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

1.体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2.中国体育科技(cssci+北大核心)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北大核心)5.体育与科学(cssci+北大核心)6.体育学刊(cssci+北大核心)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9.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0.体育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3.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4.体育文化导刊(cssci扩展+北大核心)1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1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最不友好期刊

1.体育科学2.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天津体育学院学报5.体育学刊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7.西安体育学院学报8.中国体育科技9.体育与科学10.体育文化导刊1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 院 概 况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全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学院现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学院长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使命,立足体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学院长期坚持“注重内涵发展—以精取胜、强化育人使命—以用为上、优化人才资源—以师为先”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坚持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学科铸品牌、坚持以师资拓优势”的办学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目前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成都武侯祠。学院教学、训练场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校园网完善实用,运行良好,在2006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校园网检查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学院图书馆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拥有文献资源总量80多万册,已建成以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为支撑的网上图书馆服务体系。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评估优秀图书馆”。 6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共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00多人,高级职称近200人,中级职称200多人,助教和实验员100余人,国际、国家级裁判60余人,运动健将30余人。 学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等7系,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现代舞、国际标准舞方向)13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5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共4个专业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新闻学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可联合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本专科学生;学院附设有3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及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 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1999年学院获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现有体育保健学、武术、全民健身概论、运动生物力学、田径、新闻采访与写作、体操、郑氏伤科推拿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乒乓球、排球、足球等1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在近两届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的获奖等级与获奖项目数名列前茅;在近两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获得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997年和2005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各获二等奖1项;2004年批准为英语专业四、八级考点。“十五”期间学院毕业生保持了90%以上就业率。“十五”以来,学院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83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被首批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医学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体育史、中医骨伤科学、武术和运动生理学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 学院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在“十运会”上,学院共有69名师生参加了12个大项的决赛和1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获得3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取得总分318分的良好成绩。在第4届东亚运动会男子武术散打比赛中,学院选手获得2枚金牌;第8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在第74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在第3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 学院编辑出版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同时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委评为“2000年—2003年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2001年—2006年,学院连续六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的称号;在2006年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称号。 学院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你好,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可以帮你查询了一下。四川大学的确是985学院也是211,双一流院校。是公办本科学院,类型是综合类。

四川大学是211大学,也是985大学,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投稿不容易被收。多从自身找问题,还有就是期刊本身风格特征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是系统投稿,但因为地处蜀地,他们收稿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很多稿子大家可能写得还不错,但不符合该刊物风格,所以未予采用!《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成都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教育院校名刊、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等荣誉。本刊主要聚焦教育学科领域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学术性和探索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稿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稿件字数须在万字以上。本刊2022年重点选题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教改革研究、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各类教育研究、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教育与乡村振兴研究、“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研究、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相关选题的研究。

四川大学是985工程院校,也是211工程院校,而且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

学校历史

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四川中西学堂,倡导学习“西文西艺”,“分课华文、西文、算学”,成为四川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结合点。6月18日,四川中西学堂正式开学。

1900年,四川中西学堂有了第一届毕业学生。学堂规定,考得3/6学分者发给三等执照(文凭),考及4/6学分者发给二等执照,考得5/6学分者发给头等执照。二、三等执照由四川洋务总局转报四川总督署备案后发给。头等执照则还须呈报四川总督亲自核准。获得二、三等毕业执照的学生,原则上到川内或原籍省、区当中学堂教习,也可自费出洋留学。获得头等执照者,在经过严格考核后,公费派送出洋留学或授以功名。

1901年,四川总督奎俊从四川中西学堂毕业生中选拔18人,从尊经书院选拔4人,由知府李立元带队到日本和西方“国家公学堂肄业”。“岁以三年为期,前者毕业,后者继往。”1906年四川留学生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1/10,掀起了四川近代出国留学的第一次高潮。

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是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于1704年在文翁石室基础上奉旨创办,为四川大学主要历史源头之一。锦江书院在1733年,被御定为全国22所最著名的省级书院之一,时人曾誉以“石室云霞思古梦,锦江风雨读书灯”。

尊经书院

1874年5月,工部侍郎、四川兴文人薜焕,偕省内官绅15人,上书四川总督吴棠和四川学政张之洞新建书院,得到张之洞的支持以及川督和清廷的批准,定名为“尊经书院”,为四川大学另一主要历史源头。

张之洞《创建尊经书院记》表明,书院旨在培养“通博之士,致用之才”。张之洞为尊经书院制订了章程18条,对办学方针、师生关系、学生奖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原则的要求。张之洞还先后写了《书目答问》、《輶轩语》两书,不仅用于指导尊经书院诸生和全省教育界人士学习,而且成了清末新式书院和学堂的必读之物。

尊经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影响四川近现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名人。例如,为变法图强,英勇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一的杨锐;离经叛道、托古改制的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力主新学的四川维新变法的核心人物宋育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舍身炸死良弼,被孙中山先生封为大将军的彭家珍;领袖群伦、叱咤风云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大人物吴玉章、张澜、罗伦、蒲殿俊;清代四川唯一的一个状元、曾任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和四川高等学校校长的骆成骧等。

四川通省大学堂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

1901年,上谕宣布将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同时发布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即壬寅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的以西方为标准的新学制。

1902年,四川通省大学堂由四川总督奎俊奉旨合并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后组建,仿京师大学堂成例,是中西结合、文理兼备的近代综合性的高等学校。其诞生标志着传统的古代书院和作为四川近代高等教育代表的四川中西学堂,向比较完善的近代高等教育的过渡和完善。同年,四川总督岑春煊转发清廷指令,该指令规定除京师大学堂外,各省的大学堂一律改称高等学堂,于是,四川通省大学堂又改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3年锦江书院并入。

华西协合大学

1910年3月11日,华西协合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正式开学,成为四川大学重要组成之一的华西医科大学的历史起源。

三校并存

1922年学制改革后,1926年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一分为二。原四川高等学校部分搬回南校场而重建国立成都大学,师范部分改建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

五大专门学校1927年合并组建公立四川大学,五院学长(1930年以后称院长)组成公立四川大学的“大学委员会”,共同代行校长职权。

1931年11月9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抗战和战后的国立四川大学

1939年底,国立四川大学南迁峨眉继续办学。1941年8月恢复师范学院,下设教育、公民训育、国文、英文、史地、理化、数学、化学八个系,史地、理化、数学三个专修科。

1943年,国立四川大学迁返成都,学校由市中心正式迁到望江楼附近。

在1952-1956年院系调整中,华西大学、成华大学等部分院系和专业调入四川大学。

1994年3月1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联合大学。

1996年4月18-19日,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先期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

1998年12月,四川联合大学恢复“四川大学”校名。李岚清指出:“四川大学是中国高教改革最早的大学,为高校改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

2022年,四川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2月,四川大学下辖35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31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2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62]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凝聚态物理、水文学及水资源、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麻醉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动画、信息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轻化工程、法医学、历史学、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英语、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制药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基础医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医学信息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据2015年12月四川大学官网显示,2003年以来,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06年该校在国际中国国内共发表论文6395篇,中国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4338篇,SCI收录总数1066篇,

2014年,四川大学SCI收录论文数(Article和Review论文)3647篇,较2013年增长;EI收录论文1883篇,较2013年增长;发表中国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Article和Review论文)4797篇,较2013年增长;MEDLINE收录论文2226篇,较2013年增长。

四川大学2005-2014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22683篇(2013年为13845篇),共计167377次(2013年为125756次),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504篇,占全部论文的,“表现不俗论文”(其被引用次数高于该学科国际平均线的论文)1516篇,占全部论文的,较2013年上升个百分点,

学术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长期列为指定的收录对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从创刊起就将本学报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及数学类的源刊之一,并一直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同时也被美国《数学评论》,《最新数学出版物》及《化学文摘》,德国的《数学文摘》和俄《文摘杂志》等收录和评论。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自然博物馆、康乃尔大学、大英图书馆、大英科技图书馆、日本名古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列为馆藏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28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双方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等。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2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项目万余项。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西医院牵头筹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748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英国期刊BMJ Open是一本在线开放访问期刊,创刊于2011年,由BMJ Publishing Group出版,致力于发表来自各个学科和治疗领域的医学研究,2019年影响因子分。 1)发文类型:解决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研究问题的论也欢迎在健康服务研究,健康经济学,外科手术,定性研究,研究方法,医学教育,医学出版以及任何其他直接涉及患者结果或医疗保健实践和提供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与患者和临床医生相关的研究。在动物中进行的研究,与患者结果无关的实验室研究,仅报告健康参与者的生理或生物力学结果、解剖学、细胞生物学或非临床心理学的论文,不会被发表。 2)影响因子:BMJ Open拥有影响因子的时间并不长,2012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此后几年一直维持着2分+的水平,2015-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非常稳定。我们计算即时影响因子为,今年依旧2分多。 3)审稿周期:我们从官网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看到,从提交到第一个决定需要65天。同时,官网给出的接收率高达50%,相当友好! 4)版面费: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作者只能选择OA,版面费1500英镑,约合人民币13500元。回答参考资料回答于 2021-05-07向ta提问查看全部回答2023年2023年杂志订阅上杂志铺, 订杂志特价3折起快递配送2023年2023年杂志订阅上杂志铺, 数千种杂志特价3折起订阅,快递配送杂志折扣订阅网,一站式杂志订阅平台,低价,方便,省心!成都邮征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医学方向ei期刊专业医学期刊咨询平台值得一看的期刊相关信息推荐医学方向ei期刊2022期刊投稿,咨询!专业团队,科学严谨,医学杂志齐全,服务长期合作,点击咨询。芜湖市恬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告大家还在搜ei期刊bmj open杂志影响因子庆余纪鲜花网电商课程欧洲移民创业人生游戏免费课程医学方向ei期刊-医学期刊发表服务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专业期刊编辑服务,博士团队的深入编辑和策略性意见,专业正规,1-3个月录用,点击立即咨询广告BMJ open 这个杂志怎么样?现在是SCI吗?影响因子是多少?有没有人投过?介绍下吧?我们科室投过,是SCI,2分多,接收率60%,不难投,审稿比较快但比较严,提了不少修改意见,都挺中肯,中国人投的挺多的球形闪电熊力量10点赞3814浏览更多专家BMJ Open期刊影响因子多少?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BMJ open 这个杂志怎么样?现在是SCI吗?影响因子我们科室投过,是SCI,2分多,接收率60%,不难投,审稿比较快但比较严,提了不少修改意见,都挺中肯,中国人投的挺多的BMJ open 这个杂志怎么样?现在是SCI吗?影响因子匿名用户1点赞1947浏览

问题一:《现代矿业》即原《矿业快报》是中国核心期刊吗? 不是中国核心期刊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 1、岩矿测试 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爆破 4、金属矿山 5、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改名为: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6、中国矿业 7、矿冶工程 8、非金属矿 9、矿业研究与开发 10、矿业安全与环保 11、工程爆破 12、矿山机械 13、化工矿物与加工 14、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问题二:现代矿业是一般期刊还是核心期刊 《现代矿业》是由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综合因子为:,是国家级期刊。 问题三:现代矿业和金属矿山是一个期刊吗 是的,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1年版 (第六版)'TD(除TD82)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位置 金属矿山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管: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 主办: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安徽省马鞍山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1-1250 CN: 34-1055/TD 邮发代号: 26-13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金属矿山 创刊时间:196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问题四:现在矿业杂志是不是核心期刊 是不是《现代矿业》? 目前来说,不是核心。 不过新的核心目录应该快公布了,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等段时间再查询是否为核心 期刊名称 现代矿业 期刊CN号 34-1308/TD 主管单位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问题五:现代矿业是不是国家一级期刊 《现代矿业》杂志,1984年创刊,中国核心憨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网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一类期刊。 问题六:北大哪些核心期刊好发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 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 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问题七:请问《山东煤炭科技》、《现代矿业》的版面费,或者煤炭类版面费便宜的省级期刊 科技与企业收煤炭类型的文章 版面费是2500字符600.这个是国家级的便宜点的。 问题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哪些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导体光电 R063 半导体技术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U521 包装与食品机械 U645 保鲜与加工 E045 暴雨灾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与冲击 A65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G500 北京口腔医学 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A570 编辑学报 N101 变压器 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T098 表面技术 E135 冰川冻土 N008 兵工学报 R730 兵工自动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G018 病毒学报 C060 波谱学杂志 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5 材料保护 M103 材料导报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 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M0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N026 材料热处理学报 M009 材料研究学报 * M704 材料与冶金学报 K51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H009 蚕业科学 H525 草地学报 H234 草业科学 H527 草业学报 H538 草原与草坪 E543 测绘工程 E600 测绘科学 E615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E510 测绘通报 E152 测绘学报 E16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L017 测井技术 Y022 测控技术 R711 测试技术学报 H001 茶叶科学 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 N024 车用发动机 E113 沉积学报 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050 城市规划 V028 城市规划学刊 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兽医学报 H218 畜牧与兽医 N060 传感技术学报 R532 传感器与微系统 G458 传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学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创伤外科杂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学报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R051 大电机技术 H038 大豆科学 U512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H00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X001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E109 大气科学 * E091 大气科学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按照学术水平高低和投稿难易程度,体育类核心期刊基本可分四个等级一、《体育科学》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是公认的体育类最高等级学术刊物,上面的文章基本可分为四类:一类体育界学术权威的研究报告,如训练学的田麦久、奥林匹克运动的任海、人体科学的田野、王清、李国平,心理学的张力为,体质测试的江崇民等,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的研究报告;三是部分优秀博士论文,四是观点较新、研究方法较先进的科研成果。《体育科学》发表难度极大,是中国体育界的science,能够在《体育科学》上发表文章,对于许多体育工作者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该刊物现在好象只接受纸质的搞稿,不接受电子投稿。二、《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中国体育科技》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 成都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理论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教育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体育科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心理学报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心理科学 上海·该刊编辑部 中国心理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教育学刊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体育科技 北京·该刊编辑部 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电化教育研究 该杂志社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武汉·该刊编辑部 华中理工大学,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育与经济 武汉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育与职业 北京·教育与职业杂志社 中华职业教育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学与研究 北京 人大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解放军体育学院 解放军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篮球 北京 中国篮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气功与科学 广州·气功与科学杂志社 广州气功科学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气功与体育 西安 气功与体育杂志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上海高教研究 上海高教研究杂志社 上海高教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沈阳体院学报 沈阳 沈阳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四川体育科学 成都 四川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天津体院学报 天津 天津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田径 北京 中国田径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操 北京 中华体操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科研 上海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文史 石家庄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与科学 南京 江苏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外国教育资料 华东师大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武汉体院学报 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学前教育研究 长沙·该刊编辑部 中国教育学会幼教研究会,长沙师范学校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学校体育 北京·学校体育杂志社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心理学动态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大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西安体院学报 西安 西安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新体育 北京 新体育杂志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医学教育 北京 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羽毛球、网球 北京·新体育杂志社 中国羽毛球协会,中国网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应用心理学 杭州·该刊编辑部 浙江心理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游泳 北京 中国游泳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北京·中国教育报刊社 教育部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医科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电大教育杂志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电化教育 北京 国家教委电教办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教育报理论版 北京 国家教委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排球 北京·新体育杂志社 中国排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气功科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学校体育 北京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人体科学 上海 该刊编辑部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大学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华武术 北京 中华武术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足球世界 北京 中国足球协会

体育期刊是展示和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从业者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够推动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那么你们知道国内有哪些排名靠前的体育期刊吗?

接下来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为大家整理了排名前十的体育期刊。第一名:体育文化导刊,第二名:体育科学,第三名:体育学刊,第四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五名:中国体育科技,第六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第七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八名: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第九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十名: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了。

不是 体育核心全国就16本 有很多都是大学学报或是大学校刊 体育学校校刊。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下面是万分数据库的一篇论文。论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周田敬1,张玉荣2,魏汉琴1(1. 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1;2.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1)摘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阐明了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加强社会交往、丰富社会关系、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为此,充分利用体育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体育;人的全面发展;作用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05)03-0008-02Influence of Sports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ManZHOU Tian-jing1,ZHANG Yu-rong2,WEI Han-qin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University,Xingtai 054001,China)Abstract:Based on Marx’s theor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man,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sports on the integrateddevelopment of a man . Sports can improve a man’s integrated abilities,forge closer ties,enrich social relation,promote the full developmentof personality and the sufficient fulfillment of personal value . 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the best of sports topromote a man’s full development .Key words:sports;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man;influence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四个方面:①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②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③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④人的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人类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体育是促进人的活动及其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体育增强了体质,为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在对受教育者实施身体教育的过程中,使其心理、品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为承担各种艰巨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智力水平的提高和思想境界的升华提供了前提。1917 年4 月1 日,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明确地阐述了体育、智育和德育的关系。 体育对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力的影响日益加大体育是一项促进人类健康和生活幸福的文化运动,它离不开大自然和社会。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回归自然的行为和活动, 当人们奔向大自然, 进行登山、垂钓、踏青、郊游、探险等活动时,大家忘掉了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感受到的是心清气爽、心旷神怡,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体育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奥运会倡导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平等、团结和友谊;中美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 解冻了中美长期以来的紧张关系;北京申奥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功绩和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这些都昭示了体育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体育对人类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促进作用体育为人类的自我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氛围,为人类个体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个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成为适应社会竞争的必要条件。强身健体和磨练意志正是体育的功能所在。当人们投身体育,融入赛场的时候,身体得到锻炼, 意志得到磨砺, 同时获得了*收稿日期:2005-03-07作者简介:周田敬(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第19 卷第3 期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年9 月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 的满足感。体育运动还能够实现集体能力的共同增长。一个个成绩的刷新和纪录的突破,既有个体能力的发挥,更多的是集体能力的整合。运动员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超越自我、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也会强烈地感染着全国人民,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人们能够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产生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充分利用体育对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促进作用,使人类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超越自我,实现集体整合。2 体育是增加社会交往、丰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 体育增加了社会交往的机会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就是在与同伴的默契配合、在与对手的斗智斗勇、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获得心理满足的过程,它不仅满足了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满足了人们交往、合作的需要。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选手只要一踏入赛场,他们之间就建立了友谊,结成了朋友。一场体育比赛可以使人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一个精彩的动作甚至可以使得全世界所有的人为之深情陶醉、欢呼雀跃;在体育赛场上,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以淡化,社会制度已经不再是交往的障碍,体育成了人们沟通的桥梁和全世界的通行证。 体育可以培养良好的竞争秩序,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和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明显,体育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育的经济价值不仅在于体育活动本身带来的经济利益,更主要的是它把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引入市场经济之中,改善了人们的经济关系。人们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公平竞争与合作双赢对利益双方的重要作用。体育竞争的原则促使着人们不断地向健康的经济利益关系迈进,对纯洁社会关系,净化社会空气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体育将促进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少, 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特长、个性、爱好自由选择体育项目。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自由全面地发展自我。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既是普通的参与者,又都是各方面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不再受民族、阶级、地域、分工的束缚,广泛地参加各方面、各层次的社会交往,从而形成了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实现个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3 体育是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 体育能够增强体质体育在增强人的体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功能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得以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②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的增长,改善血液供应状态,增加肌肉的营养物质,提高工作能力。③体育运动能增加人体内的能量消耗,加速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全面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机能,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 体育能够促进个人心理的发展和完善人的健康机体是一个稳定的统一体,良好的情绪和平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保持和促进整个有机体的稳定和平衡。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随时转移注意力,及时调节意志消沉和情绪沮丧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使机体成为一个良好情绪的储存器,积蓄积极力量,并积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使人的身心健康保持最佳状态。 体育能够促进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进步体育运动能够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层次,培养道德素质。比如拔河比赛需要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体育游戏需要分工合作、规范秩序;同场竞技需要公平竞争、顽强坚毅等。而且体育运动能够激发爱国热情, 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融洽民族感情,从而促进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身体健康和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使人们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素质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4 体育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 体育运动能够充分地展现个人的魅力当第28 届雅典奥运会杜丽射落第一块金牌、刘翔跨越了历史的障碍、皮划艇实现了零的突破、陈中用实力写就了雅典奥运会的圆满,他们展示的是个人的魅力,经受的是心理的考验,肯定的是自我的努力,实现的是自我的价值。精彩的比赛体现了运动员德、智、体、美、勇的高度统一,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人们在运动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和实现自身价值也成为体育雅俗共赏的魅力所在。 个人在体育中的成就更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实现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实现的。为社会奉献,为人类造福是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通过不同的具体方式实现着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人正是通过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血汗与青春,努力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来完善自我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鲜花、奖牌、掌声和运动员饱含激动与幸福的泪水不仅证明了运动员的自我价值,同时见证了社会对运动员努力与成绩的肯定与认同,是运动员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体育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能够促进德智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第3 期魏汉琴,等:论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9

对此我了解到石家庄体育学院的专业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有着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有着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融入了一些体育精神的教学。对于体育类的专业是非常在行的。

这个学校里面有很多优秀的专业,比如说摔跤,跆拳道,自行车拳击,空手道等等,是一个中等的专业院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国家级运动员,比如说李梅菊,郝文英,陈晓飞,郑进锁等等。

新体育、足球世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