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摄氏度的规范打法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摄氏度的规范打法

摄氏度℃,完整打法,符号里找,也可以°和大写字母C组合成。

℃,打法如下。

1、选中【搜狗输入法】的自定义状态栏的软键盘图标【输入方式】。如下图所示:

2、选中【特殊符号】。如下图所示:

3、选中【数学/单位】。如下图所示:

4、选中需要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摄氏度的来源:

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在1742年创立温标时,为了避免测量低温时出现负值,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记为0度,把冰水记为100度,当时没有°C符号。这个规定和现行的摄氏温标刚好相反,在使用中,人们感到很不方便。

后来的一些科学家,将其改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定为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度,其间分成100等分,1等分为1度。其中著名博物学家林奈也使用了这种把刻度颠倒过来的温度表,并在信中宣称:“我是第一个设计以冰点为零度,以沸点为一百度的温度表的。”

word文档中打出摄氏度℃符号的方法:

操作演示版本word2019

1、首先打开word然后选择插入,如下图所示:

2、之后再选择【符号】如下图所示:

3、再选择【符号栏】如下图所示:

4、在符号栏下拉找到【℃】然后鼠标左键双击如下图所示:

5、双击之后word文档中就会出现℃符号,如下图所示:

毕业论文中摄氏度的符号写法

温度的写法是℃。

体温单的书写要求,体温单的眉栏项目、日期及页数均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眉栏项目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晰。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入、转出、出院、死亡及请假等项目。

相关写法:

中文摄氏度的写法:℃,是一个整体的符号,字符代码:2103。

英文摄氏度的写法:°C,是两个符号的组合。

其中,度:°,是一个符号,字符代码:00B0,而不是o(字母O的小写)的上标。

C:就是大写字母,是Celsius的简写。

就和打出的字写法是一样的:℃。

先在左上角写一个小圈,再在右边写个“C”字。摄氏度是温标单位,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温标之一。

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摄氏温标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其间平均分为100份,每一等份为1度,记作1℃。

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是摄氏温标(C)的单位,摄氏温标(C)与华氏温标(F)的换算式是:

C=(F-32)÷,F=×C+32

比如:

0 °C=(×0+32)°F=32 °F

30 °C=(×30+32)°F=86 °F

104 °F=[(104-32)÷]℃=40 °C

320 °F=[(320-32)÷]℃=160 °C

1°C=°F(华氏度)

1°C=(开氏度)

1°C=°Ra(兰氏度)

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度来源于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于1742年提出的,其后历经改进。摄氏度的含义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3、温度微观上来讲是用来量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摄氏度论文格式

相信有关于英国论文写作的格式问题同学们早已有所了解,英国论文对于格式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细心,所以英国留学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一些写作格式的习惯,如能养成这些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对于今后的论文写作帮助是非常巨大的,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关于英国论文写作格式的习惯。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英文论文写作也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平时一定要注重论文的格式。高度重视论文的格式,养成规范写作的好习惯。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但是有经验的写作者对格式是非常敏感的,扫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另外,在投稿阶段,编辑是不会修改格式的。一般而言,你提交的论文会原样送到审稿人手里,一篇论文格式错误连篇立刻会给审稿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别人会认为你要么不专业,要么不认真。英国留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要等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才来纠正。摄氏度的输入法,插入字符”°”(代号B0),快捷键shift+ctrl+@再按space,再加大写英文字母C,任何情况下不要用搜狗字符。数字和单位之间空一格,如5 nm;百分号不是单位,不空格,5%;但是质量百分数和体积百分数就被视为一种单位,要空格了:5 wt%, 5 vol%单位最好采用负指数并全文保持一致,如5 m s-1(5 m/s),不推荐用斜线“/”的原因是遇到这样的单位mA h-1g-1用斜线会很麻烦,如1 mA/(hg)。单位前面只能接数字,如果是其他限定词,需要把单位拼写出来,如:several millilitres, a few micrograms1–4 mA 而不是 1 mA–4 mA, 但是from 1 to 4 mA, 不是from 1–4 mA毫升的升一般用大写:mL物理量一般用斜体表示,如温度T,单位不能用斜体,如特斯拉T; 需要加斜体的还有立构前标(cis, E, D), 空间群(C2v),tert-butyl, tBu,N,N-;拉丁语不用加斜体,in situ, etc(这个根据期刊要求,wiley和ACS都不需要加斜体)稿件的字体一般选择Times New Roman或者Arial (Helvetica), 不要使用奇奇怪怪的字体;图片中的字体(含a,b,c,d和图片中的指示性说明,scale bar)包括Origin的坐标轴及图注要使用非衬线字体(如Arial),不要用Times New Roman等衬线字体。一般情况下,a,b,c,d不加括号(除非有特殊的格式要求,比如Science就全是大写)顶格书写,段与段之间空一行,记得加页码注意短划线(en dash, 字符代码2013),连字符(hyphen, 00AD),负号(minus sign, 2212)和破折号(em dash, 2014)的区别。很多人都会把连字符当做短划线用,数字之间表示范围应该用短划线,而不是连字符或者负号。连字符用在如J-V曲线(注意斜体)这样的地方英文的破折号是中文的一半长,英文里的省略号只有三个点(就是三个句号)…除了DNA等少数情况外,题目中一般不出现缩写;所有的缩写第一次出现都要定义,在摘要中出现的在正文中要重新定义,如carbon nanotube (CNT),如果是复数情况应该写成,carbon nanotubes (CNTs)。缩写越少越好,这样是方便读者选择性阅读,否则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拿到一篇文章从中间看,出现一堆不明就里的缩写,又要从头去找,很麻烦。只有频繁使用或者样品代号的需要用缩写,只出现一两次的不要用缩写缩写和阿拉伯数字不能置于句首,要用对应的单词。例如如果放在句首要写成Figure 1;3 samples 如果放在句首要写成Three samples英语里没有顿号,行使顿号职能的是逗号,如果有多个项目并列,最后一项之前要加and, and 之前要用逗号,如:A wide variety of carbon materials have been developed such as active carbon, carbon nanotubes, graphene, and carbon foam. 如果只有两项直接用and连接。缩写要加点,如Fig., ., et al. . 但是句末的缩写的那个点相当于句号。., ., etc.等多用于表格和图注,正文中尽量写全称,that is, for example, and so forth.正文里列举的数字要加双括号:Using carbon nanotubes in electrodes has three advantages: (1)…; (2)…; (3)….pH的p是小写,H是大写商标首字母要大写:Teflon, Nylon,其实还是推荐写标准名,Teflon就直接写聚四氟乙烯正文里不要使用缩略形式:doesn’t=does not, can’t=cannot(注意can和not中间没有空格),isn’t=is not以上对于英国论文写作格式习惯的讲述相信同学们都会有点熟悉,但是就是在平时的写作中没有多加注意,所以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就要好好的养成这些良好的英国论文写作格式习惯了,也唯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写作英国论文。

没有有要求加空格的规定。

论文格式在以下部分有要求:

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其中部分(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扩展资料:

部分格式要求:

1、题目

题名规范。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命题方式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2、作者

署名规范,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3、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4、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搜狗拼音直接打:摄氏度,选第5个。

不同论文要求不一样吧,在别人的回答有说:一般情况下数字与单位之间需要空一格,但是单位是温度和%时,不需要空。只有这两个例外。

毕业论文中摄氏度前面需要空格

不同的论文,不同的杂志期刊应该要求不一样吧,看到别人有这样说的:一般情况下数字与单位之间需要空一格,但是单位是温度和%时,不需要空。只有这两个例外。

一般情况下数字与单位之间需要空一格,但是单位是温度和%时,不需要空。只有这两个例外。

有空格。根据国际常识,数字、英文单位的话,除了摄氏度和百分号不需要空格外,其余的都是需要空格的。在平时输入文本时,按一下空格就可以起到空出一个格的作用,还有就是播放器的暂停播放功能,在许多播放器或网页在线视频中空格键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在视频进行中按一下空格键多数可以控制暂停和播放。

根据国际常识,一般数字+英文单位的话,除了摄氏度和%不需要空格外,其余的一般都是需要空格的。

常用的英文单位

姓氏的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正确格式如下:

1、单一作者:英文格式为“(作者姓氏,发表年份)”,中文格式为“(姓名全名,发表年份)”。

2、两名作者:作者姓氏必须以他们的名字在其发表文章内的顺序来排序。若两个作者都在括号内引用,名字中间需加上“&”符号,也可用“and”、“和”进行连接,取决于期刊格式。若在句首引用则使用“and”以及“和”。

3、一篇文献有三名作者及以上,则只列第一位作者,英文用“et al.”指代剩余作者,中文则使用“等”。

4、若采用数字上标式引用,较为简单。多篇文献,用逗号隔开,连续的引用则使用“-”简略。主要注意文中的数字顺序对应文末的文献顺序。

注意事项:

不同期刊,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毕业论文对格式的要求不尽相同。引用类型主要分为期刊(Journal)、书籍(Book-Chapter)、专利(Patent)、会议(Conference)和毕业论文(Thesis)等。

强烈建议使用文献管理软件,通过选择格式类型自动填充。这样能省去大量繁琐的整理文末文献格式的工作。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分析

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以下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分析,欢迎阅读借鉴。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1.参考文献原则上一律不得少于15条,其中英文不得少于5条。文献目录应另页书写,外文文献编排在前,中文文献排后。英文以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按字母顺序(若第一个相同,则看第二个,以此类推),汉语以姓氏的声母按音序排列。

2.参考文献页行间距仍为倍。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第二行需空格,英文空4个字符,汉语空两个汉字。

3.外文文献的书名,所载的期刊杂志名,论文集名及博士论文名用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文献中论文题目(不用斜体)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其他字母一律小写(Time New Roman, 五号,倍行距)。

4.论文的一级标题加粗,其他各级标题不加粗。

5.正文小标题与正文之间不留空行。正文中段与段之间也不留空行。

6.正文中引用原文超过四行以上者,叫大段摘引(block quotation),引文须另起一行,独立成段,无需引号。右缩进4个英文字符,用5号。页面行间距为倍。

7. 页码的标注:版权声明、摘要、目录、致谢用小罗马字标页码(i,ii,iii)开始排列,正文部分(包括参考文献和附录)用阿拉伯数字标注(1,2,3)排列页码顺序:

8.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都要另起页。

9.致谢页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如在论文中使用了别人拥有版权且授予了你使用权的材料,也要在此致谢。也可以在此向父母或亲人致谢。致谢二字居中,四号宋体字〈加黑〉;致谢具体内容使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行间距全部采用倍。致谢内容只可用英文书写。

10.字体:

汉语字体:宋体;英语字体:Times New Roman

字体和字号:大标题采用小四号,加粗,次标题和正文采用小四号字。

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大多在文后会列有参考文献(注意一般不宜写成参考书目或参考资料,因为后两者会有过窄或过宽之嫌),但在实际撰写时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教师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老师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老师订了一年《人民教育》,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2004年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定规;(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⑴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⑵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⑶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⑷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⑸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本论文为您写中国姓氏起源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中国姓氏起源、流变和姓氏学概述〔摘要〕中国姓氏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母系氏族社会,先有姓。至父系氏族社会始有氏。此后至春秋时代,氏尊而姓微。战国时代姓与氏通用而不分贵贱。秦汉及以后,姓氏合二为一或并言。具体的姓氏来源成千上万。迄今姓氏有两万余个,按逻辑归纳有17类,其分布以中国为主,遍及世界193个国家。历代因门阀与赋税的需要,皆重姓氏学。姓氏学研究发轫于春秋(以《世本》为代表),兴起于两汉,继起于东晋南北朝(以南朝梁和北朝北魏为代表),兴盛于唐宋,复兴于明,鼎盛于清,全盛于当代(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始)。《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一书具有四个特点和两大价值。值做到一读。〔关键词〕姓氏起源流变姓氏学姓氏辨类四个特点两大价值接到衡阳胡秀华先生送来的《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书稿将近一年了,我迟迟未敢下笔作序。这部书洋洋260余万言,是胡先生十几年心血的结晶,我如随意涂鸦,将有损本书的光彩。因此,当时我便建议他去请何光岳先生作序,他说是何光岳先生特别推荐来请我的。本书不但部头大,书中参考与征引书目多达150余种,需要稽核查证;本书对500个姓氏进行了概说与探源,并于每个姓氏后都编有名人传记,他所运用的资料覆盖了二十六史和历代的方志及私家着述,吾非博闻强志之人,许多地方都逼使我重温旧典。功课做完之后,尽管才疏学浅,我还做到写几句话以就教于读者诸君。一、姓氏起源、流变与姓氏学关于我国姓氏起源,古今许多姓氏研究的专书都有探讨。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或纵不能达远古,或中不能明朝代,或源不能识类别,或横不能见联系,总之是不成系统,不够完善。胡秀华先生的这本书,于单个姓氏探源考订用心良苦,限于他本书的体例,也未便从总体上付诸系统的论述。我遂借弁言之机,对姓氏起源与流变,乃至姓氏学的情况,做一总体的鸟瞰。或略补姓氏研究之缺,亦祈于读者有所裨益。世界万事万物各有其本源与发展,但在地球上,如果没有人类对它们的关注,便都不会有文献历史。以此为前提,我们可以说,没有人就没有历史。文献历史,是通过文献记述的人及其与人相关联的事物的本源与发展。人是人类区别于低级动物的总称,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有其个性特征,但如果每一个具体的人没有一个专属于他的符号,便无法进入集体的劳动与生活,也无法进入文献历史,因此,姓名便应运而生。人类是先有姓而后有氏然后而有名字的。人的姓氏是随着从古猿到猿人,到智人(古人),到新人(现代人)的进化的需要而产生的。亚洲南部与非洲北部相邻地区的古猿,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生存发展中,大约在七八百万年前有部分幸运者便变成了猿人。他们是“正在形成中的人”,是能够“拿棍棒的猿群”。这一时期,恩格斯称其为人类的童年,即“蒙昧低级阶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描述他们“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的,没有任何家族,在这里只有母权能够起某种作用。”(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云南省禄丰新生代上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八百万年。说明中国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在早更新世三百万年至中更新世二十至三十万年前,猿人为了生存,在劳动中改变了自身本质,已进化为直立人,即“完全形成的人”。这时的猿人能用火,制造劳动工具,血缘同辈通婚,它是人类蒙昧中级阶段。猿人从能够拿棍棒进化到直立行走、形成血缘家族,经历了漫长的七百七十多万年,考古学称之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在《贺新郎》词中曾这样描述这一时期:“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距今约二三十万年以前或稍后的更新世中期后一段时间,直立人已进化到智人(古人)阶段。血缘家族公社已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陕西大荔人头骨化石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距今约五万年前,早期智人已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这一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较大发展,由于地域和劳动形式的不同,人类不同肤色和种族也已形成。这一时期,广西柳江人、山西峙峪人、周口店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内蒙古萨拉乌苏人(河套人)、广西来宾麒麟山人、山东新泰人、辽宁建平人、云南丽江人、台湾左旗人等,都有化石出土。从早期智人到距今一万年前的二三十万年间,智人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劳动工具做到到改进,而且有了半地穴式的简陋房屋。考古学将这二三十万年称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夏以前,姓与氏是两回事,它们并没有同时产生,而是先有姓后有氏。姓与氏的贵贱,也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母系氏族早中期,有姓无氏,姓是女人的尊荣,以“老祖母”为中芯,形成大小不同的氏族公社,男人是既没有姓也没有氏的。《国语·周语》云:“姓者生也,以此为祖”。“姓”字的象形字,是“女”在上而“生”在下,是女人撑开双腿,刚生出一个小孩的状态。“姓”字本身,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至母系氏族中后期,男人始有氏,但姓贵而氏贱。是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至父系氏族时期,男女的地位反过来了,表现在姓氏上,则氏为贵,姓为轻。当时的庶民奴隶是既无氏也无姓的,他们只有名字。即“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而无氏”。(同上)那一段漫长时期的通婚状况是“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同上)历史发展到大禹时代,建立了中国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它完成了由部落大联盟共主(酋长)的选举制度到君主世袭制度的蜕变,王权与男权一次达到顶峰时期。所有的官爵、土地、人民都是君王的,所有的达官贵人的姓氏也全由君王赐予。所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就是这个意思。“胙土命氏”对姓氏发展的贡献,是开启了中国以官为氏、以国为氏、以地为氏、君王和主人赐氏的先河。夏、商、周三代历经约14个世纪(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所附三代的世系表),48位王者,但一直沿袭着“胙土命氏”(或曰“胙土分封”)的制度。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带来了姓氏的稳定和发展。它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父系“氏”的不断强盛和母系“姓”的逐渐衰微。到了周代,姓氏已开始混淆,而以男子的氏为贵。如《仪礼·士昏礼》云:“祝告称妇女之姓,曰:‘某氏来妇。’”前说称道妇女之专用“姓”,而祝告时却称的是妇女之父亲男性专用的“氏”。这为以后的姓、氏合一奠定了基础。春秋时的“赵太后”等,则是直接以她曾经依附的男性的氏为称谓了。二、君王所赐氏的氏族做到到迅速发展。除了王族之氏和王族尊崇的古来姓族外,其他的一切官名、地名、国氏、族氏,皆为君王所赐。三、以国为氏、以地为氏的支裔氏族日益增长。如夏之后封于杞,杞又分出娄、楼、鲍等支裔。如商封子族于宋,宋又分出戴、微、衍、边、向、起、合、宣、牛、皇甫、司徒、萧、穆、完、乐、正等等支族。周分封亲族诸侯80余国,各诸侯的支裔繁衍达2000余氏,人口几占中国之半。中国姓氏起源论文范文结:关于中国姓氏起源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国姓氏起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1、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2、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3、中国社会科学期刊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5、中国畜牧杂志6、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