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了望视野海外专刊编辑部主编

发布时间:

了望视野海外专刊编辑部主编

斋号趣谈·陈迟

陈迟 (1926~ ),江西九江人。记者、作家。自1945年至1949年春,曾在江西和上海六家报社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当天起,历任 《解放日报》 社记者、编辑、评论员,《经济专刊》 主编、部主任、副总编辑、编委会顾问,《新闻日报》社与新华社上海分社编委、《经济问题》 专刊主编。曾任上海科技大学新闻与人文科学系主任、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第九届人大代表。现为 《上海新闻志》 副主编,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客座教授,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少年子弟江湖志》《老紫藤的心事》 等,传略入编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名录》《世界华人文艺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 《中外名人辞典》《上海新闻志》 等书。

主要书斋号有: 未卜居。

“未卜居” 典出 《楚辞· 卜居》。古人用火灼龟甲,从那灼开的裂纹以推测行事的吉凶,这便叫卜。卜是占卜,居是居住。卜居就是择地而居,延伸开去,也就是卜问所以自处之道。当年屈原对楚国竭智尽忠,结果却 “蔽障于谗”,感到 “心烦意乱,不知所从”,于是去见太卜,请他占卜解惑。然而,太卜老老实实承认: “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既然问卜不能决疑,那又何必问卜。因此,陈迟遂题书斋为 “未卜居”,即以表示不曾问卜,不必问卜,也不想问卜的意思。

陈迟在书斋中 栾吟之摄

陈迟曾写过一篇 《未卜居答问》,详细回答了斋号的来历。他很赞赏李商隐《马嵬二首》中“他生未卜此生休”这一句。既然“他生未卜”,谁又能知晓再一次生命将是什么样子。友人相问 “他生未卜此生休”,是否有点消极了? 陈迟笑道: “我觉得,‘他生未卜此生休’ 不但不是一种消极态度,而且是一个充满唯物主义精神的积极命题。” 他说,唯物主义不信宿命,不信轮回,哪有什么 “他生” 即 “来生” 可言,当然就更谈不上可未卜先知了。“他生未卜”,岂不正是一个科学的结论么?至于 “此生休” 的 “休”字,既有休息、休养,也有休止、罢休之意。“离休”、“退休”、“病休”、“轮休”,不都是有个 “休” 字? 就一个人而言,到了七老八十或者更大一点年纪,生命就快要走到尽头,好像一支乐曲,就要唱到休止符了。因此,“此生休” 也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一个科学的结论。

未卜居主人

未卜居

未卜居 张成之题

黄敏强是现在公信宝的创始人兼CEO,黄敏强大学专业是计算机技术和科学,之后修了MBA的课程,2008年开始在浙大网新工作,从工程师开始做到其中一家子公司的技术副总,经历过每一个技术男的岗位,包括开发、管理、产品、测试、架构师等,当时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黄敏强也是国内最早的政府数据交换项目(杭州市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开发者之一。后来在2012接触了比特币,2013年开始投资加密货币,2014年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做过2年多理财、贷款、大数据征信,在一家上市公司(汉鼎宇佑)担任CTO和互金公司的CEO。

徐志摩(1896-1931年),初名�森,谱名章�,后改名志摩,历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授。历任《晨报副镌文学刊》、《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 他著作颇丰,一生创作出版的作品有:诗集4部,散文集4部,小说集1部,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其诗文多发表在《友声》(杭州一中校刊)、《努力周报》、《改造月刊》、《晨报副镌文学刊》、《语丝周刊》、《南开月刊》、《小说月报》、《时事新报·学灯》、《现代评论》、《新月月刊》、《独立评论》、《人间世月刊》等杂志上。 徐志摩12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一个富商家庭。硖石镇传说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游览到此而取的地名。此地风光秀丽,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父亲徐申如,是商会会长;母亲钱氏。 1900年,4岁。入家塾读书。从师孙荫轩。徐志摩自幼聪明超侪,断定行程远大。 1901年,5岁。读家塾。复从师查桐珍。 1907年,11岁。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仲梧。 1909年,13岁。冬,毕业于硖石开智学堂。屡次从师,古文基石坚固,奠定基础。 1910年,14岁。春,入杭州府中学读书,成绩居榜首,任级长。任课教师有张献之、刘子庚、陈柏园、马保罗、钟郁云;同学有董任坚、郁达夫、姜立夫、郑午昌。 1912年,16岁。秋,革命事起,杭州府中学停办,休学在家,俟机复办。 1913年,17岁。7月,杭州府中学复办,改名为杭州第一中学,复入校读书。并在校刊《友声》第1期,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 1914年,18岁。5月,在《友声》第2期上发表《镭锭与地球之历史》,对天文产生浓厚兴趣。 1915年,19岁。夏,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暑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10月29日,与张幼仪结婚。 1916年,20岁。春,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秋,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的预科学习。 1917年,21岁。秋,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他转入北京大学法科学习。 1918年,22岁。6月,从师梁启超;7月,离开北京大学;8月,从上海启行赴美留学;9月,入美国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1919年,23岁。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得一等荣誉奖;9月,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政治。 1920年,24岁。9月,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与文学家威尔斯交往最密,开始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冬,张幼仪到伦敦。 1921年,25岁。是年,在英国认识狄更生、林徽因。春,经狄更生介绍,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 4月15日,发表论文《爱因斯坦相对论》(《改造》第3卷第8期);6月15日,发表论文《罗素游俄记书后》和《评韦尔斯之游俄记》(《改造》第3卷第10期)。秋,送张幼仪赴德求学,居柏林。即返伦敦。 1922年,26岁。1月31日,徐志摩最早译作《葛露水》。3月,在德国与张幼仪离婚。7月,在伦敦会见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儿,并与她交谈苏联文学和近几年中国文艺运动的趋向。交谈中她给徐志摩留下深刻的印象。10月15日,从英国返回中国。12月17日,发表诗《归国杂题(马赛)》(《努力周报》第33期);12月24日,发表诗《归国杂题(地中海)》(《努力周报》第34期)。 1923年,27岁。1月9日,年仅34岁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儿逝世,徐志摩作诗《哀曼殊斐儿》(《努力周报》第44期);1月28日,发表论文《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以及发表诗《北方的冬天是冬天》和《希望的埋葬》(《努力周报》第39期)。2月4日,发表诗《情死》(《努力周报》第40期)。3月10日,发表诗《听槐阁之讷乐剧》(《时事新报·学灯》5卷3册8号);3月12日,发表诗《康桥再会罢》(《时事新报·学灯》5卷3册11号)。4月28日,发表《泰山日出》(《南开半月刊》第1期)。5月,译作《涡提孩》(戈塞著),由中华书局出版;5月10日,发表《曼殊裴儿》及译作《一个理想的家庭》(《小说月报》14卷5期)。 1924年,28岁。是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在北京与陆小曼相识。徐志摩居松坡图书馆。(逝世后将藏书全部捐赠松坡图书馆)。4月12日,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到上海,徐志摩代表北方学界前往欢迎,并担任翻译工作;泰戈尔登台演说由林徽因搀扶。4月23日,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到达北京,在去京途中,泰戈尔在南京和济南演讲,均由徐志摩负责翻译。5月8日,为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演出泰戈尔的戏剧《契忒拉》,林徽因扮演公主契忒拉,徐志摩扮演爱神。6月,随泰戈尔赴日。12月1日,发表波特莱尔的译诗《死尸》(《语丝》第3期)。 1925年,29岁。1月17日,发表诗《雪花的快乐》(《现代评论》1卷6期)。3月10日,出国,经苏联抵德国,随后旅行意大利、法国等,遍谒名人坟墓。8月,回国。9月,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由中华书局出版(1928年新月书店再版),此书确立徐志摩在中国新诗坛上的显赫位置。10月1日,任《晨报》副刊编辑。 1926年,30岁。是年,应光华大学聘请,担任翻译、英文小说派别等课教授,兼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4月1日,《晨报》副刊《诗镌》创刊,任主编。6月,第一部散文集《落叶》由北新书局出版。10月3日,与陆小曼结婚。年底到上海。 1927年,31岁。4月,译作集《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由北新书局出版。春,与胡适、邵洵美、潘光旦、闻一多、余上沅等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派成员的著作,也出版过一些进步作家的作品。6月,译作《赣第德》(〔法〕凡尔泰)由北新书局出版。8月,译作《玛丽玛丽》(〔英〕占姆士司芬;与沈性仁合译)和第三部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均由新月书店出版。9月,第二部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10月10日,发表《柴霍甫的零简—给高尔基》(《小说月报》17卷10号)。冬,筹办《新月》月刊,拟任主编。 1928年,32岁。是年,仍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授课。月10日,徐志摩与闻一多、饶孟侃、叶公超等创办编辑《新月》月刊。在创刊号上,徐志摩发表《新月的态度》。后期主要由胡适、梁实秋、罗隆基、叶公超等参加主编。4月10日,发表与陆小曼合著的五幕剧《卞昆冈》(《新月》月刊1卷2期);5月10日,发表《卞昆冈》(续)(《新月》月刊1卷3期)。秋,出国,经印度至英国,年底返回。第二部散文集《自剖》由新月书店出版。 1929年,33岁。 上半年,在上海光华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英文系任教。辞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授之职,应中华书局之聘,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之职。1月19日,梁启超在北平逝世,徐志摩积极参加梁启超的悼念活动。12月,徐志摩主编的“新文学丛书”开始出版。 1930年,34岁。上半年,仍在上海光华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授,并任中英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兼中华书局和大东书局的编辑。4月,小说集《轮盘》由中华书局出版。5月,在上海主持召开“笔会”的“中国分会”筹备会,有胡适、蔡元培等人参加。冬,光华大学闹风潮,徐志摩就离开了光华大学。 1931年,35岁。1月,《诗刊》创刊,任主编。2月,应胡适邀请,辞去南京中央大学之职,到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女子大学教授。3月,当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8月,第三部诗集《猛虎集》由新月书店出版。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去北京,途中遇雾,触济南附近的开山,机坠身亡,终年35岁。 徐志摩逝世后,11月27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徐志摩遗作《秋》(第四部散文集)。翌年7月,新月书店出版徐志摩遗作《云游》(第四部诗集)。徐志摩、陆小曼合著的《爱眉小札》(收有信札、日记等),于1936年3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为悼念“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诗人”,《新月》月刊第4卷第1期、第5期和《诗刊》第4卷出特大号定名为《志摩纪念号》专刊。计有陆小曼、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杨振声、韩湘君、方令孺、储安平、何家槐、赵景深、张若谷、陈梦家、方玮德、梁镇、朱湘、程鼎鑫、虞岫云、陆费逵、舒新城等发表悼念文章、哀辞挽联,继后还出版了徐志摩文选、评传以及专著等,以不同方式纪念“新月派”人物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小字又申,留学美国时易名志摩,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诗派影响。诗人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同时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翻译。1925年3月至7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年10月至次年10月,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此年,诗人创作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以及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创作最多的一年。在此之前的诗作,大部分是对于黑暗封建势力的不满,带有燃烧性的热情,但也流露出享乐主义的生活哲学和庸俗主义的生活情趣。1927年春,与胡适、邵洵美等筹办新月书店。秋后,任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教授。稍后,又任上海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28年3月,《新月》月刊创刊,一度担任该刊主编。同年9至11月,游历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1930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这一时期的诗作,抹去了以前的火气,调子低沉,多是颓唐失望的叹息。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车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时年诗人也是36岁。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误触开山山顶,机油四溢,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脚,待村人赶来,两位飞机师皆已烧成焦炭。徐志摩座位靠后,仅衣服着火,皮肤有一部分的伤,但他额头撞开一个大洞,成为致命创伤:又因身体前倾,门牙亦己脱尽。当晚,细雨霏霏,似乎是在哀悼天才诗人的早逝。诗人的诗集除《志摩的诗》外,还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身后陈梦家为之编辑的《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死城》、《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于1991年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健康大视野编辑部地址

杂志属于国家级正规的杂志,属于普刊! 杂志的好与不好和上什么网没联系!

万方优秀期刊杂志全文数据库收录。

【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知网优秀期刊,400期刊网年度优秀期刊。

《健康大视野》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健康大视野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论著、综述、临床研究、检验医学、经验交流、医药之窗、综合医学、卫生防疫、调查报告、医药理、医学影像、医教园地等。护理文稿:论著、综述、护理研究、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中医护理、康复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个案护理、技术革新、医院感染、护理修养、社区护理等。管理文稿:高层论坛、政策研究、卫生法规、卫生资讯、创新管理、经营管理、专科建设、医教探究、医院文化、政工研究、改革探析等。

健康大视野投稿邮箱:

看你说的哪期?? 我认为大部分是真的,但是小部分有些小疑问,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许也有真的吧。 真真假假,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吧。 其实学术杂志也有些假的,科普杂志有些也是真的。不要太钻牛角尖了

了望杂志主编副主编

岗位职责:(1)参与策划与协助主编把握杂志方向性事宜;(2)协助主编管理各部门有序运行,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3)策划专题方案,并确定每期刊物主题、目录、栏目,负责编辑“封面文章”、“特别策划”、“专题”等重点栏目;组织各部门部署工作;(4)组织杂志编辑、校对工作,对文稿进行二审,解决审稿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对编校质量进行实施监督,保证每期刊物能保质保量,日期完成;(5)收集调研信息、分析反馈数据,并形成正式书面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建议;(6)协助主编做好各项工作及各部门工作的监管与实施。任职资格:1.中文、新闻、传媒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年以上主编、副主编或执行主编岗位经验;3.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组织沟通能力,有独特的创见和良好的栏目策划能力;4.热爱编辑事业,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5.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有互联网类杂志经验者优先。负责杂志栏目的整体策划,资源整合,规划、组织版面栏目及内容;2关注业界动态与趋势,根据市场需求,组织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活动;岗位要求:1、25~~35周岁,新闻、中文、传媒类等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担任全国性财经、生活类杂志社或者报社专版主编3年以上。3、熟悉杂志运作流程,对杂志的运作有比较专业的理解和把握;4、具有新闻从业人员的敏感性,独立策划和外联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文笔流畅,正直务实;5具创新思维,头脑灵活,高度的责任感,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刊物的副主编的职责是什么?需要有哪些能力?

刊物副主编职位描述:

在协会的领导下,对内全面负责本协会电源刊物编辑部的工作,对外代表刊物编辑部。

组织制定编辑部的.编辑工作计划,组织质量检查,加强期刊质量管理,切实把握办刊方向,忠实履行办刊宗旨,全面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学术质量、编校质量与印刷质量。

主持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不断改进编辑部的工作,努力提高期刊质量。

要求:

(1)新闻、中文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相关专业工作实际经验,从事过产品设计工作、媒体新闻等相关专业者优先。

(3)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够正确把握杂志的专业方向和技术定位,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者优先

(4)良好的中、英文写作和阅读能力

(5)具有开拓精神及良好的期刊市场和广告市场开拓能力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协调能力。

(7)擅长对外交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主要负责1、负责编辑部的领导工作。 2、决策杂志的思想方针、版面形式、具备要求等。 3、重要文章的最终审核。 4、处理编辑部的内外事务。 任职资格: 1.中文、新闻、传媒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两年以上主编、副主编或执行主编岗位经验;3.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组织沟通能力,有独特的创见和良好的栏目策划能力;4.热爱媒体事业,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5.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有教育类杂志经验者优先。

韩少功(男)(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69年初中毕业后,下放汩罗县的农村插队。19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月兰》(《人民文学》1979年4月)在文坛崭露头角。19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1984年调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88年到海南后开始主编《海南纪实》杂志。1996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任杂志社社长。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等,文艺理论《面对神秘空阔的世界》。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引起各方争论。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任弼时》、《月兰》、《飞过蓝天》、《诱惑》、《马桥词典》、《西望茅草地》、《文学的根》、《爸爸爸》、《女女女》等。

期刊编辑部视频

每个期刊的发表时间都不一样,你可以看一下期刊的投稿须知,

一般都在半年以上,长的在一年左右

如果你投他们期刊被录用,且是开源期刊,那么编辑有权利将你的文章放到开源网站上

编辑部的采编系统的软件想挣钱比较难,不过可以选择期刊。然后到期刊上做广告。变相的;直接单纯采编系统的挣钱的没有见过。规范稿件处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一些杂志,作者投稿后,稿件就如石沉大海。作者只好不断打电话到编辑部进行查询,既影响编辑工作,又显得杂志缺乏服务意识。采用期刊采编系统后,发送收稿通知、退稿通知等操作将会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作者姓名、稿件标题、稿号、收稿日期、Email地址都可自动代入邮件模板当中,仅需点击一下“发送”按钮,系统甚至可自动发送收稿通知)。超期工作还将自动提醒。大幅节省邮寄费用 给专家不用再邮件稿件了,也不用给作者寄送清样了,每年可节省不少的邮寄费用。 缩短审稿周期 由于实现了在线审稿,在实施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缩短专家的审稿周期,从而缩短发稿周期。根据对用户的调查,采用采编系统后大多数月刊把发表时滞都控制到了三四个月。 提高期刊影响力 开放存取(OA)是目前提高期刊影响力最为简捷有效的手段之一, 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期刊网络化也成为了大势所趋。 目前越来越多的杂志社已经开展了期刊网络化的工作。而从中国国情来看,只要存在“核心期刊”的评定体系,开放存取就将成为必然趋势。

期刊编辑部外审

职业与健康系统显示外审实际已完成,还在外审中的原因是编辑部还没审核。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这个阶段,外审专家已经在系统里提交了审稿意见,编辑部还没有对此作下一步处理。等着编辑部处理,下一步或退修或退稿。不同的期刊编辑部处理速度不一样。

在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中,外审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国外学术期刊,外审是审稿流程中的必经环节,因此SCI期刊也不例外,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高低以及稿件运行周期长短都与专家外审有着密切关系,学术期刊普遍比较重视外审这项工作,这是保证刊物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措施,而且学术期刊的外审并不是一位专家就能完成的,很多刊物外审需要1-5位专家进行文章的审核,SCI期刊的外审也是如此,很多作者为此感到压力重重,发表任何刊物都要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的审稿环节,只要文章写得好就不用担心,SCI期刊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的审稿环节: 1、编辑初审 通过官方渠道投稿的稿件,编辑部一般会进行登记处理,并安排相关栏目编辑初审,编辑对论文的格式、内容是否适合杂志刊发等审核,并通过相应的方式反馈给作者,编辑初审的时间各个刊社情况略有不同,(核心期刊的初审时间,大都在10-30天左右),初审后,编辑部会召开会议,讨论初审通过的每篇文章的审稿理由。 2、外审 通过编辑部初审的稿件,为了确定研究的最新情况及成果的正确性,杂志社有自己的专家审稿团队,即了解相关领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的学者,初审通过的稿件会以“匿名”方式发送给专家进行审稿,审稿专家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审稿回复,编辑部综合多位(2-3名)专家的意见确定外审的结果,外审是核心期刊必经的过程,时间较长一般为1-2个月。SCI论文全程服务/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SCI论文去重降重修改/ SCI论文大小返修/SCI论文指导发表/ SCI论文预审评估/SCI论文期刊精选 3、主编终审 外审给予刊发意见的稿件,会送主编终审。大部分核心期刊会有编审会,时间上不好定性这一阶段的时间,因为可快可慢,部分核心期刊会保持一定的退稿率。终审是文章审稿经历的最后一个环节。 专家外审时间并不是十分容易把握,有些专家平时比较繁忙,审稿时间是非常不确定的,这时需要作者提早向杂志社了解清楚审稿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大致时间,以及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能否加急发表等方面的问题,以防出现不可测的情况影响论文的见刊发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