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会计学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会计学发表的论文

我之前的职称论文就是找KK文案写的 那边价格还挺划算的 你去问问吧

论文最主要要有创新性,

普刊不行的,核心好点。

你找正规的daifa机会大点。

着眼点小的~~~

会计论文发表,省级和国家级期刊有很多,像《新财经》、《财经界》《金融经济》、《时代金融》、《武汉金融》等等,这些刊物其实都是可以的。然而不同的期刊对投稿的文章质量要求不一样,这你可以具体问一下相应期刊社,但是最起码都要求你的文章是原创而且有一定的高度。至于价格,不同的期刊收费也不同,比较有弹性。如果你对自己文章的信心不是很大,而且对相应的期刊又缺乏了解,那么我建议你找专业的论文代理网站,让他们全权帮你处理会计论文发表,通过他们可以减少审稿时间并且文章也容易通过审核。我自己发过1篇会计论文,找的是 论文时代网,总体感觉不错,发表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而且价格个人还是可以接受,反正是如期收到了出版的刊物,最后在知网查询也被收录,这就打消了我最后一丝所发是增刊的疑虑,呵呵。

会计发表会计论文的每篇

一、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质量要求1.用于职称评定的高级会计师论文原则上应要求于公开发行且有正式刊号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但也不排除少数省市没有这个要求,例如北京。2.高级会计师评定职称大多省份要求发表2-3遍论文,发表时间要有间隔,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发表,也不要集中于某一杂志中发表,否则在评审时,评审老师会打低分;部分省份要求不能在同一年发表3篇,如辽宁省。3.每篇文章的字数有的省也有规定,多在2000-4000字左右;4.如何区分省级还是国家级刊物:CN只是指国内统一刊号,并不是区分省级国家级或其他级的符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5.论文发表应在报考之前发表比较好(如河南8-9月报资料评审,在6月之前发表完,可以参加当年的评审),建议时间最好间隔1-3个月,不要集中在一个杂志上发表。二、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内容要求高级会计师论文要求,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要求,如果论文是自己完成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来写。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不管是编辑还是评审,都是容易认可的。但一般高会论文要求至少两篇,有的省份需要三篇以上,其实论文没必要都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因为我们要评的是高会职称。一般高会专业课考试都是在考大家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所以,作为一个高级会计师应具备的素质应是知识面广,不应单纯局限于自己的实际工作。

每个地方单位的要求都不一样,你们单位会下发的,一般条件是工作岗位上满4年就可以申请中级,具体破格提交,以及申报要求,年限满足了基本别的都不是大问题,如果这期间工作内您获得优秀员工,或者专利奖项都是可以为你评职称加分的东西。然后就是考试发表论文,考试基本都简

先说一下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发表中对内容的要求有哪些?首先我们应该确认我们要发表在哪一类的期刊杂志上,必须查清楚期刊正式的刊号,我们可以到国家新闻出版署查询,一定要防止套刊和假刊。高级会计师的评审论文原则上应该在公开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杂志上发表,但少数省市没有这个要求。其次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开始确定职称论文发表的题目和大概内容框架。一般高级会计师的论文要求至少两篇,有的地区需要三篇以上,我觉得论文没必要都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因为我们要评的是高会职称。一般高会专业课考试都是在考大家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对于高级会计师的职称论文发表的数量,一般的省份都要求至少要求2到3篇,3篇为宜。论文发表的时间要有间隔,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发表,也不要集中于某一个杂志中发表,否则在评审时,评审老师会打低分。每篇论文的字数一般在2000到4000个字左右。另外需要单独提出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对于“省级论文”和“国家级论文”的区别很多作者分不出,这主要是根据其主办单位来说的。“省级”期刊,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学报。“国家级”期刊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好了,今天这篇关于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发表要求的文章就写到这儿。我们只是从大概的思路上介绍了论文发表需要的注意事项,关于更多的细节和论文撰写的小技巧大家可以登录知心期刊库的官网上面来了解。

我偶尔看到:全国职称办通知各位学员:今年部分省取消论文,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已发布上网,查阅可搜: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评审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报考条件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郑密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考试科目郑密路全国办。.....中级以后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北京一篇5000字,其他3篇3000字。论文查重率10-30%,2000-3000字以上,中级以后发表的在副高评审合格之前永远有效。未指定刊物名称。要求合法(有CN刊号且能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到)、正刊,不能是增刊、专刊、特刊。必须是第一作者,提前一年发表且能在在维普、知网、万方检索到。

会计学教授发表的论文

1、“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的新特点” 《纺织会计》 2001.62、“网络经济环境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拓展”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2.13、“计算机环境下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探讨”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2.34、“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经济》 2002.8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陷的理性思考”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2.11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与对策”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2.67、“谁给ABM下绊马索?” 第2作者 《中国财经报》 2002.12.168、“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灵丹妙药”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29、“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探讨” 《企业经济》 2003.310“美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丑闻的几点启示”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3.411、“施乐:乐极生悲”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712、“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制度” 《商业研究》 2003.101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陷的再思考” 《中国工会财会》 2003.514、“从“长安汽车业绩质疑风波”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003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3年年会暨第十六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5、“从“长安事件”谈改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治理措施”《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1216、““长安汽车业绩质疑风波”引发的思考” 《企业经济》 2004.617、“由中航油“陈久霖”事件看现行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缺陷”《教育经济与管理》2005.118、“我国现行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应对策略”《企业经济》 2005.619、“企业破产界限的界定” 《四川会计》 1996.620、“我国流通业整合模式探讨” 《中华学术论坛》 2006.221、“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分析》” 《社科研究》 2006.222、“我国零售企业整合模式决策” 《企业活力》 2006.423、“新《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剖析” 《会计之友》2006.6(下)24、“会计政策与企业风险控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文献》2006.6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5、“商业集团的整合模式” 第2作者《首都流通业研究报告200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 规划项目. 2006.5 同心出版社26、“我国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差异分析” 《会计之友》2006.7(上)27、“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突破及缺陷剖析”第2作者 2006年4期(双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8、“《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关键内容解读”2006年 第8期 第1作者《会计师》29、“对我国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的思考”曹阳, 刘琦2006年7月,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30、“《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关键内容解读”2006年7期 《社科研究》31、“企业整合模式整体框架探析”(《中华学术论坛》06.8))32、“新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差异分析及其对企业的影响”2006年9期 第1作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33、“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分析及其对企业的影响”2006年10期 第1作者《中国乡镇企业会计》)34、“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差异分析” 《会计之友》2006.10(上) 第1作者35、“从会计政策选择谈企业风险的控制” (《社科研究》06.10.)36、“我国商业集团整合模式的设计 以零售业为例” 2006年20 《商业研究》37、我国商业企业整合模式的构想 2008.08 《流通产业创新与区域发展》 第2作者知识产权出版社38、“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入选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4月39、“高管层股权激励的现状与效果”,《会计之友》,2009.5(上),0.64万字41、“高管层股权激励中业绩评价的应用效果”,《会计之友》,2009.5(中),0.55万字42、“高管层股权激励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难点分析”,《会计之友》,2009.5(下),0.5万字43、“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企业活力》,2009.6,0.75万字44、转轨国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模式、效果分析与制度借鉴,《科学研究月刊》,2010.0545、西方国家公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机制的启示,《科学研究月刊》,2010.0546、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机制的制度借鉴,《教育研究与探索》,2010.0647、上市公司合并利润表信息解读,《投资与合作》,2011.0748、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定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时代经贸》,2011.0849、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空间分析—以医药制造业为例(Tax planning Space Analysis on Chinese Enterprises- Based on Data of PharmaceuticalIndustry,Cao Yang, Wei Gai),曹阳、魏改,第23届亚太地区国际会计专题研讨会论文集(Twenty-Third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Accounting Issues)2011.1050、我国电器机械制造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空间探析. 曹阳、杨秀琼《时代经贸》,2011.1051、我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效果分析. 曹阳、杨志娟.《投资与合作》,2011.1052、我国企业股权收购中的几个税务问题探讨.《投资与合作》,2011.1053、我国企业股权收购中的纳税筹划策略探讨. 《时代经贸》,2011.1154、、我国企业营业税纳税筹划空间的识别------以建筑业为例,曹阳、苑伟杰、杨秀琼,《会计师》,2011.1255、我国零售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空间探讨,曹阳、魏改、杨志娟,《中国商贸》,(北大核心),2011.1256、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会研究》. 2011.12(北大核心)专著:1、《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技巧》(21万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2、《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20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8主编与参编的专业书籍: 1、《企业会计制度释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1.52、《会计信息系统》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23、《财务报表分析》(第3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44、《新企业会计与财务操作实务》(副主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5、《新企业会计准则解读》(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6、《预算管理手册》(译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77、《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主编).负责第1、2、7章的编写工作(13万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贡献8、《财务习题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8、《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协调.纳税筹划》,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6月;9、《流通产业创新与区域发展》 “我国商业企业整合模式的构想” 2008.08.知识产权出版社10、《财务报表分析》,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1212、《经营决策动画沙盘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2. 融资约束与会计欺诈

3. 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4. 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

5.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6.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7. 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8.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

9. 电子商务与中小企业融资

10.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会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王艳艳1,厦门大学管理学(会计学)博士,美国休斯顿大学博士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访问学者,现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系教授2,博士生导师3,主要研究领域为审计理论、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在我国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近年来,在会计国际顶尖期刊和财务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和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以及国内顶尖学术期刊《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博士毕业论文获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获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际刊物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CJAS)2013年度最佳论文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项目1项。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和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C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会员、欧洲会计学会(EAA)会员,多次参加美国会计学会年会(AAA)和欧洲会计学会年会(EAA)及其他高水平国际研讨会。目前担任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CJAS)的编委及多家杂志的匿名审稿工作。

会计学怎么发表论文的

我也是会计专业的,你可以写纳税方面的,这是老师比较重视的话题 题目:依法纳税的认识 目录:1、企业所得税概述 2、计税依据概述 3、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4、税率概述 5、记税方法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6、税收筹划概述 7、合理避税的方法 8、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 内容摘要: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内容:企业所得税是对各类内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1993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虽然同样是反映征税的客体,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依据则是确定了征税对象之后,解决如何计量的向题。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应税所得额。但是有些税种则不一致,如消费税,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则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再如,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农业总收入,计税依据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常年应税产量。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类型,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该项实物量以税法规定的计量标准(重量、体积、面积等)计算。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1.资本性支出。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7.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达到合法享受税收优惠,避免因对税收政策的不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降低公司税负,减少税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即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当纳税人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选择最低的税收负担来处理财务、经营和交易事项。税收筹划是一种有别于偷税、漏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的一种合法的理财行为。 所谓的税收筹划也就是合理避税,既然是合理避税,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违反税法,这里的不违反不单指国家颁布的税法,还包括各项税法解释,税务总局的问题答复等等; 避税一定要建立在对税法熟知的基础上,合理避税是要把会计准则和税法相结合,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不多交纳税款. 怎么把企业所交税合理的降下来,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税,可以预提的费用应该进行预提。 2—对设备采取快速折旧法来降低当期所得。 3—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比如你现在公司做一年30万利,需要交9万9的所得税,如果分成3个公司做,一年利每个公司就是10万的利,那么所得税3个公司一共是8万1,而其实因为成本渠道的增加,3个公司年利也不会做到30万了,很多成本已经重复摊消和预提了,其节约下来的税就不仅仅是近2万的税了。 4—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把企业结算做到:高所得税向低所得税地方走;搞了税赋率的地区向没有搞税赋率的地区走。 5—采用“把工厂和公司注册到香港”的办法,香港是个自由港,是个低税区,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不超过8%,其他税也特别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术”的名义,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把其他业务和产品套进这个里面来做—搭“顺风车”。 7—借用“外资”的名义对企业进行改制,各个地区对外资企业都有税务优惠政策。 8—使用下岗工人和残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 9—和学校的校办工厂联合,校办工厂在税务方面国家是有特别优惠政策的。 这些做法是在企业具体运转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业避税方法。 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来自于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在1935年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所作的声明:“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之后,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 综观国外诸多对税收筹划的观点,都指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所进行的减轻税收负担的节税行为。尽管表述众多形式各异,但基本意义却是一致的,即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者通过合法的的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写你感兴趣的领域,比如纳税筹划、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等,感兴趣的领域比较好写,在论文答辩时也会很轻松。

毕业论文的题目技巧

1、各类论文的标题,样式虽多,但不管何种形式,主旨都是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2、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分为揭示课题的实质式:“经济中心论”; 提问式:“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

3、交代内容范围式:“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判断句式: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形象化语句式:“科技史上的曙光” 等标题。

4、副标题和分标题是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的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

5、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

会计学发表论文的期刊

国内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有《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国外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有Accounting Review (SSCI检索)、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SCI)、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SSCI)、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SSCI)、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SSCI)、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SSCI)等 ;总之,国内国外的会计类专业学术期刊都有很多,发稿标准也很高,对学术功底的要求很严格。

会计类的核心期刊第一部分

中国会计评论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发起、16所综合大学加盟创办的《中国会计评论》(China Accounting Review),由北京大学出版创刊号。

会计研究

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 《会计研究》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 。

会计与经济研究

《会计与经济研究》(双月刊)1983年创刊,(原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主办的以会计为主、贸易金融经济为辅的财经类学术期刊。

财务与会计

主管主办:国家财政部 中国财政杂志社

快捷分类:经济会计 经济与管理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会计类的核心期刊第二部分

1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0.395 2 财会通讯 湖北省会计学会,财会通讯杂志社 0.8591 3 财会研究(兰州) 甘肃省财政厅等 0.9811 4 财会月刊 财会月刊杂志社 0.1723 5 财税与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0.0153 6 广西会计 广西会计学会 0.0347 7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3.2816 8 会计之友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0.1608 9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0.5407 10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0.2026 11 事业财会 中南大学 0.0575 12 中国会计电算化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3 中国农业会计 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0.017 14 中国审计

财会类的核心期刊

F23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会计的工作范围

一)、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保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二)、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帐、报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帐。

三)、按照银行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贷款,加强现金管理,做好结算工作。

四)、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露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五)、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

六)、遵守宣传、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政纪律,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国际会计前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