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西安专业人才培养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西安专业人才培养论文发表

学院院长吴旺延,男,1964年7月4日生,陕西蓝田县,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政策、国防经济与军民结合、宏观金融理论。主要科研成果: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烟草专卖局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等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20多篇,其中在《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的消极效应及其化解对策”,被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办公地点:长安校区1号教学楼4楼(南) 党总支书记吴光明,男,1958年3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的“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财政厅系统优秀教师。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党总支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出版《新编工业会计学》等教材13部,发表《吸收股份式企业兼并会计处理的思考》等论文12篇,完成《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研究》等课题7项。副院长张谦,男,1961年5月生,陕西咸阳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林业部GEF(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组织管理中方专家,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企业管理专家。分管管理学院科研、学科建设工作主讲课程:管理学、公司战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论与公司治理等。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5项。“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陕西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获陕西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副院长陈爱玲,女,1963年7月生,陕西华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陕西财务成本学会理事。分管管理学院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讲课程:成本会计、企业会计实务、高级财务会计等。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4项;主持并完成的“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研究成果获西安财经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 篇;编写教材5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副院长崔智敏,男,1961年9月生,陕西户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管理学院实验室、综合办公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讲课程:房地产金融、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资产评估等。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并完成的“西安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获校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7 篇;编写教材6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党总支副书记何建芳,男,1972年10月生,陕西凤翔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育管理硕士,讲师,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分管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

论文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改革 个性化人才 创新型人才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规模化教育容易制造标准化产品。同一个专业的技术人才就如从同一道生产线上复制出来的批量产品,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雷同,缺乏个性化与创新性。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基于此,着眼于商科类院校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模式单一化、规模化的现状,深入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高校构建多样化、个性化、弹性化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专业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称信管专业,涉及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属于交叉综合型学科,是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是由原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科技信息管理专业等发展起来而构建的交融学科。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在各大高校的经管理类学科下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我国约有5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此类相关专业。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该专业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信息的检索、采集、表示、存储、处理、分析以及对其承载媒体和结构特征的研究;二是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三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数据平台的管理与维护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具备各类信息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估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运营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的信息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现代管理、MIS建设与维护以及商务活动信息的分析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强,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信息管理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国内外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述评

1.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在国外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管理信息系统先是在美国部分大学寄人篱下,与管理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等一道成立的教师研究小组开设了MIS课程,以后又为学生开设信息系统的专业方向。在信息管理人才岗位需求的推动下,80年代初MIS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的时代,美国的一流大学纷纷设立MIS计划,如麻省理工斯隆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loan)、哈佛(Harvard University)、UMN、纽约大学斯特恩分校(New York University,Stern)等。从专业设置上看,美国、英国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划分很细致,专业目标很明确,突出了院校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当前国外各高校现已建立了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学生在接受集群式的校园教育中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就业打算选择专业,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所修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激情的学习与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个性与创新性。相对国内高校,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个性化,譬如以“实现自我,服务社会”为校训的哈佛大学便是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第一位。

2.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相比国外,国内信息管理专业仍实行单一化、规模化教育,教育模式千篇一律。我国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但是信息管理个性化培养还是与预期计划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的保障,故多数高校实际上还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既定的学分,还是未完全摆脱传统的批量化复制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制度也使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难度大大增强。 (1)重专业轻人文。专业课所占的比重过大,人文素质课所占比重太小,存在明显的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

(2)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的课程所占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太小。开设的实践课程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运用较少,课程周期短,课时量不足;加之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导致实践课程开设成效较小。

(3)重管理轻技术应用。虽然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单个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但也有可能形成“拼盘”的可能性。一般高校都把信息管理专业划入经济管理学院,以致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开设占总课程的比重过大,反而削弱了信息管理专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信息技术类课程,使得学生基本上选修了所有管理类、经济类的核心课程,以致最终迷失了信息管理的专业方向。

(4)重必修轻选修。我国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的限制依旧较多,如必修课程占总规定课时的比例过大、课时过多。同时,与国外高校相比,其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远低于国外同类大学,而且开设的课程种类较少,因此局限了学生的选课空间。这就导致了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缺乏学习的自由度。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拓展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上述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其个性发展。而其中问题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教育观念无法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多年来,我国商科类院校人才培养一直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普通院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相对的一致性,毕业生可以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相对一致性被逐渐打破,人才的需求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而非由政府主导,因此随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呈现,人才的流动逐年加大,人才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第二,奖励机制未落到实处。激励机制不能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个性化人才培养中主力军是教师,需要他们主动探索、具体实施和不断地归纳总结。因此,为了保证奖励机制落到实处,高校在制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奖励方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第三,课程体系存在滞后性。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是和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而,目前该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内容的滞后性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严重地影响了对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的培养。

第四,教学实践设备落后。近年来,在世贸银行的贷款项目、“2ll工程”等项目的资助下,各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得以改善。但是,满足个性化培养所需要的开放型实验项目却不多,开放型实验项目开放率也较低。还有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完善,即使从早到晚不停歇地使用,也只能维持现行人才培养计划所设课程,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所需要的'多设课、小班研讨式授课的需求。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强化实践能力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地推进,社会岗位人才需求逐渐从通用型人才转变为专一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模式也要随之而改变,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可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大专业实践课的比重,并且为大三、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争取更多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的的机会。其次,还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平时的理论课也应与实际结合,不光是讲解理论,还要谈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给学生们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好的引导。与此同时,要求教师拥有相应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去一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参观、培训,或与社会上信息管理专业的高管进行定期交流,还可以向一些就业专家进行咨询,以明晰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最后,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拥有自学能力的人才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培养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授课中应更注重启发和互动,让学生们在探究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必由之路。

2.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培养技术管理型人才。个性化的人才必须是专业性强的人才,对自身定位准确并全面发展。因此,对于现今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高校更应注重加强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上机实践技能,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信息管理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完成数据库的设计与维护;锻炼动手能力,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社会岗位的需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专业教育与社会、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要适当地降低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占总学分中地比重。教学上,决不能脱离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一味地注重理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将学生培养成纯粹的管理型人才。

3.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

实行“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和“弹性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开放的教学方法。所谓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打破传统的“一本书”,提倡拓宽专业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教材之外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如最新研究热点、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另外,还要打破“一言堂”,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允许其独立思考,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个性化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倡导引导式的教学,给学生自学留有余地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要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一个较为独立的学习环境中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并使其个性化得以充分发挥。

4.改良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专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要培养专业技能性强且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优越的教学环境,还要长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的岗位技能,在实践中创新和提高。同时,各高校可以增加在改良现代化教学设备上的资金投入,努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尽量使教学设备保持与科技现代化发展同步,以提升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学生对教学设施的满意度。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要不断地加强其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因此就需要高校培养个性化、创新型、技能型的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为企业构建优质的专业人力资源,更好地发挥其核心竞争优势,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2]陈德喜,蒋云良.探索“最适合的教育”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2,(2):78-81.

[3]唐艳.我国高校本科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2010,(7):10-17.

[5]金美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22-31.

西安人才培养论文发表

问题一:自己的毕业论文 还能投稿发表吗 您的意思在学校内部刊登后,再在期刊上面发表是吧,这种情况比特殊,但是只要你的文章没有工网上出现过,作者又是你本人,你再在期刊上发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的文章上了网的话就不能在发表了。 问题二:想从硕士毕业论文中摘一篇论文出来发表,这样可以么? 没问题,但是版权是你们学校 在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好像都签的有一个声明,论文的版权是学校的。但是既然都是一个人的,挂上导师再发一次,无可厚非。但是强烈建议,一定要重新修订一下。要加点新的东西。terrific117(站内联系TA)可以发表,鉴定完毕!guojiashun(站内联系TA)当然可以,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不冲突,只要都是你自己的东西。那不成你当年写完小论文,还要重新选题再做大论文?我们这有个老师经常这么做,他的学生论文都做得比较扎实,他也比较善于总结,每每有学生毕业,都能从他们的学位论文里再提炼出好多文章来,还都是高水平的。:D 问题三: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写大白话吗 当然不行,应尽量采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 问题四:毕业论文能写自己的经历吗 5分 不能直接写旅游经历。但是可以从你的这一次旅游经历当中,看到想到景区开发发展存在的问题啊,对策啊。可以写这些。就是说要总结->归纳->提炼出观点。文字不能太直白,毕竟是毕业论文。 问题五:毕业论文可以拿去发表吗? 先准备两三千版面费,问你的导师,这篇论文有没有可能,如果你导师说行,而他也愿意给你找期刊的话 查看原帖>> 问题六:硕士毕业论文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再发表吗? 热心相助 您浮!自己用英语写成的毕业论文,然后再把它翻译成中文,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成果发表,不会被定位为抄袭,都是使用他人成果,只是翻译成中文是不可以的 问题七:硕士论文还可以发表吗 一般都是整理论文的一章或重要的部分发表,也可以分章节发表,没有直接全文发表的, 问题八: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九:毕业论文没答辩之前可以公开发表吗 毕业论文一般是被学术数据库收录,不是发表 发表的论文一般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法。 而且必须要有创新性,提出的方法要比现有解决方案有显著的提高,这样的论文才可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另外,自己的论文发表了不算抄袭。也不可能涉及什么重要信息。上面两个回答就是扯淡,根本不懂。 问题十: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吗 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我想就自己十多年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事《敦煌学辑刊》编辑的经验,对此发表一点看法。编辑不胜其扰 我的观点是,首先,最好不要将在校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规定;其次,博士生和硕士生不要用统一尺度要求,博士生可以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之一,硕士生最好不要求发表论文。 硕士生一般研究水平不高,撰写的学术论文多为概论性或者综述性的,很难进入学术圈关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许多论文是重复性研究,将他人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发表者不乏其人。作为期刊编辑不胜其扰。因为,第一,要对很多论文进行甄别,看其是否已经发表过;第二,考察研究成果是否有雷同现象;第三,核查学术观点和论文内容有无抄袭现象。多数人情稿就是从这个层次来的,有些硕士生凑合出一篇论文,害怕发不了,就将导师名字挂上,有些告诉导师,还有很多没有告诉导师,对编辑造成误导,使得他们既担心淹没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害怕陷入抄袭门中纠缠不清。学术杂志成博士生培养者 目前各个学校对此标准不一,有权威期刊要求,也有核心期刊要求。兰州大学原先要求必须在权威期刊发表,以历史学为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后来增加《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规定在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最近又改为,在CSSCI来源期刊各大类的前60%发表3篇或者前30%发表1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无形中将博士生培养权给了各杂志的编辑们。 博士生能否毕业取决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而不是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级别,在送审博士论文的同时或之前将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送审,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甚至一些好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前期发表成果,通过严格的送审程序,照样可以毕业。人才培养是老话题 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指导水平、博士生的悟性和单位学术氛围。导师指导水平是第一位的,指导水平不是导师的研究水平,很多专家很优秀,却指导不出像样的博士生,当然,没有水平的导师绝对指导不出优秀的博士。另外,理科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科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只能是师生关系,绝不能像理工科那样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成果也不能混在一起署名。 导师是博士生进入该领域的引路人,导师将以最短的时间引导博士生进入该学科前沿领域,根据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和知识领域制定一个研究课题。导师要善于发掘博士生的潜质,做到身教、言教一致,鼓励优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博士生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也是培养关键,没有悟性的博士生很难培养,而有悟性不用功的博士生也培养不出高水平。悟性是博士生创新的基本条件,用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低要求。让他们融压力、动力和信心为一体,这样不需要硬性要求,也会产出优秀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学院院长吴旺延,男,1964年7月4日生,陕西蓝田县,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政策、国防经济与军民结合、宏观金融理论。主要科研成果: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烟草专卖局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等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20多篇,其中在《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的消极效应及其化解对策”,被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办公地点:长安校区1号教学楼4楼(南) 党总支书记吴光明,男,1958年3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的“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财政厅系统优秀教师。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党总支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出版《新编工业会计学》等教材13部,发表《吸收股份式企业兼并会计处理的思考》等论文12篇,完成《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研究》等课题7项。副院长张谦,男,1961年5月生,陕西咸阳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林业部GEF(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组织管理中方专家,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企业管理专家。分管管理学院科研、学科建设工作主讲课程:管理学、公司战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论与公司治理等。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5项。“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陕西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获陕西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副院长陈爱玲,女,1963年7月生,陕西华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陕西财务成本学会理事。分管管理学院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讲课程:成本会计、企业会计实务、高级财务会计等。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4项;主持并完成的“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研究成果获西安财经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 篇;编写教材5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副院长崔智敏,男,1961年9月生,陕西户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管理学院实验室、综合办公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理论与实务主讲课程:房地产金融、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资产评估等。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并完成的“西安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获校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7 篇;编写教材6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党总支副书记何建芳,男,1972年10月生,陕西凤翔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育管理硕士,讲师,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分管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

西安人才培养论文发表网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机制日渐完善的社会,竞争的残酷在加剧着“优胜劣汰”的充分体现。“竞争”已开始走进小学校园,在孩子们心中“播种发芽”。一个小小的中专学历似乎越来越被家长们所“轻视”,但,从艺术的专业特点来说,它必须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刻苦练习不断,打好扎实、娴熟的专业基础,各方面素质优秀,才能被“优中选精”,考入更高层次的专业艺术本科院校,将来发展我国的艺术事业,因此,艺术中专的专业训练要比普通中学扎实的多,不被社会所淘汰,作为艺术教育者,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仅仅将“扎实、娴熟、技巧”再作为我们的教课目的,而应该对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即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塑造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中等艺术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中等艺术学校的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0多岁之间,处于青年初期,也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期。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开始走向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逐渐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立活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终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他们成为一代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艺术教育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一、在教学准备工作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艺术教育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否取得预想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准备工作。突出创新能力的教学比一般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大的知识储备,因为在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并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来运行,在互动中,学生很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作好备课工作,尽可能的扩大知识面,预先设计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预备各种方案。作好备课,要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正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中等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出的人才素质结构缺陷必然导致“高分低能”。教育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指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与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中等艺术教育要把创新能力教育,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特殊使命。 (二)要认真组织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应根据目标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中等艺术教育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养成,离不开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因此,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到教育的内容中去。 (三)要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等艺术教育要正确运用现化代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等。要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益处。如:多媒体教学对于舞蹈教学的渗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教学方法与舞蹈技能,现代化技术的学习,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在讲授环节中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理念 教学的讲授环节就如同舞蹈的演出环节,至为重要。如果演出不好,就前功尽弃,此前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因此,我们在舞蹈教育中突出创新能力教育,就要在讲授环节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讲授环节要遵循以下原则,即:能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三、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注意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 在中等艺术教育中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一个新的实践,必须注意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只有认真总结,才能得到提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要科学地进行总结,经常注意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教师制订的数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完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适,必须通过教学结果反映,通过对教学结果的分析,可以查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便在教学过程的新周期中加以调整,而检查教学结果必须通过来自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 (一)通过作业收集信息。作业与练习是教师指导学生记忆、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 (二)通过学习状态收集信息。例如: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这说明学生可能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反之,若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惑不解,则说明已推动了教学平衡,需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调整。 (三)通过学生所提问题收集信息。通过学生所提问题,教师就能了解自己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就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通过召开座谈会收集信息。课后可以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让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广泛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认真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的存在的成功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 此外,还要带学生多观摩,多实践,在观摩实践中找问题,在基本功扎实的前提下求创新。社会在发展,艺术要振兴,培养出高水平艺术人才,艺术教育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一同来推进艺术事业的发展。

问题一:自己的毕业论文 还能投稿发表吗 您的意思在学校内部刊登后,再在期刊上面发表是吧,这种情况比特殊,但是只要你的文章没有工网上出现过,作者又是你本人,你再在期刊上发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的文章上了网的话就不能在发表了。 问题二:想从硕士毕业论文中摘一篇论文出来发表,这样可以么? 没问题,但是版权是你们学校 在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好像都签的有一个声明,论文的版权是学校的。但是既然都是一个人的,挂上导师再发一次,无可厚非。但是强烈建议,一定要重新修订一下。要加点新的东西。terrific117(站内联系TA)可以发表,鉴定完毕!guojiashun(站内联系TA)当然可以,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不冲突,只要都是你自己的东西。那不成你当年写完小论文,还要重新选题再做大论文?我们这有个老师经常这么做,他的学生论文都做得比较扎实,他也比较善于总结,每每有学生毕业,都能从他们的学位论文里再提炼出好多文章来,还都是高水平的。:D 问题三: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写大白话吗 当然不行,应尽量采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 问题四:毕业论文能写自己的经历吗 5分 不能直接写旅游经历。但是可以从你的这一次旅游经历当中,看到想到景区开发发展存在的问题啊,对策啊。可以写这些。就是说要总结->归纳->提炼出观点。文字不能太直白,毕竟是毕业论文。 问题五:毕业论文可以拿去发表吗? 先准备两三千版面费,问你的导师,这篇论文有没有可能,如果你导师说行,而他也愿意给你找期刊的话 查看原帖>> 问题六:硕士毕业论文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再发表吗? 热心相助 您浮!自己用英语写成的毕业论文,然后再把它翻译成中文,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成果发表,不会被定位为抄袭,都是使用他人成果,只是翻译成中文是不可以的 问题七:硕士论文还可以发表吗 一般都是整理论文的一章或重要的部分发表,也可以分章节发表,没有直接全文发表的, 问题八: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九:毕业论文没答辩之前可以公开发表吗 毕业论文一般是被学术数据库收录,不是发表 发表的论文一般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法。 而且必须要有创新性,提出的方法要比现有解决方案有显著的提高,这样的论文才可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另外,自己的论文发表了不算抄袭。也不可能涉及什么重要信息。上面两个回答就是扯淡,根本不懂。 问题十: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吗 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我想就自己十多年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事《敦煌学辑刊》编辑的经验,对此发表一点看法。编辑不胜其扰 我的观点是,首先,最好不要将在校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规定;其次,博士生和硕士生不要用统一尺度要求,博士生可以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之一,硕士生最好不要求发表论文。 硕士生一般研究水平不高,撰写的学术论文多为概论性或者综述性的,很难进入学术圈关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许多论文是重复性研究,将他人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发表者不乏其人。作为期刊编辑不胜其扰。因为,第一,要对很多论文进行甄别,看其是否已经发表过;第二,考察研究成果是否有雷同现象;第三,核查学术观点和论文内容有无抄袭现象。多数人情稿就是从这个层次来的,有些硕士生凑合出一篇论文,害怕发不了,就将导师名字挂上,有些告诉导师,还有很多没有告诉导师,对编辑造成误导,使得他们既担心淹没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害怕陷入抄袭门中纠缠不清。学术杂志成博士生培养者 目前各个学校对此标准不一,有权威期刊要求,也有核心期刊要求。兰州大学原先要求必须在权威期刊发表,以历史学为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后来增加《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规定在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最近又改为,在CSSCI来源期刊各大类的前60%发表3篇或者前30%发表1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无形中将博士生培养权给了各杂志的编辑们。 博士生能否毕业取决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而不是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级别,在送审博士论文的同时或之前将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送审,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甚至一些好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前期发表成果,通过严格的送审程序,照样可以毕业。人才培养是老话题 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指导水平、博士生的悟性和单位学术氛围。导师指导水平是第一位的,指导水平不是导师的研究水平,很多专家很优秀,却指导不出像样的博士生,当然,没有水平的导师绝对指导不出优秀的博士。另外,理科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科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只能是师生关系,绝不能像理工科那样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成果也不能混在一起署名。 导师是博士生进入该领域的引路人,导师将以最短的时间引导博士生进入该学科前沿领域,根据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和知识领域制定一个研究课题。导师要善于发掘博士生的潜质,做到身教、言教一致,鼓励优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博士生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也是培养关键,没有悟性的博士生很难培养,而有悟性不用功的博士生也培养不出高水平。悟性是博士生创新的基本条件,用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低要求。让他们融压力、动力和信心为一体,这样不需要硬性要求,也会产出优秀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西安人才培养论文发表时间

问题一:自己的毕业论文 还能投稿发表吗 您的意思在学校内部刊登后,再在期刊上面发表是吧,这种情况比特殊,但是只要你的文章没有工网上出现过,作者又是你本人,你再在期刊上发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的文章上了网的话就不能在发表了。 问题二:想从硕士毕业论文中摘一篇论文出来发表,这样可以么? 没问题,但是版权是你们学校 在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好像都签的有一个声明,论文的版权是学校的。但是既然都是一个人的,挂上导师再发一次,无可厚非。但是强烈建议,一定要重新修订一下。要加点新的东西。terrific117(站内联系TA)可以发表,鉴定完毕!guojiashun(站内联系TA)当然可以,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不冲突,只要都是你自己的东西。那不成你当年写完小论文,还要重新选题再做大论文?我们这有个老师经常这么做,他的学生论文都做得比较扎实,他也比较善于总结,每每有学生毕业,都能从他们的学位论文里再提炼出好多文章来,还都是高水平的。:D 问题三: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写大白话吗 当然不行,应尽量采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 问题四:毕业论文能写自己的经历吗 5分 不能直接写旅游经历。但是可以从你的这一次旅游经历当中,看到想到景区开发发展存在的问题啊,对策啊。可以写这些。就是说要总结->归纳->提炼出观点。文字不能太直白,毕竟是毕业论文。 问题五:毕业论文可以拿去发表吗? 先准备两三千版面费,问你的导师,这篇论文有没有可能,如果你导师说行,而他也愿意给你找期刊的话 查看原帖>> 问题六:硕士毕业论文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再发表吗? 热心相助 您浮!自己用英语写成的毕业论文,然后再把它翻译成中文,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成果发表,不会被定位为抄袭,都是使用他人成果,只是翻译成中文是不可以的 问题七:硕士论文还可以发表吗 一般都是整理论文的一章或重要的部分发表,也可以分章节发表,没有直接全文发表的, 问题八: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九:毕业论文没答辩之前可以公开发表吗 毕业论文一般是被学术数据库收录,不是发表 发表的论文一般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法。 而且必须要有创新性,提出的方法要比现有解决方案有显著的提高,这样的论文才可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另外,自己的论文发表了不算抄袭。也不可能涉及什么重要信息。上面两个回答就是扯淡,根本不懂。 问题十: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吗 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我想就自己十多年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事《敦煌学辑刊》编辑的经验,对此发表一点看法。编辑不胜其扰 我的观点是,首先,最好不要将在校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规定;其次,博士生和硕士生不要用统一尺度要求,博士生可以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之一,硕士生最好不要求发表论文。 硕士生一般研究水平不高,撰写的学术论文多为概论性或者综述性的,很难进入学术圈关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许多论文是重复性研究,将他人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发表者不乏其人。作为期刊编辑不胜其扰。因为,第一,要对很多论文进行甄别,看其是否已经发表过;第二,考察研究成果是否有雷同现象;第三,核查学术观点和论文内容有无抄袭现象。多数人情稿就是从这个层次来的,有些硕士生凑合出一篇论文,害怕发不了,就将导师名字挂上,有些告诉导师,还有很多没有告诉导师,对编辑造成误导,使得他们既担心淹没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害怕陷入抄袭门中纠缠不清。学术杂志成博士生培养者 目前各个学校对此标准不一,有权威期刊要求,也有核心期刊要求。兰州大学原先要求必须在权威期刊发表,以历史学为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后来增加《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规定在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最近又改为,在CSSCI来源期刊各大类的前60%发表3篇或者前30%发表1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无形中将博士生培养权给了各杂志的编辑们。 博士生能否毕业取决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而不是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级别,在送审博士论文的同时或之前将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送审,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甚至一些好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前期发表成果,通过严格的送审程序,照样可以毕业。人才培养是老话题 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指导水平、博士生的悟性和单位学术氛围。导师指导水平是第一位的,指导水平不是导师的研究水平,很多专家很优秀,却指导不出像样的博士生,当然,没有水平的导师绝对指导不出优秀的博士。另外,理科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科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只能是师生关系,绝不能像理工科那样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成果也不能混在一起署名。 导师是博士生进入该领域的引路人,导师将以最短的时间引导博士生进入该学科前沿领域,根据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和知识领域制定一个研究课题。导师要善于发掘博士生的潜质,做到身教、言教一致,鼓励优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博士生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也是培养关键,没有悟性的博士生很难培养,而有悟性不用功的博士生也培养不出高水平。悟性是博士生创新的基本条件,用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低要求。让他们融压力、动力和信心为一体,这样不需要硬性要求,也会产出优秀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论文发表时间看法如下:

论文发表时间,是需要看选定的目标期刊,以及目前的排刊情况。可能现在征集的稿件,是为明年2-3月的排刊。中文发表的周期是1-3个月左右,被收录的时间是出刊后3个月左右时间,这样算下来的话是要4-6个月的时间。

论文发表时间是指文章见刊时间。

首先如果论文发表纯属作者个人爱好,那么发表时间就是文章见刊时间。但是如果论文发表是用来评职称晋升的,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下了,职称论文的发表是以论文被检索为标准的,并不单单是见刊,要见刊并且被检索才行,因此要区分不同的论文来看。

评职称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1、要明确发表那种级别的期刊才可以顺利评过职称,省级以上的、或者要国家级的、核心期刊等。最好是询问你们单位管理职称的部门,评定相应级别的职称是需要发那种级别的期刊。

2、明确职称评定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写作论文,发表论文前,一定要了解明确职称评定时间,早做准备,因为一般论文发表的时间为3个月左右,长的则半年甚至一年,而职称评定时,有的要求必须通过数据库检索到,论文发表出刊后,几个数据库一般2个月后才能收录进去,因此,还有考虑2个月的收录时间。

西安人才培养论文发表网站

现在都发诚信百科

评职称发表的论文在知网、万方、维普网站查到就可以。★我看到:通知:全国部分论文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可搜:高级职称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统称,搜索可查各省全部信息,在百度、360、搜狗第58-68页,17年前是18号)、高级职称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论文办、高级经济师论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职称(高级经济师、农经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论文(论文选题、论文范文、论文辅导、报考条件、评审条件、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中国职称大学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论文办等。在百度、360、搜狗第58-68页。即搜:高级经济师论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评审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报考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选题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范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辅导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详搜:中国职称大学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郑州论文大学郑密路20号全国办、郑州职称论文大学郑密路20号全国办、郑州高级职称论文大学郑密路20号全国办、河南职称论文大学郑密路20号全国办、河南高级经济师学院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河南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学院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

一般熊职称这里要求人才发表的论文都是采取三个网站可以查询,一般都是知网、万方、维普

评职称发表的论文在哪几个网站查到就可以全国最大最靠谱的是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我看到:通知:部分论文考试答辩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可搜: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职称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统称,搜索可查各省全部信息。原18号)。搜:高级职称(高级经济师、教师、农经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论文选题、论文范文、论文辅导、报考条件、评审条件、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中国职称大学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等。在百度、360、搜狗第58-68页。即搜: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后面把“高级经济师”依次换成“高级教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农经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高级政工师、高级工程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再搜索。即搜:高级教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教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教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教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教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教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教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教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会计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会计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会计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审计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审计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审计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审计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审计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审计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审计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审计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统计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统计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统计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统计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统计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统计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统计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统计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政工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政工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政工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政工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政工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政工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政工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政工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工程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工程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工程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工程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工程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工程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工程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全称)、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