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发表皮肤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

发表皮肤护理论文

从某种程度上讲, 皮肤健康 是我们生命的一种象征,因此皮肤护理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皮肤健康护理的 文章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皮肤健康护理的文章篇1 很多女性朋友都曾问我,如何保养皮肤?这个话题其实我说不太合适,因为我不是美容专家,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保养” 措施 也非常有限。但是大家不相信,说我的皮肤紧致程度不像奔五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 经验 。 我回答说:如果我能用某种简单 方法 来把皮肤的种种问题搞定,我恐怕会马上弃学从商,因为这种知识的经济效益太可观了。可惜我没有。 在这里,我就简单 说说 自己对护肤问题的看法和体会,不代表任何护肤专家的观点,甚至可能会令你感觉惊讶......但希望每个女性都能知道,皮肤因什么而美丽。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第一个真理——皮肤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决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比较白皙,那么孩子也有希望遗传到白的肤色。如果父母一方有生痘痘的经历,那么孩子长大后长痘的可能性也比父母双方没有痘痘的人更大。每个人只能在遗传特性的基础上尽量让皮肤状态健康,而不可能改变遗传的肤色和肤质。 其次要说明的是第二个真理——皮肤的状况,与身体健康状态有密切的联系。皮肤是面子,不错。但是,皮肤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它的枯荣,是整体健康的外在表现。一个贫血的人不可能有红润的脸色,一个失眠的人不可能有光泽的皮肤,一个重病的人必然憔悴或蜡黄。只有身体健康、营养充足、活力十足的人,才能表现出光泽滋润紧实的皮肤状态。无论是白是黑,健康的皮肤都会给人以美感。 第三个真理是,面部皮肤的松弛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肌肉的充实和体能的充沛,一个全身松垮的人面部皮肤不可能紧致。可以这么说,面部下垂是衰老的最明显的证据。当一个人体力很差、无精打采、肌肉松软的时候,皮肤也很容易松弛。对于一个年过三十的人来说,熬夜之后,或者精神上过度疲劳之后,很容易发现面部下垂的迹象,这是什么化妆品都无法掩饰的。即便完全没有皱纹,即便水分充足,只要面部下垂,衰老迹象就昭然若揭。 第四个真理,面部皮肤是否红润,与皮肤的供血关系十分密切。皮肤的血管非常细,而且居于身体的最外层。如果身体贫血,或者血液循环效率低下,皮肤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无法透出红润的光泽,显得黯淡枯干。营养靠合理的三餐来供应,过度节食或者油腻厚味都有害皮肤。要提高微循环的效率,还需要足够的运动。运动能改善心肺机能,让血液能充分供应到最远的末梢血管。 第五个真理,皮肤是否清爽和光泽,还与身体的消化吸收、排泄和解毒功能密切相关。消化吸收好的时候,食物中的养分能充分吸收,面色就有光泽;消化功能差,食物中没有充分消化的部分进入身体之后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引发免疫反应。食物残渣从大肠排除,吸收之后经过肝脏处理的毒物和废物从肾脏排除。如果这两条排泄途径的功能不尽如人意,那么皮肤的清爽也就无从保证了。 之所以唠叨这些,是因为大部分人遇到“面子”问题,总是想从外部来解决,而很少考虑到如何全面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 关于皮肤健康护理的文章篇2 大家好。我今年24岁。我的皮肤天生就不错,属于中性的吧。我觉得皮肤的好坏和小时候的饮食有关系。这是我自己经历的。我是个独生子女,虽身在北方但老家是南方的。所以我们家从小就很注意营养。家里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定那种每天送的牛奶。那时候订奶很麻烦,因为那时候牛奶都算是好东西。但我家人还是给我订奶。我就这样一直喝到小学 毕业 。所以我皮肤好给子也高。 我们家吃饭从来不凑活。那个时候也不吃什么垃圾食品,也不像现在这样经常去外面吃饭。家里早上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吃牛奶鸡蛋。有时候还会 炒菜 吃点米饭。中午都是吃米饭炒菜再吃点水果。晚上吃粥和蔬菜。在那个不懂得营养的年代我觉得自己吃的还不错。想起来当时我同学家都是吃什么面条,蔬菜和其他副食品少得可怜。我们家以前水果也多,就这样我从小就养成了健康饮食的习惯。 现在想起来,我的好皮肤也和小时候的生活饮食有很大关系。因为小时候是成长发育期。等到长大一点,看了很多美容的书籍。知道了营养和皮肤的关系很大。你可以观察周边的。我就留心观察了。小时候吃的好的长大皮肤都还差不多。小时候营养不良的以后肯定老的特别快。现在我就就更是注意这方面了。每天早上起来先喝蜂蜜水或者花粉。早上我都吃两种不同陷的包子,煮鸡蛋一个,水果一个,时间来得及就吃点蔬菜,牛奶,芝麻。上午也是把水果当零食。中午米饭蔬菜肉。下午吃水果。晚上吃蔬菜有时候会吃山药粥什么的。现在结婚了家里水果也多。去去超市我都只买健康的食品。 下面说下护肤品。可能是自己皮肤好吧。我觉得用100元的和一块钱的在我脸上都一样。在别人脸上也超不多。我的嫂子比我大两岁。她用的全是高端的护肤品。可我看她的脸还是那个样子,都把花钱了。周围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觉得年轻和魅力还是要靠内调的。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发现同龄的人我去捏他们的肉。有的人就紧实有的就很松弛。后发我发现这个基本上是天生的。或者是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就营养不够,才造成这样的差异。天生肉松皮肤松得人,后天要想让皮肤很紧实就不容易。 不知道我说这么多大家有没有在听。还有我想说的是。压力小操心少,生活舒服胜过一切的化妆品。我自己也是有感觉的。刚毕业的时候在郊区上班很累压力大起得很早。那时候每天很疲惫眼圈很深。用很多眼霜还是那个样。现在我每天不怎么用眼霜就用一块钱的郁美净状态皮肤还是很好的。现在结婚了,压力不那么大了,一点都没变老。以前的我很迷信化妆品,现在我觉得那都是心理安慰! 关于皮肤健康护理的文章篇3 一、防晒一定要重视 柳岩强调,照射紫外线的时候,人体为了保护皮肤会在敏感部位聚集更多的色素。经常裸露在强烈的阳光底下不仅促进皮肤的老化,还会引起黑斑、雀斑等色素沉着的皮肤疾患。防晒是祛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防止斑点反弹的重要因素。可以带上防晒伞,以备急用。 二、做好晒后修复 偶然的外景需求,要令皮肤暴露在艳阳之下,皮肤很容易就会晒伤,所以对于晒后的肌肤修护工作,柳岩建议大家以舒缓及补水为主,切勿急于美白,以免美白成分刺激到肌肤。 1、冰敷牛奶 将等量的冰块、牛奶和水,放入碗中,制作成冷牛奶,再拿一块干净的布浸上牛奶,把这块布敷在晒伤的部位五分钟,这样重复三次。这样做的原理是牛奶里的脂肪、蛋白质和ph值对肌肤具有舒缓的抗炎、晒后修复的效果,而较低的温度可以令血管收缩,从而缓解浮肿症状,紧致护肤。 2、注意补充水分 阳光对皮肤的最直接作用是水分流失,晒伤的一个原因就是你的皮肤没有得到及时的水分补充。饮用水对身体水合作用和重新补充身体失掉的水分就很重要的作用,建议多喝水,如果不是很喜欢喝水,可以考虑喝些不含咖啡因的薄荷冰茶,它能够同时补充足够的抗氧化剂。 三、保护眼唇同样重要 唇部其实很脆弱,盛夏时在双唇轻轻抹上防护用品,有助于减少唇部黯淡黑沉现象的发生。至于眼睛,同样是防晒的重点,选用优质的防紫外线墨镜十分必要。 四、涂防晒也要卸妆 对于夏秋季几乎每天都要涂抹的防晒霜,柳岩告诉大家,为了不要让防晒霜伤害到脆弱的肌肤,每天清洁前最好先吧防晒霜用卸妆产品卸掉再进行肌肤的清洁,以防对肌肤造成伤害。 别以为卸妆只用在化妆后,这两年美容界就一直呼吁大家使用了防晒产品后也需进行卸妆步骤。理由一是有些防晒产品属于油溶性,只能适合水溶性产品的洗面奶并不能起彻底清洁的效果,要用卸妆油才能彻底清除;二是许多防晒品都含有防晒颗粒,这些颗粒也必须用卸妆产品才能彻底清洁。 五、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养品 有些人在做肌肤保养的时候,什么好的产品都往脸上抹,其实没这个必要,柳岩宁愿选择一款合适自己肌肤的产品使用,最受欢迎的苏玛素在柳岩的包包里随时都准备着。工作之余、睡觉之前,柳岩就往脸上喷一喷这款苏玛素,保湿、美白、抗皱、祛色斑等都能一步到位。她说她的肌肤是属于干性,要保持水嫩润泽尤其在干燥的秋季那就要做很多的补水保湿工作。如果没有好好的平衡肌肤水分肌肤就会出现脱皮的现象,为了保持在镜头和戏外肌肤都水润,柳岩经常携带保湿喷雾和为肌肤做保湿面膜的护理。 六、偏爱保养型彩妆 由于柳岩的肌肤比较容易干燥紧绷,所以选择保养品的时候会选择选择具有保养化妆多重功效的产品,比如能够保湿的唇彩型唇膏,这样简单又方便,而且效果也很显著。柳岩对保养品非常的讲究,但是必须简约,柳岩不会什么护肤产品都往脸上抹,因为抹太多的东西会让肌肤的毛孔被堵塞,最后护肤效果也没达到。 七、保持好心情很重要 柳岩提醒大家,除了使用护肤品之外,其实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肌肤的。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不妨想办法让自己放松,并且保持着愉悦是心情,这样不仅能保持水嫩健康的肌肤,还能让自己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对于美容护肤来说,充足的睡眠对于肌肤的自我修复是很有帮助的。在没有接工作的时候柳岩就会补眠,为肌肤积蓄力量,充足的睡眠比任何护肤保养品来得更有效哦。

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英国)、Journal of 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 (英国)、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誉成就 :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 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学术专著:副主编“皮肤性病护理学”并参编其它五部专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皮肤科协会(InternationalDermatologySociety,ISD)会员;P&G国际化妆品PremierSciencePanel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真菌学组和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及实验皮肤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常委、美容皮肤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美容与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学术组组长;“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及“中华性传播疾病杂志”编委;广东省医药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化妆品评审专家;广州市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诊治,尤其是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性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鉴定和治疗及美容相关产品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著有:1.Lai W, Chen CY, Morse SA, et al. Increasing relative prevalence of HSV-2 infection among men with genital ulcers from a mining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 Sex Transm Infect. 2003 Jun;79(3):202-7.2.Liu W, Lai W, Wang XM, et al. Skin phototyping in a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four hundred and four cases from four major cities of China.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06 Aug;22(4):184-8.3.Wei L, Xuemin W, Wei L, et al. Skin color measurement in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407 cases from 4 major cities of China. Int J Dermatol. 2007 Aug;46(8):835-9.4.Zhang YQ, Lai W, Li H, et al. Inhibi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 Clin Exp Dermatol. 2008 Jan;33(1):56-61.5.Deng W, Chen S, ..., Lai W, et al. A novel p.Gly1700Asp mutation in COL7A1 responsible for dominant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more severe phenotype in female members of a Chinese family. J Dermatol Sci. 2008 Feb;49(2):166-9.6.赖维, 龚子鉴, 黄朝伟等. 抑制性消减杂交结合基因芯片研究淋球菌耐头孢曲松的分子机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 41(5):288-291.7.龚子鉴, 赖维, 黄怀球等. 淋球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与应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41(5):338-339.8.赖维, 龚子鉴,黄怀球等. 广州地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11;41(11):736-738.9.龚子鉴, 赖维, 黄朝伟等. 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菌株的体外人工诱导及多重耐药现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02;23(2):68-70.10.赖维, 黄怀球, 万苗坚等. 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04;2(2):85-88.11.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MEXAMETER MX 16和DIGIMIC800型皮肤图像分析仪在评价美白祛斑疗效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5;17(3):40-42.12.赖维, 刘玮,王学民等.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30-2.13.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保湿类护肤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41-2.14.赖维, 朱国兴, 杨慧兰等. 两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12):849.15.赖维, Cheng-Yen Chen, 苏向阳等. 荧光多重实时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05;37(5):273-5.16.赖维, 苏向阳, 万苗坚等. 荧光多重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诊断生殖器疱疹的比较(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4;4(1):7-11.

皮肤科护理文章发表论文

主要就是选准期刊,期刊对于论文的影响是很大的,一篇好的论文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期刊作为载体,也是不行的,给你推荐几本,你自己好好看看吧。对比常发的护理论文发表期刊杂志信息:《我国有用护理杂志》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临床医学类中心期刊、我国科技论文计算源期刊。《解放军护理杂志》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以一流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挤身于国内一流期刊之林,先后荣获第2届、第4届三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异期刊奖,第1届、第3届三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异修改奖,第1届《CAJ-CD标准》履行优异期刊奖,第1届、第2届、第3届上海市科技期刊青年修改奖等多项奖项。护理论文发表期刊《全科护理》现为山西省一级(优异)期刊,已被我国中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我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我国学术期刊归纳评估数据库、我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我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等录入。推荐阅览:top期刊论文网《中华护理杂志》是中心期刊和计算源期刊。从1982年起,《中华护理杂志》变成我国惟一被美国Index Medicus (IM)及其为主体的CD-ROM光盘数据库和美国医学索引dline录入的护理专业期刊;从1990年起,被国家科委、我国科学技术情报所列为《我国科技论文计算与剖析》计算用中文科技期刊和《我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而且变成我国科协世界部向国外有关安排推荐的中文期刊;《中华护理杂志》还被收入《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版)》;从2000年起,被列为《中文中心期刊要目总览》临床医学类中心期刊,入编《我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资本体系数字化期刊群。护理论文发表期刊《齐鲁护理杂志》为我国科技中心期刊、我国科技论文计算源期刊、《我国学术期刊归纳评估数据库(CAJCED)》计算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录入期刊、华东地区优异期刊、山东省优异期刊、山东省科协优异科技期刊,是广阔护理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阵地。护理论文发表期刊《上海护理》杂志已变成“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录入期刊”、“我国学术期刊归纳评估数据库来历期刊”、“我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录入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录入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录入期刊”,并于2003年荣获首届《CAJ-CD标准》履行优异期刊。《护理实习与研究》的宗旨是及时传递护理学科开展的新动向及新信息,交流护理经历;杰出护理学科的科学性、理论性及有用性;重视理论与实习相结合,普及与进步相结合。护理论文发表期刊《世界护理学杂志》为我国科技论文计算源期刊、我国科技中心期刊、《CAJ-CD标准》履行优异期刊、全国高校优异科技期刊、吉林省优异科技期刊、东北威望期刊。

要是没有规定,你可以自主决定去哪里发表,哪个网站都可以,

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英国)、Journal of 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 (英国)、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誉成就 :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 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学术专著:副主编“皮肤性病护理学”并参编其它五部专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皮肤科协会(InternationalDermatologySociety,ISD)会员;P&G国际化妆品PremierSciencePanel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真菌学组和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及实验皮肤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常委、美容皮肤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美容与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学术组组长;“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及“中华性传播疾病杂志”编委;广东省医药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化妆品评审专家;广州市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诊治,尤其是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性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鉴定和治疗及美容相关产品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著有:1.Lai W, Chen CY, Morse SA, et al. Increasing relative prevalence of HSV-2 infection among men with genital ulcers from a mining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 Sex Transm Infect. 2003 Jun;79(3):202-7.2.Liu W, Lai W, Wang XM, et al. Skin phototyping in a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four hundred and four cases from four major cities of China.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06 Aug;22(4):184-8.3.Wei L, Xuemin W, Wei L, et al. Skin color measurement in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407 cases from 4 major cities of China. Int J Dermatol. 2007 Aug;46(8):835-9.4.Zhang YQ, Lai W, Li H, et al. Inhibi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 Clin Exp Dermatol. 2008 Jan;33(1):56-61.5.Deng W, Chen S, ..., Lai W, et al. A novel p.Gly1700Asp mutation in COL7A1 responsible for dominant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more severe phenotype in female members of a Chinese family. J Dermatol Sci. 2008 Feb;49(2):166-9.6.赖维, 龚子鉴, 黄朝伟等. 抑制性消减杂交结合基因芯片研究淋球菌耐头孢曲松的分子机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 41(5):288-291.7.龚子鉴, 赖维, 黄怀球等. 淋球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与应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41(5):338-339.8.赖维, 龚子鉴,黄怀球等. 广州地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11;41(11):736-738.9.龚子鉴, 赖维, 黄朝伟等. 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菌株的体外人工诱导及多重耐药现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02;23(2):68-70.10.赖维, 黄怀球, 万苗坚等. 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04;2(2):85-88.11.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MEXAMETER MX 16和DIGIMIC800型皮肤图像分析仪在评价美白祛斑疗效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5;17(3):40-42.12.赖维, 刘玮,王学民等.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30-2.13.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保湿类护肤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41-2.14.赖维, 朱国兴, 杨慧兰等. 两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12):849.15.赖维, Cheng-Yen Chen, 苏向阳等. 荧光多重实时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05;37(5):273-5.16.赖维, 苏向阳, 万苗坚等. 荧光多重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诊断生殖器疱疹的比较(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4;4(1):7-11.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压疮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压疮护理论文 范文 篇一:《试论急性压疮的形成与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致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和氧缺乏,进而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组织破损和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1]。压疮本身不是疾病,多数伴随其他疾病而发,主要是因为疾病过程中未经很好的护理造成。有报道称[2],压疮在住院患者中发生率为1%~11%,而手术患者中则高达4.7%~66.9%。手术中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和人为的因素,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压疮,增加了痛苦。我科自2010-01以来,采用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法[3],对94例手术时间>6h的手术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分和相关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 措施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手术当天由巡回护士根据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值在10~15分为危险,15~20分为高度危险,20分以上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发生压疮的可能性越大。收集术后记录手术时间>6h的病例共94例,男51例,女43例;年龄6~81岁,平均(54.7±11.5)岁。手术开始和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急性压疮易发部位:仰卧位,枕骨隆突、肩胛、肘部、脊柱体隆突处、足跟、骶尾部;侧卧位,耳廓、肩峰处、髋部、大转子、膝部、踝部;俯卧位,额部、颊部、女性乳房、胸骨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男性生殖器、膝前部、足趾。发现皮肤受压,认真做好记录。术中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并针对高危因素及时处理。 2结果 手术中发生急性压疮3例,1例为脑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肩胛部出现数个水疱,1例为骨科施行腰椎后路脊椎滑脱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发现乳房处出现5cm×4cm溃烂,1例施行了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术中左膝部出现了一簇水疱。经过有效科学的护理,创面愈合良好。 3讨论 3.1压疮形成原因 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麻醉状态、温度、湿度以及患者自身状况有密切关系。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局部皮肤受压缺血,手术时间延长时,皮肤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和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也长,压疮的发生率就越高。手术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其中有一半以上患者麻醉期间会发生低氧血症,且由于麻醉药物阻滞平面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相应的使供血部位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再者,麻醉状态时患者暂时丧失了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因而不能及时的调整体位减少压迫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导致急性压疮的发生[4]。温度变化和潮湿的刺激也是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已有文献报道潮湿环境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5]。湿度过大时,皮肤上过多的液体会使表面pH值改变,保护性油脂丧失,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加了皮肤破损的危险;患者体温降低时,外周循环血量减少,加上受压血供进一步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进一步增加。除以上外因,患者自身状况也是影响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弱,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压疮;营养状况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极度消瘦和体弱的患者,皮下脂肪组织薄,易发生压疮;另外,有报道称血清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者术中发生急性压疮的可能性较大,每降低1g血清蛋白,压疮的发生危险将增加3倍[6];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风湿性疾病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也较高。 3.2护理对策 首先,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Braden、Nortor、Wa-terlow、Douglus、Gasnell等常用评估量表,在术前对患者压疮发生危险性进行科学的评估,针对不同危险分级设定相应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如针对年龄大、手术时间长以及有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患者,可以提前预防使用体位垫或者软枕等。其次,做好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摆放合理的体位,应充分考虑到力学因素,维持自然的生理弯曲,既要能够充分的暴露手术野,又需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避免组织受到过度的牵拉,可以在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放置海绵垫或者凝胶垫等质量较好的体位垫。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潮湿、发绀、苍白、水肿等,并告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术允许,可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重点护理压疮易发部位。局部涂抹赛肤润(过氧化脂肪酸酯)等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并在局部形成脂质保护膜;按摩也是有效的预防压疮形成的 方法 ,有研究显示[7]时间超过1小时的手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能够减轻局部受压状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控制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保持手术单的清洁干燥,及时处理手术中的渗出液和冲洗液。最后,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手术结束,首先要细致检查受压部位是否出现了水疱、溃疡等,发现压疮及时处理并认真记录;及时为患者更换清洁干燥的床单,保持皮肤状况良好;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输液输血,避免因微循环不足再引发急性压疮。 4小结 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并不困难,这与护理人员的细心细致工作有很大关系。该项工作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高度重视,制定科学、程序化的护理方案,细心观察查找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即可有效的预防压疮发生。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努力做好手术相关各环节工作,让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减少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压疮护理论文范文篇二:《浅谈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 神经内科是独立存在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范围内,主要诊治脑部炎症性病变、脑血管疾病、脊髓炎、神经系统病变等疾病[1]。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发生压疮现象,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发生缺氧、缺血,最终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本院针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明显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具体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8:17,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23±5.14)岁,住院时间7~30d,平均住院时间(19.86±8.67)d;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9:16,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0.56±5.08)岁,住院时间5~30d,平均住院时间(19.72±7.9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主要包括身体护理、饮食护理及药物护理等;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体如下:①建立护理小组:一个组由1位主管护师,2位护士组成,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②提出问题:找出患者出现压疮的原因,神经内科患者组织代谢能力差、活动能力差、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且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及身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大等因素易导致压疮的发生,找出压疮发生的原因后,提出如何防止压疮的发生及压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③寻找循证证据:查找与压疮相关的参考文献、书籍等,求证压疮发生的原因;④循证分析与评价:临床 经验 与参考文献、书籍相结合对证据进行评定,对文献以及临床中应用的方法进行统计,应用于实践操作中;⑤循证的应用:a.体位护理: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翻身时采用水平体位,减少摩擦力,患者背部可放置适当高度的软枕,分散压力;b.压疮部位护理:对压疮多发的部位清洗后,涂抹上药膏,形成封闭性油膜,减少对皮肤的摩擦;c.身体护理:定时观察压疮多发部位的情况,定时清洁全身皮肤,保持皮肤干爽,在容易出汗的部位擦上爽身粉,预防感染的发生;d.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食物,对于昏迷患者,采用鼻饲摄入营养液。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总分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例数为5例,占11.11%,实验组患者压疮的发生例数为1例,占2.22%;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2.56±2.58)分,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8.12±2.14)分;两组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主要为长期卧床、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肢体瘫痪、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受压处缺乏保护、受压处摩擦力较大等,压疮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水肿、红斑、水泡等。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将会引起局灶性骨膜炎、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出现[3],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及发生压疮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常规护理仅限于对患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及症状进行护理,缺乏预见性;而循证护理是指在专业知识及护理理论的指导下,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护理手段[4]。循证护理遵循专业知识培训、提出问题、寻找循证证据、分析循证及应用循证等原则,让护理人员遇到问题时清楚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科学、严谨与专业[5]。循证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经济适用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例数为5例,占11.11%,实验组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例数为1例,占2.22%;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2.56±2.58)分,实验组压疮高危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8.12±2.14)分;两组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敏.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7-18. [2]李树娟.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防止压疮的护理对策探析.吉林医学,2013,34(3):558. [3]黄玉虹.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观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6):92-93. [4]李贵芹.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89-90. [5]韩杰.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3,11(5):394-395. 压疮护理论文范文篇三:《试谈危重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危重患者压疮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并 总结 出预防措施。方法:筛选出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干预组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而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模式无一例患者发生压疮情况,对比组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压疮情况,压疮率为58.33%。护理后的干预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针对危重患者压疮现象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压仓率的发生,同时也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绪。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压疮危重患者 压疮又被称为压力性溃疡、褥疮。主要是因为患者局部肢体、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影响了血液循环,导致皮下组织、局部皮肤出现持续性缺氧、缺血,最终组织溃烂坏死,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笔者针对危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探析,详细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筛选出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干预组中有24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有83例,平均年龄有(61.8±3.5)岁。对比组中有25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有84例,平均年龄有(62.4±3.3)岁。两组患者比较上述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护理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指导患者用药等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包括: (1)皮肤护理;由于危重患者的皮肤较为消瘦或者水肿,因此皮肤的情况比较差,护理人员可以选用气垫床,并且对患者突出的部位采用泡沫敷贴进行保护,并且每小时保证两次以上翻身,进行适当的按摩。 (2)生活护理;患者的皮肤每天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床单、被罩等。每天用温水对患者皮肤擦洗,并且要按摩受压处的皮肤,缓解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使用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清理引流管,避免发生感染。 (3)营养支持;对于老年患者均存在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身体消瘦,很容易出现压疮发生。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表,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保证患者脂肪、蛋白质、糖、微量元素等合理摄入。 (4)心理护理;压疮是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对其实施的护理工作也比较困难,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再加上经济负担等,患者对治疗均丧失了信心。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热情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压疮危害、形成因素、预防措施等。对于不能进行沟通的患者可以采用手势、手写板方式。,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不良情绪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与对比组患者护理前的不良情绪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其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要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比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也低于护理前,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 组别 例数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干预组 24 59.62±6.84 42.19±2.68 57.46±6.53 41.35±3.21 对比组 25 58.41±6.15 52.14±5.32 57.39±6.42 52.69±5.36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情况 3讨论 由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皮肤弹性较差,皮下脂肪较少,加上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均加大了患者皮肤护理的难度。而且很容易出现压疮情况,压疮的临床表现为麻木、红斑、破溃、溃疡、坏死等。预防危重患者压疮发生除了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以外,还要在我院成立压疮护理小队,主要成员有1名护理张、1名皮肤护理人员及4名责任组长。负责对患者观察追踪,指导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压疮工作。并在患者的病床床头放置防止压疮的指示牌,提高护人员及患者的重视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制度,两班护理人员需要共同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对于异常的皮肤需要立即的上报处理。 同时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时还要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加强患者翻身次数,并对其进行扣背,帮助患者将痰液咳出。对于体制较弱的患者可以采用排痰机。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必要情况下可以实施吸痰术。护理人员每天2次以上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避免口腔内寄生菌引发感染。需要多鼓励患者饮水,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总之,针对危重患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唐瑜林,黄梅,杨文群.龄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66-267. 猜你喜欢: 1. 褥疮的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医院护理系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 4. 有关压疮护理论文范文 5. 护士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皮肤论文发表

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英国)、Journal of 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 (英国)、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誉成就 :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 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学术专著:副主编“皮肤性病护理学”并参编其它五部专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皮肤科协会(InternationalDermatologySociety,ISD)会员;P&G国际化妆品PremierSciencePanel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真菌学组和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及实验皮肤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常委、美容皮肤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美容与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学术组组长;“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及“中华性传播疾病杂志”编委;广东省医药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化妆品评审专家;广州市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诊治,尤其是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性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鉴定和治疗及美容相关产品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著有:1.Lai W, Chen CY, Morse SA, et al. Increasing relative prevalence of HSV-2 infection among men with genital ulcers from a mining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 Sex Transm Infect. 2003 Jun;79(3):202-7.2.Liu W, Lai W, Wang XM, et al. Skin phototyping in a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four hundred and four cases from four major cities of China.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06 Aug;22(4):184-8.3.Wei L, Xuemin W, Wei L, et al. Skin color measurement in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407 cases from 4 major cities of China. Int J Dermatol. 2007 Aug;46(8):835-9.4.Zhang YQ, Lai W, Li H, et al. Inhibi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 Clin Exp Dermatol. 2008 Jan;33(1):56-61.5.Deng W, Chen S, ..., Lai W, et al. A novel p.Gly1700Asp mutation in COL7A1 responsible for dominant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more severe phenotype in female members of a Chinese family. J Dermatol Sci. 2008 Feb;49(2):166-9.6.赖维, 龚子鉴, 黄朝伟等. 抑制性消减杂交结合基因芯片研究淋球菌耐头孢曲松的分子机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 41(5):288-291.7.龚子鉴, 赖维, 黄怀球等. 淋球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与应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41(5):338-339.8.赖维, 龚子鉴,黄怀球等. 广州地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11;41(11):736-738.9.龚子鉴, 赖维, 黄朝伟等. 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菌株的体外人工诱导及多重耐药现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02;23(2):68-70.10.赖维, 黄怀球, 万苗坚等. 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04;2(2):85-88.11.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MEXAMETER MX 16和DIGIMIC800型皮肤图像分析仪在评价美白祛斑疗效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5;17(3):40-42.12.赖维, 刘玮,王学民等.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30-2.13.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保湿类护肤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41-2.14.赖维, 朱国兴, 杨慧兰等. 两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12):849.15.赖维, Cheng-Yen Chen, 苏向阳等. 荧光多重实时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05;37(5):273-5.16.赖维, 苏向阳, 万苗坚等. 荧光多重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诊断生殖器疱疹的比较(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4;4(1):7-11.

第一作者发表10篇论著及论文(一)刘彦春, 连石, 朱威. 涂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和连接酶链反应几种方法检测宫颈淋球菌感染[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 32(4):191-192. DOI:10.3969/j.issn.1000-4963.2003.04.005. (二)刘彦春, 朱威, 连石等. 淋球菌多重耐药调控子的研究进展[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 31(2):127-128. DOI:10.3969/j.issn.1000-4963.2002.02.038. (三)刘彦春,朱威,刘春艳,连石.274例性病门诊患者的梅毒血清学检查与临床资料分析,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增刊:272.(四)Liuyanchun,Xukeyi,Zhangfujie,Zhaohongxin,Lixingwang,etal,GeneralcharacteristicsofHIV/AIDScasesinDitanHospital,ChineseJournalof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中华性传播感染杂志英文版).(论著)(五)刘彦春等.27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皮肤表现.中华皮肤病学杂志,2005(9):583-584.(论著:)(六)刘彦春,李若瑜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一例,中华皮肤病学杂志2005(8):523-524.(首次在北方的皮肤病例报告)(七)刘彦春等.316例女性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4),159-160.(八)刘彦春, 李杏红, 李兴旺等. 690例HIV+/AIDS首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及与免疫状态和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0):1026-1029. DOI:10.3760/j.issn:0254-6450.2007.10.022. (九)刘彦春, 李杏红, 李兴旺等. 北京地坛医院HIV/AIDS首诊患者69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22(2):98-99. (十)刘彦春,李杏红.杂交捕获方法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清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9):545-548.论著.

皮肤病论文发表

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英国)、Journal of 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 (英国)、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誉成就 :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 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学术专著:副主编“皮肤性病护理学”并参编其它五部专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皮肤科协会(InternationalDermatologySociety,ISD)会员;P&G国际化妆品PremierSciencePanel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真菌学组和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及实验皮肤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常委、美容皮肤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美容与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学术组组长;“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及“中华性传播疾病杂志”编委;广东省医药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化妆品评审专家;广州市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诊治,尤其是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性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鉴定和治疗及美容相关产品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著有:1.Lai W, Chen CY, Morse SA, et al. Increasing relative prevalence of HSV-2 infection among men with genital ulcers from a mining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 Sex Transm Infect. 2003 Jun;79(3):202-7.2.Liu W, Lai W, Wang XM, et al. Skin phototyping in a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four hundred and four cases from four major cities of China.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06 Aug;22(4):184-8.3.Wei L, Xuemin W, Wei L, et al. Skin color measurement in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407 cases from 4 major cities of China. Int J Dermatol. 2007 Aug;46(8):835-9.4.Zhang YQ, Lai W, Li H, et al. Inhibi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 Clin Exp Dermatol. 2008 Jan;33(1):56-61.5.Deng W, Chen S, ..., Lai W, et al. A novel p.Gly1700Asp mutation in COL7A1 responsible for dominant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more severe phenotype in female members of a Chinese family. J Dermatol Sci. 2008 Feb;49(2):166-9.6.赖维, 龚子鉴, 黄朝伟等. 抑制性消减杂交结合基因芯片研究淋球菌耐头孢曲松的分子机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 41(5):288-291.7.龚子鉴, 赖维, 黄怀球等. 淋球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与应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41(5):338-339.8.赖维, 龚子鉴,黄怀球等. 广州地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11;41(11):736-738.9.龚子鉴, 赖维, 黄朝伟等. 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菌株的体外人工诱导及多重耐药现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02;23(2):68-70.10.赖维, 黄怀球, 万苗坚等. 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04;2(2):85-88.11.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MEXAMETER MX 16和DIGIMIC800型皮肤图像分析仪在评价美白祛斑疗效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5;17(3):40-42.12.赖维, 刘玮,王学民等.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30-2.13.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保湿类护肤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41-2.14.赖维, 朱国兴, 杨慧兰等. 两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12):849.15.赖维, Cheng-Yen Chen, 苏向阳等. 荧光多重实时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05;37(5):273-5.16.赖维, 苏向阳, 万苗坚等. 荧光多重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诊断生殖器疱疹的比较(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4;4(1):7-11.

张三泉挺好的,张三泉真的是一位很不错的好医生,不仅看病的疗效很不错,而且看病的时候也是很安心的,能有这么一个认真负责的医生看病,是人民的福气。张三泉,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皮肤科副主任,专业特长: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湿疹等多发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独特见解。尤其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进展及预防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外在结缔组织疾病如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大疱性皮肤病如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皮肤血管炎、皮肤肿瘤的诊断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参编皮肤病著作3部,发表皮肤病医学论文30余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市科研课题4项,参加课题20余项,获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次。

1. 丁静秋,徐克沂,乙脑患者呼吸监护治疗,北京医学,1977,3(2):1102. 丁静秋,徐克沂,狂犬病监护治疗,中华流行病杂志,1980,4(3):323.徐克沂, 病例讨论.No 43. 中华内科杂志,1982,2(3):3。4.徐克沂, 柏查氏综合征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变2例, 实用内科杂志, 1985, 5(3):134,5,徐克沂, 蔡皓东,人脐带血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水痘疗效观察,临床药学,1985,4(3)1855,6,徐克沂, 43例乙型脑炎误诊病例分析,新医学, 1986,6(6):3057,徐克沂,丁静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合并腮腺肿大原因探讨,中华传染病杂志。1986,4(3):1648,徐克沂, 蔡皓东,乙脑患者合并ARDS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87,5(2):1119,徐克沂,孙承民,蔡皓东,乙脑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7,6(4):22410,徐克沂,潘抗衡,蔡皓东,乙脑鉴别诊断研究,新医学19885(3):1711,徐克沂, 蔡皓东,病毒性肝炎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8,68(10):59012,徐克沂,丁静秋,蔡皓东,等,呼吸监护病房的绿脓杆菌感染,中华内科杂志,1989年第8卷第2期13,徐克沂,丁静秋,蔡皓东,等,乙脑危重患者呼吸监护15年,危重病急救医学,1990,2(2):10314,徐克沂,肖元普,戴望苏,等,叶下珠,天花粉,大黄抗HBV活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8915,李正谦,徐克沂,HBV基因自然变异研究,北京医学,1992,19(3):10116, 赵永森,曾毅,徐克沂,从一名中国艾滋病患者分离HIV病毒,中华病毒学杂志,1994,10(3):21617,王培之,徐克沂, 抗戊型肝炎病毒Ig M抗体的临床意义。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6,2。18,王培之,徐克沂,北京地区急性肝炎患者血清病原学分析,北京医学,1998,4(2)11719, 郑文友,皮国华,徐克沂,等,中草药‘再生丹’对HIV感染者的疗效观察。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3:29120,刘顺爱,徐克沂,HIV/AIDS与肝炎病毒感染者CD4, CD8 淋巴细胞数的比较,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12):56121,徐克沂,Carolin M. Black, 连接酶链反应用于淋病的诊断,中华皮肤病杂志 1999,32(3):15022, Xu Keyi, Glanton A, Johnson SR et al, Detection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infection by ligase chain reaction testing of urine among adlesent women with and without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Sex Transm Dis, 1998,25(10):533.23.徐克沂,李敏,伦文辉,等, 北京地区育龄妇女泌尿生殖道砂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初步研究,中华皮肤病杂志,2000,33(6):40424,徐克沂,王苏生,张剑平,等,雷公藤有效成分WZ1对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7:5325,王培之,徐克沂,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30826,张剑平,徐克沂, 生晒参与红参体外免疫增强的作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6(15):38727, 徐克沂,张永新,王瑛,等,同时检测HIV抗体及P24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4):37728,扬民,徐克沂等,SA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意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5):327

皮肤科发表论文

现收录科室医生2名,其中2位副高级专家,累计帮助了53位患者。252医院皮肤科是集皮肤病、性病、美容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副主任医师2名、皮肤性病学硕士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及专业技术人员4名。主编皮肤性病学专著6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成果获科技进步奖4项。每年接诊军地皮肤病患者近6万人次。

第一作者发表10篇论著及论文(一)刘彦春, 连石, 朱威. 涂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和连接酶链反应几种方法检测宫颈淋球菌感染[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 32(4):191-192. DOI:10.3969/j.issn.1000-4963.2003.04.005. (二)刘彦春, 朱威, 连石等. 淋球菌多重耐药调控子的研究进展[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 31(2):127-128. DOI:10.3969/j.issn.1000-4963.2002.02.038. (三)刘彦春,朱威,刘春艳,连石.274例性病门诊患者的梅毒血清学检查与临床资料分析,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增刊:272.(四)Liuyanchun,Xukeyi,Zhangfujie,Zhaohongxin,Lixingwang,etal,GeneralcharacteristicsofHIV/AIDScasesinDitanHospital,ChineseJournalof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中华性传播感染杂志英文版).(论著)(五)刘彦春等.27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皮肤表现.中华皮肤病学杂志,2005(9):583-584.(论著:)(六)刘彦春,李若瑜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一例,中华皮肤病学杂志2005(8):523-524.(首次在北方的皮肤病例报告)(七)刘彦春等.316例女性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4),159-160.(八)刘彦春, 李杏红, 李兴旺等. 690例HIV+/AIDS首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及与免疫状态和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0):1026-1029. DOI:10.3760/j.issn:0254-6450.2007.10.022. (九)刘彦春, 李杏红, 李兴旺等. 北京地坛医院HIV/AIDS首诊患者69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22(2):98-99. (十)刘彦春,李杏红.杂交捕获方法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清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9):545-548.论著.

1.LiDM,ShangPP,ZhuL&.GSdeHoog.Rhino-orbital-cerebralmycosisandcavernousthromboses.EurJInflamm.2014;12:1-10.2.LiDM&TTSun.FacialulcerationsduetoAcinetobacterbaumannii:vesselthrombosiswithbacterialmycelia.IDcases.2014,inpress.3.LiDM&.LunLD.Mucorirregularisinfectionandlethalmidlinegranuloma,withacasereport.Mycopathologia.2012;174:429–439.4.GeSH,XieJ,XuJ,LiJ,LiDM,ZongLL,ZhengYC,BaiFY.PrevalenceofspecificandphylogeneticallycloselyrelatedgenotypesinthepopulationofCandidaalbicansassociatedwithgenitalcandidiasisinChina.FungalGenetBiol.2012;49(1):86-93.5.LiDM,LiRY,deHoogGS,SudhadhamM,WangDL.FatalExophialainfectionsinChina,withareportofsevencases.Mycoses,2011;54(4):e136-42.6.WuSX,GuoNR,LiXF,LiaoWQ,ChenM,ZhangQQ,LiCY,LiRY,BulmerGS,LiDM,XiLY,LuS,LiuB,ZhengYC,RanYP,KuanYZ.HumanpathogenicfungiinChina--emergingtrendsfromongoingnationalsurveyfor1986,1996,and2006.Mycopathologia.2011;171(6):387-93.7.LiDM,ChenXR.AnewsuperficialfungalinfectioncausedbyConiosporiumepidermidis.JAmAcadDermatol.2010;63(4):725-7.8.ZhangH,RanY,LiD,LiuY,XiangY,ZhangR,DaiY.ClavisporalusitaniaeandChaetomiumatrobrunneumasrareagentsofcutaneousinfection.Mycopathologia.2010;169(5):373-80.9.LiDM&deHoogGS.Cerebralphaeohyphomycosis—acureatwhatlengths?LancetInfectDis.2009;9:376-83.10.LiDM,LiRY,deHoogGS,WangDL.Exophialaasiatica,anewspeciesfromafatalcaseinChina.MedMycol.2009;47,1:101-109.11.LiDM,ChenXR,ZhouJS,XuZB,NawaY,DekumyoyP.Shortreport:caseofgnathostomiasisinBeijing,China.AmJTropMedHyg.2009;80(2):185-7.12.LiDM,deHoogGS,SaunteDML&ChenXR.Coniosporiumepidermidissp.nov.,anewspeciesisolatedfromskininfection.StudMycol,2008;61:131–136.13.LiJ,FanSR,LiuXP,LiDM,NieZH,LiF,LinH,HuangWM,ZongLL,JinJG,LeiH,BaiFY.BiasedgenotypedistributionsofCandidaalbicansstrainsassociatedwithvulvovaginalcandidosisandcandidalbalanoposthitisinChina.ClinInfectDis.2008;47(9):1119-25.14.LiDM,XiuDR,LiRY,SamsonRA,deHoogGS,WangDL.Aspergillusflavusmyositisinapatientafterlivertransplantation.ClinTransplant.2008;22(4):508-11.15.LiDM,LunLD,ChenXR.NecrotisingfasciitiswithEscherichiacoli.LancetInfectDis.2006;6(7):456.16.LiD,LiR,WangD,MaS.InvitroactivitiesoffiveantifungalagentsagainstpathogenicExophialaspecies.ChinMedJ(Engl).1999;112(6):484-8.17.吴婧,李东明,尚盼盼,孙婷婷,王文婧,姚一建.甲真菌病患者分离真菌多样性分析[J].菌物学报,2014,03:601-610.18.黄芩,李东明,孙婷婷,尚盼盼,葛杰,付又刚.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败血症1例[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9(2):99-101.19.李东明,黄芩.皮肤细菌感染及其诊疗对策[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20(3):221-223.20.蒋丽潇,黄芩,尚盼盼,孙婷婷,李东明.30株临床分离红酵母的药敏试验研究及文献回顾[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6):342-347.21.李东明,董绍辉,黄芩,蒋丽潇,卢险峰.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剥脱性皮炎并类白血病反应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936-7938.22.李东明.鼻-眶-脑真菌病及其诊疗对策[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5):257-260.23.尚盼盼,冯小菊,李东明.聚多曲霉引起甲真菌病1例[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6(5):301-302.24.吴婧,李东明,G.S.deHoog,姚一建.病原性丝状真菌的菌种保藏方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6(05):305-307.25.房高丽,张秋航,朱丽,李东明.暗色真菌致侵袭性鼻窦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304(20):916-919.26.李东明,蒋丽潇.皮肤细菌感染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18(3):218-219.27.李东明,房高丽,王丽,马芙蓉.鼻-眼眶-脑真菌感染一例抢救体会[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0):712-714.28.李东明,姚宏伟,侯纯升,张同琳.疑难病例析评第172例腹腔积脓-肺粟粒状阴影-脑膜刺激征[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6):427-429.29.李东明,伦立德,尤艳明,陈学荣.Fournier坏疽3例及治疗转归[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1):54-55.30.李东明,周劲松,李连翠,陈学荣.急性阴囊溃疡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1):722-723.31.李东明,伦立德,陈学荣.坏死性筋膜炎及其诊疗对策[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9):599-601.32.李东明,修典荣,李若瑜,陈学荣,王端礼.我国首例肌曲霉病及其试验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4):193-195,223.33.李东明,陈学荣.饲养遗弃猫致泛发性体癣1例报告[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4):220-221.34.李东明,朱学骏.警惕“食肉细菌”感染[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0):2092-2093.35.李东明,冯小菊.鸡禽小孢子菌致泛发性体癣1例[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3):156-157.36.伦立德,李东明,张波,周平.疑难病例析评——第125例闭经-胸腔积液-肺肾梗死-皮肤结节[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9):1358-1360.37.李东明.泳衣传染尖锐湿疣及真菌性阴道炎1例[J].社区医学杂志,2006,4(10S):89-89.38.伦立德,张波,李东明,黄志芳,刘东,高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肺损害[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3):167-168,170.39.李东明,李若瑜,王晓红,万喆,马圣清,王端礼.甄氏外瓶霉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7(2):167-171.40.李若瑜,李东明,余进,刘伟,冀朝辉,王端礼.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真菌鉴定和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5):536-539.41.李东明,伦立德,陈学荣.坏死性筋膜炎合并中毒性休克3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5):556-558.42.李东明,徐敏丽,陈学荣.泻痢停与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3):180-181.43.李东明,李若瑜,王晓红,万哲,马圣清,王端礼.棘状外瓶霉核糖体基因的初步研究[J].菌物研究,2004,2(1):19-24.44.李东明,陈庆江,陈学荣,周劲松,许炽熛,NawaYParonD,李世荫.疑难病例析评第46例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84-2187.45.李东明,陈学荣,刘惠焕,王云,李世荫.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一例抢救体会[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3):2096-2097.46.李东明,李若瑜,王端礼,王晓红,万哲,马圣清.皮炎外瓶霉分子鉴定的初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5):249-251.47.赵艳霞,李东明,王云,陈学荣.胰激肽原酶致重症多形红斑药疹[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1):44-45.48.李东明,李若瑜,王端礼,陈学荣,马圣清.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1):62-65.49.刘慧焕,陈学荣,李东明,王云.非典型麻疹综合征误诊为药疹[J].临床误诊误治,2003,16(3):234-234.50.李若瑜,李东明,等.真菌与真菌病研究近况[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559-563.51.李东明,孔繁荣,等.皮炎外瓶霉的核糖体基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3):266-270.52.李东明,张秋玲,陈学荣,周劲松,张娟,葛堪忆,王双元,李林峰.坏死性筋膜炎合并多器官衰竭一例抢救体会[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88-1291.53.陈学荣,李东明,王云,刘慧瑛.银屑敌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5):333-333.54.李东明,尤艳明,刘惠焕,陈学荣.第7例—发热6天,出疹5天[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5):341-343.55.孙志坚,李东明,李若瑜,万哲,王晓红,王端礼.微量法检测致病性外瓶霉对特比萘芬的敏感性[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17(1):9-11.56.李东明,李若瑜,王端礼,王晓红,马圣清.甄氏外瓶霉的PCR-RFLP分型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5):308-310.57.李东明,李若瑜,王端礼,王晓红,万哲,马圣清.致病性外瓶霉的PCR-RFLP分类[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1):10-12.58.李东明.外瓶霉分类鉴定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0,23(5):24-27.59.李东明,李若瑜,王端礼,王晓红,万哲,马圣清.致病性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5):313-315.60.蒋丽潇,肖秀美,孙婷婷,尚盼盼,李东明.非典型皮肤细菌感染病原细菌多样性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12:39161.李东明.鼻-眶-脑真菌病病例系列及文献综述研究[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12:77-7862.吴婧,李东明,尚盼盼,孙婷婷,姚一建.甲感染14个目29个属真菌多样性及与国外文献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12:558-55963.吴婧,李东明,尚盼盼,孙婷婷,姚一建.甲真菌病病原真菌多样性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中国菌物学会:,2012:9364.李东明,尚盼盼,李若瑜,田欣,姚宏伟,修典荣,徐敏丽,GSdeHoog.少见及严重的侵袭性真菌感染[A].中华医学会感染症学分会、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感染症学分会、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2007:13165.李东明,李若瑜,王端礼,王晓红,孔繁荣,马圣清.丛梗孢外瓶霉的基因与表型对比分析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中国菌物学会:,2003:361-362-363-364-365-366-367-36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