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科院张洋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中科院张洋发表的论文

实验室围绕上述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共承担科研究课题134项,其中主持的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项,它们分别是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2002年启动,2800万元,首席科学家刘永定研究员)和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 (2004年启动,2500万元,首席科学家桂建芳研究员),主持的863重大水专项2项,它们分别是受污染城市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 2003年启动,2583万元,首席科学家吴振斌研究员)和受纳湖湾污染负荷有效削减和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工程示范(2005年底启动,2000万元,首席科学家宋立荣研究员),还主持973课题3个,863课题6个,杰出青年基金3项,重点基金6项和欧盟项目1项等。这些项目的承担体现了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实验室的学科发展和自主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实验室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47篇,并有相当多的论文被本学科领域国际顶尖级杂志接受发表,如SCIENCE,PNAS,DEV. BIOL.,MOL. BIOL. EVOL.,J. VIROL.等都发表有水生所完成的论文;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同行广为引用,据不完全查证,其中105篇SCI论文被SCI刊源论文引用353次。同时,还主持编写出版著作8本,获授权专利23项。通过研究实践和自主创新,一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或在应用上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如2005年已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重大成果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渔业资源调控及高效优质模式,采用生物操纵和生态对策原理,系统探讨了湖泊无公害渔业的可行途径及主要工艺,提出了湖泊小型鱼类、食鱼鱼类生产力动态估算方法,建立了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河蟹生态养殖和团头鲂增殖等技术,2000-2004年在长江中下游600多万亩湖泊推广,增加产值超过20.5亿元;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热带、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重建生物工艺学对策研究,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垂直流构建的人工湿地用于中小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在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3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银鲫两种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及其育种意义,首次以确凿的分子遗传证据证明银鲫存在雌核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并阐明了其遗传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发表的论文广为引用,并收入国际知名专著;200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异育银鲫营养、饲料与投喂技术,根据鱼类能量学研究结果,研制出高效、无公害、无污染营养饲料,建立了异育银鲫的合理投喂模式,具有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2004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重要水产动物病毒病原的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在建立和筛选到一批用于病毒增殖的水产动物细胞的基础上,从患病的鳖、蛙、鳜鱼和牙鲆的组织中分别分离到相应的病毒病原,并对这些病毒的病原性质、理化特性、分子结构、致病机理及其免疫应答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2004年获总装备部全军武器装备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空间飞行环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重复再搭载仍然会导致性状分离等新的空间生物学效应,发现质膜、钙离子、细胞储存产物(甘油)共同作用于重力感受、传导和响应的实验证据,设计并生产出进行空间生物学研究的通用生物培养箱;2005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中国土壤藻的研究,实现了荒漠藻人工大量培养,发明了干旱区微藻固沙技术,首次完成了利用荒漠藻固定野外流沙的试验研究,首创性地开辟了藻-草-灌-乔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新途径;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名特优淡水鱼养殖技术丛书,将名特优鱼类养殖品种和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促进了名特优淡水鱼类的健康养殖及其规模化养殖,带动了水产行业科普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是科研服务于农村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这些成果有的解决了我国面临的淡水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有的推动了鱼类发育遗传学和水生病毒学以及渔业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难题。此外,本实验室在世界上率先开展转基因鱼研究,并一直处于该研究领域的前列。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生长转基因鱼家系;首次系统完成了转基因鱼大规模养殖试验,建立了高效、安全的养殖模式。在科技部组织的现场鉴定会上,由包括三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定:本项目的完成,使我国在转基因鱼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为转基因鱼的商品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科技部等主编出版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认为我国转基因鱼育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针对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本实验室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构建人工模拟湖泊,在受控隔离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转基因鱼生态安全评价的策略,自行设计并构建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转基因鱼生态安全研究人工模拟试验湖泊,全面评价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在转基因鱼的遗传生态安全控制策略方面,本实验室取得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采用反义转基因技术,研制获得性腺完全不发育的转基因鱼。迄今只有本实验室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控制鱼类性腺发育。相关研究结果被遴选为第5届国际鱼类内分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并分别申请了中国和美国专利。与此同时,本实验室还首次提出组织特异性的两性互补外源基因剔除概念,并首次建立了鱼类转植基因定点整合技术,实现了鱼类性腺中的转植基因剔除。在鱼类抗病毒基因细胞模型研究方面,应用差减技术克隆灭活病毒感染鱼类培养细胞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已鉴定出一批参与鱼类抗病毒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尤其是干扰素系统基因。自2003年底以来,已相继发表论文10余篇,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如鲫鱼的类-PKR基因于2004年10月在《鱼类和贝类免疫学》发表后,很快被评为该刊的热点论文之一,并已被他引4次,如德、美三家实验室联合发表在《PNAS》上的论文在评价其研究目的时说:这里,我们对一个与哺乳类PKR最相近的来自于斑马鱼的基因进行鉴定和特征分析,该基因的预期产物在N-端含有Z-DNA结合结构域,而不含dsRNA结合结构域。一个类似的基因最近在鲫鱼中已被报道。这些发现支持Z-DNA结合结构域在鱼类抗病毒应答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水生态毒理学和生物监测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环境监测和评价技术的规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二恶英研究专用实验室,按照国际标准对二恶英进行灵敏、准确的检测;承担了国家和地方委托的数十个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多次举办环境生物学监测及水污染治理的国内国际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环境生物学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在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示范方面,开展了氧化塘与污水净化资源化生态工程及相关技术研究;在内污染防治生态工程技术和湖区生态优化对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研发的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为主的可持续利用水质管理工艺及对策,研究成果已在德国、奥地利和中国武汉、上海、深圳等地推广应用;围绕城市受污染水体的生境改善、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系统稳定等问题,研发和集成了水生植物定植、湖滨人工湿地、原位水质净化、藻类控制、基底修复、水力调度等一批水质改善技术,形成以水力调度和水生植物恢复与重建相结合的城市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在示范工程得到应用,而且在武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六湖连通工程的实施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水体修复提供借鉴。围绕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的蓝藻毒素,我们从基础和应用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毒性效应,此项研究加深了对微囊藻毒素环境风险的认识,为制定饮用水和水产品中的毒素阈值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了微囊藻毒素对于水生动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吞噬微囊藻并降解其毒素的金藻,且这种金藻具有鉴别产毒和非产毒藻类的能力,此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在应用研究方面,建立并完善了蓝藻毒素及其分析技术体系,研制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囊藻毒素标准品及微囊藻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在国内占据了一席之地,打破了我国藻毒素纯品紧缺及检测方法不完善的尴尬局面。微囊藻毒素ELISA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自来水公司、科研院所,在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尚缺的微囊藻毒素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制订奠定了基础,为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对微囊藻毒素将于2006年6月起进行检验的要求提供方法学依据。与世界上从事藻类学和藻类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相比较,本实验室具有全面、系统而且相互衔接的特征。我们的研究覆盖了系统分类、生理生化、分子遗传和环境生物学4个层次。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关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是较为突出的;有关蓝藻适应力的遗传学研究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能够与国外生物学主流相接轨,发现了一些蓝藻生存适应或细胞分化必需的新基因;鞘藻目的系统学依然是我所藻类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在应用研究方面,对于荒漠藻类在生物结皮中作用的研究和人工结皮技术的开发达到国外同类研究水平;发展了葛仙米优良藻种筛选和培养技术,在我国率先实现规模化养殖。底栖动物生态研究旨在定量阐明底栖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底层系统调控提供操作依据。在经济底栖动物方面,首次建立了以实现河蟹最大持续产量为目的的放养量模型,2005年底,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在河蟹增殖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区域湖沼学的研究致力于运用比较湖沼学的方法和预测生态学的理论探讨泛滥平原生态系统的宏观规律。开展长江中下游富营养湖泊的比较湖沼学研究,旨在定量揭示大尺度上富营养化机理。同时,开展长江江湖复合系统的生境破碎过程与对策研究,以期提出整体保护长江水系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对策。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在增加,水产养殖也迅速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水产发展越来越面临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挑战。但是由于对水产养殖尤其是集约化养殖中水产动物的营养学、饲料技术和养殖技术等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导致水产养殖出现效益低、饲料浪费、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就是对其营养需求、营养素利用、饲料配方等有关水产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反应不清楚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从基础入手,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蛋白源利用、投喂技术、能量学利用模式等,为无公害水产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有关鱼类的营养学研究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在鱼类能量学模型、补偿生长等方面居国际前沿。本实验室对国家对水产健康发展的根本需求,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饲料配方、水产养殖均有重要的意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改进,可以明显地节约饲料,降低对环境的氮磷排放,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渔业污染。水环境工程示范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课题通过验收后,路甬祥院长发来贺信;武汉新区水专项示范工程已得到科技部和地方政府的肯定,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在视察时说,搞水污染治理只有在蓝藻水华最严重的地方做才最有意义,你们有一支队伍在这里,做出了效果,国家要继续支持,你们要继续做下去。针对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安全提出的重大建议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如为《2001高技术发展报告》第五章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撰写的开篇文章《转基因安全与对策研究》,提出了转基因安全问题的三条对策建议;2004年,为中共中央党校撰写了理论学习材料转基因及其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研究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转基因安全争论的实质,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转基因及其安全性的思路。培育的鱼类品种支持地方政府组建了国家良种场,形成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实验室的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已成功主办了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国际培训班 等8次国际和多边学术会议,有10多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与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欧盟等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组织承担并完成了1项欧盟项目。国际合作形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我室研究人员出国接受培训、攻读学位或作博士后研究到外国人来我室接受培训、攻读学位或作博士后研究。总之,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辛勤探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寻求保护健康水环境和发展可持续渔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全面完成了更新改造,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投资1400多万元,已基本建成了生态学技术研究平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平台;并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引进和更新,实验室已有50岁以下研究员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通过课题开放等措施,有40多位高级访问学者来室合作研究,进室博士后20多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业务水平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增强。

胡文瑞院士,男,1936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宇航院通讯院士,2001年当选国际宇航院院士。胡文瑞院士八十年代率先开创了我国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是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国际微重力学术界知名学者。现任Microgravity Quarterly杂志客座主编,国际宇航联空间材料和微重力研究委员会委员,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的中方负责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流体物理分系统和实践10号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兰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各一项。龙勉研究员,男,1964年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访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关系的生物力学理论、实验及其应用,以及空间细胞生物力学与工程等研究。在Nature、J. Biol. Chem.、Biophys. J.等杂志发表论文58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现兼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WCB)执委兼司库、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ISB)理事、Cell. & Mol. Bioengi.亚洲区主编、Mol. & Cell. Biomech.杂志编委等。康琦研究员,男,1961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1年底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7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光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实验力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并留所工作,1998年聘为研究员。多年来开展了多项微重力流体物理地基和空间科学实验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重力流体力学研究”、中-俄航天合作国际空间站空间实验等大型项目。现任国防科工委“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空间环境利用微重力科学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微重力科学专家组组长、国家载人航天二期微重力流体物理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等职。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和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刘秋生研究员,男,1959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1989年在北方交通大学获工程力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流体力学国际实验室从事客座研究,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期从事微重力流体界面现象及其热毛细对流、蒸发对流、振动效应、空间液体润滑和流体管理研究。先后参加和承担实践5号科学实验卫星空间流体实验、国家攀登预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研究项目,以及我国“十∙五”和“十一∙五”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奖。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宇航联(IAF)空间加工与微重力应用委员会委员,《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等职。发表论文60余篇。王育人研究员,男,1966年5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7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材料物理博士,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其中1997-200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机能物质科学研究所任JSPS特别研究员。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理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至今。长期从事固态及液态结构分析、晶体生长、合金凝固及胶体自组装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如Phys. Rev. Lett., Appl. Phys. Lett.上发表论文44篇。曾作为主要研究成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工作,曾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在研973、国防科工委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陈启生研究员, 男, 1968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2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获流体力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机械工程系作博士后,2000-2001年为研究科学家。2001-2002年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作Faculty Administrator。2001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从事微重力流体力学及晶体生长模型化研究。首次利用流动稳定性分析方法证实了在大Prandtl数情况下,半浮区液桥的热毛细对流的临界振荡Marangoni数对体积曲线有明显的两支。提出物理气相输运法生长SiC晶体的流动-动理学理论,即输运由扩散及Stefan对流两种机制支配,而结晶速率与过饱和度成正比。在J. Crystal Growth,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引用100余次。李凯研究员,男,1973年9月生,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3-2007年在日本九州大学历任博士研究员、教务员和助理教授。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分析,微重力流体力学及晶体生长中的流体力学研究,并在J. Crystal Growth,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靳刚研究员,1957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激光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94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Paris)任合作研究员;1994-96在瑞典Linkoping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年至今任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客座教授;韩国亚洲纳米生物科技研究所国际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物理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科院知识创新十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博导、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发展战略重点规划专家(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科技部纳米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纳米生物和医药组成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纳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德纳米生物技术协会特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和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解京昌研究员,男,1957年5月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分院获通信工程学士学位。1983起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作短期访问学者,2006年12月~2007年2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高访学者。曾作为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完成863项目、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流体物理分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攀登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交叉方向项目等研究;完成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的“不同重力下两相流流型微重力实验”、在我国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上进行的微重力液滴Marangoni迁移空间实验等空间实验研究项目。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有返回式卫星空间实验技术总体、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二期、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从事微重力流体物理相关研究及空间科学实验工程技术与管理等。在J. Colloid Interface Sci., Int. J. Heat & Mass Transf., Int. J. Multiphase Flow, Microgravity Sci. Tech., Adv. Space Re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参加《中国百科年鉴》、《中国神舟》编写。获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联合颁发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担任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及二期应用系统流体物理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兼任空间科学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微重力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赵建福研究员,男,1967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在浙江大学获流体力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武汉水力电力大学获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留所工作后被聘为副研究员,200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方面的基础研究和相关应用研究工作,并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专业组组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空间环境利用专家组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学位委员会委员、《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客座编辑(2008,Special Issue Two-Phase Systems)。魏炳忱研究员,男,1971年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院获材料学硕士学位,1999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留所工作并聘为副研究员,200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工作,重要研究方向为亚稳材料的形成和机理研究。在Phys. Rev. B、Acta Mater、Appl. Phys. Lett.等重要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段俐研究员,女,1966年1月生,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0年出站留力学所工作,同年评为副研究员,2007年底评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流体热质输运和界面行为的实验研究,并在相应科学需求的带动下进行先进流场诊断技术和挑战性空间实验技术的研究。研究工作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和生物的物理过程、现代光学诊断技术和空间科学实验技术等,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浮力-热毛细对流表面振荡研究”、载人航天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以及“十一五”返回式卫星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曾获全国博士后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中科院张潇发表的论文

研究所定位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PI制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主要前沿研究方向,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了三大研究集群,涵盖五大前沿领域 。三大研究集群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上海(筹)五大前沿领域 :基因调控RNA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科学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与干细胞生物学癌症和其它重大疾病机理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干细胞技术平台斑马鱼技术平台果蝇资源与技术平台在十二五及创新2020期间,研究所将力争在“染色质结构与功能的调控”、“细胞谱系建立和转化的功能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对炎症/肿瘤的调控”等三项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 。 2009-2011年,研究所新增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及上海市科委竞争性科研项目(课题)共184项,获得竞争性经费3.73亿元 。 重大科研项目(2009-2011年) 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历史启动的重大科研项目 干细胞战略先导科技专项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第一批启动战略先导专项中唯一的生物专项,是“创新2020”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期执行期5年(2011-2015),总合成经费9.2亿元 生化与细胞所积极承担专项科研任务,景乃禾研究院担任专项项目一“细胞谱系的建立于发育调控”负责人,13位研究员担任专项一、二、四学术骨干,获得子课题合同经费共计1.07亿元。自2011年初专项启动以来,至2012年,专项取得重大进展,至2012年7月,已发表Cell 1篇,Nature 2篇,Science 1篇,Cell Stem Cell 1篇, Nature Cell Biology 1篇,Developmental Cell 1 篇,Molecular Cell 1 篇 。 SCI论文发表(截止2015.01.31) (生化与细胞所发表文章必为重要科研进展,均为英文文章。 基础研究文章不同于社会科学等文科论文,无灌水抄袭一说,请阅者尊重那些辛勤的科学家)2015年,共计8篇,其中,Nature 1篇。2014年,共计64篇,其中CNS(即Cell 、Nature、Science生命科学领域三大顶尖杂志)及子刊文章共计6篇。2013年,共计66篇,其中CNS 文章5篇。2009-2012年7月,研究所共发表SCI论文388篇 ,其中:* 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6篇,包括Cell 2篇,Nature 3篇,Science 1篇。* 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59篇,包括Cell Stem Cell 2篇,Development Cell 3 篇,Molecular Cell 1篇,Blood 2篇……2001-2011年生化细胞所发表SCI论文篇均影响因子 注:影响因子是表征文章重要程度(质量)高低的一个指标,关于其正确与否存有争论,但需知在中国,影响因子超过5的文章即被认为是极高水平的工作成果,而绝大数发表的SCI文章(包括国内主办的一些杂志)影响因子往往在零点几,甚至无影响因子可言。 2001-2011研究所发表的影响因子>JBC(该杂志2014年影响因子4.60 )文章占全部SCI论文比例 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2001-2011年所获得的科研荣誉部分 获奖成果(2001-2013) 成果名称获奖时间奖励名称奖励/等级单位/排序DC细胞活化调控与Th细胞分化机制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2013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新的癌症靶向基因-病毒治疗(CTGVT)2013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Nudel蛋白在细胞分裂、迁移和胞内运输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2012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上海市青科技杰出贡献奖(李劲松)2012上海市青科技杰出贡献奖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的基础与临床2011上海市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核糖核酸的结构、功能2009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阿片类药物信号转导新机制及其在成瘾中的作用2009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亮氨酰-tRNA合成酶对底物的识别2008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基础研究200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与其它细胞信号通路间的对话机制2007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基础研究2007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与其它细胞信号通路间的对话机制2006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细胞因子神经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2006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核糖体失活蛋白与核糖体RN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2005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活性多肽毒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2005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的方法2004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上海市科技功臣(张永莲)2003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核糖体失活蛋白与核糖体RN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2003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重组基因工程药物凝血因子FVIII的研究制与开发2003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空间细胞电融合2003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2002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蛋白激酶在阿片类物质介导的信号转导和耐受依赖中的作用2002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2001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蛋白激酶在阿片类物质介导的信号转导和耐受成瘾中的作用2001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抗原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动物保护效果评估2001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神经功能显像及基因治疗实验研究2001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2001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2012年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申请的专利 授权专利号专利名称授权发明人专利类型200710040600.0蓬乱蛋白和β-连环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剂2012-12-19李林 甘肖菁 王计勇 席莹王伟发明专利200710044543.3胆固醇代谢调节蛋白及其用途2012-11-07宋保亮 曹剑 王江 戚炜缪红华发明专利200910051737.5抗桥骨蛋白OPN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2012-09-12孙兵 等发明专利200710043800.1一种胆固醇代谢调控药物筛选系统及方法2012-09-12宋保亮 唐静洁发明专利200910055694.8抑制癌细胞侵袭性的方法和试剂2012-09-12金由辛 史毅 赵波涛发明专利200910051760.4CK19单克隆抗体 其制备方法及用途2012-09-12孙兵 潘荣 曹刘丽 季永镛田林发明专利200810202412.8一种利用单层培养技术制备和分离定型内胚层细胞的方法2012-09-12王欣 徐晨欢 吕晓雯发明专利200910045147.1一种抗病毒相关蛋白及其用途2012-09-12王琛 阳凯 石贺欣 刘心义单玉飞发明专利200910198665.715-氧代绣线菊内酯抑制Wnt信号途径的新应用2012-09-12李林 王伟 郝小江 刘海洋发明专利200810042946.9稳定表达细胞周期因子FoxM1的体系及其医药用途2012-08-15王欣 何志颖发明专利200810200483.4一种定型内胚层细胞的制备和分离方法2012-08-15王欣 丁小燕 李福明发明专利200710038085.2α-突触核蛋白在筛选帕金森症药物中的应用2012-08-15胡红雨 谢圆圆 林东海发明专利200410025464.4肝细胞癌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标记异种核糖核蛋白K的筛选及其应用2012-07-25曾嵘 王红阳 夏其昌 李辰谈冶雄发明专利200810207233.3抑制TM4SF4表达的干扰分子及其应用2012-07-25赵慕钧等发明专利200610031028.7一种体外酶催化合成腺苷甲硫胺酸的方法2012-07-18赵辅昆 罗赟星 袁中一发明专利200910051004.1一种固相化SUMO化系统及固相化去SUMO化系统2012-07-18杨淑伟 程夏楷发明专利200810203005.9一种重组表达可溶性转录中介体复合物Med23亚基的方法2012-07-04王纲 黄燕 姚潇 杨冠珍发明专利200410025465.9肝细胞癌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标记原癌蛋白18的筛选及其应用2012-07-04曾嵘 王红阳 夏其昌 李辰谈冶雄发明专利US8193162B2肝再生2012-06-05赵慕钧 刘章武 秦佳 李载平发明专利200810200207.8转基因构建物及其在制备时空可调性肝脏损伤模型中的应用2012-05-02王欣 胡晓发明专利200810033254.8天花粉蛋白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疾病模型2012-05-02孙兵 王媛 毛开睿发明专利200810033086.2非洲爪蟾XPAPC基因启动子及其组织特异性增强子2012-01-11丁小燕 王金虎 娄鑫发明专利200810037362.2抗H5N1来源的血凝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2012-01-04孙兵 庄筱筱 季永镛发明专利200810041219.0白念珠菌菌丝发育相关基因及其用途2012-01-04陈江野 逯杨发明专利200510029160.X已酮糖(磷酸)激酶的应用2012-01-04曾嵘 袁新雨 李辰 周晓发明专利200510029165.226S蛋白酶体调节亚基1非ATP酶的应用2012-01-04曾嵘 袁新雨 李辰 周晓发明专利200510029155.9CD59糖蛋白的应用2012-01-04曾嵘 李辰 周晓 袁新雨发明专利国际专利(2009-2011) 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获得的重大国际专利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2.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3. 身心健康。二、培养年限 硕-博连读生学制为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半。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三、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一级学科为生物学,学科专业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形成了以基因表达调控为主要核心,蛋白质科学和表观遗传调控为主线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及以增殖、分化、凋亡和迁移等细胞活动的信号网络为核心,细胞行为与命运决定和干细胞与个体发育为主线的细胞生物学领域。四、培养方式 1. 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后,经过2-3个实验室轮转学习,进行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导师负责制。2. 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科研方向,选择研究课题,研究所统一组织开题报告。研究生根据开题报告的评议意见进入论文工作。3. 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时按照硕士生培养,入学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转博考核,即博士生资格考核。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时,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并获得导师推荐,由导师小组在考核前对研究生的课题工作给予指导,研究所组织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的在学成绩和研究课题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可攻读博士学位;未通过者半年后可以有第二次考核机会。最终没有通过者改作硕士培养或退学处理。4. 硕-博连读生转博后在博士二年级开始时由研究所组织考核小组对其课题工作进展进行考核和指导,即相对标准考核,未通过考核的可以半年后进行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建议硕士毕业。5. 研究生在博士三年级按照生科院的要求完成专业综述,以加强对其研究领域的深层次认识。同时研究所组织一次工作进展考核。如果研究生在考核前已达到研究所毕业答辩的发表论文要求的,可以不参加工作进展考核,届时需提出申请并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对于考核不通过的学生,建议其硕士毕业或退学。6.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研究生每学期必须参加各类学术报告不得少于6次,并于每学期末提交每次报告的题目,时间,报告人以及100字左右摘要或体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奖学金 年级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博生研究生一220022003100二240024003400三260031003800四3400五3800注:1 以上奖学金为研究生所在年级的平均数 2 所有在读研究生部收学费3 自2014年下半年始,奖学金略有提高。4 奖学金由国科大和实验室共同承担,以二年级2500元(2015年)为例,国科大 500元,余下由实验室发给。5 中科院研究生除基本奖学金外,还有诸多竞争性的奖学金和各种福利。

截至199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发表论文2663篇;截至2007年(1963—2007),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获院、部级以上的奖项38项。 2010至2014年,该所共发表论文935篇,SCI和SSCI论文517篇,其中33篇发表于Nature和Science上(第1完成单位19篇)。 2000~2007年度研究所发表文章情况统计年度 研究论文 专著 科普文章 SCI/SSCI Nature/Science 论文总数 1996 16 4 42 1997 19 3 46 1998 21 3 42 1999 21 8 69 2000 22 6 99 4 53 2001 40 6 109 6 81 2002 37 8 92 5 37 2003 38 4 82 2 28 2004 45 9 140 11 43 2005 47 4 99 3 44 2006 43 6 127 3 42 2007 40 1 92 3 43 备注:SCI/SSCI论文统计数字引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与引文统计》;1996-1999年论文总数的数字系引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于人员流动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无法统计。参考资料: 2010~2014年度研究所发表文章情况统计年份 文章总数 SCI/SSCI 第一作者 Nature、Science总数 2010 188 77 58 9 2011 130 71 52 5 2012 156 80 58 2 2013 208 102 66 8 2014 252 187 80 9 参考资料: 获院、部级以上奖项一览表奖项类别 奖项等级 合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奖 3 1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 1 2 其他国家级奖 3 3 院级 中科院自然科学奖 6 4 6 16 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1 3 2 6 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1 1 其他院级奖 4 4 其他 其他省部级奖 2 2 合 计 38 参考资料: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有《中国古生物志》(丙、丁种)、《古脊椎动物学报》、《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等专业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登载内容涵盖与古脊椎动物学有关的所有领域。该刊目前登载的研究论文均附有详细的英文摘要,是中国及其他国家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资料之一,在国际学术界影响较大,为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12年荣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人类学学报》《人类学学报》是中国唯一报道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发表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原始研究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论文,刊登的文章包括研究论文、发掘报告、简报、综述、书刊评介和消息与动态等。该刊主要报道:人类和灵长类的起源、进化、古病理、生物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史前人类技术、行为和文化研究;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报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层、古生物和环境研究;与人类学研究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年代测定、DNA分析)等的应用及其成果。该刊被GeoRef (美国地质文摘)、Zoological Record Online (美国动物学记录)、 Ulrich’s (TM)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美>)等检索系统收录。

胡文瑞院士,男,1936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宇航院通讯院士,2001年当选国际宇航院院士。胡文瑞院士八十年代率先开创了我国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是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国际微重力学术界知名学者。现任Microgravity Quarterly杂志客座主编,国际宇航联空间材料和微重力研究委员会委员,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的中方负责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流体物理分系统和实践10号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兰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各一项。龙勉研究员,男,1964年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访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关系的生物力学理论、实验及其应用,以及空间细胞生物力学与工程等研究。在Nature、J. Biol. Chem.、Biophys. J.等杂志发表论文58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现兼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WCB)执委兼司库、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ISB)理事、Cell. & Mol. Bioengi.亚洲区主编、Mol. & Cell. Biomech.杂志编委等。康琦研究员,男,1961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1年底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7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光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实验力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并留所工作,1998年聘为研究员。多年来开展了多项微重力流体物理地基和空间科学实验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重力流体力学研究”、中-俄航天合作国际空间站空间实验等大型项目。现任国防科工委“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空间环境利用微重力科学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微重力科学专家组组长、国家载人航天二期微重力流体物理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等职。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和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刘秋生研究员,男,1959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1989年在北方交通大学获工程力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流体力学国际实验室从事客座研究,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期从事微重力流体界面现象及其热毛细对流、蒸发对流、振动效应、空间液体润滑和流体管理研究。先后参加和承担实践5号科学实验卫星空间流体实验、国家攀登预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研究项目,以及我国“十∙五”和“十一∙五”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奖。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宇航联(IAF)空间加工与微重力应用委员会委员,《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等职。发表论文60余篇。王育人研究员,男,1966年5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7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材料物理博士,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其中1997-200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机能物质科学研究所任JSPS特别研究员。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理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至今。长期从事固态及液态结构分析、晶体生长、合金凝固及胶体自组装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如Phys. Rev. Lett., Appl. Phys. Lett.上发表论文44篇。曾作为主要研究成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工作,曾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在研973、国防科工委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陈启生研究员, 男, 1968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2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获流体力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机械工程系作博士后,2000-2001年为研究科学家。2001-2002年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作Faculty Administrator。2001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从事微重力流体力学及晶体生长模型化研究。首次利用流动稳定性分析方法证实了在大Prandtl数情况下,半浮区液桥的热毛细对流的临界振荡Marangoni数对体积曲线有明显的两支。提出物理气相输运法生长SiC晶体的流动-动理学理论,即输运由扩散及Stefan对流两种机制支配,而结晶速率与过饱和度成正比。在J. Crystal Growth,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引用100余次。李凯研究员,男,1973年9月生,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3-2007年在日本九州大学历任博士研究员、教务员和助理教授。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分析,微重力流体力学及晶体生长中的流体力学研究,并在J. Crystal Growth,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靳刚研究员,1957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激光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94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Paris)任合作研究员;1994-96在瑞典Linkoping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年至今任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客座教授;韩国亚洲纳米生物科技研究所国际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物理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科院知识创新十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博导、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发展战略重点规划专家(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科技部纳米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纳米生物和医药组成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纳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德纳米生物技术协会特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和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解京昌研究员,男,1957年5月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分院获通信工程学士学位。1983起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作短期访问学者,2006年12月~2007年2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高访学者。曾作为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完成863项目、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流体物理分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攀登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交叉方向项目等研究;完成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的“不同重力下两相流流型微重力实验”、在我国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上进行的微重力液滴Marangoni迁移空间实验等空间实验研究项目。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有返回式卫星空间实验技术总体、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二期、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从事微重力流体物理相关研究及空间科学实验工程技术与管理等。在J. Colloid Interface Sci., Int. J. Heat & Mass Transf., Int. J. Multiphase Flow, Microgravity Sci. Tech., Adv. Space Re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参加《中国百科年鉴》、《中国神舟》编写。获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联合颁发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担任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及二期应用系统流体物理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兼任空间科学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微重力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赵建福研究员,男,1967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在浙江大学获流体力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武汉水力电力大学获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留所工作后被聘为副研究员,200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方面的基础研究和相关应用研究工作,并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专业组组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空间环境利用专家组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学位委员会委员、《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客座编辑(2008,Special Issue Two-Phase Systems)。魏炳忱研究员,男,1971年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院获材料学硕士学位,1999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留所工作并聘为副研究员,200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工作,重要研究方向为亚稳材料的形成和机理研究。在Phys. Rev. B、Acta Mater、Appl. Phys. Lett.等重要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段俐研究员,女,1966年1月生,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0年出站留力学所工作,同年评为副研究员,2007年底评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流体热质输运和界面行为的实验研究,并在相应科学需求的带动下进行先进流场诊断技术和挑战性空间实验技术的研究。研究工作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和生物的物理过程、现代光学诊断技术和空间科学实验技术等,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浮力-热毛细对流表面振荡研究”、载人航天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以及“十一五”返回式卫星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曾获全国博士后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中科院张博逸发表的论文

今早地铁上被如下文字弄的泪眼婆娑: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二十二载求学路,真的,无人可以感同身受你在其中所遭遇的一切,所谓自己的路自己走,要相信这些泥泞的路上,留下了面向坚定方向的脚印,都会对未来的生活有积极的益处! 在网上找到了这封信原文,感受颇深!因为与作者有部分相同经历,因此心血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也是来自乡下农村,一步步跨越各种独木桥,才走到今天。 从已经倒闭的高庄小学,到毛村初中,因为小学学习特别不好,小升初语文和数学只考了92分,就像撮菜筐似的把我分到了只要给钱就可以上的菜中! 那个时候,吃饭需要用自己产的粮食换成粮票吃饭。吃饭时是分组的,因为分饭不均匀打架斗殴是常事!初一一整年,自己连26个字母都没有背全,也因为跟同学打架,班主任让我叫了父母。 父母归家后,只对我说是转学还是退学,退学就去工地干活。赤裸裸的两条路供我自己选择,很庆幸当时自己选择了转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开始拼命学习。从此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读下去,途中虽有一些波折,但是自己都坚持走了下来! 等到现在,发现对我自己,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为数不多的公平机会! 期间,自己也受很多的人的帮助,才一路走下来!都说淋过雨的人,会更愿意为别人撑伞~我也愿意随时成为一名撑伞人!愿你我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要相信世间的力量,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要相信生活不会辜负你我的努力! 穿拖鞋的汉子 写于上海九号线地铁上

淄博市成立由57名心理专家组成的

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

开展新冠肺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同时开通心理战“疫”咨询专家电话,

面向市民提供心理援助、心理评估、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此外,专家组将充分利用心理战“疫”咨询专家电话、24小时热线电话、短信、微信、在线平台等方式方法开展的心理援助、心理评估、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过度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方面问题等)、指导自觉做好个人心理及家庭成员心理工作,必要时可进行面访,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攻坚战。

心理战“疫”咨询专家电话开通时间

为即日起至本次疫情心理救援结束,

每天早8:00-晚20:00

(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专家组成员介绍

任清涛 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山东省重点学科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山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委,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主委,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淄博市首届医疗卫生“首席专家”,多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专业方向为精神卫生与临床心理,“4·28”原国家卫生部心理救援专家组组成员,参与“5·12”等多起心理救援任务。(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吴英丽 女,教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山东省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催眠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等兼职。擅长正念减压疗法、格式塔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催眠治疗技术等心理专业知识。(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王法鑫 男,主任医师,教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1998年在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修。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委,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委。作为淄博市心理救援队员赴四川前线抗震救灾,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并荣记三等功。擅长: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心理治疗及自杀危机干预等。(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董汉振 男,主任医师、教授,淄博市精神卫生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从事精神卫生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参与“5·12”四川汶川心理救援,获中国心理协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记山东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二等功。(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高丽红 女,主任医师,副教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科长兼儿少科主任。山东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参加过山东省心理救援专业培训,擅长应用各种技术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心理战“疫”咨询电)

张博 男,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淄博市中西医结合临床心理学会副主委,淄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幼儿心理发展与健康管理”发展心理学专业负责人。从事心理学临床治疗工作15年,擅长各类心身疾病咨询治疗,情绪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婚恋、家庭、情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与指导,考生考试焦虑及其干预,性健康咨询与指导,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宋彩玲 女,副教授,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家庭教育讲师。社会职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山东省总工会特聘心理专家,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淄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省市总工会防疫情心理热线专家。从事心理学教学及心理咨询实践20余年,6000小时个体心理咨询经验,5000人次团体心理辅导的经验。(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车群 女,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淄博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委,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委员,中国森田疗法专委会委员,擅长领域:情绪管理、压力缓解、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关系等心理治疗,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李小鹏 男,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疾控科科长,从事精神科临床与防治工作10余年,担任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第一届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擅长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等工作。(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蔡洪斌 男,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精神卫生医疗工作19年,对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心身疾病、焦虑抑郁状态、躯体化症状等心理问题咨询。(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崔哲 男,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12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领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危机干预,森田疗法,内观疗法及重症精神障碍诊断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丁昊 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爱尔兰圣帕特里克大学医院访问学者,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委员。从事精神卫生临床工作近20年,有着丰富的精神障碍及心理疾病诊疗经验。擅长老年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杜咏梅 女,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工作坊主持人,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淄博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志愿者,淄川区心理救援队队长,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淄博市十佳志愿者,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段艳蕊 女,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川心理救援队秘书长。系统学习了家庭治疗、沙盘治疗、精神分析、绘画艺术治疗、正念疗法、催眠技术等,擅长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及精神疾病的诊治。(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房慧 女,淄博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测量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担任中国心理卫生网特约版主。擅长领域:心理测量、婴幼儿发展商测量、婚恋问题、亲子关系、人际关系、中老年人心理问题及养生保健。(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范玉江 男,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内观疗法学组委员,擅长精神分析、沙盘游戏治疗、内观疗森田疗法,儿童青少年问题、家庭亲子关系、创伤及职场压力等干预。(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高涵潇 女,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擅长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短程焦点心理治疗、沙盘疗法等理论及技术,儿少及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人际沟通,家庭关系、学业压力等咨询。(心理战“疫”咨询家电话)

韩敏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咨询技巧及人类资源管理技能。擅长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沙盘疗法、格式塔疗法及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各类神经症及个人成长体验等。(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姜亚南 女,学士学位,儿童发展中心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曾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研修学习,擅长儿少情绪障碍、学习障碍、行为相关障碍、危机心理干预、青春期心理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的综合诊治与心理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孔艳 女,主管护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副主任,对心理护理有丰富的经验。参加心理咨询实操技术培训、正念工作坊、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救援培训、EAP 培训等多项心理理论及技能培训,多次参加心理救援活动。(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李金海 男,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临淄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委员,淄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和精神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应激干预经验。(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李晓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心理分析师,淄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系统学习格式塔疗法、正念减压疗法、沙盘治疗技术、绘画技术、创伤治疗。擅长运用正念减压等疗法对个体、团体压力的缓解,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李艳青 女,国家二级咨询师,中科院医学心理学硕士,主任护师,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参加过正念减压、心理教练、合作对话、精神分析、森田疗法、沙盘治疗等培训。擅长: 情绪管理、青少年心理辅导、家庭治疗、婚恋问题辅导。(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李英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中级治疗师,中级舞动治疗师,绘画分析师,学习过正念减压疗法、箱庭疗法、自然催眠法、回归内在疗法。擅长:毒瘾戒治,团体舞动减压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和指导,绘画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李玉英 女,高青县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社区康复指导员、淄博市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志愿者、麦田计划认证志愿者,致力于精神分析研学、青少年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应激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刘凤云 女,临淄区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委员。从医24年,长期从事门诊心理咨询,热线咨询。有着丰富的心理咨询,临床诊疗经 验 和 心 理 应 激 干 预 经 验 。( 心 理 战 “ 疫 ” 咨 询 电 话)

刘炜 女,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淄博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博山支队外联部部长,中级绘画心理分析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从事公益心理援助工作500小时以上,参与团市委心理援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项目。(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鹿林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积极心理学会会员。参加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沙盘治疗技术、绘画技术等培训学习。擅长领域: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青少年个体、团体压力的缓解,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路庆忠 男,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健康管理师,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委员,擅长失眠障碍、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主攻叙事疗法及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等心理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孟刚 男,山东淄博职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心理咨询师,著有《强迫症改变人生》和《谁在强迫我的人生》,参编《现代心理学全书》,发表心理学论文20余篇,其中“人的思索” 一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收录。(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蒲金玉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市精神卫生中心EAP办公室主任,淄博市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委。擅长用精神分析、催眠、正念、沙盘及绘画分析等心理技术进行婚姻问题、家庭关系、焦虑抑郁等心理咨询。(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乔宏伟 男,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第四中学政教处主任,家庭教育团训师,淄博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承担家庭教育相关省级课题,擅长青少年学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曲佳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系统学习精神分析、内观森田疗法、正念疗法、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治疗等。擅长:情绪管理与调节、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处理、职业规划、心理测评、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史菲菲 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9月至今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工作,现为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负责人,主要从事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孙梦月 女,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分析治疗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科教科科长。山东省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会委员、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委员等。擅长绘画疗法、催眠疗法、移空技术。(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孙铭婧 女,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咨询师。学习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意向沙游、OH卡牌、绘画心理、叙事疗法等。擅长个体情绪、人际交往、婚姻等心理问题以及特殊群体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孙萍 女,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专业委员会委员,淄博市中医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淄博市养生学会心理专家组专家等兼职。从事精神科临床30多年,心理咨询 与 心 理 治 疗 近20年 。( 心 理 战 “ 疫 ” 咨 询 专 家 电 话)

孙月霞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心理分析师,淄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山东省格式塔疗法专委会委员。擅长:儿少心理问题、家庭婚姻、亲子关系、情绪情感问题等的个体与团体咨询。(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孙在美 女,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中级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沙盘治疗师,中医心理师,家棋治疗师,桓台红十字危机干预部部长,擅长:个人心理成长,家庭治疗,婚姻关系辅导,危机干预,失眠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战 “疫”咨询电话)

唐秀娟 女,副主任医师,沂源县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淄博市精神残疾评定专家组专家,沂源县医疗质控委员会委员,淄博市妇女心理救援志愿者,多次参加市级及省级心理咨询培训。擅长:人际沟通,心理减压及家庭教育。(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童静谣 女,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系统学习过心理沙盘中的意象沙游技术、精神分析、OH 牌等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技术。(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王传鹏 男,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中级),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卫生科普专委会委员,淄博市医学会第二届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科疾病的诊治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王福臣 男,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硕士,讲师一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指导教师。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青 少 年 情 绪 管 理 与 压 力 疏 导 。( 心 理 战 “ 疫 ” 咨 询 电 话)

王少春 男,博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对各种精神障碍诊治、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多次参与过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与处置。擅长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失眠的心理治疗与辅导。(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王素君 女,副主任护师,二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分析治疗师,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情绪问题、压力管理、焦虑、抑郁、强迫患者情感疏导、应激障碍处理、青少年成长心理疏导等。(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王陶丽 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山东省医学会精神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尤其对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有独特见解。(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肖宝香 女,副主任医师、中医心理师。山东针灸学会疼痛与神经运动性疾病专委会委员,山东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委会委员,淄博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委会副主委,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委员。擅长精神心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徐其涛 男,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高新院区负责人,擅长:精神障碍、睡眠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的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早期干预及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翟秋瑾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山东积极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擅长心理测评、个人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婚姻等心理问题以及特殊群体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翟淑华 女,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系统学习家庭治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格式塔、正念减压、沙盘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技术。擅长青少年心理问题、婚姻情感问题、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张健 男,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研究生,桓台县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2016年至2019年连续两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精神卫生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擅长各类精神疾病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张京学 男,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绘画心理分析师,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主任。中国森田疗法专委会委员、淄博市精神医学专委会委员、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擅长睡眠障碍以及与睡眠相关疾病的诊断与心理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张开武 男,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村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淄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擅长心理危机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失眠症、焦虑症、心身疾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张勤峰 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心理治疗师,赴日研修内观,中国森田疗法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内观疗法学组副主委、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委员,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2008年奔赴北川心理援助。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张群 男,副主任医师,淄博市精神分析协会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师从世界梦协会主席伯尼可。从事精神卫生工作30年,对精神分析专业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具有深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功底。(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张文娟 女,副主任医师,青岛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绘画分析师。擅长失眠、焦虑、抑郁障碍的综合治疗,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治及康复指导等。(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赵帅 女,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精神科与公共卫生工作。咨询方向: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心理减压。咨询理念:用心倾听,用爱陪伴,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心理战“疫”咨询电话)

中科院张旭发表的重大论文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项目编号:59278329);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一项; UTC(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项目资助课题一项;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论文: 张旭 陈沛霖 风冷冷水机组与DEC联用系统性能及应用前景 暖通空调 vol29(6) 1999,12 张旭 陈沛霖 空气热湿处理的不可逆热力学分析及Le数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vol27(5) 1999,10 张旭 薛卫华等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暖通空调 vol29(2) 1999, 4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的解析解及验证 同济大学学报, vol26(4) 1998, 9 张旭 陈沛霖 直接蒸发冷却过程不可逆热动力学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 vol23(6) (分别被CA和ELF ANTAR FRANCE 摘录) 1995, 12 张旭 陈沛霖 供暖散热器辐射放热量的实验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vol23(6)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 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官燕玲 顾瑞英 我国中部地区连续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分析 暖通空调,vol27(6), 1997,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叶天鸿 孙承波 控制强热源诱导含尘浮射流最佳通风量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29(3) 1997, 9 张旭 陈文良 于文剑 等 常用供暖散热器对流-辐射放热量比例的实验研究 暖通空调,Vol 24(6)(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四等奖) 1994,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王正慧 等 TIEC中传递过程的理论模型及其解析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30(4) 1998, 12 张旭 陈沛霖 A NON-EQUILIBRIUM THERMDYNAMICS MODEL FOR SIMULTANEOUS HEAT & MASS TRANSFER IN FORCED AIR STREAM. Tsinhua HVAC'9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0 张旭 陈沛霖 秦慧敏 空调空气处理中热湿交换的不可逆热力学分析及Lewis数的取值范围的研究 98全国暖通年会论文集 1998,11 张旭 陈沛霖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近似解析解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 5.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的研究全国96暖通空调年会论文集,(年会优秀论文奖)1996, 8 张旭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的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95年会论文集 1995,10. 张旭 陈沛霖 机械通风冷却塔中传递过程不可逆热力学分析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6, 5. 谭良才 张旭 大空间浮射流流动规律的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 同济大学学报, vol26(6) 1998,12 官燕玲 张旭 大空间中强热源诱导含尘气流控制模型实验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29(3) 1997, 9 谭良才 张旭 沙高原 大空间中强热源诱导含尘气流控制模型实验研究 通风除尘, vol16(2) 1997, 4. 薛卫华 张旭 供暖房间设计计算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30 (4) 1998,12 陈沛霖 张旭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解析解及实验验证 暖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8,11,1 沙高原 张旭 谭良才 CO2模拟开敞大空间中瞬态含尘气流的实验研究 通风除尘, vol16(1), 1997, 2. 谭良才 张旭 圆环紊动浮射流流动的数值分析 全国暖通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8,11,1 简瑞民 张旭 沙高原 强热源诱导含尘浮射流的浓度示踪及捕集效率 同济大学学报,vol27, (2) 1999,12 谭良才 张旭 自由紊动圆环浮射流流动规律的研究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8,5. 薛卫华 张旭 供暖房间热环境参数的实验研究及人体热舒适的模糊分析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0(2)

在SCI上发表的论文,生物物理所2004年的影响因子是4.2,到2005年则超过了5.1,所长饶子和说:“从2006年开始,我们可以不强调SCI了,我想即便我们不强调,影响因子也不会往下掉,我们现在考虑的是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是更高境界上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诚如斯言,近年来中科院科技产出数量质量大幅提升,让人刮目相看。2004年,中科院发表SCI论文较1998年增长115%,总量已约为德国马普学会的2倍;在国际各领域居前20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已占全国同期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28篇,占全国的50%;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较1998年分别增长3.2倍和18.6倍。国际权威刊物Cell之前25年来从未发表过中国科学家的论文,但就在2005年,发表在该刊上的中科院论文却接二连三。作为其中的作者之一,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张旭读出了另一层意义。他说,以前国内学者只要在国际著名杂志上面发一篇文章,就似乎成了英雄,“从2005年开始,生命科学领域的'英雄时代’结束了”。“今后大家可以用平常心对待论文发表,回归科学研究的本义。”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应有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李国杰院士有个很好的阐述:“方式之一是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在推动新标准的建立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其中,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100多个企业参加制定的音视频编解码AVS标准,就是我国按国际惯例制定技术标准的一个范例,已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与重视。中科院众多的创新“英雄”,更是把自己的“论文”写在了无边苍穹,写在了广袤大地。

张鸿洋发表论文

张鸿城 张鸿瀚 张鸿浩 张鸿洋 张鸿楠 张鸿宇 张鸿豪 张鸿琪 张鸿思 张鸿天 张鸿宸 张鸿杰 张鸿泽 张鸿博 张鸿辉 张鸿霖 张鸿傲 张鸿伦 张鸿轩 张鸿棋 张鸿磊 张鸿渊 张鸿然 张鸿楷 张鸿熙 张鸿松 张鸿文 张鸿德 张鸿远 张鸿涛 张鸿诚 张鸿佑 张鸿鹏 张鸿瑜 张鸿超 张鸿昊 张鸿柏 张鸿祺 张鸿啸 张鸿明 张鸿强 张鸿彤 张鸿尧 张鸿龙 张鸿朋 张鸿弘 张鸿寒 张鸿南 张鸿伟 张鸿驰 张鸿懿 张鸿欧 张鸿舟 张鸿煊 张鸿逸 张鸿桦 张鸿彬 张鸿瑞 张鸿野 张鸿睿 张鸿昌 张鸿材 张鸿帆 张鸿灿 张鸿耀 张鸿庭 张鸿欢 张鸿书 张鸿风 张鸿旭 张鸿达 张鸿盛 张鸿萧 张鸿恒 张鸿春 张鸿均 张鸿君 张鸿辰

男孩名字应该是非常有气势的,不同的名字对孩子的影响力度不同,人生发展对于孩子而言非常重要,起名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事情,家长对于孩子的想法不同,起名方向思路也不同。当然起的名字自然不会千篇一律的。都是非常独特的。 张姓男生名字推荐 张伟傥、张国坤、张志彬、张梓峻 张咨锡、张傲洪、张利琛、张京皇 张乾瑞、张沿尚、张纶森、张志云 张启旭、张紫楠、张小佑、张煜实 张贤泽、张亦正、张欢世、张皓白 张童诚、张润朗、张之波、张家威 张鸿洋、张延飞、张子希、张清龙 张欢盛、张入好、张可睿、张佳新 张濯斯、张之俊、张泽启、张彦白 好听名单字推荐 【逸】——指安闲,安乐,不受拘束的意思。以“逸”入名强调超越、安逸、舒适、闲情逸致,是很新潮的男孩名字用字。给人一种安居乐俗、闲情逸致的感觉。 【迈】——本义指远行;引申为豪放,超越等意思。以“迈”入名强调豪迈、超越、前进之义,是很新潮的男孩名字用字。给人一种豪放不羁、青出于蓝的感觉。 起名办法分享 1.依照文武意境起名。文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崇文尚武都是家长想要自家孩子拥有的特质,还有希望孩子能文武全才,这种文武的状态也能体现在起名上。 2.五行八字跟个人运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名字要符合五行八字才能使宝宝在运势上有所提升。好的名字肯定是与五行八字相符的,能够给孩子带来好运。

中午,我吃饭刚吃到一半时,妈妈就对我说:“从今天开始,就由你来洗碗。”说完,就去睡觉了。我听了很不高兴,但又没办法。我吃完饭后,到洗手间,打了一盆水,把餐具放到水里,准备洗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盘子上的油,心里不舒服。我极不情愿地用洗洁精把餐具洗干净了,我又打了一盆水,把餐具清了一遍,餐具发亮。我的心情一下子高兴起来,心想:“这回可以受到表扬了。”哟,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真的受到了表扬。妈妈一起床,看见我把餐具洗得这么干净。笑眯眯地说:“今儿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挺不错的吗!”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可高兴了。从此,我很爱做家务。

第二篇:做家务活真辛苦

今天,我闲着没事做,玩了一会儿电脑,可是这些游戏太没趣了,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做家务活。一直以来,我很少做家务事了,现在趁妈妈爸爸去上班,我要赶紧把家里打扫地一干二净,给爸妈一个惊喜!

我拿起抹布,开始擦冰箱,擦电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擦了第一遍,唉,我还没擦干净,就已经大汗淋漓!现在还是冷天呢!我还流了汗,看来我又该去洗热水澡了,不然该怎么办?满身的汗让人不敢去闻!哎哎哎,不想了,赶紧擦吧,不然爸妈马上就要回来了!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直到过了1小时,我才擦干净。刚好,这时妈妈爸爸回来了,妈妈看见房间里一尘不染,高兴地笑了,夸奖我长大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心里是美滋滋的,可是身上却臭的要命,连爸妈都闻出来了,唉真丢脸!

做家务活真的好辛苦哦!爸爸妈妈平时这样做事,肯定更辛苦,我一定要多帮他们做点事情!

第三篇:做家务

以前,我一直以为做家务是件容易的事,可现在我才明白,做家务很辛苦,也懂得了妈妈的不容易。

我正悠闲地躺在沙发上时,妈妈说:“妞妞(我的小名),你帮妈妈丢垃圾吧。”我慢吞吞地站起来,看见妈妈手里拿着三袋臭不可闻的垃圾,我马上捂起了鼻子,说:“妈妈,明天丢吧。”“不行!蚂蚁爬得垃圾桶到处都是,会把家里弄臭的,今天一定要丢掉。”妈妈说。我小心地拿起袋子,呀!一只小飞虫爬到我手上了。我下了楼梯,不好,我的发夹掉了,我只好把垃圾放下,戴好发夹,拿起垃圾往垃圾池走去。沉甸甸的垃圾真重啊,从家里到垃圾池才一百多米,而我却在途中休息了三次,到了垃圾池,我好不容易才把垃圾丢进垃圾池中。

今天通过丢垃圾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很容易,但你做起来会感到艰难。我以后一定要多做家务,成为妈妈的“好帮手”。

第四篇:做家务

星期天,但是我没有睡懒觉。我早早的起了床,因为今天是妇女节。打算给妈妈一个惊喜,就想动手帮妈妈做家务。

我先来到厨房,拿起扫把小心翼翼的去扫客厅。地面上有一些灰尘,我就下决心打扫干净。我扫了这里,扫那里。灰尘好像是永远打扫不完似的,一些小绒绒似的东西,扫完了又出来,最后终于打扫的干干净净了。然后我又把餐厅、厨房、阳台、洗手间和三个卧室全部打扫的干干净净了。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衣服全部湿透了,满头满脸都是汗。

我接着又开始拖地,我先开始拖客厅,让我感到大吃一惊,灰尘就像是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似的,拖完了,又冒出来。我一边拖,一边扫,很快就把客厅搞定了。我看着光彩照人的地面,一蹦三尺高。紧接着拖完其他地方,我把家务做完了,这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

这时,我去找妈妈,妈妈看见我满头大汗,就问我:“孩子,你干什么了?”我说:“我帮您做家务了。”妈妈看了家里这样干净,高兴的对我说:“今天,我虽然没收到贵重的礼物,只要儿子心里有我,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第五篇:做家务

今天我早早的就把作业做完了,为的是试试妈妈洗碗有多少辛苦。因为平时看妈妈洗碗的时候很累的样子,所以才洗碗的。现在我就来洗一洗碗。别看只是洗一个小小的碗,这可要花很大的功夫的! 开始洗碗了。我先把所有的脏碗都放进一个大盆子里,再把洗洁精和水放进去就开始洗了。那盘子又滑又重一不小心就打破了,还会扎到手呢!所以我洗碗的时候还很小心呢。 开头我怕破了就先拿了个小碗来洗,妈妈既怕我摔破盘子又怕弄脏衣服,所以就在旁边耐心的教我和提醒我不要扎到了手。我洗啊洗啊……终于洗完了,不过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胸口还很闷呢! 我现在终于知道了家长的辛苦了。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报答家长,雇个保姆来帮忙。

第六篇:做家务

今天又是无聊的一天,我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的。心想:唉,如果有点有意义的事做该多好啊!突然,一个念头在我心中蠢蠢欲动,那就是帮妈妈做家务。

首先,我帮妈妈扫地。我拿起扫把,把一楼扫了一遍,再拿起拖把,把一楼拖了一遍。这两件简单的事就花了我半天功夫,让我满头大汗。可是我刚要收拾时,又把水桶踢翻了,地上满是脏水。我拿起拖把,慢慢地吸光了所有的脏水,可是我又不小心踩到了拖把,把一半的脏水挤了出来。没办法,只好重新再吸一遍了。

接下来,我就帮妈妈擦玻璃。我拿起抹布,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擦好一面玻璃。可是一块地方怎么也擦不掉,仔细的看一下,原来是水泥,我用尽全力,才擦掉了这一小片水泥。突然,脚下一打滑,我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可真够疼的!等我擦好了所有玻璃,都已经中午了。在又饿又累中,我开始做下一个家务。那就是:叠被子。

这是最简单的一项,也是最顺利的一项。我把被子甩平,再把被子的两角对折,把对折的两角跟另外一边的两角对折。然后再把被子对折一次,就完成了。

这个忙碌的上午使我懂得:妈妈日日都是很辛苦的。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孝顺妈妈。

1.记一次家务劳动 今天,吃过晚饭之后,决定要让妈妈休息,我来把碗给洗了.说干就干,我心想:“从来每次只知道端碗吃饭,怎么会洗碗呢?”我又想:“如果碗洗不好,妈妈一定会很生气的.”爸看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对我说:没事儿,来我教你.我鼓起勇气,心想,行!我一定要把碗洗干净.于是我打了一盆水,把碗放进去洗.谁知洗了三遍,却怎么也洗不干净,摸起来总是粘乎乎的.爸爸摸了摸,说:“别白费力气了,冷水是洗不掉油脂的,得用热水才行。

”我看着水盆,不好意思的笑了。

之后,我有换来一盆热水,将碗.筷子放入热水一段时间。

静泡过后,首先我只用抹布在碗里转两圈,之后倒入洗洁精,用力的在碗里使劲抹,但爸爸又对我说:“这样是不行的,”应该将抹布放在碗的边缘,沿着边缘来回的抹,说着爸爸也动起了手,给我演示了一遍,我就照着爸爸的样子去做,果然很快的将一个碗洗好了,我拿给爸爸看,爸爸对我说:“洗得不错,在继续洗。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也相继洗好了。

我越洗越快,不禁心里自喜,我终于可以帮助家里出一份力了。

最后,爸爸说:“快,把桌子抹干净。

”我拿起抹布在桌上乱抹,怎么也擦不干净。

爸爸说:“不能这样抹,应该有条理的一点一点的抹,这样才能干净。

”我按照爸爸的做法做好了。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刷碗和擦桌子竟有如此大的学问。

嘉汇中学 3年2班 张鸿洋2.记一次家务劳动 每天,妈妈学完电脑,回到家就匆匆忙忙地搞卫生,做饭。

我看见妈妈累得满头大汗,我就想帮妈妈 星期五,下午放学一回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让我来帮您做家务吧!”于是我先拿来抺布,洗干净,然后细心,仔细地抺桌椅,就算是一个小小的角落我都不放过。

我抺了又抺,把家里的玻璃抺得晶莹透亮,椅子抺得一尘不染。

最后,我一个劲地拿起拖把就拖,把家里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我累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但我心里却甜滋滋的。

妈妈看见家里变了样,高兴的对我说:“我的好孩子,你真棒,越来越会帮妈妈做事了……。

” 受到妈妈的夸奖我很高兴,我也懂得了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3.记一次家务劳动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做客。

我们一起陪爷爷看电视,奶奶在准备晚饭。

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被奶奶的一声求助打断了,我急忙跑了出去。

客厅里,奶奶正在餐桌上处理青椒呢。

奶奶对我说:“来,来,和我一起剥青椒。

”她先剪去青椒的秆子,再把青椒剪成两半,然后用剪刀把里面的籽挖出来。

她说去了籽的青椒就不会太辣了。

我以前没干过这活儿,真怕把自己的手指给剪破了。

但各种家务活都得学会,又是奶奶叫 *** 的,我更得表现表现了。

所以我马上干了起来。

我和奶奶两个人,一个剪,一个挖,配合默契。

很快,青椒剥好了。

因为 *** 得不错,还被奶奶表扬了几句,心里得意极了。

可还没等我得意够,我发现我的手、我的鼻子、我的下巴开始发热,而且越来越烫。

那是因为,刚才我的手碰了青椒的籽,后来用手又碰了鼻子和下巴,现在惨了。

我急忙冲进卫生间,拼命用水冲啊冲,可作用并不大,真难受呀。

当油亮亮的青椒端上桌时,你们猜,好吃吗?告诉你们:辣!超级辣!哈哈哈哈!4.记一次家务劳动 过年了,我和妈妈收拾了以下我的玩具堆,我有很多的玩具,都堆在了窗台的左下方。

首先,我把所有的玩具和玩具箱搬出来,我又拿了一个装满清水的盆子,还拿了一个抹布,准备擦玩具用的东西。

然后,我先用准备好的抹布泡进水里,一分钟以后,我开始把抹布捞上来擦玩具,我先拿起一个小玩具,我就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擦,把这个玩具擦得像新的一样,我把所有玩具一个一个擦完。

我从玩具里挑了些不要的或坏的装入口袋里,扔了出去。

这样一来,我的玩具就下了很多,地方也就宽阔了,不像原来似的,因为原先摆玩具摆的满地都是,爸爸妈妈走路都很小心。

从这次劳动看来,我以后要多帮妈妈干活,帮妈妈分担一些。

我们家里每天都是爸爸妈妈做饭,可是今天我想:我已经长大了,也应该自已来做饭了。

好显一显身手,让爸爸妈妈吃惊去吧!开始做饭了,我先把锅里放点油。

可是装色拉油的桶真是太沉了,我怎么也提不动,勺子也放不进油桶里去。

该怎么办呢?突然我高兴万分。

我想:家里不是有一坛猪油吗?油坛上面的孔那么大,用勺子把油舀出来不就行了吗?我怎么刚才就没有想到呢?于是我照这样的办法将油放进锅里,然后又在锅里放了一些花生米和白砂糖,还有盐。

最后我用铲子铲了几下,香喷喷的花生米就做完了。

接着,我又往锅里放了三个鸭蛋,然后,炒了几下,炒得快好的时候我才突然想起来,糟糕!盐和油还没有放呢!可是,当我放完盐和油时,鸭蛋早已成了糊锅巴。

哇,怎么遇上这么倒霉的事情呀!荷包蛋这下子真正成了锅巴蛋了。

最后,我把中午的冷饭倒入锅里,放了一点油,饭总算做好了。

我尝了尝饭菜,除了花生米和荷包蛋不大好吃,饭还有点儿味道。

这时候,风呼呼地刮着,好像在唱歌似的:小朋友,请你别伤心,你真是太能干了,第一次做饭就这么了不起!让我也走进人类的世界,去品尝你那些美味佳肴。

虽然我今天...

吃过晚饭,我向妈妈要求帮忙洗碗,做家务日记:帮妈妈洗碗的作文300字。

以前妈妈洗碗,我就特别羡慕,因为我喜欢玩水,觉得洗碗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妈妈答应了我的请求,我十分高兴,信心满怀地走进了厨房。

我先接点水,就开始洗了。

哎?怎么油乎乎的,碗和手都黏黏的。

突然我想起忘记倒洗洁精了,我将洗洁精倒入水里,丰富的泡泡一会就将油渍洗干净了。

我又用水将碗洗了两遍,把水池边擦干净,看着被水泡的发皱的手,觉得洗碗并不简单,日记我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你辛苦了,看我洗了一次碗,手就成这样了,你还要洗衣服,打扫卫生,怪不得你的手越来越粗糙了。

我以后要多帮你做家务!”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我以后更要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Li Ting like to do some chores Li Ting is a good student.Every Sunday she always has a lot of homework to do,but,to finish her homework is not her only Sunday task,she like to do chores to help my parents.Washing her pet is one of her favorite Sunday chores.Her pet is a white cat,and her voice is vivid,her eyes is big and beautiful.Of course,she dislike some chores,for example,cooking,washing dishes and so on.She think cooking is very boring.What is your Sunday chores?Please tell me. 说明:本文取自文档资源共享,特说明.

今天是星期天,又是我们家打扫卫生的日子了。

我正在做作业,看见妈妈正在挥汗如雨地打扫卫生,我十分不忍心,就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跑过去帮妈妈做家务。

我们家打扫卫生一般是擦窗户、扫地和拖地。

首先是擦窗户,我先把抹布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找来一张椅子,小心地站在上面擦起玻璃来。

只见玻璃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使劲地擦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窗户擦干净了。

啊,真累! 窗户擦干净后,就要扫地了。

我找来了一把扫帚,然后弓着背、低着头、弯着腰,手中拿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起来。

我仔细地把每个角落扫了一遍又一遍,连一点儿纸屑也不放过。

最后我把一大堆垃圾倒进垃圾桶里。

这样,整个家都干净多了。

扫完地后,我开始检查地板,发现地板上还有一些污垢。

于是,我找来拖把,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认真地拖起地来。

我对准污垢拖了又拖,终于把污垢拖干净了。

污垢是没有了,可是地板却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怎么也拖不干净。

这时,我已经非常累了,满头是汗。

妈妈见到我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连忙给我递过来一条毛巾,说:“孩子,你那么辛苦,还是别干了。

”我听了妈妈的话,真想不干了。

但是,我脑海里马上出现妈妈满头大汗做家务的样子。

心想:妈妈为了我每天都那么辛苦,我这点儿辛苦又算得了什么!想到这里,我说:“妈妈,我不累。

”说着我又继续拖起地来,直到把地板拖干净。

经过我的努力,房子真是变得一干二净了。

虽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能为妈妈做家务,我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

第一次做家务活丰盛的晚餐端上来了,我垂涎三尺,胃口大开。

禁不住筷子手指双管齐下,真像一只小馋猫。

妈妈瞧着我这副样子,一本正经地宣布:“今天谁吃得最慢,谁就洗碗。

”我想:妈妈知道我每餐饭都吃得最慢。

这不是分别在捉弄我吗?结果可想而知——今晚我洗碗了。

倒霉的我穿上妈妈厨房的专用外套,真像一位小厨师。

我请妈妈做顾问,请爸爸做评委。

在顾问的指导下,我先把碗筷小心翼翼地搬到水槽里,餐桌上的残羹、剩菜用抹布抹到垃圾桶里去,把油腻腻的菜盆放在槽边。

接着用安利的洗洁精倒在洗碗布上,用洗碗布把碗筷全部擦一遍,然后用太阳能温水给它们泡了个澡。

接着用清水冲洗一下,把残留在碗的水渍滴净,一个个放入碗柜。

只见大碗站在小碗身上摇摇晃晃,像一个个不倒翁,顾问发现了小声提醒我:“碗要从小到大倒扣在框子里,否则会摔个粉身碎骨的。

”我马上采纳了顾问的建议。

眼看洗碗的任务就要大功告成了,突然发现高压锅脏得面目全非。

我想:平时,都是妈妈烧饭,爸爸洗碗的,这就是粗心大意的爸爸日积月累留下来的杰作,今天我得给它洗面革新了。

想干就干,我挽起衣服的袖子,准备用清洁球擦高压锅的内部时,顾问又提醒说:“恬田,不要用力擦,要不然会破坏高压锅的表层,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就会乘虚而入,融在食物里。

”我听了顾问的话,马上改用软布擦洗。

不一会儿,我把高压锅内部擦得干干净净,外表用清洁球轻轻刷,没多久高压锅洗得贼亮贼亮的,像一面面镜子,顾问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最后是评委评分了,评委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夸我是根“棒棒糖”,将来做家务一定会“青出于蓝”。

我听了,故作谦虚地说:“举手之劳,多谢夸奖啦!”可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

采纳我吧!!!!!!!!

我帮妈妈做家务因为我的暑假作业里有一个让帮助家长做家务并写出感受的作业,所以妈妈每天不停的念叨:“快帮妈.做家务,然后写感受。

”终于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不想让妈妈再念叨了,所以帮妈妈干起了家务。

平时看妈妈擦地好像很轻松,我就干点儿轻松的活吧!毕竟我还是个小孩子吗!于是我便把抹布拿来了像模像样的洗了两下,妈妈说:“你只要把大屋擦完就行了。

”头两下 *** 得还挺起劲,后来我就没劲了,累得不想干了。

转而一想,不行,怎么也得把大屋擦完呀!我左擦右擦、横擦竖擦,好不容易把大屋整个擦了一遍,然后喊道:“妈妈,我擦完了。

”不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边走边说:“我来看看你干得怎么样了?”妈妈看着我擦的地板大吃一惊,我说:“怎么样 *** 得还不错吧,不用你夸,这是我应该做的。

”妈妈瞪大眼睛吼了我一顿,还夸你,不打你就不错了,你是在擦地还是在画画?后来妈妈看在 *** 得都流了一脸汗的份儿上就没再说下去。

至于我留下来的那个“残局”还得妈妈替我收拾。

通过这次干家务我懂得了“看花容易,绣花难”的道理,一些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很难。

虽然我擦地擦得不干净,但是我努力做了,而且我知道了没有做好的原因,下次肯定会有所改进,同时也理解了妈妈的辛苦,她每天既要工作,又要做那么多家务,多累呀!我不但没帮她做家务,还总惹她生气,学习马马虎虎不认真,太不应该了。

我今后一定要多帮妈妈分担家务,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辜负父母的一片期望。

做家务早上,我跑到阳台那儿,抬头一看,哇!窗户上落满了灰尘。

要不,我来做下卫生吧。

我走进卫生间装上一满盆水,拿上抹布,爬上窗台,就开始了。

我先用干抹布把灰尘擦掉,再把抹布打湿认真地擦起来。

突然,我发现有一扇窗户非常脏,就赶紧从窗台上走过去使劲擦,可无论怎样就是擦不干净,我再仔细一看,原来是窗户反面的灰尘啊。

我把窗户打开,走到防盗网上,然后关上窗户用劲擦起来。

我连续用湿抹布擦了几遍,然后我又找来旧报纸擦了一遍。

擦完了,我跳下窗户回头一看,啊!好像我们家没装玻璃一样。

擦完窗户,我又去扫地。

我找来扫帚,弯着腰认认真真地扫起来。

我仔细地把每个角落扫了一遍,然后把一大堆垃圾倒进垃圾桶里。

这样,整个家都干净多了。

接着是拖地。

我随手拿起一个拖把打湿,结果却拿不动,原来这个拖把吸水量很大,还好,家里还有一个吸水量小的拖把。

我换了一个拖把开始拖客厅,啊!好累呀,我腰酸背痛,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真想不干了,可想想这是最后一步,不能半途而废。

我咬牙坚持着,终于,地被我拖干净了。

看着干净的家,我心里像吃了蜜似的! 啊!一半天的劳动累坏了我,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对我说:“曹越,放假期间除了要做好你自己的作业以外,要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妈妈在旁边附和道:“是啊,帮妈妈做点事了,都11岁了!这样吧,暑假期间每天的零花钱与你完成的家务活挂钩。

”起初我听爸爸叫 *** 家务活我很不情愿,当听到妈妈说做家务活与零花钱挂钩,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妈妈又及时补充了一条:如果没完成,可得扣工资。

第二天,我就做为家里的小小打工仔开始工作了。

吃完午饭我开始收拾桌子,望着桌子,我束手无策,是先把菜端进冰箱里呢?!还是先擦桌子?!到底是先洗碗,还是扫地?!我搔搔头,求援似的瞧着正在一旁似笑非笑的妈妈。

妈妈的目光似乎在说:“怎么了,不是每天都看惯了的事吗?!”妈妈走过来,站在我身边,我撅着嘴,不好意思的说:“妈妈你教我,我来做。

”妈妈教我先把菜放进冰箱,再收拾桌子,先擦桌子再洗碗。

我在妈妈的指点下,认真的做着每一件工作,由于是第一次做,我顾了东忘了西,常常事倍功半,忙的不亦乐乎,终于,忙完了!我躺在沙发上,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唉!累死我了,真不知道妈妈每天是怎么干的。

我第一次尝到了辛劳的滋味,也得到了劳动“工资”——辛苦的人民币5元! 几天后,我“打工”已经熟练多了,先把菜放进冰箱,再用抹布擦桌子,然后洗碗扫地。

一旁的妈妈看着我有条理的完成了所有工作,欣慰的笑了。

学做家务事今天,我送给妈妈一份节日礼物:帮妈妈做家务---煮饭。

我洗干净手准备煮饭。

首先,我拿来一个小盆子,将量好的米放进去;然后,用手把米捏几下,接着把水倒进盆子里,把手放进米里“唰唰唰”地在水里转了几个圈;最后,再用一个手拿着盆,用脚把装洗米水的盆子拉过来,用另外一只手把倒水的小口堵住,慢慢地把水倒出来。

哎哟!米倒出来了,幸好我反应快把米给接住了。

我把手上的米拍回盆子里……洗了一次、两次、三次,但是洗第三次米的时候水一定要倒的一干二净。

米洗干净后,我拿来舀水的大勺子,舀了适当的水,倒入电饭锅那个小铁盆,然后将盆子里的米倒进去。

最后把“他”擦干,再放入电饭锅里,摁好按钮,就大功告成可以开始煮饭了。

今天我学会了做一件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讲究的家务事,还懂得了做家务事原来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以后我要常常帮妈妈做家务事。

标题:学做家务的作文学会家务今天是星期天,我请妈妈教我学做家务。

妈妈说“好吧!那就从最简单的家务---洗碗开始学起吧”。

妈妈给我讲了一遍如何做,我一一记在心头,心想这有什么难,看我的好了。

我按照妈妈讲的方法,先小心翼翼地把剩饭倒掉,接着放水,倒洗洁精。

开始洗筷子了,我把筷子用力在手里搓呀搓,直到洗干净为止。

接下来洗碗,我拿来清洁球,在餐盘上不停地擦,终于将一大堆的盘子洗干净。

最后,我又用清水,将筷子和盘子一个个清洗干净,将它们摆放好。

筷子和碗洗好了,我的手也累得发酸,我这才明白妈妈平时做家务是多么辛苦。

妈妈看到 *** 活后,高兴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会帮妈妈做家务了。

今天是星期天,又是我们家打扫卫生的日子了。

我正在做作业,看见妈妈正在挥汗如雨地打扫卫生,我十分不忍心,就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跑过去帮妈妈做家务。

我们家打扫卫生一般是擦窗户、扫地和拖地。

首先是擦窗户,我先把抹布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找来一张椅子,小心地站在上面擦起玻璃来。

只见玻璃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使劲地擦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窗户擦干净了。

啊,真累! 窗户擦干净后,就要扫地了。

我找来了一把扫帚,然后弓着背、低着头、弯着腰,手中拿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起来。

我仔细地把每个角落扫了一遍又一遍,连一点儿纸屑也不放过。

最后我把一大堆垃圾倒进垃圾桶里。

这样,整个家都干净多了。

扫完地后,我开始检查地板,发现地板上还有一些污垢。

于是,我找来拖把,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认真地拖起地来。

我对准污垢拖了又拖,终于把污垢拖干净了。

污垢是没有了,可是地板却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怎么也拖不干净。

这时,我已经非常累了,满头是汗。

妈妈见到我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连忙给我递过来一条毛巾,说:“孩子,你那么辛苦,还是别干了。

”我听了妈妈的话,真想不干了。

但是,我脑海里马上出现妈妈满头大汗做家务的样子。

心想:妈妈为了我每天都那么辛苦,我这点儿辛苦又算得了什么!想到这里,我说:“妈妈,我不累。

”说着我又继续拖起地来,直到把地板拖干净。

经过我的努力,房子真是变得一干二净了。

虽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能为妈妈做家务,我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做家务的日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