条路并不平坦,但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以及多参加各种咨询实践活动,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知识和技术是必要的,而能容忍别人与自己价值上的差异,有一个助人的情怀,有一定的自我平衡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的崇高事业,它需要咨询师站在求助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大程度地去理解和接纳求助者,帮助求助者解决困扰他们的心理和与心理有关的行为问题。为他人做咨询,也如一面镜子,时刻照耀着自己,督促自己发挥职业优势,积累职业经验,砺炼职业睿智。在为社会提供身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通过这次成长分析,我深刻认识到善良是我的本性,肤浅是我的天敌;冷面孔、热心肠,沟通能力欠佳是我需要进一步修炼和完善的;做有益于社会的心理咨询是我的人生归依。我即将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我将用心理咨询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我将用心理咨询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子女成人成才;我还将用心理咨询学到的知识做尽可能有用于社会的公益。杨凤池老师说:“人的外部世界有毛病找法律工作者,人的内部世界有毛病找心理工作者”。我即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也是一名心理工作者,还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充分释放自己几十年的人文积淀,用心灵呵护心灵,用生命关爱生命,为使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具有阳光心境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懈努力!

自己写好了。。

落寂的身影,狭窄的巷道。记忆里,夕阳西落时,喜欢流浪。眷恋自己被余辉拉得长长的身影,映照在那条深幽的巷道,映照在我这个思想迷茫的流浪者踌躇的心灵中。眉目间,尽是无奈,尽是恐惧——依然记得父母老师殷切的眼神;依然记得高考前那段永生难忘的艰苦岁月! 落榜成了我流浪的代价。心中已无踌躇,此时无奈也无任何作用,只觉得恐惧与日俱增。继续流浪吧!压制抑郁的我依然时常走在那条狭窄的巷道,依然是一个人落寂的身影。只是此时已无落日,只有常常灰色的天空,如同我死去的心灵,祭奠着葬送我前途的哪次落榜!心灵似乎已绝望。 伤痛欲绝的我却在此时感受到了父母及朋友伟大的爱,受伤的心灵也遇到了一个伟大的抉择:是继续抚着心灵的伤口,沉沦在绝望的低谷,还是擦掉眼泪,再一次踏上高考的征程以成就我心中的梦?不知为何,最终我选择了后者。也许,从那时起,我已不再迷茫。抉择是痛苦的,过程更为痛苦。可是,那一年的煎熬,却造就着我前所未有的坚定信念。小巷中再也没有那个流浪者惆怅的身影,因为那时的他,正承载着那颗装满梦想的心灵,朝着不远的象牙塔快马加鞭。 最终,我实现了那个曾是幻想的美丽梦想,无悔于当初的那个痛苦抉择。进入大学,是一个梦想的结束,同样又是另一个梦想的开始。心灵,神圣的字眼,没有惆怅,没有忧伤,满是憧憬,满是希望。虽然有时也曾碰壁,但我知道自己如何度过生命旅程中这段短暂而珍贵的时光。心灵,用执著去雕饰,用坚强去诠释,伴随着我生命的成长。虽然这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缔造着我心灵的日趋成长! 心灵的成长无需阳光雨露。一份信仰,一份虔诚,一份坚定,便足以茁壮!伴随着几年的成长,从迷茫到坚定,从懵懂到成熟。季风火烈的熔炉,卷碎一切心灵的痛苦,每当情感再次荒芜,我会一遍又一遍地将往事反刍,咀嚼着人生,品味着命运。拨开我生命的内在,是一颗成长着的真诚的心!心灵成长的轨迹,造就着我友爱和善的品质,历练着我宽广博爱的胸襟,还有那前所未有的青葱岁月里稀世的情怀!

张裕硕士发表论文

天津大学在我国高校中一直排名前列,是211大学,985大学,教学实力非常雄厚。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张裕卿教授,被其原先的研究生吕翔同学实名举报学术造假一事,在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1.天津大学教授被实名举报

举报的同学名叫吕翔,原是张裕卿的研究生,但是未读完就退学了,这次在网上发布的举报材料共计123页,举报材料按照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格式来编写的,总共分了七章,举报中提到的时间从2011年到2020年,时间跨服非常大,而且内容非常的详细。

天津大学对于此事立刻进行了处理,经过天津大学工作人员的调查取证,张裕卿学术造假事实成立,而且张裕卿本人也承认了这一事实,并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天津大学已经解除了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其它问题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

2.为这次实名举报的同学点赞

学术造假的问题是十分恶劣的行为,这会让在此专业中真正潜心做研究的学者遭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会严重影响此行业的发展,该同学敢于实名举报,不怕被打击报复,让我们大家为这位同学的勇气点赞,更难得可贵的是,这名同学整理的材料做的十分到位,而且条理清晰,不给被举报者丝毫狡辩的机会,可见这位同学确实是用心了。

3.高校教授要严于律己

高校教授造假不仅会把学术界弄的乌烟瘴气,也会给所在高校和教师群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国人对教育事业非常的重视,而且这些负面消息经过网络的途径传播的非常快,有的极端者甚至会将这些不好的帽子扣在高校和教师群体上,所以为了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希望,所有的高校教授能严谨做学问,严于律己。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如下:

1.田莹

田莹,女,汉族,医学硕士,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兼护理教研室主任,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云南省医学卫生技术人员护理学科带头人,昆明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临床护理学科带头人,中华护理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急诊护理专委会委员等。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所招研究生类型:专硕/学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6篇,SCI收录论文1篇,核心期刊13篇(北大版核心7篇、统计源核心6篇)。

2.马芳

马芳,女,回族,护理学博士,副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批“百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培育对象。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心理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所招研究生类型:学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统计源期刊文章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3.杨春梅

杨春梅,女,白族,硕士,副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支部书记兼护理教研室副主任,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华护理学会管理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护理学会理事、云南省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护理组成员等。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所招研究生类型:专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

4.苏真芳

苏真芳,女,汉族,医学硕士,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遗传科护士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辅助生殖技术监测与评估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

研究方向:辅助生殖护理、糖尿病护理、护理管理;所招研究生类型:专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核心期刊4篇(统计源核心4篇),主编护理专著1部,副主编1部,参编5部。

要给。根据查询中国硕士论文官网得知,硕士毕业后论文抽检不合格,审核人员要给出不合格原因,并提出评审意见。同时也要给出评审的结果。让毕业生能更加清楚怎么去修改。

这名教授的学生发生自己的导师的科研成果造假,而且帮助自己的女儿多次发表论文,虽然说爱女心切,但只为了追求名与利而进行学术造假等行为也是无法被原谅的。

孙水裕发表的论文

浙江音乐学院外人不可以进去,不可以哦,考浙江音乐学院首先要专业达到一定的水平,然后参加完文化课考试(高考),成绩通过就可以了。若你的成绩很好,就一定...问一问

音乐考研/浙江音乐学院考研/音乐学考研/优塔教育 王同 王同,男,中国音乐史学家,教授,音乐与舞蹈学(中国音乐史)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视唱练耳教学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曾教授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学等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并著有《实用视唱练耳教程》等专著及教材4部,完成省级以上教改和科研课题5项。 杨九华 杨九华,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以出色的成绩获得留学基金,并考取世界著名音乐学府——德国科隆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kln),通过理性和睿智的学习,于1997年获小提琴硕士学位。20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2003年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德研究,以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文献史料为据,围绕相关研究课题进行深入考察。200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杨九华创建了西方音乐史精品课程网。1996年,杨九华便开始参与学术研讨活动,期间多次赴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2003年更是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进行半年的学术调研工作。 朱宁宁 朱宁宁,女,博士、教授,西方音乐史、钢琴演奏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音乐、钢琴教学领域,尤其对当代西方音乐学理论、代表作曲家和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等。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孟凡玉 孟凡玉,男,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学、视唱练耳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现任教于浙江音乐学院。2009年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奖,曾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08、2009连续2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曾获“李叔同艺术成就奖”。 林林 林林,男,研究生导师,教授,任中国满族音乐舞蹈研究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代表性论文有:《浅谈中国传统七声“音阶” 》(《中国音乐》2004年第一期);《浅析辽宁鼓乐“汉曲”与唐代大曲的关系》(《乐府新声》2004年第一期);《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看东北与中原音乐文化交流(《乐府新声》2005年第四期);《辽宁鼓乐汉曲的艺术特征》(《乐府新声》2006年第二期);《辽宁鼓乐汉曲的艺术特征》(乐府新声2006年第一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新视点》(《双年文录——音乐传播与资源共享探新》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传统与创新的交融——记2004沈阳音乐学院音乐作品比赛(民族器乐)(《乐府新声》2004年第4期)等。专著《音乐审美(欣赏)教程》(合著,2007年人民出版社)。目前承担课题《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音乐研究》、文化部科研项目《清代盛京宫廷乐舞研究》(副主编)。 南鸿雁 南鸿雁,女,民族音乐学家,博士,教授,音乐与舞蹈学(民族音乐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宗教音乐、说唱音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薛罗军 薛罗军,男,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博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音乐学专业)硕士、日本大阪大学文学(艺术学)博士。亚洲艺术教育学会秘书长,日本节奏协会理事。先后供职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媒体教育开发中心、大阪大学文学部、神户女学院大学、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民族文化研究部、台湾成功大学等,代表作有《亚洲的音乐和文化》、《侗族音乐文化的静态和动态》等。 洪艳 洪艳,女,土家族,民族女高音,艺术学博士,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第三期人才梯队成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湖北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文化部文化科学艺术研究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等多项,在音乐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获省级人才基金奖励多项。曾获中国星全国声乐比赛演唱金奖,获得中国畲族山歌大赛“中国民歌王”称号,演唱的作品曾获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连续四次获得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所培养的学生获得全国比赛演唱金奖,个人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少数民族音乐、声乐表演教学。 汪洋 汪洋,男,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原湖州师范学院院长,湖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其出版专著、词典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14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课题7项,获教育部、省市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先后被评选为湖州市首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获浙江省高校“教坛新秀”称号、浙江省首届十佳青年教师暨五星级教师称号等。 秦序 秦序,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生。在昆明长大,曾任职工厂和云南省歌舞团。1982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李纯一先生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著有《中国音乐史》、《六朝音乐文化研究》等论著,有论文集《一苇凌波》。曾参与国家艺术科研重大课题《中华艺术通史》,任执行副总主编和分卷主编。近年也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我国申报联合国非遗名录的评审专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科研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任执行副主编。 温和 温和,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建设项目“生态音乐学团队”特聘专家。2017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同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公派博士后留学资格派赴德国。 杨成秀 杨成秀,音乐学博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论北宋雅乐乐论的撰述类型与撰述语境》《礼乐相须为用:北宋吉礼用乐变迁中的礼乐观念》 《范镇雅乐观研究》等十余篇,参编《宋代音乐文化研究文论集》《中国历代乐论 · 宋代卷》等。 姚亚平 姚亚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人。现受聘于浙江音乐学院,担任音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留校任教,担任和声等技术理论课程。198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先后师从黄晓和、于润洋攻读西方音乐史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获博士学位并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音乐学系副系主任,科研处长,中国西方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在西方音乐史研究方面,比较注重观念史和思想史,著有《西方音乐的观念》、《复调的产生》、《性别焦虑与冲突》等专著。 李鹏程 李鹏程,副教授、青年作曲人、策划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届“成才之路”全国音乐创作研习班成员。中国文化艺术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大众文艺振兴先进个人、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一级音乐人、河北省委宣传部“燕赵文化之星工程”人选、公开发表音乐作品一百余首,三十余次获奖。曾策划多部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籍、参与策划十余次全国大型音乐展演活动。 瞿枫 瞿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西方音乐史博士。分别于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研究和音乐文献翻译工作。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博士论文《舒伯特“晚期风格”研究:1827-1828》,同时担任校内外三十余场学术讲座的翻译工作,并完成三十余万字的学术译著《19世纪钢琴音乐》。曾在《音乐研究》、《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等音乐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曾多次参加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2015年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参加“2015·杭州·西方音乐学会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2013年10月参加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的《尼伯龙根指环》多学科专题论坛,2013年9月参加在沈阳音乐学院召开的西方音乐学会第四届年会。 夏滟洲 夏滟洲,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教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8年10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博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自1992年起,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 王瑞 王瑞,男,教授。1969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合肥,全日制研究生,文学博士,研究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职,现任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作天我49期重四个红号追加的彩票店只说给160元奖金

。良久他才艰难地吞下了嘴里的东西,把这张报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 如果彩票中奖的话,老板不承认,你可以把相关的票据拿出来,如果你是微信支付或者是发红包支付的话,可以把支付的凭证和一些支付的截图拿出来,将老板打出来的彩票拍照发给他,如果这样还解决不了的话,可以对老板进行起诉。详细内容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的好办,可以把你所有的相关凭证和一些票据拿出来,如果老板还是不认账的话可以报警或者是进行起诉,如果彩票是真的的话,老板是需要付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并且还会做出高额的赔偿。 对于这种情况也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管理的,可以根据法律上面的依据向老板索要赔偿,也是保证每一个彩民的权益,让每一个彩民都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有一些彩民还会托熟人去代买彩票,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这样很容易会被别人把彩票拿走,到时候就会更弄不清了。 虽然有的人会中奖,但是中奖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千万不要把它当做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要理性的进行购买。 在平常娱乐一个也是可以的,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投入进去,有一些彩种他中奖的概率几乎达到几千万分之一,并且彩种没有任何的规律,全部都是在靠运气,千万不要沉迷进去。 每一个彩民购买过彩票之后,都需要把所有的东西保管好,千万不要弄脏了,这样的话,到时候别人赖账了,也没有办法说清楚,不管是在什么地方购买的彩种,都需要将其进行保存。 如果不放心的话,还可以把票据进行拍照,保存到自己的手机上面。请不要发违法信息,是违法的行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