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武汉大学黎妮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武汉大学黎妮发表的论文

该校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学科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楚文化研究和明清文化史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的优势。鉴于这种情况,学校于1996年4月成立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这就是本申报机构--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本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辑刊。全中心现有专职科研教学人员1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校内兼职人员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在校内专兼职人员中,共有16人分别从英国、德国、中国复旦、华中师大及武大获得博士学位。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富有朝气和敬业精神,高职称和高学历者较多,科研能力强。这支队伍精明强干,善于深入学术前沿,从事综合性、创发性的研究。在人员配制上,我们注意突出中国文化研究的综合、交叉、边缘学科的优势和互补。我们聘请了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担任我中心的兼职教授,如北京大学的陈来教授、复旦大学的王振忠教授、中山大学的李宗桂教授、荆州博物馆的彭浩研究员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工藤元男教授等。萧 父教授为我中心顾问。我们还聘请了十数名中外知名学者为顾问。 经过四年的努力,本中心的硬件设施具有相当规模。此次重新组建本中心,学校在用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仍毅然腾出人文馆(逸夫楼)东侧五楼和七楼之全部及九楼之大部,专门供我中心做办公用房和资料用房,面积已逾500平方米。中心现有电脑 台,科研人员人手一台(均在家使用),已出现了办公自动化的趋势,办公室拥有电脑32台,传真机2台,打印机4台,扫描仪3台,复印机2 台,服务器2部,网络交换器1部,UPS10个,各专兼职人员均已上网,人均终端数为1.2个。除了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文、史、哲三个资料室的图书资料外,本中心还购置了更加专业化的图书资料6100册,中文报刊71种,外文报刊34种,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我中心在利用图书资料方面得天独厚。所在的人文馆(逸夫楼)有四个相当丰富、实用且又集中的图书资料库,它们分别是:(一)学校图书馆的分馆--国家教育部武汉大学文献信息中心,其中有西文原版书近38000册,现刊及报纸500余种,文科工具书4000余册港台报刊40余种;(二)哲学系资料室,其中有中文图书54550册,外文图书7140册;中文期刊677种;外文期刊224种;(三)历史系资料室,中外图书8.0000万册,中外港台期刊270种;(四)中文系资料室,中外图书6万册,合订本期刊1万册,港台书1000册。此外,距离人文馆不远处,还有校图书馆特藏部,其中有线装书 册。所有这些,使我中心专兼研究人员在借阅图书资料方面十分方便。如果本中心能够被批准为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将能使我中心的研究设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我中心以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特别是其中的中国古代史博士点)、中国哲学博士点、中国语言与文字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为依托,培养中国文化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中心主办的《人文论丛》辑刊(已出版四辑),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为主,并在研究中国人文精神和中国文化转型上独具一格,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并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心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重心。全中心相继承担国家、国家教育部和省级重点项目、国际资助重大科研课题、企业委托课题等45项(其中专职人员29项,兼职人员16项),如国家社科项目“战国时期楚系简牍的综合研究”、“近50 年出土之哲学文献与中国哲学史”、“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从国门打开到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传入之比较”、“20世纪中国哲学学派与思潮”、“中国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研究”等;教育部社科及教学研究项目9项,如“中国古代哲学与日本现代化”、“清代盐业管理与盐业政策研究”、“传统哲学的人文精神与人生智慧”等;省级重点项目4项,如“古今中西之间--中国文化及社会的近代转型”、“楚国简牍的综合研究”、“英国近代文化中的清教精神与英国的近代化”等;外资项目3项,如“近代日本人的禹域踏查研究”、“丸山真男的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等。专兼职科研人员总计获得各项科研经费 万元。自1996年以来,全中心已正式出版学术著作58部(含合作完成,其中专职38部,兼职20部),萧 父的《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吹沙二集》、冯天瑜的《明清文化史散论》(第2版)、《人文论衡》、陈伟的《包山楚简初探》、郭齐勇与吴根友的《诸子学志》、陈锋等的《中国俸禄制度研究》、杨华的《先秦礼乐文化》、昌切的《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等专著出版后,引起了同行专家的称赞和关注。其中冯天瑜的《东亚智慧与可持续发展》、李工真的《德意志道路--德国现代化研究》还受到了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本中心以第一署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28篇,其中专职243篇,兼职85篇;其中国内刊物319篇,国外刊物9篇。萧 父、冯天瑜、郭齐勇、龙泉明等论文多次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二次文献转载;徐少华、彭富春、李少军等分别以英、德、日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陈锋、张建民、陈文新、李维武、吴根友等在国内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深受同行专家的好评。截止2014年来,专兼职人员共有1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专职人员获奖9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其他奖3项),兼职人员获奖8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其他奖项1项),其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心以学术研究为主,同时也进行高级人才的培养。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各门课程,如冯天瑜教授为博士生开设的“中国文化史”、“元典精神与文化”、“明清文化史”及“文化史研究方法论”,郭齐勇教授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儒家哲学”、“哲学史方法论”,陈伟教授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楚地出土文献研读”、“先秦历史地理与文化研究专题”,徐少华教授为硕士生及博士生开设的“楚文化研究”,陈锋教授为硕士生及博士生开设的“清代经济史”、“清代财政史”,张建民教授开设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专题”、“区域社会史研究”,陈文新教授开设的“明清文学专题研究”,李维武教授开设的“人文科学概论”,谢贵安开设的“中国文化史史料介绍”,杨华开设的“先秦文化史”,等等。自1996年以来,本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注:是否不包括校外兼职人员?另还需要加入招收的研究生)招收硕士83名(其中专职人员招收46名,兼职人员招收37人),博士研究生64名(其中专职人员招收33人,兼职人员招收31人),其中33名硕士(专职招收的23名,兼职招收的10名)和19名博士(专职招收的13人,兼职招收的6人)已经毕业并获学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如冯天瑜教授的博士生段超,已承担了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思想及其在当今的应用”,并已于2000年9月出版了《土家族文化史》专著,受到了同行学者的好评。郭齐勇教授的博士生丁为祥的博士论文《张载哲学研究》、丁四新的《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均得到学术界好评,并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中心还接受了多名国内访问学者。事实说明,本中心正逐步成为国内培养中国文化高级专门人才和国内同行研习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地。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实验中心。是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结构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施工实验室,给水排水实验室和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的基础之上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成立之际合并组建而成。该中心现设有工程结构实验室、岩土力学与道路桥梁实验室、工程施工实验室、给水排水等四个实验室。中心总面积3700余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700多台(套),价值1758万元以及大量的试验工具。中心配备有一个864平方米的结构试验大厅、华中地区最大的L型反力墙,拥有日本公司生产的真三轴材料试验机、美国生产的电液伺服控制应力路径动三轴仪(stx—200)、富丽通达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液压系统、大吨位的现代化预应力施工检测设备等大型仪器设备。同时购置了最新的道路桥梁检测装备以及一大批静动态精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和检测仪器设备,水处理及消防实验设备。中心实验设备齐全,保障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同时,依托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和武汉珞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社会服务。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学科的人才优势,已形成了一批把握中心发展方向、指导中心建设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采取专家+骨干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师资队伍模式。中心现有正教授22人(其中包括15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1人(其中包括1位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3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家——骨干教师——教辅人员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他们大部分都活跃在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将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厦门国际机场改扩建,武汉长江隧道,武汉客运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研项目提炼并开设了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中心在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在历次国家数模竞赛、结构设计比赛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多篇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中心面向校内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等2个学院的4个本科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实验,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生的结构实验课程。特别是承担了大量的博士及硕士生的毕业研究性试验。在保证课堂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中心场地对我院所有师生开放,中心仪器设备对校内校外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每年都有校外单位来中心做工程实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现开设试验课如下:工程结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混凝土梁正截面和斜截面破坏试验(面向水利水电学院农水专业、土木工程专业,6个学时)。电阻应变片的粘贴与保护,桥路连接,鱼腹梁静载试验以及动应变的测量(面向土木工程专业,8个学时)。岩土力学实验教学项目土的液塑限,土的压缩以及土的剪切等三个试验(面向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每个试验2个学时)。道路桥梁实验教学项目路基路面击实试验,弯沉试验,平整度试验,抗滑性能测定试验等4个学时的工程实验,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等2个学时的建筑材料实验(面向土木工程专业)。施工实验教学项目千斤顶校核试验,预应力张拉试验(面向土木工程专业,2个学时)。给水排水实验室水质净化,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等试验(面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共计56个学时)。 武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力学实验室和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力学实验室基础上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成立之际合并组建而成,涵盖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两大力学学科领域。2001年中心通过湖北省教育厅合格实验室评估。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学教师17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2名。设有材料与破坏力学、振动力学、水力学流体力学、力学仿真四个实验室;其中水力学流体力实验室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中心总面积6805平方米,拥有853台(套)仪器设备...力学实验教学中心遵循“坚持教学改革,重在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心配备了英国英斯特朗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动静态材料试验机、日本鹭宫公司生产的2米×2米振动试验台、美国TSI公司生产的PIV粒子图像流速场仪和拟动力实验系统等一批大型精密试验设备,拥有国际通用的ansys、abaqus、adina等大型有限元软件。中心实验设备齐全先进,达到教育部要求,保障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中心大楼安装了监视、防盗报警器等现代化智能设备,并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安全管理。中心自主研制了流线演示实验仪、能量方程演示仪、转动滑动摩擦实验机和卧式拉伸实验机等二十余种仪器设备,中心自制的水力学流体力学仪器设备和创立的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已被全国二十多所高校采用。在国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心建立了专属网站,用于网上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行学生网上预习实验、网上预约实验时间、网上辅导答疑等。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心不断改进与更新实验内容,适时更新实验教材。近年来分别出版了力学系列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和特色教材,满足了力学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需要。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力学学科的人才优势,已形成了一批把握中心发展方向、指导中心建设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现有正教授7人(其中包括五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9人,他们大部分都活跃在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将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研项目提炼并开设了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中心教师已发表力学实验教学与改革研究论文13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57项,科研经费3704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36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56篇),承担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1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项。“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05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水力学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中心在力学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历次国家周培源力学竞赛、数模竞赛、结构设计比赛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27项人次获奖,14名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奖。中心面向校内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测绘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7个学院的15个本科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力学实验,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力学实验课程。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中心的仪器设备对校内、外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每年都有校外单位来中心做工程实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湖北省大型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基地 1、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2、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3、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振动研究所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钢结构研究所4、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破坏数值仿真研究所5、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结构减灾防灾研究所6、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工金属结构安全检测研究所7、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风工程研究所8、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9、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项目管理研究所

《石油勘探与开发》主要开辟“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综合研究”、“学术讨论”等栏目,刊登石油勘探、开发及工程领域具有创新性、能够反映国内外石油工业重大成果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世界先进石油理论技术进入中国,中国石油工业界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搭建了高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2011年影响因子在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分别排名第2、第3,连续7年在能源类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3篇论文分别被评为2009、2010、201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国家科技部2008、2011年评选两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两次获此殊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7—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挑选出5 000篇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石油勘探与开发》发表的22篇论文获“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提名,目前正在公示。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发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石油勘探与开发》连续3届获中国学术期刊最高级(A+)评价,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以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在全球同时发行,国外作者论文翻译成中文在中文版发表。英文版在全球最大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上全球发行。《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英文版论文全球下载量23 019篇次,为历年最高。《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读者分布在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伊朗、法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巴西等主要产油国在内的83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国际上已具有学术影响力,国外学者投稿逐年增多,发表论文引起国外广泛关注。《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主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办的是由石油技术类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1974年创刊,为国家级技术类科技期刊。

武汉的大学论文发表

作为博士生,发表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是非常重要的成就之一,因为这些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而在武汉大学,也有一些被列为“武大核心期刊”的期刊,这些期刊是武汉大学认可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论文也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推崇。带名字的发表论文可以更好地突显作者的学术能力和成就,因为在学术界,往往会根据作者的发表成果来评判其学术水平。因此,在武大核心期刊上发表带名字的论文,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学术声誉加分,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己在求职、升职等方面的成功率。总之,发表在武大核心期刊上带名字的论文,是博士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自己学术能力和成就的重要窗口。

2020武大版核心期刊RCCS权威、核心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发布者:qks发布时间:2020-12-04浏览次数:32305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RCCSE》)是邱均平教授团队创立的四大科教评价报告之一,于2009年3月正式推出第1版,后于2011年后连续推出了《RCCSE》第2版、第3版、第4版和第5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项目组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科学评价体系,是国内主流的七大期刊评价体系之一。 《RCCSE》(第六版)研制工作得到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366种,核心期刊(A和A-)1693种,B+等级(准核心期刊)1914种,B等级(一般期刊)1847种,C等级(较差期刊)570种。 现将《RCCSE》(第六版)军事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科学、统计学、自然科学综合、医学综合、社会科学综合、人文科学综合学科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分享给业界,以便全国期刊业界、学界及相关人员参考。2020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中文学术期刊类:军事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指挥与控制学报A+_29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陕西29后勤工程学院学报A重庆29火力与指挥控制A山西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A湖北29装备学院学报A北京29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A北京29军事历史研究A-上海29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A-北京29国防科技A-湖南29武警学院学报B+湖北29空军预警学院学报B+_29中国军事科学B+北京29军事交通学院学报B+天津29制导与引信B+上海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B+湖北29军事历史B+北京29军械工程学院学报B+河北29国防B+_29中文学术期刊类:社会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社会学研究A+北京33人口研究A+北京33社会A上海33中国人口科学A北京33人口学刊A吉林33人口与经济A北京33社会保障评论A_33人口与发展A北京33妇女研究论丛A-北京33社会保障研究A-湖北33社会学评论A-北京33西北人口A-甘肃33青年研究A-北京33青年探索B+广东33南方人口B+广东33人口与社会B+江苏33社会工作B+江西33社会建设B+吉林33社会发展研究B+_33当代青年研究B+上海33青少年犯罪问题B+上海33中华女子学院学报B+北京33中文学术期刊类: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民族研究A+北京33民俗研究A+山东33广西民族研究A广西33贵州民族研究A贵州33文化纵横A_33西北民族研究A甘肃33文化遗产A广东33黑龙江民族丛刊A黑龙江33世界民族A-北京33中原文化研究A-河南33民族学刊A-四川3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A-_33中国名城B+江苏33民间文化论坛B+_33民族论坛B+湖南33中国藏学B+北京33青海民族研究B+青海33文化软实力研究B+湖北33中医药文化B+上海33上海文化B+上海33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B+西藏33回族研究B+宁夏33中文学术期刊类: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新闻与传播研究A+北京62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A+北京62国际新闻界A+北京6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A+北京62新闻记者A上海62编辑之友A山西62新闻大学A上海62编辑学报A北京62当代传播A新疆62新闻与写作A北京62新闻界A四川62科技与出版A北京62出版发行研究A北京62出版科学A湖北62中国出版A北京62新闻与传播评论A湖北62出版广角A广西62新闻爱好者A河南62现代出版A-北京62中国编辑A-北京62编辑学刊A-上海62科普研究A-北京62青年记者B+山东62传媒B+北京62新闻战线B+北京62未来传播B+浙江62新闻研究导刊B+重庆62教育传媒研究B+_62对外传播B+_62读书B+北京62全球传媒学刊B+北京62新闻知识B+陕西62电视研究B+北京62东南传播B+福建62新闻世界B+安徽62新闻传播B+黑龙江6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B+北京62中国图书评论B+辽宁62中国传媒科技B+北京62中国记者B+北京62科技传播B+_62中文学术期刊类: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中国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学报A+北京69图书情报工作A+北京69图书情报知识A+湖北69情报理论与实践A+北京69情报科学A吉林69大学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杂志A陕西69图书与情报A甘肃69情报资料工作A北京69图书馆论坛A广东69图书馆杂志A上海69现代情报A吉林69国家图书馆学刊A北京69图书馆A湖南69档案学研究A北京69档案学通讯A北京69图书馆学研究A-吉林69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A-北京69信息资源管理学报A-湖北69图书馆建设A-黑龙江69图书馆工作与研究A-天津69数字图书馆论坛B+北京69文献B+北京69北京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理论与实践B+宁夏69情报工程B+_69图书情报导刊B+山西69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B+北京69档案与建设B+江苏69浙江档案B+浙江69情报探索B+福建69新世纪图书馆B+江苏69中国科技资源导刊B+_69高校图书馆工作B+湖南69大学图书情报学刊B+安徽69山西档案B+山西69图书馆学刊B+辽宁69农业图书情报学刊B+北京69图书馆研究B+江西69中国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研究与工作B+浙江69中文学术期刊类:教育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教育研究A+北京294远程教育杂志A+浙江294中国电化教育A+北京294电化教育研究A+甘肃294开放教育研究A+上海294现代远程教育研究A+四川294中国高教研究A+北京29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上海294高等教育研究A+湖北294课程·教材·教法A+北京294高等工程教育研究A+湖北294现代教育技术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A+上海294教育发展研究A+上海294全球教育展望A+上海29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导刊A北京294教学与研究A北京294思想教育研究A北京29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A北京294高校教育管理A江苏294中国教育学刊A北京294比较教育研究A北京294教师教育研究A北京294职教论坛A江西294教育与经济A湖北294中国远程教育A北京294学前教育研究A湖南294现代教育管理A辽宁294重庆高教研究A重庆294数学教育学报A天津29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A北京294教育与职业A北京294复旦教育论坛A上海29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A湖北294教育学报A北京294中国高等教育A北京294现代远距离教育A黑龙江294教育科学A辽宁294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A北京294外国教育研究A吉林294教育科学研究A北京294中国大学教学A北京29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河北294教育学术月刊A江西29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江苏高教A江苏294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上海294教育研究与实验A湖北294教育探索A黑龙江294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A湖南294教育理论与实践A山西294教育教学论坛A河北294中国特殊教育A北京294黑龙江高教研究A黑龙江294职业技术教育A吉林294高教探索A广东29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北京294当代教育科学A山东294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A-天津294研究生教育研究A-安徽294现代大学教育A-湖南294民族教育研究A-北京294大学教育科学A-湖南294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江苏294中国成人教育A-山东294继续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当代教育论坛A-湖南294计算机教育A-北京294教育评论A-福建294外国中小学教育A-上海294教育经济评论A-北京294基础教育A-上海294成人教育A-黑龙江294高教发展与评估A-湖北294教育与教学研究A-四川294高等农业教育A-辽宁294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A-江苏294上海教育科研A-上海294高等建筑教育A-四川294中国教育信息化A-北京294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浙江294人民教育A-北京294华文教学与研究A-广东294终身教育研究A-江苏294当代教育与文化A-甘肃294当代继续教育A-湖北294高等理科教育A-甘肃294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福建294高教论坛B+广西294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B+北京294中小学教师培训B+吉林294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河北294职业教育研究B+天津294中国考试B+北京294民族高等教育研究B+内蒙古294创新与创业教育B+湖南294化学教育(中英文)B+_294高教学刊B+黑龙江294数字教育B+_294中国高校科技B+北京294高校辅导员B+山东294高校辅导员学刊B+安徽294药学教育B+江苏294现代教育科学B+吉林294中国校外教育B+北京294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内蒙古29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B+北京294教学研究B+河北294现代中小学教育B+吉林294大学教育B+广西294教学与管理B+山西29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B+陕西294教育测量与评价B+湖南294中医教育B+北京294中国林业教育B+北京294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B+湖南294化工高等教育B+上海294职教通讯B+江苏294高等财经教育研究B+山西294青少年学刊B+山东294中国地质教育B+北京294教师教育学报B+重庆294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B+河北294历史教学(上半月)B+天津294中国轻工教育B+天津294机械职业教育B+江苏294中国农业教育B+江苏29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B+湖南294当代教师教育B+陕西294工业和信息化教育B+北京294煤炭高等教育B+江苏294高等教育研究学报B+湖南294科教导刊(中旬刊)B+湖北294高师理科学刊B+黑龙江294航海教育研究B+辽宁294纺织服装教育B+上海294现代教育论丛B+广东294考试研究B+天津294教育文化论坛B+贵州294化学教学B+上海294高等继续教育学报B+湖北29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B+北京294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四川29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B+广东294教育现代化B+北京294英语教师B+天津294上海教育评估研究B+上海294南方职业教育学刊B+广东294中国现代教育装备B+北京294山东高等教育B+山东29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B+辽宁294基础教育研究B+广西294中国冶金教育B+北京294思想政治课研究B+上海29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B+黑龙江294美育学刊B+浙江294河北职业教育B+河北294教育信息技术B+广东294教师教育论坛B+湖北294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B+重庆294辽宁科技学院学报B+辽宁294中文学术期刊类:体育科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体育科学A+北京46北京体育大学学报A+北京4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A+湖北46上海体育学院学报A上海46体育学刊A广东46体育与科学A江苏4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A四川46首都体育学院学报A北京46西安体育学院学报A陕西46中国体育科技A北京46沈阳体育学院学报A-辽宁46体育学研究A-江苏46体育文化导刊A-北京46山东体育学院学报A-山东46冰雪运动A-黑龙江46天津体育学院学报A-天津4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B+广东46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B+黑龙江46河北体育学院学报B+河北4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B+江苏46吉林体育学院学报B+吉林46体育科研B+上海46浙江体育科学B+浙江46当代体育科技B+_46体育科学研究B+福建46山东体育科技B+山东46

可以在汉斯出版社发表

武汉大学发表的论文

武汉大学医学院博士论文,可以在以下几个平台观看:1、武汉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收藏1964年以来武汉大学学位论文10万余篇,其中2002以后学位论文8.5万余篇。2002年以前包括原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原湖北医科大学的学位论文共计1.5万余篇。目前可查看文摘和论文前16页。2、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收录最早为1980年,年增30余万篇,涵盖基础科学、理学、工业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各学科领域。3、AiritiLibrary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该库收录台湾高校学位论文15万余篇,分为人文学、基础与应用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农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等6大学科。4、PQDT全球版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ProQuest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指定的收藏全美国博硕士论文的机构,PQDTGlobal全球版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团队,为学院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学院在图书馆学理论、现代目录学、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情报学理论、信息检索、知识组织、信息经济学、文献计量学、档案与电子文件管理、出版发行、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其中多个领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近10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余项,其中,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国家自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余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7项;教育部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横向及其它项目200余项。近5年项目总经费超过7000万元。近10年来,学院出版专著70余部、教材125部、译著13部;发表论文3755篇,其中权威期刊以及国外学术期刊论文450余篇。学院师生论文被SCI、SSCI和A&HCI索引收录221篇,占全校20%以上,在Springer等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英文学术著作3部。2006-2016年,学院进入ESI社会科学总论论文124篇,被引非零论文83篇,被引论文数345篇,被引贡献率21.849%,居全校第一。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3项、特别荣誉奖1项。从文华图专开始,创办人之一的沈祖荣先生就把“研究图书馆学,服务社会”定为宗旨。“智慧与服务”被确定为文华图专的校训。文华图专师生继承了文华公书林“巡回文库”的传统,以“私立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学生服务团”的形式服务民众;所办理的公益讲座“群育讨论会”深受听众好评。秉承文华图专“智慧与服务”的优良传统,学院通过创新学术研究,聚集国内外资源,承担重大科研课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通过编印成果简报、工作简报、研究咨询报告等上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档案局等国家部委,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学院还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为国家图书馆、湖北省国家保密局、航天科工集团、时代出版传媒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各级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软件推广培训中心、国际拔尖信息学院联盟成员单位、国际图联会员单位、美国图书馆协会国际成员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基地、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武汉基地、湖北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湖北省保密教育实训平台等社会服务平台。受中央有关部委、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举办各类高层次培训班百余期,培训各类人才4000余人。学院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学历教育,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形式,培养人才2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自1993年来学院为来自西部高校的访问学者和科研进修人员免除学费,始终以最优厚的条件给予方便;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主办面向中国西部高级图书馆员培训班和国际会议。

武汉大学论文发表

因为该篇研究生论文并没有被知网所收录,如果学生在知网发表研究生论文,需要经过对方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才可成功发表,因此研究生论文在知网查不到的情况是因为审核环节没有通过造成的。

您好,武汉大学有些硕士论文在知网上没有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论文可能没有及时发表,导致没有被知网收录;2、论文可能没有及时被知网收录,导致没有出现在知网上;3、论文可能没有被知网收录,因为论文内容不符合知网的要求;4、论文可能没有被知网收录,因为论文的发表时间过久,知网已经不再收录这类论文。

2020武大版核心期刊RCCS权威、核心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发布者:qks发布时间:2020-12-04浏览次数:32305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RCCSE》)是邱均平教授团队创立的四大科教评价报告之一,于2009年3月正式推出第1版,后于2011年后连续推出了《RCCSE》第2版、第3版、第4版和第5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项目组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科学评价体系,是国内主流的七大期刊评价体系之一。 《RCCSE》(第六版)研制工作得到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366种,核心期刊(A和A-)1693种,B+等级(准核心期刊)1914种,B等级(一般期刊)1847种,C等级(较差期刊)570种。 现将《RCCSE》(第六版)军事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科学、统计学、自然科学综合、医学综合、社会科学综合、人文科学综合学科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分享给业界,以便全国期刊业界、学界及相关人员参考。2020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中文学术期刊类:军事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指挥与控制学报A+_29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陕西29后勤工程学院学报A重庆29火力与指挥控制A山西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A湖北29装备学院学报A北京29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A北京29军事历史研究A-上海29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A-北京29国防科技A-湖南29武警学院学报B+湖北29空军预警学院学报B+_29中国军事科学B+北京29军事交通学院学报B+天津29制导与引信B+上海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B+湖北29军事历史B+北京29军械工程学院学报B+河北29国防B+_29中文学术期刊类:社会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社会学研究A+北京33人口研究A+北京33社会A上海33中国人口科学A北京33人口学刊A吉林33人口与经济A北京33社会保障评论A_33人口与发展A北京33妇女研究论丛A-北京33社会保障研究A-湖北33社会学评论A-北京33西北人口A-甘肃33青年研究A-北京33青年探索B+广东33南方人口B+广东33人口与社会B+江苏33社会工作B+江西33社会建设B+吉林33社会发展研究B+_33当代青年研究B+上海33青少年犯罪问题B+上海33中华女子学院学报B+北京33中文学术期刊类: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民族研究A+北京33民俗研究A+山东33广西民族研究A广西33贵州民族研究A贵州33文化纵横A_33西北民族研究A甘肃33文化遗产A广东33黑龙江民族丛刊A黑龙江33世界民族A-北京33中原文化研究A-河南33民族学刊A-四川3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A-_33中国名城B+江苏33民间文化论坛B+_33民族论坛B+湖南33中国藏学B+北京33青海民族研究B+青海33文化软实力研究B+湖北33中医药文化B+上海33上海文化B+上海33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B+西藏33回族研究B+宁夏33中文学术期刊类: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新闻与传播研究A+北京62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A+北京62国际新闻界A+北京6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A+北京62新闻记者A上海62编辑之友A山西62新闻大学A上海62编辑学报A北京62当代传播A新疆62新闻与写作A北京62新闻界A四川62科技与出版A北京62出版发行研究A北京62出版科学A湖北62中国出版A北京62新闻与传播评论A湖北62出版广角A广西62新闻爱好者A河南62现代出版A-北京62中国编辑A-北京62编辑学刊A-上海62科普研究A-北京62青年记者B+山东62传媒B+北京62新闻战线B+北京62未来传播B+浙江62新闻研究导刊B+重庆62教育传媒研究B+_62对外传播B+_62读书B+北京62全球传媒学刊B+北京62新闻知识B+陕西62电视研究B+北京62东南传播B+福建62新闻世界B+安徽62新闻传播B+黑龙江6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B+北京62中国图书评论B+辽宁62中国传媒科技B+北京62中国记者B+北京62科技传播B+_62中文学术期刊类: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中国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学报A+北京69图书情报工作A+北京69图书情报知识A+湖北69情报理论与实践A+北京69情报科学A吉林69大学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杂志A陕西69图书与情报A甘肃69情报资料工作A北京69图书馆论坛A广东69图书馆杂志A上海69现代情报A吉林69国家图书馆学刊A北京69图书馆A湖南69档案学研究A北京69档案学通讯A北京69图书馆学研究A-吉林69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A-北京69信息资源管理学报A-湖北69图书馆建设A-黑龙江69图书馆工作与研究A-天津69数字图书馆论坛B+北京69文献B+北京69北京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理论与实践B+宁夏69情报工程B+_69图书情报导刊B+山西69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B+北京69档案与建设B+江苏69浙江档案B+浙江69情报探索B+福建69新世纪图书馆B+江苏69中国科技资源导刊B+_69高校图书馆工作B+湖南69大学图书情报学刊B+安徽69山西档案B+山西69图书馆学刊B+辽宁69农业图书情报学刊B+北京69图书馆研究B+江西69中国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研究与工作B+浙江69中文学术期刊类:教育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教育研究A+北京294远程教育杂志A+浙江294中国电化教育A+北京294电化教育研究A+甘肃294开放教育研究A+上海294现代远程教育研究A+四川294中国高教研究A+北京29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上海294高等教育研究A+湖北294课程·教材·教法A+北京294高等工程教育研究A+湖北294现代教育技术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A+上海294教育发展研究A+上海294全球教育展望A+上海29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导刊A北京294教学与研究A北京294思想教育研究A北京29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A北京294高校教育管理A江苏294中国教育学刊A北京294比较教育研究A北京294教师教育研究A北京294职教论坛A江西294教育与经济A湖北294中国远程教育A北京294学前教育研究A湖南294现代教育管理A辽宁294重庆高教研究A重庆294数学教育学报A天津29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A北京294教育与职业A北京294复旦教育论坛A上海29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A湖北294教育学报A北京294中国高等教育A北京294现代远距离教育A黑龙江294教育科学A辽宁294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A北京294外国教育研究A吉林294教育科学研究A北京294中国大学教学A北京29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河北294教育学术月刊A江西29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江苏高教A江苏294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上海294教育研究与实验A湖北294教育探索A黑龙江294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A湖南294教育理论与实践A山西294教育教学论坛A河北294中国特殊教育A北京294黑龙江高教研究A黑龙江294职业技术教育A吉林294高教探索A广东29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北京294当代教育科学A山东294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A-天津294研究生教育研究A-安徽294现代大学教育A-湖南294民族教育研究A-北京294大学教育科学A-湖南294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江苏294中国成人教育A-山东294继续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当代教育论坛A-湖南294计算机教育A-北京294教育评论A-福建294外国中小学教育A-上海294教育经济评论A-北京294基础教育A-上海294成人教育A-黑龙江294高教发展与评估A-湖北294教育与教学研究A-四川294高等农业教育A-辽宁294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A-江苏294上海教育科研A-上海294高等建筑教育A-四川294中国教育信息化A-北京294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浙江294人民教育A-北京294华文教学与研究A-广东294终身教育研究A-江苏294当代教育与文化A-甘肃294当代继续教育A-湖北294高等理科教育A-甘肃294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福建294高教论坛B+广西294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B+北京294中小学教师培训B+吉林294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河北294职业教育研究B+天津294中国考试B+北京294民族高等教育研究B+内蒙古294创新与创业教育B+湖南294化学教育(中英文)B+_294高教学刊B+黑龙江294数字教育B+_294中国高校科技B+北京294高校辅导员B+山东294高校辅导员学刊B+安徽294药学教育B+江苏294现代教育科学B+吉林294中国校外教育B+北京294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内蒙古29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B+北京294教学研究B+河北294现代中小学教育B+吉林294大学教育B+广西294教学与管理B+山西29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B+陕西294教育测量与评价B+湖南294中医教育B+北京294中国林业教育B+北京294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B+湖南294化工高等教育B+上海294职教通讯B+江苏294高等财经教育研究B+山西294青少年学刊B+山东294中国地质教育B+北京294教师教育学报B+重庆294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B+河北294历史教学(上半月)B+天津294中国轻工教育B+天津294机械职业教育B+江苏294中国农业教育B+江苏29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B+湖南294当代教师教育B+陕西294工业和信息化教育B+北京294煤炭高等教育B+江苏294高等教育研究学报B+湖南294科教导刊(中旬刊)B+湖北294高师理科学刊B+黑龙江294航海教育研究B+辽宁294纺织服装教育B+上海294现代教育论丛B+广东294考试研究B+天津294教育文化论坛B+贵州294化学教学B+上海294高等继续教育学报B+湖北29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B+北京294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四川29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B+广东294教育现代化B+北京294英语教师B+天津294上海教育评估研究B+上海294南方职业教育学刊B+广东294中国现代教育装备B+北京294山东高等教育B+山东29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B+辽宁294基础教育研究B+广西294中国冶金教育B+北京294思想政治课研究B+上海29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B+黑龙江294美育学刊B+浙江294河北职业教育B+河北294教育信息技术B+广东294教师教育论坛B+湖北294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B+重庆294辽宁科技学院学报B+辽宁294中文学术期刊类:体育科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体育科学A+北京46北京体育大学学报A+北京4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A+湖北46上海体育学院学报A上海46体育学刊A广东46体育与科学A江苏4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A四川46首都体育学院学报A北京46西安体育学院学报A陕西46中国体育科技A北京46沈阳体育学院学报A-辽宁46体育学研究A-江苏46体育文化导刊A-北京46山东体育学院学报A-山东46冰雪运动A-黑龙江46天津体育学院学报A-天津4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B+广东46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B+黑龙江46河北体育学院学报B+河北4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B+江苏46吉林体育学院学报B+吉林46体育科研B+上海46浙江体育科学B+浙江46当代体育科技B+_46体育科学研究B+福建46山东体育科技B+山东46

武汉大学发表论文

可以在汉斯出版社发表

作为博士生,发表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是非常重要的成就之一,因为这些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而在武汉大学,也有一些被列为“武大核心期刊”的期刊,这些期刊是武汉大学认可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论文也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推崇。带名字的发表论文可以更好地突显作者的学术能力和成就,因为在学术界,往往会根据作者的发表成果来评判其学术水平。因此,在武大核心期刊上发表带名字的论文,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学术声誉加分,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己在求职、升职等方面的成功率。总之,发表在武大核心期刊上带名字的论文,是博士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自己学术能力和成就的重要窗口。

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团队,为学院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学院在图书馆学理论、现代目录学、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情报学理论、信息检索、知识组织、信息经济学、文献计量学、档案与电子文件管理、出版发行、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其中多个领域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近10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余项,其中,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国家自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余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7项;教育部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横向及其它项目200余项。近5年项目总经费超过7000万元。近10年来,学院出版专著70余部、教材125部、译著13部;发表论文3755篇,其中权威期刊以及国外学术期刊论文450余篇。学院师生论文被SCI、SSCI和A&HCI索引收录221篇,占全校20%以上,在Springer等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英文学术著作3部。2006-2016年,学院进入ESI社会科学总论论文124篇,被引非零论文83篇,被引论文数345篇,被引贡献率21.849%,居全校第一。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3项、特别荣誉奖1项。从文华图专开始,创办人之一的沈祖荣先生就把“研究图书馆学,服务社会”定为宗旨。“智慧与服务”被确定为文华图专的校训。文华图专师生继承了文华公书林“巡回文库”的传统,以“私立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学生服务团”的形式服务民众;所办理的公益讲座“群育讨论会”深受听众好评。秉承文华图专“智慧与服务”的优良传统,学院通过创新学术研究,聚集国内外资源,承担重大科研课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通过编印成果简报、工作简报、研究咨询报告等上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档案局等国家部委,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学院还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为国家图书馆、湖北省国家保密局、航天科工集团、时代出版传媒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各级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软件推广培训中心、国际拔尖信息学院联盟成员单位、国际图联会员单位、美国图书馆协会国际成员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基地、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武汉基地、湖北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湖北省保密教育实训平台等社会服务平台。受中央有关部委、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举办各类高层次培训班百余期,培训各类人才4000余人。学院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学历教育,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形式,培养人才2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自1993年来学院为来自西部高校的访问学者和科研进修人员免除学费,始终以最优厚的条件给予方便;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主办面向中国西部高级图书馆员培训班和国际会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