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灿彬,男,1938年生于中山石岐,后为躲避战乱,与家人移居澳门。1952-1955年在广东省广雅中学读高中,1955年考入北师大物理系,1959年毕业并留系任教。1981-83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访问学者,回国后长期担任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及科研工作。1986年起任教授,后任博导,1999年退休后应邀先后(及同时)在北师大、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院讲课多次。著书七部,发表科研论文45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位)、中国石化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6位)、杜邦科技创新奖(第4位)、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位)、青岛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第5位)、青岛市青年科技奖等8项奖励。申请专利15项,授权10项,发表论文45篇。参加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1项、建设部重点开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青岛市科技项目3项等11项研究课题。现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2010GGX10709)”。
戴志飞:北京大学工学院纳米医药与生物传感器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荣获201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药物靶向传递和缓控释、生物材料表面修饰、分子影像技术以及纳米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参加编写专著1部,发表论文45篇(SCI检索30篇,EI检索15篇)。
秦高梧教授已在《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ctaMaterialia》等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5篇(SCI影响因子大于3.0的11篇),他人引用/评价200余次。回国3年内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11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项。最近3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有:提出了合成贵金属Au/Pt纳米粒子和世界最高比表面积的三维贯通式纳米多孔海绵的简便、“绿色”制备方法,有望实现新型高效催化剂和生物过滤器等;首次建立了纳米粒子外表面指数的TEM表征通用数学模型与表征方法,为揭示催化剂外表面与催化特性的关系奠定基础;实验证实了纳米/微米软磁粒子复合体有效提高其在GHz波段的导磁率,突破了Snoek极限,将应用于高效/节能DC-DC转换器和抑制GHz波段电磁噪音;解决了Mg合金在实验相图测定过程中的活性问题,最近几年国际上文献发表9个体系Mg基合金相图,其中6个体系是其领导的研究组完成的。回国3年来,秦高梧教授不仅在较短时间内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室和学术梯队,而且与日本东北大学,美国Oak Ridge国家实验室,美国Nevada大学和印度Calicut大学等国际知名研究室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 一、回国后发表论文(2006.3~2009.12)1. G.W. Qin, Y. P. Ren, N. Xiao, B. Yang,L. Zuo, K. Oikawa. “Development of ultra-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materials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ter. Mater. Rev., 54(3)(2009)157-179 (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3.4,5年平均影响因子6.5)2. G.W. Qin, P. Raveendran, J.C. Liu, J. Balaji, L. Zuo. “A facile and template-free method to prepare mesoporous gold sponge and its pore size control”, J. Phys. Chem. C, 112(2008) 10352-10358. (SCI/EI收录,SCI 影响因子3.4)3. G.W. Qin, B. Yang, N. Xiao, Y.P. Ren, M. Jiang, X. Zhao, K. Oikawa, “Origin on amorphization of Co-Mo magnetic thin films”, Thin Solid Films, 517(2009)2984-2987. (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1.9)4. S. Li, G.W. Qin*, W. Pei, Y. Ren, L. Zuo, “Capping Groups Induced Size and Shape Evolution of Magnetite Particles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J. Ame. Cera. Soc., 92(3) (2009) 631-635. (SCI收录, SCI影响因子1.8, *通讯作者).5. S. Li, Y.D. Zhang, C. Esling, J. Muller, J. S. Lecomte, G.W. Qin, X. Zhao, L. Zuo,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crystallography of faceted nanoparticles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ing and diffraction modes”, J. Appl. Cryst., 42(3) (2009) 519-524. (SCI收录,SCI影响因子3.6)6. M.L.Huang. H. X. Li, H. Ding, Y. P. Ren, G.W. Qin, S. M. Hao, “Partial phase relationships of Mg-Zn-Ce system at 350 degrees C”, Trans. Nonferro. Metals Soc. China, 19(3)(2009)681-685.(SCI/EI收录)7. B. Yang, G.W. Qin*, N. Xiao, X. Zhao, “Abnormal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dependency on W content for Co-W thin films”, Acta Metall. Sin., 2009 (in press,*通讯作者).8. Y. P. Ren, G.W. Qin*, W. L. Pei, S. M. Hao, “The (1+2) miscibility gap of the Al-Zn-Cu system at 360℃”,Scripta Mater.,61(1)( 2009)36-39. (SCI/EI收录, SCI影响因子2.8,*通讯作者)9. H.D. Zhao, G.W. Qin*, Y.P. Ren, W.L. Pei, Y. Guo, “Isothermal sections of the Mg-rich corner in the Mg-Sn-Y ternary system at 300 and 400 ℃”, J. Alloys. Comp., 481 (2009) 140-143. (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1.5,*通讯作者)10. Y.P. Ren, G.W. Qin*, W.L. Pei, Y. Guo, H.D. Zhao, H.X. Li, M. Jiang, S.M. Hao, “The -Mg solvus and isothermal section of Mg-rich corner in the Mg-Zn-Al ternary system at 320℃”, J. Alloys. Comp., 481(2009)176-181. (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1.5,*通讯作者)11. Y. P. Ren, G.W. Qin*, W.L. Pei, H.D. Zhao, Y. Guo, “Isothermal section of the Mg-Al-Mn ternary system at 400℃”, J. Alloys. Comp., 479(2009)237-241. (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1.5,*通讯作者)12. G.W. Qin, B. Yang, W. L. Pei, Y. P. Ren, “ Correlation of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o/Cr Bi-layer Thin Films with Grain Boundary Diffusion”, J. Mater. Sci. Tech., 2009 ().13. X. N. Xu, G.W. Qin*, Y. P. Ren, B. Shen, W. L. Pei,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iscibility gap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pinodal curves of the Au-Pt system”,Scripta Mater. 61 (2009) 859-862 (SCI影响因子2.8,*通讯作者)14. G. W. Qin, N. Xiao, B. Yang, Y.P. Ren, W.L. Pei and X. Zhao, “Amorphous Forming Ability of Co-X (X=Cr, Mo, W) Magnetic Thin Films”, Acta Metall. Sin., 2009 (in press).15. 赵 林,樊占国,杨中东,高 鹏,秦高梧,“磁场下电沉积制备CuCo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19(5)(2009)924-929.16. 许德美, 李 峰, 王战宏, 何力军, 任玉平, 裴文利, 秦高梧*, “粉末热等静压和铸造Be-Al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机理”,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7. 李端阳,沈波,任玉平,裴文利,秦高梧*,“AZ91D镁合金化学镀Ni-P及Ni-W-P镀层的结构与耐蚀性”,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9,18. W.L. Pei, G.W. Qin*, S. Ishio. “A novel analysis method for noise of perpendicular recording media”, J. Magn. Magn. Mater., 320(2008)3165-3168.(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1.7,*通讯作者)19. 杨波,肖娜,裴文利,任玉平,赵骧,秦高梧*。“基板温度对Co-Pt-P薄膜结构与磁性能的研究”,功能材料,39(10) (2008)125-127.20. 赵林,樊占国,秦高梧。“电沉积制备CuCo颗粒膜微观结构和巨磁电阻效应研究”,功能材料,39(9)(2008)1425-1429.(EI收录)21. Y. Shimada, M. Yamaguchi, G.W. Qin, S. Okamoto, O. Kitakami. “Permeability of submicron and nanometer ferromagnetic particle composites”, J. Appl. Phys., 101 (9)(2007) 09M505-07.(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2.3)22. Y.B. Zhu, Y. Wang, X. Y. Zhang, G.W. Qin*, “W/NiFe phase interfac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phase sintered W-Ni-Fe alloy”, Intern. J. Refr. Metals. Hard Mater. 25 (2007)275-279.(SCI/EI收录, SCI影响因子1.3)23. R. Ruslan, E. Shibata, D. Shindao, T. Nakamura, G.W.Qin,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ite-encapsulated cobalt nanoparticles”, Acta Mater. 55(2007)3671-3680. (SCI/EI收录,SCI影响因子3.5)24. Y. M. Lee, G.W.Qin, C. G. Lee, O. Kitakami,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Formation of CoNi Particles prepared via polyol method”, 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13( 3) (2007)207-210(SCI/EI收录).25. Y. Shimada, M. Yamaguchi, S. Okamoto, O. Kitakami, G. W. Qin, K. Oikawa, “Initial Permeability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omposites”, J. Magn. Soc. Jpn., 30(6)(2006)378-385.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中国文艺界知名撰稿人、策划人、歌词作家。《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联欢晚会》总撰稿。《“圣地赞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群众合唱汇演》总撰稿。《雅典奥运会火炬长城展示仪式》总撰稿。《首届“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总撰稿。《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典礼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展览开幕式》总撰稿。《爱,来自中国——首都新闻界、演艺界东南亚海啸大型赈灾义演》总撰稿。《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三十年纪念演出》文学统筹。中央电视台《2006第七届“香江明月夜”大型中秋综艺晚会》总撰稿。中央电视台《两岸同心·重建家园大型主题晚会》总撰稿。《“青春的贺礼”——2009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综艺晚会》撰稿。北京电视台《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北京)联欢会》总撰稿。北京电视台《共建和谐春满园——2007年北京市迎新春双拥文艺晚会》总撰稿。北京电视台《天涯共此时——卢沟晓月2012年中秋晚会》撰稿。北京电视台《“江中亮嗓呼唤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启动仪式》总撰稿。《龙腾奥运·祝福中华——北京电视台“龙的传人”大型电视选拔活动颁奖典礼》总撰稿。张艺谋个人网站《谋影世界》暨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网络游戏发布会总撰稿。第46届、第49届《国际小姐全球总决赛暨颁奖晚会》总撰稿。《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形象宣传片》总撰稿。杨都海出生于北京大学教授之家,自幼酷爱文学、涉猎广泛。他毕业于中国南方著名的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三年级时,其学年论文《浮躁与碰撞:价值嬗变中的青春》就已被《南方日报》理论版全文刊出。大学毕业后,杨都海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即荣获“北京电视奖”,并曾在国家级传媒、跨国外企、国内知名文化公司、大型体育赛事公司供职,他担任过电视、报纸、出版、网络、杂志等各类媒体的记者与编辑工作,参与过文化体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有大量作品被国家级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得大奖;他曾成功策划各类大型活动,创立过在IT界引领潮流的国产手机品牌网络综合推广平台,制作过颇有影响的小剧场话剧,并曾为近二百台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重大文艺活动撰稿。杨都海曾在《中国艺术报》、《中国商报》、《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晚报》、《深圳特区报》、《人民政协报》、《中国商界》杂志、新西兰《侨闻时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发表过数以十万字的各类文章,并为中国商业出版社编辑了《现代市场营销学教程》一书。他曾任新浪网和TOM网专栏作家,在网络媒体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杨都海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在《词刊》、《歌曲》、《长白山词林》等全国顶级音乐文学刊物上发表歌词作品多首、歌曲数首,作品被权威机构选入《百年中国歌词博览》等书,歌词《打开心灵之窗》荣获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联合设立、由中国歌词泰斗乔羽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全国青年最高规格的歌词创作国家级大奖——第八届“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 。此外,杨都海还曾为《2010北京西城宣南文化节开幕式》等多台文艺晚会所演出的创作歌曲作词。杨都海参与策划了《2002第三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这里通向世界”北京市朝外市级商业中心开街盛典晚会》、《第四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闭幕式暨第三届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颁奖演唱会》、《“榜样的力量”——安踏2011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北京歌华有线导视频道栏目设置、2014百度联盟峰会等。杨都海曾在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著名中文门户网站TOM创立了国内最早的国产手机品牌综合推广平台《中国手机之窗》栏目,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2年,由杨都海任制作人、并由中国当代戏剧大师林兆华任艺术总监的小剧场话剧《涩女郎》热演二十一场,创造了北京人艺小剧场历史第二高票房。 2003年至2004年,杨都海在任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北京市场推广中心宣传营销总策划期间,成功策划并组织了这一亚洲顶级体育赛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盛大新闻发布会等宣传活动,主持了该赛事在环青海湖长达1100公里的全部赛段上为相关赞助企业所做的宣传营销工作,为环湖赛在全球体育领域的品牌推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2002年开始,杨都海已为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旅游卫视、内蒙古卫视等的近二百台重大文艺活动撰稿,其中由杨都海担任总撰稿的《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联欢晚会》是于2009年10月1日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由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张艺谋任总导演、蔡国强任烟花总设计、甲丁任执行总导演的2009年中国最为重大的国家盛典与全球最具影响的声光视听盛会之一。2012年,杨都海在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所属的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图兰朵》项目宣传经理期间,组织了国内外平面、电视、网络媒体对张艺谋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伦敦版)的全方位宣传,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泰晤士报》、英国《每日电讯报》、英国《每日邮报》以及英国BBC英伦中文网的重要宣传文章提供了完整的采访提纲和背景资料,为英国本地华文刊物《华闻周刊》提供了由他亲笔撰写的宣传文章《跨界大师张艺谋的〈图兰朵〉情缘》,采访了张艺谋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伦敦版)的执行总导演陈维亚等艺术大师,并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腾讯网等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提供了由他本人亲笔撰写的新闻通稿。2011年3月,杨都海受邀为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电视文艺的策划与创作纵横谈》的专业讲座。2012年,杨都海受邀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为国内文化系统的政府官员讲授《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专业课程。多年来,杨都海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1999年1月,时任《中国商报》记者的杨都海赴北京著名的青少年国学教育机构————北京圣陶实验学校采访,并于1999年2月1日在《深圳风采》周刊发表了长篇报道《51个孩子的读经试验》,此文先后被《南方周末》、《深圳特区报》等近十家报刊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8年,杨都海出任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新学堂歌————谷建芬古诗词少儿歌曲演唱会》总撰稿;2014年5月11日,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国学大师吴小如先生在北京逝世,杨都海于5月15日在《人民政协报》发表了题为《邻居吴小如》的文章,追忆了自己幼年时与吴先生为邻的难忘往事;2014年5月16日,由杨都海策划、统筹的“情暖童心”2014国学公益文化湖南行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17名弱势儿童参加了此次旨在弘扬国学、传递爱心、励志树人的大型公益活动;从2014年6月起,由杨都海策划、统筹的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先后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和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数十场传统文化道德讲座,杨都海也主讲了其中部分场次的国学课程,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先后从事广播工作、电视工作、广播电视教育工作。曾是某市级电台主要创建人并任负责人多年,1998年取得主任播音员职称,曾任高校宣传部长、专业负责人等。在采写、编导、播音主持、策划组织、理论研究、专业教学等多方面都有诸多成果;兼具广播与电视、实践与理论、笔头与口头等综合能力。创作的广播、电视节目获省级奖近40次;创办的多个节目曾被《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介绍;曾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研究》、《新闻记者》、《新闻通讯》、《声屏世界》、《视听界》等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专业论文曾获国家级、省级奖近30次;数篇论文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播音主持艺术》丛书、《主持人》丛书等文集。主要获奖论文:《直播节目的品位》,获全国第六届播音论文评比三等奖(1995年);《经济台要注重农村经济宣传》,获全国第五届广播电视论文评比二等奖(1998年);《情——主持人创作之根》,获全国第六届主持人论文评比“金笔奖”一等奖(2002年);《主持人的幽默品质》,获全国第14届播音论文评比一等奖(2003年);《从用人角度反思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获2006年度全国主持人论文评比一等奖;《管理主体的机制健全是播音员主持人管理工作的关键》,获2008年度全国主持人论文评比一等奖。发表散文、散文诗、诗歌、文艺评论、报告文学、杂文等各类文学作品两百多篇(首);出版了纪实散文集《天南地北淮安人》、诗文集《丁子的行吟》等三部文学专著;参与编著过报告文学《腾飞的风采》、《江苏特色文化丛书》等书籍数部。其培养的学生已遍布各级电台电视台以及教育、文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策划、组织过省市级文化、艺术、宣传、公益等类活动两百多次。包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直播节目(1996年,四省四台联动),“庆香港回归”江苏省群众歌唱大赛(1997年),江苏十市健康义诊同步直播(1998年),淮海经济区电视歌手大奖赛(1999年),南京小红花艺术团专场演出(2004年),南京市赈灾劝募义演(2008年5月18日),“感恩父母,许愿重阳”江苏张家港——四川绵竹现场直播节目(2008年10月),网络作家采风行(2009年9月),“诗意江苏”大型朗诵会(2010年),盱眙县官滩镇水上小学“公益旅游”项目(2011年),“温暖跨越”为西藏孩子捐赠冬衣活动和晚会(2011年),创建南京爱心教师团(2012年),创办南京市鼓楼盲人电影院(2012年),创办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艺术沙龙(2012)
文化部中国演出管理中心 执行总经理参与文化部艺术院团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园区的投融资、策划与建设。新华社中国环球公关公司副总经理实操七个城市的形象与品牌的总体策划,组织城市大型演艺及会展活动。新华社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策划总监实操十二家大型企业的品牌管理与广告全案策划、设计、制作与媒介投放。南方证券公司企划部参与8家公司的IPO。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与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合作《经济半小时》栏目“经济景气观察”节目记者、编导者、编导出版《城市文化品牌》一书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我们的职称都是单位统一考的,好像是全市统一的,职称跟你工作的岗位和性质其实没什么实质性的联系,只是长工资的一个点,初级、中级、高级都是长工资的。像你说的档案不在单位应该没多大关系!
首先看您是正高还是副高,一般单位都有有要求吧,其次不同的学历对工作年限也有要求,我们单位中级要求是必须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省级以上的专业刊物上发表2篇。一般来说要求都应该差不多吧,你具体可以问一下你们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或者人事局职称办的,中级要求都不是很严,我的文章是在壹品优刊网发的,指导意见也是问的他们,你也可以去问问,他们比较清楚。希望可以采纳
说起职称论文发表,已经成功发表过的人可能会感触,需要注意各种问题和细节,那么我们今天就针对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来说说,看看高级职称论文发表具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评职称的时间首先我们要注意自己评职称的起止和截至时间,以便提早做好打算,因为小编见过很多评职称的朋友,在时间上安排的不是那么的合理,结果导致评职称时间过去,而耽误了自己评职称的事宜,所以时间一定要安排好,能尽量提前就不要靠后,一定要早做安排。2.看好自己所在单位的评职称文件因为所在单位不同,评职称的要求文件也不一样,一定要仔细查看自己所在单位的评职称文件要求。这里不再细说。3.确定论文的方向确定自己要撰写论文的大概方向,在进一步进行细分,以免出现论文写出来和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跑偏等问题。虽然不是本专业的论文也可以评职称,但是最好还是本专业的为好。4.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比较多,这里小编只能给大家简单的说下,首先就是论文的格式一定要符合标砖,标题,摘要,关键词,段落以及字体字号等问题,这些都是一定要注意的。5.论文重复率,重中之重这里一定要注意自己论文的重复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论文查重率,如果论文查重率达不到要求,那么几乎是发表不了的,所以这里一定要注意自己论文的重复率,控制在合格范围以为。推荐阅读: 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查重率超过多少算合格6.期刊的选择这里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查看自己所在单位的评职文件中是否有明确要求指定的刊物,如果有就投指定刊物即可,如果没有则需要根据自己评职称的级别选择可用的刊物进行投稿。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期刊一定要选择和自己论文方向一直的最好,比如是医学的,那么就尽量选择医学期刊,在细分比如是口腔科,那么就尽量选择注重口腔方面的期刊。如果实在没有,那么选择有自己专业的栏目也可以,如果自己所在专业真的比较冷门,连栏目都筛选不出来,那么就选择综合类的期刊为宜。
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注意事项如下:
1、论文篇幅。高级职称是职称里边等级最大的等同于教授级别的,而且评高级职称得话一般要求至少两篇以上的论文,并且不一样职称论文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的评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乃至几篇的文章,因此作者是要充分准备的,在核心刊物上发表2~3篇论文特别还是性价比高的论文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2、论文作者要求论文的作者一般有2到五个,分别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及其第三作者,评高级职称的话是要要求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来发表的,不是说第二作者或是第三作者的身份没有用,只是没有第一作者占有的分量重。
评高级职称的话还是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这个是很重要的,终究论文发表是职称评定关键的审核规范,因此 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
3、论文发表是有一定的时间周期的,论文发表过程是必须编辑审核的,作者要耐心等待。
需要提前准备好论文,根据有关要求撰写好论文,基本要提早大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需要提前准备论文发表了,编辑每日接到许多论文,在审核起来是必须耐心直到编辑的通知。
有时也会有初审就未通过的情况,作者要以良好的心态看待,要寻找发表失败的原因去好好地修改,不要丧失自信心。
4、论文投稿刊物的挑选对论文发表而言是十分关键的,论文仅有在正规且合理合法的刊物上投稿才见效,因此挑选刊物投稿便变成每个作者十分烦恼去做的事了。
其实,根据论文类型选择对应等级的刊物投稿并不是很难,难就难在有时会碰到假刊,论文在假刊上发表是无效的。所以,大家在选择刊物时一定要再三确认,正规的刊物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都能查到,大家在投稿前可以去查一下。
参考资料:《高级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注意什么?》
无论是硕博期间,还是工作以后,论文发表是普遍的现象。但是,相对应的论文发表前的一系列问题,大家可能还比较陌生。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一系列的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1.评职称的时间
首先我们要注意自己评职称的起止和截至时间,以便提早做好打算,因为很多评职称的朋友,在时间上安排的不是那么的合理,结果导致评职称时间过去,而耽误了自己评职称的事宜,所以时间一定要安排好,能尽量提前就不要靠后,一定要早做安排。
2.看好自己所在单位的评职称文件
因为所在单位不同,评职称的要求文件也不一样,一定要仔细查看自己所在单位的评职称文件要求。这里不再细说。
3.确定论文的方向
确定自己要撰写论文的大概方向,在进一步进行细分,以免出现论文写出来和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跑偏等问题。虽然不是本专业的论文也可以评职称,但是最好还是本专业的为好。
4.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比较多,这里只能简单的说下,首先就是论文的格式一定要符合标砖,标题,摘要,关键词,段落以及字体字号等问题,这些都是一定要注意的。
5.论文重复率,重中之重
这里一定要注意自己论文的重复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论文查重率,如果论文查重率达不到要求,那么几乎是发表不了的,所以这里一定要注意自己论文的重复率,控制在合格范围以为。
6.期刊的选择
这里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查看自己所在单位的评职文件中是否有明确要求指定的刊物,如果有就投指定刊物即可,如果没有则需要根据自己评职称的级别选择可用的刊物进行投稿。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期刊一定要选择和自己论文方向一直的最好,比如是医学的,那么就尽量选择医学期刊,在细分比如是口腔科,那么就尽量选择注重口腔方面的期刊。如果实在没有,那么选择有自己专业的栏目也可以,如果自己所在专业真的比较冷门,连栏目都筛选不出来,那么就选择综合类的期刊为宜。
论文发表1.论文写好并发给代理或者杂志社。(文章质量要有保证)2.根据论文字数内容和作者的发表意向确定所发表的期刊及费用。3、支付定金。4、杂志社进行审稿,审稿通过后邮寄给您稿件录用通知单。5、在你收到用稿通知后,三天内请付清余款,以确保你的论文能及时发表。6、杂志出刊后杂志社会给每个作者邮寄两本样刊,以供您使用。至此,交易完成。
无论是硕博期间,还是工作以后,论文发表是普遍的现象。但是,相对应的论文发表前的一系列问题,大家可能还比较陌生。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一系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