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发表论文去哪里投稿 若你是初次投稿,建议先找些门槛低的省级期刊投稿,这类杂志有《故事》、《故事汇》、《故事世界》、《幽默与笑话》。另外《知识窗》、《青年科学》、《思维与智慧》这些杂志你也可去试试。投稿时,你还要注意投稿格式,电子邮件投稿注意事项。 在这里顺便给你介绍一些注意事项,以提高你命中率:稿件后面要有完备的联系方式:作者名字、署名、地址、电话、邮箱,QQ什么的都要详细,以便编辑联系你啊!要是没有这些,发了你文章,难找你拿稿酬! 用电子邮件投稿,得注明投什么栏目,写上你名字和稿件名字。 另外,现在《故事会》在征稿。其原创稿酬千字400元,笑话每篇最高稿酬100元。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问题二: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三:论文在哪里发表 一般在期刊上发表讠仑文基本上都是需要评职称才发的,一般这种的找那种代理就行,网上很多的不过也有不可靠的,最好找熟人介绍下比较好,我发的时候就是同事介绍的壹品优,我也是直接就在那边发了,和同事说的差不多,挺好的。如果你没有熟人介绍不行就去看看。 问题四:在哪里发表论文比较可靠 答-您写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最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毕业论文或学习的论文就在学校学刊上发表。 问题五:论文在哪发表比较好? 答-您写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最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毕业论文或学习的论文就在学校学刊上发表。 问题六:在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七:在哪可以发表论文 你发论文主要是干嘛用的 问题八:评职称在哪发表论文 我也是广告,给你一个参考:第一,化工行业中级职称,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普刊,就是国家级或者省级刊物就可以。所谓的意外,就是说你可能处于大学或者科研单位,这样的话中级才会要求核心刊物。第二,价格问题,核心我就不说了,浮动太大没法说估计你也用不着,通常而言,综合科技类的省级和国家级价格基本持平,在五百左右,这个价格仅供参考,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价格,如果是化工类专业性强一点的,价格可能略贵。大家不说价格的原因是公开的地方不方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渠道,高了低了难免有纠纷,估计你也能理解,此外,注意无论是找编辑部还是找代理,资金安全要注意。定金和真伪鉴定都是作者需要考察的东西。我是代理,前几天还遇到了《学问》这个期刊的假刊,差点上当。 问题九:医学论文在哪发表论文好? 这个要看你的具体专业,以及对发表杂志有无要求。 比如你是传染病防治的,那最好还是发中国疾病控制之类的。 比如你要求中文核心期刊,那就选择专业对口的中文核心。 比如你要求SCI,那就选择SCI杂志。
大学生论文发表流程每个大学都会要求学生发表一些毕业论文,而且这也是本科生领取学位证书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在完成毕业论文之后还要进行毕业答辩,答辩通过之后方可顺利领取学位证书,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那么大学生论文发表流程都有哪些呢?一般分在线投和email投,email投就是直接发给人就好啦,在线投,就是找到期刊的网站,注册一下,然后按照里面的提示,一步一步的填好信息,然后上传论文,就可以投了。审稿一般首先是初审,初审主要是看看格式,论文的内容是否符合这个期刊的方向,要是都符合的初审就通过了。初审之后有的期刊会让交审稿费,有的不用交,看期刊了,之后就是送外审了。外审也就是送到外面的专家审,一般会送2个专家审。然后就等外审结果了,有的期刊快有的慢,快大概1各月,慢就得两三个月,也许更久。返回外审意见之后,编辑部会结合外审意见给你个审稿结论。一般分为,退稿,修后重审,修后发表,修后终审,直接录用等。退稿就说明被拒绝了,只能改投其他期刊了。修后发表就是按照外审意见修改,修完了基本就没问题,可以录用了。修后再审,就是论文还是有一点问题的,按照外审意见修改后还需要再送专家审一下,从而决定是否要还是不要。修后终审,基本也是按照外审意见修改,修改完了,终审一般是有期刊编辑部进行的,所以也有拒绝的可能性,不过比较小。以上就是论文投稿出去审稿的一些流程了,这是自己给杂志社投稿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就是找论文投稿机构发表论文,这样的话文章投稿的命中率是比较大的,而且也比较方便。但是找论文投稿机构的话,不能一味的只图便宜,因为有很多不法分子也会借机谋取暴利,把作者的文章发表在一些非法期刊或者是增刊上,这对作者来说都是无效的。
有很多小伙伴们就会很奇怪了,当我们把毕业论文完成之后,要如何发表呢?那小编我今天就针对“发表论文流程”这一情况,为大家解答疑惑吧!
一般来说呢,发表论文流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投稿
投稿是指论文发表人员选择好投稿期刊之后,我们再通过邮箱、在线投稿窗口、QQ或者微信等方式将自己的论文稿件发送给编辑就好了。
二、审核(也俗称为审稿)
投稿之后,编辑会按照投稿的先后顺序对论文进行一个审稿过程,有的期刊杂志是会收取审稿费的,如果我们发表论文需要加急发表的话,是需要在投稿时标注清楚的,这个可能会产生加急费用。审稿环节是整个论文发表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它可以说影响了论文发表周期的长短,只因为论文审稿可能会反复进行。
三、审稿结果
审稿结果主要介绍通过审稿并被录用了的论文。通过杂志社论文三审的论文,杂志社会下发录用通知书,并注明好预安排在某年某期发表此篇论文,之所以是预安排,是因为还需要交纳版面费。
四、交费
交费就主要指的是版面费了,在我们交纳费用之后,论文才会正式进入安排刊期出版的流程。
五、安排发表
费用到位之后,便可以安排刊期了,并按照日期出版见刊。而少部分论文的发表可能会被延期,这样的现象也属于正常情况,原因就比如有人安排加急类似之类的问题。
六、寄送样刊
论文见刊之后,杂志社会给作者寄送一本样刊的,是作为用途上交的材料。到此整个的论文发表流程就基本结束了。
那么以上呢就是“发表论文流程”的六大步骤啦!那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一点,在我们进行论文写作时一定要保证是自己原创的,这样的话在进行论文查重检测的时候也不会存在那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同时大家要记得去进行自查,保证论文更高程度的通过哦!
北航各个学科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你可以上北航研究生院查看,不过要求还算比较高的,潜心研究吧,不要太浮躁 一、申请北航博士学位对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 1.数学与系统科学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SCI影响因子0.5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收录源刊物或在《中国科学》(中文版)、《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和《系统科学与数学》发表2篇论文。 2.物理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5.0以上,或累计达到5.0及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且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用外文公开发表。 已授权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SCIE收录论文;已受理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EI收录论文。 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学生论文发表篇数和影响因子尊重导师意见。 对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等特殊情况,开题与答辩前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分学位委员会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其发表论文要求可执行工学学科相关规定。 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含化学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E 的Q1区收录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或者发表SCIE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到5.0; (2)发表SCIE收录论文3篇;或发表2篇SCIE收录论文,另外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3)对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等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博士生提交研究成果详细摘要,经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发表论文要求: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或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至少有1篇论文在外文期刊上公开发表。 其他学术成果的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须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在影响因子大于0.5的SCIE收录的计算机类刊物中发表论文1篇; (2)在SCIE收录源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上发表论文1篇,或在EI收录的期刊源上发表论文2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论文2篇; (4)在EI收录的期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参考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权威学术会议目录)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论文2篇。 博士研究生发表的满足上述要求之一的学术论文中,被EI收录的各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多篇论文只计为1篇期刊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且折算论文合计不超过1篇。 5.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应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之一: (1)在SCI检索的相关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全文)发表2篇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6.工学学科,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限机械学院)等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影响因子0.3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3)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刊物(含被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应有2篇文章在EI收录源刊物上发表。并且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本学科领域申请并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SCIE论文;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申请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且有个人获奖证书,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排名前七名)或三等奖1项(排名前五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7.经管学科(管理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另外,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CI、SSCI、A&HCI、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 (2)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论文,并在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 EI收录源期刊、经管类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见附表1),并在CSSCI、 CSCD 或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1篇论文。 8.法学学科(法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SCI、《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任一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全文)发表2篇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6.工学学科,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限机械学院)等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影响因子0.3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3)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刊物(含被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应有2篇文章在EI收录源刊物上发表。并且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本学科领域申请并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SCIE论文;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申请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且有个人获奖证书,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排名前七名)或三等奖1项(排名前五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7.经管学科(管理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另外,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CI、SSCI、A&HCI、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 (2)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论文,并在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 EI收录源期刊、经管类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见附表1),并在CSSCI、 CSCD 或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1篇论文。 8.法学学科(法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SCI、《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任一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4 (2)在其他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不含扩展版)上发表2篇论文; (3)在非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不含扩展刊)的重要法学类或航空航天类期刊或集刊(见附表2)上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3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须收入大会论文集。 各级标准中的期刊均不包括其增刊、特刊、专刊。 发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第一篇可视为CSSCI收录。 在港澳台重要法学期刊上或用英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经过法学院三位以上教授鉴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可视为CSSCI论文1篇。 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是指有两国或两国以上专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以及各法学二级学会的年会。 9.人文社会学科(人文学院) 博士生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见附表3): (1)发表论文达到A级标准; (2)发表论文达到B级标准; (3)发表论文达到C级标准。 各级标准中的期刊均不包括其增刊、特刊、专刊,CSSCI收录期刊不含扩展版;发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第一篇可视为CSSCI收录,第二篇及以上视为一般公开出版期刊的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可视为公开出版期刊的论文。 10.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外语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SCI、A&HCI、SCI、EI、《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现代外语》或《外国语》上发1篇; (2)在CSSCI (限定在外国文学、语言学、外语类)上发表2篇论文; (3)在CSSCI(不含扩展刊)上发表3篇论文。 注:用英、俄、德、日、法、韩文在国际非SSCI或A&HCI期刊源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经院教授会鉴定,达到相应学术水准的,可视为CSSCI论文1篇;在我校学报社科版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可视为CSSCI收录,其余视为一般公开出版期刊论文。
蝙蝠到底瞎不瞎,色觉基因研究揭示了真相蝙蝠在洞穴中栖息的夜行习性是否会在增强它们的回声定位能力的同时,导致其视觉的丧失?据《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的网络版报道,布鲁诺·西莫斯(Bruno Simoes)和艾玛·特林(Emma Teeling)等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多种蝙蝠物种的色觉基因进化过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流行语句“像蝙蝠一样瞎”是不准确的。部分身怀最先进的回声定位技能的蝙蝠似乎用紫外线视觉换取了超常听觉,而所有不具备回声定位技能、但生活在洞穴里的蝙蝠却也失去了紫外线视觉。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蝙蝠都是“瞎子”,而是以其他感官取代了视觉。论文通讯作者特林说:“蝙蝠的感官能力一直是令很多进化生物学家着迷的研究方向。现在,利用系统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蝙蝠为获取方便在夜间活动的回声定位技能的进化所付出的代价。”蝙蝠不仅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也是唯一依靠回声定位在黑暗中寻找猎物的动物。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存在争论,部分科学家认为蝙蝠以丧失视觉的代价获得了独特的“夜视”能力。为此,西莫斯等对蝙蝠进行了DNA测序,并对蝙蝠的关键视觉基因——SWS1(短波长敏感型,分辨蓝色/紫外光)和MWS/LWS(中波长敏感型,分辨绿色、黄色和红色)视蛋白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被调查的111个物种中,蝙蝠SWS1基因功能的丧失比之前的看法更普遍。他们在蝙蝠基因组中发现了影响SWS1基因功能的各种突变,其中两种物种中甚至发现了一种完全无功能的基因。然而,对蓝色敏感的SWS1视球蛋白基因的选择在蝙蝠物种之间却存在显著差异。特林说:“我们的研究对先前的假设形成了支撑,即SWS1基因的假基因化(或丢失)可能与获得高级回声定位功能和洞穴栖息习惯有关。”当SWS1基因存在并发挥作用时,特林等证实它可以使蝙蝠在紫外光下看到东西。特林认为,新获取的数据清楚表明,SWS1基因功能的丧失并不总是与高级回声定位的获得相关联。对于其他视觉基因,就研究人员检测的45个物种而言,MWS/LWS基因在各个谱系中高度延续,并且在强大的进化压力下维持了自身的功能。特林表示,蝙蝠并不“瞎”,大多数种类的蝙蝠都能在紫外线等条件下“看见”东西。这表明,视觉仍然是蝙蝠(包括可回声定位的夜行蝙蝠)的一种重要感知手段。然而,大多数蝙蝠获得回声定位技能的事实确实与丧失紫外线视觉同时发生。此外,令人惊讶的是,洞穴栖息也会导致非回声定位谱系的蝙蝠的紫外线视觉丧失。这说明感官之间的“权衡游戏”比之前的假设要复杂得多。
蝙蝠的体温比人类高出几度,蝙蝠新陈代谢快,蝙蝠体内有抗病毒基因,这些都是它能抑制病毒的特殊机能。
蝙蝠自身的体温很高,因此很多病菌在蝙蝠体内不能发挥作用,但是到了人类体内就不一样了。
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蝙蝠自身身体当中有很多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保证他们不会生病,另外他们的免疫系统也极为的强悍,这也是一方面。
房兵,是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教授,军事学博士,大校军衔。
1、房兵,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教授,军事学博士,大校军衔。
2、1988年~1992年,就读于总参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系"坦克指挥与车辆运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3、1994年~1997年,毕业于国防大学研究生院"联合战役学"专业,获军事学硕士学位。
4、在国防大学就读期间(1994年~1997年),分别在《国防大学学报》、《军事学术》、《潜艇学术研究》、《世界军事》、《现代军事》、《军事史林》、《舰船知识》、《现代兵器》、《坦克装甲车辆》等军内外10余种刊物上,发表各类军事论文56篇,共计30余万字。此外,著有《航空母舰与战争》一书(约25万字,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年出版)。
房兵,汉族。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教授,军事学博士,大校军衔。2010年初登上CCTV10《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中国远征军》系列节目。中文名房兵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职 业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教授毕业院校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主要成就国防大学军事教官,大校军衔性 别男
安徽。
房兵,现为国防大学军事教官,副教授,军事学博士,上校军衔。1988年~1992年,毕业于总参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系“坦克指挥与车辆运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1997年,毕业于国防大学研究生院“联合战役学”专业,获军事学硕士学位。分别在《国防大学学报》、《军事学术》、《潜艇学术研究》、《世界军事》、《现代军事》、《军事史林》、《舰船知识》、《现代兵器》、《坦克装甲车辆》等军内外10余种刊物上,发表各类军事论文56篇,共计30余万字。著有《航空母舰与战争》他讲解了陆军,咱们过去讲的主战坦克,如何解决步兵与坦克协同的问题:原来没有步兵战车的时候,靠汽车输送人员,经常造成很多的伤亡,有了步战车,这样可以保证步兵和坦克还有炮兵同步作战。
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鉴定,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文本处理等。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及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创新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因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荣获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二十多篇,EI检索二十多篇。在国际著名的本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BME,IEEE Transactions SMC,IEEE Transactions NB, Pattern Re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上发表近十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作为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或主研人员完成了并正在承担多项基金项目和研究课题。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Springer全球发行的英文期刊《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cne in China》编委(Editor)。担任国际IEEE学会香港智能计算分会委员会秘书(2004-2006)。房斌担任众多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房斌是国际上模式识别研究领域一流期刊 IEEE Trans.PAMI, IEEE Trans. IP, IEEE Tran. MI, IEEE Trans. BME, IEEE Trans. SMC, Pattern Re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的特约审稿人。
巴里克不死是因为自身和外界的保护。拉尔夫·巴里克(RalphBaric),男,美国人,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流行病学系教授,有“冠状病毒之父”之称。1989年,巴里克公开了对病毒基因重组的研究。2003年,巴里克在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克隆了具有传染性的SARS病毒毒株。2004年,巴里克团队开始“SARS病毒逆向遗传学”研究,并连续多年获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别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资助。2008年11月25日,巴里克团队发表论文《合成重组的SARS样冠状病毒对培养细胞和实验鼠具有传染性》,并介绍其团队实力:“现在我们有能力设计、合成各类SARS样冠状病毒。”2015年11月,巴里克团队发表论文说,他们成功制作了一种“嵌合体”病毒,这种“嵌合体”病毒对人类细胞有传染性。他到现在还能安然无恙一方面是因为他艺术精湛,另一方面是他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保护他。
WTF: The Story of the Strangest Star We’veKnown什么鬼:我们已知的最怪异恒星的故事BY SANDHYA RAMESH ON 20/09/2017There’s clearly something mysterious goingon. We don’t know what it is or how it works and we’re as close to figuring itout as we were in 2009.很明显有什么神秘的事正在发生。我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它是如何发生的,但是我们与真相之间的距离跟我们在2009年时的一样。An artist’s impression of Tabby’s star.Credit: NASA/Wikimedia Commons艺术家想象中的塔比星。图片版权:NASA/Wikimedia CommonsSandhya Ramesh is a science writer focusingon astronomy and earth science.Sandhya Ramesh是一名关注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的科普作者。In May of 2009, several hundred peoplearound the world noticed a star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 It looked likenothing they’d ever seen before. They thronged to discussion forums on the webfor the citizen science project called Planet Hunters and frantically discussedwhat they were seeing. They’d all been working on data obtained by the KeplerSpace Telescope. The star, later called KIC 8462852, was blinking in a verystrange way.在2009年5月,世界上有几百名观察者发现了一颗处在非常非常遥远星系的恒星。这颗恒星看起来跟他们之前看过的没什么不同。这几百人聚集在一个名叫行星猎手的网络论坛——该论坛是公民科学计划的一部分——狂热地讨论着他们的发现。他们都在研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这颗后来被叫做KIC8462852的恒星正在以一种非常怪异的方式闪烁着。Hunting for planets outside the SolarSystem is an active field of astronomy today. The first exoplanet wasdiscovered in 1992. Only 25 years later, there are more than 3,500 confirmedplanets orbiting stars other than our own. NASA’s Kepler Space Telescope alonewas responsible for finding over 2,000. It did so by watching the stars in apatch of the sky for weeks, months or even years at a time. When a planet thatgoes around one of these stars crosses against the face of its star, it casts asmall but definite shadow in the starlight. These shadows are recorded and can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the planet. The larger the planet, the morelight it blocks.在今天,寻找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活跃领域。第一颗系外行星于1992年被发现。仅仅25年后,已经有超过3500颗系外行星被确认。其中,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独自发现了超过2000颗。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工作方式是对宇宙某一部分持续观察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当有行星掠过这些恒星表面时,对恒星亮度会产生微小但明确的干扰。这些干扰会被记录下来,用来计算行星的尺寸。越大的行星遮挡的光越多。The resulting database is hundreds ofterabytes large, so astronomers use finely tuned computer-programs to siftthrough it looking for the telltale signs of an exoplanet. The programs aremore efficient and can process information much faster than a team ofastronomers ever could. But they aren’t perfect either. Sometimes, the programsmiss things that they haven’t been taught to look for. So enter citizenscience.这些记录数据有几百TB之多,所以天文学家使用精确设定好的电脑程序来筛选这些信息,以寻找系外行星的踪迹。这些程序非常有效率,比以往任何天文学家团队处理信息的速度都要快得多。但是它们也并不完美。有时候,这些程序会忽略掉它们没有被规定寻找的东西。这时就需要公民科学了。学生、家庭主妇、艺术家、老爷爷老奶奶都能够以不计其数的方式对公民科学项目做出贡献。有的计划是帮助识别由隐蔽相机拍下来的动物。有些项目是让你我通过查看火星表面的照片来确认风型,有些是扫描手稿制作电子版文档,甚至还有建立野生动物数据的项目。人类大脑非常善于识别图案——以至于有时候我们甚至能看到本不存在的图案。行星猎手就是这样一个公民科学项目,旨在帮助科学家识别被电脑遗漏的恒星亮度干扰。截止到2017年8月,已有超过30万公民科学工作者参与其中,每天都在梳理着开普勒太空望远在2009年6月,天文学家Tabetha Boyajian收到一群公民科学工作者的警报,称有一颗大概1500光年以外的独特恒星一直在被用户们贴上“有趣”或者“怪异”的标签。作为耶鲁大学的博士后,Boyajian和她的同事Debra Fischer——行星猎手项目的发起人——被这个情况吸引住了。这颗恒星的确看起来十分不同。它的亮度一开始减弱了微小的0.5%——这很平常——但整整持续了四天,这就完全不平常了。一般来说,行星掠过类似恒星的表面形成的亮度干扰大概只会持续几个小时。这就是在2009年早些时候他们注意到的第一次亮度干扰。在几个星期之后,KIC8462852的亮度减弱持续了几乎整整一周。Boyajian和Fischer花了几天时间研究数据浏览数字,但仍不能解释KIC8462852的表现。仪器工作正常,计算机工作正常,数据清楚。亮度减弱的确存在——但无法解释。不仅亮度减弱的超长周期显得非常奇怪,亮度减弱的方式也非常奇怪。当一颗行星掠过恒星表面时,其类似球形的形状会引起对称的亮度变化。在统计图上显示的亮度减弱模式应该跟亮度恢复模式一致(参见下图)。但是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到8462852的亮度减弱模式却是不对称的。行星以固定周期围绕恒星旋转,它们引起的亮度干扰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精确。但是围绕着KIC8462852旋转的物体引起的亮度干扰却无法预测,非常随机。公民科学工作者和天文学家持续研究这颗恒星,现在它已经恢复了正常亮度。两年后,在2011年3月,开普勒望远镜捕捉到了KIC8462852新的亮度干扰,让天文学家再度紧张起来。一颗像木星那么大的行星最多能够引起恒星亮度减少1%,而KIC8462852的亮度减少了近15%。就像在2009年一样,亮度干扰不对称,持续了一个星期才恢复正常亮度。这个模式重复了几天,之后这颗恒星又“安静”了。在2013年2月和4月,KIC8462852再次苏醒。这次的一系列亮度干扰完全无规律可循。之前的亮度干扰仅仅是一些随机时间间隔的亮度减弱,新的数据显示它的亮度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在变化。干扰模式也非常复杂。天文学家在大的干扰中观测到了小的干扰,在小干扰里甚至还有更小的干扰。其碎片化的亮度变迁在一些天内不断重复,同时还伴有不规则的亮度恢复,让亮度干扰变得极其复杂。在某一时刻,该恒星亮度令人震惊地减少了22%。在2015年10月,Boyajian和她的团队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标题是《光通量都去哪了》(Where’sThe Flux)。这篇论文引起了媒体的疯狂追捧,并让这颗恒星成为天文学界的焦点。从那以后,KIC8462852被称为塔比星、Boyajian星或者——非常形象——什么鬼星(WTF star)。对恒星亮度造成干扰的物体通常会因其物理属性产生具体的特征。这种数据通常可以在恒星本身发出的光亮中找到。如果是一团云或烟尘挡住了恒星,大部分蓝光会被阻挡。如果遮挡物更加密实且数量众多,所有波长的光都会被阻挡。密实物体也会被加热,在红外数据中非常明显。另一种加热——姑且这么讲——可以显示该物体的构成。一些元素会吸收相应频率的星光,因此在数据中会显示该波段光线缺失。这种条码可以用来测定元素群。天文学家使用光谱分析设备可以推断出,塔比星是一颗中年恒星,年龄跟我们45亿岁的太阳差不多(用专业术语来说,属于F型主序列恒星)。鉴于此,Boyajian和她的团队在2015年提出了一系列假说来解释神秘干扰的成因。排名最靠前——也不出乎大家意料——的解释是存在一个原始行星盘。恒星系的产生源于一片巨大气体云因其本身质量而坍缩并开始自转。这时,所有物质组成了一个圆盘,加速旋转。在圆盘中心部分密度最大,恒星也会最终在这里产生,而小质量物质——气体和一些岩石——会被甩到外侧。这就是原始行星盘。这是行星的出生之地。一团团的物质到处碰撞,形成更大的团块,像滚雪球一样变成微行星。气体被抛出星盘,形成绚丽且深不见底的巨大气体云。原始行星盘会围绕恒星旋转上百万年,最终产生稳定的行星系。在这段时间,原始行星盘会对恒星亮度产生不规则干扰(在远距离观察者眼中)。但这个理论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原始行星盘,之所以被“原始”修饰,就是因为它只存在于新生恒星周围。塔比星不是新生恒星。另外,灰尘会吸收热量。当它稍微有点热,比如说,跟人类体温一样时,红外望远镜会捕捉到它的光芒。但是NASA的斯皮策望远镜没有此类发现。另外一种解释——即两颗行星碰撞导致它们的轨道上布满碎片,或者一颗行星在星际大战中被击碎——也被排除了。事实上,在塔比星的轨道上似乎并不存在碎片。下一个说法:或许这颗恒星的尺寸和亮度会自行增加和减少?目前我们知道的确有一些恒星是这样的。天文学家称这些恒星为变星。在可观测宇宙中发现的最大恒星UY Scuti就是这样的星星。它们通常会在原始行星盘中大量物质被吸入年轻恒星导致亮度和体积突然激增时被发现。但这个说法也被同样的矛攻破了:这颗恒星并不年轻,周围没有原始行星盘。Boyajian及其团队的论文总结出了可能最容易被接受的说法:一大队彗星经过恒星表面。但这也不太可能:如果要引起天文学家观察到的塔比星级别的亮度干扰,这队大彗星必须得像蝗虫群一样密集。如果这样的彗星群存在,那它们必须得是一颗100公里直径的岩石一次性爆裂形成的。彗星在红外照片中也不会发光,因为热量会被其中的冰块吸收并挥发到宇宙中。就像听起来那么奇怪,这个说法是最不会被马上驳倒的。然而,这些说法中没有一个——像它们试图从自然角度解释的说服力一样——比Boyajian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名天文学家在一次谈话中提及的一个词那样引起公众注意。当我们寻找地外文明时,我们要注意的一个证据就是他们存在的综合征兆。我们寻找他们可能建造的物体,或者他们的机器可能发射出的信号。我们假设,如果有外星人存在,他们会比我们存在得更久,并且有更复杂的生活方式。我们设想他们可能耗尽了母星上的所有燃料并开始到别处寻找资源。对于这样一个胃口巨大的文明,有什么能量来源比得上一整颗恒星?在196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物理学家FreemanDyson描述了一种巨型构筑物,在之后被称为戴森球。这是一种将恒星包在里面的巨大结构,其内部布满了太阳能板和其他设备。恒星产生的所有能量都会被这个球吸收。在不同建设阶段,这个结构可能会看起来像一个带有居住区和能源站的圆环,然后演变成一个由多个环组成的“泡泡”,最后变成一个球。在2014年,宾州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JohnWright被一个可能是先进文明建造的吸收能量的巨大结构吸引住了。他建议在塔比星附近寻找戴森球。这也是为什么这颗星被叫做“外星巨构”星。跟原始行星盘和变星说法一样,这个解释也存在一个漏洞。一个吸收F型恒星能量的戴森球应该会发生温度上升的情况。但在数据中找不到相应的热特征。Wright正在写一篇关于用开普勒望远镜寻找外星能量输送巨构的论文。他推断道,这个望远镜足够强大到能分辨类似巨型太阳能板、环世界、为寻找其他外星文明建造的大型空间天线等人造结构和系外行星。他在2013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此理论的博文。当他正在把这篇博文修改成期刊文章时,Boyajian访问了宾州州立大学并发表演讲,她跟Wright分享了当时尚未发表的亮度干扰数据。在接下来的一年,Wright被奇怪的数据迷得神魂颠倒,他向伯克利SETI研究中心运行的绿坝望远镜预订了使用时间以观测塔比星。(SETI即地外智慧生命搜索, 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同时,媒体因Wright及其团队在2015年12月发表的一篇论文兴奋得歇斯底里。这篇论文是关于巨型结构可能的样式,并引用塔比星作为例子。没有经过多长时间,Wright精心准备过的评论就引起了轰动。在2016年,每隔两到三个星期,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就会出现一条头条新闻惊呼“外星巨构”。但尽管外星巨构能够存在于理论中,天文学家们却并不买账。他们要看到观测证据——这也是他们的权利。他们仍然没有得到任何观测证据。在Wright给出了他的建议的时候,他的同辈们在发展另一个理论——感谢上天,这个理论更自然。瓦伦西亚大学和坎塔布里亚大学——两所西班牙大学——的天文学家们问道:塔比星的亮度干扰是否可能是一个巨型行星及其被称为“木马”的伙伴引起的?“木马”是一些跟行星处于同一轨道上围绕恒星旋转的岩石体,但意义并不同。对于每颗行星来说,其卫星轨道有两个区域(前区和后区)可以供卫星停留。在这两个区域的一些地方,恒星和行星的引力互相抵消,造成在此处的卫星几乎不沿着卫星轨道运行,反而是随着卫星轨道运行。总之,这种物体——“木马”——在恒星或行星上观测到的相对位置总是不变的。西班牙人建立了有环行星和木马模型。“我们旨在提供一种相对自然的解释,只援用之前观测到的现象,尽管可能以一种更大的形式出现,”他们在一篇发表于2017年6月的预印本论文中写道。如果真的存在一颗比木星大五倍而且被众多木马环绕的行星呢?根据科学家建立的模型,首批木马经过恒星和我们之间,造成间断和不规则的干扰。之后,当行星经过恒星表面时,我们首先看到行星环模糊地遮挡了星光,随后是行星,造成恒星亮度的显著下降,然后是另一部分行星环经过。再过大概700天,我们看到了后续的木马。科学家们说,这就可以解释由行星造成的相对平滑的干扰和由木马造成的一系列波动起伏且互相嵌套的干扰。如果这个模型能够成立,那么这颗巨型行星的轨道周期应该是12年。根据现有的假说,人们应该能在2021年观测到木马(如果它们存在的话)对塔比星亮度产生的干扰,再过两年将能够看到行星产生的干扰。看起来这个有环行星的概念格外吸引科学家。另一篇本月初刊登的预发表论文给出了相同的论断:或许一个有环行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然而,即使一颗有环行星仍然可以提供一种稳定的干扰模式——但是我们并未观测到这一模式。从2015年末开始,SETI研究所开始在塔比星方向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迹象。该研究所特别使用位于加州的艾伦望远镜阵列指向该恒星的大致方位,希望能够捕捉到外星智慧生命手中泄露出来的包含信息的无线电波。但是捕获类似信号的机会微乎其微。塔比星位于1500光年以外。我们现在探测到的任何信息都是许多年前发送出来的。另外,如果塔比星人真的是某种智慧生命,他们也不大会随便对着天空某个部分发射电波。他们应该会先发现我们,然后专门对我们发送出什么消息——无线电波走一个来回的时间是3000年。3000年前——比如公元前985年,孔雀王朝正统治着大部分印度领土,儒家思想和希腊化刚刚开始发展。如果这些外星人发现我们的星球上有智慧生命,他们应该会发现我们还处在铁器时代。首先,他们应该会计算出还有多久我们才能学会探测无线电信号,然后他们会持续好几年对着我们发送无线电波,这样到某一天我们开启天线对着他们的方向时,我们就能收到信号了。说实话,这种机会少到不能再少了。艾伦望远镜阵列没有观察到任何东西。SETI的天文学家们也在寻找无线电信号。还有个更小的努力是从那颗恒星的区域寻找激光的闪耀。一无所获。塔比星正在持续变暗,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发现有什么东西遮挡住了它。它在逐渐淡出,我们并不知道原因。如果只是因为天文学家能够捕捉到最小的线索,那么24小时不间断观测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经常导致政府运行的望远镜被超额预定。即使有空缺,望远镜的管理者们也不愿意进行长期观测。所以Boyajian和她的团队转向了私人天文台——例如拉斯卡姆博斯天文台全球望远镜(LCOGT)网络。它的望远镜战略性地布满全球,使得天文学家可以用它们全时观测一个物体(在天上的,不是马路对面的)。为了支付一年的使用金,Boyajian在2016年5月举办的一次起步者大会上筹得了107421美元。时间很快到了2017年。集合了一群业余和专业天文学家。他们一直在观察、研究和思索塔比星之谜。最微小的亮度波动都会被仔细记录下来并分享。在4月24日,亚利桑那州的费尔鲍恩天文台的一台机器人望远镜发出警报,它观测到塔比星出现亮度干扰。这是一次完美的正常波动,其亮度在一周后恢复正常。但是天文学家们没有自满。永远保持警醒是他们的行业底线。在5月14日,西班牙的梅尔卡特望远镜观测到了一次类似事件。西班牙科学家马上联系了Boyajian,但是她收到的数据跟另一次统计变更相同。“到最后,这件事可能是人造的——比如,假的,”她在接受《线路》采访时说。但仅仅在四天之后,费尔伯恩天文台和LCOGT发现了另一次干扰,一次预料之中的变暗事件。在随后的一天警报发出。“费尔伯恩和LCO观测到了相同的边线减退,”Boyajian说。“我们在那一晚严密监视这颗恒星,并且在两个不同天文台都确认了变暗事件之后取消了警报。”她如此兴奋,以至于在5月19日凌晨4点给Wright打电话告知这一事件。费尔伯恩的消息说恒星亮度减弱了2%。为以防万一,Wright也发了推特:“警报:【塔比星】发生干扰。这不是演习。天文学粉丝在未来48小时坚守望远镜:请进行光谱分析!”在几小时内,一小队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都在专心注视着这个遥远的星体——它的亮度又减少了1%。众多望远镜——例如大加纳利望远镜——在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前就已经提前预定好观测塔比星。重量级选手也加入进来,包括凯克天文台(夏威夷)的两座望远镜,LCOGT和多镜望远镜天文台(亚利桑那)。绿坝望远镜持续观测塔比星。即使主要研究宇宙中紫外线辐射的斯威夫特望远镜也开始追踪“什么鬼星”。这一点都不出乎意料。一篇发表于2015年关于塔比星的论文已经论断该干扰的发生:“一个更有力的预测是未来的变暗事件应该每隔约750天发生一次,一次在2015年4月发生”——因开普勒望远镜发生故障而没有观测到——“另一次在2017年5月。”但真正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该星的亮度在几天后恢复正常,然后在6月13日和14日又减弱了大概2%,在之后几天内再次恢复正常。在7月4日,该星亮度减少了0.5%,随后恢复正常。在本文发表的时间,该星亮度又减少了3%。下一次亮度干扰时间预计在2019年中期。希望这段时间足够天文学家思考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让情况更加复杂的是,塔比星已显示出长期变暗的迹象。它正在逐渐淡去。BradleySchaefer,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一名天文学家,决定在天空研究中深挖塔比星的旧资料。他发现在1890年到1989年间塔比星被拍摄超过1200次。在这100年间的资料中,他发现该恒星的整体亮度已经减弱了将近20%。更多对此现象的研究似乎都证实了这一点。塔比星的长期变暗并不稳定。在再次变暗前,曾经有段时间它的亮度增加过。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Huan Meng最近正与Boyajian联合带领一项研究,依靠两座最新加入塔比星观测的望远镜:斯威夫特望远镜(主要观测X射线和紫外线)和斯皮策望远镜(红外线)。他们发现所有波长的电磁波都发生了持续的减弱。然而,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减弱的程度也不同。Meng总结说,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有微小粒子围绕该星旋转(例如星周圆盘)。这些微小粒子造成了该星的长期变暗和急剧变暗事件——但是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仍需要进行更多研究、准确预测和对当前发生事件的观测。只有那时我们才能完全理解这颗特异的恒星。很明显有什么神秘的事正在发生。我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它是如何发生的,但是我们与真相之间的距离跟我们在2009年时的一样。但是当我们开始做——就像我们认为我们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就一定学到了新的东西。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塔比星这样令人困惑的恒星。正如Boyajian所说的一样,“如果我们发现另一颗类似的恒星,那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再也没有类似发现,那又意味着什么?”
这是因为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和院士一起做课题,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学习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还加入了韩宏伟教授团队。
这是因为她的实力非常的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当中非常的有优势,写了很多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论文,这个博士生的颜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够走红网络。
大概是每天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突然突发奇想,想到了一个论文的点子,然后就会去写这个论文,而且这个博导非常喜欢写论文,写论文的速度也非常的快,所以每个月一篇也不是不可能。
中国SCI论文贡献量已超20%
(原标题: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高管:中国SCI论文贡献量已超20%)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已经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运营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科研期刊,其中就包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安诺杰说:“1997年,中国科研人员对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贡献量不足2.5%;2006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超过了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仅次于美国;2015年,美国对SCI论文的贡献量占25%左右,中国则超过了20%。”
自然指数网站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说,在该指数中,中国长期位列高质量科研的高产出国家行列。自然指数是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一个数据库,依托全球68本顶级期刊,分析全球科研机构产出情况。
安诺杰说,尽管世界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但在科研创新上的投入却持续增加,这反映出政府及慈善组织都日益认可科研是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这带来了科研资助及科研活动的增加,尤其是在跨学科研究领域”。
他说:“展望未来,鉴于创新往往依靠持续的财力支持,经济领域的变化会对创新有所影响,但人们当前对创新所持的态度也让我们有理由对未来感到乐观。”
文章来源: 华笙医学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