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香港的文学杂志

发布时间:

香港的文学杂志

1922年,他写了滑稽和侦探小说,并在《星期六》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新诗》。1924年中学毕业后,赴上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一年。1926年进入北京大学预备学院。次年辍学,做过家教、文员、编辑。1929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梦的三天半》。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击,迁徙,重逢,万仞之约,春风,追逐等。20世纪30年代,他的小说擅长讽刺和幽默。写的最多的是普通市民和部分知识分子的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来揭露现实的虚伪和丑恶,抨击畸形社会的弊病。代表作是《包父子》。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鬼地日记》《齿轮》《年》《洋泾浜奇人》《在城里》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清明节》,以及童话《大林与小林》《光头王》和中篇小说《怪地方》等儿童文学作品。

反映出香港新文学的兴起的标志,可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报纸副刊展现出新文学的气象。从1927年开始,香港报纸差不多每一种都辟有一个新文学副刊,纯粹登载新文学作品。这里面有《大光报》的“大光文艺”副刊;《循环日报》的“灯塔”副刊;《大同日报》“大同世界”副刊;《南强日报》的“过渡”副刊;《华侨日报》的“华岳”副刊;《南华日报》的“劲草”副刊以及《天南日报》的“明灯”副刊等等。

报纸副刊向着新文学转化,这在当时的香港可以说是一种大幅度的转向。根据贝茜的回忆,在这以前的报纸副刊,每天登载的都是“未刊完的古旧作品”,“新文学要想从其间不必说占一个地位,就是透一丝气也非常的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半是报纸方面为着适应一般小市民的兴趣的要求”。而后来报纸副刊所发生的变化,除了那一时期在“政治上是个兴奋局面”,此外,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使得“香港青年的精神上是感着相当的震撼。

把这冥顽不灵的社会中青年的醒觉反映于事实上的,是新的追慕和旧的破坏,而直接表现出来的正是变化”。这样,觉醒的香港青年表现在文化方面的行动,便是在报纸副刊上发表新文学作品,这就造成了报纸的副刊向着新文学转化的崭新的局面。

(2)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这一时期,香港的报纸副刊致力于提倡新文学,显得颇为热闹。然而,一个纯粹的新文学刊物依然没有。直至1928年8月,才出现了被称为“香港新文坛第一燕”的《伴侣》杂志。《伴侣》的问世,对于香港新文学的历史,无疑是刻画了一个新的标志。这既是一本纯文学杂志,也是香港第一本纯白话文刊物。它遵循的是通俗文学路线,具有都市文学色彩。该刊同仁在一篇文章中说:“在能力尚弱的我们,对于大众所需要的通俗文学的建设上,也想效点绵薄的微劳的……这一条路是中国文艺一条新的出路,从事文艺的朋友部应该分任点开筑的责任。”该刊为半月刊,由张稚庐主编。刊物发表了沈从文、胡也频的小说,沈从文当时以“甲辰”为笔名发表了小说《居住二楼的人》。该刊还培植了香港第一批新文学作者,如侣伦、张吻冰、岑卓云、谢晨光和陈灵谷等。《伴侣》曾通过征文形式出过两个专号:一是“初吻专号”,文章写的全是青年人的初吻经验;一是“情书专号”,发表了一批情书,酸甜苦辣。无所不有,全是出自情男情女的手笔。《伴侣》由著名画家司徒乔作插图。可惜到了1929年1月,这份纯文学杂志只出版了8期,便因销路不佳、经济拮据而停刊。《伴侣》的停刊,从另外的原因看,则是由于刊物的起点较高,尽管插图优美,文字轻松,“但从当时香港一般家庭的文化水平,是未必能接受的”;同时,由于刊物的“起步点亦是香港新文比的起步点,在这个起步点,是没有足够的读者来支持的”。

和《伴侣》同时期或更早一些时候出版的刊物,还有从广州移植来的《字纸篓》和本港出版的《墨花》。前者内容杂乱,倾向低级趣味;后者内容亦不纯正,只是几个以办刊物作消遣的有闲文人的玩意儿,这两个刊物对于新文学都无甚功绩。

(3)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伴侣》停刊后,其作者由于思想接近,志趣相投,在精神上形成一种默契,于是组织了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其名称由陈灵谷想出,他当时从广东海丰来港,感到寂寞,于是便借小说来发泄他的牢骚。

从1931年至1937年之间,又有《激流》、《春雷》、《今日诗歌》、《新命》、《晨光》、《时代风景》、《时代笔语》、《文艺漫话》、《南风》等刊物在香港问世。值得一提的是,《激流》并不像《伴侣》那样“以内容严整取胜,而是以态度之勇敢博得人的注意”,它的“香港文坛小话”一栏,“毅然地向所谓香港文坛算旧帐,向‘旧文坛’的盘踞者作正面的攻击”,这样的精神,“为前此的刊物所未见”,“也是那时候不得不有的精神”。1933年,由于受到国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香港文坛出现了以发展和巩固“普罗”文学为旗帜的《春雷》和《小齿轮》杂志,《小齿轮》由鲁衡主编,他把刊物列为工农革命文学的一部分。《小齿轮》刊登的主要是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内容也是严肃的,但也只办了一期便停刊了。

这一时期香港的文学期刊,维持的时间最久,且跨越了30年代中期,作者群亦跨越了30年代香港文坛主力“岛上社”成员的,就是1933年12月创刊的《红豆》月刊,它一直到1936年8月出版第4卷第6期后才停刊。该刊由梁国英药局主办,以纯文学为主,封面特地印上“诗与散文月刊之始”字样,是香港文学期刊中最具文学色彩和学术气氛的一份刊物。它的作者群包括侣伦、李育中、芦荻、路易士、林英强、陈江帆、侯汝华等人。1935年来到香港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的作家许地山教授,翌年在《红豆》发表了《老鸦嘴》,为新文学助阵。可是,这也是该刊的最后一期,因为不合香港政府的出版条例而枯萎了。《红豆》在当时很受读者的喜爱,停刊之后,对香港新文学的发展,以及对许多的读者和作者而言,都是个不小的损失。

从创作的实绩来看,从1927年香港新文学最初的这十年间,香港的文学青年从新文学的拓荒、萌芽到兴起,从脱出新旧文学并行交替的格局到走出浑沌,迈向新文学的第一步,其创作的水平显然是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30年代以后出现的作品,与20年代中后期相比较,题材日渐广阔,其中一些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香港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认识价值。在艺术手法上,对于形象的塑造和白描手法也逐渐趋向自然和熟练。虽然,在吸取外国文学营养的过程中,还比较明显地出现模仿的痕迹,甚至于十足地欧化,但也有一些运用得比较自然的作品。

尽管,这一时期香港的文学青年受着中国新文学的启迪,学习并且摹仿了郁达夫以及创造社、太阳社等作家的风格,学习并且摹仿了沈从文的小说手法和新月派诗歌艺术,但他们大部分是借他山之石,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的切身感受。

这一时期香港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一些作品集,基本上以诗歌为主。其中有陈江帆的《南国风》,路易士的《行过的生命》和《上海飘流曲》,林英强的《蝙蝠星》、侯汝华的《海上谣》、伦冠的《夜航》等。可见,新诗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还是比较喜欢接受和学习的。

yes香港杂志

没有收藏价值、获取方式简单。1、没有收藏价值。yes是香港偶像杂志《yes》的卡片,是以当下最hot的偶像弄成卡片,没有收藏价值,卡片的知名度也不高。2、获取方式简单。yes卡获取方法简单,每买一本《yes》到OK便利店或sevenelven就可以换到,所以yes卡不值钱。

《Yes!》(1990年11月20日-)ISSN 1560-6058,是香港一本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杂志,口-号为「全天候年轻人杂志」。《Yes!》是当时少数以香港青少年、中学生为对-象,以突出版-面,为青少年分担恋-爱的烦恼,提供学校生活及日常消闲、时尚潮流情--报的刊-物。创-刊不久即深受青少年、中学生欢迎,发行量不断上升。-楼主考虑到包年优品尚订阅的,正版授权的,还特别便宜!也很可靠,每个月准时送到家,很方便的,客服声音很甜美,有问必答,服务很周到!

包年优品上面的杂志都很便宜,非常优惠滴!

主要栏目 前期 Yes偶像龙虎榜/中文歌曲投票榜Yes学生报城市惊喜/Camera Face自学心理分析/A-Level心理考试/星座备忘录/星星会明白你心少年古域的秘密日记/光脱脱漫画(梁荣淳;SEJU Cultural Co. Ltd.)/Loving Q(徐廷仁;DAI WON Publishing Co. Ltd.)/Miss Sex漫画(李勉之)Miss Sex热线/恋爱& Sex/实用性教育写出个性/诱画年代/爱情ER情书(蔡康年)/恋爱教室众里寻他/她/Ecchange Square随意美自962期以后 〈yes!!〉'.,HotCha专辑卡readerjust for youpic it outwinning sevencard expresscover story封面故事g shock城市惊喜school staridol live Messengeridol buzzshinig starhot dog Taiwanhot dog Koreahot dog Japanhot dog Chinacoming moviehot dramaTV buddywest livestar runner这个栏目毎个月由不同偶像负责songfashionspecialbrand storystop featuremy cheapy thingsmake upback to schoolweb hot hityummy yummythrillerlove can be.... (爱情单元故事、读者投稿)

香港杂志100

香港的报纸非常 非常厚,6元一份可以看2个钟头

德国小甘菊护手霜出新款了,主要还是包装发生了变化,很多人把两种包装作为真假辨别的方法就不对了哦!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包装有什么区别吧!德国小甘菊护手霜新旧包装区别 包装区别 新旧包装的区别很简单首先是颜色新包装是淡绿色,图案设计有有不同然后是出口,新包装的口要比旧包装小一些 产品简介 时尚巴莎美容杂志评为100个最值得拥有的化妆品之一!来自德国的百年品牌Herbacin Skincare Cream,含天然的芦荟及甘菊成份。蕴含淡淡花香味,非常容易吸收,可使手部和硬皮柔软光滑,并增加指甲抵抗力抗氧化的维他命E具有抵抗环境对肌肤所造成的伤害。维他命原B5可增加指甲抵抗力<海椰油和玫瑰石油可避免肌肤水分流失及粗糙的现象。 使用方法 取适量按摩于手部肌肤,可加强使用于指甲硬皮与干燥、脱皮部位对您的双手有双重功效:保湿和滋润,无油腻感,产品经过严格皮肤医学测试,香气清新淡雅。德国小甘菊护手霜新旧包装对比 主要功效 添加植物甘油、硅合物,可以保护皮肤不受界有害物质侵害,对抗环境的影响,就像隐形手套一般保护双手。可完全渗透肌肤,不会有黏稠感觉,滋润、防护效果超级棒。天然的芦荟成份确实可舒缓及镇静敏感的肌肤。来自德国的HerbacinSkincareCream含天然的芦荟及甘菊成份,特别适合敏感肌肤使用。用後手部即时感觉滋润,加上质地轻柔,手部肌肤较薄的女孩子尤其适合清新淡雅的菊花清香,感觉清新涂用後约五分钟,护手霜已能完全渗透肌肤,拿东西时亦没有跣手及黏稠的感觉!对您的双手有双重功效:保湿和滋润,无油腻感。产品经过严格皮肤医学测试,香气清新淡雅,不含任何色素。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珍贵植物 经典护手霜是德国小甘菊最热卖的明星产品,含有独特三效活性成份,可完全渗透肌肤,滋润度乖高,清爽不油腻。使用后会像隐形手套一样保护双手,保护皮肤不受外界物质侵害,对抗环境的影响,防护效果超棒!一年四季皆可使用,随身携带随时保养。德国洋甘菊:抗过敏消炎效果良好,能镇静伤口愈合并有抗老化的功用。植物甘油:可舒缓、保湿肌肤,保持肌肤弹力。硅合物:就像隐形手套一般保护双手。可以保护皮肤不受外界有害物质侵害,对抗环境的影响,就像隐形手套一般保护双手。可完全渗透肌肤,不会有黏稠的感觉,滋润、防护效果超棒包装变化 2014起,德国小甘菊的批号就变了最新的批号形式:1字母+3数字+2字母组成 德国小甘菊贺本清Herbacin☆欧洲销量第一,德国百年精品!小甘菊在欧洲每分钟销售53条,日本一季售出一百二十万套,台湾十天售出十万套商品,被香港《时尚芭莎》评为最值得拥有的100个化妆品之一,是全球空姐们的最爱,也是发型设计师与造型师化妆包中的必备品,随时使用手部护理品,可以形成隐形保护膜,保护双手不受化学化妆品的伤害。被香港杂志评为100个最值得拥有的化妆品之一,曾获香港yahoo网站的产品测试高达五颗星的最高评分,更是日本杂志常见的座上客!

少了梁家辉、叶德娴、惠英红、吴君如、蓝洁瑛、李丽珍、张慧仪、叶蕴仪、薛家燕、罗兰、林建明、向海岚、叶玉卿...

《100毛》第45期封面专题(1月9日星期四出版)C AllStar【当兵无愧】生活潮流杂志《100毛》每周100条最注目话题 | 看得完 刚刚好 | 逢星期四出版 | 全港便利店及报摊有售 | 第45期 | 【当兵无愧】C AllStar | 经已见街。 全新生活潮流杂志《100毛》每周100条最注目话题看得完.刚刚好2013年3月7号创刊逢星期四出版10蚊本全香港便利店及报摊有售

香港文学杂志2022

重要的刊物有《红豆》。一、20、30年代的香港文学五四新文学对香港影响甚微。20年代,现代香港文学逐步发生。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培植了香港第一-批 新文学作者; 1929年,香港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有力推动了新文学在香港的发展。30年代,是香港新文学的勃兴时期。新文学刊物大量涌现,大量新文学作品发表,初步显示了香港.新文学的成就。重要的刊物有《红豆》,重要的作家有侣伦等。二、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一些内地文化人士避战乱南迁至港,如巴金、茅盾、戴望舒、萧红、端木蕻良、叶灵凤、施蜇村、夏衍、林语堂、萧乾、郁达夫、巴人、陈残云等。南来作家对香港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使香港的新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些作家写于香港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茅盾的《腐蚀》、萧红的《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的《大时代》、夏衍的《春寒》等;中篇小说有许地山的《玉官》;短篇小说有萧红的《后花园》、《小城三月》等;散文有茅盾的《劫后拾遗》、楼适夷的《香港的忧郁》等;诗歌有戴望舒《我的记忆》、《望舒草》 、《灾难的岁月》、袁水拍的《后街》等。

1. 提供基本材料:

系统蒐集香港文学资料,为读者提供基本研究资料,作为研究的起点。

2. 资料范围广泛:报纸、期刊、书籍、研讨会论文、单张、书信、档案档案、文献文物等。

3. 分类入档,方便读者触类旁通:读者并可因应研究之不同需要,参考其他相关的档案,掌握更多资料。如研究戴望舒的读者,除参考「人物档案〔戴望舒〕」,亦可旁及「报纸〔星岛日报.星座〕」。

4. 辅以社会文化资料:除香港文学资料外,亦旁及香港社会与文化资料,以期反映香港文化生态。

5. 有关香港文学档案的详情,请参阅卢玮銮教授:〈造砖者言——香港文学资料蒐集及整理报告〉(《香港文学》2005年6月号)。

10月10号。文学天地2022年13期出版日期是10月10号,《文学天地》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主管、衡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全国文学艺术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

香港杂志的特点

香港争鸣杂志所报道的内容由于涉及面,内容深刻形象,常常引起社会的争论。争鸣杂志在香港乃至两岸三地的销售量非常大,月销售量至少达十几万本.争鸣杂志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对杂志封面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版,特别在倾听民意和读者来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因此争鸣杂志深得香港市民,外国人士的喜爱.

分类: 地区 >> 香港 问题描述: 名称,开本,售价,月刊?期刊?∶) 解析: MONDAY,YES,MILK都不错的. Monday 香港地区发行的一本时尚类杂志,主要介绍流行趋势,服饰,发饰,彩妆,娱乐等等,港元12元,周刊. YES 由倪震创办,内容主要是港台明星的娱乐新闻,新歌,介绍服饰化妆品的杂志,周刊,港元15元.新 Monday(<新地>,我觉得一般,太多八卦东西) 2000年英皇集团创办《新Monday》周刊,致力发展成为市场上领导销量的娱乐及潮流资讯刊物。由于读者需要及市场竞争,《新Monday》秉承一贯健康创新的营运方向,销量屡创新高,乃全港最受年青人欢迎的周刊,稳占畅销杂志一席位。 香港潮流时尚杂志《milk》 《milk》的主创人员都是香港时尚杂志界很前辈的人物,然而可贵在多年不变的潮流之心和童真幻想。这样一本自然、充满型格的十分有style的杂志,令人无限向往啊。 milk/

杂志媒体的优点1、思想性强,杂志在时效上不如报纸,但这也成就了它的全面、系统和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更偏重“了望者”的角色,而杂志更偏重“思想者”的角色。2、知识性强,许多杂志的内容以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识为主体,因而容易使读者对杂志阅读产生知识性期待。3、情感性强,定期约会的大众杂志在客观上起到了释放情绪的作用,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该图片由注册用户"橘子de殿堂"提供,版权声明反馈4、针对性强,杂志内容有较大的倾向性、专业性,不同的杂志,一般可以在广大区域里,拥有不同的和比较稳定的读者层。5、保存性强,杂志具有比报纸优越得多的可保存性,因而有效时间长,没有阅读时间的限制,传阅率、反复阅读率高。6、观赏性强,杂志纸质较好,印刷精美,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可以放更多的图片,美感好,引人注目。杂志适合于心态放松时看,看报纸更多的是浏览,看杂志更多的是品读和欣赏。杂志媒体的缺点1、时效性差,覆盖面有限,杂志是定杂志物,出版周期长,出版周期大都在一个月以上,不适宜时效性信息在杂志媒体上刊登。2、版面狭小,宣传声势较弱,杂志媒体无法像报纸和电视那样造成铺天盖地般的宣传效果。3、不容易阅读,杂志不如广播电视那么形象、生动、直观和口语化,特别是在文化水平低的读者群中,传播的效果受到制约。如何选购合适的杂志1、看种类杂志的种类非常多,我们可以大体可以分为专业杂志和综合杂志,其中专业杂志又有大专业杂志和细分专业杂志之分,综合杂志又可以分为人文杂志与社科杂志。专业杂志是教育类的杂志,只要和教育有关系的文章都有可能发表,比如说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但凡涉及到教育教学相关,不管哪个专业都是它的领域,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讲,它又可以是综合杂志,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2、看喜好每本杂志的内容都有特定的风格和偏向,我们可以选个自己喜欢的杂志。如果你自己喜欢阅读,但是又不晓得哪一种杂志最适合自己的话,你可以看看不同种类的杂志,或者询问一下你的亲戚朋友,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杂志。

国内认可香港期刊,因为在我国内香港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而且香港是非常富有的,所以国内认可香港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