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发表第二人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第二人

一般独立作者是指你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内容,而分第一第二作者的话,指文章是你们合作完成的。如果为了走学术路线的话,第一作者价值高点,其他的也什么区别,主要还是看个人单位的要求。

论文发表作为个人的学术成果评职称是加分的,而且一般会要求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含金量也是比较高的,第二、第三作者也不是没有作用,而是与第一作者相比是稍微弱一些的。有的文件上规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第二作者身份发表2篇。总之一句话一切以单位下发文件为主。

扩展资料

发表论文注意事项

一、论文的格式

论文的格式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正文的内容,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论文的格式没有注意到,导致论文不能顺利的发表。在初审的时候编辑会收到很多文章,所以首要看的就是论文的格式,就算文章内容多有水平格式不对也是会减分的。可见,论文的格式是有多么的重要了。

二、期刊的选择

论文发表需要选择正规的期刊。论文只有在正规且合法的期刊投稿才奏效的,论文发表的人数越来越多,有很多人便趁机推荐很多假刊或者是套刊给作者,上当的人员也大有人在,这样直接导致论文不能顺利的发表。

在选择期刊投稿的时候作者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期刊的真伪,在知网上面查询一下,知网收录的期刊都是正规的,为了论文能够顺利的发表作者还是要谨慎一些。

三、投稿的途径

投稿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自己发邮箱自己发表论文,这样的方式是不行的。现在网络技术那么发达,网络不计其数了就不划算了,虽然时间可能不需要很久,但是也不是很保险。

二是选择出版社发表论文,这种的方式虽然需要很多的费用,需要一定的周期,但是是有保障的。所以作者不能随便的选择期刊投稿,要选择正规的出版社。

一般就两个左右,第二作者或是第三作者。一共也就四个左右,那就很多了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在含金量、作者贡献、承担的责任方面存在区别,如下:1、含金量不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论文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按位置评分依次降低.2、贡献不同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不仅为文章贡献了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文章的智力贡献).而第二、第三作者是按照贡献值大小递减的排列顺序署名在第一作者之后的.3、承担的责任不同第一作者通常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对主要实验结果负责,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第二作者承担的责任也排在第一作者之后.

朋友,这个我可以告诉你,一般评职称单位要下发文件,文件上会有具有要求,一般都是要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还有的文件上规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第二作者身份发表2篇,其实从发表文章来看这个第一第二的没有什么区别,关键要看下发的文件上是怎么要求的,怎样发表能承认才是关键,总之一句话一切以单位下发文件为主,我发表都是在欣启论文网张老师那发表的,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省了不少的时间和钱,你可以去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第二人

大家都知道,在职称论文发表中,作者排名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绝大多数职称评审文件中都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都是要求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相应的职称论文的,但第二作者并不是说就是没有用,并非无效,只是作用相对第一作者而言相对比较弱,作者排名通常取决于对研究的贡献成多,第一作者的话通常是该研究的主要执行者,而第二作者次之,然后依次类推。我之前是在欣启论文网发表的,这些都是唐老师告诉我的,你可以去百度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没有影响的 只是有的单位会要求是独立完成的论文 这样就不能有第二作者了 没有要求的话那就没有问题

用于职称评聘最好是第一作者,如果有多篇论文,可用第二作者的增加业绩

简单的说就是在期刊上作者的排序

两人发表的论文第二作者

没有影响的 只是有的单位会要求是独立完成的论文 这样就不能有第二作者了 没有要求的话那就没有问题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主要优势:

但可以采用附注的方法,就是在作者的名字上加个标注,然后说明共同第二作者、共同第三作者的,常常共同的情况不多余2人;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出版方、会议组织方也不允许这样。

中级职称,应该是要求第一作者,很多职称评定都是要求参评的人员发表的文章必须是独作或者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甚至第三作者的话,评审效果是很差的。

论文第二作者在职称晋升中或者其他考核中都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论文第二作者是有用的,用处有多大要看具体的用途以及文章的具体情况,可以肯定的是,第二作者在职称晋升中或者其他考核中都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我们都知道论文作者的署名是根据作者对文章的不同贡献不同参与度来署名的,贡献越大,署名越靠前,第二作者是比较靠前的位置,仅次于第一作者,因此第二作者的价值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表,能成为第二作者也是实属不易的,比如sci论文的第二作者,这类高水平论文中的第二作者也是备受认可的,毕竟这类论文并不是谁都可以发表的,尤其sci论文,需要英文写作发表,国内作者能参与其中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如果是普通论文的第二作者,价值就没有那么高了,所以,第二作者有没有用要看具体情况,一般发表普通期刊建议最好是第一作者,或者是独著论文,对于第二作者的作用就是上述介绍。

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有很多差别,看你的情况是不是晋级用的。如果是你是第二作者的话,如何评职称的条件,完全可以用来晋级,省得你自己发文章了,也是你自己的学术成果体现,反正是有好处没啥坏处。

撰写论文的时候,署名第一作者的是该论文的亲笔拟稿撰写人。署名第二作者的一般是审阅校对并提出小修小改建议的人,有时候也是为了某种利益需要挂名的人。比如我自己撰写过的获得市级二等奖的论文,第一署名是我自己,第二署名是我曾经的老师的儿子。因为他儿子晋升职称就缺少市级论文的条件,所以要求挂上他儿子的名字,我只能应允。明白了吧?祝你好运吧!

论文发表第二作者多少人

一般说来,排名第一就是第一作者,排名第二就是第而作者,排名第三就是第三作者,所以一般都写1个。

1、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2、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3、这个也可以由双方商量来确定排名,如果没有约定,一般是排在前面的为第一作者,排在第二名的为第二作者,余此类推。

署名权利:

第一作者是自己的导师,这不仅是出于惯例,而且是合理的。因为情况往往是,研究课题是导师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时,不论用道德的眼光,还是用权利的眼光,导师署名第一都无可非议,

因为关键思路(搞科研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习惯上称作“idea”)出自导师,学生投入和贡献的是一般工作、知识、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说,即使在另外的情况下,两人合作决定署名次序也是如此,导师的身份、学校的行政权力等背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基本就是前三个作者有用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啊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写多了没什么用的反正我这边是这样的

分享了一个期刊署名小知识

发表会议论文,一般作者个数不限,但通常不多余6人。一般说来,排名第一就是第一作者,排名第二就是第而作者,排名第三就是第三作者,所以一般都写1个。但可以采用附注的方法,就是在作者的名字上加个标注,然后说明共同第二作者、共同第三作者的,常常共同的情况不多余2人;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出版方、会议组织方也不允许这样。何况会议论文,一般都是不认的,所以没什么好纠结。即使第一,也不过呵呵而已。

全国名人第二篇论文发表

神农氏,他的后代都姓农

唐春芳,苗族,台江县台拱镇人,1919年9月出生,历任边胞文化研究会会员、《行行学术研究社》社长,贵州省参议会《民意月刊》执行编委、贵家中学教务.主任、贵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宣传秘书、贵州少数民族文艺工作队队长、贵阳市民政局科员、贵州民族学院文工团创作员、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创作员、贵州省文联《山花》文艺月刊编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贵州民间文学工作组组员、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政协贵州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好心人培养出一代苗族文艺家唐春芳少小时代,由于家庭贫苦,虽到学龄之年,仍不读书。直到十三岁时,邻近台雄寨,他父亲一位已故汉族朋友的遗孀谢伯妈,看到唐春芳聪明可爱,劝说唐春芳父亲把儿子送到她家去,食宿由她供应,唐春芳才于1931年进人台雄小学启蒙读书。随后唐春芳父亲的另一位住在县城的汉族朋友杨镇卿又伸出援助之手,将唐春芳接到他家去,食宿同样由他供应,这样,唐春芳就转移到县城台拱两级小学插班读书。再后,杨镇卿拜托在贵阳经商致富的台江籍汉族朋友李文裳代替他培养唐春芳。这样,唐春芳从1936年到1948年,由初中、高中到大学十二年读书费用全由李文裳供应。唐春芳的这些读书经历,当年台江人都知道,传为佳话,都说唐春芳命好,碰到了好人。说唐春芳命好,这是世俗羡慕语言。说唐春芳碰到了好人,这确实是实话。唐春芳是个苗族孩子,谢、杨、李三家是汉族,彼此非亲非戚,他们培养唐春芳完全是出于讲义气,重友谊,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所致。而唐春芳聪明可爱,努力好学,懂礼懂信,也是重要原因。否则,若是朽木一棵,再是能工巧匠,也是不愿雕的。唐春芳毕生从事苗族文艺工作和历史研究,与他的出身有关。他成长在苗族诗歌海洋的苗寨,父亲通晓苗族历史掌故,母亲是位歌手。在家庭和社会的熏陶下,他从小即懂得本民族很多传说故事和歌谣,养成爱说爱唱的性格和热爱民族、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由于他出身贫苦,从小就决心要积极向上,自立自强,不断奋斗,不断创造,一定要有所作为。立志苗学研究。获得丰硕成果唐春芳从1936年到1939年,在贵州省立青岩乡村师范读书,参加边胞文化研究会之时起,就开始搜集整理苗族民间文学。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搜集翻译苗族各类民间文学,分别载于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1、2、3、4、6、14、17、23、24、25、26、27、33、71、72等各集之中。他整理发表和出版苗族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对介绍苗族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受到国内外文艺界高度的评价,有的多次转载,有的获了奖。他搜集整理的《苗族古歌》,荣获198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优秀作品一等奖。他整理的苗族动话故事《为妈妈报仇》,荣获1954年贵州民间文学优秀作品一等奖,并为日本学者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他搜集整理的苗族爱情叙事长诗《阿娇与金丹》,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和1979年两度以单行本出版发行。他搜集整理的另一首苗族神话爱情叙事长诗《仰阿莎》,除在《山花》1960年6月发表外,还被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中国民间长诗》一书中出版。他搜集整理的苗族说唱文学《嘎百福歌》(专书),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被文艺界誉为苗族传统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和艺术画卷,以及苗族第一个曲艺范本。唐春芳立志从事学术活动。1947年他还在贵州大学读书时,就向社会募捐筹款,成立行行学术研究社,自任社长,创办《行行月刊》,发行省内外。这种以在校学生身份创办刊物的开创精神,在当时的贵州大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解放以后,该刊为有关方面定为上个世纪40年代贵州地区的书刊之一。他在该刊发表一些苗族民间文学,初步对外介绍苗族文化。苗族文艺工作的带路人唐春芳是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工作的第一个带路人。由于他爱好文艺,1950年,被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任命为贵州少数民族文艺工作队队长,物色少数民族歌舞演员,编创节目,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观礼和演出,从此正式走上民族文艺工作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培养和辅导不少苗族文艺工作人才,为民族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唐春芳用苗话苗文进行苗族诗歌创作,填补了苗族没有书面诗歌的空白。在过去,由于没有文字,苗族只有口头相传的民间诗歌,没有作家创作的书面诗歌。1956年,国家为苗族创造了文字以后,他首先用苗文进行苗族诗歌创作,在省、州、县苗文报刊发表,反映苗族现实生活,深受苗族同胞的喜爱。其中《苗家伉俪情》,系一首二千余行的爱情叙事长诗,叙述本县一对苗族男女,心心相爱,冲破世俗观念,结为夫妇,积极创业,致富不忘孝敬老人的优良品德,除本省苗族干部群众热爱外,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苗族人李炳泽教授用作苗话教材。2000年,他将部分苗文诗歌辑成专集,起名《苗歌》,由贵州省民委语文办公室资助,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各地苗文学校师生以及广大苗族群众皆大欢迎,争相阅读。唐春芳用苗语苗文创作许多脍炙人口的苗族新歌曲,深受苗族同胞的热爱和文艺界的重视,有些还得了奖。歌曲《歌唱民族区域自治》荣获1954年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群众歌曲优秀作品二等奖。这是贵州解放后获得国家级奖的第一首歌曲。接着上海音乐唱片公司将这首歌曲灌成唱片,发行全国,这是贵州解放后灌制的第一张音乐唱片。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音乐界总结音乐创作成就,都把这首歌曲列为前茅。他创作歌唱共产党和翻身解放喜悦的苗族新歌曲,如《花开满树枝》、《盼红军、庆翻身》等,自己演唱,录成磁带后,同样为苗族同胞热爱,争相转录传唱,至今不衰。敢于正视历史的苗族历史学家长期以来,研究苗族历史的人很多,但从来没有自己的历史学家撰写本民族的历史。唐春芳进贵州大学时是学历史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又一直搜集整理富有民族历史内容的民间文学,深知本民族古代史的真实情况和苗族祖先鸱尤之名的含义及其形象,连续撰写了《论苗族族称的含义及其来源》、《论苗族的原始居地》、《论东夷族就是苗族》、论苗族祖先鸱尤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与地位》等四篇论文,分别发表于贵州文史馆《贵州文史丛刊》和黔东南州文艺研究室《苗侗文坛》,随后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南风》、黔东南州政府《故乡》、贵州民族出版社《鸱尤研究资料选》(专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论坛》和台湾贵州同乡会《黔人杂志》等书刊转载和出版。在第一篇论文中,唐春芳指出现今苗族称“苗”是苗语“hmub”的音译,其义为“母亲族”、“妈妈族”,起源于以母名为名,以母姓为姓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在第二篇论文中,唐春芳指出从群游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时代,到父系氏族社会时代,苗族的发祥地最初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然后逐渐发展到现今东起山东半岛、黄海之滨;南抵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六省;北达河北、山西两省;西迄陕西全境(因此之故,这些省区的现今汉语别称,都是苗音苗义)。换言之,现今海河流域,黄淮大平原,和祖国东部地区,都是苗族先民的居地,因而当年苗族是个泱泱大国。在第三篇论文中,唐春芳举族称相同,居地相同,支系称呼和图腾信仰相同,以及东夷族许多首领名字都是苗音苗义等四点,论证古代东夷族就是苗族。在第四篇论文中,唐春芳指出苗族祖先鸱尤之名是苗语“cib yul”的音译。“cib”音译“鸱”,属鹰雕等大鸟的泛称,为古代苗族的图腾鸟,苗族先民尊之为“父亲”(现西部方言区苗族均称父亲为“鸱”)。“yul”音译“尤”,苗义为“公公”、“老人”。故“cib yul”即“祖公”、“祖父”之意。这是苗族先民奉赠给本民族首领的尊称。文中指出,在距今约八、九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苗族先民即在现今的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地区从事农业耕作,开创中国古代黄河文化。苗族祖先鸱尤即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积苗族先民的智慧与经验,发明文字、法律、历法、医药、制陶、冶炼和金属武器等,为历代帝王和平民百姓所敬仰,公认他在中国历史上作出重大的贡献和具有战神的崇高地位,不断立庙祭祀。迄今为止,此文已为大陆和台湾六家书刊发表和转载。我省瓮安籍苗族老红军、将军、作家陈靖先生说:“此文对各民族来说是个良好的报告。对苗族来说,是个鼓劲的号角。”北京师范大学潜明滋教授说:“此文的发表,不但恢复了苗族古代文明史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古代史的若干问题,必须加以重新改写。”1986年,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唐春芳主动辞去领导职务,让青年担当重任,全体代表深受感动。1986年,他受台江县民委委托,与人合作撰写《台江县苗族史志》一书,并担任主编兼总纂。这是家乡千秋大业,他欣然承担,不取任何报酬。唐春芳的生平事迹,已分别载入《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辞典》、《民间文学家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苗族文学史》、《贵州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专辑》、《世界名人录》、《跨世纪中华文艺人才大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黔东南当代文化艺术家传略》等十余种辞书之中。

莱特兄弟 飞机

农益农益,平南人,明永乐年举人,官训导,是明代的一位名儒。农猷农猷,明代官淳安县县令,多有惠政。农志科农志科,沅州人,明宣德年间任靖州学正,亦是明代的一位名儒。农劲荪农劲荪,名竹,字劲荪,安徽宣城人,原籍河北。民国初年天津爱国实业家、富商,霍元甲好友。农配天农配天,男,壮族,省优秀教师,株洲市铁路第二中学中教一级教师。1956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数学系,分配到株洲铁路机械学校任教。1978年调株洲铁路第二中学,主要从事仪器室、实验室管理工作。自制和修理教学仪器,电教器材,为学校节约万余元的费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与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在以电教促教学,电教成为德育工作手段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农大桂农大桂,1963年12月生,云南文山人,壮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黄石市大冶有色公司设计研究院副主任。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公司设计研究院工作,1999年1月当选为黄石市人大代表。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公司设计研究院从事科研、设计工作,其中8个课题和设计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并多次被该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农文义农文义,男,1926年10月生,广西平果县人,壮族。原任中共平果县纪检会专职委员。中共党员。1949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村、区长和文教、教育局长,县委临委秘书、县纪检会专职委员等职。在职38年间,其中搞农村工作5年,文教工作12年,办案工作21年。全国除福建、新疆、西藏、青海未到外,其余省、市、区均多次来往办案。有四次办案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里程最多。如1971年2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210天,往返乘坐车船28066公里(徒步和租自行车不计在内),到19个省、市、区的71个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办案(按60年代地图)。还到过越南胡志明主席革命根据地和高平省等地。晚年好学诗文,且何诗联刊物投搞。农加升农加升,助理研究员。1932年6月出生,广西天等人。壮族。中共党员。曾任广西民族报社编辑部主任。是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广西民族语文学会会员,广西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广西壮学学会会员。50年代,党给壮族及一些需要创制文字的民族创造了新文字,他一辈子干着民族语言文字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广西的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开发事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少至多。1986年,他在广西区语委业务处学校组工作时,与他人合编了一整套(小学双语文教材)1~6册,共32本(也称“三位一体”教材,是按汉语拼音、汉字、壮文三大对照编排的)。为了从理论上阐明壮文进学校和建立双语文教学体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他撰写了《试谈壮文进小学与建立双语文教学体系》、《壮族地区的双语文教学应坚持以壮语文为主》、《壮文拼音与〈壮文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讨》3篇论文。分别在《广西民族工作通讯》杂志、《广西民族报》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一书上公开发表,得到了同行者的赞赏和当时社会舆论的共鸣。第二篇论文还于1993年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广西分会》评选为三等优秀论文奖。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文师资人才,1989年发起集资办学,与他人共同创办了“广西兴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该校5年已培养出掌握汉壮双语文教学的师资159人。业绩曾入编《中国优秀人才事略大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英文版)等大型辞书中。农冠品农冠品,男,1936年8月出生,广西大新人。壮族诗人,民间文艺家。笔名夕明。1960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入广西文艺界工作。曾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广西民间文艺研究室主任;广西文联第四届副秘书长、党组成员;广西文联第五届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任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广西编委副主编;《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副主编;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编委。广西政协第七届委员、法制委委员。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泉韵集》、《甜甜的乡情》、《布洛陀经诗译注》、《剪不断的情思》、《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等作品、译著,曾获广西人民政府振兴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以及全国多项奖。出版《爱,这样开始》、《岛国情》、《晚开的情花》、《醒来的大山》、《相思在梦乡》、《记在绿叶上的情》等诗集。还出版《民族文化论集》、散文集《风雨兰》、《热土草》及《鹦哥王》等文学专集农秀琛农秀琛,1935年生,广西龙州人。民间文艺家。1952年毕业于广西省立龙州中学。曾任小学教师、中学校长。1960年调往文化部门,历任县文化馆副馆长、馆长、县文化局副局长。1992年任县文联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宁地区民间文学协会副主席。50年代起即致力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1958年在《民间文学》发表处女作《勇敢的阿刀》,该文先后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选》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作高等学校文科教材。196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勇敢的阿刀》、《布独和各单》两个故事单行本。其作品在地、市、省及全国级刊物发表数十篇。代表作有《中法战争故事》和《红八军故事》等。一些作品被选入多种选集。曾主编龙州县《民间故事集》、《民间歌谣集》、《民间谚语集》等三大集成,被自治区评为优秀编辑、先进工作者;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三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个人成就传略辑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农群华农群华,女,1966年7月20日出生,前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广西南宁人。1997年调入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外事部任助理翻译。现为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