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清华硕士发表论文有奖励

发布时间:

清华硕士发表论文有奖励

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完成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年, 获国际首届绝缘子方面的终身成就奖“Claude de Tourreil Memorial Award for Outstanding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Enhancing the Knowledge &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Insulators。A.1984年7月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B.1987年12月获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C.1990年12月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D.1998.5在清华大学航天海鹰杯研究生导师评选活中被评为研究生良师益友E.2001.5 获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F.2002.6 当选清华大学第五届研究生“良师益友”G.2001.9 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H.1997年4月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I.1996年1月获95年度清华之友优秀教师一等奖J.1996年1月获95年度电机系教学标兵K.1989年 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授予优秀电机工程工作者称号。教育学术贡献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研究”项目课题六、国家十一五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课题32等国家重大科研建设项目近10项;主讲的《高电压工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高电压工程》课程建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特殊贡献专家等科研奖励及荣誉。

我是清华的本科学生,我男朋友是清华的硕士毕业~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你生活不是太奢侈,清华给你的钱是完全够用的。甚至可以往家里补贴一些,我男朋友当年是每个月往老家寄400元。具体额度是这样的,首先学校会给你大概每月800元,导师给大约400元(这个还取决于你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不过一般是这个数目)。一般的硕士生还会做某一门课的助教(这个也很轻松,每周判一次作业就好),这个钱大概有六百。学费是不用交的,住宿费很便宜很便宜(一年八百吧,好像是。)吃饭的话,在清华自己的食堂吃是有补助的。我一顿饭五六元就已经能吃得很好了...所以,读硕士一个月杂七杂八的补助加起来有大约一千八百元钱,生活费也就是五六百百元,绰绰有余了。奖学金另算。奖学金的话,如果你是全系成绩的前百分之十,能拿到一等,大概是一年八千元。前百分之二十,二等,六千元好像。三等奖学金能覆盖到前百分之四十。祝你好运。

如果你考上的是公费的就不用自己出钱,你还可以赚外快....

这个根据学校的不同,规定也不同。

例如河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奖励为:

1、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者奖励现金40万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40万元,奖励所在学院博士点建设经费20万元;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者奖励现金20万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20万元,奖励所在学院博士点建设经费10万元。

2、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者奖励现金2万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2万元,奖励所在学院博士点建设经费1万元。

3、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者奖励现金5000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5000元。

4、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者奖励现金5000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5000元。

5、 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者奖励现金2000元,奖励导师及指导小组现金2000元。

扩展资料:

评选方法及程序

1、培养单位推荐。各培养单位召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根据优秀硕士论文分配名额(附件2),投票产生校级优秀论文推荐名单,并且按照优秀程度进行排序。

2、培养单位公示。各培养单位将初选结果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3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确定各培养单位的校级优秀论文候选名单并报研究生院。

3、学校审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候选校级优秀论文进行审议,如果没有异议则同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结果,如果委员对部分论文存在异议,则投票表决,获同意票三分之二以上者具备校级优秀论文资格。

4、学校公布。研究生院将拟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名单进行公示,3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由学校发文公布。

5、确定省优参评名单。根据各培养单位上报的排序名单和分配名额,在已经获得校级优秀的论文中,产生各培养单位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参评名单。

6、报送材料。研究生院将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结果,向湖北省教育厅报送省级优秀学位论文参评材料。

清华博士论文发表奖励

待遇很高。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种社会现象我们称为“马太效应”。一个高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到处充满无限前景。一流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还有诱人的薪水是一个大城市吸引人才的法宝。

这样的优势使得那些经济发展好的大城市,比其他的城市更能吸引高端人才。所以杭州余杭区街道办能招揽到高端的人才并不稀奇。

据了解,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城市社会的治理工作日益繁重。像杭州这样的国内一线大城市,需要很多专业性强的人才来管理和服务社会。

他们每年都会向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大量招揽高端人才。除了面向国内顶尖的高校招揽外,这些发达的一线大城市还向海外招聘,以招募到更多高端的人才。

基本含义:

具体到企业中,人才的概念是这样: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

企业的人才总量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经营人才,指企业的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

管理型人才,是具有广博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人才,是深刻了解人的行为及其人际关系的人才,是具有很强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人才,他们不但了解为什么做,而且能把握行为变换,调动一切积极性去完成为什么做的目标。

技术型人才,是指掌握和应用技术手段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由于技术型人才的任务是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因而,他们常处于工作现场或生产一线工作。

技能人才,是在生产技能岗位工作,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或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待遇是好的,算是全国中顶尖的。

清华大学

清华对学生一向比较照顾,就是本科生到实验室,老师一般也会给点钱。大概工科学校比较有钱,也可能传统一向如此。

在清华的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标准不低于5.1万元。一般是学校2750,导师1600以上,每个月加起来是4400以上。如果当助教什么的,每学期还有1.3万元。导师再多发一点,给点年终奖,或者论文奖、项目奖等等,这些收入基本够用。

北京大学

我在网上看到,有北大学生在夸北大。北大的理工专业问题不大,跟清华差不多,但北大有很多文科专业,文科专业老师有可能不发钱,全要靠学校的补助。

北大的全校补助做得不错。最低一档是4.9万元,每个人都有;第二档是5.5万元,需要做个助教;第三档是7万元,校长奖,10%的比例。其他的还有各级奖学金,能覆盖50%的学生。

如果老师手里有钱,再给发点,北大的学生也没有问题。

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 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

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

论文种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清华硕士没有发表论文

这有助于减轻申请硕士学位的学生的压力,自己不必每天埋头写论文,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去申请硕士学位。

有过研究生经历的同仁们,自然会对上学期间要求硬性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几篇论文作为能否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没有按时按量发表到制定标准的期刊文献上,你连参加毕业答辩的机会都没有。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严格尊重这条规定。而清华大学做出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不再硬性要求上学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可以说是给所有的清华硕士研究生解绑了。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之中,不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随意的毕业,最后的毕业学位论文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成绩是否合格的终极考量标准。

也就是说清华大学不要求学生发表期刊论文,但学位论文还是要求非常严格的,要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字数、格式、参考文献等具体要求按时完成,方能成功毕业。中国高校现在普遍一个问题在于唯论文主义,教师要论文才能有课题,才能升职称,才能涨工资,学生有论文才能顺利毕业。高校每年产出论文的数量巨大,但论文的质量太低,原创新不足,基础研究不够,课题前瞻性不足,这都是主要的问题。

最可气的是,学校将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考核一名老师是否称职,学生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高校作弊现象不断,学生在校外请枪手代笔,甚至有些老师的论文也是由枪手完成,更奇葩的是老师和学生一起作弊,老师替自己的学生完成论文,自己进而能获得职称的晋升。在这种唯论文论英雄的大学教学环境的之中,是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研究成果的,这也极大程度上拉低了我国高校的总体研究水平,唯论文论这一毒瘤必须铲除。

清华大学可谓是在这个方面走到了全国高校改革的前面,清华大学大学早几年已经去除了博士申请学位必须要求发表论文的规定。现在进一步将这一改革扩展到硕士研究生领域,可谓是大快人心,引领高校改革浪潮,不愧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名校。清华还是要探讨一下是否能为教师松绑的话题,这才能进一步激发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可以推广,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申请硕士学位是要凭借论文看出学生的实力,如果没有论文就意味着硕士学位可能会被“灌水”。

减轻本科生的压力,让他们个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去做他们自己的学习和专业研究,而不拘泥于要发表毕业论文这个任务的桎梏中,也让人才衡量机制更完善。

清华大学发表论文奖励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是清华大学荣誉最高的奖学金。特等奖学金的评定程序为:在学生提出申请的基础上,首先在院系内进行答辩,院系考察通过后推荐到学校奖助学金管理委员会审查筛选确定候选人,由候选人进行公开答辩,最后提请校务委员会批准。特等奖学金名额已从最初每年5名增至每年不超过10名,奖学金金额也从最初的每人100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15000元。 那么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其中几位。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以下是几个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的资料,可以从中感觉他们的优秀:

1、张祎蕊, 机械工程系,加州伯克利、斯坦福大学本科生访问学者,发表四篇SCI及国际会议论文,一次国际会议口头报告,独立完成三篇共计58页、16000词的英文学术报告。斯坦福教授评价:“祎蕊一个暑假的研究成果超过我们很多研究生一年的成果。”

2、李阳垟, 数学科学系,选修超过100学分的数学专业课,三年学业成绩总排名年级第一。课余组织多个数学讨论班,学术系刊《荷思》我。2016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应用与计算数学方向金奖及最高荣誉——个人全能金奖。

3、侯崛, 人文学院,总学分绩专业排名第一。除英语外,学习掌握日、法、古希腊语和古希伯来语。曾赴牛津、耶鲁、芝大等校交流,汉译英学术著作十余万字。投身国际交流,行走41个国家和地区,将学术和跨文化实践紧密结合。

我推荐: 《清华奖学金一年多少钱 清华最高奖学金是多少》

4、张泽文, 材料学院,曾获国家奖学金。进行材料与化工跨院系科研,以“双亲”协同界面设计解决锂硫电池体系实际问题,并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文。曾任清华“本科生学术推进计划”负责人, “未来石墨烯应用”团队副队长。校挑战杯一等奖。

5、许弘智, 社会科学学院,曾获多项校内奖学金;立项和参与“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阶层流动比较研究”、“互联网+约租车的合法化之路”等课题和实践项目;获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和校级挑战杯特等奖,2016年清华公共案例大赛一等奖等。

6、刘一锋, 热能工程系,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获9项国家专利。创新创业,研发出的柔性晶硅太阳能材料达到国内领先的22.09%转化效率,研究成果投入生产应用,产品得到联合国人居署、国际生态安全组织的认可。

7、李逸良, 航天航空学院,曾获国家奖学金。积极参与科创训练:在期刊Thin- Walled Structures和《力学与实践》等发文;参加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获个人赛全国特等奖。任班长两年,带领班级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没有具体规定。一份对中国近20年论文现金奖励政策的统计报告于近日发布。有高校的政策显示,对一篇发表于自然或科学杂志的论文,作者最高可获得16.5万美元奖金。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的学校因为没有公开奖励政策而无从得知,也没有被纳入研究样本。该研究所分析的对象为对自然科学论文的现金奖励政策,不包含社会科学论文。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清华大学土木博士一篇sci加分规则如下。sci论文加分和影响因子是有关系的,影响因子高,自然加分就比较高,sci论文可能加分在5-20分,sci期刊往往收录的理工科比较多,以化学专业为例,影响因子5左右的算是较为优秀的杂志了,影响因子10左右就是非常优秀的杂志了,10以上的多是综述类杂志,影响因子高低,加分的高低都是相对的,是在同一领域进行比较的,不同的领域是没有可比性的。SCI的全称是科学引文索引的简称。分数一般是指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判断的依据是根据你期刊的档次的高低来确定。在科研人员的口证经常称为分数。正常情况下,6分在科学界已经是比较高端的杂志,大部分杂志都是在一分以下。能够发一个6分的文章,基本上可以达到博士毕业的水平。

清华大学论文发表奖励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参考资料:清华大学网站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参考资料:清华大学网站 回答者:老仁参 - 经理 四级 12-23 19:03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祝君好运!!!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谢谢谢谢谢谢!!!!!!!!!!!!!!!!!!真诚的祝愿您能考上清华!! 评论者: 旋儿风帅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共 3 条 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座落在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它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创建于1911年,1928年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医、经济、管理、人文、法律、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工科的严谨执着、理科的求证探索、文科的醇厚积淀、艺术的色彩浪漫,交融渗透、综合创新,形成了清华大学学科发展的深厚底蕴和独有特色。清华大学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现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等13个学院54个系;学校还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校共有本科专业58个,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159个,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123个。 清华大学不仅是教学中心,也是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校内设有47个研究院(所)、29个研究中心(其中5个为国家级研究中心)、13个国家实验室(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以及27个博士后科研站。目前清华大学校园网连网计算机30000多台。图书馆馆舍3.9万平方米,藏书401万册,通过因特网为读者提供国际、国内联机检索服务。清华大学每年获得的科研经费、发表的研究论文及获得奖励的科研成果均居全国高校首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国内外同行的赞誉。 清华大学一直以人才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学生质量优异著称,学校现有教师3000多人,其中教授1100多人,副教授12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0人,为全国高校之首。目前在校学生26800多名,其中本科生13300名,硕士研究生8500余名,博士研究生近5000名。 清华大学一贯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几十年来,清华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他们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华大学重视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跨国公司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互派专家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1700余人,来自世界上75个国家,他们在我校的理工、人文、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各个学科学习。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清华大学共设20个学院、58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三。2019年3月27日,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天文系。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参考资料:清华大学网站回答者:老仁参 - 经理 四级 12-23 19:03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 祝君好运!!!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100% (1) 不好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谢谢谢谢谢谢!!!!!!!!!!!!!!!!!!真诚的祝愿您能考上清华!!评论者: 旋儿风帅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共 3 条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座落在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它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创建于1911年,1928年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医、经济、管理、人文、法律、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工科的严谨执着、理科的求证探索、文科的醇厚积淀、艺术的色彩浪漫,交融渗透、综合创新,形成了清华大学学科发展的深厚底蕴和独有特色。清华大学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现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等13个学院54个系;学校还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校共有本科专业58个,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159个,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123个。 清华大学不仅是教学中心,也是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校内设有47个研究院(所)、29个研究中心(其中5个为国家级研究中心)、13个国家实验室(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以及27个博士后科研站。目前清华大学校园网连网计算机30000多台。图书馆馆舍3.9万平方米,藏书401万册,通过因特网为读者提供国际、国内联机检索服务。清华大学每年获得的科研经费、发表的研究论文及获得奖励的科研成果均居全国高校首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国内外同行的赞誉。 清华大学一直以人才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学生质量优异著称,学校现有教师3000多人,其中教授1100多人,副教授12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0人,为全国高校之首。目前在校学生26800多名,其中本科生13300名,硕士研究生8500余名,博士研究生近5000名。 清华大学一贯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几十年来,清华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他们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华大学重视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跨国公司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互派专家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1700余人,来自世界上75个国家,他们在我校的理工、人文、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各个学科学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