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王峻发表过的论文

发布时间:

王峻发表过的论文

[一]

入秋以后,树叶在慢慢变黄,青草亦开始荒芜。我迎着秋风,在云卷云舒中体味岁月的静美,在庭前淡看花开花落的过客。人生之旅,匆忙之中,我们都是那个看风景的人,留不住一草一木,握不住一水一山。

爱上一个人,倒底该是什么样的感觉呵?

我以为,无论你在与不在,无论聚首与别离,每每想起,总会湿了眼眶,润了心......

这就是爱的真情!

多少年以来,我一直让你幽居在我的心灵深处,你是我不敢碰触的柔软,你是我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

思念,是一片白云,如糖一样甜到忧伤。想你的时候,窗外风景依旧,南回的雁,悄悄传递着洁白的情缘。我在此岸,为你静默成一棵开花的树,无论风霜雨雪,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四季娉婷。

熙熙攘攘的红尘,仿佛轻轻铺开的素帛,一字一句,折叠着曾经的风花雪月。一些事,一些人,一些景,终究还是旧了,泛白的墨迹,只剩下一声轻轻叹息。终于明白,懂与不懂,惜与不惜,都已经在走过的时光里落字为安。

我们总在缘聚缘散中,经历悲欢离合。匆匆而逝的是过客,能够留下来的才是永恒。

经年以后,繁华三千,终是一场空。若有一天,山河永寂,无需问,我的魂骨流落在何方?

光阴之中,你依然媚如胭脂,洁如莲荷。

[二]

浮世清欢,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聚首与别离。

你来,我去,川流不息的时光之城,承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我们始于初见,止于陌路,又有多少人能握得住一份地久天长呢?只可惜,到最后谁都不是谁的谁!

大浪淘沙,淘尽多少悲欢离合,到头来,只剩一缕风轻云淡,望断心愿。爱过的,恨过的,想过的,念过的......都如落英缤纷一地,荒芜了过往。我们,总在寻找心灵栖憩的家园。

眺望南山,一篱菊开,又几重?被秋水浸染的诺言,在秋阳的怀抱里次第风干。浮生问候的昨日,渐行渐远,却又会在合适的时光里,重逢。

身后,是渺渺茫茫舞动的思念;

眼前,是道不尽理还乱的情殇。

欲语还休,梦里飞花几多愁。

是呵,谁的眼角触了谁的眉?谁的守候暖了谁的心?潇潇不歇的雨,可是谁的眼泪在飞?

落叶飘满陌上。

溪水悠悠,潺潺着时光的静好。那些随落叶一起跌落的光阴,谁来细数?谁来收藏?无边的秋色里,只剩下风铃轻轻地摇唱着曾经。南方以南,搁浅着谁的一世长安?

折一枝菊花,放空所有红尘琐碎。若可以再来一次如莲的相遇,我期望,是在空旷的山野,或是长满青苔的烟雨小巷。没有纷扰,没有喧嚣,只有蓝天白云的清澈,只有古韵悠悠的庭院。

一首诗很短,心中的情很长。我真挚的呼唤,不知能否唤醒你沉睡的情感?

露从昨日白,秋在今日分。纵使,所有的山河永寂,被覆了秋霜。依旧有绵绵的诗意,从胸口涌出。那些草长莺飞的日子,终是成了一阕阕无韵的小诗,透着馨香,绕着灵犀,被南飞的雁一字排开,落字成暖。我在诗里幽居,不再贪恋红尘。

淡然,在静默中供养一份云水禅心。

风过,一去千万里;

往昔,凄美了誓言。

隔江看一盏渔火,再次点燃过客的轻愁。蓦然回首,恍然若梦。净手梵香间,堂前春燕亦远去。小楼依旧,又东风,轻语情未央。说一句原谅,轻舟何时已过万重山?泊在秋水的琉璃梦,去了天涯,还是随了海角。轻轻呼唤,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眸里,生出一缕缕暖意,泪已盈眶。

[三]

怀着深情,写一份禅意的诗行。生命里,总有那么一种念想,在与不在,一样温暖。这应是,无声胜有声吧。

写下的心语,未曾刻意,却习惯将阳光的温暖融入其中。我,向来是不喜欢薄凉与寒冷的,害怕听到有关离去的所有消息,害怕听到有一天从钟情走到陌路。

薄凉,多么让人心生荒芜的字眼啊!总觉得,太冷,失了从容;太凉,没有了温度。我们都是喜欢温暖的,即便是安静的陪伴,偶尔想起,亦会由心而生出一种安然的`温暖。这种温暖无需刻意,无需炫耀,是不经意间,我们的真心赋予了慈悲,赋予了无言的承诺。

我在刚刚写下的诗句里,落一缕岁月的慈悲,所有的心绪与守候,都有了明媚的样子。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我们一路铭记,一路遗忘。无论开心或者不开心,都会遇见自己喜欢的一份情,一段缘,或者一片风景。遇见了便珍惜,不要问是劫是缘,不要问是缘深还是缘浅。遇见的那一刻,已经注定是一段美丽的印记,你的生命我去过,我的生命你来过,已经足够。

只可惜,许多遇见,一旦错过,就无法找回,陪伴我们的是永远的遗憾与痛惜。但是,这些错过,也是我们生命里不可复制的美好或者忧伤,是生命罅隙的留白,总会充实着每一个美好的明天。这个秋天,没有寒凉,即便雨后,也不会有薄凉的心情。大地已荒芜,我们心中还有爱,那些错过的风景,就让它随风,随尘,我们悄悄放逐,放逐在心灵之外,红尘之外。

隔着一个秋天的距离,慢慢翻阅走过的一草一木。

窗外的云很白,天空依旧蓝的纯净。轮回的故事里,谁成了谁的过客,谁做了谁的水墨丹青。最后的一声雁鸣,结束了一个漫长的忧伤。风寒露冷的季节,心事染了秋色。是五味,是杂陈,是一爱千古。那一池深深的潭水,没有了桃花。情依旧,爱及三千,不染尘埃。我用秋风十里,圆满一个只有自己的秋水长天,还自己一颗云水禅心。

秋风来兮,人无恙。阶上梧叶,又秋声。立于微凉的风里,我只想握一缕岁月的暖,安静等待,等待一匹瘦马,与一个归人,哒哒而来。我们的生命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有;我们的生命很长,长的让我们无法预测下一站还会遇见谁,错过谁。

若有一天,你选择了离开,那一定是累了,一别,或许是永远。离开了,无须挽留,给你最真的祝福。你若留下,我会好好珍惜,以真心对真心。

我,不喜欢拿余生,来等候一句别来无恙。

[四]

那些写下的玲珑文字,是经年以后铭心的回忆。回眸的时刻,或许会生暖,生凉,生出一种淡淡的疼。但是,物是人非已是曾经,灯火终究会阑珊,一切只剩下一缕风轻云淡,是最好的结局。

当所有的或悲或喜,沉淀成了心间一些漫无目的的碎碎念,我是否可以再用最后一丝怜悯,回到从前,重新演绎一次只如初见的重逢呢?其实,转身后的那一刻,早已经将曾经的美,嵌入了最初的那份情怀。若可以,许我落下两行泪,用一句原谅,与过往道别。只是,只是倒流回心间的那泪水,在经年以后,凝成琉璃的剔透时,仍有一种锥心的疼,让自己瞬间泪流满面。

放逐所有忧伤,只留一颗云水禅心。待繁华落尽,希望会在落满秋叶的小径,逢着一个目光如兰的女子,待我如初,疼我入骨。从此不被辜负,不被风沙迷了眼。

这样的秋天,美!

一份云水情,一颗菩提心。脉脉轻语间,一份思念,落满了滚烫的眉上心间。一份灵犀,安抚了寂寞的孤单。握着一枚秋词,不想,不念,只沏一盏茶,独酌。看风吹叶黄,花落无言。下个秋天,若你还来,我便还在。

天,正好个秋。

握着暮秋的衣角,我用云水禅心的纯净,写下人间最挚的爱,绘下世上最真的情。

美哉,一曲云水写禅心!

作者简介:

王峻(曾用名:周林),笔名:峻岭,楚楚,性别:男,民族:汉,现系中国诗歌协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诗歌协会常务理事;珠海市散文诗、诗歌协会理事等。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文汇报》、《工人日报》、《民营经济报》、《湖北消防报》、《新生报》(台湾)、《珠海特区报》、《荆州日报》、《诗刊》、《清明》、《南方文学》、《长江文艺》、《香港散文诗》、《朔风》、《作家林》、《诗海》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散文诗、诗歌、小小说、报告文学等各类文学作品400余篇300多万字;出版有《梅韵迭起》、《等我回来,你就悄悄绽放》等多部作品;另著有新闻、随笔、论文等多种体裁作品众多。曾荣获“第二届‘东方杯’全国诗歌大奖赛”银奖等国家、省级以上奖励及被授予“中国诗人”称号;部分作品入选40多种文学作品选集。现居“浪漫之城”珠海。编号:

诗观:做诗世界的播种者,我耕耘,我快乐。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亲华瑞栋,开一爿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他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 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1927年秋,和吴筱之结婚。1929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929年冬天,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经过近半年的治理,病虽好了,但左腿的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1900年出生,金坛人)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1930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当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后,即多方打听并推荐他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图书馆助理员。1931年秋冬之交,华罗庚进了清华园。 十分详细的参考资料

至2012年,学院共获国家级、省级各类教学成果奖20多项,成功培养出负责选拔和培养中国航天员心理选拔与训练组组长王峻、蝉联奥运举重冠军的陈艳青等杰出学生。在科研上,出版各类著作、教材100余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0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级课题100余项。2009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和江苏省心理与教师教育实验示范中心项目,实验室的建设有了高的发展平台。2009年至2012年,本科生获大学生挑战杯全国一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5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7项)、国家级竞赛奖励2项、省级奖励8项、市级奖励3项、校级奖励共64项。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自设) 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工业与组织管理心理学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管理学硕士) 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以上资料于2013年摘自该学院官网 )

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王丽发表过的论文

1985年-1889年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989年-1993年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教师;1993年-1996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1996年-2003年吉林大学文学院广告学专业教师;1999年-2002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2003年7月至今宁波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教师。所在硕士点(方向):经济与管理心理学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传播受众心理带硕经历(可附学生的优秀论文):2001年起担任吉林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导师。研究成果展示(论文、课题、获奖等其他成果)专著:《符号化的自我——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中的自我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独撰。论文1:情感担保的力量——R-P网格与广告的情感诉求策略,人大复印资料·市场营销,2003.1,独撰。论文2: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论恐惧广告的有效性,广告人,2003.2,独撰。论文3:刻板印象与广告的文化仿像,论文集《文化视角下的广告传播》,中国教育图书文化出版社,2004.11,一般,独撰。论文4:广告传播的“睡眠效应”,当代传播,2005.1,独撰。论文5:从睡眠效应看争议广告的传播诡计,现代广告·学刊,2005·总第110期,独撰。论文6:虚拟社群传播生态特征与消费心理似真性,新闻界,2005.5,独撰。论文7:虚拟社群中意见领袖的传播角色,新闻界,2006/3。独撰。课题1:睡眠效应与插播广告的传播效果,省教育厅(20051650),2005.7-2007.6,在研,0.5万,第一。课题 2:刻板印象与广告文化仿像研究,省社联(05B05),2005.8-2006.8,在研,第一。课题3:阶层消费文化与男装品牌市场定位的研究,省教育厅项目,编号:20040989,2004.7-2006.7,在研。第二。课题4:网络文化现状及对策——网络成瘾症的研究对策,国家年度课题(05BG064),2005.12-2006.12,在研,6万,第二。

王丽自一九七八年八月参加工作以来,在教育园地上已经整整辛勤耕耘了三十个春秋。她始终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兢兢业业,苦干实干,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尤其是任班主任工作的二十几年里,更是用全部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她的敬业精神和她的行动,不但在学校里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好评,也搏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素质教育思想教书育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以及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她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她不断探索,执着追求,潜心钻研,无私奉献,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党和人民给了她很高的荣誉:1993年9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1995年7月被丹东市委、市政府授予功勋教师称号。1996年4月被丹东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8年她当选为凤城市第二届政协委员。2000年3月被评为凤城市巾帼创业十大标兵之一。2000年5月被凤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凤城市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1年5月她的业绩被收入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编写的《中国人才词典》第三卷。2002年她当选为凤城市第三届人大代表。2002年9月被评为凤城市十杰教师。2002年9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特级教师。2004年9月第二十个教师节被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6年她当选为凤城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她能够全面准确的掌握所教学科知识,并且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对从事的英语教学工作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5年9月,她撰写的论文《复习、介绍、操作、练习、巩固》一文,在辽宁省初三英语课堂教学培训会议上做大会发言。1997年4月,她撰写的论文《我是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文,获辽宁省优秀论文三等奖。1998年3月,她撰写的论文《目标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的运用》一文,获辽宁省优秀论文三等奖。2001年4月,她撰写的论文《适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一文,获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1年11月,她参与主编了《中考万象分类总复习—英语》一书(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年5月,她撰写的论文《初中英语教学中教法与学法关系的研究》一文,获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优秀论文二等奖,并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文集》上发表。2002年8月,她主编出版了《助教导学》一书(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9月,她撰写的论文《抓中等生、促上等生、带下等生》一文,在《辽宁教育》2002年第九期上发表。2005年10月主编出版了《英语语法真题大全》一书(吉林少儿出版社)。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材,有针对性地授课。既满足了好学生的要求,也照顾了那些部分学困的学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多年来她所执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在凤城市乃至丹东市都名列前茅。她的教学方法吸引了全校的英语教师,大家纷纷学习效仿,每次她都热情耐心,积极扶持,不怕辛苦地上观摩课,帮助青年教师钻研教材,使他(她)们的业务能力尽快得到提高。2001年1月,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她指导的学生宋词获国家级一等奖,学生张帆、林思奇、那春雷、朱颖获国家级二等奖,王老师同时荣获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一等奖。2002年5月,在全国中学生第四届“思中杯”阅读原著翻译有奖竟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2001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2003年3月,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她指导的学生李梦雅,笔试成绩是丹东地区第一名,获国家级二等奖。她所带的班在历届中考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在1993年升学考试中,在报考的53人中,有23人考入重点高中。在1996年升学考试中,在报考的86人中,有43人被重点高中录取,并且囊括了凤城市的前三名,而且英语单科成绩是丹东地区的最高分149分。在1999年的中考中,她的学生祝慧获丹东地区中考状元。在2002年的中考中,她的学生姜延昆以总分514分的好成绩,再次获得丹东地区中考状元。传授知识是一种乐趣,教导做人更是一种快乐。王丽同志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她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与其教学工作相映成辉,为凤城地区的教师树立了榜样。她带班的显著特点就是无论什么样的班,经她管理一段时间后,最终都能使班级成为一个努力进取、刻苦学习、文明守纪、具有凝聚力的坚强集体。1999年9月,学校领导研究决定让她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学生总数为168人,而且学生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于是她就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上下功夫,具体做法就是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对于在班级里经常出问题、让老师操心的学生,她没有选择放弃,也不是跟他们大发雷霆、冷嘲热讽,而是经常接近他们,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用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觉醒。人都是有感情的,付出终有回报。她离不开学生,学生更离不开她。她因病手术住进了医院,手术后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召来班级干部,安排好班级工作。学生们知道老师病了,没有更多的语言,留下的是张张保证书:老师您放心,我们保证遵守纪律,好好学习。那些平时表现差的学生,在她住院的时间里,表现的都特别好。民主管理班级是王老师的又一诀窍,在她的班级里,许多事情都是按照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办。这样,学生们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自己更应当尊重老师,尊重集体。他们有了自豪感,接踵而来的是责任感和效率感。学生的心和老师的心贴近了,学生也就有了积极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牢固树立集体观念。对事业的痴心,对工作的热心,对学生的爱心是王老师做好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有一年的秋天,一天下午气温突然剧降,她看到班级许多学生没有准备,便急忙跑回家拿来好多上衣,让学生放学回家时穿上,不至于冻感冒了,一点小事,学生及家长很是感激。有一年凤城地区闹地震,王老师的办公室在一楼,教室在四楼,当她感到地震时,就拼命往楼上跑,往下跑的老师都说她太傻了,可她说我的学生还在上面,我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哪!她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家境很困难,多次想辍学,王老师了解了情况后,一边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边向学校领导汇报争取免去他的学习费用,而平时的学习用具、零用钱都由她包了。在王老师的关心照顾下,该学生不但没有放弃学业,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凤城一中。------ 我们仿佛看到她那播种、耕耘、收获、情系桃李、爱洒教坛的辛勤背影。为促进凤城市内直属中学的均衡发展,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2002年9月凤城市教育局做出重大决策,选派王丽同志到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素质较差的凤城四中支教。她义无返顾,有信心、有决心去开拓一方艰难、崭新而又充满生机的新天地。六年过去了,王老师在督促和教育学生刻苦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自己也在教育事业上辛勤地耕耘着。她现在所带的班,学生来源区域大、构成复杂,家庭困难、学习困难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一巨大的塑造心灵工程和重重困难面前,王老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教好的老师。她遵循以尊重为前提,以爱护为纽带,以理解为重点的原则,精心打造,使班级成为班风正、学风浓、人情盛、勇于进取、敢为人先的坚强班集体。在2005年的中考中,这个班级的学生不负众望,取得了优异成绩。王老师所执教的班级,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意志品质、思想道德水平、身心素质都堪称一流。

重视个体化透析处方应用,擅长处理透析病人急慢性并发症。在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6篇,参与完成科研课题3项,其中2项获山东省、市科技局三等奖。现任山东省生物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委,山东省医学会第四届肾脏病分会委员。担任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七年制硕士班肾内科的教学。

张峻岭发表的论文

你百度搜田园论文网 首页就可以看到很多学术期刊 而且他们可以帮你发

对女生有责任感,理解包容,关心,有担当,,要对女生有安全感,爱女生一辈子,对女生一心一意,对女呵护专一要保护女生安全。

今早地铁上被如下文字弄的泪眼婆娑: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二十二载求学路,真的,无人可以感同身受你在其中所遭遇的一切,所谓自己的路自己走,要相信这些泥泞的路上,留下了面向坚定方向的脚印,都会对未来的生活有积极的益处! 在网上找到了这封信原文,感受颇深!因为与作者有部分相同经历,因此心血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也是来自乡下农村,一步步跨越各种独木桥,才走到今天。 从已经倒闭的高庄小学,到毛村初中,因为小学学习特别不好,小升初语文和数学只考了92分,就像撮菜筐似的把我分到了只要给钱就可以上的菜中! 那个时候,吃饭需要用自己产的粮食换成粮票吃饭。吃饭时是分组的,因为分饭不均匀打架斗殴是常事!初一一整年,自己连26个字母都没有背全,也因为跟同学打架,班主任让我叫了父母。 父母归家后,只对我说是转学还是退学,退学就去工地干活。赤裸裸的两条路供我自己选择,很庆幸当时自己选择了转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开始拼命学习。从此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读下去,途中虽有一些波折,但是自己都坚持走了下来! 等到现在,发现对我自己,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为数不多的公平机会! 期间,自己也受很多的人的帮助,才一路走下来!都说淋过雨的人,会更愿意为别人撑伞~我也愿意随时成为一名撑伞人!愿你我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要相信世间的力量,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要相信生活不会辜负你我的努力! 穿拖鞋的汉子 写于上海九号线地铁上

徐桦的论文发布时间为不确定,因为没有提供具体的信息。然而,针对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企业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创意、激发灵感、提高生产力的办公空间,同时也要具备美学、文化和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在设计这样的空间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需求和文化背景,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环保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周峻纬发表的论文

《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是由祝东宁执导,邢菲、林一、唐晓天、郑英辰、周峻纬主演的都市青春爱情网剧。

司徒末演员邢菲:乐天知命的氧气少女,外表娇小可爱,内里奔放糙汉。虽然性格温婉被动,但也有着嘴硬、自尊心极强的另一面。受伤或心动不会明说,大部分的坏情绪全部留给自己处理。

直到顾未易的出现,让司徒末学会了追求自己热爱的一切,也让她和这个仿佛生活在外太空的怪咖学霸,成为一对甜宠恋人。

傅沛演员唐晓天:众星捧月的篮球校草+富二代,司徒末的初恋,对身边人出手大方,却往往忽略了真心。由于自幼原生家庭破裂,内心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对待感情像一个长不大的男孩。

林直存演员周峻纬:林直存是一个活跃在三线的小明星,因为一次广告拍摄工作,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司徒末,并对她一见钟情,此后还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

剧集评价:

该剧中没有狗血没有误会甚至没有反派,男二不暖女二不坏全员都是小可爱。剧中,司徒末、顾未易两人日常撒糖甜到齁,但却烟火气十足,做饭、生病、洗床单、听相声等细节相当有趣接地气,丝毫没有那些真空偶像剧的尬。

其实该剧的原著并不算热门IP,而电视剧显然经过了精简和改编,让整个故事变得更温暖也善良了,剧中喜欢充满生活的真实感,不互撕不折腾。大部分的改编剧为了“注水”都要拼命做加法,没有的剧情还要编出来,而该剧反其道行之勇敢做减法,故事变得好看了,而24集也是良心长度了。

王宁宁发表过的论文

张金红刘方白艳玲刁虎欣卜文俊 摘要:南开大学调整和完善政策导向,生命科学学院制定相关规定,激励并要求教授必须为本科生讲课,而且要求教授以不同形式参加本科实验教学,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教授;本科生;实验教学 近年来,有些大学教授特别是名教授,把主要精力用于争项目、找经费、作科研,出现无暇顾及本科教学的现象。学生冲着教授声望入校求学,但在讲台上或实验室中却难以看到教授特别是名教授的身影,引起了“大学教授为什么不给学生教课?不教课算什么教授!”的公众讨论与社会关注。针对这种情况,南开大学调整和完善政策导向,生命科学学院制定相关规定,激励并要求教授必须为本科生讲课,而且要求教授以不同形式参加本科实验教学,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欢迎。 一、激励并要求教授参加本科实验课教学 为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南开大学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教学和科研五个同样对待”,即:要将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同样对待,教学成果奖与科技成果奖同样对待,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同样对待,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同样对待,教材与专著同样对待。根据文件精神,生命科学学院制定了“关于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有关规定”。其中明确规定: 1.教授必须给本科生讲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 2.教授除为本科生讲授理论课外,还应以不同形式参加本科实验课教学。 3.院长、副院长、系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主要业务领导以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杰出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南开大学特聘教授要带头参加本科实验教学。 该规定为教授以不同形式参加本科实验课教学起了保证与推动作用。 二、组织教授以不同形式参加本科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中心除拥有一支长期从事本科实验教学、相对稳定的中青年教授实验队伍外,还组织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以及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杰出人才等在内的名教授,以组织编写实验教材、主持实验教学研究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开设新实验课、指导部分实验内容、指导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生物实验新技术新方法系列讲座、实验课责任人等八种不同形式,参加本科实验课教学。 1.教授组织编写实验教材 近几年来,由教授组织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五本。其中《生理学实验》、《现代生物学技术》两本实验教材纳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选题计划。2001年,杨文博教授参加并由多所高校共同完成的“普通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制与应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参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微生物学》荣获教育部优秀教材成果二等奖。他主持翻译出版了美国优秀教材《Brocks微生物生物学》,组织编写出版了内容丰富新颖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另有多名教授承担了南开大学教材建设立项,待出版实验教材五本。 2.教授主持实验教学研究项目 近几年来,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组织教授主持天津市实验教学改革项目3项,天津市精品课建设1门,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刁虎欣教授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00―2003年,主持完成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国家级教改项目,在全国高校较早创立了本科“科研创新开放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他参加完成的“构建学生科研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3.教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 依靠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教授们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ICP)基因的检测”、"PCR扩增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长春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吲哚生物碱的提取测定”、“衣藻遗传转化”、“植物根茎维管组织过渡区的研究”、“微生物胞外多糖一黄原胶的摇瓶发酵和提取”等15项实验内容皆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教授们将这些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既拓展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又将学生引到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显著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4.教授开设新实验课和更新实验项目 近几年,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中青年教授不仅将科研成果和科研内容纳入实验教学,而且还主动开设新实验课。白钢教授,将科研成果编制成“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化表达及免疫印记检测”和“干扰素(IFN)基因的转化表达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个高水平综合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出1学分36学时的“免疫学实验”。陈德富教授,将谷光甘肽酶基因研究成果,作为外源转化表达基因,为学生开设了一门2学分64学时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必修课。宋存江教授为学生新开设“发酵工程实验”,并把“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科研项目内容,纳入“发酵工程实验”,开成研究式实验课。与2000年相比,新开设实验项目40多项,其中15项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实验内容更新显著。 5.教授亲自指导1~2个实验内容 生科院院长卜文俊教授以身作则,带头参加本科生动物学实验,他一进实验室就受到学生的掌声欢迎。他对节肢动物体形特征生动、形象的讲授,对学生实验一丝不苟的指导,深受学生好评。在院长的带动下,多名系主任进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1~2个实验。 6.教授亲自指导学生作科研创新项目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为本科生创立了多种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教授们认为:高等院校应努力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方式上,引导学生及早进入科学研究的过程,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既具前瞻性的视野,又具有主动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先进的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杰出人才在内的多名教授主动将自己的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欢迎、接纳、指导学生作科研创新项目,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7.教授为学生作生物实验新技术、新方法系列讲座 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组织院内知名教授为学生作系列讲座。原南开大学教务长张自立教授的“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讲座;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董金堂博士的“实验课与生物学相关领域的职业”讲座;新世纪杰出人才王宁宁教授、朱旭东教授、孔德领教授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真菌学是一门大科学”、“心血管学组织工程”等讲座以及分子病毒学教授耿运琪的“病毒――朋友还是敌人?”讲座;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 8.教授作实验课责任人 实验教学中心聘请基础课主讲教授,兼任实验课程责任人。李翠凤教授多年主讲“生物化学”,是天津市“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责任人,同时兼任“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责任人,负责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的改革和建设。生物实验中心主任张金红教授,主讲“普通生物学”基础课,同时兼任“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责任人,并兼任“研究创新型实验课”责任人。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共聘请7位基础课主讲教授兼任实验课程责任人。 目前已有30多名教授,皆以不同形式参加本科实验课教学,占生科院教授总人数的80%以上,深受学生欢迎。教授们以精湛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风范,高尚的师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三、教授以不同形式参加实验教学的成果和效果 1.多项实验教学成果获奖 “普通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应用”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学生科研平台,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免疫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植物生物学实验改革与探讨――形态与解剖部分”2006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2.出版或修订再版实验教材6本 《生理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态学实验与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生物化学习题及实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微生物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现代生物学技术》(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6年。 3.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在教授们的指导下,经科研创新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表科研论文近70篇:参加全国、天津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荣获金、银、铜奖共四项;学生14项研究成果荣获南开大学“百项工程”优秀项目成果奖。 [责任编辑:文和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长期从事有关植物衰老以及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主持国家“863”、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面上项目、教育部、天津市重点基金以及国际合作研究等多项科研任务,已在Plant Physiology、Plant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所主持“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与美国、澳大利亚、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