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陈鹏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陈鹏发表论文

基本简介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 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传媒产品和服务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属性,这与人们对其它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迥然不同。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传媒产品和服务具有双重性,它同时服务于受众和广告商。由于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对传媒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同,因此经常会产生不均衡的经济影响力。传媒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他产品的另一个特征是传媒产品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能够产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价值。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影、录音录像节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经济价值。还有必要认识到的是,对于传媒企业和组织来说,传媒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艺术性的创造过程,这与一般性的工业化生产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力量影响所有的媒体,而这种影响力也应因市场和社会体制而异。传媒经济学分析不仅适用于理解自由和开放的市场,它也为许多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传媒活动提供观点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较为封闭或是具有很强管制及国家干预的市场,传媒经济学研究都能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传媒经济学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说是以传媒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具有广泛的基础。1、多种学科的融合是传媒经济学产生的学理基础对传媒经济的研究最初是经济学家依据传媒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而展开的,这期间的传媒经济学研究具有较强依附性,实证性和对策性研究居多,原创性研究缺乏。随着传媒经济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传媒经济现象引起了各个学科的重视,管理学、政治学、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纷纷把其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为传媒经济学学科的独立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但这种孤立的学科研究的片面性导致了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停滞不前,迫切要求其走向独立。2、传媒经济对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是传媒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基础传媒经济的最初形态是一种隐形经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没有明显体现出来,直到大众传媒的出现,传媒经济的社会影响才逐步扩大,并正式成为一种主流经济形态,这是传媒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基础。3、政府管理和控制传媒经济行为的需要是传媒经济学产生的政治基础传媒经济活动的扩张,使其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政府的管理行为一直停留在意识形态的管理之中,存在较大争议。这一方面使得政府对传媒经济活动的管理存在许多盲点,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传媒业迫切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发展。这也为传媒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基础。4、传媒经济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是传媒经济学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实践基础传媒经济的规模化发展为传媒经济学的产生和地位提升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传媒经济的规范化发展使得传媒经济自身规律不断显现出来,又为传媒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持。5、大众传媒的产生是传媒经济学走向独立的关键点大众传媒的产生,一方面使其开始从事传媒经济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其社会参与性和影响力也为传媒经济研究群体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并最终促使传媒经济学走向独立 培养目标掌握传播媒体的广告经营,媒体的多元经营与资本经营,传媒成本收益分析,媒体产品策划与开发及受众需求分析,为国家综合经济管理机构、政策研究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广播电视等传媒组织培养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人才。知识面涉及广泛传媒经济学不仅能涉及到传媒行业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另外还要求考生们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提高国家综合经济管理机构、政策研究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广播电视等传媒组织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济管理等方面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作为新兴学科,传媒经济学的边缘交叉性决定了该专业很强的综合涵盖性,对学生关于新闻传播、经济分析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更高要求。适合报读人群在人们看来传媒经济学是专业人士才能报考的,但是很多行业都可以报读这个专业。当然传统媒体,包括报纸行业、杂志行业、图书出版业、广播电视行业、电影动漫业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最近几年,户外媒体,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媒体(公交、地铁、飞机、火车上的移动视频与平面媒体)、交通运输设施场地媒体(公路、机场、火车站、候车亭等数字与平面媒体);社区媒体,包括生活社区媒体(各住宅小区与商住楼社区)、商务社区媒体(写字楼、商场超市、健身所、医院等)、校园社区媒体(各大中院校);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数字报刊、电子图书)、掌上媒体(手机互动软件、手机短信等)、数字互动媒体(各种数字电视视频媒体)都可以选择。未来就业方向传媒经济学毕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有着很宽泛的范围,我们可以从事各大传媒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部门。即使我们从事一些普通的企业或公司,对自己也是很大程度上的一个提高。 到80年代,越来越多的传媒经济学研究著作开始涌现。这条新的研究路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那种忽视传媒企业作为商业和经济机构的状况。从80年代开始,很多研究为传媒企业的组织运营、传媒企业之间的竞争、传媒产品的消费以及一系列经济和金融问题提供了参考,特别是为集中和垄断等议题提供了理解和认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包括:探讨传媒行业的经济结构和组织问题(Picard,1989;Albarran,1996),关注世界范围内传媒的经济问题(Al-barran and Chan-Olmsted,1998)和具体传媒领域内的经济问题(Owen and Wildman,1992;Picard,etal,1988;Collins,Garnham and Locksley,1989;Dunnett,Lacy and Simon,1993,etc)等。尽管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增加,但是在该领域活跃的学者数量仍然十分有限,他们散落于世界各地,分布在不同的学术项目中,包括新闻学、广播学、传播学、经济学、工商学以及政治学等。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地的传媒经济学者开始融合。每年举行的电信政策研究会议、广播电视教育协会年会、新闻学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以及每两年召开的世界传媒经济大会使学者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和便利。同时,这一领域的学术刊物也开始创建。1987年,在罗伯特·皮卡特(Robert.G.Picard)等人的倡导下,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传媒经济学学刊》)在美国创立。这一刊物在1988年春出版了它的第一期,从此成为传媒经济学领域的核心刊物。1999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 edia Management(《国际传媒管理学刊》)在瑞士圣加伦面世并更明确地集中研究管理问题。2004年,随着Journal of Media Business Studies(《传媒管理研究学刊》)在瑞典延雪平的创刊,这一领域的研究再一次得以加强。这些刊物所涵盖的研究方法、研究议题和趋势为传媒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标。 80年代以后,研究传媒经济学的著作往往以介绍基本概念和方法为主,例如探讨传媒支出(Wood,1986)、研究传媒的财务绩效(Litman& Bridges ,1986)、研究预报收入(Ad-alTIS,1987)、研究福利经济学与传媒关系(Bustema,1988)、衡量集中化(Picard,1988)、通过传媒公司支出衡量质量 (Lacy,1992)、分析消费行为(McCombs& Nolan,1992)以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解析传媒(Gandy,1992)等。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无线和有线媒体中的结构变革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学者们利用研究行业组织与竞争的方法,解释和探讨了有线电视行业中的融合问题(Chan-Olrrmted & Litman,1988)、多样化问题(Albarran & Porto,1990)、电视辛迪加市场问题(Chan- Olmsted ,1991)广电入行壁垒的市场影响问题(Berry& Waldfogel,1999)、信息分布的垂直融合(W aterman,1993)以及集中化(Sparks,1995: barran& Dimmick,1996)等。 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之初,宏观经济问题,譬如经济萧条对传媒的影响(Picard,2001)以及全球经济中的传媒制约 (Picard& Rimmer,1999)开始被关注。学者们更加强调分析传媒公司的市场环境和行为而不是单论市场,这一时期开始涌现了对传媒帝国的研究(Picard,1996)、对公司继承的研究(Wolfe& Katx~r,1998)、对兼并收购的研究(Chan-Olmsted ,1998),对公司比较战略的研究(Shrikhande,2001)、对公司选择的研究(Picard,2002b)以及对公司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研究(Picard,2002a)等。对于互动电视收入流和商业模式(Pagani,2000)、网上内容(Picard,2000)及免费报纸 (Ba kker,2002)的探讨也开始出现。随着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传媒经济教育也开始兴起。课程教育的内容囊括了90年代的全日制学习,美国西北大学、美国Fordham大学、瑞士St.Gallen大学的MBA项目、芬兰图库大学高级经理MBA项目等。硕士专业项目也在西班牙Navarra大学、南加州大学和苏格兰Stirling大学开设。传媒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博士课程在印第安那大学、延雪平国际工商学院、密西根大学、科隆大学、Dortmund大学、Navarra大学、佛罗里达大学、St.GalIen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开设。传媒经济学方面的非英语教科书在90年代迅速发展。Picard的书作被翻译成中文、韩语和西班牙语;原版教科书以法语、德语、波兰语、俄语和匈牙利语出版。很多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许多过去媒体市场没有完全开放的国家也纷纷引入其他国家的经验,希望为本国的传媒市场改革和体制转型提供参考。 综观西方传媒经济学的发展,其主要研究范例有三种:理论型范例,应用型范例和批评型范例(见表1)。理论型和应用型范例在研究中常常相互胞生,但批评型范例却往往与其他两个独立开来。这些范例基于不同的学术基础,关注着不同的研究议题和研究重心。理论型范例最早由经济学家所创导,始于一些对传媒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以及对其选择的研究。这种范例基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主要用来探讨制约和推动传媒体系的媒体力量。它常见于对传媒发展的前景和影响力进行预测的研究,对传媒经营人决策的研究,或是对政策优化选择的研究。应用型范例主要来自于大学里的企业经济管理系以及传播行业协会。它目前是传媒经济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范例常常探究传播行业及其市场结构,强调对趋势和变化的认识和理解。它的研究目的是应用型的,旨在为公司或政府制定战略和政策,以便对经济和消费者行为中的变化进行控制并作出快速反应。运用这种范例,学者们研究了传媒消费行为者和广告业趋势、媒体公司、单一或是整体的传媒产业等。批评型的范例始于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批评家,它集中应用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福利经济学等问题。应用批评型范例的学者一般都有强烈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使他们能专注于诸如传播的集中化和垄断、文化影响、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所带来的问题的研究。这一范例受到了英国文化研究学者和新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影响。理论型范例和应用型范例都使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方法来探讨传播机构与互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方法常常被用来分析国家层面的经济制度运行。然而,随着传媒市场中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这种方法也更加趋向在区域或全球的层面上探讨问题。微观经济学方法往往侧重特定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市场活动。它主要对诸如购买决策、价格行为、财务流程、成本结构以及财务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它的基本观点是,媒体是一个经济机构,如果不认识到媒体的这种必须在市场上运营的特性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认识媒体。媒体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广告商提供与消费者交流的平台。而相对来说,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则更多研究广泛的行业问题和市场结构。它们探讨的是竞争与垄断、经济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对于传播行业的影响等。批评型范例的学者则持有更宽泛的观点,他们研究传播制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整体影响以及制度的制约性等。他们探究制度或是政策性制约的终端结果,考察由此引发的问题,寻求通过公共政策来克服效率低下的办法。上述三种研究范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间经常存在很多争论,但是冲突既无必要,也于事无补;因为实际上每种范例都贡献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而且这几种范例之间也存在着互补,它们的共存使彼此更具说服力,并为彼此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研究传统存在着差异,随着传媒经济学的发展,一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研究方法也已形成。它们被归纳为:行业市场研究、公司研究和影响力研究(见表2)。这些方法大多运用了常见于经济和企业研究的理论和技巧,为行业中的经济行为的分析提供了基本的途径。摘自《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方法与范例》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在职研究生重点打造“传媒经济学”专业。传媒经济学以新闻学,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经济领域中的传播课题以及传播领域中的经济课题,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传媒经济学专业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设了案例互动实战课程。来自于传媒界、工商界和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与传媒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们共同分享他们亲历的最鲜活、最具借鉴意义的实战案例。旨在培养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传媒业高级管理者及专业型人才。 《传媒经济三论说》《现代传媒经济学》《传媒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传媒经济学——数字信息经济学与知识产权》传媒经济学 (市场、产业与观念)(国外传媒经济管理经典译丛)作者:(美)(IanB.Albarran)安澜·B.艾尔布兰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ISBN: 9787811273939开本: 16定价: 48.00 元 安澜,B.艾尔布兰(AlanB.Albarran),博士,教授,美国媒介经济学、媒介管理学和传播学领域的著名专家,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ofNorthTexas)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曾担任传媒经济领域享有世界声誉的学术刊物——《传媒经济学刊》的主编。此外他还是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会议三位学术顾问之一。著作主要有:《传媒经济学——市场、产业与观念》、《全球传媒经济学》、《电子媒介经营与管理》、《无线广播产业》等。陈鹏,北京广播学院管理学学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博士生,专业为传媒经济学,研究方向为传媒经济制度研究、媒介营销管理、节目管理等。曾赴多个地区进行媒介调研,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研究报告、论文十余篇,参与编著、翻译著作多部。曾讲授《数理统计》、《影视节目管理》、《传播学理论》等课程。 内容简介译者前言中文版前言前言第一单元导论第一章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缘起第二单元传媒经济学的原理第二章经济概念第三章理解市场第四章传媒市场评价第三单元电子媒介产业第五章广播产业第六章传统电视产业第七章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第八章互联网产业第四单元电影和音像产业第九章电影产业第十章音像产业第五单元印刷产业第十一章报纸产业第十二章期刊(杂志)产业第十三章图书产业第六单元传媒经济学研究第十四章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议题第七单元附录附录A: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附录B:常用的财务运算公式术语表关键词索引……

有前段时间,电影《战狼Ⅱ》在全国热映,影片以也门撤侨为背景改编而成。在真实的撤侨行动中,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文职人员刘海琦作为护航编队一员,参与见证了此次任务全过程。“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一刻也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忆起往事,刘海琦至今心潮澎湃。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将文职人员作为重要人才力量,纳入学院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先后选派40余名文职人员参加远海护航、联合演习等任务,让他们在重大任务一线迅速成长成才。“在学院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们不断淬火加钢、强筋壮骨。”文职人员崇斯伟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好环境的受益者,崇斯伟自入职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被表彰为全军先进文职人员,入选学院“名师工程”培养计划。去年9月,在首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上,她凭借过硬实力夺得一等奖,成为大赛中唯一一名获奖的军校教员。在该院,像崇斯伟一样“茁壮成长”的文职人员还有很多。军体教员陈鹏大学毕业后加入文职人员队伍。作为学院舢舨队教练,他大胆创新训练方法,带领队伍连续三年在横渡渤海海峡舢舨比赛中摘得桂冠。

雁塔校区,我07级学前刚毕业。

中国矿大陈鹏论文发表

陈鹏教授为地理系本科、专科、函授生、研究生、进修教师讲授普通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动物学、动物生态地理学等课程。共培养10名硕士研究生、27名进修教师,1名国内访问学者和30余届本、专科学生。共出版专著、教材、译著等20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论著有《动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地理研究》、《生物与地理环境》、《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研究》等。主要论文有“试论现代生态动物地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试论陆地动物群的基本区域分异规律”、“长白山鸟类及其垂直分布”、“吉林省动物地理区划”、“长白山土壤动物在物质循环中作用的初步探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下土壤动物群集的研究(日文)”、“长春净月潭地区土壤螨类的调查研究”、“东北地区土壤动物的调查研究”、“中国东北土壤动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等。从50年代起,陈鹏教授一直从事动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鸟类地理学和小型啮齿动物地理学以及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70年代末,开始从事土壤动物学及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1979年在长白山首次开展了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学研究,填补了我国土壤动物学领域的空白。1984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土壤动物学习班,邀请日本土壤动物学会会长,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土壤动物学家青木淳一博士来讲学,推动了我国土壤动物学的发展。1985年与日本土壤动物学家青木淳一、芝实、石川和男、田中真悟、石井清等合作研究吉林省东部山地土壤动物的生态地理问题。同年应邀赴日本横滨、松山、石槌山等地考察土壤动物。1989年开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林业部等重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吉林省东部山地土壤动物系列研究”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东北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系列研究”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生物地理教学获1992年吉林省优秀教学奖。先后出席国际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学术会议、第一届国际森林土壤学术会议、日本第八届土壤动物学术会议等。

教材专著等(按出版年代顺序)1、《世界各地珍奇动物》(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4(一版);1982,4(二版)2、《动物地理学》(主),东北师范大学,1981,123、《生物界的奇迹》(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4、《地理基础知识》(参),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35、《长白山》(主),科学出版社,1982,76、《生物与地理环境》(主),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87、《动物地理学》(主),高教出版社,1986,118、《草地调查法,12章》(参译),科学出版社,1986,129、《简明生物手册》(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610、《地理野外实习指导》(参),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611、《生物地理学》(主),东北师大出版社,1989,1012、《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专辑(1)》(主),东北师大出版社,1990,513、《吉林省志卷四--自然地理志》(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414、《长春自然地理》(参),东北师大出版社,1992,715、《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研究》(主),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316、《尼尔基水利枢纽生态环境研究》(主),地质出版社,1993,1017、《中学生百科》(参),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61818、《长春市志—自然地理志》(参),吉林文史出版社,1955,519、《动物生态地理研究》(主),成都地图出版社,1996,220、《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参),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9 (1963--2002年)基础理论1、试论现代生态动物地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生物地理和土壤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年2、试论陆地动物群的基本区域分异规律,《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3期3、试论鸟类地理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动物学杂志》,1964年6卷2期4、吉林省鸟类地理区划,《东北师大学报》,1978年1期5、吉林省动物地理区划, 《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3期陆地动物生态地理6、长白山鸟类及其垂直分布,《动物学报》,1963年15卷4期7、吉林省土们岭--左家附近鸟类调查报告,《吉林师大学报》,1965年1期8、土们岭附近晚秋鸟类组成与地理分布,《野生动物》,1983年6期9、图们江流域陆栖鸟类调查报告,《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4期10、都陵河流域景观类型分化与繁殖鸟类群结构的研究,《地理科学》,1991年11卷2期11、长春市绿地的鸟类群结构和景观生态建设,《中国鸟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1年12、吉林省鸟类地理分布,《吉林师大学报》,1964年1期13、吉林省的候鸟及其保护,《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1期14、人类开发活动对鸟类的影响--长白山二道白河附近鸟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2期15、榛鸡的生态,《动物学杂志》,1964年6卷1期16、灰喜鹊生态的初步研究,《动物学杂志》,1966年1期17、栗斑腹鹀的分布及其繁殖习性,《动物学报》,1966年18卷2期18、吉林省中部平原啮齿动物及其地理分布规律,《动物学杂志》,1982年3期19、吉林省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分布(英文),1985,CONTEMPORARY MAMMALOGY IN CHINA AND JAPAN,Mammalogical Society of Japan20、吉林省陆栖脊椎动物的生态地理分布,《动物学报》,1981年27卷3期21、黑龙江省西部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分布,《动物学杂志》,1980年2期22、中国药用动物的地理分布,《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2期土壤动物生态地理23、长白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初步调查,《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80年1期24、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蚯蚓的生态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81年2期25、长白山北坡针叶林带土壤动物调查,《野生动物》,1981年3期26、长白山北坡冰缘环境与土壤动物,《地理科学》,1983年3卷2期27、长白山北坡高山苔原带土壤动物的生态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83年3期28、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下土壤动物群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84年4期29、长白山红松阔叶林土壤水分、温度对土壤动物活动规律影响的初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84年4期30、长白山土壤动物在物质循环中作用的初步探讨,《生态学报》,1984年4卷2期31、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下土壤动物群集的研究(日文),《EDAPHOLOGIA》,1986年,35,JAPAN32、长白山土壤动物六年的研究综述(英文),1986,The Temperate Forest Ecosystem, ITE Symposium No.20,INSTITUTE OF TERRESTRIAL ECOLOGY33、长春净月谭地区土壤螨类的调查研究,《动物学报》,1988年34卷3期34、长春净月谭地区土壤跳虫的生态分布,《昆虫学报》,1990年33卷2期35、图们江流域土壤动物初步调查,《动物学杂志》,1986年21卷5期36、吉林省东部山地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动物,《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2期37、吉林省森林土壤动物调查研究(英文),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Soil ,HAERBIN CHINA38、吉林省东部山地土壤动物系列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2期39、吉林省土壤动物的组成与分布,《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40、吉林省土壤甲虫的地理分布,《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41、吉林省土壤动物组成与生态分布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1年46卷3期42、黑龙江尚志市老爷岭土壤甲虫的分类,《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43、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壤动物群结构特征,《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44、小兴安岭森林落叶分解与土壤动物的作用,《地理研究》,2002年21卷6期45、小兴安岭人工云冷杉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研究,《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年46、凉水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动物,《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47、土壤动物的生态分布,《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48、凉水土壤动物对林木落叶的分解消耗作用,《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49、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50、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及生态特征,《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51、帽儿山森林土壤甲虫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52、帽儿山凋落物层的土壤动物及生态特征,《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53、帽儿山森林落叶分解消耗过程与土壤动物季节动态的关系,《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54、帽儿山土壤动物对林木落叶的分解消耗作用,《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55、帽儿山土壤动物对枯木分解消耗作用,《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56、帽儿山森林落叶分解消耗与土壤动物关系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10卷4期57、帽儿山地区土壤动物群结构特征,《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58、实验林场大型土壤动物及生态特征,《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59、嫩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动物的组成与生态分布,《尼尔基水利枢纽生态环境研究》,地质出版社,1993年60、东北羊草草原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3期61、土壤动物在灌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水电站设计》,1998年14卷4期62、吉林省蚂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1期63、吉林省东部山区蚂蚁资源研究,《山地研究》,1995年13卷3期64、吉林省蚂蚁资源及其实用价值的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12卷3期65、吉林省左家蚂蚁及生态分布,《昆虫知识》,1996年33卷4期66、我国蚂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展望,《资源开发与市场》,1995年11卷1期67、日本弓背蚁群体结构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年13卷6期68、辽宁省金龟子类昆虫区系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69、辽宁营口地区虎甲的生态分布,《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70、东北地区土壤动物的调查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71、中国东北隐翅虫的区系分布,《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72、中国东北土壤叩甲的地理分布,《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73、中国东北几类土壤甲虫的区系研究A、扁甲总科、阎甲科、葬甲科、锥须步甲亚科,《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74、中国东北几类土壤甲虫的区系研究B、象甲科、地甲科、蝼甲科、拟步甲科、长翅类,《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增刊1期75、中国东北土壤动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生物和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科学出版社,1993年76、白浆土中的土壤动物调查简报,《土壤通报》,1984年15卷1期77、土壤动物的采集和调查方法,《生态学杂志》,1983年3期78、土壤动物呼吸量的测定方法,《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2001年9月教学研究79、动物地理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几点做法,《教学研究》,1991年2期80、动物地理课程考试命题的改革初探,《教学研究》,1984年,2期81、动物地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教学研究》,1993年1期82、动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改革初探,《教学研究》,1991年1期 获得奖状、奖章、证章、证书等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教授)(02011003038号),吉林省科技干部局,1985,72、“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3601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1988,103、“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证书” (850090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91,6,254、“吉林英才奖章”(绶带)吉林省委,省政府,1993,105、“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证书”,Cambridge,ENGLAND,1994,7,196、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36035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92),1992,107、“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8727501),1988,7(吉林省东部山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系列研究)8、“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92-10801),1993,6(东北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系列研究)9、吉林省教委优秀教学奖(二等)证书(93059),1993,5,610、东北师大优秀教学奖证书(93011),1993,1,1511、东北师大优秀科研工作奖证书,1988,12,3012、中国“九五”优秀科研成果奖证书(16518),1999,11(吉林省蚂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13、东北师大优秀科研成果奖证书(0247),1984,4,23(吉林省陆栖脊椎动物生态地理分布;《地理基础知识》)14、东北师大优秀科研成果奖证书(86616),1988,1,20 (《动物地理学》,高教出版社出版)15、东北师大优秀科研成果奖证书(0087118),1988,12,1(《动物地理学》,东北师大出版)16、东北师大优秀科研成果奖证书(0087128),1988,12,1(Review of the study on soil animals during the past 6 years (1979-1985)on Changbai Mountain)17、东北师大优秀科研成果奖证书(86584),1988,1,20(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下の土壤动物群集の研究(日文))18、从事地理科学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20),吉林省地理学会,1985,1219、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入典证书,1993,12,820、中国当代名人大典,入典证书,1994,5,121、科普工作积极分子奖状,吉林省科协,197922、东北师范大学文库纪念证书(《动物生态地理研究》,1996,10,10

海南大学陈瑞鹏发表论文

综合来说。海大比较强的是法律和旅游两个专业。

法学院学生素质近年逐步提高。1999年7月法学院学生党支部被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评为“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多位宣传委员被评为海南省“十大优秀大学生标兵”,其中李静同学获得1999年度中国大学生“建昊奖学金”,黄永锋等8名学生荣获海南大学“最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学院涌现了一批优秀班集体,如95级国际经济法班、96级国际经济法班等、99级法学④班、2000级法学①班,成为学校的“品牌”。有李静等多位同学曾担任学生联合会主席、海南省学联副主席、海南省青联副主席、海南省学联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我院学生的演讲辩论能力较强,比如刘兴全等两名同学在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经济特区大学生中文辩论赛中荣获亚军,刘兴全同学被评为最佳辩手。我院学生辩论代表队在学校“9955”杯辩论赛中,荣获冠军。学生在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中通过人数逐年增多,其中有些同学的成绩达到优秀。学生专业成绩优良率高,毕业生获得学位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其中2002届毕业生获得学位人数比例60%,居全校第一。学生论文多次在海南省、海南大学荣获一、二、三等奖或鼓励奖,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2002届毕业生舒海同学的《海口市抢劫抢夺犯罪状况及其综合治理》发表于全国核心刊物,2001级李建波同学主编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已交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毕业学生在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招考法官、检察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其中,应届毕业生王琳同学(1996届经济法专业)在1996年有全国2000多人参加的海南省检察系统招考中获得总分第一名,在2002年第一次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中,2001届法学专业毕业生李方姣同学以288分的好成绩名列海南省考生(全省2152名考生)第一名;2006届2007届同学整体司考通过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生朱绵茂同学,1992年考取中共中央党校比较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被北京大学录取为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2002届、2004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分别为13人、20人,其中半数以上考上内地著名法学院校。学生有多篇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鼓励奖、三等奖,2002届毕业生吴岳文同学的《发展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构想》荣获三等奖。学生社团青年法学社和法律援助社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普及法律知识、课题调研和举办各种报告会等活动,并出版学生法学刊物《天涯法学》,在校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为最高层次的语言艺术,诗歌是我们传承民族灵魂和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信息载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今天的新诗,诗的传统代代嬗传。海南是一座诗的岛屿,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海南岛上播下了诗歌的种子,开始了诗歌的教化和流播。今天,不论是对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还是弘扬大学的人文教育,诗歌研究中心的设立和工作将会成为海南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海南大学建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诗歌传统,开展人文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悉,海南师范学院已经成立“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作为海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该中心已经申报海南省高校首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有望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中心”在海南大学的成立将和中国散文中心互为呼应,共为声气,互相扶助,为海南的文学之教育、文化之流播尽微薄之力。“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教学、诗歌批评和诗学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以现当代文学为学科基础,申报硕士点。除教学工作外,具体的研究设想如下:1、整理和出版中国诗歌资料,翻译并出版西方现当代的优秀诗作,逐步建立起中国的诗歌资料库;2、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和对话,建立与欧洲大学汉学系和中国诗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参与国际国内的各种诗歌交流活动,举办关于诗歌的学术会议、朗诵和学术讲座;3、创办一份诗学杂志;4、积极与国际国内的一些基金组织建立联系,合办国际诗歌节。总之,我们将竭尽全力,弘扬海南大学声名和诗歌风习,扩大海南大学和诗歌文化之影响。中心成立当年,即准备与国外基金会合作,在海南大学举办国际诗歌节,争取在二年内申请到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点。在条件成熟时创办诗学杂志。海南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已经引进或正式在编的有著名诗人多多教授,诗评家耿占春教授,现代诗学研究者、北京大学在读博士段从学。正在引进中的还有现在深圳电影制片厂任职的著名诗人王小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现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资深评论家唐晓渡和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萧开愚(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可以预期,在一批具有广泛影响诗歌界人士的努力和带动下,在海南大学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产生扎实的成果,并且成为国内大学诗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一个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学科,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促进人文精神在海南重新崛起和兴盛,让海南大学成为新时代的诗歌圣地和诗歌中心。 海南岛的原住民是黎族,他们是历史上开拓海南岛的先驱。是中国目前10个人口超百万的民族之一。黎族在海南岛上的历史,有史可证的年代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黎族历来都是以土著自居,称岛上其他民族为“美”(客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亚、东方、陵水、乐东、保亭、昌江、白沙等9个市县。以五指山区为中心向南呈扇形分布。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个民族乡镇。分布面积为1.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5.02%。人口约124.86万人(2000年统计数字),占全省总人口的15.87%。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的趋同化倾向,黎族文化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其中很多物质民俗和文化民俗的遗产,如不加以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必将永久消亡。这对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很不够。这不仅是在保留历史,更重要的是整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学术角度对黎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高潮。这期间有些学者做过一些调研,出版过数种著作。期间,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1931年-1932年两次到海南黎区作田野调查,在1937年出版了德文著作《海南岛民族志》。广东省的一些民族研究学者,对海南黎族曾进行过规模比较大的综合考察。比较重要的有两次:一是中南民族学院调研组,在1954年7月至1955年1月间对海南22个黎族村点的调查,结集为《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二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省课题组民族研究学者于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对海南黎族村落的调查,结集为《黎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和学术视野,这些论著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原广东省的一些黎族研究学者陆续转向对其他民族研究,中央的一些民族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院下属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虽然也有黎族研究人员和课题,但大都处于个别和个案的研究状态,科研成果稀少。难以进行大规模和深入系统的研究考察工作。对黎族文化的系统考察研究因此陷于长期停顿状态。随着现代化浪潮由城市推向乡村,黎族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正在加速从现实生活中退出。可以说,对黎族生存状况所涉及的一些文化遗产的考察带有抢救性质。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对黎族文化考察研究负有特殊的责任。黎族研究中心2003年由海南大学批准成立,由孙绍先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周伟民教授为顾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萍(黎族)为名誉顾问。 海南方言研究所简介海南大学海南方言研究所于2003年10月在原文学院海南方言研究室基础上成立,现有研究成员4名,都是兼职语言学教师。研究所是人文传播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科的主要学术支撑,还承担着本科生、留学生教学以及普通话测试等工作任务。原海南方言研究室与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调查了海南闽语11个点,调查报告正在整理出版中。研究所成立以后,在一无经费,二无编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埋头进行田野调查,累计调查海南闽语30个点,儋州话、客家话、军话各一个方言点,临高话6个方言点。研究所的口号是“不空谈,做实事,向国际水平看齐”。我们向老一辈专家学习,坚持“田野第一,老派优先,语音、词汇、语法、民歌并重”的原则,记录了百万字的珍贵语料。这两三年,研究所成员陆续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海南岛语言研究论文,还有一些论文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读。目前,研究所一方面补充调查的结果,整理出版,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开展黎语濒危方言调查。海南的语言及其研究现状海南岛是我国公认的语言复杂地区,有闽南系的海南话,粤语系的儋州话、迈话和疍家话,有客家话、军话,还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临高话、村话、黎话,另有苗瑶语族的苗话以及与南亚语有关的回辉话,它们与汉语共同语差异很大。海南岛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长期融合,使得海南岛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我国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海南方言是在海南岛这个特殊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海南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南方言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得到有关海南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重要资料。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对海南研究来说,历史文献资料或有缺乏,家族谱牒也可能部分造假,语言却不能。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是一个古今成分并存的异质体,研究海南方言,通过共时比较与历史比较厘清历史层次,将大大有助于研究海南人的迁移历史、他们与国内及东南亚其它地区族群的关系等。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来说,语言跟遗传基因一样,是研究其历史的直接材料。语言是一种存在于人口头的资源,不象矿产资源,不挖掘它仍然一直存在。一代人死了,这代人口头的语言也随之而去,下一代人的语言必有变化。海南岛的语言属于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的强力影响,海南语言和方言正处在快速消失的过程中。就汉语方言来说,据我们调查,50-60岁的一代与80左右的老人语言差异已经明显,沿袭数百年的文读系统几近消失,只有白读系统仍在保留,但是中青年人已经有好些白读词不会说了。黎族号称有百万之众,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估计不足50万。这50万中也汉化越来越严重,口音变化很大。侾黎中的侾炎支派本来就生活在黎族区的边缘一带,与汉人杂居,几乎都懂汉语,很多风俗都已明显汉化。杞黎中的堑对支派在1980年代初青年人就已经不懂黎语,保城支派早已用双语,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已不说黎语,唯有通什支派多数仍讲黎语。黎语中几个人数较少的方言境况更加堪忧。在昌化江下游的美孚黎人数本来就少,边缘地区的已经完全汉化,腹地的东方、广坝、江边、抱板四镇也是双语区了。本地黎1980年代就已经兼通儋州话,现在多数人又会讲海南话和普通话。黎语加茂方言的保亭县加茂镇,人口约1万,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不足三千。人类学家李露露1993-94年调查时就发现,加茂黎通晓汉语,青年人不讲黎语。如此下去,要不了15-20年,加茂黎语就会消失。相关的语言和民族文化特征更是荡然无存,只能在书中读到、在博物馆里看到。如果抢救不及时,书中也读不到、博物馆也看不到全貌了。海内外语言专家历来看好海南岛这个宝库。1930年我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率先登上海南岛,调查了海口、临高、乐会(今琼海)三地的方言。1950年代国家组织了海南岛语言调查,积累了第一批海南岛语言资料,此后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台湾、新加坡学者详细调查了海南岛语言。如50年代到80年代,桥本万太郎曾调查过海南文昌话和临高话。70年代台湾学者丁邦新调查过儋州话,张光宇调查过海口话,何大安调查过琼海话和澄迈话。80年代到90年代新加坡学者云惟利调查过文昌话。国内1950年代詹伯慧调查过万宁话和三亚军话,50年代至70年代欧阳觉亚等人调查过黎语,1980年代欧阳觉亚、郑贻青调查过村话、回辉话,1990年代梁敏、张均如等人调查过临高话。1990年代以后,又有国外学者来调查三亚回辉话。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海南岛语言研究专著有: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1980年),欧阳觉亚《黎语调查研究》(1983年),丁邦新《儋州村话》(1986年),云惟利《海南方言》(1987年),社科院民族所《黎汉词典》(1993年),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1994年),符昌忠《海南村话》(1996年),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1996年),郑贻青《回辉话研究》(1997年),梁敏、张均如《临高话研究》(1997年),欧阳觉亚《村语研究》(1998年),刘剑三《临高汉词典》(2000年),钱奠香《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2003年)。另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单篇论文。海南岛语言研究中,老一辈学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亲临田野调查,得到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的方法结论也给后人诸多启迪。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非本地出身又非本地工作的学者,调查颇为不易。但是,前辈学者详细调查的,只是海南岛语言资源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还没有挖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继研究人员缺少,以及海南省本土不重视,研究经费严重缺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预言:“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作为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朝阳学科,今天的传播学不仅仅是服务于新闻、宣传、公关、广告等传统行业,更重要的是,传播学的诸多理论和发现还被应用到舆论战、心理战、信息战等非传统领域。这就是传播学之所以受到政界、学界、军界、商界一致推动的原因。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作为海南省第一家传播学研究机构,中心将充分利用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从微观(中国大陆)、中观(大中国区)和宏观(亚太地区)三个层次上开展国际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心计划于近期从海内外聘请首批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境内外部分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课程负责人兼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执行编辑Katharine Sarikakis博士、中华传播学会理事长兼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张锦华教授、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副总监张玲玲女士、《传播学论坛》总编阮志孝先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强先生(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等海内外同仁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新华网海南频道、《商旅报》、海南在线、传播学论坛、中国校长网、CN记者作家网、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网等多家媒体做了报道或介绍。中心主任毕研韬副教授先后就读于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于2004年7月加盟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加强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海南大学于2005年2月,整合相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所实体性研究机构——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1月,升格为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级文科研究单位。现任中心主任为赵康太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成长中心主任林崇椰先生。中心现收藏海南文献两万余册与海南相关的历史资料,各类谱牒、海南人文集近百余种。目前正在开展10个项目的研究。先后举办过2次学术研讨会。中心下设海南方言研究所、黎族研究所、海南省文化历史研究会、海南族谱研究室、周伟民唐玲玲工作室、东南亚文献研究所、琼崖地方史研究室、海南地方志研究室、海南现代文献研究室、特区经济研究所、特区法制研究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等。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事科研。基地目前主要致力于四个方向的研究:◆海南岛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海南岛物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南海疆域史地与南海诸岛研究;◆东南亚文化及华侨研究。中心除开展日常的学术研究活动外,还编辑大型学术丛刊《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自2007年始,每年出版一卷。本着以学科建设带动科研的理念,基地正积极准备材料,做好2007年硕士点的申报工作,以便后续人才培养。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由政府专门机构主持的一项测试。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及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具体负责实施。非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组织的测试结果,一律不作为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资格证书测试。根据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等级,为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有关行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是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

楼上是在帮海南大学打广告还是在答题啊?嘻嘻,有意思吗?海大介绍人家懂上网查滴~~言归正传,提问者把专业打错了,应该是“计算机与科学技术”。我也是学这个专业的,个人感觉这个专业比较轻学历,重技术。也就是说等你迈入大学校门后,最关键的是把技术学好。现在是网络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了,所以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比如:你毕业后可以报考海南省的公务员(有很多计算机岗位),也可以去公司,还可以自己开店。所以我的答案是:这个专业很好,关键是要学扎实。最后祝你学习进步,海南的生活愉快!

万鹏发表论文

一、关于学生“写不出”的问题。“写不出”的原因剖析——主讲嘉宾与在线群众友首先多层面剖析了学生“写不出”的原因,因为找出学生写不出作文的原因才是解决学生写作问题的起点。浙江向洪江、安徽魏为秋、湖北钱晓国等:学生写不出的根源是肚里缺少干货——缺乏生活积累,缺少写作素材储存。这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重要原因。钱晓国认为,学生的作文普遍缺乏“干货”,也是无奈,毕竟他们的生活太单调,阅读面太窄。加上长期的“写作模式”训练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惰性”。浙江贾桂强:学生写不出不是没有素材,而是不会用素材。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观点。不会用素材,一是不能发现素材的写作价值,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素材,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素材再多也是派不上用场;二是不会将素材掰开来用,不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不知道哪一部分可以通过形象的叙说,生动地再现情境,哪一部分可以通过议论分析,充分论证某个观点。浙江陈爱娟:学生写不出是因为话题不合口味,没有兴趣。没有经历过,自然不知道,经历了但不是出自内心愿望,自然激不起兴趣。浙江阮玲:学生写不出主要是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有些模模糊糊的想法但不能表达清楚,终究不明晰。湖北钱晓国、浙江贾桂强:学生写不出是因为缺少一个场、一个特定语境。心中没有一个特定对象,不能营造特定的写作情境,脑中没有鲜活的生活画面,自然没有唤醒写作的欲望,没有激发写作的兴趣。云南自永军:学生写不出是因为没有打开话语系统。学生写不出,固然和没有阅读和积累有关,但不能成为我们责怪学生的理由。好多学生课后吹牛很厉害,证明他有事可说,有说的愿望,有说得好的能耐。只要不是弱智,只要思维正常,只要他感兴趣了,只要他会闲聊,写作就不成问题。学生话语系统打不开的原因,一是思维打不开,没有掌握多向度思维、原因探究思维、类比推理思维等思维方式;二是有思维却没有载体,往往“魂不附体”,找出到恰当的素材去运用思维。湖北万鹏:思维模糊了,语言能清晰吗?思维路径不流畅,语言能流畅吗?思维、思维路径很重要。学生写不出,原因是老师的引导不得法,他说,老师若引导“智障”,学生能写得顺畅吗?为“写不出”支招——在多层面剖析学生“写不出”的原因的基础上,主讲嘉宾与在线群友针对“写不出”的不同“病症”开出了各自的良方。湖南周志恩:学生写不出的解决之道是引导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和积累,一是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与事,要能从中发现一些什么;二是积累教材与课外读物中的生活与事件,要能看出一些价值与意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生活积累与素材储存实际上是解决作文的首要问题,即保证要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江苏童瑞平: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道理很简单,无须复杂化,用心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才是正道。生活+阅读,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如是而已。事实上,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淀,学生必然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安徽魏为秋:充分吸收为表达夯实基础。所谓“吸收”自然包括观察生活、阅读经典,“表达”自然指说话、写作。湖北万鹏:学生写不出,首先要解决素材问题(来源于书本积累与生活积累),其次要懂得从材料中提炼思想。 浙江邓维策:积累直接的材料和间接的材料。浙江向洪江:要让学生做家庭主妇——从教材里吸取写作材料,让学生变成一个孕妇。从课外吸取材料,学生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我经常让学生准备摘录本,从教材中摘抄有关语句,然后仿写。比如学习了《听听那冷雨》,用半节课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某些句子;学习了《报任安书》,让学生摘抄表现作者生死观、价值观的相关句子,再写点评性的文字。浙江邓维策:为向老师的做法点赞,做家庭主妇,体验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说到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的问题,不少老师深有同感。 云南自永军:课外阅读当然是需要的,但语文老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理科学生的作业任务太重了,学生几乎没时间和机会去做课外阅读。广西莫羽:课本是老师教写作最好的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是很多时候课文教学仅仅是停留在字词、情感的分析上,艺术手法的赏析上。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很多时候依靠学生去自我获取知识。聪明的懂利用的学生,老师讲过课文就能吸收一点;懒一点,不爱动脑筋的学生,那只有“听”老师讲课了。现实中高考那么功利,高中阶段敢放手让学生看书的老师不多了;敢放手玩作文教学的老师不多了。正因为如此,充分利用课本,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写作资源,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浙江沈柳恩:我每节课让学生课前演讲,对时事发表看法,谈对身边人与事的见解。再就是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注重生活积累。通过课前演讲与写观察日记,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现象,分析生活,发表看法,这样做实际上在积累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浙江陈爱娟:阅读积累要做好引导。我长期做班主任,每学期会布置阅读清单,不一定是教育部推荐的。其实我喜欢推荐自己读过的作品给学生,学生会觉得老师看过的一定很好,这样学生就很感兴趣。在引导学生多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和感悟。浙江阮玲:针对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思想模糊不清的情况,我让学生每周一次练写随笔,对教材中未学的课文写初读理解,对已学的课文写再读理解。课堂上我将学生观点相左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评论;理解浅显模糊的或者错误也读出来,让学生补充或纠正;课堂上学生有时候会争执起来;课后继续写文章。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我发现学生的思考深入了,思想也丰富起来了。这种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读、写、听、评”的做法,既解决了读、写的材料缺乏的问题,又训练了学生思维,更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了。湖北钱晓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解决“写不出”的关键。营造一定的写作情境,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强化针对性阅读,让学生内化语感图式,再实现由“意”到“言”的自然转换。云南自永军:不担心学生写不出,因为我会想办法帮助学生打开话语系统。比如写议论文,教学生进入吵架频道,自己和自己对着干,自己和自己较劲。学生的话语系统打开了,就会有说不完全的话。写记叙文,教学生多写写对话和心理活动,多侧面设计人物语言,设计人物心理活动。浙江陆云鹏:我在高一年级的做法,1.课前古诗文片段阅读活动;2.课外自主阅读、摘抄优秀文章;3.将课外经典名著的阅读纳入课堂教学的视野;4.重视家庭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5.借鉴阅读经验,营造阅读氛围;6.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利用课内、课外做这么几件事,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学生作文获奖了,就愿意写了。 浙江邓维策:陆老师的做法做到了课堂内外相结合,是个好方法!陆老师拓展了学生作文的道路。二、关于学生“写不好”的问题。“写得好”的标准是什么——浙江绍兴阮玲老师提出一个值得老师们深思的问题:“写得好”的标准是什么?安徽朱莉、四川吴荥林:有思想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这是最核心的标准。没有思想感情的积淀,随便什么技术,统统扯淡!湖北万鹏:真(真的材料)+善(善的方法)+美(美的情感)=好文章。(万鹏进一步解释,)思维要有对象→对象不能缺乏体验→写作离不开运用→运用必得有适于语境的表达方式。“对象”是指写作材料,“体验”即情感,“运用”“表达方式”是指写作方法。由此看来,老师们对“写得好”的标准是有一致清醒认识的:真实的材料,巧妙的写作方法,鲜活的情感,是三个必备要素。学生“写不好”探因——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主讲嘉宾与在线群友也作了相应的探讨。浙江陆云鹏:很多学生的文章是憋出来的,结果真的是惨不忍睹!说明缺少“干货”,必然写不好作文。 浙江向洪江:因为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一切写作之“技”都是空谈,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花架子。安徽朱莉:现在的学生不愿劳心劳力,又缺少生活体验,这样一来,“写不好”是在情理之中了。安徽魏为秋:“写不好”缺少的是真正的阅读与生活。浙江阮玲:学生写不好,不是缺少阅读和生活,而是不太关注自己的体验。很多学生写不清楚,其实就是想不清楚。浙江沈柳恩:“写不好”是阅读和思维两方面的问题。浙江陆云鹏:写得好分两种情况,或者以才情取胜,或者以技巧取胜。那么相应地,“写不好”,要么是才情欠缺,要么是技巧欠缺。浙江贾桂强:学生议论文写不好的关键,只是一味地举例子,而所举的例子多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堆叠。不会多层面举例,不会对实例作准确的分析议论,确实是不少学生的通病。湖北万鹏:写作技法是很重要的因素,学生缺的不是没有系统,而是针对某一材料,不知用何方法来加工成一道“好菜”。不会见招拆招,不只是学生缺少写作技法,一些老师本身也没有技法积累。云南自永军:“写不好”是因为有几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区分概念的问题,二是词语积累与搭配的问题,三是思维工具的问题。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语言的天才,只是由于受人类社会趋同现象的影响,在后天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丢失了个性,于是千人一面,文章缺乏新意。正是人类社会的趋同现象,扼杀了语言的天才。“写不好”的应对之策——湖南周志恩:学生“写不好”,解决之道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生活,提炼生活,一是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美好品质,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二是要善于透过生活现象分析其本质,对人、对事要有自己的看法与态度,要有主见,要善于挖掘生活事件背后的意义,要善于发人之未发,敢于言人之未言。这是强调写作需要磨利透视生活现象的锐眼,强调要有钻探生活素材的思想利器。他还给出了写作记叙文与议论文的指导方法:莫言说,他是一个会说故事的人。学生学写记叙文,就是要学会说故事。要让学生明白,说故事,一要把故事说完整,说出过程,说出重点,说出细节,要让别人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哪几处是重点,有哪几个关键的细节;二要把故事说生动,尽量说得曲折有波澜一点,尽量说得形象有画面感一点,尽量说得生动有趣味一点;三要说把态度表明确,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好恶,说出自己的爱憎,要让别人明白你说这件事的目的与态度,你对这件事的情感倾向。总之,要引导学生将记叙文写得过程完整、重点突出、细节鲜活,要注意叙事的生动性、情感性,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情感态度。记叙文要突出叙述,但可以议论、描写、抒情,尽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文写作,是以记叙文为基础的,重点是学会发表对事件、事物看法。要将自己的看法说明白,说清楚,且有说服力,就得结合实例予以说理。可以正反实例对比论述,可以类比事例论述,可以道理与实例相结合论述。实例可以从生活中来,可以从历史中来,可以从新闻材料中来,可以从教材中来。要让学生懂得,议论文中的叙事,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所以叙事不是目的,叙事可以简略一点,概括一点,重点是要对所叙事例的分析、议论,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少老师对此表示赞同,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浙江绍兴阮玲老师认为,指导学生作文的关键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分解话题、观点。四川雅安吴荥林认为,深度开掘,广泛联系。浙江绍兴陈爱娟认为,激兴趣,开思维,授方法,供素材。福建胡策应:学生做得好的作文肯定是性情文学,而不是应试作文。除了根基是老师教的,其他的都是自创的。写作是抒发情感的需要,丰富内心情感,培养美好品质,保持对人、对事的独特敏感性,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还有老师从自己做学生的体会出发,认为多读、多体验才是写好作文之途。有老师鼓励学生去读小说,写小说,评小说,这确实对作文大有帮助。只有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究,去体验,去分享,才会让作文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云南自永军:学生要写得好需要进行语言转化,对语言作“陌生化”处理,即在语言形式和文章结构上作文章。他解释,当我们回归人的原始表达和思维状态时就知道该怎么教学生作文了。记叙文起始于讲故事,议论文起始于讲道理。写记叙文要回归到孩子心态,写议论文要回归到吵架心态。而思维训练的核心在于转换。语言训练的核心在于个性化和陌生化。没有生活细节的人往往是对生活琐事视而不见的人。浙江阮玲:针对学生“写不好”,要给学生一些写作要求与写作路径。可以给学生一些“写得好”的具体要求,然后分解这些要求,提供一些写作范例;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思路,再给学生一些范文,让学生去领悟作者的写作路径,并在写作训练中慢慢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技能。浙江贾桂强:解决学生议论文写不好的办法是“取法乎上”,向古人学习、向现代大家学习。例如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 等都是让学生仿写的经典作品。就如同学书法,总是取法多家,方能写好字。作文也是如此,需要输入真的东西,方能输出。让学生多仿写,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议论写作的模板,先求“入格”,然后求“出格”。从写作的视角去学习课文,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与其让学生浮光掠影地读得太多,不如让学生精读几篇,潜心模仿之,力求化为他们自己的血肉。 邓维策点赞这种做法:“入格,出格,有规范。”邓维策、浙江向洪江、湖北安陆钱晓国、浙江绍兴阮玲、甘肃西和郭映辉等老师都赞同“仿写”说,并都践行着这一做法。周志恩老师充分肯定研读经典作为写作范例的做法,认为很多老师重视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是好现象,只是以读促写,“仿写”教学还没有系统化、序列化,还大有文章可做。浙江阮玲提出“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的观点,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共鸣。浙江陈爱娟提出的“在面批、自批、互批中学习,在自我修改中反思前进”,是阮老师观点的具体化表现。陈爱娟认为,面批最有效,也最受学生欢迎。但时间有限,所以只能利用早自修和晚自修。每人面批几次会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促使学生主动读书,自动钻究作文。邓维策、陆云鹏老师都认为“面批可能是最有效果的办法”,都使用了面批作文法。湖南周志恩:面批能较好地落实升格指导,因为面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给学生指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修改才好,让学生明白要在现有基础上升格作文,可以采取哪些升格方法。升格指导的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一次作文训练之后,老师选取两三篇予以个别指导,精批细节,使之升格,争取发表。然后,将发表的作文与原稿让全班学生对比阅读,共同讨论升格的方法,是对材料的改动以突出事件的过程还是深化细节描写,或是对材料内涵的挖掘,力求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这样做,既是对发表作文的学生的激励,也是对全班学生的作文进行升格指导,因为是本班学生作文,学生感觉更亲切,对升格方法的领悟也更切实。周志恩老师还提出一料多写,训练思维的方法。同一个生活素材,同一个教材片段材料,可以让学生分别写成记叙文与议论文。写成记叙文,要求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事件发生的特定情境中,力求将故事写完整,过程写具体,重点突出,细节鲜活,语言生动形象。写成议论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道理说充分,实例举典型,对实例的分析需透彻。湖北钱晓国点赞:“周老师的方法实在。”浙江周宇贵:作文教学是思维训练,立意要求学生有思想,结构要求学生有思路,语言要求学生能根据文体的需要采用一定的表达技巧,从而实现思想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要、连贯、得体。不管何种训练,最终指向应该是思维。有老师提出,作文教学要有成效,核心的问题是要建立起作文教学的序。四川吴荥林、浙江邓维策都赞成此观点,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形成系统。吴荥林认为:“系统,无非是规律的提炼,只要不是玩,很有价值!”邓维策则认为:“对于天才可以不要系统,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则需通过系统的写作技法学习,来学会写作。这也是课程论提出的要求。”浙江贾桂强指出:“现在作文的系列研究很多,却没有统一的教材,造成了一线老师各自为阵的局面。”江苏童瑞平则对写作系统持否定态度,认为写作本是性情中的事,玩系统无异于作茧自缚。云南自永军认为,作文教学要抓住本质性的东西。“技”的东西讲再多对提高作文水平没有本质性作用。我们不能再跳入“技”的大海中无法自拔了。转换是作文训练的最好方法。浙江陆云鹏介绍了高一训练学生记叙文的做法:1.拓展阅读空间,实现课外课内阅读对接;2.整体把握文本,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3.营造阅读氛围,建构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这一做法被邓维策点赞为:“很有层次感,循序渐进!”陆云鹏高二议论文的训练开始迈向考场作文,让学生了解高考高分作文普通呈现的特点:1.扣题行文;2.有自己深切的感受;3.较为独特的角度;4.有内涵的材料;5.清晰的思路及合宜的结构;6.行云流水的语言。

搜索网站首页全套土木设计毕业设计图纸毕业设计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翻译论文答辩论文格式实习报告个人简历网站首页›论文参考文献›建筑与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最新建筑与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最新资料分类:土木工程设计资料 - 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参考资料 | 发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9-03-22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最新50例。供大家学习。参考文献一[1]卢永亮. 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3):80.[2]刘畅. 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3):85+88.[3]杜明军,许平,胡振杰,王鹏. 某高位大跨连体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19,49(05):83-89.[4]韩夏,陈志强,李剑群,冯中伟,陈林之. 青岛浙商国际项目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19,49(05):65-70+99.[5]王秀文. 超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J]. 山西建筑,2019,45(07):69-70.[6]毛国伟.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7-8.[7]池新锋.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方案分析[J]. 江西建材,2019,(02):32-33.[8]陈卫发.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浅析[J]. 江西建材,2019,(02):28-29.[9]黄航裕. 浅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注意的事项[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2):94+97.[10]董月琴.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38+141.[11]初莎莎.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9,10(04):66-67.[12]宋链,胡浩,贺建.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风,2019,(05):112.[13]陈志钢. 探析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J]. 居舍,2019,(05):40.[14]左大春. 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 居舍,2019,(05):80.[15]陈希,程林. 基于工程设计的高中STEM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9,(02):121-126.[16]靳逸凡. 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设计微探[J]. 山西建筑,2019,45(05):66-67.[17]叶欣.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3):99-100.[18]高斯佳.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J]. 居舍,2019,(04):80.[19]舒如意. 关于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探讨[J]. 居舍,2019,(04):98.[20]蔡继伦.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居舍,2019,(04):99.[21]钟振.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与剪力墙设计[J]. 居舍,2019,(04):103+164.[22]景琦.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及应用[J]. 中国住宅设施,2019,(01):43+28.[23]金飞.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2019,(01):61-62.[24]唐学红. 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设计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17-18.[25]李亚星.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浅析[J]. 山西建筑,2019,45(04):31-33.[26]和金兰.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19,(02):64-65.[27]拜艳霞.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居舍,2019,(03):4.[28]马圣超. 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居舍,2019,(03):15.[29]朱碧娟.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探讨[J]. 居舍,2019,(03):121.[30]胡晓雯,谢可欣,陈媛. 绿色工业建筑之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J]. 居舍,2019,(03):123+126.参考文献二[31]王剑博. 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探析[J]. 居舍,2019,(03):125.[32]刘长松,蓝缪辉,王海波,任乐明,武晓敏,杨春林. 模块建筑结构设计实践[J]. 城市住宅,2019,26(01):27-31.[33]段勇. 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市住宅,2019,26(01):127-128.[34]王红艳. 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及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133-134.[35]周正海. 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29-130.[36]倪震宇.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69-170.[37]周正海.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71-172.[38]万鹏. 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73.[39]刘畅.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6.[40]陈晓磊. 高层住宅建筑基础结构设计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8.[41]苏涣珉,马倩.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1.[42]巫仕斌.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研究与应用关键要点[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3.[43]曾永川. 高校科研单位综合实验楼建筑和结构设计[J]. 科技与创新,2019,(02):122-123.[44]付臻瑜.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1):86.[45]康冬冬,许震,张生田.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J]. 居业,2019,(01):39-40.[46]陈础. 绿色节能理念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 低碳世界,2019,9(01):168-169.[47]陈鹏.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探讨[J]. 居舍,2019,(02):86.[48]刘鑫,谢垚.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 居舍,2019,(02):12.[49]赵亚男.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居舍,2019,(02):34.[50]乔継华.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探讨[J]. 居舍,2019,(02):55.资料推荐[土木实用知识]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毕业论文格式]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编制毕业设计指导意见[论文参考文献]施工造价管理参考文献[毕业设计任务书]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论文参考文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求职范文模板]2015公务员面试致胜法宝[论文参考文献]公路测量参考文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公路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实习报告]市政工程实习报告心得[论文参考文献]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参考文献学生公寓设计(论文)任务书分类:毕业设计任务书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分类:毕业设计外文翻译文天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方案设计任务书分类:毕业设计任务书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分类:毕业设计任务书地上8层框架结构图书馆建筑结构施工图纸[面积39079]分类:土木毕业设计类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分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全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土木工程设计资料网站! 陇ICP备15002839号-1 Powered by Discuz!

额 这个可以上相关的论坛上搜集一下信息的吧

在学术方面,以第一作者或独著方式发表论文38篇(国际学术会议1篇,中文核心期刊22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1篇。代表性论著有:1.周源 铜硫分离新工艺研究.有色金属(选矿).1997.(2).8-102.周源 低碱介质铜硫分离技术研究.矿产综合利用.1999.(3)1-4.(EA收录. IDS number:BDR56)3.周源 邓见菊 某难选含金矿石的载体浮选研究.江西有色金属.2000.(4)12-144.周源 一种难选钨锡细泥的综合回收工艺.矿产综合利用.2001.(1)13-155.周源 大冶铁矿无石灰铜硫分离工艺.金属矿山.2002.(2)1-36.周源 某金矿石浮选-硫脲炭浸综合回收金银铜硫的工艺试验研究.黄金.2002(2).41~437.周源 余新阳 矽卡岩多金属矿有效利用评述.金属矿山2003.(8).25-328.周源.陈江安 非氰药剂浸金进展.南方金属.2003.(5).6-89.周源.梁华银 分步沉淀浮选分离矿山酸性废水试验研究.南方冶金学报 2004.(1).67-6910.zhouyuan&yuxinyang A study on copper-sulfur separation Technology without Lim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613-616.2004.(SCI收录. IDS number:BDR28)11.周源.余新阳 无机氧化剂对黄铁矿与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金属矿山.2005(2).33-3512.周源.艾光华 提高某难选氧化铜矿回收率的试验研究.金属矿山.2005.(1).44-4613.周源.陈江安 从某尾矿中浮选回收银的试验研究.黄金.2006.(2).42-4414.周源.袁明才.周瑶 水动力作用对跳汰分选效果影响的研究.中国钨业.2006.(3).15-1715.周源.余新阳 难选氧化铜矿石高效分选技术研究现状.金属矿山.2006.(8).30-3416.周源.王中海 微臣物浸矿技术发展现状. 金属矿山.2007.(8).4-617.周源.王琨. 机械产品三维交互仿真控制的实现. 金属矿山.2007.(12).107-11018.周源、万鹏. 垃汲渗滤液处理新技术.全国垃圾渗滤液和高浓度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交流会2008.682-8419.周源.余新阳. 铁铝矿物反浮选脱硅阳离子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金属矿山.2008.(8).39-4220.艾光华.周源. 提高某难选铜矿石回收率的选矿新工艺研究. 金属矿山.2008.(11).46-4821.周源.田树国. 高砷金矿脱砷预处理技术进展. 金属矿山.2009.(2).98-101

张鹏发表论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 金桂龙 丁之玮 郭玉霞 赵湘湘 蒋阳平 王云忠双氧水声学造影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病 --- 钟惠琴 陆海娟 陆金霞 沈姚琴602例乳腺疾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 麻林爱影像引导下肺肿块穿刺并发症及防治分析 --- 任剑飞 汤耀东 吴宏成 何一兵 姜静波 葛挺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90例临床分析 --- 季新明 吕再玉成份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防止非溶血性反应效果观察 --- 徐进 倪文仙 应敏洁 王芳 金雅虹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8例分析 --- 顾霄 彭卫东 徐涛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 叶青 郑斌 谢微加地塞米松对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观察 --- 罗盛 孙岚 田园 孙文瑞经胃镜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 --- 王泽军 郑坚 叶水凤 张秋凤HVEGF_ 165 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 王宾 沈来根 朱越锋 李鲁滨 郭治宇 刘振杰腹膜后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配合 --- 钱卫玲 范美娟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 吕蕊萍 冯彩英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 --- 梅慧红 周爱妹全麻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探讨 --- 陈亚萍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灌洗术的配合 --- 钱跃飞 黄长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治不孕症162例护理 --- 王枸允 杨智莉个体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杨越明 陈秋美 周敏华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的程序改进 --- 张鹏 包磊 鲁波 任丽芳 蔡红光 杨惠英ICU病房病原菌检测分析 --- 戚均超 孟曙芳 王琴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耐药分析 --- 郑小银 徐立群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 孙敏燕 俞凯 楼新江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 --- 刘英文 王选锭芦荟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 --- 陈亮 竹剑平新癀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 邹丽 黄文光妊娠妇女孕晚期睡眠质量及心身状况分析 --- 徐小芬 吕杰强 蔡晓红 叶绿溺水儿童死亡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的探讨 --- 钟政武 周招美 王月武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 浙江临床医学编辑委员会2008年春节年会在杭召开 --- 鲍迪富右位心全内脏反位伴慢性肾炎1例 --- 李道婷 蒋欣欣 王国红 冯剑 胡卫民麦绿素对小鼠耐缺氧作用实验研究 --- 徐海鹰 郭伟娣 江月仙结核性腹膜炎和肝癌患者的腹水与血清趋化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 王剑超 王寅 张娟文微卡联合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 黄冠成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陈智能 杨林 王伟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 --- 罗凡砚 蒋海河 林国强 雷凯波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中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影响 --- 郑瑛 郭建荣 潘志浩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 陈越 潘文志 钟一红 丁小强自体微粒皮移植结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探讨 --- 罗旭 林才 陈更新保存羊膜与生物羊膜在眼表碱烧伤中应用的疗效比较 --- 郭霞 邱海燕 陈健康

张鹏·BOLONG,中国科学院系统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委会总部经济课题组负责人;国家发改委系统投融资机构总部经济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总部经济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机构总部经济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大学部)特邀教授兼研导。曾出任中国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项目北京丰台总部基地初创时期战略策划总监;中国第一部总部经济专著《总部经济潮起中国探索》主编;曾策动中国第一家总部经济战略研究中心、总部经济建设基金的成立,第一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峰会“中国总部经济嘉年会”的召开;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邯郸、宁波、郑州、成都、呼和浩特等诸多城市国际金融峰会、国际城市发展战略论坛、中国经济高峰会、首都科博会、国家传媒产业发展大会、西部博览会峰会、企业家峰会、区域经济战略大讲堂以及著名院校的MBA讲座等场合,发表总部经济专论演讲。 张鹏教授曾在《国际城市发展战略论坛》、《国家经济高峰会》、《北京科博会》、《中国传媒发展大会》、各省地《区域经济产业战略论坛》、《中国企业家高峰论坛》,以及北京、深圳、成都、郑州、宁波、呼和浩特、邯郸等重要城市《总部经济战略大讲堂》等诸多场合发表总部经济的专论性演讲;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重要媒体上发表诸多总部经济理论文章并经由主流新闻渠道采访或报道;兼任过国家重要科学媒体的专栏作家;具有在中、美、英跨国集团担任高层管理实际工作的经验;服务客群遍及大江南北;属我国实战型的总部经济战略理论专家和学者。 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城市和产业的高端服务。服务客群遍及大江南北,积累了在中、美、英跨国集团总部担任高管的工作经验,在国家与地方主流媒体发表过诸多经济学评论,集考察、咨询、评估、策划、可研、规划、立项、融资、开发或经营服务为一体,带领精英团队坚持为基层高端项目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属我国实战型经济理论学者,是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张鹏带领课题组专家成员坚持长期深入基层,为地方城市或区域的总部经济项目精心服务,为地方提供权威性的全面解决方案。先后在广东、四川、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吉林、江西、湘西等全国各地进行了诸多“总部经济项目”的实地考察和演讲…… 著作有《总部经济潮起中国》、《总部经济时代》。

外商企业薪酬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和政府优惠政策的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普遍面临困境,吸引、保留人才更加成为竞争的焦点,而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是企业形成人才优势的重要环节,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AK公司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代表,分析其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薪酬结构单一、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分离、晋升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薪酬管理改进措施,以期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外商投资企业;薪酬结构;浮动薪酬;晋升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渐成熟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正在向新常态趋势迈进。但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业绩不佳,发展面临困境,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压缩外企的利润空间;二是外企原本享受的优惠政策的调整及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给外企带来一定经营压力;三是本土企业的实力提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四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及垄断等行为。在此境况下,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积极调整应对,促进自身转型升级,更多的技术密集型及资产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迁入中国。与此同时,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中国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优秀人才成为企业永葆生命力、创造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保留人才发挥着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本文以AK公司为例,就外商投资企业薪酬管理方面展开研究。

一、AK公司及其薪酬管理现状

AK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它是XX集团全球战略化的生产基地,总员工人数达600余人。公司以总部的技术支持和中国的生产基地作为发展保障,目前公司产品涉及生物诊断、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销售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并且已成功开发血糖仪、血红蛋白分析仪等医疗器械及相应检测试剂等快速诊断产品。AK公司作为一家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的公司,与当前我国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所处境况一致,因此以AK公司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典型代表,其研究结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中国投资建厂初期,AK公司主要以生产加工产品为主,组织结构较为简单。但随着客观环境及自身实力的不断变化,AK公司将部分技术研发等工作向我国转移,技术研发人才的流入使其组织规模不断壮大。因此,AK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形成了目前的薪酬体系,具体内容如下:从员工工资水平来看,AK公司个人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杭州市的月平均工资为7608元,相比之下个人月平均收入在区域范围内处于较低位置。从薪酬结构来看,包括固定薪酬、浮动薪酬和福利三大部分。其中,固定薪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等;浮动薪酬包括绩效工资及奖金提成;福利包括五险一金、年假等。AK公司根据组织结构及员工类型的不同,决定采取混合型薪酬策略。其中对技术及研发人员采取市场领先型薪酬策略,企业希望以此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转型;对营销业务人员采取绩效激励制薪酬水平,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对从事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基础日常性工作的人员采取跟随型薪酬战略。根据以上对AK公司薪酬现状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AK公司在薪酬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在薪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AK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薪酬结构单一,经济性报酬较低

AK公司的薪酬由固定薪酬、浮动薪酬、福利三部分构成,其中固定薪酬以基本工资为主,每年保持5%的涨幅;浮动薪酬以奖金为主,年终奖依据职位的不同给予1-2个月的工资奖励;福利包括法定社保和年假,缺乏具有高激励效果的措施,因此员工满意度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AK公司于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然而企业的薪酬制度并未进行改革创新;另一方面,近年来部分外企在中国的发展面临困境,成本增加导致净利润减少,工资无法保证原有10%-20%的涨幅,经济性报酬难以提高。因此,目前的薪酬制度陈旧,缺乏外部竞争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薪酬激励与绩效考核结果相分离

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将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有利于挖掘员工潜能,发挥薪酬激励的最佳效果[1]。然而,AK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联系不密切,浮动薪酬在总体薪酬中占比较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以同工同酬作为薪酬设计的原则,因此无法拉开同等职务员工的薪资差距,难以反映不同能力水平的员工对公司做出的不同贡献。虽然AK公司形成了自身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评价标准,但是由于考评工具不完善、考评人员能力欠缺以及考核结果不对薪资及晋升产生巨大影响,使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走形式”的现象,这违背了设置浮动薪酬项目的初衷,导致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增加内耗,降低了整体运作效率。

(三)薪酬晋升制度设置不合理,出现职业天花板

玻璃天花板比喻企业中女性工作者想要达到高层所面临的无形的障碍[2]。虽然在以往的研究中,“玻璃天花板”现象发生在女性身上,但是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实践发展,其内部本土优秀员工的职业发展,也出现了“玻璃天花板”现象。例如:AK公司是垂直管理型组织结构,管理职位较为集中,在此条件下中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从总部派遣而来,只有基层及中层极少数职位是通过招聘甄选,由本土员工担任,由此必然导致部分优秀人才在进入公司1-2年后申请离职的现象发生。因此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除了经济性报酬较低外,还包括企业未能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晋升途径及路线单一等。AK公司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原因,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针对AK公司薪酬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也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AK公司薪酬管理对外商投资企业薪酬管理的启示

(一)树立全面薪酬理念,注重内外薪酬结合

所谓全面薪酬,是指公司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对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系统奖励。在设置薪酬体系时,既要关注内部薪酬设计也要关注外部薪酬设计,将传统的薪资项目与新型的奖赏项目相结合,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全面薪酬体系。如AK公司一样,很多外商投资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急需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储备人才来维持组织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针对外部薪酬,应进行系统的薪酬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专业的分析,依此设置各职位的基本工资,以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性;针对内部薪酬,首先应改善工作环境及办公设施,尤其是高新技术设备的引入;其次,依据员工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项目,提升员工的各项能力;接着,定期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嘉奖,增强其对组织的归属感,发挥模范作用;最后,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及外出旅游等项目,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及员工的交流沟通,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满足员工的心理报酬需要。

(二)增加浮动薪酬比例,促进内部公平

在浮动薪酬的设置中,首先应增设月度或季度奖金,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薪资相结合[3],实现薪酬短期激励的目的。其次,应制定收益利润分享计划,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须在年初设定各部门的绩效目标,并保留一定弹性,在年终依据企业盈利状况及各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确定部门利润分配比例,实现薪酬长期激励的目的。在此之前,企业需对原有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精简优化,利用科学化、专业化的考评工具,制定适合企业特性的全新绩效考核制度。除此之外,企业需将绩效考评结果及部门业绩成果进行公示,以保证公开透明,并由人力资源部对整个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核查。由此,既能使企业在外部环境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发展增加收入,又能极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确保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三)重视员工长远发展,培养留住人才

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企业制定科学可行的晋升管理制度,为员工量身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都是在满足员工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类似AK公司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设置多通道的晋升模式,比如针对技术人员,既可以选择向技术路线发展,也可以选择向管理路线发展,企业为员工提供多种晋升选择,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力,匹配最为合适的职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应调整自身组织结构,适当增加组织层级,减少“空降兵”的使用频率,当出现空缺职位时,优先考虑提拔内部员工,这样既能缩短员工适应新职位的磨合期,又能使本土员工看到职业发展前景,降低离职率,进而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1]苏弋.基于激励机制绩效薪酬制度的构建浅议[J].现代商业,2015,(15):117-118.

[2]白东红,赵新元,范欣平.外资企业“玻璃天花板”与本土员工离职倾向:易变性职业生涯的调节效应[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04):22-31.

[3]陈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作者:张鹏 郑雪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