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选责编

发布时间: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选责编

摘要: 本文具体探讨了药龙葵的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与色谱分析。

关键词: 中药龙葵;茄胺;超声波;色谱;职称论文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仪器与材料

PHS-3C精密pH计***北京精密仪器有限公司***;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北京三博科技有限公司***;SENCO R型旋转蒸发器***北京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AY12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有限公司***;甲醇、乙醇、氯仿均为分析纯。

超声波辅助提取

称取龙葵样品,用v[Hcl]:v***乙醇***1:4溶液润溼24h后,龙葵与乙醇按1g:lOmL加入乙醇,在常温下采用超声波提取两次。过滤后合并滤液。滤液经减压蒸馏后得到黄绿色固体。用的HCl溶解甾体类生物碱粗提物后,用氯仿萃取三次,去氯仿层,水相用NaOH溶液调节至pH为,用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氯仿萃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得到龙葵生物总碱的甲醇溶液。

茄胺的制备

将含生物总碱的甲醇溶液定量取出并减压蒸干后,残留物用40mLv[Hcl]:v***乙醇***1:1溶解,在100度下水解,水解后将溶液中乙醇蒸馏去除,余液用氯仿萃取三次,取酸水层。经NaOH溶液调节至pH为后,用氯仿萃取三次,合并氯仿萃取液,蒸干并用甲醇溶解,定容至50mL,得到茄胺的甲醇溶液。

色谱分析

经在紫外区全波段扫描确认标样茄胺在210hm处有最大吸收峰,因此,选定210hm作为茄胺的检测波长。色谱条件乙腈:水为55:45***水相pH用磷酸调节至***,流速为。茄胺进样量20ug/mL-200 ug /mL时。进样量2***ug/mL***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结果

提取效果

超声波辅助提取中草药有效成份具有快速、简易、提取效率高的特点。依据这个原则,本文选择实验条件温度为:25度,乙醇浓度为95%。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茎叶内的茄胺的平均得率为,果实内的茄胺平均得率。称取3份龙葵果实样品,进行平行提取实验,计算茄胺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以及同批样品的RSD值,结果表明,3个龙葵样品提出的茄胺平均质量分数为:,RSD值为:,证实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色谱效果

本文选择水解1h的甾体类生物碱样品作为考查物件,在未新增磷酸的条件下,色谱峰峰形严重拖尾,随着酸度的加强,峰形开始锐化,至时,甾体类生物碱和茄胺已完全离子化.峰形尖锐,两类色谱峰分离度高。

3 讨论

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和手段,在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特别是从确有疗效的中草药中,寻找和开始具有我国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抗癌新药不仅对促进人类的健康,而且对推进我国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龙葵是一年生草本,全草含澳洲茄碱、澳洲茄明碱、澳洲茄边碱等多种甾体类生物碱,它们的苷元主要为茄胺,生物碱含量以果实为最多,在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高,果实成熟后则消失。

龙葵含有丰富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成分,具有消炎、抗菌、降压、抗癌等多种药用功能,但到目前为止,龙葵的资源利用率仍然比较低,有关其活性成分研究的报导更是一片空白。上个世纪,有人采用国外提取茄属植物的工艺,用薄层扫描色谱法测定了龙葵中茄碱的甙元茄胺的含量,发现龙葵果实中茄胺含量明显高于全草含量,并在未成熟的青果实中发现茄胺含量甚至高达,但有关龙葵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及总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在本文结果显示中,超声波辅助醇提法提取龙葵甾体类生物碱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的优点。同时其重复性好、稳定性与回收率高。

高效液相色谱近年来以其绝对优势广泛用于生物碱的分离和鉴定,尤其是由非极性固定想和极性流动相组成的反液相色谱系统***RP-HPLc***的应用约占90%,非极性固定相主要是以矽胶为基质的矽烷化反相键和相。本文研究并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甾体类生物碱及其苷元茄胺的分析条件:紫外检测波长210hm。流动相选择乙腈:水为55:45***水相pH用磷酸调节至***,进行紫外、红外、质谱分析,证实其为龙葵甾体类生物碱的苷元茄胺。

参考文献:

[1] 季宇彬,王巨集亮,高世勇.龙葵碱对肿瘤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21***2***:127-129.

[2] 赖亚辉.龙葵果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J].癌变,畸变,突变.2010,17***I***:53-56.

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摘 要:21世纪初我国产业发展已进入了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经济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对此,应确定未来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方向,选择适宜的政策,以促进21世纪产业发展。关键词;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发展趋势一、21世纪初的产业发展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少到多的转变。从“十五”开始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从低到高的转变,在整体素质和效率方面,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一)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特点1.产业发展己进入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我国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除少数行业外,已主要不是在生产能力和产量方面的差距,而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品种和结构、单位产品物质消耗、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今后我国产业发展的任务已不再是追求数量扩张,而是要在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和效率上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提高产业素质和产业增长质量为主。2.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目前我国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已超出了市场需求而出现相对过剩,这是导致我国加工工业过度竞争,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并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造成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2l世纪初我国将全面迈进小康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商品数量的满足,更要求质量档次的提高,花色品种的增加,服务水平的上升。所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使之与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是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的根本途径,3.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目前我国产业运行实际来看,各个产业之间比例失调的状况已不明显,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基本消除。当前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水平上的矛盾。表现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附加值高的产业的比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市场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落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必须加大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力度,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带动整个产业的结构升级。在21世纪初,我国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将进入以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的新阶段。4.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随着外资企业纷纷涌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不仅存在于国际市场,也存在于国内市场;不仅是商品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而新兴产业领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的素质,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我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维护我国民族产业发展的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影响1.市场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推进经济的市场化,是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市场化趋势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市场将成为决定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主导性力量。但对于存在市场失效的产业如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公用事业、社会事业还要依靠政府予以扶持或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对完全靠市场难以迅速成长的战略性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政府应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及利益诱导机制,促进其高速超常规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2.城市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我国20年来工业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发展却一直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滞后,造成了人口结构和资源占用结构的不合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大大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是各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在21世纪,我们要以产业素质提升为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实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从二元经济走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派生的非农产业群,由农村逐步转移到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将是我国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3.全球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资源配置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和带来新的国际分工。目前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低,适应经济全球化能力差,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目前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口素质低使知识经济发展受阻,将对我国未来适应经济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投资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方面若不进一步改进,努力缩小差距,我国的民族产业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4.知识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经济知识化趋势主要表现在?br>《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103、雇主替代责任的经济学分析,《判解研究》,2007年第3辑(CSSCI集刊),法学核心期刊,独作102、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之思考——以实行配额制度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CSSCI)法学核心期刊,独作101、劳动安全保护体现公司社会责任,《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3月7日第3版。,独作100、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ti-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in China,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开学术演讲的论文,独作99、中美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制度之比较研究,载于《中美劳动争议与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并获北京市法学会2006年度三级课题优秀成果奖,独作98、美国2006年养老金法案——让员工拥有更大的退休保障,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1月25日第四版,一作97、论职场性骚扰的雇主责任——以雇主禁止性骚扰义务为中心,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1期,被中国法律经济学网和中国民商法网全文转载,独作96、脱离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法律属性及其支配规则,《中国法学》,2006第1期(CSSCI)(属于1A类法学核心期刊),二作95、论胎盘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河北法学》2006第3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 转载(CSSCI)法学核心期刊,独作94、劳动派遣关系中的雇主替代责任研究、《法律科学》2006年第3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CSSCI)法学核心期刊,独作93、论雇主的保护照顾义务,《法学论坛》2006年第3期,法学核心期刊,独作92、人体医疗废物的权利归属及其支配规则《政治与法律》2006第1期(CSSCI)法学核心期刊,二作91、双重劳动关系之肯定论,《政法论丛》第2期2006,独作90、《企业应保障职工享有平等就业权》,《工人日报》2006 .,独作89、《劳务派遣成焦点 如何不让劳动者吃亏》,《工人日报》2006。3 (被采访),独作88、受害人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研究,《河北科技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作87、论尸体的法律属性及其处置规则,《法学家》2005年第4期(CSSCI)法学核心期刊,二作86、知情权之私法保护,《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4期(CSSCI)法学核心期刊,独作85、违反医疗告知义务之侵权责任,《法学杂志》2005年第6期,法学核心期刊,独作84、论<劳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法制日报》2005年9月18日第3版,独作83、《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理性选择》《法律适用》2005年第5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 劳动法学》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法学核心期刊,独作82、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05年19期摘要转摘,二作81、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分析,《燕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第6期,一作80、劳动合同法确立劳动派遣肯定论,2005年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上海,独作79、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商业秘密侵权中的适用,《前沿》2005年第10期,核心期刊,一作78、《应充分发挥工会在劳动监察中的作用》,《工人日报》2005年7月25日第7版,独作77、《加强与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重要法律工具》,《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法学核心期刊,独作76、入世与河北省劳资关系协调研究,《燕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独作75、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劳资关系协调的探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独作74、浅议集体谈判制度,《当代法学》2003第2期,法学核心期刊,独作73、入世与我国劳资关系协调的探讨,《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第2期,独作72、工资集体协商,<河北工运>2003,第3期,独作71、借鉴西方工会权利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会权利,《当代法学》2003第1期,法学核心期刊,独作70、网上隐私权的保护,《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独作69、略论三方协商机制, 《工会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核心期刊,独作68、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新视点,《天津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被人大报刊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D422《工会工作》全文转载2003年第五期,独作67、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取向,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第1期,独作66、关于雇员参与公司管理的探讨,《燕山大学学报》2003第1期,二作65、对就业歧视现象的反思, 《工运研究》2002年第20期,独作64、人才领先 企业腾飞的根本——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和应对措施,〈河北法制报〉 2002、11、4,第三版,独作63、社会保障刍议,《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第四期,独作62、依法辞职不应赔偿,河北工人报,,独作61、入世与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论文选),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2001年年会,独作60、关于我国竞业禁止的立法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第3期(CSSCI),核心期刊,独作59、WTO与我国环境保护,现代工商,,独作58、“入世”与大力扩大职教生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4期,独作57、对入世后中国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探讨,继续教育,2002年第2期,独作56、对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法律思考,教育现代化,2002年第3期,独作55、论企业改制中职工持股与劳动权利的关系问题,《科技与经济》同时获科技与经济杂志社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年第3期,独作54、网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思考,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2年第1期,独作53、浅谈WTO对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影响,新疆社科论坛,2001.第4期(CSSCI),核心期刊,独作52、论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1第1期,独作51、论知情权,《侵权法热点问题法律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独作50、论公司的社会责任,燕山大学学报,2002第1卷,独作49、浅议票据行为的异常形态——票据变造,经济师,,核心期刊,独作48、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探讨,农业经济,2002第1期,核心期刊,独作47、对中小企业保护的法律思考,河北法学,卷(CSSCI),法学核心期刊,独作46、对农民就业问题的法律思考,北方经济,,核心期刊,独作45、我国公民知情权的法律思考,北方论丛,2001(3)(CSSCI),核心期刊,独作44、重视职业病防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世界,,独作43、农民工,亟需法律呵护,河北法制报,,独作42、浅析职工劳动权的保障,工人日报,,独作41、浅谈WTO〈政府采购协议〉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前沿,,核心期刊,独作40、浅谈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与国际人才流动,经济师,,核心期刊,独作39、劳动法相关背景资料,工人日报,,独作38、新旧〈工会法〉内容之比较,中国劳动保障报,,独作37、浅谈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及对策,农村经济,,核心期刊,独作36、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职权,工人日报,,被转载在上海劳动报2001年12月28日星期五,同时被收录在《工会法》实用手册中,金城出版社,独作35、我国劳动争议审判制度改革探析,工人日报,,在“2000年中国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被引用(法学家2001年第1期第73、74页),独作34、我国加入WTO与户籍制度的改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CSSCI)核心期刊,独作33、劳动权与生存权探析,劳动世界, ,独作32、WTO对我国就业制度的影响及对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独作31、走进工资集体协商,经济论坛,,核心期刊,独作30、对目前我国开征遗产税问题的思考,经济师,,核心期刊,独作29、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法律思考,前沿,,核心期刊,独作28、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刍议,农村经济,,核心期刊,独作27、外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概况,法学杂志,,法学核心期刊,独作26、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农场经济管理,,独作25、票据抗辩的法律探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独作24、浅议企业民主管理的利益机制,经济师,,核心期刊,独作23、完善我国农业保险法制刻不容缓,北方经济,,核心期刊,独作22、WTO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科学论坛,,核心期刊,独作21、按劳分红浅探,经济论坛,2002年第14期,核心期刊,独作20、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上海工运,,独作19、工会法应突出工会的维权职能,工人日报,,独作18、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人日报,,独作17、《对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建议》,中国工运,。(获秦皇岛市第二届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在“2000年中国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被引用(法学家2001年第1期第73、74页),独作16、员工跳槽与商业秘密保护,中国律师,,独作15、入世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对策,理论探讨,2002年第3期(CSSCI)核心期刊,独作14、WTO与中国劳动法律协调,前沿,,被北京市法学会《法学信息》第9期(总218期)转载,核心期刊,独作13、一人公司探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独作12、劳动者罢工权初论,燕山大学学报,,独作11、对农民就业问题的法律思考,农业科技通讯,2002年第3期,独作10、略论我国劳动争议的企业调解,法学杂志,2000年第4期,法学核心期刊,独作9、现代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保护,中国劳动,,法学核心期刊,独作8、我国竞业禁止的立法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独作7、对职工持股的理论探讨,河北学刊,2002年第4期(CSSCI)核心期刊,独作6、公司人格否认原则价值目标的理性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CSSCI)核心期刊,独作5、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之比较及启示,当代法学,,法学核心期刊,独作4、劳动者知情权的法律思考,工会论坛,2002年第3期,核心期刊,独作3、公民环境权的法律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CSSCI)核心期刊,独作2、浅析弱权利——劳动权的保障,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核心期刊,独作1、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探讨,当代法学,2002年第8期,法学核心期刊,独作1、副主编《类型侵权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号:03BFX016)2、副主编《劳动法教程》,21世纪法学通用教材,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3、参编《侵权法热点问题法律应用》,杨立新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4、参编《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杨立新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6月版(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5、参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关怀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教材)2003年6月第1版,参与编著第16、17两章内容;6、参编〈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版7、参编〈工会法与集体合同制度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版8、参编〈劳动合同与对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版9、参编《劳动与社会保障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出版社,正在出版中。10、参编《美国劳动雇佣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11、参编《宪法与行政法治发展报告》 (2004年-2005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专著《雇主替代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13、合著〈中国民法的法律物格制度研究〉2008年将出版,人民法院出版社主持及参与的课题项目1、主研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类型侵权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号:03BFX016)已结项2、主研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课题项目,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5SFB20313、参与2002年度司法部 “法制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专项任务,“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已结项,并获得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4、参与200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的重要项目,项目名称:〈民事权利保全请求权体系与民事行为规制研究〉,项目编号:06AaFX004。5、主持2006年北京市法学会三级课题《中美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制度之比较研究》,已结项,并获北京市法学会2006年度三级课题优秀成果奖。6、主持2002年燕山大学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名称为: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已结项7、主持2002年燕山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入世与河北省劳资关系协调研究,已结项8、主持2003年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已结项9、主持河北省2007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雇主替代责任研究,课题号074572243学术获奖:1、《网上隐私权保护》获2002年河北省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2、《对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建议》获2002秦皇岛市第二届社科成果“三等奖”。3、《入世后我省劳资关系协调问题研究》获2002河北省工会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4、2001年“优化配置西部资源,坚持高效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及保护对策〉荣获中国发展西部经济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特等奖”。5、《重视劳动争议调解》获内蒙古科技出版社 “优秀论文”一等奖6、《论企业改制中职工持股与劳动权利的关系问题》获科技与经济杂志社优秀论文一等奖7、《内蒙古地区环境演变与水资源》获1989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8、《对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探讨》荣获第七界冀鲁豫三省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荣获第七界冀鲁豫三省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0、《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地位》获200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工运理论政策研究论文“二等奖”11、《入世与河北省劳资关系协调研究》载于《燕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4获2005年北京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会成立五周年学术论文评选的“二等奖”12、《中美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制度之比较研究》获北京市法学会2006年度三级课题优秀成果奖。14、《劳动派遣关系的雇主替代责任研究》获2007年秦皇岛市第四届社科成果“二等奖”15、《对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法律思考》获2004年河北省教育厅第九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学术研究会兼职情况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河北工人报》读者法律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劳动争议网专家团队成员学术成果被权威期刊转摘、转载情况1、《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新视点》发表在《天津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D422《工会工作》全文转载2003年第五期2、《对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建议》在“2000年中国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被引用(法学家2001年第1期第73、74页)并获秦皇岛市第二届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3、《WTO与中国劳动法律协调》被北京市法学会《法学信息》第9期(总218期)转载4、《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职权》发表在《工人日报》同时被收录在《工会法》实用手册中,金城出版社,被转载在上海劳动报2001年12月28日星期五5、《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理性选择》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和劳动法学》全文转载2005年第8期6、《知情权之私法保护》载于《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4期被具有权威性的学术网站中国民商法网全文转载,被正义网,南方法制网等专门法律网站全文转载。7、《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载于《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摘。8、《劳动派遣关系的雇主替代责任研究》 《法律科学》2006年第3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第九期全文转载,并获秦皇岛2007年第四届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9、论胎盘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河北法学》2006第3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第4期全文转载(法学核心期刊)10、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之思考——以实行配额制度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4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 劳动法学》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学 校 概 况 哈尔滨商业大学是2000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黑龙江商学院等学校合并组建的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十五”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原黑龙江商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商科高等院校,1956年隶属于原商业部领导,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坐落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名城哈尔滨市,由分布在松花江两岸的南北两个校区组成,南校区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138号,北校区(主校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1号,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 学校现已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设有16个学院、2个教学部,现有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六大学科门类,拥有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法学、英语等39个本科专业(详见附表)。 学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目前设有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中药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国际贸易学、行政管理、药理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国民经济学、财政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16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授予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药物研究所)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抗肿瘤药物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中药学、企业管理、会计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财政学、旅游管理5个省级重点专业;同时设有财政部全国财政系统干部定点培训基地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财政税务研究基地。 学校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师1140人,其中具备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 57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5人,省(部)级以上专家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1人。学校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常年聘请英、日、俄外国专家,是经国家批准的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院校之一。目前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校本部17000余人。建校50多年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的约五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已成为各级政府、工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栋梁之才。学校设有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并按照国家规定对特困生予以助学贷款资助。由于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突出,学生素质不断提高,适应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毕业生继续受到社会各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2004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92%以上,在黑龙江省高校中名列前矛。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确定的20所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基地之一,面向全国承担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任务。现有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课程班、高职本专科、国家级在职培训等,是全国首批13所招收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学校目前正大力发展国际合作与留学生教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关系,已确立了与英国Thames Valley University、Leeds University和Napier University联合培养本科和硕士连读人才项目、与美国Schiller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联合培养学士学位人才项目,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和日本水产大学、冈山大学互派教师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位项目,现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对外汉语语言培训中心、海外留学派出服务中心,拥有国家教育部CN 121 BEC 考试点、微软授权(ATC)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 学校具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坚持科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每年承担和完成近百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编写和出版了大量专著和教材,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在内的科研体系,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5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饺子机,60年代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方法之一的“财产收付记账法”,80年代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观点,90年代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所钱币展馆,90年代后期完成的“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近几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863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国家优秀博士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家各部委、省级各类科研项目等500余项,许多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学校公开编辑出版的刊物有《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商业研究》和《物流科技》等。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商科教育特色,奉行“求真至善,修德允能”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为魂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诚信品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商贸管理和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具有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管理规范、校风优良、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商业大学。 ==========================================================================专业介绍学院 专 业 招生科类 1、经济学院 1、经济学 文理 2、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理 3、电子商务 文理 4、统计学 理工 2、金融学院 5、金融学 文理 6、金融工程 理工 3、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7、财政学 文理 8、行政管理 文理 9、劳动与社会保障 文理 4、工商管理学院 10、市场营销教育 文史类 11、工商管理 文理 12、市场营销 文理 13、人力资源管理 文理 5、会计学院 14、财务会计教育 文史类 15、会计学 文理 16、财务管理 文理 6、食品工程学院 17、食品科学与工程 理工 18、生物工程 理工 19、食品质量与安全 理工 20、环境工程 理工 7、药学院 21、制药工程 理工 22、药学 理工 8、轻工学院 2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工 24、包装工程 理工 25、印刷工程 理工 26、工业工程 理工 27、包装工程(包装装潢设计方向) 文理 9、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2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工 30、电子信息工程 理工 10、土木与制冷工程学院 31、土木工程 理工 32、工程管理 理工 33、热能与动力工程 理工 3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工 11、旅游烹饪学院 35、烹饪与营养教育 理工类 36、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文史类 37、旅游管理 文理 12、法学院 38、法学 文史 13、外语学院 39、英语 文理 14、商品检验与管理工程学院 40、商品学 理工 41、物流管理 理工 15、基础科学学院 42、新闻学 文理 16、社会科学教学部 43、社会工作 文理

历史比较久,但是没发展起来,学习气氛还可以,我99级的,要报好专业,现在来讲,电子信息,制冷,比较好找工作,会计是省内比较狠的,因为工作接触都是财务人员,发现好多校友,有意思啊!!!!!1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 1952年,为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14年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8年工商管理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应用经济学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建设名单,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校占地总面积 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725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98人,硕士研究生2432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 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教授253人、副教授57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分别为746人、536人;研究生导师9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5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部)级中青年专家1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4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学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 68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第三产业发展与创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专业评为B类,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评为B-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8部;拥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精品(一流)课程49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学校现拥有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个、国家教育部抗肿瘤药物天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联合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拥有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中小企业研究中心1个,省社会组织和社会建设培训基地1个。,学校一直面向全国 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69年来,学校总计为社会培养了15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食品机械——601型饺子机;利用小球藻解决了替代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问题,效果显著。1960年,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法之一“财产收付复式记账法”。同年,“读、看、论、讲、做、研、写七字一条龙”教学法研究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表彰并予推广,光明日报于1960年5月29日对我校的这一教学经验进行了报道。1981年,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1988年研制出国内首台电脑自动加油机。1996年,建成了高校第一所金融货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1999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0年后,学校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近 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纵向项目90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3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00余件,授权18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出版著作300余部,发表论文5000余篇。学校公开编辑出版《商业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商业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荷兰、挪威等 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院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专项计划”项目合作院校,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近十年来,已培养了来自韩国、俄罗斯、日本、波兰、法国、乌克兰等5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已培训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和独联体共9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学校教师2000余名。

哈尔滨商业大学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是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在一批和二批均有招生,一般认为是一所一本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是一所省重点大学,成立于1952年,属于研究型高校。 从2018年招生情况看,哈尔滨商业大学在本科二批招生的省份有黑龙江、福建、云南、安徽、湖北、四川、吉林、甘肃、江西、贵州、山东、浙江、广西、青海、北京等。哈尔滨商业大学在本科一批招生的省份有贵州、陕西、辽宁、黑龙江、安徽、吉林、内蒙古、重庆、天津、上海、河南、江西、四川、宁夏等。 哈尔滨商业大学除了在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招生外,还会在艺术类批次、国家专项计划批次招生,但是主要招生计划还是会放在本科批次。 要确定一所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首先可以看这所学校在本省招生主要批次及招生计划是多少。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2018年在黑龙江地区二本理工类计划招生1987人,其中二本计划1218人,一本计划747人,其余为专项计划;文史类计划招生373人,其中二本计划176人,一本计划189人,其余为专项计划。一般认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在黑龙江是一本大学。 此外,看一所大学是几本,还可以看它在大部分地区是第几批次招生,而有些学校是跨批次招生的,那么就可以认为它主要招生批次就是几本。还拿哈尔滨商业大学来看,它在大部分省市都是本科一批招生,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是一所一本大学。

是的 ,看你是要发哪个版了 级别不一样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核心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统计源期刊另外 统计源核心 只有部分单位认可,根据你需要来选择把

哈尔滨商业学报投稿

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是的,标明投稿的栏目,题目,作者名,正文写内容,文尾留联系方式。

很好呀,我是成员,欢迎!@

是的 ,看你是要发哪个版了 级别不一样

另外 统计源核心 只有部分单位认可,根据你需要来选择把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好发吗

是的,标明投稿的栏目,题目,作者名,正文写内容,文尾留联系方式。

哈尔滨商业大学还是很好的!

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是的 ,看你是要发哪个版了 级别不一样

另外 统计源核心 只有部分单位认可,根据你需要来选择把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是c扩

哈尔滨商业大学挺不错的。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为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学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8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教授253人、副教授57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分别为746人、536人;研究生导师9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5人。

以上内容参考:哈尔滨商业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哈尔滨商业大学还是很好的!

简介: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为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14年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占地总面积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152人,研究生231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1709人,其中专任教师1358人,教授229人、副教授52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分别为655人、495人;研究生导师45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3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人,乌克兰经济科学院院士(外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部)级中青年专家15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37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 学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1个;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可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8部,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学校现拥有1个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天然抗肿瘤药物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时还拥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学校一直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65年来,学校总计为社会培养了14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食品机械——601型饺子机、利用小球藻解决了替代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问题,效果显著。1960年,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法之一“财产收付复式记账法”。1960年,“读、看、论、讲、做、研、写七字一条龙”教学法研究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表彰并予推广,光明日报于1960年5月29日对我校的这一教学经验进行了报道。1981年,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1988年研制出国内首台电脑自动加油机。1996年,建成了高校第一所金融货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1999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0年后,学校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纵向项目812项,各类横向项目179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51件,授权95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3项,出版著作361部,发表论文7617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1863篇。学校公开编辑出版《商业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商业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荷兰、挪威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73所院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专项计划”项目合作院校,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近十年来,已有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和独联体共7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学校教师来校研修和培训。(2017年9月7日更新)

分类: 教育/科学 >> 院校信息 解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十五”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坐落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名城哈尔滨市,由分布在松花江两岸的南北两个校区组成,南校区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138号,北校区(主校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1号,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稳定特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设有16个学院、2个教学部,现有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医学七个学科门类,39个本科专业,另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及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辅修专业。 学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中药学(一级学科)、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3个博士点,有32个硕士可招生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授予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药物研究所);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抗肿瘤药物);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中药学、企业管理、会计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商品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财政学6个省级重点专业;初步形成了商工结合、商法结合、文理结合、商贸特色突出的学科专业群;同时设有财政部全国财政系统干部定点培训基地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财政税务研究基地。 学校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师1248人,其中具备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54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5人,省(部)级以上专家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1人。学校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为 *** 教授,常年聘请英、日、俄外国专家,是经国家批准的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院校之一。目前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校本部19440余人。建校50多年来,学校总计向国家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万人,已成为各级 *** 、工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栋梁之才。学校设有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并按照国家规定对特困生予以助学贷款资助。由于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突出,学生素质不断提高,适应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毕业生继续受到社会各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2004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92%以上,在黑龙江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确定的20所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基地之一,面向全国承担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任务。现有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课程班、高职本专科、国家级在职培训等,是全国首批13所招收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学校目前正大力发展国际合作与留学生教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关系,已确立了与英国Thames Valley University、Leeds University和Napier University联合培养本科和硕士连读人才项目、与美国Schiller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联合培养学士学位人才项目,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和日本水产大学、冈山大学互派教师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位项目,现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对外汉语语言培训中心、海外留学派出服务中心,拥有国家教育部CN 121 BEC 考试点、微软授权(ATC)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 学校具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坚持科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每年承担和完成近百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编写和出版了大量专著和教材,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在内的科研体系,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5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饺子机,为饺子成为中式快餐和产业化做出了贡献;60年代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方法之一“财产收付记账法”,是新中国使用长达30年适用于各行业的会计记账方法;80年代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为东北亚经济圈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90年代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所钱币展馆,90年代后期完成的“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 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获国家国内贸易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几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863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国家优秀博士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家各部委、省级各类科研项目等500余项,许多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学校公开编辑出版的刊物有《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商业研究》和《物流科技》等。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商科教育特色,奉行“求真至善,修德允能”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为魂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诚信品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商科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的地方名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