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生李红格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生李红格发表的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盲审名单介绍如下: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盲审名单可在武汉理工大学官网查询。

论文盲审基本概念

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

盲审和外审通过后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 是否授予学位。最后由单位的学位委员会综合论文质量、修科成绩、思想表现、有无发表论文等因素,无记名投票会决定是否给学位,同意给了还要公示3个月后拿学位证书。博士和硕士都有不毕业的,一般无学历和学位。毕业的有的有学历无学位,有的有学历和学位。

不同学校硕士论文盲审所占的比例不同,一般在30%-50%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不能毕业的当然存在,尤其是好的学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上海市是全市抽取一定比例的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参加盲审。博士生的话是强制盲审,只要申请博士学位就要参加盲审。盲审就是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能涉及你的导师姓名和你的姓名,一般都是送到外校审阅,审稿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论文谁是这论文的指导老师。

因此叫盲审。盲审有不过的,特别是博士,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认真对待,基本也就都过了(硕士论文)。博士的论文本身就对学术水平要求高,所以通过要难些。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李红发表的论文

1. 卢薇娜,李红,郑芬萍,黄虹,阮昱. 尿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得影响因素 中华内科杂志 49:24-27, 20102. 黄虹,李红,郑芬萍,卢薇娜,董雪红,阮昱. 老年与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华医学杂志 90:?,20103. 郑芬萍,王舟,李红,贾程芳,张楠,袁红娣. 不同糖调节者血糖波动与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89:3-7,20094. 何斐,李红,李皖生,董雪红. MUC1黏蛋白及-连锁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 89:393-399,20095. 董凤芹,李红,吴芳,姚航平. 核心蛋白聚糖II过表达对肾组织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表达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 88:3444-3447,20086. 朱锋,李红,吴芳,羊正纲. Decorin基因转染抑制高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3:1791-1795,20077. 叶迅,李红,张晋红,赵晓霞.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细胞表型转化的探讨 中国理生理杂志 23:1645-1647,20078. 张敏,李红,张哲. 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和慢性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86:2547-2550,20069. 陈三妹,李红,王芳, 陈筱菲,李旭升,陈国荣. 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2:1654-1656,2006

主要从事酿酒及传统发酵食品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咨询工作,涉及的研究方向有酒类产品的风味稳定性与风味一致性的提高,微量风味成分的代谢调控技术的研究,酒类产品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新品产新工艺的开发,数理统计技术在酿酒产品品质保证中的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的研究。近年来踏实践行“理论研究为工业化应用服务的”科研思路,深入我国酿酒企业,与北京燕京啤酒、广州珠江啤酒、金星啤酒、英博雪津啤酒,深圳金威啤酒、北京牛栏山酒厂等酿酒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大量的联合科研攻关项目,成功实现了多项技术的工业转化应用,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企业认可与好评。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在继承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撰写的科技论文多次获得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颁发的行业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现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大量的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兼“Itali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Brewing Chemists(JASBC)”审稿专家。

2002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60篇,其中英文论文32篇(SCI论文27篇、SSCI论文2篇),国际期刊收录英文论文摘要10篇(SSCI期刊收录),中文论文115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9篇。获得两项省部级人民政府等级奖励;出版专著、教材(含章节)10种。 (1) 陈安涛,李红,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李富洪,杨东. 分段设计条件下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5,35(3):275~283(通讯作者)(2) 陈安涛, 李红, 邱江, 罗跃嘉. 视觉分类的时间过程: 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电生理证据. 科学通报. 2006, 51(11):1281~1286(通讯作者)(3) 陈安涛,张庆林,王乃弋,邱江,李红,王秀芳,李小晶. 分类活动中的认知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1):1388~1394(通讯作者)(4) 何媛媛,袁加锦,伍泽莲,李红. 正性情绪刺激效价强度的变化对外倾个体注意的调制作用. 心理学报(通讯作者)(5) 马晓清,冯廷勇,李宇,李红. 抑制控制对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报(通讯作者)(6) 李富洪,孙弘进,李红,曹碧华,邬德利.几何模块论的局限性——来自梯形实验的证据. 心理学报, 2008, 40(2):175~183(通讯作者)(7) 吴文婕,张莉,冯廷勇,李红.热执行功能对儿童标准窗口任务测试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8, 40(3):319~326(通讯作者)(8) 张婷婷,李红,龙长权,冯廷勇,陈安涛,李富洪,王秀芳. 归纳推理中的属性中心性效应. 心理学报, 2007,39(4):400~410(通讯作者)(9) 陈安涛, 王乃弋, 李红, 刘强, 冯廷勇. 类别归纳的时间过程和源定位. 心理学报, 2006, 38(6):815-823(通讯作者)(10)冯廷勇, 苏缇, 李红, 张莉.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测验编制,心理学报,2006:38(5),497~501(通讯作者)(11)李一员,吴睿明,胡兴旺,李红,P D Zelazo. 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心理学报,2006,38(3):356~364(通讯作者)(12)龙长权,吴睿明,李红等. 3.5~5.5岁儿童在知觉相似与概念冲突情形下的归纳推理,心理学报,2006,38(1):47~55(通讯作者)(13)张婷,吴睿明,李红,P D Zelazo等. 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1):56~62(通讯作者)(14)廖渝,吴睿明,P D Zelazo, 李红, 张婷,张莉,高山,李小晶. 意外地点任务中不同测试问题及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2):207~215(通讯作者)(15)李富洪,李红,陈安涛,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龙长权. 物体颜色与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37(2):199~209(通讯作者)(16)魏勇刚,吴睿明,李红,冯廷勇,Philip David Zelazo.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心理学报, 2005,37(5):598~605(通讯作者)(17)胡兴旺,蔡笑岳,吴睿明,李红,张志杰. 白马藏族初中学生文化适应和智力水平的相关研究,心理学报,2005,37(4):497~501(通讯作者)(18)李红,郑持军,高雪梅。推理方向与规则维度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研究,心理学报,2004,36(5):550~557(19)李红,冯廷勇。4—5岁儿童单双维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心理学报,2002年第4期,395~399。(20)李红,林崇德。个体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心理模型,心理学报,2001,33(6):518~525(21)陈安涛,李红,杨耘云,龙长权,李富洪. 归纳推理是领域特殊还是领域一般的?一项实验研究证据. 心理科学,2008,31(3):567-570(通讯作者)(22)李富洪,李红,曹碧华,陈安涛,龙长权.视觉归纳概括的加工机制与策略. 心理科学,2008,31(2): 332-335(通讯作者)(23)刘凤英,张庆林,李红,姚志刚。类别学习中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8,31(2):308-311(24)魏勇刚,李红。心理账户的作用机制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科学, 2007,30(6):1514~1516(通讯作者)(25)张仲明,李红. 个体解决5项系列问题符合模型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7,30(1):104~107(通讯作者)(26)雷怡,李红.5岁儿童能够理解假装的心理表征:对Moe任务的质疑,心理科学,2007,30(3):741~745(通讯作者)(27)李红,王永芝.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及其言语能力的关系,心理科学,2006,29(6),1306~1311(通讯作者)(28)冯廷勇,李宇,李红,苏缇,龙长权. 3~5岁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29(5):1091~1095(通讯作者)(29)龚银清,李红,方美玲. 规则顺序与规则类型对儿童规则推理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Vol.28(6) : 1318~1323(通讯作者)(30)文萍,李红,彭宇,罗卫华. 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结构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Vol.28(6) : 1487~1489(通讯作者)(31)李红,白琼英.某些影响儿童视觉写实绘画因素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Vol.28(2):277~280(通讯作者)(32)李红,王乃弋。论执行功能及其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4,27(2):426~430(通讯作者)(33)高雪梅,李红,郑持军。社会游戏情境在幼儿遮挡绘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004,27(4):884~886(通讯作者)(34)李红,陈安涛,冯廷勇,李富洪,龙长权。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展望,心理科学,2004,27(6):1457~1459(通讯作者)(35)李红,郑持军,高雪梅。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1期,53~55(通讯作者)(36)李红,龚银清。婴儿物理因果感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3期,448~451(通讯作者)(37)丁月华,李红。三种处理下条件三段论推理加工过程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5期,947~950(38)白琼英,李红。儿童绘画中深度表征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1期,113~115(通讯作者)(39)李红,高雪梅,郑持军。幼儿几何体绘画“知”,“见”矛盾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2期,234~235,230(通讯作者) (1) 何媛媛,李红. 外倾性和正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 李鹏,李红. 反馈负波及其理论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3) 吴文婕,李红. 标准窗口任务与儿童早期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4) 邬德利,李富洪,孙弘进,李红. 儿童空间再定向的几何模块论及其局限.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2):319~325(通讯作者)(14)陈安涛,李红。归纳推理心理效应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卷第6期,607~615(通讯作者)(15)白琼英,李红。0~1.5岁婴儿表征能力的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0卷第1期,57~64(通讯作者)(16)龙长权,路晓英,李红,范籍丹.儿童早期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的一致性,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2):6~12(通讯作者)(17)陈璟,李红.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7~13(18)文萍,张莉,李红等,儿童执行功能对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13~18(19)高山,李红,陈安涛,白俊杰. 老年人和大学生决策规则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72~75(通讯作者)(20)胡兴旺,李红,吴睿明. 学前儿童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方法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 22(2):127~130(通讯作者)(21)龚银清,李红。3~4岁儿童规则因果推理能力的训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2(4):12-16(通讯作者)(22)吴睿明,黄彦萍,李红,冯廷勇,龙长权. 3.5~5.5岁儿童时序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ol.21(3):7~12(通讯作者)(23)李红,高山,白俊杰. 从儿童赌博任务看热执行功能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ol.21(1):21~25(通讯作者)(24)高雪梅,李红.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ol. 21(2):109~113(通讯作者)(25)崔云,李红。论儿童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2):80~83(通讯作者)(26)龚银清,李红。学前儿童二维合取规则推理能力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2004,22(4):48~52,62(通讯作者)(27)李红,陈安涛。从知觉到意义——婴儿分类能力与概念发展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期,78~86(28)王儒芳,李红。影响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因素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21~24(29)袁琳,李红,李宇。目前国外智力教学的新方向,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30卷第6期,28~32(30)文萍,李红,马宽斌. 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青年研究,2005,12(通讯作者) (1) 吴霞,李红,儿童对人的行为进行推理的多样性效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2) 文萍,李红,6-11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27(3):38~43;(3) 张仲明,李红。智力测验分数解释的发展趋势,心理学探新,2004,24(2):24~2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4) 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22卷第1期,44~48(5) 王儒芳,阴山燕,李红。军人自我和谐,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Vol.13(1):64~65(6) 白俊杰,高山,李红。儿童家庭和个人危险因素与性侵犯行为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09~310,302(7) 高飞,李红。心理卫生工作者的过劳问题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11卷第3期,179~180(8) 李红,陈璟。国外关于青春期慢性反社会行为问题发展的组合模型及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4,225~228(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2004年第9期(9) 李小晶,李红,胡朝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57~159(10)贾红桃,李红,孙翠碧,胡梅. 论婴儿类别形成的过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3):66-68(11)陈璟,李红.关于儿童责任行为的研究.教育探索,2006,11,102~104(12)文萍,李红,马宽斌.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社会科学家,2005.2(13)崔云,李红。心理理论与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进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136~137(14)何琳琳,李红, 潘春妮. 3—8岁儿童假装理解和绘画理解能力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7,33(1):143~147(15)张仲明,李红,杜建群. 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原则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1):27~31(16)李宇,李红,袁琳. 论智力的文化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1):35~38(17)李红,李一员. 儿童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2):21~25(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5.6:29-33)(18)魏勇刚,李红.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2):36~40(19)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30(3):44~48(20)李红,陈安涛。“仁”对中国人基本人格结构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3年第29卷第2期,16~2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21)冯廷勇,李红。类比推理发展理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2,Vol.28(4),44~48。(22)李红。论大学生智力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1年第3期。(23)李红,刘兆吉。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0年第2期(24)李红。3~11岁儿童解决解决形象语言的三项系列问题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2000,Vol.25(4),487~494(25)李红,陈安涛,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理论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2002,Vol.31(4),103~108。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B4》,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26)龚银清,李红。婴儿感知因果关系的能力发展研究综述,西北师大学报(社),2002年3期,270~274(27)李红,贾宜锋,张富洪。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发展及其心理模型,西北师大学报(社),2004,41(4):93~97(28)贾谊锋,李红。智力的二元三层次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2003年第35卷11月版,127~129(29)彭文会,周鹊虹,李红. 婴幼儿基于概念的归纳推理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2006,29(1):54-57(30)卢天玲,李红。国外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与规则使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19~123(31)张仲明,李红,陈璟。当代儿童传递性推理模型研究的新进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97~101(32)潘春妮,李红,何琳琳。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2004,19(1):67~69(33)贾谊锋,李红。智力理论的统合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2004,33(10):46~50(34)李宇,李红。儿童认知脑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2003年第1期(总9),22~25(35)贾宜锋,李红. 高效率教学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36)高山,李红,白俊杰。关于智慧的心理学探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40~142(37)王儒芳,李红,罗昆仑。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2005,Vol.7(2):70~74(38)潘春妮,李红,何琳琳. 家庭暴力与子女的人格障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 29(1):130~132(39)郑红兰,李红,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执行功能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6(40)白俊杰,高山,李红。有关当代人类智力模型的思考——神经功能模型和层次模型的构建及其启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年第2期,86~89(41)陈璟,李红,张仲明。论青春期慢性反社会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5:82~85(42)陈安涛,李红。信息加工的中介状态——国外对表征的一种新看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2002,Vol.20(2),99~103(43)何磊,李红。推理任务中的工作记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卷第2期,82~85(44)张仲明,李红。学习能力研究取向述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4:136~139(45)魏勇刚,李红. 儿童归纳推理中的单调性效应和非单调性效应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2005第5期,97-102(46)李红,高雪梅.心理理论的发展:回顾与展望,西华大学学报(哲),2005,Vol.24(1):86~90(47)崔云,李红。语言与儿童心理理论关系的一种新观点,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Vol.3(1):76~80(48)高山,白俊杰,李红。智力内隐理论研究探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2004,3(4):17~19(49)陈璟,李红,宋宜,唐艳。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策略,国际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5(2):117~118(50)王儒芳,李红,阴山燕,罗昆仑.军人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5,Vol.21(3):273~274(51)王儒芳,李红。表面相似性问题类比推理问题解决中的情感效应,宁波大学学报(教),2005,27(2)(52)贾谊锋,李红。传递推理脑机制研究进展,宁波大学学报(教),2004,26(1):47~50(53)王儒芳,李红。婴儿认知加工原理(IPP)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2004,26(4):27~30,92(54)魏勇刚,李红。智力落后者的记忆的信息加工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5卷第1期,15—17(55)陈安涛,李红。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2002年第24卷第1期,50~53(56)魏勇刚,李红。同伴指导在智力落后者教育干预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92~93(57)王儒芳,李红。对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及人—我关系理解的新探索,重庆大学学报(社),2003年第9卷第6期,127~129(58)高飞,李红。由大学生自杀率增高质疑高校心理健康机构的有效性,青年探索,2003,2

李红的发表的论文

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研究所发展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从1989年起在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改称“西南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系主任助理,副主任,行知育才学院常务副院长,心理学院副院长、院长、心理学部部长以及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2011年12月起担任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要从事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发展、情绪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讲《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学》、《智力心理学》、《当代心理学进展》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归纳推理的五阶段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31271088;社会应激与生理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女性的易感性,81171289;儿童情感决策能力的发展研究,30770727;个体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及其机制研究,30370488;儿童动作逻辑推理能力的早期发展研究,3990004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研究,BBA080047;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纵深比较研究,02CSH002;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发展与美育对策研究,99czx009),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项目1项(青少年情绪与自杀问题的心理机制研究,20100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儿童归纳与创造发现的脑机制研究,11JJD190002)以及教育部、中科院、重庆市等横向课题30余项;在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的成果。在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Human Brain Mapping、NeuroImage、Neuropsychologia、Biological Psychology、Neuroscience、psychophys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Cognitive development等国际专业刊物发表SCI/SSCI论文93篇,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内著名杂志上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教材、著作10部。主编的教材《幼儿心理学》被选为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991年,著作《宣传心理学原理》荣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著作《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著作《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著作《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荣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5年,论文《个体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心理模型》荣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年,著作《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荣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负责附属办学工作,分管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编辑部。

2002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60篇,其中英文论文32篇(SCI论文27篇、SSCI论文2篇),国际期刊收录英文论文摘要10篇(SSCI期刊收录),中文论文115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9篇。获得两项省部级人民政府等级奖励;出版专著、教材(含章节)10种。 (1) 陈安涛,李红,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李富洪,杨东. 分段设计条件下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5,35(3):275~283(通讯作者)(2) 陈安涛, 李红, 邱江, 罗跃嘉. 视觉分类的时间过程: 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电生理证据. 科学通报. 2006, 51(11):1281~1286(通讯作者)(3) 陈安涛,张庆林,王乃弋,邱江,李红,王秀芳,李小晶. 分类活动中的认知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1):1388~1394(通讯作者)(4) 何媛媛,袁加锦,伍泽莲,李红. 正性情绪刺激效价强度的变化对外倾个体注意的调制作用. 心理学报(通讯作者)(5) 马晓清,冯廷勇,李宇,李红. 抑制控制对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报(通讯作者)(6) 李富洪,孙弘进,李红,曹碧华,邬德利.几何模块论的局限性——来自梯形实验的证据. 心理学报, 2008, 40(2):175~183(通讯作者)(7) 吴文婕,张莉,冯廷勇,李红.热执行功能对儿童标准窗口任务测试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8, 40(3):319~326(通讯作者)(8) 张婷婷,李红,龙长权,冯廷勇,陈安涛,李富洪,王秀芳. 归纳推理中的属性中心性效应. 心理学报, 2007,39(4):400~410(通讯作者)(9) 陈安涛, 王乃弋, 李红, 刘强, 冯廷勇. 类别归纳的时间过程和源定位. 心理学报, 2006, 38(6):815-823(通讯作者)(10)冯廷勇, 苏缇, 李红, 张莉.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测验编制,心理学报,2006:38(5),497~501(通讯作者)(11)李一员,吴睿明,胡兴旺,李红,P D Zelazo. 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心理学报,2006,38(3):356~364(通讯作者)(12)龙长权,吴睿明,李红等. 3.5~5.5岁儿童在知觉相似与概念冲突情形下的归纳推理,心理学报,2006,38(1):47~55(通讯作者)(13)张婷,吴睿明,李红,P D Zelazo等. 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1):56~62(通讯作者)(14)廖渝,吴睿明,P D Zelazo, 李红, 张婷,张莉,高山,李小晶. 意外地点任务中不同测试问题及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2):207~215(通讯作者)(15)李富洪,李红,陈安涛,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龙长权. 物体颜色与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37(2):199~209(通讯作者)(16)魏勇刚,吴睿明,李红,冯廷勇,Philip David Zelazo.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心理学报, 2005,37(5):598~605(通讯作者)(17)胡兴旺,蔡笑岳,吴睿明,李红,张志杰. 白马藏族初中学生文化适应和智力水平的相关研究,心理学报,2005,37(4):497~501(通讯作者)(18)李红,郑持军,高雪梅。推理方向与规则维度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研究,心理学报,2004,36(5):550~557(19)李红,冯廷勇。4—5岁儿童单双维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心理学报,2002年第4期,395~399。(20)李红,林崇德。个体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心理模型,心理学报,2001,33(6):518~525(21)陈安涛,李红,杨耘云,龙长权,李富洪. 归纳推理是领域特殊还是领域一般的?一项实验研究证据. 心理科学,2008,31(3):567-570(通讯作者)(22)李富洪,李红,曹碧华,陈安涛,龙长权.视觉归纳概括的加工机制与策略. 心理科学,2008,31(2): 332-335(通讯作者)(23)刘凤英,张庆林,李红,姚志刚。类别学习中分类学习与推理学习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8,31(2):308-311(24)魏勇刚,李红。心理账户的作用机制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科学, 2007,30(6):1514~1516(通讯作者)(25)张仲明,李红. 个体解决5项系列问题符合模型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7,30(1):104~107(通讯作者)(26)雷怡,李红.5岁儿童能够理解假装的心理表征:对Moe任务的质疑,心理科学,2007,30(3):741~745(通讯作者)(27)李红,王永芝.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及其言语能力的关系,心理科学,2006,29(6),1306~1311(通讯作者)(28)冯廷勇,李宇,李红,苏缇,龙长权. 3~5岁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29(5):1091~1095(通讯作者)(29)龚银清,李红,方美玲. 规则顺序与规则类型对儿童规则推理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Vol.28(6) : 1318~1323(通讯作者)(30)文萍,李红,彭宇,罗卫华. 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结构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Vol.28(6) : 1487~1489(通讯作者)(31)李红,白琼英.某些影响儿童视觉写实绘画因素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Vol.28(2):277~280(通讯作者)(32)李红,王乃弋。论执行功能及其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4,27(2):426~430(通讯作者)(33)高雪梅,李红,郑持军。社会游戏情境在幼儿遮挡绘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004,27(4):884~886(通讯作者)(34)李红,陈安涛,冯廷勇,李富洪,龙长权。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展望,心理科学,2004,27(6):1457~1459(通讯作者)(35)李红,郑持军,高雪梅。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1期,53~55(通讯作者)(36)李红,龚银清。婴儿物理因果感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3期,448~451(通讯作者)(37)丁月华,李红。三种处理下条件三段论推理加工过程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5期,947~950(38)白琼英,李红。儿童绘画中深度表征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1期,113~115(通讯作者)(39)李红,高雪梅,郑持军。幼儿几何体绘画“知”,“见”矛盾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2期,234~235,230(通讯作者) (1) 何媛媛,李红. 外倾性和正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 李鹏,李红. 反馈负波及其理论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3) 吴文婕,李红. 标准窗口任务与儿童早期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4) 邬德利,李富洪,孙弘进,李红. 儿童空间再定向的几何模块论及其局限.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2):319~325(通讯作者)(14)陈安涛,李红。归纳推理心理效应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卷第6期,607~615(通讯作者)(15)白琼英,李红。0~1.5岁婴儿表征能力的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0卷第1期,57~64(通讯作者)(16)龙长权,路晓英,李红,范籍丹.儿童早期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的一致性,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2):6~12(通讯作者)(17)陈璟,李红.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7~13(18)文萍,张莉,李红等,儿童执行功能对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13~18(19)高山,李红,陈安涛,白俊杰. 老年人和大学生决策规则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72~75(通讯作者)(20)胡兴旺,李红,吴睿明. 学前儿童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方法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 22(2):127~130(通讯作者)(21)龚银清,李红。3~4岁儿童规则因果推理能力的训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2(4):12-16(通讯作者)(22)吴睿明,黄彦萍,李红,冯廷勇,龙长权. 3.5~5.5岁儿童时序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ol.21(3):7~12(通讯作者)(23)李红,高山,白俊杰. 从儿童赌博任务看热执行功能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ol.21(1):21~25(通讯作者)(24)高雪梅,李红.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Vol. 21(2):109~113(通讯作者)(25)崔云,李红。论儿童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2):80~83(通讯作者)(26)龚银清,李红。学前儿童二维合取规则推理能力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2004,22(4):48~52,62(通讯作者)(27)李红,陈安涛。从知觉到意义——婴儿分类能力与概念发展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期,78~86(28)王儒芳,李红。影响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因素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21~24(29)袁琳,李红,李宇。目前国外智力教学的新方向,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30卷第6期,28~32(30)文萍,李红,马宽斌. 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青年研究,2005,12(通讯作者) (1) 吴霞,李红,儿童对人的行为进行推理的多样性效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2) 文萍,李红,6-11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007,27(3):38~43;(3) 张仲明,李红。智力测验分数解释的发展趋势,心理学探新,2004,24(2):24~2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4) 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22卷第1期,44~48(5) 王儒芳,阴山燕,李红。军人自我和谐,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Vol.13(1):64~65(6) 白俊杰,高山,李红。儿童家庭和个人危险因素与性侵犯行为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09~310,302(7) 高飞,李红。心理卫生工作者的过劳问题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11卷第3期,179~180(8) 李红,陈璟。国外关于青春期慢性反社会行为问题发展的组合模型及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4,225~228(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2004年第9期(9) 李小晶,李红,胡朝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57~159(10)贾红桃,李红,孙翠碧,胡梅. 论婴儿类别形成的过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3):66-68(11)陈璟,李红.关于儿童责任行为的研究.教育探索,2006,11,102~104(12)文萍,李红,马宽斌.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社会科学家,2005.2(13)崔云,李红。心理理论与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进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136~137(14)何琳琳,李红, 潘春妮. 3—8岁儿童假装理解和绘画理解能力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7,33(1):143~147(15)张仲明,李红,杜建群. 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原则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1):27~31(16)李宇,李红,袁琳. 论智力的文化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1):35~38(17)李红,李一员. 儿童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2):21~25(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5.6:29-33)(18)魏勇刚,李红.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31(2):36~40(19)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30(3):44~48(20)李红,陈安涛。“仁”对中国人基本人格结构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3年第29卷第2期,16~2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B4心理学全文复印(21)冯廷勇,李红。类比推理发展理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2,Vol.28(4),44~48。(22)李红。论大学生智力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1年第3期。(23)李红,刘兆吉。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0年第2期(24)李红。3~11岁儿童解决解决形象语言的三项系列问题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2000,Vol.25(4),487~494(25)李红,陈安涛,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理论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2002,Vol.31(4),103~108。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B4》,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26)龚银清,李红。婴儿感知因果关系的能力发展研究综述,西北师大学报(社),2002年3期,270~274(27)李红,贾宜锋,张富洪。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发展及其心理模型,西北师大学报(社),2004,41(4):93~97(28)贾谊锋,李红。智力的二元三层次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2003年第35卷11月版,127~129(29)彭文会,周鹊虹,李红. 婴幼儿基于概念的归纳推理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2006,29(1):54-57(30)卢天玲,李红。国外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与规则使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19~123(31)张仲明,李红,陈璟。当代儿童传递性推理模型研究的新进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97~101(32)潘春妮,李红,何琳琳。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2004,19(1):67~69(33)贾谊锋,李红。智力理论的统合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2004,33(10):46~50(34)李宇,李红。儿童认知脑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2003年第1期(总9),22~25(35)贾宜锋,李红. 高效率教学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36)高山,李红,白俊杰。关于智慧的心理学探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40~142(37)王儒芳,李红,罗昆仑。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2005,Vol.7(2):70~74(38)潘春妮,李红,何琳琳. 家庭暴力与子女的人格障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Vol. 29(1):130~132(39)郑红兰,李红,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执行功能的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5.6(40)白俊杰,高山,李红。有关当代人类智力模型的思考——神经功能模型和层次模型的构建及其启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年第2期,86~89(41)陈璟,李红,张仲明。论青春期慢性反社会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2004,5:82~85(42)陈安涛,李红。信息加工的中介状态——国外对表征的一种新看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2002,Vol.20(2),99~103(43)何磊,李红。推理任务中的工作记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卷第2期,82~85(44)张仲明,李红。学习能力研究取向述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4:136~139(45)魏勇刚,李红. 儿童归纳推理中的单调性效应和非单调性效应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2005第5期,97-102(46)李红,高雪梅.心理理论的发展:回顾与展望,西华大学学报(哲),2005,Vol.24(1):86~90(47)崔云,李红。语言与儿童心理理论关系的一种新观点,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Vol.3(1):76~80(48)高山,白俊杰,李红。智力内隐理论研究探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2004,3(4):17~19(49)陈璟,李红,宋宜,唐艳。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策略,国际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5(2):117~118(50)王儒芳,李红,阴山燕,罗昆仑.军人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5,Vol.21(3):273~274(51)王儒芳,李红。表面相似性问题类比推理问题解决中的情感效应,宁波大学学报(教),2005,27(2)(52)贾谊锋,李红。传递推理脑机制研究进展,宁波大学学报(教),2004,26(1):47~50(53)王儒芳,李红。婴儿认知加工原理(IPP)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2004,26(4):27~30,92(54)魏勇刚,李红。智力落后者的记忆的信息加工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2003年第25卷第1期,15—17(55)陈安涛,李红。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2002年第24卷第1期,50~53(56)魏勇刚,李红。同伴指导在智力落后者教育干预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92~93(57)王儒芳,李红。对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及人—我关系理解的新探索,重庆大学学报(社),2003年第9卷第6期,127~129(58)高飞,李红。由大学生自杀率增高质疑高校心理健康机构的有效性,青年探索,2003,2

南丁格尔奖李红发表的论文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英国人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是英国人,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的弗洛伦斯城,她父母以此城为名为她取名。1910年,她在睡眠中与世长辞。她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她父亲是一个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为她提供了古典书籍、数学、哲学和语言等方面的教育。她母亲对她很不满意,因为她无意于婚姻。她在当主妇、当文学家、当护士三者之中选择了当护士。她从小便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人、残疾人,并护理她的亲属,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的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 1853年,她在伦敦担任了妇女医院院长。次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受政府的邀请,带了38名合适的妇女,于1854年10月21日离开伦敦,启程前往克里米亚。 在克里米亚,南丁格尔发现工作很困难:军队领导对她的工作怀疑,医院的给养也短缺,护士的纪律很差。面对种种困难,她重点整顿了规章和纪律。由于各方面支援,医院供应好转;精心的护理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士兵为了表示对她们的感谢,不再骂人,不再表示粗鲁。夜静时,南丁格尔手持油灯巡视病房,士兵竟躺在床上亲吻落在墙壁的她的身影。她还要注意士兵的伤口是否换药了,是否得到了适当的饮食。她安慰重病者,并督促士兵往家里写信并把剩余的钱给家里寄去,以补助家庭生活。她自己还寄了几百封信给死亡士兵的家属。在很短的时间内,她便在士兵中成了传奇式的人物,同时,全英国也知道了“提灯女士”。她在克里米亚短短半年时间,士兵的死亡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22%。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回到英国后,她已极度疲惫,但很快,她又继续忙于英国皇家专门调查委员回的军队卫生工作。所以,虽然在1855年已得到各方面资助的办护士学校的基金,却使她未能够马上开展办护士学校的工作。她认为,护校必须与医院结合。最后,她选中了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作为她的办学基地,1869年,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开学。 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开学时有15名女子,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训练时间为一年。学生的食、宿、制服、学费全部免费,每年并给10英镑助学金。学校委托给圣·托马斯医院护理主任管理,南丁格尔只去过学校两次。但她一直密切关注学校的发展情况。医院护理主任不断向她请示、汇报学校的每一件事。护士和护士长常常在南丁格尔家中进行面谈。 南丁格尔虽然健康状况不好,但仍活到90岁。直到她80高龄时,她仍为护理事业持续工作着。她不停地读书、写报告,对医院建设 提建议,接见那些想与她讨论工作的人,并会见护士们,询问她们的工作。从南丁格尔护校毕业的护士们曾到世界各国帮助改进医院护理工作。南丁格尔最高兴的就是听到护理工作所取得的进步。 南丁格尔最大的成就就是创建了护理专业,然而其影响却远不止于此。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女子在管家之外所学的很少,有极少数的女子的成就是成为贵妇人。南丁格尔的建树是妇女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她并不强调男女平等,她为妇女做了很多的,是赢得了今天所享受的自由。 南丁格尔女士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为护理事业奋斗终生。英国人把她看作是英国的骄傲,为她在伦敦树立了铜像,并把她的大半身像印在英国10英镑纸币的背面(正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半身像)。美国大诗人Longfellow(1807—1882)为她作诗,赞美她的精神是高贵的,是女界的英雄。如今全世界都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纪念她。南丁格尔被列入世界伟人之一,受到人们的尊敬。南丁格尔女士幼年时就怀有一颗慈祥仁爱的心灵。她爱护生命,家里饲养的小动物受伤了,她细心给它包扎,南丁格尔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的唯一宿愿。 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尔觉得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要她完成一个使命。当时的英国医院肮脏混乱,护理工作多由妇女担任,其社会地位同于仆役。她们工作艰苦、时间长,同时因缺乏护理常识,病人得不到适当照顾,死亡率高。南丁格尔意识到护理病人不只是妇女的天赋,还需知识。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韦特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南丁格尔奖这一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是王文珍一生的追求;这个奖是对她30余年坚守护理岗位的褒奖在非典病房坚守122个日夜2003年,非典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海军总医院是北京地区最早收治非典患者的医疗单位之一,时任急诊科护士长的王文珍第一个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一天,医院送来一位重症非典女患者,被隔离后不配合治疗,有轻生的念头。耐心的王文珍主动接近病人,不管病人怎样发脾气,她都坚持和她拉家常,做说服工作,每天给病人喂水、喂饭、倒大小便。病人康复出院时,对穿着防护服的王文珍说:“护士长,隔着防护服我认不出你来,但我听得出你的声音,如果我们在大街上相遇,你一定要喊我一声。”穿着沉重而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救治非典患者,强度大,危险性高,按医院规定,医护人员可轮换休息,但王文珍三次放弃轮换。她说:“除非我病倒,否则我绝不离开。”最终,王文珍在非典病房连续坚守了122个日日夜夜。30多年来,每当有急难险重任务,王文珍总是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病人的生命。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王文珍又一次主动请缨参加海军抗震救灾医疗队。震后第二天,她便到达重灾区绵阳并立即投入救治伤病员的战斗。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的1000多名伤员中,有许多危重病人急需手术,王文珍和战友在电梯停运的情况下,冒着余震的危险,将19名危重病人抬上位于6层楼的医院手术室抢救。手术过程中,当突发余震时,王文珍和在场的医生护士就全部弯下腰用身体保护伤员,直到余震停止。2009年5月,王文珍奉命执行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海上检验性训练任务。面对300多名“伤员”需要海上换乘、抢救等一个个全新课题,王文珍克服严重晕船呕吐反应和腿关节疼痛,带领护理组超负荷工作,在上百个舱室里,每天爬上爬下好几遍,逐舱检查护理情况,看望伤员,整理数据。16天战风斗浪,王文珍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艘大型医院船海上伤员护理检验性训练任务,为此,她瘦了5公斤。为有艾滋病史的患者吸痰一次,一位病重不能自理的住院老人没有家属陪床,王文珍就主动承担起陪床的任务,她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为老人翻一次身、换洗尿布、擦拭身子。由于有王文珍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直至病愈出院也没有因长期卧床得过褥疮。老人出院时,拉着王文珍的手说:“你就是我的好闺女,我一辈子都会记住你的。”1978年9月,王文珍从天津塘沽五中考入海军总医院护校,1981年6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当护士。从走上护理岗位的那天起,她就立下了“病人就是我亲人,我愿长此守护病人”的誓言。1986年,王文珍被选调进医院急诊科。急诊科护理任务繁重且危险性高,有些护士干上一两年就想办法调离,但王文珍在这里一干就是22年。每天,她要接触各类病人,有醉酒的、流浪的、打工的、上访的、无钱无家属陪伴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病人,王文珍心里只有一个准则:“他是病人,我就是他的亲人。”一天,一名20多岁有艾滋病史的患者跳楼自杀,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时,已处于生命垂危的昏迷状态。病人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王文珍就为他吸痰,不料,病人的呕吐物喷了她一脸。但为了争取抢救时间,王文珍来不及抹去脸上的呕吐物,继续为病人吸痰。经过紧急处置,病人终于恢复意识。之后,王文珍又主动承担了这个病人的护理工作。在急诊观察室的20多天时间里,她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为病人洗头、洗脸、剪指甲、刮胡子,及时帮助他换洗衣服,休息时陪他聊天,让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病人截瘫后排便功能出现障碍,为减轻其痛苦,王文珍就戴上手套为他掏大便。病人出院时泣不成声地对王文珍说:“自从得过艾滋病,连许多亲友都有意疏远我,而您却像亲姐姐一样照顾我,真想叫您一声姐姐!”对于一些染上不良嗜好的青年,王文珍则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有一段时间,一个吸食毒品的男青年,左腿感染化脓,经常到医院急诊科换药。王文珍和医护人员在为他治病的同时,总是耐心给他讲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苦口婆心劝他戒掉毒瘾。一天晚上,这个男青年被家人赶出门,当他怀着绝望的心情来到急诊室时,当班的王文珍像大姐一样,一边亲切地安慰他,一边为他擦洗伤口换药。当得知他还没有吃饭时,又去买回一碗热腾腾的水饺端到他面前。面对这一切,这位男青年说:“文珍姐,你是真心关心爱护我。我一定下决心戒掉恶习,报答你的恩情。”捐出两万元南丁格尔奖奖金2009年10月,王文珍将获得的两万元南丁格尔奖奖金,全部捐给在“5·12”汶川地震中被截肢的北川小学学生邱耀,还把他接到北京,陪他参观天安门和鸟巢。而同事们都知道,王文珍生活一向简朴。王文珍家离医院远,工作疲惫的她舍不得“打的”,上下班基本上都是挤公共汽车。王文珍在医院急诊科当了16年护士长,每年春节她都在急诊室值班,把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让给年轻护士。急诊科护士吴琳说,王文珍长期在一线护理岗位工作,养成了早上班、晚下班的习惯,轮休时也会到科里看看,为有事的护士顶班,还常给加班的同事送一份热饭。2005年春节前,王文珍被查出患有腹膜后肿瘤。但她考虑到春节前后急诊工作量大,不少年轻护士都想探亲休假,就毅然选择坚守工作岗位,直到3月下旬才住院动手术。长期在护理岗位工作,王文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她发表护理学术论文47篇,主编护理专著1部,并在中华护理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等4家全国、全军护理学会任职;她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护理业务技能,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在工作中,王文珍自己的这些经验和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护士,培养出6名护士长和几十名护理骨干。她带领急诊科护理组在海军和医院组织的护理大比武中多次名列前茅,并在2005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作为中国海军史上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文珍为海军争得了荣誉。面对同事们的夸奖,不善言辞的她总是摆摆手说:“都是大家的功劳,离开了集体,我什么也做不成。”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东西。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并作自我批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刚建立时,叶欣主动请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 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学习。 1976年毕业,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 1983年,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广东省中医院建立二沙分院时,叶欣主动请缨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在急诊科护士长任上连续工作二十年。 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3月29日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在广州殡仪馆青松厅举行叶欣遗体告别仪式,全体员工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记得她那永远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却永远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拼搏的战场上。 担任公司老总的爱人不相信,总是泰然处之、波澜不惊,危险和死亡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地走进明亮双眸的妻子,会永远离开了他和还在上大学的儿子。以前连家中水电费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为命,从烧菜、洗衣开始照料自己。他强忍悲痛从叶欣工作的科室取来了她心爱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让她与人们作最后的诀别。因为,“她喜欢工作服,哪怕再旧再破她也喜欢”。眼含热泪,他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其实,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当病魔袭来时,叶欣是迎着上去的。她没有当逃兵,我们为她骄傲!”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超负荷、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常常无暇顾及没戴紧的口罩;体力的严重透支,使病魔乘虚而入。有的护士病倒了,叶欣心急如焚。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落实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也不能落下。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 在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叶护士长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原本虚弱的身体明显不敌新疾,多脏器衰竭随时可能发生。此时此刻,挽救生命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医护的通力协作。原有冠心病,且处于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和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可谁能想到,此刻的叶欣,是强忍着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着一次次的抢救和护理。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险和死亡那么真切地走向医务人员。“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他们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或少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他们心甘情愿! “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2月24日,对于叶欣来说是一个紧张而又寻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时只觉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从急诊科出现“非典”患者以来,她已经没有节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时期以来,她明显地感到精力不济,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和膝关节病似乎凑热闹般一齐袭来,可急诊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她更不敢将自己的病痛告诉同事和领导,否则她又要被强迫休息了。上午,一位怀疑肠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来急诊,需要紧急手术,同时患者的某些症状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注意。随着检查结果的反馈,怀疑终于被证实:是非典型肺炎!紧接着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一切严重的症状都出现了,这是一位“毒”性极大的重症患者!叶护士长与专家组的成员迅速展开了抢救工作: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患者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可“非典”病毒就在这个时候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叶欣身体。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觉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注意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水没喝一口,饭没吃一口,只觉得周身困痛,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极度疲倦的叶护士长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不得不到病房隔离留观。体温在升,补液在滴,但叶护士长记挂的还是科室里的几个危重病人。通过呼叫仪,急诊科的同事们又听到她那微弱但亲切的声音:“9床上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上去没有?下午每隔两小时的吸痰量多不多?”“7床每两小时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时翻身并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哦!” 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进了她为之工作了27年的省中医院总部。在她刚进呼吸科的那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护理自己:“我是老护士长了,什么不行?”院领导前来探望,她首先讲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检讨自己的不足,责怪自己不慎染病,给医院和领导添了麻烦。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干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 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抽调一名主任负责全程治疗方案的实施。吕玉波院长要求医疗小组用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段和药物为叶欣治疗。治疗小组还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的专家参与了整个治疗方案的制订,同时积极向全国寻求支援。一次专家会诊时,吕玉波院长听说天津有位医学专家对治疗多脏器衰竭有独到心得,当晚即打电话给这位远在天津的专家,专家被吕院长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动,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机赶来广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护士长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 不知有多少人在挂念着叶护士长,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关切地询问“叶护士长怎么样了,好转了吗?”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在叶欣转入ICU病房不久,由于戴上了面罩,她已经不方便讲话了。一天,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同事,但大家仍不怕危险,积极抢救。院长吕玉波回忆:“叶欣刚入院时,我去看她,为怕我靠近,隔着老远她就说,‘我39摄氏度,能顶住!’”现在已痊愈的张忠德主任哽咽着说:“当时我和叶欣都被传染了,同住在ICU病房,我们常写纸条,相互鼓励。”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就在她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3月25日凌晨1:30,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省中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一位熟悉叶欣的医学专家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热烈的追求。” 叶欣1956年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很快,年轻的叶欣从同期护理班学员中脱颖而出,1976年毕业时她的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叶欣留院工作了。光阴荏苒,1983年叶欣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二十年。同伴们忘不了,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这买那。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在叶欣的护理生涯中,她的温情护理不知感动了多少绝望的患者。救死扶伤已经化成了她人性的一部分,护理工作对叶欣而言几乎就是一种本能的奉献!院长吕玉波忘不了,叶欣是知青返城后和他同时进入省中医院卫训队的。在他做院长后,叶欣只在电话里找他两次约谈。一次是二沙分院刚建立,她主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另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然后打电话给他作自我批评。 伴随着急诊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急诊救治设备的快速更新,叶欣从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连那些自视甚高的小护士都觉得汗颜。1995年,叶欣关于《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她前后共有13篇论文发表。 在叶欣担任护士长期间,她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院领导戏言:急诊科是医院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窗口。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第38届南丁格尔获得者——吴景华 1960年一天夜里,同心县预旺镇卫生站一位妇女难产后尿路不通,腹痛难忍。吴景华眉头都没皱一下,果断地说:“用嘴吸吧!”于是,她硬是用嘴帮助产妇吸出尿来。产妇的丈夫拿着一双布鞋找到吴景华,说:“这是我女人在月子里为你赶做的,是她的一点心意,没有你就没有我的老婆和孩子!”淳朴的乡亲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李红哲发表的论文

书能帮助个人工作者明确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目标。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我是一个的以兴趣为导向的人,对我来说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是最痛苦的。那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同时对此有浓厚兴趣的工作呢?这一切的疑惑将我引到了职业规划的面前。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明确的思路,正确的定位!作为一名的学生,要时刻明了本专业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以便将来更好的就业! 作为一名大学生,走在人生的转折道路上,内心不免有些慌乱,不知所措。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是时刻困扰我们的人生难题。我们不应该把大学当作人生的避难所,只知道无休止地享受和索取,堕落。我们应该做的,是理性的面对现实,面对自我,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不管未来的人生旅途多么艰难和危险,都应该勇敢地面对。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充满十足的信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坚强的自我,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加精彩和丰富。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我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面我就以自身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自我分析 评价自我应该本着一种客观而又积极地原则和态度。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在读生,是父母眼里的宝贝,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我喜欢运动,特别是打羽毛球,平时我与人友好相处人缘较好,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从总体上看,我是一个内外向兼具的人。这是因为,在熟悉的人面前,我表现的比较活泼,无拘无束,行动自如,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都会有清晰地表述,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在陌生人面前,我便有些拘束,话语也少了很多,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时比较紧张且不全面,所以给人一种胆怯的印象。我曾经试图改变自己的这种状况,。但是效果甚微。我平时喜欢看一些文学,书法方面的书籍。我认为文学,艺术可以使人“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使人寻得精神的家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对于我而言,同样对很多事物有着深入研究的意向,只不过限于目前的条件,不能实现罢了。涉身科研便是我从小的梦想,我知道,科研是一项复杂而又要赖得住寂寞的事业。如果自身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相应的实力,那将是令人不已的事情,自身的压力也会很大。科研是一条漫长而又乏味的道路,需要有足够的信心 和耐心去面对。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许多的人生波折,便会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三观”的不同,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素质,同时也可大致判断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所以,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学习正确的理论,只有这样,我们的综合素质方能有一个层次的提高,有一个质的改变。作为一名学生,我认为,自己应该在追求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奉献自我,这并不是在吹嘘自己多么的伟大,而是对自己良心的拷问,对自己人生的考验。如果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毕生追求的,而“真心真意”便是我一生追求的人生准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同样,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一个人未来事业和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一个人成功的机遇大小。综合自身条件而言,我是一个能力平平的人,好在能力不是先天决定而是靠后天培养的,所以,现在的我正在积极的提高的各方面能力,以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二、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朋友,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至关重要.朋友,永远是我最大的财富之一;友情,是我人生路上一笔受益非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候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我是一个有富有同情心,做事原则性强,尊敬值得尊敬的人;不喜欢献媚取宠,性格外向而且友善,有一定的耐心,乐于助人,有竞争力,诚恳对人。沟通是具有互动性,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在校的老师。从小到大,我就是在父母含辛茹苦的哺乳下长大,从只会嗷嗷待哺到现在离开父母到外求学,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和培养下成长,从手把手学我算一加一到现在学会独立看书,思考问题;总之,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将会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助我一臂之力! 三、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家中经济情况一般,家人健康。父亲母亲都要在地里干活,我是家中最大的经济负担。,也是最大的希望!家中最大愿望是我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双手打造自己的一片天空。从小父亲的为人影响了我,他教会我如何脚踏实地,用拼搏和奋斗赢得自己的人生. 2学校环境分析 我校的总体就业情况为:总就业率还可以,近年学校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都在稳步前进。专业之间的就业率差距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质量不够高,专业不对口的较多。 3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自19xx年至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20xx年,114万;20xx年,145万;20xx年,212万;20xx年,280万;20xx年,338万;20xx年,413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xx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xx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xx年就业率降为75%、20xx年73%、20xx年72.6%。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 四、专业概述 我学的专业是培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实践: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约10周~20周。 就业前景:此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职业有:动物科学者、食物科学家和技术员、生物学者、生物化学学者、微生物学者、动物学者和野生动植物学者、大学生物学教师、大学环境学教师、大学健康专业教师、工业生产经理、育苗场及温室管理者、农场和渔场管理者。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才将倍受用人单位的器重。事实上,该专业从20世纪末已开始预热,21世纪初火热的程度可能不及其他热门专业,但随后它将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火热起来,并将占据科研前沿的位置。 前景分析:由于生物学在我国开展较晚,起步较慢,各种设备与相比还很不完善,相关生物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生物学相对其他学科就业前景并不太乐观。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增加,各大学相继调整政策,招聘的教师至少要研究生以上学历。与生物相关的学者也要达到博士学位,并且工作多年。如果真的从事以上与生物相关的工作,农林牧渔的管理者薪水大约2000~3000,大学教师大约在3000~4000,学者基本薪水在4000~6000(此外,还包括科研费用,国家相关补贴等,要根据研究项目决定)。 五、就业方向与职业目标的差距 学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出国,因为,发达国家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制药企业和拥有自己环保管理部门的公司向人们提供了令人感兴趣的工作。那些不仅仅只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人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在过去几年中,发达国家对生物学毕业生的需求出现增长,失业人数下降了。大概60%从事教育工作,担当教授、副教授、讲师或助教,只有20%的人就业于大中型企业。但是很多情况说明,这个比例将要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科学领域新创办的企业增加了,例如从大学校办企业拆分出来的企业或像“生物区”那样的倡议团体,另一方面是公立大学、科研组织和政府囊中羞涩。这个现象将使以后有更多的生物学学生在私人经济界找工作。尽管人们给予厚望,但到目前为止生物技术领域就业市场还没有繁荣起来。以德国为例,在17个所谓的生物区中有450个年轻的生物技术企业,它们主要雇用分子生物科学者从事研究、关照和招徕顾客以及兜售产品。在这里人们不再是仅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也日益需要企业化的思维和对公共关系工作的敏锐感觉,就像工业界的研究也是这样。可惜至今为止大学的学业还没有传授一些技能,研究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单位打算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它们也必须这么做,因为不这样,再过几年整个领域就会被美国所统治。这就是说,只有那些就连公众也认为非常重要的科研机构才能得到研究经费。没有出国的学长们,或者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名校研究生,或者就业,虽然从事于本专业不对口的职业。 六、我的近期职业目标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觉得要考研,进入一所好大学继续深造 2009--20xx年大学四年完成任务: 1大一学好基层专业课,积极参加学校各类社团和活动,扩大人际关系网,锻炼自己的为人处事的能力。 2大二学期末做到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获得英语四级证书,获得相关辅修专业证书,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3大三要做好充足的择业准备,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各方面能力有较大提高,详细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情况。 4大四主要是积极备考,争取进入一所好大学继续深造并获得学士学位 七、为实现职业目标的现阶段准备 一个创业者需要综合的知识,而大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为了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增强社会学能力。但我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很欠缺,以后会多多向老师们虚心请教。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我担任了各种职务。这些工作让我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与写做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提前积累社会实践经验非常必要。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我在自律部工作,工作能力还得锻炼和提升!努力改正自己性格中不善于控制情绪与倾听,过于莽撞的缺陷,形成一种积极上进而平和的心态,建立起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体能锻炼不能松懈。我的体质不是很好,必须要加强锻炼,但我总是不能坚持。 八、总结 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一种观点认为职业生涯的阶段主要可分为:①职业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从事职业的心理、知识、技能的准备以及等待就业机会。每个择业者都有选择一份理想职业的愿望与要求,准备充分的就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②职业选择期:这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也是由潜在的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关键时期。职业选择不仅仅是个人挑选职业的过程,也是社会挑选劳动者的过程,只有个人与社会成功结合、相互认可,职业选择才会成功。 ③职业适应期:择业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存在一个适应过程,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到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要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④职业稳定期:这一时期,个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处于最旺盛时期,是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当然职业稳定是相对的,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才流动加快的今天,就业单位与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⑤职业结束期: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原因,逐渐减弱职业活动能力与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生涯。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九、行动计划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缺乏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我想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差距甚远。为了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应该在未来的大学生中,在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看一些与科研有关的书籍,以便尽快提升自己在本职业方面的觉悟和认识。同时,要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二) 要想写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先认识它的含义。因此,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古人说:“有志不在年高而无志空活百年。”其实人生何需百年?只要我们能像阿基米德寻找地球支点一样给我们的灵魂一个支点,那么激跃生命的腾飞还不是易如反掌吗?这个支点就是规划人生。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不能或者不敢给人生一个规划,前路迷茫,没有人生规划这座灯塔的指引,我们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吗?扑面而来的风风雨雨,我们能挺得过去吗?或者会误入歧途,一失足成千古恨呢?由此可见,为我们的人生做一个正确的人生规划,那是必要的!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 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下: 自我认知 1.兴趣分析:我虽然从小没有学医学的梦想,但是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很符合学医的标准.我经常与我的高中同学联系,听他们说他们学的一些工类和理工类的对数学要求很高.我这人不能说对数学没兴趣但是我的数学成绩不好,这也不是我没努力.在高中时我是数学课代表,挺爱学数学的但是就是考不好.一些工类和理工类的专业学的数学很难,但是我学的临床专业对数学要求不是很高.临床专业就象是化学与生物一样,学习方法也差不多.而我就对化学尤其是生物的学习很有妙招,在高中是我的化学成绩一直很好生物经常在班里考第一.我现在都庆幸自己当时幸亏没学别的专业,我对临床医学充满了信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2.性格分析: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性格有点内向,但是到了高中以后我认识了几个好朋友,也在班里负责工作,我变的外向了.我做事很认真,做每件事情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争取作到最好.我很重感情,如果有同学真心对我好我就会把他当作我的好友来对待,我的高中同学就是这样,我喜欢挑战自己,如果一件事我知道自己不行但是我还是要试一试,我很喜欢与人沟通交往,但是如果我发现他不好我就永远不想与他交往如果好的话我会好好的对他. 3.能力分析:我的理论分析能力比我的动手能力要好,当然我的动手能力也是很棒的,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吃苦耐劳.我喜欢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接受别人对我的建议和意见. 4. 优缺点分析 优点 缺点 做事认真谦虚谨慎 没有耐心缺少社会实践 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做事效率低 心地善良上进心强 紧张时一点点口吃 人品端正脚踏实地 不太关心同学 解决自我认知中的劣势和缺点,针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克服我的缺点: (1)阅读一些励志性的书籍,增强自己学习的毅力(2) 向学习努力的同学取经,借鉴其学习方法。(3)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多的社团,既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能参加社会实践。 环境及职业分析 环境分析:我是来自农村的一个学生,自小从农村长大.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在上学,家庭不算富裕但也称不上贫穷,家人在一起时很和谐也很快乐.父母供给我们三个上学希望我们都能够出人投地,找到一分好工作.家里人一直很支持我学习医学,相信他们会永远支持我的工作. 2学校环境分析:在没来这个学校之前我感觉这是一个不好的学校,但是来到之后着所学校给我的感觉比我想像的好多了,它虽不能和国家重点学校相比但是还是有很多好老师的.这里的学风很好.我相信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一定比中国医科大的学生差,我相信煤医的学子也能够考上别人只有做梦才能去上的学校的研究生. 3社会环境分析: 现在的中国在飞速的发展,产业也更新的很快.今天的热门专业明天可能就成为了冷门.但是幸运的是医学是恒星职业是不会过时的,当然我不会因此而放纵了自己.从事将来的医学事业必须有过硬的知识和能力才行,将来的社会是有知识和有能力人的天下.因此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你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但必须要注意就是你要有能力! 4职业环境分析:随着大学的扩招,现在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现在甚至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居我了解现在临床医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关系毕业后找工作是很难的,因为有大批的医学生.也是因此有些学生就考研究生,一些学生为什么考研究生?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吗?根本不是,他们就是为了混个文凭,为了将来好找工作.但是现在的研究生也不好找工作,别说硕士就是博士也难找.我们老师说上次我们宾州医学院这样的学校招老师九个人中有六个博士,由此可见就业形式的严峻.但是我相信一点”就业率再低也有找到工作的,就业率再高也有找不到工作”.将来只有那些实力派的才好找工作,因此现在必须努力为成为实力派努力,进可能多的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医学知识,其实各种各样的知识都是不多余的,因为再将来不一定会用到那一方面的知识. 现在一些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是我们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自主创业不是想干就能干成的事情,我不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因为几十年中我才见到一个比尔盖茨,我不相信别人做到的我一定能作到因为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一些人说”人做到的我也可以作的到”那是不对的,例如有人考入了国家重点医科大学有人考入了煤医,这就是差距.因此在自主创业前必须考虑好自己是不是那块料,适合不适合自主创业,首先看清自己. 我相信政府会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政府会想办法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如现在政府大学生下乡工作,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化以及支边,这些都是政府的一些措施.但是我们也不能以此而放松了,因为政府解决的只是一部分人的问题,因为现在的社会存在着”浅规则”! 目标确定阶段 1.短期的职业目标(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好各门功课,在学习期间要注意学习专业课以外的知识,多关注医学事业的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过去,争取入党.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争取多次拿奖学金.多参加活动. 2.中长期的职业目标:在国内读硕。在读研究生时学习一些中医知识,毕业后至少进一家一般的医院工作,在40岁前作到主任医师,在职期间不断学习,抓住出国的机会去国外学习,努力向院长迈进,争取在退休前作10年左右的院长退休后去合适的单位做医学顾问。 3.备选的职业目标 (一)找工作。这一点我会首先考虑,因为不管怎么深造就是为了就业。刚进医院肯定是最底层,但是我不会因此而气馁,因为我毕业的学校不好,我会努力工作以求晋升。大学毕业时我24,在找工作之前要拿到医师资格证,在30岁之前要不断的学习,尽量多的考取证书为以后的晋级做铺垫,并且要争取成为主治医师;在35岁前努力晋升为主任医师,之后去条件较好的医院工作,接下来向院长努力,在退休之前作5~8年的院长。退休后找适合自己的事做或者回到故乡帮助乡亲们排忧解难。 (二) 出国深造。大学毕业去国外读研。在外国读研究生毕业后若有好的机会就在外国工作或者在外国读博,但我希望在外国读完硕博后回国工作。回国后要进一家好医院,努力争取在35岁前晋升为主任医师,在职期间抓住一切出国学习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评职称,在45岁前成为医院里的核心人物。接下来努力向中国科学院迈进而努力,争取在有生之年成为一名院士。若不能做院士就在医院努力工作,能晋升到那里就升到那里。退休后在合适的单位做医学顾问。 结束语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通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作者毛秀英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情况,下述选项中正确的是()。"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如果不知道答案,接下来看一下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一下正确答案哦。通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作者毛秀英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情况,下述选项中正确的是()。A.简单检索方式引文检索的字段下拉框中选择在被引第一作者,在检索框中输入“毛秀英”B.简单检索方式引文检索的字段下拉框中选择在被引作者,在检索框中输入“毛秀英”C.高级检索方式引文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CITATION_AUTHOR1:毛秀英D.高级检索方式引文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CITATION_DERIVATION_GF:毛秀英正确答案:B

没有。根据爱企查查询的信息可知,湖北讯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所正规的科技公司,发表论文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获取流量,是公司和社会都认可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