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铁路援助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

中国铁路援助论文发表时间

《中国铁路》杂志是由铁道部科技司主管,铁道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综合科技类月刊,每期80页,彩色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62年创刊以来,始终紧跟中国铁路前进步伐。《中国铁路》是全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被选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3、2005年连续两届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中国铁路》坚持权威性、政策性、学术性和新闻性报道内容的融合■ 权威性报道 反映铁道部、铁路局以及相关部委的高端信息和方向性、指导性的思想和内容■ 政策性报道 发布行业政策和法规,解读重要政策和法规,传播政策信息■ 学术性报道 立足铁路各专业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导向性观点,以及创新性、适用性关键技术■ 新闻性报道 报道铁路行业的国内外大事新事、重大活动和重要成果 铁道部、铁路局、各站段决策层领导、管理人员,各研究院、研究所、高等院校领导、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在校学生,各大公司、厂商决策层领导、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关心中国铁路发展状况的国外驻华机构、跨国公司、办事处决策层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中国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了跨越两国的 坦赞铁路。详细——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是东非交通动脉。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6年7月全线完成。沿线地形复杂,线路需跨越裂谷带。由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合作建成。为赞比亚、马拉维等内陆国家提供新的出海通道。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高峰期间有1.6万中方人员在现场施工。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全线建桥梁320座,总延长米为16520米;隧道22座,总延长米8898米;兴建车站93个;建设房屋总面积37.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铁路建成后,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提供无息贷款,予以技术合作援助,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或提供咨询。截止1999年底,累计派出专家近3000人次。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这条铁路也为支援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希望点个赞

1967年,中国不顾自身经济困难,援助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修建了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简称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2006年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中国承建非洲最长的现代化铁路,被认为是为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献上了一份贺礼。 拉各斯至卡诺新建铁路项目全长1315公里,它连接了尼日利亚乃至西非最大的城市拉各斯和首都阿布贾。除卡杜纳到阿布贾的160公里线路外,其余全部为双线铁路,铺轨总里程达2730公里。线路设计为全立交、全封闭,并采用全自动闭塞微机连锁系统,共设有25个车站和2个机车车辆维修工厂。设计行车时速150公里,全部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建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标的最大项目,也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承建的线路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大通道。

金士宣在青年时代就已认识到“交通事业之改进,实为今日救国之唯一要图”。“而交通事业之最急切最需要者,实莫铁路若”。从而下定决心,要为发展铁路运输事业而献身,并专心致志地学习和研究铁路管理知识与技能。他在求学时代就已崭露头角,于1925年在当时有影响的刊物《东方杂志》上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论文。他认为,“我国交通事业之幼稚,由于缺乏资本,外交纠葛,及政局纷乱三者所致。今犹如昔者,果欲发展交通,对症下药,非先从此三点着想不可”。他主张,“各项交通事业之外交成案,丧权辱国、阻碍我国交通之设施……应一律收回,借垫之款,分期筹还”。并主张,“改良现在交通事业,增进其于国家社会之功效,应与发展将来交通之计划并重,如统一铁路管理,改良设备,制定国货特别运价、提倡水陆联运,均在应办之列”。针对建设铁路需资浩大、国家财政无力担负的具体情况,金士宣提出,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应是国营与省营并举,同时要贯彻建筑经济化、管理商业化、营业廉洁化的原则。他认为,“建筑铁路计划,若待中央政府通盘筹划,一一见诸实施,决非短时期可望办到,不若提倡由各省政府,就其省区交通需要,拟定路线,请命中央,准由地方筹款经营,期与国有铁路,同时并进”。“凡全国干线及国防边疆线,应由中央政府从速建筑;其各省路线得由中央给予经费与技术之扶助,由各省分别办理。中央与各省通力合作,才可打开中国之铁路建设,逐渐完成中山先生十万英里铁道之计划”。对建筑经济化,他指出:“工程设计着重以经济为前提,最初不妨简单,先完成行车必需之设备,以便通车营业;一俟营业开始,即有收入;再由营业收入提拨款项,以为逐渐改良扩充之用,使建筑成本达于最低之数”。同时,“建筑工程必须适合运输需要”,否则,“营业不振、收入不旺,势必失败”。这些意见对于今日之铁道建设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金士宣认为,“中国铁路自管理方面而论,更多不满人望。究其病根,约有三端”:即官署化、浪费、舞弊之风。医治良药则是实行商业化、节俭和廉洁化。同时指出,“铁路管理政策之要点,是在效能与经济”。“求铁路运输效能之增高,须先求运输组织之健全,人才之补充”。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建立一个责任清楚、组织严明、精简高效、便于指挥的组织机构;其次,要加强人事管理,他认为,“无论什么事业最要紧的是人事和设备两大问题,设备要完善,人事更需健全。那么营业运输才能办得好。而且,只要人事管理有效能,即使设备不好,我们也可利用人力去补救设备的不足”。在铁路上,车务和机务是直接参与运输生产的两大部门,“要加强运输能力,非先解决车机人事和统一行车指挥权两问题不可”。至于人事管理的原则,他说:“铁路事业经纬万端,欲期事业之举,首在得人,得人之方,不外职制分明、进退有度、因材器使、视事酬庸、赏罚有则、待遇一致,故薪给之多寡,须以职责之繁简轻重为权衡;而升转之途阶,尤须有一定不移之程序。然后,人安于事、奋勉图功。斯事无不成,业无不举矣”。于是,就需要改进人事管理制度、厘定各项规章及考核标准,实行公开招考,组织岗前培训,给予优厚待遇,养成廉洁精神。对管理商业化的理解对管理商业化,他指出:“要处处谋人民便利”,注意“培养营业能力”,力求“营业之发达、收入之增进、费用之减省”。为此,管理必须改良,对客商“开诚布公”,“给予优良服务,规定适当运价”,客货运输尽力招揽,营业支出必须紧缩,款项“明确规定用途”,不得挪借,财务“厉行预算制度”,力求增收节支。关于路务改进策略,金士宣认为,“发展客货运输是铁路生命之所系”。客运进款虽微,但它关系铁路声誉,货运进款为路收最大来源,自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欲谋路务发展”,“首先就要明白该路沿线运输和经济状况,及与经济有关的一切背景,和运输困难的症结”,“然后才能施行有效的改进方案”。金士宣在各路任职期间,锐意改革,兴利除弊。由于克己奉公,励精图治,身体力行,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举措得当,“部方路方,众论许之”。接待咨询50年代以来,教学以外,金士宣还接待许多交通运输问题的咨询。鉴于铁路干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他建议,“今后的主要任务,必须加强路网建设,增修新线,为了应急,可将发往华东地区的煤炭,尽量利用长江及沿海航线组织铁水联运,为此应从速修建沿江沿海铁水联运煤炭专用码头”。这一举措的实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直至今日仍被视为解决北煤南运问题的主要战略对策。对于路网及枢纽发展规划及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旅客站修建方案的制定,以及铁路法的起草等工作,他都提供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文献资料和意见,得到有关单位的重视。金士宣不愧是一位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视野开阔、勤奋开拓的铁路运输专家。 金士宣认为“铁路各部门工作,多需专门技术或经验,尤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融会贯通,始能彼此配合、发挥运输之最大效能”。“非用专门人才,业务发达,决不可期”。故应“各项用人,一本人才主义,凡进用者,概以学识经验资格为权衡。期在征求实学,发展业务”。因此,他特别重视铁路管理人材的培养与训练工作。在各路任职期间,他十分注重职工的业务培训工作,曾为北宁、杭江、浙赣铁路局连续举办各种培训班。他不仅负责拟定教育计划,聘任兼职教师,还亲自授课,讲述铁路管理经验。1943年出版的《铁路运输经验谈》一书,就是以他在浙赣路车务员司讲训班的讲稿汇辑而成的。金士宣认为培训班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和少而精的原则,要“按日后各人服务时之实际需要者,每科择其精义从事讲授,至其不关紧要之课目,则一律删去,以免繁复”。经他培训的人员,很多都成了铁路的业务骨干。金士宣一贯热心从事铁路运输高等教育工作,在沪宁、杭江路任职期间曾先后受聘于上海暨南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杭州之江大学,主讲《铁路运输原理》课程。抗战期间,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先后迁至湖南湘潭、贵州平越,成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金士宣曾任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铁路运输学和铁路运输业务方面的课程。1944年12月日寇进犯贵州独山,学校又迁往重庆壁山丁家坳。此时既无经费又无教师,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几度欲取消该校建制,全赖金士宣等八方奔走,多次到教育部交涉和联络校友支援,学校才得以保全。抗战胜利后,金士宣又协助学校复员和恢复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校名,并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中外文书籍捐赠给学校。金士宣对铁道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从1950年始,金士宣被聘为北方交通大学教授,他积极响应铁道部关于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号召,自学俄语,广泛搜集和组织翻译俄文铁路书籍,并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铁道运输专业进行了大胆改造。改变了课程设置,更新了教学内容,加强了数理基础,确立了运输专业的工科性质。1953年以后,金士宣专门从事教学工作,先后讲授了《铁道运输学》、《铁路运输计划》、《铁路行车组织》等课程,主持为坦赞留学生编写英文教材和《英汉铁路词典》工作,并培养了我国铁道运输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对每个教学环节都一丝不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他倡导“求实学、务实业”。讲课时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并把运输原理、工程技术、经营管理、宏观决策各方面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科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提高,为我国铁道运输管理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理论化、系统化、现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十分重视学生品德意志培养,教导学生要立大志,做大事,为铁路运输事业多作贡献。他告诫学生,毕业后要专心致力于站段基层工作,只有多多获得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多多研究运输理论与实际问题,才可担当管理铁路运输工作的重任。他在教育战线上勤奋工作了数十年,培养出一大批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其中很多人已成了铁路运输界知名的专家、教授。 金士宣认为:“吾人欲求铁路之发展,必须积极研究科学。对于铁路设计、建筑、管理、营业各种问题,概本国防、政治、经济之需要,参照各交通先进国家之经验,并放大眼光,积极培植铁路工程及管理专门人才,以最大决心实现铁路建设计划,其成功或有望。”为此,他“平日对于工作,总是用心研究”,“所以推进颇多”。他勤于笔耕,广泛研究中国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遇有心得,随时写成报告或文章”,“或应各方讲演,整理成篇”,披露于报刊杂志,汇而成册,编成专集,“以供今后铁路建设及管理之参考”。他在各路任职期间,先后出版了《东北铁路问题论文集》、《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铁路问题经验谈》、《铁路与抗战及建设》等著作。不仅记述了各时期铁路发展的史实,成为研究路史的宝贵资料,而且探讨了技术与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其中很多精辟的论述,今日仍可借鉴。金士宣治学严谨,博闻强记,以勤补拙,慎思明辨,不嗜苟同,广采众长,重在实用。他所撰写的我国铁路车流日常调整问题学术论文,就是综合运用苏联、美国及我国铁路关于货车运用管理与车流调整理论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我国铁路运输调整问题的范例。他勇于在《北京日报》上发表《自动车钩不是詹天佑发明的》著名文章,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资料去纠正在我国长期流传的牵强附会之谬误,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突出体现了他毕生坚持的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优良学风。 金士宣青年时代亲身参加过“五四”运动,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决心走“铁路救国”之路,在美留学期间,曾对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侵略中国的非法行径进行抨击,指出各国在华特权急应收回,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在北宁铁路任职期间,为了与日本帝国主义控制的南满铁路相抗争,他曾积极参与举办东北国有铁路东四路(北宁、沈海、吉海、吉敦)及西四路(北宁、四洮、洮昂、齐克)联运,用以挽回利权。这一举措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北宁路的客货进款增加了四倍,但也因此而招致了日本侵略者的忌恨,卒成为日帝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近因之一。抗日战争期间,金士宣任浙赣路副局长,杭州陷落,金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在肖山线从容指挥抢修和行车工作。当时,军运司令部的指挥官曾劝说金士宣一起撤走,金说:“这么多的器材丢下不管,这么多的难民要求乘车,我身为铁路主管,必须克尽职责,才对得起家乡父老,国家民族”。沿线铁路职工见身为副局长的金士宣在炮火声中镇定自若,都能坚守岗位,克尽其职,一直坚持到敌军已攻占邻站才下令切断线路,从容后撤。金士宣英勇无畏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称赞。抗美援朝期间,他捐献了积蓄多年的美元和黄金,并发表文章怒斥美帝的罪行,表现了老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正当金士宣潜心研究中国铁路发展史之际,美国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对所谓湖广铁路债券案作出蛮横无理的“缺席判决”,要求中国向原告偿还四千多万美元,甚至声称如中国政府对美国法院的判决置之不理,原告将要求美国法院强制执行上述判决,扣押中国政府在美国之财产云云。这是一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斗争,金士宣感到,维护祖国的尊严,是自己义不容辞之神圣职责。他仔细研究了有关的史料记载,发现美国地方法院作出的所谓“判决”,不仅在政治上荒谬,法律上站不住脚,而且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为此,金士宣与徐文述联名在1983年3月12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1911年湖广借款和中国人民拒债保路的斗争》一文,并把有关资料经铁道部转给外交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怒斥美国地方法院的所谓“判决”,纯属讹诈。由于中国政府坚持严正立场并据理进行斗争,这件一度引人注目的国际索债案,终因与事实相违和不符合国际法原则而迫使美地方法院不得不宣布撤销,从而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与权益。金士宣在铁路运输管理理论和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赢得了铁路运输界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尊敬与爱戴。金士宣的一生,是为实现振兴中华而不断奋进的一生,是为人民教育事业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中国铁路援助论文发表

国家级普通期刊。附:《中国铁路》(月刊)创刊于1962年,是由铁道部科技司主管,铁道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综合科技类月刊。主要栏目:部长话题、本刊特稿、本刊直击、融资论坛、青藏铁路、客运专线、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铁路视点、世界铁路、学术视角、铁路建设、铁路运输、铁路信息化、城市轨道交通、基层站段、产品·技术·应用、铁路市场、成果信息、要闻、资讯、数据·资料。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科技类双效期刊中文核心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和分析用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电子期刊群收录期刊

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自己的,。也有资料的。z

一、宏观视角的总体史式审视 将近代中国铁路作为一个整体,从某一个侧面来加以研究、审视,这种总体式的史学研究成果不少,其中有论述铁路的作用、影响的,有关于铁路发展方面的,有涉及外债问题的,此乃学界着意的大要所在。铁路的影响:学界在谈及此问题时,强调了三个方面,即城市化、农业、民俗。探讨铁路的城市化作用的文章有两篇:李占才所著《铁路与近代中国城镇变迁》(《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5期)、姜益和徐精鹏合著《铁路对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作用探析》(《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两文指出,铁路促进了客货运输,人口流动,市场扩大,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变迁:一些新兴城镇崛起,一些古城镇的功能发生变化,一些不通铁路的古城镇衰落。关于铁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李占才著有两文:《铁路对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铁路与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趋向》(《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第5期)。两文阐述的主体意思是:铁路运输促进了商品流通的扩大,从而也就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区域化倾向的发展,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民俗角度看铁路的影响,这是较为新颖的探索。这方面李占才之文《铁路与近代中国民俗的嬗变》(《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及《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认为:铁路引发了民俗心理的更新,导致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变迁,促使相见礼、婚礼、丧礼等礼仪风尚演变,推动了国人娱乐、纪年、剪辫放足等习俗的进化,尽管民俗嬗变中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但总体而论,是朝着进步、健康的方向发展。 另外,王旭章还著文《走向市场的中国铁路向历史借鉴什么》(《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指出铁路当之无愧是市场经济的主动脉,其表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沿线资源的规模经营,加快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产业的转移,促使统一的全国市场逐步形成和国内外市场的接轨,经济区域化趋势发展。朱从兵著文《铁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相对要冷静一些,该文认为:铁路与沿线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需要的互动关系,铁路对沿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是以工业为中介的,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铁路建成后还需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铁路发展:包括商办铁路、修筑及管理特色、政府政策、不发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内容。 商办铁路的研究是学界的弱项,对此问题宓汝成著文(《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上民间创业活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通过对民间投资铁路史的梳理,得出如下结论:民间资本有投资铁路的意愿,其压抑力量主要来自列强资本,其次才是封建势力;资金匮乏、技术落后不是商办资本铁路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二者的因果关系恰恰应该颠倒;商办铁路资本在清政府国有化政策影响下零碎化是历史的倒退。 关于铁路管理问题,芮坤改之文《晚清对官办铁路的管理述论》(《保定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厘清了晚清朝廷逐渐将最初由地方大臣管理的“官办”铁路收归朝廷统一管理的过程。对于我国近代铁路的修筑及管理特色,胡正民、李占才著文(《强人筑路以线设局——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将之归纳为:强人筑路,以线设局,铁路的修筑及管理权掌握在实力派官僚的手中,因而非常混乱和纷繁。 论及清政府的铁路政策,骆向韶著文(《清政府的铁路政策》,《湘潭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将之划分为三个阶段:1863—1889年、1889—1900年、1900—1911年。孙自俭之文《晚清铁路政策的官办与商办之争》(《安庆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则主要讨论了官办还是商办的问题。该文指出:经过多年实践,清政府对铁路的认识逐步深化,最终在1911年确立了官办铁路政策,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可行性。 关于铁路干线国有问题,马陵合著文(《论清末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的两个促动因素》,《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1期)认为,该政策出台的原因有二:一是盛宣怀建立官僚垄断资本集团的野心,二是立宪派社会舆论宣传的推动。 论述铁路权为外资侵夺的文章有谢撼澜之文《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6期)。探讨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的文章较多,其中归咎于内因的有三篇:祝曙光所著文《近代中日两国铁路发展比较研究》(《贵州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尹铁所著《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延误原因探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李文耀、王成林之文《近代中国农民对铁路态度的变化》(《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归咎于外因的有宓汝成所著文《中国产业近代化为什么徘徊不前——以中国铁路的建设和运营(1895—1927年)为中心作一试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铁路外债: 丁永刚在《论近代清政府建设中的外债问题》(《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中,将清政府借用外债修铁路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甲午战前、甲午到《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到辛亥革命前。借债筑路符合历史趋向,功不可没,不应片面地认定是“卖国主义”行经。张九洲也著有《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的铁路借款》(《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一文,类之。孔永松、蔡佳伍之文《晚清铁路外债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将清政府借外债修路划分为四个阶段:1881年唐胥铁路的修成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到1903年颁布《铁路简明章程》,1903年到1911年5月10日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1911年5月10日到10月10日武昌起义;外债的类别有筑路、赎路、路政借款三种;借款抵押有一个从以路为抵向以地方厘金税捐抵押的转变。基于解读近代国人外债观的努力,马陵合著文《经济民族主义的悖论——关于近代中国对铁路外债认识历程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以经济民族主义为概念支撑,道出了外债观中的超经济性质,及其所具有的政治上的功利。否定经济民族主义,有利于理性阐释铁路外债问题。马陵合另著文《略论清季东北铁路外债的超经济特质——以均势外交为中心》(《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类此。 从外债角度重新审视芦汉铁路的收回,马陵合之文《论芦汉铁路的外债问题》(《历史教学》1996年第5期)认为其意义要打折扣。马陵合之另文《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也指出:文明排外是20世纪初中国收回铁路利权的基本口号,它较集中地体现了近代国人的赎路情结,文明排外不能解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维持国权与引进外资的两难抉择。至于《潜流: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重新估价》(《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一文,马陵合的主体意思是:晚清最后几年,收回利权运动趋于式微。而从经济学理角度就债论债,肯定借款筑路的积极作用,逐渐为人注意。只是它的声音是微弱的,难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部分认同,应是近代中国在维护主权与利用外资之间难以取舍的真实体现。在借款模式方面的研究中,马陵合著文《“浦口条件”:近代中国铁路借款模式的变与不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以1908年中国与英、德签定的、以地方税捐为担保而非以路作抵的《津浦铁路借款合同》为研究对象,集中论述了学界忽视的有关条约的运用情况及其如何被弃用等问题。从政策角度研究外债,王致中之文《论晚清铁路外债国家政策的确立》(《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认为:晚清铁路外债国家政策的确立,时在甲午战败之后。决策背景为筹筑卢汉铁路,铁路发展定为国家“实政图强”要务,但国库“点金乏术”,商资筹招落空,铁路资金来源仅有外债外资一途。政策要点乃“洋债”由国家铁路总公司统筹,路借路还,以路作抵,拒招洋股,“路权仍属于我”。 二、铁路与地方的区域史式探析 铁路与地方的关系研究,属于个案式、区域式的史学研究。京汉铁路作为晚清时期修筑的第一大动脉,此前学界已予以较多注目,对此,田伯伏从直隶采煤业人手,著文《京汉铁路与直隶沿线近代采煤业的起步》(《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分析了京汉铁路修建对直隶煤矿业如井陉、临城、磁州等的影响,指出铁路作用体现在运输速度的提高和运费的降低扩大了煤的销售市场,此外,铁路本身就是煤的固定消费者。我国近代的铁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苏生文著文《晚清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的形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1期),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专题研究,该文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路风气已经大开,清政府在北方地区修筑了京奉铁路、京汉铁路、京张铁路和津浦铁路四条主干线和一些支线,构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 西北铁路发展在近代属于落后地区,有关研究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赵志龙著文《近代西北铁路规划述论》(《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认为,从晚清到民国,西北铁路规划经历了一个内容由简到繁,地位由次要到主要的发展过程,西北铁路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任军利著文《铁路与近代陕西的商品经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主要分析了铁路所导致的陕西经济变化。 正太铁路是山西近代第一条铁路,自如雪之文《正太铁路建筑始末》(《广西师大学报》1997年增刊),阐述了该路建设过程中的艰难历程,并指出其对山西经济的影响如下:运输量很大且逐年递增,收益可观屡有盈余,促进了工厂的建立。 滇越铁路对封闭的云南来说,高势能的影响之大可以相象。顾继国、杨金江合著《滇越铁路与云南近代进出口贸易》(《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指出:滇越铁路开通后,云南形成了与世界资本主义相联系的、相对独立于国内市场的云南地方市场。王文成也著文《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对外贸易——兼谈云南与东南亚间的通道建设和经济技术合作》(《经济问题探索》1994年第1期)做了相似的分析。而张轶群之文《滇越铁路的历史记忆——滇越铁路沿线的近代铁路社区建筑初探》(《小城镇建设》2003年第4期),则以建筑为视点。 广西铁路的发展,绅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陈志波著文《绅商与近代广西经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指出其具体表现有二:首先,从领导力量上看,政府虽然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直接操作各项具体事务的却是绅商;其次,从路款的认集的比例来看,绅商认集的路款占绝大部分。专论龙州铁路的有朱从兵之文《广西龙州铁路筹建始末》(《广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南浔路是近代江西第一条商办铁路,杨会清之文《略论南浔铁路兴衰的历史命运》(《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分析了筑路过程中在筹款、技术、时局等诸多方面的困难,运营中有关会计制度、股东大会制度等内部管理改革,及对汀西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促进作用。 沪宁铁路乃清末最为重要的铁路之一,对此,高志斌、王国平合著《晚清政府借外债修筑沪宁铁路述论》(《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阐释了借外债的原因、经过及民众抵制情形。除了上引文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文章,其中有粗涉上海铁路发展的(刘华明:《近代上海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工具的变迁(1840—1949)》,《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有谈论铁路与晋商兴衰关系的(谢元鲁:《明清北方边境对外贸易与晋商的兴衰》,《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有探讨铁路对移民的助力的(周春英:《浅析近代华北移民大规模迁居东北的社会背景》,《荷泽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有研究铁路促进城市发展的(王杉:《简析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辽宁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段光达:《哈尔滨早期城市特点刍议》,《北方文物》1994年第2期;纪凤辉、张翠华:《哈尔滨近代城市的特点与作用》,《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有介绍铁路股票的(夏详烈:《清代川汉铁路股票》,《中国钱币》1998年第3期)。 三、关键人物与铁路发展 与铁路发展有关的近代人物主要有李鸿章、张之洞、孙中山、詹天佑、刘铭传、盛宣怀、容闳等。在研究李鸿章与近代铁路的文章中,余明侠所著《李鸿章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地位》(《徐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论述的较为全面。该文认为,李鸿章在修建铁路问题上的认识,从1863—1867年的短短四年间,经历了严词拒绝、朦胧认识、正确了解和坚决实践等四个阶段。李鸿章不顾谤议丛集,独开风气之先,主张利用西方技术但必须权自我操,初步规划了铁路干路蓝图,执着不渝兴修铁路,于此可知,李鸿章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此外,余明侠另著有《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兼论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的新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一文,类之。从铁路外债角度研究李鸿章的文章有马陵合之文《论甲午前借债筑路的开启及其困境——兼评李鸿章的铁路外债观》(《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相形亦肯亦否李鸿章的文章也有一些,如周辉湘之文《李鸿章与中国铁路业的开创》(《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在肯定了李于凇沪铁路谈判中维护国家利益、首倡自建铁路的同时,指出:李鸿章在19世纪80年代中法谈判中及之后的思想开始向出让路权转变,其借债修路思想损害了国家利益。此外,筑路也有发展个人实力的意图。类似的文章有赵东喜之文《论李鸿章与近代中国铁路的兴办》(《河南职业技术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朱从兵之文《李鸿章与中东铁路》(《徐州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试论李鸿章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玉林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从总体上研究张之洞的文章有吴剑杰之文《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该文认为,真正能从开发利源以振兴经济的高度认识铁路的近代化价值的,张之洞是第一人,铁路成为他一生最后20年的生命主题。此外,陈晓东也著文《张之洞与晚清铁路》(《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对张之洞发展铁路的贡献作了介绍。具体研究张之洞的文章有朱从兵之文《粤汉路权赎回后张之洞的自建主张与实践》(《广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吴剑杰之文《论张之洞湖广任内的外才引进》(《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将李鸿章与张之洞联系起来予以研究是有益的探索,这方面的文章有周辉湘所著《李鸿章和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论略》(《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研究孙中山与铁路的文章有数篇,之一是朱从兵所著《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学术论坛》2003年第5期),该文认为:由于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时期美国的铁路建设速度最快,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以美国为主。他对近代世界铁路的发展大势、基本成就、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建设与管理体制或经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认识,其认知水平超出了他以前的中国近代的其他先进人物。之二是冯君之文《论孙中山铁路建设的战略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此外,朱从兵另有文《铁路建设与民生主义——民元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新探》(《学术论坛》2002年第5期)以铁路与民生的关系为视点,来探悉民元孙中山的铁路思想。詹天佑在近代中国铁路史上,如同秋瑾在近代妇女史上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也很值得研究。以往人们多注目于京张铁路的独立筑造,而经盛鸿等则着意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其著文《詹天佑与清末民办川汉铁路》(《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詹天佑与辛亥革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指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中,不仅开创了中国独立造路的奇迹,建成了震惊世界的京张铁路,而且率先支持在20世纪初兴起的民办铁路事业,并亲自主持艰险异常的民办川汉铁路。当清廷在1911年5月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后,他勇敢地支持保路运动,进而支持辛亥革命。这是他对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又—伟大贡献。关于刘铭传在台湾修筑铁路问题,陈九如著文《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安徽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指出:刘铭传从御侮图强的目的出发,力主修筑台湾铁路,妥善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台湾铁路的兴筑,便利了台湾的交通,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传播了近代化观念。刘铭传在台湾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盛宣怀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吕锡生著文《盛宣怀传略》(《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涉及到了这一问题。关于容闳的影响,陈汉才之文《容闳的留学教育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华南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主要强调了他对铁路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国家级核心期刊,还可以,版面费1000元,不用审稿费。

中国铁路援助论文发表期刊

1.知网、维普、万方、龙源均可查的评职称期刊有:①、期刊名:学周刊;主管主办单位: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13-1379/G4、国际刊号:ISSN 1673-9132;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旬刊。②、期刊名:中国校外教育;主管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儿童中心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3173/G4、国际刊号:ISSN 1004-8502、国内邮发代号:80-351、国际邮发代号:M4078;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旬刊。评职称期刊③、期刊名:考试周刊;主管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协会主管、长春出版社主办;刊号:国际刊号:ISSN 1673-8918、国内刊号:CN22-1381/G4、邮发代号:12-53;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旬刊。④、期刊名:现代职业教育;主管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刊号:国际刊号:ISSN2096-0603 国内刊号:CN14-1381/G4 邮发代号:22-382;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G4高校职教专刊、这个期刊不收中小学稿件 旬刊。⑤、期刊名:课外语文;主管主办单位:辽宁出版集团主管,辽宁人民出版社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21-1479/G、国际刊号:ISSN1672-0490;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2.只有知网、维普、万方均可查的评职称期刊有:①、期刊名:建筑技术开发;主管主办单位:北京建工集团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2178/TU、国际刊号:ISSN1001-523X、邮发代号:82-230;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半月刊。②、期刊名:云南化工;主管主办单位: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53-1087/TQ、国际刊号:ISSN 1004-275X、邮发代号:64-96:M4078;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月刊。职称论文发表期刊③、期刊名:当代化工研究;主管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23-1579/G8、国际刊号:ISSN1002-6177、邮发代号:80-329;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月刊。④、期刊名:江西建材;主管主办单位: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主管、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36-1104/TU、国际刊号:ISSN1006-2890;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⑤、期刊名:工程经济;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主管、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行委员会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3104/F、国际刊号:ISSN1672-2442、邮发代号:2-905;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等级:国家级月刊。说完了中级职称需要几篇论文以后,咱们该说说职称论文发表期刊都有哪些了,一般目前国内要求的都是发表的论文必须往上可以查到,熊职称就给大家分分类:1.省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有:①、期刊名:知识经济;主管主办单位:重庆市科协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50-1058/F、国际刊号:ISSN 1007-3825;评职称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②、期刊名: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主管主办单位: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出版传媒中心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 14-1362/N 国际刊号:ISSN2095-0748;评职称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分类③、期刊名:新商务周刊;主管主办单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海峡书局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刊号:国内刊号:CN35-1316/F、国际刊号:ISSN2095-4395、邮发代号:34-84;评职称期刊等级:省级半月刊。2.国家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有:①、期刊名:财经界;主管主办单位:北京建工集团主管、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2178/TU、国际刊号:ISSN1001-523X、邮发代号:82-230;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半月刊。②、期刊名:中国集体经济;主管主办单位: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11-3946/F、国际刊号:ISSN1008-1283;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旬刊。③、期刊名:工程技术;主管主办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管、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主办;刊号:国内刊号:CN50-9210/TB、国际刊号:ISSN1671-5586;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电子刊月刊。④、期刊名:建筑学研究前沿;主管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协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南大学主办;刊号:国际刊号:ISSN 0529-1079、国内刊号:CN 10-1024/TU、邮发代号:79-266;评职称期刊等级:国家级半月刊。

谈到学术期刊的发表,就需要先看先期刊的分类了。

一般来说,我们将期刊分四大类:

一、A类学术期刊

1、《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2、《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3、《中国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二、B类学术期刊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一);

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二);

3、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

三、C类学术期刊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三);

2、国际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四、D类学术期刊

1、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

2、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说完了期刊分类,就不得不说,目前国内的期刊市场了。

不管是国内刊还是国外刊,总的来说级别就是普刊和核心的区别,一般普通期刊的费用比较低,大概在几百到几千左右,就是在800-3000之间。省级刊物的版面费一般为一个版面800元。一个版面也就能刊登2000字符左右,还不算图片、表格之类的。国家级的刊物和这个相差不大,普刊方面的话需要注意收录的问题,版面越多价格越高,以这个问题和字数、等级、收录都有关系。

核心期刊的版面费自己投稿一般也就在2000-4000之间,当然也有很多核心不收取版面费,如果通过中介,基本上就是妥妥的上万了。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出来很多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的期刊,这里汇总给大家:

电子技术应用、《高教探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东教育》月刊综合版、《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对抗》、《航天电子对抗》、《电声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力自动化设备、高压电气:核心、《燃气轮机》、《河北农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刊物、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中国铁路、综合运输、探索、天府新论、江苏省盐业信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 英文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计算机科学、现代通信、《系统工程学报》、《现代通信》《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还有一些计算机学科上非核心,比较好中的期刊推荐给大家:《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与现代化》 、《现代通信》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中国雷达》、《西安通信学院学报》、《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EI检索:《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

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不收版面费的期刊,对文章质量要求更高一些。

很多职业院校(高职、中职)教师抱怨,发论文特别是核心期刊论文太难了。

以北大核心期刊为例,职业教育方向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等几本专业的北大核心期刊。同时,还有《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等一些大教育类核心期刊也会发表职业教育类论文。

还是按照值得尊敬的期刊来说,现在这些期刊大多都是有稿费的:

中国高教研究(有稿酬,千字50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有稿酬,千字40元)、中国人才(有稿酬,千字40元)、职教论坛(有稿酬,千字30元)、班主任(有稿酬,千字50元)、人力资源(有稿酬,千字40元左右)、浙江统计、经营与管理(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改革(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有稿酬,数额不祥)、企业管理(有稿酬,千字50元)、石油教育(可能有稿酬)、演讲与口才(稿酬很高,不同栏目有差别)、包装世界(可能有稿酬)、中外管理(可能有稿酬)、人力资本(不收费,可能有稿酬)

科教导刊、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都可以的,投稿须知可随时问壹品优刊。

交通技术,直接找这些期刊的官网~咨询编辑如何投稿就可以了

中国铁路援助论文发表要求

关于提高铁路运输经济效益的途径论文

进入xx年以来,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经济增长率大大降低,很多行业发展不景气。因此,铁路运输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铁路运输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从事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想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就要综合考虑运输的过程。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的质量

在我国,铁路运输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归国家国有,因此,铁路运输业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受到这种形势的影响,铁路运输业的经营方式也比较被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其服务质量有了更好的要求,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客流量、货流量也逐渐加大,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垄断地位也被削弱,再加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所以,要想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铁路运输也就要抓住市场机遇,走向市场,打破行业中的垄断,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从而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发挥铁路的优势,充分考虑社会效益

对于铁路运输业来说,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从而促进铁路运输业的`持续发展。

1、增加运量发展运输主业

目前,很多人认为铁路企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于“死运价对着活物价”产生的,认为铁路运输业只要适当增加运价,就能提高经济效益。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只单纯关注了表面的价格问题,忽略了铁路运输业的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因此,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具体的情况中,当运价比单位运输量的可变成本要大时,则就需要不断加大运量,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铁路运输企业要想获得竞争的优势,就要保证低廉的价格,并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的需求也逐渐提高,所以,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几种运输方式具有一些铁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对于铁路来说,它也具有着自身的优点,比如它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被地理条件所限制。国家要推动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就要转变传统的理念,采取新的服务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可以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

2、凭借优势发展多种经营

对于铁路运输来说,其除了要重点发展运输主业,还要依据自身的优势,开展多样化经营。铁路的路线长,而且范围比较广,可以充分发挥火车站等场所的先天优势,实现有效的商业经营。可以开拓旅游业务、商品销售业务等,不断提高运输的收入。

三、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支出

1、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完善经营业绩考核

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疆铁路货物运输日均请求车为4268车,比去年同期下降38%;根据新华社的信息报道,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今年1月满洲里检验检疫局铁路口岸办事处共受理入境货物报检5011批次、货值3.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64%和57%。金融危机正在逼近铁路运输业。

近年来,铁路企业不断谋求自身的发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成本管理的现状。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一些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尚不健全,管理方式比较简单,还只是停留在下发文件等问题上,比较缺乏科学性,从而不利于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尤其是要摆脱垄断的意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并制定健全的制度和方法,完善预算的标准以及程序,从而规定好各个科室的责任的权限。

2、制定各项定额标准,采用限额领料管理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铁路运输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材料消耗量大大增加,很多标准已经不适应现代的要求,比如限额标准的变化。所以,要对材料消耗的范围进行重新确定,还要依据现场的要求,提前确定定额,从而可以保证生产的需要,又可以防止出现严重浪费的情况。

3、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成

在运输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就要采用新技术,运用新工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在铁路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临时工的正式工的管理问题,而且机构职能重叠,经常出现交叉的情况。因此,要想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就要明确内部的职责,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还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激发人员的竞争意识,努力开拓新的业务,推动工资分配制度的改善,增强员工的满意度。

四、培养专业人员,高效利用信息资源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因此,这就对铁路运输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加强现代化管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目前,我国很多资源短缺,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目标的实现,从而可以更好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五、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我国也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钢材、水泥等物质的价格大幅度下滑。因此,材料费的大幅度下滑就为铁路运输企业提供了契机,它可以抓住机会扩大规模。第一,要推进建设煤运输通道,中国地大物博,煤炭资源也比较丰富,但是,其地区分布不均匀,西部的煤炭资源还有待开发,因此,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交通的作用。飞机、水路条件有限,公里运输大多是短途运输,所以,铁路运输是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铁路运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其还是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所以,要重点对运煤通道进行建设。例如,为了鼓励铁路多运煤炭,缓解煤炭运价偏低的矛盾,可以适当降低煤炭运输的税率。在铁路货物周转量中煤炭约占32%,它在货运收人中的份额为28%。如煤炭运输的税率由15%降为5%,则在保持货运总的15%的税率水平不变时,其他货物的税率要提高到19%左右。第二,要加强西部铁路建设。西部地区是我国开发的重点,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信战略,就需要具有便捷的交通设施,从而以交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茹.浅谈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黑龙江纺织,2011,04:29-32.

[2]杜馨仪.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铁路运输行业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4,34:67-68.

[3]刘哲晓.浅谈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与铁路经济效益[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171.

铁路工务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和提高线路的质量,铁路线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我整理了铁路工务技师技术论文,欢迎阅读!

铁路工务管理与现状分析

摘要:对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分析了我国现有铁路工务管理新形势和铁路工务面临趋势,并对我国铁路工务管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铁路 工务 形势 管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219-01

基于个人在铁路工务工作中的体会,在此梳理T我国铁路工务管理及形势,概述如下:时值中国铁路大发展。铁路工务设备是铁路的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率。对铁路工务设施的有效管理,一直是国内外铁路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根据面临的严峻形势,今后工务工作的重点是: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夯实安全基础,保障提速线路的安全运营,实现其安全、高速、可靠性,以高标准、讲科学的态度抓好提速线路的养修管理,确保提速安全;实现线路质量均衡提高,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培养提速线路养修高技能人才'为铁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1 铁路工务工作面临新形势

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成功实施和时速350 km2城际铁路成功开通运营,以及多条时速200 km2及以上客运专线的成功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迎来新一轮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高潮。在运输条件和铁路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铁路工务工作面临更复杂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

1.1 高速、重载同步发展

重载铁路列车轴重大,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剧烈,其结构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维修性:高速铁路速度密度大,要求基础设施有很高的平顺性,其结构要求具有高可靠度,修理工作应尽量少。

1.2 有砟、无砟轨道并存

我国铁路既有线的轨道基本上都是有砟轨道,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无砟轨道为主,时速200 km客运专线以有砟轨道为主。工务部门既要应对有砟轨道的问题,又要解决无砟轨道的问题。

1.3 改革、建设同时进行

在新的形势下,管理模式的变化不可避免,而管理模式的变化对工务工作必然会带来巨大变化。无论是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施工作业等各个方面都会带来深刻变化。

1.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是工务管理关键环节。工务部门在观念、技术、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创新的问题。

1.5 外部环境压力增大

列车速度提高、货车轴重加大、行车密度增加等都给工务工作带来了新难题。

2 我国铁路工务趋势

在铁路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我国铁路工务正展现出如下趋势。

2.1 铁路工务线桥结构现代化

近年来,铁道部大力实施轨道结构重型化,在换铺钢轨过程中,加大技术含量,基本实现主要干线铺设每米60 kg钢轨轨道结构,特别是跨区间和整区间无缝线路的铺设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进行线路换轨大修的同时,坚持条件匹配,结构等强的原则,重视大修配套工作,大力完成成段更换混凝土轨枕工作,增加轨枕配置,更换不符规定的道岔,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或使用各种新型轨下基础,提高了轨道结构的强度。

在路基病害整治中,十分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改善碎石道床及路基工作条件,在桥梁大修中,积极采用钢梁新型涂装体系,桥上K型分开式扣件,新型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等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了桥梁结构强度。通过线桥设备大修,线桥结构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展。

2.2 铁路养路机械新水平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和大面积提速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采用高效、大型的养路机械开“天窗”进行线路作业,这既是解决我国运输繁忙线路维修作业的有效手段,也是现代化铁路线路维修发展的方向。所采用的新设备、新办法,对提高线路质量、保证运输安全和扩能具有保障作用。我国大型养路机械已形成一定规模,主型机械齐全,附属设备配套,不仅装备有捣固、清筛、动力稳定、配砟整形等机型,还装备有钢轨打磨车、道岔打磨车、道岔捣固车、大修列车、道岔铺换设备等新型机械。全路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的大型维修作业。装备规模的扩大,极大地提高了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能力,保证了线路大修、维修工作的正常需要,在灾害抢险中尽快开通线路发挥重要作用,使新建线路提高开通速度成为可能,在全路五次大提速工程中,顺利完成了线路改线、调整超高等大量工程任务,线路达到目标速度得以实现等等。

2.3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

随着路网干线提速及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路网维护已经成为运输生产组织、行车安全中的关键问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轨检车、动检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添乘仪、探伤车等动态检测数据和轨检仪、线路精测、人工检测等静态检测数据,综合列车密度、载重、速度等多种影响轨道恶化因素,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找出线路质量变化趋势,探索轨道状态变化规律,辅助制定维修计划,落实“零误差”和“精检细修”维修历年,逐步实现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工务部门落实“零误差”维修理念,有利于科学指导维修作业,及时消除故障隐患,确保线路质量良好、安全可靠,促进工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铁路固定设备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达到工务决策科学化、全面提升工务管理水平。

3 结语

在列车长时间运行和自然条件作用下,铁路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形或损坏。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延长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使线路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工务部门的基本任务是铁路运输组织体系中的基础性的工作,成为确保运输安全、运输效率、运输服务的前提。为此,工务设备必须围绕运输发展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使工务设备逐步由限制型向适应型过渡,以达到最有利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运输条件的要求,近年来工务部门的工作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工务管理的变革不仅成为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是促成工务管理进步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张金龙,王瑞么.南昌铁路局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1(8).

[2]史柏生.上海局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上海铁道科技,199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铁路工务技师技术论文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决策中的主要技术经济问题,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承担或参与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课题和铁道部高速铁路研究课题,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科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决策科学、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速客运专线的客运需求、速度目标值、建设时机、技术系统选择、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均为国内首次采用。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定量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工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在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研究方面,通过研究旅客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分析了影响旅客选择行为的经济、技术、心理和生理因素,首次将交通工具的多种技术特征引入效用函数中,建立了客运交通工具的效用评价理论;进而用多目标决策、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建立了交通工具市场份额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避免了目前一些常用分析理论在某些交通走廊应用的误差较大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由该模型算出的客运需求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实例验证取得较好的结果。 (2)在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方面,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信息传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社会客运需求影响,结合国内外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统计资料,提出了社会客运需求长期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旅客对交通工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各种交通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证了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和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并建立相应模型。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是:首先因经济发展规模的增长而增加,后因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发生变化,市场份额降低,客运需求增速减缓甚至下降。这一规律符合培育、发展、饱和和停滞的商品经济规律。 (3)在国内首次系统地通过理论研究和总结实际定线资料,研究了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与其客运需求、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支出等技术经济指标的量化关系。为我国高速铁路项目的科学化、定量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4)在速度目标值决策方面,考虑速度目标值对客运需求、土建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有关支出、无关支出等基础数据的影响,以高速铁路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速度目标值。以京沪线为例的计算结果证实了最佳速度目标值的存在。该最佳速度目标值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的结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速列车速度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 (5)在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方面,提出了以旅客对旅行时间节省的支付意愿为表征的高速铁路建设时机研究方法。以各种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为基础,运用本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建设高速铁路的合理时机。同时,以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投入和产出,结合高速铁路市场需求长期变化规律的分析,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目前就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最佳时机。上述研究结论与国内高速铁路技术的成熟性、经济发展对客货运输能力的综合要求、项目建设资金的供给条件等研究相结合,可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本文算例结论的前提是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保持相对稳定。一旦某种交通工具的服务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或者有新的交通系统被引入,研究结论将可能发生变化。 (6)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方面,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我国的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我国现行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办法中效益计算部分尚待探讨。提出了计算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新观点。并对其中一些观点提出了算法。 (7)在高速磁悬浮铁路技术经济特征分析方面,全面研究了国外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资料,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总结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线路设计理论;提出了影响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因素和磁浮列车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全面分析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工程投资、运营支出等经济特征和能量消耗、土地占用与地表破坏、交通噪声、有害物质排放、磁辐射等环境影响特征。为我国开展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8)在高速交通技术系统比较方面,针对我国对两种技术系统的研究基础相差很大,难以进行工程应用全面对比的情况,本文从两种系统的技术原理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定线和试验设计,对土建投资、列车费用和运营支出进行了比较。另外,从市场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了两种系统的综合服务质量,以旅客平均时间价值为指标,提出了各自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提出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中科学化、定量化决策的辅助工具。本文重点研究辅助决策的技术经济学方法,在具体应用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分析中,尚应深化研究主要基础数据,以保证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中国铁路援助论文发表网站

全国铁路列车时刻、火车时刻表查询

工作人员和领导您好:我是山东潍坊高密邱家洼村民,又来麻烦您了,烦求您调查我们反映的问题,责令铁路部门按国家规定办事,我们相信政府相信国家法律。我们从07年至今各部门关于(胶济铁路客运专线修建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造成噪音、振动、电辐射等严重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问题给我们的回复向您汇报:(1)村两委开具了关于铁路沿线近距离住户要求解决处理的请示报告:高密市发改委,客专办,中铁十六局,二十二局:胶济铁路客运货运铁路已五条铁路从我村经过,铁路离住户越来越近,胶济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后直接影响铁路沿线住户正常生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之规定,必须保护群众的利益,本着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亲民无小事这一观点,盼望上级有关单位和政府给予充分考虑,彻底解决。(2)市政府工作人员回复是:铁路建设拆迁红线及补偿费是由铁路主管部门负责,政府将积极向上一级政府和铁路部门反映,争取扩大拆迁范围,请我们坚持坚持。(我们还能理解了);(3)铁路部门的回复我们接受不了(铁路部门明明是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知法犯法),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给我们的回复是:根据《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2525-90》的相关要求,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处的噪声预测值符合国家要求。我们提出我们的住宅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是15米怎么被移远了15米变成了30米,请求现场测量,铁路工作人员笑而不答(未测量);(4)市环保局回复是:根据《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2525-90》的相关要求测量,铁路专线北侧30米处的噪声是符合国家要求的,但该住宅位于铁路北侧15米处,在30米的范围内,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此范围内是不允许有住宅的,所以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对该范围内的噪音没有规定和限值。故该问题产生的根源为铁路两侧的间隔距离的问题,即拆迁范围的问题。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是由山东省和铁道部合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应由国家环保部审批和验收,我局将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该问题能早日得到解决。 。 我们知道铁路部门修建铁路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但不能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铁路留用土地办法》《[2006]99号文件(关于改建铁路胶济线增建四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中规定铁路离住宅最近间隔距离不应小于30米)和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从07年至今5年了,天天盼望铁路部门能按国家规定处理此问题,请您帮帮我们,责令铁路部门按国家规定办事。

合肥站出现一个怪现象,路局道口检查组来合肥站检查首先要打好招呼,合肥站由于帮助南站搬迁,安全科把此事忘记,2011年12月7日中午,在其它单位喝过酒带着满身的酒气来找合肥站道口职工麻烦,一进来就说道口房有酒气并说道口职工喝酒,并要道口某位职工带岗三月。身为局机关检查组当天喝酒,这在工作是喝酒又算什么呢?请问一下各位部领导,这就是所谓机关干部检查工作的方法吗?能叫一线工人活吗?请各位网友来评论一下。

太多了中国铁路网河北电子邮政全国铁路交通信息查询系统(我最喜欢这个)还有一般各个铁路局网站都提供查询上海铁路局武汉铁路局等等其他还有好多太多了,懒的写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