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航天精神的议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航天精神的议论文素材

高分语言:1、担负使命,承载梦想。2、遨游浩瀚,逐梦九天。3、探索未知,延续传奇。4、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5、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6、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7、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8、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自2003年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开始,我国的每一次载人飞行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这一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仍将会继续谱写飞天壮举,创造飞天奇迹。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神舟十四号 作文 素材通用,希望大家喜欢!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1

神舟一纵向苍穹,再送英雄入太空

一题记

6月5日,北京时间十点44分,伴随着读数的最后一声点火,神舟十四号载着蔡旭哲,刘洋,陈冬三名宇航员飞翔浩瀚星际。我与父母守望在电视前,看着神舟十四号向天空发射,我的内心热血沸腾,中国人又一次登上了去往外太空的道路,中国又一次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中国人又一次为自己的祖国骄傲!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多了解更多有关国家科技事业的相关知识,脚踏实地虚心求教,当下好好学习,勤奋好学,理科多多思考,文科多多记牢,希望在将来,我们也可以代表祖国出现在那未知的银河!逐梦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2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航天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展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正如航天员刘洋所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初心使命、不懈拼搏。

湖南航天“十四五””蓝图已绘就,正大跨步开启“总体梦”逐梦新征程,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定能迎来“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3

今天上午,我很荣幸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的全过程。早在古时候,人们就开始了对星空的探索,朱子四岁时便曾向其父追问“天之上何物”,却囿于科技难题,只能通过诵读孝经书寻求因果。而今,神舟号载人飞船的一次次“出征”,正是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我们追求星空,正如蚂蚁渴求在海的另一边造船漂洋过海,这个梦想何其浪漫,又何其宏伟。幸运的是,追梦路上,每个人都甘之如饴。作为福州理工学院的学子,我真心地为此感到自豪,祝贺浩瀚的太空再添一抹中国红!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4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随着一声巨响,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直冲云霄,拉开了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新征程。直播间的这一幕,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左下角一次次刷过的“祖国加油”“祖国万岁”是我们最真挚的呐喊。祖国用一个又一个事实向我们彰显了国家的不断强大,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亲历者,也是创造者。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为现实”,这是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 故事 ,也是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故事。神舟十四号的成功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纵使心头千丝万绪,最终化为一句“祖国加油”!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5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航天祝福,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征途漫漫,努力奋斗,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6

今天我们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桔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着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向太空。短短半小时,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学习航天设计人员的谨慎与认真,火箭发射的成功也就是学习之后的成果。认真努力才是有效学习的 方法 ,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7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以来的首次载人任务发射告捷,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近些年,北服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服装设计,均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多位老师以身践行校训“与美同行”的精神,是我们前行的榜样。

“千年古乐,传承不灭。”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应当更认真的学专业知识,沉下心去学习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多参加活动项目积累 经验 。投报祖国,发光发热,成就精彩人生。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8

泱泱华夏文明写入九天星河,中国人逐梦航天的脚步从未停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

载人航天作为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攀登这一科技高峰,离不开勇于冒险、敢于超越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离不开航天工作人员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的知难而进和不断创新,吾辈中国正以顽强毅力和巨大勇气创造科技奇迹的内在动力不断突破自我,跃上新的里程碑。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9

我知道的宇宙是很神奇的,因为它很大,很美!宇宙是由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组成。能量一直存在,所以一直在运动。

人类想去探索太空,所以才有了宇宙飞船,今天发射的是神舟十四号载人火箭,宇航员们将带领我们向宇宙更深的地方前进,带给我们更多更多的宇宙奥秘!将来的我们一定会揭秘无边无尽的宇宙奥秘,将来的我们也将励志成为航天一份子,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宇宙奥秘!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10

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全球关注,举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闪耀。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照亮了中国科技兴国路。

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向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魂牵梦绕的数干年飞天梦想。今天,神舟十四号是我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此次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重大。随着神舟十三号乘组在6个月太空飞行后顺利返回地球,意味着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圆满收官。神舟十四号必将圆满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高擎起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追求理想的血脉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通用10篇相关 文章 :

★ 2022年我的航天梦主题满分作文10篇

★ 我的航天梦为话题的作文10篇(2)

★ 我的航天梦小学生作文10篇

★ 我的航天梦主题作文10篇

★ 神舟十三号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摘抄

★ 给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写一封信范文十篇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个人百科一览

★ 给航天员的一封信小学优秀作文10篇

★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作文精选10篇

★ 我的航天梦优秀作文10篇

第一个、皓月千里,浩瀚无垠,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用途:描写宇宙、天空等。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任星河流转,中国航天精神不灭。从两弹一星的出世,到如今天宫探月、天问踏步,火星的种种成果,离不开中国航天人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胆识与气概,更离不开他们募集星空、心系家国的情怀。正因如此,国人才得以徜徉于浩浩长空,漫步于璀璨星海。

第二个、矢志奋斗,晨炊星饭,诚心绿草,锐意进取。

用途:形容航天精神事例,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在东风烈士陵园,长眠着700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英勇献身的中国航天人。我国航天事业的最初景象是不见边际的汪洋,但我国的航天前辈们有着衔石填海的意志,他们晨炊星饭,盛兴于草,为中国航天在星海中筑起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游轮。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问鼎苍穹于九天揽月,便是对航天先辈最好的致敬。

第三个、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

适合主题、航天精神、科技创新等势力。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中国航天人永远能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这一浩荡征途,中国航天技术工程师张玉华自投入航天事业后,便将31年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太空。他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测三大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虽未设身宇宙,但宇宙处处有他的印记。张玉花在时代长空留下了中国女性的奋斗航机,更留下了中国航天人心怀新海、脚踏实地的动人身姿。

第四个、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适合主题:航天精神、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等。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奔赴宇宙的使命虽伴随着无数鲜花与掌声,但更多的是漫长的等待、艰辛的训练与残酷的竞争,尽管如此,中国航天人也从未停止对星空的渴望,因为在太空留下自己的身影,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了彰显民族的科技力量,印证国家的创新实力。那份热忱是对星空,亦是对家国。

现在在网络上可以查到很多关于航空航天的作文素材,只要你经常关注新闻,关注时事,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容易很多

工匠精神的议论文素材

导语: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作文素材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工匠精神在百度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而今在繁华的大都市中最常看见到的是快节奏的生活如行色匆匆的路人灯红柳绿的霓虹以及穿梭不停的车辆,这一切的一切似乎与工匠精神遥不可及。我觉得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

许多认为他们灰头土脸,素面朝天有的人可能还离他们远远地一脸嫌弃不想与他们接近还有的人可能一副高高在上斜眼睥睨这些勤劳朴实工匠们。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工匠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用心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神圣的,他们对自己甚至是苛刻的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作品都因为注入着他们的心血而闪闪发光大多数都像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以及所有人学习的一种精神,衙门只因为喜爱而享受工作这是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具有这种心性的人远离繁闹的喧嚣,快节奏的生活的,浮躁的心态这是一颗静,慢,缓的禅心。让人徐徐散发着内涵的素香。他们因一个细节而寝食难安绞尽脑汁的去改变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灵动完美。

我其实是羡慕工匠们的因为他们有一颗纯净的心的,没有压力没有虚假没有攀比只是静静地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是轻煮一壶茶的惬意慢盏一碗酒的悠然他们仿佛离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看似每一个平淡的外表下有的是有一方肥沃的净土

我想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种工匠精神,这个世界将是美好的。不会让欲利熏心成为社会中人们的常态不会让人活在茫茫黑暗中。现代人之所以那么多人感到迷茫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心里没有信仰。工匠精神是一花一草一菩提的天然精神是让人返璞归真的幸福精神是擦鞋雕木的认真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累的耐劳精神。

工匠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去效仿,它的点缀会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的、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的,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的。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工匠精神的作文素材:西游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总导演杨洁去世了。 消息被证实后,《西游记》引起了人们的追思和怀念,甚至引发追问:为什么我们很难再拍出那样的经典了? 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观点不认同1986年版《西游记》,原因是在它所诞生的特殊年代里,电视节目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西游故事更停留于纸张和口头传播,以至于当它被搬上荧屏时,注定了其成功具有偶然性。 这类说法其实并没有看到在这以后的30年间,老版《西游记》成为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超过了3000次,足以申请吉尼斯纪录。 可见,《西游记》不仅仅是几代人的记忆,更是历久弥新、更显珍贵的经典之作。事实也证明,后来的西游故事几经翻拍,有的红极一时,有的票房不俗,但都没有在口碑上超越前作。 在分析这种现象时,杨洁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了“西游精神”,她的具体解释是:“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效果、道具依然很粗糙,但观众的捧场,恰恰说明它是一部靠艺术取胜的作品。 《西游记》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杨洁所言的“西游精神”,它不仅展示了一代电视人对待作品的纯粹态度,更是以其中颇高的艺术含金量取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西游精神”在哪里? 答案藏在创作态度里。 该作品拍摄经年累月,困难的.时候只有一台摄像机,但剧组所有人都不畏艰难,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 比如饰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世家出身,三代人专注演猴戏,“练就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无论是翻筋斗云、撑竹筏出海,还是在黑风山打斗、打死九尾狐等,基本上都不用替身;又如“猪八戒”,早上精神足,钉耙都是扛在肩上,下午的镜头就是拿在手上,傍晚就是在地上拖了;连不发一言的白龙马,都绝少用特效和替身,跟随剧组走遍了中国。 如今提倡“工匠精神”,意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杨洁那一代电视人的“西游精神”,何尝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就这一点而言,那种每个人各司其职、追求极致的精神态度,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工匠精神存一颗工匠般的心去做事,去生活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却没有偶然性!

截止到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反复研究了这些长寿企业,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髓——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具有这种工匠精神。

2、“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

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来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与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全球、成为传承百年的经典典范。

工匠精神并不是瑞士的专利,在日本的企业之中,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入殓师就是殡仪馆里的葬仪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3、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有声,无一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的内容了,高三党们可要好好学会收藏呀!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考生们随时关注。

关于航天的议论文素材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誉为人民科学家。主要事迹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他主持完成了“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钱学森,数十年呕心沥血、攻坚克难,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的爱国奉献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国人。

我知道的,航天人物其实最多的素材就是他们身上的那种刻苦的精神同时报效国家,其实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作文,也适用于我们生活。

第一个、王亚平,中国人心中的最美航天员。

适合主题,巾帼英雄、女性风采、美玉美玉等。女性之美从来都是千姿百态,它们可点染胭脂、簪花晚发,亦可攻坚克难、建功立业。脚踏大地时,王亚平进行着日复一日的训练,他不愿劳累,不畏艰辛。遨游于太空之际,王亚平为地球上的孩子直播授课,她端庄优雅,从容亲和,王亚平点亮了无数孩子对太空的热情,他展现了当代女性的风采,更诠释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他的美,一如他游历过的璀璨星空,任时空流转,亦动人如往昔。

第二个、李达飞,毫不懈怠的航天幕后工作者。

适合主题,恪尽职守,严谨踏实。歌颂幕后工作者等市里一出精彩的戏剧,一部动人的电影,一场华丽的舞会,所有引人入胜的表演,离不开台前的演员的倾情演绎,更离不开幕后的工作者的全力支持。在中国航天的系列演出中,无数的技术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为我国进入太空的卫星与航天员搭建了足够安全的舞台。正如核心舱副主任设计师李达飞与他的团队,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他们吃苦耐劳,用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为飞船的太空之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第三个、任新民,中国航天活着的日历。

适合主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为国奉献者犹如天上星辰,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发光发热,不仅照亮了当下,更指引了未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引路人,任新民美国留学后,毅然回到了祖国。他以学识为笔,以热情为末,亲手书写了我国航天事业艰苦而又扎实的历程。尽管这位一生都在放飞卫星的航空元勋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与攻击将如不灭的星斗,永远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保驾护航。

船箭分离的那一刻,真实的失重突如其来,太空舱里的灰尘突然浮起在半空,最美不过少年梦而比少年梦更美的就是梦想得以实现;和许多孩子梦想起源一样,杨利伟的太空梦,园子他小时候听的广播,与位于家附近的机场,蓝蓝的天空中掠过的飞机,白云朵朵下飞行员的飒爽英姿,都在他幼小的心里点燃了一朵朵火花,这是这些火花最终点亮了它的航天路。

科学精神议论文素材

1、布鲁诺继承了哥白尼的科学精神,通过哲学思辨提出宇宙是统一的、无限的等思想,他还提出与哥白尼日心说不同的观点,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没有中心。布鲁诺不惜献出生命来捍卫科学真理,在科学史上留下壮丽一页。

2、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3、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没有被雅典的某些公民和当权人所接受,相反,他的思想被认为搅乱了青年人的头脑,败坏了青年人的道德。最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4、亚里士多德对经验主义也有一定认识,“但他不承认实验的价值,他认为实验改变了研究的对象。也就是说,希腊时期还没有系统的归纳法。这个时候的科学精神强调的是理性的法则”。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随后也成为名言。

5、毕达哥拉斯曾应邀参加一位政要的餐会,餐厅地面铺着正方形的大理石地砖,毕达哥拉斯在等餐时发现脚下的砖似乎与“数”有某种关系,于是他拿了画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地砖,以它的对角线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地砖面积之和。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地砖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为边画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五块地砖的面积。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被称为“勾股定理”。

最经典的是伽利略 他的事例最广为人知而且影响很大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 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伽利略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正确,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要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这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他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消息很快传开了。 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镭之光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X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都会被那些向它顽强攻关的人们揭开。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子一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后因二战爆发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陈景润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 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独独爱上了数学。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陈景润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上世纪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1978年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最高规格的邀请。 此外,陈景润还在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陈景润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毫不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1996年3月19日,在患帕金森氏综合征10多年之后,由于突发性肺炎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陈景润终因呼吸循环衰竭逝世,终年63岁。

作文素材万能哲理小故事一“亲密”的朋友黄狗和黑狗躺在厨房外的墙脚边晒太阳。它们已经吃饱了,于是攀谈起来。它们谈到人世间的各种问题,诸如美与丑,恶与善,最后谈到了友谊问题。黑狗说:“幸福,就是能和忠诚可靠的朋友在一起生活,互相帮助,彼此相亲相爱;并且抓紧机会使朋友高兴,让它的日子过得更加快乐,同时也在朋友的快乐里找到自己的欢乐——天下还能有比这更加幸福的吗?假如你和我结成这样亲密的朋友,日子一定好过得多了。”“太好了,我的宝贝,就让我们做朋友吧!”黄狗热情地说道。黑狗也很激动:“亲爱的黄狗,过去我们两个白天黑夜都在一块儿,简直没有一天不打架!真是何苦呢?打架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人类把我们当做友谊的典范,就让我们用行动给人类证明:要结成友谊是没有什么障碍的!来吧,握握爪吧!”两个新要好起来的朋友立刻热情地拥抱在一起,那个高兴劲儿,简直不知道拿什么来比拟。就在这时候,天哪,厨子扔出来一根香喷喷的骨头!两个新朋友立即像闪电似的向骨头直扑过去。“亲密”的朋友“亲密”地滚在一起,相互厮咬。人世间充满了这样的友谊。听他们讲话,你以为他们是同心同德;丢给他们一根骨头,就全变了样。

女排精神议论文素材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关于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及范文内容如下,赶快来看吧!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

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平辞职了。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我整理了女排精神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素材一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素材二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无私奉献。奥运会四年一届,只有到了奥运会,中国女排才会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她们,并不会占据人们的视觉焦点,不会屡屡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即便有女排五连冠的历史光环在,但一个项目如果没有足够夯实的群众基础,其发展会面临阻力。中国女排队员多年来持续的付出,无私的奉献,那种不计回报的高尚精神,让人们肃然起敬。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的弘扬,那种甘于孤独、乐于奉献的精神,让人们感动的'同时,也需要传播和继承。中国女排从默默无闻、卧薪尝胆中走出低谷,这种甘于寂寞、坚信自己会重拾荣耀的道路走得困难却坚定,闪烁着强大的精神之光。

素材三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科学备战。中国女排能够重新站在世界巅峰,不但需要队员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还需要教练员们对世界女排大势有充分的了解。随着古巴、俄罗斯等传统女排强队的没落,一大批女排新生力量夺人眼球,站上世界舞台的她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力量让人们眼前一亮。女排领域需要这些新新力量,但这对志在夺冠的中国女排来说,却意味着更多艰难与挑战。在这方面,中国女排教练员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恣意释放热情,展现能力,最终战胜这些球队,得益于自我发挥,更离不开教练员背后默默地付出,他们通过视频剪辑、彻夜分析,为中国女排安排了针对性的打法,为中国女排夺冠铺平了道路。这种着眼全局、重视对手、科学备战的部署,让女排精神闪烁出智慧光芒。

【女排精神】

是指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中国女排发展历程】

1981年,袁伟民率领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首夺世界冠军,开启5连冠辉煌;2003年,陈忠和麾下的“黄金一代”时隔17年重夺世界冠军。2019年,郎平带着新一代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成功卫冕。1981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先后10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上夺得冠军。每一次的夺冠历程不尽相同,有5连冠时代的水到渠成,有雅典奥运会上的惊天逆转,也有像2019年这样的“十全十美”。中国女排的10冠王,不仅在中国三大球当中成绩最好,放眼世界体坛,在不到40年间十夺世界冠军,也是不多见的。

【体现女排精神的事例】

随着主裁的一声哨响,惠若琪扣球得分,中国女排3:1有惊无险地战胜了塞尔维亚队,取得了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这一刻全场沸腾了,全中国亿万观众沸腾了,全世界中华儿女沸腾了,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站上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让无数国人又一次见证了“女排精神”的精彩绽放。回顾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比赛,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一波三折,从小组赛的两胜三负排名小组第四涉险晋级,到八进四3比2逆转取胜东道主巴西,半决赛3比1决胜荷兰,再到决赛中力克塞尔维亚,每一分都打得那么地惊心动魄,每一场都打得那么地荡气回肠。她们不畏艰难、永不放弃、团结协作、奋勇拼搏,中国女排在里约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女排精神”。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女排精神作文范文(精选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提起中国的三大球中,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起女排,因为只有女排拿到过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的冠军成为大满贯!

想起女排大家都会想到朱婷,惠若琪等人。但我说的是我姥姥的那年代的女神———郎平。

郎平拥有铁榔头之称,她的球十分硬气,令对手魂飞丧胆,而且他还是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并且带领中国队豪取五连冠,为中国队立下汗马功劳,体现出不服输每球必争,即使对手比较强,但是也凭借毅力,信念,赢得比赛。正是这种崇高的意志精神,以致影响到世世代代的年轻人,明知会输也要赢得世界的尊重。这就是女排精神!

郎平不仅是非常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在退役后又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了,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在小组赛不尽如人意,以小组最后一名进入八强,遇见了另一个小组最强队——巴西,巴西队世界排名第一,拥有超级巨星球员,又是主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队压力很大,背水一战,第一局很快就输掉了比赛,这时郎平敢用奇兵,调动队员的情绪鼓励队员,就算输也要咬掉他们一块肉,拼个你死我话!中国队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不服输,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赢得了比赛进入了四强!这完全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和女排精神,战胜了巴西,最后取得了奥运会冠军,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当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国歌奏响时,每个人都热泪盈眶,这来之不易的金牌,是女排姑娘用汗水伤痛,年复一年,加倍训练换来的。

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拿到金牌,女排精神感染到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都该学习女排精神,用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拼搏精神,去战胜困难,带着女排精神,去学习,去工作,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女排精神”这个词,对于我们这些“00后”来说,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了,即使知道也没有几个真正知道它的含义、背景与时间,可以说“女排精神”是一个被淡忘的宝贵历史遗产。

女排精神,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同甘共苦,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他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排身体力行地传承者着“女排精神”。

上世纪60年代,日本有“魔鬼教练”之称的大松博文应周总理之邀来华帮助我国训练中国女排。由此,中国女排引入“魔鬼式”训练。这日本教练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十分注重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这可能是中国女排的源头吧。后来,中国女排也正是使用者这种方法来训练的。他们大部分人都有着一身的伤,却依然坚持训练。还有的甚至打着绷带训练,这也成就了中国女排在后来以五连冠的辉煌战绩在世界杯上首夺冠军。

“女排精神”的精髓。就是坚持努力,无所畏惧。冯坤,中国女排主力之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尽管已受伤。而且先后经历了12次手术。本应养伤的她,依然带伤上阵。而当时中国队面临强敌俄罗斯队以2:0的分数处于劣势,可她们依然不气馁,扳回三局反超俄罗斯队取得了冠军。这场比赛,中国女排明知不可为,却依然有决心去为之,可以说中国女排他们不服输,他们竭尽全力的把不可能的奇迹变成了现实。

中国女排一路走来,充满了汗水与泪水,也充满了艰辛坎坷,他们在没有“女排精神”这个词时却做到了女排精神。他们永不停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砥砺前行创造出来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梦想每个人都有,要完成梦想。就要学习女排精神。努力超越自己,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创造自己的奇迹。

最近一场和巴西奥运会结束了,中国女排获得了奥运冠军,在女排取得奥运冠军的时候我回顾了往昔,细细的回味了女排精神。

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以三比一击败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1984年洛杉矶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奥运冠军,而经过黄金时代之后中国队落入了低谷……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只获得了第七名,而在1994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中国队又以零比三败给了古巴,而2000年女排又在八强望而却步,2016年中国队以最年轻的阵容出赛,小组赛连输三场,没有人看好,经验缺乏的他们……而他们无视了许许多多的负面评论,重拾自信,击败了强敌塞尔维亚夺得了冠军。

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展现了可贵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们值得我们的尊重,这让我们想起了我们是从1932年那个弱小的国家一步一步走来的,当时,刘长春只身一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由于战火他并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在奥运会前他在船上漂泊了21天身心疲惫,才赶上比赛,而他只跑到了小组第五,他被外国人嘲笑,被世界说为东亚病夫,虽然刘长春失败了,但是无数的后辈踏着他的路走向了成功,而中国女排就是其中之一,在女排队员们的眼里奥运精神并不是取得多少金牌,还是更多的去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女排队员们认为:我们从不以成败来论英雄,你可以倒下,你可以失败,但是这些都必须是在夺冠的路上,这样才是值得别人尊重的失败。30年来,女排失败过,低谷过,可是从没有放弃过,可以说女排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缩影。

回味了女排精神,我明白了: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再深的低谷,只要努力地去拼搏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妈妈告诉我女排精神是什么,我有点不知道,我上网查了一下,通过查看女排的各种光辉事迹,理解了女排精神,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女排从一开始就很厉害,尤其是朗平那一代,朗平弹跳能力好,扣杀厉害。同时体能又好又有智慧,据说她的扣杀可以让对手措手不急。之后,她就去美国当教练,工资很高。那的女排正处于最低谷,再也没有登上领奖台。国家向朗平发了条信息说:祖国需耍你。郎平毫不犹豫的回来当主教练,指导女排训练。

终于,她们再一次登上冠军,带领女排从低落再到辉煌。女教练朗平为了中国,为了女排,为了她热爱运动,抛下女儿回到中国,当时她的女儿还只有四岁,如果是我们,可能掉进低谷中再也出不来。但她们出来了,一群女子,她们从心理阴影里走出来。凭着坚定的意志,刻苦的训练,同时还战胜了实力不一般的巴西队,让中国的国旗升起,响起了我们的国歌,一切让人兴奋,女排已经是第四次登上感动中国,而女排的精神就是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我们也应该学习女排精神,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下一代接班人。

9月29日,女排世界杯比赛圆满结束,中国女排十一连胜,气贯长虹,以全胜战绩卫冕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第五次世界杯夺冠,威武霸气的中国女排,在最好的时间,以最圆满的成绩,给祖国献上了一份最棒的礼物!

10月1日,国庆阅兵时,女排出现在国庆游行的彩车上压轴出场。当她们驶过一个部队方阵时,兵哥哥们向她们齐声高呼表白“中国女排,世界第一!中国女排,世界第一!”女排姑娘们也对此作出回应到“你们最帅!你们最帅!”。无数网友纷纷表示被两大天团圈粉圈的死死的!

我个人特别喜欢郎平教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是啊,生而为人,谁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就一朝成名,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摸爬滚打之后才能百炼成钢!不惧逆境,追求卓越的女排精神,一直不曾改变!

8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时期,那时候的训练场地是用竹子搭起来的竹棚馆,四面漏风不说,地面以细沙和白灰、红土混合压实,铺着带毛刺的旧木板。女排姑娘们一滚一身泥,煤渣、木刺经常划破她们的身体,每次比赛或训练结束,医生都要帮她们清理伤口。再加上因为在海边训练,淡水资源匮乏,所以为了节约用水,她们只能带着伤口下海洗澡,她们这种行为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别提有多疼了!

除了艰苦的训练条件外,女排姑娘们还要进行“魔鬼训练法”,每个队员一个上午,要发好100个球,扣好200个球,垫好300个球……所有任务,都必须高质量完成,才能作数。曾有女排姑娘用“恐怖”来形容那时候的训练。就这样,不知身上磨掉了几层皮,流过了多少汗,吃过了多少苦,“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伤”的女排姑娘们,在1981年以压倒性姿态成功夺冠!

竞技场上的残酷,从来都是不言而喻的,每一次胜利的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努力!魏秋月膝盖手术后,一度行走都困难,每一次训练都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比赛中却不顾膝伤,果断扑地救球;惠若琪两次心脏手术,依然坚强地奔跑在赛场,并在赛终一记漂亮绝杀;杨方旭韧带断裂,术后回到赛场,再次半月板撕裂,对阵巴西时,她打了封闭上场;徐云丽膝盖重伤,2015年大腿进行了自体移植,仍在赛场出色表现;郎平各种大小手术十几次,仍每天在训练场上呕心沥血;从队员到教练,几乎每位中国女排人都有自己残酷的伤病斗争史。

女排姑娘们的永不放弃、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和敬佩!

“这就是‘血战’,我们每一场球都不能输。不能想赢怕输,只能是想赢不怕输。”四年前的世界杯,进入夺冠的关键阶段,郎平曾这样给队员们鼓劲。四年后,这样的“血战”再次来临。激战正酣的女排世界杯上,中美两强再度相遇,这场被普遍视为“冠军争夺战”的焦点战役,最终以中国女排零封对手而告终。看比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犬牙交错,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个球,都重若千钧。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在本届世界杯赢得开门红后,郎平的这句话一举冲上热搜,引得网友带泪转发。三连胜、五连胜、八连胜……女排姑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坚韧、拼搏、稳健,像一股雄奇的力量,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平心而论,这些年中国女排有过高光时刻,也遭遇过低谷困境,但只要站立赛场之上,这支队伍就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不一般的血性。在最要劲儿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或许就是中国女排最动人之处。

竞技体育本来就不仅是身体、技巧的比拼,也必然会包含意志力的较量——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的确,“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有记者就观察到,女排队员在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因为来得最早、练得最久、结束最晚。就拿此次世界杯来说,女排姑娘刚到札幌就放下行李直奔训练场,郎平亲自上阵,用她的话说,“我一个快60岁的老太婆都还在拼,没有人好意思偷懒。”

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夺得过世界大赛冠军的队伍。作为一种情结,女排精神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38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攀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近40年来,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支球队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纵然今天的中国早已无需用更多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强大,但正因此,我们才更要去理解、去体悟、去唤起那贯穿于“女排精神”当中的强大力量。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分一分去拼”,这是时代和国人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有了这股子精气神,梦想再大,未来再远,也终将抵达。

女排,是三大球之一,也是中国除了乒乓球和跳水之后第三个引以为傲的比赛项目。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以3:1的大比分逆袭塞尔维亚队,相隔12年之后再次登上领奖台。女排,一时成为人们议论最广的话题,女排精神,也广为传知。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当代女排精神也可概括为顽强拼搏,永不言弃。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样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富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选择对祖国有益的,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

女排精神不仅适用于赛场,小至个人至国家,她们的拼劲与坚韧是最宝贵的精神。所谓平静的湖面造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女排在艰辛的`训练后赢得惊人的战绩,她们从不轻易放弃,不轻言疼痛,流下的都是拼搏的汗水,胜利后喜悦的泪水。

女排懂得:没有悬崖,怎见得青松生命的强劲?没有暗礁,怎见得浪花的英姿雄壮?没有风险,怎见得风筝的坚决与无畏?这恰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的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女排既然加入了女排团队中,说明她已决心为女排开始奋斗拼搏,不惧疼痛,不怕失败,她们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每位竞争体育者都明白,不只是有在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

我相信女排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哭泣,但我也相信女排会因为一次的险胜而露出甜人的笑容;她们不像男生一样本身就身壮力盛,但她们也证明了她们可以像男生一样忍受疼痛,加强训练锻炼身体。女排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铿锵玫瑰!

对于女排我心中有的是敬佩与赞扬;她们身上宝贵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她们对梦想的坚定,学习她们的坚韧拼搏,学习她们对待竞争的友好精神。我们可以不用成为女排,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和她们一样优秀坚强的女生!

每个人都是待发芽的种子,但你首先要学会自己破土而出,在阳光的滋润下,成为一颗参天大树,成为别人的榜样!

世界杯中这9个瞬间,或许就是你要的答案。

提到中国女排的名字,你很难不对她肃然起敬。这个光荣的集体是国人的骄傲,为中国赢得无数荣誉,并且现在依然还在为中国夺冠的征途中。那么什么是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在每次暂停时都会讨论在场上的得失,不只是主教练会指导队员,女排姑娘自己也会和队友沟通。当再一次准备上场时,她们总是士气高涨,杀气腾腾。必胜的信念,这是女排精神。只有敢于胜利的人才能获胜。

在一次防守中有两名队员因为救球倒地,自由人王梦洁在比赛中多次鱼跃救球,小身板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每场几乎都会遭到对方主攻手的重击,但她却从来没有倒下,这种坚强和默默奉献就是女排精神。

每次进攻开始之前,中国女排队员都会严阵以待,彼此通过声音传达信息:我已经准备好了。排球是一项体育运动,但在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时,你甚至会感觉她们就是在打仗。

这样的感觉来自于女排主帅郎平。有铁榔头美誉的郎平,天生就有一种狠劲,这种劲头让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坛上的劲旅。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郎平就是中国女排的火车头。

中国女排还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这种气势能压制对手的进攻势头,能掌控场上的比赛节奏。排球就是抑制和反抑制,只有自己掌握主动权才你才能获胜。朱婷、张常宁等队员多次在比赛中展现出超强的实力和这种霸气,对阵美国队的比赛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国女排在争取胜利的过程中一直注重人才培养,保持球队总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就是中国女排能一直保持竞争力的原因。在对阵肯尼亚的比赛中,中国队以年轻队员为主,只是派了张常宁和龚翔宇两名老将上场稳定局势。王媛媛和李盈盈都是新人,张常宁等于是在陪她们练级。

朱婷和袁心玥在比赛结束后庆祝胜利,这是她们之间最特别的庆祝方式。女排队员之间的感情也是她们能获胜的原因之一,彼此之间没有猜忌,肝胆相照,这样才能在场上共同面对强敌。

郎平旁边的这位是国家队助教赖亚文,她从1999年开始就担任中国女排的助教,先后经历过胡进和郎平两个时代。她是中国女排第9任队长,曾在郎平麾下效力,现在又成为了郎平的左膀右臂。比赛中她一直坐在场下观战,时不时和郎平交流几句,更多的时候她是那个“郎平背后的女人”。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有许多像赖亚文一样的人在为中国女排的荣誉而努力。

赛场内,中国女排连战连捷、气势如虹,豪取八连胜。赛场外,女排姑娘“我去”“走你”等呐喊声也成了网络舆论场上的“萌点”。势不可挡地扣杀、奋不顾身地拦网,这令人再熟悉不过的一幕幕,仿佛又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是的,这就是让中国观众再一次湿了眼眶的“女排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一言以蔽之,是中国女排奋勇拼搏、顽强战斗的精神。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可爱的女排姑娘们曾经五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排精神,已经渐渐演化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扎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女排姑娘们越是大杀四方,中国男足和男篮越是“遭了殃”。网友们的吐槽是毫不留情的——“女排把观众打哭,男篮被对手打哭,男足一直在家哭”。这当然只是一句气话,但言下之意,大家都听得懂——中国男足和男篮的小伙子们,缺的就是女排精神。

但是,女排精神绝不仅仅是拼。

有那么几个细节,不应该被我们忽视。在中国女排轻松赢下俄罗斯女排之后,对手主教练由衷地赞叹道:“对这场比赛我没有太多好说的,因为中国队打得太好了,进攻、防守、发球、接发球,没有任何错误”。这说明什么?女排姑娘们的成就,靠的不仅是拼搏精神,更是每一项技术环节的扎实和到位。

而在每一场比赛之后,郎平都会谦虚地总结球队的不足,表示要学习对手的优点。这绝不是故作姿态,保持学习的心态,正是郎平和这支球队能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帮助中国女排在赛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是高超的专业技能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男足和男篮不是不想“拼”,而是“拼”不出来。每每在关键时刻,基本功的不扎实、准备工作的粗糙,总会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学习女排精神,光靠喊口号可不行。

时代在变,对女排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当然也该与时俱进。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代体育领域,中国女排为何总能再现辉煌、带来惊喜?科学的训练比赛、专注的职业态度,都是应该被补充到女排精神里的内容。无论如何,真正热爱、关心中国女排的人们,更应该多去赛场为这些可爱的姑娘摇旗呐喊,带动球市的发展。

当然,时代在变,女排精神的底色不会变。对我们每一位普通人来说,学习女排精神,不该只是放在嘴边,而应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提升专业技能。唯有如此,女排精神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这个夏天,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里约奥运会上。尤其是女排的冠亚军之战,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巅峰对决,叩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扉。今年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新夺取冠军,以实力为自己正名,重回世界巅峰。

在小组赛和半决赛中,中国队一度与荷兰队交锋,但并不处于上风,以2:3输掉了小组赛。虽然她们曾以高比分落后,但是在半决赛中,她们顽强的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最终以3:1成功复仇,进入决赛。

那天,在奥数放学后,坐在车上,听着中国与塞尔维亚的现场直播,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女排的大姐姐们稳定心情,顶住压力,一个球一个球的去得分,当比分胶着之时,我坐在车上,默默的为她们加油。23:23,23:24,一分一分咬住比分,最后她们找准机会,队长惠若琪“一球定音”,赢了!我们击败塞尔维亚队,获得了金牌。此刻,我才发现,我的手心全是汗水。看来我比她们还紧张啊!

女排的辉煌不仅靠她们自己艰苦的训练,还靠着主教练郎平。郎平自己也曾是一名中国女排队员,退役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执教下一代的女排中。就是这把“铁榔头”带领着中国女排登上了世界的巅峰。

中国女排今天取得的成绩,可是她们辛勤汗水换来的,曾经有过低谷,也有过辉煌,但是女排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排姑娘们,也激励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遇败不馁,逢胜不骄”正是女排精神最好的诠释,我们向你们看齐,向你们学习!

加油,女排!加油,中国!

8月20日晚,在里约热内卢小马拉卡纳体育馆,中国女排在万名现场观众和亿万电视观众的见证下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

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少女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让国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而随着中国女排的登场并且最终摘得金牌,很多国内网友才明白,原来女排精神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让我们在激动落泪之后能够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里约奥运已经结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却早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