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悉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地面对结果,先看多看文献,特别是国外近期文献。认为只有正确的实验才能得出结果,才能发表。 2、对初写者来说,“抄”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如何“抄”。同质论文,撰写格式相同,因此,格式可“照抄”。常见的句型可以灵的“抄”用。一些描写、结论句在阅读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和概括。但是不能照抄抄写原句,否则,笑话百出,还会受到一些影响。 3、试着用熟悉的词汇。不要刻意使用华丽、不常用或罕见的词汇。 4、在写完论文之后,一定要请指导老师严格进行审核,如有需要可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审核,提高成功率。 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态,保持冷静。不能以“成见”的心态来判断审稿者偏见或者是歧视。做研究是很难的,发表论文更是不容易。但是,审稿人同样艰难,也同样不易。他们可以正确地阅读你的文章,提出中肯的意见,甚至好的建议。
sci发表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择sci期刊
Sci期刊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选刊时要注意期刊的刊登范围(找与自己论文对口的刊物)、期刊影响因子(sci每年都会有更新,避免使用论文时掉出sci导致不能认可,最好不好选影响因子比较低的刊物)、期刊分区(看自己需要在哪个分区上发表),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还要了解期刊的大概审稿周期,避免在审稿周期比较长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第二步:了解期刊要求并调整论文
每本期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意味着不同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有差异。因此发表论文前要了解所选期刊对论文的体例格式要求是怎样的,并按照要求严格修改自己的论文。期刊也会对论文重复率有要求,重复率高也是不能通过的审核的,因此也要了解期刊对论文重复率要求。
第三步:确定投递稿件方式并上传
大部分sci期刊采用的是在线投稿系统,可以在期刊的官网找到入口。不同的期刊采用的系统不同,作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还有的是email,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的比较少,还有一小部分采用纸质投。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看所选期刊是怎么要求的。
第四步:推荐审稿人
有的sci期刊会让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可以通过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学术交流会议中、以及导师介绍等方式找到同行业的专家来作为推荐的审稿人。
第五步:回复审稿人
投递稿件之后杂志社编辑会安排论文审稿,三审中任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都会需要退修或者拒稿,直到符合规定的要求才能通过,进行下一步,当稿件通过了终审才会安排录用。否则就会一直循环修改、审稿。
汉语专业发sci文章的方法:1、选题。根据本领域研究热点来选择适合自己,且易于发表的研究方向、论文题目。具体可通过查看webofscience近几年本领域的已发表论文的主题内容。2、选择意向投稿期刊。根据本领域SCI收录期刊来选择。通过查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发文频次及数量等来判断发文容易程度;查看期刊近几期或近几年发文情况,判断其主要刊载主题、研究方向。3、根据所选意向期刊要求,阅读大量相关中外文文献,进行论文撰写。4、请本专业领域其他学者阅览,最好是知名学者,提供参考意见。可通过查看发文量,被引频次较高的学者来选择学者,也可请认识的学者来看。5、投稿。“SCI(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一般是指“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是由美国科学资讯研究所于1960年上线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
沃登编辑为您解答,一般SCI杂志投稿有如下几个步骤:1、选刊:选好目标杂志2、撰写Cover Letter:投稿的同时需要附上投稿信的。3、格式调整:针对杂志格式要求对文章格式进行调整。4、投稿:一般SCI杂志都使用在线投稿系统投稿,只要将文章以及图片包括Cover Letter一起附上即可。5、审稿:SCI杂志都采用外部同行评审制,等待审稿人回复意见。6、修回(可能有多次修回):若杂志给予了修回机会,那么同时会将审稿人意见返回给你,让你回复各个审稿人提出的疑问以及按照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很多时候要加实验,这取决于实验在你看来是否有必要加了。如果修回后,杂志社没有要求再次给予修回了,那么要么被拒,要么被接受。7、版权协议and校对:文章在出版前都会要求你对文章进行再次的校对,在校对之前也会让你签订版权协议。8、出版:在线发表,后面就是纸质版出版啦。(SCIE杂志无纸质版)
第一步:投稿sci论文发表,要在sci期刊上刊登出来,不把文章投稿给sci期刊,就没有发表的可能。投稿很重要,投错,会带来不少的麻烦。为了更好地完成投稿,作者必须做的三件事:一是匹配sci期刊;二是调整sci论文格式;三是准备投稿所需要的资料。第二步:审核投稿后的文章,要进入审核程序。先是编辑初审,遴选出符合本刊要求且质量不错的文章,推送至审稿人,而未被推送的文章被拒稿。再是审稿人审核,给出评审意见。最后编辑综合审稿人的意见,给予作者拒稿、修改或录用的答复。
第三步:修改修改的文章,附有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基本上都很中肯,作者逐条修改后,及时提交返修后的文章。当然有异议的,与编辑沟通解决。文章不同,修改的次数可能不同,有的一次,有的二次,甚至三次、四次。第四步:录用返修后的文章是要进行审核的,审核通过的给出录用,反之拒稿。第五步:签约期刊要与作者签订版权合同。收费的期刊,需要作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一篇sci论文多少钱,要看目标期刊怎么给收费标准,版面费越高,版面越多,花钱就越多。第六步:校稿文章在设计排版后,可能会出现错误,期刊会返回给作者校稿。若有错误,要向编辑反馈。
第七步:onlineonline就是线上发表,发表的sci论文通常会在见刊前,先线上发表。第八步:见刊期刊印刷出版,即发表的sci论文随着本期期刊印刷出来。第九步:检索见刊后的文章向数据库送检,一旦收录,即为成功检索。
首先专业服务公司沃登编辑为您解答:要对中医论文代写稿件中有关题名、署名、提要、图表、计量单位、统计符号、文献著录等须注意的常见问题作了阐述。 文章题名,即论文的标题,是以最准确、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鬟要内容的逻辑组合。要求: (1)一般不宜超20字。但应注意避免使用不常冤的缩略词,尤其是一些疾病的名称,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能缩写成“病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能缩写成“慢乙肝”等 。 (2)文题相符: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探讨“,前者是临床报道文章的题名,后者是证治探讨文章的题名。又如,”降脂饮治疗高血脂症60例“中的60例是治疗组的病例数,不是临床收治病例总数,不能包括对照组病例数。又如有的题名设置范围太大,造成文章空泛等。 (3)题名应力求准确,不要为了符合中医特色而勉强用中医病名,如文牵涉及的病为慢性浅表性霉炎,就不要胃脘痛的病名。(4)更改题名再投稿,这是变相的一稿多投,这是重大的原则问题,作者不要因晋升职称需要筹积文章数量而胡为,如有一篇“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的文章已发表,作者更改题名为“异病同治临床举偶”,又予次年投稿。
1.专业SCI论文翻译的过程里,需要要达到表述准确,又一定要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熟练掌握同一概念的中英语表达法。单纯靠对语言的把握也能传达双方的语言信息, 但在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两方面都会受到很大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译者就要努力熟悉这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比如,因此了解相关领域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人员的语言理解力和SCI论文翻译质量都有很大帮助。2.SCI论文翻译的标准是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关于翻译的标准,历来提法很多。有的主张“信、达、雅”, 有的主张“信、顺”等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一切译文都应包括原文思想内容和译文语言形式这两方面。3.忠实应忠实于原内容, 准确地、完整地、科学地表达原文的内容,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内容通常指文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所流露的感情等。4.通顺SCI论文翻译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用词造句应符合本族语的习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言, 以求通顺易懂。不应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逐词死译和生硬晦涩等现象。
翻译:...have published some papers in the journal【详释】在期刊上:in the journal,地点状语放在句尾发表了:have published,谓语动词,根据语境用了现在进行时论文:(some) papers,宾语,英语语言习惯加上some,也可以用a paper表示单一的论文。
菜鸟一个,前半年收到一个大修。top,1区。出自一个审稿人,52条comments 。但没有补数据的建议,反而三次说我数据特别详实但分析得不透彻,有点避重就轻。总之52条意见循循善诱,数次夸赞你的工作有意义,又分析你的不足。北京译顶科技做的不错,可以联系他们一下想了解详细些不妨统一去知道了解下
如果要翻译SCI文稿,还是建议找学术翻译公司会比较放心,比如清北医学翻译,希望对您有帮助。
发表sci论文的方法如下:
1、找到一个可发表的想法。由于SCI期刊是国际上较高水平的期刊,想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首先得有一个好的想法。而好的想法首先来源于对某个领域的了解,针对某个问题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而你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就可能成为一个可发表的想法。既要有创新性的想法,不能是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
2、设计实验证实你的想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可发表的想法后,你还需要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你实验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可靠。
3、总结实验结果,把你的想法和实验结果整理成论文。光有好的想法和完美的实验还不够,你还需要把您的想法和实验通过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别人才能知道您的想法和实验。而SCI论文写作是需要很高技巧性的事情。和八股文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后,SCI论文包括哪些部分,各个部分应该怎么写都形成了完整的套路。
4、选择合适的期刊,并投稿。SCI期刊数量众多,根据自己文章的水平选择一个合适的SCI期刊有时候对文章的命运能起决定性作用。或者说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而选择期刊的时候主要看期刊的收稿范围和影响因子,其中难易程度主要通过影响因子判断。
5、期刊审稿与发表。SCI期刊收到您的稿件后会将您的稿件送给同行评审,期刊编辑会根据外审专家的意见来决定您的文章是否发表、修改或者拒稿。一次审稿的过程往往需要3个月时间,大部分时候您的稿件往往会被要求修改1-2次,因此发表一篇SCI论文的审稿过程往往需要半年以上时间。真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sci发表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择sci期刊
Sci期刊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选刊时要注意期刊的刊登范围(找与自己论文对口的刊物)、期刊影响因子(sci每年都会有更新,避免使用论文时掉出sci导致不能认可,最好不好选影响因子比较低的刊物)、期刊分区(看自己需要在哪个分区上发表),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还要了解期刊的大概审稿周期,避免在审稿周期比较长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第二步:了解期刊要求并调整论文
每本期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意味着不同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有差异。因此发表论文前要了解所选期刊对论文的体例格式要求是怎样的,并按照要求严格修改自己的论文。期刊也会对论文重复率有要求,重复率高也是不能通过的审核的,因此也要了解期刊对论文重复率要求。
第三步:确定投递稿件方式并上传
大部分sci期刊采用的是在线投稿系统,可以在期刊的官网找到入口。不同的期刊采用的系统不同,作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还有的是email,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的比较少,还有一小部分采用纸质投。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看所选期刊是怎么要求的。
第四步:推荐审稿人
有的sci期刊会让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可以通过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学术交流会议中、以及导师介绍等方式找到同行业的专家来作为推荐的审稿人。
第五步:回复审稿人
投递稿件之后杂志社编辑会安排论文审稿,三审中任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都会需要退修或者拒稿,直到符合规定的要求才能通过,进行下一步,当稿件通过了终审才会安排录用。否则就会一直循环修改、审稿。
如何发表sci论文?这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内容。目前,发表sci论文可以给国内作者带来很大的优势。然而,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有难度的。发表sci论文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论文更顺利地发表,首先需要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也要求作者阅读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并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如果英文水平不够,你可以先用中文写论文,然后找专业机构翻译成英文,他们也会对论文进行润色,使论文达到投稿的水平。国际sci论文审稿人是不习惯中国式英语的,很多国内作者投稿也是因为语言问题而被拒稿,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早做准备。论文写好后都会寻找相关的sci刊物投稿,大家阅读相关文献时也会知道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sci刊物,掌握其影响因子及相关期刊的名称非常重要。小编建议先发一些比较高质量的期刊论文,如果能被送审,得到一些修改意见,即使被拒,也可以发表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选好期刊后根据“Instructions for Authors”,修改自己文章的格式。虽然比较繁琐的事情,却也能修改格式。比如说:文章标题、作者、通讯方式。对于参考文献也有不同的安排方式。总体来说想要发表sci论文并不容易,建议各位国内作者尽早的咨询专业老师,结合你的论文内容投稿相符合的杂志期刊,这样往往通过率会高一些。
据学术堂的了解,想要快速发表SCI论文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 要有好的想法(idea)2. 想好文章的核心观点3. 构思论文的大框架4. 提前整理好数据5. 论文写作和修改6. 投稿六步法则一:输出文章的核心观点文章的核心观点,写出来很容易,但要想到好的观点却很难,这里我想跟大家说核心观点不要太宽泛一定要很细致,要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你要研究什么.核心观点也时常叫做创新点,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某个小的创新点而来的,后面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部分都是基于创新点来的.六步法则二:好的想法好的想法是文献的核心,所以在写小论文的时候,要很清楚自己的论文创新点在哪儿?想法需要多看文献才能获得,很多人就卡在第一个点了没有想法,一是文献阅读量绝对不够(绝大部分同学是文献阅读量不够),二是不会深度思考文献意义,导致理解的比较浅显.六步法则三:构思论文的大框架论文逻辑思路严不严谨,能否具有说服力,关键在于论文的框架.框架的设计就涵盖这几部分的整体脉络.其中引言部分、实验设计、结果讨论部分的设计十分重要.六步法则四:提前整理好数据结果和讨论部分是把对照组的样品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对于那种纯理论或者仿真的文献,讨论部分就是实际验证,往往会通过大量的数据输入,然后对比输出进行验证.六步法则五:论文写作和修改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写作思路和语法这两点,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用中式英语来表达,所以大家多参考文献的写作技巧,最好是那种老外写的文献.六步法则六:投稿写完并改好后就可以投稿啦,投稿涉及到选期刊的问题,其实解决了写作的问题后,投稿就简单很多了,选刊选自己专业的常用期刊.通常来说,投稿后都会收到修改意见,有的投稿意见只要做小小修改就可以,但也有的需要大改,这时候你需要自己衡量是改还是换投.
sci发表方法步骤如下:
一、首先就是发表论文的流程一般作者要先了解期刊选定好期刊之后再找到投稿的方式。
二、接下来,文章在投稿之后一般会在三到15天的时间收到一个审核的通知,当然,这个时间只是一个规定的时间大多数的期刊都是会延后的,但是大家必须要保证自己的邮箱是畅通的,这样的话才能够收到消息。
三、如果说审核通过,接下来就可以去办理相关的一些费用问题,大部分的杂志社只是收版面费用的,其他的费用是不收的。
四、期刊论文发表。
五、在杂志出刊之后一般都会有杂志社进行邮递的,所以邮寄方面不用担心。
六、在发表论文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的标题,还有作者的名称以及单位名称,还有邮政编码,都必须是全称。
七、文章的正文部分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正文需要有关键词来,组成一般的关键词是三到八个。摘要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关键的这部分的内容要简洁,但是一定要精,一般是50到300个字。
每个人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其实目的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发表论文在很多人生活当中都会遇到,比如说评职称,还有晋升加分或者是获得学位,这些都是要发表论文,才能够完成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sci 论文格式
SCI指的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
标题(三号宋体,居中,加粗)
【说明: 标题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而用名词性短语,也不用“……的研究”,“基于……”)】
作者11,作者21,作者31……(四号楷体,居中)
(1. 学校 院、系名,省份 城市 邮编;2. 单位名称,省份 城市 邮编)(五号楷体,居中)
摘要:(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小五号楷体)
【说明: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要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要加自我评价,如“该研究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报道”等。摘要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摘要长度200~300字。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文章”、“作者”、“本研究”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全角分号隔开)
【说明: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全角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注意:关键词中至少有两个来自EI控词表。一般高校数字图书馆均可查到。】
中图分类号:(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
TM344.1(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文献标志码:(小五号黑体,前空四格)
A(小五号Times NewRoman体,加粗)
【说明: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一般要有3位数字,如TM 344.1)】
引言(四号宋体,加粗,顶格)
引言……(五号宋体,段前前缩进两格)
【说明: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用词时,应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引言一般不超过800字,且不计入章节编号。】
正文(五号宋体,段前缩进两格)
1 篇幅、正斜体、黑体(四号宋体,加粗,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1.1 篇幅(五号宋体,加粗,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说明:全文(计空格、图表占位)一般不超过7 000汉字。】
1.2 正斜体
1.2.1 正体(五号宋体,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说明:变量名称用斜体单字母表示,需要区分时可加下标;下标中由文字转化来的说明性字符用正体,由变量转化来的用斜体。】
1.2.2 斜体
【说明:量单位及词头用正体。如kg、nm等。运算符用正体,如d、exp、lg、max、min等;几个特殊常数用正体,如e、π、I。】
1.3 黑体
【说明:矩阵、矢量、张量名称用黑斜体表示。】
2 层次标题
【说明: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3 插图(图题使用小五号黑体,居中,列于图下)
【说明:
1) 插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一般不超过6幅。
2) 插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插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缩尺后字的大小以处于六号或小五号为宜。
3) 插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4) 插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1个图,可定名为“图1”)和图题,居中排于图下。
5) 函数图要有标目,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表示,如“p / MPa”;标线数目3~7个;标线刻度朝向图内;标值圆整,一般采用0.1 n, 0.2 n, 0.5 n和1 n, 2 n, 5 n以及10 n, 20 n, 30 n, 50 n(n=1,2,3,…)较好,不要把实验数据点直接拿来作为标值,如可将0.385, 0.770, 1.155,…改为0.4, 0.8, 1.2,…,将62.5, 78.3, 101.4,…改为60, 80, 100,…,并相应平移标值线(当然图面内的数据点或曲线不能变动)。标值的数字一般不应超过3个数位,或小数点后面不超过1个“0”。为此,可通过改用标目中单位的词头或量符号前的因数来保证标值的数值尽可能处在0.1~1 000。例如:某图上标值是1 200, 1400,…,标目为p / Pa,则可将标目改为p / kPa,相应地标值即改成1.2, 1.4,…。某图上标值是0.005, 0.010, 0.015,…,标目为R,则可将标目改为103R,相应地标值即改成5, 10,15, …。
6) 照片、灰度图清晰,彩色图要转换成黑白图表示。
7)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4 表格(表题使用小五号黑体,居中,列于表上)
【说明:
1) 表格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格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2) 表格应精心设计。为使表格的结构简洁,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3) 表格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格,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于表格的上方。
4) 数值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头中使用“量符号/量单位”。
5)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5 结论(结语)
【说明:
1) 结论或结语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可以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2) 结论是在文章结尾时对文章的论点、结果进行的归纳与总结。当从研究结果确实得出了有重要价值的创新性结论,或者对相同论题的研究得出与别人不同或相反的结论时,应采用“结论”作层次标题。
3) 当未得出明确的研究结论,或结论已在“结果与讨论”中表述,而同时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概括性总结或进一步说明时,尤其是要对文章已解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表达作者的某些主观见解或看法时,用“结语”。
4) 文章结尾时如果不能导出条理性结论,则可写成结语进行必要的讨论,文中已有分步结论的可不再在文章结尾处写出结论。
5) 结论或结语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插图及数学公式。】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顶格)
[1] 期刊——作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不要缺少页码). (小五号宋体,缩进两格;序号使用“[]”,和内容间空半格;内容中标点符号均使用半角,后空半格)
[2] 专著——作者. 书名[文献类型标志].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出版地和出版者必须有一个)
[3]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作者. 专著题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出版地和出版者必须有一个)
[4]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5] 电子文献——作者. 题: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说明:(详见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以15篇以上为宜,其中80%应为期刊或会议论文,80%以上为近5年出版的文献,50%以上为外文文献(若是会议论文集析出文献,必须要有会议名称、论文集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2)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且姓名全大写。
4) 作者不超过3人的姓名都写,超过3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
5) 非英文期刊文献,先按原文列出该文献,然后另起一行附上其英文译文。】
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必须要有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Tel);(E-mail)。
导师姓名(联系人),性别,职称,硕(博)士生导师,(Tel);(E-mail)。
1、熟悉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地面对结果,先看多看文献,特别是国外近期文献。认为只有正确的实验才能得出结果,才能发表。 2、对初写者来说,“抄”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如何“抄”。同质论文,撰写格式相同,因此,格式可“照抄”。常见的句型可以灵的“抄”用。一些描写、结论句在阅读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和概括。但是不能照抄抄写原句,否则,笑话百出,还会受到一些影响。 3、试着用熟悉的词汇。不要刻意使用华丽、不常用或罕见的词汇。 4、在写完论文之后,一定要请指导老师严格进行审核,如有需要可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审核,提高成功率。 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态,保持冷静。不能以“成见”的心态来判断审稿者偏见或者是歧视。做研究是很难的,发表论文更是不容易。但是,审稿人同样艰难,也同样不易。他们可以正确地阅读你的文章,提出中肯的意见,甚至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