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药化学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中药化学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看一些药物经典啊

<<黄帝内经>>

药理学参考文献参考书如下,仅供参考:书名 出版社 1 《基础药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 《实用临床药理学》 广东科技出版社 3 《临床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中草药现代研究》(第二卷)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5 《活血化瘀药化学药理与临床》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心血管药理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7 《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8 《心血管药理学进展》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分子细胞生物学》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0 《心血管疾病内科治疗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1 《细胞保护》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2 《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4 《实用卫生检测技术大全》 科学出版社 15 《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7 《进口药英文说明书译法大全》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院药学发展新方向【作者中文名】 薛艳丽;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洛阳; 【文献出处】 中国医疗前沿, 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医院药学; 中药制剂; 科研创新; 临床药学; 配制中心; 发展方向; 【摘要】 目的明确医院药学发展新方向。方法通过对医院药学现状的分析,论述医院药学应该注重中药制剂、科研创新、临床药学以及配置中心的发展。结果与结论医院药学应该转变陈旧模式,向新的方向发展。 【DOI】 CNKI:ISSN: 【参考文献】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共(3)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1] 胡晋红,蔡溱. 美国的药学服务[J]中国药房, 1998,(06) . [2] 宋炳生,周守进. 医院制剂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药房, 1996,(06) . [3] 潘晓春,杨洪发. 我国医院制剂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J]中国药师, 1999,(03) . 【引证文献】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共(1)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 石小鹏. 医院药学与临床药师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 2007 . 【共引文献】(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共(82)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 杨奇志. 强化我国药店药学服务的策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8 条[1] 刘旭杰,李生勤. 患者药物咨询回顾性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14) . [2] 沈爱宗,陈飞虎,徐文科. 试谈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发展[J]安徽医药, 2004,(01) . [3] 陈艳,柴国仁. 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制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安徽医药, 2001,(04) . [4] 马洪峰,张祥花. 医院制剂面临的困境和机遇[J]安徽医药, 2004,(05) . [5] 刘丽慈. 医院药师与药学监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09) . [6] 熊小兰. 医院药房配发儿科用药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11) . [7] 詹邵萍. 药剂科面临问题和发展的探讨[J]海峡药学, 1998,(03) . [8] 杨洪军,于振兰,贾艳丽. 目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存在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中医药, 2005,(02) . [9] 曾昭全. 药学服务与思考[J]海峡药学, 2004,(04) . [10] 刘林芳,苑树锁. 药学监护与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 2005,(01) .

化妆品中的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浅析化妆的小论文(精选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析化妆的小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好化妆,其实要具备很多条件,最近很多学生都问老师,说如何才能学好化妆造型相关的,那么针对这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北京京彩学校就来详细的讲解下,如何要学好化妆造型以便大家能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了解。

学好化妆,和学会化妆,这个肯定是属于两码事了,学会化妆,其实只要懂点化妆,就表示自己会化妆了,而要学好化妆,就要求化妆技术过硬,画出来的妆容时尚简约大气等等,那么这个要求的名词,我们就从时尚、简约、大气三个专业名次来说。

首先是时尚,时尚必须是要和流行同步,那么流行的话,就必须是要对最新的流行趋势的把控了,所以要学好化妆,让自己的更时尚的话,其实有很多第一个办法就是去各大商场去转悠,看下最新的流行服装是什么样的;第二个办法就是看一些最新的流行趋势彩妆作品展示,这个对第二年和当年会有一定的总结和展望;第三个办法就是去参加一些大型的化妆造型比赛,也是能对这个行业能有一定的把控,第四个办法,去一些淘宝等大型的购物网看下服装搭配等;

然后我们来介绍下简约,这个通常是和生活彩妆有关,当然也和专业的分布开,我们先说生活方面的,你看过几个人会浓妆艳抹的出门吗?很少,所以我们的生活彩妆就是简约风格,那么和裸妆又挂上钩了,所以简约风格就是自然的,不做作的,那么这个要求,化妆造型师能对这个人的风格的把控,对这个人的形象设计有个一整体定位了。所以学化妆要做到简约风格,其实不容易,需要学一个整体形象设计的课程了。这个大家也可以了解下我们北京京彩学校的时尚半年班级,就是专门针对整体形象设计的全面学习。

我们再来说下大气这个词,大气是指的什么呢?大气指的不是我们说的大气

层的大气,而是感觉很气势磅礴的感觉,感觉很惊艳的感觉,感觉能压过一般的作品的感觉等,这样的作品才叫做大气,那么大气需要什么注意什么呢?

第一肯定的色彩的把控

第二肯定是服装和道具的结合

第三还有饰品的结合

第四还有模特的个人风格,像有些女孩子就只适合小家碧玉型的;

所以要做到大气的话,就必须要对这个行业有很深入的了解,对你的作品诠释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主题思想等等。

那么通过以上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应该会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了解了,如何要自己的化妆造型学的更好,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的时尚简约大气国际范等,肯定是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通过时间的检验,通过实践的提升,让自己的技术不断的提高,那么这个其实要求的就三点,第一,基本功扎实;第二,工作经验丰富;第三,有自己独有的审美;

好了,针对这个如何学习化妆造型才能学的更好,怎么学化妆才能学的更好?这个问题,我们北京京彩学校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是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和北京京彩学校在线取得联系,如果是大家考虑来北京学习,也可以参考下我们北京京彩学校。

在了解学美容和学化妆这两个专业那个好的前提下,我们要考虑到的问题就是学美容和学化妆的这两个的区别在哪里?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分析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样的了,那么我们下面跟着北京京彩化妆学校一起来了解下吧!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什么是美容,美容是皮肤护理保养,修饰,整体的综合,也许不会让你立刻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但是会让你要的效果一旦达到了更持久。学美容不是单纯的学理论而已,是需要实践方面的,技术是我们接触顾客,被顾客认可的桥梁,所以沟通和口才很重要。

然后我们再来了解下化妆,化妆是改变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一人如果穿的衣服很土,或者是五官长得不是很标准,那么会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帮助她改变一下,这种改变是从肤色,五官,发型,服装,饰品整体的搭配,让一个人从气质,视觉上的一种改变,让人立刻看起来赏心悦目。有句话不是说“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吗?

从最终的一个结果,我们不难发现,美容和化妆各有各的特色,主要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性格,可以说,不管是选化妆学校的美容还是化妆,都是根据你的兴趣和性格特点。了解自己,明确目标,比选择更重要。

是学美容好还是学化妆好?其实不管选择什么行业,最重要是的兴趣。这是最主要的。如果一个行业,哪怕是发展前景再好,如果你不喜欢,那么做起来也是很枯燥无味的,是很痛苦的。如果不能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找快乐,那么是做不长久的,何谈发展与成功呢?

那么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是可以知道学美容和学化妆那个更有前途了,如果是还有什么学习上的困惑,也可以加我们北京京彩化妆学校在线和我们老师取得联系,我们老师会一一的给你在线解答学习上的困惑。

其实学化妆的方式应该是有三种的,一种是自学,一种是去影楼做学徒,一种是考虑去专业的培训学校学习,那么这几种方式,北京京彩化妆学校都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下

很多人觉得学化妆需要去化妆学校吗,通过书籍、视频类不是完全可以了的吗,其实这个学到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如果都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话,那么肯定学校就不可能成立了,所以学化妆还是要到化妆学校,系统的学习手法、技巧等基础和实践。这个问题主要是看你的学习目的。如果是想专业从事这个化妆师这个行业,那么在家学化妆是肯定不行的。

而选学校是也是要注意的,选什么样的学校很中啊哟,选择什么化妆学校和学什么化妆课程,取决你的思想定位: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化妆师的工作范围很广,如影楼、摄影工作室、彩妆吧、服装公司、广告公司、模特公司、电台、影视剧组、彩妆品导购等等,这些的工作单位,各有各的好,各个领域也都有他自己的发展空间,你是考虑以后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呢?

化妆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说刚学好之后就业的化妆师,待遇都不是很高,但是后面有工作经验了,月薪上万的都不奇怪,不过这个是一个过程,所以学化妆必须要坚持下去。

国内化妆需求就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初级发展阶段,需要大量人才,注意是人才,而不是人,需要的有技术的化妆师,因此学化妆在家是学不好的,计划要长远些,一定要到化妆学校去学化妆,建议到大的都市专业的化妆学校去学,这样你的发展才会更有保障。

那么针对学化妆是否一定要到学校学习的这个问题,北京京彩化妆学校在做

个总结便是,学习化妆的方式很多,但是如果是考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用更短的时间学到更好的效果的话,可以考虑专业的培训学校。

那么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了,如果是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我们北京京彩化妆学校老师在线咨询,我们老师都会给大家详细介绍学习化妆之前,或者是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惑。

关键词:

化妆品 原料 危害 方法

正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没有哪个人能力的`开化妆品这种神奇的东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有了对美的追求。选择什么样的化妆品会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物质需求、一个人的生活标准及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层出不穷,但它在帮助人们制造美丽的同时,其复杂多样性的成分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成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人们在短期内看不到的。那么,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化妆品与健康。

1.化妆品的定义、分类、成份

根据2007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各个部位,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地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对人体的作用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

护肤类:包括润肤霜、护肤霜、冷霜、珍珠霜、雪花膏等。发用类:护发素、香波、摩丝、发胶。美容修饰类:爽身粉、唇膏、指甲油、眉笔、睫毛膏等。芳香类:香水、花露水等。特殊用途类:祛斑、防晒、烫发等九类。

化妆品的主要成份是基质和辅料。基质包括油脂、蜡、滑石粉、水、有机溶剂等。辅料包括乳化剂、香精、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常见的化妆品有水状、乳状、膏状、块状、笔状、气溶胶状等。化妆品有护肤、美容等功效,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外形气质,对人们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深受人们青睐。这是化妆品对人体有利的一方面。

2.化妆品对人体的危害

为了达到美容美白的效果,化妆品中添加了很多有害物质。有害成份主要有汞、铅、砷等重金属。这些元素都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为了美丽一时而忽视了自己长远的身体健康。

究竟这些有害物质将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呢?汞及其化合物可以穿过所有的屏障进入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对人的肝脏危害作用尤其之大。

长期使用化妆品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作用,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第二,光感性皮炎;第三,皮肤色素异常;第四,化妆品引起的痤疮;第五,化妆品引起的毛发损害等。

3.化妆品对人体危害的原因分析

化妆品本身的问题

现在市场上的化妆品质量参差不齐,某些化妆品中含有”三无”产品中的禁用物质,例如苯酚,激素。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它经常容易发生在化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某些化妆品中限用物质含量超标,如铅,汞,砷,而这些物质能够轻松的破坏掉人体组织和器官。

化工原料不纯生产的刺激性极大的化妆品。目前国内多数化妆品生产使用的原料较次,导致复杂的有害物质和中间体含量过高造成对皮肤的伤害。

消费者自身的问题

使用者自身是过敏体质和皮肤,而且皮肤经常处于过敏状态,在使用化妆品前并没有进行敏感性测试而导致皮肤过敏。

化妆品的选择,因为选择什么样的化妆品应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否则化妆品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广告的误导作用

现在许多广告都打着纯天然无添加的幌子,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弄虚作假情况严重,对消费者产生里误导,欺消费者。

4.如何防止化妆品产生的危害

正确使用化妆品的方法

首先使用化妆品时不应该同时使用多种化妆品,至少是不同品牌的化妆品,否则各种化妆品搅到一块极易对皮肤造成伤害,其次千万别使用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最后在用化妆品的时候应该清洁双手,最好不要用双手直接接触化妆品。

在选购化妆品时不应该偏听偏信导购员的说辞,选购化妆品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买,不要盲目从众,也不要一味的使用名牌化妆品,因为名牌的产品也不一定是最好,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注意化妆品的合法性,看它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国家质检总局的质量认证,仔细检查商标是不是真的。

对化妆品的品质加以认定,应遵循如下原则:取少量化妆品位于手部,闻其气味,看其质地是否均匀。另外选购化妆品时也应该注重其适用性,根据自己的皮肤和经济状况进行选购。

参考文献:

【1】赖维.美容化妆品学,科学出版社——158

【2】余向春.化妆品中的化学,科学出版社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妆品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化学与化妆品的联系?该如何看待化学的发展给化妆品产业带来的巨大革命?又该如何看待化妆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利弊?未来化妆品的发展又将走上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呢?本文即围绕化学与化妆品展开叙述,简述二者联系、化妆品利弊、化妆品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化学、化妆品、化妆品的利与弊

化学与化妆品

“化”字,古字为“匕”,乃会意字。甲骨文为,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化的本本义即变化,改变。《周易》东汉虞翻注本中亦有“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之言以释“化”。

“化学”之“化”揭示了化学(chemistry)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早在古代就有研究物之生成变化的传统,无论是古老的东方陆地文明和西方海洋文化都试图通过化学来探索世界,西方的炼金术师、东方的道士在试图炼金炼丹的道路上,无意间就开启了化学之门。发展到今天,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微处,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可以说是时时有化学,事事有化学。而化妆品无疑是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头。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窥测到,从古至今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脂粉黛泽之化妆,中国古代,早已实行。迨及唐朝,人文璨然,宫嫔众多,使六宫粉黛,竞美争妍。所以化桩一项,更趋浓艳。日本平安朝女子之化妆,起源亦由于唐,今分为髻、额黄、眉黛、朱粉、口脂等等。”[1]现代女性每天早晨起来后都要对脸部进行精心护理和化妆,随着人们的重视化妆已经上升到了礼仪层面。在化妆的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的经受着175种化学物质的考验。据有关资料报道,欧洲女性每年平均吸收的化学物质约有千克之多。[2]

近30 年来,世界化妆品发展迅速,人类使用化妆品越来越普遍,化妆品已从奢侈品发展为生活必需品,在精细化学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妆品工业也吸收了其它学科及工业部门的新成就,加强了各学科间的渗透,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的学科---化妆品学。化妆品学是研究化妆品配方组成和原理,制造工艺,产品及原料性能评价,安全使用,产品质量和有关法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化学, 药学,皮肤科学,齿学,生物化学,化学工艺学,毒理学,生理学, 心理学,美学,色彩学,管理学和法律学等有关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在这些学科中间,联系最紧密的还是化学。现代化妆品本身就是根据化妆品科学和工艺学制成的精细化学品。

我们该如何理解化妆品与化学之命题呢?

“化妆品之“化妆”,亦“化”亦“妆”,说明在妆扮的过程中,伴随着悄无声息的变化。长久地使用化妆品,会引起一些性质的改变,通过有效成分帮助细胞排毒,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活化细胞,达到让肌肤更健康、靓丽的目的。这也是当中包含着的化学变化。化妆品就是主导这一变化的物质。在我国,化妆品的定义一般沿用欧盟化妆品指导性文件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明确指出: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它类似的方

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3]

化妆品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从原料、工艺再到应用,都解不开与化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妆品的基质原料包括油脂类原料(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蜡类原料(植物性蜡和动物性蜡)、烃类原料、合成油脂类原料、粉质原料、胶质原料、溶剂、表面活性剂;辅助原料及添加剂包括香精、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化妆品添加剂,都属于化学物质。常有“纯天然”化妆品之说,但所谓“天然”,是在化妆品中添加天然萃取原料,而不是去掉化妆品中的合成成分。

美容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美容的基础是化学,有一定的化学理论作指导的美容才是科学的美容。化妆品有利有弊,只有把握化妆品与化学的联系,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正确权衡利弊,才能趋利避害。

如雪花膏(由油、脂、蜡、水和乳化剂等组成的一种乳化体 )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由硬脂酸及盐、保湿剂组成的薄膜,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达到保湿滋润的效果;冷霜广泛用于按摩或化妆前调整皮肤。使用冷霜进行按摩,能提高按摩效果和增强冷霜的渗透性,所以逐渐用做按摩霜;常用的花露水,可以使人感到精神爽快。还具有一定的消毒功能和良好的止痒、活血、消肿作用;化妆水能除去皮肤上的污垢和油性分泌物,保持皮肤角质层有适度水分,具有促进皮肤的生理作用、柔软皮肤和防止皮肤粗糙等作用;香粉具有良好的涂白、美容作用,并能遮盖面部微小的缺陷,还具有很好的防晒效果;爽身粉夏令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卫生用品,浴后使用能滑爽肌肤,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小孩使用还可防止痱子生长??

但另一方面化妆品的危害也不容小觑: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工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损害病例也急剧增加。总的来说化妆品对女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细菌感染;引起皮炎;有毒物质被吸收入体内引起慢性中毒;劣质化妆品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光毒性”反应。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共七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其定义范围包括: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等六类[4];化妆品中的甲醛、树脂会损害眼睛;爽身粉、脂粉中含有滑石,是一种致癌物质。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环保组织日前发布一份关于“潜藏在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危害”的报告,测试了包括倩碧的粉底液和欧莱雅睫毛膏在内的49个知名品牌的化妆品。结果发现,所有被测试的化妆品中几乎都含有汞、镉、铅、砷等有毒物质;化妆品中蕴含污染物,化妆品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漂白剂、避光剂等都可导致接触性皮炎。香水、防晒剂、染发剂中含的对苯二胺,口红中含的二溴和四溴荧光素都具有变应原性质,可引起皮肤红肿、搔痒,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胭脂、眉笔的笔芯亦含有变应原,可引起眼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发育症状 ??

从个人角度,如何利用化学理论科学地选择合适的化妆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知道常规化妆品主要分为两类目录,一种是一般化妆品(皮肤、化妆、头发保护产品以及香料),另一种为特殊功能化妆品(例如除臭剂、抑汗剂、染发剂以及遮光剂等)。人们应根据自己的肤质、年龄、性别、皮肤的ph值还有季节变化做出合适的选择,要对其基本成分及性能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再进行选择。 从未来化妆品产业的发展这个大的方面来看,未来化学必定围绕着“绿色化

学”这一中心,化妆品的发展无法脱离这一大趋势,化妆品安全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才不会让美丽变成哀愁。让化妆品更绿色、更安全才是保持产业健康长远发展之道。化学的长足发展应该讲求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精神,我们运用化学最重要的是当趋利避害,同样我们运用化妆品也当在把握其性质的前提下,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人。

【参考文献】

[1]民俗学家黄现璠著:《唐代社会概略》[M],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

[2]英国生物化学家理查德·本斯:英国《每日邮报》[N],2007年6月19日

[3]《欧盟化妆品规程》76/768/EEC

[4]蔡瑞康,刘玮《中国化妆品》China Cosmetics Review [M]

1.中国化妆品

化妆品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化妆品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综述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化妆品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设...

主管主办:中华商业联合会  中国百货纺织品公司

快捷分类:计算机工业经济 经济与管理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4-5163, 11-3013/TS

创刊时间:1993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2.香料香精化妆品

《香料香精化妆品》是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会刊,综合因子为:,期刊级别为:统计源期刊。香料香精化妆品为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适合行业内科研、生产、销售、管理和大专院校相...

主管主办:中国轻工联合会  上海香料研究所

快捷分类:工业一般化学工业 工程科技I

出版发行:上海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4475, 31-1470/TQ

创刊时间:1973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3-6个月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3.日用化学工业

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 《日用化学工业》本刊紧密结合日化行业科研与生产的...

主管主办: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快捷分类:化工一般化学工业 工程科技I

出版发行:山西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1-1803, 14-1320/TQ

创刊时间:1971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化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亮. 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 汪建. 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及模式转变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3] 马新欣. 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4] 王若鹏. 地震电离层前兆短期预报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5] 何昉. 地基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电离层对空间信息链路影响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6] 汪枫. 高频电波人工调制低纬电离层所激发的ELF波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7] 邓忠新. 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8] 刘宇. 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9] 宋君. 返回式电离层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0] 冯宇波. 电离层等离子体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1] 李正. 电离层暴及“行星际扰动-磁暴-电离层暴”的观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2] 赵莹. GNSS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3] 牛田野. 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14] 黄勇,时家明,袁忠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epletion by Rocket Exhaust[J].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0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徐凯. 硝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 四川大学 2014 [2] 李倩,徐送宁,宁日波. 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3] 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J]. 电气技术. 2010(S1) [4] 赵晓梅,余斌,张玉成,严文荣. 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J]. 火炸药学报. 2009(05) [5] 张祎. 小口径固体电枢电磁轨道炮发射稳定性与初始装填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6] 弯港.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流动控制机理数值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7] 李海元. 固体发射药燃速的等离子体增强机理及多维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8] 王争论. 中心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电热化学炮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9] 林鹤. HMX共晶炸药的制备与理论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0] 王娟. 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1] 董岩. 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2] 刘进剑. 多氨基多硝基吡啶及吡嗪氮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3] 赵国政. 氮杂环硝胺化合物的理论设计与母体合成[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4] 郭长平. 一步法微气孔球扁药成孔机理、燃烧性能及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15] 金涌. 电热等离子体对固体火药的辐射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王晓东. 蛋白质复合体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新策略[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2] 罗孟成.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及分子佐剂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3] 吴志强.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手足口病重要病原体的基因表达与复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刘丹. 乙型肝炎病毒Pol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5] 江淼. RNA结构在其诱导细胞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6] 詹蕾.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纳米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 西南大学 2014 [7] 易昌华. 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8] 杨景晖. H3N2亚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减毒特性及假病毒评价中和抗体的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9] 刘娟. 人呼吸道腺病毒55型的基因组学与病原学特征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 [10] 喻正源. 全基因组测序与病毒捕获测序技术探讨EB病毒进化及整合规律的初步研究[D]. 中南大学 2013 [11] 陈晓庆. 天然产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性评价及机理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2] 李康. 抗流感病毒和EV71新靶标及新药物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4 [13] 王君. 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A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白细胞介素-32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4] 申彦森. 基于内含子剪切的人工miRNA结构和靶向位点与基因沉默效率的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15] 金旭. 冠状病毒N7甲基转移酶甲基化核苷酸GTP的特性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6] 陶佳莉. 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4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7] 高国振. 宿主因子Cyclin T1和Sam68在Ⅰ型人免疫缺陷型病毒生活周期中的功能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8] 柳叶. 阻断HIV-1辅助受体CXCR4的新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9] 李围. Akt1蛋白质复合体的纯化鉴定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功能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 [20] 鞠湘武. H5N1型禽流感病毒损伤细胞溶酶体的机制研究和南极极端环境下科考队员的应激反应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猜你喜欢: 1. 化学论文参考范文 2. 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3.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4. 药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中医药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医药传统精神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 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中医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国内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的题中之义与基本要求。

深刻理解医学之人学本质并按其要求适时规范课程设置,借鉴扬弃国际国外医学教育之经验方法,总结探索中医药精神传承之途径是当下医学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之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精神;医学人学本质;医学人文教育复归

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是本地区先民们同疾病做斗争过程中而积累下来的经验反思与智慧总结,与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其深层本质是人学。

医学之人学质趣要求在医学教育中彰显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与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中医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国内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的题中之义与基本要求。

但令人遗憾与深感忧虑的是,时下国内医学高等教育由于深受西方医学思维方式与科学主义之影响,体现在其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中表现出“重技轻德”、“崇业贬道”之倾向,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功效之微或根本不在教育者视域之内,这与医学的人学本质渐行渐远。

本文旨在倡导,深刻理解医学之人学本质并按其要求适时规范课程设置,借鉴扬弃国际国外医学教育之经验方法,总结探索中医药精神传承之途径是当下医学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之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一、医学人学本质规约与当下医学人文教育之错位

医学集科学、技术于一体,兼具艺术与美学之特征,其深层内涵与本质规定是人学。

从其达到预期功效而言,它不仅要敬畏与救治生命,而且要解读与体悟生命从而为人之全面发展提供广阔时空;从其体现的伦理意蕴而论,“医院和医生是成为生命伦理的骄子还是弃儿,就在于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取舍存毁之间。”故而,医学不仅是医技单纯物理之展现,而且是人文关怀人理的深层蕴涵,这是所有医学的最终企求表征与最高价值归宿。

从哲学维度而观,人究其本性是自然、社会、精神属性三位一体,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性之医学观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其日益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可与广泛赞同的深层缘由。

“医学技术与医学美德构成了医学人道的一体两面”随着医学的纵深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医学的科技尤其是人学本质内在地规约着医生不仅要医技高超,而且要医德高尚。

世界医学伦理四大经典之一的《论大医精诚》的“精”字,是对医生医学知识广博精准,技艺精湛方面的要求;“诚”字是对医生道德品质至真至纯,仁爱无偏方面的规定。

而历经时空筛选积淀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概括为仁者爱人,赤诚救世的事业准则;一视同仁,不分贵贱的道德品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贪财利,作风正派的伦理标准;精勤不倦,博极医源的学习精神五个方面。

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国家主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虽然医学仁德情怀在理论上历来倍受人们推崇与赞颂,但现实生活中却因医德失范与医学人文精神缺失引发医患冲突日益加剧,剖析其原因,国内医学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做为一个重要因素日渐浮出水面。

受科学理性主义价值观与机械论还原主义之影响,现代医学教育秉承“人体像一台机器,疾病是这台机器的故障,医生的职责是修理这台机器”之理念,在医学生教育偏颇之现实表现主要有二:其一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重技轻德,其二为医学人文课程在整个医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偏斜失调。

据调查显示:国内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比例最高为,最低为,大多数院校在7%―8%,平均为。

二、国际医学组织人文教育规定与发达国家之范例

医学人文教育的复归基于人们反思医学高新科技的不可控后果与期待医学发展的惠民真谛。

国际医学组织的相关政策与西方发达的范例作用是其现实回应。

国际医学组织的相关规定。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爱丁堡宣言》宣称:医学教育旨在培养促进全民健康的医生,人们心中理想的`医生应是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哥本哈根《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行为和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的高标准规定:三者在课程计划中所占的分量应当适合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日益变化的人口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的卫生保健需求。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将医生敬业精神与伦理行为置于医疗实践的核心地位,超半数以上核心能力与医学人文素质密切相关。

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为:医学人文目标清晰;医学课程设置合理。

Cooper J教授在美国医学院协会第105届年会上的“为21世纪培养医生”报告声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缺乏的医生,智力挑战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常发挥不畅乃至丧失。

《医学教育未来方向》、《新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美国和加拿大医学生教育掠影》标志着新时期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宗旨是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全面医学人格的塑造,其中心要义是“弘扬作为灵魂的医学职业精神,倡导的是人文医学的回归,是在向医学科学、向医学教育注入人文精神,使之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理念、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大爱。”

“英国总医学委员会”曾先后三次出版权威性报告《明天的医生》,在医学知识、技能、医学伦理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对医学人文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旨在展现“一个日益丰满、更加有血有肉的未来医生形象。”此外,法、德、日在此方面目标也非常明确清晰。

美国医学院校一般开设人文社科与医学交叉的课程且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始终,教学内容注重现实问题,教学目标注重能力培养,师资知识结构合理,一般兼具人文社科与医学知识背景。

法国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并定期检查,以医学教育第一阶段第一学期为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小时,约占第1学年课堂教学515总时数的,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10%。”其特色是政府保驾护航、增设护理见习教育、重视医学伦理教育、专题教学讲座等。

三、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规范与传承提升之途径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医学人文精神与树立医学人文关怀观,这需从两方面进行努力,其一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与传承;其二是国外医学道德合理因素的吸收与借鉴。

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与传承。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同疾病做斗争过程的集体智慧结晶与实践经验总结,也是民族抗争精神的体现展示与对生命的体悟反思。

随着西学东渐与科学主义与理性思维的霸权,中医的非科学性与存废之声曾喧嚣一时,但中医的实践功效经受住了疾病对其考验,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医的文化特质再度被高度重视与重新挖掘,中医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奉行的思维理念再度被传承与发扬。

整体主义医学思维、辩证施治疗疾方法、博及医源未病诉求、仁德慎独伦理气质、生命贵重责任使命、大医精诚职业理想等皆为中华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精华之所在,构成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魂,它们潜藏于医学典籍之中或蕴含在古代医家个人的品格修行之内,需要现代医者深悟体味与总结挖掘,更需要当下医学教育与医学生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

它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与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国外医学道德合理因素的吸收与借鉴。

国外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疾病诊疗方法与医学伦理思想,是西方医者智慧的凝结与品格的结晶,也是时下中西医展开对话语境的史学背景与现实基础。

希波克拉底所倡导的医德品质与南丁格尔所体现的护理精神,被全世界所认可并被医界所称颂,而科学精神与人文品格并举,实验方法与理性分析并存,精确性追求与临终性照护并重,是值得医学教育合理吸收与全面借鉴的。

医学人文教育培育的必备条件。

对中外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伦理品质进行挖掘提炼与传承发扬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若想达到既定目标与预期效果还需其它必备条件,其中开展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和兼具人文与医学知识背景的可资利用的师资不可或缺。

医学高等院校进行医学人文科研的基础条件包括数量与质量可观的网络资源与实体书籍与学术期刊,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匹配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主管部门重视与提供支持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此外,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相互补充、医学人文教学始终如一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全部,是使医学生人文知识得以完备、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人文品格得以形成、人文情怀得以塑造、人文行为以实践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28-31

[2]李振良,孟建伟.技术与美德之间:西方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渊源[J].医学与哲学,(10A):

[3]曹洪欣.建言: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N].2015-3-25

[4]威廉科克汉姆著,杨辉,张拓红译.医学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

[5]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10):66-68

[6]梅人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生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组的中期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4):

[7]于双成,金祥雷,于雅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三次浪潮的文化背景及本质特征[J].医学与哲学,(12):11-14

[8]嵇艳.英国本科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嬗变[J].医学与哲学,(8A):30-33

[9]陈建平.美国大学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启示[J].医学教育,1999(3):24-25

[10]蒯强.法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其特色[J].复旦教育论坛,(1):93-95

参考文献是在药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 ageing and health across the life span[J].2001. [2] Rybak MJ.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vanycin[J]. Clin InfectDis, 2006,42 Suppl 1: S35-39. [3]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等。 2012 年中国 CHINET 细菌耐药性监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 :321-330. [4] Sanchez J, Dominguez A, Lane J, et al.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vanycin in *** andgeriatric patients: parison of eleven approach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and therapeutics, 2010,48***8***: 525-533. [5] 肖永红, 陈佰义, 何礼贤,等。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11***: 641-646. [6] 陈佰义, 管向东, 何礼贤。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11 版***[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30 ***8***: 561-573. [7] Anderson RC, Worth HM, Harris PN, et al. Vanycin, a new antibiotic. IV. Pharmacologic andtoxicologic studies[J]. Antibiot Annu, 1956: 75-81. [8]唐勤, 葛卫红, 丁义涛。 万古霉素对肝移植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监测及药动学研究[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 究, 2002,10***02***: 4-6. [9] 胡瑾瑜, 施耀国, 张菁,等。 万古霉素在健康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药代动力学[J].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3***3***: 138-142. [10] 毕明慧。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北京医学, 2011,33***06***:491-493. ***二*** [1]李红.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衰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2]谢国华,蒋慧娟.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江苏中医.1999***02*** [3]苏国彬.中医综合疗法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4]夏芸芸.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D]. [5]陈向丽.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6]张喜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 [7]高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痰瘀阴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8]宋铁兵.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扳手法规范及力学量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9]刘超.药盐热敷配合补肾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0]秦丰伟.中医综合疗法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 [11]卓金锁.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12]苗林.中医综合疗法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13]高翔,李加坤.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厂矿医学.1999***01*** [14]孙磊,宁志杰,王培杰,廖可国,李瑞生,王培文.胶原酶椎间盘内注射后的形态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05*** [15]张昌颖主编.生物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三*** [1]陈嘉聪.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中医证候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2]胡永波.利腰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溼热型***的疗效研究及免疫学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3]王功国.消肿止痛纱治疗尺桡骨骨折所致前臂肿胀疼痛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4 [4]刘弋详.踝关节扭伤***慢性踝关节不稳***中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5]邓祎.中医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6]王开强.关节镜清理术、股四头肌训练、中药薰蒸治疗膝OA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7]黄翊峰.痛点封闭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8]杨艳.阿是穴四花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9]乔浩.膝关节僵硬中医康复方案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0]张婷.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1]郑文进.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2]李源.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血瘀证患者的颈椎间盘退变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 [13]陈德元.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治疗[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4]江共群.骨洗2方薰蒸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15]***.独活寄生汤联合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中药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是写的一般格式的文件。 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 ?(一)标题 ?标题的要求: ?具体和简洁的介绍: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文字标题相称,准确,鲜明的标题反映的内容描述标题。 ?重点,主题鲜明突出论文,高度总结一目了然。总结论文不够,你可以添加字幕(破折号,括号或添加序列码)。 签名?(二) 意义的签名? ?(1)一个明确的论断职责:负责他们的后 ?(2)应具备的荣誉:载入史册的科学和技术发展 ?(3)文献检索的需要:作者检索 ?(4)明确著作权:人身和财产权利 2署名权的原则 ?作者个人签名,仅限于选定的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的研究工作,以促进和参与撰写论文和负责人的内容 签名要求? ?(1)划分成集体签名和个人签名。 ?(2)第一作者的论文题目创意的设计师,实施者,是该论文的作者。 ?多单位合写,脚注表示;(3)合写的主阵地,在时间更多。 ?(4)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六人。 ?指导(5)协作,评论可能也将包括在致谢。 ?(三)摘要 ?的内容和格式摘要 ?一般格式: ?(1)目的:解决问题,它的起源,起源的文件的说明。 ?(2):描述的时间,参与研究的患者或一些学科和研究方法完成。 ?(3)结果:研究成果,包括数据和统计测试结果的说明。 ?(4)结论: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其他格式 ?(1)目的:纸来解决它的起源问题的起源,背景。 ?(2)设计:纸是基本的研究设计。 ?(3)地点:要学习的位置,单位,级别。 ?(4)对象:论文的时间,参与完成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 (5)治疗:纸张的临床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 ?(6)检测:论文评价结果的测试项目。 (7)?结果:研究结果和数据的描述。 ?(8)结论: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2)摘要写作要求 ?(1)连续写入,而不管该段没有字幕,不提供的例子。 ?(2)格式的标准化。 ?(3)文本全文约10%的简短,完整,通常账户。 ?(4)无图,表,化学结构的文本数据。 ?(5)的内容基本英文摘要。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科学文献中的元素表达的特点,是一个有意义的单词或词组。 ?主题词是标准化关键词,关键词的灵活性和广泛的自由语言。这个阶段的关键字和关键字作为检索语言。关键的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义字不统一,导致检索错误,它是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选择。 ?1。格式 ?3-8词或词组写在网格,无标点之间的空间。逗号之间的外国人物,专有名词前缀,我有小写。 ?选择关键字 ?(1)可以从标题,摘要和全文,选择从标题中使用最常用的选择。 ?(2)严格的筛选,全面,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 ?(3)确认访问的医学主题词。 ?(5)简介 ?1引言 ?(1)研究这项工作的原因和目的的简要说明 ?(2)研究的历史背景 (3)?家国内外研究这项工作的地位和研究趋势 ?(4)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意义 ?(5)适当的时间对这项工作的,材料和方法的研究 ?(2)书面要求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一般为200-500字,占全文的1/8-1/10。 ?(2)实事求是,客观的评价:你不能刻意贬低他们的前辈,不要妄下结论。 (3)少用行话:如何拥有一个总的理论水平。? ?(4)与摘要相同,以避免重复文本: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5)一般不写的话“导言”的标题。 ?(F)的材料和方法 ??主要内容的材料和方法 ?(1)主题: ?①动物:名称,种类,数量,来源,年龄,性别,标准和方法进行分组。 ?②微生物或细胞:种类型,厂房,制度,文化和实验室条件。 ③临床病例的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类标准,选择标准? ?(2)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制造商,型号,操作方法,提高到了点。 ?(3)材料:药品和试剂,成分,规格,纯度,来源,生产日期,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药物总的名称。 ?(4)实验方法和条件: ?(1)临床病例的观察方法,指标,方法的治疗,药物名称,剂量,使用的治疗方法。 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手术,麻醉,样品制备过程。? ?(3)实验室实验和记录观察的步骤,指标,预防措施,改进方法和基础。 ?(5)统计方法: (7)?结果 ?其结果是纸张价值的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导致讨论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导致出口。 ?结果的内容 ?数据:(1)无原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 ?(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 ?(3)图片:客观的形象来表达的结果。 ?(4)文本数据,图表,照片说明这一点。 ?(2)书面要求的结果 ?(1)由实验安排获得的事实资料,可以分次节,你可以添加字幕。 ?(2)解释的客观结果,而不是加上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3)你想真伪的结果,而不是数据或其他结果不符合主观设想删除。? ?(4)可以使用文字,图表和照片的空间较大份额,尽可能少尽可能带或不带图表或照片。 ?(8)讨论 ?的探讨是本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作者总结中进行总结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评价其意义的研究中获得的信息。 ?讨论的内容 ?(1)实验数据或现象,理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观察。 ?(2)与他人的,以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为什么。 ?(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4)机制的变化? ?(5)类似的主题,在家里和国外研究动态,并与本文的关系。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分类: 医疗健康 >> 中医 问题描述: 论文材料 大家把找到的有关资料贴在上面就行了!20分轻松到手!! 解析: 1 中草药的作用 抗病害。如大黄、黄连、大青叶等能够抑菌;板蓝根、野菊等有抗病毒的能力;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增强机体免疫力。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 2 中草药的特点 资源广、成本低。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 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长期残留于水中。 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产生抗药性。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减免了毒副作用。至今医学研究从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既含有营养物质,又具有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趋虫保健和防病治病等药理作用;中草药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动物抗应激、抗疾病能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且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近年来国际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中草药可解决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提高生产率,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畜牧业,满足人民的食品安全需求。 中草药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 关键词:历史 中草药的作用 中草药的贡献 世界市场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样优越,分布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药物资源,是世界上天然药物资源种类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且有许多地道药材驰名中外,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草药具有取材天然,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等西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长寿,现代人越来越把注意力从化合成药转向天然药,希望从天然药中开发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新药以替代前者,从而减少药源疾病的发生。因此,发展中草药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精华,也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 我国中草药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应用中草药防病治病。汉武帝时,曾在长安建园,引种红花,安石榴,大蒜等要用植物。隋代《种植药法》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中药栽培经验。唐又专设药园师,管理种药事物,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共收载1892种药物,促进了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把中医药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草药资源广、成本低。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而中草药本身也有许多特点:1、 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长期残留于水中。2 、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产生抗药性。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减免了毒副作用。至今医学研究从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中草药有着显著的医疗作用,它几千年来的分类,试验,精炼出来的草本配方使人信赖,又由于是天然成分,所以很少,通常是没有副作用。 它针对性的治疗起到治本而不是治标的作用,从根本上恢复人体器官功能,从而消除征状。也不象很多西药,中药没有化学物残渣。 恢复人体自然免疫系统。是一种长效的结果。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 正是因为中草药的长效性调理性,它的美容保健作用也不容忽视。如茶:中草药保健茶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饮料,也是药茶疗法的主要剂型之一。距今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茶列为一味重要的药物;传说神农氏赏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汉代的张仲景、华佗等大医学家也用茶来治疗各种疾病;唐宋时代更将茶及药茶广泛应用于防治头痛、痰热、宿食、消渴、小便不通、大小便出血等病症,以及补肾壮腰、聪耳明目、坚肌长肉的保健养生之品;到明清时代药茶疗法、用中草药配制的保健茶更有很大的发展,有关药茶和保健茶的方剂、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方面都被不断充实和完善,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药茶、保健茶,它们成为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疗效高、易于制作、使用方便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至于某些中草药的美容作用更是深受女性的喜爱。当归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加快血液循环,含丰富的微量元素,能营养皮肤,防止粗糙。可用于粉刺、褐斑、雀斑及脱发。枸杞子 能大补气血,抗衰老,从而护肤美容。山药、莲子、百合、红枣 能健脾养胃,止泄安神,从而维护肌肤润泽健美。槐实、黑小豆 能滋阴清热,补肾明目,使须发变黑。在此基础上,中草药化妆品也大受欢迎。目前,在日本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化妆品已达200种之多。欧洲各国的化妆品以添加天然药用植物萃取物为时尚。现代型的中草药美容化妆品,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草药的根、茎、花、叶、果实和种子中提取的各种有效成分,进行中药组方,其功效性、使用感觉和产品无化学添加成分的健康性更是为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天然草本美容护肤品,就是典型的具有显著功效性的现代型的中草药化妆品。它采用名贵中草药结合现代先进的科技生物技术,在古代汉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配比,依据中医"由里及表,重在调理"的原理,采用内服外用的方法,从而达到祛痘、祛斑、美白、平皱等养颜驻容的作用。 甚至,栽培中草药还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如荒山荒地种草药,因地制宜,有助于恢复生态良性循环,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推动林牧业的发展。城市中种草药既是智力污染的好方法,又是扩大药源的有效措施。而庭院种药可美化居住环境,改善小气候,又便于自采自用,防病治病。 毋庸质疑,中草药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尤其是它的国际市场。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9%左右的疾病西医无法治疗,有20%左右的人因服用西药出现毒副作用而停药,有不少美国人改服中药。他们认为通过以天然植物作为原料的中药进行保健是安全的。在这种背景下,世界性的中药热已渐成气候。 世界范围内的中草药市场也在迅速增长。近年来,欧盟植物药时常发展快于化学药。自1987年以来,英国植物药销售上升了70%,法国上升了50%,而美国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据了解,目前全球中药市场每年销售额在160亿美元左右,而且在不断上升。美国大约有1/3的人在服用中药和 *** 针灸治疗,每年用于草药和针灸 *** 的费用高达270亿美元。 欧美国家对中医、中药的谨慎态度正在变得宽松,而在中草药产销量最大的亚洲,中医、中药合法化的国家不断增多。目前,传统制药已被许多国家认为是一个朝阳产业,而国际上的传统药物主要指中草药,其年销售额已超过150亿美元,并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几年前,中药疗法治愈了在英国发病率较高的皮肤湿疹,震动了英国和欧洲医学界;如今,英国已放松了开设中医诊所的限制,欧洲许多国家也都允许中草药粗提取物的销售。一向对中药态度严谨的美国也慢慢放松了对其限制,越来越多的中药身着“保健食品”的包装走上货架。除日本、韩国、中国外,今年又有泰国加入到中医、中药合法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中。 可以说,中草药的优势是独特的,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而中草药的经济效益及国际市场是巨大的广阔的,中草药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杨全 《我国中草药的概况.中草药栽培技术A》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ISBN 7-80648-659-3/ S567 [2]张永清 《药用观赏植物栽培与利用》华夏出版社 ISBN 7-5080-2117-7 [3]杨全 《中草药采种技术B》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ISBM 7-80648-659-3/ S567 [4]莱斯利.布雷姆尼斯 英《引言.药用植物》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 7-5057-1557-7/

建筑中的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 刘柏茹. 导线测量的精度控制探讨[J]. 硅谷, 2009,(05) . [2] 郭宗河,郑进凤,贺可强. 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3] 陈正耀. 导线测量的计算与应用[J]. 北方交通, 2009,(05) . [4] 姜华根. 双点导线测量[J]. 科技资讯, 2009,(15) . [5] 王汉存. 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方法浅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009,(11) . [6] 焦建新,沈荣林,闫玮. 全站仪测量导线中的错误分析和处理[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7] 王海明. 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的平差方法[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09,(09) . [8] 孟令涛. 城市导线测量一体化程序设计[J]. 现代测绘, 2009,(04) . [9] 黄艳立,高怡. 全站仪导线测量数字化研究[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09,(04) . [10] 张小诺,李彦阳. 导线测量严密平差定权方法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 熊法堂. 导线测量粗差浅析[J]. 人民长江, 2000,(05) [2] 景德广. 导线测量中错误或粗差的分析[J]. 测绘技术装备, 2003,(02) [3] 尚海旺, 王水林. 导线测量检验粗差的有效方法[J]. 科技信息, 2010,(01) [4] 吴家乃. 导线测量中粗差的查找[J]. 工程勘察, 1981,(02) [5] 陈章明. 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J]. 引进与咨询, 2000,(04) [6] 黄林. 论导线测量粗差的判断[J]. 地矿测绘, 1996,(02) [7] 蔡群. 关于粗差含义及其多样性的探讨[J].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01) [8] 宁卫远, 焦利伟, 刘艳玲. 导线测量粗差判定方法的探讨[J]. 中州煤炭, 2004,(06) [9] 陈玉平, 胡奎. 井下大压力巷道导线测量方法探讨[J]. 矿山测量, 1998,(02) [10] .斯列涅夫斯基, .卡拜斯基, 刘志源. 导线测量中的坐标连测问题[J]. 矿山测量, 1980,(03)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追求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质量成为追求。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日益重要。那么要写好一篇建筑学论文该从哪里找资料呢,下面来看看我为大家准备建筑学论文参考文献吧。

篇一:

[1]王辉.关于对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3(7):484.

[2]赵其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研究运用[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4,13(5):23-25.

篇二:

[1]冯峻.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92.

[2]胡新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杨致远.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风险及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

篇三:

[1]陈一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建筑节能,2017(04).

[2]杨柳.既有居住建筑综合节能改造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10).

[3]王鸿宇.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探讨[J].山西建筑,2012(08).

[4]石俊龙,程大磊,林晓波,等.严寒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墙最佳保温层厚度研究[J].北方建筑,2017(01).

篇四:

[1]王辉.关于对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3(7):484.

[2]赵其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研究运用[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4,13(5):23-25.

【扩展阅读】

建筑学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日益增多。现代的建筑在高度上越来越高,而地基深度却越来越深,对地下水的处理要求也比以往传统建筑的要求高出许多。众所周知,一旦地下水位高于地基深度时,极易出现建筑工程基坑坍塌、沉降的现象,最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项目建设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地下水处理的重要性并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式。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度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追求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质量成为追求。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日益重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深基坑的情况,而深基坑常常会带来地下水渗漏的情况。所以,基坑地下水的处理采取的方法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基坑的施工安全和整个工程建设的工期和工程质量,必须给予重视。

1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的来源和危害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主要有2个来源:第一、地下水渗透。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并为了让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设计时一般采取开挖更深度的基坑来提高其承载力,而基坑的深度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渗漏速度通常成正比例关系,地下水的渗漏量事渗漏速度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如果降水不及时或措施不妥当,通常造成基坑涌水、涌泥、涌沙渗漏,甚至引起基坑崩塌。第二、积累水量。基坑施工过程中,上层地表的渗水或雨水会不断的积累到基坑,积少成多,如果排水不及时,积水会浸泡基坑,使土体变软,严重的会导致基坑塌陷。

2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针对地下水的`问题,人工降水法应用最广泛。在基坑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的方法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以下分别介绍降水法中的轻型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降水方法。2.1降水法(1)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基坑的四周或一边埋设井点管深入到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安装输送弯管和集水管,最后水管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连接,启动抽水设备后,地下水通过一系列环节最后从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下。这种方法特点是:机具简单、使用灵活、拆装方便、降水效果好、可防止流沙现象发生、提高基坑边坡稳定、费用较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的土以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沙、坍方等情况使用。(2)喷射井点降水法。此法是在井点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地下水并排走。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可达6—20米,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等。适用于渗透系数为—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3)管井井点降水法。此法的降水设备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用吸水机通过吸水管将水吸出排走。此法使用设备较为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此法适用于渗透水量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导致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真空井点降水法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重力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2.2截水法此法是针对基坑外的地下水而采取的措施。通常通过截水帷幕来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通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土墙等施工方法在基坑四周构建一层截水帷幕,截水帷幕的厚度和长度要根据基坑壁的土质、渗水量、基坑的深度和基坑等级等因素决定,有时需要辅助施工防护桩或防护墙,让截水帷幕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6cm/s。截水帷幕分为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和悬挂式竖向截水帷幕。当采用前一种方法时,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2.3明沟排水法此法最简单,适用于浅基坑施工中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特点是解决较小的渗水和雨水累积基坑中的排水方法。使用此种方法排水时,注意排水沟要挖在基坑的外围,沿着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并根据现场的情况设置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使用这种方法在排水过程中,往往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没有及时排水,或者没有注意将排出的水及时排走而发生回灌现象,导致基坑内的水越排越多的情况,造成基坑的浸泡,严重时引起基坑边坡土体塌方。所以,在排降水的工作中要认真、细致,要注意观察排水情况和基坑土体浸泡、沉降、滑移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的地下水处理注意事项

在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基坑排降水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选择科学合理的排降水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排降水方法。具体来说,根据三种情况来制定排降水的施工方案。a.基坑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的选型;b.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深度超过3米,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当因降水而危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c.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避免突涌的发生。②要持续进行排降水。从基础开挖一直到基坑土回填完成都要进行排降水,而且在排降水过程中各个井点要做到持续运转,各个井点要平衡的进行降水,保证地下水位的平衡。同时,要落实专门的施工技术人员对排降水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井点降水深度不平衡,排出的水回流,基坑边坡土体滑坡、塌陷,开裂,支护体系开裂、位移等情况时应该及时解决,或者向施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报告,由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会同设计人员一起制定解决方案。③要注意监控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地下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发现新的地方发生地下水渗透时,不能擅自采取排降水的工作,而应该向技术负责人报告,通过专业人员勘察后制定合适的地下水处理方案,选择降水方法并制定降水设计方案,然后实施合理、有效的降水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降水速度符合地下水渗漏的需要,才能保证基坑的安全施工。同时,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应该注意到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和复核降水情况和降水措施的情况,及时地对基坑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基坑降水工作的安全、有效的进行,为项目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水一直处于不平衡、浑浊的状态,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施工应急预案,使用合适有效的滤网和砂滤料来处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庞大的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建筑问题。然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由于经常涉及深基坑的情况,基坑排降水自然日显重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地下水的排降水的施工技术,采取合适的排降水方法,以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得到保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让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莲花.基坑降水引起的沉降变形时空规律及降水控制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学院,2001.

[2]李琳.工程降水对深基坑施工及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刘涛.基于数据挖掘的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与变形预测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张杰.杭州承压水地基深基坑降压关键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