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杂志社是一种报刊出版单位,一个该单位是有5个编委的。编委是著作、教材、期刊、丛书等出版物作品的人员。
论文投稿期刊审核流程如下:
1、首先是初审环节,文章投稿后第一个审稿环节就是初审,初审几乎都是杂志社编辑来完成的,杂志社编辑会对文章进行大致浏览,这时的审核就是简单的浏览,并不会细致深入的阅读文章。
编辑主要看文章的基本写作上有没有问题,比如文章的结构、逻想、主要研究方向与期刊是否相符,是否涉及敏感话题或者字眼。这些没问题通过初审也就没问题。
2、而后是复审,复审也叫外审,是外部审稿专家来完成的,外审主要看文章的研究内容了,因为涉及到专业领域的东西,因此必须由本专业的专家来完成本审稿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刊物需要作者自己推荐审稿专家,一般审稿专家会有3—4位,所有专家审稿意见一致就可以通过外审。
3、最后是终审,终审是杂志社主编对文章的最终审核,这一环节相对于外审通过概率要大得多,主编会对文章进行全面的审核。
这一环节并不意味着没有退稿几率,只不过相对于外审要低一些,以上三个审稿环节是投稿之后文章要经过的三审三校,流程并不算复杂,但通过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发表论文务必尽早准备。
PNAS的稿源有三类(Track I,II,III)。细心的读者会发现PNAS文章在作者通讯地址的下方都会有一行以“Communicated by...”、“Edited by...”或“Contributed by...”字样开头的文字。这是区分三类稿件的最直接方式。其中“Communicated by XXX”属于第一类稿件(Track I),这类文章通常是由作者交与一个美国科学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交流,然后该院士再向PNAS推荐发表,这个XXX就是院士的大名。在推荐之前,该院士需要请两位论文相关研究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审稿,并像所有的编辑部编辑一样处理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包括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和将作者的回复、辩驳以及修改稿再返回给审稿人。按PNAS规定是不能将审稿人的身份透漏给作者的,但我们知道这通常是很难做到的。审稿结束之后院士必须将通过的稿件以及所有审稿人与作者之间联系的记录一起作为推荐材料交到编辑部,最终接收与否由编辑部决定。相比较与Nature、Science,国内还是有不少好的研究结果会发在PNAS上的,其中大都是生物类的文章,谈家桢老先生作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曾经推荐过不少国内的文章。此类文章每位院士每年最多只能推荐2篇。第二种途径是大家所熟知的自由投稿方式,但与其它杂志还是略有不同的。投稿时作者需要推荐3个编委,3个NAS院士和5个审稿人。杂志社收到稿件后,先由编委阅读并定性稿件是否属于前10%文章,这一关大约会有2/3的文章直接不送审而被拒掉。然后编辑部会给挑剩下的1/3文章指定一个NAS院士作为member-editor,这个院士也有决定文章是否值得送审的权利,通过之后就会找审稿人评审。接下来程序跟其它大多数杂志雷同,这一关会再拒掉一半,剩下的1/2,也就是整个Track II途径稿件的1/6会被幸运录用。这个院士editor是何许人只有等到文章被接收并发表才会为作者所知晓。据PNAS网站说该类投稿占所有稿件的80%左右,但录用却只占40%。第三类稿源属院士自己署名的文章(Contributed by)。此类稿件与Track I的不同之处在于院士直接作为作者之一邀请2位审稿人给与评审意见并作修改,最后所有记录一并交于编委,并由编辑部决定录用与否。每位院士此类文章不得超过4篇/年。从上面的介绍看来PNAS沿用了早期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些策略,即一些大牛尤其是诺奖获得者享有发表文章的优先权,不仅如此,其拥有的学术权威和声望也可以让其推荐的文章分量加重,从而获得发表的机会。以这些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学识和眼力,他们投稿或推荐的文章应该算是上乘之作。但也不尽然。一些学术界前辈的学术成就确实让人高山仰止,我们不盲目反对权威,但历史告诉我们绝对权威的存在不是什么好事。依我阅读文献的经历,PNAS文章看的多了,反而对PNAS越来越不感冒了,因为我发现我的研究领域内发表在该刊上的很多院士的文章往往并不特别突出,至少在我看来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些甚至是滥竽充数。说到这一点,我想跟PNAS这种特殊的稿件处理策略或许不无联系。院士可以通过Track I和II投稿和处理审稿,这之间难免会出现猫腻。虽然PNAS对此两种途径审稿人的选择有要求,但不难想象院士们自己找审稿人还会给自己惹麻烦吗?熟人是必须的,熟人不添麻烦也是必须的,除了来点’a’改成’an’式的小意见,自然是溢美之词,尽数奉上,嗯嗯哈哈,一团和气。这样一来文章自然达不到水平,与Trakc II文章相去甚远了。情况大体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多数院士会选择用满自己的4次投稿机会和2次推荐机会,这些文章是不是都被接收了呢?用上面提到的几个数据做个简单的计算吧:PNAS每期文章数大约在80-100篇,以100篇记,Track II接收文章数应该是40篇左右,接受率为1/6,那么投稿数是240,这个数占总投稿数的80%,那么总投稿数为300,Track I和II投稿数和为60篇(20%), 这正好是文章总数与Track II接收数的差值,也就是说院士们的文章100%悉数被接收,即使被拒也是六十分之一二。100%有时候就是绝对的代名词,美国人眼里院士的地位和绝对权威可见一斑。有人开玩笑说PNAS是Passed over by Nature And Science 或Papers Not Accepted in Science,不知道是赞还是骂。
中南大学学报国际期刊有十二个人审稿人,英文版有四个人审稿人。
每个小部门都会至少有3人的。
有三个审稿人,一个主编老师和两个副主编老师,付责审查稿件,欢迎学生和老师勇跃投稿。
你说的是两个概念。首先,文章应该多投几个杂志,录取概率才大,我有一篇文章,投了退,退了改,改了再投,投了大概15家以上的杂志,最终还是过了,哈~但是你不能同时一稿多投,必须确定上一家是退稿才行,一般2个星期或1个月没有回复,就是退稿,遇到有爱的编辑也及早告诉你没有过初审,那就赶快另投。其次,一个杂志里,只能跟一个编辑!如果同时跟两个,或者把稿子同时投稿给一个杂志里的两个编辑,会造成编辑的负担和内部的矛盾,恐怕的确有封杀的危险。所以要看准编辑跟,当然,如果你觉得A编辑不好,想换B编辑的话,前提是你没有在A编辑手上过终审,如果过了终审,你就只好死心跟着A编辑了。更多投稿相关常识和技巧可以去这里看:里面的扫盲课里有很多经验总结,只要多看多写多修改,一定是能上稿的,从初中生到工作的人,我们这里都有,成功只有自己努力,还有就是有一个好的环境。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环境。
可以不同的编辑,不同的栏目
很简单的问题啊,杂志上都是注明请勿一稿多投的,就是你投了这个杂志之后在没有给你回复之前是不能投别的期刊的。但是回复是否录用之后你就可以自己感觉是否合适,比如版面费用什么的。如果不合适的话还可以另投。至于“一个写手只能跟一个编辑”纯粹是无中生有的。应该是征稿的人自己写的吧。
我做过多年的编辑,也自由撰稿多年.这个问题让我来给你解决吧.1.市面上大部分的报刊内部机制是这样的,编辑之间存在竞争,也就是谁上稿上得多,编辑的薪酬就高.这样以此激励编辑努力工作.也直接导致编辑把自己的作者群视为自己的潜在财富.是自己的利益核心体.有一种潜规则是,编辑之间不互相抢作者,如果你轻易转编辑,会导致原来的编辑生气,觉得你有点不忠哦.这一点要慎重.如果你觉得他的能力实在不行,离开他投到另一个人的旗下,也不是不可以.这类报刊以<知音><家庭>等为代表.2.另一种报刊是有大锅饭性质.杂志的栏目每到编辑个人手里.也有是说每个编辑都负责自己的栏目.编辑碰到好稿子,虽然不适合自己的栏目,通常也会转给别的栏目编辑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你一个杂志联系几个编辑是没有问题的.3.投稿的格式很简单啦,就在文章的电子版后注明你的真实姓名,联系地址,电话,邮箱,QQ.就可以啦.4.因为我不写青春类稿子,所以与<花火>没有联系.所以,他们的编辑QQ我就不能告诉你了.不过,你可以搜索花火征稿等关键字,就可以找到他们的QQ了.祝你好运.
一般是三位。首选是你的导师。第二个人,比如你往xxx杂志投稿,你就选一个该杂志从事这方面相关工作的人来给你审稿。第三个人,可以找与你的导师关系较好的人。你选的审稿人一定得是研究这个领域的,这是基本要求。除了自己推荐的3个审稿人,杂志社自己也会找审稿人。
最常见的是2-4人。sci期刊投稿流程为初审、专家外审和主编终审,每个环节必不可少,否则无法完成sci论文发表。sci期刊投稿安排几个审稿人?最常见的审稿人数为2-4人,也存在极端的情况,如十多位审稿人,人数并不是固定的,具体要看杂志社安排。不同sci期刊,sci审稿人数安排是不一样的,若是大家想要知道投稿sci期刊有几位审稿人,可直接咨询相应sci期刊杂志社或者sci期刊网在线顾问,他们会根据您投稿sci期刊,给您做出详细介绍。
需要至少三个,超过半数同意就基本没问题了。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有一个审稿人库,审稿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对于一些新创期刊尤为如此;(2)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杂志社会通过关键词检索到近似文章,然后联系文章的通讯作者,发邮件询问是否愿意做审稿人;(3)投稿作者自己提供的审稿人候选。如果杂志社有足够多并研究范围足够广的审稿人,能基本保证收到文章后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就不会让作者推荐审稿专家。这类期刊通常是行业内顶级期刊或热门期刊。然而,大部分期刊编辑部在送审的时候, 会遇到找不到合适审稿人的困境。所以会出现让作者推荐审稿人的情况。细分来说,有以下方面:(1)文章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不常见,文献检索未发现相似的文章;(2)编辑部指派的审稿人没有回复或者拒绝审稿。
经过三审三校希望还是蛮大的
你后来通过了没有,如果通过了就知道了
送审就是刚进入审稿程序,结果还没有出来。看你投得什么期刊,普通的一般一审就可以了。核心的有的有二审三审还有外审,这个都是根据期刊的。如果通过会通知你的,耐心等待吧!
编委不只是审稿,给你2个例子就懂了。1.《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为本刊现面向全国诚邀特约编委成员名:一、要求:30~70岁,本科学历及副高职称以上,高等院校校级领导、各级科研机构负责人、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等有丰富经验和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优先。 二、职责:为杂志社的发展及提升杂志质量建言献策;帮助编辑部审阅部分疑难或重点稿件;为杂志社推荐优秀稿件等。2.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编委会职责条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职教中心(党校)期刊编委会是职教中心(党校)主任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组织。其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的理念,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促进公司内外学术交流,为发展包钢职工培训事业作贡献。第二条:主要职责1、 依据学术论文审阅标准(观点、论据、逻辑性、结构),及时完成编辑部送审稿件的审阅工作。2、 对期刊提出选题设想,对审阅后的论文提出编辑意见。3、 协助编辑部对某选题进行组稿、审稿。4、 随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增强刊物的可读性,提升刊物的知名度。5、 开展专业学术活动,组织办刊经验交流,举办期刊审读评析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办刊水平。第二章 编委 第三条:编委人选的确定,由编辑部推荐候选人员名单,经职教中心主任批准确定。 第四条:担当编委的条件:1、 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内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的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2、 学风严谨、态度端正,坚持实事求是,对稿件的评审能够作出准确、全面、恰如其分的评价。3、 依据编委会及期刊编辑部的规则,按照时限规定完成审稿任务。4、 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较强的协调能力,能够为本刊承担约稿、组稿任务。5、 踊跃参与编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五条:编委与编辑部应建立密切的稳定的联系,编委对编辑部的责任是提出期刊选题和编辑意见,按时完成本专业选题的审稿工作,为编辑部承揽编辑业务。编辑部对编委的工作按规定付给适当的报酬。第三章 审稿制度 第六条:审稿标准1、 文章在学术方面应有所进步:首先在形式、立意、材料方面应有所创意,其次,内容新颖有独创性、不抄袭他人,论据充足、数据准确,逻辑严密;再次文章应具可读性与现实指导意义。2、 文章应符合国家有关写作标准和规范。3、 结构严谨,文理通顺。第七条:审稿制度1、 作者送到编辑部的论文,由编辑部内部初审,从论文的标准规范方面把关,不符标准的退稿修改。2、 送审后的论文,送交专业编委审稿人,编委依据审稿标准,认真审阅论文,提出处理意见,返回编辑部。3、 编辑部应尊重编委审稿意见和处理意见,决定论文的取舍。4、 所有编辑人等应坚持审稿标准,不搞看人行事的人情稿。第三章 稿酬标准第八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中心实际,为使科研工作规范化,进一步调动教研人员科研创作的积极性,职教中心(党校)各类刊物执行统一的稿酬标准,20元/千字。第九条:编委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内容:1、编辑部作期刊一年工作总结报告。2、围绕刊物当年的办刊水平、质量、发行、效益等状况进行评析,提出创造性建议和下一年努力方向。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优秀论文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