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识字与阅读相结合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识字与阅读相结合论文研究

识字和阅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创设情境,以境引字。我善于运用多媒体、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趣味、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 心态,做到“课伊始,趣伊生。”在学生心态良好、兴趣高涨的情况下,运用多 媒体等方法出示与本课相关的要认的字,尽最大可使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力努力使 学生建立要认字的表象,形成初步认知。 2.整体感知,自主识字。教师要精主设计问题,并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 放、合作、自主识字的学习氛围,深入学生的学习圈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教 给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品词析句,深入感悟。教师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以此为切入点,组 4.感情诵读,积累语言。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再次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因素,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质的必然联系,探求识字与阅读规律的交叉部分,实现识 字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里,阅读是一个新的领域,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 资源。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更广阔的阅读时空,让学生们尽情地领略到 识字与阅读的乐趣!

试论小学识字教学1000字论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21世纪是信息社会,而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做到大量识字。而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低年级小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不遗忘?实践证明,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而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是最好的识字方法。只要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不断积累识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再通过少写多认多再现进行巩固,他们就可以轻松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为阅读和作文奠定坚实基础。

低年级教师的任务不光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识字,还要利用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识字。因此,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课堂生活中识字

1、游戏合作中识字

学生识字本来应该是个体行为,但在教学活动中如果独自面对每课的大量生字,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自由选择、自行决定组员,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下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就能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小小年龄的他们有着合作的原则和标准,在以他们为群体的小组中,孩子们充分显示了他们的主动精神。

如果让孩子们在自己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与其他小组调换组长后,能把各小组好的想法带给别的小组,这样讨论的效果更好。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好方法就是要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小组合作中游戏识字效果更佳。

通常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游戏:开火车(各种形式)、接龙,摘苹果,猜字,排字,举字……多种多样的游戏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也使他们记住了生字。

例如:“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学生拿着生字卡片,在小组中找到能与自己的卡片上的字组成词语的“朋友”;“我是小医生”,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来诊治;“摘苹果”,树上苹果的上面写要求会认的字,谁读对了,就把苹果作为奖品发给他;如果学习合体字,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又如,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运用竞赛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比如:“开火车”,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念出字卡上的字,哪个小组“火车”不断,哪个小组获胜;“我也要当老师”,谁先记住了生字,谁就可以当老师来教同学们识字;“考考你”,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字卡,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组长可以轮换当。通过各种竞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再如,我在引导小朋友们巩固识字时说:“请小朋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你们喜欢的游戏来记住这些生字。”在小组开展游戏时,我发现有些小组把几种游戏结合在一起。如:把举字和排字游戏相结合;在叫号游戏中加入数学的加减法;把猜字游戏和卡片识字结合起来,变成了“翻牌”游戏等。

这一切让我惊喜不已,也使我认识到学生不断需要更新更有趣的游戏。于是,我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设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游戏。如:教学《脚印》这课时,我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脚印形状画下来,我在各种脚印背后写上字宝宝和由字宝宝组成的词宝宝。,学生异常活跃兴奋,因为游戏规则是谁读得最多最正确就能得到最多的脚印。

总之,让孩子们在喜欢的游戏或竞赛中巩固识字,可以达到识字记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习拓展中识字

所谓识字的拓展就是指把所学的生字放到新的识字环境中进行再认识。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学生这一识记特点,在尝试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让学生加减法识记生字。如“报”与“服”“近”与“听”“惊”与“就”等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在尝试识字教学中,我还通过让学生“拼”“摆”“书空”生字笔画部件的方法,给学生以直接、立体感官刺激,从而调动他们进一步尝试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自学、自悟、自得中不断探索,达到巩固识记生字的目的。如,发给学生一些熟字卡片(“大”“人”“干”“木”)和分别写在卡片上的几种形态的“点”,请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说这些字加上“点”后会变成什么字。如“大”可变成“太”“头”,“人”变成“火”,“干”变成“平”,“木”变成“米”……

再如,在《老山羊当医生》这课的教学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并不满足于教师安排的识字拓展内容,他们有自己“编写”新儿歌的欲望。在这课教学之后,学生共创作很多儿歌。虽然这些儿歌显得稚嫩,但我看到了孩子们创作火花的闪现,启发我要为孩子多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事后,我把他们创作的儿歌布置在教室里,孩子们看着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兴奋地读个不停。瞧!又在主动识字了!孩子的探究潜能无法估量,让我们都来创设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孩子自由翱翔吧!

二、课余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看,他们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如“爸、妈、我”等。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拓展识字领域,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识字。开学第一天,我对孩子们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年级的新学生了。我是大家的班主任老师。”边说边把“学生”、“一年级”、“老师”几个词语板书到黑板上,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中这几个词语意义的共鸣,结合生活中他们的理解,那么识记这几个字就不难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汉语拼音、声母、韵母……”等字,就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牢记在心里了。还有各种课程名称“数学、语文、英语、美术……”也逐渐的被孩子们记住了。

在课堂上分发学生作业时,我发现孩子们虽然竭力想帮老师的忙,但苦于识字不多只能干着急。于是,我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贴出来,每个字都标注拼音,告诉他们谁先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读下来,就请谁做老师的小助手帮忙发作业。课后,孩子们有的去读拼音,有的向同学请教对方的名字怎么读。不到两周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抢着去发作业了。

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录音机,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

为学生建立识字档案,每周让家长帮助学生把认的字记录下来,然后在班上交流。我还在班上专门设了一块泡沫塑料板,以“今天我又认识了……”为题,让学生把搜集的包装盒、包装袋上的字展示出来交流、互相学习。“可口可乐”“娃哈哈”“旺旺雪饼”等字学生早就能认了。

三、课外生活中识字

苏霍林斯基曾经把识字教学描绘成一种美妙的境界:“识字应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生动的形象,充满音乐和旋律,非常好的、非常有趣的事情。”常言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识字教学资源又何尝不是这样啊!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汉语符号紧密相连,丰厚的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所以要求老师们一定要强化资源意识。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接触,也丰富了他们的学习渠道。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去主动识字。走在街上,不少学生注意观察街道两旁的标牌、广告牌、标语就会问家长这些字怎么读;坐在电视前,电视上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如“祝你百事可乐”、“喜之郎”等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听、读、认字的教材;生活中的各种食品包装袋上也有许多字,孩子在吃食品的同时,也会留意包装袋上的品牌、商标,如“恰恰瓜子”、“福满多方便面”等。而且很多学生都是很自然地去学习生字的,他们很乐意去做,效果很不错。

例如教学生字“红”:师:(出示几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哪个字?生:我认识“红”,这个字我在广告里就见过“我爱喝红牛”,红牛是饮料。生:我也认识这个“红”字,我们每天早晨都要升五星红旗。生:我爸爸抽过的“红双喜”烟中的第一个字就是我们学的。师:再来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个字宝宝?(此时,教师似乎是不经意的点拨,却把学生的“视线”拉到了自己身边,引发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生:对了,我的同桌的名字里就有个“红”字。

语文是母语教育,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巩固与补充,因为生活是个大课堂,汉字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字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一问、查一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也为了进行宏观调控,我们还鼓励学生把生活中识得的汉字收集起来,制成识字本或识字袋,带回学校交流、展示。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年级组在一年级时采用的几种反馈、激励课外识字的方式。

1、制作识字本。

所谓识字本就是学生把从生活中识得的字收集起来,利用剪贴等形式制作成的本子。制作识字本是一种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法。我们最常用的'是商标识字,因为商标形形色色、颜色鲜艳,学生对它特别喜爱,而且很多商标都成为生活的废弃品,刚好可以重新利用。这一方面我们教研组的隗合宾老师做得非常好,校园的展示板上还留有他们班学生的作品。那是一本本用八开的素描纸钉成的本子,纸上贴着形形色色的商标,非常美观。另外,梁淑艳老师利用学生特别喜欢动物的特点,请学生把收集来的生字拼成一种种动物的图形,贴在学习园地里,让大家去读,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的兴致也非常高。

2、使用识字袋。

一年级时,我用得比较多的是识字袋。识字袋没有识字本那么好看,但制作更方便,使用也很方便。我的识字袋很简单,只是请学生把课外识得的字一股脑地装进一个袋子里,经常掏出来读一读,自己读一读,同学拼起来读一读,并且定期带回来展示、交流,比比谁收集得更多就行了。那个袋子里的东西多了,就保存起来,再装一袋,以免新旧混合,影响阅读。这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方法,但对于当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来说,却是可以一试的。

现实生活中,识字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就看孩子有没有一双慧眼,教师有没有正确引导,教给孩子一个点石成金的指头。以上这些第二课堂学习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四、实践中识字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束缚于课堂和教材之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可以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我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让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中、课余、课外及实践中无处不识字,学好祖国的汉字。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出版社.

《素质教育案例精选》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彭坤明《创新教育》.

试论小学识字教学

单位:房山区佛子庄中心小学

姓名:刘国华

日期:2009、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研究逐渐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日渐丰富,不过,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可知,真正可发挥高效教学作用的还是以下几种: 一、充分运用识字工具,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中,教学工具的应用非常普遍和广泛。各类教学工具在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方面功不可没。 1.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 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愿意跟老师学习,愿意主动识字。常用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投影仪、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卡片、照片、积木、益智玩具等设计精巧的识字道具。 例如:当教小学生汉语拼音时,需要准备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片,画面要求色彩丰富、积极向上、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标准。画面内容富有趣味性,能引起人的联想并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学开始时还需要借助信息化设备的帮助。先在投影仪上演示一下静态图画中教学信息的动态影像,比如图画中小女孩的头部和辫子如何构成“a”的外形,还有小女孩张嘴唱歌时发出的“啊――”的声音等。动态影像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时再拿出静态的图画或者照片、让学生主动探寻图画与动画之中的相似点,从而记住本课所要学习的“a” 的外形和发音。 2.必备自主识字工具的应用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除了基础的教学道具外,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具备三件基本识字工具,分别是汉语拼音、字典的使用方法和汉字的基础知识。这三种识字工具与教学道具的不同之处在于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掌握,所以也可以称为识字教学之前必须掌握的自主识字基础能力。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便能在教师教学的基础上,独立自主的认识汉语文字。 以“陡峭”二字为例,学生先需要通过汉字基础知识分析得出“陡”和“峭”两个字的偏旁分别为两划的“阝”和三划的“山”,从字典中找到这两个偏旁后,再根据“走”和“肖”的比划数量在字典目录中找到“陡峭”二字,翻至具体页数,便能看到两字的拼音拼写方式和读音“dǒu qiào”,依据之前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便能轻松掌握“陡峭”二字的读法和基本意思。 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在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开展识字教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兴趣的同时积极培养小学生多种渠道的识字能力。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渠道便是教授学生识字方法和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1.教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方法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设计,要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自主识字的识字方法主要有:猜谜法、演示法、游戏识字法等。 猜谜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以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学习“田”字时,根据“田”的形状和构字特点变成一个谜语:“四座大山山对山,四个大川川对川,四个日头连环套,四个嘴巴紧相连。” 演示法包括了拟声和拟形演示两个部分。比如在教授“雨”字的时候,老师利用投影仪等演示“雨”字的构成方式,还有各种与“雨”有关的背景图画、音像资料,让学生对各种“雨”的形象记忆更为丰富。与此同时还可以加上各种“雨”的声音以及与“雨”字读音相似的声音,加深学生对“雨”字读音的认识,让学生对生字的构成方式和读法记忆更为深刻。 游戏识字法是根据小孩子爱玩的天性而制定的识字教学方法之一,最能凸显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游戏识字法便是以生字教学为主的“拼一拼,画一画,说一说”等类似游戏的活动。 除了这些比较生动形象的识字教学方法外,还有比较有趣的顺口溜教学方法、表演识字法和讲故事识字法等。 2.教导学生培养自主识字习惯 自主识字习惯能让学生完全自主自愿的学习和认识更多的文字,最有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而经过教学研究发现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习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式。比如,教师用大量与生字相关的声音、图片、动作、情境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音、形、意等基本内容的合理联想。 第二,帮助学生养成探寻文字规律的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分析、教导文字规律和相关的文字转化方式。例如,在教授“她”“他”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他”“她”之间相似之处,比如读音相同都念“ta”,构词方面都有相同的部分“也”,还有两个字偏旁的意义等。学生以后遇到与“他”“她”相似的情况时也能以同样的方式来解读文字。 第三,启发学生了解拆字、组字的乐趣,养成熟字拆分、新字组合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把”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把”字拆分成为“巴”和“扌”两个部分,然后分别给这两部部分搭配其他的汉字元素,如“跳”字上拆分下来的“兆”可以和“扌”组成新字“挑”等。学生掌握这种拆字组字的方法不仅可以拓展生字学习的范围,还能从中获得游戏般的愉悦感受。 三、时刻掌握教学契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学生学字的途径从来便不会局限在课堂之中,所以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拓展到课堂之外,教师充分把握课外活动的教学契机对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大有裨益。 首先,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本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之中存在的各种字,来培养学生随时观察、学字的习惯。观察对象包括校名、标语、铭牌、宣传栏、广告、路牌还有生活中各种日用品上的文字等。其次,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掌握识字的能力,并因为阅读对象的吸引,养成自主阅读和识字的习惯。比如:培养学生晨读的习惯,让学生熟读语文教材,反复阅读加深对教材中文字的印象,达到识字目标。另外,还要积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一些儿童读物和课外读物,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懂或者不认识的生字、词时,必须自己主动查字典寻找答案,或者主动请教其他人。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培养出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认识更多文字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策略研究论文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论文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课方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文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进行形成良好的关系,保证每个方面都能够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就是对小学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所面临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降低教学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会对一些问题有不同于教师的见解,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严重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第二,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有的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不能掌握教材中的深刻含义,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使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正确的答案。第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体会教材内容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反复讲给学生,并没有将阅读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以上这三种情况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人文性,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的发展[1]。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1激发阅读兴趣: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的特点都是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增强审美触觉,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教学中,并且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在教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于桂林的魅力风景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用欣赏画面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化智能[2],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文的内容朗读出来,让学生们在深情的朗读感受文章的'内涵,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提问,是如何理解课文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有关文章的图片景色描绘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2.2丰富阅读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阅读每篇文章,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感情阅读文章的同学是很少的,第一,教师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意识,学生本身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每篇文章的不同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果文章是长篇的文字,就需要学生进行泛读,如果文章很优美的文章,学生们就要用沉默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3]。实际上,阅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阅读的时候,应该在课堂做好表率作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方式,可以选用《北大荒的秋天》这样的课文,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将文章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陶醉在文学世界中,进而增强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还可以通过做游戏等方式来实现。教师在选择情景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贴合文章的实际[4],比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室内教学转移到室外教学,创设情境,由于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乡下的两兄弟在草地上自由自在成长的情景,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讲学生们带入到课堂中,将学生们的童真童趣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然后再带入到文章的阅读中,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并且将人与打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此外,更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进而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育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个举足重轻的阶段,初中的阅读课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和研究得最多的教学组成部分。但是总的来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状况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一块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与学习效果不能成正比,形成一种“高耗低效”的现象。不少的学生在英语考试当中阅读题得分普遍偏低。应该如何改变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对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当前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词汇量不足够、阅读速度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够忽视词汇的学习。已有的研究表明,要想阅读系列等级读物,必须达到95%的理解。也就是说,在阅读时,学生必须认识现有等级读物中95%的词,才能够做到快速顺利阅读。但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小,阅读的时间不够多,阅读的速度又由于词汇障碍而很慢,从而导致他们接触英语词汇的机会很少,词汇量小又引起他们在阅读过程当中容易引起挫败感,使得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或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一种不良的循环。

2、课外阅读量少,不能为理解提供充分的输入。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置身于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当中去。我们在阅读一篇文字时,要达到对文字的理解,有时候不仅仅需要对词汇的熟悉认识,更需要对该段文字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而目前来说,初中生的英语阅读量偏少,不能为理解文章提供充分的输入,并且,过小的阅读量不利于词汇的积累与语言综合水平的发展。

3、教学模式单一,对阅读教材只限于对课文表层的理解。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阅读教材单一拘泥于学生对所读教材的表层理解,学生不能够对所读文章的重点进行有效推断,难以正确把握文章脉络,从而影响对文章理解的准确性。许多教师甚至还使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确定好的,学生只处于一个被动应付的局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有些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把阅读当作精读,阅读教学就是讲解生词,罗列搭配,补充词组,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则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划出词组,提供个标准答案,学生自读完以后只了解了个故事情节。由于教法单一、陈旧,学生接触到的教材基本是课本和试题,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没能够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及感受能力。

二、适应新课改大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从以前的“双基”为主转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并且增加了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下面笔者尝试着谈一谈优化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1、合理安排步骤,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开展应该具有步骤性,包括“读前”、“阅读”、“读后”三个步骤。阅读前,应该激活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障碍。在日常阅读教学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尽管学生自己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开展各种各样的读前活动,开展读前活动时可以参照学生用书中的插图,图片。或者利用挂图,甚至录像VCD等。使得学生对所要阅读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背景文化支持。而阅读中,则应立足课堂,活用教材。阅读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该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视教材为渠道,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读懂并抓住大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学八(下)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课前让学生预先收集与UFO相关的信息,可以查看有关的书籍、电视电影,并与同学交流讨论。阅读前,展示关于UFO的电影片断,展现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用下列词汇来描述UFO来临时的情景:land,getoutof,alien,while,surprised,anywhere,kid,right,runaway,happen。阅读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说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进行语句语篇的讲解分析,以使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阅读后则主要是及时对学生读语篇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查,可以利用课文后附的练习,也可以自行设计,或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事实、情节等表层的理解,或检查学生对课文尝的理解。使学生挖掘文中内涵,开展创造性思维。

2、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近年来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英语考试都更加注重阅读,阅读的比重在各种英语试题当中越来越大。新课标也对初中英语阅读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反映了阅读的量应该相应的增加,但是阅读的量不应该盲目的增加。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区分精读与泛读,课内与课外,并且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主题,补充各类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外阅读材料。课内进行精读,并加以细致的指导;课外进行泛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词汇。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订阅英语报、英语杂志。课堂上精讲课文内容,讲解词组、语法、分析句子结构与段落等等,然后给学生选定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或某一段落,让他们在课外自行阅读并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分析,报刊杂志上的其他文章则只要求他们进行泛读,并在课内抽取一定的时间来谈他们课外阅读的体会。

3、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课文的教学一般都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分别是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在教授学生课文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要求他们认识词汇,理解字面意思与了解文章故事内容而已,更希望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又会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甚至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内容中去,对比文化现象的异同,适当介绍英语国家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进一步提高他们英语阅读分析的能力,初步培养英语作品鉴赏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也不允许通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来实现,要做到轻负担、高效益,只有落实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能否得到最大化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主要指标。落实有效教学需要继承、借鉴、创新。纵观当前有效教学实施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理念不新、备课不实、内容不齐、整合不力、方法不活、评价不新、发展不全。对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制定制度、创新手段、优化行为,加强有效教学的指导,将有效教学的理论主张及操作要求内化为教师教学的需要。

一要加强学习,落实培训

教师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其原因不仅仅在教师一方,学校也有责任。课程改革多年,而新课程学习培训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培训面相对狭窄,每年真正参加上级培训的名额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派部分优秀的教师教干参加。让每位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加大培训力度,统筹安排,积极引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自学与研讨。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搞好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要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要对课标理念和教材易忽视的内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挖掘,形成具体的带有案例性质的解读材料。

二要明确要求,规范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落实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一旦形成,要彻底改变并非易事,所以,仅靠目标管理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远远不够,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规范,因此需要在备课、上课、作业、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标准。例如备课方面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备辅导(阅读),课堂教学务实不务虚,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坚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力戒拖沓无神的“催眠课”与急风骤雨式的“填鸭课”。作业方面做到布置之前审核,以精当、适量、有层次为标准,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做到布置之后批阅要及时、认真、准确、全面等。

三要以学定教,顾及全面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本质上说教学的教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要立足学生,研究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具体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提高学习参与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实效。

四要开发资源,拓宽渠道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来说确实有难度,但开发校本课程怎么搞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可简可繁。有能力形成课程体系的,可从教材研究、课程设置等方面系统整理,没有能力的,可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去收集整理一些拓展性材料,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补充学习内容,从而开辟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吸取知识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要“授之以渔”,养成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于个人教育来说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要求教师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脑,少替代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质疑的习惯。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指导预习,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养成预习、质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个性、意志品德、作业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况,通过针对性地训练和家校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向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发展。

六要注重评价,倡导反思

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两方面。在“教”的评价中,要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可借助写教学反思的形式来进行,要让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把反思的重点放在方法(如何反思)、角度(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连续性与实效上。教学反思一方面是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另一方面是阶段性教学行为反思,因为只有把短期反思与阶段反思结合起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深刻的认识并有较大的改进,才能达到“反思”的真正目的。教的评价还要结合有效教学,建立对教学每个环节的评价细则,形成领导点评、教师互评、日常评价和阶段性总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改进教学。“学”的评价要强调评价手段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用成绩报告书作为终极评价手段,平时对学生要采用动作、神情、体态、语言等表扬方式,经常性的随机激励评价,丰富评价的手段。教学中可构建“比、学、赶、超”的评比制度,开展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当堂现场评、课后个别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并在评价中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既近在眼前,又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重视,从方法上创优、内容上突破、细节上关注,才能取得实效、高效。固然,目前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采取的每一项策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管理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有效教学一定会显现。

摘要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评价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的状况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堂评价;问题;策略;英语教学论文

1引言

面对新要求,怎样才能通过科学的课堂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2课堂评价的概念界定

关于课堂评价的定义各式各样,但核心基本相同,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学习信息采集、分析与利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堂评价具有多种类型。例如,从评价内容看,有学习行为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发展趋势评价等。对评价类型的分析与把握,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建立并合理地使用教师课堂评价标准。本文所述教师课堂评价,仅指即时性评价。

3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理念的提出,课堂即时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但没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目前课堂评价存在的不足有:评价语言和标准单一、僵化;评价主体单一;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纠错方式不恰当;缺少体态评价。没有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别对待。

存在问题的原因

教师受传统评价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权威的,教师单向评价学生。在新课改下,传统评价思想依然存在,学生评价老师和学生互评在课堂上也不多见,老师掌握着课堂评价的主动权,必然造成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对评价功能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上大量运用“万能”的“Good,OK”来表扬学生。老师不指出读得好,好在哪里;对又对在哪里。学生听了表扬当然高兴,可这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吗?教师淡忘了评价的功能。教师对激励性评价片面理解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评价时不恰当地使用激励性策略,有的是浮夸的,甚至学生出现严重错误时都一味地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认识不清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被称为学龄中期阶段或少年期,是各方面蓬勃的、不均衡的发展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开始增强,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当面批评指责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学习效果。

4激励性评价策略

概念阐述

激励性口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这一特定语境的制约下,当学生的某一行为完成后,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其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策略

转变教师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要想新的教学理念付诸于实践,解放教师的思想是前提。有的教师说:“只要学生学到东西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展示。”可见其根本就不重视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师都不重视那又怎会激励学生去参与呢?而观念的转变要落实在实际的课堂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创设语境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小学生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课堂评价应充满人文关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要真诚地爱学生,做到客观公正一堂小学英语课上,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就表扬加分,每说一段话,教师就奖励一张贴纸。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没有考虑活动的难易程度,一味进行雷同的表扬。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需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作出不同的口头评价,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评价就是针对我的。”鼓励学生自评、互评积极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进行面对全体学生的多主题评价。教师在评价某一位学生时可以推而广之,对集体进行激励;也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当然,这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将更重,要机智地引导学生进行正面、友善的互评,否则会导致同学间关系的紧张、矛盾的产生,从而破坏集体的团结。

参考文献:

[1]陈婉琳.熊德信.课堂即场评价型教学评析与启示——以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教学艺术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

[2]胡小妮,黄秦安.对数学提问环节实施科学的即时性评价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10,(7):13-16.

[3]蔡伟.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研究[J].教育科学,2007,23(5):43-47.

[4]嵇建中.从实例透析小学生心理[J].广东教育综合,2009,(3):22-23.

小学阅读与课程结合论文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语感,而阅读是语文积累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把握整体课文内容和要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领会在特定语境中语句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语感。下面是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

我国很多农村小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已经形成了单纯借助教材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成绩提升,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甚至未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时大多根据自身经验,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将一学期中仅有的数十篇课文嚼烂、嚼透,这样反复枯燥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

2.阅读资源匮乏

丰富的阅读资源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群文教学受到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家长教育思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仅能依靠有限的教材来进行学习,只能通过课本、电视来获取知识。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农村小学中一年读过一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在10%以下,教师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图书室书籍不足等都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教学设备落后

受到社会模式、教育经费不足、农村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大多学校仅仅依靠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大大降低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这一原则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更新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引导。小学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来实现群文的有效联合,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在横向、纵向、内容、异同等多方面的对比当中提升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当中的《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其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等童话故事放到一起进行阅读比较,并提出“这些文章在情节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相同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童话故事情节的反复性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迁移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一篇文章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文章阅读当中。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当中的《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当中黑衣上无白点、有白点、出现小洞的情节变化并了解跌宕起伏的写作方式,而后让学生阅读《泥人张》《苏七块》等文章,提出“哪些文章当中也应用到了相同的写作方式”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小学教师应当确保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文章合理地做出课本资源的开发。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当中的《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围绕“秋天”这一主题来寻找相关的文章、诗词等,并展开“我眼中的秋天”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收集到的资料朗诵与秋天相关的诗词、画与秋天相关的画等,在拓宽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多角度与多渠道。另一方面,小学教师需积极开发课文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进行班级共享来丰富课文资源,并引导学生共同将所阅读的同类型文章放到一起来感受其语言表达方法、情节发展模式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其阅读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诗,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可推荐其去阅读中外名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群文阅读这一新兴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对阅读资源做好开发,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总结能力、整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存在的障碍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步履维艰。下面笔者就当前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如下: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一年下来也就只能学到大概50篇文章。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

3.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

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二、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对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下面笔者提出几点相关的解决措施,如下:

1.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在放学后将学生组织起来,将16:00~17:00这段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当然,不能每一天都进行,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可以规定每周周二和周四或者每周周三和周五为课外阅读时间。

2.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

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发布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

3.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爬山虎”,一篇是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另一篇是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可以先就爬山虎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它的特征、习性等。进而延展到爬山虎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品格进行讲述,最后再上升到对作者自身品格进行讲述,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资料,而不是教师强行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通过这种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建立奖励机制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推行群文阅读教学的障碍有: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等。为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奖励机制等。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显看法,希望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教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只有6-8岁,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低年级是字词学习的重要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以学习巩固汉字、积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为主。基于这样的思考,低年级群文阅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议题适合,学生能读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选择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作者等方面确定议题。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这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从人文内涵、文章内容、人物专题等来选择议题。同样是寓言的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选择可以不同。我们可以从关注寓言的文体特征,关注寓言故事中角色特点、情节变化、人物语言行为等方面来确定议题。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确定的议题是:初步感受寓言的文体特征———小故事,大道理。因为,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寓言”这个词,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寓言故事,因此让学生了解何谓“寓言”,对寓言的文体特征有初步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二)内容有趣,学生悦读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迈出成功阅读的第一步,就必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阅读兴趣。因此,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趣,要让学生喜欢读、喜欢看,让学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与人分享。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以在学生熟练认读字词的基础上,阅读儿歌、童谣、韵文、短小的故事、浅显的寓言和浅近的古诗等。例如,在《寓言两则》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选取了《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三则寓言故事。这三则故事情节上都比较简单,结果都是事与愿违,三个主人公都傻得可爱。学生只要稍作思考就知道不可能的事他们却傻傻地坚持去做。读着读着,学生情不自禁地发笑。这样的故事能深深地吸引学生。那这三则寓言故事确定哪个教学落脚点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呢?我们抓住人物的“傻”作为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因为,首先,“傻”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容易理解;其次,每个故事中主人公不但有傻想法,还付诸傻行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和学生一起了解主人公的傻想法,谈谈他的傻行为,最后通过傻带来的坏结果感悟故事的寓意。

(三)容量适中,学生会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时间里学习多个文本。这就意味着我们绝对不可能再采用原先一课一文本的教学方式。正如蒋军晶老师所说的“: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意味着教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意味着教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群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忍痛割爱,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重锤敲击,这样才能腾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安排了三则寓言故事的学习,其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二年级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是分内的事。按照平时的教学,一节课安排一则寓言故事的学习,而这次两节课却要学习三则寓言故事。所以,我们把字词教学和了解《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大意放在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在学生熟练掌握生字新词后,我们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傻想法”“傻行为”和事情的“坏结果”,感受人物的“傻”劲,明白寓言的寓意。

(四)群文相关,学生易读

群文阅读教学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选文。组织群文,群文的关联性越强越容易取得阅读效果,甚至达到结构化更好。由于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不同,群文的选择方法也不同,有求同型———强化某种认识,有比异型———引发认知冲突,有整合型———丰富多元理解等。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考虑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觉得本课群文的选择求同型比较适合。经过反复比较,我们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得傻得可爱;其次,他们也得有傻想法、傻行为、坏结果;最后,最好也是成语寓言,而且不能太深奥。再三比较后,我们确定《画蛇添足》作为补充文本。由于学生在前两则寓言的阅读中充分掌握了读此类寓言的方法,再加上三篇文章相关度很高,所以阅读《画蛇添足》时,教师给足时间,学生便能潜心会文,读懂了人物,读懂了寓言。

二、怎么教

(一)直线型推进为宜

群文阅读教学的推进方式很多。如,分组递进式———先呈现一组再呈现一组;点射状推进———先呈现一篇再阅读一组;举三反一式推进———先呈现一组,再归纳出关键的写作方法,最后写话练习;直线型推进———一篇一篇地阅读,反复重读推进———同一组文章反复阅读,不断提升。低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一般采用“直线型推进”比较适宜。这种推进方式,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同时,学生能很好地习得阅读方法,较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三则寓言是一则一则推进的,但是每则寓言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揠苗助长》重点教给学生抓住种田人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读懂寓言。这则寓言的教学始终围绕“把握故事的整体”这一问题展开:你觉得这个种田人傻在哪里?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焦急”“转来转去”“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体会种田人急于求成的心里,这是种田人“傻”的根源;同时,多次入情入境的朗读,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这则寓言的教学目的是夯实基础,让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对《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的教学,教师则适当放手,让学生尝试抓住种田人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读懂寓言。先学生个人阅读,画出有关语句;再全班交流,重点抓住“每天”体会想法的傻,抓住“整天”“一天一天”体会行为的傻。《画蛇添足》这则寓言的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去学习,从读准、读通故事到读懂主人公的傻都充分关注小组合作交流。《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是“教—扶—放”的有层次的直线型推进方式,让每个学生循着教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习得阅读方法。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为妙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一旦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灵的天窗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不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信息量比起单篇教学肯定要大,这就要求学生更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在形式上多样化。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三则寓言相同的教学落脚点———傻,相同的学习重点———傻想法、傻行为、坏结果,教到最后揭示寓意。这种教学,低年级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学习激情降低,注意力转移。于是,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揭示寓意环节,对《揠苗助长》一文,教师直接提问: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守株待兔》则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师扮演种田人一再傻等兔子的到来,学生扮演邻居、朋友、路人等不同角色劝说“种田人”;教师引导学生在扮演角色中说出寓意。《画蛇添足》是最后学习的寓言,则安排课堂练笔:“我想对这个人说———”在与文中人物思想交流中点出寓意。

(三)强化阅读主体为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在相同的时间内要阅读多篇文章,教师要少问精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思考。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例如,对第三则寓言《画蛇添足》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前两则寓言中所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读通故事,碰到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再请教组内的同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陌生的文章,一定要先扫清字词上的拦路虎。接着,让学生反复默读,画画写写,找出主人公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可以在相关语句旁写写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交流。这样的教学,学生一直在阅读、思考、交流、倾听的语文实践中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个享受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呈现交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体现阅魅力提升的过程。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尝试,也要以此为依据,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学生的人格。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阅读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导入——朗读——训练”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一、导入——感知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不同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再进入课文的阅读,学生就感觉比较自然了,也有了亲切感,学习起来自然更容易接受。

(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

(3)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旧联新、为生词创设情景、游戏等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

以上这些环节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朗读——理解教材。

1)质疑——导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去和藏在文中的答案“捉迷藏”,既有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任务——精读: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为此,阅读任务的设计必不可缺。Smith 和Elley 曾指出:“儿童只有在被给予难度与其能力和水平相当的任务时,才会学得最好。”这说明设计的任务必须要适度。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环节,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

阅读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一般分一下两步:

(1)听:在小学阶段,这一过程是略读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听,了解课文大意,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

(2)精读: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先布置任务(抓细节/猜词义等等),这些任务应该是分层次的,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求答案,由浅入深的进入学习,学生完成起来会更有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能适时的启发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运用构词法知识来猜测词义。

三、训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

阅读与训练是无法分割的。优化组合各种方式的训练,往往能有效地指导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逐步培养其阅读策略。

1)表演——活读:在精读课文后,为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可小组进行以表演+朗读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通过表演来直观表现课文的'内容,把课文读活,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2)比赛——速读:培养学生速读能力是阅读教学一项不可缺少任务。虽然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速读技能并没有做要求,但作为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按时间(在规定次数中所用的时间)或按数量(在规定时间里读课文的次数)认读课文,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也可为以后的阅读学习做个铺垫,这种竞赛活动也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两、三分钟的时间,使他们在比赛中读出速度,读出乐趣,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这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这也是阅读的延伸部分,我们要帮助学生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而后引导他们将这些信息重新组织,完成相关话题的表演和讨论等,让他们对知识点所适用的情景有初步感知。

阅读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挖掘教材中含有跨文化背景和社会内容的语言想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听、说、读、写要全面兼顾,整体训练,即达到阅读的教学目的,又使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为以后高层次的阅读奠定基础。

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知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比如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等等,都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教学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群文阅读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小学生的喜爱。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教材基本体系为前提,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及文本内容主体,提高对群文教学的编排及组织,以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目标。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1.1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中的教材仅仅只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与度量。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自由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

1.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要想能够与时俱进,就要获取足够先进及丰富的信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信息量。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障自己的讲课质量,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全面理解小学课文中的内容,但是也大大抑制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1.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使用单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模式,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另外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教学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群文阅读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群文阅读任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且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1.4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整堂课都围绕同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内容也都是以文章中的知识为主,完全忽视了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具有正确阅读方式。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目前小学语文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同类题材编排的`课程体系,每个单元都可以作为一个群文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2.1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中心议题体现着教学的目标,是群文阅读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的阶段,要设置好议题,把握好议题的难易程度。议题既要有挑战性,也要有可学习性。议题的选择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议题。议题的选择要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指的是以小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水平为基础,以主题为前提,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及教学计划进行的群文阅读活动。此阅读活动有两种方式:其一,完善型。教师以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包括学生对不同主题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一些掌握较为薄弱的主体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其二,提升型。教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通过展开不同的主体进行阅读指导。这种方式是以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及基础知识为前提,进行的高层次的阅读指导。比如在进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知识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充满矛盾但是却被统一的现象,通过此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归纳知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整体,使学生能够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2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指的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进度,并且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其能够服务教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预习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内容,为文本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复习扩展型。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掌握文本知识的程度,开展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面,并且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环境、生态之类的群文,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及环保状况,这样小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课文中的危机。并且还可以使小学生体验身边的污染现象,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状况,那么就自然而言的完成文本的学习。

2.3充分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的课文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有对比性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在差别中看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文章的鉴赏力。联想阅读是学生联系自己的自身经历,体会不同文章的情感。对于部分摘抄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全文,使学生关注作者的选材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之后,可以在课下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体裁或者相关作者的文章,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语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单篇阅读、多篇阅读及整本书阅读三种,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多篇文章阅读技能,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更新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思想,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以及教学对策,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60-60.

[2]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169.

[3]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54):37-38.

[4]甘玉林.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解读[J].小作家选刊,2016,(25):170.

[5]杜娟.起承转合---浅谈小学语文与群文阅读的联系[J].东方教育,2015,(6):188-188.

[6]易文慧.试论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与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72-72.

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文章少而精,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实现既聚焦课堂又走向社会、家庭的阅读视野。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获益,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组合选文的策略。

一、以作者为中心选文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文学风格,初中语文阅读可以从教材选定的作者出发,对该作者的文章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对作家的文风有更深刻的认知。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就可以选择老舍同样写济南的《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让同学一起学习,看老舍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增加学生的写作技巧。同样还可以选择老舍的散文如《北京的春节》《养花》《草原》《猫》等,通过群文阅读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选文以及名家文风,学习名家风范,积累见识和学识。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

以体裁为中心选文,把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文章的体裁无外乎有六大类即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议论文杂糅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丰富性。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以“同文”为中心选文

所谓“同文”就是主题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文”现象,甚至同样的题目有多个人写,但是写作的角度和内容都不相同。教师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同文”,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文经典的作品总是有内在的契合,尤其是同样主题的文章,语文教师在解释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把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那么让经典“互文”,无疑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绝妙法则。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便是“同文”中的经典,另外古诗文中“同文”的作品就更多了。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边塞诗,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等诗文。唐诗中送别诗也很多,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和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同样送别却寄托了诗人不一样的情怀。这些阅读的经典,无论是针对初中语文古文阅读教学还是现代文阅读教学,都有着丰富的作品,出现在课堂上,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群文阅读组文的方式

上文讲了从文章的作者、体裁甚至“同文”方面去选文,是选文的一个思路,但是选出的文章会有很多篇、很多种,怎样巧妙组合到一起也是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种组文的方式:

(一)以“拓展强化”的方式组文

顾名思义,拓展强化就是在一个水平基准线上进行不断完善,达到不断强化的目的。比如围绕社会的话题会有很多文章,也有很多科技、过年、特产、奉献等话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切合时代的作品,根据已有的教材篇目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在上文诸如以作者为中心选择的文章基础上,根据文章深度层层递进强化,也可以补充其他作者类似的文章,交叉进行,补充文章作者风格单一的不足,进行拓展强化。

(二)以“完善增补”方式进行组文

根据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类型的文章缺失,例如有关家庭教育、自我认知类型的文章较少。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时期,对自我认知不太明确,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对家庭教育不理解,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此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完善增补此类型的文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及优点,正确与家长沟通,表达情感,帮助他们成长。可以说很多作家都以自身家庭故事和自己成长经历创作,趣味性强,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诸如《傅雷家书》《名人传》等励志型作品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推荐对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群文阅读组文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教师可以不同的选文里自由组合,达到拓展强化、完善增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即可。但是选文时目标要明确,根据难易程度螺旋上升,切不可超越学生理解阅读能力之上,否则一些枯燥的文章反而降低学生阅读兴趣,适得其反。群文阅读是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发现,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围绕课程要求和标准,提高自身素质和阅读面,在选文、组文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素材,选择名家、经典文学作品,确保文章不难不易、恰到好处、阅读性强,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切实落实群文教学为阅读教学服务的目标。群文阅读自由性、创造性较强,组文更是千差万别,这是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筛选合适的素材,组文技巧上要求很高。笔者在此提出了组合选文的几种方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学术界多加研究。

绘本阅读与教材融合研究论文

初遇“绘本”,是在大学时代,因为专业需求,在幼儿文学课上会经常听到老师提及“绘本”,阅读的第一本绘本就是《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白底的封面上只见一只穿着体面、戴着眼镜的鼹鼠,头顶一坨不那么体面的“嗯嗯”,气冲冲地朝前方奔去。我和绘本的初遇就是源于这样一本充满戏剧性的“图画书”。接下来,开始翻阅各种绘本,那时对绘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绘本中少量的文字,直到遇见彩虹花绘本阅读课程,带着班级的孩子参与绘本课,慢慢地,发现绘本的趣味性更在于学会读图,它的创造性就在于能够把图画与文字两种艺术融合在一起。 台湾的绘本研究者郝广才说:“‘绘本’大概是一本书,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一个主题。”而基于对绘本特性(趣味性、图文结合、哲理性)的认知,我认为绘本阅读课程应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图画与文字之间的互动 在绘本中,当图画遇见文字,此时的图画并非是插图,而是一种特殊的故事语言。我们平时所见的单幅图画都是静止的、独立的,而绘本中的一幅幅图画组合在一起则是连续的,呈动态的,正是这样一种动态才使得静止的场景连成一个故事。那么,这就需要在进行绘本阅读时要关注图画与文字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图画“说话”,与文字进行互动,这样的绘本阅读才更丰富。如果仅仅是阅读文字,缺少的是指一种连贯性,如果没有文字的参与,“图画语言”也会显得模模糊糊(无字书除外)。所以,有效的绘本阅读应该是在画面与文字的互动下,才得以一个完整的、生动的故事。 (2)把握图画的细节 在绘本中,图画也是一种传情达意的重要媒介,图画的色彩、线条、构图等方式,都能够传达故事中的情感内容。对于儿童而言,绘本中的画面语言往往比文字叙述更生动形象。把握图画的细节,可以看到更丰富的故事,比如图画的色彩,我们都知道灰暗的色彩传达的往往是忧伤、难过的情感内容;明亮、暖调的色彩传达的往往是愉悦、温暖的情感内容。在《巴巴爸爸找巴巴妈妈》中,当巴巴爸爸难过时,画面的色调发生了变化,巴巴爸爸的色彩变得暗淡,随着色彩的变化,故事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当然,除了把握画面的色彩,还应该注意画面的线条等细节。 以前,我对于绘本的定义就是讲故事,但是在绘本课程组磨课以及不断听绘本阅读课程的回顾时,才发现自己的孤陋寡闻,讲绘本简单,但要讲得精彩却不易,慢慢地,我在不断地学习中对“吻醒、穿越、编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在阅读之前都会经过一些前置性的活动以帮助接下来更顺利的阅读。这种前置性活动可能是唤起先有的知识经验,或是通过预测,也就是“猜一猜”的方式来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时老师讲的《巴巴爸爸的诞生》中,课程开始,时老师先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以此让阅读文本更充满活力。而我在设计《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时,以预测的方式激发儿童的阅读欲望,通过提问“猜一猜巴巴爸爸是怎样去火星的?巴巴爸爸在火星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孩子们就会带着思考进入课堂,也会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所以,在绘本阅读前可以进行一些前置性活动,比如“联系生活实际”“提问题”等都可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绘本阅读中,可以通过角色代入让阅读活跃起来。何为角色代入, 它指的是情境教学的延伸,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扮演等手段,将自己想象成某个预定角色,并把自己的身份、情感与角色融为一体,去体验角色的经历,以获取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感情,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虹花绘本阅读课程中,每一节课程都会带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讲师将其称为“演故事”。周老师在讲《蚯蚓的日记》时,让孩子们变身成一条条小蚯蚓,时老师在讲《巴巴爸爸的诞生》时,让孩子们来演弗朗斯瓦,王老师在讲《巴巴爸爸的学校》时让孩子们变身成自己喜欢的巴巴宝宝......在绘本故事中,没有固定的角色,应该是根据故事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角色。角色代入之后,孩子们才会真正走近绘本,因为他会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就是“演故事”的魅力。在我们班,每次在上绘本阅读课时,孩子们都会说:“我在做......”在巴巴爸爸绘本中,孩子们已经学会自代角色走近绘本,所以,角色代入会让阅读活跃起来。 故事内容读懂并不代表阅读活动的终结,如果阅读仅仅停留在读完读懂,那么,故事依旧是一个外在独立的文本。但是,如果将故事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内心相联结,这样才能真正得将文本沉淀下来,留在儿童的心里。特别是在低年级,阅读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实际或者是内心生活联结,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在阅读上有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解。听一听绘本阅读的课程回顾,可以发现在绘本阅读的小挑战中大多是通过故事联系到生活实际。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在绘本故事中找到切入点 ,将其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绘本故事《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主要讲述的是由于巴巴布拉伯将一颗地球上的菜豆带到了火星上并引发了一场灾难。这是因为每个星球都有属于自己的物种,不可以互换,否则会引发很多麻烦。以此为切入点,我告诉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植物是适合生长在南方,有些植物适合在生长在北方。这样由绘本故事联系生活,不仅仅加深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还能丰富其生活经验。 【教材解读】 《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讲述的是巴巴爸爸一家人乘坐火箭去了火星,在火星上遇到了火星人——波波爸爸一家人。由于巴巴宝宝——巴巴布拉伯将一颗地球的种子带上了火星,引发了一场生态灾难。最后,巴巴爸爸和波波爸爸携手战胜了侵入火星的地球植物。 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里,让学生明白每个星球都有属于自己的物种,不可以互换,否则会引发很多麻烦。 【学情分析】 这是巴巴爸爸系列故事的第五册,孩子们对于主人公巴巴爸爸一家已经熟悉了,能够根据图画,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本绘本情节简单,但是蕴含的东西很多,孩子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想象。 【教学目标】 1.在绘本阅读中,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了解一些简单科普知识。 2.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3.让学生明白读绘本要充分欣赏图片,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再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从而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理解绘本内容。 难点:通过阅读《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让学生明白每个星球都有属于自己的物种,不可以互换,否则会引发很多麻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猜测课题 活动一 1.师生问好。 2.展示优秀打卡班级榜单和优秀作品视频,表扬认真参与的班级和助教老师。 课前播放《住在四季的梦里》音乐,引入新课,出示课题。(孩子观看优秀作品集锦,聆听音乐,调整状态准备上课。助学教师对本班的优秀作品和精彩瞬间进行截屏。) 活动二:猜测课题 师:看到这个绘本故事,那你会想到什么呢?巴巴爸爸是怎样去火星的?在火星上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上麦班级和教师互动的同时,不能上麦的班级由线下助教组织让孩子们进行猜测) 环节二:走进绘本,吻醒故事 活动一:角色代入 师:喜欢演故事的孩子,我们要变身啦,你想要变身成那个巴巴宝宝呢?(引导孩子变身,不喜欢演故事的孩子可以调整到舒服的坐姿听故事) 活动二:理解故事 1、走进故事,通过观察图片和倾听主讲老师讲故事,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科普知识:火星上到处都是石头,看上去光秃秃的(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地表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 (助学教师:引导孩子倾听,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2、孩子不理解的地方,线下助教老师及时给孩子解释意思,帮助孩子理解。) 环节三:穿越故事,感受心情 活动一:学习自我介绍 原来这是火星上的波波爸爸一家,他们和巴巴爸爸一家打起了招呼。(引导孩子们在进行自我介绍时要有礼貌,同时邀请班级进行自我介绍) 师:现在,我们和全国的小朋友在一起听故事,你能不能也有礼貌地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呢?(引导孩子用“大家好,我是....我来自......”的句式进行自我介绍) 师: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地区外,还可以介绍自己的爱好,也就是你喜欢什么?(授课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用“大家好,我是......我来自......我喜欢......”句式介绍自己呢) 活动二:观察图片,说一说巴巴爸爸和波波爸爸是怎样战胜菜豆蔓的呢?(上麦进行分享) 师总结:看,波波西西用手要把菜豆蔓扯断,他要救巴巴伯;巴巴拉拉用牙咬;波波妈妈变成了一把剪刀,波波爸爸变成了一把斧子;巴巴妈妈变成了锯子;你们的朋友弗朗斯瓦也在和菜豆蔓进行搏斗。 活动三:说一说 师:为了不让菜豆继续生长,大家决定把所有的菜豆都捡起来,有的变成了推土机,有的变成了小推车,还有的变成了小篮子。(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第二张捡菜豆的情景) 环节四: 总结故事,联系生活 1、总结《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主要内容:由于巴巴布拉伯将一颗地球上的菜豆带到了火星上并引发了一场灾难。 2、师总结:每个星球都有属于自己的物种,不可以互换,否则会引发很多麻烦。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植物生长在南方(比如椰子树、菠萝等),有些植物生活在北方(苹果树、松树等) 环节五:拓展和深化 1.、小挑战:(1)画一画、写一写今天的火星之旅;(2)你和爸爸妈妈去哪里旅行过呢?请你来写一写、画一画吧。 2、彩虹花论坛打卡说明(教师昵称、标题、分类、论坛进入方式)

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绘本的魅力,爱上阅读,则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析一下对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思考。一、转变教师角色,寻找给孩子讲故事的感觉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在研究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多次感叹现在的孩子大多在一个缺失讲故事氛围的环境中长大。他遗憾地指出:不仅孩子的父母不会讲故事,就连老师也只会一味照本宣科,导致孩子从小缺失故事心,童话心。因此,低年级的绘本阅读指导必须首先转变教师角色,努力寻找一种爸爸妈妈坐在屋檐下讲故事的感觉。如:在指导《猜猜我有多爱你》等情感类的绘本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亲密的情境,把自己当做故事的主人翁将故事娓娓道来;在指导《蚯蚓日记》等轻松诙谐的绘本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是小蚯蚓,给学生讲述自己每一天遇到的有趣或不解的事,并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讲到动情悬疑的地方,教师还可放慢节奏,跟学生互动交流,增加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二、减少阅读功利性,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兴趣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人阅读一本厚重又晦涩的书籍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怕读书的心理。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绘本本身的图文并茂就足以吸引学生把它从头到尾翻完,但如何指导学生精读一本有价值的绘本,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安排教学。1.学会观察发现,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低年级的学生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也就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绘本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图画中人物的表情,背景的色彩,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然后去猜测他们的心情,揣摩作者的意图。例如,教学《我妈妈》时,作者在“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中的配图很有意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妈妈背后那些花盆里都长出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这么画呢?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一翻而过,忽略了作者为了想要表达“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的主旨,画了一幅很有创意很美丽的画。在教师每一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的时候,学生会在慢慢观察中培养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继而,学生就会更加热爱阅读、热爱生活。2.引导猜测想象,培养孩子发散性的思维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引人入胜的曲折性和情节性。一本好的绘本也会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情节。因此,在绘本阅读指导中,巧妙地抓住绘本的转折处,设置悬疑,让学生去猜测,就更能增加绘本阅读的趣味性。在教学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上文来猜测接下来小兔子将要说的话,并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口气和动作说一说、演一演,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教学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在鼠小弟碰到了海狮前可以让学生猜猜它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你觉得故事会怎么发展?学生猜测完后,教师再继续讲述鼠小弟遇到了海狮,学生会读得更有乐趣。在绘本《蚯蚓日记》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或仿写故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这本绘本的认识,还开动了他们的小脑袋,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遨游天空。三、多元评价,指引孩子阅读的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在绘本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新知感悟新知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学生复述故事,猜测情节时,教师应该以鼓励评价为主,利用积极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并根据教师的评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充分发挥同伴的力量,利用学生间的互评来引导学生正确感悟绘本的主旨大意。课后,教师可以利用亲子阅读中家长的评价,给学生阅读充分的肯定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感悟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阅读是一件可以受人赏识的事情。例如,在教学绘本《獾的礼物》时,教师可以利用有指导性的评价语引导学生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尽管獾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也可让学生互相评价他们对獾的认识。最后,可以让学生将《獾的礼物》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评价自己的这个故事讲得是否感情投入、语气得当。利用多元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感悟读物的同时,也可充分激发学生对文本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英语绘本是指英语图画书,即picture book。在英语绘本中有英语文字描述和相对应的图画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绘本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图画形式讲述故事,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也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故事中的单词和句型,同时锻炼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就教材讲教材,缺少在纯正英语背景下学习地道英语的氛围。而英语绘本恰好给我们打开了一条了解外国文化,倾听不同声音,体验多彩生活的一条通道。绘本教学有诸多好处,但是不可能也不能够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向全体学生教授。因为这会无形中增加学生学业的负担,所以要求教师把绘本教学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部分,与教材中的话题,故事或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学习,这样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 以下是我对英语阅读教学与绘本融合的一些观点,和大家一同探讨。一、英语绘本的选择 1、英语绘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 教师首先要了解英语PEP版教材的体系,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运用绘本故事对其进行补充。教师运用绘本故事增加小学生的词汇储备,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达到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所以选择教材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而通俗易懂的绘本故事是首选。 2、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 有时候图画甚至比文字还重要。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视觉方面的真实和唯美的体验。绘本的故事情节都很简单,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押韵或是反复 的形式是英语绘本中最常出现的。这两种方式最能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察觉和掌握英语文字的。3、三年段英语绘本的选择要依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画面有趣, 内容浅显且文字简单押韵的儿童英语绘本;四年级段,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基础的学生,选择的绘本还是依据低年段的选择原则,只是在绘本的长度和语言的深度上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以深化;五、六年级是高年段学生,选择绘本可在中低年段的基础上增强绘本的故事性, 留有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接触英语的基础阶段, 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选择图文并茂, 生动活泼, 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的绘本材料。 二、 怎样与英语课本有效融合 教学的手段再多样,也会有令人乏味的时候,尤其是阅读教学。如果在课堂上能看看有趣的图画书,听听老师讲故事, 一边欣赏美图,一边猜测故事情节,这应该是身心愉悦的事情。但是想让学生们理解图画书中所承载的文化与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量的学习训练才行。 1、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课本中的阅读教学完毕,过渡到相应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如“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Why does the dog cry?”等。也可以使用刚刚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更能够完美地衔接。 小学生会边阅读绘本边进行思考。而课堂提问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小学生的语言输出。如果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当,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绘本故事的深入思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绘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根据图画猜想故事,对小学生进行精读训练 教师带领小学生观察图画内容,并猜想故事情节。小学生很喜欢编故事,如果自己编的故事与绘本中的情节一致,教师要赞扬他们和作者有同样的思维,他们会如同中奖一样高兴。即使不同,教师也鼓励学生们,他们写出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非常精彩。学生得到肯定,就会对后面的教学活动充满期待。 当对绘本故事有了大概的理解后,教师精讲绘本内容,使小学生掌握绘本中出现的重点单词、短语,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3、设计多彩的绘本阅读活动,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教师根据绘本的故事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角色表演、读绘本,听故事等。 如《Unit 3 We love animals 》这节课时,推荐绘本故事《Big bull》,这个绘本故事主要讲的是大公牛欺负母鸡、山羊等小动物的故事,生词有:big bull 愤怒的大公牛、goats 山羊、crash 碰撞等。让学生带上公牛的头饰表演特别愤怒的样子,来理解big bull,再用行动演绎crash,体会公牛的霸道。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们明白欺负同学是不好的行为,在兴趣盎然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读绘本,说故事” 活动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 让学生感受教师在读绘本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的神情,学生会了解到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 很有价值的活动。 如此一来, 学生也会变得愿意读书, 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同时也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绘本故事和融入故事 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目前的绘本故事都创设一些真实生活情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当中提升自身语言应用能力,另外绘本故事大都会展现出完整故事情节,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周边环境以及社会进行了解,引导学生体验进而感受到周围事物美好。 三、如果阅读教学融合了绘本故事,课时适当延长为两课时。有了时间的保障,阅读教学会更细致,理解绘本也会水到渠成,还可以加入写作训练,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总之,绘本中文字与图片的美妙结合使孩子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文化,见识了五彩的世界。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加入到阅读 绘本的行列,还要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和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欣赏,一起分享,在教学相长的环境中和学生共同成长。

群文阅读读写结合论文题目

群文阅读要指向表达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共识。2011版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告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习表达。随着群文阅读更深层次的推广,也有很多呼唤指向表达的声音。台湾赵镜中先生提出在考量群文议题时应该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和“读写结合的操作”。 群文阅读指向表达,换言之,即实现群文的读写结合,或称群文读写。群文读写,具有结构性的文本是土壤,给学生广阔的视野,具体的语言文字是根须,可让学生反复咀嚼和品味…… 在具体群文读写操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一、审视文本,直击语言内核 群文读写,首先要关注“读”。一组选文,大都四、五篇文本,对学生而言,40分钟时间,全面剖析深度挖掘是不现实的。因此,老师要懂得取舍,善于取舍,从文本中筛选出学习表达最具关键作用的相关信息。这里的“关键信息”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具体而强烈地体现了本篇文章表达特点或表达方式,二是对整组文本的议题构建有显著的支撑作用。关键信息的提取,教师需要有明确的预设,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 群文阅读《有魔力的话语》,就是结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语言的魅力”中相关文本,在学生完成单元《语言的魅力》《难忘的一句话》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之后,推荐阅读《大作家的小老师》《一个有魔力的字》《螳螂捕蝉》,通过读、勾、思、议,教师引导体会话语的魔力在何处;再推荐《有温度的词汇》、《晏子使楚》两篇文章,利用学习记录单,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各小组重点交流本组最感兴趣的文章。学生勾划妙言妙语,交流、体会妙在何处,填写阅读单。 最后教师结合板书,水到渠成地总结:当对方咄咄逼人,智慧的语言能够避其锋芒,独辟蹊径;当对方一意孤行,智慧的语言能够委婉劝谏;  当对方取笑发难时,智慧的语言能够顺水推舟、寻隙还击。教师巧妙地创设三个情境,激发表达欲望:你作为顾客,发现啤酒中有苍蝇;公交车上,别人踩了你的脚,你会怎么说?结合当天学校读书日,好朋友想借阅你心爱的图书,你最担心什么?想给他怎样的提醒更得体?上台演一演。学生的妙言妙语令人击掌,有方法渗透,与生活联系,学生对“智慧的语言”、“言语的魅力”的感受自然达到了丰富饱满。最后推荐《妙言巧解得天下》,课外阅读也会如一颗种子,悄然撒播。 二、品味语言内容,感悟表达作用 群文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是以具体的语言为凭借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真实认识。要从群文中学习表达,则要让学生基本懂得表达的作用。在《借物喻人》一组群文阅读中,如果能够在《咏梅》中让学生深度挖掘“梅花”迎寒斗雪傲然挺立的生长状况,在《竹石》中挖掘竹子立根原在破岩中特立独行的生长状况,仔细品味,再和比喻的人物桥接,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如此努力地描写事物,其作用更是为了描写人物精神的美好。由此看来,品味文本中精致的语言,感悟其表达作用,其实只是群文阅读中一个一个的“点”。也正是这样的“点”,让学生对表达的作用慢慢累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为后来的集体构建达成共识架设了桥梁。 在执教《送别诗》群文阅读时运用“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以“送别”为迁移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导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讲一首,联一组;《赠汪伦》以歌送别,《别董大》以话送别,以酒送别,以目送别。学生填写阅读记录卡后在班上交流。学生在这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迁移性拓展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强化了语文实践。自读是考验基础,讨论是重点,发现是亮点,读写结合自然和谐。 三、比较语言结构,构建表达特点 群文阅读需要统整。何谓统整?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不相同但却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学习多篇文本,通过阅读理解和试探揣摸习得表达形式、懂得基本作用的基础上,将探究的语言视为一个整体,并对这个整体进行剖析和比较。 在《英雄》群文教学中,我预设统整了课文《金色的鱼钩》《丰碑》《灯光》等几篇文章,通过了解群文,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通过快速初读,让学生学会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抓住重要信息;通过重点品读,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引导“求同”阅读,让学生寻找群文共同点,感受“英雄”形象;通过对比阅读,引导“求异”阅读,发现群文的不同点,感受“英雄”的本质;最后,结合当前对英雄的认识,总结讨论当今的英雄,并趁机引导学生写“英雄”。在教学中,通过方法选择、反复阅读、求同存异,读写结合等策略,基本实现了习得方法、提升认识、形成素养的目的。 四、运用语言习得,实现表达 群文读写,其落脚点是“写”。只是这样的写,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以学习一定表达方式的实践性写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网络群文阅读课例《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中如此设计:“我们今天一起读了几个反复结构的故事,了解了这一类故事的特点,大家想不想当一回小作家,创编一个童话呢?”《指向议论文的表达》中这样设计:“我们读了这一组群文,你们也可以把这些具体事实积累起来化为自己用。同桌交流一下吧,你打算运用哪些事例来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观点呢?其中“故事的特点”作为创编的明确要求,“运用事例来证明”观点,具有较强针对性,即为了真正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见,运用语言习得实现表达,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篇习作,而是通过实践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种表达方式,实现技能的迁移和体验。当然,群文读写的课堂,时间相对紧张,对习作的要求无需尽善尽美,只要能体现本组群文旨在渗透的表达策略即可。因为,只有表达方式的长期运用,才可能真正内化,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基于上述教学流程,我们不难发现,要实现群文读写,语言文字是极关键的载体。以群文的课堂,从语言文字中揣摸和获取表达方式,从语言文字中思考和积淀表达方式,从语言文字中运用和巩固表达方式,这是学生真实的生长过程。 语文教学是平凡的,“群文阅读”是平凡的,坚守平凡,总有一天,你会“不平凡”!

大量的阅读储备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宽眼界与知识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小学群文阅读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小学群文阅读论文篇1:《浅谈小学群文阅读》 摘 要:鼓励孩子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能让孩子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扩大视野、提升语文素养;然而,许多孩子没有这方面的传条件。我们语文教师要为孩子解决书源,指导阅读 方法 ,引导自主选择、开展丰富的活动、搭建交流的平台,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孩子创设好群文阅读的环境,让孩子能自觉的利用节假日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真正做到在阅读中提升能力。 关键词:书籍保障;方法指导;开展活动;阅读氛围;引向课外 群文阅读就是一节课完成多篇 文章 的阅读,是架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是高效活课堂之一,也是课改内容之一。进行群文阅读可以积累知识,扩大视野,提升境界,因为阅读挑战的是我们的主动思维和 想象力 ,阅读过程中促进我们去思考和提升。群文阅读不仅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文学让精神成长,让一个人可以因为阅读而有自信,有内涵,有梦想。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要认真组织学生群文阅读,让孩子们在每一次的阅读中进行思考,触碰心灵的火花。然而,仅靠课堂上四十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就只能放在课外,教师应该尽力为孩子创设群文阅读的环境。 一、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孩子们提供书籍 班级图书角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起着不可低估的,甚至是其他 渠道 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班级图书角不仅可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加强学校 文化 建设,扎实推进素质 教育 ,还让学生体验到:好书伴我成长!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图书;对于爱看书的学生多多进行表扬,让其起到带动的作用。班级图书角里书不一定要在校内阅读,可以给图书编上号,让学生借回家,为了便于管理,我在班里找一部分学生做图书管理员,让他来负责借阅和归还。当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爱护图书。在学校读书,老师可以指导和检查,可是在家里就有一些问题了,而学生在家里读书的时间又是最多的,并且在家里读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定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还必须取得家庭的配合,给家长讲明读书的计划,利用家长会、家访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相信家长也会很好的配合。 二、培养群文阅读的能力,将群文阅读引向课外 群文阅读应该彰显阅读的过程,准备展示交流的过程,充分展示交流的过程,充分展练交流的过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的群文阅读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匆匆读几篇文章,连学生字词读错了,也来不及纠正,还没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就下课了,更别说遣词 造句 ,文章的写作方法的对比等。所以,课内培养群文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外自觉进行群文阅读才是上策。 (一)培养学生群文阅读方法 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会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这充分的说明了教师在课内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内的阅读教学是与学生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课堂上,教师定期给学生提供设计优良的群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结合合作学习,探究而发现群文奥秘,再来进行精彩的展示、交流,在共享中共同建构意义;让学生自主发现群文中的主题。在引导学生从体裁、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较,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重点,深入钻研,善于质疑,独立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读写结合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养成“读、说、思、写结合”的习惯 练自读能力,练信息提取能力,练质疑能力,练探究能力,练思辨能力,练表达能力,练表现能力等是群文阅读的宗旨。教师定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方法指导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的习惯。然后,教师将群文提供给学生,放手由学生阅读,并按提示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再精彩地展示和交流,活动过程由学生自主的,合作和探究。 鼓励学生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 名人 名言 等摘抄下来背一背,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质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导学生写一写阅读感受,并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鼓励学生利用闲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交流对象自由选择,介绍一篇自己最近阅读的(或是自己喜爱的)文章。学生们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乐趣,学生们都满腔热情地投入,课外积极的寻找阅读资料,认真阅读,交流时各抒己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读书习惯,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引导学生根据主题自主选择群文阅读的相关文章 在教学时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文章,争取每周用一节课进行学生的群文阅读选文和阅读方法的指导,还重视指导学生如何自主选择群文阅读的材料。 例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的爱”时,我就选了表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异国朋友的爱”三篇文章进行课内群文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主选择、明白拓展延伸、运用于社会生活中。 四、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营造群文阅读氛围 孩子们天性贪玩,课外阅读不积极、不主动,可以组织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读书交流活动类型有: (1)“书海拾趣”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孩子们把自己在本周从书本中知道的有趣的 故事 讲给同学们听。 (2)“故事讲演”比赛。每两周进行一次。 (3) 手抄报 比赛。每一期手抄确立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安排内容,由老师、班委、中队委、共同打分,考虑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阅读能力等多方面来进行分组比赛。 (4)“积累册”展示,“ 读书笔记 ”展示,读书征文等活动。将孩子们的作品摆放在走廊,与孩子们零距离,让孩子们徜徉在其中感受着浓浓的读书氛围,孩子们耳濡目染,读书就会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一篇篇诱人的题目驱动着学生去读,去看。 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方法转化为能力,把课本运用于生活,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见识、增强信念、扩大胸襟,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之网,以达到群文阅读的目的。 鸡蛋从外打破仅仅是一盘菜,从内打破才是生命。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孩子生长的环境等特点,为孩子创设阅读的情境,设法激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实现高效活课堂,跟上课改的步伐。 小学群文阅读论文篇2:《谈谈小学群文阅读教学》 摘 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的课文越来越多,类似的课文和片段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可以把相似的文章或片段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作者就此谈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本文所说的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集中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这种方式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确定主旨,给所学课文正确分类 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围绕主题选择好文章,或者将原有的文章加以正确分类。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教师就很难将原有的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这一点,其实教师稍加思考就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常见的就有从文章的写作内容、文章的人文内涵、作者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把文章分为不同主题。 1.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考虑确定主题 以事物为主题的,如“故事中的狐狸”、“千姿百态的荷花”群文教学;以时间为写作主题的,如“春天的 儿童 诗”的群文教学;以人物为写作主题的,如“老舍笔下的人物”;以事件为主题的送别诗等都是很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材料。 2.从文章的人文内涵角度考虑确定主题 以人物的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的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以爱心为主题的,如“人与动物和谐发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如“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这样的分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尝试。 3.从作者写 作文 章的表达方式确定主题 以写作的方法为主题,如“跌宕起伏的小说”、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 童话故事 ”、“ 寓言故事 ”、“儿童诗”,等等。 二、多种结构地呈现群文,让课文巧妙地出场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能提高整体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以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呈现文章。 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如高佳利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等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三、合理设计问题,让群文纵横交错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以单篇 文章阅读 作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1.设计比较性问题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如高佳利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在学生读完《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四篇童话故事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四篇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性的特点,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 2.设计迁移性问题 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于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3.设计冲突性问题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为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李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教学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创世神话的民族性、本土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四、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李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 神话故事 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神变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语文教学创造了一片新的天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的不理想的效果走向“多快好省”的行之有效的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4、5、6期. [2]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7、8、9期. [3]新课程导学.2013年10、11、12期. [4]学苑教育.2013年1、2、3期. 小学群文阅读论文篇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数量,可谓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小学生进行多种类文章的阅读,从而能够大大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提升。本文在分析了小学群文阅读的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人们的日常阅读活动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即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实施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新的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数量和速度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其具体意义如下。 (一)合理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阅读多篇与教学相关联的文章。通过尽可能多的阅读来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模式,也是一种值得传承的宝贵 经验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十分重视。但是,仅靠教材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小学共有 语文教材 12册,大约每册含包30篇课文,以每篇500字来计算,小学语文教材的总阅读量大约为15万字,用6年阅读这些文字显然不够。实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使得学生在一堂课当中能够阅读大约五篇文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拓展阅读覆盖面,从而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恰当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每天都有大量新的知识诞生。为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大量的有用信息,就要培养出 快速阅读 的能力。作为一种技能,快速阅读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与训练。而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按照教学计划,一篇大约500字的精读课文一般需要花费两个课时,即使是略读课文也得需要一个课时,这种缓慢的阅读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个课时之内阅读大约五篇文章,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目前国内小学的语文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解一篇课文要花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读完了,也基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教师在剩余的时间内只能不断提问、不断讲解,学生也只能被动回答、被动听讲,由此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一堂课中可让学生阅读大约五篇文章,且内容多样,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陈述、多倾听,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产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读得更深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提出的建议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重视朗读和默读。目前我国的阅读教学大部分都集中在某节课上的某篇课文中,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咬文嚼字、有感情的朗读,可谓是一种精读与朗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然精读的优点很多,但是群文阅读,更容易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让学生读到不同风格的作品,并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式来实现阅读的多样化,使略读和默读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深入阅读提供了可能。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阅读文章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筛选好文章,通过确定一个主题而将多篇具有相关内容的文章集聚起来,进而避免了阅读内容的杂乱无章。教师可依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从中找出阅读主题。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等,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背景和表达方式等多角度地筛选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阅读材料。 (二)根据结构层次来设计和组合文章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语感,而阅读是语文积累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把握整体课文内容和要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领会在特定语境中语句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语感。下面是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

我国很多农村小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已经形成了单纯借助教材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成绩提升,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甚至未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时大多根据自身经验,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将一学期中仅有的数十篇课文嚼烂、嚼透,这样反复枯燥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

2.阅读资源匮乏

丰富的阅读资源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群文教学受到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家长教育思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仅能依靠有限的教材来进行学习,只能通过课本、电视来获取知识。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农村小学中一年读过一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在10%以下,教师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图书室书籍不足等都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教学设备落后

受到社会模式、教育经费不足、农村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大多学校仅仅依靠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大大降低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这一原则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更新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引导。小学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来实现群文的有效联合,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在横向、纵向、内容、异同等多方面的对比当中提升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当中的《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其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等童话故事放到一起进行阅读比较,并提出“这些文章在情节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相同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童话故事情节的反复性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迁移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一篇文章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文章阅读当中。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当中的《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当中黑衣上无白点、有白点、出现小洞的情节变化并了解跌宕起伏的写作方式,而后让学生阅读《泥人张》《苏七块》等文章,提出“哪些文章当中也应用到了相同的写作方式”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小学教师应当确保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文章合理地做出课本资源的开发。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当中的《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围绕“秋天”这一主题来寻找相关的文章、诗词等,并展开“我眼中的秋天”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收集到的资料朗诵与秋天相关的诗词、画与秋天相关的画等,在拓宽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多角度与多渠道。另一方面,小学教师需积极开发课文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进行班级共享来丰富课文资源,并引导学生共同将所阅读的同类型文章放到一起来感受其语言表达方法、情节发展模式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其阅读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诗,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可推荐其去阅读中外名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群文阅读这一新兴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对阅读资源做好开发,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总结能力、整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存在的障碍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步履维艰。下面笔者就当前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如下: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一年下来也就只能学到大概50篇文章。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

3.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

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二、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对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下面笔者提出几点相关的解决措施,如下:

1.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在放学后将学生组织起来,将16:00~17:00这段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当然,不能每一天都进行,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可以规定每周周二和周四或者每周周三和周五为课外阅读时间。

2.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

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发布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

3.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爬山虎”,一篇是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另一篇是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可以先就爬山虎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它的特征、习性等。进而延展到爬山虎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品格进行讲述,最后再上升到对作者自身品格进行讲述,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资料,而不是教师强行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通过这种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建立奖励机制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推行群文阅读教学的障碍有: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等。为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奖励机制等。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显看法,希望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教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只有6-8岁,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低年级是字词学习的重要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以学习巩固汉字、积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为主。基于这样的思考,低年级群文阅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议题适合,学生能读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选择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作者等方面确定议题。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这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从人文内涵、文章内容、人物专题等来选择议题。同样是寓言的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选择可以不同。我们可以从关注寓言的文体特征,关注寓言故事中角色特点、情节变化、人物语言行为等方面来确定议题。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确定的议题是:初步感受寓言的文体特征———小故事,大道理。因为,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寓言”这个词,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寓言故事,因此让学生了解何谓“寓言”,对寓言的文体特征有初步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二)内容有趣,学生悦读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迈出成功阅读的第一步,就必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阅读兴趣。因此,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趣,要让学生喜欢读、喜欢看,让学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与人分享。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以在学生熟练认读字词的基础上,阅读儿歌、童谣、韵文、短小的故事、浅显的寓言和浅近的古诗等。例如,在《寓言两则》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选取了《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三则寓言故事。这三则故事情节上都比较简单,结果都是事与愿违,三个主人公都傻得可爱。学生只要稍作思考就知道不可能的事他们却傻傻地坚持去做。读着读着,学生情不自禁地发笑。这样的故事能深深地吸引学生。那这三则寓言故事确定哪个教学落脚点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呢?我们抓住人物的“傻”作为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因为,首先,“傻”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容易理解;其次,每个故事中主人公不但有傻想法,还付诸傻行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和学生一起了解主人公的傻想法,谈谈他的傻行为,最后通过傻带来的坏结果感悟故事的寓意。

(三)容量适中,学生会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时间里学习多个文本。这就意味着我们绝对不可能再采用原先一课一文本的教学方式。正如蒋军晶老师所说的“: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意味着教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意味着教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群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忍痛割爱,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重锤敲击,这样才能腾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安排了三则寓言故事的学习,其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二年级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是分内的事。按照平时的教学,一节课安排一则寓言故事的学习,而这次两节课却要学习三则寓言故事。所以,我们把字词教学和了解《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大意放在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在学生熟练掌握生字新词后,我们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傻想法”“傻行为”和事情的“坏结果”,感受人物的“傻”劲,明白寓言的寓意。

(四)群文相关,学生易读

群文阅读教学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选文。组织群文,群文的关联性越强越容易取得阅读效果,甚至达到结构化更好。由于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不同,群文的选择方法也不同,有求同型———强化某种认识,有比异型———引发认知冲突,有整合型———丰富多元理解等。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考虑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觉得本课群文的选择求同型比较适合。经过反复比较,我们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得傻得可爱;其次,他们也得有傻想法、傻行为、坏结果;最后,最好也是成语寓言,而且不能太深奥。再三比较后,我们确定《画蛇添足》作为补充文本。由于学生在前两则寓言的阅读中充分掌握了读此类寓言的方法,再加上三篇文章相关度很高,所以阅读《画蛇添足》时,教师给足时间,学生便能潜心会文,读懂了人物,读懂了寓言。

二、怎么教

(一)直线型推进为宜

群文阅读教学的推进方式很多。如,分组递进式———先呈现一组再呈现一组;点射状推进———先呈现一篇再阅读一组;举三反一式推进———先呈现一组,再归纳出关键的写作方法,最后写话练习;直线型推进———一篇一篇地阅读,反复重读推进———同一组文章反复阅读,不断提升。低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一般采用“直线型推进”比较适宜。这种推进方式,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同时,学生能很好地习得阅读方法,较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三则寓言是一则一则推进的,但是每则寓言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揠苗助长》重点教给学生抓住种田人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读懂寓言。这则寓言的教学始终围绕“把握故事的整体”这一问题展开:你觉得这个种田人傻在哪里?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焦急”“转来转去”“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体会种田人急于求成的心里,这是种田人“傻”的根源;同时,多次入情入境的朗读,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这则寓言的教学目的是夯实基础,让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对《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的教学,教师则适当放手,让学生尝试抓住种田人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读懂寓言。先学生个人阅读,画出有关语句;再全班交流,重点抓住“每天”体会想法的傻,抓住“整天”“一天一天”体会行为的傻。《画蛇添足》这则寓言的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去学习,从读准、读通故事到读懂主人公的傻都充分关注小组合作交流。《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是“教—扶—放”的有层次的直线型推进方式,让每个学生循着教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习得阅读方法。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为妙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一旦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灵的天窗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不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信息量比起单篇教学肯定要大,这就要求学生更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在形式上多样化。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三则寓言相同的教学落脚点———傻,相同的学习重点———傻想法、傻行为、坏结果,教到最后揭示寓意。这种教学,低年级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学习激情降低,注意力转移。于是,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揭示寓意环节,对《揠苗助长》一文,教师直接提问: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守株待兔》则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师扮演种田人一再傻等兔子的到来,学生扮演邻居、朋友、路人等不同角色劝说“种田人”;教师引导学生在扮演角色中说出寓意。《画蛇添足》是最后学习的寓言,则安排课堂练笔:“我想对这个人说———”在与文中人物思想交流中点出寓意。

(三)强化阅读主体为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在相同的时间内要阅读多篇文章,教师要少问精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思考。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例如,对第三则寓言《画蛇添足》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前两则寓言中所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读通故事,碰到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再请教组内的同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陌生的文章,一定要先扫清字词上的拦路虎。接着,让学生反复默读,画画写写,找出主人公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可以在相关语句旁写写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交流。这样的教学,学生一直在阅读、思考、交流、倾听的语文实践中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个享受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呈现交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体现阅魅力提升的过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