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数学论文400字五上

发布时间:

数学论文400字五上

那是星期六的一天下午,我嚷着要吃西瓜,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和奶奶就去买西瓜。 走进菜市场,我一眼就瞅住了一个西瓜堆儿。这里的西瓜是红瓤的,又大又圆,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奶奶说:“给我挑个熟的!”那个小贩在西瓜上敲了敲,说:“包熟!”于是放在电子秤上说:“一斤十块半,斤,17元8角。”奶奶说:“什么?17元8角,这么贵?不买了不买了!”小贩急了,说:“别,别,别,你去其它地方买就不贵吗?我这儿可是全市最便宜的了,我这儿一斤十块半,人家一斤半十五块五了!”奶奶数学本来就不好,被小贩这么一说便糊涂了,我当时也在想:一斤十块半,也就是1斤元,单价是:÷1=元,而一斤半十五块五,也就是斤元,它的单价是:÷,我没细算,想想可能应该比多,但是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算错就会犯错,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示意让她买,于是奶奶说:“价格能少一点吗?”“不能、不能,本能就比人家便宜,再少,我就亏大了,干脆别卖了。”看着小贩的“真诚”的态度,奶奶于是付了钱,拎着装好西瓜的袋子就走了。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给妈妈。妈妈听了之后又问了一遍价钱。我说:“小贩说他这儿一斤十块半,别人那一斤半十五块五。”妈妈哭笑不得,问:“你怎么知道别人那儿贵呢?你再好好的算算”。“因为这儿是÷1=,而别人那儿是÷,反正他这儿便宜”我理直气壮。妈妈说:“你呀,太马虎了,÷……,谁便宜呀!”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学好数学十分重要,另外还要记住:“不要利用数学人,也不能不懂数学而被人!”

合理利用资源 发挥最佳效益 记得是星期六的一天早上,爸爸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生活来源主要靠养鸭为生,平时爷爷奶奶就吃住在鸭场,我到了爷爷奶奶处,免不了要看鸭舍,喂鸭子。鸭场沿河沟而建,其余三面是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我向爷爷喂鸭场地为什么不建成正方形而建成长方形,我还对爷爷说,‘我们老师说过,栅栏的长度一样时,围成的正方形面积要比长方形的面积要大,’爷爷笑呵呵地对我讲,‘你说的情况与我们这个喂鸭场地的情况不一样,你看我的这个场地,一面利用水沟围,三面利用栅栏围,不是四面,’接下我天真地说,‘水沟长着呢,为什么不围更长一些呢,那样面积不就更大了吗?’爷爷说,‘这就不一定了,’爷爷说,‘萍萍呀,听说你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了,今天正好我来考考你,我这个喂鸭场地,三面栅栏共长40米,你想想看我们这个喂鸭场的面积最大可以围成多大呢?’ 带着问题,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我采用列举的方法,推想:假设宽1米,长是38米,面积就是38平方米;宽2米,长是36米,面积就是72平方米,逐步列举…宽10米,长20米,面积是200平方米;再往下逐步推算面积,面积又逐步减少,另外我又列举了其他的数加以证实看看有什么特点,我从中摸索了这样一个规律,象这样利用一边是河沟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也不是长越长面积越大,而是长的长度是两条宽的和时面积最大。带着成功的喜悦,我跟爷爷说,‘爷爷呀,你考我的问题,我想了一下,不知道对不对,’爷爷让我讲讲看,我说这个喂鸭场地面积最大是200平方米。爷爷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我孙女是好样的。’ 从这个实例中,我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利用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从中我也感受到,数学会给人们带来智慧创造财富,可以说是,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切 西 瓜 炎热的夏天,西瓜便成了一种解渴的水果.这天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家.她准备考一考小明.她问小明:“怎么样切西瓜切出9片只用4刀?”这个问题难倒了小明,他拿出一个张纸一个铅笔,画呀画,怎么也不知道怎么切.他实在想不出方法,便去问妈妈答案是什么?妈妈笑了笑说:“用井字切法呀!”说完用刀切西瓜给小明做了一个示范。 小明明白了,拿着一片大西瓜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这时妈妈又问:“用4刀切8片呢?”小明动了动脑筋,自豪地说用米字切法.妈妈夸他是个好学生。 只用动动脑筋,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可以难住你的。 单价是多少 我和好朋友王心怡一起出去买东西。 来到琳琅满目的商店,我和王心怡直奔文具区。我在商店里买了4块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元;王心怡买了同样的2块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元。买完后,我想考考王心怡,便问她:“你知道一块橡皮和一块小刀的单价吗?”王心怡想了想,便回答说:“一块橡皮元,一把小刀元。”“你光把答案算出来了,过程呢?”这可把王心怡难住了。王心怡过了一会儿对我说:“你等一会儿,我马上想想!”“我来算吧!很简单哦!”我胸有成竹的对王心怡说。“哦?你会?那你先来算算!”王心怡说。 我胸有成竹的对王心怡解释:“4块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元,2块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元。通过两组条件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比你多付(元),是因为我比你多买了两块同样的橡皮,可用下列竖式来表示:4块橡皮的价钱+3把小刀的价钱=元— 2块橡皮的价钱+3把小刀的价钱=4045元2块橡皮的价钱 =元从而找到下列解法:解: ()÷(4-2)=÷2=(元) ……… 橡皮的单价()÷2=÷3=(元) ……… 小刀的单价 你会了吗?王心怡?” “嗯!我会了!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看来要把数学学好才行啊!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王心怡发奋图强说。我说:“我一定要探究数学中的奥秘!加油!”然后,我和王心怡就拿着自己的“战利品”回家了。妹妹的年龄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处处都与数学有关。只要我们肯观察,就会发现数学非常奇妙。 星期一傍晚,我正在温习数学和奥数。我突然想起妹妹的生日,在那里喃喃自语:“妹妹的年龄好象是6岁,又好象是5岁,到底是几岁呀?”我便决定去问妈妈。我走进妈妈的房间,好奇的问:“妈妈妹妹今年几岁呀?”妈妈顽皮地说:“聪明的宝贝,让我来考考你吧!”我要强的大声叫道:“考就考!谁怕谁?”妈妈开始一本正经的准备说了:“我给你一些条件,算出妹妹的年龄。你的外公比你的舅舅大26岁,你的舅妈比妹妹大26岁。妹妹一家今年一共126岁,而5年前妹妹一家一共107岁。亲爱的小宝贝快来算一算吧!” 不一会儿,我就将妹妹的年龄算出来了!我学着数学老师的样子,对妈妈说:“看着我的眼睛,妹妹呢她是4岁”妈妈又反问到:“宝贝你能算出外公,舅舅和舅妈的年龄吗?”“哈哈哈,早知道你会留一手,我是何等的聪明,不过我没留那么一手。”我笑着说。之后,妈妈暴笑了半天。过了一会儿,我又算出了答案说:“妹妹的爸爸是33岁,舅妈是30岁,外公是59岁。”妈妈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算出来了吗?在数学中,算年龄的一类问题叫做<<年龄问题>>。刚才我所算出来的思路是:一家四口,一个人5年应长大5岁四个人5年一共20岁,因此现在和5年前应相差20岁。而一家四口现在的和126岁减5年前的和107岁却是19岁,说明5年前有一个人还不在这个家,只有可能是妹妹。所以妹妹的年龄是5-1=4岁,舅妈的年龄自然就是4+26=30岁。舅妈的年龄加上妹妹的年龄与现在的总年龄126岁相减。就能算出舅舅和外公的年龄和,外公比舅舅大26岁,减去26岁,外公和舅舅的年龄就相等了。在除以2就算出舅舅的年龄,66除以2等于33岁,就是舅舅的年龄。外公的年龄就等于33+26岁,就等于59岁。其实,就这么简单。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多多观察,多多学习,多多思考。 月饼盒的学问 今年国庆节,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中秋节前带张白纸和家人一起到超市看月饼。 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情,长假第一天就拉着妈妈到超市去。月饼销售区的月饼竟然有上百种,看得我目不暇接,唯一感叹:包装月饼的大礼盒太精美了!厂家一定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心思。其它我就看不出有什么名堂,老师究竟让我们看什么呢?我疑惑地把所有月饼又细细观察一翻,发现各个大礼盒里面小月饼盒大多数是6个,8个装的,且都是分两行摆设布置。我指着月饼大礼盒问妈妈:“怎么里面的小盒子都摆成两行呢,为什么不放成一行呢?”“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这样设计不就是为了美观嘛!”妈妈笑着说。在妈妈的笑声中,我的脑海里闪出火柴盒的包装,难道这样设计也是为了节约纸的材料?那就来算算看,老师叫带的纸发挥作用了,然后我就请妈妈帮我到文具销售区找来笔和尺,量了一盒月饼大礼盒的长40厘米,宽28厘米,高4厘米,得出表面积(40×28+40×4+28×4)×2=2784平方厘米。如果里面的小月饼盒排布成一行,大礼盒长就是80厘米,宽14厘米,高4厘米,表面积是(80×14+80×4+14×4)×2=2992平方厘米。我恍然大悟,原来设计者是考虑到节约材料啊!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会心地说:“原来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好看啊!看来你还真会学以致用啊!” 我很高兴,更来了探究的兴致,边思索边把这个大礼盒里面的两排小月饼盒垒起来,变成两层高。妈妈立刻制止我的这一举动:“会把下面一层装月饼的包装盒压了变形的。”“这样放,大礼盒的包装纸只要(40×14+40×8+14×8)×2=1984平方厘米,就更节约外包装纸了。”我不解地对妈妈说。妈妈点点头,打开其中一个月饼的小包装盒。一个小小的月饼躺在里面,小月饼盒容积比月饼的体积大多了,原来设计者用空余空间来充当小月饼,是月饼盒子容积大里面月饼小啊!那当然是不能把它们堆成两层,真的会压坏小月饼盒的。细细一比较:少用点做月饼的原料总比多用点外包装纸花的成本要低,我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精心设计。 嘿嘿!原来身边处处都可能藏着数学,关键是我们是不是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我的推理 在古代,古人通过在麻绳上打结或用摆石子、划线的方法计数来分配所打的猎物,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许多问题都是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国庆前夕,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来给我们上法制教育课。在这节课上,警察叔叔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一次,他们抓到了四个偷窃嫌疑犯:甲、乙、丙、丁。在他们的供词中,只有一个人说的话是真的。甲说:“不是我偷的。”乙说:“就是甲偷的。”丙说:“反正我没偷。”丁说:“是乙偷的。”这四个人中,到底谁是真正的小偷呢?听了这个案例,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答案各不相同。警察叔叔说:“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家运用你们所学的假设法就可以解决,找到真正的小偷。”于是,我仔细地分析了这四个人的话,做了如下的假设: 第一种情况:假设甲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假话,乙说的是真话,丙说的也是真话,而丁说的就是假话。 第二种情况:假设乙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丁说的也是真话。 第三种情况:假设丙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假话,丁说的也是假话。 第四种情况:假设丁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丁说的是假话。 通过分析,只有第三种情况符合,由此可以判断丙就是小偷。 警察叔叔听了我的分析,高兴地夸奖我是未来的小侦探,我的心里乐滋滋的! 生活无处无数学!数学,就像一座直插云霄的山峰,只有真正喜欢它的人才会有勇气去征服它!去攀登它!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勇敢的登山人! 秋游中的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的其实有许多数学问题,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运用在生活中,就像老师说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很多时候,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的数学更加生动有趣,不像书本上的数学枯燥无味。在生活中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答问题能使我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秋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秋游前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去秋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明:“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我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秋游购物方案设计在我们的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又说:“同学们,你们为秋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老师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旅行家,有500元要到三个旅游点去旅游,怎么样安排可以既经济又实惠。”当星期一在课堂上讨论这题时,我们都很兴奋。因为我们利用双体日,有的去旅行社询问旅游价格;有的打电话询问火车与轮船的价格;有的询问住宿的价格;……。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从不关心的问题,但现在却成了我们交谈的热点。有时我们在具体讨论线路时,常常为线路的合理与价格的优惠而争得面红耳赤。在这一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将已学应用题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仅提高了自己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我们能从中了解了社会。 老师曾说过要体会“数学之美”,是的在数学中我们发现了数学的严密之美,感受到数学图形的对称之美,更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能够学有所用让我真正发现了数学的美。 瓦屋的秘密 我有许多秘密,说个给你听听——瓦房的秘密,嘿嘿,失望吧?我的秘密保密。 瓦房的秘密是我在前些日子发现的,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学生到横溪秋游。让同学们认识大棚里许多反季节的蔬菜,还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劳动过后,大家在一起小憩时发现了一间又老又旧的瓦房。屋里有好多我们从未瞧见过的旧物,从标签上我们才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土灶,竹碗橱,木制织布机,木踏,凤凰床……我们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摸摸这,摸摸那。这时,我看见老师抬着头在朝屋顶上看,我的好奇心也想看个究竟:屋内顶不是平的,是用木头和柴帘搭成。这怎么能撑得住屋外顶上的瓦呢? “大家快出去,这屋顶不安全!”我慌忙地叫道。大家也惊慌起来,不知所措。老师安抚大家说:“同学们,不要慌,屋顶现在不会塌的,屋顶上的木头还完好无损呢?” “老师,木头好好的也不一定就能撑得住啊?”我不解地说。 “大家仔细看看中间的木头是怎么搭的?”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一个个都睁大眼睛向上看去,并异口同声地说:“三角形。” “对,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此屋顶不易变形,安全性也就高了。对吧,老师?”我不禁问道。 “建筑者就是充分利用三角形这一稳定性,来加强屋顶的稳固性的。”原来瓦屋保存到现在的秘密就在这儿啊! 细细观察我们还会发现:自行车的脚撑,空调室外机的安装等等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给它们投了一份份不易倒塌的安全保险。数学的作用还真不小,它与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我可得努力学好数学,让生活更丰富多彩。 奇妙的图形密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遇见数学.如窨井盖为何是圆形?伸缩门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等等。今天,我要给大家举一个图形密铺的例子。 丽丽搬新家了,她见她家的地砖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三角形,可是却没有漂亮的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合起来是一个360度的,可以平铺在一起来,没有漏缝,而圆形它没有角度,所以不可以密铺.聪明的蜜蜂会做一个美丽的房子-----用六边形拼的房子,.因为六边形的一个内角是60度,所以1个六边形便可以密铺. 图形密铺如此奇妙使家变得更美丽.生活中我们还会遇见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希望大家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 提问者问题太笼统了,要什么内容的数学论文,关于几何,还是方程,还是什么。先定范围再确定主题才好写论文呀

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200➗5等于40度。 40大于30。200小时小时还可以这样算:小时)30小时小时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 算。也可以这样算:或者这样算: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最佳答案 五年级第二学期以来,我们学的主要内容就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分数乘法的等。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单元里,有许多典型的题目,而这些题目通常会导致我们思维混乱从而做错。下面,我就来分析一道多次出错的题目。 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长方体鱼缸,长6米、宽2米、深1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玻璃? 我是这样做的: (6×2+2×1+6×1)×2-6×2 分析我的做法: 我先算出整个鱼缸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缺少的那个面(上面)的面积。因为鱼缸要养鱼,所以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往往都是上面作为缸口,所以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方法多种多样,做这一道题还有另一种方法: (2×1+6×1)×2+6×2 分析这样的做法: 已知鱼缸共有5个面,其中前面、后面是一组,左面、右面是一组,可以先算出前、后、左、4个面的总面积,再加上下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鱼缸5个面的面积,也就是鱼缸的表面积。 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像这样类型的题目,往往容易出错的有2点。一是不联合实际想,把鱼缸的表面积当做6个面来计算;二是虽然知道鱼缸只有5个面,但却不知道少的面面积应当怎么算。 我的建议: 当你做到这种题目时,应该画一画图来帮助你,并在图形上标明长、宽、高对应的数目,这样题目就一目了然,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另外,还要注意单位是否一致! 以上就是我对“鱼缸问题”的分析与见解

数学论文400字五年级上册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4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次见你,你不是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难题,就是在埋头苦干拼命刷题。可以说,在数学上,你从未丢失过自信!你就是那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刘梓同。

你一头短发,干脆利落,两眼总是闪着锐利的光芒,似乎可以秒杀一切。

你总是用手支着脑袋,凝视远方,谁也不知道你在思索着什么。

数学课上,从来都少不了你踊跃发言的身影。记得有一次,你上台为大家讲解题目。只见你快步走上讲台,自信满满地、有理有据地进解着,竭尽所能地用自己所学知识,尽可能的让大家理解明白。你还学着老师的样子,在黑板上画个“草图”,虽然并不是特别完美,但我们都懂了。在数学上,我有许多地方需要向你学习,也总会把羡慕、赞赏的目光投向你。

还记得上一次开家长会时,我们在图书馆里,你和李元丰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数学问题。我因不能讲话为原因打断了你,你只好恋恋不舍地停止了讨论

加油吧,少年!希望你能一直保持对数学的热情,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学到更多的知识!

有一天,我正在课室做数学作业。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数学的题目弄不懂,这道数学题目是: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题目给了我两个条件,横截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宽是6厘米,我想:长方体的体积不是长乘宽乘高吗?为什么题目只给我们底面积和宽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去问数学老师了。

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横截面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宽在题目上所表示的是长方体的高。这下子我终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长方体的体积。我又学多了一个新知识,我真开心啊。

后来,我看见这样的题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分辨出与这种类型的题目解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对我来说真的很有帮助,我利用它破解了很多我不会的题目。我的心里比谁都开心,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出来,好好的利用它们,破解出更大的难题和考验。数学的知识真是学无止境,让我们学都学不完。我希望用的努力学好高深莫测的数学问题。

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张老师发来一个信息:叫家长带孩子来看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爸爸妈妈都看了这个信息,唉声叹气地说:“袁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可能不在九十分以上了吧!”我对爸爸妈妈说:“不可能,不可能,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对我没信心,我每次考试都在九十分以上的哦!一定在九十分以上”。

第二天早上我带着爸爸来到了学校,匆匆忙忙地跑到二(五)班教室,我看见了张老师在教室里,连忙笑着对张老师说:“张老师把我试卷找出来,行吗”?张老师说:“好的。”

找出试卷后,我仔细一看,考了99+10分,我开心极了。爸爸接过我手里的试卷看了看,然后给我讲解了一下,“小丽买5枝百合花了20元钱,小红买了一枝玫瑰花了8元钱,谁买的花贵?每枝贵几元钱?你写成这样了:20/5=4(元)元)了,爸爸对我应该是这样做的:20/5=4(元)8-4=4(元),不要把8-4搞成8/4,这样能不错吗?你也太粗心了吧!”

“袁连8-4都不会算,还不如去读一年级,太马虎了吧!”张老师说道。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爸爸看了看我的分数,高兴地说:“不错,考了99分,如果这道题不马虎的话,就是100分,好好努力,争取下次考100分哦!”我对爸爸说:“恩,我一定好好努力。”

下学期我要做到:上课认真听,积极举手发言,考试要在95分以上,按时订正作业,独立思考问题,做一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今年妈妈给我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妹妹,至于名字吗还没起,我们给她取个小名叫"小二”。因为放假了,至于泡奶粉吗?当然就交给我啦!一天,我刚泡完奶粉,老爸就问我:“60毫升放一勺子,30毫升放多少呢”?

我一听,哈哈大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我,真是的,不就是半勺吗?”我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幼稚”。“那120毫升呢?”爸爸接着问。我脱口而出“20呗”!爸爸嘻嘻一笑“嗯,错了!”我细想一下,说:“嘿,还真错了,应该是两勺。”通过这个小测试,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尾数是“0”的除数和被除数,在计算的时候,它们的“0”可以同时去除,再进行计算。

今天,我要去上数学课啦!

开始上课啦,鲁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呢?”一大部分同学大声喊是“推理问题”,个别小朋友猜是“归一应用题”,然后老师说:“你们都这么想学推理问题啊,其实我们今天要学归一应用题”。

老师开始讲课了,举例说她家有个桃树园,园里的松鼠泛滥成灾。有的同学问真的有松鼠吗?老师回答说是真的。同学们都想着松鼠一定很可爱,而老师确觉得松鼠很讨厌,因为它们总是吃她们家种的桃子。说着老师就出了一道题目,一颗树高六米,一只松鼠5秒钟爬一米,问松鼠一共要几秒才能爬到树顶?大家很快喊出是30秒。

一会,老师又说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叫大卫的老师,有一次大卫老师到鲁老师家摘桃子,一共摘了800个,摘了4天,每天摘多少个?用800除以4等于200,得出每天摘200个桃子。

老师讲了这两道题,我才知道老师这么聪明,能够从生活中提取问题啊!我也要向老师学习,多观察生活,提出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都离不开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与你可谓是形影不离。学习了六年集的比例知识后,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一起去动物园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一幅公园的地图。地图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过来,然后一把将地图抢了过来。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淘气包”的无理取闹。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天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

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过了大约一小时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唉,学好一身本领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学到的知识,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瞧弟弟那羡慕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

知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最近,我在学校学习了《认识图形》,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学会了画这些多边形,还能把这些多边形通过分割变成其他多边形呢。

在一个四边形上添上一个线段,可以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也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还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或者两个四边形呢,真是变化多端呀!在这些有趣的题目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把多边形分成三角形了,我不但会通过画图来分图形,我还探索出了其中的规律呢!不信?我说给你听。

四边形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五边形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六边形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以此类推,a边形就可以分成a-2个三角形,被分成的三角形个数总比图形的边数少2。运用这个规律,我就可以很快的算出多边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了。你问我100边形至少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简单!100-2=98个三角形呗!所以,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要在观察中不断去反思、总结其中的规律,这样才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呀。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的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求。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一天,三个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华一起去买面包。他们一共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其中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小斌付了3个面包的钱,小华呢?他一向是个“小马虎”,这次又忘记带钱了。

第二天,小华带了3。2元准备还给两个好朋友,可小虎和小斌却傻眼了:这钱该怎么分呢?一个说:“8个面包怎么分呀?8除以3所得的商是无限循环小数呀!”其他两人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最后,他们只好向班上的“数学小王子”亮亮请教了。

亮亮一见他们,便问:“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难题了吗?”小虎一直是个“急先锋”,他抢着一口气把问题说了一遍,其他两人也跟着说:“这账可怎么算呢?”亮亮听后,点了点头说:“让我好好想想。”说完,便陷入了沉思:小华需付元,说明8个面包的总价格是3。2×3=元,面包的单价就是÷8=元。那么,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5=6元,多付了多少钱呢?6—元。小虎应分得2。8元,小斌应分得—元。

亮亮猛地抬起头,说:“小虎应得元,小斌应得元。”三个好朋友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呀?”亮亮娓娓道来……三人听后忍不住啧啧赞叹,对亮亮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亮亮可开心了,不仅是因为他帮助了别人,更是因为他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越来越觉得数学这门学科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这一次,我们老师叫我们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写的是一篇对数学的感悟。通过这一次五年级上册的学习,我对数学也有了很大的了解,其实数学很有趣,很起奇妙。

你只有掌握了它的方法,你就觉得,啊,这么轻松,你掌握了这些方法,你都可以试着做一下数学趣题。这样不仅提高了你的知识,还可以让你快乐起来,难道你每次做出来的那些有点难的题目,你不觉的快乐吗?就都当我来说吧,我不太喜欢数学,成绩也不太好,但是我掌握了数学的一些窍门,我就觉得学起来很轻松。我还试着做了奥数呢!所以大家要好好学数学。

今天,我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题,这个数学题是这样的:“在同一个笼子中,有若干只鸡兔,从笼子上看有40个t头,从笼子下面数有130只脚,那么笼子中有鸡、兔各多少只?”很显然,这道题是一道鸡兔同笼问题,在做这道题时,我一下就想到了一个公式:“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最后做出来的算式是:假设笼中全是兔子。40乘以4=160(只)160-130=30(只)鸡:30除以2=15(只)兔:40-15=25(只)这道题有趣吧!

今天,我在家看书,看了一个数学小故事:是一名出色的国际象棋冠军和国王下棋.国王问了他的奖赏条件,象棋冠军说,如果我胜利了,我什么也不要,只要国王满足我如下条件:“在棋上放大米,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

这样下去,一直放到第64个格.”后来,象棋冠军胜利了,国王给了他一袋大米,而象棋冠军不服气.国王迷惑不解,不知所以然?于是找了一位数学家来计算,算了出来,结果多得厉害,国王下出病来了.是这样算的:根据指数,除第一格一粒米外,其余格子是前一格米数的`倍数,到64格,结果是922亿亿粒大米,约是461万亿斤.国王不怕才怪,即使一个国家也要好几百年才能有这么多收入!

最新的小学数学日记下棋:看完这则数学小故事后,我想:以后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可以粗心大意,这样才不会吃亏.

点评:(小作者构思奇妙,从数学小故事入手,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读后让人体会到数学的妙处,同时也悟出“做事要认真思考,不可粗心大意”的道理.)

斤和千克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用处却不一样,今天我问了奶奶,奶奶高诉我告诉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简单地再这写一下;

1斤=0·5千克=10两=500克而且告诉我“千克”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千克=1000克。“斤或两”应为“市斤或市两”,俗称“斤或两”是国家废除的计量单位,1市斤=10两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两在量值上的换算关系为:1千克=1000克=2市斤=20两

而且我上网查了资料知到了《千克的认识》是培智学校数学教科书第九册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千克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还未完全消失,学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对弱智学生来讲更加困难。再者,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重量,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又通过称同一物体的重量,得出千克与斤的关系,很具体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一些让学生能好好的认识千克和斤

如上堂课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调查作业,让我们去菜市场看看卖菜、卖水果小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但不知道我们完成的怎么样。也可这样说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不久前,我们学了轴对称图形,我发现好神奇哦!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比如 这个图形,开始我只看出了一条对称轴。当时我不小心把试卷弄到了地上,我俯下身子去捡,却意外地看出了另外一条对称轴。我欣喜万分!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图形,结果发现了三条对称轴!我知道了,一个图形,只要换一个角度,就有新的发现,就像这个图形,最终发现了几条对称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与《画杨桃》的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

别让“验算”溜走

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中,考生总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检查、验算;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了,约50%的人是因为马虎,没考好。那么,怎样的验算是正确的呢?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

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我常听老师讲,数学对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数学。这次通过亲身体验,我才真正地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星期天,舅舅开车带我们一家去洛阳玩,我开心极了。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到处高楼林立,商场里热闹非凡。一家家专卖店都在搞“双十二”促销活动。妈妈领我去美特斯邦威MooMoo店里买衣服。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一看吊牌价499元,好贵啊!售货员阿姨说:“小朋友,买两件可以打6。9折,很划算哟!”我们又给弟弟挑了一件蓝色的羽绒服399元,终于可以打折了。阿姨麻利地帮我们计算:“499×0。69=344。31,399×0。69=275。31,344。31+275。31=619。62,四舍五入一共620元。”妈妈说:“咱们那里也有活动,第一件原件,第二件打五折。”我一听“五折”,就拉着妈妈说:“妈妈,别买了,去我们那儿买便宜。”妈妈说:“你好好核算一下,看在哪儿买便宜?”第一件499元,第二件399×0。5=199。5,合计499+199。5=698。5元,结果真令我意外,在洛阳买便宜了将近80元呢!“阿姨,快帮我们把衣服包起来!”我不好意思地说。大家都笑了。

嘿,生活处处皆数学啊!看来以后我可要更加努力学好数学了,要不然就买亏了。

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200➗5等于40度。 40大于30。200小时小时还可以这样算:小时)30小时小时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 算。也可以这样算:或者这样算: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一道数学题 “一个花园的直径是100米,外面有一圈宽是10米的马路。问马路的面积是多少?”这是一道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当我第一眼看到题目时,我就觉得这个题目好像在哪你见过。我把题目读了几遍后依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 经过我的冥思苦想,我终于想出来了。我先求大圆的直径:100+10× 2=120(米)然后再将大圆和小圆直径乘上圆周率最后相减:120× × .看着这个答案满意的笑了。可令我没想到的是,作业改出来之后我这一题竟然写错了,我非常疑惑便向我的同为寻求帮助。他一点也不理我,反道对我说:“自己想。”可能我以前也这么对待过他的吧!这时我前面的人主动把他的本子给我看了看。顿时觉的我的解答过程简直是错误百出。求圆的面积应该是半径平方 圆周率,不是直径 圆周率。而且求环形面积还有特定的公式;圆周率× (大R的平方-小r的平方)。这都怪我平时不用功,作业太马虎不仔细,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题。真正的算式应是: [(100÷ 2+10)2 -(100 2)2 ] =× (60 2 -50 2) = 110 =(平方米) 答:街道的面积是平方米 我开心极了,晚上妈妈又给我布置了和这题类似的题目,我看完题目一蹦三尺高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惊讶的望着我说:“还不快做。”我说:“这题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别说大话,做出来再说。”我坐下来三下五除二就把算式给写了出来。写完后我把答案交 给了妈妈看。妈妈惊讶的望着我,我得意的笑了。

梯形面积公式真神通一天,我和孙予澄.我表妹在家里整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时,按妈妈的要求写出几组能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我想了一下很快写出了一组:上底8米,下底15米,高4米。(8+15)×4÷2=23×4÷2=92÷2=46(平方米)过了一会我又写出了一组:上底5分米,下底5分米,高2分米。(5+5)×2÷2=10×2÷2=10(平方分米)就在这时候,孙予澄说:杨琦姐姐,上底和下底都是5分米的图形不是梯形,这组数据不符合要求。‘’经孙予澄一提醒,我一想,哎,真的!这时妈妈过来了,她看了看我们写出的数据后说:“那我们就照叶杨琦的数据缩小10倍,画一画图形,验证一下好吗?”说干就干,大家一下忙开了,不一会儿,我们的图形证实这不是梯形,而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且而我自己还分别画出上底下底都是3厘米和4厘米的图形,发现都是平行四边形。我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这时,妈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说:“我们一起来算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行吗?”话音刚落,“5×2=10平方分米”孙予澄嘴真快。大家都点头称是。妈妈说:“同一个图形,如果看作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0平方分米。如果看作是一个梯形,面积还是10平方分米。说明了什么呢?”我们议论开了。孙予澄说,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等于下底的梯形。我说,当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时,就成了平行四边形。老师说:“照你们的说法,平行四边形面积也能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计算啦!”“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谁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孙予澄拿着我表妹的数据哈哈大笑起来,我接过来一看,惊呆了。“上底是0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2厘米。”“哪有上底是0的梯形呢?”表妹却理直气壮地说:“允许你把上底等于下底是平行四边形的看作梯形,就不允许我把上底等于0的三角形看作是一个梯形啊?”就在我和表妹争论的空档,孙予澄已经画出了图形,又分别用梯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孙予澄对我挤挤眼,意思说,我表妹说的有道理。这时我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对呀!梯形面积公式真神啊!通过了这次整理,我不仅懂得用梯形面积公式能计算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明白了:世界上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事物会由于数量的变化,演变成另一种事物的道理。

五年级数学论文400字

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论文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天,数学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1+2+3+4+5+6……一直加到100的得数是多少?那么,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呢?用简便方法计算。

算式:1+2+3+4+5+6+7……+100=5050 5050×10=50500 50500×10=505000

答: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是5050,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各是50500和505000.

简便算法:或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个算是太长,需要计算器!no,那就错了。只要仔细看看就可以发现1和99可以凑成100,2和98可以凑成100,3和97也可以凑成100,4和96,5和95,6和94 ,7和93,8和92,9和91,10和90,11和89……一直这样凑成100,结果可以得到能凑成50个100,就是5000,但是还剩下一个50单独一个数字,就可以拿5000 + 50 =5050,得出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但有人会问了,1一直加到1000和10000为什么不着要算呢?因为100和1000的进率是10倍,1000和10000的进率也是10倍,所以可以拿1一直加到100的得数5050乘10倍等于50500,再拿50500乘10倍等于5050000。行对应的,1一直加到100000、1000000、10000000......以此类推,都可以这样算,当然,你也可以更深的理解这道题的规律哦!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可高兴了。爸爸妈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来玩一个抓纸的游戏怎么样?”我点了点头,爸爸拿了4个形状相等,大小相同的纸,分别把2张红纸和2张蓝纸放进这个袋子里说:“这个不是透明袋子,里有2张红和2张蓝纸,如果你摸到2张都是红纸或2张都是蓝纸的话,我就给你5块钱,否则你给我5块钱,好不好?”我说:“那我可不干。

”爸爸问:“这是为什么呀?你不是也有机会挣钱吗?”我有说:“虽然我也能挣钱,可是机会并没有你多呀!你想,一共有4张纸,如果我第一张摸到的是红色,袋子里还剩下2张蓝色纸和一张红色纸,那么再摸到红色的机会只有1/3,而摸到蓝色的机会却是2/3;如果我第一张摸到的是蓝色,那么再摸到蓝色的机会只有1/3,而摸到过红色的机会却是2/3,所以你当然比我更容易挣钱喽。”爸爸说:“不错吗,小子,看你也挺聪明的嘛,这样也迷不到你,好吧,看你今天表现得还不错,奖励你五块钱吧!”我高兴极了,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

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

5/1=5

30*5=150(小时)200小时>150小时

还可以这样算:

5/1=5

200/5=40(小时)30小时<40小时

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

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

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算。也可以这样算:

5/200*100=*100=

1/30*100≈*100=

>

或者这样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

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它蕴含的无穷奥秘。

我很喜欢数学,平常很爱探究,数学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唯一的爱好。我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数学家,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在四年级时,数学老师周老师教了我们商不变的规律,刚学习这个规律的我感到很好奇,有一些不相信。

商不变的规律就是: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若干倍或缩小若干倍,商不会变,但余数会变。

我围绕着这个规律展开了实验。我用40和6两个数进行了实验。40除以6等于6,余数是4,。我将40和6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100,变成4000除以600,我计算了一下,商是6,余数是400,它的商没有变,余数扩大了相同的倍数100,变成了400。我吃了一惊,商居然真的没有变,还是6,而余数却变了。

我还是有一些不相信,又用50和4试验了一下。50除以4等于12,商是2。这次我将50和4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变成100和8,100除以8,商是12,余数是4。商还是没有变,但余数扩大了相同的倍数2倍,变成了4。我彻彻底底的震惊了,再一次体会到了数学的神奇。

五年级时,我又接触到了方程,方程其实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再次对方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找了许多方程来做,并学会从中发现规律。

3x?2=302计算方法是:先将302减去2,变成3x=302-2,那么3x=300,再将300除以3,变成x=300÷3,结果变成x=100。没想到只需几步就可以将这个方程解开,得到答案。

我又找了一个方程来计算。5x-6÷3=38,先将6÷3算出变成5x-2=38,再将38?2等于40,式子就变成了5x=40,最后将40除以5等于8,结果就是x=8。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只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数学的奥秘吧!

、、、、、、、、、、、、、、、、、、、、、、、、、、、、、、、、、、、、、、、、、、8会

赠照片一张

人教版,特级教师,全优试卷,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3页。请问是怎么做哟???这是什么作业,五年级。有没有人会哟???请问是怎么做哟??

五下数学小论文400字

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200➗5等于40度。 40大于30。200小时小时还可以这样算:小时)30小时小时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 算。也可以这样算:或者这样算: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数(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数,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巨集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千米),=(千米),=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千米),=(千米),=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千米),=(千米),=261(千米)和=(千米),=(千米),=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大家一定从小就开始奇怪了,0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关于0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①、古巴比伦的0的符号是用空位来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伦写作1。1②、在古印度数学中,发现0的最早记载是公元876年,欧洲许多数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公元6世纪,印度人就开始用“?”,后来变成了一个圆圈。到了公元九世纪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③、0的故乡在中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0的记载,只不过当时0的意思是“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在我国远古时代的结绳记数法中,0是在对“有”的否定中出现的,意思是“没有”。总之,有关0的起源还没有一个定论。 但是无论如何,0自从一出现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课堂上,常听老师说,0就是没有的意思,你有0元钱,就代表没有钱;你有0支笔,就代表你没有笔。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度表上的0度就代表着没有温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度。 想一想我们四年级学的素数与合数吧!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自然数可以分成3类:1、素数与合数,一个自然数只有一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素数,因数大于3个就是合数,1单独为一种。”那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0到底是质数还是合数呢?这个谁也说不清楚。 我还有一个关于0的问题,自然数也可以分成奇数与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合数,反之就是奇数。0是奇数还是偶数呢?看上去像偶数,但又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数谁也不清楚。 0还有许多奇妙有趣的事就在我们身边呢,大家一起来发现吧! 麻烦采纳,谢谢!

有趣的职业 小赵、小丁、小张分别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只知道: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你能推断谁是教师,谁是律师,谁是医生吗? 根据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和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可以推断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所以小赵是医生,再根据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和小赵是医生可以看出小张是律师,所以剩下的小丁是个教师。 这道题目很简单,我运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据条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以次类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想不到从数学中也能得到乐趣。

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千米),=(千米),×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和45×=(千米),=(千米),×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数学小论文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数(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数,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巨集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模糊不过vncjhvb

数学小论文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数(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数,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巨集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望采纳。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千米),=(千米),×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和45×=(千米),=(千米),×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到叔叔家里玩,正玩到兴头上,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我心里琢磨著,不知道叔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 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著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叔叔一边称赞表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不过,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劲了,这回连表弟都赢了你。记住,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得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好数学。

第一页 居中 先写题目 第二行写班级、姓名 换页 找关于论文的主题的例子 写完一个例子写两行左右的说明,例如这题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写三到五个例题即可 一般用WROD两页即可,建议多写,但不要写的题目太难,不符合你的年龄段

在我学习数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说: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规律;又比如说: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没有什么简便算法,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学习,在数学的海洋中探索!

经过查找资料,和同学讨论,并结合书本,我了解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可以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可以被5整除。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能不能被3整除,就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通过学习求两组数的最大公约数,我发现了如果两个数成倍数情况,那么最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成互质数情况,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数学的天空色彩斑斓,那是理性之光射向艺术殿堂产生的美景。我在数字中遨游,在数字中学习,捕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中应用。虽然有时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努力去学习,去和同学们讨论,和老师交流,一定会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学好数学要做到3点,只要学好了这三点你的数学绝对很好。

第一点就是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要善于发现题目中的重点,要善于发现更简单的解题思路,要是你善于发现的话有可能在一个问题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就是要有小叮当的口袋,大家都知道小叮当的口袋里什么东西都有,在大雄有困难的时候总能拿出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东西这就是未雨绸缪,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未雨绸缪不要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再想办法,只要学会未雨绸缪就能抢在别人前面做某件事小侓也会随之提高。

第三点就是要有柯南的头脑,柯南的脑袋是全世界公认的好,他不管是什么案件都能顺利破案,他靠得当然是他聪明的脑袋和细心,所以我们要学习柯南头难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细心,有了细心不管是什么事都难不到自己。

让我们记住这三点学好数学吧

数学,在生活中时常能显现它的影子,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不但要用到数学,而且也能学到数学知识。

今天,爸爸妈妈去公园散步健身去了,让我在家好好看书、写作业。等作业写完时,他们还没回家。闲得无聊时,我就想上网玩一会儿。

于是,急忙奔向书房,打开电脑正准备上网时,我愣了,原来爸妈早料到我这招,竟然在电脑上设置了开机密码。这可把我急得团团转,可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正当我在发愁的时候,我在屏幕下方发现了一个密码提示,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可仔细一看,又让我犯了难。原来,这个提示是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1+2+3+4+5…….+99+100=?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开机密码。

我一看题目,头都大了,更别说算了,从来没做过这么复杂的题目。可算不出来,就不能上网。为了能上网,我只得拿出纸张,认真的演算起来。在经过几次演算后,看着长长的算式,我是真的犯了难。就仔细琢磨,有没有什么规律和简便的方法可用。经过尝试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计算的方法,用最大数相加最小数,以此类推,1+100=101、2+99=101…….50+51=101,正好是50个101,最后我终于算出了答案是5050!当我把答案输入密码时,一下就开机了,让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当爸爸妈妈回到家时,我还在网上正开心的玩着呢,他们见我在上网,非常惊讶,便问我是如何破解密码而上网的,我便把刚才的市场计算方法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哈哈大笑,说下次要用难点的题目设密码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学到知识,解决问题!

今天,我和爸爸坐地铁来到油坊桥去玩,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们先来到地铁,发现地铁有19站,每一站每一站要2分钟,中间停车的时间是1分30秒,这时爸爸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如果从经天路到油坊桥一共需要多少分钟?我想了一会儿:“19减去1等于18,18乘以2等于36,18乘以1分30秒等于1小时12分钟,1小时12分钟加上36分钟等于1小时48分钟。”爸爸听后笑了笑说:“你的算法不太简便,先把19减去1等于18,这样就知道一共有18个停车时间,然后用2分钟加上1分30秒等于3分30秒,再用3分30秒乘以18个站就等于1小时12分钟了!你说这种方法是不是比你的方法简便?”我点了点头

通过这次坐地铁我明白了生活中虽然有着许许多多的数学,但是有些数学题不简便, 等着我们去简便的算它,以后我必须认真的学习数学解答更多的数学难题。

梯形面积公式真神通一天,我和孙予澄.我表妹在家里整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时,按妈妈的要求写出几组能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我想了一下很快写出了一组:上底8米,下底15米,高4米。(8+15)×4÷2=23×4÷2=92÷2=46(平方米)过了一会我又写出了一组:上底5分米,下底5分米,高2分米。(5+5)×2÷2=10×2÷2=10(平方分米)就在这时候,孙予澄说:杨琦姐姐,上底和下底都是5分米的图形不是梯形,这组数据不符合要求。‘’经孙予澄一提醒,我一想,哎,真的!这时妈妈过来了,她看了看我们写出的数据后说:“那我们就照叶杨琦的数据缩小10倍,画一画图形,验证一下好吗?”说干就干,大家一下忙开了,不一会儿,我们的图形证实这不是梯形,而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且而我自己还分别画出上底下底都是3厘米和4厘米的图形,发现都是平行四边形。我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这时,妈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说:“我们一起来算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行吗?”话音刚落,“5×2=10平方分米”孙予澄嘴真快。大家都点头称是。妈妈说:“同一个图形,如果看作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0平方分米。如果看作是一个梯形,面积还是10平方分米。说明了什么呢?”我们议论开了。孙予澄说,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等于下底的梯形。我说,当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时,就成了平行四边形。老师说:“照你们的说法,平行四边形面积也能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计算啦!”“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谁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孙予澄拿着我表妹的数据哈哈大笑起来,我接过来一看,惊呆了。“上底是0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2厘米。”“哪有上底是0的梯形呢?”表妹却理直气壮地说:“允许你把上底等于下底是平行四边形的看作梯形,就不允许我把上底等于0的三角形看作是一个梯形啊?”就在我和表妹争论的空档,孙予澄已经画出了图形,又分别用梯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孙予澄对我挤挤眼,意思说,我表妹说的有道理。这时我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对呀!梯形面积公式真神啊!通过了这次整理,我不仅懂得用梯形面积公式能计算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明白了:世界上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事物会由于数量的变化,演变成另一种事物的道理。

五年级数学论文400字题材

你不拿货卖是ヾ(❀╹◡╹)ノ~ヾ(●´∇`●)ノ哇~哦利润空间锁困了就进入太用力酷我极速蜗牛太庸俗哦空

关于数学的小论文: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

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

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数(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数,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巨集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千米),=(千米),=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千米),=(千米),=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千米),=(千米),=261(千米)和=(千米),=(千米),=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大家一定从小就开始奇怪了,0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关于0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①、古巴比伦的0的符号是用空位来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伦写作1。1②、在古印度数学中,发现0的最早记载是公元876年,欧洲许多数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公元6世纪,印度人就开始用“?”,后来变成了一个圆圈。到了公元九世纪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③、0的故乡在中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0的记载,只不过当时0的意思是“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在我国远古时代的结绳记数法中,0是在对“有”的否定中出现的,意思是“没有”。总之,有关0的起源还没有一个定论。 但是无论如何,0自从一出现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课堂上,常听老师说,0就是没有的意思,你有0元钱,就代表没有钱;你有0支笔,就代表你没有笔。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度表上的0度就代表着没有温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度。 想一想我们四年级学的素数与合数吧!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自然数可以分成3类:1、素数与合数,一个自然数只有一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素数,因数大于3个就是合数,1单独为一种。”那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0到底是质数还是合数呢?这个谁也说不清楚。 我还有一个关于0的问题,自然数也可以分成奇数与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合数,反之就是奇数。0是奇数还是偶数呢?看上去像偶数,但又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数谁也不清楚。 0还有许多奇妙有趣的事就在我们身边呢,大家一起来发现吧! 麻烦采纳,谢谢!

有趣的职业 小赵、小丁、小张分别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只知道: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你能推断谁是教师,谁是律师,谁是医生吗? 根据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和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可以推断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所以小赵是医生,再根据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和小赵是医生可以看出小张是律师,所以剩下的小丁是个教师。 这道题目很简单,我运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据条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以次类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想不到从数学中也能得到乐趣。

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千米),=(千米),×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和45×=(千米),=(千米),×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数学小论文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数(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数,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巨集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模糊不过vncjhvb

数学小论文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数(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数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数,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巨集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望采纳。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千米),=(千米),×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和45×=(千米),=(千米),×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到叔叔家里玩,正玩到兴头上,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我心里琢磨著,不知道叔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 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著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叔叔一边称赞表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不过,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劲了,这回连表弟都赢了你。记住,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得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好数学。

第一页 居中 先写题目 第二行写班级、姓名 换页 找关于论文的主题的例子 写完一个例子写两行左右的说明,例如这题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写三到五个例题即可 一般用WROD两页即可,建议多写,但不要写的题目太难,不符合你的年龄段

巧 分 苹 果 在四年级的奥数课上,有一个学习专题是“年龄问题”。课后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给我们,我苦思冥想了好久,都没有解出答案。我又仔细地研究了有关“年龄问题”和“逆推问题”的解题思路,终于茅塞顿开,有了答案。题目是这样的:三个兄弟分别收到了奶奶给他们寄来的苹果。每人收到的苹果个数是他们三年前的岁数。三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向两个哥哥提出了一个交换苹果的建议:他说:“我只要留一半苹果,还有一半送给你们对方;然后要二哥也留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大哥平分;最后也要大哥留下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二哥平分。”两个哥哥没有怀疑这建议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都同意三弟的要求。结果大家的苹果数都变成相等了,每人各分到8只苹果。问:三兄弟每个人的年龄是多少岁?我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从最终的结果向前推断,即:最终的交换结果是每人得到了8个苹果,所以大哥在分出自己的苹果前是16只苹果,而二哥和三弟各有4只苹果。二哥在分出自己的苹果前有8只苹果,大哥有14只苹果,三弟有2只苹果。由此可知,三弟在分出苹果前有4只苹果,二哥有7只苹果,大哥有13只苹果。最后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每人收到的苹果个数是他们三年前的岁数”这句话,再分别加上3,所以现在三弟是7岁,二哥是10岁,大哥是16岁。怎么样,数学中的趣味还是很多的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