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21岁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1岁发表的论文

他一心扑在研究上,没有因为取得了成绩而故步自封,仍然刻苦钻研,希望自己能研究出更多对国家有用的科研成果。

3月5日,《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第一作者均为中国科大10级少年班校友曹原。曹原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博士生今年年仅21岁。

2018年3月5日《自然》以背靠背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文章还配以第三篇文章作为评述前述成果。

MIT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

范德华异质结构是二元构筑单元垂直堆叠而成,在二维材料丰富的功能性基础上,可以实现更多的工程化操纵。其中一个方向,就是通过控制层间扭曲角度,来调控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子结构。

麻省理工学院(MIT)Jarillo-Herrero与曹原等人发现,堆叠的双层石墨烯中,电学行为对原子排列非常敏感,影响层间电子移动。对于物理学家而言,电学行为通常是由能量主导。而在这项研究中,单层石墨烯内原子间电子移动有关的能量在eV量级,而在层间的电子移动涉及的能量量级最多在几百meV。

上述研究成果来自3月5日刊发的两篇最新Nature,通讯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 Pablo Jarillo-Herrero和曹原等人团队在魔角扭曲的双层石墨烯中发现新的电子态,可以简单实现绝缘体到超导体的转变,打开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大门。

除了这两篇文章外,Nature杂志还配了Eugene J. Mele的评述。

Pablo Jarillo-Herrero(左)和Yuan Cao(右)

文章第一作者是个小鲜肉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两篇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MIT博士生曹原来自中国。今年年仅21岁,本科毕业于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

曹原1996年出生,籍贯是四川成都。2010年,14岁的曹原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考入蜚声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从中学时代起,曹原即受益于“超常教育”。

曹原2007年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该校主管超常教育的副校长为朱源。后者曾任教中科大少年班20多年。曹原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

2014年,曹原荣获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

天才代出的中国科大竞争激烈,少年班面对的是一大批杀手名捕。但是曹原却如鱼得水。

曹原在《计算物理》课遇到“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丁泽军教授(江湖上人称丁老怪)。丁老怪向新创校友基金会回忆曹原时介绍说曹原是“很聪明的家伙!本科时计算物理课程中的课题研究成果发了一篇文章,J. Mag. Mag. Mater. 355 (2014) 93-99。没花多少时间,也就是一个寒假就做完了”。

中科大物理学院教授曾长淦也证实“这是在我实验室混过的娃”。曾长淦回忆“(本科)在我们实验室还发了一篇PRB理论文章呢。当时就觉得他太厉害了”。

一位与曹原熟悉的少年班毕业生说:他实在是太强了,以前在科大就是传说级的人物。

三年读完小初高中的学业,进入中科院,21岁研究成果轰动国际学界,他就是曹真。在学习方面真的是一个神童。

复旦材料科学系 大四 学生张安琪   复旦“全能型学霸”张安琪火了,被誉为“门萨女神”。刚满21岁的她不仅是5篇SCI论文的第一作者,而且是新东方最年轻的托福老师,还是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的会员,数次担任门萨入会测试主考官。(资料:门萨俱乐部是做智力测试的国际组织,号称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大的、最为 成功 的智商俱乐部。)  从 大二 起,她还成为了国家认证翻译、中国译协会员。这位漂亮的美女“学霸”被称为复旦的“门萨女神”。女神不可怕,可怕的是女神还集美丽和智慧于一身。   获奖情况   中学时代曾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 山东 省十佳选手。   大一 参加GRE、TOEFL、 六级 均接近满分。  大一参加BEC Higher 证书 考试 ,获得华东赛区前15名,并作为唯一非英语专业选手代表 上海 参加亚洲剑桥商务英语(BEC) 演讲 大赛中国赛区决赛,获得三等奖。  本科期间发表多篇一区、二区SCI专业论文,作为唯一学术报告演讲人代表复旦大学参加U21本科生科研交流报告会。   绩点近满分 “学霸”“门萨女神”是这样炼成的:数倍 努力 +坚持   网友评论道:“喜欢张安琪,不仅她的美丽与聪明,更喜欢她为理想的不懈努力。” 如果你也想成为 人生 的胜利者,你该怎么做呢?  1、具备卓越的智商? 2、万人之上的情商? 3、来个干爹?抱个大腿? 4、重新投胎?  作为一名“全能型学霸”,张安琪的履历亮点满满。然而,“门萨女神”的名号却令她不安。她说,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成为新东方老师,对于她而言都不是轻巧的事。“我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张安琪强调。  自大一起,张安琪就加入了化学系陈萌老师的课题组做科研。当时,陈萌建议她写一篇综述试试手,总结纳米颗粒合成中用到的具有还原性和稳定性的聚合物。接下来的一个月,张安琪 阅读 了上千篇有关论文后完成初稿,得到的评价却是文章结构和用词太过青涩。她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几乎推敲和修改了综述中的每一句话,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之后的整整两年,张安琪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时间,逐字逐句修改了十几遍论文之后,她也阅读了几千篇文献,掌握了纳米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两年后,这篇综述发表在聚合物顶级SCI期刊上。  另一篇论文耗费了张安琪更多心血。大二时读文献的灵光一现令她兴奋不已,开始起早贪黑地做实验,每天 工作 16个小时,甚至春节都泡在图 书 馆,并 自学 编程 语言 ,独立开发新程序。最初,她的程序错误不断,建模也出现问题。但张安琪反复去找 计算机 学院的教授请教,终于开发出新的建模方法。  她说:在大学里,只有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而非天赋,任何时候比拼的都是坚持。  她的话对你来说是空话还是真正有意义的启迪,答案在你那里。你用行动践行了,就是真话,如果你这个耳听,另外一个耳出,那就是空话。

21岁发表论文

58岁,1964年出生。何金碧,陕西西安人,出生于1964年,现年58岁,毕业院校未知,后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3年下海经商,同年创办迈科集团的前身——西安迈科工贸有限公司,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迈科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一流的金属和矿物贸易商。何金碧先生以50亿元的身价位列《2022年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1221名,个人财富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亿元,全国排名上升290位。

曾国藩曾言,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被誉为“神童”的最年轻的5G核心技术研发者申怡飞 ,他的履历简单,只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将其做到极致。

他是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却也是低调追逐自己目标并奋斗不止实现它的年轻人,所谓“少年强则国强”, 申怡飞的年轻与学识就是资本,才能够在信息科学技术上开创属于中国人的康庄大道。

申怡飞是中国5G技术核心团队中最年轻的研发人员。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申怡飞,本有着可以恃才傲物的实力与底气, 他15岁就进入东南大学就读,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读研,21岁时顺理成章读博士。

求学之路可谓是顺风顺水,一路高歌猛进。与此同时申怡飞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申怡飞能够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尽情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也能在不断的前进中总结经验,一路成长。

苏轼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而申怡飞却天赋实力与坚韧意志并存,从4G再到接触5G,申怡飞一直有自己的节奏与步调,能够机智地抓住机遇,巧妙地迎接挑战。

幼是定基,少是勤学,15岁上大学

盖洛普优势定律即:你要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再放大自己的长处。而申怡飞的长处,就是在识字数算方面的天赋,且还能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申怡飞自幼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开始识字,也接触简单的数算。日积月累,申怡飞优于同龄人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于是就被当地的一所小学破格录取,提前入学。

提前入学既是对申怡飞已然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的能力的肯定,又在无形中为他设置了挑战。本就处于该是享受五彩斑斓童年的天真烂漫年纪,不知忧愁,嬉笑顽皮,不被密密麻麻的数算所包围,也不苦于课本知识难以消化。

但申怡飞却未曾因提早入学接触正规教育,就打乱了自己成长的节奏。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在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下,申怡飞能够学业与兴趣两者兼顾,忙时搞好课业,闲时学 拉二胡、下围棋 ,也不过多在意外界对他“神童”的称谓,只是一心一意,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父母对申怡飞这般自由式的教育,给了申怡飞足够的发挥空间,他一直有着符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合理规划和安排,从不单纯地投入枯燥的学习当中,一边学习,也一边兼顾爱好,这样反而让申怡飞的学习生活多了几分趣味性。

所以申怡飞才能顺利通过了少年班的考核,其才气也得到了大家的认证。接着年仅15岁的申怡飞主动报名参加了高考,并且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东南大学,主修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申怡飞的天赋异禀确实让他走得比其他人更快,但也不乏他自身的努力与坚持,才让他走得更稳。 申怡飞的发奋造就了他不俗的实力,他的求学态度也决定了他攀登而上的高度。 所以说到底,申怡飞的成绩是他默默力争上永不言弃的结果。

如鱼得水,确定目标,21岁读博士

申怡飞读研期间就发表过国际化论文,并掌握了三项国家级发明专利,他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再到后来申怡飞跟随尤肖虎教授的团队,获得了全球顶级的学术奖项和最佳学生毕业论文奖后,却仍旧保持努力,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追求“更上一层楼”。

申怡飞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答卷令人咋舌,也可敬可佩,让我们不禁感叹其的确天赋了得,实力不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是所谓天才,天赋只在其漫漫人生路上起到了三分之一的作用,剩下的还需要有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奋斗方向。

并能够一直保持着热爱与纯粹,不忘初心且奋斗不息,才能将那三分之一天赋的效用发挥出来,最终方能收获累累硕果。

申怡飞不仅清晰得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日后还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了事业,并且因为足够清醒与自省,初上大学时有过短暂的迷茫期,申怡飞也迅速调整了心态,得到宝贵的实践机会。

他师从中国4G技术的“掌门人” 尤肖虎 教授,明确了自己奋斗方向,所以申怡飞能够一路风雨兼程,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不断书写着他的漂亮答卷。

创新技术,5G时代引路人

申怡飞能够成为中国5G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更多在于他的技术创新与研发的能力出众。作为领导人,申怡飞带领小组不仅自主开发了芯片,还解决了数据传输的时效延迟问题,为5G行业添砖加瓦,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

作为研发者,申怡飞是当之无愧的中国5G技术研发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在他的研发成果被写进5G时代的标准时,申怡飞并未止步不前,他仍旧继续在改变中并创新技术,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有力且最新的技术支持。

这就是申怡飞无可取代的个人价值与意义,他在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熠熠生辉的明星,亦然是5G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 换句话来说,申怡飞年轻有为,才华正盛,而年轻既是申怡飞创新技术的资本,又是他继续开创更多技术的实力。

都说申怡飞二十出头的年纪,为何能够在技术上取得日新月异的成绩,还能在以5G技术为引领者的第四次 科技 革命时代里,成为引路人。 一是因为其与生俱来的天赋,二是因为他恰逢机遇,三是因为他想要为国家赢得荣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申怡飞的天赋不仅在于他在学业上的顺利,还表现于他懂得审时度势,及时确定恰当的人生目标,合理运用时间,无止境刻苦铭心勤奋的努力,厚积薄发,为实现心中的目标。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申怡飞在自我怀疑与迷茫之际,收到了尤肖虎教授抛来的橄榄枝,才会一头扎进信息科学里无法自拔。这是属于申怡飞的机遇,也是他选择直面的挑战,不过幸而,他的能力与实力也未曾让人失望。

申怡飞不仅是在所学专业上取得的史无前例的第一名的成绩,还能够掌握国家发明专利,如此种种,都只不过是申怡飞保持初心与纯粹目的的践行。

他想要展现的不是自己的天赋过人,才华出众,反而更多的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努力的成果,以实力不俗去诠释自己一直以来的勤奋,而不是被外界以其有天赋和贵人相助才得以有所成就去概括。

吴玉章说,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

所以申怡飞作为5G核心技术研发者,其志向是执著5G技术的研发,毫无疑问它会创造新世界。 这就需要以申怡飞为领头羊的这股青年力量,去为5G出一份力,发一点光,才能成为时代的引路人。

何金碧59岁。迈科金属成立于1993年,那年何金碧29岁。在此之前,他在一家企业供销处任职,并在采购工业原材料时第一次接触到铜,后来决定进入铜行业。何金碧曾讲述自己的发迹史称,迈科是国内第一批民营企业,当时看到国内城市化和基建需求潜力巨大,而有色金属行业高度依赖进口,便投身到这个行业。靠买卖铜线和精炼铜,他一步步发家。

无论你是哪国人,要在高水平的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只能用英语。这也是英语成为全球第一语言的根本原因。汉语如果想取代英语,中国的科技实力必须超过所有英语国家科技实力总和。

曹21岁发表论文

这是因为Nature上面要求的专业性比较高,而且一旦在上面发表过文章之后,就说明自己非常的有成就,同时这个专栏主要针对的就是一些西方的国家。

因为是Nature这个杂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自然文化杂志之一,在这个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声望,可以说是自然领域的权威杂志。杂志的声望高,门槛高,对于文章的要求也随之就高。

曹南薇现状:毕业后离开了物理学研究行当,转行做管理,在Phys Today等地方工作过。现在,曹南薇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高能物理研究生,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因为这样的平台是非常严格的,对于发布的文章会进行非常详细的鉴定,所以才说是非常难的。

21岁发表论文的博士生

2019年6月,我国著名企业华为公司向公众宣布了一条新的招聘信息,不同于常规的人才招募方式, 此次招募的对象是 “天才少年” 。

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计划中,他将从全球范围内,找寻20到30名天才少年,并且给予他们极高的薪酬。

如果这些年轻有为、潜力无限的新星,通过了各项严格审核以及重重考验的招聘测试的话,将拿到最低90万左右,最高201万的年薪。

对于刚刚毕业的学子来说,这样一份薪酬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也收到许多天才少年递来的简历。

当首批人员名单公之于众时,一位年仅27岁的博士毕业生引起了 社会 热议,因为他获得了高达201万的最高规格年薪 。

这个人就是华中 科技 大学14级博士毕业生左鹏飞。

1992年,湖北随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这个孩子就是左鹏飞。

对于左鹏飞的父母来说,喜得贵子自然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厚望。

从鹏飞两个字就能看出,他的父母希望孩子 健康 茁壮成长,日后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此,从左鹏飞刚刚上学开始,父母就对他的教育十分重视,经常督促他认真学好老师传授的知识。

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左鹏飞从小就养成了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认真记录笔记,放学后还会主动进行复习。

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左鹏飞虽然没有像许多天才少年那样,早早就在各种竞赛中闯出名声 。

但在他的班级和学校里,已经是老师和同学都一致认可的好学生,这种优秀不仅因为他成绩名列前茅,更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十分突出。

尤其在数学和理科知识的学习上,别的同学需要一个月掌握的知识,左鹏飞几节课的时间就能融会贯通。

从那时起,左鹏飞的身上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计算能力。

在随州一中的三年学习时间中,左鹏飞的成绩始终稳定保持在全校前列,这也让他顺利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发挥。

当高考成绩公布后,左鹏飞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来到了华中 科技 大学计算机专业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涯。

华中 科技 大学作为我国知名的学府, 其计算机专业也是全国知名的重点培养学科 。

多年以来,从这个专业走出的学子,既有在科研领域不断创新的学者,也有成功取得高薪,入职顶尖企业的人才。

刚刚从家乡随州来到大学的左鹏飞,面对众多与自己一样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时间也产生了不适应的感觉。

但这种不适应的状态,很快就被繁忙而充实的学业生活所填满, 面对着一本本复杂的专业课程书籍,左鹏飞开始了新的征程。

不同于高中时的一枝独秀,在大学里,他拥有了许多学习上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相互结伴在图书馆中探寻知识的奥妙。

对比如今许多大学生,左鹏飞的大学生活显得重复且单调。每天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图书馆和 体育 场就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在别的同学醉心于网络 游戏 的时候,左鹏飞始终没有失去从小到大一直保持的学习习惯。

这种自律和勤勉的品质,让左鹏飞在大学时的成绩也十分突出,即便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2014年7月,左鹏飞大学四年的时光匆匆飞逝,转眼就到了面临毕业抉择的时刻。

华中 科技 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拥有了一块不错的“敲门砖”,能够吸引不少大企业前来招生。

因此,左鹏飞身边不少好友都选择了步入 社会 ,尽早在 社会 中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班级里也有不少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通过出国、考研等方式,继续在校园的象牙塔中就读。

但左鹏飞却和所有人都不太一样,四年苦读为他争取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就是跳过硕士阶段,在本校攻取博士研究生学位 。

在任何一个高校中,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都是极为难得的机会,这不仅要求他成绩优异,更要在学术上展露出了极高的天赋。

而左鹏飞正好满足了所有的要求,拥有了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不过,这个选择也让他产生了一些犹豫。

博士生与硕士生不同,攻读博士学位并非2、3年就能结束,4、5年能够毕业就很不容易 。

左鹏飞担忧自己难以在学术上取得成绩,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硕士学位的资格。

在和老师进行多次长谈后,左鹏飞最终还是决定在有限的青春岁月里,为自己的梦想进行拼搏,争取早日拿到博士学位。

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左鹏飞来到了华中 科技 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了华宇教授的学生。

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 华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存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方向有很深的研究 。

他不仅在国内主持多个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更是国际期刊FCS和JCN的编委成员,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发表学术报告。

来到华宇教授门下,左鹏飞深感千里马遇伯乐的喜悦,老师不仅研究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治学态度更是无比严谨和认真。

作为年仅21岁的博士研究生,他在专业基础上与同门学子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再次激起了左鹏飞奋进的动力。

在华宇教授所带领的信息存储系统实验室中,左鹏飞的科研生涯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博士生的研究生活与本科生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生活节奏上,更体现在学习方式中。

在大学本科里,课堂教授知识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书本信息、老师教授是提高自己最重要的渠道。

但在博士研究生活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仅仅是“教”与“学”,而是自主寻找研究方向和内容,老师给予点拨和启发。

由于左鹏飞没有经历过研究生学习阶段, 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弥补自己所欠缺的基础知识和实验经验 。

为了让自己的研究和学习更加有效率,左鹏飞给自己设定了严格的时间规划,保证当天制定的学习任务全部完成。

从8点起床开始,左鹏飞就会进入实验室当中,开始今天的学习计划,直到11点半再去食堂就餐。

经过短暂的午休后,下午两点半左鹏飞又会回到实验室,直到晚上6点再去吃晚饭。

吃完饭后,左鹏飞又会来到实验室进行自己的研究,直到今天的任务全部完成。

在左鹏飞的时间计划表中,没有多余的外出和 娱乐 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实验和研究学习上。

这份近乎苛刻的自律,也为左鹏飞带来了应有的回报,博一结束后,他的知识储备和实验能力,已经不再是他研究的短板。

面对进步如此神速的学生,华宇教授也不由得感叹后生可畏, 与此同时,老师也对他有了更高的期待。

但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在向前奋进的道路上,挫折与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博二到博三这两年时间,就是对左鹏飞的人生考验。

在博士生就读期间,学生发表的学术成果是衡量一个人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其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

进入博士二年级后,左鹏飞的同门师兄弟已经开始逐步产生研究成果, 在国内、国际期刊中发表论文 。

但左鹏飞在此时却遇到了研究上的瓶颈,一直以来,他所研究的方向聚焦在计算机非易失性内存领域。

简单来讲,我们平常使用的电脑、手机等设备, 在断电后会存在数据丢失问题,而非易失性内存则能改变这种情况。

但由于目前非易失性内存使用的存储介质还比较新颖,相关技术还不完善,无法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左鹏飞研究的内容正是针对这一领域的相关技术,他的研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但随之而来的难度也非常大 。

从博士一年级到博士二年级的一年里,左鹏飞撰写了相关领域的一篇研究论文,但却始终没能被任何期刊收录。

换做其他同学,很可能选择更改研究方向,或者重新寻找研究内容,但左鹏飞却并没有选择放弃。

就像他后来接受采访时所说, “既然选择了科研道路,我就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在这个研究领域留下自己的姓名。”

为了继续打磨自己的研究,从博士二年级到博士三年级的时间中,左鹏飞全身心投入到了这篇论文的数据更正、内容修改当中。

即便身边的同窗好友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也没有因此而动摇自己的研究信念,而这最终也为他带来了丰硕的回报。

经过这一年时间的沉淀、打磨, 左鹏飞的研究成果终于取得了质的进步,并且得到了学术期刊的收录 。

古话常说,万事开头难,无论是生活遇到困难,还是学术研究中遭遇瓶颈,最难的往往是最初始的阶段。

一旦成功迈过了那道艰难的门槛,之后的路就会从崎岖小径变为宽阔的阳光大道。

左鹏飞第一篇论文成功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计算机领域激烈的讨论,此后,他的学术成果如泉涌般不断喷发。

这样的学术成果,不仅为左鹏飞赢得了荣誉,也为华中 科技 大学计算机领域研究实现了两个“零”的突破。

在此之前,华中 科技 大学还没有人在 OSDI与MICRO 两个顶级期刊中发表学术成果,左鹏飞是学校 历史 中的第一个人。

这样优异的学术成果产出,不仅让整个实验室感到羡慕,更让无数计算机领域从业者感到震惊。

单从天赋角度来说,华宇教授并不认同“天才少年”的说法,中国茫茫人海中,天纵奇才大有人在,但像他一样勤奋的天才却寥寥无几。

无数天资过人的少年,在逐渐长大的道路上失去了方向,成为“伤仲永”的悲哀 。

之所以左鹏飞能取得这样优秀的研究成果,绝不是“天赋”这两个字简单的文字能够概括,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他的自律与努力。

从本科毕业就进入实验室以来,老师见证了他的成长,更加明白这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一周七天规律的作息生活,没有额外 娱乐 的高强度研究, 这些不过是大家能够看到的努力,背后一次次的自我怀疑才是内在的痛苦 。

众人只能看到站在聚光灯下,接受荣誉赞誉的获奖者,但却无法看到深夜在实验室中反复思考的左鹏飞。

博士五年时间里,左鹏飞发表学术成果十余篇,成为了同学眼中“大神”般的存在。

老师们也十分欣赏左鹏飞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甚至多次在讲堂中将他作为优秀案例勉励后辈学子。

2019年,左鹏飞带着取得的无数荣誉,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博士学位,结束了自己的校园生涯 。

本科毕业时,左鹏飞心中对未来还存有些许迷茫,如今,他终于到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人生时刻。

毕业季是每个学子都要面对的人生路口,有的人忙忙碌碌却始终找不到心仪的岗位,有的人却早已成为了各大公司的“香饽饽”。

显然,左鹏飞属于这两类人中的后者 。

从他临近毕业季开始,就有不少互联网公司前来询问他的想法,其中就有阿里、腾讯等知名企业。

从2015年开始,华中 科技 大学就与华为公司达成了诸多合作协议,因此这里不少毕业生会选择华为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左鹏飞在投递简历的时候,也像其他人一样,向几个较大的 科技 公司表达了兴趣,并且全部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正当他准备做出抉择的时候,华为公司的面试官却告诉了他一项其他的招聘计划,那就是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

凭借他在计算机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完全能够符合这项招募计划的全部条件,只要认真准备笔试、面试,一定能顺利通过。

得到这样的消息后, 左鹏飞也没有过多犹豫,投递了华为公司首席技术官这一职位 。

没过多久,华为公司便立刻给予了左鹏飞回复,不仅十分欢迎他的到来,甚至给这个应届毕业生提供了高达201万年薪的天价薪酬。

在此之后, 腾讯、阿里等各大公司纷纷再次向左鹏飞抛来橄榄枝,甚至有公司表示会给他更高的薪酬 。

许多人向左鹏飞建议,前往向他提供更高年薪的企业,但左鹏飞却并没有听从这样的意见。

但对于左鹏飞来说,薪酬只是自己进行考虑抉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工作之后的内容以及是否与自己的研究相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左鹏飞对于自己的未来,早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

华为公司作为我国在5G 科技 领域的“领头羊”企业,其在科研工作上每年都会投入极大的资金和资源倾斜 。

这对左鹏飞来说具有超过金钱之外的吸引力,毕竟科研工作才是他心中需要追求一生的事业。

就像左鹏飞在此后接受采访中所说的那样, 他的理想是今后为企业界提供更多的技术进步和 科技 创新,推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在更长远的时间里,他会以图灵等划时代的大师作为精神榜样,推动整个人类的技术进步,让计算机技术为更多人带来更好的服务。

得到华为的天价年薪后,左鹏飞的名字开始被媒体和更多人所熟知,这也让他的家人感受到了荣耀。

在这个到处宣扬金钱至上、知识无用的年代, 左鹏飞的故事就像一本古老的卷宗,提示着后辈应当如何对待知识与学习 。

单单一纸文凭确实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自律的生活、勤勉的学习、坚持的态度,永远不会辜负你的付出。

当你独自走过那些埋头苦读的日子后,前方迎接你的阳光是其他人难以感受到的温暖与明亮,是命运对你向前奔跑的最好奖赏。

3月5日,《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第一作者均为中国科大10级少年班校友曹原。曹原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博士生今年年仅21岁。

2018年3月5日《自然》以背靠背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文章还配以第三篇文章作为评述前述成果。

MIT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

范德华异质结构是二元构筑单元垂直堆叠而成,在二维材料丰富的功能性基础上,可以实现更多的工程化操纵。其中一个方向,就是通过控制层间扭曲角度,来调控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子结构。

麻省理工学院(MIT)Jarillo-Herrero与曹原等人发现,堆叠的双层石墨烯中,电学行为对原子排列非常敏感,影响层间电子移动。对于物理学家而言,电学行为通常是由能量主导。而在这项研究中,单层石墨烯内原子间电子移动有关的能量在eV量级,而在层间的电子移动涉及的能量量级最多在几百meV。

上述研究成果来自3月5日刊发的两篇最新Nature,通讯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 Pablo Jarillo-Herrero和曹原等人团队在魔角扭曲的双层石墨烯中发现新的电子态,可以简单实现绝缘体到超导体的转变,打开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大门。

除了这两篇文章外,Nature杂志还配了Eugene J. Mele的评述。

Pablo Jarillo-Herrero(左)和Yuan Cao(右)

文章第一作者是个小鲜肉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两篇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MIT博士生曹原来自中国。今年年仅21岁,本科毕业于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

曹原1996年出生,籍贯是四川成都。2010年,14岁的曹原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考入蜚声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从中学时代起,曹原即受益于“超常教育”。

曹原2007年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该校主管超常教育的副校长为朱源。后者曾任教中科大少年班20多年。曹原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

2014年,曹原荣获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

天才代出的中国科大竞争激烈,少年班面对的是一大批杀手名捕。但是曹原却如鱼得水。

曹原在《计算物理》课遇到“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丁泽军教授(江湖上人称丁老怪)。丁老怪向新创校友基金会回忆曹原时介绍说曹原是“很聪明的家伙!本科时计算物理课程中的课题研究成果发了一篇文章,J. Mag. Mag. Mater. 355 (2014) 93-99。没花多少时间,也就是一个寒假就做完了”。

中科大物理学院教授曾长淦也证实“这是在我实验室混过的娃”。曾长淦回忆“(本科)在我们实验室还发了一篇PRB理论文章呢。当时就觉得他太厉害了”。

一位与曹原熟悉的少年班毕业生说:他实在是太强了,以前在科大就是传说级的人物。

2018年3月5日,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以背靠背的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Jarillo-Herrero教授课题组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此外,网站还专门配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Eugene J Mele对这一重大突破的评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篇重磅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来自中国的21岁博士生曹原。

曹原,本科毕业于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后赴美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生,现在,他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

在2018年的3月,一个人闯入了我们大众的视野,一名叫曹原的中国人,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关于石墨烯的论文。我们知道《自然》期刊一般上人是很难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论文的,而年仅21岁的曹原却凭借着这篇论文成功入选该刊2018年十大科学家的榜首,而且还是登上该刊最年轻的中国人。

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在成都生活不久就随着自己的父亲进入到了当时正在飞速发展的深圳。来到深圳后,曹原也是非常的好学,从小学习成绩也是非常的优秀,并且在小的时候就对机械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曹原小的时候就喜欢搜集一些电子产品自己拆卸后又重新组装,可能别的家长会反对这样的事情,而曹原的家庭却非常的支持,经常在深圳电子厂能够看到曹原的身影。由于成绩很好,曹原在别人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初中的知识了。

在学校上曹原仍然是非常喜欢拆东西然后再组装,后来老师觉得他非常不一般,于是就将他举荐到了中科大的少年班。来到中科大少年班后曹原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把高中所有的课程学习完了,而且还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科大的物理班,而这个时候曹原仅仅只有14岁。在中科大中,曹原被这名的环境深深影响了,在大学里他到了美国的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学习,而且还去过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超导体一直就是物理学上的一道难题,但是在2017年的时候,曹原在研究中发现石墨烯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具有超导性。在无数次的实验中,他失败了无数次,但是曹原却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直到2018年的时候,曹原才得到了成功。曹原的论文发表后,就引起了世界上五里界的震惊,人们都不敢相信,得到这个成果的中国人年龄仅仅只有21岁。而且曹原也是非常的刻苦好学,虽然自己取得了成功,但是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继续深入的自己的研究,能够在有生之年得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他这一生的目标。

现在,距离曹原发现的成果也有了一年的时间了,而曹原仍然在麻省理工继续学习,他仍然在为石墨烯做着进一步的研究。曹原虽然年轻,不是不骄不躁,能够孜孜不倦的却学习,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干着一件事情,这是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中国物理学能够在世界上保持重要地位的重要因素。

大家认为曹原厉害吗?

21岁自然论文发表

生平1942年1月8日 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 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英国天文学家福雷德·霍伊尔(1915-),霍金青少年时代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是这里的天文学教授。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 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涨的宇宙。 1970年 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 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 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8年 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 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在2018年的3月,一个人闯入了我们大众的视野,一名叫曹原的中国人,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关于石墨烯的论文。我们知道《自然》期刊一般上人是很难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论文的,而年仅21岁的曹原却凭借着这篇论文成功入选该刊2018年十大科学家的榜首,而且还是登上该刊最年轻的中国人。

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在成都生活不久就随着自己的父亲进入到了当时正在飞速发展的深圳。来到深圳后,曹原也是非常的好学,从小学习成绩也是非常的优秀,并且在小的时候就对机械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曹原小的时候就喜欢搜集一些电子产品自己拆卸后又重新组装,可能别的家长会反对这样的事情,而曹原的家庭却非常的支持,经常在深圳电子厂能够看到曹原的身影。由于成绩很好,曹原在别人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初中的知识了。

在学校上曹原仍然是非常喜欢拆东西然后再组装,后来老师觉得他非常不一般,于是就将他举荐到了中科大的少年班。来到中科大少年班后曹原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把高中所有的课程学习完了,而且还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科大的物理班,而这个时候曹原仅仅只有14岁。在中科大中,曹原被这名的环境深深影响了,在大学里他到了美国的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学习,而且还去过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超导体一直就是物理学上的一道难题,但是在2017年的时候,曹原在研究中发现石墨烯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具有超导性。在无数次的实验中,他失败了无数次,但是曹原却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直到2018年的时候,曹原才得到了成功。曹原的论文发表后,就引起了世界上五里界的震惊,人们都不敢相信,得到这个成果的中国人年龄仅仅只有21岁。而且曹原也是非常的刻苦好学,虽然自己取得了成功,但是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继续深入的自己的研究,能够在有生之年得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他这一生的目标。

现在,距离曹原发现的成果也有了一年的时间了,而曹原仍然在麻省理工继续学习,他仍然在为石墨烯做着进一步的研究。曹原虽然年轻,不是不骄不躁,能够孜孜不倦的却学习,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干着一件事情,这是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中国物理学能够在世界上保持重要地位的重要因素。

大家认为曹原厉害吗?

因为Nature杂志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很高,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内杂志上发表,国际上有部分学术机构会不认可,因而发表在Nature上是对于这个少年学术成就的极大肯定。

因为是Nature这个杂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自然文化杂志之一,在这个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声望,可以说是自然领域的权威杂志。杂志的声望高,门槛高,对于文章的要求也随之就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