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文sci期刊的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中文sci期刊的投稿要求

SCI论文投稿需要准备以下的材料。

01. Manuscript/Blind manuscript、Title Page(论文初稿)

①Manuscript/Blind manuscript(论文初稿)

②Title Page(封面)

02. Cover Letter介绍信

主要包含:期刊编辑的姓名、投稿文章的标题、投稿文章的类型、论文简介、作者信息。

Cover Letter需要包含的内容包括以下核心3点:

A.表明以什么为题的文章拟投杂志,简要介绍文章的主要发现和重要意义;

B.表明所有作者均已经知晓拟投本期刊,且没有一稿多投;

C.最后附上通讯作者的电话、邮箱、地址等信息。

03 Highlights 亮点

04 Graphical Abstract 图文摘要

05 Checklist核对清单

06 Reviewer suggestions 推荐审稿人

如果在论文写作和发表上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联系英才君哦。

第一步:sci论文投稿前准备

1、sci论文投稿,要有明确的对象,且不能一稿多投。这需要作者在投稿前,确定要投稿的sci期刊是谁。

2、sci期刊有投稿要求,需要作者核实自己的文章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及时修改完善。

3、sci期刊有多个收稿渠道,主要分为官网投稿系统投稿,以及合作者推送投稿。

4、其他资料准备,比如推荐的审稿人是谁、作者简介、介绍信等等。

第二步:完成投稿信息的填写

投稿过程中,是有一些信息必填的,不填写就无法按提交按钮。这些必填信息,要在第一步中有所准备,且注意填写要求,以免出错,影响文章录用。

第三步:上传稿件并提交

稿件是要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关于稿件的要求、图片的要求等,要与期刊规定相符,核实无误后,点击提交,完成论文投稿。

SCI论文的投稿流程说起来很简单,先写好一篇英文的论文,然后找合适的刊物投稿过去就行了,录用或不录用等着就行,这个录用周期在3-4个月左右,录用后一般2个月左右会上线。

一、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比如你家Boss。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于论文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 第一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标注名称:Corresponding author,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 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若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以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并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SCI论文投稿前需要做的六点准备 二、作者地址的标署 尽可能地给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有两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并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该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大部分以星号(*)、脚注或者致谢形式标注通讯联系人。 三、如何挑选审稿人 很多SCI杂志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该篇论文相关研究领域的审稿人,比较常见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杂志要求5-8人。如何挑选审稿人? 利用SCI、SSCI、A&HCI、ISTP检索和您研究相关的科学家; 文章中的参考文献作者; 相关期刊编委或学术会议的主席、委员; 以前发表的类似文章的审稿人; 询问比较熟识的一些专业人士,师兄师姐; 交叉审稿,邀请以前的作者; 若是团队序贯研究,斟酌考虑自建期刊审稿人专家库。 四、重视审稿人较为关注的问题,对照修改自己的稿件 这句话正确得跟废话一样,你的论文经过自己千锤百炼才得以出手,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找问题,其实已经没有问题了,况且审稿人都是专家,所以审稿人关注的关注点尤为重要。 有的审稿人特别重视是否有比较明确的假说和意义凸显点存在; 论证是否合乎逻辑,讨论和结论是否合理; 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妥当; 内容是否新颖、重要; 文字表达是否正确、简明、清楚; 实验描述部分是否清楚并且能被读者重复、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论题是否适合于相应的期刊; 图表的使用和设计是否必要、规范、清楚;摘要、引言、体例是否合适。 五、合理应用一些小技巧 了解所投杂志刊登文章的主要方向,投其所好; 阅读目标期刊的征稿说明,按要求逐一修改; 参考文献要有1-2篇来自该期刊或者审稿人; 请在该期刊发表过较多文章的同行或朋友修改一下文章。 六、稿件及其相关材料准备 Manuscript.doc、Tables.doc、Figures(大多数杂志要求tiff格式,少数可接受jpg等)、Cover letter,有时还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Conflicts of interest等。

中医sci期刊投稿要求

稿件类型刊登的稿件包括展望与综述、研究论文、简讯、学术动态等栏目。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结构严密, 层次分明, 文字精炼。论文全文 (包括中文摘要) 一般不超过5千字, 简讯不超过3千字, 综述在8千字以内。研究论文 报道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简讯 报道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学术动态 报道药学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学术会议及著名学者观点等。综述与进展 对当前药学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工作进行的总结、评述。投稿要求1. 来稿请发电子版 (word格式保存)、单位介绍信及保密审查意见的PDF文件。请勿一稿两投。来稿凡属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 请注明项目编号。来稿收取稿件处理费100元/篇, 通过邮局汇至本刊。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药学》(英文版)编辑部, 邮编 100191。2. 稿件应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格、致谢、参考文献、图解摘要等, 并标注页码, 文章如有中文稿可附上以便于审阅时参考。论文请用 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 1.5倍行距。请附上中文文题、作者及单位地址、摘要、关键词 (中英文一致)。请登录本刊查看样稿。3. 来稿一经受理即发稿件回执, 作者收到回执请签订论文版权转让授权书。一般2个月左右通知作者稿件审理情况。作者应及时按审阅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 并将修改稿和对专家修改意见做答复说明返回编辑部。修改稿在1个月内未发回编辑部, 作自行退稿处理。修改稿通过审定稿后将通知作者按要求提供最终修改稿, 以便送国外英文编辑审阅。4. 文章发表前, 作者将收到校样和版面费通知。请作者仔细校对 (文责自负)。作者在收到校样2天内返回编辑部。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5. 来稿一经发表, 酌致作者稿酬, 并免费赠送当期期刊2本及论文的PDF电子版。本刊已编入《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等数据库,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 如不同意可在投稿时声明。稿件撰写要求文章题目 (Title) 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 不宜过长。文题首字母大写, 除专有名词外其余小写, 齐左。作者及工作单位 (Authors and affiliation) 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 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 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 是论文的法定著作权人和责任者。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分开, 应注明责任作者 (*标出)。作者的汉语拼音名前姓后首字母大写(如: Li-Mei Zhang, Ping Wang)。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其右上角标出序号, 并在其相应单位前标出。脚注 (Footnotes) 包括基金项目 (注明项目编号), 责任作者的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和E-mail)。摘要 (Abstract) 摘要应简明扼要地用一段话叙述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不必做出评论和解释, 单独阅读摘要部分应对全文内容有概括性了解, 其详尽程度可参照CA (Chemical Abstracts)的模式。摘要中尽可能不要用参考文献以及非标准化的缩略语。图解摘要 (Graphical abstract) 作者应另页提供图解摘要, 用于本期目录编写, 以便于读者浏览。图解摘要应尽量用简明绘图方式表达提交论文的最核心内容, 不要求全面覆盖文章内容。如果需要可添加少量文字叙述。若无绘图时只用文字表述亦可。格式上应包括文章标题、全部作者姓名、绘图、必要的文字叙述 (少于50单词)。关键词 (Keywords) 关键词3~10个, 可从文题、摘要及正文中选取, 中英文一致, 应标注能反应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 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应避免使用特别泛指的词语, 宜选自《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之间用分号相隔。正文部分 (The body of paper) 研究论文一般分为前言、实验 (实验材料、方法)、结果与讨论三大部分。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尽量减少层次。采用三级标题, 齐左。?1. 前言 (Introduction) 简明扼要地概述本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明确提出本文目的, 尤其是本文的创新性。标出主要参考文献。要特别尊重和总结前人在此领域的研究工作。2. 实验部分 (Experimental 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本期刊包括药学研究领域各方面, 实验部分格式难以统一。建议包括通用方法、具体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部分。(1) 实验材料 应说明主要材料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 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为准。若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 则用批准的药名。少用代号, 尽量不用商品名。药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英文全称, 药名写在剂量前面。(2) 研究对象 动植物、微生物应注明拉丁学名, 植物标本应说明鉴定人及存放地点。实验动物应标明清洁级和合格证号, 报道的大鼠和小鼠至少应为清洁II级。实验动物或人的性别、年龄和实际测得的体重应该用均值±标准差 ()及可信区间表示。当实验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时, 作者应当声明。只有符合机构责任委员会的伦理 (道德)标准或依照1975年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 (1983年修订), 才能进行人体实验。应该省略患者的姓名及医院号码。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相关机构提供的维护与使用说明。(3) 实验方法 尽量简洁明了, 数据报道注意有效数字位数和精度。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 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果是自己创新的方法, 则宜详述, 以便他人重复。理论计算中采用的计算程序、来源及计算机型号、语言应予以注明。(4) 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5) 国际代号与缩写 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如果不是常用缩略词, 应在第1次出现时给出定义。如: s (秒), min (分钟), h (小时), d (天), t (时间), IU (国际单位), P (概率), UV (紫外), i.v. (静脉注射), i.m. (肌内注射), i.p. (腹腔注射), s.c. (皮下注射), i.c.v. (脑室内注射), i.a. (动脉注射), p.o. (口服), i.g. (灌胃), in vivo (体内), in vitro (体外)。(6) 数字 作为量词与序数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符号按国家标准GB3102.11-93执行。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在0.1~1000, 必要时改用适当的词头符号, 如: M, m或以10n, 10-n表示。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 减少则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2-6%应写为2%-6%, 2-6×104应写为2×104-6×104 或 (2-6)×104, 2×3×4 mm 应写为2 mm×3 mm×4 mm。(7) 有效数字 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 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 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在一组中的 (), 应考虑到个体差异, 一般以s的1/3来定位。如: (4820±340.8) g, s的1/3超过100 g, 平均值波动在百位, 应写为 (4.8±0.3) kg。(3.819±0.411) mm, s 的1/3超过 0.1 mm, 平均值波动在十分位, 应写为 (3.8±0.4) mm。有效位数以后的数字修约数小于5则舍, 大于5则进, 如等于5, 则前一位数逢奇则进、逢偶 (包括0)则舍。数字修约只可一次完成。(8) 表和图 图表要设计合理, 即使单看图表就能大体了解实验内容(图注和表注应适当简述实验内容)。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 (斜体), 单位符号在后, 如: t (h) (表示以h为法定单位的时间)。图表都应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只有1个时, 仍用表1或图1表示。图表分单栏 (8 cm宽) 和双栏 ((10~17) cm宽)放置。图 若是数据图请用Origin或是Excel原图 (或者是右键可以编辑的图), 化学结构式请用ChemDraw; 图片请提供单独的原始图片 (jpg格式), 像素至少300dpi分辨率。要求准确、清楚。照片(黑白或彩色)必须反差鲜明, 清晰易辨; 显微照片内应画长度标尺, 必要时以↑标明上方位。图坐标值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后不多于1个零, 必要时作处理, 如: 1×10n, 1×10-n。图中标值要圆整化, 图已有标值则坐标轴末尾不应有箭头。谱图一般不用列出; 如果用简洁的文字不能完全表达, 可列出谱图或其相应片断; 文章在解释谱图、谱带的形状、精细结构时, 也可列出。曲线一般应经曲线拟合, 并尽可能直线化, 例如通过对数(lg)、倒数(reciprocal)、概率单位(probit)、算出单位(logit) 等转换。表格 用三线表, 栏目项不应有空缺。卧表无论双页码或单页码, 表方位为顶左底右。表内尽量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 数字对齐(如“±”号对齐, 小数点对齐等)。表注依次用a, b, c等表示, 写在右上角。(9) 在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类研究论文中出现的已知化合物, 标出报道文献。对于未知的新化合物, 需要提供该化合物的相关数据, 推荐顺序为: mp; [α]D; Rf; 光谱数据 (UV, IR); 1H NMR; 13C NMR; MS。按照以下的格式列出:1H NMR (500 MHz, CDCl3) δ: 7.02 (d, 1H, J 8.7 Hz, NHCO), 5.93 (m, 2H, NHCO)… 13C NMR (75 MHz, DMSO-d6) δ: 158.4 (s, NHCO), 156.3 (s, NHCO) …HRMS calcd. for C15H20O3SNa (M+Na)+: 303.1025; found 303.1028…3.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主要阐述本文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果和观点, 说明实验不足之处, 尤其是(试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不要重复已在前言结果中叙述过的内容, 讨论中应联系实验(试验)的目的与结论, 结果与其它结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或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致谢 (Acknowledgments) 注明基金项目来源, 对本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员, 如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 可放在致谢项, 对文稿帮助审阅修改者则不列入。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限作者阅读过的2013年1月以前发表的主要原始文献, 内部资料勿引, 已被采用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引入, 不可引用非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 不能引用其他文章中引用的但未经核对原文的文献。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对相同项目不得用“同上”或“ibid”表示。按照SCI收录要求, 所引参考文献全部用英文表示, 不能用中文、日文、俄文等。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为参考文献, 但在期刊名后用括号注明“in press”。作者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发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成果,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研究内容要有独特性:SCI期刊的评审标准较高,要求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为某一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贡献。

研究方法要得当:SCI期刊还要求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得当、数据准确、推理严密、结论可靠。

实验数据要精准:如果涉及实验数据,需要保证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文章语言要规范:SCI期刊大部分为英文刊物,因此文章的语言应该准确、通顺、符合学术规范,避免语法、拼写、标点等错误。

文章格式要规范:SCI期刊对文章格式要求严格,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需要严格遵守对应SCI期刊的投稿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sci论文的发表不仅要求研究内容的质量和独特性,还需要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评审标准。投稿SCI期刊需要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要求和评审标准,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写作计划,并不断完善文章,增加其可接受性和影响力。

sci期刊的投稿要求

sci期刊投稿论文也是有格式规范要求的,其格式要求和国内的学术期刊略有不同,而论文结构组成大致是相同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sci期刊投稿的相关格式,为您撰写sci论文提供指导,您也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编辑老师,在线一对一进行指导,投稿更加方便快捷。 论文格式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sci论文长度,学位论文长度要能清楚、充分地论证某一论题或观点,或以恰当的视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围绕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最低限度,文字不宜太短。 其次是SCI论文发表格式要求与编写规范: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0字,可用小标题加以说明, 标题“摘 要”设置成字体:黑体,水平居中对齐;字号:三号;行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自动。 摘要内容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摘要正文后,列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与内容摘要之间空一行。标题“关键词”设置为黑体、小四。关键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内容应与中文“内容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标题“Abstract” (内容摘要) 设置成字体: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三号;行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自动。 正文内容每段行首须空2汉字,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可根据结构需要设置层级深度。一级标题为三号字,黑体,不加粗,单独起行,左对齐,空2汉字格。段前、段后均为自动。二级标题为四号字,黑体,左起空两个汉字格,段前、段后均为自动;三级标题为小四号字,宋体,左起空两个汉字格,加粗;四、五级标题格式同三级标题,但不加粗。 以上只是我介绍的sci论文格式的基本写作格式要求,当然每本具体的期刊要求也有所不同,您可结合具体的刊物与编辑对话,详细介绍sci论文格式要求。

什么是sci论文?首先sci是一种科学引文索引,而sci论文就是被科学因为索引检索收录的文章,对于sci论文,相信国内的很多作者都不陌生,即使是从来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人应该也听说,这种论文发表的意义在于它是最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发表,sci论文发表在国际上被视为学术水品的衡量标尺。

sci论文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影响力和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它不仅仅在国外受到认可,在国内的认可度也是颇高的,在很多对于学术论文发表有要求的考核中,sci论文都是最受认可的,拥有一篇成功发表的sci论文,对个人的晋升发展、能力提升都极为的有力。

除此之外sci论文也是一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一个国家sci论文的发表数量也能证明该国家的科研水平高低。不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宏观角度,sci论文发表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学术价值。因为它是能够推动国家科研事业的发展进步的。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sci论文呢,在这里也是整理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阅读文献和参考文章

这是写论文都必须经历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每周坚持泛读最少3篇sci,精读1篇sci,其实你会发现,写论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2.期刊的选择

写论文之前,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是令自己集中精力的最好办法,能够在后面写作时避免很多无效的工作。一定要把握住期刊声誉和当前所在研究层次显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之后就可以根据期刊官方网站给出的要求来选择自己的写作防线和修改初稿。

提升论文影响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撰写目标读者希望关注的研究,所以挑选期刊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远离那些“掠夺性期刊”!这些“欺诈性期刊”的出版方式极其不道德,经常恶意;利用初次投稿作者急切发表的心理。所以当你不能确定选择的期刊是否靠谱时,一定要向导师寻求建议,并对这种期刊进行彻底调查。

3.尽早动笔

很多同学都是等到实验操作快结束了,数据都整理好了,才开始动笔;其实写论文最好的方式,是尽可能早地开始动笔。

最常见的论文撰写策略按顺序依次是:

Method-Introduction-Result-Discussion

我们可以将论文中的部分内容预先写好。确保在动笔之前,就已经能详细地列出论文的提纲,以便规划后期你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可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写好方法学 (Method) 部分的段落,这是前期最容易撰写的部分。如果项目计划有任何变动,之后可以稍作调整。如果你够勇敢,甚至可以提前写好引言 (Introduction) 段落。

很多人喜欢把引言部分留到最后编写,目的是要确保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但是也有人会先将引言部分落实到位,再去搭建剩余那部分论文内容的框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习惯偏好。在开始准备初稿之前,最好是在给论文编制提纲之前,就先考虑应如何引导阅读论文的读者。这样在你撰写论文时,尽可能始终贴近论文的主线思路。

最后就是关于写作效率的问题了,在确定了方向和契合期刊后应当如何保持高效的写作效率。关于这一点小编只想说,只能依靠自身努力去克服,不论你是拖延症还是完美主义者,又或者其他习惯性格,都会影响你的写作效率,所以小编才建议大家尽早动笔,毕竟坚持每天花费几小时写论文,总要比每隔几周才来一次马拉松式论文写作的效率更高。

最后再给大家说几个sci论文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切忌将引言出现的内容写入,也不要对论文内容做诠释和评论

2.不要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论文的结构一定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

SCI期刊对收到的稿件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在投稿SCI论文投稿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或做哪些准备呢? 1、格式排版。投稿前需要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格式排版,有一些期刊还提供格式模板,作者投稿前应该按照期刊格式要求仔细排版。排版可以起到美化论文的作用,一篇没排版的论文就像裸妆的美女是很难给人好印象的。 排版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的排版,各个期刊对参考文献格式都有明确要求,按照参考文献排版是一个繁琐和考验耐心的工作,您可以借助endnote等参考文献管理工具进行参考文献排版。图表的格式是排版过程另外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很多期刊对图表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图片的分辨率不能低于300。图片中的字体和字号期刊也有明确的要求。有一些期刊图表可以放到正文里面一起提交,也有很多期刊要求图表是分别单独提交的,而不是放到正文里面。 2、撰写cover letter。cover letter是作者向期刊编辑推荐自己的稿件,一般包括稿件内容介绍、为什么适合投稿期刊、推荐专家、稿件没投稿、作者联系信息等情况。cover letter是不会公开出版的。 3、撰写highlight。为了让读者更快了解文章的要点,很多期刊还要求作者撰写3-5条highlight来概括文章的亮点。highlight要求必须精练,有明确的字数要求,一般不超过85个字符(含空格)。 4、推荐3-5个审稿专家。找到合适的专家是编辑头疼的事情之一,推荐3-5个审稿专家可以帮助期刊编辑迅速寻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

中药学sci投稿期刊要求

1、期刊选择

发表sci论文要找sci期刊。作者可以先通过下载sci期刊影响因子表,或阅读文献,或相关单位推荐,或找专业人推荐等多个渠道查找到sci期刊名单。再根据本sci论文的内容方向、质量水平,以及相关单位要求,从学科、收稿范围、影响因子、分区、审稿周期、发表费用等多少角度,综合考虑分析来确定目标sci期刊。

2、论文格式调整

每本sci期刊论文格式要求有差异,作者要在投稿前,了解目标sci期刊作者须知,对论文的格式进行调整。另外,论文投稿A期刊被拒稿,转投B期刊,要根据B期刊的作者须知进行格式调整。若目标期刊未提及格式要求,可以根据sci论文格式修改常用模板来进行格式调整。

3、投稿材料准备

投稿sci期刊,除了文章外,还有其他材料要准备,比如推荐的审稿人、作者简介、图片等。只有材料齐全,才能完整填写相关信息,完成投稿。作者要提前了解自己要准备什么材料,以及材料格式和要求。

4、投稿渠道选择

把文章投稿到sci期刊手里,有多个渠道选择,可以作者单位推送,可以作者通过投稿邮箱投递,也可以找专业人投递。相比较而言,作者有较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投稿邮箱投递,若是初次投稿,或者着急投稿发表,可以找专业人,能够第一时间内,翻译编审润色书稿或匹配推荐sci期刊等。

稿件类型刊登的稿件包括展望与综述、研究论文、简讯、学术动态等栏目。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结构严密, 层次分明, 文字精炼。论文全文 (包括中文摘要) 一般不超过5千字, 简讯不超过3千字, 综述在8千字以内。研究论文 报道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简讯 报道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学术动态 报道药学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学术会议及著名学者观点等。综述与进展 对当前药学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工作进行的总结、评述。投稿要求1. 来稿请发电子版 (word格式保存)、单位介绍信及保密审查意见的PDF文件。请勿一稿两投。来稿凡属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 请注明项目编号。来稿收取稿件处理费100元/篇, 通过邮局汇至本刊。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药学》(英文版)编辑部, 邮编 100191。2. 稿件应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格、致谢、参考文献、图解摘要等, 并标注页码, 文章如有中文稿可附上以便于审阅时参考。论文请用 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 1.5倍行距。请附上中文文题、作者及单位地址、摘要、关键词 (中英文一致)。请登录本刊查看样稿。3. 来稿一经受理即发稿件回执, 作者收到回执请签订论文版权转让授权书。一般2个月左右通知作者稿件审理情况。作者应及时按审阅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 并将修改稿和对专家修改意见做答复说明返回编辑部。修改稿在1个月内未发回编辑部, 作自行退稿处理。修改稿通过审定稿后将通知作者按要求提供最终修改稿, 以便送国外英文编辑审阅。4. 文章发表前, 作者将收到校样和版面费通知。请作者仔细校对 (文责自负)。作者在收到校样2天内返回编辑部。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5. 来稿一经发表, 酌致作者稿酬, 并免费赠送当期期刊2本及论文的PDF电子版。本刊已编入《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等数据库,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 如不同意可在投稿时声明。稿件撰写要求文章题目 (Title) 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 不宜过长。文题首字母大写, 除专有名词外其余小写, 齐左。作者及工作单位 (Authors and affiliation) 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 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 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 是论文的法定著作权人和责任者。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分开, 应注明责任作者 (*标出)。作者的汉语拼音名前姓后首字母大写(如: Li-Mei Zhang, Ping Wang)。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其右上角标出序号, 并在其相应单位前标出。脚注 (Footnotes) 包括基金项目 (注明项目编号), 责任作者的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和E-mail)。摘要 (Abstract) 摘要应简明扼要地用一段话叙述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不必做出评论和解释, 单独阅读摘要部分应对全文内容有概括性了解, 其详尽程度可参照CA (Chemical Abstracts)的模式。摘要中尽可能不要用参考文献以及非标准化的缩略语。图解摘要 (Graphical abstract) 作者应另页提供图解摘要, 用于本期目录编写, 以便于读者浏览。图解摘要应尽量用简明绘图方式表达提交论文的最核心内容, 不要求全面覆盖文章内容。如果需要可添加少量文字叙述。若无绘图时只用文字表述亦可。格式上应包括文章标题、全部作者姓名、绘图、必要的文字叙述 (少于50单词)。关键词 (Keywords) 关键词3~10个, 可从文题、摘要及正文中选取, 中英文一致, 应标注能反应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 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应避免使用特别泛指的词语, 宜选自《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之间用分号相隔。正文部分 (The body of paper) 研究论文一般分为前言、实验 (实验材料、方法)、结果与讨论三大部分。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尽量减少层次。采用三级标题, 齐左。?1. 前言 (Introduction) 简明扼要地概述本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明确提出本文目的, 尤其是本文的创新性。标出主要参考文献。要特别尊重和总结前人在此领域的研究工作。2. 实验部分 (Experimental 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本期刊包括药学研究领域各方面, 实验部分格式难以统一。建议包括通用方法、具体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部分。(1) 实验材料 应说明主要材料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 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为准。若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 则用批准的药名。少用代号, 尽量不用商品名。药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英文全称, 药名写在剂量前面。(2) 研究对象 动植物、微生物应注明拉丁学名, 植物标本应说明鉴定人及存放地点。实验动物应标明清洁级和合格证号, 报道的大鼠和小鼠至少应为清洁II级。实验动物或人的性别、年龄和实际测得的体重应该用均值±标准差 ()及可信区间表示。当实验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时, 作者应当声明。只有符合机构责任委员会的伦理 (道德)标准或依照1975年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 (1983年修订), 才能进行人体实验。应该省略患者的姓名及医院号码。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相关机构提供的维护与使用说明。(3) 实验方法 尽量简洁明了, 数据报道注意有效数字位数和精度。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 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果是自己创新的方法, 则宜详述, 以便他人重复。理论计算中采用的计算程序、来源及计算机型号、语言应予以注明。(4) 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5) 国际代号与缩写 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如果不是常用缩略词, 应在第1次出现时给出定义。如: s (秒), min (分钟), h (小时), d (天), t (时间), IU (国际单位), P (概率), UV (紫外), i.v. (静脉注射), i.m. (肌内注射), i.p. (腹腔注射), s.c. (皮下注射), i.c.v. (脑室内注射), i.a. (动脉注射), p.o. (口服), i.g. (灌胃), in vivo (体内), in vitro (体外)。(6) 数字 作为量词与序数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符号按国家标准GB3102.11-93执行。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在0.1~1000, 必要时改用适当的词头符号, 如: M, m或以10n, 10-n表示。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 减少则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2-6%应写为2%-6%, 2-6×104应写为2×104-6×104 或 (2-6)×104, 2×3×4 mm 应写为2 mm×3 mm×4 mm。(7) 有效数字 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 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 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在一组中的 (), 应考虑到个体差异, 一般以s的1/3来定位。如: (4820±340.8) g, s的1/3超过100 g, 平均值波动在百位, 应写为 (4.8±0.3) kg。(3.819±0.411) mm, s 的1/3超过 0.1 mm, 平均值波动在十分位, 应写为 (3.8±0.4) mm。有效位数以后的数字修约数小于5则舍, 大于5则进, 如等于5, 则前一位数逢奇则进、逢偶 (包括0)则舍。数字修约只可一次完成。(8) 表和图 图表要设计合理, 即使单看图表就能大体了解实验内容(图注和表注应适当简述实验内容)。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 (斜体), 单位符号在后, 如: t (h) (表示以h为法定单位的时间)。图表都应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只有1个时, 仍用表1或图1表示。图表分单栏 (8 cm宽) 和双栏 ((10~17) cm宽)放置。图 若是数据图请用Origin或是Excel原图 (或者是右键可以编辑的图), 化学结构式请用ChemDraw; 图片请提供单独的原始图片 (jpg格式), 像素至少300dpi分辨率。要求准确、清楚。照片(黑白或彩色)必须反差鲜明, 清晰易辨; 显微照片内应画长度标尺, 必要时以↑标明上方位。图坐标值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后不多于1个零, 必要时作处理, 如: 1×10n, 1×10-n。图中标值要圆整化, 图已有标值则坐标轴末尾不应有箭头。谱图一般不用列出; 如果用简洁的文字不能完全表达, 可列出谱图或其相应片断; 文章在解释谱图、谱带的形状、精细结构时, 也可列出。曲线一般应经曲线拟合, 并尽可能直线化, 例如通过对数(lg)、倒数(reciprocal)、概率单位(probit)、算出单位(logit) 等转换。表格 用三线表, 栏目项不应有空缺。卧表无论双页码或单页码, 表方位为顶左底右。表内尽量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 数字对齐(如“±”号对齐, 小数点对齐等)。表注依次用a, b, c等表示, 写在右上角。(9) 在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类研究论文中出现的已知化合物, 标出报道文献。对于未知的新化合物, 需要提供该化合物的相关数据, 推荐顺序为: mp; [α]D; Rf; 光谱数据 (UV, IR); 1H NMR; 13C NMR; MS。按照以下的格式列出:1H NMR (500 MHz, CDCl3) δ: 7.02 (d, 1H, J 8.7 Hz, NHCO), 5.93 (m, 2H, NHCO)… 13C NMR (75 MHz, DMSO-d6) δ: 158.4 (s, NHCO), 156.3 (s, NHCO) …HRMS calcd. for C15H20O3SNa (M+Na)+: 303.1025; found 303.1028…3.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主要阐述本文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果和观点, 说明实验不足之处, 尤其是(试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不要重复已在前言结果中叙述过的内容, 讨论中应联系实验(试验)的目的与结论, 结果与其它结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或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致谢 (Acknowledgments) 注明基金项目来源, 对本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员, 如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 可放在致谢项, 对文稿帮助审阅修改者则不列入。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限作者阅读过的2013年1月以前发表的主要原始文献, 内部资料勿引, 已被采用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引入, 不可引用非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 不能引用其他文章中引用的但未经核对原文的文献。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对相同项目不得用“同上”或“ibid”表示。按照SCI收录要求, 所引参考文献全部用英文表示, 不能用中文、日文、俄文等。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为参考文献, 但在期刊名后用括号注明“in press”。作者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发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成果,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研究内容要有独特性:SCI期刊的评审标准较高,要求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为某一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贡献。

研究方法要得当:SCI期刊还要求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得当、数据准确、推理严密、结论可靠。

实验数据要精准:如果涉及实验数据,需要保证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文章语言要规范:SCI期刊大部分为英文刊物,因此文章的语言应该准确、通顺、符合学术规范,避免语法、拼写、标点等错误。

文章格式要规范:SCI期刊对文章格式要求严格,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需要严格遵守对应SCI期刊的投稿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SCI论文的发表不仅要求研究内容的质量和独特性,还需要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评审标准。投稿SCI期刊需要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要求和评审标准,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写作计划,并不断完善文章,增加其可接受性和影响力。

SCI论文投稿格式没有统一的,要看你所投期刊的要求,一般期刊都会提供有论文格式模板让你参考,你必须按照这个格式来弄。每个期刊对自己文章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期刊没有提供格式,可以自己先找一个通用格式模板来弄,等录用了,再按照期刊录用上面说明的格式来弄,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很多论文格式模板说明讲解。当然除了发SCI,也可以发EI会议论文,录用难度不大,只是部分学校不认可,你百度下:EI学术会议中心,有相关知识文章可以看下

sci英文期刊的投稿要求

第一步:sci论文投稿前准备

1、sci论文投稿,要有明确的对象,且不能一稿多投。这需要作者在投稿前,确定要投稿的sci期刊是谁。

2、sci期刊有投稿要求,需要作者核实自己的文章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及时修改完善。

3、sci期刊有多个收稿渠道,主要分为官网投稿系统投稿,以及合作者推送投稿。

4、其他资料准备,比如推荐的审稿人是谁、作者简介、介绍信等等。

第二步:完成投稿信息的填写

投稿过程中,是有一些信息必填的,不填写就无法按提交按钮。这些必填信息,要在第一步中有所准备,且注意填写要求,以免出错,影响文章录用。

第三步:上传稿件并提交

稿件是要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关于稿件的要求、图片的要求等,要与期刊规定相符,核实无误后,点击提交,完成论文投稿。

SCI论文的投稿流程说起来很简单,先写好一篇英文的论文,然后找合适的刊物投稿过去就行了,录用或不录用等着就行,这个录用周期在3-4个月左右,录用后一般2个月左右会上线。

SCI查新(又称查重) 通过查新,确定课题的选择是否符合期刊时,主要看刊载的论文能否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是否是热点问题、热点领域或有特殊意义的领域。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只有了解国际上有关研究的动态,关注国际研究热点,选择与国际接轨的课题,才能写出高质量、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论文。 我国的科技作者与国际交流较少,由于查找外文期刊途径少,对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前沿课题了解不够,许多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分歧。 论文的质量是被SEI选上的重要因素。向SCI源期刊投稿,不同于向国内期刊投稿,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有创新性。 由此,通过SCI检索查新,可以帮助作者更多地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动态,了解研究内容国际上是否有报道,选择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开辟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选择有人做过,但课题有可持续性课题来研究,同时,把了解到的最新进展材料对论文补充和修改,只有高质量的论文才能在国际期刊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关于SCI英文写作 由于SCI期刊多数为国外的期刊,且其中英国与美国的期刊占据SCI期刊约三分之二,因而我们在写作SCI文章的时候,便有了不成文的规定:写作英文文章。但是,面对不同的语言和表达习惯,常常会在英文写作中出现许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写作SCI英文文章呢? 1. 要熟悉你的专业,你的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国外近期文献。我相信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真实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 2. 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的技巧。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抄写”和总结。谓之“妙抄”。切记: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 3.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 4. 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 5. 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同事审阅。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下子便发现自己在SCI英文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疏忽,所以修改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可是英文论文修改我们应该改哪里呢? 1、基本错误的修改。我们知道,英文论文中的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基本的语法错误,词汇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低级错误。这些错误在所有错误中是最低级的,然而也是最常见的。但是在英文论文修改中处理这些错误却并不简单。首先这些基本错误分布广,数量多且分散,如果一字一句的去检查,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并且还有可能出现检查疏漏的情况。这时我们建议大家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电脑软件去检查。这些软件的原理很简单,就像计算机的编程软件自带的纠错系统一样,能自动检查出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错误的部分会用红色或者黄色等显眼的颜色标出。这样可以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写作结构,也称为写作格式的错误。这种错误也是英文论文修改中常见的错误。比如说,书信,托福写作,学术论文等有其特定的格式。写作的时候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来写作。特别是学术论文,格式不合格的甚至会被直接退回。因为特定的格式不仅能表现出作者的严谨,还能方便读者的阅读。 3、强化逻辑,英文论文修改的最后一点,也是英文论文修改中境界最高,要求最高的一点,那就是强化文章之间和句子之间的逻辑。特别是对于英文论文这种学术性论文来说,逻辑很重要。许多作者因为英文水平不过硬,写出来的句子都是短句,或者是没有章法的长句。通过这些句子拼凑出来的英文论文逻辑性肯定不强。而且对论文水平要求越高的,文章的逻辑要求就越强。比如说SCI论文,对英文论文的逻辑要求就非常高。英文论文修改时要提高文章的逻辑水平,还是要看修改者的英文水平和逻辑意识。语言运用组织能力越好,对要写的东西认识程度越高,文章的逻辑水平就越高。 三、SCI影响因子与选刊 选择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高的期刊影响因子目前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美国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影响因子是指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的比,是相对数。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例如:国内的一位老师开始把一篇文章投到一本影响因子还不到1的杂志,但是被拒了。这位老师没放弃,在修改之后又把文章投到了学科领域内最着名的杂志,影响因子高达10,文章被接受了。这件事告诉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对于文章是否能发表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选择拟投稿的期刊时应注意避免过于看重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作者必须要十分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力求所选择期刊的出版内容与稿件的专题确实密切相关,尽可能选择影响因子高且稿件的主题与期刊出版的内容相符,论文的录用率高些。 如何提高投稿论文命中率是非常重要的。查新机构为作者提供SCI论文收录及SCI引用检索服务,查阅2015影响因子总表,利用JCR检索该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来了解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即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越高,则表明期刊被读者阅读和使用的可能性越大。 进而可推断该期刊的潜在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人手,帮助作者选择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为首选发表期刊。

首先需要的就是很好的写作基础,SCI的论文要求必须是原创,对个人的写作基础要求很高,对个人的创新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论文需要全英翻译,则对英文水平有较高要求,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论文专业度。1、要求论文必须是原创sci期刊是非常尊重文章专利权的,所以要想在sci期刊上成功发表论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文章一定要原创,可以借鉴但不能够抄袭,否则一旦发现会使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2、要求论文全英文写作sci作为国际期刊,其收录的文章大都是英文的,所以说,对于国内的作者来说,要想成功发表还是要提高英文写作水平,多读多看英文文献,当然也可以找编辑帮忙翻译并且进行母语化的润色。3、要求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sci对于文章的创新性也是非常注重的,发表在sci期刊上的论文,一定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引起阅读的兴趣。因为在sci期刊上发表,具有创新性的论文专题比常规性论文专题更易被收录。4、要求论文的高度专业性一般来说,能够在sci上发表的论文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所以这也就需要作者选择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写作,这样才不会感到枯燥,写作才能够更顺利。

发表sci论文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所以大学期间的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科研基础,主要是针对理工科的专业学生来说,实验或者实证数据对作者来说很容易获得,补充上一定的理论论证就可以了。大学生发表SCI对论文重复率是有明确要求的,一般论文重复率最好不要超过20%,包括参考文献的查重,尽量把重复率控制在10%比较好。要是论文重复率很高,那么论文投稿之后,都不会到编辑手里,系统自动审核的时候就会给你拒稿。SCI检索的刊物质量是高低不齐的,建议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多咨询学长学姐导师,吸取经验,调整自己,熟悉sci论文的发表流程。缺少科研基础,可以向其他人请教或者咨询期刊vip编辑老师如何办理,选择好科研课题后,要格外留意论文的创新度。大学生在SCI论文发表要注意论文的质量和格式,建议最重要的是在论文质量上下功夫。除了创新,更精确的表格、更地道的表达方式、更精美的配图,这些都会给你的论文加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