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课后答案

《英文科技论文与写作课后习题资料》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科研论文写作心得

研一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这一课程。通过李老师的讲授,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首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科研写作。狭义地说,科研写作 是指原创性研究结果的描述报导;广义地说,还包括学术期刊上其他类型的论文交流(比如综述论文),也包括科学家从事职业科学活动所进行的其他交流用的写作,学位论文、项目申请(建议)书、会议口头报告、墙报、推荐信、科普文章等等都是科研协作的类型。

在科研论文写作时要遵循正确、清楚、简洁的原则(三C原则)在论文写作时正确性同样代表了一个学者的学术声誉,不抄袭、不造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是一个合格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科研是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简洁性对于知识的传播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简洁的思维有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对比西方语言文化,我国文字和文学的简洁性更优。在这方面,笔者更加偏爱中文期刊论文对简洁性的要求,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备简洁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对所陈述的科研成果的论证的充分性。研论文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迷语,必须做到清楚的表达。清晰的论文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发布的研究成果。不要让别人有机会猜测或寻找研究的任何元素,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等。把各个元素都放在它们最应该存在的地方。运用规范的子标题和清晰的逻辑语言标识论文各个部件;段落之间保持良好清晰的连接层次性,主次分明;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观点或一个小主题,中心句居首或居尾;运用清晰简单的文字组成句子表达各种观点,在使用英文丛句的时候注意强调部分居于前,等等。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最后看上去就会像一小截一小截短小精悍却又联系紧密的小树枝组成,而这些小树干又在更高层面逻辑严密地组成大的树干。

通过老师的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了解到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 撰写科技论文:1)要在学习、积累和交流上动脑筋、下功夫。2)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3)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4)学会写作无捷径。撰写要勤、撰写要恒、撰写要精、撰写要新。

首先科技论文的选题入手,选题时要注意:

(1)选题方向与专业对口,筛选出符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勤于思考,注意积累,有了想法立刻记下来,为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

(2)选题要充分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如本课题研究已有的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及迫切程度,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趋势等等,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课题来。

(3)选题时间适宜,选题要尽量早些,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积累材料,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讨。

(4)课题难易、大小要适度。根据本人的专业基础和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如资料条件、经费等,综合考查以选择大小适当的课题。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题目过小,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论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深度。

详细地占有资料,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只有论点,资料贫乏而论据不足,就不能明确、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论点会显得苍白无力。有了相当数量的资料,搞清在研题目的范围内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有哪些问题未曾提出。围绕这些问题收集了更大数量的资料,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有关实验、试验、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等有关会议,并索取相关资料。并在在图书馆检索、阅读、复制并索取或借阅有用资料。或通过一些电子资源平台取得有关科技文献进行研读。 在选题过程中要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题目选定了,我们就围绕论文进行深入的论述,思路最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论文写作,总有一个思路,是按时间顺序,历史发展顺序,还是空间顺序,这根据自己论文的实际情况而定,只有做到研究思路清晰,才能围绕主体开展论述,这也是从总体上对论文的一个把握,不会让论文写作偏离主题,做到形散神聚。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术研究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数据并整理分析后,最好“趁热”尽早整理成文,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 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容或者信息,也应该吸引读者,但也不能太长。

摘要包括四要素:研究工作的方法,问题,结果,结论。论文摘要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尽可能不出现第一和第二人称,英文摘要通常使用被动语态。

对于关键词,要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的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引言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些问题做了哪些工作, 希望解决哪些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对论文中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和术语,应加以定义或阐明。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意义要写的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引言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这样才能使论文逻辑严谨,有始有终,前后照应。引言中不用插图列表和有关公式、结构式。因为引言是作者提出问题,而这些内容是为了形象、直观地表达学术思想和技术知识,是论文中着重说明的部分,应在正文中安排不要夸大论文的意义,避免使用“未见报道”、“前人没有研究过”、“填补了一项空白”、“达到国内 或世界 先进水平”等炫耀自己的词语。

对于理论性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要求用理论分析或计算分析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对于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定量地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写作方法上,常用举例、推理、反证、类比、对比、因果分析、归谬法等。在写作要求上,应论点明确而惟一,论据充分而必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科技论文的结果是整个论文最实际的东西,我们应该是客观的描述,一般不加任何讨论,一般来讲,这个比较好写,主要是图表的集中。开始撰写论文的时候,各种结果都应该总结出来,然后最后根据需要去取舍结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层次之间的安排,要按照条理性的要求分别描述,显得有逻辑性一些。在结果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结论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我们”。结论来自结果与讨论;摘要来自结论(语态发生变化);标题可以从摘要中提炼。

参考文献中只写最必要、最新的文献。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只写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规范化的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仅仅遵守写作格式和体例规范是不够的,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首先,学贵有恒。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道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通过了解大师的学术生涯和治学之路,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锲而不舍。第二、学贵专一。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治学必须注意精力集中。最后,学贵于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研究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也深刻认识到,论文要讲究社会责任。论文的功能是发现真理,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造福于大众,而不是危害社会和大众。论文的发表,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也承担一定的法律义务。论文的内容不可违法,包括论文作者不允许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里的内容,所有引用文献都应在论文里加以注释。论文的质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科技的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科技论文的发表,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些社会性的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这些技能型的能力等。

通过这四周的学习和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探讨,我对于如何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怎样遵守学术规范以及怎样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秉承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同时还要注重论文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会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的去完成。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外研社的答案可以在它的官网上找到。官网上提供了详细的论文写作指南,以及相关的参考书籍、论文模板和论文示例。另外,还有专业的论文写作服务,可以帮助学生们完成论文写作任务。

学术思维与论文写作课后答案

3、能够发挥作者个人的专业优势,并扬长避短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前述三项要求,目的是做到“知彼”,即了解研究对象。第四项要求,是要“知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判断自己的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平时阅读范围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读过不少,自然喜好辩论,擅长理论。否则,如果除了专业外,很少读其他著作,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避开自己的弱项。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选题,大抵可以分为理论型选题和制度型选题。前者学术理论性比较强,后者现实实践性比较强。

②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度如何?各人掌握外语的语种和程度有不同。一个英语很好的博士生,选择中国市场经济里的国有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其英语利用程度就比较地,长处得不到发挥。相反,英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这个选题对英语很好的研究生来说,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注意专业知识上的长处和短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对组织设计与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丰富,对人力资源投资比较生疏,那就应该避短取长。

(三)题目设计

①题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题目要新颖、文字要简短,题目与内容相符,以及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要新颖。首先,要明示作者所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么;其次,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然后,题目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简意赅。文字尽量不要超过25个字。

题目一般化,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可能给读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文的专家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个时期,很多经济学论文的题目雷同,都是关于什么什么的几个问题,关于什么什么的若干问题,或者再论什么问题,关于某某问题的浅论,这种题目只能降低论文的质量。一般化的题目,有时还会起反作用,读者心里说,连一个新颖一点的题目都拟不出来,可见作者的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题目应与内容相符,指的是题目能够涵盖论文的全部内容。例如,题目是关于某某制度的研究,但从论文的内容看,只是研究该制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或者论文内容超出题目的范围,都是内容与题目不符。当然,不是说该制度的一切方面、全部内容都要研究,而是要求题目应涵盖该制度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对于题目的大小。宁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最好题目大小适当。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适当。而题目“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发展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就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题目适当,可以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挖掘得很深,并有可能发现新的定理。题目过大,论文内容会面面俱到,基本见解会比较肤浅。这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的问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②论文题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论证”或“研究”或“探索”。例如,关于我国报销制度的研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总体水平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论技术资本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也是实证分析论文的题目特点。

③题目设计的规则:首先,题目一般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其次,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而且,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论文的资料和事实证据

(一)论文内容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事实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主要属于文本研究性质,选题应当考虑的资料是否足够,是否掌握有力的事实。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数据,没有事实,因而,一般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应注意,资料和事实仅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论文写作需要尽量搜寻较多的资料,但一定是必要的。

一篇研究委托代理成本的论文,就不需列示资料,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非常普遍,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事实和资料

常见问题之二:没有注意时间、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资料陈旧和不适宜。

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信息量过少。没有外文资料,不仅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不符合硕士、博士的标准。硕士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要求掌握两门外语。你的学位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外文资料,表明你不懂外语,不够硕士、博士的条件。有这样的例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外语资料,答辩委员会通过了,学位委员会不予通过。

资料的优劣标准,在于能否深刻反映现实,并经得起长时间检验。一般地,新资料比旧资料更能反映现实,但资料的价值在于能否为本论文提供事实依据。

(二)论文应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

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若果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往往产生不信任。

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

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整节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

(三)论文末尾一定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列示内容应真实、全面,既不要遗留,也不应充水。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答辩委员会成员和通讯评阅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对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密、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导论、本论、结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而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名目和后记,则是论文的附属部分。论文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作者一定要仔细揣度一番自己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存在前后一贯、首尾相应,导论是否恰当、简洁、明了,本论是否深入和严谨,结论是否准确。有的论文只有本论,没有导论和结论,严格说,这是不合格的论文。有时为了压缩文字和篇幅,就想省略导论,事实上,哪怕导论是一个句子,也很有必要。至于没有结论的论文,则是应该杜绝的。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程序和技术工具,以及论文写作的结构设计,都属于研究方法。它需要在论文里的适当地方加以说明。一般地,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撰写论文的步骤,大致可再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界定研究问题

步骤二:文献评论

步骤三:研究方法及设计

步骤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及讨论

步骤五: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试卷一考试会员名:山花烂漫 客观题得分:97 主观题得分: 总分:97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 15 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诺贝尔 答案:A 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 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 B、国民经济总产值 C、人口数量 答案:A 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 A、论文 B、家产 C、经历 答案:A 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 A、一切理论都要 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 答案:B 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 A、是 B、不一定 C、不是 答案:A 6、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 A、坚持真理的人 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 C、奉承你的人 答案:B 7、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 A、两个 B、3~8个 C、9个以上 答案:B 8、论文引言就是: A、前言 B、绪论 C、引论 答案:C 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 A、大括号 B、中括号 C、小括号 答案:B 10、参考文献号一律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英文 答案:A 11、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 A、应编号 B、不应编号 答案:A 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 A、引用 B、抄袭 C、剽窃 答案:A 13、论文是如何写出的: A、研究后写出的 B、编写出的 C、从书上抄来的 答案:A 14、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有: A、创新点 B、新理论 答案:A 15、论文中对表的题目要求为: A、表的题目在表上部 B、表的题目在表下部 C、随便什么位置 答案:B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题) 16、在一篇题目为 《目标运动分析新论》论文中 ,论文摘要是: “在我的《TMA理论》那本书中,介绍了TMA的经典方法,在本论文里,主要叙述目标运动分析的几种新的方法,它们是:1)识别-滤波-控制原理;2)交互多模型方法;3)多站信息融合的方法。” (1)、上述摘要犯了那几方面的毛病? A、使用“我的”第一人称 B、使用了缩略语TMA C、前两句是过去研究信息,应删掉 D、没有交代成果与结论 E、以上全部是 答案:E 17、以下是《人工神经网络在传感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论文的目次: 一.概述 二.数学基础知识 三.传感器基础知识 四.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五.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六.仿真 七.结论 八.致谢 九.参考文献 (1)、它是一种仿教科书式的论文,其在目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概述的设置 B、数学基础的介绍 C、传感器基础的介绍 D、“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篇幅比例偏少 答案:D 18、一篇好的论文主要应该包括:第一,概述该题目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第二,用大量的篇幅撰写自己的理论、方法(包括方案设计等);第三,再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的试验、实验或仿真结果;第四,给出论文研究结论。 现有一篇《人工神经网络在传感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的论文,作者在论文目次中草拟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述 二.数学基础知识 三.传感器基础知识 四.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五.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六.仿真 七.结论 八.致谢 九.参考文献 (1)、请根据上述要求,选定目次安排较合理的一个: A、一 概述;二 预备知识(包括所要用的数学、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的知识要点);三 理论、方法(包括方案设计等);四 试验或仿真结果;五 结论;六 致谢;七 参考文献。 B、一 概述;二.数学基础知识;三.传感器基础知识;四.人工神经网络简介;五.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六.仿真;七.结论;八.致谢;九.参考文献。 C、一 概述;二.数学基础知识;三.传感器基础知识;四.人工神经网络简介;五.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六.仿真;七.结论 D、一 概述;二 预备知识(包括所要用的数学、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的知识要点);三 理论、方法(包括方案设计等);四 试验或仿真结果;五 结论 答案:A 19、论文题名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倾向性的不同因果模型 摘要:借鉴Bcanlan的运动倾向性因果模型及其调查问卷来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对北京市25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施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运动倾向性五因素模型比较符合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其中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约束几乎无作用。 (1)、从上述内容,可以反映出摘要的基本要素主要由( ABCD )等几部分组成。 A、对象 B、方法 C、成果 D、结论 E、设计、特点 F、以上都是 答案:F 20、论文题名: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的研究 (引言):动力消振器是一个附加于主振系上的由质量和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当其固有频率与主振系的振动频率相等时,主振系便不发生振动。由于动力消振器具有良好的消振效果,自本世纪初发明以来,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传统动力消振器的缺点在于其固有频率固定不变,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调节,更不能随主振系振动频率的变化对它进行控制,因而它只适用于消除基频基本不变的振动。对于更为常见的频率经常改变的振动系统,使用传统动力消振器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危害。 笔者提出一种可以用于消除变频振动的新方法,即采用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来跟踪振动频率的变化,使之在变频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消振方法。 (1)、引言第一段反映的是 A、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B、说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即前人研究的不足,亦说明了本研究的理由和背景 C、本研究的成果及其意义 答案:A (2)、引言第二段反映的是 A、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B、说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即前人研究的不足,亦说明了本研究的理由和背景 C、本研究的成果及其意义 答案:B (3)、引言第三段反映的是 A、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B、说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即前人研究的不足,亦说明了本研究的理由和背景 C、本研究的成果及其意义 答案:C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40 21、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理论与方法的: A、正确性 B、可行性 C、有效性 答案:A,B,C 22、思维清晰主要体现在: A、作者思路和思想上 B、语言文字上 C、科研三步曲上 D、论文目录构架中 答案:A,C,D 23、摘要的四要素是: A、对象 B、方法 C、成果 D、结论 答案:A,B,C,D 24、论文署名是为了: A、扬名 B、文责自负 C、记录作者劳动成果 D、便于联系 答案:B,C,D 25、关键词可以在下面选择: A、论文标题里 B、论文内容里 C、论文以外的任何词语 答案:A,B 26、引言内容包括研究的 A、理由 B、目的 C、背景 D、前人工作 E、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F、预期的结果 答案:A,B,C,D,E,F 27、论文中应该致谢的人员是: A、指导老师 B、对论文提供帮助和做过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C、资金资助单位 D、对论文做过技术辅助工作的人 E、与论文毫不相干的领导 答案:A,B,C,D 28、在论文写作中不正当的手段有: A、造假 B、剽窃 C、抄袭 D、引用 答案:A,B,C 29、书以性质分类为: A、著 B、编著 C、编 D、译 E、编译 答案:A,B,C,D,E 30、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确定方式有: A、老师选 B、自己选 C、师生商定 答案:A,B,C 31、撰写的结论应达到的要求是 A、概括准确,措词严谨 B、明确具体,简短精练 C、不作自我评价 D、需要作自我评价 答案:A,B,C 32、对正文部分写作的总的要求是 A、明晰 B、准确 C、完备 D、简洁 答案:A,B,C,D 33、论证是由( )个环节组成的。 A、论点 B、论据 C、论证方式 D、结论 答案:A,B,C 34、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 A、必要而充分 B、真实而准确 C、典型而新颖 答案:A,B,C 35、科技论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 A、新颖 B、深刻 C、集中 D、鲜明 答案:A,B,C,D 36、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A、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B、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C、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答案:A,B,C 37、引言的写作要求是( ) A、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B、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C、尊重科学,不落俗套 D、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答案:A,B,C,D 38、摘要的写作要求是( ) A、用第三人称 B、简短精练,明确具体 C、格式要规范 D、文字表达上应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的要求 答案:A,B,C,D 39、摘要的分类主要有( ) A、报道性摘要 B、指示性摘要 C、报道—指示性摘要 答案:A,B,C 40、科技论文须满足的写作要求是( ) A、创新性或独创性 B、理论性或学术性 C、科学性和准确性 D、规范性和可读性 答案:A,B,C,D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 17 41、论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记录 答案:正确 42、论文是科学技术成果的载体 答案:正确 43、论文是科学技术强国的标志之一 答案:正确 44、论文是职业道德规范检验的试金石 答案:不正确 45、论文对个人是不重要的 答案:不正确 46、论文对社会是重要的 答案:正确 47、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论文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答案:正确 48、专题评论是论文的一种类型 答案:不正确 49、随笔是论文的一种类型 答案:正确 50、看了别人的几篇文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写出综合评论论文 答案:不正确 51、理论、原理、方法、算法、实施步骤是论文的主要部分 答案:正确 52、上水平的论文成果应该是: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定律、命题类型定理,或是对前人重大理论成果的实验验证,或是对某些重要猜想给出的证明 答案:正确 53、只要论文表达了你的思想、观点,解决了你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足够的证据,包括理论、方法、实验等方面,语言表达有比较清楚,就可以定稿 答案:不正确 54、写作格式十二款是:1)题名;2)作者姓名与单位;3)摘要;4)关键词5)外文摘要与关键词;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7)引言;8)正文;9)讨论;10)结论与有待研究的问题;11)鸣谢;12)参考文献。 答案:正确 55、论文讨论部分的结构,应包含的五方面的内容是:1)主要发现;2)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3)同其他研究的比较;4)研究的意义;5)未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答案:正确 56、参考文献引用报纸的格式是:作者. 论文题目. 译者.报纸名,年.月.日 答案:正确 57、论文应该写出研究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事件、过程、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等 答案:不正确 58、论文中文的题目、名称最好不超过20个字。 答案:正确 59、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是思维清晰,叙述完整,条理逻辑,立论公认,表达准确,内容客观,语言简练,科学写作。 答案:正确 60、研究生论文常犯的错误有:a概念不清;b推导有漏洞;c数学与物理不符;d没有条理、逻辑性不强。 答案:正确 具体不知道考卷试题一样不?你可以在百度搜搜其他的!多掌握点!祝顺利通过!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作业课后答案

论文格式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枣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要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绝不是单单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就够了,还需自己多写、多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题名(Title,Topic)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4.醒目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枣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or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六)正文(Main body)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七)参考文献[序号]. 编著者. 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文献的采用量逐渐加大,其标注方式的规范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一、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示: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二、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类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规范》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 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pulletin board online)如:[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DB/OL].文献网址, 1998-08-16/1998-10-04.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能够发挥作者个人的专业优势,并扬长避短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前述三项要求,目的是做到“知彼”,即了解研究对象。第四项要求,是要“知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判断自己的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平时阅读范围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读过不少,自然喜好辩论,擅长理论。否则,如果除了专业外,很少读其他著作,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避开自己的弱项。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选题,大抵可以分为理论型选题和制度型选题。前者学术理论性比较强,后者现实实践性比较强。

②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度如何?各人掌握外语的语种和程度有不同。一个英语很好的博士生,选择中国市场经济里的国有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其英语利用程度就比较地,长处得不到发挥。相反,英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这个选题对英语很好的研究生来说,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注意专业知识上的长处和短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对组织设计与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丰富,对人力资源投资比较生疏,那就应该避短取长。

(三)题目设计

①题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题目要新颖、文字要简短,题目与内容相符,以及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要新颖。首先,要明示作者所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么;其次,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然后,题目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简意赅。文字尽量不要超过25个字。

题目一般化,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可能给读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文的专家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个时期,很多经济学论文的题目雷同,都是关于什么什么的几个问题,关于什么什么的若干问题,或者再论什么问题,关于某某问题的浅论,这种题目只能降低论文的质量。一般化的题目,有时还会起反作用,读者心里说,连一个新颖一点的题目都拟不出来,可见作者的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题目应与内容相符,指的是题目能够涵盖论文的全部内容。例如,题目是关于某某制度的研究,但从论文的内容看,只是研究该制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或者论文内容超出题目的范围,都是内容与题目不符。当然,不是说该制度的一切方面、全部内容都要研究,而是要求题目应涵盖该制度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对于题目的大小。宁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最好题目大小适当。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适当。而题目“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发展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就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题目适当,可以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挖掘得很深,并有可能发现新的定理。题目过大,论文内容会面面俱到,基本见解会比较肤浅。这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的问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②论文题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论证”或“研究”或“探索”。例如,关于我国报销制度的研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总体水平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论技术资本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也是实证分析论文的题目特点。

③题目设计的规则:首先,题目一般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其次,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而且,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论文的资料和事实证据

(一)论文内容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事实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主要属于文本研究性质,选题应当考虑的资料是否足够,是否掌握有力的事实。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数据,没有事实,因而,一般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应注意,资料和事实仅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论文写作需要尽量搜寻较多的资料,但一定是必要的。

一篇研究委托代理成本的论文,就不需列示资料,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非常普遍,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事实和资料

常见问题之二:没有注意时间、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资料陈旧和不适宜。

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信息量过少。没有外文资料,不仅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不符合硕士、博士的标准。硕士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要求掌握两门外语。你的学位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外文资料,表明你不懂外语,不够硕士、博士的条件。有这样的例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外语资料,答辩委员会通过了,学位委员会不予通过。

资料的优劣标准,在于能否深刻反映现实,并经得起长时间检验。一般地,新资料比旧资料更能反映现实,但资料的价值在于能否为本论文提供事实依据。

(二)论文应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

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若果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往往产生不信任。

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

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整节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

(三)论文末尾一定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列示内容应真实、全面,既不要遗留,也不应充水。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答辩委员会成员和通讯评阅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对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密、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导论、本论、结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而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名目和后记,则是论文的附属部分。论文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作者一定要仔细揣度一番自己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存在前后一贯、首尾相应,导论是否恰当、简洁、明了,本论是否深入和严谨,结论是否准确。有的论文只有本论,没有导论和结论,严格说,这是不合格的论文。有时为了压缩文字和篇幅,就想省略导论,事实上,哪怕导论是一个句子,也很有必要。至于没有结论的论文,则是应该杜绝的。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程序和技术工具,以及论文写作的结构设计,都属于研究方法。它需要在论文里的适当地方加以说明。一般地,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撰写论文的步骤,大致可再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界定研究问题

步骤二:文献评论

步骤三:研究方法及设计

步骤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及讨论

步骤五: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后答案

想要写一篇优秀的英文科研论文,就要先知道什么是优秀的论文什么不是。 编辑不喜欢看到的文章类型: (1)逻辑混乱的文章 (2)用语不当夸大其词或表述有误 (3)语法和其他错误百出

通常而言一篇科研论文包含以下部分: 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Results Discuss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Acknowledgements

标题是编辑或者阅读者首先看到的,因此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 我们要用最少的单词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对标题有以下三点要求: 1.简洁,完整,易懂 2.避免出现化学式或特殊符号 3.通常采取以下三种形式:短语式、句子式和主副式,比如: 短语式: Cyro-EM structure of human DNA-PK holoenzyme A vital sugar code for ricin toxicity 句子式: Suppression of MAPK11 or HIPK3 reduces mutant Huntingtin level in Huntington's disease models Intermittent fasting promotes adipose thermogenesis and metabolic homeostasis via VEGF-mediated alternative activation of macrophage 主副式: Class I histone deacetylases are major histone decrotonylases: evidecnce for critical and broad function of histone crotonylation in transcription

Abstract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内容。 有以下几个要求: 1.独立性和完整性 可以单独存在并能够传达全文核心思想 2.简洁、准确、逻辑性强 因为Abstract有字数限制,我们必须用短短几句话说明全文的核心思想,因此每一个单词和句子都要仔细斟酌 3.形式符合期刊的规范 以发表在Cell Research 的‘5-Hydroxymethylcytosine signatures in cell-free DNA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umor types and stages’为例:

Green:课题背景 高亮:结果(可以简单提实验方法) 红线:总结(可以适当展望提升)

1.介绍本文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mini-review) 介绍内容一定是与本文主线最相关的研究背景。重要的点一定要涉及到。细节处可以在文中提及时再介绍。 2.通过讨论本研究领域为解决的问题(包括自己之前发表论文未解决的问题),自然过渡到介绍你的实验目的和重要性。 3.在结尾简单介绍本研究所做的内容和结论。 注意: 一定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介绍已知科学背景,但是不要过度铺开,只要围绕文章主线着重介绍相关的背景即可。

相对而言这是一篇文章最轻松的部分,但是此部分也是最容易犯错的部分。通常方法材料部分的语法检查最不仔细,常见问题包括:时态、单复数、主动被动语态

1.逻辑很重要,有条理的叙述故事。注意段与段间的逻辑。可以在每一部分的小结果的开篇写一些承上启下的句子以连接段落。

讨论是相对难写的部分,讨论不是对结果简单的罗列,而是对结果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 你的研究解决了领域中哪些问题和疑惑 你的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可能 以后应该怎样去进一步研究等 一般,还可以在结尾处再总结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1976年,William Zinsser在《On Writing Well》提出优秀写作的三原则:

被动态包括:宾语+谓语+主语,或宾语+谓语 eg: Upon the chemical treatment, the activation of XX signaling pathway could be observed. 可以修改为: We could observe the activation of XX signaling pathway upon the chemical treatment.

General dys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has been suggested in both mouse and human studies. 可以修改为: Both mouse and human studies suggested that XX (disease) cause general dys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1.不需要介绍性短语。例如:as it is published; as it is known

2.去掉没有意义的词。例如: important

3.啰嗦的词简化,把精力花在主要的句子上 a majority of ->most a number of ->many all four of the ->the four due to the fact that ->because give rise to ->cause

4.重复意义的词或句子用一个 limit condition, output performance

5.剪掉一些副词:very, really, quite

6.用肯定语气 not harmful ->safe does not have ->lacks not correct ->wrong be not the result of A but B ->reflect B rather than A

7.不要常用there is/are There are many ways in which we can handle this case. ->We can handle this case in many ways.

The data suggest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crop diseases. ->The data suggest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crop diseases.

It is likely that there exists functional redundancy among XX proteins. ->It is likely that functional redundancy among XX proteins exists.

8.用标点符号来改变句式,精简语言 分号(semicolon): 连接两个独立的从句。 圆括号(parenthesis): 加入解释或一些想法,即使没有这部分句子也应该是独立的。 冒号(Colon): 分隔能力弱于分号,比破折号要正式。用于列举,引用,举例,第二个从句是第一个从句的延伸。 破折号(dash): 表示强调,解释或定义。留给重要的用处。

在英文写作中我们常犯的问题: 1.科学用语的准确性 2.时态错误(描述实验过程结果时用过去式,总结实验结果时用现在时) 3.单复数错误 4.'a','an','the'的使用错误 5.比较不对等: The root length of XX mutant is shorter than wild type rice. The root length of XXmutant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rice. 6.用词或句式单一 7.语序问题 8.句子过长 9.使用口语化用词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对这方面我也不懂,但这个也许会有你想要的,看看吧!

你的英文水平很高就直接写英文水平不高,就写成中文的,请别人翻译就OK了。

新编专业英语译作者:方旭明¥16¥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系列名 :高等学校专业英语丛书国标编号:ISBN 7-81057-068-4/条形码 :9787810570688字数 :289千字 印张:版次 :1997年4月第一版2000年5月第四次印刷 页数:185开本 :787*1092 1/16出版日期:1997年4月浏览次数:544 次【注】:本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内容上适应了当前电子、信息和电气等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使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迅速进入科研、管理和教学的第一线,有能力直接涉猎世界上最新的科技信息。另一方面,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子、信息和电气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自学本教材来更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本教材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突出了一个“新”字。教材中除了介绍目前仍然沿用的文献题材、文献题录格式、文献检索方式以外,还加入了新的语言现象、文献题材、文献模式和文献检索模式等等,使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第一章 专业英语基础 绪论 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 专业英语常用词缀和词根 专业英语中的常用符号和数学式的表达习题第二章 英文专业文献的检索 文献的种类和基本概念 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及检索方法 Internet信息检索简介习题第三章 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 科技文献的分类 科技文摘类文献的阅读 专业论文的阅读 专业图书的阅读习题第四章 英文专利文献的阅读 专利分类法和专利检索方法 英文专利文摘的阅读 英文专利说明书阅读习题第五章 英文产品使用说明和广告的阅读 英文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广告的特点 英文产品使用说明书的阅读 英文产品广告的阅读 英文产品使用手册和广告阅读实例习题第六章 Internet信息的阅读 Internet——新的信息资源 Internet用户界面信息的特点 Internet用户界面信息的阅读实例 Internet的特殊用语习题第七章 英文专业文献的翻译 专业文献翻译概论 专业英语的语言学特点 专业文献翻译的基本方法 专业术语的翻译 有关数量的翻译习题第八章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英文科技论文的体例 标题的写作 摘要的写作 正文的组织与写作 正文写作的若干细节 结语和参考文献的写法 英文科技论文范例习题附录A 电子信息类和电气自动化类最新常用术语附录B Internet常用词汇附录C 与Internet相连的图书馆、与图书馆相关的公司和电子文献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课后答案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

一、结构

二、基调

三、措辞

四、语言

一、学术论文写作的意义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公立民办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学术论文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二、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来剖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解决的问题由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所有这些规范,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1、道德层面,即坚守学术道德,要以德治学,主要靠自律;2、精神层面,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技术层面,即应遵守论文当一般编写格式和体例。硕士论文写作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如果不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凑等不端行为,必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前些日子拜读了一下 凌晓峰 教授和 杨强 教授合著的《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然当时并没有记录心得的习惯,因此时间一长,书中所讲的很多知识以及自己从书中所学到的许多知识便有些遗忘了。今日趁着刚刚过完周末,自己的身心还未完全收回的情况下,决定重新拾起这本书,并将其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感悟笔录成文,以防他日遗忘。

《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汇聚了 凌晓峰 教授和 杨强 教授两位学者多年的研究经验和体会,并引用了大量形象而具体的案例,旨在帮助大家踏上科学研究的成功之道。全文以“如何做研究”为主题进行展开,共分为八个章节。下文将对每一章节的内容予以概述。

第一部分:什么是研究?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研究的本质在于两点:创新性和影响力。创新性即以前不为人所知,尚未为人所用,影响力即为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好处和便利,只有二者合而为一,才能构成研究,缺一不可。

第二部分:研究者还是非研究者。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研究者与非研究者的区别,并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生物学家等称之为研究者,他们以“研究”为职业生涯;而销售人员,以讲课为主的教师,医生等并不能称之为研究者,除非他们在工作中作出具有创新性且具有影响力的贡献。

第三部分:研究者的生活。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研究者的主要工作任务:1、探索构思新的想法;2、将想法付诸实践,检验其可行性;3、将研究过程撰写成文并提交给学术期刊、会议等媒介进行发表;4、评审其他研究者的论文;5、管理学术期刊的运转,组织学术会议;6、参加学术会议,作报告与其他研究者讨论、交流;7、申请经费;8、指导研究生的研究;9、上课;10、行政工作;11、申请专利以及技术转让。

第四部分:研究者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技能和能力。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研究者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1、 激情、专注、热情和兴趣 ;2、 好奇心和创造性 ;3、 批判性和独立性的思考 ;4、 冒险精神 ;5、 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勤奋 ;7、 表达和沟通能力 。

第五部分:以研究为生涯的利与弊。在这一部分,作者阐述了他们自己认为的研究生涯的利与弊。“利”的方面:1、较高的事业满意度;2、受保护的研究环境;3、相对来说不错而稳定的收入;4、受到社会的尊敬。“弊”的方面:1、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2、漫长的“热身”时间;3、相对较窄的职业选择范围。

第六部分:如何成为研究者。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大多数的研究者的研究事业起于博士阶段。

第七部分: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区别。在这一部分,作者讨论了一下他们认为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一些区别,并且说明没有办法完全划分出一道分界线用于区分二者。

第八部分:如何找到合适的导师?在这一部分,作者给出了几点选导师的建议:1、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是否与你一致;2、指导理念和风格是否符合你的口味;3、经费是否充裕;4、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人际网络是否广阔;5、在学术上的表现如何。

第九部分:拿到博士学位需要多久?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 获得博士学位意味着你要具备先知先觉能力以及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博士学位获得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发表论文的效率。

第十部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在这一部分,作者概述了三种研究典型的研究生:1、博士研究生A,善于学术研究,计划做教授;2、博士研究生B,善于实验性研究,计划到公司的研究部门工作;3、博士研究生C,擅长工程和工业应用,计划创业。

第一部分:第一目标—成为最好。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博士生毕业答辩之后,其应该成为本领域的专家且其研究工作应该要成为领域内新的风向标。此外作者认为优秀的毕业论文应该是将精力集中于一个研究课题,然后深入研究,而糟糕的博士论文有两种:1、“课题游击战”,即涉猎多个领域,却没有一个可以超过当前领域的最高水准;2、升级版的“课题游击战”,虽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小小的成就,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让其立足于一个领域,更谈不上成为领域的风向标了。

第二部分:第二目标—成为独立的研究者。在这一部分,作者认为 作为一名博士生,要尽快学会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研究者 。

第三部分:通往博士(硕士)学位的三个要素。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了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三个要素:1、探索、挖掘新的想法;2、严谨做研究;3、撰写、发表顶级论文。并且阐述了这三个要素是一个多层迭代和循环的过程,此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毕业。

第四部分:通往博士帽的几个关键阶段。在这一部分,作者讨论了攻读博士期间几个关键性的阶段:1、达到学分要求;2、通过博士资格考试;3、通过博士开题答辩;4、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第五部分:目标之外的那些事。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了博士生涯中除了做研究这条主线之外,其它的一些事情,比如学英语、当助教,娱乐休闲等等。并且提醒读者, 攻读博士期间,在适当休息娱乐的同时,主要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研究上 。

第一部分:头一年。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一名博士生在第一年应该做的事情。首先上课是重点,然后在选课时尽量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在课程之余,如果对某领域感兴趣,作者建议:1、找导师约谈,告诉其你的兴趣所在;2、阅读与该领域感兴趣的最新综述文章;3、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4、阅读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5、尝试写一篇综述文章。

第二部分:文献检索。作者在这一部分对文献检索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1、寻找高影响力的期刊和会议;2、寻找影响因子高的论文;4、多加留意本领域资深研究者;5、善于使用学术搜索引擎。

第三部分:如何阅读学术论文?在这一部分,作者首先对阅读学术论文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快速浏览一遍论文,对于研究内容、假设条件、主要想法以及解决方案做大致了解,然后再次从头阅读一遍论文,细致地推敲论文内容,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阅读,从中挖掘出一些新的想法,再尝试着深入研究如何超越该研究者的工作 。然后,作者给出了一张图(见下图),此图中介绍了一篇论文中哪部分应该花费时间去阅读,哪部分应该略读,哪部分应该略过。最后,作者提出阅读论文应该只需花费30%的时间,而另外70%的时间应该用于 批判性、创造性思考 。 批判性是指“找碴儿”,如作者的解决方案有哪些缺陷,而创造性思维是指寻找到更好、更新和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

第四部分:发掘新想法。在这一部分,作者讨论了如何寻找到研究的灵感和新点子。首先作者 不建议从未来展望中寻找新点子 ,因为作者认为原论文的作者有可能已经开始在做了,因此很难赶上原作者的步伐,另外会很容易受到原作者的文字所束缚,仍然不具备产生新想法的能力。然后作者建议在阅读论文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接着作者提到了 “头脑风暴” 的方法,即几个人畅所欲言,不分对错,相互启发,群策群力。最后作者提到产生新想法的一个来源是要大胆,即想法完全异于旁人和前人,且要尽量避免明显的推广式扩展。此外,作者认为 找到一个新的问题解决之,比找到一个较小的、对已有解决方案的改动要好很多 。

第五部分:从想法到毕业论文课题。作者在这一部分对选择博士课题提出了几点建议:1、对研究课题要有热情和兴趣;2、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即做自己擅长的事情;3、考虑课题的新度和热点;4、结合导师的洞察力和看法;5、考虑自己的职业倾向。

第六部分:我的博士研究对路吗?在这一部分,作者对博士课题的选择是否合适给出了一些建议:1、尽快作出一些研究工作投出去,听听同行评议的看法;2、经常与导师和学长进行讨论,听听他们的看法;3、与同领域的研究者互通邮件讨论你的想法;4、参加会议时,主动与研究者交谈,聊聊你的研究课题和想法;5、查找、阅读其他人的博士论文,与自己的工作进行对比。

第七部分:尽早制定毕业论文的蓝图。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应该在博士二年级快要结束时,制定自己的博士论文蓝图,然后时刻以蓝图为中心展开研究。

第八部分:论文有条,想法有序。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要大量阅读论文,做笔记,然后有条理地管理论文。

第一部分:研究过程概览。在这一部分,作者概述了研究的全过程:1、为自己确立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2、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3、进行理论和实验的反复推敲;4、若3成立,则结束,否则继续2和3,直至3成立。

第二部分:格雷准则。作者在这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的条件—格雷准则:1、明显的益处;2、描述简单;3、尚不具备明确的解法;4、解决方案具备可测试性,大问题可以拆分成多个子问题,能观察到每个子问题的进程。另外,作者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另外一条:要确保研究中数据获取的可靠性以及足够的数量。

第三部分:棋盘法。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一种寻找研究课题的方法:棋盘法,即将横轴代表相应的研究领域用到的不同方法,纵轴代表要解决的研究问题,接着根据文献调研结果,往中间放“棋子”—论文,若发现棋盘上有些格子空空如也,那便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表明目前还没有多少人研究过。

第四部分:展开研究。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整个过程。首先要清楚而具体地表述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然后开始做实验(选取、采样数据,选择评价方法和对比实验等),最后“看图说话”,阐释清楚每一张图表的意义。

第五部分:建立个人品牌。在这一部分,作者希望研究者可以在棋盘(棋盘法中的棋盘)中间找到一块空白区域,一旦找到,便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品牌,当填补完这些空白之后,便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此时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了。

第六部分:实验型研究和理论型研究。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了实验型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的区别,即实验型研究是实验在先,理论在后而理论性研究则与之相反,并且作者以瓦里安特提出的“概率近似正确”(实验型)和图灵提出的“图灵测试”(理论性)为例,讲解了它们的区别。最后作者提到在研究中,理论和实验技能都不可或缺。

第七部分:团队协作,跨学科研究。作者这一部分鼓励大家进行一些跨学科的研究,并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要么出版,要么出局。作者在这一部分首先 建议研究者发表少而精的论文,而不是发表一大堆平庸的论文 ,其次作者介绍了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以及H因子等学术评价指标。

第二部分: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有那么难吗?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顶级期刊和顶级会议的论文录取率较低,因此投稿难度较大,并且告诫研究者千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进行一稿多投(这样可以增加论文录取率),因为一稿多投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并且会损坏声誉。

第三部分:优秀的论文怎么定义?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了评审者对一篇论文打分的标准(不同期刊或会议可能会略有不同):1、 研究工作和实验是否新颖 ;2、 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力 ;3、 论文所用技术方法是否正确、可行 ;4、 论文书写是否清楚明白 ;5、 论文是否应该录用 ;6、 你对自己的评审是否有信心 。接着,作者强调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论文写作的一些基本常识:1、写作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准确;2、切记不要照搬别人论文的句子;3、尽可能详细地讲述研究工作。

第五部分:你、导师和文稿校对者。作者在这一部分大概介绍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你,导师和文稿校对者的职责。

第六部分:写给导师们—如何高效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了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两种方式:1、循序渐进式的指导适合一对一的指导;2、召集所有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修改论文适合一对多的指导。

第七部分:是投会议还是期刊?作者在这一部分对投会议还是期刊给出了一些建议。

第八部分:会议和期刊分别是是如何评审论文的?作者分别介绍了一个会议和一个期刊审阅论文的全过程,并给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第九部分:作者的选择和排序以及SCI和EI检索。作者给出了一篇论文作者的选择和排序的建议,以及SCI和EI检索的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误区一—“我的论文明显很棒啊!”。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撰写论文时,应该着重强调研究工作的新颖性以及影响力,但不能夸大其词,且尽可能在论文中提供支持你的论点的证据。

第二部分:误区二—“读懂我的论文是你(审稿人)的责任”。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了论文应尽量写得清楚简单。

第三部分:10/30检测法。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检验一篇论文写作是否合格的“10/30检测法”,即对于一般评审者来说,是否可以在10分钟之内搞清楚你的研究问题、主要贡献,在此基础上,是否可以在30分钟内理解你的研究工作,并作出录用或拒稿的决定。

第四部分:自上而下的写作方法。作者在这里介绍了一篇论文每个部分应该如何来撰写,并给出了一些实例。

第五部分:创建有层次的文章结构,选择合适的结构标题。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了创建有层次的文章结构以及选择合适的结构标题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论文写作技巧。在这一部分,作者给出了一些写作技巧;1、使用特定词来提示读者;2、通篇使用少量且一致性的词语;3、尽早使用实例,贯穿全文;4、视觉化表达;5、写清动机,解释论证;6、自问自答;7、多次强调关键点;8、前后呼应;9、论文格式。

第七部分:其他误区和错误。作者在这一部分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对论文写作的错误认识。

第八部分:中国学者在论文的英文写作方面易犯的错误。在这一部分,作者给出了一些中国学者经常犯的英语语法错误:1、丢失冠词 a (an), the;2、表达不精确;3、中式英语;4、非正常断句;5、非正规写法;6、非正规缩写;7、非句子的组成部分;8、太多花哨的格式。

第九部分:总结。作者在这一部分对论文写作方面的技巧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并强调了论文写作的两点目的:1、提出论点,越严密越好;2、简明扼要地阐述论点和结果。

第一部分:论点和博士论文。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论点应该是陈述一个假设或者一项声明,而博士论文则是将你的论点/论点的产生、现状及其他研究者对此论点给出的解决方案,与你自己的解决方案等内容条理清晰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架构清晰、思路清楚的论文文档。一篇博士论文应该包括支持所提出论点的所有证据以及你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作者在这一部分总结了两种博士论文组织和撰写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将中心论点按照“棋盘法”分解成多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均有相应的介绍、现有的解决方案和你提出的解决方案。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从一堆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找出与博士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

第三部分:论文答辩。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一下博士答辩的过程。以及给出了一些应对博士答辩的建议。

第一部分:某大学教授的一天。在这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某位大学教授的一天(不知道是凌教授还是杨教授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教授的一天):1、7:00 am 起床,吃早饭以及回复一些邮件;2、8:00 am 健身;3、8:30 am 去办公室处理电子邮件并且备课;4、9:00 am 上课;5、10:30 am 若学生课堂上有疑问,可以邀请他们到办公室继续讨论;6、11:00 am 参加委员会会议;7、12:00 pm 午餐;8、1:00 pm 出席学生的答辩;9、3:00 pm 小组例会;10、4:30 pm 参加研讨会;11、5:30 pm 撰写基金申请;12、6:30 pm 回家,与家人共度晚餐;13、8:30 pm 修改、审阅论文;14、10:30 pm 为出席学术会议预定行程。

第二部分:申请研究经费。作者在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经费的类别,然后给出了申请经费时的建议,最后列出了评审项目申请书时的一些负面意见。

第三部分:技术转让。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技术转让的三种方式:1、授权,即在法律咨询顾问的帮助与指导下,授权相关公司使用此技术;2、申请专利;3、创办一家孵化公司。

第四部分:结束语。作者在这一部分对全书的内容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并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对科学研究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研究问题产生一些启迪。

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将全文概述写了一下,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带给自己的一些启迪和感悟:

1、自己目前已经是个博士研究生,因此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算爬着也要走完。

2、从这本书中了解了成为一名博士生的终极目标是:成为 最好 和成为 一名独立的研究者 。本人认为越早独立越好,不要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大多数的想法都应该是自己在不停的试错中找到的。当然,有导师一起讨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即使有时候有些意见未必可行,但是可以向导师分享一下自己的实验失败过程以及汲取一些导师的建议,会给接下来的研究带来很大的信心。对于一些很不幸没有导师指导的小伙伴来说,最好的讨论方式便是找与自己做同一个方向的师兄或者师姐进行讨论。对于最不幸没有任何人讨论的小伙伴来说,也不要抱怨任何事情,因为事已至此,只能自己尽快独立,或者通过互联网与他人进行讨论。我个人认为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减轻科研压力的方式,有时或许可以找到很多灵感, 但是千万不要寄希望于他人身上 ,因为即使是本领域深耕多年的大牛也未必可以找到一种解法很快便成功了,应该都是经过不停的试错,修改想法而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的。因此,一定要养成凡事靠自己的习惯,这点真的非常重要,到研究的最后可能会发现真正能帮上自己的还是自己。

2、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研究的本质,即创新性和影响力。这既要求研究成果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又要求研究成果要能对世界产生影响,哪怕只是十分微小的影响。希望自己加下来也可以作出一些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吧!

3、再一次意识到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这个能力不仅在《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中提及到,在这本书中也是反复被提到。沟通,表达和写作应该是一名精英人士必备的条件,当然可能也有很多人这种能力并不是很强也成功了(国内的成功人士中较为常见)。但是这种能力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在美国的顶尖名校中,大部分的精英人士都是掌握这种能力的佼佼者,反观我们国内,可能是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应该很多中小学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我们中国人也在不断增强),导致很多人这种能力不是太强。因此,我们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上还要多像外国人学习,这是除却自己学术能力之外的加分项。

4、在做博士课题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在一个研究领域,然后做到最顶尖,而不应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找到一个领域,然后对该领域进行深入钻研,在博士毕业之时,可以在该领域拥有一席之地,我个人认为这便算是一名合格的博士了,已经对得起博士这个头衔了。

5、从这本书中了解了一篇论文的全部审稿过程(会议和期刊),看到了自己还未经历过的事情。自己之前也投过一些期刊和会议,对评审如何审阅论文并不太了解,通过这本书大概了解了一下评审的整体流程,开阔了一下自己的视野。

6、做论文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论文应该少而精,切勿多而滥。有些人可能迫于毕业压力,无奈发表一些不是很好的论文,这种事情应该尽量避免,这应该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当自己还有机会可以作出比较好的成果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作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再去发表一些平庸的论文。另外,科研刚起步时,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先发表一些并不是顶级的论文作为跳板,之后在发表一系列顶级论文。希望自己以后也可以拥有顶级论文吧!

7、批判性阅读,创造性思考。希望以后自己在阅读论文时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当然达到这种境界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读、多练。

8、文章中讲解了很多干货,比如,怎样阅读学术论文,怎样寻找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怎样写作,怎样答辩,怎样进行技术转让,等等。个人认为在自己的实践中要经常性的回顾这些知识,反复使用,最后达到烂熟于心、应用自如的境界。

这篇文章是自己写的第二篇读书心得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相对来讲这次好写了一点,用的时间也少了一些。希望自己以后可以继续坚持写读书心得吧,不过估计最近一段时间应该都没有时间再写了吧。接下来自己也要收一收心思,沉下心来再去做一篇新的研究工作了,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研究生涯中一切顺利!

~与诸君共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