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与我手写我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我手写我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格式:1.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论文由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组成。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二)”;三级标题“3.”3.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正文:(1) 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2) 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3) 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4) 二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5)三级标题: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6) 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7) 注释 (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注释的格式要求:A、著作: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B、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C、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3篇。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论文中所有参考到的文献。那么,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呢?下面我来教你写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选择参考文献时应该注意的因素

通读备选参考文献并掌握研究范围

在最终确定你需要的参考文献之前,务必摸透每一篇文献的精髓。在信息化尚未如今天这般发达之前,论文作者一般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翻阅装订厚厚的过刊,并搞到副本之后方能决定最终需要的参考文献,最痛苦的莫过于还得通读全文。

不过,现在在线数据库资源已经非常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软件或者平台(比如EndNote、RefWorks或者 Mendeley)将可能需要的参考文献直接下载到自己的账户当中即可。

但不幸的是,很多论文所选择的参考文献和作者所讨论的课题相关性不大,有时甚至不存在相关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一个早期的调查(Paper Trail Reveals References Go Unread by Citing Authors. DOI: )指出,论文作者真正通读过的参考文献数量只占所有参考文献数量的25%。

这种情况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说,读了你的论文的人会误认为那些与你所讨论研究课题不相关的参考文献有参考价值,因此这些不具备针对性和相关性的参考文献就被引用到了下一篇文章当中。

好好的文献本来与你无冤无仇,不适当的引用的话,你就会成为始作俑者。

使用正确的`引用格式

确保参考文献信息的完整,要包括作者姓名、期刊名以及分页等。与文献的原始发行版本进行比对,以核对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数据库中原版信息条目有误且被引用之后,这些错误信息就会像病毒一样扩散。

常见的引文格式有APA、CELL、Chicago、Harvard、MLA、Nature以及Science。下面我们就同一篇文章,列举出这七种引文格式。为了阅读便利,我选了一个较短的文章标题。

论文题目: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PA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ELL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and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hicago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November): 33–43. doi:.

Harvard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doi:

MLA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2013): 33–43.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Web.

Nature格式

, R., Zawisza, B. & Malicka, E.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Science格式

1. R. Sitko, B. Zawisza, E.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自引的管理

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引用自己发表论文作为参考文献的数量。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文章被引用的重要性,因为以前发表的文献提供的信息包括早期发现、实验程序以及与目前工作相关的分析。自引也可以帮助期刊的编辑、审稿人以及读者确定你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不仅仅是前期工作的增量推进。

但是作者自己发表的论文不应该占据所有参考文献的支配地位,将自引数量保持在20%至25%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程度。自引使用过渡的话,你对h指数的功利心便昭然若揭。

比如一位教授的论文引用情况为,共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共被引用为455次,其中他引达432次,也就是自引为23次,他引率超过95%!应该说这个他引率很高。显然,过高的自引率不好,但是,过高的他引率就一定好吗?

高他引率可表示所开展研究工作受到关注或认可度较大,但同时也可能表示其研究工作的离散性大或系统性差。

因此,他引率可能并不是越高越好,至于多高的他引率才比较好,这可能与发表文章的数量和研究内容有关,难以定量推算,但从感性上说,对于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如几十篇以上)的作者来说,如果他引率高过95%,可能说明其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好,如果他引率低于50%,可能说明其工作被别人认可度不高。

在“新”与“旧”之间取舍

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开创性论文和目前渐进性论文之间做平衡和取舍。

时代久远的文章提供了概念的起源,会给创造概念、方法和分析的作者一定的信誉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期发表的论文则体现了这个领域内的研究兴趣。

这里要为大家提个醒:如果你选择的参考文献全部都发表于十年前,则意味着你想研究的课题已经被淘汰了。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关于我手写我心论文范文写作

我手写我心作文 床头,总是放着一本书,闲时顺手翻阅,体味另外一种的闲情逸致,用一个个恬淡的文字把生活的幸福与忧伤一点点地串起,捡拾起在岁月中遗失的美好…… 倾心细读时,会把如丁香花一样美丽的姑娘,驻留在漫长的雨港,一笑而过,能在记忆的路口等待渐渐清晰的朦胧。泪水,并不代表忧伤;微笑,也并不表示欢畅,在别人的故事里行走着自己的路,也是一种快乐和舒适,用墨香来恬淡怜愉悦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心灵悄然开启一扇通往阔路上的长廊,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夏雨读到冬雪,在岁月寂然的交替中,在时光匆匆的交行里,把心里的默契痛快淋漓地发挥,于无怨无悔中,在书香里快乐行走。 微风拂面处的怡然自得,风霜雪中的起起伏伏一波三折的动情,人世苍凉的慨叹,都不失为一种心情和感动。 一本书的厚度衡量不了一颗心的从容,而一颗心的从容却把握得了一本书的厚度,让我们豁然开朗的,也许只是一句话,左右我们心情的;也许,只是一页纸,而拥有这一切。 在于我们是否把这作为开户心房的钥匙,在不知不觉间打开一扇窗,照进阳光的颜色,泛着七彩的波影,被温暖地包围着,荣绕着,如光泽透明;在潜移默化中开户一扇门,流水潺潺的溪水,澄澈地荡涤着心扉,被明确地流涤着,如水样澄清。 敞开心扉,让心情在阳光下晾晒,其实,并不冷,尘封一段往事,折叠成岁月形状,允许日子在花开花落,云卷舒中定格成美丽的风景,找开书页的瞬间,飘落下来的泛黄纸笺,上面是否记载一段早已遗忘曾经的誓言?心在淡淡流敞的音乐中温习一段久违世界,上?笺上寻找往日的柔情,心湖泛动的阵阵涟漪,激荡起的波动里会映出谁的身影? 无声的岁月悠悠而过,散落成生活的美好如影随形,能够温暖心扉的,永远是安宁的文字,在历练中雅致地挥洒一言一行,在纯粹中潇洒地展露一颦一笑,穿过岁月的风尘,在寂寞中聆听孤独的歌声,出简单的幸福完善复杂的人生。 择着一本厚厚的书,静坐在桌前,出平淡的真实来引领自身的安详,在宁静中自省,在淡泊中升华,思索和接纳的永远都是心灵的回声。生活的发奋中濡染,生活在书香中濡染,生活发出来的韵致和美丽如兰一样芬芳;这,就是我们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优雅的痕迹。

绽放自己

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颗雷打不动的心再加上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属于你的那片天是跑不掉的。而你的生命才真正的有价值。

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绽放都是一次奋斗,每一次的奋斗都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野百合的春天

黎明到来,她用露水滋润自己。太阳升起,她在阳光下沐浴。她不断的吸取着天地的精华,茁壮成长。她期待着盛开的那天,等待着生命中最有意义的日子。终于,她等到了。雪白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清晨的露水打在她晶莹的身上,她骄傲的笑了。

在她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野百合也会有春天。只要努力吸取养分,总有盛开的一天。

绝境中生存

在没有土壤的断崖壁上,它依旧焕发着生命的光芒。

书写人生

书写人生冬日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射到书桌上,我捧着一本书,在那一片阳光中品读着优美的诗句,品味着诗人的一生。蓦然发现,原来,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像一本书一样,或喜或悲,或精彩或平淡,各有韵味。苏轼的一生既壮丽辉煌,又悲凉愁苦。在生命之初,苏轼用他的才情与不羁征服了文坛,征服了整个王朝。那时的他前途似锦,一帆风顺。可是乌台诗案是他被贬黄州,从此他开始了贬谪不断的生活。面对着黄州赤壁,他是以怎样的心情在人生的书卷上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呢?是豪迈,是悲壮,亦是愤懑。“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是他心情的真实写照吧。可是,苏轼是卓尔不群的,他没有用这阙词作为人生的句点,而是如书中的先抑后扬一般,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开创了人生又一个 *** !东坡啊,你不仅是一个词人、画家,你更是一位非凡的作家!你用毕生的经历书写了人生的壮丽诗篇,坎坷而悲壮,豪迈亦浪漫,高傲的你留下了一部无字胜有字的书,让千百年来的人们细细品味。我最敬佩的两位才子,一是苏东坡,另一位就是王勃了。也许,他才更适合“才子”这个名号,而且成为了永远的英年才俊。风流倜傥的少年站在滕王阁边眺望,那落霞仍旧与孤鹜偏偏齐飞吧,那秋水依然共长天悠悠一色吧!金樽清酒,玉盘珍馐阻遏不住王勃的脚步,他高唱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踏上了远方的路,却没想到如断线的纸鸢一般,一头扎进江心,英才陨落,天地同悲。王勃啊,你用你的才气书写了短暂却辉煌的一生,就像没有结尾的小说,空留一个叹号,诉说着多少不甘,多少叹息。但,你用你的自信让众生倾倒,你用你的才华让后世臣服,你的人生又怎能不是一首震撼人心、流芳百世的诗篇呢?人生或若苏轼般壮丽曲折,或如王勃般短暂辉煌。生命的最初都是一本空白的书,由我们去书写,每个人都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是用浓浓的墨汁点下一个个惊叹号,还是像水墨画一般云淡风轻,由我们自己选择。

我手写我心很久了,一直都在这么做。

我们读书,不免要面对考试,考试必定少不了作文。大家都会写。

小学、初中是写记叙文、话题作文,高中是议论文、材料作文。我不敢肯定有多少人一直坚持着以自己的笔写出自己心最真的想法。

升入高中以前,我没那么做过。但现在,我正在这么做。

老师教我们审题,并没有错。但是,对于任何东西,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更何况是一则材料呢?一则材料只有一个中心,这显然不好。

即使它有一个既定的中心,在各人眼中也不尽相同。老师讲的肯定没错,但却并不是我们自己读出来的,不属于我们。

所以,对于一则材料,我只按自己的领悟去写。而老师讲解后,通常写不出什么,即使写出来了,也没有什么情感。

关于作文,我认为并不存在“偏题”一说。每个人都写着自己领悟的东西,并没有偏离自己的思想,又何来“偏题”?我们不是写作材料者的奴才我们不需要去迎合他的中心以讨他欢心。

但我们只是学生,我们得为自己的未来想一想。于是,在考场作文中,我得迎合出题人的心意,违背自己的主观愿望,但平常测试我是不会这样的。

我承认,有时自己的观点很肤浅,但再肤浅它也是我的。没有什么能让我改变它,除了时间。

有时候过于坚持、不放弃真我,可能带来灾难。但是却能让你得到更重要的:你可以自始至终都做一个真正的“人”。

但是,在这个物质充裕、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除了迎合以外还能做什么?我不清楚自己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阿谀奉承之小人,但至少我现在不是。不可否认,有很多次,因为太过于坚持,我吃了亏。

但我并不后悔这么做。“永远不欺自己”是我现在所信奉的。

可我的真实也只限于试卷、作业本以及一个带锁的日记本。我从不将自己的日记给人看,那里面有对老师的攻击和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其实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有太多太多,真正让人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着一小部分与我们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但也正是这一小部分折射着另一个大头的光芒。

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它们写的真实。不一定非得写自己的秘密才算写出真实的自己,即使是自己的秘密,为投入感情也是虚假的。

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加入自己的感情也就真了。以我手写我心的表面是要真,但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刻入随笔尖划动出现的文字。

卖麻团的老人 卖麻团了,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卖声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在是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他每天五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卖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每天都是他搅乱了我的好梦,我本应在六点起床,这时候被他吵醒,让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白白浪费半小时的时光,别提有多难受了,为此我对这个卖麻团的十分痛恨,听到这个叫卖声就头痛心烦,不知在心里恶狠狠地骂过他多少次了.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卖麻团的老爷爷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 那是一个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还是被这可恶的叫卖声吵醒,我用被子紧紧捂住头,心里别提有多狠这老头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休息日,也不让人好好睡个懒觉,真是可恶!忽然,在声声刺耳的叫卖声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百灵鸟的啼鸣声,清脆悦耳,宛转悠扬,我的心不禁一动,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手艺究竟如何,于是我掀开被子,麻利地穿了起来. 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嘿,好晴朗的天哟,天空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我的心一下子也开朗起来.我顺着叫卖声找寻那位卖麻团的老人,远远就看见一个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围着,我心想,怪不得天天来叫卖,原来生意不错.我赶忙紧走几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惊,我心中卖麻团的是一个全身沾满油污、邋遢龌龊的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却上下整洁得体,显得干练精神.我暗暗产生了几分好感,递过手中的零钱,说:"给我来两只."老人一手接过钱,另一只手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夹出两只麻团放到袋子里温和地说:"小心,拿好."我接过来,拿出一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极佳,味道好极了,我不禁对他喜欢起来,细细地打量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谁知刚走了几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刚付过钱吗,怎么,想讹我?我心中刚升起的对他的好感一下子风吹云散,荡然无存了,我愤怒地转过身,刚想发作.谁知这位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块半钱递给我,歉意地对我说:"小同学,刚才忙,没功夫找你钱,实在对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说:"你给了我五块钱."我恍然大悟,原来因为着急,没在意错把五块当成五角了,望着老人递过来的钱,想起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怎么办才好,老人看到我这样,关切地问:"小同学,怎么啦?哪儿不舒服?"我无言以对,我真恨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位用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递过的钱又伸了过去,说:"没什么,全买了."老人将剩下的麻团全给了我,说:"多两只,免费赠送."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就算是亏本大甩卖,买五赠一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老人越来越远的背影,我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分:平时所接触的小商小贩们,他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顾客,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诚信?今天,这个老人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人间需要诚信,更要爱惜诚信。

我手写我心

很久了,一直都在这么做。

我们读书,不免要面对考试,考试必定少不了作文。大家都会写。小学、初中是写记叙文、话题作文,高中是议论文、材料作文。我不敢肯定有多少人一直坚持着以自己的笔写出自己心最真的想法。升入高中以前,我没那么做过。但现在,我正在这么做。

老师教我们审题,并没有错。但是,对于任何东西,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更何况是一则材料呢?一则材料只有一个中心,这显然不好。即使它有一个既定的中心,在各人眼中也不尽相同。老师讲的肯定没错,但却并不是我们自己读出来的,不属于我们。所以,对于一则材料,我只按自己的领悟去写。而老师讲解后,通常写不出什么,即使写出来了,也没有什么情感。

关于作文,我认为并不存在“偏题”一说。每个人都写着自己领悟的东西,并没有偏离自己的思想,又何来“偏题”?我们不是写作材料者的奴才我们不需要去迎合他的中心以讨他欢心。但我们只是学生,我们得为自己的未来想一想。于是,在考场作文中,我得迎合出题人的心意,违背自己的主观愿望,但平常测试我是不会这样的。

我承认,有时自己的观点很肤浅,但再肤浅它也是我的。没有什么能让我改变它,除了时间。

有时候过于坚持、不放弃真我,可能带来灾难。但是却能让你得到更重要的:你可以自始至终都做一个真正的“人”。但是,在这个物质充裕、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除了迎合以外还能做什么?

我不清楚自己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阿谀奉承之小人,但至少我现在不是。

不可否认,有很多次,因为太过于坚持,我吃了亏。但我并不后悔这么做。“永远不欺自己”是我现在所信奉的。可我的真实也只限于试卷、作业本以及一个带锁的日记本。我从不将自己的日记给人看,那里面有对老师的攻击和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其实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有太多太多,真正让人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着一小部分与我们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但也正是这一小部分折射着另一个大头的光芒。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它们写的真实。

不一定非得写自己的秘密才算写出真实的自己,即使是自己的秘密,为投入感情也是虚假的。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加入自己的感情也就真了。

以我手写我心的表面是要真,但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刻入随笔尖划动出现的文字。

议论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的3种文体之一,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在议论文方面的要求是,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因此必须熟知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并且进行恰当的训练,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D%A 一、议论文的结构1、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常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

%D%A 二、议论文的题目主要有以下两种:1、题目即论点:题目一般是个判断句,文章直接阐述其道理。如《有志者事竟成》、《知足常乐》等;2、题目是论题:题目只提出论述的对象或问题,论点在文中才提出。

如《人的正确 思想 是从哪里来的》、《论读书》、《时尚小议》等。 %D%A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D%A 1、举例论证:即列举典型事例,增强文章说服力,以事实证明论点。

%D%A 2、引用论证:也称道理论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人名言或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典故寓言等等,有利阐发道理。 %D%A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化深奥难解为通俗易懂、变抽象枯燥为具体形象,使人易于接受理解。

%D%A 4、对比论证:正反对比,泾渭分明,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使人能够明辨是非,得到深刻印象。 %D%A 5、类比论证:即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例,来推出结论或论证观点,常采用比喻手法与排比形式。

%D%A 议论文阅读的要点把握论点:把握文章的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怎样准确寻找或归纳中心论点呢? %D%A 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弄清作者是对什么问题而发议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然后,看文中有没有适合做论点的句子。

论点应该是一个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个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 %D%A 有的题目要求我们自己概括,概括时必须依据全文的中心,可以适当借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写出来的句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是问题。

%D%A 分析论据: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D%A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等。

但有些学生把文章中凡是名人的话都作为道理论据,这是不妥的。名人的话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作为道理论据。

%D%A 2、概括事实论据:找到事实论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也是常见的题型。在概括事实论据时,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D%A 3、分析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但有的是证明中心论点,有的是证明分论点,答题时要准确分辨。 %D%A 4、根据论点补写论据:这是近年来常见的题型,补写的论据要求有代表性,说服力强。

%D%A 论证:常见题型有辨别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怎样论证论点。 %D%A 依据常用的论证方法进行解答:采用事实论据论证的就属于事实论证,分析作用时应先弄清作者列举了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然后分析其是增强文章说服力的。

道理论证因为引用的内容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论证方法有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指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如果题目要求分析如何论证论点,一般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入手,针对论述的内容做简要分析即可。

%D%A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层次常见题型为写出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的内容。解答这类题目的依据主要是议论文的一般论述思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和文章结构(并列、总分、对照、层进)。

分析结构时,应注意弄清各段间的内在联系,如文中起过渡作用的段、句、词语等。 %D%A 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词语往往比较抽象。

阅读时,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是解题的关键。常见题型为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同时,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又各具特色。据此,鉴赏语言风格也是常见题型。

是50字还是150字?1爱书法的我 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 早上 *** 辣的太阳照进了我家的窗边,我拿出爸爸给我买的毛毡,轻轻地放在妈妈早已给我准备的桌子上.拿起宣纸用镇尺抚平,再拿来一个墨盘把墨盘放在我的书桌右边,最后拿出了一瓶墨轻轻地一挤,用毛笔沾了沾墨开始写……想到前几天小朋友们考我的几个字,我挥毫泼墨“谦乃人之本,虚为心之错.骄傲事常败,傲骨天地阔.”看了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受益匪浅. 书法能改变人的个性和耐性.我知道:只要认真没有做不到的事!这就是爱书法的我.2我爱书法 一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可是我依然很粗心很调皮,虽然悟性高,进步快,可是每次写完书法回家总是脏兮兮的. 在学校书法班,我很快过了“正”字和“永”字关.妈妈告诉我书法是我国古代文化精髓,能修心养性,对我的将来很有帮助,于是我在黄老师家继续学书法.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不但没有耽误功课(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做),书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这就是我学书法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一定会继续练下去的.。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化产品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习惯手机打字,电脑打字,所以荒废了写字。导致普遍写字不好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练字的重要性,其实,一个人的字也代表了这个人的整体形象,所以写一手好字也是很重要的。

在电脑日益广泛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而忽视书写。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大学生双手敲击键盘的手法越来越熟练,而右手正确握笔,规范、快速地书写方面却越来越笨拙,字迹也越来越生硬、稚嫩、潦草、混乱,不好看、不好认、不能认,让人不敢恭维,反生不快,甚至让人怀疑你是不是一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或者你是不是一个从来就不想学习的学生。你写的字就是你的名片呀,这样一张名片一亮,就给人一种这样的判断。字,反映着一个人的学识、反映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生活态度、反映着一个人的美的情趣、反映着一个人的品味……

电脑不能完全取代书写。对于学生来说,书写是一种最基础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上规定:小学生要能用硬笔正确、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初中生要能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能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记笔记、做练习、答考卷、写作文都要用笔书写,所以自己要练字

近年来,为了保证中、高考中语文作文阅卷的公正性、客观性,全国普及了将试卷扫描输入电脑,用电脑限制每篇文章最短阅读评判时间。这也附带生成了一个更突出的问题——书写问题。中、高考阅卷老师电脑前阅卷,对书写的感受更深。电脑显示器好像对书写要求更高,字的大小、字的清晰度、字的颜色、字的整洁度等等,如果哪一方面出了问题,让人看着难受、难忍。不悦甚至烦恼的心态下会给你公正客观的评价吗?会给你一个超标高的评价吗?很多阅卷教师有个经验,看到那么好的书写,不看他的作文内容,直接给他个高分,然后仔细看他的作文,确实应给他个高分。那么反过来说呢?教师虽然没说,但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下句是什么。不过,可能教师不会然后仔细看他的作文了,所以很有可能跟高分无缘了。在分是学生的命根、一分压倒一排的今天,还是现实点吧,实惠点吧。怎么办,自己找本字贴,或是请个书法辅导老师练字吧!

综上所述,重视写字对我们而言已经成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只有重视这份工作,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花足时间、用足力气才能真正把练字做好。练字的重要性我们已经知道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重视起来,努力把自己的字练好。

如果有一天,天空洒落的只是伤害,你是否还能忆起从前的日子,雨曾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 ——题记 很受伤,于是我背起行囊,辞去了工作,坐上了没有目的地火车。车窗外的白杨树匆匆闪过,虽然车厢里噪声很乱,可是我的心情却好转了些:终于告别了可怕的一切。我长大了,我不要你们的唠叨,我长大了,我的心里莫名其妙的痛楚。就是这样…… 有点……痛楚…… 渐渐发现,比起家里我更喜欢学校,对家的依恋和对独立生活的渴望撕裂着我的心,我不愿做个乘孩子,那样会累的。我一点儿也不实际,而小杰却是个实际的人,她不愿下雨的时候去操场,她怕生病。我也怕,只是宁愿生病也要去淋雨,淋得浑身都透了,这时不够清醒,也并不仅仅是清醒,或许是种感觉? 火车上的人越来越少,列车员告诉我,还有最后一站是西藏,不过要再等4个小时。“噢,谢谢!”我平静中仍掩饰不了一丝兴奋,每天的萨克斯管是怎么吹过来的,再坚持吧!已经过了几天了,屁股甚至坐得有些麻木。 我梦到无印良品的声音,只听到:“最近是否下雨?不要随意放弃梦和自己”是什么歌呢?一时想不起。——最简单的方法是:想不起的事情最好别去想。 见到了西藏,西藏的天,西藏的云,西藏的人。西藏人的脸上呈现出健康的红色,这起码比城市里的人健康多了,干嘛要用厚厚的脂粉涂起健康的面容?——真…… 小巴依是一个很普通的8岁藏族男孩,他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一时间,我竟说不出话。这里的天蓝?这里的云彩美?原来是想去草原的,只是这里的天太美了。让我舍不得低下头。有人说蓝色代表忧郁,而天蓝色却代表明朗和欢快。我喜欢这样的透明,这样的自然与洒脱,与小巴依的家人相处熟了以后我学会了骑马,虽然我很贫穷却有了自己的天地,所有的悲伤都结束了。 不知不觉中我过了半个月,心里平静之后又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很多善良的人祝福我一路顺风,小巴依和妹妹哭着问我可不可以留下。我哽咽了,却又笑着说,我都不哭你们也别哭。转过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身后有人在哭,我想笑着回过头再看一眼天空,还没等翘起嘴角泪却下来了。 我来的时候没有带来什么,走的时候却带走了些什么…… 回家后,家里人寻长问短的问了一通,我说我只是心里累了,我想睡,第二天,朋友们问我有什么收获,在那边有没有想谁。我忽然忆起,除了看天空的时候想起承诺,除了看云彩的时候想起两个人外,竟然没有想谁——朋友指着我说怎么变的这么冷酷! 天阴沉沉的,我又想起西藏。 只是,直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那是真的发生过的事儿呢,或者,仅仅是我的一个梦?

与我眼中的佛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读书时学《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写“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好不可怜;后来这诗还生了个典故,叫“江州司马”,专指那些在仕途上不大顺畅的人,再添一层可怜,觉得白居易真是失意得彻底。大了才知道,老白在浔阳的日子,可没他自己在《琵琶行》里写得那么惨。 浔阳是江西九江市的古称,扼赣、鄂、皖三省之咽喉。 周瑜在这里练过水师,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全靠浔阳这块儿的漕运,才不至于穷得吃不起饭。南朝时(公元420年—589年)朝廷偏安,浔阳作为首都的屏障,更是成了攸关存亡的战略要地。南宋岳飞在浔阳打过金兵,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也在这儿,既是兵家重地,又是繁华商区,还有大名鼎鼎的庐山,老白在这里,日子能有多惨? 果然三十年后老白写诗,“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很怀念在浔阳游山玩水的景象,还嘱托人家要替自己去故友,东林寺长老那儿走一遭。不怪他惦记,浔阳风景,的确不差。 譬如东晋张僧鉴在《浔阳记》里写,浔阳有座鸡笼山(今江西九江鸡笼山),山下有条小溪,溪中浸着大石块儿,累累叠叠,漂亮得很,像是有谁特意堆出来似的。这水不大深,只到女孩子的小腿,但每天早晚都有涌泉,跟潮水似的,喷薄而出,时刻一点儿不差。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这潮气势就更足了,所以当地人叫它“潮泉”。 潮我只知道钱塘潮。最壮观的秋潮,说是白练横江,天边轰隆作响,似有银龙急奔而来,掀起泼天风浪。鸡笼山下的潮泉,水那么浅,气势能到什么样儿呢?有些难以想象。 浔阳除了有潮泉,还有口浪井,在溢城。 溢城现在是哪儿,不大清楚了,但三国建安时(公元196年-220年)还叫这个名字。孙权来过,叫人打井吃水,结果锥头刨钻了没几下,嚯,居然出来一口古井! 还挖了块铭碑,上面写: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颖阴侯灌婴让人挖了这口井。这井三百年后一定会堵塞,但再过不到一百年,会有个顺乎天时的应运者,重新把这口井挖出来。 孙权一看,乐坏了。 从汉高祖六年到建安时候,可不就是三百多四百年的时间吗!重新把井挖出来的应运者,除了自己,还能有谁?既然顺乎天时,那就是天命所归,凭你万千豪杰,曹操刘备,最后都要臣服于我东吴天下!简直梦里都要笑醒。 后来人读史,当然知道这就是想想的事儿,搞不好这石碑上的铭文,也是孙权找人胡编乱造,蛊惑民心的,但这口井本身的确有些意思。 井很深,趴在井口上,乌漆墨黑一片,不知道下头是个什么状况,只有一股股凉气儿往上冒。每次大江上有风浪,这井里的水就跟着起波澜,也是“浪井”之所以叫 “浪井”的原因。 浔阳还有座稽亭(今江西九江东长江南岸)。北边儿是澄澈绵长的大江,南面是崇峻翠翠的山栾。有人要走,别人到稽亭送他,吟诗唱和,借这景色一叙别情。景借得久了,眼见这青山白河,无一不好——算了,不走啦!留了许多人。 稽亭嘛,稽,就是留的意思,自然走不了了。白居易那晚送客,也说浔阳江头,不知道是不是在稽亭?若是,那这坚持要远走的客,真算铁石心肠了。 可留下来,有什么好呢? 浔阳城东门出去有座大桥,大桥下藏着一条蛟。蛟似龙非龙,身子像蛇,长的能有十多米!到脑袋那块儿,又变得像老虎了;声音又像牛,一张口就哞哞叫。平时总潜伏在水里,暗盯住来往行人,肚子饿了,便拿舌头一搅,嘴里的腥涎液射上岸,人就被裹下水了。它得了行人,还不一口吃掉,要藏在腋下慢慢吸血,直到血吸干才算完——听着就吓人!这浔阳留不得! 留得,怎么留不得?董奉拿了张符扔进水里,不大一会儿,一条死蛟浮上来,浔阳从此安生了。 董奉这么能耐? 董奉就这么能耐。他和华佗、张仲景一块儿,被称为建安三神医,据说连死人都能救活。当时交州刺史士燮死了三天,家人还不放弃,听说董奉恰在交州(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便赶紧请他过来。董奉拿了三丸药,捏着士燮的嘴巴喂进去,又灌了点儿水,捧着他的头轻慢摇晃,将药化下去吞了。不大一会儿,士燮手脚就有了动静,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才过半天,人就起来了。 俗话说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董奉让人起死回生,和他一张符纸下去,蛟就死了的事儿,玄怪离奇,难免叫人生出几分疑惑,但他在浔阳附近隐居,的确是真的。不过,说是隐居,不当官而已,董奉平时做的,也是兼济天下的事儿,他靠治病来救人。 治好一个轻病,叫人家在山坡上种一棵杏树,治好重病,就种五棵,从来不收诊金。治好的人多了,山坡上漫漫望过去,全是杏树,听说足足有十万株。春去冬来,粉粉白白的杏花谢了,一颗颗小青杏从叶子里冒出头,再长大,变黄,熟了软了,董奉就把杏儿给卖了,卖杏儿得的粮食,全分给浔阳穷苦的百姓。 董奉卖杏儿的法子极有趣。他不管这事儿,让人自己拿器皿来装。你要一碗杏儿,就拿一碗谷物换;要一盆杏儿,那就得一盆粮食了。要是有人装了一盆杏儿,只给了半盆粮食,走到半途,还没下山呢,盛茂密密的杏林中就会窜出几只吊睛白额的大虫,吼一声,腥风呜呜呜地啸来。 人被吓得赫然一跳,跌跌撞撞飞奔下山,也顾不得手里杏儿咕噜噜地滚落多少了!回家见老虎没跟来,定下心来仔细一瞧:嗬,多少谷物换多少杏儿,落在山上的,全是自己白拿的! 偷杏儿的人,下场就惨了。老虎一路跟着,不离不弃,把人咬死才罢休。它是畜生,又是董奉好心救回来的野老虎,不专属哪个,你怎么报官,怎么计较?只能叹一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了! 因董奉医德实在太盛,半点不为自己,老百姓都叫他“苍生大医”、“建安医仙”,后世医家也以他为榜样,自称“杏林中人”,杏林这个词儿,慢慢就成了中医的代称。 浔阳有意思的植物,除了董奉的杏林,还有黄金山(今江西鄱阳响水滩乡西南)上的柟树。这种树怪得很,今年东边儿长叶子,西边儿是枯死的;明年西边儿绒绒地发了绿色,东边儿就萎萎地下去了,总要一半一半地交替生长。 我是没见过这种树,《浔阳记》里说这又叫“交让”。一查,是有交让这么一种植物,新叶长出来,老叶全落光,交替生发,却也没有东西两半儿对开长的说法。明代王象晋写《群芳谱》,说柟树其实就是楠树。长得好的,森秀繁茂,形状跟伞似的,但枝叶都挨不到一起,各各让开,所以叫交让木,又因长在南方,便从一个“楠”字,三种树其实一样,只是叫法不同。 我不懂植物学,越读越迷糊,索性不管了,继续看张僧鉴写庐山。 庐山顶上有湖,还有杨梅、山桃;西南边儿是康王谷,对角又有北岭城。每次天阴阴要下雨,北岭城就有鼓角萧管的声音,像天上神仙沐浴更衣后,焚香奏乐似的。这是将降雨当做一件郑重的大事儿了。 但每回都这么郑重么?庐山的雨是很多的,常年氤氲朦胧,像笼了层烟,山峰都藏在云雾里,看不分明。魏晋南北朝的人说这儿是“神仙之庐”,因神仙也总这样缥缈难寻,似真似幻。有了这层神仙遐想,往庐山去的人,就见山不只是山,云也不尽然是云了,一草一木,都带了仙气。 譬如登上山岭,若有日头照耀,山顶处能看见一层金光,华艳明亮,越显庄严——这是仙人住所。在那儿,鸾鹤舒展翅膀,从容遨游;又有许多瑶草玉树,因玉露琼浆滋润,开得极好,蔓延铺陈,柱子上栏杆外,全是五颜六色的闹热。神仙们宽衣阔袍,在云雾里穿梭来去,一瞬在此,一瞬在彼,下棋弹琴,长啸纵歌,十分逍遥。 往下俯瞰人世间,又是另外好几番景象了。 或者黛色苍苍,山峦破开半边天空,悬崖隔绝千里长路,洞谭幽深,丘壑小山,只见隐约轮廓,忽然一阵大风,山石震动,呼呜声起,噼里啪啦一阵碎响,骇人心神,再来几声凄绝猿啸,更显幽僻。 也有像李白写的那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是灿灿的红,树是苍翠的绿,白云在天上自舒自卷,山川就跟锦缎似的叠叠层层,每处都是不重样的漂亮,再看天地,壮阔茫茫。 又或者于盛夏傍晚时见日头暗却,云霞光芒收敛,山林消融在暮色之中,湖水清气慢慢儿起来,芙蓉荷叶错落交杂,印在湖面上,只得淡淡一层薄影。 这些景象,是庐山,却又不是庐山,人之所见,都是自己心中的风景,因此各有不同。便就是同一个人,不同心境下看庐山,也有不同体味,果然应了苏轼那首庐山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庐山,怎样都看得,一双眼睛能有十分景象。 譬如白居易,初到浔阳时,心情苦闷,一方面是官场上受了挫,更重要的,还是他母亲猝然身亡,女儿也夭折了,丧亲之痛,恐怕更胜官场失意,所以难免青衫常湿,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心。 即便去庐山寺庙上清修,他写的诗也是“薄暮萧条投寺宿”,总归我这辈子注定是飞不起的鹦雀了,从前富贵时来往的朋友,如今可以不必联系了,丧气得很。但在庐山呆久了,清气一洗浊世烟尘,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的政敌再次擢升,于他是个极不利的信号,白居易却很是无谓,晚间还冒着大风雪去了一趟庐山东林寺。窗外雪漫山头,屋里火气深深,屋里暖和,白居易心头也暖和。他现今在庐山的日子平和恬然,笔下诗文清幽闲静——我每天睡到足觉才起来,有时兴致来了,将帘子拨开些,就能看见山顶上皑皑的白雪。山中雾气太盛,衣服常润润,生的柴火也幽微,总怕一不小心,就熄灭了。不过,我的药圃茶园都很好,新近还引了一汪细泉,曲曲折折地绕过台阶,看着心里就很舒爽...云云。 即使后来重新升职,离开庐山,白居易也是“乐天知命我不忧”,不大将得失放在心上了。有一回春天,他来庐山玩儿,见桃花盛开,便写诗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之一生,此处得到,彼处必有失去,有时兜兜转转,想要的其实正在眼前。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计较呢? 白居易一介凡人,在庐山涤尽尘埃,多了几分仙气;麻姑是仙,却偏要逮着凡人论得失,一点儿闲气都不受。 麻姑是仅次于母元君(玄妙玉女)、金母元君(西王母)之后的道教女仙,地位很高。宋代从真宗到理宗,都给麻姑赐过封号,什么“清真夫人”、“妙寂真人”、 “真寂冲应元君” 、“真寂冲应仁祐妙济元君”,等等。尊奉麻姑的道观香火也很盛,朝廷政府常常主持修葺增建。明清时候,建昌府(今江西南城)的官员每年七月七日还要上山祭拜麻姑——人家过七夕,他们拜麻姑! 信麻姑的虽多,但她成仙前的来历,模模糊糊,谁也说不清。 有说她是汉桓帝(公元146—167年)时的修道人;也有说她生活在后赵(公元319年—352年),父亲叫麻秋;或者说她是东晋孝武帝时的人,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因吃了蛇肉,吐血死了,后来就成了仙;还有人说她是宣城人,当地有麻坊,所以这地方的人都姓麻,麻姑是女儿家,就叫麻姑.... 说法不一样,很多地方也都说自己这里有麻姑遗迹。像安徽宣城有麻姑山;山东牟平的昆嵛山,以前叫姑馀山,说麻姑从前在这里飞升;四川灌县的青城山上,有麻姑洞;湖南衡山有麻姑仙境,以江西南城的麻姑山最有名,是道教第二十洞天,第十福地,也是张僧鉴在《浔阳记》里写的那座麻姑山。 张僧鉴笔下的麻姑山,可一点儿都不仙。说如果登上山去,能见到一种东西,长得很像人,有脸、眼、鼻、口,但没有手臂和脚,俗名唤作枫子鬼。跟西汉初时,吕后把戚夫人的四肢剁了,做成人彘差不多,想想就瘆得慌。 不过,这倒是魏晋南北朝人对麻姑的普遍印象。 魏文帝曹丕写《列异传》,有麻姑的一则故事。说她曾到一个叫蔡经的人家里,因模样漂亮,看着只得十八九岁,一双手不是人手,而是鸟爪,有十厘米长,这蔡经就动了邪念头,暗道这女孩子的手实在上佳,要是能给我挠挠背,那就好了。谁知麻姑是神仙,会读心术,知道蔡经的想法后,勃然大怒。面上没见她有什么动作,蔡经却突然软倒在地,两只眼珠子像被鸟爪子挖出来了,眼睛流血不止——这计较有些太过,听起来跟枫子鬼的故事似的,瘆得人背脊凉。 然而魏晋南北朝以后,唐代开始,儒家礼教渐占上风,加上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四月,颜真卿写《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把麻姑惩罚蔡经的事儿换到了别人身上,蔡经两只眼睛受伤,也换成了只受一顿鞭子打,手段温和许多,麻姑也慢慢被看做是消灾避祸、庇护百姓的神仙,形象亲切许多,民间传说也有了变化。 譬如说西王母在农历三月三过寿,设蟠桃会请各路神仙来庆生。麻姑去往降珠河畔,把采好的灵芝酿成仙酒,当作礼物送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尝了,觉得大好,将这酒称作“寿酒”。 因麻姑见过三次沧海桑田,五百年光阴对她来说,只是一瞬,而且这么多年过去,她的容颜依旧不老,献的酒还被王母娘娘封为“寿酒”,老百姓便都来借吉利,求寿数。每逢人家过生日,尤其老人妇女,都要送一副《麻姑献寿图》;春节时候,要贴麻姑年画,一个漂亮的少女,或者骑鹿,或者身边立着一只白鹤,或者靠着青松,或者手上端着盘子,盘子里装着仙桃、美酒、佛手,都是取有福气的意思。 民国时候,梅兰芳还把麻姑献寿的故事改编成了京剧,里面经典唱段儿说,“瑶池领了圣母训,回身取过酒一樽。进前忙把仙姑敬,金壶玉液仔细斟。饮一杯能增福命,饮一杯能延寿龄。愿祝仙师万年庆,愿祝仙子寿比那南极天星。霎时琼浆都倾尽,愿年年如此日,不老长生”。 愿年年如此日,不老长生——五福寿为先,这真是极好极好的唱词儿哪。 参考文献: 《晋书》《南史》《梁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侯鲭录 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赵令时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 《<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记>考释》陈菊霞 《<琵琶行>画题研究》刘望 《名噪天下——浔阳楼》 《江西九江浔阳陶氏:陶母陶侃陶渊明 贤廉门风越千年 》 《慧远及其庐山教团文学论》曹虹 《两晋至唐宋时期庐山诗歌研究综述》邹菁 《佛学、神仙与隐逸:六朝时期的庐山诗》王柳芳 《庐山山水诗在中国山水诗中的地位》罗龙炎 《庐山慧远的山水文学创作》龚斌 《魏晋南北朝庐山隐士文化及兴盛原因》童子乐 《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李炳海 《唐人选择庐山隐居的功利化倾向》肖妮妮 《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陈道贵 《晋唐庐山禅诗研究》鲍赫 《谢灵运与慧严、慧观》姜剑云 《宫亭庙传说: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魏斌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邓小军 《庐山道教文化概述》陈岌 《康王谷史辨析》刘大纯 《东晋帝陵有无石刻考》李蔚然 《东晋南朝“钟山文化区”的形成》刘淑芬 《苏峻与王师作战地“西陵”考》姜丽娟 《山东省博物馆藏顾莼致黄丕烈书札》崔巍 《汉末名医董奉考》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 《董奉考》钱超尘 《从董奉杏林园看道家和谐社会追求》舒长兴 《董奉巧治疠疫》 《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的生平及里籍考》陈启夔 《“杏林”的由来》李杨 《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道德形象》曹志平 《麻姑的传说及其信仰民俗》曹国庆 《道教麻姑信仰与中华寿文化》刘晓艳 《麻姑考辨》曹红亮 《颜真卿与麻姑文化》刘晓艳 《道教女仙麻姑考》胡长春 《渊明故里考》徐新杰 《关于中渡城的“琵琶行”与“长恨歌” 》黄德 《重读<琵琶行>——兼析白居易江洲时期的心态》吴小洪 《唐代琵琶诗研究》余晓雪 《漂浮与融合——从诗人仕途心态看<听颖师弹琴>与<琵琶行>》张丰镜 《李白_望庐山瀑布_其二_异文问题思考》孙桂平 《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研究》童子乐

敦煌舞手姿语言及其与佛教文化的融合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敦煌舞手姿语言及其与佛教文化的融合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敦煌舞的审美性在于它所标志的特殊形态美,体态中体现出的S形三道弯,是敦煌舞自身表演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符号,与之相交流互通的是手姿语言的形态美,敦煌舞在受佛教文化影响和历史舞台的渲染下,展现出它的神秘色彩。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对敦煌舞所传达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中,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就使这样的意识形态语言表达更具有真实性和审美性,敦煌舞手姿语言的形式美在不断的被发现和创造。

关键词:

敦煌舞;文化;姿语言:形式美;

引言:

敦煌,如遗落在西部大漠中的一颗明珠,依揽着它弯弯的月牙泉,矗立在中国的西部,沙漠、莫高窟、壁画、戈壁,都在映射着它千年的文化沧桑。在莫高窟中,一幅幅走过了千年历史的壁画,“反弹琵琶”、“飞天”“六臂观音”“金刚力士”等画像被刻画在了天花板以及每一处可见的墙壁上。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氧化和风吹,从最初的金色到现在泛着深深的砖红色,让它更加富有神圣感,因为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正是这莫高窟中的壁画,传承发展出当今一门醇厚多彩的舞蹈文化,那就是敦煌舞。敦煌舞在舞台表演中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和舞蹈语言在莫高窟壁画佛教文化的晕染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性。在舞蹈中展现出的体态、手姿以及气息,是属于敦煌舞的语言,它带有自己的舞蹈风格和韵律呼吸,尤其是手姿的形式美,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古典舞蹈的文化语言。

一、敦煌舞手姿语言的丰富性

在敦煌舞的语言中,手姿能够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和表现,在手姿的展示下,可以发现其内蕴和外像所透露出来的佛教文化色彩。从延伸和发展来看,从最初的佛教文化和信仰祈求被一位法名乐僔的和尚开凿刻在了墙上,后经过十个朝代的民间艺人绘画,形成了一幅幅带有神灵气息的壁画。后在壁画的画像中,提炼出敦煌舞的体态和手姿,敦煌舞的体态是S型三道弯,是从壁画中提炼出来的舞姿体态特征,敦煌舞的手姿包含了“佛手”、“魔鬼持杖手”“菩萨手”“持花手”“伎乐手”等一系列不同人物形象所持有的手型,手姿受壁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出现了“佛手”、“菩萨手”一类的命名。在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些佛像的神态和体态,都是一种祥和、包容、大爱,也是其潜在的精神。敦煌舞的语言就是在壁画中被提炼和挖掘出来的,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表演,是将在画像中的人物形象再现到舞台中,在舞蹈剧目的文字介绍中,也常常会标写出自于哪一个石窟来自第几号的画像,这样更能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深入人物形象,审美性在表演中逐渐被认可和提高。

在敦煌舞手姿中的“佛手”,就是在这样的画像中被刻画出来的,手姿中“佛手”的塑造,是由拇指和中指相对捏,其他手指立起来,在两指相捏形成的手型轮廓来看。非常像凤眼,与壁画中相对应,在舞蹈手姿中,呈现出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蕴含了一定的佛教语言。在手姿语言的形式美的阐释中,在手姿不同的变化和演变中,可以看到自敦煌舞发展以来,从最初到至今呈现在世观中的原始生态的佛教文化形态。佛教文化思想的影响和敦煌壁画佛像的审美,对敦煌舞中手姿形成真实性、再现性,如“礼拜手”、“飞天手”,以及在壁画中佛像“飞天”、“菩萨伎乐”。在舞蹈创作中来讲,敦煌的手姿语言是在舞蹈表演中最大的表情符号,手姿的运用和表达,在一定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上,形成独立的美学价值,在形式美的外在来看,人物形象映射出的手姿,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动了舞蹈表演的内在情感和思想。如舞蹈《千手观音》,[1]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千手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千手观音的人物形象取自于佛教文化中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人物形象,舞蹈动作多以手臂及手姿来表达内在的形式美,在舞蹈的队形上加以创作,犹如孔雀开屏一样,将手上的舞蹈文化展现的栩栩如生,在手姿的变化中,感受着“千手”带给观众的视觉上的冲击。由于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千手观音的形式美得以审美和敬畏。在敦煌舞的不同手姿语言中,还有一种是持有乐器,如“长绸舞”“反弹琵琶”“鼓与琵琶”等,手中持有“鼓”“琵琶”“长绸”等道具。这与舞蹈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密切相关。当舞蹈人物形象手中持有道具时,舞蹈形式感在特定的塑造下会更加生动,依然在手姿语言的语境中再现出佛教文化的底蕴,它代表了祈福、信仰等内在的形式美以及唯美、古典的外在美。

二、敦煌舞审美视野下的手姿语言立于佛教文化中的人物塑造

敦煌舞的审美视野正是漫步在大漠敦煌的神秘里和内在气息中的大爱、包容及“飞天”的乐舞精神。支撑审美文化元素不可缺的部分正是“手姿”表达和展现的内蕴,在舞蹈《飞天伎乐》中,同样以手姿命名的是“飞天伎乐手”,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手姿上的舞蹈语言形象与“飞天”众多菩萨的画像相辅相成,是经过提炼和加以美化的手姿。从最初佛像化身中的合掌式礼拜手(双手合十),发展到多样化的手姿,在塑造人物形象与精神的进程中,手姿的语言是无声的但是有力的,如敦煌舞中的人物形象“金刚力士”,其舞蹈动作康健有力,质感奔放,手姿呈“魔鬼手”形态或以“拳”状展现,在手姿上体现的形态来看,这种有力和震慑,对人物形象产生了有效的塑造且具有一定审美性的推进。“金刚力士”取材于壁画的画像,也同时在佛教文化中的历史上做过详细的人物介绍:[2]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密迹,亦称金刚力士,是一些手执金刚杵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法意则誓愿成为亲近佛陀、扞卫佛法的金刚力士。后世所传的金刚力士,就是秉承这位法意的誓愿而来世间的护法神。后来,他成为五百金刚的队长,被称“密迹金刚”或“夜叉王”,再后他又一分为二,分化为两个金刚力士,专门把守山门,被称为“哼哈二将”。

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由此可见,“金刚力士”在舞蹈的塑造过程中,佛教文化彩色的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明朗立体,真实清晰。带有“魔鬼手”的手姿与金刚体态,更加提升了舞蹈人物的审美性,舞蹈中呈现的金刚力士手姿为五指张开的力量型,身为护法,在手掌上的力度能够彰显出人物的特定性和护法的震慑性。再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人物形象,在定义下为飞天或飞仙,也可以说是敦煌壁画中和敦煌舞中的专用名词代表。在飞天形象的塑造上,由于飞天形象的多样性,人物的手姿可谓多样化,常见的“莲花手”、“佛手”、“鹿指”、“散花掌”以及手持琵琶、丝绸、萧笛等一系列语言手姿。在敦煌舞蹈作品创作中,敦煌舞手姿的使用性用来塑造人物时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刚才所提到的“金刚力士”和“飞天”,两者存在明显的手姿差异。在敦煌舞中还有莲花童子形象,莲花童子,也成为“持莲童子”,在佛经中记载为佛祖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民间出现过一种儿童生活习俗,七夕节摘莲花扮成莲花童子样以来祈福。在舞蹈中多呈现的手姿为“兰花指”、“鹿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能够显现出童子的俏皮可爱,在区分度上也是非常清晰的。手姿在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中借鉴文化的滋养做出创作。敦煌舞中人物舞蹈形象的确立,在莫高窟中的壁画上几乎全部呈现,他们带着自己特定的舞蹈形象和动态手姿,从画中走出,形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舞台上的人,也可以说是舞者。在舞台表演中的造型上看,手姿在定格中说着不一样的话,带着对人物不同的阐释,在音乐和服装背景的融合中,像带着一层历史的面纱,等人们去揭开,去观赏,去探索。

三、佛教文化与敦煌舞手姿语言的相融相合

敦煌舞带着自己特殊的文化符号,讲述着一带一路下沧海遗珠的故事,从壁画中走出来,在舞台中呈现时,常常使人感动流泪。由于在敦煌舞中承载了历史的信仰和精神,对人视觉冲击的力量是强烈的。佛教文化与敦煌舞手姿的.融合,正是基于在对莫高窟壁画的研究和描摹。敦煌舞手姿语言的表达与佛教手印的表达相通,在查阅敦煌舞手印的过程中,能够探究到两者相同的气息,那就是———精神文化。莫高窟壁画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之下,舞蹈与文化相结合,将这样的历史语境通过身体的语言讲述出来。在舞台之上,敦煌舞与佛教文化的相融,促成了《千手观音》、《妙音反弹》、《步步生莲》等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作品中的包含的手姿语言,又是整个舞蹈的画龙点睛之笔。佛教手印在书中对手势的描绘与敦煌舞中手姿的刻画,意象中的交融,是在另一个方面通过一种身体的语言表达内蕴和外象。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够触摸到文化之下的精神所在,我们站在了莫高窟壁画中,我们站在敦煌舞表演的舞台上,我们揭开了佛教文化晕染下敦煌舞神秘的面纱,最终,我们懂得了手姿语言讲述的话语和情感。敦煌舞与佛教文化的相融相合,仿佛是与莫高窟壁画跨时代的对话,手姿语言的延伸与传承,就是对话中积淀的元素符号,这样的元素符号能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情感认知。看到舞蹈中“礼拜手”或是“佛手”等不同的手姿表现时,已把象征性的外象内化了,形成了敦煌舞意蕴的传递。由此看来,敦煌舞手姿语言的形式美,像一首意蕴深长的诗,又像一个历久弥新不灭的神话。

敦煌舞的语境色彩,承载了千年的历史,站在滚滚的年轮中,不停的传递与构建,在莫高窟的壁画中走出来。敦煌舞在佛教文化的晕染之下,一种相同的文化气息与内蕴,被人所捕捉和创作,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敦煌舞表演形式之下,手姿语言的元素支撑了其整体的精气神,正是这样迥殊的艺术元素,使得人物形象自然而立体,是结构的本身决定了要素的产生,也是佛教文化与敦煌舞的融合,促进了手姿语言的构成。我们站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回望历史,发掘与创造着不同的美,当我们再次站在沧海遗珠敦煌莫高窟壁画前,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熟悉的气息,我们应像历经千年一代代画匠一样,怀有尊崇之心,感受着大爱所带来的大美。

与系我一笙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我看的是,顾辛烈和一个喜欢他的女生在一起了,好像那个女的说一年后,姜河要是没回来(当时江海在美国不是出车祸,昏迷了吗,姜河就在美国照顾他)的话,你就和我结婚,然后姜河和江海一起回来了,一天在一个庙里面,姜河见到了顾辛烈,顾辛烈说是来求签的,然后姜河和江海一起回了美国,后来我看到一处就泪崩了,就是姜河回头一看身后再也没有那个男生跑过来跟她说,到了美国给他打电话,这是他的电话号码,好像结局是这样的,因为是一年前同学给我看的,所以有点模糊了,望采纳!

链接:

提取码:1ccv

内容简介  · · · · · ·

天才少女姜河十六岁那年跟着喜欢的男生江海前往旧金山求学,两个人一起拿下数学建模的杰出奖,一起做实验写论文,在姜河以为他们能够一直这样默契地走下去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女生田夏天,慢慢吸引了江海的目光。

受到打击的姜河,去往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读硕。在波士顿念书的日子,姜河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富二代顾辛烈成为了室友。在一次地震中,姜河终于看清自己的心意,和顾辛烈在一起。

一场英特尔的面试,姜河再一次遇上江海,才发现当年她的离开其实只是一场误会,就在这时,车祸发生,为了救姜河,江海受到重创。得知真相的姜河决定与顾辛烈分手,留下照顾江海。

三年后,江海清醒,与姜河日日相伴,可是此时,姜河却收到顾辛烈即将结婚的消息……

跟顾辛烈在一起了。

在发行的实体书里写着姜河最后回去找顾辛烈了,当时准备和顾辛烈结婚的那个女人知道顾辛烈是真心喜欢姜河,并不爱她。最后就把顾辛烈还给姜河了。

在番外里,顾辛烈和姜河在一起了;在《系我一生心》和《致岁月迢迢》这两本书里也有出现过两人在一起的小彩蛋,姜河和顾辛烈在一起了,并在冰岛举行的婚礼。

扩展资料:

番外1   圣诞快乐

姜河不喜欢过圣诞节。因为很麻烦。要买圣诞树、挂礼物、布置房间、要准备食物、还要拍照片……第二天还要收拾屋子,想想就崩溃。

但是她家中的顾二蠢显然不这样觉得。

顾辛烈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要认真地过,每个节日都要好好庆祝,要隆重,要仪式,他既要细水长流,又要轰轰烈烈。

于是在两个人就“过不过圣诞节”这个重大问题上争执起来后,顾二蠢也不知道如何灵感一现,对姜河说:“我们去波士顿吧。”

然后他趁着姜河还在考虑假期时间,已经三下五除二地订好机票。

“退不了,头等舱,很贵的。”顾辛烈十分诚恳地说。

看着姜河气得牙痒的表情,顾辛烈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这么机智过,忍不住在心底给自己点了一个赞。

姜河是被顾辛烈连拉带拽,强行拖回了他们曾经在波士顿的房子。

顾辛烈把钥匙交给姜河,钥匙插入门孔,她却没有勇气打开。

顾辛烈从她身后,“咔嚓”一声打开门,他看了她一眼:“你干嘛呢?”

“我……”姜河低下头,“我害怕,害怕一切都只是一场梦。”

“姜河,”顾辛烈白了她一眼,再一次一脸诚恳地说,“书都写完了,该哭的也哭过了,好不容易有个番外,咱们能不那么矫情行吗?”

姜河恶狠狠瞪了他一眼,跟着他走进屋子。一切都是四五年前他们在时的模样,就连饭桌上的那株白玫瑰,也还盛开在夕阳的余晖中,美得像一幅画。

屋子里纤尘不染,顾辛烈向姜河解释:“我离开的时候,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回来,所以一直有请人打扫。”

“那如果,我不回来了呢?”

顾辛烈看着姜河,笑了笑,没回答。

走进去以后,姜河赖在沙发上不肯动,顾辛烈拎着她的衣服领子:“起来,先换件衣服,波士顿冷。”

“不换。”姜河死命抓着沙发。

“姜河,你怎么越来越懒了。”顾辛烈不可思议地说。

“才知道啊?”姜河得意洋洋地冲他抛了个媚眼,“我好吃懒做,又胖又短,后悔了吧?”

“是啊,”顾辛烈一板一眼地说,“我可后悔死了。”

姜河跳起来,站在沙发上,作势要掐他的脖子,可是沙发太软,她没站稳,整个人倒了下去。顾辛烈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了她的身体。

姜河趴在他的肩膀上,问:“顾辛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顾辛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说:“你饿不饿?我做饭给你吃。”

下一秒,姜河松开了手,愣愣地看着他。

“怎么了?”

“阿烈。”

“嗯。”

“阿烈。”

“嗯。”

“阿烈,”

“好了啦,我在,”顾辛烈哭笑不得:“都说了不准矫情了!”

这幸福,来得这样不容易,或许迟了一点点,或许慢了一点点,可是那又怎样,它终于来了。

番外2   谋杀亲夫

有一天,姜河平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小说,也不知道是看到了哪一段,姜河忽然想到一件事,把书一合,冲正在厨房做奶昔的顾辛烈说:“顾二蠢!”

系着粉红色围裙的顾辛烈抬起头,挑挑眉头:“干嘛?”

“你给我做的裙子呢?”

“什么裙子?”

“就是你说你给我做的裙子。”

顾辛烈无辜地眨眨眼睛:“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耶。”

姜河无可奈何,有些恼羞成怒地说:“我、的、婚、纱。”

“哦——”顾辛烈拖着长长的尾音,有些羞涩地说,“哎呀,求婚这种事,我还是比较想自己来啦。”

姜河忍不住抓起沙发上的抱枕狠狠向他砸过去。好在顾少平日没少练习,放下手中的奶油,轻松地一把抓住,继续无辜地眨着眼睛:“姜河,我要答应你了,你这就叫谋杀亲夫了。”

“我不管,”姜河冲他翻了个大白眼,“我的婚纱呢?”

“扔了。”顾辛烈小心翼翼看了姜河一眼,“我觉得睹物思人,怪难受的,就……”

姜河皮笑肉不笑:“就扔了?”

意料之中,顾蠢少被自家女友暴打了一顿。

又过了一段时间,姜河清理房间,从衣柜里找到一个盒子,打开来看,赫然是一条白色的婚纱。

姜河暴怒:“顾辛烈!你不是说你扔了吗!你扔了怎么还在这里!我居然我!”

顾辛烈一副不忍直视的表情:“你非要知道原因吗?”

姜河狐疑地点点头。

顾辛烈咳嗽了一声:“你先穿上我再告诉你。”

五分钟后,姜河在更衣室爆发出一阵惨烈的嚎叫声:“我穿不上!”

“是啊,”顾辛烈感叹道,“当年的你,还是一个穿XS的青春美少女。”

“嘤嘤嘤嘤。”姜河蹲在地上,抱着婚纱大哭起来。

“没有关系,”顾辛烈试图安慰她,“反正我们两个之中,我来负责美貌如花就够了。”

顾蠢少再次被女友暴打一顿,对方还得意洋洋地告诉他:“这才叫谋杀亲夫。”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2、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5、讲义气的人,他们彼此建立友谊,是非常容易的;要他破坏已有的.友谊,却是一件难事。正如黄金的器皿一样,是不容易破碎的;倘若破坏了,要修补它,使它恢复原状,却是最容易的事。

6、兄长有情义薄天,弟兄友谊永不变。义正胸阔爱长存,气虹豪迈男儿魂。

7、交朋友要交有义气的人,正如聪明的医师治病前必须切脉考察病根,交朋友也必须考查对方的品德,否则是危险的。

8、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10、兄弟的感情不能只用诗句就能概括的,要体会和感觉。

11、一串虚名利,黄沙痴迷眼,个个斗义气,事事苦争先,惹了一生是非,收来无穷烦恼,到头来,一场大梦。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赵岐注:“有仁认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矣。”

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水火无情人有情。

情谊无价。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又呈吴郎》唐代·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欲写彩笺书别怨。

泪痕早已先书满。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赵岐注:“有仁认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矣。”

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宋·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以寒冷的夜里,滔滔的江流,连朦朦的远山也显得孤独,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着重讲述诗人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以寒冷的夜里,滔滔的江流,连朦朦的远山也显得孤独,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着重讲述诗人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回答者: 杨俊1981 - 榜眼 十二级 6-4 19:25 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容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

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江畔独步寻花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石灰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竹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 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自传式的大型组诗,是宋末汪元量以后这一诗 歌体式的新发展。

程金凤评赞说:“行间璀。

关于兄弟情义的诗句,名言名句: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古诗十九首》之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朝(宋)·陆凯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北周·庾信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 ——唐·孟浩然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唐·李白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

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 ——唐·钱起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唐·李端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唐·韦应物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唐·刘长卿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唐·韩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与我高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论文中所有参考到的文献。那么,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呢?下面我来教你写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选择参考文献时应该注意的因素

通读备选参考文献并掌握研究范围

在最终确定你需要的参考文献之前,务必摸透每一篇文献的精髓。在信息化尚未如今天这般发达之前,论文作者一般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翻阅装订厚厚的过刊,并搞到副本之后方能决定最终需要的参考文献,最痛苦的莫过于还得通读全文。

不过,现在在线数据库资源已经非常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软件或者平台(比如EndNote、RefWorks或者 Mendeley)将可能需要的参考文献直接下载到自己的账户当中即可。

但不幸的是,很多论文所选择的参考文献和作者所讨论的课题相关性不大,有时甚至不存在相关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一个早期的调查(Paper Trail Reveals References Go Unread by Citing Authors. DOI: )指出,论文作者真正通读过的参考文献数量只占所有参考文献数量的25%。

这种情况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说,读了你的论文的人会误认为那些与你所讨论研究课题不相关的参考文献有参考价值,因此这些不具备针对性和相关性的参考文献就被引用到了下一篇文章当中。

好好的文献本来与你无冤无仇,不适当的引用的话,你就会成为始作俑者。

使用正确的`引用格式

确保参考文献信息的完整,要包括作者姓名、期刊名以及分页等。与文献的原始发行版本进行比对,以核对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数据库中原版信息条目有误且被引用之后,这些错误信息就会像病毒一样扩散。

常见的引文格式有APA、CELL、Chicago、Harvard、MLA、Nature以及Science。下面我们就同一篇文章,列举出这七种引文格式。为了阅读便利,我选了一个较短的文章标题。

论文题目: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PA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ELL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and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Chicago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November): 33–43. doi:.

Harvard格式

Sitko, R., Zawisza, B., Malicka, E., 2013.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doi:

MLA格式

Sitko, Rafal, Beata Zawisza, and Ewa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2013): 33–43.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Web.

Nature格式

, R., Zawisza, B. & Malicka, E.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Science格式

1. R. Sitko, B. Zawisza, E. Malicka, Graphene as a new sorb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51, 33–43 (2013).

自引的管理

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引用自己发表论文作为参考文献的数量。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文章被引用的重要性,因为以前发表的文献提供的信息包括早期发现、实验程序以及与目前工作相关的分析。自引也可以帮助期刊的编辑、审稿人以及读者确定你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不仅仅是前期工作的增量推进。

但是作者自己发表的论文不应该占据所有参考文献的支配地位,将自引数量保持在20%至25%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程度。自引使用过渡的话,你对h指数的功利心便昭然若揭。

比如一位教授的论文引用情况为,共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共被引用为455次,其中他引达432次,也就是自引为23次,他引率超过95%!应该说这个他引率很高。显然,过高的自引率不好,但是,过高的他引率就一定好吗?

高他引率可表示所开展研究工作受到关注或认可度较大,但同时也可能表示其研究工作的离散性大或系统性差。

因此,他引率可能并不是越高越好,至于多高的他引率才比较好,这可能与发表文章的数量和研究内容有关,难以定量推算,但从感性上说,对于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如几十篇以上)的作者来说,如果他引率高过95%,可能说明其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好,如果他引率低于50%,可能说明其工作被别人认可度不高。

在“新”与“旧”之间取舍

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开创性论文和目前渐进性论文之间做平衡和取舍。

时代久远的文章提供了概念的起源,会给创造概念、方法和分析的作者一定的信誉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期发表的论文则体现了这个领域内的研究兴趣。

这里要为大家提个醒:如果你选择的参考文献全部都发表于十年前,则意味着你想研究的课题已经被淘汰了。

写论文的时候,通常要求大家以后写十篇左右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要求应该和你写的题目有关。你写的是会计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是体育论文,是完全不行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论文怎么查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通常需要10~15个左右,有些学校需要两个英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通常有自己独特的格式,参考文献主要分为期刊和论文。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查看这些参考文献,其实并不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查重报告上抄下来。小编推荐的查重系统是Paperfree,将论文上传到该系统进行查重,通常等待15-30分钟左右,会有详细的查重报告。本查重报告将列出本文引用的一些参考文献,因此您只需将本查重报告上的一些参考文献原封不动地复制到您的论文中。这种查找参考文献的方法是最简单方便的,可以原封不动的复制,也可以保证参考文献的格式不会出错。 另一种方法是在早期写论文时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许多学生会记录这些参考文献的名称。您还可以阅读以前做的阅读笔记,并将这些参考文献摘录到论文中。

以下四种方式查找参考文献:

1.检索头牌:Pubmed

Pubmed作为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开发的一款论文搜索引擎,凭借其海量的文献数据和简便快捷的搜索方式,成为了网上使用最广泛的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献搜索工具。我们可以通过最简单的在标题和摘要中搜寻相关的关键词或相关公式,来寻找相关的文章。

2.用之不易的Google学术

这个其实并不能算是文献检索工具,但其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全文进行搜索,而不是像上面说的那两个只是搜索标题和摘要。因此当要搜索事实型依据的时候,比如,要搜索“某病的发病率为36%”这样的出处,在摘要中可能没有具体的数据,所以需要google来进行全文搜索。

Google学术的功能还是挺强大的,不过在天朝却被封了,要是想用还得翻墙。不过不知道是应广大学者的呼唤,据说,最近Google又可以用了,这机会可是来自不易,小伙伴们还是抓紧时机享受这一福利吧。

3.关联检索:Web of Science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研究机构,因为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是要收费的,但其搜索引擎比Pubmed更高级,不但能够限定文章的学科,还能限定作者的国籍单位等等,非常好用。值得一提的是它里面的逻辑连接词比Pubmed多了一个很实用词——Near,这个能在相邻的两个句子中寻找关键词。比方说要搜索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如果使用一般”AND“来连接,可能会出现头一句是说的糖尿病,然后结尾出来个高血压,其实并无联系。但用”Near”的话,由于两个词之间的距离被限定了,因此相关的概率也会高的多。

4.中文检索:万方,知网,维普等。

高考制度走向多样化的参考文献资料:【1】王红兵.试论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兼论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c].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2003 年.【2】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c].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3】李禹阶.汪荣.我国高考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发展趋向窥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 会科学版[J],20105.【4】 刘智运.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从统一走向多样化[J].湖北招生考试,2005,(1).【5】 姜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J].煤炭高等教育,2005,(1).【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谢名春,郭英,荀丽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6(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