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题目如何取

发布时间: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题目如何取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1、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专科护士主导临床营养知识培训在危重症护理学组的实践

3、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质性研究

4、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5、影响良性护患关系认知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6、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

7、浅议病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8、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护士层级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安全效果的观察

9、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实践

10、护理文献综述的撰写

11、以专科服务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践

12、可视化"护士指南针"交接班制度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13、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应用进展

14、循证护理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5、分析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6、全程导入式案例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17、Seminar联合情景模拟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

18、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9、我国灾难护理学教育现状

20、钩端螺旋体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学研究

1、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2、 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3、 同伴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研究4、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5、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6、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7、 基于循证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8、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9、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10、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来源:学术堂)

这个你是不是应该自己先去找找自己专业的方向,然后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方向去找找类似的范文呢,之后再去确定题目也不迟也,有个题目最好列个大纲一起给你们来时看看,只要你们老师说没问题那就行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的临床分析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送检率中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体会5万人次静脉输液无严重输液反应的原因剖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体会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输尿管软镜下上尿路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肿瘤内科患者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的临床观察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浅谈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问题及策略分析浅谈关于恶性肿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整体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作用 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观察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护理分析皮肤科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变及护理对策住院患者护理级别划分与医保管理方法及策略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进

这个你是不是应该自己先去找找自己专业的方向,然后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方向去找找类似的范文呢,之后再去确定题目也不迟也,有个题目最好列个大纲一起给你们来时看看,只要你们老师说没问题那就行了。下面将会列举几种本科护理毕业论文的题目,你可以从中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强项进行论述,相信肯定会马到成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的临床分析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送检率中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体会5万人次静脉输液无严重输液反应的原因剖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体会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输尿管软镜下上尿路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肿瘤内科患者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的临床观察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浅谈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问题及策略分析浅谈关于恶性肿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整体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作用 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观察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护理分析皮肤科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变及护理对策住院患者护理级别划分与医保管理方法及策略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进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护理工作职能定位的探讨

学前儿童急救护理论文

网址: 或一篇现成的 群体性豆角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豆角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患者施行抢救组织管理、有效的催吐洗胃、静脉输液排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群体心理护理。结果 125例中毒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健全的急救系统、急诊护士的熟练的技术、有序分工合作和具备有条不紊的应急能力,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豆角碱;中毒;急救;护理 进食一定数量的未完全烧煮熟透或贮藏时间过久的豆角易致豆角碱中毒。我院于2005年8月成功抢救125例中毒患者,由于组织得力,措施合理及时,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全部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25例患者均系某工厂工人,共同进食人数为196人,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后发生中毒125例(占),均为急诊抢救患者。其中男47例,女78例;年龄20~52岁,平均32岁。食用四季豆量为250~480g,发病时间为进食后1~12h,平均。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所有病例均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腹泻次数5~22次不等,平均为次。大便为稀水样,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出现中度发热9例,有轻度畏寒和寒战。15例患者有头昏、眩晕、乏力、口干苦。123例神清,2例神志恍惚,均有轻到中度脱水貌,四肢冷,血压低于正常,心率快,心律不齐,出现频发早搏3例。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治疗及转归 问明病史后,125例中毒者全部实施急诊催吐,效果不佳者予以洗胃、灌肠;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测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K、地塞米松、补液等对症治疗。2例较重者转住院治疗,余123例在急诊留院观察。125例中毒患者全部痊愈。 2 抢救与护理体会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在抢救集体中毒患者时,有秩序地组织抢救工作对抢救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当急救中心护士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确定需要集体抢救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院值班领导,启动急诊科应急预备方案,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5~15min到岗。在大批患者未入院前,参与的抢救人员迅速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洗胃器械等用物,以便患者到达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护理部从各科室抽调护士长充实护理队伍,分成接诊组、观察组、治疗实施组。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实施催吐、洗胃、生命指征的监护等抢救措施。 有效清除胃肠道毒物,减少毒素吸收,催吐、洗胃是抢救的关键[1] 对于轻、中度中毒患者,护理人员指导饮温开水催吐,每次300~500ml,用手指或压舌板压迫舌根刺激咽后壁催吐,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吐出,并在旁说明催吐、洗胃的重要性,劝导说服病人,以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重度中毒患者给予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液一般选用生理盐水,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以免洗胃液过热而加速毒物吸收,过冷则易产生寒战导致高热。洗胃时患者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插胃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以免损伤食管及胃黏膜引起出血,洗胃过程中经常按摩患者胃部以促进毒物排出。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洗胃结束后,自胃管注入50%硫酸镁或20%甘露醇导泻药促使毒物排出。在洗胃过程中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注意有无血性液体洗出,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输液可稀释和促进毒物排泄[2] 按病情轻重为全部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输入维生素C、维生素K等药物,达到稀释毒素,促进吸收的毒物排泄,以减轻中毒症状的目的。患者几乎同时到达医院,数量多、秩序一般较混乱,患者容易出现恐惧心理,争先用药,护士应冷静、果断做到忙而不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于口头医嘱一定要复述一遍,核实无误后再执行,用药后及时记录,做好安全用药。

学前卫生学课程改革探究论文

[ 摘要 ]《学前卫生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应切实以学生掌握相应的保教知识与技能为课程教学的目标。针对本门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索,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同行分享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指导和帮助。

[ 关键词 ]课程改革;学前卫生学;改革探索

一、《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及目标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基本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托幼机构的工作需求密切相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健康观念,熟悉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掌握有关营养学、心理卫生、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急救措施等学前儿童卫生保育基本知识,并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能够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幼儿园的保育问题,促进幼儿的健康。其重要内容及教学目标为:(一)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保健1.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生理特点;3.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器官的保健措施,在幼儿园保育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幼儿进行身体护理与保健。(二)学前儿童营养卫生1.了解各种营养素及热能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价值,掌握学前儿童的合理膳食要求;2.了解幼儿园膳食营养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的具体内容及要求;3.能够根据学前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合理配膳,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三)幼儿园保教活动安排的卫生1.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制度,熟悉一日生活卫生要求;2.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照料的内容,掌握日常生活照料的卫生要求与方法,能够做好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照料工作;3.了解幼儿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掌握相应的卫生要求方法,能够做好幼儿学习教育活动的卫生保健工作。(四)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1.理解安全教育的内涵,了解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与途径;2.了解幼儿园的安全要求,掌握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急救原则和几种重要的急救法;3.能够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做好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对出现的意外事故进行急救处理。(五)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理1.了解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能够根据学前儿童的表现判别生病与否,掌握基本的疾病护理技能;2.了解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类型,熟悉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一般特征和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症状,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能够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识别传染病,并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3.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类型及特征,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护理,能够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六)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因素;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3.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七)学前教育机构的物质环境卫生1.理解学前教育机构物质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功能;2.了解幼儿园的选址、用地、总平面布置等卫生要求,掌握幼儿园房舍的卫生要求,在幼儿园工作中做好房舍的卫生工作;3.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机构常用设备与用具的卫生要求,在准备和组织幼儿园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相应的卫生工作。

二、本课程传统教学问题分析

为了实现这一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及各章节小目标,适宜的课程教学模式无疑是一有力载体,然而在本课程传统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主要采用集中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当做知识灌输的对象。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明显下降,学生逃课率上升,即使来上课,也较多出现说话、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考试占的比例较大,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凸显。一些学生平时不怎么听课,但只要期末恶补也可以出成绩,反而有些平时很努力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佳。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也使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考核评定失去了公平性。另外就是在考核过程中,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则兼顾较少。

三、课程改革力图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尝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建设多维的评价体系,力求形成特色鲜明的学前卫生学教学模式。《学前卫生学》课程改革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减少学生缺课、上课玩手机、说话、睡觉等现象。(二)通过教师集中理论讲解、幼儿园教师专题性实践汇报、学生知识点汇报、学小组情境演绎等环节,多角度、全方位的将幼儿园相关的保教情况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夹生”现象。(三)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现象,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体现应有的能力和价值。

四、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此次教学改革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一)改革教学内容《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涉及范围广。如果在有限的学期时间里,各个方面都“面面俱到”的'话,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贪多不求精”的问题。为了精准把握住课程的核心内容,真正实现学生所学与幼儿园所需的契合。在实际的课程实施中,我采用的做法为:在结合《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与幼儿园专家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幼儿园保教实践中急需教师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和整合,努力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如第四章“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中,则注重对幼儿园的生活制度进行了讲解,除了教材中(所使用教材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唐林兰、于桂萍主编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一书)提到的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该注意的事项进行讲解之外,对各环节中幼儿的卫生要求也进行了补充性的讲解。并且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各环节中教师保健情况观察记录表及幼儿卫生行为观察记录表,供学生在实习及见习中使用,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第五章中,考虑到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目标要求,则将重点放在第二节“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上,除了教材上列举的常见的12种意外事故外,又结合对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调查,增加了诸如溺水、触电等急救措施讲解。而在第六章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常见的疾病及第七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讲解中,则做了“减法”,即并没有将教材中提到所有常见疾病、传染病、心理问题进行一一讲授,而是结合幼儿园中儿童的实际,针对性地对比较普遍的一些疾病、传染病和心理问题进行了讲解,其余的则让学生作为课外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精准、又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那些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以及对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有明显效果的方法上。具体我采用了教师集中理论讲解、学生根据教育实践(如实习、见习)进行知识汇报以及学生小组情境演绎等方法以替代传统式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如本课程大部分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的理论知识内容,我会通过讲授法、案例法等讲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一些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我会采用学生实践性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形式展开。如在第四章“托幼机构的生活制度”这一节,我会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编制一些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教师保健情况及幼儿卫生行为表现观察记录表(如入园环节教师保健情况观察记录表及入园环节幼儿卫生行为观察记录表等),然后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本课程基本大都开设在学生有教育实习的学期)自己结合所见所闻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回校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这不仅实现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幼儿园实际的高度吻合,也充分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而在第五章“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第六章“常用护理技术”这些操作性知识的学习上,我则创新的采用了学生小组情境演绎的方式进行。具体操作为:我事先根据大纲及实际的调查,将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切实需要的护理技术进行整理,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认领他们想要讲授的内容。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如某种常见意外事故出现的原因、会有什么症状、特别是该如何进行急救处理等)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我则根据学生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补充或纠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主掌握了“活的”知识与技能。另外,为了进一步多途径、有效落实实践性人才培养的目标,领导与学前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也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努力促进“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幼儿园一线的优秀教师也纳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具体到《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中,则体现为:将一些幼儿园保教实践内容交于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以讲座汇报的形式进行讲授。比如第四章“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制度”、第六章“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第七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等这形式既能够有效避免“象牙塔”式的知识学习,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准确、急需的幼儿园保教技能。(三)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是评估学生能力和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考评是否科学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院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学前卫生学》的考核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考试目的上,从注重学生的知识习得转变为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从“注重理论知识”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特别是在考核方式上,从“注重结果性评价”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具体做法为:一方面,增大了平时表现成绩在期末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由20%增加到30%,即在传统考核中只有“出勤”、“作业”这两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组知识点汇报”这一计分项,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参与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在“作业”这一项上,也与传统的理论知识阐述不同,转变为实践知识的考核,即对上面提到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填写的观察记录表的准确度、全面性、深入性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五、课程改革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为期3年半的《学前卫生学》教学的过程中,尝试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课程内容进行的改革,在实施过程,初步达到以下了以下效果:(一)学生真正明白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不再把自己定位为课堂上的“局外人”,课堂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缺课、上课玩手机、说话、睡觉等现象基本消失,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二)通过高校教师集中理论讲解、学生知识点汇报、学小组情境演绎,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所学内容,学习过程中的“夹生”现象消失。(三)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做好保育方面的工作,这在以后的教育实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唐林兰,于桂萍.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您具体几号要的呢? 能给你的。把要求发给我,

急诊科急救仪器护理论文题目

论全身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紧急救治

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擅.长.给你出了150个题目 你可以备选的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1、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2、 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3、 同伴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研究4、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5、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6、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7、 基于循证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8、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9、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10、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来源:学术堂)

可以写具体的某一科室的案例分析,之前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帮了大忙居家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研究绍兴地区外籍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民办养老机构护理队伍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民办养老机构为例上海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研究实习期师生关系对护理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为例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况调查与原因分析护理本科毕业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山西某高校护理本科毕业生为例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湖南省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心理支持护理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基于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品牌塑造策略研究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研究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护理岗位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高职护理专业就业问题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护理论文哪些题目好写呢

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论文

护理安全关系着病人的安危、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声誉,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安全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安全、快捷、优质、多层次的服务。方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和人员素质管理,编制护理安全管理文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重视护理记录,成立急诊护理安全小组,加强急救物资及院前急救管理,严格把好护理质量关,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结果保障了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事件发生频次下降,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逐年减少,急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结论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护理;

安全管理是任何一家医院的护理工作者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拉萨市。目前,同国内许多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相同,急诊科在负责院内各项急救的同时还担负着院前突发事件和急救的任务,工作任务繁重、难度大,自然也就成为存在安全隐患最多的科室。现将我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1急诊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人员配置因素急救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床位和护理人员比例不协调,且梯队结构不合理。我科护理人员多半是新毕业的低年资护士,由于综合能力及临床经验不足,遇到突发事件时,容易产生“侥幸”心理,按习惯、凭印象草率办事,而不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三查十对”落实不到位,易出现临床护理漏洞,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夜间值班人员少,两名当班护士身兼多职(包括普通急诊、留观、抢救、出诊、划价收费、护送危重患者检查和住院等),导致护理人力紧张,抢救护理力不从心,而一个危重病人抢救,床旁至少需要一名护士。如遇病人集中、工作量加大或群体事件时,当班护士缺乏应对能力,而短时间内更多医护人员又难以及时到位,难免引起护理服务质量下降,导致诸多护理安全漏洞的存在,造成很大的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急诊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接诊的患者涉及多科病种,对护士的临床工作经验、相关专业知识、护理急救技能等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别护理人员知识面欠缺,不能很好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导致急诊护理工作不能有效地提高,从而影响急诊护理安全。

潜在法律因素随着全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我科个别医护人员跟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欠佳,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医疗文书及护理文书,院前急救病历的书写不规范,记录时间和实际时间相差甚多,在发生急诊医疗纠纷中提供不了有效的资料,从而自身处于被动地位。

院前急救因素

调度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急救意识淡薄,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未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居住地址,导致抢救物品准备不齐,救护车空跑;不具备急救专业知识,病人情况紧急时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电话指导;或由于驾驶员对行车路线不熟悉或救护车出现行进间爆胎等故障,导致无法在预计的时间内直到呼救现场或把病人耽搁在途中,延误抢救时机。

出诊医师人员不固定,大部分为非全科医生,知识不够全面,院前急救经验、急救技能及应变能力不足,出诊医护不及时,到达现场后体格检查不认真,造成对病情评估不准确。若遇出诊护士也缺乏经验,在出诊及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极易造成不良后果。院外抢救时执行医生口头医嘱用药后未将空安瓶留,随意丢弃。由于方法和技术不到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出现摔落等意。

救护车内急救物品、仪器设备不完善,或出诊护士对其放置位置不熟悉,或因车辆颠簸造成仪器损坏等耽误抢救;转运途中固定不牢导致病人坠伤;路面颠簸,输液瓶或仪器松脱砸伤病人引起纠纷。

在进行病人转运前未提前履行告知义务,没有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转运相关注意事项和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潜在的风险,如休克、窒息、血压下降、呼吸心跳骤停等情况,未签定转运同意书,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没有做到及时询问患者存在的不适,以致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导管扭曲、脱落,甚至有的病人呼吸心跳何时停止均不知道,使病人失去抢救机会。

2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建立健全急诊科各项护理安全制度及应急预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进行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讨论和持续改进,做到全员熟练掌握,杜绝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确保合理的人力配置,保证护理安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3],医院和人事部门要逐步考虑补充护士编制,使其能够达到合理的医护比例,同时医院护理部应根据病人及科室实际情况,合理、机动调控人员,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有序运转,确保护理安全。在急诊科的护理管理中,要适当进行非护理人员的部分配置,以减少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4]。会同医院相关部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科室护理人员梯队建设,合理、弹性排班。根据急诊工作的特殊性,从知识、能力、专业、年龄等多方面考虑,夜班实行双班工作制度,排班时注意新老、强弱搭配、藏汉搭配,实现值班人员最佳组合,在提高了低年资护士技术和能力的同时,也避免了护患之间因语言不通而出现的沟通障碍,大大地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在急诊病人就诊高峰的时间段,合理安排班次,适时增加护理人员。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及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士进行分类教育,专人负责落实,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学习,重点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岗位培训和考核,加强对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及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常规操作,以降低技术性护理风险的发生。定期请医生介绍急诊医学相关知识的新动态及新进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工作需要。同时积极为护理人员搭建学习的平台,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提高全体护士整体素质,提升急救护理综合实力。并不断选派护理人员到内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各种学习班及学术交流,以求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提高发展质量,壮大发展实力。

加强急救物品、仪器设备的管理根据医院的要求,做好抢急救物品、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急救过程安全落实急诊科工作制度,确保抢救室和救护车内所有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性能良好,每班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切实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各种仪器上均附有清晰的操作程序,以便按程序正规操作。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的培训,要求书写护理记录时做到及时、连续认真、内容真实、用词严谨具体、医护一致,准确地记录从患者到达后所有抢救措施、医嘱执行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演变过程,遇特殊情况必须有病人或家属的签字,出现纠纷后再对原始记录添、删或修改是违法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证据意识,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及可能出现问题承担风险的义务。同时加强急救工作的宣传,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解释急救工作的风险性。

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确保安全管理的落实选择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扎实的护士与护士长组成护理安全质控管理小组,每月按规定进行严格正规的督促检查,利用晨交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机会对护理缺陷、差错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找出原因,并加以持续改进。特别是节假日、中夜班等容易出现差错的时间段,充分发挥管理小组骨干作用,严把质量。

加强院前急救的管理建立健全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制定院前急救预案,完善转运流程,合理配置院前急救人员。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对调度员、驾驶员进行相关知识和工作制度培训,增强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提高调度员对病人出现紧急状况时的电话指导能力,要求驾驶员对车辆定期或及时进行保养,适时更换轮胎,提高判断或排除故障的水平,并组织院前急救人员模拟演练。抽查急救车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的配备情况,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完善急危重病人转运交接记录,在转运前,认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在途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合理配置医护人员,同时要求在整个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必须坐在医疗舱内陪伴病人,有助于降低途中医疗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和家属明白要接受医疗服务,就要接受可能的损害风险,使家属有思想准备以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3小结

综上所述,急诊科面对的是生命垂危的病人和复杂多变的疾病,同时还要面对各种突发的事件,是抢救生命的第一线。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决定了急诊护理是一种高风险工作。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理优质服务的前提,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患者的满意度。作为急诊护理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发生各种护理风险,才能有效控制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1055.

〔2〕张海林.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循证思维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1):50-51.

〔3〕刘晓荣.线性规划模型在临床护理人员配置中的应用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69-70.

〔4〕李金娜.急诊科护理人员配置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8):576-577.

〔5〕缪春勤.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1C):264-265.

摘要:本文通过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资料的研究,发现实验组在感染率、护理缺陷率上的数值均比对照组低(P<),说明本文研究的护理安全管理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缺陷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妇科患者;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妇科疾病种类多样、病情复杂,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而在围手术期间,任何一项护理工作都会对疗效产生影响,这段时期的护理纠纷事件也容易多发[1]。所以,如何做好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是医学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院引入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之后,临床感染率、护理缺陷率有所降低,现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一般资料显示,对照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术3例;实验组,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5±)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4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4例,子宫全切术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照组统一接受一般护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缺乏积极的交流,无法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家属不能充分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就容易出现护理纠纷。

(2)护理人员的问题:欠缺工作责任感、法律意识薄弱、不能严格遵守医院制度、未能够遵照医嘱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就容易出现马虎办事的态度,也容易出现护理纠纷。

(3)医院本身体系的问题:护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会降低医护人员的执行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纠纷事件。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1)引入人性化护理:将人性化护理引入护理安全管理中,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帮助医护人员树立从患者角度出发的观念。

(2)定期培训:为适应医学技术和护理模式的发展需求,我院会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如每周一下午对护士长进行培训,每周三对护士进行培训。

(3)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中欠缺的部分,可以引入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制和激励制度,保证护理事件发生时能够将责任落实到各人。

(4)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定期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手术室内的安全事项。

统计学方法应用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在感染率、缺陷率上均比对照组少(P<),在护理缺陷方面,对照组共有9例,其中家属投诉3例,压疮4例,重要资料遗失2例;实验组仅有2例,其中压疮1例,重要资料遗失1例。

3讨论

本文通过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资料的研究,发现实验组在感染率、护理缺陷率上的数值均比对照组低(P<),说明本文研究的护理安全管理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缺陷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该结果和黄晓红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妇科是手术的集中地,护理在其围手术期中起到了保证手术顺利、促进术后康复等效果,然而护理纠纷会降低治疗成功率,影响医患关系。本文从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实施效果也较为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建议将护理安全管理运用到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综上所述,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加入护理安全管理,能够较大程度上保证治疗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事件。

参考文献

1、新时期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探讨王群;中国医院2006-02-01

网址: 或一篇现成的 群体性豆角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豆角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患者施行抢救组织管理、有效的催吐洗胃、静脉输液排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群体心理护理。结果 125例中毒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健全的急救系统、急诊护士的熟练的技术、有序分工合作和具备有条不紊的应急能力,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豆角碱;中毒;急救;护理 进食一定数量的未完全烧煮熟透或贮藏时间过久的豆角易致豆角碱中毒。我院于2005年8月成功抢救125例中毒患者,由于组织得力,措施合理及时,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全部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25例患者均系某工厂工人,共同进食人数为196人,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后发生中毒125例(占),均为急诊抢救患者。其中男47例,女78例;年龄20~52岁,平均32岁。食用四季豆量为250~480g,发病时间为进食后1~12h,平均。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所有病例均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腹泻次数5~22次不等,平均为次。大便为稀水样,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出现中度发热9例,有轻度畏寒和寒战。15例患者有头昏、眩晕、乏力、口干苦。123例神清,2例神志恍惚,均有轻到中度脱水貌,四肢冷,血压低于正常,心率快,心律不齐,出现频发早搏3例。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治疗及转归 问明病史后,125例中毒者全部实施急诊催吐,效果不佳者予以洗胃、灌肠;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测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K、地塞米松、补液等对症治疗。2例较重者转住院治疗,余123例在急诊留院观察。125例中毒患者全部痊愈。 2 抢救与护理体会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在抢救集体中毒患者时,有秩序地组织抢救工作对抢救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当急救中心护士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确定需要集体抢救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院值班领导,启动急诊科应急预备方案,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5~15min到岗。在大批患者未入院前,参与的抢救人员迅速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洗胃器械等用物,以便患者到达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护理部从各科室抽调护士长充实护理队伍,分成接诊组、观察组、治疗实施组。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实施催吐、洗胃、生命指征的监护等抢救措施。 有效清除胃肠道毒物,减少毒素吸收,催吐、洗胃是抢救的关键[1] 对于轻、中度中毒患者,护理人员指导饮温开水催吐,每次300~500ml,用手指或压舌板压迫舌根刺激咽后壁催吐,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吐出,并在旁说明催吐、洗胃的重要性,劝导说服病人,以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重度中毒患者给予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液一般选用生理盐水,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以免洗胃液过热而加速毒物吸收,过冷则易产生寒战导致高热。洗胃时患者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插胃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以免损伤食管及胃黏膜引起出血,洗胃过程中经常按摩患者胃部以促进毒物排出。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洗胃结束后,自胃管注入50%硫酸镁或20%甘露醇导泻药促使毒物排出。在洗胃过程中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注意有无血性液体洗出,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输液可稀释和促进毒物排泄[2] 按病情轻重为全部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输入维生素C、维生素K等药物,达到稀释毒素,促进吸收的毒物排泄,以减轻中毒症状的目的。患者几乎同时到达医院,数量多、秩序一般较混乱,患者容易出现恐惧心理,争先用药,护士应冷静、果断做到忙而不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于口头医嘱一定要复述一遍,核实无误后再执行,用药后及时记录,做好安全用药。

急救护理技术论文

护理安全关系着病人的安危、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声誉,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安全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安全、快捷、优质、多层次的服务。方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和人员素质管理,编制护理安全管理文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重视护理记录,成立急诊护理安全小组,加强急救物资及院前急救管理,严格把好护理质量关,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结果保障了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事件发生频次下降,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逐年减少,急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结论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护理;

安全管理是任何一家医院的护理工作者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拉萨市。目前,同国内许多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相同,急诊科在负责院内各项急救的同时还担负着院前突发事件和急救的任务,工作任务繁重、难度大,自然也就成为存在安全隐患最多的科室。现将我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1急诊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人员配置因素急救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床位和护理人员比例不协调,且梯队结构不合理。我科护理人员多半是新毕业的低年资护士,由于综合能力及临床经验不足,遇到突发事件时,容易产生“侥幸”心理,按习惯、凭印象草率办事,而不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三查十对”落实不到位,易出现临床护理漏洞,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夜间值班人员少,两名当班护士身兼多职(包括普通急诊、留观、抢救、出诊、划价收费、护送危重患者检查和住院等),导致护理人力紧张,抢救护理力不从心,而一个危重病人抢救,床旁至少需要一名护士。如遇病人集中、工作量加大或群体事件时,当班护士缺乏应对能力,而短时间内更多医护人员又难以及时到位,难免引起护理服务质量下降,导致诸多护理安全漏洞的存在,造成很大的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急诊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接诊的患者涉及多科病种,对护士的临床工作经验、相关专业知识、护理急救技能等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别护理人员知识面欠缺,不能很好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导致急诊护理工作不能有效地提高,从而影响急诊护理安全。

潜在法律因素随着全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我科个别医护人员跟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欠佳,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医疗文书及护理文书,院前急救病历的书写不规范,记录时间和实际时间相差甚多,在发生急诊医疗纠纷中提供不了有效的资料,从而自身处于被动地位。

院前急救因素

调度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急救意识淡薄,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未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居住地址,导致抢救物品准备不齐,救护车空跑;不具备急救专业知识,病人情况紧急时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电话指导;或由于驾驶员对行车路线不熟悉或救护车出现行进间爆胎等故障,导致无法在预计的时间内直到呼救现场或把病人耽搁在途中,延误抢救时机。

出诊医师人员不固定,大部分为非全科医生,知识不够全面,院前急救经验、急救技能及应变能力不足,出诊医护不及时,到达现场后体格检查不认真,造成对病情评估不准确。若遇出诊护士也缺乏经验,在出诊及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极易造成不良后果。院外抢救时执行医生口头医嘱用药后未将空安瓶留,随意丢弃。由于方法和技术不到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出现摔落等意。

救护车内急救物品、仪器设备不完善,或出诊护士对其放置位置不熟悉,或因车辆颠簸造成仪器损坏等耽误抢救;转运途中固定不牢导致病人坠伤;路面颠簸,输液瓶或仪器松脱砸伤病人引起纠纷。

在进行病人转运前未提前履行告知义务,没有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转运相关注意事项和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潜在的风险,如休克、窒息、血压下降、呼吸心跳骤停等情况,未签定转运同意书,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没有做到及时询问患者存在的不适,以致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导管扭曲、脱落,甚至有的病人呼吸心跳何时停止均不知道,使病人失去抢救机会。

2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建立健全急诊科各项护理安全制度及应急预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进行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讨论和持续改进,做到全员熟练掌握,杜绝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确保合理的人力配置,保证护理安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3],医院和人事部门要逐步考虑补充护士编制,使其能够达到合理的医护比例,同时医院护理部应根据病人及科室实际情况,合理、机动调控人员,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有序运转,确保护理安全。在急诊科的护理管理中,要适当进行非护理人员的部分配置,以减少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4]。会同医院相关部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科室护理人员梯队建设,合理、弹性排班。根据急诊工作的特殊性,从知识、能力、专业、年龄等多方面考虑,夜班实行双班工作制度,排班时注意新老、强弱搭配、藏汉搭配,实现值班人员最佳组合,在提高了低年资护士技术和能力的同时,也避免了护患之间因语言不通而出现的沟通障碍,大大地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在急诊病人就诊高峰的时间段,合理安排班次,适时增加护理人员。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及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士进行分类教育,专人负责落实,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学习,重点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岗位培训和考核,加强对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及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常规操作,以降低技术性护理风险的发生。定期请医生介绍急诊医学相关知识的新动态及新进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工作需要。同时积极为护理人员搭建学习的平台,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提高全体护士整体素质,提升急救护理综合实力。并不断选派护理人员到内地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各种学习班及学术交流,以求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提高发展质量,壮大发展实力。

加强急救物品、仪器设备的管理根据医院的要求,做好抢急救物品、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急救过程安全落实急诊科工作制度,确保抢救室和救护车内所有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性能良好,每班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切实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各种仪器上均附有清晰的操作程序,以便按程序正规操作。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的培训,要求书写护理记录时做到及时、连续认真、内容真实、用词严谨具体、医护一致,准确地记录从患者到达后所有抢救措施、医嘱执行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演变过程,遇特殊情况必须有病人或家属的签字,出现纠纷后再对原始记录添、删或修改是违法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证据意识,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及可能出现问题承担风险的义务。同时加强急救工作的宣传,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解释急救工作的风险性。

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确保安全管理的落实选择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扎实的护士与护士长组成护理安全质控管理小组,每月按规定进行严格正规的督促检查,利用晨交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机会对护理缺陷、差错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找出原因,并加以持续改进。特别是节假日、中夜班等容易出现差错的时间段,充分发挥管理小组骨干作用,严把质量。

加强院前急救的管理建立健全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制定院前急救预案,完善转运流程,合理配置院前急救人员。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对调度员、驾驶员进行相关知识和工作制度培训,增强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提高调度员对病人出现紧急状况时的电话指导能力,要求驾驶员对车辆定期或及时进行保养,适时更换轮胎,提高判断或排除故障的水平,并组织院前急救人员模拟演练。抽查急救车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的配备情况,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完善急危重病人转运交接记录,在转运前,认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在途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合理配置医护人员,同时要求在整个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必须坐在医疗舱内陪伴病人,有助于降低途中医疗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和家属明白要接受医疗服务,就要接受可能的损害风险,使家属有思想准备以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3小结

综上所述,急诊科面对的是生命垂危的病人和复杂多变的疾病,同时还要面对各种突发的事件,是抢救生命的第一线。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决定了急诊护理是一种高风险工作。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理优质服务的前提,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患者的满意度。作为急诊护理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发生各种护理风险,才能有效控制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1055.

〔2〕张海林.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循证思维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1):50-51.

〔3〕刘晓荣.线性规划模型在临床护理人员配置中的应用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69-70.

〔4〕李金娜.急诊科护理人员配置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8):576-577.

〔5〕缪春勤.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1C):264-265.

摘要:本文通过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资料的研究,发现实验组在感染率、护理缺陷率上的数值均比对照组低(P<),说明本文研究的护理安全管理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缺陷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妇科患者;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妇科疾病种类多样、病情复杂,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而在围手术期间,任何一项护理工作都会对疗效产生影响,这段时期的护理纠纷事件也容易多发[1]。所以,如何做好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是医学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院引入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之后,临床感染率、护理缺陷率有所降低,现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一般资料显示,对照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术3例;实验组,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5±)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4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4例,子宫全切术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照组统一接受一般护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缺乏积极的交流,无法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家属不能充分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就容易出现护理纠纷。

(2)护理人员的问题:欠缺工作责任感、法律意识薄弱、不能严格遵守医院制度、未能够遵照医嘱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就容易出现马虎办事的态度,也容易出现护理纠纷。

(3)医院本身体系的问题:护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会降低医护人员的执行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纠纷事件。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1)引入人性化护理:将人性化护理引入护理安全管理中,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帮助医护人员树立从患者角度出发的观念。

(2)定期培训:为适应医学技术和护理模式的发展需求,我院会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如每周一下午对护士长进行培训,每周三对护士进行培训。

(3)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中欠缺的部分,可以引入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制和激励制度,保证护理事件发生时能够将责任落实到各人。

(4)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定期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手术室内的安全事项。

统计学方法应用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在感染率、缺陷率上均比对照组少(P<),在护理缺陷方面,对照组共有9例,其中家属投诉3例,压疮4例,重要资料遗失2例;实验组仅有2例,其中压疮1例,重要资料遗失1例。

3讨论

本文通过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资料的研究,发现实验组在感染率、护理缺陷率上的数值均比对照组低(P<),说明本文研究的护理安全管理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缺陷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该结果和黄晓红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妇科是手术的集中地,护理在其围手术期中起到了保证手术顺利、促进术后康复等效果,然而护理纠纷会降低治疗成功率,影响医患关系。本文从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实施效果也较为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建议将护理安全管理运用到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综上所述,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加入护理安全管理,能够较大程度上保证治疗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事件。

参考文献

1、新时期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探讨王群;中国医院2006-02-01

浅谈职工医院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给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急诊护士面临的挑战就更具有紧迫感。因为,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救治病人的前沿。它的医疗技术水平关系到急、危、重病人的生死存亡。反映了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缩影,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文化和急诊医疗服务的水准。因此,如何培养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本人就从事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的经验谈几点体会。急诊科工作范围大,涉及的学科多,技术性较强。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有良好的素质。急诊护士的素质是指知识、能力、道德的综合体现。它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专业素质外,更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急诊科工作头绪繁杂,其特点之一是患者发病急促,变化迅速,病情危重。例如,临床常遇见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机磷农药中毒,交通事故引发的复合性外伤合并大出血等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急诊护土必须做到沉着、镇静,急而不慌,忙而不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工作有条不紊。各项护理操作稳、准、快,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如果护士心理准备不足,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不能坦然自如。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从而影响急救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训练中要不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结合临床工作调整心理状态,稳固心理防线。提高心理耐受力,认真学习心理卫生知识,锻炼自己对待困难、挫折的耐受力。养成乐观、开朗、稳定的处事情绪。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坦然处之,以和蔼的态度,诚恳精炼的语言,熟练的操作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来抢救护理和安慰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二)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及精湛娴熟的急救护理技术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各种抢救护理操作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急诊护士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医学知识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多专业医学护理知识、技巧和急救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有的是对病情系统的认识。各种抢救仪器的熟练掌握使用和管理。监护参数的分析及临床意义。在紧急抢救中护士要具有收集资料,迅速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使护士在接诊每一位急诊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在很多情况下要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展开急救工作。如遇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要想到心脏骤停的急救流程。及时准确地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用物。外伤出血的患者,在尽快止血、建立静脉通道、给氧的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及病人的症状。准确判断病人是否合并有复合伤,哪种伤情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矛盾,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认真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掌握、了解国内外的现代医学进展、新业务、新技术,在工作中每遇一种病例都要用心、用脑多思考,多分析,多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从中总结和积累经验。只有这样,在抢救工作中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协助医生针对危及生命的主要因素进行正确的处理。急诊护士娴熟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抢救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次成功的操作才能有效不失时机的、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迅速准确实施抢救措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生命。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示范、护理技术考核、技术操作竞赛等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每一次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的成功与失败,吸取经验教训,全方位提高护士的抢救技能。(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因急诊工作范围广,服务人群复杂,涉及的相关部门很多,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而情况又非常紧急。同时,急诊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也非常紧张、焦虑、易怒。这就要求护士在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交往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它既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痛苦,创建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护医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因此,急诊护士应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假如我是一位患者”,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解释、相互沟通。帮助他们稳定情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良好的身体素质急诊工作突击性强,工作责任大,任务繁重。在短时间内可能有大批急诊患者的到来。需连续不断的工作。同时,因抢救病人有时需要长时间的“战斗”。所以,没有强健的身体,很难胜任急诊科的抢救护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总之,急诊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要有“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一切为了生命的思想,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病人安危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陕西省西安电力中心医院 邮编 710032)我院病房药局开展药物咨询情况分析赵淑媛 医院药学工作由以药品为中心的供应型,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型。药学服务是药师在预防、保健、药物治疗之前和过程中及愈后恢复等任何时期,围绕提高生活质量这一目标,为公众提供直接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企业二甲医院,无专职临床药学人员,病房药局承担了临床用药咨询工作。现将我院2005年~2006年度病房药局开展药物咨询情况报告如下。一、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房药局2005~2006年度药物咨询记录。按咨询者身份,咨询药物类型,咨询内容等记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咨询者身份只统计了医生、护士和患者。二、统计结果1.咨询者分布情况总咨询次数为407次。医生227次(),护土67次(),患者112次()。2.咨询药物类型按咨询药物类型排序,前五位的咨询药物类型及提问次数为,抗感染药物125次(),心脑血管药物93次(),降糖药物55次(),降压药物40次(),抗肿瘤药物36次()。3.咨询内容按主要咨询内容统计,药物名称成

网址: 或一篇现成的 群体性豆角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豆角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患者施行抢救组织管理、有效的催吐洗胃、静脉输液排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群体心理护理。结果 125例中毒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健全的急救系统、急诊护士的熟练的技术、有序分工合作和具备有条不紊的应急能力,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豆角碱;中毒;急救;护理 进食一定数量的未完全烧煮熟透或贮藏时间过久的豆角易致豆角碱中毒。我院于2005年8月成功抢救125例中毒患者,由于组织得力,措施合理及时,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全部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25例患者均系某工厂工人,共同进食人数为196人,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后发生中毒125例(占),均为急诊抢救患者。其中男47例,女78例;年龄20~52岁,平均32岁。食用四季豆量为250~480g,发病时间为进食后1~12h,平均。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所有病例均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腹泻次数5~22次不等,平均为次。大便为稀水样,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出现中度发热9例,有轻度畏寒和寒战。15例患者有头昏、眩晕、乏力、口干苦。123例神清,2例神志恍惚,均有轻到中度脱水貌,四肢冷,血压低于正常,心率快,心律不齐,出现频发早搏3例。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治疗及转归 问明病史后,125例中毒者全部实施急诊催吐,效果不佳者予以洗胃、灌肠;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测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K、地塞米松、补液等对症治疗。2例较重者转住院治疗,余123例在急诊留院观察。125例中毒患者全部痊愈。 2 抢救与护理体会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在抢救集体中毒患者时,有秩序地组织抢救工作对抢救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当急救中心护士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确定需要集体抢救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院值班领导,启动急诊科应急预备方案,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5~15min到岗。在大批患者未入院前,参与的抢救人员迅速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洗胃器械等用物,以便患者到达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护理部从各科室抽调护士长充实护理队伍,分成接诊组、观察组、治疗实施组。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实施催吐、洗胃、生命指征的监护等抢救措施。 有效清除胃肠道毒物,减少毒素吸收,催吐、洗胃是抢救的关键[1] 对于轻、中度中毒患者,护理人员指导饮温开水催吐,每次300~500ml,用手指或压舌板压迫舌根刺激咽后壁催吐,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吐出,并在旁说明催吐、洗胃的重要性,劝导说服病人,以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重度中毒患者给予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液一般选用生理盐水,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以免洗胃液过热而加速毒物吸收,过冷则易产生寒战导致高热。洗胃时患者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插胃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以免损伤食管及胃黏膜引起出血,洗胃过程中经常按摩患者胃部以促进毒物排出。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洗胃结束后,自胃管注入50%硫酸镁或20%甘露醇导泻药促使毒物排出。在洗胃过程中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注意有无血性液体洗出,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输液可稀释和促进毒物排泄[2] 按病情轻重为全部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输入维生素C、维生素K等药物,达到稀释毒素,促进吸收的毒物排泄,以减轻中毒症状的目的。患者几乎同时到达医院,数量多、秩序一般较混乱,患者容易出现恐惧心理,争先用药,护士应冷静、果断做到忙而不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于口头医嘱一定要复述一遍,核实无误后再执行,用药后及时记录,做好安全用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