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排名中总论文数是指在这个排名学校学生以及老师一共发表的论文数量。用这个排名来衡量高校的实力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大学排名,侧重衡量高校的研究实力,以其客观、稳定、透明的排名数据和排名方法获得国际称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1998年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学院。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是我校主办的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本科二级学院。学校于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于2000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3754人。现有教职工133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865人,具有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2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61人。有数十位教师曾获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近三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等科研项目259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89部,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723篇。获国家、省、部、市等各级奖励100多项。学校设有电子与信息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育学院、会计学院、美术学院、民族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政法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部、大学英语部、体育部等3个教学部和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共有41个本科专业,学科覆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地招生。目前学校拥有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办学定位是: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全省各级各类中职和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等。 学校设有广东省工业实训中心、电气工程虚拟演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光机电一体化”研究型重点实验室和高等职业技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目前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图书馆藏书246万册(含电子图书84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2000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近2万种、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裤22个,已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设有高教职教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 学校的发展目标:利用我校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面向职教的师范教育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以我校广东工业实训中心、师培中心和高教职教研究中心为基地,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学定位,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领先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原广东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1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为现名,是广东省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校园位于广东省省会、美丽的化成广州市,设有海珠校区和花都校区,分别坐落在海珠校区新港中路315号和花都区迎宾大道西30号。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等12个研究机构,开设25个本科专业和28个专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 非师范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英语(商务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减排)、生物科学(食品卫生安全)、环境生态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学校教学设备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施先进、齐全,师资队伍强劲;完全实行高校管理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均可享受图书馆、休闲及运动场所等校园公共设施与统招生同等待遇,所有课程均由经验丰富的名师担纲,亲身执教,指导高校学习,保证教学质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好,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但学校的教学设备还不是很完善,在同类院校当中算是一个中等院校,下面是对该校各方面的详细介绍:
1、学校简介: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开设3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
2、师资力量:有教职工854人,其中专任教师503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74人,占教师总数34.59%;有博士学位教师203人,占教师总数40.36%。
3、教学特色:以学前教育和小学师资培养为核心,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专业基础实、实践技能强、信息素养高、发展潜力足的教师教育人才。
4、科研成就:获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5项,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纵向和横向项目338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198项;自然科学类项目148项,人文社科类项目192项。
5、对外交流: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英国桑德兰大学、英国纽曼大学、柬埔寨东南亚大学、台湾屏东大学等10多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办学协议,同时开展了“3+1”和“3+1+1”学分互认模式的联合办学项目,拓展了具有国际视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130篇。2022年南开大学是高校中第一个将化学两刊(化学学院主刊)数量突破100的高校,全年发文数量达130篇。南开大学,位于天津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国际公立大学论坛成员,是“学府北辰”之一。
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到三篇的学术论文,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
对于研究生来说,在开学的第一天上硕士导师变会告诉学生最基本的研究生毕业要求,我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三年的读研期间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但是对于每个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以及发表期刊每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的规定,一般来说是高校都会有自己认可的期刊库,只有在这些期刊上面发表相应的论文才能够算是达到毕业的要求,而不是那些为了评选奖学金而发表的一些没有营养的论文。
研究生介绍:
研究生(Postgraduate)是国民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按照学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及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
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
具体到计算机科学: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2007.01.01-2017.2.28(十年)。
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
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
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
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
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1、第一档次中国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和北大连年都为抢生源交战,排名一个第1、一个第二,可谓是不分雌雄,这两所牛校是很多高材生的必争之地,清华北大各有优势,在中国可谓是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第二档次中国名校:(1)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上海交大、清华、北大四所大学放在一起又可统称为中国四大名校,是名副其实不可撼动的十大名校之首。(2)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清华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亚洲第一,同时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16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球第17名。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必须是C刊,sci刊,有的不需要;期刊等级也不一定,有的就只要普刊即可。有的要求三篇以上,有的只要求一篇即可。
2016年我国科研机构发表sci论文数量排名Top 50
2016年我国发表SCI论文数量增长较大的科研机构排名Top20
自1999年以来,经过“985工程”重点建设,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中的位置明显提前,特别是浙江大学,一举从徘徊于全球450至500名跃入351到400名,相当于4年向前挪了100个位次。
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世界范围内总共有41,642篇SCI;在全球共41,642篇SCI撤稿中,国内有19,421篇,高于第二位美国的5,607篇。其他主要国家数据如下: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印度,分别是收录了3.3万篇、2.8万篇、2.4万篇、2.2万篇、1.6万篇和1.2万篇。
2016年SCI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共304054篇,整理2016年我国科研机构发表SCI论文数量Top50 :
截至2014年4月,该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皮肤病、卫生事业管理等65个省、校级研究所。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理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安徽人群健康与重大疾病筛查和诊断省级实验室、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徽省口腔疾病研究省级实验室、安徽口腔疾病研究省级实验室、消化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人畜共患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病原生物学省级实验室、安徽老年病分子医学省级实验室、安徽内分泌代谢省级实验室等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抗炎免疫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抗炎免疫中药药理研究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药理(心脑血管)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生物医学基础与应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临床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2007年至2012年,该校科技项目总经费达2.54亿元,其中纵向经费达1.99亿元,国家级项目经费占纵向经费的70.7%。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0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以上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9166篇,自然科学类三大检索论文714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 。2009年至2013年,该校共承担“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近年来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和卫生管理奖各1项。先后以责任作者单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学》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2008年度,该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5项,总资助经费1018万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1612篇,全国高校排名第49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50强,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92篇223次,全国高校排名第98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该校皮肤遗传研究团队发现银屑病易感基因,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这一发现标志着中国银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继2005年和2006年连续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之后,该校徐德祥和魏伟教授领衔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2001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一科技论文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2009年度,该校自然科学研究排名跃升至安徽省省内第3位、省属高校第1位。再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共有246项项目获得资助(含16项横向课题),资助总经费3384.8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9项,总资助经费1038万元;新增1项科技部“十一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973计划项目前期专项,1项863计划专项。发现银屑病、红斑狼疮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三项原创性重大成果被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自然遗传》刊载 。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第44位,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2位,国内论文被引全国高校排名第66位。张学军教授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 2011年,该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各类省级奖项16项。发表国内科技论文2302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列第31位,SCI收录文献全国高校排名112位,35篇论文被评为“表现不俗的论文”,8篇论文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2010年自然出版指数中国报告》中该校位列中国区第13位,在《自然》子刊《自然遗传》排名上,该校名列全国榜首。共有426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总经费607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97项,资助经费3809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继续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连续10年保持递增,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截至2012年12月,该校发表在《自然遗传》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已达到17篇 。2012年,该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8项,总资助经费4339万元,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青项目资助 。 党委书记:李俊校长:曹云霞副校长:胡志、朱启星、金宗祥党委副书记:刘群英纪委书记:常业军 校长党委书记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姓名职务任职时间郭琦元东南医大校长1926年5月—1930年1月李广涛党委书记1951年2月—1956年6月郭琦元东南医学院院长1930年1月—1947年1月陈韧党委书记1956年1月—1964年2月张锡祺东南医学院院长1947年1月—1952年10月李广涛党委书记1964年2月—1966年10月张锡祺安徽医学院院长1952年10月—1960年5月崔剑晓党委书记1964年2月—1966年10月陈韧安徽医学院院长1960年12月—1964年2月陆志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0年2月—1971年4月李广涛安徽医学院院长1964年2月—1966年10月杜旭党委书记1971年4月—1973年5月陆志杰革委会主任1968年6月—1970年2月陈韧党委书记1973年5月—1976年6月李培生革委会主任1971年2月—1973年5月张长安党委第一书记1976年6月—1977年8月范瑞峰革委会主任1973年5月—1976年6月陈韧党委书记1976年6月—1977年9月龙云彩革委会主任1976年6月—1977年8月龙云彩党委书记1976年6月—1977年8月刘正文革委会主任1977年9月—1978年2月刘正文党委书记1977年9月—1979年1月程毅川安徽医学院院长1978年2月—1983年9月田玉秀党委书记1979年1月—1983年10月许建平安徽医学院院长1983年10月—1985年3月姚静篁党委书记1983年10月—1988年8月徐叔云安徽医学院院长1985年4月—1985年12月任诗书党委书记1991年3月—1995年8月徐叔云安医大校长1985年12月—1997年9月夏英庭党委书记1995年8月—2003年6月夏英庭安医大校长1997年9月—2001年12月桂宁东党委书记2003年6月—2008年9月张学军安医大校长2003年6月—2014年3月李俊党委书记2008年9月— 曹云霞安医大校长2014年3月—--------------------------------------------
注重知识的传递
优点:
1、相对公平
2、相对经济,节省资源,减少投入,平衡投入产出比
3、相对稳定合理
4、对于培养孩子相对基础扎实。
扩展资料:
高等教育正在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2016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80所,比2012年增加90所,其中普通高校2596所。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373.8万人,增长11.2%,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到20%,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的指标。毛入学率超过15%,高等教育就进入大众化阶段,超过50%,则代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中国的毛入学率虽然与美国相去深远、不过很快就赶超部分发达国家了,但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不能单看毛入学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等教育
去年年底,和一个已经辞职去学校教书的原同事聊天,聊起了她去年参加的高级职称评审的事情。她说她参评的工程类高级职称,如果通过了,将得到和学校副教授一般的待遇,可惜没过。 问其原因,论文太少而且发文的刊物级别不高,她感叹说:“如果有一篇SCI就好了!” 我说高工不需要太高的刊物级别的,有的同事在区内的省级刊物发一篇就把副高得了。她说到了高校后标准就不一样了,至少要一篇EI才行,并且把她们学校的论文奖励标准发给我看了,一看震惊了,发表一篇SCI论文按不同级别奖励8000-20000,我的天哪?高校真是太有钱了! 这SCI是什么东西,值得高校老师和学生们不遗余力的去苦苦追求。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这种论文被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职称晋升和学位评定的标准。比如博士毕业就必须发表过SCI论文,要评教授更是硬指标。 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将很多精力浪费在于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上。而且SCI论文都必须用外文撰写,又使得他们不得不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挤占很多应该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 据了解一般SCI论文的版面费在1000-1500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就是7000-10000人民币左右,但是也有少数期刊的版面费非常高,达到15000元以上。早上在今日头条上还看到一篇文章说我国每年花在SCI论文发表上的费用都够造一艘航母了,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啊! 其实这些SCI论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就是阳春白雪,没有多少人能够用得上,即使看到了也看不懂,在国内的科技工作者想看看不到,想用用不了。比如我在工作中也会参考一些外文资料,但顶多就接触过一些美国SAE论文而已,那是相当于EI水平,SCI几乎没遇到过。 想想这次疫情,关于新冠病毒的论文大都首发在国外的SCI检索刊物上。如果不是2020 年 1 月 21 日,南开大学副教授高山在中文核心期刊《生物信息学》上发表关于《武汉 2019 病毒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被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的指控,大部分国人都不知道这个病毒早被发现而且已经早就开展研究了。 而且国内专家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的指出在去年12月中旬即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假如这些文章都在国内发表,是否能早些引起广泛关注,早做控制,是否能避免更多的悲剧。 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估计已经痛中思痛了吧!终于认识到了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要求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了。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意见》要求,要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这条对于我的那位从企业过去学校的同事应该是一大利好吧!至少不用去跟其他老师比拼英语了。 该《意见》还要求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文首那份奖励表中的SCI发文奖金如果用到国内核心期刊发文奖励上是不是更容易激励国内高校教师学生的高水平论文发表,促进国内学术水平的进步,我们拭目以待。 该《意见》还对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有了新要求:学校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我一直想读个工程博士,但一直受制于英语水平不高,怕发不了SCI论文毕不了业,这样一来,唯一的障碍扫清了,今年该考虑了,要不然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