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孝义三皇庙古代戏台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孝义三皇庙古代戏台论文研究

胜溪公园 2008正式建成!

山西省孝义市三皇庙,亦称圣祖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中。 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元代有之,清乾隆、道光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不同程度地扩建和修葺。现存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构,余皆清代重建。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孝义市三皇庙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孝义市文物局及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在保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的基础上,对三皇庙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三皇”简介 太昊伏羲氏,上古“三皇”之首,生于天水。创八卦,作网罟,制嫁娶,养牲畜,制弦瑟,创契文,制历法。首贯九州,德泽万里。 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而疗民疾,养蚕缫丝,烧制陶器,创日中为市,开贸易先河,被后人尊为农业、医药之神。 皇帝轩辕氏,复姓公孙。演武修文,施行德政,创立五行,制造器皿,发明音律,使役牛耕,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人文初祖”。 庙宇建筑风格 孝义三皇庙坐西向东,东西长84米,南北宽59米,两进院布局。山门、乐楼、正殿依次排列在由东向西的中轴线上。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镶嵌在山门的门额上,为明万历十年十月四川按察使司梁明翰所赠。 殿内三壁绘有三皇及神医壁画,正壁画有太吴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的神位,侧壁画绘有十大名医歧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韦善俊的彩色神位及人物故事,现唯殿内壁画保存尚好。这十位历代名医,都以高超的医术以及精深的医学著述流名于后世,为消除众生疾病之苦而显灵,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重。 三皇殿廊下现存五块石碑:清乾隆七年《重修三皇庙建两廊神祀碑》,清乾隆五十八年《增修财神牛马神祀碑》,大清道光九年端阳《增修三皇庙并金妆圣像碑》,大清道光九年孟夏《重修三皇庙碑》,中华民国十年《重修三皇庙新建文昌奎星楼并改修乐楼碑》。 正殿两侧的耳殿北为马王阁,南为财福殿,均为砖木结构。大殿对面乐楼坐东向西,台口四周有木、砖、石雕刻清代遗构。台口上方高悬“海市蜃楼”匾额,是晚清书法名家秦龙光所书。乐楼藻井彩绘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前后台间,镶嵌大块玻璃为整座戏台增光添彩,时有“玻璃戏台”的美誉,曾形成邑内外“为看戏台而看戏”的时尚。 三皇庙正殿现存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保留元代原物,结构简洁稳固,再现了元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理念,也真实反映了当时道教庙宇建筑平面、布局。 “三皇”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广泛认同和膜拜,历朝历代多有拜谒、公祭、民祭,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提供了朝拜的胜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

九江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九江有很多名胜古迹和闻名景点,其中,我最喜欢的地方,要数九江市区的甘棠湖了。

清晨,甘棠湖上一片白茫茫,像仙女的白纱巾在飘舞。太阳出来后,一道道阳光映在湖水里,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条条游船在湖里游来游去,湖水划出一道道波痕。湖边一排排大树把湖给包围起来了。特别是春天和夏天,随风飘动的垂柳把湖岸打扮得格外漂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湖四周的路灯、景观灯、彩灯、霓虹灯等一齐亮起来,五光十色,此时的湖水和湖中的游船、亭子、桥,湖边的树、房子漂亮极了!

甘棠湖东北角的烟水亭,是一处名胜古迹。据说是古代一位名将周瑜的点将台。这里经常有很多游客来参观。烟水亭广场白天很热闹,有很多人在这里跳舞、聊天、唱戏、下棋、打牌、钓鱼,是甘棠湖边的又一道风景线。

座落在市区中心的甘棠湖,名胜古迹闻名、自然风光优美,是人们旅游、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我非常喜爱这个地方。

山西省孝义市三皇庙,亦称圣祖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中。

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元代有之,清乾隆、道光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不同程度地扩建和修葺。现存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构,余皆清代重建。

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 *** 公布孝义市三皇庙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孝义市文物局及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在保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的基础上,对三皇庙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三皇”简介 太昊伏羲氏,上古“三皇”之首,生于天水。创八卦,作网罟,制嫁娶,养牲畜,制弦瑟,创契文,制历法。

首贯九州,德泽万里。 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

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而疗民疾,养蚕缫丝,烧制陶器,创日中为市,开贸易先河,被后人尊为农业、医药之神。 皇帝轩辕氏,复姓公孙。

演武修文,施行德政,创立五行,制造器皿,发明音律,使役牛耕,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人文初祖”。庙宇建筑风格 孝义三皇庙坐西向东,东西长84米,南北宽59米,两进院布局。

山门、乐楼、正殿依次排列在由东向西的中轴线上。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镶嵌在山门的门额上,为明万历十年十月四川按察使司梁明翰所赠。

殿内三壁绘有三皇及神医壁画,正壁画有太吴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的神位,侧壁画绘有十大名医歧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韦善俊的彩色神位及人物故事,现唯殿内壁画保存尚好。这十位历代名医,都以高超的医术以及精深的医学著述流名于后世,为消除众生疾病之苦而显灵,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重。

三皇殿廊下现存五块石碑:清乾隆七年《重修三皇庙建两廊神祀碑》,清乾隆五十八年《增修财神牛马神祀碑》,大清道光九年端阳《增修三皇庙并金妆圣像碑》,大清道光九年孟夏《重修三皇庙碑》,中华民国十年《重修三皇庙新建文昌奎星楼并改修乐楼碑》。 正殿两侧的耳殿北为马王阁,南为财福殿,均为砖木结构。

大殿对面乐楼坐东向西,台口四周有木、砖、石雕刻清代遗构。台口上方高悬“海市蜃楼”匾额,是晚清书法名家秦龙光所书。

乐楼藻井彩绘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前后台间,镶嵌大块玻璃为整座戏台增光添彩,时有“玻璃戏台”的美誉,曾形成邑内外“为看戏台而看戏”的时尚。

三皇庙正殿现存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保留元代原物,结构简洁稳固,再现了元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理念,也真实反映了当时道教庙宇建筑平面、布局。 “三皇”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广泛认同和膜拜,历朝历代多有拜谒、公祭、民祭,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提供了朝拜的胜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

该庙南北宽59米,东西长84米,两进院布局。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镶嵌在山门的门额上。中轴线建有乐楼、三皇殿。头院空阔,北角设砖券山门,二进院北角设掖门为一、二进院出入通道。两进院落自然地平落差较大,故掖门前设踏步缓解。三皇殿坐西向东,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梁架为三椽,前压搭牵用三柱,单檐硬山顶前廊式。三皇殿内仍保存元代结构。三皇殿门上方挂有匾额,书写“三皇庙”为明万历十年十月四川按察使梁明翰赠。殿内正面供奉太吴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两侧配祀古代十大名医,山墙绘有“行医图”壁画,壁画色彩明艳,线条清晰。大殿对面乐楼坐东向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单檐卷棚顶。前后台隔架和顶棚全为彩画木式组成,台口四周有木、砖、石雕刻清代遗构。台口上方高悬民国八年所刻匾额一块,上书“海市蜃楼”,由晚清书法名家秦龙光所书。乐楼藻井彩绘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前后台间,镶嵌大块玻璃为整座戏台增光添彩,时有“玻璃戏台”的美誉,曾形成邑内外“为看戏台而看戏”的时尚。

三皇庙院内多数建筑保存完整,该庙真实反映了道教庙宇建筑平面、布局,尤其是三皇庙正殿现存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保留元代原物,结构简洁稳固,再现了元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并有一定品味的文化价值。三皇殿内所祀“三皇”,即:太昊伏羲一天皇、炎帝神农氏一地皇,黄帝轩辕氏一人皇。传说中伏羲画八卦而定四方,结网置教民以渔猎;神农共五谷而兴农事,尝百草群药圃;轩辕造农具,定节气。“三皇”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得到了中华儿女的广泛认同,历朝历代多有拜谒、公祭、民祭。三皇庙祭拜活动连年不绝,香火旺盛,历代不衰。

山西省孝义市三皇庙,亦称圣祖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中。

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元代有之,清乾隆、道光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不同程度地扩建和修葺。现存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构,余皆清代重建。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 *** 公布孝义市三皇庙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孝义市文物局及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在保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的基础上,对三皇庙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三皇”简介

太昊伏羲氏,上古“三皇”之首,生于天水。创八卦,作网罟,制嫁娶,养牲畜,制弦瑟,创契文,制历法。首贯九州,德泽万里。

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而疗民疾,养蚕缫丝,烧制陶器,创日中为市,开贸易先河,被后人尊为农业、医药之神。

皇帝轩辕氏,复姓公孙。演武修文,施行德政,创立五行,制造器皿,发明音律,使役牛耕,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人文初祖”。

庙宇建筑风格

孝义三皇庙坐西向东,东西长84米,南北宽59米,两进院布局。山门、乐楼、正殿依次排列在由东向西的中轴线上。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镶嵌在山门的门额上,为明万历十年十月四川按察使司梁明翰所赠。

殿内三壁绘有三皇及神医壁画,正壁画有太吴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的神位,侧壁画绘有十大名医歧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韦善俊的彩色神位及人物故事,现唯殿内壁画保存尚好。这十位历代名医,都以高超的医术以及精深的医学著述流名于后世,为消除众生疾病之苦而显灵,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重。

三皇殿廊下现存五块石碑:清乾隆七年《重修三皇庙建两廊神祀碑》,清乾隆五十八年《增修财神牛马神祀碑》,大清道光九年端阳《增修三皇庙并金妆圣像碑》,大清道光九年孟夏《重修三皇庙碑》,中华民国十年《重修三皇庙新建文昌奎星楼并改修乐楼碑》。

正殿两侧的耳殿北为马王阁,南为财福殿,均为砖木结构。大殿对面乐楼坐东向西,台口四周有木、砖、石雕刻清代遗构。台口上方高悬“海市蜃楼”匾额,是晚清书法名家秦龙光所书。乐楼藻井彩绘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前后台间,镶嵌大块玻璃为整座戏台增光添彩,时有“玻璃戏台”的美誉,曾形成邑内外“为看戏台而看戏”的时尚。

三皇庙正殿现存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保留元代原物,结构简洁稳固,再现了元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理念,也真实反映了当时道教庙宇建筑平面、布局。

“三皇”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广泛认同和膜拜,历朝历代多有拜谒、公祭、民祭,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提供了朝拜的胜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

1、中阳楼

中阳楼位于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古城大街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之遗存。据碑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元大德七年地震坍毁,何年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1868)又遭雷火,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解放后县 *** 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该楼集建筑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为山西省少见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筑之一。

2、玉泉山

玉泉山位于孝义市城南曹溪河生态旅游开发区,沿迎宾路南行五公里即至。曾任山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誉之为“三晋名胜玉泉山”。普佛寺坐落在玉泉山上,依山势而建,寺院兴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原名静乐寺,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和扩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50余亩,有各种建筑200余间,分上、中、下三院。玉泉山上还有一座砖砌石心塔,八角形,九米多高,因形状似笔,故名“笔塔”。笔塔上细下粗,由下而上逐渐收缩。

3、三皇庙

三皇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距市西二环路一公里。2004年山西省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三皇殿、耳殿、赛神戏楼及掖门,掖门东向设有砖券入庙门洞(山门),其余建筑皆塌毁无存。“三皇”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三皇庙因三皇同殿共奉于庙中,故名。

4、皮影、木偶戏

孝义皮影是中国稀有珍贵的传统民间艺术,已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各式各样的皮制道具,通过灯光投影到白色幕布上,并配之以乐器,伴之以唱腔、道白等,使观众听到和看到有声有色的各种戏剧故事,给人以形神兼备的美感。因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均是民间艺人通过手工雕刻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为皮影戏,或影戏。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并以纸窗皮影为主。纸窗皮影主要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称“灯影儿”、“纸窗子”。由孝义皮影木偶剧团所拍的120集《英雄出少年》的电视系列剧荣获国际影视剧奥斯卡铜奖,名震海内外。

5、皮腔

孝义皮腔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孝义吹腔”。孝义皮腔保留着联曲体混合节拍和强起强落的特点,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声腔演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6、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是孝义民间戏曲艺术,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之一。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即皮腔和碗碗腔。这两种声腔均来自于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和纱窗皮影唱碗碗腔。

孝义市三皇庙;保护墓圹;新义东街战国墓;义西路东汉墓;新城三贤墓;梁家庄元墓;下吐京金墓;张家庄汉墓群;天齐庙大殿;关帝庙;龙天庙;三皇庙;永福寺;慈胜寺;报国亭;神福村观音堂木偶戏台;马术岭关帝庙影戏台;桃树沟关帝庙影戏台;下魏底龙天庙乐楼;圪卓头关帝庙乐楼;琉璃塔;临黄塔;孝义市胜溪湖森林公园

在上面的景点中,(1)中阳楼位于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古城大街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之遗存。据碑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元大德七年地震坍毁,何年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1868)又遭雷火,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解放后县 *** 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该楼集建筑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为山西省少见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筑之一。(2)玉泉山位于孝义市城南曹溪河生态旅游开发区,沿迎宾路南行五公里即至。曾任山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誉之为“三晋名胜玉泉山”。普佛寺坐落在玉泉山上,依山势而建,寺院兴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原名静乐寺,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和扩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50余亩,有各种建筑200余间,分上、中、下三院。玉泉山上还有一座砖砌石心塔,八角形,九米多高,因形状似笔,故名“笔塔”。笔塔上细下粗,由下而上逐渐收缩。(3)三皇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距市西二环路一公里。2004年山西省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三皇殿、耳殿、赛神戏楼及掖门,掖门东向设有砖券入庙门洞(山门),其余建筑皆塌毁无存。“三皇”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三皇庙因三皇同殿共奉于庙中,故名。

每当夜幕降临,孝义就亮起来了,整个孝义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站在高处往下看,整座城市像国王的缀满了宝石的王冠,闪闪发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白天的孝义也非常美丽,在幢幢高大雄的楼房,一条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一辆辆奔跑的汽车,一排排葱葱茏茏的树木,一座座绚丽的花坛,构成了一幅迷人的图画。图画中人来人往,人们都忙着自己的活儿。有的做生意,有的上学,有的上班,还有人的在购物。义都的家家利超市是孝义最大的超市,购物的人很多,商品也非常多,琳琅满目,物种齐全,应有尽有,人们想买的日常用品在此都能买到。

孝义现已进入百强城市,我相信将来她会变得更加美丽。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孝义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

孝义市三皇庙;保护墓圹;新义东街战国墓;义西路东汉墓;新城三贤墓;梁家庄元墓;下吐京金墓;张家庄汉墓群;天齐庙大殿;关帝庙;龙天庙;三皇庙;永福寺;慈胜寺;报国亭;神福村观音堂木偶戏台;马术岭关帝庙影戏台;桃树沟关帝庙影戏台;下魏底龙天庙乐楼;圪卓头关帝庙乐楼;琉璃塔;临黄塔;孝义市胜溪湖森林公园在上面的景点中,(1)中阳楼位于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古城大街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之遗存。据碑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元大德七年地震坍毁,何年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1868)又遭雷火,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解放后县政府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该楼集建筑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为山西省少见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筑之一。(2)玉泉山位于孝义市城南曹溪河生态旅游开发区,沿迎宾路南行五公里即至。曾任山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誉之为“三晋名胜玉泉山”。普佛寺坐落在玉泉山上,依山势而建,寺院兴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原名静乐寺,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和扩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50余亩,有各种建筑200余间,分上、中、下三院。玉泉山上还有一座砖砌石心塔,八角形,九米多高,因形状似笔,故名“笔塔”。笔塔上细下粗,由下而上逐渐收缩。(3)三皇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距市西二环路一公里。2004年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三皇殿、耳殿、赛神戏楼及掖门,掖门东向设有砖券入庙门洞(山门),其余建筑皆塌毁无存。“三皇”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三皇庙因三皇同殿共奉于庙中,故名。

孝义三皇庙论文答辩

孝义市境内的气候受季风环流、 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一年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孝义人气最高的景点大全,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孝义旅行锦上添花。孝义人气最高的景点 孝河湿地公园 孝河湿地是山西省2014年转型综改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山西省转型综改的标杆工程,它位于市区西南部,东起张家庄水库大坝,西至白壁关大桥,南至景观南路及沿河岸景观小路,北至时代大道。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平方公里。目前,孝汾大桥西区已开放,面积约平方公里。孝河湿地属黄土高原典型的次生湿地,是国内少有的集区域水利、城市湿地、生态文化、民俗景点于一体的主题湿地公园。 孝河湿地之胜,独在于水。水是湿地的灵魂。浩淼的水面,优美的景观,清新的空气,河湖水系相连,纵横交错,园内65%以上的面积是湖泊、池塘、河港、湖漾和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处处湖泊处处景”,夹杂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池塘,形成湿地独特的湿地景观。- 孝河湿地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湿地建立了完整的水净化、水生态、水环境处理体系。湿地在天鹅湖、芦苇池、菖蒲池、睡莲池、鱼跃塘设置了水系生态修复区和湿地生态观赏区。孝河湿地是鸟类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台,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孝河湿地之妙,在于人文。孝河湿地自古就是郊野隐逸之地,被文人雅士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尉公池、状元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六壁斜阳”等是孝义古十四景之一。湿地中生长着不乏数十年以上的老杨树。园区内古道、古树、古井随处可见,真所谓“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形成孝河湿地特有的人文景致。这里的古窑洞与古村落被文人墨客、摄影爱好者赋予了浓郁的人文色彩。它们的沧桑变迁,体现了孝河湿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纯阳宫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创建于明洪武十四年至天启三年间,位于孝义古城南门外西巷百余米处桥北村,占地面积1100余平方米。庙内正殿塑吕洞宾像,仙像金鱼彩塑,器物一应俱全,偏殿塑太上老君及财神像各一尊,建筑物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古香古色,西花院内珍花异卉,亭台楼阁,小桥曲水,园林秀美宜人,与古庙浑然一体,相映成辉。 据在世老人回忆,吕祖庙历来香火旺盛,信士众多,法事频繁,求签打卦,非常灵验。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吕祖仙诞)开始庙会,搭台唱戏,热闹非凡。历经月余不散。今日之吕祖庙,更是集道艺、园艺、风景为一体,实为古城之亮丽风景,民众朝仙仰道、休闲旅游之胜地。 慈胜寺 慈胜寺又称法性禅院(金·泰和七年敕赐),是山西省旅游名胜景点之一。位于孝义市高阳镇苏家庄村,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胜寺始建于金·天会九年,明中叶迁址北移并重修了大佛殿,清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年间都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扩建和维修,建国后,由县政府拨款维修天王殿、钟鼓楼、山门,现保存较完整。 慈胜寺具有独特的明清建筑风格,坐北向南,中轴线经纬分明,依次排列山门、天王殿、正殿、东西钟鼓楼、东西偏殿、东西照壁,单进四合院的布局合理,设计精巧,创建870余年来,主体建筑依然稳固。 山门进深一间,砖雕柱头斗拱,硬山顶,为黄兰青琉璃瓦覆盖。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拱型平顶窑洞,硬山式灰瓦顶出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内供有明代彩塑释迦牟尼三身像,墙上绘有清代彩塑壁画,在供奉佛像的龛壁上都保留原样明代彩塑的装饰纹样,以缠枝忍冬花浮雕为底,并间盘龙,祥凤环绕其中。殿顶明代琉璃吻兽,处处体现了明清时代建筑风貌,正殿内部为拱型无梁砖筑,上半部球形穹隆,也是用砖券拱成,并无梁、栋、枋,所以称无梁殿,也称砖殿,砖殿外面墙上饰以斗拱、垂柱、横楣、窗棂。外型为硬山顶型,两者衔接得天衣无缝,这在各寺院建筑中也是少见的,体现了古代建筑设计构想方面的精巧,在建筑、艺术、金石碑刻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东西钟鼓楼是悬山顶黄兰青琉璃瓦,修筑有龙身琉璃脊兽。东偏殿为十八罗汉殿,西偏殿为地藏王殿。东西照壁为黄兰青琉璃瓦剪边,盘龙图案生动逼真。这些建筑形成了整体的独特风格。 孝义旅游好去处 普照寺景区 孝义北川乌鸡岭,逶迤百里至下堡,兀突一峰,状似雏凤,名为凤山,那里翠柏苍松,山青水秀,胜景如画,宝刹普照寺就座落在此山中段。 普照寺创建于何年代,传说不一。寺内钟鼓楼的铁钟上有“金大定年号”,又据原寺院碑刻记载,创建于金元,并经明万历,清顺治、康熙、道光四次维修。民国四十一年曾大兴土木,建僧舍禅房,复修彩绘山门碑坊。 当时,寺院的全貌,见清道光十二年重修碑记云:“下堡普照寺有佛院一所,上建大雄宝殿,下对催辅庭,左右两廊,药师、地藏王也。中起五佛台楼,而四通八达。北面钟鼓楼,惊聋醒目,临於乾位者,吴圣殿也。位于震方看真君阁也,东有僧舍,西筑场园…。”这就是普照寺从金元到民国十五年历程了八百余载的建筑概貌。但时经一九三八年战乱,一九五九年-“拆庙建校”活动,普照寺历经沧桑近千年,寺院建筑皆被拆除,湮灭了往日光彩。 自1999年始,张铁虎获得凤山使用权,率众居士及村民围山植绿数载,时至今日,凤山见秀,清泉渐丰。2004年,下堡村民委员会应广大佛教居士强烈要求,向市民族宗教局提出批复普照寺及修复为佛教活动场所的报告。张铁虎集乡资,筹钱资,募义工,重建普照寺。历时两年余,古刹废墟重现辉煌,晨钟暮鼓再度绕梁。 新寺分上下两院,上有大雄宝殿镌樟木、白玉佛身,供奉三世佛,偏殿供观音、地藏王菩萨;下有天王殿,明柱飞檐,殿左设钟鼓二楼,山门筑三开道厦檐牌楼。山门前有十八层石阶,象征着佛珠十八颗。上院下院僧房二十一间,有阶可通。 普照寺依山带水,松柏掩映,巍峨庄严,别具奇风幽韵,该寺的修复建设,对保护孝义市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佛教传统文化,开发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胜溪湖森林公园 胜溪湖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植物景观堤企为主的生态休闲公园,它西起张家庄水库大坝,东至迎宾路桥东200米,南邻樊家庄,北壤张家庄,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700—900米,占地1500亩。概算投资亿元,目前累计投资亿元。从2007年4月15日开工,历经14个月,完成一座车行桥、两座步行桥、15万平方米的河道、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四个人工湖等55个游乐服务单体工程;栽植乔灌木100余种、19万株、草坪7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亩。竣工后的胜溪湖森林公园由孝河景观区、中心景观区、滨河休闲区三大景观构成。 整座公园规划总投资亿元,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完成投资亿元。工程从开工奠基到竣工剪彩、正式开园,历经14个月。胜溪湖森林公园是一个彰显现代化园林风格、结合地域环境特点、突出植物景观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公园总体上由孝河景观区、中心景观区、滨河休闲区三大景观构成,目前有东南、西南、东北三个入口。园林绿化面积已达1200亩,160余种、19万余株乔灌木生机盎然,20万平方米草坪如绿色地毯。 公园的绿树草坪、亭台楼阁、假山瀑布、湖泊溪流景致如画;景观河桥造型别致,水面清澈,人工湖韵味独特,湖面波光荡漾,映透着孝义这座城市的灵动与魅力。公园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游览、健身的最佳场所,更开创了孝义市“一湖两岸”的城市发展全新格局,给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作为市委、市政府为建设园林城市、宜居城市而倾力打造的惠民工程,它的建成展示了决策者的胆识和魄力,同时为孝义市今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孝义旅游必去景点 三皇庙 三皇庙,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城区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年间曾多次扩建和修葺,但现存建筑结构最早者为元代遗构。像这样原址、原貌、庙群保存完好的三皇庙,专家共识国内罕见。 该庙南北宽59米,东西长84米,两进院布局。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额匾镶嵌于始建山门的门额上。中轴线建有乐楼、三皇殿。头院南建碑廊一处,北角设掖门,为一、二进院出入通道。两进院自然地平落差较大,故掖门前设踏步缓解。二进院三皇正殿座西向东,殿内正面供奉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两侧配祀古代十大名医,南北山墙绘有与名医有关的故事。壁画色彩明艳,线条清晰,两侧耳殿左供财神,右奉牛马王。正殿门额上高悬木刻“三皇庙”竖匾一块,为明嘉靖进士四川按察使邑人梁明翰赠。丹墀下古松参天,旗杆悬斗分竖正殿左右。南北两侧庑廊各一排,现制钟鼓分置其中。 奎星楼 奎星楼也称魁星楼,位于孝义市苏家庄村东,西北二环路边,始建于清代,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奎星楼全高20米,楼为四层,四层均为室。一二层均朝南开半园形券门,长方形窑室,三层为六边形砖室,叠涩出檐,四层为木制建筑六角攒尖顶式,起脊翘角,六角饰铜制响铃。二、三、四层均留有绕廊,供游人凭栏眺望,居高临下可鸟瞰远处景色。奎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其塑像右手高举一枝斗笔,左脚跷起,据说那斗笔点到谁的头上,谁就能中状元,这不仅令读书人对其顶礼膜拜,连平民百性也向其焚香叩求,以祀祷本地文人辈出,文风昌盛。 中阳楼 中阳楼,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古县城中央大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现存碑碣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时值中阳县治于此,故名。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坍塌,何时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遭雷火,清宣统元年重建。解放后,县政府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现存中阳楼保存完好。 临黄塔 临黄塔,又名释迦牟尼文佛舍利塔,也叫阿育王塔,坐落于孝义市大孝堡乡大孝堡村东。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三年,在宋仁宗庆历五年、大元元统元年、明崇祯九年和清雍正十年均进行过大的维修。现存塔为清代重建之遗存。塔因年久失修,塔壁裂缝,塔身倾斜。2004年孝义市委、市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本着“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该塔进行了维修加固。 临黄塔,高18米,坐北向南,平面八角,为八级实体楼阁式砖塔。经维修后,塔抬高了3米,底部重修了须弥座。首层塔身直径原为米,是由于后代维修时为加固塔基而修筑了支护性构架,破坏了塔原先风貌,予以清除之后,现为米。二层直径米,以上逐层收缩以至封顶。首层塔身正面设一假拱券门,其左右雕有楹联:“万道慈光吞日月,一期法雨润乾坤。”上方嵌有青石匾,上 书“临黄塔”,右上方刻有“大清雍正十年七月二十九日重建”,拱眼壁雕有“八卦图”;第二层正面雕有“释迦牟尼如来舍利支提”,拱眼壁雕有“福润四生”、“息沾九有”;第三层拱眼壁雕有“帝道遐昌”、“皇图永固”;第四层拱眼壁雕有“0常转”、“佛日增辉”。一、二层各转角斗拱下方雕有垂莲柱。 猜你喜欢: 1. 山西旅游攻略大全详解 2. 白洋淀导游词 3. 2017五一山西免费景点 4. 2017中国旅游日山西免费景点 5. 江苏冷门景点排行榜 6. 山西省著名景点导游词3篇

孝义市三皇庙;保护墓圹;新义东街战国墓;义西路东汉墓;新城三贤墓;梁家庄元墓;下吐京金墓;张家庄汉墓群;天齐庙大殿;关帝庙;龙天庙;三皇庙;永福寺;慈胜寺;报国亭;神福村观音堂木偶戏台;马术岭关帝庙影戏台;桃树沟关帝庙影戏台;下魏底龙天庙乐楼;圪卓头关帝庙乐楼;琉璃塔;临黄塔;孝义市胜溪湖森林公园在上面的景点中,(1)中阳楼位于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古城大街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之遗存。据碑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元大德七年地震坍毁,何年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1868)又遭雷火,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解放后县政府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该楼集建筑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为山西省少见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筑之一。(2)玉泉山位于孝义市城南曹溪河生态旅游开发区,沿迎宾路南行五公里即至。曾任山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誉之为“三晋名胜玉泉山”。普佛寺坐落在玉泉山上,依山势而建,寺院兴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原名静乐寺,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和扩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50余亩,有各种建筑200余间,分上、中、下三院。玉泉山上还有一座砖砌石心塔,八角形,九米多高,因形状似笔,故名“笔塔”。笔塔上细下粗,由下而上逐渐收缩。(3)三皇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距市西二环路一公里。2004年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三皇殿、耳殿、赛神戏楼及掖门,掖门东向设有砖券入庙门洞(山门),其余建筑皆塌毁无存。“三皇”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三皇庙因三皇同殿共奉于庙中,故名。

孝义市三皇庙,亦称圣祖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中。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创建年代不详,元代有之,清乾隆、道光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不同程度地扩建和修葺,现存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构,余皆清代重建。现存有三皇殿、耳殿、赛神戏楼及掖门,掖门东向设有砖券入庙门洞(山门),其余建筑皆塌毁无存。2005年,市文物局及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本着完整保护、整体维修的思路,在保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的基础上,必要时采取了一些现代材料进行修缮加固和防腐固化处理,对三皇庙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临川古戏台研究论文

中日传统剧场转台研究

车文明

内容提要     古代剧场真正的旋转舞台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日本歌舞伎剧场。宝历八年(1758年),大阪的歌舞伎艺术家并木正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旋转舞台,就是将台板锯开,在台板下安装机关,使台板本身可以旋转的构造。每当剧情、场次变化,早已在背面布置好的道具、布景、演员就旋转过来,面向观众。这是日本演剧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显示出歌舞伎写实性的表演特征。现存日本歌舞伎剧场中均设有转台。18世纪,中国清宫大戏台也有了升降、地井装置以及移动推车“车台”,表现出宫廷大戏表演中不同于写意性的写实性追求。

关键词 旋转舞台 歌舞伎 清宫大戏

虽然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剧场已经有了简易的转台与车台,但因为只是从剧本提示中推导出来,而无实物、图像佐证,使后人无法窥其全貌,[1]同时,这种舞台装置也未被西方戏剧继承下来。因此,古代剧场真正的旋转舞台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日本歌舞伎剧场。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与能乐、人形净琉璃并称日本三大国剧,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郡司正胜先生指出:“歌舞伎是作为‘能’的逆反者而诞生的。在‘能’执著于王朝趣味,追求一种民众生活外的艺术境界,渐渐脱离庶民社会之际,一种舍弃先行‘艺能’的文学趣味以及象征主义,伴随着新民众的勃兴,发自于肉体的‘艺能’诞生了。这就是歌舞伎。”[2]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种古典戏剧更受欢迎,近几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剧本和制作。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 歌舞伎剧场通常叫“芝居小屋”,“芝居”在日文中指戏剧。“芝”是草地,“居”是存在的意思。这就是说,原来古代的演剧,并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草地上进行的。在江户时代(1603-1867),将剧场或表演曲艺、杂耍的场所叫小屋,因早期建筑简陋,故名。同时,把歌舞伎演员或者剧场人员称作“小屋者”,带有轻蔑的意思。歌舞伎最初借用能舞台演出,后来逐步发展、独立,完善设备,形成如同现代剧院的歌舞伎剧场。歌舞伎舞台面积较大,平面呈长方形,面阔多在10米以上,大者达20多米,进深也在10米左右,大者达30多米。另外,还有伸入观众席间的宽1米左右的“花道”,这是其它国家所没有的。花道最初产生于贞亨年间(1684—1687),原来是观众给演员献花时用的走道,故称花道,但后来它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表演区。演员有很多戏是在花道上就开始表演的。因这里离观众距离很近,便于和观众交流,常常可以取得很好的戏剧效果。除了当作走道使用以外,还经常把它当作山峦、河流等空间使用,成为一种特殊的舞台装置。 据《歌舞伎事始》记载,正德、享保期(1711—1736)由江户剧作者中村传七发明了所谓的“盆回”,即在舞台上设置可以旋转的小台子,也叫“回道具”,[3]类似于古希腊舞台的转台。宝历八年(1758年),大阪的歌舞伎艺术家并木正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旋转舞台,就是将台板锯开,在台板下安装机关,使台板本身可以旋转的构造。每当剧情、场次变化,早已在背面布置好的道具、布景、演员就旋转过来,面向观众。这是日本演剧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晚清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在出使日本时看到的歌舞伎转台表演:“场之正面为台,场下施大转轮。转轮则前出下场,后出上场矣。场之阶下为桥(花道——引者注),亦有由阶下上场者。”[4]这就是说,歌舞伎场次的转换不像中国戏曲,主要靠演员上下场来实现,而是靠旋转舞台,轮子一转,场次转换完成。江户(今东京)在宽正五年(1793)前后,从上方(京都、大阪一带)引进了旋转舞台技术。另外,天宝年间(1830—1843),江户的“大道具方”十一代长谷川堪兵卫设计了所谓的“蛇目回”,也就是二重回,在原有的旋转舞台内另外设置一个小转台,内圈与外圈可以自由转动,在内外圈相反方向转动之际可以表现人物与场景、人物与人物的交错。以前转台直径是三“间”(约米),至此,直径扩大到五“间”(约米)。 金毘罗大芝居是日本现存比较典型的歌舞伎剧场,在香川县琴平町,原属金刀毘罗宫附属剧场,面北,朝向本殿。现存剧场已经迁到神社西面数百米处,所以剧场面东,对着神宫。大芝居始建于天保六年(1835),为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寺社歌舞伎全盖式剧场,昭和四十五年(1970)被指定为国家级重要文化财。金毘罗大芝居占地面积3079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保留了日本传统歌舞伎剧场的形式,观众席不设座椅,而是沿用坐席的样式。每格可坐二人,相邻两格之间的木条可以去掉,去掉后,两格可坐五人。整个剧场阔约12间(约26米),进深19间1尺(约41米),可以容纳观众740名;舞台对面及两侧有二层看楼。舞台面阔6间(约13米),进深约4间(约9米);舞台上手处设乐床,[5]下层高米,深米,宽米;对面下手处设“黑御帘”,[6]规模与乐床相似。回舞台直径3间4尺(约7米);花道长6间4寸5分(约13米),宽米;花道三七处设“鳖”,[7]面积×5平方尺;在花道相对位置设有假花道,除了根据剧情的需要用做舞台的延伸部分之外,在这个剧场,其主要功能是观众入场和退场的通道。舞台下面是歌舞伎专用舞台必须有的“奈落”,[8]高米,里面所有的旋转、升降设备均使用机械原理,靠人力在奈落里运转,运转时不会影响到戏剧演出。

另一实例是下谷上歌舞伎舞台,属露天剧场,位于兵库县神户市北区山田町,是下谷上天彦根神社的附属建筑,始建于天保十一年(1840)。为国家级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财。舞台在本殿之南,距本殿米。

舞台顶部采用日本传统的“入母屋造茅葺平入”手法(单檐歇山顶),由于屋顶重量较轻,所以,整个舞台只用四根角柱承重。舞台面阔米,进深米,柱高米,基高米。回舞台直径米。虽然旋转装置在舞台下面的奈落里,旋转所需动力同样是人力,但和金毘罗大芝居不同的是,它需要人在舞台上推动回舞台实现旋转。在这个回舞台周边等距离刻有一些凹洞,需要旋转的时候,相关人员就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竿插入凹洞,大家一起推动竹竿,使回舞台旋转。该舞台没有固定花道,但在舞台西北挖出一条纵向的壕沟,这条壕沟直通奈落西北面的出口,所以,它既是演员上场的通道,也是演出时临时搭建的花道下部。舞台下面的奈落同时兼作乐屋,层高米。演员在此化妆准备,演出开始的时候,演员从奈落西北的出口出去,然后上花道。

虽然歌舞伎具有程式性,表演具有夸张性,但其本质是“以华丽所制造的喜悦”。[9]所以,需要布景,需要实物道具。诚如黄遵宪所言:“场中陈列之物一一皆惟妙惟肖。即山林楼阁,亦复架木插树,以疑似之。”[10]同时,作为歌舞伎黄金时代的元禄歌舞伎时代,[11]歌舞伎具有了相当的写实主义精神,由“原来的‘物真似’提高到了具有写实性的台词剧”。[12]而作为转台前身之盆回道具恰恰出现在这个时期,理由不言而喻。回舞台的发明者是为了表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这也深刻影响了歌舞伎的内容、技巧以及导演程式。  18世纪,中国清宫大戏台也有了升降、地井装置以及移动推车“车台”。 清宫大戏楼原有5座,都是历史所无的巨构:圆明园同乐园清音阁、故宫寿安宫大戏楼、故宫宁寿宫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其中圆明园戏楼建于雍正四年至乾隆二年(1726-1737)间,[13]故宫两座建于乾隆时,颐和园戏楼建于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1-1894)。现仅存故宫畅音阁与颐和园德和园清音阁两座。它们在建筑上基本相同,坐南朝北,由戏台和扮戏楼组成,戏台三层,歇山顶,总高度21米上下。扮戏楼两层,又分南北两部,均重檐歇山顶,以勾连搭相接。通面阔、进深各三间。下层名“寿台”,故宫畅音阁通面阔米,通进深米,[14]台基高米,檐柱高米(畅音阁三层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德和园戏楼通面阔米,通进深米,[15]台基高米,总面积达276平方米,檐柱高米;圆明园同乐园清音阁通面阔米,通进深米,檐柱高米。[16]中层“禄台”檐柱轴线内面积与寿台同,被金柱间屏风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北面室外部分为表演区,仅40平米左右。上层“福台”擎檐轴线比寿台檐柱轴线内收约1米,金柱轴线面积为101平方米。

各层之间有天井相通。上层“福台”,前台是一个较小的表演区,中间台面有活动盖板。福台后台是设备层加操作层,它有天井并布满了滑轮,大绞车有9个工作位,井口一边一个,18人同时转动绞车,升降可以让演员乘云板上下。中层“禄台”用于表演的台面比一层小许多,台面几乎全部是活动盖板,演员可以从此进入夹层,再从夹层下到一层寿台。当然,前后台之间也有上下场门。禄台后台远大于前台,是升降云板通过时上下演员和装卸砌末的地方。下层“寿台”是主要表演区,在前台后部上下场门之间有一排高约米,面阔与戏台同,深约4米的固定高台,叫“寿台明阁”,也叫“仙楼”,其正面有4座木楼梯与寿台台面相通。仙楼与后台由格子门隔开,并设上下场门。寿台的后台很宽敞,两边有直通二层禄台后台的大楼梯。寿台顶部设有7个天井,表演区中间有一个大方形天井,在其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天井,同时,四角各有一个天井。天井分两类:一类是供升降机械的通道,一类是演员上下通道。三层台中间天井垂直相通(二三层位于后台)。寿台下面有地井,有固定的楼梯通向后台台面。地井中间是一个大水井,两边有两排绞车。寿台活动台板和地下层的设置,可以增加演出的变化,用机械实现地下层到一层台面的升降,也可以任意设置演员上下的通道。水井可为水法砌末表演喷水提供水源。扮戏楼高度不及戏台,但占地面积却大于戏台。,

日本歌舞伎剧场在花道靠近舞台的地方设立小型升降台,宽二尺五(约米),长五尺(月米)。也有剧场将其分割为两块,在操作之际便于一上一下的运作。升降台只能用于“忍者”(有飞檐走壁本领的奸细)、幽灵、鬼怪等非现实人物的出场与退场,因其形状如龟壳,所以被称为“鳖”。 虽然是特例,但在皇家的财力、物力支持下,清宫戏曲在戏台建筑、舞台技术、砌末布景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大发展。畅音阁大戏台的后台及地下层至今保留有不少大型砌末与装置,其中有一种大型移动平台,在长方形架子下有四个带有万向转轴的轮子,架上可立数人,经过装饰,可以作车,也可作船,由人推动在舞台上移动。对此种装置,俞健先生“暂且也称它为车台”,本文从之。[17] 这里,既有显示皇家气派的因素,也有适应宏大戏曲演出场面的需求。清宫演出人员也是相当庞大,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至四十二年(1777),南府、景山三旗学艺人等就有230名,内府三旗学艺人等有198名,经过乾隆八旬万寿庆典,到太上皇时期,外学伶人数量竟达700人左右。[18]关于清宫大戏,资料保存较为完整,相关研究也比较充分。“大戏”由词臣编写,一般多为10本,每本24出,共240出的连台大戏。著名地有《升平宝筏》、《劝善金科》、《鼎峙春秋》、《忠义璇图》、《昭代箫韶》等。而大戏楼则可以说是专门为演出连台本大戏建造的。如《昭代箫韶》卷首“凡例”要求:“剧中有上帝、神祇、仙佛及人民鬼魅,其出入上下应分福台、禄台、寿台及仙楼、天井、地井。或当从某台某门出入者,今悉斟酌分别注明。”[19]《劝善金科》卷首“凡例”云:   从来演剧,唯有上下二场门,大概从上场门上,下场门下。然有应从上场门上者,亦有应从下场门上者,且有应从上场门上,而仍从上场门下者;有从下场门上,仍应从下场门下者,今悉为注明。若夫上帝神祇、释迦仙子,不便与凡尘同门出入,且有天堂必有地狱,有正路必有旁门,人鬼之辨亦应分晰,并注明每出中。[20]   通常神仙世界的场面铺排,以中层禄台为中心,即身份最高者居禄台,其余神祇分处福、禄、寿三台与仙楼,环绕于主神周围。当不同的主神出现时,各神所处的位置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曾为清末宫官的曹心泉在回忆录中写道大戏台各种设备实用盛况:   宫中戏台,最大者三处,以热河行宫戏台为最大,其次为宁寿宫,其次为颐和园中之颐乐殿。内监称此三戏台为大爷、二爷、三爷。此三台之建筑,皆分三层,下有五口井,极为壮丽。有数本戏,非在此三戏台不能演奏者:一、《宝塔庄严》,内有一幕,从井中以铁轮绞起宝塔五座。二、《地涌金莲》,内有一幕,从井中绞上大金莲花五朵,至台上放开花瓣,内坐大佛五尊。三、《罗汉渡海》,有大砌末制成之鳌鱼,内可藏数十人,以机筒从井里吸水,由鳌鱼口中喷出。至今此巨鳌砌末,仍陈列于宁寿宫戏台上。四、《阐道除邪》,此端午应节戏也,亦从井中向台上吸水。五、《三变福禄寿》,此戏在台上分三层奏演。最初第一层为福,二层为禄,三层为寿。一变而禄居上层,寿居中层,福居下层。再变而寿居上层,福居中层,禄居下层。以上五剧,布景伟大,非此三台,不敷布置。他处戏台较小,不能演此大戏也。[21]        朝鲜燕行使朴趾源《燕岩集》中的资料,叙述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七旬万寿时,朴氏于热河行宫中亲览内廷承应戏的情形云:   八月十三日,乃皇帝万寿节,前三日后三日皆设戏。……台左右木、假山,高与阁齐,而琼树瑶林蒙络其上,剪彩为花,缀珠为果。[22]   从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演出场面之宏大、人物之众多、装扮之繁丽、变幻之巧妙,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写实砌末“车台”也常有运用,《鼎峙春秋》第八本第一出注明:“杂扮水云拥大船上。关公、周仓上船科。”[23]“水云”在船周围,是“扮水卒、持水云旗”的简写。又如《劝善金科》第六本第一出之“聚宝盆、珊瑚树、招宝幡、牟尼珠”等宝物,莫不取实物道具登场。而为呈现地狱景象,铜蛇铁犬、衣服骷髅、铁床血缸、刀山剑树等,亦均是实物。 清宫剧场是在中国传统戏台基础上形成的,来源于神庙戏台,又借鉴了当是城市戏园剧场的构造,而根据宫廷演剧以及显示皇家气派的需要创建的。无论从建筑造型还是实用功能上,都达到了中国传统戏台建筑艺术的顶峰。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戏曲表演是写意性的、虚拟性的、程式化的。清宫大戏的演出应用了许多写实的手段、写实的砌末,同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出现了参照西洋画画法,具有写实性的硬景、软景,运用了管风琴等,这是对传统戏曲表演的革新,不仅仅是夸耀皇家气势。虽然,由于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技术上的限制,此探索不可能推广到广大城乡剧场,但这毕竟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大创举。 虽然中日文化交流一直未曾中断,但直到民国时期,旋转舞台才影响到中国剧场建设。据周贻白先生介绍:“至近年,海道交通日趋发达,舞台的建筑亦渐染外来风气。如转动的舞台,本为日本舞台的特色,民国初年,上海、汉口、长沙等较大商埠均有此种仿制的转动舞台,但行之不久,即归淘汰。”[24]在西方剧场史上,升降装置经常出现,古希腊剧场也有简易的转台与车台。目前,还不知道上述东方剧场的旋转舞台与升降装置是否受到西方剧场的影响,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后记: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博士生丁曼在其导师竹本馆长以及馆内埋忠美沙小姐帮助下为我提供了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所藏江户时期有关转台与升降台的绘画图片,特此致谢!   注释:     [1]李道增著《西方戏剧•剧场史》(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2]〔日〕郡司正胜《歌舞伎入门》,李墨译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日〕郡司正胜《歌舞伎入门》第三章第90页注230“回舞台”。     [4](清)黄遵宪撰《日本国志》卷三十六“礼俗志三•乐舞”,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光绪羊城富文斋改刻本,2001年版,第377页。     [5]乐床,歌舞伎音乐伴奏者演奏的专用场所,主要是义太夫(三味线)演奏者所用,所以又叫做太夫座。     [6]黑御帘,歌舞伎特殊音效演奏者的专用场所。因为它位于“下手”处,又叫“下座”,这里演奏的音乐也叫“下座音乐”。     [7]鳖,歌舞伎舞台装置,一种升降台,多位于花道的三七处,用于幽灵、鬼怪等非现实人物出场、退场。因为其升降方式类似于鳖头的伸缩,故名。     [8]奈落,歌舞伎舞台下面的地下室,用来安置操纵舞台道具(廻舞台、鳖等)的设备。     [9]《歌舞伎入门》,第16页。     [10](清)黄遵宪撰《日本国志》卷三十六“礼俗志三•乐舞”,第377页。     [11]大致指以元禄年代(1688—1703)为中心,包括以前五年,以后十五年。参见《歌舞伎入门》第83页。     [12]《歌舞伎入门》第43页。     [13]参见翟小菊《德和园戏台研究》,《中国紫禁城研究论文集》第二辑,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166页。或曰建于乾隆初年,参见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刘敦桢文集》(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91页。     [14]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罗德胤博士测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论文《中国古戏台建筑研究》,第117页,北京:清华大学,2003年4月。另《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该词条言寿台约14米见方,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15]有研究者据光绪十六年(1890)《德和园工程做法册》之记录,断定通面阔17米,通进深16米,檐柱高米,中层宽12米,上层宽米。参见翟小菊《德和园戏台研究》,《中国紫禁城研究论文集》第二辑。     [16]罗德胤据李建芸学士论文《同乐园复原设计研究》测算,《中国古戏台建筑研究》表5-1“大戏楼戏台部分主要尺寸列表”,第117-118页。     [17]参阅俞健《清宫大戏台与舞台技术》,《艺术科技》1999年第2期。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下卷收录。     [18]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37-38页。     [19]《昭代箫韶》卷首“凡例”,《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之六,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64年版,本卷页12。     [20]《劝善金科》卷首“凡例”,《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之五,本卷页11。     [21]曹心泉口述、邵茗生笔记《前清内廷演戏回忆录》,《剧学月刊》第2卷第5期,1933年5月。     [22]朴趾源《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戏本名目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页。     [23]《鼎峙春秋》八本一出,《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之三,本卷页1。     [24]周贻白《中国剧场史》,《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481页。

浅谈古田临水宫建筑艺术与文化论文

摘要 :文章通过对福建闽东古田县临水宫的建筑艺术形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临水宫既包含了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特点,同时又融合了闽东乡土文化的基因,进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祠庙建筑形态,对闽东乡土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闽东;古田临水宫;建筑艺术;道教文化;乡土文化

近年来建筑学界对于“乡土建筑”的关注越来越多,祠庙建筑作为最能体现“乡土建筑”特质的一种建筑形态,自然是研究的重点。《左传》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祭祀礼仪根深蒂固的中国古代社会,祠庙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祠庙是汉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贤,以及供奉神灵的场所,通常采用庙堂式建筑形式。散见于广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上的祠庙建筑,因地域的区别,在建筑艺术与文化上各具特色。本文仅以福建闽东古田县临水宫为例,对其建筑艺术形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道教文化和乡土文化对临水宫建筑艺术形态的影响,进而为闽东乡土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福建闽东区主要涵盖福州、宁德两大地区。古田县为传统“福州十邑”之一,1970年被划归宁德地区。古田临水宫就坐落在古田县大桥镇中村,是祭祀道教女神陈靖姑的庙宇,也是海内外临水文化的发祥地。它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风貌主要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修建。全宫分为前后左右4殿,总占地超过8000㎡,仅主宫就有4000㎡。临水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参差错落,与群山叠嶂相互辉映,极其磅礴大气,雄伟壮观。临水宫建筑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宫内处处雕梁画栋,精美至极。古田临水宫作为闽东祠庙建筑艺术的典范,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古田 临水宫的建筑艺术形态

从艺术形态上看,建筑是由结构、造型、立面、空间、色彩以及装饰等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它受到所处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观念等条件影响,通常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功能性特征。

(一)建筑形态

1.建筑结构与构架福建闽东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潮湿多雨,常年受到台风等灾害的影响,同时它又处在我国东南地震带上,因此房屋的结构与构架显得至关重要。古田临水宫主要为土木结构,整体建筑由木构架支撑,砖土砌筑外墙围合。建筑构架设计采用闽东民居常用的“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形式,稳定性强,柱间用梁、枋相连接,再辅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撑拱、雀替等构件固定,既有装饰效果又起到加固构架的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2.屋顶构造和形式古田临水宫为重檐歇山顶,屋顶相互穿插,高低相叠,交织错落地结合在一起,起伏跌宕,像一座建在山腰的庞大宫殿,十分壮观。庙宇的屋顶体量巨大、造型独特,屋顶的飞檐呈现出极度夸张的弧形,两端翼角高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使原本宽大下压的屋顶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势,巧妙地化解了大屋顶带来的压抑感,让人在视觉空间心理上产生轻松愉悦的感受。屋顶正脊和檐角到处都是龙、凤、狮子、虎豹、大象、仙鹤等祥禽瑞兽泥塑,形象生动,姿态万千(图1)。屋面整体采用小青瓦覆盖,平缓舒展,整齐划一,随着屋顶的高低起伏,阴阳向背,产生不同形状、明暗、色彩的变化,在统一中形成了微妙的空间构成关系。

3.立面及造型要素古田临水宫的山门采用中国传统的牌坊式门楼造型(图2),气宇轩昂,意义深刻。墙脊为五山跌落式,下方用华丽的装饰边框修饰,装饰有精美道教题材的彩画和泥塑。庙门为青石门框,方正大气。左右两侧刻有一副“庙貌壮千秋鼎新有像,母仪昭百代坤厚无疆”青石雕刻对联,表达了古田人们对临水夫人陈靖姑的歌颂。庙门正上方为“敕赐临水宫”直匾,两侧为天官赐福雕刻,显示了庙宇的身份和地位。庙门两边的红墙上分别刻有一块双龙抢珠、虎豹临泉的精美浮雕,造型准确,形象逼真。临水宫山墙样式丰富,有平行跌落式、弓形、云形、鞍形等,形态各异的墙脊通过高低不同的穿插搭配,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曲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不同的造型给人或轻盈活泼、或严肃庄重、或玲珑小巧、或气宇轩昂的视觉感。这种建筑立面特征是典型的传统闽东民居的风格样式,体现出浓郁的乡土建筑文化气息和人们审美情趣。

4.建筑空间与布局从空间布局与设计上看,古田临水宫分为前后左右4殿,前殿为主殿,内设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和大殿等建筑,后为梳妆楼和三清殿,左右侧分别为婆奶殿和太保殿(图3)。不同空间功能分区明确,既是一个整体,又是独立的空间,动静分明。各殿建筑造型各异,营造出一个神圣庄严的建筑群。临水宫遵循道教宫观祠庙乾南坤北,坎离对称,尊者居中的原则而布局,坐北朝南,以纵面深、横面窄的态势将主体建筑和附体建筑有机的串联在一起,体现了以中轴线为基准,组合有序的建筑空间。古田临水宫采用“巧于因借,就地成形”的思路,巧妙地利用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建造,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特别是从建筑群整体空间角度看,其组合方式随着山势的变化,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再加上单体平面组合自由灵活,空间形式变化巧妙多样。

5.色彩构成及表现古田临水宫的建筑和装饰色彩构成及表现以红色和青灰色为主。红色作为墙体基色,象征着高贵、吉祥、喜庆;落地构件均为青灰色的花岗岩石和青石,屋面也都是青色板瓦,代表了庄严、稳重、刚毅的寓意。红色在青灰色的衬托下艳而不燥,青灰色在红色对比中沉而不闷,两者和谐统一。宫内木构件有的部分使用红色大漆髹饰,有的部分采用素髹工艺保留木头本色,还有的采用彩绘手法,彩绘色彩上多使用暗而庄重的深绿、钴蓝、孔雀蓝等颜色,避免过于富丽堂皇,追求道教自然朴素的意境,同时突出宗教建筑的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二)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装饰艺术

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所表达的装饰艺术内容和风格对于建筑形式和人文精神的表现有着巨大的影响。古田临水宫装饰上充分展现了闽东地域的文化艺术形态,采用闽东地区传统的雕刻、彩绘、泥塑、髹漆等多种工艺的手法,因地取材,因材施艺,灵活运用,技艺精湛,重点突出人文精神的传递。

1.装饰题材与文化内涵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装饰以歌颂陈靖姑信仰,体现道教思想文化为核心,通过庙宇的雕刻、壁画、泥塑等建筑装饰,形成了一种神秘、庄严的宗教氛围,也反映了古田人民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愿望追求。宫内的装饰题材主要以道家仙人、道经故事、各种神兽、仙境、法宝等为主,带有浓郁的道家神化色彩和强烈的宗教震撼力,从视觉心理上引导人们对仙界产生向往之情,进而强化了他们向道的信念;也有代表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历史典故,如“千里走单骑”“赵子龙单骑救主”等,皆在宣扬“忠、义、气、节”等伦理美德,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积极作用;还有部分是动物、植物、民间器物等图案、符号装饰,利用谐音,通过假借,表达了世人美好的愿望,体现了古田淳朴的民风民俗。

2.工艺技法与传承古田的装饰工艺世代相传,图案设计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例如当地的祠庙顶棚装饰通常设计有藻井,象征广阔的天宇,其建造和装饰及其复杂。古田临水宫共有5口藻井,以古戏台覆莲藻井最为典型(图4)。藻井层次结构采用重复着直升——里拽出跳斜升的循环变化,隔层上升缩进的建造工艺,所有构件全部采用榫卯连接,层层叠叠,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充满了节奏感。每一层都有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的精美的雕刻和彩绘作品,从下到上依次为云水纹图案侧板、装饰小斗拱、垂花额枋、花卉、神兽主题8格雕花板,顶心象征太阳,正中央是一朵覆莲雕刻,代表着圣洁光明,古田民间还传说其有“避火”的.作用,带有强烈的民俗文化色彩,是集力学、美学、工艺为一体的艺术精品。

二、古田临水宫的建筑文化

建筑是文化的具象形式,反映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种文化因素对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古田临水宫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因子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建筑形态的成因。

(一)道教文化

古田临水宫是典型的道教庙宇建筑,它的基本形制、建筑特征、装饰艺术以及审美风貌都是由道教文化自身的特质所决定的,通过建筑的形态具象化地传达着道教哲学思想、审美特征以及价值观念,从而体现出宗教庄严神秘的文化气息。临水宫地处偏远的山区,背山面水,山林清幽,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的道教哲学,承载了道教远离尘俗、得道成仙的信仰追求。宫中随处可见的道家题材建筑装饰,共同营造出一个自然清净、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同时,临水宫作为一种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道教文化载体,它又不能完全脱离世俗生活。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谋求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好得吸引和教化信众,在建筑和装饰的表现形式上将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即强调传统道德观,又迎合百姓心理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显示出道教文化“入世”的一面。

(二)乡土文化

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血缘与地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形成了地域性的民间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乡土文化,同时构筑了以乡土文化为背景的建筑空间。乡土建筑既是一个物质实体,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深深地融入了当地资源、文脉和生活,是乡风、乡俗、乡情的物化与凝固。古田县地处闽东山区,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制约,使之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无论四时节气、逢年过节,还是姑娘出嫁、成人礼仪、孩子出生等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千百年来这种朴素的民间习俗代代相传。尤其是陈靖姑信仰,承载着农耕社会中的许多生产习俗活动,形成了闽东地区一种影响广泛、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信仰。临水宫植根于这样土壤中,逐步形成了建筑、装饰等有形文化与神话、祭祀、民俗等无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百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礼制文化

《论语为政》中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作为弘扬礼制精神的祠庙建筑就是为了维护这种制度和道德人伦秩序所建造的,具有严格的等级性。至唐起,历朝历代对临水夫人陈靖姑的敕封多达数十次至多,陈靖姑也从民间神灵成为钦定神明、护国之神,其影响力非常大,尤其是清道光、咸丰两代皇帝敕封陈靖姑为“陈太后”“顺天圣母”之后,临水宫成为帝王的宫庙,在建筑礼制等级上达到空前的高度。为了突出高贵的地位,临水宫建筑形态参照中国唐代皇家宫殿建筑的风格、格局进行建造,高大威严、雍容华贵,并且大量采用龙的造型图案装饰,体现了皇家宫庙至高无上的气势。临水宫除供奉陈靖姑外,还供奉着林九娘、李三娘、杨太保等各路神仙,神仙等级和地位也是参照传统宗法等级制度进行划定,神祀所安排位置的非常讲究,对建筑整体布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结语

古田临水宫是闽东祠庙建筑文化的标志,是多种建筑与装饰艺术风格的综合性创造,是中国道教文化与地域性乡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一种祠庙建筑形态。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艺术与文化离不开闽东地域这块土壤,它是闽东乡土建筑历史的见证,凝聚了闽东乡土文化的精华,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对临水宫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在它已然成为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文化遗产,我们要时刻抱着“尊重历史、留住历史、研究历史”的态度去珍惜对待它。

参考文献:

[1]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8.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9.

[3]耿纪朋,郑小红.道教建筑——宫观祠庙的文化内涵考略[J].中华民居,2014(7):153.

[4]陈晶.古田县临水宫建筑群的设计思想与空间格局[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2):81-84.

[5]罗明,柳肃.湖南省文庙建筑装饰艺术探析[J].装饰,2012(4):137.

[6]李梦雷,李晓峰.社会学视域中的乡土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3(4):50.

[7]郭武.“‘出世’与‘入世’:道教的社会角色略论”[J].宗教学研究,2014(4):17.

[8]杨新磊,高贺胜.试论乡土建筑作为文化寻根的重要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9-60.

[9]冷先平.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的文化资本属性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3):90-92.

无语了,不是口头文化么?为什么打开却是这个??!

东方民间艺术之宫――佛山祖庙佛山市张槎中学 初一(1)班 杨凤欣在佛山众多旅游景点之中,我觉得祖庙算是历史悠久,风景怡人的好景区了.祖庙在佛山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没有到过 庙就没有到过佛山.今天,我真有幸能到祖庙去参观参观.旅途之际,我一直怀着兴奋而急迫的心情,根本无心去欣赏窗边的美景,因为我整个人都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你们知道祖庙为什叫'祖庙'呢 "老师刚一到目的地叫问我们了.他们七嘴八舌的乱说一通.可我却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祖庙正门,"真宏伟!"我不禁脱口而出."其实很简单,因为居佛山诸庙之首,故称祖庙.你们现在明了吧!""哦!原来如此!"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接着老师又领着我们一起走进那令人向往的祖庙了."祖庙始件建于北宋元丰年,即1078―1085年间.原……"导游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们便陆续来到了万福台的正前方,同学们顿时口瞪木呆.因为这实在是太金碧辉煌了.只见台前有宽阔的石铺场地.东西两侧有两层式长廊,这都是供民众和乡绅富户观剧之用的.据我所知,万福台始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是华南地区最古老和保存最好的古戏台.导游又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说了起来:"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听得很入神.原来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我的心头不禁这样想:"曾有多少戏班在这演出过,曾有多少辉煌的表演在这诞生......"我在导游那儿听说: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 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这时我更领略到万福台的重要地位.不一会儿,老师才"开金口":"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只见她望了望我们,有说道:"现在你们清楚,了解了吧 ""了解了!!"我们都点头回答着.接着,我们又不停脚步地观赏了气宇轩昂的灵应牌楼,碧水涟涟的锦香池,苍老而富丽的灵应祠……不过庙内的建筑最使我叹为观止.尤其是那装饰工艺精巧华丽,一点也不俗气,更让我神游其中.祖庙,你令我领略到你的风采,留给我难以忘怀的回忆!

古代戏曲研究论文范文

如果楼主觉得多,可以自己删。戏剧起源关于戏剧起源,有九种说法。在此,我们只详细讨论各种关于戏剧起源的歌舞说的观点。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三种:(1)宫廷乐舞说,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刘始培在《原戏》中根据古代乐舞多有妆扮人物之事实,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则固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常任侠在《在国原始的音乐舞蹈与戏剧》中,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原始音乐舞蹈的戏剧因素后认为“原始社会中的简单的音乐舞蹈,便是后来做成完美戏剧的前躯”。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将中国戏剧的最早源头溯至“周秦的乐舞”。(2)上古歌舞说,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所谓百兽率舞,并不是像后来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样,说是在圣人当世连百兽都来朝拜舞蹈了,这种舞是用石相击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秦的,那时连鼓也没有,可见是很原始的。到后来才有了鼓,所谓“鼓之舞之,”这就进一步了。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回来之后的一种庆祝仪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是战国时代关于古代乐舞的一种传说。可以透过这段歌舞的描写看出一幅原始猎人在山林中打猎的景象:“一面呼啸,一面打着、各种陶器、石器发响去恐吓野兽,于是野兽们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终于落网了,这位原始时代的艺术家“质”(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全体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实际来创造了狩猎舞,这时所谓的“百兽”实际是人披兽皮而“舞”的场景,不过是对于狩猎生活的愉快和兴奋的回忆罢了。当然,这时的场景都是已经艺术化了,音乐、舞蹈都是已经节奏化了的,这种舞蹈带着浓厚的仪式性,它是响氏族的保护神或始祖祈祷,以求这次出去打猎获得丰收,或者是打猎回来为了酬谢神祗而举行的。但不管它是什么仪式,也不管它披着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实际意义,乃是一种对于劳动的演习、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了猎人们的熟练程度,而且也培养了年轻的猎人,《书经.舜典》中有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胄子”的注解是贵族子弟,但原始社会没有贵族,恐怕就是年轻武士了,用乐舞去教年轻武士,不是锻炼他们又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内容就是原始人狩猎动作的模仿。既然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这也就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表演了。原始的舞蹈总是和歌相伴的,他们决不是闷声不响地跳,而是一面跳一面欢呼歌唱。《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阕。”略可想见当时的情形。 在原始社会,歌舞不止狩猎舞一种,还有战争舞,它的性质和狩猎舞是差不多的,到了进入农耕时代,又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农事的祭典,如“蜡”如“雩”。蜡是在年终时,为了酬谢与农事有关的八位神灵而举行的。在这一天,公社的成员是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唱歌跳舞的。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春秋时代。《孔子家语.观乡》说:“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劳动农民一年辛苦后的欢乐。相传“蜡”是伊耆氏所首创,一说伊耆氏就是神农氏足见这是与农业发达时期密切相连的风俗。“雩”是天旱求雨的祭祀。《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记》的记载虽然是奴隶社会的事,但显然是原始时代的遗留下来的风俗,除此之外,在原始公社的许多节日也举行舞蹈。例如男女相爱,也有一个节日,大家会合在一起来唱歌跳舞。这个节日在汉民族就是祭祀氏族女始祖的日子,所跳的舞据说就叫做“万舞”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所谓“跳月”“摇马郎”“歌墟”等可能就是这种节日遗留下来的形态。原始歌舞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全民性。到了奴隶社会,有了阶级,在艺术上的情况也就起了变化,这时祭祀仪式已经不复是全民性的节日歌舞,它成了只是奴隶主贵族所专有的了,第一个把天下传给自己儿子的禹,当他治水成功,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之后,立刻“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见《吕氏春秋.古乐》这里的乐舞已经开始失去全民的意义,而成为夸耀个人功绩的手段了,禹的儿子启也学习他这一手,用歌舞来夸耀,并装点自己的威严。据传说他三次上天,从天上偷来了《九招》(即《九韶》)歌舞,在“大穆之野”举行表演。从此以后,奴隶主贵族们便把本是属于全民的歌舞拿来歌颂自己的功德,《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而《大武》之舞却又是歌颂周武王和周公灭商及平定奴隶叛乱的武功的,这是所谓“武舞”它是手执盾牌和武器而舞蹈的,还有歌颂周朝统治者治国如何有秩序、如何天下太平的《韶舞》,这就是称为“文舞”。现从《史记.乐书》中引一段关于《大武》之舞的记载如下: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子曰:“……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狭。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 而进,事蚤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志也。”从这段对于《大武》之舞的解释来看,他包涵着一段故事的内容,舞虽不足以表现它的内容,但演故事的倾向却也存在了。(3)西域歌舞说,陈村、霍旭初《论西域歌舞戏》中指出:汉唐间,随东西方交通之开拓、经济文化交流之频繁,西域文化艺术的一支——歌舞戏,逐步传入中原,成为我国戏剧的重要源流之一。无论汉代的百戏,唐代的乐舞,西域成分都占相当比重,尤其在唐代,戏剧的因素渗入乐舞之中,西域歌舞戏与中原传统戏剧的融合,不仅出现了唐代兴盛的歌舞戏品种,并对后世的戏剧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任半塘先生指出:唐代歌舞戏“纵面承接汉晋南北朝之渊源,横面彩纳西域歌舞戏之情调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许地山先生就阐述了六朝时候西域诸如龟兹,康国等及伊斯兰或印度乐舞的东来,有“杂戏”也进入中土的见解。关于唐代歌舞戏,《旧唐书.音乐志》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垒子等戏。任半塘先生认为凡唐人“俳优歌舞杂奏”皆为歌舞戏。他在《唐戏弄》第二章《歌舞戏总》中还指出:“一旦内容有故,或技艺涉说白,虽记载简略,表现模糊。亦非认为歌舞戏不可。”属西域歌舞戏者,《旧唐书》中仅举“拨、头”一戏,曰“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任半塘考歌舞戏,涉受西域影响的戏剧很多,明确指出为西域歌舞戏“剧录”者有“西凉伎”、“苏莫遮”、“舍利弗”等,属“戏体”者有“钵头”、“弄婆罗门”等。“苏莫遮”是西域歌舞戏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目,对苏莫遮的记载,以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四十一为详细:苏莫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以泥水沾沥行人,或持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苏莫遮,又称泼寒胡戏,从文献上看,苏莫遮在中原,大都是供统治者娱乐的,自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到唐玄宗开元元看130多年,常列为宫廷内玩赏的节目,这自然要经过无数次的改造,并随政治风云而变易。在这里叙述了歌舞说的观点,希望关于戏剧起源有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

(一)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二)璀璨的中华文化——戏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三)现代人对戏曲的态度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提出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得看你要从什么角度来写了。不过,我个人觉得,一般如果是那种老师要求大家写的作文,比如说像考场作文或者是像语文书上要求的作文题那样的普通的作文的话,要写戏曲方面内容的,一般就写你喜欢什么戏曲、然后为什么喜欢、它给你的感觉好在哪里等等;或者是像回忆的那种,比如说写自己小时候在农村和大人去看草台班子,然后后来长大了到城市读书了就渐渐远离了戏曲,某次偶然的机缘让你又听到或者看到了一小段戏曲,于是从前的许多美好回忆纷涌而至等等;或者,可以说自己喜欢戏曲,比如说京剧如何、像什么(你可以把它比喻成某个事物),昆曲如何,越剧如何等等,就形成有点像排比段那样的形式的,就跟那种文化作文比如用古诗词的句子来作为文章一段的开头来引出下文那样相似的写法;或者,可以说戏曲的妆你觉得如何如何好看、写意,戏曲的词如何你觉得如何好、文学性如何(这个就有点像古诗词那样的了),戏曲的程式、表演方法你觉得如何给你一种想像等等,可写的不少。但是这样普通的作文,我个人是觉得不建议去写一些比较在一般人不看戏的人看来比较深奥(尽管你自己可能觉得很浅显)的东西,比如去讨论某个流派的唱腔的异同、表演的不同等等,因为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而且,不大适合这种作文的形式。因为,这种普通的老师布置的作文,主要看的对象是老师而不是戏迷。如果你的老师正好是个戏迷或许还好可以看懂,但是,还是不大适合去写这种内容,所以,我个人是不大建议。如果是写论文那种形式的作文的话,那倒可以来谈一谈关于某个剧种的表演、流派等等这些东西,或者,说一说某个剧种的起源、发源地等。这也有区分,如果你是学那种和艺术、戏曲那些有关的东西的话,可以深谈;如果是普通的学生,比如说高中生(因为有的高中现在不是新课改有研究性学习的嘛~)的研究性学习的论文的话,那就浅谈一下就差不多了。而且,如果是后者的话,差不多讲讲也就是了,不需要太深入的,一般来说,字数和内容要求达到了,老师不会怎么去看的,如果里面个别有错的,也就交上去就是了,一般不会再有什么下文的。我不知道你们那边是怎么样的,反正我们这里是这样的。当然,如果是普通作文的话,现在一般写戏曲方面的还不是很多,有学生写的话会给老师一种新颖的感觉,而且,用的例子不容易和别人的撞上,这样的作文如果写好的话,用作文书上那作文后面的评论,就是一句“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文学功底很深厚,而且对中国传统文艺有一定的研究”(虽然这话说跟没说差不多)~个人感觉这样的作文应该也可以算是文化作文的一种吧,写好的话得分应该会比较不错的。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明代皇陵制度研究论文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建元洪武(1368),到崇祯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时间277年,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外,其余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太祖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称孝陵;景帝朱祁钰,因英宗复辟遇害,初以王礼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间恢复帝号,又将王坟稍扩其制,改为帝陵,世称景泰帝陵。其余的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县境的天寿山一带,通称明十三陵。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凤阳原墓建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懿祖恒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遂就江苏盱眙熙祖原葬处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朱佑杬,原为兴献王,朱厚熜入继大统后,追尊其父为睿宗献皇帝,将湖北钟祥原王坟扩建为显陵。明显陵保护范围:东、西、北三面以外罗城为起点向外延伸150米,南面以山曲碑为起点向外延伸300米。建设控制地带(即缓冲区):东西两面经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500米,南、北两面以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600米和550米。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过多次重创,尤其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国藩奉诏祭陵,才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那块「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还看得到一道补过的裂痕。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方城的后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整个陵园明朝时曾种植松树十万株,放养悬挂银牌的长生鹿一千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损失净尽了。至今明孝陵从未被盗过。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明孝陵原有红墙周长公里。自下马坊至宝顶,绵延十数里,布局宏伟,规制严谨。自前至后有下马坊、神烈山碑、崇祯时期立禁约碑、大金门、碑亭、渡嵛桥、神道石刻、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殿门、孝陵殿、宝城明楼、崇丘。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 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明显陵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慈孝献皇后蒋氏的合葬墓,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中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明显陵的建筑格局,从整体看,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分内外围城,外围城高6米,宽米,长3500余米,红墙黄瓦,随山势起伏,雄伟壮观。外围城南端为两重陵门,称新、旧红门。红门内似如游龙的神道连陵寝,神道两侧建有龙凤门,石雕文武臣、将军、立马、臣马、麒麟、像、骆驼、狮子、獬豸、华表、御碑亭及龙行神道,九曲河蜿蜒其间,其上架有五道汉字白玉石拱桥。内围城建有棱恩门、棱恩大殿、陵恩门、明楼、茔城、瑶台等,建筑宏大,雄伟壮观。特别是呈“8”字形的两大茔城,两座隐密的地下玄宫由瑶台相连,神秘莫测,隐藏着一段动人心魄的宫庭历史。外围城外,原建有陵卫、更铺、军户、礼生乐户等。明显陵布局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精美绝伦。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共47年,其围陵面积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长3600余米,墙高6米,墙体厚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逻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棱思殿、陵恩门、神厨、神库、陵户、军户、神宫监、功德碑楼、新红门、旧红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殿宇楼台龙飞凤舞,工艺浮雕美绝伦、一陵双冢举世罕见,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显陵的墓主朱佑杬生前为兴献王,死后葬于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慈寿皇太后与首辅大学士杨廷和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后朱厚熜为自立体系,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戎边、革职等官员达115余人,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大礼仪”之争。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显陵以其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地下宝藏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而受到国家文物专家的高度重视,八八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九年三月国家文物局又将其作为明代唯一的一座帝陵,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已投票通过,将我国湖北钟祥市的明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0年明显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联合国专家让.路易.卢森先生视察显陵后感到十分惊讶,将显陵称之为“神奇的明显陵”,对至今已历时115年仍保持完好的外逻城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同时对显陵的保护维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显陵的建造是明嘉靖初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礼议”的产物。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没有子嗣,慈寿皇太后和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决定遵奉“兄终弟及”祖训,在他们炮制的武宗遗诏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武宗年间,大学士杨廷和曾帮武宗起草的遗诏,这时却被朱厚熜利用,成为迫使杨廷和改变立场的利器。 因为遗诏的内容是以武宗的语气表示:“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其中,“嗣皇帝位”四字最为关键。朱厚熜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杨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礼部的方案(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但未行,最后是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当天中午,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诏书曰:“奉皇兄遗命入奉宗祧”。以第二年年为嘉靖元年(未采纳群臣拟定的“绍治”年号),是为明世宗。按照封建主义的伦理,朱厚熜应过继给孝宗皇帝做儿子。但世宗为自立体系,效仿朱元璋迫尊四世先祖为皇帝的例子,追尊死去的父亲为皇帝。此举引起朝臣激烈反对,礼部尚书毛澄,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大会公卿召集言官,六十余人联名上疏,极力反对。而以张聪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则阿谀世宗,提出“继统不继嗣”,双方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争论。1524年(嘉靖三年)朱厚熜敕渝礼部“今加称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反对派见此“大集群臣九卿23人,翰林21人,给事中、御史、诸司郎官及吏部、户 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大理寺属及大学士毛纪、石瑶等200余人,相继跪在左顺门,自早至午”。世宗数次命司礼监传其手偷,令群臣退去,可是群臣依然“伏地如故”,进行抗议。世宗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世宗屈服。杨慎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朱厚熜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七月十六日,朱厚熜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朱厚熜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告终,到了九月,世宗更定大礼,改称孝宗为皇伯考,生父为皇考,并编纂《大礼集议》和《明伦大典》。嘉靖十七年,朱厚熜给明太宗上尊号为“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父亲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神主升袝太庙,大礼议事件至此最终结束。显陵是18座明陵中第12座帝陵,建筑时序属于中期,在明代帝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意义。 月芽城制度 月芽城是方城与宝顶之间的一个月芽形小院,俗称哑吧院。月芽城是供皇帝行覆土礼而设置的。每年清明节,皇帝要在此向宝顶培置13担净洁的黄土。月芽城制度由孝陵开始,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及显陵一直沿用。 前朝后寝制度 明代帝陵是按前朝后寝的制式而布局,前朝即棱恩门、棱恩殿和左右配殿等组成;后寝即方城、明楼、圣号碑、宝城、宝顶及地下玄宫等组成。前一部分是举行日常祭祀的活动中心,棱恩殿中设有三间暖阁,中间放有神寝即皇帝、皇后的神主牌位;后一部分即墓主人棺椁安寝之所。原则上只有皇帝才能进入这一区域。这一制度为显陵所继承。“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明世宗崇信道教,显陵在继承“天寿山七陵之制”的基础上,又出现一些新的建置。 新旧宝城与瑶台 在明代帝陵中,显陵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变化的出现与墓主人的身份变化密切相关。前宝城建于1520年(正德十五年),是墓主人为藩王时按其规制所建造的亲王坟。后一宝城建于1539年(嘉靖十八年),是墓主人被迫尊为皇帝后所建造的宝城,两座宝城之间以瑶台相连,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独特的排水系统 显陵以一条弯曲的九曲河,将松林山主脉(祖山)流下的水,巧妙地从陵区排除。九曲河上按地势高低设有聚水泄洪的堤坝,分区段保留了明净的水面,净化了陵区的环境。虽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视陵区的排水、泄洪,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河,然而显陵御河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系风水理论之完美,与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显陵的前后宝城各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将宝城上的水直接排向城外。此前,天寿山七陵宝城是向内排水的,其后修建的永陵、定陵继承了显陵这一排水方式。龙形神道的做法,显陵中轴线上修建有一条弯曲如龙形的神道,其做法是中间铺石板,两侧镶嵌鹅卵石,外边以牙子石修束,俗称龙鳞道,也为明代其他陵寝神路所无。外罗城前端因池塘和东南砂山影响,依山就水建造歇山顶宫门一座,名新红门,面 阔18.5米,进深8米,有券门三洞。门前有下马碑两座,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新红门右侧依原有天然池塘建有外明塘,外明塘后为三道御桥。过御桥为正红门,正红门红墙黄瓦,歇山顶式,面阔18米,进深7.8米,有券门三洞。进正红门神道正中毫立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3米,占地334平方米,汉白玉台基,下设石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睿功圣德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三座。 过桥便是陵区最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为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有云龙纹浮雕望柱头。望柱后排列着石像生群、计有狮子、懈貂、卧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各一对;武将二对,文臣、勋臣各一对,造型生动,排列有序。其后为龙风门,作为石像生的依托,龙风门设计十分精巧,为六柱三门四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出云版,上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吼、正身立火焰宝珠,石墩,坊身仿木作设额枋、花板、抱框,上额枋设有门簪,方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整个龙凤门不仅洁白耀眼而且金碧辉煌。

明朝陵墓特征:

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较以前历代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的明代诸皇帝的陵墓区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寿山,统称为“明十三陵”。

明代前期,由于皇权专制,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就严禁后妃参政,这个政治特点在葬制上也有所体现。在明英宗以前,除皇后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宫妃大多殉葬而死。据史书记载,在宣宗的嫔妃殉葬的队伍中,有一名宫廷女官叫郭爱,擅长诗文,入宫才二十天就被迫去殉葬。

据《李朝实录》记载:殉葬的那一天,殉者先要赴宴,宫内摆设宴席,这时哭声震天,她们被迫站在小木床上,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脖子上,活活吊死,惨不忍睹。明朝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一直到明英宗后才被废除。

明代对陵寝的保护,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制度化。比如,图谋要毁山陵的,以“大逆”罪论,不分主谋从谋一律凌迟处死;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等东西一律斩首;山陵内盗砍树木的斩首,家属发配边军。另外,明代专门设有神宫临军,专门掌管陵寝保卫。还设有一卫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真可谓壁垒森严。

扩展资料:

明朝陵墓代表——中都皇陵特点:

中都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安徽凤阳县明中都城西南方向。陵冢高大雄伟,登上陵顶环顾四方,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流去,东西二隅地势逐渐内底。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犹如仰卧在巨大的躺椅之中。

皇陵陵园前的神道石像雕体形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细细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石马是群雕中的佳作,石马背负锦鞍,昂首嘶鸣,鬃毛披动,形态逼真。据说,南来北往的马匹,远远望去总是挣脱缰绳跑到石马前欢跳,这真是可谓以假乱真!可见雕刻技巧之高超了。

陵园里的石碑仅剩下“皇陵碑”和“无字碑”两通,都是龙首龟跌,气势壮观。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叙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以及参加起义军、东渡大江、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无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语词表达。今碑以断为三截。

明中都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续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都皇陵

百度百科-陵墓

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与无梁殿相似。数室相互贯通,形成一组华丽的地下宫殿。陵墓建筑并非是单一的建筑体,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已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炉,成为反映古代先民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古代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袄教、景教、摩尼教等,其中以佛教最为兴盛,道教、伊斯兰教次之。现存的宗教建筑无论是数量、技术或者艺术质量,都在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建筑艺术各方面的伟大成就。

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

(一)“前朝后寝”规制,反映了皇权的绝对权威,皇帝生前死后都应有同样的规格生活。

(二)严厉的“下马碑”和禁止出入禁约,反映了皇权的不可侵犯,君臣规矩不许逾越。

(三)十三陵主神道上石兽、文武百官石像为死后的皇帝服役侍立,反映皇权无比威严。

(四)火焰牌楼等神化建筑,象征死去的皇帝威焰仍然冲天,神圣不可侵犯。

扩展资料:

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皇陵

明代陵墓形式,不管是皇陵还是王陵都为中轴对称,就是有一条贯穿中轴,从最外的牌楼开始,直通到五供台的一条甬道。一般是从石坊、牌楼进入甬道,穿过翁仲石兽,过升仙桥到城门,从城门进去再到棱恩门,经过广场到棱恩殿,殿后过一道牌坊进入主陵区,主陵区首先是五供,之后是供品石台,再后是神道碑,碑后面看到的就是宝顶(墓穴封土),在神道碑和宝顶之间有墓门,从墓门进去就是倾斜向下的墓道台阶,最下段通前墓室,前墓室是下葬时举行仪式和祭祠的地方,前墓室与墓道用金刚墙隔断,但是如定陵已打开,进入前墓室的墓门上有翘角飞檐,通常前墓室两侧有随葬品室,后侧为后墓室,后墓室后部有石台,即棺床,是放棺椁用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