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从化木棉古村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从化木棉古村的毕业论文

从化区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从化人民配合国民党军队重创日军,遏制日军北犯,俘日官兵多名,击毙2900多人,击毁运输车百多辆,缴获大炮、枪械、马匹一批。7000年前从化境内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宋、元、明、清是从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化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化区历史村镇主题区域:从化区众多的历史村镇,体现了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交汇。规划重点保护从化市东风殷家庄、大墩村、凤院村、大江浦村、松柏堂、钟楼村、木棉村、钱岗村等历史村镇,保护广裕祠、邓氏祠堂、从化学宫大成殿等历史村镇中典型的祠堂、民居,维系传统聚落的格局和风貌。太平镇屈洞村的防御使钟公祠、钱岗村的广裕祠堂、神岗镇木棉村的五岳殿、邓村的邓氏宗祠、良口镇的六十二军一五七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六十三军抗日阵亡烈士公墓等六个文物单位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太平镇的广裕祠堂、神岗镇的五岳殿被广州市推荐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岗镇钟楼村、街口镇松柏堂被推荐列入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江埔村等六个古村落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2002年,从化投入资金先后完成广裕祠、邓氏宗祠的维修和神岗木棉村五岳殿的实地测绘及维修设计。对五岳殿、先师殿、西溪祖祠、大江埔祠堂群和太平红石礼堂进行维修,并正在筹备开发钱岗古村落项目。新挖掘吕田镇狮象岩新石器遗址,扩大了文物的保护范围。2003年完成全面维修的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荣获该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于11月29日在广裕祠举行颁奖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官员亲自前来把获奖证书颁发给钱岗古村村民代表。2004年,从化投入资金20万元,维修从化学宫大成殿;划拨10万元用于维修太平镇红石村一间苏式礼堂;协助广州市文化局在吕田镇狮象村征地20亩,作为狮象岩新石器遗址的规划保护用地。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一批有价值的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363处,各类瓷器、石器、石雕、木牌匾、民间民俗用品等可移动文物70件。从化的简介:从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北面,东与龙门县、增城区接壤,南跟白云区毗邻,西和清远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冈、新丰县相连。北回归线横跨境内南端的太平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从化区以珍稀温泉闻名于世,有“中国温泉之都”之美称,且素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广州后花园”之誉。境内有100多个湖泊水库,12万公顷青山,森林覆盖率。有旅游景区近20处,包括碧水湾温泉度假村、广州抽水蓄能电厂旅游度假区等国家4A级和3A旅游景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和抽水蓄能电厂旅游区等4个广州重点生态旅游区以及广裕祠、五岳殿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吕田狮象岩人居遗迹、明朝时期的众多古村落文物古迹、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等一批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是旅游 文化 论文的一部分 ,正确地标注以及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关系到论文的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态度。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2017年旅游文化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李瑞.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2] 查君. 旅游意象规划[J]. 中国园林. 2004(06)

[3] 宋振春,陈方英. 两种类型旅游节事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对泰安泰山国际登山节和东岳庙会的问卷调查[J]. 旅游学刊. 2008(12)

[4] 张微. 试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J]. 博物馆研究. 2011(03)

[5] 方世敏,杨静.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1(04

[6] 申葆嘉.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J]. 旅游学刊. 1996(01)

[7] 付冰,周申立.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3)

[8] 李蕾蕾. 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J]. 旅游学刊. 1995(03)

[9] 庄志民. 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J]. 旅游科学. 2008(05)

[10]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 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 旅游科学. 2005(06)

[11] 邹积艺,陈谨. 旅游节事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 旅游科学. 2005(06)

[12] 庄志民. 如何进行旅游文化资本运作值得深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5(05)

[13] 黄耀丽,聂磊,李凡.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J]. 热带地理. 2003(04)

[14] 毛端谦,张捷,包浩生. 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对应分析--以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1))

[15] 黎洁,李垣.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 思想战线. 2001(01)

[1] 马勇,陈慧英.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 曾亚玲. 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J]. 中国商贸. 2012(04)

[3] 王九位. 数字时代旅游目的地信息共享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吴普,葛全胜,席建超,刘浩龙. 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07)

[5] 庄志民. 论旅游意象属性及其构成[J]. 旅游科学. 2007(03)

[6] 钟晟,张军. 皖南古村落和谐文化主题开发[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6)

[7] 杨卫武,陈慧莎. 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以上海市为例[J].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8] 徐仁立.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1)

[9] 张薇,钟晟,张晓燕. 1998~2007年全球旅游研究进展--基于SCIES、SCI和A&HCI三大检索文献计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9(12)

[10] 赵勇. 亲和性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系统建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1] 张中华,王岚,张沛. 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J]. 现代城市研究. 2009(05)

[12] 李海霞,孙厚琴. 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09(04)

[13] 庄志民.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意象定位研究--旅游文化设计探索系列[J]. 旅游科学. 2010(03)

[14] 凌莉萍,吴殿廷.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 2010(03)

[15] 韩震.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 段卫国. 南京下关区城市公共休闲设施规划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2]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3]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4]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5] 王硕,曾克峰,刘超. 甘肃省A级景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4)

[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7]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8]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9] 杨勇. 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候车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0]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11] 胡哲. 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12]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3] 王淑新,王学定. 供需视角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一个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1)

[14] 谭志喜,孙根年. 基于“点-轴”理论的湖北省“A”型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12)

[15]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1. 浅谈旅游文化论文

2. 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

3. 旅游文化的论文免费例文

4. 关于旅游文化的相关论文

5. 有关旅游文化的论文

6.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木棉村位于太平镇北部,神棋公路贯穿其中。村现有人口7450人,农户1720户,下辖35个经济社,村总面积约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0亩。木棉村委距离市区 13 公里,离太平墟镇约 13 公里, 地处丘陵地带,地缘优势较弱。木棉村委积极带动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形成种植荔枝、龙眼,种植水稻、花生和外出务工的发展模式。 位于从化市太平镇,这里的闹元宵活动从唐代就开始。每到大年十一便会举行颇具特色的“上灯”仪式,上灯就是“添丁”的意思,因“灯”与“丁”谐音,以往生了男孩后第一个元宵节,要到祠堂或社坛挂一个灯笼,也可以直接挂在家里,并由家中男子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也可以挂灯笼“上灯”了,而且不局限于添丁,只要家有喜事,例如盖新房、买汽车、开工厂、结婚等都可上灯。以前上灯所用的灯是需要点燃灯芯的油盏灯,所用的是用干电池或直接用交流电的造型别致、图案精美的灯盏。上灯当天,该村五岳庙前便会传出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人们通过舞狮的方式进行“接灯”。直到正月十五,人们再前来“取灯”,随后挂于在家中,让灯一直亮着,持续到来年再换上新的,这样才可以保平安、走好运。另外,元宵节当天,在庙前榕树下,村民们也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猜灯谜、象棋比赛等。该村位于105国道旁,交通便利,出105国道沿神棋公路前行公里即到,从化汽车客运站有公共汽车直达 。2014年党(总)支部班子成员情况及分工 序号 姓名 职务 性别 分工 1谢泽星支部书记男负责支部全面工作2谭惠芳支部副书记女负责组织工作3李天河支委男负责纪检4邓利菊支委女宣传工作5谢锐锋支委男协助书记工作2014年村委会(联社常务理事会)组成及分工 序号 姓名 职务 性别 分工 1谢泽星书记男负责党群、全面工作2谢伟光主任男负责村委全面工作3谭惠芳副书记女负责组织兼民政、国土、城建、城管工作4谢锦强副主任男负责统计、会计、负责农业、林业、水利工作5邓利菊妇女主任女负责宣传兼妇女主任工作6李天河委员男负责纪检兼农保工作7谢锐锋委员男负责文书、民兵营长8谢巨星委员男负责农业科技、协助农、林、水工作9谢浩贤聘干男负责治保主任、调解主任10谢敏聪聘干男负责财务工作11邹春燕聘干女负责计生专干12利剑玲聘干女负责计生专干、资料员13梁钟洪聘干男负责畜牧、卫生工作14李沃银聘干男顾问

木棉村外有东阁、西阁、南阁和北阁四座门楼环卫,中有两座四层高的防匪炮楼(一为“德仁公楼”,另一已坍塌,不知名)雄踞,谢氏大宗祠、榕溪公祠、清逸堂祖祠、羽善西公祠和宝珊书舍、永坚书室、文植公书舍则分列于南北两头。呈南北向的里巷有乐善里、万合里、文植里、宝珊里,另有在“文革”中被改名的红卫里、红星里、永红里、学兵里。虽然建筑格局井然,但鲜有人迹,作为文化和生活形态的村落聚居实已消亡。在木棉村的“羽善西公祠”前,坐着四五位老伯,其中一位双目失明,两位呆痴。问健全者谢伯,村民何时弃旧(屋)迁新(居),已随儿子住在古村外围的谢伯说,邓小平领导时开始搬出,毛泽东领导时没得搬。在一条不知名的里巷,在木棉小学读幼儿园大三班的谢婉宜悄悄说:“没钱住旧屋”。搬不出去的大人总不住叹息已不知到哪里赚钱盖新居了。原来,几年前“公家”在木棉建“菜蓝子工程”基地,村里上好的300多亩水田(木棉人均水田面积仅6分)被强行征走,并且签约20年,农民得到的回报是每年每亩900斤稻谷,但眼睁睁失去了自己种菜赚钱的机会。木棉盛产荔枝,每户都有上百棵荔枝树,每年可获果六七千斤。但果滥价贱,当地的收购价仅每斤四五毛。有的果农不甘,便用摩托车载小量荔枝到广州市区零售,却屡遭交警及“城管”的围追驱赶。由于大多数人已入住散落四周的新居,更由于村民忙于一日三餐而无暇他顾,所以,原以为传统深厚的木棉,在节庆上竟出奇地寡然无色,除正月十五元宵节有人到祠堂前广场烧炮仗外,再无其它民俗,即便是婚嫁迎娶,也没人愿到祠堂里摆酒宴客。对此,谢伯的解释似乎简洁有力:“没钱,没生活”。

毕业论文古村落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关键词 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 特色旅游资源道教1 引言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2 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7 结论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的特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异性突出,除却传统的道教文化资源外,本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也十分鲜明,极具开发价值。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认识武当山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进—步的旅游开发中挖掘特色,发挥特色,使其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也才能在旅游资源保护中做到针对性强、有实效的保护。

第一点先从多个城市的建筑雷同说起,有效地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建筑师等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建设者、发展商、城市居民的细小处入手。举例一个写的不错的论文给您借鉴下。引言:在江浙一带的旧宅第中,如小桥流水一般的园林景观不胜枚举。然而说到木雕、砖雕、堆塑和彩绘的集大成者,就要首推浙江东阳的卢宅了。到过卢宅的摄影界人士都可能不会忘记,那鬼斧神工的精雕细琢实在是让人留连忘返。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东阳卢宅。从全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回北京,只有周一和周五有火车,而我正好在周三就办完了事情。偷得浮生半日闲,我迫不及待地搭上了到东阳的的士,奔向那个让我神往已久的江南旧宅。东转西拐,的士终于停在了一条颇具意趣的老街面前。下了车猛抬头,但见黛瓦粉壁,清淡高雅;封火山墙,错落穿插;卵石铺路,曲径蜿蜒。看来这条绵延数百米的,就是著名的卢宅老街了。卢宅本非宅,而是一个完整的雕刻艺术建筑群落老街并不是卢宅的全部,只是它的主体。卢宅,实际上是位于东阳市城东的这个古建筑群的统称。它是一组集江南民居之精华,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堆塑和彩绘等艺术于一体的经典建筑群,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1988年,国务院新公布了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就是其中之一。卢宅的整个村落以卢氏大宗祠为中心,由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条轴线延伸出去的几组建筑呈拱月之势围绕周围。长500米的卢宅老街和东西两条雅溪形成了卢宅的交通干道。共40多处园林、书院、寺观和26座牌坊点缀其间,不仅让卢宅的建筑形式愈加多样化,更给卢宅的整体风格平添了几分秀丽和雅致。卢宅总共占地23000平方米,比起规划严谨气势恢弘的云南大理董家大院、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等大型古建筑群的规模,它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若论建筑群的华贵典雅、建筑构件的雕刻细缕之精美绝伦,则任何一个建筑群落也难与号称“百工之乡”的卢宅相比。卢宅的主要风格是明清民居风格。据《雅溪卢氏家乘》记载,卢氏源自河北涿州(古称范阳),原是齐太公姜尚(即姜子牙)的后裔。据传,姜太公第11代孙卢员甫于南宋初年(1127年)由河北迁往浙江,并在东阳建宅。明朝景泰到万历年间(1456—1607年),卢氏的第19代孙卢洪澜及其子扩建卢宅,方使其初具今日之雏形。历时近千年,卢宅大部分仍保存完好,足可见当时建屋者功夫之一斑。卢宅的主人诗礼传家,建筑规制处处以士大夫府邸为典范卢氏家族尊师重教,诗礼传家,登科及第者绵延而不绝。涉足仕途者众,跻身学林者多,它的规制就不同于普通的江南民居,属山东曲阜孔府一类的士大夫府邸。走过卢宅老街,就见路南是一个五开间三进深的砖雕磨砖大照壁,这就是卢宅主体最外侧的入口了。因为照壁把门街与房屋主体完全隔开,所以它又被称作外照壁。照壁内卵石铺地,青石须弥座,8个石雕望柱,石栏杆内有两根留作节日悬挂灯笼之用的高高的木杆。照壁上镌刻着“双狮滚绣球”、“鲤鱼跳龙门”、“文房四宝”等造型,这是为卢氏家族世世代代的秀才举子们祈福,均有祥瑞之意。从照壁向北是两座明清时盛行的四柱三间的石牌坊,上书“大夫第”。“大夫第”门楼以北的照壁与前面的外照壁围合的主要入口空间呈“〔〕”形,此寓意为“藏风纳气”,就是说保证卢家的文风和官气,以便仕途能永远春风得意。过了“大夫第”的石牌坊,转上一条卵石铺地的甬道,才看到了卢宅真正的大门——“捷报门”。此门建于明景泰年间,门上原明代所书“捷报”匾额已毁,现为今人所书。“捷报”匾上用小字记载了卢氏家族从明朝到清朝光绪年间共中8名进士、2名解元、29名举人的历史。过了捷报门举目回望,门框恰好框住了南面的一座远山,山形酷似一个直立的笔架,因此得名笔架山。而卢宅的东西两侧又各有一条雅溪——这一切就好像是特意为卢氏子孙安排的“面山环水”的独特风水,保佑着他们世代出仕。这种祈福的建筑形式还表现在卢宅的几个大厅堂中。跨过第二道“国光门”,是一个约400平方米的跨院,同样是卵石铺地,院子一角有条2米宽的曲尺型廊道,向北与肃雍堂连接。到了卢宅,肃雍堂是必到的,因为这座建筑是明清古建筑群卢宅的核心建筑和主轴线。“肃,肃敬也,礼之所以立也;雍,雍和也,乐之所以生也。”《诗·周颂·有瞽》中曰:“潘厥声,肃雍和鸣”。堂名因之而来。据说肃雍堂是为祭祀第14代卢榕之妾金氏所建。肃雍堂呈工字形,朝南成三开间,开间面阔25米。从第一进仪门开始,一条全长320米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这条中轴线上布置了9幢大小不一的建筑(即九进),又分前四后五。前四总长180米,作为礼仪场所,可议事、迎送和祭祀等等,这里一向不允许女人进入。后五进总长140米,为生活区,如住房、厨厕、库房等。另外东西两侧还有几间厢房,取名“雪轩”,当年是卢氏家族的“三味书屋”,供族内弟子上学之用。肃雍堂尤其独特的是,它的前四进中有可分合的移动式石库门,大厅的双跨顶上还有一防水的天沟,整个建筑排水极为畅通。倘若遇到暴雨,水位达男人额顶,雨住后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全部排出大厅。除了肃雍堂这条轴线外,南北向还有树德堂和复荆堂两条轴线,房间也十分众多。看来无论是面积或先进设施,肃雍堂都可谓全国民居之最了。若拿建筑群比绘画,卢宅是一幅以细腻见长的工笔画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中,我常常因卢宅建筑一些细微之处的巧夺天工而驻足。卢宅的建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主厅大多是抬梁式木构架,雪轩则是穿斗式构架(穿斗式构架即立柱细且多,柱间用串穿接成整体,每柱上顶一檩条,用料较少且能争取较大空间,极为方便),又如肃雍堂是五架梁连穿枋结构,墙身用空斗砖墙,延长了进深。总的来说,卢宅的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单元,形成了独具艺术魅力的空间序列,显示了丰富的内涵和意趣。若拿建筑群比绘画,卢宅就可以比作以细腻见长的工笔画。光是屋顶,卢宅中就分重檐、单檐,檐顶的形式有卷棚、硬山、悬山等等。在卢宅的每栋建筑中,都明显地突出浙江民居风格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多变的屋面,使整体建筑的风格婉约与刚猛融为一体,并呈现出南方民居清淡、典雅、含蓄的艺术特点。卢宅虽是一个士大夫府邸,但因为它采用了大木小式,且青瓦粉墙,卵石铺地,处处透着平易、隽永的亲切感。最值得赞叹的还是卢宅的雕刻工艺,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隔扇,还是家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中,都体现了全国木雕之乡的浓郁特色。在一片片不起眼的隔扇、裙板和绦环板上,我就看到了《八仙过海》、《水浒》、《百寿图》、《姜子牙遇文王》等多种透雕浮雕,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无不雕工精细、形态传神,实在使人叫绝。难度更大的是牛腿上的多层雕刻,只见那人物神态自然,花鸟活泼动人,祥兽栩栩如生,留神看去,恍若神品。东阳木雕最早起源于唐贞观元年(627年)的立体圆雕木俑,只可惜已失传。现存实物最早的是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尊善才童子佛像和一尊残头佛像。据说,清代中期仅浙江东阳和嵊县就有400多名木雕艺人去北京紫禁城从事雕刻,可见东阳木雕的闻名。卢宅不仅是各种雕刻艺术品难得的珍藏库,而且还见证了东阳木雕的兴衰与变迁。明代以前,冶金技术有限,雕刻作品的形象多严谨生动,线条粗犷、豪放。而清代以后,木雕工具迅猛发展,刀具就达300余种,而且开始分凿翁型和钻条型。钻条型工具最大的有5厘米宽,而最小的小针凿只有发丝般粗细。而且从清初开始,木雕的彩绘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二者充分结合,使卢宅的木雕开始呈现出华丽、精致,更富艺术感染力的最佳状态。除此之外,卢宅的石雕、砖雕和堆塑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卢宅的园林虽谈不上著名,没有同里和周庄的轻灵俊秀,但是却留下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赞许和佳话。这是因为卢氏家族重交往,当年“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清廷重臣刘墉等都是卢宅的座上客。明代以后,江南战乱减少,大户贵族大兴造园之风,卢宅也先后建成了牡丹园、金谷园、芙蓉园等20多处园林、亭榭、轩阁,这些园林艺术品也是卢宅不可缺少的风景。希望这个美丽的古建筑群能永远保存完整。

无语了,不是口头文化么?为什么打开却是这个??!

古木化石研究论文

《化石吟》 《化石吟》赏析 这是一首宣传科普知识的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风采.诗歌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奇丽,很有特色. 诗歌开篇,诗人用一组设问句组成的排比句,从个体到整体,由鱼儿,鸟儿,树儿推及到整个世界,发出一连串有趣的诘向,激发读者的情思,激活读者的思维,引导我们去思索探究亿万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十分机智地再用一设问拟人句:"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激情满怀,巧妙扣题,总领全诗.一个"沉睡",一个"长眠",一个"苏醒",使诗歌上下呼应,环环相扣;一个"请"字,极富人情味,使诗歌情趣盎然. 接着,诗人用了四节诗,大肆铺陈,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为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为我们解迷指津.是化石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古",为我们描绘"生物进化的图画",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的过程中,是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保存了"生命的档案";是化石,使我们得以复原恐龙,猛犸,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它们的"引颈长吼";是化石,使我们得以重现远古的林木,一睹它们"葱茏,幽雅"的风姿.然后,诗人以一"啊"字领起,用第二人称亲昵地直抒胸臆,议论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赞大自然这位"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诗歌写得美丽而深情.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精美而灵动."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诗眼,诗人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又弘扬了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的真理,诗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节诗照应第二节,巧妙作答,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结尾句"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不只是对第二节诗诗意的重申与反复,而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总结全诗,有力收束.读罢上文,化石讲述的故事难道不"令人神往,惊讶" 诗人在这样的抒情议论中收束全诗,不但独具匠心,而且强化了主旨. 诗歌向我们讲述了化石保存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神话世界,盛赞了化石,宣传了生物进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学知识,又颇具唯物主义精神,给人深深地教育和启迪,直是难能可贵啊!

木化石是泛指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中被石化的木材。因此,它的一般概念与现生木材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木化石的成因和沉积环境不同,所以种类繁多,但是我们接触较多的、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主要有三大类:渗矿化木、煤和木炭、煤核。

渗矿化木

在渗矿化木中,由于矿化介质成分不同,又可分为硅化木、钙化木和黄铁矿化木等。

硅化木

在世界各地所收集到的化石木材标本中,硅化木是数量最多,也是最为普通的一种木化石。因为它的矿化物质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硅(SiO2) 组成,所以称为硅化木。二氧化硅是火山岩或深成岩的次生产物,也有的是热水溶液的产物,常与玉髓 (SiO2·nH2O),石英 (SiO2) 相组合。在外生条件下,二氧化硅呈非晶质硅胶,有的就地沉积,有的被携带到各种水体或水介质中。当木材被浸入到含有适当浓度的二氧化硅水溶液中后,经长时间渗透,树干内部所有组织和细胞便会灌满二氧化硅的溶液,经过脱水和石化作用后,就变成了硅化木。经研究证明,在水介质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对硅化木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二氧化硅的含量过低,不容易形成硅化木,或木材在硅化之前就已腐烂。在这种情况下,既使木材形成了硅化木,其质量也很不好,因为植物体内会被泥砂等杂质填充,细胞结构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保存。如果二氧化硅含量过高,它们对植物体内的细胞会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因为过饱和的二氧化硅溶液往往会产生“玛瑙化”,这样就使细胞壁和各部的组织结构遭到瓦解或破坏 (张武,等,2005;Zheng et al.,2008)。

硅化木的形成环境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可分为两大类:原地埋藏型和异地埋藏型。当一片茂密的森林,突然遭到火山喷发的侵袭,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流伴随着高温和热浪,那些距火山喷发中心较近的森林将会被炽热的熔岩流吞没或烧毁,化为灰烬。但距喷发心中较远的森林,除了被高温、热浪烘烤之外,同时还会被飘落的火山灰埋没在原生长地上,变成直立的硅化树桩或就地掩埋的倒木。保存较好的硅化木,长可达20~30 m。如在深圳仙湖植物园和沈阳植物园中异地保存的 “木化石森林” (图,图),以及在辽宁省本溪和朝阳市国家地质公园中异地建造的 “木化石林” (图,图)。上述所有的硅化木,其原产地均为中国辽宁西部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火山岩系的凝灰岩夹层(距今164~165 Ma) (陈文,等,2004)。这些硅化木在原产地中均属于原地埋藏型。

原地埋藏型硅化木 在世界各地有广泛的分布,如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南蓬国家公园中,在一片沙地上,保存有带小尖顶的直立的硅化木桩,数量可达数百棵之多,它们产生于距今约4万年前的更新世(图)。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直立的 “北美红杉” 树桩,形成于距今约50 Ma的始新世 (图)。

异地埋藏型硅化木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每当有狂风骤雨、地震、海啸或海侵事件发生时,可能会引起山体滑坡或泥石流,使大片的森林坍塌,或因洪水冲垮森林绿地,或因飓风将树木连根拔出或折断。大量毁坏的树木被洪水冲走,当洪水过后,漂木被搁浅下来,如在台湾岛东海岸海滩上被搁浅的漂木(图),如果这些漂木长期暴露在大气中,它们会因慢慢腐烂而消失;如果它们被搬运到地势低洼的水体中,同时又被泥砂迅速掩埋起来,在含有适量二氧化硅的水溶液作用下,就会变成硅化木。

图 深圳仙湖植物园中异地保存的木化石 (张武摄)

图 在沈阳植物园中异地保存的木化石 (张武摄)

硅化木的形成环境包括河床相、河漫滩相、湖盆相,以及山间盆地堆积相等。异地埋藏的硅化木与原地埋藏的硅化木相比,其产状是没有直立的或与岩层层面垂直的根系和树桩,而仅有少数与层面近于平行的圆木或树木的一些断片。异地埋藏的硅化木的一个较好的实例是在中国辽宁义县上石洞沟下白垩统沙海组河床相砾岩中沉积的松柏类木化石 (图)。

图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中异地保存的木化石 (张武摄)

图 辽宁朝阳国家地质公园中异地保存的 “木化石森林” (张武摄)

图 澳大利亚西部的南蓬国家公园中的石化森林(据卢莉芬)

图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直立的 “北美红杉” 树桩 (据卢莉芬)

图 中国台湾岛东海岸海滩上被搁浅的漂木。由于山洪暴发,冲毁森林后又被洪水搬运到海滩上的树干和木材的断片 (郑少林摄)

图 中国辽宁义县上石洞沟下白垩统沙海组砾岩层中异地埋藏的硅化圆木 (郑少林摄)

钙化木

钙化木是指当木材被含有碳酸盐的水溶液浸泡后,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木化石。碳酸盐矿物大多为外生成因的,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碳酸盐矿物的晶质体又称方解石 (CaCO3)。方解石在自然界中是分布较广泛的矿物之一。碳酸盐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多种多样,其中有致密块状的,如石灰岩;粒状的,如大理岩等。石灰岩、大理岩在风化过程中被地下水溶解并进入水溶液中。当木材被浸泡在这样的水体中时,碳酸钙在植物体的细胞内和各种组织中沉淀下来,使木材成为钙化木。从木化石研究的角度来看,钙化木不如硅化木的质量好,因为硅酸盐非晶质胶体溶液在常温常压下不形成晶质体,对细胞构造无破坏作用;而碳酸盐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形成方解石的斜方晶体或其他类质同相晶体,有时会对植物体内的细胞构造产生破坏作用,致使解剖构造不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钙化木在经过解剖切片后,基本上都可以保存有较好的内部构造。因此,钙化木也是木化石标本的重要来源之一。含有碳酸盐的水体一般多集中在石灰岩地层较发育的地区,或与海水有关系的水体或水介质中,因为海水中往往含有丰富的碳酸盐矿物。

黄铁矿化木

黄铁矿(FeS2) 是地壳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矿物。在沉积岩中,特别是在还原环境的煤系地层中,黄铁矿化木的形成,可能与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有关。黄铁矿的单个晶体多呈六面体,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浸染状或球状;隐晶质胶体则称胶黄铁矿。黄铁矿化木材,一般不适合作为研究标本,因为用它们制作薄片时很容易破碎,必须经过煮胶,用以加强其坚固性。另外,黄铁矿在常温常压下,很容易形成六面晶体,它们对植物体的内部构造可能产生破坏作用。而且黄铁矿在遭受风化作用后,会因失去硫离子而转化为褐铁矿(Fe2O3·nH2O),它的颜色深暗,更容易造成铁锈状污染,至使解剖构造不清。但在有些情况下,黄铁矿化木也是可能利用的,如潘随贤(1983) 在中国山西上古生界太原组的2-3号煤层中发现有一些黄铁矿化的煤核,经研究,也可以鉴定出一些植物的属种。

煤和木炭 (丝炭)

煤可定义为一种压缩化石。它是在一段时间里被压缩的异质混合物 (Scott,1987)。一般来说,煤的变质程度与植物细节的保存有直接关系。低等级的煤,在保存植物细节方面,要比高等级的煤好。较高等级的煤,是指更多的煤已经变质和有较高的含炭量。煤的等级由低到高为:褐煤、亚烟煤、烟煤和无烟煤。褐煤在煤的形成过程中代表早期阶段,所以在褐煤中的植物器官和组织没有被压碎或腐朽,通常是可以辨认的。一般情况下,保存于褐煤中的化石木材及植物的各个部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是能够识别的 (Alvin and Muir,1969)。例如,在美国佛蒙特州一个著名的早中新世植物产地的布兰登褐煤中,梳理分离的植物断片和各种构造并将其恢复成植物整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Haggard and Tiffney,1997)。烟煤是变质更深的煤,其中植物部分压得更扁,但在烟煤中研究植物断片也是可能的。无烟煤,是最高等级的变质类型,它的变质等级已经达到使最初的植物材料很少能够认出的程度。

为了获得木化石的信息,把煤制作成薄片,其中的木材碎片、孢子、花粉粒可以被认出。另外,还可以用环氧树脂把煤包埋起来,磨光煤的表面,并把它放在一种低温的等离子场中蚀刻,采用撕片法,将蚀刻的表面制成薄膜,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确定煤的生物成分 (Winston,1989)。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确定在不同类型的煤中各种植物的含量 (Winston,1986)。还可以用化学试剂,浸软煤的固体碎块,使其释放出植物碎片。通过对植物成分的检查,进一步确定在古代成煤沼泽中生长的植物种类。13C核磁共振 (NMR) 技术的应用和高温分解-气相色谱分析,确定煤形成的不同阶段(Hatcher et al.,1989)。相同的技术也被用于新生代叶部化石和木材的鉴定 (Yang et al.,2005)。煤的成分还可以用于古生态方面的分析 (Poole et al.,2006)。

木炭或丝炭:木炭产生于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还可称为丝质体或丝炭,它们是古植物材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Cope and Chaloner,1985;Lupia,1995)。关于木炭化植物的残体可以追溯到最早的陆生植物 (Glasspool et al.,2004b)。有一些技术用于检查木炭化石 (Sander and Gee,1990;Guoand Bustin,1998;Figueiral et al.,2002),它们提供有关埋藏学和古生态学方面的信息 (Scott et al.,2000),包括过去的大气成分(Scott and Glasspool,2006),以及在古生态系统中野火的存在 (Uhl etal.,2004,2007a;Collinson et al.,2007)。在世界各地的白垩纪岩层中发现有保存得很漂亮的木炭化的花 (Tiffney,1977;Friis and Skarby,1981)。这些发现,使我们获得了有关化石木材的大量信息。

丝炭是地质时期野火活动的结果。野火是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其成因可能与火山活动和大气中的雷电作用有关。当森林火灾过后,会留下许多燃烧未尽的植物残片和残体的炭块。它们可以保留部分木质结构,经成岩和压缩作用后变成了丝炭。丝炭经过酸溶液浸解后,变成黄褐色的透明材料,木材结构和细胞及各种组织的构造清晰可见。何德长 (1995) 在我国内蒙古霍林河和伊敏煤田中,获得了许多丝炭的样品并以此确定了一些木材化石属种 (图),大大丰富了我国白垩纪木化石组合的内容。但是,丝炭材料多数都是一些细小的茎干残片,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径切面和弦切面上的解剖特征,但往往很难得到木材横切面的材料,因此必须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对比研究。关于丝炭的形成环境,就多数而言,可能属于异地埋藏,但不能排除原地埋藏的可能。何德长(1995) 认为在伊敏组中,16号煤层含有丰富的丝炭式木化石,估计丝炭含量可达20%,它们是原地植物经氧化而形成的,并非木材燃烧的结果。最近,张武等人在辽宁西部朝阳市异地保护木化石林公园中发现一棵木化石,作为一个整体是被硅化的,但其中有一部分却是炭化木材,这部分经切片研究,它的木质结构保存完好(图)。这个事实说明,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经雷电或野火烧焦的木材形成炭化木的实例是存在的。

图 丝炭木材的横向、弦向和径向切片,显示木材的内部构造

图 辽宁西部朝阳市异地木化石森林公园中的炭化木标本(据郑少林)

煤核

煤核 (Coal balls) 代表渗矿化的泥炭沉积物,而且几乎完全是由保存在碳酸钙中的植物部分组成的。首次在英国发现的一些煤核几乎全是球形的,因此取名为煤核,但是它们的实际形态是不规则的,体积也是变化的,而在厚度方面可变化于几厘米至几米之间。我们所知道的石炭纪煤沼植物的解剖、形态以及生物学知识比任何其他时代的都要多,这主要是由于煤核的发现。在石炭纪期间,北美和欧洲与赤道是接近的,分布着广泛的热带森林。今天,它们为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与这些煤炭相联系的是煤核,它们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出现在产煤的矿层中。对于煤矿矿工来说,这些碳酸盐岩煤核,在煤层中代表一种杂质,它们通常是采煤的 “障碍”;但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它们却提供了一个有极大吸引力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对几亿年前生长在泥炭沼泽中植物生物学的研究。最老的煤核有一些产自德国和捷克的上纳缪尔阶 (上密西西比亚阶),中国的二叠纪含煤地层中也有产出 (李星学等,1995;王士俊等,2009)。对它们可以通过切片和揭膜技术进行研究 (图)。

图 煤核木材的横切面:显示茎干的髓部、次生木质部圆筒和皮层

关于煤核的形成方式,已有少数古植物学家进行了评述 (Falcon-Lang,2008)。Stopes andWatson (1908) 对此进行研究,但这个形成过程,迄今并没有被完全弄清楚。新鲜的泥炭或部分腐烂植物在还没有被充分压紧之前,已被含有碳酸盐 (纤维状方解石) 的溶液渗透。因为有些煤核是与海相石灰岩相联系的,所以它也被暗示,这些植物是生长在低洼的与海接近的沼泽地区。这个假设提供了在石炭纪期间,与中北美大陆相适合的古地理。在暴风雨或海侵期间,煤炭沼泽被海水淹没,它为植物体的渗矿化提供了一个碳酸钙的来源 (Mamay and Yochelson,1962)。这个假设解释了在有些煤核中保存有植物和海生动物的残体,表明了淡水和咸水生物的混生性质。

Scott and Rex (1985) 提出,不是所有的煤核都以同样方式形成,并提出一个非海相生成的形成模式,认为渗矿化的流体是来源于含高碳酸盐地下水的渗透。Scott et al. (1996) 检查了石炭纪和二叠纪产于欧美和中国的煤核的起源,并包括了有些被复杂化了的不同途径,认为它们的成因应依照煤核在煤层中所处的地区和位置而定。根据碳同位素,他们发现了一些煤核与一种海水和淡水的混合物通过泥炭渗透有关,多数煤核至少形成于具有一些受海相成因影响的淡水盆地中。在这里存在一个小疑问,煤核的形成是一个高度特化的过程,因为在石炭纪—二叠纪之后,我们对煤核的知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Taylor et al.,2009)。

从严格的定义上讲,煤核本身并不完全属于木化石,因为在煤核中,除了含有一些植物茎干的木质部残片以外,大多是由植物的营养器官,如叶、根、蕨类的根茎,以及生殖器官,如大小孢子叶穗,裸子植物的雌雄球果、果穗、种子和孢粉等组成。在裸子植物的茎干中,仅有木质部的部分是属于木化石的研究范畴。我国煤核原始物质的堆积环境均为滨海沼泽,煤核植物代表了古滨海泥炭沼泽和冲入泥炭沼泽中的植物埋葬群。这种堆积环境与较多的煤核形成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田宝霖、王士俊等,1995)。煤核的渗矿化物质成分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煤核与海相沉积较为密切,由于海水中碳酸盐的成分很丰富,所以多数煤核以钙化为主。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黄铁矿化的煤核 (潘随贤,1983)。而在西欧,晚石炭世的斯蒂芬阶 (Stephanian) 的煤核产地还发现有硅化的煤核,如法国的Grand Croix地区,但该区的煤核产于砾岩中,所在地层的层位高出含煤岩系数百米,一般被认为它是次生堆积而成的 (田宝霖、王士俊等,1995)。

图 变质硅化木的横切面,示残留的髓部、次生木质部圆筒和沿着生长轮和木射线方向灌入的次生石英脉

图 变质硅化木,显示在硅化木内部残留的次生木质部碎片

另外,还应稍加说明的是“再沉积硅化木化石” 和“变质木化石”:前者是指已经矿化了的木化石,经过风化剥蚀,被流水携带到新的沉积地点,之后被再一次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岩石。这种经过剥蚀、搬运后再沉积的木化石,在研究中必须充分加以说明,因为它们不能作为所在层位地质时代的证据,更不能用它作为讨论地理环境的依据。后者主要是指木化石在形成之后,由于含木化石的岩层受到局部的动力变质 (如构造运动) 或热力变质 (如岩浆活动或火山喷发、岩脉侵入) 等影响,致使木化石渗矿化物质成分产生重熔后再结晶现象。有的可能经过变质后原来的木材结构已经面目皆非,无法辨认,这种木化石一般研究价值较低。但有的还保留局部的木材结构,在横切面中,生长轮和管胞清晰可见。这种经变质的木化石,由于木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一般都无法进行确切的鉴定和分类研究。但它们经过变质后,可能会有少量稀有金属元素混入,被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其中还保留或残留一些木材的原有构造,形成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因此,它们可作为“奇石” 加以开发和利用 (图,图)。

中国观赏石·义县

一亿多年前义县的生态环境

距今约亿年前,辽宁西部一带气候温暖潮湿、地形起伏、河溪纵横,发育有较大的淡水湖泊,陆地植物与水生植物茂盛,为包括鸟类在内的各种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那时,湖中生活着数量丰富的狼鳍鱼、虾和叶肢介,水生昆虫和某些昆虫的幼虫也在水中嬉戏,满洲龟在湖中怡然地游动,岸边树丛中生活着的大量鸟类在捕食昆虫及啄取植物的种子,湖面上不时地掠过一只翼龙,远处较高的山地上有几只小型鹦鹉嘴龙……食物链的平衡使各种动物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区内火山不时地喷发,一方面造成大量生物死亡,一方面给植物生长提供了养分。在火山间歇期,植物茂密生长,自然环境更新变换,使动物界得到了大发展。正是这样的古生态环境,使义县地区成为化石资源的“宝库”。

中国观赏石·义县

义县化石资源的科研价值与观赏价值

义县地区中生代地层出露广、发育全,动植物化石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化石产地分布于7个乡镇、22个自然村,已发现的主要化石门类有爬行类、鸟类、昆虫类、植物等20余个。其中杨氏锦州龙化石为辽宁省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禽龙类化石,中华神州鸟被雕塑成锦州市福德广场标志性建筑物。世界首件翼龙胚胎化石产自金刚山化石产地,这一发现,解开了翼龙是胎生还是卵生的科学之谜。2006年5月,在城关乡下石洞村发现一处木化石群落,该木化石群的发现极好地展示了原始森林景观,现已被县政府列为重点保护与开发的观赏石景区之一。这些化石不仅在研究地质发展史和古生物、古气候的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辽西早白垩世生态环境再造图

义县发现的重要化石

离龙类蛋化石

发现于头台乡白台沟村的白台沟潜龙标本保存的11个蛋化石分布于潜龙骨架的两侧。这些蛋化石在大小和形态上区别较大,一些呈椭圆形、亚圆形,而另一些则呈亚三角形和不规则形态;其中最大的蛋为椭圆形(厘米×厘米),最小的为亚三角形(厘米×厘米)。这些蛋的周围都没有硬的壳及任何可推测其硬壳曾经存在的结构,因此,这些蛋应该为软壳蛋。

带有胚胎的白台沟潜龙化石

翼龙类蛋化石

这枚特殊的翼龙蛋化石蛋体呈椭圆形,长轴53毫米,短轴41毫米。它保存了几乎完整关联的翼龙胚胎骨架,甚至可清晰地看到软组织印记。蛋中胚胎的一些特征,如显著异化的超长第四指、具有发达的三角脊的肱骨等,表明其无疑属于翼龙。根据胚胎上骨骼发育的状况判断,这具翼龙胚胎将来很可能发育成一只中型或大型翼龙。

翼龙胚胎复原图

翼龙胚胎化石

反鸟类胚胎正模

反鸟类胚胎

胚胎的骨骼十分完整,躯体蜷缩成团,头部很大,脚爪大而弯曲。依据胚胎保存的姿态等特点推测,这一原始胚胎处于胚胎发育的最后阶段,已经临近出壳。根据保存的骨骼特征,判断这一鸟类胚胎属于中生代最常见的反鸟类,为小型的树栖性种类。在这一发现之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鸟类胚胎化石来自晚白垩世的地层,不仅骨骼不完整,而且也没有羽毛保存。这一新的发现,代表了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鸟类胚胎化石。这不仅对研究鸟类胚胎发育模式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能包括许多有关羽毛起源进化的重要信息。

反鸟类胚胎复原图

杨氏锦州龙化石

杨氏锦州龙

2000年10月,在头台乡白台沟村发现一大型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定名为杨氏锦州龙(为纪念中科院院士杨钟健而命名)。该标本长约米,高米。是目前辽宁省境内发现的保存完整的最大一枚恐龙化石。它的发现对禽龙类起源与演化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科研价值。

杨氏锦州龙复原图

恐龙挖掘现场

发掘中的恐龙胸部化石

杨氏锦州龙化石局部

中华神州鸟正型标本

中华神州鸟

2002年春,在早白垩世地层中产出了一块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博士等人根据新化石的肩带、腰带、四肢、羽毛发育等特征,认为新发现的“恐龙”真正具有了一定的飞行能力,应归于初鸟类,将其正式命名为中华神州鸟,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中间环节。

这一发现,除德国始祖鸟外,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为进一步研究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鸟类的定义,鸟类的飞行起源,羽毛的起源和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古生物材料。

中华神州鸟复原图

木化石王

木化石王

2006年5月,在义县城关乡下石洞村发现一处木化石群落,其中最大一棵已出露部分长达10米,直径约2米,被当地人称为“木化石王”。

挖掘现场

中国观赏石·义县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之中生代的爬虫类。或为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恐龙在某一时期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迷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 关于恐龙绝种的真正原因,自古以来即众说纷云,但都没有一个一定的论点,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究是一个未解的谜题,在此仅将一些较为人所知的说法分述如下: 一.陨石碰撞说: 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曾撞击地球,使得君临地球长达一亿数千万年的恐龙绝种。此理论是由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路易.阿尔巴列斯博士等四位科学家所提出的。 这一颗巨大的陨石,直径大约十公里。因撞击而造成的火山口地形,直径达两百公里。因撞击而产生的能量,若换算成黄色炸药,则相当于一百万亿吨(megaton)。粉尘经由大气层扩散至成层圈。导致地球持续了数个月的黑暗状态。在这段期间中,以恐龙为首的许多生物都因之而绝种。 二.彗星碰撞说: 「彗星碰撞说」是以古生物学者—— 戴维 · 劳普以及约翰·塞普柯斯基发表的「古生物的绝种是每两千六百万年发生一次」论点为开端而产生的。路易·阿尔巴勒兹将这个论点及自己的理论送给天体物理学者—查理·谬拉,后来谬拉就认为是由于太阳的半星复仇女神星的引力,周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缘故。 三.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后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四.气候变动说: 由于板块移动的结果,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巨幅的改变。严寒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了灭亡。 五.火山喷火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六.海洋潮退说: 根据巴克的说法,海洋潮退,陆地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欧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 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问题。 七.温血动物说: 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獭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而它们又没有厚毛避免体温丧失,却容易从其长尾和长脚上丧失大量热量。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 八.自相残杀说: 有人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们自相残杀的结果——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恐龙为食,肉食恐龙增加,草食恐龙自然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消失,肉食恐龙因无肉可食,就自相残杀,最后终于同归于尽。 九.压迫学说: 恐龙的数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龙的灭绝,接着靠食用草食性恐龙为生的肉食性恐龙也因为食物的不足而跟着死亡。(疑点:何以恐龙会在历经了长达约两亿年的生态平衡之后突然增加?为此学说成立的重要关键,也直接地造成了许多学者对恐龙异常增产的原因检讨。) 十.哺乳类犯人说: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类的祖先生存。根据化石的记录,当时的哺乳类体型甚小,数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垩纪的后期,数量才开始急速增加。推测它们属于以昆虫等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类发现恐龙的卵之后,即不断取而食之。 (本人意见:真的是如此吗?如果哺乳类战胜了恐龙,那么随着哺乳类化石的增加,恐龙的化石应逐渐减少才对,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化石交替的现象。在其它书的记载,哺乳类化石真正的增加,是在恐龙的时代终了之后。而且,恐龙的化石是在突然之间消失。因此,恐龙被哺乳类消灭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十一.种的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一亿数千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龙,体长二十五公尺,体重达三十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头部的骨骼等部位异常发达,反而走向自灭之途。 (本人意见:并非所有的恐龙体型都如此庞大,也有体长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龙。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够轻快奔跑的恐龙。但为什么这种恐龙也同时绝种了呢?而且,异常发达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动物体内,推测能够吸收外界的温度,也能放出体内的热,以调节身体的温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对于恐龙因种的老化而绝种的说法表示怀疑。) 十二.生物碱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恐龙所生存的最后时期—亦即白垩纪,开始出现显花植物,其中某些种类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恐龙因大量摄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为,哺乳类能够藉味觉和嗅觉来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龙却没有这种能力。 不过,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并非突然出现于白垩纪后期,在恐龙绝种的五百万年前已经可以见到。此学说未说明何以恐龙在这段期间内仍能生存。 除了上述的十二种说法之外,还有「传染病」、「来自宇宙的放射线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诺亚方舟」、「太阳系震动说」等较鲜为人知的说法,至于那一个才是最好的说法,全凭各人的想法,并没有一定的对与错,毕竟恐龙灭亡之谜还没有真正解开呀! 最古老的爬虫类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宾西法尼亚纪』(31000万年前—27500万年前)。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能始发育。爬虫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水分散发。此一重大改革,使得爬虫类可以离开水生活。 到22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虫类成了地球上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称爬虫类时代。大型爬虫类恐龙即出现于中生代早期。草食性的梁龙和雷龙,是最大的陆栖动物。霸王龙是肉食性恐龙。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鱼龙及生活于空中的翼龙等。 爬虫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亿5千万年左右。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人们一提到恐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小恐龙。 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曾产于中生代之陆上沼泽,中颈及尾皆长。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尾。其中有数种好食肉,数种好食草,体概巨大,可认为陆生动物中之最大者。其体格在下等之种类,有似最古之鳄及喙头类,在高等之种类略与鸟类相似。 研究恐龙,全凭化石。古生物学家以其化石,推论其形态及习性。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恐龙就像现生的动物一样: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两条腿走路;有的以四条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有的皮肤光滑,有的皮肤上有鳞或骨板。其共同相似之处是:所有的恐龙,脑子都很小,蛋下在陆地上(所有的爬虫类都是如此)。 (1)雷龙: 有些恐龙的身躯十分庞大,像雷龙就是一个例子。在侏罗纪时,地球上的气候温暖而潮湿,到处都有青葱的森林,因为这些丰富的植物性食物,带来了草食性恐龙的繁荣,雷龙在这个时后也活跃于现在北美洲的平原上。 雷龙的体重约在三十五公吨到五十公吨之间,它那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长长的脖子,直立起来有七层楼房那样高,可以说是地球有始最大的动物。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温带森林中的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2)三觭龙: 剑龙和角龙身上的骨板和骨片,只能用做被动的防卫,而没办法做还击,到了觭龙出现,情势才逐渐改观。三觭龙是觭龙中体积最大的,头上长着两只长矛似的角,另外一只角突起于眼睛和鼻孔之间。这样尖锐的武器,连最可怕的肉食恐龙都要让它三分。 (3)剑龙: 出现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4)甲龙: 剑龙身上有骨板保护,但骨板遮不到的地方,仍然易受攻击。当剑龙逐渐绝迹,全身披着骨板的甲龙(犰狳龙)便代之而起。甲龙好像刀枪不入的坦克车,连霸王龙对它也无可奈何。 (5)霸王龙: 霸王龙(暴龙)是肉食性恐龙中最大也是最残暴的,霸王龙出现的时间已经是恐龙时代的最末期,距离现在大约八千万年前。霸王龙的身体高达十四公尺,体重大约十公吨,它的后脚十分粗大强壮,甚至能各自撑起一只犀牛。 从霸王龙的化石发现,它的每一颗牙齿,都大如一个成人的手掌,即使是眼睛也比人头还大。虽然身体大部份都大得惊人,但是霸王龙的一对前肢却是既小又短,短得甚至于没有办法把食物送入口中,凶手龙也和霸王龙有相同的习性,是很凶猛的动物。 〔6〕鸭冠龙: 鸭冠龙与霸王龙一样,出现于恐龙时代的末期。鸭冠龙最特别的地方在头部,它那扁而长的颚骨,像鸭的嘴巴,所以有了鸭冠龙这样的名字。过去人们以为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后来科学家研究鸭冠龙化石的时候发现,它们并不是吃水草为生的,而是以岸上的树木为食物,鹅冠龙也有同样的习性。 谁最先发现了恐龙 曼特尔夫妇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禽龙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理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数据。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谁最先发现了恐龙 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的故事 曼特尔夫人发现恐龙的故事确实很浪漫,曼特尔先生又能够以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来探索恐龙的归属问题,确实是迈出了人类科学地研究恐龙、认识恐龙的第一步。 但是在历史上,人类早就发现过恐龙的化石,只不过是当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不能对这些化石进行正确的解释而已。 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晋朝时代,四川省五城县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英国里丁大学的一位名叫哈士尔特德的研究人员根据一部历史小说《米尔根先生的妻子》中发现的线索,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最近宣布他终于发现了如下的事实:1677年,一个叫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书。在这本书里,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描述了一件发现于卡罗维拉教区的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为这块化石画了一张很好的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即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虽然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是他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描绘的这块标本已经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做巨齿龙的恐龙的大腿骨,而这块化石的发现比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早出145年。因此,哈士尔特德认为,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应该是恐龙化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和记录者。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鹦鹉嘴龙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马门溪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从灵巧的始盗龙到残暴的霸王龙 ——食肉的兽脚类恐龙 侏罗纪早期的霸主——双 龙 194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侏罗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大的兽脚类恐龙,因为其头顶上有一对薄薄的V字形骨质 ,科学家把它命名为双 龙。 双 龙 双 龙的身体较为粗壮,头骨高大,颚骨发达,嘴裂很大,满嘴的牙齿像锋利的小刀子一样,牙齿的前后边缘上还有小的锯齿,这些特征显示它可以撕碎任何捕获到的猎物,然后将大块的肉吞进腹中。此外,双 龙的头骨上在眼睛后面的部位都有孔,这些孔使为了更好地附着那些牵动颚骨的肌肉用的,因此双 龙撕咬的力量一定非常强大。科学家推测,双 龙可能是侏罗纪早期生态系统中最残暴、最凶猛的食肉动物。 双 龙与古脚类恐龙 埋藏在一起 双 龙的后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利爪,可以用来捕捉、撕裂猎物。2亿年前左右的那段时光里,双 龙经常出没在河流湖泊间的高地上或丛林间,追捕着各种各样的素食动物。它们也可能喜欢孤独地生活,有时也可能会隐蔽在不易被发觉的地方等待时机偷袭猎物,甚至它们还可能像现代的鬣狗一样以由于各种原因死去的动物的尸体和腐肉为食。 我国在云南省晋宁县也发现过双 龙的化石。 1987年8月,云南省昆明市博物馆恐龙发掘队在晋宁县夕阳乡发掘出了一具属于古脚类的云南龙的化石。不径而走的消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前来观看。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彝族同胞,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恐龙。但是当他们看到一块块化石的时候,一些人觉得这种骨头形状的石头似曾相识。有的人告诉发掘队说,在夕阳乡的木杆榔村的山坡上也见过这样的石头。 发掘队跟随着报信的人来到木杆榔村,那里果然有一串恐龙的脊椎骨出露在一个小冲沟里。他们决定在这里进行发掘。几天后,一个触目惊心的场景出现了。原来这里竟然有两条恐龙!而且,是两条完整的恐龙骨架扭在一起,其中一条是古脚类恐龙,而另一条却是食肉的双 龙,后者的大嘴正好咬在前者的尾椎骨上。科学家根据化石的这种埋藏状况推测,这两条恐龙的死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它们在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中两败俱伤而双双死去;再一种可能就是古脚类恐龙已经死去多日,尸体上的肉已经腐败变质了,而饥肠辘辘的兽脚类只管填饱肚子,没想到却因吃了腐败变质的古脚类恐龙肉而中毒身死。从二者平静的姿势来看,后一种可能性甚至更大些。 中国双 龙是侏罗纪早期最大的食肉恐龙,身长将近4米,嘴巴又尖又长。它的上颚的前部有一个裂凹,使得前上颚骨能够活动。科学家推测,它最喜欢吃的大概是其它动物的内脏,因为它的尖嘴可以伸进动物尸体的腹腔中,而头顶上那两块薄板状的冠状 可以在头伸进尸体的腹腔时起到支撑腔壁的作用。 双 龙也是环特提斯海动物群的成员之一,因此全世界发现的种类都大同小异。它们的化石在现代的南极洲也有发现,说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在当时可是一个温暖的恐龙天 大绝灭 恐龙化石被发现近年了,一个个新的种类被不断地发现,一批批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乐此不彼,一代代少年儿童和他们的家长们对这些神秘的远古生物产生着强烈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中生代末大绝灭 这是因为,许许多多的恐龙与我们人类相比实在是太大了,让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思考,它们为什么会长那么大呢?还因为,恐龙的种类如此繁多,样子那么千奇百怪,不由得使我们想知道,恐龙这个庞大的家族到底有多少成员?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那么多曾经浩浩荡荡、生气勃勃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为什么一个不留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留下它们的后代,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这个谜永远激发着我们去探索、去求知。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灭绝的时间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而且在那个时候,不仅统治了地球达一亿多年的各种恐龙全部绝灭了,同样悲惨的命运还同时降临到了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种其它的生物。在这次灾难中绝灭的还有蛇颈龙等海洋爬行动物,有翼龙等会飞的爬行动物,有彩蜥等恐龙的陆生爬行动物亲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至于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动植物,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光。经过这场大劫难,当时地球上大约50%的生物属和几乎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这真是一场大绝灭、大灾难。大绝灭的结果使得在距今6500万年这个时间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这场大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地球的地质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生代。 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分析研究了到目前为止可以发现的所有线索,提出了解释这一大绝灭现象的各种理论。但是至今,关于这场大绝灭的原因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百分之百正确的答案。 也许,这样的答案等待着你来寻找。 以下,我们将陆续地介绍一些关于恐龙大绝灭原因的理论和学说,即向你介绍一些最基本的背景知识,也希望能够对你发现更好的解释提供一些启发。 小行星撞击理论 1980年在一个科学讨论会上,美国地质学家阿尔瓦雷茨等人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形象生动地宣讲了一段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烈日照耀下的热带灌木林中,许多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恐龙平静地像往常一样或在湖边漫步,或在水中觅食;在森林的边缘,一只刚刚孵完卵的鸭嘴龙正在蛋巢边来回踱步;在一片开阔的原野上,一只霸王龙正准备扑向一只巨大的三角龙…… 突然,一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巨响打破了这个宁静的世界。一个直径几公里大的流星猛烈地撞到地球上。这一撞可不得了,相当于几万个原子弹威力的爆炸在顷刻间发生。这是一颗不期而至的小行星,与地球碰撞后产生的撞击力可达1015吨TNT炸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卷着尘埃的一个巨大的蘑菇云迅速升起,直冲天空,而后弥散开来,最后把整个地球都笼罩在里面。很快,恐龙就彼此看不见了,因为黑云遮天蔽日,白天也没有了阳光。这种恐怖的状况持续了一两年。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断了,因而大量枯萎、死亡。吃植物的素食恐龙因此相继死去。以后,吃肉的恐龙也由于失去了食物而灭绝了。 这段故事是小行星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大绝灭学说的精华。后来不断地被许多科学家给予支持。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在这个时期不仅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行星撞击,而且还接连受到了许多次小一些、但是依然严重威胁生命的小行星撞击,其中可以证实的在加勒比海和美国的衣阿华州发现的行星撞击的痕迹。 这一假说的证据还来自于在世界各地发现的65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存在的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含有大量的铱元素,大量地存在于某些天体里,在地球上却根本不应该存在。这层富含铱元素的地层在北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许多地区都被先后发现,在我国西藏的冈巴地区几年前也发现了这层含铱层。 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次爆炸使所有恐龙都灭绝了。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只有70%的恐龙在当时灭绝,其它的一些恐龙种类则勉强地躲过了劫难,可是在随后的几百万年里又逐渐绝灭了。这后一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6500万年前的这次事件以后形成的地层里,仍有一些恐龙骨骼被发现。例如,美国新墨西哥洲6000万年前上下的地层中就曾经发现了恐龙的残骸。在阿拉斯加新生代的冻土带里,也发现过三角龙的化石。这些现象似乎说明,在这次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大爆炸以后,仍然有一些恐龙挣扎着生活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最后才因为不适应新的气候和新的环境而最终相继灭绝。 最新理论——大规模海底火山爆发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基最近提出,造成恐龙大绝灭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 齐基基教授认为,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从而,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并进而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维生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他的理由是,现代海底火山爆发对海洋和大气产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其影响程度比起6500万年前发生的海底火山爆发的程度小多了。

禾木村毕业论文

19个大学生。有在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但是多已经毕业。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煞风景 英雄倍出 挟(xiā)制 命运多舛(chuǎn)B.舶来品 貌和神离 纰(pī)漏 不着(zháo)边际C.协奏曲 鞭辟入里 混(hùn)淆 西学东渐(jiān)D.度难关 铤而走险 慰藉(jí) 铩(shā)羽而归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B.中华民族园中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表演,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如醉如痴,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C.国际社会纷纷要求中国运用对朝鲜的影响力促使这个国家冷静下来,以避免其与韩国在冲突中两败俱伤。D.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一拍即合,充分反映了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办会理念。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是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证明,我们应当秉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珍惜。B.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是值得媒体深思的问题。C.近年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目前正在加快高铁设备的出口规模。D.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各大报纸都关于亚运会开幕式作了详细报道。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 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 是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C.“五四”以后,新诗发展渐入高潮,创作日渐丰富且风格日渐多样,其中“雨巷诗人” 戴望舒和抒情诗人徐志摩享有盛名。D.美国作家欧·亨利是十九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羊脂球》等。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禾木村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村庄,依然保留着最古朴的面貌,这里有自然的山野风光,风景独特、优美。 ① 。黄昏时候,夕阳映照着成群结队暮归的牧群,闲逸 ② ,俨如一个世外桃源;夜色降临,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天上的繁星 ③ 。A.①古朴的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恬静 ③闪烁B.①古朴的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安静 ③闪耀C.①大草原与古朴的村落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恬静 ③闪烁D.①大草原与古朴的村落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安静 ③闪耀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煞风景 英雄倍出 挟(xiā)制 命运多舛(chuǎn)B.舶来品 貌和神离 纰(pī)漏 不着(zháo)边际C.协奏曲 鞭辟入里 混(hùn)淆 西学东渐(jiān)D.度难关 铤而走险 慰藉(jí) 铩(shā)羽而归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B.中华民族园中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表演,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如醉如痴,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C.国际社会纷纷要求中国运用对朝鲜的影响力促使这个国家冷静下来,以避免其与韩国在冲突中两败俱伤。D.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一拍即合,充分反映了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办会理念。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是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证明,我们应当秉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珍惜。B.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是值得媒体深思的问题。C.近年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目前正在加快高铁设备的出口规模。D.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各大报纸都关于亚运会开幕式作了详细报道。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 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 是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C.“五四”以后,新诗发展渐入高潮,创作日渐丰富且风格日渐多样,其中“雨巷诗人” 戴望舒和抒情诗人徐志摩享有盛名。D.美国作家欧·亨利是十九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羊脂球》等。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禾木村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村庄,依然保留着最古朴的面貌,这里有自然的山野风光,风景独特、优美。 ① 。黄昏时候,夕阳映照着成群结队暮归的牧群,闲逸 ② ,俨如一个世外桃源;夜色降临,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天上的繁星 ③ 。A.①古朴的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恬静 ③闪烁B.①古朴的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安静 ③闪耀C.①大草原与古朴的村落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恬静 ③闪烁D.①大草原与古朴的村落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②安静 ③闪耀 赞同0| 评论 2011-11-2 13:50 热心网友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jù pà wū yán shuāi lǎo guò lǜ shū lǐ( 惧怕 ) ( 屋檐 ) ( 衰老 ) ( 过虑 ) ( 梳理 )fèi bù gào jiè fēn fù xiǎo xīn yì yì( 肺部 ) ( 告诫 ) ( 吩咐 ) ( 小 心 翼 翼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踮(diǎn{V}diàn)起脚尖 夹(jiā jiáV)丝玻璃 榨(zhàV zà )油苔藓(xiān xiǎnV) 潺潺(chánVchǎn) 粘(zhānV nián)在一起三、把四个字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滔)( 滔)不绝 ( 受)( 用)不尽 (依 )( 依)不舍 (络)(绎 )不同 呕心( 沥 )血 颇负( 胜 )名 能书( 善 )画 星罗棋( 布 ) ( 藕 )断丝连 安然无( 样 ) ( 守 )望相助 千( 篇 )一律四、按照课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1)悠悠天宇旷, 切切故乡情 。(2)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以斑 。(3)欲要看究竟, 处处细留心 。(4)书 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 医愚 。(5)读书有三到,谓 心到 、 眼到 、 口到 。五、选字填空。(4分)幕 慕 暮( 暮 )色降临 开(幕) 羡(慕 ) 爱( 暮)辟 避 劈躲( 避) 开(辟) ( 劈)柴 ( 劈)开六、读例句,找方法,再学着把句子补充得更丰富。(2分)例: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我叫蓝鲸,我的力气特别大,能举起好几吨的木材。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2分)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1)填空:(2分)(2)请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春风有吹过江的南岸,明亮的月亮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家乡啊。(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思念家乡,想家人 的思想感情。(2分)2.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用“ ”划出梅花秉性的句子。(2分)(2)外祖父的这段话,用梅花赞美了怎样的人?(2分) 答:赞美了我们中华有气节的人,顶天立地的,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人 (3) 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有气节的人物吗?(至少两个)(2分) 答:有鲁迅.苏武.赵天祥八、课外阅读简单道理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狼吞虎咽( 食不甘味 ) 意味悠长( 意味深长 )2.在文中用“ ”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2分)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为长者的帮助,他们各自过各自的生活,结果都饿死了,另外又又、有两个人得到长者的帮助,他们齐心协力,最后,他们靠打鱼为生,都得到了幸福。4.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3分)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3分)1:答:是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2:答:每个人都不可能一个人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总有一些人在帮助你或偷偷的帮助你。 九、习作。(40分)题目:一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示提示与要求:在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读书名言,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句,通过具体事例来写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注意把经过写具体,把得到的启示写清楚。 一句名言的启发 在第一单元中,我得到了一句特别好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读的书多,你写作的时候就会像有神灵在帮助你一样。这句名言,让我大受启发。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星期六就会去书店看书,因为妈妈星期六上班,没有时间带我,她只好把我送给书店。我看的书可多了,365夜故事,女生日记,公主故事大全,王子故事大全…… 有一次,我在写一篇作叫:墙角的最后一支花时,我的脑子很乱,于是,我翻开了我的宝书:女生日记。我突然眼睛一亮,我有灵感了,因为我看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我开始从我丰富的大脑里搜索丰富的资料,来完成我这篇作文,当我拿起笔时,啊!神灵把优美的语言一句句的告诉了我,我不到30分钟,一篇长达500字的作文出来了,我仔细的阅读,发现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于是我把它发到了我的QQ空间里,好友们都说我写的好,我告诉他们,是有神灵在帮助我,他们不相信,我便告诉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从这句话中,我写出了不少好作文,这句我一生受用。

古村古镇论文5000字

进入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由著名画家范曾题字“召稼楼”的牌坊。召稼楼,又称召楼,原为元末明初号召农耕垦荒的小钟楼,是为浦东垦荒第一楼。元初建镇,以召稼楼名镇,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随后,沿着小巷来到了“礼耕堂”,它是召稼楼奚氏九世孙奚之炬的宅第,建于清代乾隆五十八年,坐北朝南,共五进,有房屋138间,其中平房98间,楼房上下各20间。最后一进为堂楼,重檐式二层楼房,楼上走廊围以朱红栏杆,栏杆上刻有各色图案花卉。礼耕堂的主体部分在第四进,正厅礼耕堂,重檐建筑,高明显敞,飞檐雕甍,典雅端庄。匾额上那三个字笔墨沉酣古朴雄健的字“礼耕堂”就是出自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隶书大家伊秉绶的手迹。此“礼”取《论语》“富而不骄,不若富而好礼……礼者,敬也”。灰瓦墙门里,庭院深深,确有几分深宅大院的气派。而现已修复的礼耕堂,为“百姓讲堂”所用,但依然可以看出,奚家这个大家族在几百年前生活的形态,以及奚家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缩影。接着,来到了“资训堂遗址”,传为奚府光绪年所建,现只留下这处门楼遗址,门前还有口“古井”,但从斑斑驳驳的砖墙上还能读出当年老宅的史迹。在“遗址”附近有一“裕如台”的戏台,经常演出滩簧、皮影,据说是上海申曲班的发祥地之一。再走过一石桥,只见有座高大的名为“机云亭”立于绿水之中,亭子的玻璃大门紧闭,故无游客,仅周边有悠闲的几位垂钓者。亭前有石碑一块刻有小记,介绍陆氏兄弟。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近日中外专家聚首西塘,探讨古村落保护之法。在前来参加论坛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当中,有被称作“民间文化守望者”的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有以“骂”著称、且被媒体称为“保护古城的卫士”的国家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还有远道而来的两位日本民俗学界的领军人物: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和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菅丰博士。另外,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古村落——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数到场,为论坛带来了更多的声音。让我们借着专家的智慧,试着寻找延续这些传统文化的良方。宣言书4月27日清晨,银色的月光刚刚退去,苏醒中的古镇西塘充满了生机,鸟鸣声、摇橹声、脚踏车声、还有清风拂柳的婆娑声袅袅不绝于耳……一如“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本色。而此时,冯骥才和西塘镇党委书记沈国强两人早早地就出现在了“明清食代”的二楼露台上,参加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节目录制,主题正是“古村落保护”。第二次来到西塘的冯骥才还是老样子,一头桀骜不驯的头发,说起话来慷慨激昂。这几年他一直为抢救民俗文化而奔忙,走了不少地方,今年他把保护的重点放在的古村落上,他坚定地认为,在民间文化遗产和抢救过程中,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的“箱底”,因此从2005年3月至今,他已辗转考察了国内七八个省的古村落。他说:“时间很紧迫,我们现在连多少古村落都不知道,怎么保护?因此在这里开这个会议,希望集中各方力量探讨今后古村落的出路。”“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留给后人的财富,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镰刀、锄头,那将是无比的悲哀。”这是他最大的担忧。不止在一个场合,冯骥才用“来晚了”来形容对西塘的感受,他也不止一次讲述他第一次到西塘时偶遇的一个细节:“我去年第一次到西塘,镇长陪我在岸边走,走着走着天有些凉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正把支窗户的棍子拿起来关窗户,同时把一盆窗外的花拿进去。我注意到当时花盆上落了一只蝴蝶,老太太拿起花盆,轻轻一抖,蝴蝶飞走了。西塘连生活的诗意都保存下来了,这种和谐让我感动。”冯骥才认为西塘的经验是一种生态的保护方式,它延续了当地人生活的原态,是以人为本,可以作为典型供其他地方学习。当谈到为什么选择西塘作为论坛主办地时,他说,除了西塘的保护做得成功之外,当地政府的观念也让他感动。“当时西塘镇领导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一句是‘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责无旁贷是政府的事’,还有一句是‘当经济的GDP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把根留住。’一名基层的领导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和文化责任感,让我看到了希望。”带着这样的希望,冯骥才把论坛带到了西塘,并发出了旨在呼吁开展古村落保护的《西塘宣言》。他说:“必须要抓紧时间,不然的话,很多古村落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它,就要失去它。”观点论一批重量级专家、学者、官员的到场无疑为本次论坛增色不少,他们在会场上激烈的观点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绝伦的火花。冯骥才:古村落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我一直认为古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冯骥才这样解释他的观点,“从规模上讲,我国有5000年到7000年的农耕文明,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约1600个县,19000个镇,按照一个镇10个行政村来算,我们有20万个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来估计中国的古村落大约有3000个到5000个。但后来听说仅贵州黔东南地区就有六七百个古村落。所以我们心里应该有个数,我们的古村落数量至少过万。”他认为,古村落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的建筑,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规划,都是其物质遗产,还有很多诸如民俗之类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关于民俗,他补充道:“我所说的民俗,包括人们生产、生活的民俗,商贸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起居饮食的民俗,节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还有类似神话、故事、谚语、歌谣之类的口头文化。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艺人们身怀的民间技艺和民间手艺都是这个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进行保护?冯骥才这样回答:“我们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价值、学术的价值、见证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欣赏的价值,但最终的价值还是它的精神价值。我们之所以传承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就是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他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这种同质化的文化,它把我们的文化变成了同一个样子。同时它又是商业文化,能成为卖点的就利用,不能成为卖点的就抛弃、甚至毁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危机,也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失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去年开始做的,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现在只能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加紧相关法律的制定。阮仪三:村落是最后的“净土”“阮仪三”这个名字,对于关注中国遗产保护的人并不陌生。作为一名建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发起了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运动,而他最让人熟悉的“力作”莫过于周庄古镇的保护了。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纪80年代,北京、西安、开封、扬州、洛阳等城市相继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云南丽江等又在上世纪90年代同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进入21世纪,阮仪三又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扩展文化内涵”的道路,为中国留下了叹为观止的“水乡”。阮仪三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建设热潮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他说:“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比如江南水乡,就要保护构成江南水乡的构建: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建房、邻水建镇的特点,这是它的灵魂。”在谈到“城市记忆”这一概念时,阮仪三举了“上海犹太人保护区”的例子,那里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现在是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曾任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部长的布鲁门撒尔60年后旧地重游时,泪流满面,对身边的女儿说,‘记住,没有上海就没有我们一家,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些犹太人的活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街区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慈爱之心,是和世界人民和谐相处的里程碑。这个街区就是重要的城市记忆,记忆着一代人的友谊,这不是语言能够承担的。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他对把旅游与保护等同起来的看法嗤之以鼻:“我们通常认为用保护来发展旅游,来搞经济开发,把保护等同于赚钱。”他认为保护不应该围绕着商业利益,因为商业利益的背后必然是破坏。“保护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为的是留存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建筑的精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环境。而这些是我们今后创造新城镇、新建筑的规范。”青岛泰之:保护活态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驻亚太地区总代表青岛泰之应邀出席了论坛。他在发言中表示,古村落是一个特定文化历史发展的珍贵的有形见证,反映了人们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过程。与考古遗址和废墟相比,这些历史遗产群落是活态的遗产。青岛泰之认为,在快速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建筑和街道正不断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因此,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与保护其物质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至关重要。他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他同时希望中国政府、非政府机构和组织以及地方社团都能够参与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他山石在“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代表的经验发言也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江西婺源——文脉的延续婺源的乡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冯骥才对婺源也是赞不绝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砖、灰瓦、白墙、翠绿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蓝色的山野、红色的霞光,简直像一幅画。”婺源县政府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包括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和原始生态式。由于婺源境内徽派建筑遍布乡野,独具地方特色的傩舞、徽剧、茶道等文化绚丽多彩,因此政府出资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性规划,同时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还制定了详细的农村建房审批流程,以抑制乱拆乱建的现象。为了增强古村落的生命力,该县还专门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下设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艺文化和民间故事等9个分会,负责对全县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整理。今年,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4项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榆次后沟古村——民居博物馆后沟古村以古朴的农耕文化、精美的建筑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特别是精巧别致的古戏台、玉皇殿、观音堂等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后沟古村因地制宜、顺势选址、择吉而居,强调和谐的“田园山水”和“耕读文化”。2005年,在经过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对后沟古村进行了抢救性的整理和修复开发。同时还成立工作组,围绕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形态开展调查、挖掘、整理、引导工作,再现了古村久远的民间艺术、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地域节庆活动,并筹建了农耕民俗博物馆。在抢救和保护古村过程中,始终贯穿“简单不简陋,民俗不粗俗”这一主线,在修复保护过程中,力求展现其简单而精巧的建筑、悠久而古朴的风俗、厚重而传统的民风,使“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古村风貌”跃然而出。越南顺化——新旧的和谐顺化市是承天化的省会,位于越南的中部。在顺化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遗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受南方考古文化的影响和北方青铜时代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代起,这里就成为独特文化的十字路口,也奠定了多样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基调。顺化的一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历史上所有的独特艺术形式都为顺化文化所吸收利用;而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宫廷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存与互融。顺化是一个都市,但仍保存着历史中形成的诸多传统。因此,顺化不仅扮演着多样城市和历史城市的角色,其实它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有着很多的可触与不可触的文化遗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