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发表量第一名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量第一名

应该是乾隆皇帝发表得最多。若问古代中国,谁是作诗最多的人,第一名非乾隆皇帝莫属。乾隆皇帝一辈子写诗大约40000多首,单论数量是完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这些大文豪的。当然说道质量,乾隆皇帝的这些诗歌可能都不能算得上是诗。

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皇帝,他的爷爷康熙帮他解决了外患的问题,他的爸爸雍正皇帝帮助他解决了内部财政问题,并且留下一大笔钱供乾隆皇帝挥霍,而且乾隆皇帝时期,整个天下还算太平,也不需要他怎么操持国政,因此乾隆皇帝的一生就是吃喝玩乐,六下江南,建圆明园,修四库全书。

一般的文人墨客,首先要考虑都是自己的生计问题,他们必须要参加工作,养活自己,因此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做诗。而乾隆皇帝,人家投了个绝世好胎,出生于帝王之家,25岁登基,他在继承皇位的过程之中也是一帆风顺,而且他还有超长待机能力。先后当了60年皇帝,后来退休之后又当了三四年的太上皇,实际掌权63年。

这么长的时间之内,他完全不用为生计,国事发愁,一门心思吃喝玩乐,而且他还喜欢附庸风雅,先后作诗40000多首,如果有知网,他还不每天发表N篇论文,反正无论他写得怎么烂,下面绝对有一大堆文人墨客,满清大小官员,给他评价绝世珍品,比肩李白杜甫,千古圣君,之类的评语,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乾隆再接再厉,创造更多的作品。

“被引次数”是指该篇论文发表后,截止目前被其他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引用的次数。

被引次数是指该篇论文发表后,截止目前被其他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引用的次数。

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文献被其他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的标志(或数据等)。中国的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是100名以外,这种现象是浮躁风、传统文化的影响、科学历史、科学技术上不成熟造成的。

论文引用的意义:

科学论文最后所引用的文献,在论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课题在开始进行研究前,必须对前人做过的工作进行系统的调研和追索,应该对整个课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调研结果应当表明自己所选的课题一定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是没有做完的,而且是有意义的课题。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孤陋寡闻而重复人家做过的工作。

同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必须不断追踪和课题相关的同行的进展,以修改或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切入点,一句话从事科研工作必须明白阅读是深入研究的基础“这一十分浅显的道理”。

论文引用率是指科学论文对文献的引用次数。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文献被其他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的标志(或数据等)。中国的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是100名以外,这种现象是浮躁风、传统文化的影响、科学历史、科学技术上不成熟造成的。

提高研究水平是提高引用的最重要前提,或者说尽量把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高档次杂志上,是有效提高引用的重要手段。论文引用文献大家都有个习惯,就是大部分作者们都喜欢引用比自己论文档次更高的论文为文献。

扩展资料

国内学者发表的论文引文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

1、没有大量阅读文献,对国内外动态了解不够,缺少创新;

2、为了增加论文数量,将一篇论文拆成2篇甚至更多;

3、对参考文献引用轻视或不重视;

4、无意或有意不引用国内同行的文献;

5、引用二手参考文献,自己没有阅读原文,故引用文献准确性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引用率

发表论文数量第一名

Phillips, Peter C B,约克大学的访问教授,现在在耶鲁大学。现在世界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心已经由LSE转到了耶鲁大学,这主要是Phillips, Peter C B的功劳。现在前100名的计量经济学家至少有5人是他的学生。

应该是乾隆皇帝发表得最多。若问古代中国,谁是作诗最多的人,第一名非乾隆皇帝莫属。乾隆皇帝一辈子写诗大约40000多首,单论数量是完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这些大文豪的。当然说道质量,乾隆皇帝的这些诗歌可能都不能算得上是诗。

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皇帝,他的爷爷康熙帮他解决了外患的问题,他的爸爸雍正皇帝帮助他解决了内部财政问题,并且留下一大笔钱供乾隆皇帝挥霍,而且乾隆皇帝时期,整个天下还算太平,也不需要他怎么操持国政,因此乾隆皇帝的一生就是吃喝玩乐,六下江南,建圆明园,修四库全书。

一般的文人墨客,首先要考虑都是自己的生计问题,他们必须要参加工作,养活自己,因此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做诗。而乾隆皇帝,人家投了个绝世好胎,出生于帝王之家,25岁登基,他在继承皇位的过程之中也是一帆风顺,而且他还有超长待机能力。先后当了60年皇帝,后来退休之后又当了三四年的太上皇,实际掌权63年。

这么长的时间之内,他完全不用为生计,国事发愁,一门心思吃喝玩乐,而且他还喜欢附庸风雅,先后作诗40000多首,如果有知网,他还不每天发表N篇论文,反正无论他写得怎么烂,下面绝对有一大堆文人墨客,满清大小官员,给他评价绝世珍品,比肩李白杜甫,千古圣君,之类的评语,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乾隆再接再厉,创造更多的作品。

就是个钱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61岁的杨教授不仅是数学系教授,还精通三门外语,健身数十年。凭借着严谨的教学,杨晓京很早以前就是清华的名人。

清华大学,杨晓京被称为“发论文狂魔”,是清华大学所有教授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学者之一,在数量上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清华现任校长邱勇。

据称,课堂上的杨晓京严肃高冷,不闲聊但喜欢讲冷笑话,然而笑点奇特——因为冷笑话都是和函数相关,那种只有学霸才能听懂的“数学冷笑话”。全程板书,从不用PPT,对学生严厉负责,很受学生欣赏的老师。

作为一名“资深清华人”,杨晓京始终牢记清华的“体育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健身,令这位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的老师,依然有着比一般年轻人更强壮的体质。

杨晓京教授的主要成果:

截止到2011年1月为止,共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8篇,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名列2002年度中国数学专业SCI论文发表篇数并列第一名)。

杨晓京教授是清华大学数学系发表SCI收录论文最多的教授,也是清华大学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最多的教授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杨晓京

科研论文发表量排名第一

根据统计数据,在2022年,中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8.4万篇,美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1.6万篇,英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3.1万篇,德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2.7万篇,澳大利亚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7万篇,法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6万篇,日本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3万篇,韩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0万篇,加拿大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0.8万篇,意大利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0.6万篇。

第一,我国的顶尖科学家非常多,第二,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发现,第三,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第四,中国人最善于写论文,第五,论文水平很高。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各国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数量如下:1. 中国:617,000篇2. 美国:416,000篇3. 印度:135,000篇4. 日本:103,000篇5. 英国:97,000篇6. 德国:96,000篇7. 韩国:75,000篇8. 法国:63,000篇9. 加拿大:43,000篇10. 意大利:42,000篇其中,中国以远超其他国家的数量位居首位,显示出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发展潜力。美国虽然在总数上落后于中国,但其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依然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他国家的SCI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说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加速。这些数据反映了各国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的态度和努力,也预示着未来科技创新的前景十分广阔。

说明中国近年来投身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也得到了认可,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事情。

发表论文数量国家排名第一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

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

具体到计算机科学: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2007.01.01-2017.2.28(十年)。

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

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

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

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

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如果它是我写的,自然地,我可能不会在世界上被找到。因此,我的发言并不奇怪。正是我们的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它也已在论文中显示。黄金无处不在。碰巧我们的中国是一块巨大的黄金。人们关注他,因此作为中国人,无需大惊小怪。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31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35万次,较2016年统计时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两位,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9.9%。

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各学科论文在2007—2017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据介绍,我国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占世界1/4,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三位。其中,截至2017年10月,中国高被引论文为20131篇,占世界份额为14.7%,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18.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69976篇,仍居第一位。英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25880篇,居第二位。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论文发表量第一

论文引用率是指科学论文对文献的引用次数。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文献被其他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的标志(或数据等)。中国的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是100名以外,这种现象是浮躁风、传统文化的影响、科学历史、科学技术上不成熟造成的。

提高研究水平是提高引用的最重要前提,或者说尽量把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高档次杂志上,是有效提高引用的重要手段。论文引用文献大家都有个习惯,就是大部分作者们都喜欢引用比自己论文档次更高的论文为文献。

扩展资料

国内学者发表的论文引文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

1、没有大量阅读文献,对国内外动态了解不够,缺少创新;

2、为了增加论文数量,将一篇论文拆成2篇甚至更多;

3、对参考文献引用轻视或不重视;

4、无意或有意不引用国内同行的文献;

5、引用二手参考文献,自己没有阅读原文,故引用文献准确性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引用率

亲爱的楼主:论文引用率是指科学论文对文献的引用次数。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文献被其他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的标志(或数据等)。中国的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是100名以外,这种现象是浮躁风、传统文化的影响、科学历史、科学技术上不成熟造成的。我觉得你从被引用频数上还是能初步判断他的学术水平的,当然现在有很多自引的,就是自己的一篇文章引用另一篇文章,如果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引用频次,那他的水平还是有待考察的祝您步步高升记得点击采纳为最佳答案哦,谢谢咯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

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

具体到计算机科学: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2007.01.01-2017.2.28(十年)。

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

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

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

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

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