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的附录与参考文献间隔几行

发布时间:

论文的附录与参考文献间隔几行

正文:有的学校直接格式要求正文行距。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图片中规定正文行距20磅。多般情况下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行距倍。

1、期刊类格式:作者、文章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书籍类格式: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论文集类格式: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类格式: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厘米,行间距为倍行距。

论文的参考文献需另起一页,行间距与论文正文相同。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通常来说参考文献”:小3号黑体字,居中,段前段后各30磅。参考文献正文用5号宋体,数字、外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5号字体,17磅行距,对于你论文的要求格式要看专业和单位的要求了,这些问题不妨来中国鸣网学术站看看。

论文的参考文献需另起一页,行间距与论文正文相同。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1.封面:根据学位类型采用封面格式,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含同等学力)学位论文的封面为黄色,全日制专业的封面为绿色,在职学位论文的封面为蓝色。校徽及校名:校徽居页面左上角,校名在页面顶端居中;“工(理)学硕士学位论文”:40磅华文中宋加粗,单倍行距,居中,字符间距加宽1磅;中文题目:二号宋体字加粗,单倍行距,居中;英文题目:三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单倍行距,居中;培养单位、研究生姓名等:三号仿宋体加粗,分散对齐,间距为“多倍行距,设置值”; 密级:四号宋体字。

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隔几行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参考文献与正文相对应。

2、所有汉语著作名,文章名,论文名等都不用书名号,且不用斜体。

3、汉语两个以上的作者名字中间用“、”隔开,英语的用“﹠”连接。

4、所有的标点符号均为英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

5、英语作者所有的名都只取首字母,姓用全名。

6、英语多个作者,除了第一个是姓前名后,其余的`都是正常顺序,明前姓后。

7、英语期刊内文章名,论文集内论文名等都不用斜体,且仅仅首单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论文集名要斜体大写。

参考文献需要注意以下6点

1.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选择著者-年制。该种格式具有简单明了的对应关系,文献作者、出版年份等均一目了然。

2.为遵照著作权法,应当列出全部的文献作者。当前常用的GB/T 7714-2015 格式要求列出的文献作者不得超出3人,若作者人数超过3人,在列出前3位之后添加“等”或“et al.”即可。

3.若引用的西文文献中存在华人作者,应当对其姓与名均进行全拼处理。

4.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与卷号之间,一律使用冒号隔开。

5.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具有选择性,切忌堆砌过多的参考文献。

6.注意区别参考文献的年份,尽量少引用陈旧文献。

通常来说参考文献”:小3号黑体字,居中,段前段后各30磅。参考文献正文用5号宋体,数字、外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5号字体,17磅行距,对于你论文的要求格式要看专业和单位的要求了,这些问题不妨来中国鸣网学术站看看。

一般用来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的文章就是论文,那么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行间距是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解答。 1、 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 2、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宋体字,其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3、 期刊类格式:作者、文章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4、 书籍类格式: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 论文集类格式: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6、 学位论文类格式: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7、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厘米,行间距为倍行距。 以上的就是关于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行间距是多少的内容介绍了。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具体如下:

1、参考文献需要顶格书写。开始换行的时候,第二行必须有空格,汉语必须要两个汉字空格。

2、原则上,要有15条以上的参考文献。英语放在前面,中文放在后面。英语按姓氏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中文用姓氏的音序排列。

3、一级标题要加粗,其他的标题不要加粗。

4、外文文献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学,其他都是小写。

5、如果引用超过4行以上,就需要另起一行。

6、正文和正文的小标题之间不要留空行,段落之间也不要留空行。

论文结语与参考文献隔几行

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宋体字,其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类格式:作者、文章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书籍类格式: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论文集类格式: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类格式: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厘米,行间距为倍行距。

扩展资料: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综述格式

一般参考文献和正文之间不是要空行处理,而是需要分成两页,“参考文献”左顶格标示。然后参考文献另起一页带方括号的数字排出全部内容就可以。但是不同学校的要求可能不太相同。

1、字体及字号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2、页眉设置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xx大学xxxx届x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3、中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左对齐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4、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5、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等,第三级为“”、“”等。

论文如何选题:

1、由大到小确定要写的论文领域→专业→方向→具体问题。先理清自己的思路,跟完成计划制定目标一样,依次制定多个方向及问题,一步一步细化问题。这样才不至于假大空,才有内容可写。

2、 在有相对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本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分类列出,记下每份文献的框架关键词以及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文献之间横向比较差异和创新,跟自己的心得体会做纵向比较,提出问题和假设。

3、 再根据你对该假设的兴趣,该假设的价值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和文献资料的充分性来筛选题目。感兴趣的话题才有研究的欲望和写作的动力;考虑这个题目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的内容置于主体文字之后空一行排列,并用五号黑体字“参考文献”左顶格标示。然后另起一行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左顶格用五号宋体字排出全部内容。

正文:有的学校直接格式要求正文行距。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图片中规定正文行距20磅。多般情况下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行距倍。

1、期刊类格式:作者、文章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书籍类格式: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论文集类格式: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类格式: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厘米,行间距为倍行距。

论文的参考文献需另起一页,行间距与论文正文相同。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论文的参考文献和正文隔几行

1、期刊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

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示例:

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34.

徐勇,吴记峰.重达自治:连接传承的尝试与困境——以广东省云浮和清远的探索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4(4):50-53.

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J].开放时代,2005(4):82-96.

2、学位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

示例:

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15.

3、书籍著作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

示例:

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50.

如果是合著,即有多名作者,其作者的书写格式与期刊多名作者的书写格式相同。

4、报纸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文章名称[N].报纸名称,发行日期(版面).

示例:

胡祖六.“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定位精确[N].大河报,2015-3-30(5).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

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宋体字,其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类格式:作者、文章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书籍类格式: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论文集类格式: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类格式: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厘米,行间距为倍行距。

扩展资料: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综述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一般行距都是以三号字体,单倍行距最为合适。

论文的附录与参考文献

肯定是有区别的,附录一般是论文中的一些程序或过程。而参考文献是引用的论文或其他人的成果。

带附录的论文极少,列出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普遍做法。如果有附录,所附的是论文不得不附的内容,是单一材料的主要部分或全部,读者可以直接看到。参考文献是较多内容的查找线索,读者看不到具体内容,是备查性质的。

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几乎所有研究都建立在前人成果之上,必然会在文中引用他人的论文或著作。 这些论著的详细出处,收集于文末的参考文献。文中所有引用的论著,都应包括在参考文献中;反之,所有参考文献中的论著,都应在正文中被引用。 参考文献的顺序一般按作者姓氏的字母(拼音)进行排列,对于同一作者的作品则按发表年代排序。 不同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具体格式有不同要求;投稿前需按所投期刊的要求进行修改。 2. 附录(Appendix) 有些论文还有附录,主要收集不影响正文阅读,但篇幅较长的细节。 比如,对于理论文章,可能把繁琐的证明放在附录。 对于实证论文,有时把过长的数据说明放在附录。如果数据来自问卷调查,通常把具体的问卷放在附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