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张金长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张金长发表论文

有酿酒专家之称的是苏轼,不仅会喝酒、作诗、还会酿酒。

酿酒大师张金修这出生于安徽“白酒之乡”涡阳县高炉镇酿酒世家,已经在酒糟味中滚爬了三十多年的酿酒人,到底“怪”在何处?这里,我们还是先说说他的出生地吧。传说春秋时期,道教鼻祖老子沿涡河顺流而下,在高炉驻足开坊烧酒,“老子家酒”也就成为了这里流传已久的一个故事。而后,一代枭雄曹操在高炉潜心练兵,建高炉数座,酿出美酒以解将士疲劳。这也是高炉古镇得名的由来。“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对高炉酒的诗赞。盛名之下,酒作坊当然也多。据考证,三国时期有二十多家酒坊。1925年前,高炉城内有大小糟坊七十四家之多。其中“广和”糟坊月出酒三千余斤。更有史料载,元朝时,高炉酒课(即税)在三千贯以上,位居全国第九。千年酒乡,自有酿酒高手辈出。我们先抛开张金修是中国白酒泰斗赖高淮的关门弟子不说,就看看他取得的一些成就:高级工程师、国家高级品酒师,首届中国酿酒大匠,首届中国名酒大师,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特聘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酒体设计师培训实战专家……他的5项专利获国家授权,数十篇关于酒类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也先后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酿酒》、《酿酒科技》等专业杂志上,颇受酒业关注。中国网·中国酒频道与张金修的交流,是从酿酒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话题开始的。对话中,我们发现闻着酒香长大的他,确是一个与传统酿酒人有很多不同的人。那些发散性的想法,大胆、奔放,甚至有点离经叛道,与他已经奔六,该是沉稳了的年龄很是不符。而停下来再一深想,却又发现他并不离谱。有关中国酿酒业目前存在的困惑、不前、弊病等等,被他几句大白话就击通了。中国酿酒大师、茅台酒集团原董事长季克良(左二),国际酿酒大师、泸州老窖酿酒工艺第七代传人赖高淮(中),新生代酿酒传承人张金修(右二)、茅台少帅黔国酒业集团董事长王运万(右一),新老两代酿酒专家同台论道,共话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酒技传承与创新"。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it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IT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项目管理是为了完成一件完整的事物而进行的筹划,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相关定义,分析了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接着从IT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项目管理进行分析,论述了项目成员以及组织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T行业

(一)IT项目的人力资源特征

1.IT项目的项目成员特征

IT项目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所以该行业的人力资源特征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IT人员比其他员工更有竞争性,他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1.1创造性

相对于一般的职员来讲,知识工作者更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挑战新的问题,他们希望每天都能有新的事物出现,厌恶每天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1.2独立性

富有创造力的能喜欢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的每一件事都安排好。他们的思想更具有独立意识,不愿意受制于别人,不愿意被别人遥控指挥,强调自我对工作的控制与把握。高度的独立性,这样的工作作风有助于个体的成长,也有助于个体不断地尝试和接受新的挑战,但是对于一个项目团队来说,要完成一个完整的IT项目,非一个之力而能为之,需要整个项目团队的合作。因此对于IT团队,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意人员之间的协调,保证整个项目团队的协调,项目进度的如期。

1.3成就意识强

IT项目成员更加注重于个人价值的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都较强的独立性的缘故,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尤其是得到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的最大动力可能不是物质激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所以,IT人员希望参加富有挑战性项目,克服别人无法跨越的困难,把攻克难关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他们需要被认可、需要被尊重,这在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加以关注。

1.4藐视权威

专业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的权利结构发生了变化,技能的特殊性往往使得IT人员对上司和下属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当他获得同行的尊重和认可之后,往往获得比上司更加高的威望。

1.5需求具有个性化

由于知识工作者的教育背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差异与其他行业,所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行业员工的需求。他们的满足感,成就感往往来源于工作,往往来源于个人的成长。每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提高和成长,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1.6流动意识强

IT人员更愿意在不同的企业中获得成长和锻炼,出于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和发展前景的需求,人才与某一家公司保持长期雇佣管理的可能性被降低。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保持员工的忠诚度,留在人才对于IT行业的公司来说是一项挑战。

(2)IT项目的项目组织特征

IT项目的组织团队也有别于一般行业的项目团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互依赖和协同

IT项目的实施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软件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某些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力。

2.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

IT项目常常以模块化的形式合作完成,这种情况下代码的共享,以及需求分析人员和代码编写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共享就尤为重要。如Microsoft的Team Foundation Server实现的开发人员之间的代码共享并解决了版本控制问题。

3.自我管理和授权

IT人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独立性,那么他们在IT项目的过程中更比一般的项目组成员期望实现自我管理和授权,希望自己能够控制所做的工作。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通过项目组成员特点的分析,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希望得到不断的提升,面对新的挑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IT项目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1、项目成员的培训和提升

项目成员(如IT工程师),希望在不断的挑战过程中得到提升,他们往往多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而大多数IT人员的离职也多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升自我。那么,企业可以考虑从根本上满足IT人员的需求,用各种各样的培训充实员工,使其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么做同事也可以使得员工有归属感,意识到自己被企业所重视。

培训的重要职能就是促进学习,它通过周密的组织安排来帮助员工发现和获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项目团队的培训不只包括对项目成员个人能力培养与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于团队整体的培训。

同时,IT项目中对于人员不断创新的需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成员知识水平上的提高,这并不意味着团队的工作效率会提高,而且,员工的离职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项目成员的个性化的工作作风反而会因为个人能力的提升更加严重,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项目成员的个人能力的提高,更多是培养一个会协同工作的专才而非全才。企业应该把自身建立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通过不断的学习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团队,并且能够使得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获得归属感。

2、项目成员以及团体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项目的绩效评估是使得项目团队的工作绩效与项目的战略目标一致的过程,主要是提供一个良性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得每个任务能够划分给不同的活动,任务和成员以保证最后系统能够反馈恰当的信息给管理者。

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那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谁?当项目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时,如果绩效评估与管理过程只关心个人绩效,奖励制度也只关注个人成就的话,将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偷懒和搭便车现象,但同时却忽略了作为一个优秀项目团队绩效中最重要的部分:协同与合作。这样会导致团队成员间的激烈竞争,而且有时甚至为实现个人利益以牺牲团队利益为代价。 同样,如果只关注团队绩效而不考虑个人绩效,就会导致搭便车现象,团队成员积极性和责任感的下降。由此可见,在强调合作和创新的IT项目中,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行。实际上,只有当团队和个人的绩效都受到关注,并且都被看作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时,团队的工作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对于个人绩效的评估提供的事实和数据可以为那些个人业绩不佳的员工提供参考与指导,以利其不断进步;也可以用来对那些在团队绩效不佳的团队中个人业绩出色的成员进行奖励。所以,不仅要对整个团队进行评估,还要对每个成员对团队所作的贡献进行评估,将团队工作行为慢慢融入到个人考核中去,使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3、项目成员科学的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有许多相同的个人需要、愿望、恐惧以及期待,但在目标定位、价值系统、需求结构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又存在很大的不同。正是这种独特性要求构建有侧重而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针对知识型员工常用的激励方式有薪酬激励、产权激励、情感激励和授权激励。

(1)薪酬激励

这是激励体制中最基本的激励因素,但是需要在团队薪酬激励和个体薪酬激励中做出平衡。IT项目的实施需要成员间和合作,但是这并不意味了要抹杀个体的贡献,那么,对于个体和团体之间的抉择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既要考虑到项目组整体性,又要有效的防止搭便车的行为的发生。一般而言,在个体贡献和团体贡献趋于模糊的时候,应该倾向于奖励团体,反之,应该给个体应有的激励。

(2)产权激励

相对于薪酬激励而言,是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如期权合约、股票持有,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的意识,加企业的凝聚力。(3)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为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设定一个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以激发员工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加出色的完成任务。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4)授权激励

扁平式的管理结构使得项目更加易于管理,项目管理中采用授权方式可以使得项目经理能够抽身关注于其他事务,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授权也符合了IT工作者的需要——证明自我价值的机会。

(5)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激励模式,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追求自身的企业文化,加强和员工之间的联系,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情感。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的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依靠员工自发的工作热情,这样的潜力才是无限的,才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才智,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有归属感,觉得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Jack Gido,James P.Clements.成功的项目管理[M].张金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8-16

[2] John D. Strai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Factors in Military System Procurement

[3] InternationalJournal Management, 1999,17(5): 283 292.

浅论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项目管理 It项目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由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决定,而在软件开发这样的行业当中,人才的作用更是显得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是软件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将人员合理的分配的各个开发团队中,在各个开发团队之间进行人员的协调是保证软件项目顺利完工的前提条件。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参与项目人员的作用,让项目的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在可控状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项目的开发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和管理项目团队所需的所有过程。项目团队由为完成项目而承担了相应的角色和责任的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应该参与大多数项目计划和决策工作。项目团队成员的早期参与能在项目计划过程中增加专家意见和加强项目的沟通。项目团队成员就是项目的人力资源。

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企业中的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程序员、软件测试员和配置管理人员等组织到一起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组织计划编制

在制定人力资源的计划时,需要综合衡量人员的成本、生产效率与利用率。对各种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要针对岗位的需求来制定,人员的要求不要过高,以保证刚好适合岗位的要求为宜,太高的话会提高人力成本,低了又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当然,在具体挑选人员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总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技能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需要综合考察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相关人员的进入项目的时间。在IT项目的早期,以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师为主,进行项目计划、客户接洽和需求分析等前期工作。进入设计阶段后,以软件架构师和软件设计师的工作为主。编程阶段则以设计人员、编程人员和测试人员为主。在系统部署和试运行阶段则以系统工程师和售后工程师工作为主。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项目的配制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的工作虽然是一直持续着的,但是工作量还是有轻重,在工作量不多的时候,可以将部分暂时闲置人员归还给原来的部门,以减少人员的等待损耗。

二、项目团队组建

由于每个项目成员都有的各自的特长和性格特点,必须要充分考虑项目成员的技能情况和性格特点为他们分配正确的工作,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成员的工作兴趣和爱好。尽量发挥项目成员特长,让每个人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是项目经理进行工作分配要考虑的问题。各项目成员的知识技能评估,个性特点分析,优点和缺点是要事先分析和考虑的内容。项目团队的组建是否合理,项目相关人员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是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找错了人或者是将人放在错误的位置都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三、项目团队管理

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如著名的“官渡之战”、“洄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可以看出打胜仗,军队的数量固然很重要,但是指挥官却决定着军队命运。软件开发和行军打仗很类似,同样的团队在不同的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其团队精神、项目进度和开发质量可以截然不同。不管个人能力多么强,如果团队像一盘散沙,每个人都谁都不服谁,那么这个项目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项目经理在管理IT项目的时候,不是要去监视每个开发人员的做事过程,那种事情应该是监工做的。项目经理需要从管理制度、项目的目标、工作氛围和沟通等方面做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元帅。一个强劲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层面: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可能体现在,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

执行规章制度还有一些考究,破窗理论说明,对于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否则长期下来,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且繁荣。项目经理虽然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或者监督者,但是更应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如果项目经理自身都难以遵守,如何要求团队成员做到?

(二)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项目的目标和期望值,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好的项目经理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团队的努力形成合力。

当然,在具体实施需要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不同的政策。有些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使家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好一些,那么这类型的员工在进行奖励的时候应该偏物质。而另外一些员工可能觉得事业上的成就感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对于这类员工应该多给他们挑战和上升的机会。

(三)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 企业里常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对于项目组中的不知悔改的螃蟹,应该尽早清理出去。对于公司而言,也许 历史尚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从而造成大环境的不良风气,但是在项目组内部,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完全可能营造出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项目经理为了酿造这种氛围,需要做这些努力:奖罚分明公正,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一定要让其精神物质双丰收,对于出工不出力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让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压力,项目经理不应该成为“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我都独自承担”的典型,项目经理越轻松,说明管理得越到位;在学术问题讨论上,要民主要平等,不做学霸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生活中,项目经理需要多关心多照顾项目组成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软件开发项目中,需求变更是最难控制的。瀑布开发模型只适合于一开始时需求就已经明确的项目,但是在实际开发中,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往往到了项目的最后阶段还可能提出需求上的变更。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因为如此,在敏捷开发方法中才提出了“拥抱变化”这一口号。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与程序员,程序员与测试人员之间的也需要不断的沟通。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就需要开发人员之间不断的进行沟通。设计的变更、接口的变化,会导致编程的改变和测试的改变,如果各方没有良好的沟通的话,就可能出现打乱仗的局面。当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出现变化的时候,项目经理必须向公司领导及时汇报情况,决定如何对项目进行调整。IT项目的延期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就需要协调与上层领导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语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包括计划、组建和管理到解散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加之人的因素在IT项目中的特殊地位,使得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比在其他项目更加显得重要。项目管理在国内还处于 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概念在国内企业中也接触不是太久。由于传统思想的约束,使得很多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国内企业很难贯穿实行。因此,具有我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目前大家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酿酒专家之称的是诗仙李白

张金良发表论文

生修堂中医院名誉院长。王鹤滨 ,1924年4月5日出生在河北白洋淀安新县。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原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生活秘书(中央办公厅任命),同时兼任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的保健医生及中南海门诊部主任。并获苏联医学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担任过公安部九局检验主任、核工业部安防卫生局局长、苏州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王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分析整理,独创了许多在临床上对某些特殊病症行之有效的中西医合璧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受寒性肌——神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等专著9部。此外,王鹤滨还著有《紫云轩的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毛泽东的保健生活与养生之道》、《毛泽东的饮食与保健之生活饮食篇》、《毛泽东的饮食与保健之生活保健篇》等作品。 刘元禄国家级名中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四十三年,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分会常务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科技成果评审专家、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省、市医疗职称、医疗事故评审鉴定专家。曾多次应邀去俄罗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工作、讲学、考察。擅长治疗骨科疑难杂症、颈腰椎病、骨关节病、痛风、骨与关节外伤、滑膜炎等。 曲生教授,男,吉林省名中医,长春名医,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长春大学兼职教授,长春市中医院业务院长,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春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时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长春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内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市抗癌学会中医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市人体气功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春市科协委员,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者,二、三、四批指导老师,曾荣获长春市劳动模范,长春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的卫生工作者,长春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拔尖人才,并连续十一年荣获长春市科协先进工作者。现任吉林省中医学会顾问,建国六十周年前夕曾获长春市卫生功勋奖,建党九十周年前夕,曾获吉林省卫生厅长春卫生局卫生忠诚奖。曲生教授作为吉林省著名老中医,从医四十余年,在临床实践中对脾胃病、咳喘病、肺病、转氨酶升高的肝病、结节性红斑等治疗有独到之处,对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肝病、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类风湿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漏等病的治疗也都有良好的效果。 李延,1942年出生,1963年从医,现已50余年。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名中医 带徒老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先后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 中医药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学会理事长。曾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防洪建设和防非典先进工作者,以及黑龙江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本人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精研祖国医学,学 术融汇中西医,古不乖时,今不同弊。重视临床,着眼实效,其五十年的医学生涯,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对许多危重疑难病的中医治疗,独具匠心,功效卓著。 张金良,男,主任医师,教授,黑龙江省著名中医肝胆病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专家,从事中医内科医疗工作近50年,对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及各家学说造诣精深,具有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的丰富经验。专长于乙丙肝、肝硬化、肝癌等各种肝胆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现任中华中医肝胆协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中西结合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于2008年8月10日,正式成立张金良肝胆病工作室,传承传统医学,造福广大肝胆病患者。 杨守范(主任医师,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哈尔 滨医科大学。医疗特色:中医医疗教学妇科科研50年,2001年荣获全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曾获奖课题:省政府颁发科技进步奖三项;省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五项。临床特色:妇科三绝不孕症:由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症,采取输卵管“盆腔给药法”,并配合中药(口服中药和中药灌肠)。既疏通了阻塞的输卵管又使药达病所,治愈率达到83.3%。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粘连: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和 微波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外阴白斑:患者外阴瘙痒、萎缩、癌变,对患者身心健康摧残十分严重,属难治之症。采取外阴局部穴位封闭加上中药熏洗、上药,疗效显著。同时根据多年医疗经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各种生殖器炎症、月经病(功能失调子宫出血、闭经、月经过少或淋漓不断等)、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妊娠中毒症、产后各种并发症等,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并获得可喜疗效。 王富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管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目前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出版学术著作10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项20项,培养国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王富春教授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等特定穴配伍理论,总结出“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振阳针法”治疗阳痿、“调胱固摄法”治疗小儿遗尿、“补气化瘀法”治疗中风等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独创“王氏穴贴疗法”,活络止痛贴、止咳平喘贴、导滞通便贴、暖宫贴、止泻贴等对咳嗽、哮喘、痛经、月经不调、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症、便秘、扭挫伤等症具有显著疗效。临床还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头痛、面瘫、中风后遗症及内科其他疑难杂症。

张金良,副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现任阜阳市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副主任、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阜阳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肝病的诊断及治疗上有较深造诣,在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上有较深入研究,先后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杨纪琬 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 1935年,杨纪琬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攻读中英庚款基金会的在职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后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会计学助教、讲师、教授。 1949年调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曾任会计司司长等职务。从1980年起杨纪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八十年代初与阎达五教授一道提出并完善了会计管理论。会计管理论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八十年代会计工作转轨变型的主要理论依据。其代表作品为《社会主义会计理论建设》。 杨纪琬在任其间,建议及推动恢复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所以是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1995年11月11日,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年庆祝会在北京举行。朱镕基副总理致电祝贺。 在逝世后,中国官方发表的《杨纪琬同志生平》中称他为“新中国会计界公认的一代名师”,为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建设、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逝世后,其弟子等在2002年设立了杨纪琬奖学金。主要出版物《怎样阅读工业企业会计报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63年 《会计理论探索丛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经济大辞典: 会计巻》 与娄尔行合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 《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 《成本管理大辞典》 与许毅、王振之合编 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1987年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1、汪建熙 中国的股份经济及其会计问题、1990年2、陈毓圭 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1991年3、于晓雷 跨国公司与国际会计、1992年4、晏加源 资产估价、1993年5、张良武 中国企业集团论、1993年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国会计比较、1994年7、向德伟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1995年8、谢志华 货币商品经营论、1995年9、李玉环 会计运行机制、1996年、10、马贤明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1996年11、王林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有关财务问题、1996年12、陈建明 独立审计概论 1997年13、郜卓 负债会计论 1997年 14、李洪辉 现代公司资本结构论 1997年15、孟焰 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997年16、朱海林 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17、刘海民 试论会计信息产品 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娄尔行 著名会计学家和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顾问,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名誉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娄尔行教授。中国大陆第一批四个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之一(另三人为杨纪琬、葛家澍、余绪缨) 生于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因病于2000年5月28日上午9时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岁。1937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同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毕业,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MBA)。学成回国后。他立志报效祖国。1939年至1949年先后在国立上海商学院。私立光华大学。国立临时大学任讲帅、副教授和教授。1950年起先后在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后改为上海财经大学)任教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娄尔行教授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会计学家之一,是新会计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为排动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很高声誉。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及顾问、中国成本研究会顾问、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成员,还受聘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和顾问。 60多年来,娄尔行教授长期坚守在教学岗位,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和教材。195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成本会计学》,50年代中期主编出版了《工业会计学》。1984年主编出版《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向国内会计界介绍了西方会计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年还主编出版了《基础会计》,在书中对我国以往受苏联影响的传统会计原理和教材体系作出了重大改革。1987年,受国家审计署委托,总结几十年来审计学研究成果,主编出版《审计学概论》,该书荣列1988年度十大中文畅销书之一。这些教材甫一问世,就为众多高等院校采用,并获得财政部、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多项荣誉。 娄尔行教授积极倡导和参与会计教学改革。1981年起,针对当时我国会计专业设置过细、知识面过窄的现状,他提出了‘扩大知识面,培养广博而专精的人才”的指导思想,重新设置会计课程体系。在他的领导下, 1987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被评为全国财税系统先进集体,198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个全国重点学科点。1992年,他以77岁的高龄,带领会计学系教师开展第二轮教学改革,教改成以排列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的高度肯定,并在财经高等院校中推广。他多次被评为教育系统的市级和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娄尔行教授毕生从事会计学研究工作,著述宏富、见解精深。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推动了我国的会计改革和会计教育改革。198O年,他率先组团与美国学者开展中美比较会计研究。1987年,他率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部分教师与美国学者合作出版了用英又撰写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会计和审计历史、现状及制度的英文版学术著作,成为国际会计界了解中国会计的一个窗口。他通过毕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会计学术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会计审计理论探索》一书中。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人才才。他一生育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人才,上有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1、汤云为 论重置成本会计、1987年2、张为国、会计目的与会计改革、1989年3、吴艳鹏 资产计量论、1990年4、周忠惠 论会计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992年5、陈信元 净权益会计理论探索、1994年6、孙铮 论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1995年7、张鸣 成本计量论、1995年8、章国富 论我国会计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1997年葛家澍 1921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1945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获商学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在校内历任经济系副主任和经济学院院长。50年来,他致力于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响。他先后受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委托,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会计基础知识》(1982年改名为《会计学基穿�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会计学导论》、《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会计学》等,发表的专著有《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课题,由他主笔)、《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他的个人论文集《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等8部。建国以来他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100篇以上。此外,他和他的学生林志军博士合写的“Economic Reforms and Accounting Internat ional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发表在美国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AND TAXATION第2卷(1993)上;他和学生林志军博士、刘峰博士三人还在日本西村明教授主编的《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计》一书中撰写了该书的第5章中国部分(1995年已出日本版)。由于他的学术成就,从1981年起,被聘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经济学)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前后共十年。他是我国1981年第一批授予的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系整个经济学方向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第一位审计方向的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和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由他指导的、来自台湾的博士生在1996年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我国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联系人,指导了第一位进站做会计、审计研究工作的博士后。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1、林志军 会计的假定、假设、原则、1985年2、李松玉 完全历史成本计算的通用模型、1987年3、李若山 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与审计、1989年4、曲晓辉、论物价变动会计、1989年5、魏明海 基本会计理论结构、1991年6、陈少华 公司财务报告目标内容与表达方式、1992年7、李瑞华 中日会计比较、1992年8、何凡 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1993年9、黄世忠 股份制改造、1993年10、陈玮 论稳健会计、1994年11、刘峰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1994年12、庄世虹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比较、1994年13、陈箭深 金融创新及其会计问题研究、1994年14、方荣义 商誉会计论、1995年15、李少波 税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研究、1995年16、李建发 论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会计与财务报表体系、1995年17、涂春永 海峡两岸财务会计——准则与理论研究、1995年18、邓传洲 试论财务会计的现值计量基础 1997年19、林斌 不确定性会计 1997年20、刘宗柳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究 1997年21、陈光 现代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研究 1998年22、桑士俊 论企业分部财务报告 1998年23、项有志 企业兼并与收购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1998年24、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1999年25、李翔华、试论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信息系统、1999年26、任永平、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1999年27、范永武、试论会计准则及其变迁——主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的思考、1999年28、刘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999年29.卢联生 两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研究 2000年30.吕胜光 国有企业新上市问题实证研究 2000年31.胡振超 论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 2000年32.刘玉廷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财务会计研究 2000年 余绪缨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会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顾问,国际权威刊物《会计国际学刊》编辑政策部成员,原民盟中央委员、民盟福建省常委、民盟厦门市主委,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讣告语) 余先生,1922年8月出生于江西靖安,逝世于2007年9月23日上午7时。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校客座(兼职)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会计国际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权威性会计刊物《会计国际学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编辑政策部成员(该部由从世界多国选聘的5名著名学者组成);中国会计学会顾问;财政部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与研究国际学会和加拿大学术会计学会会员。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级经济师评委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大学会计与企业管理系主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等职务。 1945年余先生毕业并受聘于母校厦门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一生从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漫长学术生涯。岁月流逝,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余先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领域:会计基础理论、成本、管理会计、企业理财、管理学 ●基本观点: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 ●代表作品:《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企业理财学》、《管理会计学》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1、孙宝厚 会计系统论、1987年、2、陈国钢 论代理人说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88年3、陈双人 管理会计与控制、1989年4、黄礼忠 论国际管理会计信息与控制系统、1991年5、卢焕立 论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意义、1991年6、熊楚熊 增值会计学研究、1992年7、于文强 论国际管理会计、1992年、8、于增彪 行为会计基础研究、1993年9、毛付根 企业理财基本理论研究、1994年10、胡玉明 论资本成本会计、1995年11、怯来发 现代公司理财与财务风险研究、1995年12、陈胜群 现代成本管理论、1996年13、骆德明 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新管理体系研究、1996年14、孙航 战略管理会计、1996年15、傅元略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1997年16、林勇峰 现金流动制会计研究 1997年17、王大洋 An Extract of Potential Implemen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Companies 1997年 18、张金良 企业兼并理论研究 1997年19.胡奕明 金融工具创新若干问题研究 1998年20.沈艺峰 资本结构理论史 1998年21.庄昆明 管理控制 1998年22、林涛、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问题研究、1999年23、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综合性评述与股利信号实证研究、1999年24、高培业、企业失败判别理论与实证研究、1999年25、xiao-li、lin、options、in、corporate、finance、and、internet(e-options)26、陈志升、企业创新战略问题研究、1999年27.贺颖奇 管理控制会计中长期激励理论研究——现代契约理论的一种解说28.聂桢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2000年29.丁鹏 可转换公司债券若干问题研究 2000年

张金华发表的论文

临川二中与临川一中的不同:一中的高中教学质量更好,二中则是初中教学更好。临川一中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创建于1955年。临川一中已获得国家级荣誉23次、省级荣誉30次。知名校友有张金华,黄美玲等。全校在职教师650余人,其中在编教师850多人,借用聘用教师100多人,研究生学历教师有70多人,高级职称有65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学校新老校区占地441亩。新校区为高中部及补习零班,老校区为初中部及补习普通班。教学设施齐全,达部颁标准。多媒体教室、电子视听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画室、琴房、健身房、400米标准跑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先后有多人获得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市优秀教师、教育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学校教师有260余人次在国家、省、地各级教学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自制的教学课件达580多件,其中获国家级奖励50余件,获省级奖励140余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已发表(获奖)论文达2000多篇,出版著作180余部。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园林绿化学校”、“全国绿色学校”。临川二中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Linchuan No.2 Middle School)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也是江西省文明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创办于1978年9月,初名临川县第二中学;1995年4月,更名为临川市第二中学;2000年10月,更名为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02年6月,成为"临川教育集团"首批3所成员学校之一。据学校网站2015年3月信息显示,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总计378亩;共有初、高中174个教学班,11857名在校学生,504名在职教工。

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都是很好的中学,也都是临川教育集团的。 俩学校也都是竞争对手。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中的高中好。 二中则是初中好。 一中新校区的环境也最好。 我劝你还是选一中吧,它创造的高考奇迹是很多的哟!!呵呵。

张金华同志自1991年7月毕业于胶州师范,分配到实验小学至今一直在实验小学任教。99年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2001年起任年级组长,2004年任教导副主任,2007年任教导主任,2009年任副校长。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她一直担任语文课教学,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潜心研究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独立备课、上课,富有创新性地处理教材,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十几年来,所教班级的成绩一直都是一等。多次为学校出示研究课,多次为市研讨会出示公开课,均获好评。她精心研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多次指导青年教师上课,曾指导徐晓霞、刘建华、李桂娟等老师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胶州市、青岛市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十几篇发表在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多篇获奖。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 活、细、实,注重优秀班集体的培养,对待学生热情、友好,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献给了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所带班级连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担任教导工作,更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将教学管理做得井井有条,而且自己依然担任中高年级语文课,成绩一直很优秀。前年带领全组获得毕业考试总成绩全市第一,语文学科第一。曾被评为胶州市教学能手、胶州市优秀教师、胶州市首席教师、青岛市优秀教师等。

长江大学张萍发表的论文

张萍,女,,会计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实践、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国家审计与政府监管。曾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审计学》、《西方审计》、《注册会计师规范》、《审计案例》等课程。在《经济问题》、《当代财经》、《统计与决策》、《财会月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主持并参与研究课题8项,参编教材、辞典6部。曾多次获学校课堂教学优秀奖,并荣获学校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1988年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六年制),获学士学位。2002年完成首届重庆医科大临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3年,曾随北京同仁医院著名白内障专家施玉英教授学习超声乳化技术及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王铮教授学习准分子手术,先后任白内障、准分子主刀医师。在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到三峡库区开展白内障手术,任医疗队队长兼主刀医生,为数百例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荣获市政府及库区政府的书面表章;是重庆市较早开展准分子个性化手术医生之一,在像差检查、分析、个性化手术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屈光不正、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外伤、小儿眼病及视网膜病变等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数十次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名誉在国家级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论著三篇)。 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

济宁张金甫发表的论文

浅谈创新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小学 语文 想象 质疑 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 小学 语文 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神圣职责。通过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质疑求异,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 语文 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发挥 语文 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是小学 语文 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在小学 语文 课堂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才能孕育诞生,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个性,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 1.正确对待学生,发现其闪光点 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引导和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作用。我首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每一名学生,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赏识他们的言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由于身体、环境、家庭背景的差异,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各校各班都有。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要注意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不仅把目光对准学优生,同时也关注学困生,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思维活跃,学有所获。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有所提高,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2.科学对待答错或“插嘴”的学生 教师要宽容学生的不成熟和学习中的错误,鼓励学生在尝试错误中学习,避免引起儿童害怕的压力。有些学生答错题,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惹得同学哄堂大笑。这时教师不应简单地给予对或错的评价,而应深入思考该生的回答中有无创新的成分,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能源”。 课堂上,常常有些学生爱“插嘴”,扰乱了鸦雀无声的课堂秩序,很多教师往往不予理睬或者加以训斥。事实上,课堂上“插嘴”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情不自禁而主动发言。学生的插嘴常常体现了求异思维、创新精神。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明确告诉学生:提问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你有疑问尽管提出来,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语文 教学一旦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习活动便会情趣横生,引人入胜。 1.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个良好的情境对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譬如在《荷花》一文的教学中,我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趣导入,再配着乐曲富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花的动态美。随后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 2.抓住“空白”,引导学生想象 空白思维,渗透于 语文 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小学 语文 教学中,教师利用课程中的“空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用想象填补“空白”,可以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譬如,在教学《小姗迪》一文,利用“空白”填补的方法,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想象小姗迪被马车轧坏身子以后,在血泊中寻找硬币的情景。 小姗迪的伤情如何?他是怎样拖着受伤的身子回来的?以及假设小珊迪如果不退还那13个便士,他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等……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开展合理想象,使学生感受到了饱受饥寒的小姗迪的美好品质,明白了做人就要像小姗迪那样诚实、善良。 三、引导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要大胆鼓励学生说“不”,支持学生求新、求异,并敢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只有敢疑、多疑、善疑,才能从疑问中不懈地寻找新办法、新答案,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1.设计提问,启发质疑 质疑就是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质疑是创新活动的开始。小学生发现了问题,创新思维或活动就有了方向。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比如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针对“阳光千万缕”,我提示大家思考“什么叫千万缕;阳光无处不在,为什么会出现千万缕”;学生开始思考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随即我又趁机进一步引导:“既然千万缕阳光能照射到草地上,那怎能说森林被封得严严实实?”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学会了抓住语句,从“什么”、“为什么”等思维角度去质疑的方法,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2.变通思路,注重求异 所谓求异,即不苟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或方法,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应该说,创造性潜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的。一个人的创造性无法展现的原因,不是因其没有这种潜能,而是因为受到外部条件或内部因素的限制,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开发所致。 在课堂上,老师不应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的模式而对学生各式各样的答案予以否定,而应听取学生不同的见解。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变通思路,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学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让学生敞开思路。只有这样, 语文 课教学才会生动活泼,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候典慈.以创新为灵魂实施 语文 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5,(6). [2]张金甫.小学 语文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