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就是沙漠啊。
沙漠沙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 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近代也发现了很多石油储藏。因为沙漠少有居民,所以资源开发也比较容易。沙漠气候干燥,但它却是考古学家的乐居,因为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全球的沙漠占陆地的百分比:全世界陆地面积为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其中约1/3(4800万平方千米)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而且每年以6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着。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编辑本段成因 所渭沙漠化,可以理解为荒漠化的一种,即植被破坏之后,地面失去覆盖, 沙漠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土地沙漠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区。 形成沙漠的关键因素是气候,但是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原生植被可能是草地,由于人为原因沙化了,这些人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不合理的农垦。无论在沙漠地区或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即行沙化。在1958到1962年间,片面地理解大办农业,在牧区、半农牧区及农区不加选择,乱加开荒,1966-1973年,又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说什么“牧民不吃亏心粮”,于是在牧区出现了滥垦草场的现象,致使草场沙化急剧发展。由于风蚀严重,沙荒地区开垦后,最初l-2年单产尚可维持二三十千克,以后连种籽都难以收回,只有弃耕,加开一片新地,这样导致“开荒一亩,沙化三亩”。据统计,仅鄂尔多斯地区开垦面积就达120万公顷,造成120万公顷草场不同程度地沙化。 (2)过度放牧。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 沙漠种或种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总数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动很快,善于剥食沙生灌木茎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践踏,使草原产草量越来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3)不合理的樵采。从历史上来讲,樵采是造成我国灌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昭盟为例,据估计五口之家年需烧柴700多千克,若采油蒿则每户需5000千克,约相当于3公顷多固定、半固定沙丘所产大部或全部油蒿。据统计,伊克昭盟仅樵采一项而使巴拉草场沙化的面积达20万公顷。编辑本段气候 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有些沙漠地区的年降水量更少至10毫米以下(如中国新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但是偶然也有突然而来的大雨。沙漠地区的蒸 沙漠发量很大,远远超过当地的降水量;空气的湿度偏低,相对湿度可低至 5% 。气候变化颇大,平均年温差一般超过摄氏30度;绝对温度的差异,更往往在50度以上;日温差变化极为显著,夏秋午间近地表温度可达60度至80度,夜间却可降至10度以下。沙漠地区经常晴空,万里无云,风力强劲,最大风力可达飓风程度。热带沙漠成因:主要受到副热带高压笼罩,空其多下沉增温,抑止地表对流作用,难以致雨。若为高山阻隔、位处内陆、或热带西岸,均可以形成荒漠。例如澳洲大陆内部的沙漠,就是因为海风抵达时,已散失所有水其而形成的。有时,山的背风面也会形成沙漠。地面物质荒漠并非全是沙质地面,更常见为叠石地面或岩质地面;地面尚有湖和绿洲。编辑本段沙漠分类 大多沙漠分类按照每年降雨量天数,降雨量总额,温度,湿度来分类。1953年,Peveril Meigs把地球上的干燥地区分为三 沙漠驼队类:特干地区是完全没有植物地地带(年降水量100 mm以下,全年无降雨、降雨无周期性),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干燥地区是指季节性地长草但不生长树木的地带(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50 mm以下),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半干地区有250-500毫米雨水,是可生长草和低矮树木的地带。特干和干燥区称为沙漠,半干区命名为干草原。 但是只够干燥性标准的地区并非都是沙漠,如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布鲁克斯岭(Brooks Range)的北山坡一年有250毫米以下雨水,通常不算为沙漠。贸易风沙漠 贸易风(即信风trade wind)是从副热带高压散发出来向赤道低压区辐合的风,来自陆地的贸易风越吹越热。很干的贸易风吹散云层,使得更多太阳光晒热大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主要形成原因就是干热的贸易风(当地称为哈马丹风)的作用,白天气温可以达到57°C。中纬度沙漠 中纬度沙漠(或称温带沙漠,参看温带沙漠气候),位于纬度30°到50°之间。北美洲西南部的Sonoran Desert和中国的腾格里沙漠都是中纬度沙漠。雨影沙漠 雨影沙漠是在高山边上的沙漠。因为山太高,造成雨影效应,在山的背风坡一侧中形成沙漠,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Judean Desert。沿海沙漠 沿海沙漠一般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因寒流流经,降温降湿,冬天起很大的雾,遮住太阳。沿海沙漠形成的原因有:陆地影响、海洋影响和天气系统影响。南美的沿海沙漠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是世上最干的沙漠,经常5-20年才会下一次超过1毫米的雨。非洲的纳米比沙漠(Namib Desert)有很多新月形沙丘,经常刮大风。仙人掌公园 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因沙漠气候的关系,有相当多的仙人掌,特别是巨大的树形仙人掌(En:Saguaro),因此在1994年成立了(En:Saguaro National Park)树形仙人掌国家公园,园中有多达100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仙人掌。此外在日本琉球,也有仙人掌植物公园。古代沙漠 地质考古学家发现地球的气候变化很多,在地质史上有些时段比现在 沙漠干燥。12,500年前,大约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10%的的陆地沙漠广布。18,000年前,这个区域的50%是沙漠,包括现在的热带雨林。 很多地方已经发现沙漠沉积的化石,最老的达到5亿年。在美国的Nebraska Sand Hills是西半球最大的古代沙海。它现在已经有500毫米的年均降水量,沙粒已经被植物稳住,但是还是可以看到高达120米的沙丘。 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也是一个古代沙漠。盐碱沙漠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如阿联酋国等。外星沙漠 火星是太阳系唯一发现有风力塑造地貌的非地球行星。火星上有沙丘。如果只看干燥度,几乎所有现在发现的外星天体都是沙漠覆盖。编辑本段沙漠特点泥土 干燥地区的泥土有很多矿物质,很少有机肥料。重覆的水储积把有的土壤变成盐性层。盐溶液里沉淀的碳酸钙可以把沙粒和石子沾成50米厚的“水泥”。 硝石层是沙漠土壤常见的红棕色到白色层。硝石层一般成块,或者裹在矿物颗粒外面,是由水和二氧化碳之间复杂的互作用中形成的。二氧化碳来自植物根部,或者有机品腐烂的副产品。气候炎热,早晚温差大。植物 沙漠红柳多数沙漠植物是抗旱或抗盐的植物。有些在根,茎,叶里存水;有些具有庞大的根茎系统,可以达到地下水层,拦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有些有较大的茎叶,可以减低风速,保存沙土。 沙漠上的植物分布比较稀薄,但是有很多品种。美国西南部的沙漠里的柱仙人掌可以活200年,长到15米,10吨,成为沙漠里的树木。柱仙人掌成长很慢,9年之后才有15厘米,75年才分第一个枝。因为身躯庞大,看起来好像沙漠里有很多仙人掌。其实豌豆类和向日葵类植物也可以在干燥酷热地域生存。梭梭也是沙漠中独特的灌木植物,平均高达2-3m,有的高达5m,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寿命也可达百年以上。春季冰冷的沙漠里一般长草或灌木丛。水源 沙漠里偶尔也会下雨,下起来常常是暴风雨。撒哈拉沙漠曾经有过在3个小时内 沙漠绿洲降水44毫米的记录。这种时候,平常干的河道会很快充满水,容易发洪水。 虽然沙漠内部少下雨,沙漠常从附近高山流出的河流进水。这些河流一般带着很多土,在沙漠里流了一两天的距离就干了。世界上只有几条大河流通沙漠,如埃及的尼罗河,中国的黄河,和美国的科罗拉多河。 如果水足够,沙漠里会形成季节湖,一般较浅较咸。因为湖底很平,风会把湖吹到好几十平方公里。小湖干了之后会留下一个盐滩。在美国有上百个这样的盐滩,大多是12000年前冰河时期的大湖的遗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犹他州的大盐湖。平平的盐滩是赛车,飞机跑道和宇航器降落的好地方。矿物储藏 有些矿物在干燥区域形成。地面的水溶解矿物质,然后把它集中在地下水面附近,成为容易开发的储藏。 盐滩上有很多水蒸发之后留在表面的矿物质,如石膏,盐(包括钠硝酸盐和氯化钠,和硼酸盐。)从硼砂和其它硼酸盐炼出来的硼,是玻璃、陶瓷、搪瓷、农业化学制品,软水剂和西药的一种基本成分。 在塞尔斯湖(Searles Lake)出产的矿物价值10亿多美元。 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出产很多钠硝酸盐,19世纪就开采,用于炸药和肥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产了3百多万吨。 美国,智利,秘鲁和伊朗出产铜。澳大利亚出产铁,铅,锌矿石。土耳其出产铬铁矿。澳大利亚和美国有金,银,和铀储蓄。 非金属物质铍,云母,锂,黏土,轻石,和金属渣也出现在干燥地区。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大多在沙漠地带,但是这些储藏并非因为干燥气候而成。在这些地区成为沙漠之前,它们是浅海,石油为海底植物形成。编辑本段世界十大沙漠被雪覆盖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大型沙漠俱乐部成员之一,从面积上来看,它在众多非极地沙漠中位居第15位。它位于塔里木盆地,沙漠覆盖面积为270000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和南缘都有丝绸之路的支线穿过。 2008年,这片“中国沙漠之最”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降雪和最低的气温,雪连降了11天。整片沙漠都被冰雪覆盖,在沙漠中这样大规模的降雪还是非常罕见的。蓝湖沙漠 巴西的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全球30%的淡水资源都储备在这。在这样一个国家我们居然也能找到沙漠,实在难以置信。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国家公园位于巴西北部的马伦容州,占地面积300平方公里,公园内遍布雪白的沙丘和深蓝的湖水,堪称世界一绝。 但为什么沙漠中又会出现蓝湖呢?这片沙漠与众不同之处就在它的降雨量,虽然貌似沙漠,但其年降雨量可达1600毫米,是撒哈拉沙漠的300倍,雨水注满了沙丘间的坑坑洼洼,形成清澈的蓝湖。在干旱季节,湖水完全蒸发掉了。而雨季过后,湖中却不乏各种各样的鱼类、龟和蚌类,好像它们一直就没有离开过似的。对此有两种假设:一种说法是,它们的蛋或卵就埋在沙子下面,雨季来了,就孵化而出;另一种说法,是“不辞辛苦”的鸟类将它们的蛋或是卵一趟趟地带过来的。最大的盐沙漠 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原 盐原可以算是玻利维亚的标志性景观了。位处高原之中,沙漠广阔且近乎平坦,与天空浑然一体。沙漠中,有几个湖,由于各种矿物质的作用,湖水呈现出奇怪的颜色。 四万年以前,这片地区曾是史前巨湖明清湖的一部分。之后,湖水干涸,剩下两个大咸水湖:普波湖与乌鲁乌鲁湖,以及两大盐沙漠,即乌尤尼盐原与科伊帕萨盐原,其中前者较大。从面积上看,乌尤尼盐原是美国博纳维尔盐滩的25倍。据估计,这里的盐量大100亿吨,目前,每年的开采量不到25000吨。埃及的白色沙漠 到埃及法拉法拉绿洲旅游,绝对不能错过的一大景观就是“白色沙漠”。沙漠位于法拉法拉以北45公里处。这里的沙子呈奶油一样的雪白色,和周围的黄色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鲜花盛开的沙漠 智利的阿他加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9度线以北,占据了智利领土很大的一部分。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以西,并沿着南美大陆的太平洋海滨呈长条状。可是,到了南回归线靠近安托法加斯塔一带,海雾带来了大量的水分,为沙漠中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多亏了海雾和“储水”的本领,许多植物存活了下来。在干旱的年份,为了生存、繁殖,生长会被推迟。纳米比亚的纳米比沙漠 有大象的沙漠 纳米比沙漠位于非洲的南部,它没有北边的撒哈拉沙漠面积大,但是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已变成化石的远古树木屹立在纳米比沙漠的死亡谷中,它们背后是红色的沙丘。纳米比亚这个国家正是因纳米比沙漠而得名。纳米比沙漠位于南非的西海岸线上,即众所周知的骷髅海岸(Skeleton Coast),这条荒凉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失事船只。纳米比沙漠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还拥有全球最高的沙丘,其中一些竟然高达300米,这些沙丘环绕在索苏维来(Sossusvlei)周围。 另外,如果够幸运的话,你能看到纳米比沙漠中的大象,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能够看到大象的沙漠。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纳米比沙漠地区有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化石。多少年来,纳米比沙漠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地质学家们,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对它依然知之甚少。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 红色的沙漠 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因其鲜艳的红色闻名于世。这里由于铁质物质的长期风化,使沙石裹上了一层氧化铁的外衣,于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便成了一团火,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壮丽异常。埃及黑色沙漠 沙漠中的黑色石头 埃及的黑色沙漠就位于法拉夫拉白色沙漠东北100公里远的地方,它所在的地区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山地,那里到处都是黑色的小石头。不过这些石头的颜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黑,呈棕橙色。南极洲 最干燥却也是最潮湿的“沙漠” 南极洲有着世界上最极端的气候,长久以来,这片大陆一直无人居住,因为那里实在太冷了。1983年,科学家记录下了那里的极端低温:华氏零下129度(约合摄氏零下89度)。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同时也是最“湿润”的,说它湿润并不是因为其降雨量大,而是因为它98%的面积都被冰雪覆盖。南极洲每年的降雨量不足5厘米,因此它也可以称得上是“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面积为8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占据了北非大部分地区。大约有4百万人居住在这里。撒哈拉覆盖了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苏丹、乍得、马里以及毛里塔尼亚的大部分地区。编辑本段沙漠化问题沙漠化 造成了土地无法耕种利用,将土地不为沙漠化甚而逆转可使用是门深入的多探讨议题。造成沙漠化主因是由于自然的干燥因素和本可储水的土地经过气候变迁或人为过度的畜牧与耕种不存水不耐风寒作物造成沙漠化。沙漠化逆转 保持土地的湿润,加强土地的保湿,保湿度大于干燥度因是沙漠化逆 沙漠化转的最关键因素。大量的水分来源与保持应为沙漠化逆转的关键。土地的保湿最有效法为水分的提供和储水耐风寒植物树木耕种。水分的提供 ①自然因素:河水、湖泊维护与地下水的维护,延伸,扩建,保持水量;储水耐风寒植物树木的栽种保护自然水源区域的土地与湿度。 ②人为因素:地下水网管的建设,地底下的水网管不易为干燥的空气使的水分散失;地下水源处创建人工河,湖并栽种耐风寒储水植物树木保护土壤与土壤湿度。亦可效仿绿洲逆转法。耐风寒植物的栽种 耐风寒植物树木主为耐风沙,并含水量可储久植物或树木,将水分保留住于周遭土壤和植树木里。如上所提,应从水源处扩展或人为水源处扩展。沙漠化逆转优点 ①土地的可用性增大,土壤获得充分的水分养分。 ②大面积林地能提供林木的来源,保持林木成长率大于开发率。 ③林木提供更多的氧气功生物使用并协助降低暖化现象。 ④林木的防风保护使得部分沙漠化逆转的地区可再兴建建筑物,增加土地的容积与使用率。编辑本段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在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 沙漠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只是一场幻景。碎石圈 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鸣沙 在现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100米,沙坡而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季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生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据苏联专家彼得洛夫的解释,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编辑本段沙漠的其它释义 ①“绿色沙漠”是指大面积的绿色树林,其中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密集单一的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之所以称之为“沙漠”,一是指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二是指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因而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一般比较干燥,易形成火灾;三是指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发生虫害,即易造成大面积损害。 ②热荒漠与冷荒漠:热荒漠就是地处热带地区的荒漠,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强烈,蒸发剧烈,长期受到干燥的季风控制而形成的荒漠。与此不同的是冷荒漠,冷荒漠因为在较为寒冷的地带而得名,冷荒漠的想成主要以为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地区降水量极少,长期受到干冷的季风控制。而冷荒漠地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这是由于荒漠的气温变化剧烈,而且经过强烈的风化作用,岩石由大变小,变成碎块。编辑本段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沙坡头 沙坡头评语 因保护铁路的治沙工程而无意成就了今天宁夏旅游的王牌景区。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波浪,集大漠、黄河、绿洲为一体。沙为河骨,河为沙魂,沙与河相互依存,尽显大自然之伟大之和谐。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评语 因声扬名,沙软滑圆,若临顶,浩瀚沙海万顷金波,快意非凡。沙山下月牙泉,梦一般的谜,沙泉共生,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令人惊叹!内蒙古响沙湾 响沙湾评语 一个沙的海洋,一个只有天空和沙漠的世界,每一块沙土都似乎被艺术家制作的很艺术很灵动,使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响沙的现象勾起了人类无限的遐思。宁夏沙湖 宁夏沙湖评语 是沙还是湖?沙在湖中,湖在沙中,是沙亦是湖,是湖亦是沙,实则南沙北湖,沙水相依,浑然天成。沙水平和的依偎,仿佛是相守千年的恋人,没有波澜壮阔的激情,一切只在默默无言的守护中。内蒙古库布齐 内蒙古库布齐评语 库布奇,展示的是原汁原味的大漠风光。用心感受,就能发现蕴藏沙海深处的美,纯净的沙子既没有顽石也没有杂尘,只有最单纯的生命赞歌,无数的故事都在讲述六个字:穿越它!征服它!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月亮湖 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月亮湖评语 蓝色的月亮湖,是上帝赐给腾格里的一颗夺目的翡翠,在苍茫大漠中熠熠生辉。
沙漠,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很干旱,荒无人烟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是不会选择去的,因为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带总是让人联想到死亡。然而,大漠的风景有时候也让人叹为观止,沙漠里面可不一定只有黄沙,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究竟是哪些吧。
世界最大沙漠叫什么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面积超过了美国本土。“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称为"萨赫勒",意思是"沙漠之边"撒哈拉沙漠北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南至苏丹草原带,宽1300~2100千米;西自大西洋边,东达红海沿岸,长4800千米,面积达900多万平方千米.占据了世界沙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也占据了非洲的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世界十大沙漠
1.撒哈拉沙漠
位于非洲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600,00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صحراء,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2.阿拉伯沙漠编辑
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大沙漠,面积达23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沙漠。 阿拉伯沙漠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超过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也高于10℃,多在15~24℃之间。
3.利比亚沙漠编辑
撒哈拉沙漠东北部分。从利比亚东部起,穿过埃及西南部延伸至苏丹西北端。沙漠中有多岩石高原和岩石或沙质平原,气候干燥,不适宜居住。最高点为三国交界处的欧韦纳特山(1934公尺,6345呎〕。埃及的盖塔拉洼地在海平面以下133公尺(436呎)。居民不多,集中在埃及锡瓦、拜哈里耶、费拉菲拉、达赫拉、哈里杰等绿洲和利比亚库夫拉绿洲。利比亚沙漠埃及部分称西部沙漠,远泛指埃及以西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激战。
4.澳大利亚沙漠编辑
澳大利亚沙漠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南部,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这里雨水稀少,干旱异常。夏季的最高温度可达50摄氏度。因为没有高大树木的阻挡,狂风终日从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过。风是这里唯一的声音。任何人都会以为这是一片死亡之域,但在1973年,澳大利亚一个叫夫兰纳里的植物学家在骑摩托车旅行时发现,这片沙漠中竟有大约3600多种植物繁荣共生。如果按单位面积计算,物种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因此,发现者称这里为沙漠花园。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对水和养料的需求少得可怜,几乎是别处植物的十分之一。同时,这里所有植物的叶子都不是绿色的,而是带着各种鲜艳的颜色。更奇特的是,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像的大量花蜜。
5.东北亚沙漠戈壁沙漠编辑
包括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的广阔干旱半干旱地区,囊括了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沙漠,面积104万平原公里。
6.巴塔哥尼亚沙漠编辑
位于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巴塔哥尼亚一般是指南美洲安地斯山以东,科罗拉多河以南的地区,主要位在阿根廷境内,小部分则属于智利。
7.鲁卜哈利沙漠编辑
阿拉伯语: الربع الخالي,意为“空旷的四分之一”,其面积占阿拉伯半岛约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又称阿拉伯大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千米。因富含氧化铁而多呈红色。海拔100~500米。整个沙漠均属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夏季最热月均温在白昼时达70~80℃,夜晚则降至30℃,冬季最冷月气温也达40℃以上,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
8.卡拉哈里沙漠编辑
亦译喀拉哈里沙漠。非洲南部内陆干燥区。也称“卡拉哈里盆地”,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区。总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是非洲南部内地高原的一个大而如盆地般的平原。它几乎占据了波札那全部、那米比亚东部的1/3以及南非开普省极北的部分。在西南部与那米比即那米比亚的海滨沙漠混为一体。喀拉哈里沙漠南北最长处约1,600公里(1,000哩),东西最大距离为960公里(600哩)左右,其面积估计有930,000平方公里(360,000平方哩)。
9.大沙沙漠编辑
澳大利亚西部沙漠北带,大部在西澳大利亚州。位于金伯利高原以南、皮尔巴拉地区以东,伸延至北部地方边界以东。大部为沙丘,仅中部有石漠。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北部荒漠。西起印度洋岸的八十哩滩,东至北部地方,北起庆伯利丘陵,南达南回归线和吉布森(Gibson)沙漠。范围大致与甘宁(Canning)盆地相同。广袤荒漠上有大片盐沼和沙丘。有1,600公里(1,000哩)长的牲口道从西南向东北穿经沙漠。
10.塔克拉玛干沙漠编辑
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当地人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
世界上最迷人的10大沙漠
1.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纯粹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除南北两极之外,世界上面积第15大的沙漠,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它覆盖了塔里木盆地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的面积,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它的北部和南部边界地区被当年的丝绸之路的两条路线所穿过,古时候的人们曾尝试绕过这片不毛之地。它没有特别的奇观,它就是沙漠,纯粹的沙漠。这片无垠的沙漠在传说中本来曾是一片能开启出丰饶土地的宝库,但当神仙要将这把打开宝库的钥匙教给人们的时候不幸被他调皮的女儿弄丢了,也就成就了今天这无边无际的沙漠王国。
2.巴西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无处不绿洲
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在一个拥有世界上30%淡水资源和最大雨林的国家,我们竟然可以找到一处“沙漠”。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马拉尼奥州境内,这里也是巴西的北部海滨地区。1981年巴西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国家公园,占地约300平方公里(155万公顷)。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是由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咸水湖共同组成,其美丽的景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年的7月到9月大量的降雨将会在这篇沙漠中营造出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的池塘。这些池塘小的好似水塘,大的就像湖泊。白色的沙,蓝色的水,让你不知道是身处沙漠中,还是海滩边。去那里游泳的话,相信没有人会和你抢游泳池,因为漫山遍野都是游泳池.
3.玻利维亚乌尤尼沙漠:世界上最大的盐湖沙漠
乌尤尼沙漠是玻利维亚的代表性风景区,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东西长250公里,南北最宽处150公里,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乌尤尼无愧于世界第一大盐湖的称号,据说,这里的盐层很多地方都超过10米厚,总储量约650亿吨,够全世界人吃几千年。当地人更是近水楼台,吃盐自然不用花钱。不过到这里玩条件相当艰苦:高度海拔3700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湖区内无人居住,里面光秃秃一片,几乎找不到辨别方向的参照物。湖水还可以像镜子一样反射太阳光,很多湖泊的水体由于湖底沉积的各种矿物质而呈现出奇特的颜色。
4.埃及法拉夫拉沙漠:白色沙漠
埃及法拉夫拉沙漠最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一处白色沙漠,它位于埃及法拉夫拉以北约45公里处。沙漠呈现出像奶油一样的白色,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黄色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色沙漠到处都是石灰石,长期分化后,沙漠表面几乎都是类似被压得粉碎的粉笔模样的沙砾。在法拉夫拉的沙丘间行走,一种在小人国途径巨大冰淇淋的感觉油然而生。
5.纳米比亚的纳米比沙漠:古老的沙漠
纳米比沙漠位于非洲的南部,它没有北边的撒哈拉沙漠面积大,但是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已变成化石的远古树木屹立在纳米比沙漠的死亡谷中,它们背后是红色的沙丘。纳米比亚这个国家正是因纳米比沙漠而得名。纳米比沙漠位于南非的西海岸线上,即众所周知的骷髅海岸(SkeletonCoast),这条荒凉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失事船只。纳米比沙漠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还拥有全球最高的沙丘,其中一些竟然高达300米,这些沙丘环绕在索苏维来(Sossusvlei)周围。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纳米比沙漠地区有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化石。多少年来,纳米比沙漠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地质学家们,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对它依然知之甚少。
6.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大洋中的火焰山
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因其鲜艳的红色闻名于世。这里由于铁质物质的长期风化,使沙石裹上了一层氧化铁的外衣,于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便成了一团火,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壮丽异常。
7.埃及黑色沙漠:沙漠中的黑色结晶
埃及的黑色沙漠就位于法拉夫拉白色沙漠东北100公里远的地方,它所在的地区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山地,那里到处都是黑色的小石头。这里的山脉受到腐蚀,为沙漠覆盖了一层黑色的粉末与石块,黑色沙漠因此得名。黑色沙漠尽头就是黑色的火山山丘,千万年之前它们喷发出了名为粗玄岩的黑色火山物质,而这些物质就组成了黑色岩石。不过这些石头的颜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黑,呈棕橙色。
8.南极洲:世界上最干燥却也是最潮湿的“沙漠”
南极洲有着世界上最极端的气候,长久以来,这片大陆一直无人居住,因为那里实在太冷了。1983年,科学家记录下了那里的极端低温:华氏零下129度(约合摄氏零下89度)。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同时也是最“湿润”的,说它湿润并不是因为其降雨量大,而是因为它98%的面积都被冰雪覆盖。南极洲每年的降雨量不足5厘米,因此它也可以称得上是“沙漠”。
9.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全部。东西约长4800公里,南北在1300~1900公里之间,总面积约860万平方公里,大约有400万人口生活在这里。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临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东为红海,南为萨赫勒一个半沙漠乾草原的过渡区。撒哈拉沙漠覆盖了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和马里等国领土,紧挨摩洛哥和突尼斯。
10.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最干旱的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占据了智利南纬18°~28°之间的大面积领土,南北长约1100公里,绝大部分在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和阿塔卡马两省境内。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阿塔卡马是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难以想象一次干旱竟延续了400年之久,但这的确曾发生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自16世纪末以来,于1971年首次下了雨。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端的阿里卡从来不下雨。它已成为一个闻名的度假地,靠引安第斯山脉的管道水来供水。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但是它的大部分地区每年都会定期下雨,只不过降雨量只有十几毫米罢了。
葛优胡子灰白打扮也很朴素,在人群中竟然没有被认出来。而葛优看上去相比之前明显要苍老了很多,看来真的成为“葛大爷”了,让人不由感慨时光的流逝。在内地演艺圈内,葛优是一位实力派演员,也是众所周知的喜剧明星,曾经是冯小刚等导演所拍电影的票房保证。只要有了葛优的出演,大多能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人们对葛优的演技也是非常认可。葛优这些年也是几乎保持着一年一部戏的状态,除了拍戏外就很少见到葛优的有关消息。而在近日葛优主演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也发布了预告,将会在年底上映,这部戏由葛优和章子怡等主演。
戈壁,(蒙古语Говь)在蒙古语中是沙漠的意思。在中文里又称“瀚海沙漠”(瀚海又指贝加尔湖)、“戈壁滩”、“戈壁沙漠”。 戈壁或戈壁沙漠在中文中有若干含义。 虽然戈壁在蒙古语中就是沙漠的意思,但在中文里有时戈壁单指地表遍布石块的荒漠地区,同以沙丘为特征的沙漠相区别。但是也有人把戈壁或戈壁沙漠用在任何沙漠上。 中蒙边境处的沙漠 自从秦朝起,“大漠”一词就经常在史书中出现。汉朝时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将匈奴赶到“漠北”。后来霍去病深入漠北至狼居胥山(蒙古国的肯特山脉)。北魏把柔然驱出“漠南”。清朝政府把“漠北”蒙古称为喀尔喀蒙古,后来漠北的外蒙古独立。 这里作为今天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分界的“大漠”就是戈壁沙漠。蒙古国在其南部现有东戈壁省、中戈壁省、南戈壁省。 [编辑] 东北亚沙漠 一种广义的说法则是戈壁沙漠包括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的广阔干旱半干旱地区,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沙漠。在中国这种用法比较少见,但在西方媒体中提及“戈壁沙漠”通常是这种含义。譬如说沙尘暴来自戈壁沙漠。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
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人物轶事
当众撕碎侵略者的旗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响起。22天后,北平沦陷了。日本侵略者召开了“庆功会”。时年13岁的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几脚。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
无奈之下,邓以蛰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为邓石如后人,父邓以蛰,大学教授。邓稼先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年仅26岁。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第九天决定回国,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客轮。
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秋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1972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任第九研究院院长,1982年4月9日国务院任命邓稼先为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6年6月中央军委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第12届中共中央委员。邓稼先曾在1979年一次核航弹空投试验失败后接触过用于制造其核装置的钚,1986年因身患长期放射伤害导致的直肠癌症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生前共参与了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其中亲自去罗布泊指挥试验队的就达到15次。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稼先
当时是这么回事,中国宣布拥有核武器,让苏联和美国很紧张,但是又不确定中国是否真的拥有,于是心高气傲的苏联军派了一个集团军到达中国境内试探中国,周恩来向毛主席汇报后,毛主席下命令连夜印制第二天的报纸,向世界宣布试验氢弹,第二天向苏联军驻扎地投放了我国第一颗氢弹,苏联军全军覆没,但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咽在了肚子里,大体就是这么回事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
如果总是以为沙漠是荒芜的,布满白骨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我暑假去了中国第二大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当然,库木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沙漠一样都在新疆南疆,因为南疆比北疆更加干燥,那里降雨量小,而蒸发量大,显然很容易形成沙漠。库木塔格沙漠位于吐鲁番市鄯善县内。自从我去过库木塔格沙漠后,我觉得偶尔去沙漠里锻炼锻炼也没有什么坏处。
爬沙丘时,豆大的汗珠往下流,可小腿上却十分干燥,原来,汗流到小腿上就蒸发了,简直就是天然桑拿房。大家穿着租的鞋套,生怕自己的脚熟了。我没有租鞋套,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就差几步就登顶了,我兴奋不已,一步,二步。
哦!终于爬上了沙丘顶端,多么有成就感啊!一阵清风扑面而来,似乎穿越到了秋天。放眼望去,风吹起沙子,给沙丘铺上一层薄纱,使沙丘的形状不停地变化。一望无垠的沙丘错落不定。风停了,沙丘上层层叠叠的花纹犹如层层水波映入眼帘,而少有的骆驼刺却给黄金手镯增添了几颗孔雀石。
我喜欢库木塔格沙漠的无限风光,它让我流连忘返。我想,大家应该也对沙漠改变想法了吧!
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
下面就是标准的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
(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
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例文:王 丽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实验学校 河南 商丘 2010-06-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
因此,作文教学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针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如何引导学生的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 模仿例文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由教师提供一些模仿的句子和文章,让学生先品位、鉴赏,然后再去学写、仿写,以期达到模仿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同学克服语言呆板、不够生动,谋篇布局杂乱无序的毛病,提高其写作能力。
因此在平时加强仿写的训练,就能达到生动的目的。
如: (1)仿照下面的一句话,另写一句结构相似、内容丰富且有一定哲理的话。
蜜蜂和蝴蝶虽然都在花间飞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却在虚度。
创造者给生活奉献的是甜美的蜜糖,虚度者留下的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
哲人和庸人虽然都在人世间生活,但一个在思考,一个却在蹉跎。
思考者给人类留下的是智慧的结晶,蹉跎者留下的是一串杂乱无章的脚印。
(2)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两个句子,形成一个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眼流淌于夏日的甘泉,使心田干涸的人得到真情的滋润;爱心是一个飞翔在人间的天使,使饱受苦难的人获得幸福的关爱;爱心是一个平静而安全的港湾,使历经风暴的人找到家的温馨;爱心是一块出现在沙漠中的绿洲,使困于饥渴的人看到生命的曙光。
经过反复的句、段模仿训练后再进行全篇训练,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就会消除,模仿起来也如鱼得水,写作能力也会像诗句中写的一样“润物细无声”。
2 走进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社会生活千姿百态。
能触动我们情思、引起我们共鸣的事物层出不穷,数不胜数。
然而,有些学生却在写作时苦思冥想,搜肠刮肚,总感到无话可说、无文可作,甚至抱怨生活的单调。
其实,“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激动人心的有趣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发生。
正如罗素所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我们只有独具慧眼,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其潜在的意义,才能抓住机遇,写出的文章才能有新意。
譬如,朱自清把写作的目光投注到他父亲的“背影”上,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鲁迅在百草园中,用他那独特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片令人神往的乐土;茅盾也是在驱车黄土高原后,把那坚强不屈的白杨树与北方的抗日军民联成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义。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活,我们就可以从一些看似平凡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其独特的一面,那么我们写作时就不愁无米下锅,写出的文章也会有新意。
3 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少创造想象力。
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离不开想象。
想象能够把记忆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可以使作者文思泉涌,浮想联翩,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文章形式更多样,文章的主题更深刻,思路更广阔。
没有想象的文章,是干瘪无味的。
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充分利用思维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想象,以此来指导作文。
比如在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提几个“这像什么呢?”,“看着这些,眼前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呢?”等问题。
促使学生从实际的事物出发,由此及彼,塑造形象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满树的桃花开了,啊!这可太美丽了!完全是用香花组成的桃树,一朵朵花就像一朵朵小火苗,在绿叶中,像颗颗闪闪发亮的红星星。”这些描写作者有重点地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景,这无不显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写出有灵气的好文章,才能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创新想象的翅翼才能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才能达到广阔的作文境界。
发散性思维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最重要的素质。
发散性思维的多角度性,使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没有发散性思维,就会拘泥一格,墨守成规,难于创新,写作的才华和天性就会被窒息。
况且创新思维是行云流水,要求思维的灵活变通,不拘一格,这就离不开发散性思维。
譬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门”的话题作文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发散。
可写有形的门,如家门、校门、城门等;可写无形的门,如科学之门、心灵之门、天堂之门等;可写门内的世界,也可写门外的世界;可写开门的意义,也可写关门的意义;可从身边的小事引发对“门”的感受与收获,可由“门”联系历史事实去发表看法,也可以由“门”的自然属性阐发哲理。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敢于实践,努力探索,让学生从写作中找到乐趣,作文教学就会别有洞天,充满盎然的生机。
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在学生写作陷于困境时,要激发起他们兴趣的火花,点燃火花以后,还要帮助他们燃起创新的火把,并使之越烧越旺,从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9.论文结构要清晰,重点突出自己的思想和内容,不要把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淆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10.严格按照硕士论文书写规范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的整体风格,编排要整洁清爽。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结构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2]。题目1.题名规范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2.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3.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摘要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1.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论文正文要点⑴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沙漠中的仙人掌我爱仙人掌锋利的尖刺,更爱它坚强不屈的精神。在荒芜的沙漠中,绿色的植物寥寥无几,只有它,静静地矗立在荒漠中,给沙漠增添了一线生机。沙漠的夜晚是那么危险,沙尘暴一路咆哮着席卷而来,而仙人掌静立在沙尘暴之中,尖锐的刺壁...
地球,很重要。
中文核心期刊:又称中文核心,北大核心。是在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每4年评选1次,影响因子达到标准,即可成为中文核心,由北大出版社每4年公布一次,现在用的是2014年版(2015年发布)。
科技核心期刊:The key magazine of China technology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CSCD核心期刊: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CSCD在高校申请基金和审查评奖包括院士的评审都要检索CSCD;CSCD中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但是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一军大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文医学核心期刊。
拓展资料
1.中文核心的档次更高一点.因为有的科技核心期刊并不是中文核心,而基本的中文核心一般都是科技核心。
2.气象学的中文核心只有11个,但地理学中的像《地球科学进展》《中国沙漠》《冰川冻土》 《干旱区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都是中文核心。这些相对气象学的中文核心要好发表一些,可以退而求其次。
3.综述类/进展类的文章在《大气科学学报》,《地球科学进展》,《气象》这几个文章相对好发表。
科技核心:全名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又称科技核心或统计源核心。是在所有正规期刊中每2年评选1次,影响因子达到标准,即可成为科技核心,由科技部每2年公布一次。 中文核心:全名“中文生物核心期刊”,又称中文核心,北大核心。是在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每4年评选1次,影响因子达到标准,即可成为中文核心,由北大出版社每4年公布一次。 CSCD核心期刊: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被该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均为CSCD核心期刊。 CSCD中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但是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一军大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文医学核心期刊。
《地质科学》、《第四纪研究》、《地球物理学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学前缘>、《中国沙漠》、《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地球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震学报》、《干旱区研究》、《古地理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震地质》、《地球与环境》、《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地球信息科学》、《西北地震学报》……
的确很好看。我也每期都买来看。但是它只有贴吧。官网的话是和《天使.com》一个的。网址是:进去后有独立的版块
1.投稿请注明:投稿栏目、投稿文章标题、笔名、真实姓名、年龄、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邮政编码、E-MAIL、QQ或微博地址。2.投稿两个月内没有回复即可另处。3《爱格》杂志拥有改变、出版已刊发作品的权益,拥有杂志网络版权以及无线增值业务的权益,有优先改编、推荐已刊发作品进入影视、游戏等媒介的权益,邮箱合作媒体推荐作品用于宣传等一切相关权利。4.作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一切发现,用不刊用。5.投稿邮箱:投稿地址:(410008)湖南省长沙市169号邮箱《爱格》编辑部6.稿费标准:100元/千字至于出版的几率大嘛。。。就要看你写的咋样了啊。如果写的好,出版几率就大了啊。
短篇一次性发完稿,否则编辑是不看的。稿子建议在邮件正文贴一份,再附带一份WORD文档附件。不建议投稿到公共邮箱,编辑个人邮箱都在收稿的,可以到红榜,写手之家和天使领域这种写手论坛看约稿函,联系方式和投稿注意事项里面都有写。
建议你关注爱格杂志的官微,随时查看杂志的最新消息,按照最新的约稿函选择一个编辑,通过电子邮箱进行投稿就可以的另外,你也可以去写手之家,雪晴故事网,豆瓣小组(如豆瓣稿费银行)看看里面有各种杂志、出版社和网站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很多网站编辑也在里面发布约稿函,还有其他写手的探路心得祝你成功,有问题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