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河南大学洪涛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

河南大学洪涛论文发表时间

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大学周期:双月主 编:乔家君编辑部主任:程遂营 副主编:张敬来 编辑出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地:河南省开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4978CN:41-1100/N邮发代号:36-2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34《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河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她源自1934年创刊的《河南大学学报》,历经沧桑之变,停刊复创,几易刊名,始终以活跃学术思想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会,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展现学者风范,推动科学技术研究,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服务。193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反映学校最新科研成果,河南大学创办了综合性学术刊物——《河南大学学报》。同年,《河南大学学报》在出版3期后因战乱等故停刊。解放后,河南大学复校,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学报》获得新生。1956年11月,复刊更名为《开封师院学报》;1971年增出自然科学专辑;1975年文理分刊,《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出版。1979年8月,因学校易名,《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并发展成为公开发行的季刊;1984年5月,随校名恢复更名为《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现代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建筑结构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等栏目,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刊载专业学术论文、综述报告和科研成果报道,是河南大学对外交流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干福熹院士,山 仑院士,李吉均院士,孙九林院士,邹广田院士,陆启铿院士,侯 洵院士,郭柏灵院士,薛群基院士主任:宋纯鹏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圣彦,马建华,万师强,孔云峰,孔德志,王天泽,王 华, 王超杰,刘先省,乔家君,陈咏梅,杜祖亮,李起升,李 捷,李登峰,李锁平,宋纯鹏,张伟风,张治军,尚富德,武相军,郑逢斌,赵建军,郭立俊,顾玉宗,秦耀辰,鲍 鹏,薛冬峰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ATH)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3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3—4978/CN41—1100/ N。双月刊,逢单月16号出版。本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主要刊登有关数学、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生命科学、自动化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建筑环境与结构、科学技术研究等学科的有创新性内容,数据翔实,表述规范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来稿要求如下 : 文稿务求主题鲜明、数据可靠、评价客观;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无产权争议;作者的署名及顺序由作者自定,所有署名作者需对文稿署名认可。 文稿书写格式按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地址(城市名、邮编) 、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英文工作单位和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投稿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收稿日期、论文资助基金项目、基金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 、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略) 、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具体格式请参照近期学报。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偏正结构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征性内容,一般不超过20 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并应在题名中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 摘要应完整准确的浓缩论文的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一般200~300 字。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例如1 ,1. 1,1. 1. 1,1. 1. 1. 1,一般不超过4级,均左顶格编排。 图和表应精选和科学设计,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重复表述。图大小要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反差适宜,剪裁得当。表设计格式采用3线表,表目明确。图、表内容要与正文一致。图(表)要求英文图(表)题。 量和单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单位名称、符号、数字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规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文章(未公开发表的重要资料必要时可列在当页地脚),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在文末著录格式为:期刊:[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J ].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论文集:[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C].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出版年. 文稿著作权除《著作权法》的规定外,属于作者,本刊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可对文稿进行修改。 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付给。 在投稿时注明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 凡投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经本刊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一般已被录用,将按本刊编排计划刊出。

核心期刊正常都是3-7月左右录用,录用后2-4个月左右出刊,这个是正常的周期,有部分方向以及期刊 可以加急录用。

论文发表最快的时间,这个需要看你想发表什么级别的刊物,比如说,你想发表核心期刊,或者SCI,这个没法在3个月内发表,凡是告诉你3个月内核心期刊的都是,因为光审稿就得3个月。如果你是想发表普通CN期刊,那么最快发表6-11个月。如果你是找论文服务机构办理加急,我同事找的淘淘论文加急的是2个月发表出来的,这算是比较快的了。再就没有了,那些说半个月,一周发表出来的,都是,你要警惕。

这取决于你的学术研究所处的领域,以及你的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完成度。一般来说,只有当你的论文被期刊认可,并且符合期刊的要求,才有可能在9月发表。在投稿之前,你需要先去期刊官网查看有关投稿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你的论文符合期刊的标准,并且有可能被发表。此外,在投稿之前,你还需要确保你的论文已完成,论文的内容、结构和格式都已经符合期刊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机会在9月发表。

王洪涛论文发表时间

科研项目20121.典型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水中的凝聚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4.负责人2.非洲典型国家和流域水资源生态保护和技术合作.科技部.2010-2013(子课题负责人)3.非洲典型国家安全供水技术合作、开发应用与示范.科技部.2010-2013.(参与)会议论文:1.王洪涛,王焘,朱淼.水中粘土颗粒与腐殖酸对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凝聚的影响研究.中国化学会2013年水处理化学与新技术研讨会.2013,11.台湾宜兰2.Jing QI,Hongtao WANG*,Fengting LI. Effects of pH, ionic strength and Humic Acid on the removal of TiO2 nanoparticles from water by coagulation.The IWA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 2013 (IWA-SEN 2013).Oral presentation.Nanjing,April 24-27,2013.3.Wang Hongtao, et al.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Africa: Current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EXPERT SEMINAR ON “WATER ISSUES IN MEGACITIES”.March 4,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4.Hongtao Wang, Arturo A. Keller,Galen D. Stucky. Transport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permanently confined micelle arrays. 237th ACS National Meeting. March, 2009. Salt Lake City, UT, USA5.Hongtao Wang, Yinyin YE, Jing QI, Fengting LI.Removal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by Different Coagulants.IWA Specialist Conference on Particle Separation.June18-20, 2012. Berlin,Germany学术论文: Hongtao Wang, Fengting Li*, Arturo A. Keller, Ran Xu. 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CEPT) for Removal of Carbon and Nutrients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7):1803-1809DOI:10.2166/wst.2009.547 ShengjuWu,Fengting Li*, Ran Xu, Shihui Wei,Hongtao Wang.Preparation of poly (vinyl alcohol)/silica composite nanofibers membrane functionalized with mercapto groups by electrospinning. Materials Letters, 2010, 64(11): 1295-1298. ShengjuWu,Fengting Li,Hongtao Wang,LinFu, Bingru Zhang*, Guangtao Li. Effects of poly (vinyl alcohol) (PVA) content on preparation of novel thiol-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PVA/SiO2composite nanofiber membra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Polymer, 2010, 51(26): 6203-6211. Arturo A. Keller*,Hongtao Wang, Dongxu Zhou, etc. Stability and aggregation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n natural aqueous matri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44(6): 1962-1967DOI: 10.1021/es902987d Hongtao Wang, Arturo A. Keller, Fengting Li. Natural organic matter removal by adsorption onto carbonaceous nanoparticles and coagul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 2010, 36(10):1075-1081DOI:10.1061/(ASCE)EE.1943-7870.0000247 MinmingTeng,Hongtao Wang,Fengting Li,Bingru Zhang*. Thioether-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fiber membranes: Sol–gel combined electrospun fabric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Hg2+removal.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1, 355(1): 23-28. Hongtao Wang, Arturo A. Keller*, Kristin Clark. Natural Organic Matter Removal by Adsorption onto Magnetic Permanently Confined Micelle Array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94, 156-161DOI:10.1016/j.jhazmat.2011.07.093 Ran Xu*, Min Jia, Fengting Li,Hongtao Wang,Bingru Zhang, Junlian Qiao. Preparation of mesoporous poly (acrylic acid)/SiO2 composite nanofiber membranes having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indigo carmine dye.Applied Physics A2012,106, (3), 747-755 Ahmed Aboueloyoun Taha, Yinan Wu,Hongtao Wang,Fengting Li*.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zed cellulose acetate/silica composite nanofibrous membrane via electrospinning for Cr (VI) ion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2, 112: 10-16. Minxia Li,Hongtao Wang, Shengju Wu, Fengting Li*, Pengdan Zhi. Adsorption of Hazardous Dyes Indigo Carmine and Acid Red on Nanofiber Membranes. RSC Adv., 2012, 2, 900–907 叶茵茵,戚菁,王洪涛*,李风亭.水中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及其去除研究进展.水处理技术,2012,12:6-11 Isaiah Bosire Omosa,Hongtao Wang, Shuiping Cheng, and Fengting Li*. Sustainable Tertiary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Required for Water Resources Pollution Control in Afric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46 (13), 7065–7066.(Viewpoint) Hongtao Wang, Isaiah Bosire Omosa, Arturo Keller, Fengting Li*. Ecosystem Protec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Infrastructure are Vital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in Afric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46 (9), 4699–4700.(Viewpoint) Hongtao Wang, Tao Wang, Brahima Toure, Fengting Li*. Protect Lake Victoria through Green Economy,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Good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46 (19), 10483–10484.(Viewpoint) Yulin Tang*, Shuyan Li, Junlian Qiao,Hongtao Wang, Lei Li. Synergistic Effects of Nano-Sized Titanium Dioxide and Zinc on the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and Survival of Anabaena s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3, 14(7): 14395-14407. Jing Qi, Yinyin Ye, Jiaojiao Wu,Hongtao Wang*, Fengting Li. Dispersion and stability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suspension: effects of ultrasonication and concentra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67(1):147-151.DOI: 10.2166/wst.2012.545 Hongtao Wang*, Yinyin Ye, Jing Qi, Fengting Li, Yulin Tang. Removal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by coagulation: effects of coagulants, typical ions, alkalinity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68(5):1137-1143.DOI:10.2166/wst.2013.356 Hongtao Wang, Tao Wang, Bingru Zhang, Fengting Li*, Brahima Toure, Isaiah Bosire Omosa,Thomas Chiramba, Mohamed Abdel-Monem, Mahesh Pradha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Africa: current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CLEAN-SOIL, AIR, WATER,2013, 41 (9999), 1–7.DOI:10.1002/clen.201300208 Ahmed Aboueloyoun Taha,Amir A. Hriez,Hongtao Wang, Yinan Wu, Fengting Li. One-pot/self-template synthesis of mesostructured vanadium oxide embedded carbon nanofiber as a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 RSC Advances, 2014, 4(12): 5901-5905. Ahmed Aboueloyoun Taha,Amir A. Hriez,,Yinan Wu,Hongtao Wang,Fengting Li. Direct synthesis of novel vanadium oxide embedded porous carbon nanofiber decorated with iron nanoparticles as a low-cost and highly efficient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4, 417: 199-205. Dauglas Wafula Juma,Hongtao Wang*,Fengting Li. Impact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water quality of a lake: case study of lake victoria kenya water.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DOI: 10.1007/s11356-014-2524-5 Hongtao Wang*, Jing Qi, Arturo A. Keller, Miao Zhu, Fengting Li. Effects of pH, ionic strength and humic acid on the removal of TiO2 nanoparticles from aqueous phase by coagulation.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2014;450(0), 161-165.DOI:10.1016/j.colsurfa.2014.03.029 Miao Zhu,Hongtao Wang*, Arturo A. Keller, Tao Wang, Fengting Li.The effect of humic acid on the aggreg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under different pH and ionic strengt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4,487(0), 375-380.DOI:10.1016/j.scitotenv.2014.04.036 教材和著作: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11章)2.非洲典型区域水资源研究.李风亭,王洪涛,CLEVER MAFUTA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3.漓江流域上游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及预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第5章)4.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8-9章)获奖及专利2014年同济大学英才计划(优青)2013年度环境学院研究生全英文授课最佳教师奖2013年水处理化学与新技术研讨会最佳论文奖同济大学顾国维奖教金(2011,优秀指导教师)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2011-2013)专利:一种去除水体中纳米颗粒的方法.王洪涛,戚菁,王焘,李风亭.申请号:2012103447713

项目过渡金属硫化物中相变与电子态研究 (2006.01-2007.12) (主持)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氧空位诱导两类典型钙钛矿结构材料性质变化的光谱研究 (2004-) (第三作者)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温超导体的热电势及输运特性的研究 (2001.12-2003.12) (负责人) (院重点课题)科研获奖情况电流冲击法提高CB/HDPE PTC材料的稳定性研究(温州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优秀奖)(2003)(第一)MgB2超导体的高温电阻率及热重--差热分析(2001-2002(第十二届)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3)(第一)自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初探(院教育科学研究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1)(第一)PTC材料与传感器研究(1999年度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第四)PTC材料与传感器研究(1998年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第四)发表论文33篇。

云南大学王涛论文发表时间

论文从初稿到发看需要三四个月左右。

一般的省级、国家级论文审稿需要1~2天,出刊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0.5个月,还有个别慢的需要4~7个月。

质量水平高一些的期刊,还有一些大学学报,投稿的出刊需要6个月左右,快一些的3~4个月。

科技核心期刊审稿需要1~3个月,出刊另需要6~10个月左右,总的算起来大约是1年~1年半。

北核、南核审稿需要3~4个月,出刊另需6~15个月左右,跨度较大总的算起来1年~2年。

综上所述,评职称发表论文一定要对各不同级别论文的发表周期做到心里有数,提前准备,以免时间上赶不及白白错过评审多等一年。尤其是核心论文,一定要提前。

论文发表时间看法如下:

论文发表时间,是需要看选定的目标期刊,以及目前的排刊情况。可能现在征集的稿件,是为明年2-3月的排刊。中文发表的周期是1-3个月左右,被收录的时间是出刊后3个月左右时间,这样算下来的话是要4-6个月的时间。

论文发表时间是指文章见刊时间。

首先如果论文发表纯属作者个人爱好,那么发表时间就是文章见刊时间。但是如果论文发表是用来评职称晋升的,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下了,职称论文的发表是以论文被检索为标准的,并不单单是见刊,要见刊并且被检索才行,因此要区分不同的论文来看。

评职称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1、要明确发表那种级别的期刊才可以顺利评过职称,省级以上的、或者要国家级的、核心期刊等。最好是询问你们单位管理职称的部门,评定相应级别的职称是需要发那种级别的期刊。

2、明确职称评定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写作论文,发表论文前,一定要了解明确职称评定时间,早做准备,因为一般论文发表的时间为3个月左右,长的则半年甚至一年,而职称评定时,有的要求必须通过数据库检索到,论文发表出刊后,几个数据库一般2个月后才能收录进去,因此,还有考虑2个月的收录时间。

徐涛大学论文发表时间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在新形势下为适应对外开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而创办的具有基础性、实验性和开放性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学校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美的太子湖畔,占地26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始建于1998年,是武汉市教育局直属单位。 先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两部分。 李焕兰李焕兰,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4年2月生。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毕业,理学士,职后研究生学历,中国教育学会会员。2004年获全国数学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05年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2006年获武汉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员”称号。2006年获“武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 称号。2007年作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新课题背景下初中高效课堂研究》的研究工作。曾作为数学学科主编,参与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系列北师大版7、8、9年级编写工作及我校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自2008年至今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或获奖)文章有《解开ISBN国际书号之迷》、《因式分解》、《论初中创新教育》、《课本以外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题多解”,让课堂闪烁创造的火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命题》、《浅谈梯子的滑动问题》等。 胡春洪胡春洪,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74年3月生,1996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研究生。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会员。2005年获“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2007年获“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聘为“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自2008年至今以来,在《数学教学》、《数学杂志》、《中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数理天地》、《中学数学》、《数学教学通讯》、《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教学》等10余种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谈利率的数学模型》一文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中学数学教与学》全文复印。有多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如《谈“镶嵌”教学中的两个误区》获武汉市第14届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论中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获武汉市首届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论文评比一等奖,《例谈“新中考”数学命题中影响试题效度的几个因素》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函数的应用(课例)》获湖北省第三届创新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 余清香余清香,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64年10月生,1987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会副理事,武汉市中学语文教育学会会员。湖北省级普通话测试员。1997年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教师”、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学语文优秀教师、2006年获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突出贡献者、2004年所任班主任班级被评为“江汉区先进班级”、2005年所任班主任班级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担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之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高效课堂研究”的研究及组织工作,这一课题2008年已由武汉市科技局立项。且自此课题立项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教学案例《武汉市中考语文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好想爱你一万年》、《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转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走进奥运》、《晏子使楚》、《综合性学习 春游活动》、《诸葛亮舌战群儒》、《综合性学习 名著推介会》等。2006年《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获武汉市语文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这样做》2007年获武汉市语文三优比赛教学案例一等奖、2006年《综合性学习——走进奥运》荣获武汉市中语会第十二届年会教学案例二等奖。 陈慧陈慧,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研究生学历。2005年代表湖北省赴新加坡参与“中新华文教学交流”项目。2007年获得“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8年获得“武汉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999年--2006年历届《中学语文》杯暨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中及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中荣获辅导奖;2001年全市首届班主任“三功”比赛,荣获个人一等奖;《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参与武汉市教学研究室评比获二等奖;2001年11月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示范高中“师德师风”辩论赛荣获亚军;《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期待效应”》发表于《中学语文》2003年第5期;2004年荣获武汉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04年6月,《让兴趣做主》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全市语文教师论文中荣获二等奖;七年级鄂教版语文教材《猎狐》一课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作为示范教案收录在湖北教育出版社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语文七年级上册》一书中;后再次收录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7年级上册》中;2005年论文《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思考》获得全国第三届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一等奖;2006年获得武汉市作文教学研讨课一等奖。 郭华中共党员,1976年6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历史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曾被省、市授予“省中学优秀团干”、“市创新素质实践行优秀教师”、“市教育战线学理论先进个人”、“市优秀青年教工团干部”、“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武汉市“研究性学习”中心备课组成员,2003年在学校“第五届优质课暨三优评比”活动中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论文发表:《试论创新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文在国家核心刊物《社会主义研究》;与他人合作指导学生撰写的三篇调查报告在省教科院组织评选的全省2003年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案例)竞赛获一、二等奖并交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发表;并有多篇文章在《成才》发表。 付彦傅彦,1978年3月生,2000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研究生学历,中学物理一级教师。2006年2月,被聘为江汉区科学课程中心组成员,2007年10月被授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曾被聘参加2006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物理学科评卷工作,并获优秀评卷员称号。论文《浅议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巧用实验》发表于《成才》2005年第4期,并获二零零四年度湖北省物理学会中等物理教学论文评比省二等奖。论文《浅议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全面实施物理新课程标准》收录于《走向世界和未来的创新教育·科学卷》。于2006年1月参与编写由武汉市教科院组编的《科学新课堂》。自2008年至今以来,我校多次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展示课《焦耳定律》获二零零四年度江汉区课程改革研讨活动公开课一等奖。 徐涛徐涛,1977年10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武汉市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理事,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外语教研组组长。2007年获“武汉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6——2007连续两年担任武汉市中考英语命题教师,并承担中考听力录制工作;受武汉市人事局、武汉市教育局指派,担任2008年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英语专业)专家命题组成员;2007——2008连续两年承担湖北省全省高三“二月调考”听力录制工作;受中央电视台委托,2006——2008年连续三年担任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湖北赛区评委会主席;2005年,获武汉市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第九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一等奖;2006年,受中国少年科学院委托,担任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评委会主席;2006年,担任全国青少年外语口语电视大赛湖北赛区评委;2004年被武汉市教育工委授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工团员”称号。2006年论文《新原则、新观念、新方法铸造45分钟新课堂——浅谈如何创设情景,拓展英语任务型教学》获武汉市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2007年论文《把语言探究和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获江汉区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2005年在武汉市教育工会选编的《师德论文集》上发表论文《走出烛光的误区——做学生心灵深处的随行者》。 张玲张玲,初中物理高级教师。1975年2月生,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职后攻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江岸区青年突击手”荣誉称号;连续四次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2002年获“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7年获“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武汉试验外国语学校“十佳教学能手”称号。自2008年至今以来,有《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走出课程改革误区 探究课堂教学新法》《记一次物理实践活动》《开展探究型课堂教学》等20篇文章分别在《湖北大学报》等7种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2005年主讲了两次(《液化》和《比热容》)武汉市物理课堂教学示范课;2003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教案一等奖;2005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课件一等奖;2005年获武汉外国语学校“三优”评比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2006年获湖北省优秀论文评比省一等奖;2005-2006年获湖北省优秀课件评比省二等奖;自2008年至今以来,辅导的有3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二、三等奖;2007年4月本人所带班级有4名同学获科学竞赛省一等奖(全年级共5名);2007年12月获武汉市科学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2008年获全国录像课一等奖;2008年获得《班主任》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德育论文比赛二等奖等。

1988年到1997年,徐涛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先后学习了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

1995年,他受邀到世界著名的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研究,在导师Erwin Neher教授(1991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6年至1999年,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9年至2000年,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 Senior Fellow;,其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Bertil Hille教授。1999年10月11日,徐涛收到了一封来自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纳贤信。毅然决定回国发展,为国家效力。

2000年6月,徐涛回国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年仅30岁的徐涛被华中科大聘为"教育部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0年至2003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2003年至2007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入选"百人计画"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和2009年,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2015年7月,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在京举行,当选为十二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17年10月,当选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科学院欧美同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11月,当选开发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专业委员会主任。

血糖调控涉及胰岛素的释放和葡萄糖转运体的上膜。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囊泡的参与。本研究组主要以胰腺β细胞和脂肪细胞为对象,研究其中囊泡转运和融合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阐明血糖调控的分子细胞机理。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胰岛素储存囊泡分泌过程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胞内第二信使对分泌的调控作用;葡萄糖转运体在脂肪细胞内转运和上膜机制的研究;细胞内Ca2+信号的自稳平衡和对分泌的调控作用。

国外留学期间,在Cell、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EMBO J、Biophysical J.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的论文同时配发了特约评论文章。

回国后主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信号转导和分泌机制进行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等国家级研究课题。

在Nature cell Biology、J. Physiology、PNAS等国际权威科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获得自然科学2等奖,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他迅速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细胞膜转运和胞吐的研究基地,其中细胞膜电容检测技术平台、光解钙离子释放技术、全内反射萤光显微镜技术平台等都具有领先水平。

徐涛还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相继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以及科技部973等多项项目。

2003年,由于突出的科研成就,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生物物理学科的发展,他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入选"百人计画",并兼任该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实验室副主任。

科研创新

徐涛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系统地开展了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及囊泡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细胞内囊泡的分泌活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对于理解神经递质释放、激素分泌和免疫防卫等生理活动的机理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是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徐涛系统性的研究工作阐明了不同动力学分泌过程所对应的分子状态,揭示了分泌相关蛋白在囊泡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SNARE蛋白的作用模型。他证明了一条新的调控分泌的途径,提出了囊泡分泌的钙离子敏感性能被蛋白磷酸化所调控。反映该项成果的研究论文发表后,被特约评论文章评为"fascinating novel finding(新奇的发现)"。在此基础上,他又深入研究了该现象形成的机理,提出钙离子结合位点的减少是分泌致敏的原因。这些工作为解释突触传递和激素释放的可塑性提供了新的机制。他首次报导了在自然杀伤细胞(NK)上一种快速生成分泌型溶酶体的现象,该工作是第一篇在NK细胞上研究分泌特性的工作,对于理解NK细胞产生杀伤的信号转导和溶酶体的生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在囊泡分泌研究的方法学上作出了贡献,发展了活细胞中亚细胞结构的动态三维跟踪技术,为深入阐明分泌囊泡转运过程中涉及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技术基础,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近年来,徐涛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等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是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之一。

迄今,徐涛已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细胞》、《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欧洲分子生物学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转运》、《生理学杂志》、《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杂志》、《生物物理学杂志》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的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多次获得特约评论文章,被他人引用七百多次,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进取挑战

随着科研成就的进展,徐涛赢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学通报》特邀编辑,同时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

2004年9月,徐涛领衔担任科技部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总经费达2500万,将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务交与一个年仅34岁的科学家,在科技部并不多见。徐涛建立的实验室还被德国马普学会确立为中德马普合作实验室,也得到了中德科学中心的重视与资助。

2015年11月,获得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

河南大学论文组队发表时间

河南大学预答辩一般在4-5月和10-11月。预答辩指的是在正式答辩之前进行的答辩,通常是在正式答辩的前几个月展开,正式答辩一般是在研究生临近毕业之际进行,研究生一般是1月份或者7月份毕业。预答辩就是论文小组内部进行答辩,将自己的毕业论文和PPT向自己的导师和组内同学展示一遍,判断是否存在漏洞,然后再由导师给予相关的建议,并初步提出一些答辩问题,为后面的正式答辩做好心理准备。预答辩的目的主要是对毕业论文进行再一次审核以及让与学生体验答辩的过程,目的是发现错误,针对不足进行改进。

2022年河南大学硕士预答辩时间为2022年3月7日到4月15日。1.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通过后,由研究生本人向所在学科、专业提出预审和预答辩申请。2.导师或学科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论文特点,组织预答辩小组,硕士由3到5名研究生导师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3.预答辩前,预答辩小组中2到3名成员对其学位论文进行预审,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4.经过预审和修改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按正式答辩的方式进行报告,硕士研究生进行报告的时间为20到30分钟。5.预答辩小组采取评议方法做出通过预答辩、未通过预答辩或通过预答辩需修改的决议。对有争议者,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6.预答辩小组将评议意见填入河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修改情况登记表,答辩人保存电子版及纸质版。7.答辩人在提交盲审材料时,将预答辩情况表一并上报。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交毕业论文的通知为了做好2023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工作,确保自考生提交毕业论文上报数据格式规范、准确,现通知如下:一、时间安排及要求(一)2023年上半年提交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的考生需在2023年03月25日之前与各相关主考学院联系。(二)凡2023年上半年提交毕业论文的考生,请务必保持手机畅通,确保能联系到本人,如更换联系方式请第一时间告知主考学院联系人。二、申请条件主考学院根据《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手册》、《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成绩管理相关问题的通知》、《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2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考核的通知》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安排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和实习。对未考完专业计划设置理论课程不超过四门的考生可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考核。三、毕业论文格式相关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格式规范本模板仅供参考,各学院必须结合本院专业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的、适合本院专业特点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格式规范。论文主体内容包括:1.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2.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3.目录 4.正文 5.参考文献 6.致谢(根据需要) 7.附录(根据需要)(一)论文页面设置1.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要用A4复印纸双面打印。2.页边距:上边距2.8cm、下边距2.2cm、左边距3.0cm、右边距2.0cm。3.装订线:0cm、页眉1.8cm、页脚1.4cm、对称页边距。(二)页眉和页码1.页眉:可在顶部居中位置添加“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字样。2.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封面、中英文设计说明(论文摘要)和目录不编入论文页码。(三)封面请采用封面模板,下载后添加自己的信息。(四)论文摘要和关键词1.中文的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1行。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1)摘要:两字(三号黑体,加粗)。段前段后1行。独立一行,居中。(2)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3)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加粗)。段前空两个字符。(4)关键词正文:一般为3~5个,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3.英文的论文题目另起一页,二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1行。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格式、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五)目录1.目录:两字(三号黑体,加粗)。段前段后1行。独立一行,居中。2.目录正文:使用“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菜单中的“目录”项,选择各级标题设置(标题1、标题2、标题3)。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六)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正文1.正文格式表6.1 正文格式专业类型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正文字体格式三号黑体,加粗小三号黑体,加粗四号黑体,加粗小四号黑体,加粗小四号宋体小四号宋体行距段前段后1行段前段后0.5行段前段后0.5行1.5倍行距1.5倍行距1.5倍行距对齐格式居中(理工社科顶格)顶格顶格首行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理工、外语类1章1.1节1.1.1条1、款(1)–文经管法类一、(一)1(1)1)–(1)章节及各章标题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正文分章节(或部分)撰写,一般理工类每章应另起一页(使用“插入/分隔符/分页符),文科类换章可不换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2)层次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节”、“条”的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2.公式、表格、插图的使用(1)公式公式一律使用Office数学公式编辑器编写。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遇+、-、×、÷运算符号前转行,公式的序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2)表格文中表格使用如下示例格式编写。每个表格有表题(表序和表名),并应在文中进行说明,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题置于表上居中(五号黑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段前1行。表内文字说明(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中数据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用“²”、“同上”之类的写法。表头设计应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与表格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表格不加左右边线。表中若有附注时,用小五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写成:“注:1.…”。表6.2 公式(表格和插图)的使用序号设置名称题目格式对齐格式换行换页注意公式(第一章第一个)(1.1)序号公式右边行末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表格表1.1表序(空一格)表名五号黑体加粗,段前1行表上居中,句末不能加标点表头与表格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正文格式: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格不加左右边线。表中数据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表中附注序号只与表中附注有关注:1.…2.…小五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插图图1.1图号(空一格)图名五号宋体图题置于图下,句末不能加标点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图注小五号宋体置于图题之上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坐标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3)插图每幅插图均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五号宋体。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用小五号宋体。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插图编排: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4)坐标与坐标单位对坐标轴必须进行说明,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3.注释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不可行中加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列注号,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参考文献”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其后不加空格),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如下。1.普通图书[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示例:[1]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2.论文集、会议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示例:[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科技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R].报告地:报告主办单位,年份:引文页码.示例:[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Group[R]. Geneva:WHO, 1970.4.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引文页码.示例:[4]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示例:[5]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 1993-04-14.6.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示例:[6]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59-92.7.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页码.示例:[7]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8.报纸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8]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9.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9]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periodical/gbxb/gbxb99/gbxb990203.引用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如下表:表1 参数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报纸期刊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标志代码MCGNJDRSPDBCPEB表2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磁盘(disk)光盘(CD-ROM)联机网络(online)标志代码MTDKCDOL(八)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论文)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致谢”两字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九)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与论文正文密切相关的材料,可编入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附录中。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中的图、表、式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等。附表 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格式类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正文致谢致谢正文附录A附录A正文字体格式三号黑体,加粗小四号宋体三号黑体,加粗小四号宋体三号黑体,加粗小四号宋体行距段前段后1行1.5倍行距段前段后1行1.5倍行距段前段后1行1.5倍行距对齐格式换页,居中顶格换页,居中首行缩进2字符换页,居中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3年3月10日主考学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1.文学院:联系人:臧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wxyykb@126.com2.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591423686@qq.com3.体育学院: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26552926@qq.com4.外语学院: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huangf@henu.edu.cn5.音乐学院:联系人:金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bettyhuiking@163.com6.美术学院:联系人:郑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163.com7.教育科学学院:联系人:崔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jkycrjb@163.com8.经济学院:联系人:郑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15813500@qq.com9.商学院:联系人:崔老师联系电话: 邮箱: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