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发表论文

一、宁德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 宁德师范学院 有2个校区,分别为东桥校区和蕉城校区,东桥校区地址为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学院路1号、蕉城校区地址为宁德市蕉城区学院路1号。 二、宁德师范学院简介 宁德师专的前身是建于 1958 年的福安师专, 1962 年困难时期停办。 1975 年秋,宁德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 1978 年 12 月 28 日 , 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宁德师范专科学校。 1990 年 8 月,闽东职业大学并入宁德师专。 1994 年 3 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表彰和奖励,两度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五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 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建校以来, 共培养了 19000 多名毕业生。 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宁德学院的目标,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初步达到举办本科学院的基本条件。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与专业结构, 2000 年以来新设了 14 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基本形成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干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 共有各类专业 39 个,其中师范类专业 12 个,非师范类专业 27 个。 学校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 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才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有省级教学团队 1 个、省级教学名师 2 人、省级精品专业 1 个,省级精品课程 4 门,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 项。学校重视 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 2004 年底教育部组织的高职专科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达到“良好”。 近年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超过 92% 。 学校重视抓好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了区域经济、生物技术、数学、畲族文化等研究所。学校教师参加国家“ 973 ”、“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重点科研项目共 80 多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等 30 多项 (其中彭彪教授的花卉矮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寿教授的数学项目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黄家骅教授的居民经济学研究获省社科成果一等奖) , 获国家专利 3 项, 正式 出版论著、教材 248 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639 篇, 其中 国外学术刊物发表 50 篇。 《宁德师专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宁德师专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分别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报。 学校注重从宁德特色产业的生产实践中筛选课题,主持或参加直接服务于宁德市工农业生产的国家、省、市科研课题 20 多项,其中食用菌栽培、槟榔芋再生植株、草莓快速繁殖、章鱼人工育苗、笋类食品保鲜加工、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环境监测、闽东北亲水游规划与导游词的编写等技术的研究,对于服务地方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Q: 宁德师范学院毕业要求 : 宁德师范学院毕业要求如下:1. 完成学分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分要求,包括各类课程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和毕业论文学分等。2. 满足学业成绩要求:学生必须在各门课程中取得合格成绩,且平均成绩不低于学院规定的标准。3. 完成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要求,并取得相应的证明材料。4. 完成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学院规定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5. 完成毕业考核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学院规定的毕业考核,包括综合能力考核和学科知识考核。6. 具备毕业资格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学位授予权要求和学籍管理要求,且没有违反学校纪律和规定。

宁德师范学院是区域知名大学,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环境条件好,就业率在95%以上。

学校占地面积1215.38亩,设东侨、蕉城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约35.6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00.73万余册,电子图书140.91万余册、电子期刊15.42万余册、学位论文48万余册,拥有cnki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等中外电子资源和畲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馆藏和地方志及地情文献资料。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0958人,设11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近五年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获奖86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20多项,学生创新成果(论文、专利等)累计达150多项。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867人,具有正高职称66人,副高职称218人,博士159人,硕士438,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6人,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6人、省“雏鹰计划”1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BC类)5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以上内容参考:宁德师范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期刊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建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门史、基础数学硕士学位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涉及语文、数学、英语、思政、物理、化学、小学教育七个学科方向)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度自治区级高校特色专业:人文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治区级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训练室):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技能训练室、现代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室、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室、心理健康与素质技能训练室、美术鉴赏与实践技能训练室、音乐鉴赏与技能训练室、大众体育与健康技能训练室、大学生英语听说技能训练室、师范生“三字一画”技能训练室、学生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训练室、大学生创业模拟训练室、学生“休闲读书”廊、学生“学习与研讨沙龙”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宁夏大学实现联合办学,同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和斯里兰卡东南大学、印度沙迪大学、英国东泰晤士学院、韩国又松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有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同湖北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有国内首家“中国外语教学行动研究实验中心”,开辟了我国外语教学行动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8.6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现刊655种。截至2014年年底,学校图书馆可使用CNKI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7342种 。 学术刊物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是宁夏师范学院主办、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自创刊以来,经历了一个由不定期到定期,由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由季刊到双月刊,由人工铅排到激光照排的发展历程。1980年10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固原师专学报》创刊,时为内刊且不定期,16开本。1984年学报固定为社会科学版季刊,每年另出一期自然科学学报。1989年1月,经宁夏新闻出版局批准公开发行。1996年改为双月刊,其中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2007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固原师专学报》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由宁夏师范学院主办、主管。截至2015年9月,已出版36卷、180期,其中社会科学135期,自然科学45期 。

包头师范学院学生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的整个流程,简单概括就是:定稿-选择期刊-审核-通过/返修-支付费用-定版-排版校对-印刷-出刊邮寄-上传数据库接下来按照步骤详细说说每个发表环节以及注意事项。定稿:其实就是写论文,这个我也不是专业的,所以不多说,仅从发表的角度简单说几句。1.关于论文主题:如果你的文章是准备用来发表的,尤其是准备投稿普刊,那么有些选题千万不要碰,比如港ao台、疫情、涉党涉政、宗教、神学、封jian迷xin、校园bao力等等,不要问为什么,这类主题写了大概率发表不出去!即便有收的,审核也严格,论文内容不能有不适合刊登的点。选择期刊:我个人认为这是发表论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很耗费精力和时间。选择期刊分为两步——第一步,大家务必要先弄清楚自己对期刊的要求,尤其是因为评职称、评奖学金、保研等这些原因需要发表论文的,一定要先去看看学校、单位对期刊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比如期刊等级,是要普刊、学报还是核心?是不是非知网收录的期刊不可?最晚什么时候需要提交评审材料?第二步,选择的期刊一定要是正规的学术期刊,即该期刊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并且在知网、万方、维普这三个数据库(至少一个)稳定、正常更新,且收学术论文,别你在总署能查到某个期刊,数据库也稳定更新,结果人家根本不收学术性论文(比如《中国经济评论》),而你还傻傻地去投稿。而总署可查、数据库稳定更新也只能保证期刊确实存在,(青墨手打严禁复制粘贴)却不能保证你发的就一定是正刊本身,毕竟存在不少盗版刊物,所以收到录用后一定要先打杂志社电话查稿,确认文章确实被正刊录用了再付款安排。慎发电子刊、报刊、增刊,因为认可度不高,所以除非单位、学校明文规定可用,否则不要发;不要发假刊、套刊,尤其是期刊网的刊物,前面那几个还只是不太正规,但好歹是真的,假刊、套刊直接就是假的!!!假的东西能有用吗?第三步,弄清楚对期刊的要求后,根据要求去选择合适的期刊。这里需要说到投稿的两种方式:自投和找中介代发如果你是准备自己投稿,那么——首先,一定要找到官方投稿方式,可以去各数据库下载期刊的版权页,上面都会有投稿邮箱但如果你时间比较紧张、着急出刊,又或者实在没有精力去收集筛选期刊信息,那么也可以找中介代发(仅指普刊,核心找代发性价比太低了),不需要你自己花时间去找期刊,只要告知论文主题和对期刊的要求,就能给你推荐最合适的期刊。以上,发表论文的大致流程就是如此。

发表论文无非就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自己投稿,买本杂志,根据版权页上的投稿方式去投稿(这种的弊端就是周期太长,对于着急的客户,不适用)当然,跟杂志社关系好能顺利发表的请无视我的话 因为直投杂志社容易,能成果发表难,我认识的主编跟我说他们邮箱里的稿件基本上没有低于过1000篇,而且杂志社就那么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忙的过来,就算抽时间看下邮件也就是看个题目,题目不新颖没吸引力的直接略过,就算点开文章,也是先大概看下职称、单位、研究方向、摘要、关键词,没什么吸引人眼球的内容也直接pass掉。第二种就是找代理机构发表(这种的需要睁大眼,发表行业鱼龙混杂,必须得保证自己发的杂志是正刊,也不能是增刊)。找代理机构认准以下几点;一、首先选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能查到的正规杂志二、其次是某宝担保交易,更有保障三、最后录用通知下来后,亲自打版权页或者收录网站(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上查稿电话查稿确认录用后,再付款。

大学生怎么发表论文

你们知不知道大学生怎么发表论文呢?对比各种类型的论文其实大学生论文是最简单的,有些学生误以为发表论文什么的都是研究生们才需要干的事,那么大学生怎么发表论文呢?下面就和我们来看看吧。

在选择期刊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选择,要选择合法的正规的期刊不要了,虽然学生期经济不是很充裕但是也得问清学校相关部门一些关于论文要求,因为期刊分级别的分为普刊、核心期刊,普刊包括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普刊简单的说就是普通的期刊涉及范围较广,作者选择这个的居多。而核心期刊属于学术性的期刊,一般的科研机构的人员评职称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者多篇的文章,核心期刊较难投稿相比起来还是普刊容易些。期刊要选择合法的正规的期刊,如何辩解其真伪呢?正规的期刊都有主管单位、主板单位、国际标准刊号、国内统一刊号,正规的一般都是被知网、维普这些知名的网站收录,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就直接去知名的网站搜索一下,一定要选择合法正规的期刊发表文章。

1、对比各种类型的论文其实大学生论文是最简单的,因为不管是从内容的深度还有广度来说都是要比其它的论文要简单很多,而且要求的字数也比较少。所以在写的时候自然是轻松很多。那么如果自己要写论文的时候该怎么样能够写出来呢?很多人写论文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憋出来的。每次可能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而且在前面的时候可能什么也想不出来但是到了后面的时候才慢慢地一点一点的磨出来。这个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呢?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选对一个导师,大学生论文其实真的很简单,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而且自己的老师也是擅长这一块的研究的话就可以选择自己的老师当导师让他看看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否正确。

2、大学生论文想要写好的话其次就是能够在前期的时候积累最后多的一个素材这样才可以保证自己在接下来写论文的时候能够不出现肚子里没有墨水的情况。因为老师只是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只会帮忙看看你哪里有错然后再给你提供一个帮助。至于深层次的帮忙的话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老师的精力是有效的,能够分给学生的时间也是有效的。所以在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多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然后得到灵感以后就可以自己开始着手写论文了。其实这个过程一点都不难,但是确实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前期积累不够的话后面写论文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吃力,甚至是什么都想不出来。

3、其次想要写好大学生论文的话要找出写这个话题的新意在哪里。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论文的话或者不知道怎么样写出比较有特色的论文的话其实是不可能会打动读者的。因为读者看过了很多的论文,甚至是老师,在自己答辩的时候老师也是提前研究过了这个论文,如果没有什么新意的话其实是没办法达到自己的一个想法的。不过找不到新意的话也是可以跟自己的导师探讨探讨

发表论文的2种投稿方式和避坑指南:

泉州师范学院学生发表论文

师院的创新学分想申请是不容易的!参加省级以上的比赛并且得一、二、三等奖才能有申请机会,看好了,是申请机会,能不能批下来还不一定,因为还要看你参加比赛后,获奖奖状上盖的章够不够大!!这才是关键,奖状上的章最好是越正规越权威越好。 至于发表论文,那也很不容易。就算发表在核心期刊、国家期刊上好了,所发刊物必须要是学术刊物,文章要有三千字以上。以上这些都还好,都是你查看师院创新学分申请就能看到的,但是还有你看不到的:你的论文交到大院教务处申请创新学分,大院教务处要审查你这篇文章所发杂志的主办方,出版社,还有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你去大院教务处询问多少次,大院教务处的老师都不会明确告诉你,大院教务处老师只会告诉你,只要是CN刊物就可以,但是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而且你还会遭到大院教务处审查创新学分的那位老师的冷漠对待,而且小院老师也不知道审查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目前大院教务处审查创新学分的是教务处办公室的科长,姓颜,女的。假如你要去大院教务处询问,做好长时间等待的装备,以及等来此人以后,此人给予你的恶劣态度,但是你一定要谦虚!很谦虚!态度一定要恭谦!不管她以何种方式对你说话,你都要陪笑脸,不然后果。。。。我没试过,我也不知道。。。这位老师因为是科长,所以管的事比较多,我们有同学是因为一些身份证写错之类的事业要找她,她对我们同学的态度也是这样的,不会很具体说明白,就让你自己整去。

本科一般都是在:30%—20%以下。 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是在: 10%以下 。 我上大学那会,是百分之十五。

过六级就可以了

韩山师范学院学生发表论文

嗯,韩师都是要求优秀论文才需要答辩…如果你不想答辩可以打电话给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不要给自己优秀就好了!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类院校,有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投资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建校119年。

韩山师范学院简介

韩山师范学院(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韩山师院、韩师(HSNU)”,是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是广东省与潮州市共建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

韩山师范学院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其前身可追溯到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潮人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1921年更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为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9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招生专业,有教职工1400多人。

学院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韩山师范学院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64个本科招生专业(含大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9月底,全校教职工人1128人,其中专任教师8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省级和校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31名,大学名师26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40位教师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工作者”、“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1月,韩山师范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学院重点学科5个。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专门史(潮学研究)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学

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体育学、历史学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数学、物理学、教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院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应用数学、专门史、体育人文社会学、植物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韩山师范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3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7个,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认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实训基地28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28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系列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生物科学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历史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小学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烹饪与营养教育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古典诗词鉴赏

省级精品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学、计算机应用基础II、数学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省级优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省级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影视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1月,学生在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奖励500多项,省级奖励1500多项。

交流合作

截至2019年11月,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等12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6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影响力。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7月,韩山师范学院拥有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资助的科研平台3个,拥有1个华南地区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拥有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6个省级研究平台,建有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校级产学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5月,学校共获得立项项目428项(其中国家级35项,省部级103项,市厅级113项,横向177项),总到账经费达3000余万元。共出版(含资助出版)学术专著126本,发表学术论文4993篇,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1409篇,被SCI、EI、ISTP收录252篇;获省市级各项科研成果奖44项。

1、《行政权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2、《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998年、2003年分别重印);3、《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分别重印);4、《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2001年、2004年分别重印);5、《法的思辨与实证》(法律出版社,2001年,2004年重印);6、《法律:诠释与应用》(两人合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7、《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2004年重印);8、《象牙塔上放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9、《法理学》(两人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0、《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法治演讲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06年重印);12、《法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3、《耕行煮韵》(诗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14、《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5、《法林望道》(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6、《法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7、《法林守道》(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18、《法边絮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19、《大、小传统的沟通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0、《沟通理性与法治》(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版);21、《雕句铭心》(长短句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2、《法林问道》(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法理文库》(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至今,已出至75部);2、《公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至今,已出至38部);3、《民间法文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至今,已出至16部);4、《法意文丛》(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开始)。 1、《民间法》(已出版十二卷);2、《法律方法》(已出版十一卷)。 1、“民间法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5—2011);2、“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2011)。 1、主持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第一届西宁/青海民族大学;第二届成都/西南民族大学;第三届兰州/西北民族大学;第四届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第五届贵阳-凯里/贵州民族学院/凯里学院;第六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第七届天水/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八届西安/西北政法大学。2、参与主持全国法律方法论坛:第一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日照/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四届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五届黑河/黑龙江大学;第六届潮州/韩山师范学院(拟)。另外,谢晖共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学术随笔150余篇;担任《中国诠释学》的主要编辑人。 其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反响较大,其中有80余篇(部)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校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文汇报》、《公共论丛》、《法制日报》等刊物或报纸转载、转摘或评论。还有一些成果被翻译为英、德、日、韩等海外文字在国外出版。据南京大学图书馆统计,其论著的引用率在中国法学界名列前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