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江城日报编辑

发布时间:

江城日报编辑

獴灵泉的事情一般是在人民日报里面刊登出来,但是现在呢,很少有谁的事情会在报纸上看得出来,因为现在这个年代很少人看报纸,通常都会在网络上或者是一些腾讯新闻里面报道

《江城日报》。1996 年底 , 孟灵权所在班的团支部通过吉林市《江城日报》向社会发出求救信 , 呼唤“谁来救救孟灵权 ?

孟灵权的故事在《江城日报》上刊登出来的。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1、民营企业家李盛学和吉林天三奇集团坚持数年,救助一大批因病失学孩子,当中有孟灵权幸运地得到,吉林天三奇集团的免费救康复后,复返校园完成,并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2、吉林天三奇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3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200万元的天三奇产品,启动实施红十字天三奇健康救助行动。

奈何少帅要娶我一共24集。

《奈何少帅要娶我》由陈龙导演,吴明晶、潘毅鸿、宗沐一、张任杰、符骞文等参演的电视剧。2022年7月24日,该剧在腾讯视频播出。

《奈何少帅要娶我》讲述了江城日报主编白家三小姐白云柔(吴明晶饰)面临着家族联姻,她与陆家军少帅陆景辰(潘毅鸿饰)从一开始的看不对眼到感情升温,其中经历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作为一部民国偶像剧,该剧每集只有不到十分钟,短剧的形式让剧情没有太多啰嗦的铺垫,节奏进展迅速,剧情开始便交代女主的身份,日报主编,事业有成,不是“傻白甜”人设,在观众心里加分不少。

男主倒是典型的玛丽苏设定,陆家军少帅,风流倜傥,出场便帮助女主解决掉找茬的人,两人紧紧相拥,空气仿佛都是粉红色泡泡,别看桥段有些烂熟,偶像剧爱好者就吃这一套,又土又甜,弹幕已经开始上头了。

不过,这次的相拥并没有让女主瞬间心动,她反而觉得陆景辰的拥抱和示好是为人轻浮的表现,这倒是给剧情增添了一份真实感,至少女主不是恋爱脑,两人在联姻前不打不相识,这样的“欢喜冤家”设定也带来了不少的笑点。

长江日报编辑部

一个公司长江传媒与长江日报的关系是一个公司。武汉长江日报传媒有限公司

长江日报·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857710110 长江日报总机:85771888) 国内新闻 财经新闻 国际新闻 体育新闻 都市新闻 857710110 126呼长报110 学习时代 服务在线 会 展 黄 鹤 楼 休 闲 特别报道 健康百事 读者之声 文 娱 IT电脑通讯 网上评报 荆楚了望 求 知 汽 车

1949年9月22日《长江日报》头版

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的“红色历程———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文献收藏展”上,笔者看到一张1949年9月22日出版的《长江日报》,该报头版上全是有关首届政协会议的报道。联想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到来,我便仔细研读了这份报纸。

《长江日报》的头版头条

1949年9月22日的《长江日报》头版总体看上去版式大气,一版标题硕大,比较吸引人的视线,整个版面用外边框黑粗线框住,版面里边也根据需要有线相隔。这张报纸的报头在第一版上方居中,“长江日报”四个大字是 *** 主席亲题的手笔。在报头报眼之下,灰色底纹衬托着通栏大标题《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

竖排右起的头版头条是《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协会上的开幕词》,并配发戴八角五星帽的毛主席头像。第二条主新闻是历史性的重大事件,编者特意用三级大标题来表达其意,肩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主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隆重开幕》,引题为《大会将制定人民政协组织法及其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 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 *** 委员会》。

一版左上角用花边围起来的一则消息是主席团名单,篇幅虽小,信息含量却很重;左下角刊登的是 *** 中央政治局委员 *** 的讲话,他明确指出:“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具体方式,中国历史从此已进入一个完全新的时代。”

笔者注意到,上述各条消息都标明是新华社北平二十一日电,只有《华中局、中原临时人民 *** 电贺人民政协开幕》一则是新华社本市电。这说明, *** 主导的重大政治事件的新闻报道,用的都是新华社通稿。

其他版面的相关新闻

在政协开幕日这一天,进行大会发言的还有宋庆龄、何香凝、张澜、高岗、陈毅、黄炎培、李立三等各界各地代表。

这张《长江日报》第二版头条是《中国人民政协首届会议各单位代表名单》,接下来为《周恩来报告全体代表人数》,再依次是重要代表的发言,特邀代表宋庆龄在讲话中强调:“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这样一个广大代表性的人民的集会,形成真正的统一战线,以执行共同纲领,和组织人民民主 *** 。”

民革常委何香凝在讲话中说:“我们应在毛主席领导下,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与苏联及平等待我之民族,永远携手,共同奋斗。”

人民解放军代表陈毅将军在讲话中表示:“全军愿在大会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保证新中国建设顺利进行。”陈毅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

在二版左下角,刊登1200多字的社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在社论结尾处,是4条响亮的口号,除第一条“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外,其他3条口号都表明了首届政协所代表的政治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 *** 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第三版头两条,仍是重要代表在人民政协第一届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立下宏愿,抱定决心,在毛主席领导下,担负起实现我们共同纲领的责任。”解放区代表高岗强调指出:“解放战争需要解放农民,建立民生制度也需要依靠解放农民。”高岗时任 *** 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 *** 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接下来是华中局所属湖北江西省委省 *** 军区联电祝贺人民政协;武汉人民欢欣鼓舞,庆祝人民政协开幕和武汉各机关团体等纷纷电贺人民政协等3条地方消息。

第三版还有两条与政协相关的消息,一是报道《人民政协代表杨杰将军在港惨遭蒋特杀害逝世》;二是新华社短评《悼杨杰!》。杨杰是民国时期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加上将军衔,他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被斯大林称之为“战略专家”。杨杰为避开国民党的追杀,特意从内地转道香港,准备北上前往北平出席新中国政协会议。但是就在全国第一届政协开幕前两天,杨杰在香港被害,著名军事学家杨杰将军成为第一届政协代表名单上唯一加黑框的代表,令出席会议的代表扼腕叹息,同声痛悼。

此外,三版还有我军解放张掖,彭德怀副总司令电勉进甘我军、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电贺绥远和平解放等3条消息。

在这天报纸的第四版副刊上,还刊登了一首题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颂歌》的小诗,作者毕鲁午用三十几行的诗句讴歌了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赞颂了各界爱国人士协商建国,广大百姓群众盼望永久和平、人民民主的共同心声。诗中的一些诗句铿锵有力:“这是中国人民自有史以来,第一次自由集会……中国人民自有史以来,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集中自己的意见,处理自己祖国的事情。这是伟大的会议,这是光荣的会议,这是中国人民的荣耀与骄傲。”

另外,一版上方报头两边的左右报眼占位虽小,信息量却很大。右边报眼有一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通告,落款署名是总经理南汉宸,副总理胡景雩、关学文。左边报眼除有武汉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会通告外,还有三则金融和民生讯息,即汉口中国银行今日外币牌价、中国人民银行牌价和武汉市贸易公司今日牌价,如面粉每斤160元。

那么,160元的旧币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币,应当是多少钱呢?1955年3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改为使用第二套人民币,这次币改的新旧币兑换比例为一万元旧币兑换一元人民币新币,如此折算就是一毛六买一斤面粉。

《长江日报》背后的特殊故事

《长江日报》在1949年5月23日创刊之时,是 *** 中央华中局(后改为中南局)及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机关报,覆盖中南6省。这张报纸是武汉市军管会登记新字第一号。回顾武汉解放的历史,从1949年5月15日开始,国民党守城将领白崇禧就准备弃武汉而逃,5月16日凌晨国民党军队全部撤离武汉,5月16日早晨7点左右,解放军从黄浦路进城,进而解放了汉口,5月17日解放了武昌和汉阳。武汉三镇全部解放的准确日期是1949年5月17日,但后来把武汉解放纪念日定为5月16日。也就是说,武汉解放一周之后,《长江日报》创刊出版,社址在汉口江汉路204号,当时办公用的电话号码只有4位数,编辑部为2133,经理部是2941。报纸定价为每份人民币60元,折合新币是六分钱。上面说的这张《长江日报》是其第123期,出报那天是个星期四。

1952年12月31日, *** 中南局决定停办机关报而将《长江日报》移交给武汉市委。三年困难时期因纸张供应紧缺,1961年1月6日湖北省委通知《长江日报》停刊,与湖北日报合并。1967年1月21日《长江日报》复刊,直至今天,《长江日报》始终是 *** 武汉市委机关报。

从展览标签上看出,这张《长江日报》的收藏者叫季井申,他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专业委员会策展部副部长。我跟这位红藏家见面时了解到,他于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兰西榆林镇。1990年应征入伍,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与红色收藏结下不解之缘,1992年复员后到地方粮食部门工作,后因国家体制改革下岗分流,于2006年来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做生意,并且全心全意投入收藏红色珍品的行列。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季井申收藏了红色宣传画、 *** 史料数余万件,其中也包括辛亥革命、抗战实物、民俗老物件等。十几年来,他的收藏足迹走遍全国各地,参加过百余次全国收藏展览交流会。

(作者系红色报纸藏家)

1952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报,作为中南局机关报的《长江日报》于1952年12月31日终刊,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接用《长江日报》报名,于1953年元旦继续出版。中南《长江日报》一部分人员参加了武汉《长江日报》的工作。这时的《长江日报》主要担负武汉市委机关报的任务;同时,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行政委员会有关政策法令及重要指示,仍通过《长江日报》发布,直至1954年大区撤销为止。武汉《长江日报》的前身是《新武汉报》。《新武汉报》是在民营《大刚报》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和建设成为党报的。武汉解放后,武汉市军管会批准《大刚报》继续出版,并派张若达任总编辑,通过这张报纸发布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和重要指示。1950年9月,《大刚报》实行公私合营,陆天虹任公方代表。1951年底。《大刚报》停刊。1952年元旦。《新武汉报》创刊,正式成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从1953年元月起,又接用《长江日报》报名继续出版。1960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长江日报》与《湖北日报》合并,《长江日报》于1961年1月6日停刊,部分人员调湖北日报社,其余人员于1961年5月1日出版《武汉晚报》,为武汉市委机关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武汉晚报》于1966年底停刊。1967年1月21日,又以《长江日报》报名复刊。先后担任过武汉长江日报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的有黎智、陆天虹、萧松年、郭治澄、雷行、曾卓、吕梁、黎少岑、黄嘉、孙德华、杨振兴、王保畲、白索、翟玉勋、杨秉林、杨坤潮、张学知、堪根本、陈修诚、熊伟等。《长江日报》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形势,本着“立足武汉、服务全省、贯通长江、辐射华中、面向全国、对外开放”的编辑方针,报道国内外和湖北省、武汉市的重要新闻,介绍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经验,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具有一定特色;其各具特色的副刊、专刊,适应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1982年7月,长江日报社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合办《经济信息报》,后人民银行总行、湖北省分行和武汉市经委也参加合办。1981年5月创办《长江日报郊县版》,同年9月恢复出版《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社还办有内部刊物《内部参考》、《长江日报通讯》、《来信摘编》、《评报》、《武汉新闻史料》、《学习与参考》和《长江报人》等。1984年,《长江日报》经批准向港澳和国外发行。中南《长江日报》日发行量创刊时为3万份,终刊时为9万份。武汉《长江日报》1985年日发行量为23万份。《长江日报》是中国中部发行量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对开大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日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机关报的性质、地位、功能、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办报理念,办报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名版、名栏、名篇层出不穷。精心营造的《健康百事》、《读者之声》、《黄鹤楼》、《边鼓录》、《疑点探访》、《九州方圆》、《热线追踪》、《前程招聘》等蔚为大观,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显示机关报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全省,辐射华中,影响武汉,湖北及至华中地区舆论走向。这是武汉市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报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团。从1980年评选全国好新闻以来,《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28件,在全国城市报纸中位居前列,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武汉地区开展的读者调查表明,读者眼中《长江日报》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张新闻和信息较全的报纸和一张具有权威性的报纸,传阅率达人。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法国《欧洲时报》等合办《大武汉新闻》。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厦门、宜昌、等地分别设有记者站。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中,《长江日报》发行量、广告额皆位列前五位,彩色报纸印刷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江日报副总编辑

马铁丁,是195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

三人的合作,并无严格的分工,陈笑雨、郭小川常侧重于关注文化、教育、艺术等类问题,张铁夫因主管农业战线的报道,故多在这方面落墨。1957年7月以后,三人工作有所变动,合作便告结束,而“马铁丁”则成为陈笑雨独用的笔名。

扩展资料

1、“马”——陈笑雨

笔名司马龙。1917年生,江苏靖江人,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后被分配至新华通讯社。解放初,曾任新华社中南总分社社长。1953年,任北京《文艺报》副主编,1959年任《新观察》主编。后任《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

2、“铁”——张铁夫

1922年生,山东巨野县人,1940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院学习,先后任《解放日报》、新华社记者。解放初曾任长江日报副总编辑。后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等职。

3、“丁”——郭小川

笔名丁云中。1919年生,河北丰宁县人。全面抗战爆发后,参加八路军,开始诗歌创作。1948年任《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责人。武汉解放后,任中南局宣传处处长等职,后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等职。

马铁丁马铁丁,是195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

1952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报,作为中南局机关报的《长江日报》于1952年12月31日终刊,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接用《长江日报》报名,于1953年元旦继续出版。中南《长江日报》一部分人员参加了武汉《长江日报》的工作。这时的《长江日报》主要担负武汉市委机关报的任务;同时,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行政委员会有关政策法令及重要指示,仍通过《长江日报》发布,直至1954年大区撤销为止。武汉《长江日报》的前身是《新武汉报》。《新武汉报》是在民营《大刚报》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和建设成为党报的。武汉解放后,武汉市军管会批准《大刚报》继续出版,并派张若达任总编辑,通过这张报纸发布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和重要指示。1950年9月,《大刚报》实行公私合营,陆天虹任公方代表。1951年底。《大刚报》停刊。1952年元旦。《新武汉报》创刊,正式成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从1953年元月起,又接用《长江日报》报名继续出版。1960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长江日报》与《湖北日报》合并,《长江日报》于1961年1月6日停刊,部分人员调湖北日报社,其余人员于1961年5月1日出版《武汉晚报》,为武汉市委机关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武汉晚报》于1966年底停刊。1967年1月21日,又以《长江日报》报名复刊。先后担任过武汉长江日报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的有黎智、陆天虹、萧松年、郭治澄、雷行、曾卓、吕梁、黎少岑、黄嘉、孙德华、杨振兴、王保畲、白索、翟玉勋、杨秉林、杨坤潮、张学知、堪根本、陈修诚、熊伟等。《长江日报》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形势,本着“立足武汉、服务全省、贯通长江、辐射华中、面向全国、对外开放”的编辑方针,报道国内外和湖北省、武汉市的重要新闻,介绍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经验,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具有一定特色;其各具特色的副刊、专刊,适应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1982年7月,长江日报社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合办《经济信息报》,后人民银行总行、湖北省分行和武汉市经委也参加合办。1981年5月创办《长江日报郊县版》,同年9月恢复出版《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社还办有内部刊物《内部参考》、《长江日报通讯》、《来信摘编》、《评报》、《武汉新闻史料》、《学习与参考》和《长江报人》等。1984年,《长江日报》经批准向港澳和国外发行。中南《长江日报》日发行量创刊时为3万份,终刊时为9万份。武汉《长江日报》1985年日发行量为23万份。《长江日报》是中国中部发行量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对开大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日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机关报的性质、地位、功能、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办报理念,办报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名版、名栏、名篇层出不穷。精心营造的《健康百事》、《读者之声》、《黄鹤楼》、《边鼓录》、《疑点探访》、《九州方圆》、《热线追踪》、《前程招聘》等蔚为大观,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显示机关报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全省,辐射华中,影响武汉,湖北及至华中地区舆论走向。这是武汉市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报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团。从1980年评选全国好新闻以来,《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28件,在全国城市报纸中位居前列,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武汉地区开展的读者调查表明,读者眼中《长江日报》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张新闻和信息较全的报纸和一张具有权威性的报纸,传阅率达人。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法国《欧洲时报》等合办《大武汉新闻》。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厦门、宜昌、等地分别设有记者站。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中,《长江日报》发行量、广告额皆位列前五位,彩色报纸印刷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哲思编辑江城

社长 李秋海副总编辑李青 范青峰执行主编齐心编辑部主任易怀顺责任编辑李博编 辑凯文 米乐 小婵 江城 春天美术总监张文静插图提供孙晴 冰儿萧萧稻荷前 三乖大花猫 傅树清程曼华 大俗老张媒体运营河南省水滴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地 址郑州市金水路16号邮政编码450014发行主管李国祯订 阅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国外发行北京782信箱出版日期每月16日印 刷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哲思》、《哲思》励志杂志,每本售价5元。标准16开88页,每月16日(为15日)出版。《哲思》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文化类月刊。创刊于2002年,以“寻求心灵共鸣,展现人性光辉”为办刊理念,通过清新的文字、灵动的版式、独特的视角、平等的姿态等深入读者心灵。其内容包括“哲思●生活真谛”、“意林●人生絮语”、“成功●生存智慧”、“情感●爱的启示”等几大版块;成为一份清新的、智慧的、深入广大学生和中青年读者心灵的精品期刊。是国家“双效”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 是国家“双效”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并自2005年起连续被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文摘类期刊之一”。良好的市场把握,精确的发展定位,广泛的发行网络,使读者群体逐渐扩大,发行量稳步上升。截止2007年6期,《哲思》期发行量已近20万份,并以每期3%的平均增长速度递增,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浙江工人日报总编辑

孙德宏,历任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秘书,中国建设报编辑、记者,工人日报社记者、一版主编、编委、副总编辑。2005年7月起任工人日报社总编辑。

百度搜:金星撞火星 华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