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英语阅读策略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英语阅读策略论文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技巧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的重点,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帮助学生改进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技巧是我们要研究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和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题在高考中占了40分,近几年在高考卷中更多地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科普新闻等,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有的甚至以广告或图表形式出现。很多学生一说到阅读理解,心里就发虚。因为他们常见到的阅读理解不是太多词不懂就是词懂了,却不知文章所云;或者,文章大意抓住了题目却答错了,觉得英语实在是好难学。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必须在阅读速度、答题技巧、知识面的拓展上不断训练学生,使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逐渐提高,从而使学生高考成绩的大幅提升成为可能。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做法,与同行交流。 一、目前导致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原因 1.学生阅读的兴趣低,动力不足 教师应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不能让学生见啥读啥,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并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在选择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篇幅长度适中。高中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能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阅读材料太长不但会耗掉较多的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疲劳,从而失去阅读兴趣。(2).难易要适当。阅读材料的生词量一般不得超过3%。文章太难学生读不懂就会失去信心。材料的难易度应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提高的原则。(3)题材、体裁要新颖多样。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使他们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4)阅读材料的思想性。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内容健康,读了开头想要快点知道结尾的有益材料,尤其是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启发他们思维、触动他们灵魂的好文章。 2.学生的视幅有限 许多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试图理解和记住所有的内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唯恐错过某个细节,他们的视幅就在一个到几个词之间变化。而实际上阅读过程就如同欣赏风景一样,欣赏者所看到的应是全貌,而非局限于某个具体事物。有限的视幅遏制了学生阅读的速度,因此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纵观全文、扩大视幅的习惯。 3.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短时记忆力差 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短时记忆力差,结果,阅读过程中他们常常前看后忘,所以不得不频繁地回视,阅读不能做到一气呵成。有时甚至为集中攻破某部分的理解,他们的目光会停滞在这部分相当长一段时间,阅读效率很低。还有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不能用英语思维,而是用中文思考,这样做既降低了阅读速度,又影响对文章的正确、全面理解。 二、提高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1.狠抓词汇,打好基础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反过来,大量的阅读又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在学习生词时,要尽可能地知道其多种属性:词性,读音,词义,概念,以及其所表达或使人联想到的情感。做到词不离句,循环记忆。 2.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培养理解能力 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就是阅读理解的最佳训练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将阅读训练、理解训练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使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一篇新的课文,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给学生15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阅读,对照理解题,再按精读要求,让学生针对指定段落,自己找出重要的语言点,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辅以教师的点拨,突破材料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把握全文。在此过程中,泛读和精读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的能力在不断的揣摩和感悟中得以提升,这就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包到底的课堂格局,使学生得自主研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高中学生的课业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一些课外内容强行塞入他们手中,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引起他们的反感。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应按以下方法做: 1)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阅读材料。比如高一上学期是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的阅读习惯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所以高一上半学期我使用初三的阅读材料,而且侧重那些故事性强的文章,从而适当的降低起点,减小坡度,尽可能使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从高一的下半学期就开始使用高一上学期的阅读材料,慢慢地使阅读内容和课本同步。 2)课外阅读最好采用限时阅读。如果对学生做题的时间不加限制的话,就只能加重他们优柔寡断,思维太慢,而不能适应新的`考试要求。同时长时间的做同一类型的练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要在限时阅读时给学生选取不同类型的题目。平时可以举行班内的小型竞赛,对成绩较好和进步较快的同学及时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4.尊重原文,推理判断 蒙田说过“,聪明人看到他应该看到的那么多,而不是他能够看到的那么多”。这位文学大家劝导人们做事情处理问题时要多开动脑筋,一个句子的含义绝非所有组成单词词义的叠加。很多话语中还含有说话人的暗示意向或言外之音。因此,我们要通过信息综合归纳,进行理解。这种反应能力,或称之为悟性,越敏捷、越正确越好。这就得通过多读来自然养成。深层次的理解更要尊重作者的观点,去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5.注重习惯,提高效率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是加快阅读速度的先决条件。在阅读中,好的读者对所读的材料有直接的印象。他们在看的同时,把所需的信息自然转入大脑。而有人习惯将中英文对照来学习,他们对母语的依赖性太大。费时费力,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阅读时发声,嘴唇 嚅 动,心中默念和一些不必要的手势或动作,都应克服。 总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涉及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加以训练,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断总结方法和技巧,在吃透文章的基础上,科学推理,杜绝凭空臆想,随意揣测,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人温故而知新,不仅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可以有效地预习新知识。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摘 要】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是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专案,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资讯的捕获能力。要求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和文章中的详细事实与细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义及全文的逻辑关系,又要求根据其含义及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

【关键词】单词量;题型;段落中心;把握作者意图

一、单词量是英语阅读最基本的保障

很多同学普遍出现文章看不懂,意思理解的不清楚,觉得哪个选项都是对的或者是觉得时间不够,总会没有时间看完全部的阅读。这类问题统统的原因是单词量不够导致的。针对于这一块的学生,再多的阅读方法都是枉然,督促他们背单词,不要觉得太基本,也不要太相信他们的自觉性。就是按部就班每天布置一定量的单词和段落给他们背诵。作为老师必须对他们的背诵结果进行严格的把关。坚持每天听写,每天检查,认真批改,确保质量。如果你们觉得这一套流程下来课堂讲课时间不够,不能完成每天的课程量,那我也不建议省略或者敷衍这个环节。我觉得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占用课间时间,可以提早几分钟去教室,给同学听写,然后批改工作可以分配给课代表。在开始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会接受不了,但是长久保持的话,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单词这关把住了,以后的英语学习就一定事半功倍了。

当然,也有同学反映说背单词花了很长时间背了就忘 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正常的。即使是英语成绩很好的同学,在接触到新词时,想通过一遍记住也是很难的。背英语和被语文是一样的,要反复记忆。一遍,两遍,三遍。而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觉得他们背单词不如成绩好的同学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之所以他们背不下来的原因是没有习惯背单词。等他们背多了,养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背单词的方式,自然背单词也就不是难事了。这里提出一套比较适用大多数人的单词记忆方法:

1.读出声

2.边背边写

3.第一遍在晚上睡前背,第二遍早上起来背,第三遍老师上课的时候夹杂在课文讲解时背。

二、英语阅读题型分析

高中一篇英语阅读一般是五道题,虽然并不是每个题型都有,但统共加起来、共分为六种题型:细节题、猜词题、判断题、推断题、主旨题、态度题。不要忽略这些题目分类认为没有用,弄清楚每个题目的题目型别,在按照科学的顺序做题目,哪怕仅仅是五道题也能节约很多时间。提倡的发放是拿到一篇阅读,先不要着急去看文章,先把问题浏览一遍,然后再心中迅速将题目归类。最先做的应该是细节题。找到问题所在位置,再根据目标句子的前一句后一句或者前两句后两句就能得到答案。然后是猜词题。解题方法和细节题一样。

接着是判断题。这前三类题目都是能迅速准确在短暂阅读时就能找出答案的。而推断,主旨和态度题就比较难迅速解决了。需要通篇阅读,然后对文章内容作总结,再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根据中心句中的一些情感词语才能判断出作者态度。老师们不要觉得这方面不好教导,通过限时训练就行。大量的显示训练学生自然就能找到快速解题的方法。即使不是严格的按照我们讲述的这样明确归类再去找答案。但是他们再解题的过程中也会预设将需要理解体会的题目留到最后。当然,这是指标对英语功底还不错的同学才适用的方法。做题目讲究的不是快,而是对。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正确答案才是目的。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做了的每一题都作对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先确保正确率再提高速度。这一类同学的方法就是细心投入做。能在文中找到的细节题、判断题和猜词题就一定要稳稳的作对。五道题目中这三类题目至少有三个。能确保十分得道这六分也是稳中求胜的好方法。等能力提高了,对阅读更加得心应手了,再来根据上述方法提高速度,英语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

三、抓住英语阅读段落主旨中心

1.段落主旨的归纳方法有以下几种:

主题句位于段首,其特点是演绎式,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再分别说明;

2.主题句位于段尾,其特点是归纳式,即细节在前,归纳在后;

3.主题句位于段中,其特点是引题―主题―解释或提问―回答―解释;

4.首尾呼应的主题句,通常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对应。了解这一点有利于根据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综合推理。

这几种方法都是很常用很实用的。在普通的阅读和考试中也都运用的上。也是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在向同学们讲解这几种方法时,不要空洞洞的讲解,可以通过结构图形来更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给每一种定义成一种形状,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项给同学展现每种方法的鲜明特色。让同学在遇到各种方式的时候能更敏感。

四、把握英语阅读题目中作者的意图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目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呢?他通过哪些语言向读者传达了自己的感受呢?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怎样收集、综合各种资讯,体会作者的情感呢?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把握作者思路,领会文章内涵,做出正确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把握出题的角度。有的文章只是客观地介绍一件事或物,或各方观点,作者不发表自己个人的意见,如一些科技文,新闻事件报道等。这样的文章属于“广而告知型”。要根据客观事实答题,一是一,二是二,凡与事实不符的选项,或文中没有提到的事实,当然都是不能选的。这样的题目难度一般都不会很大。最难于驾驭的是一些故事性、情感经历性的文章。因为作者在行文时会用到一些写作手法,如倒叙、插叙等。往往还会有一些思想、情感的波动。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认真把握,细心体会。

将自己想象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体会其心理感受。有一篇文章,写一个老太太刚刚在海边买了一座别墅,打算在那里度过余生。因为那里的气候溼润温暖,更适合她的健康。此时她站在曾经生活了25年的房子里,最后环顾这曾经装载了她的大半生的房子。所给的问题是:How does the old lady feel at the last moment in her old house?正确答案是:Her feeling is plex.其他的选项如She is happy/She is sad等都片面。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站在老太太的位置上想一想,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黄惠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4

[2]崔丽花.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下页带来更多的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论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育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个举足重轻的阶段,初中的阅读课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和研究得最多的教学组成部分。但是总的来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状况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一块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与学习效果不能成正比,形成一种“高耗低效”的现象。不少的学生在英语考试当中阅读题得分普遍偏低。应该如何改变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对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当前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词汇量不足够、阅读速度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够忽视词汇的学习。已有的研究表明,要想阅读系列等级读物,必须达到95%的理解。也就是说,在阅读时,学生必须认识现有等级读物中95%的词,才能够做到快速顺利阅读。但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小,阅读的时间不够多,阅读的速度又由于词汇障碍而很慢,从而导致他们接触英语词汇的机会很少,词汇量小又引起他们在阅读过程当中容易引起挫败感,使得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或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一种不良的循环。

2、课外阅读量少,不能为理解提供充分的输入。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置身于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当中去。我们在阅读一篇文字时,要达到对文字的理解,有时候不仅仅需要对词汇的熟悉认识,更需要对该段文字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而目前来说,初中生的英语阅读量偏少,不能为理解文章提供充分的输入,并且,过小的阅读量不利于词汇的积累与语言综合水平的发展。

3、教学模式单一,对阅读教材只限于对课文表层的理解。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阅读教材单一拘泥于学生对所读教材的表层理解,学生不能够对所读文章的重点进行有效推断,难以正确把握文章脉络,从而影响对文章理解的准确性。许多教师甚至还使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确定好的,学生只处于一个被动应付的局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有些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把阅读当作精读,阅读教学就是讲解生词,罗列搭配,补充词组,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则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划出词组,提供个标准答案,学生自读完以后只了解了个故事情节。由于教法单一、陈旧,学生接触到的教材基本是课本和试题,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没能够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及感受能力。

二、适应新课改大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从以前的“双基”为主转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并且增加了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下面笔者尝试着谈一谈优化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1、合理安排步骤,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开展应该具有步骤性,包括“读前”、“阅读”、“读后”三个步骤。阅读前,应该激活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障碍。在日常阅读教学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尽管学生自己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开展各种各样的读前活动,开展读前活动时可以参照学生用书中的插图,图片。或者利用挂图,甚至录像VCD等。使得学生对所要阅读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背景文化支持。而阅读中,则应立足课堂,活用教材。阅读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该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视教材为渠道,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读懂并抓住大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学八(下)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课前让学生预先收集与UFO相关的信息,可以查看有关的书籍、电视电影,并与同学交流讨论。阅读前,展示关于UFO的电影片断,展现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用下列词汇来描述UFO来临时的情景:land,getoutof,alien,while,surprised,anywhere,kid,right,runaway,happen。阅读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说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进行语句语篇的讲解分析,以使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阅读后则主要是及时对学生读语篇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查,可以利用课文后附的练习,也可以自行设计,或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事实、情节等表层的理解,或检查学生对课文尝的理解。使学生挖掘文中内涵,开展创造性思维。

2、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近年来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英语考试都更加注重阅读,阅读的比重在各种英语试题当中越来越大。新课标也对初中英语阅读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反映了阅读的量应该相应的增加,但是阅读的量不应该盲目的增加。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区分精读与泛读,课内与课外,并且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主题,补充各类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外阅读材料。课内进行精读,并加以细致的指导;课外进行泛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词汇。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订阅英语报、英语杂志。课堂上精讲课文内容,讲解词组、语法、分析句子结构与段落等等,然后给学生选定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或某一段落,让他们在课外自行阅读并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分析,报刊杂志上的其他文章则只要求他们进行泛读,并在课内抽取一定的时间来谈他们课外阅读的体会。

3、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课文的教学一般都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分别是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在教授学生课文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要求他们认识词汇,理解字面意思与了解文章故事内容而已,更希望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又会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甚至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内容中去,对比文化现象的异同,适当介绍英语国家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进一步提高他们英语阅读分析的能力,初步培养英语作品鉴赏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也不允许通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来实现,要做到轻负担、高效益,只有落实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能否得到最大化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主要指标。落实有效教学需要继承、借鉴、创新。纵观当前有效教学实施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理念不新、备课不实、内容不齐、整合不力、方法不活、评价不新、发展不全。对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制定制度、创新手段、优化行为,加强有效教学的指导,将有效教学的理论主张及操作要求内化为教师教学的需要。

一要加强学习,落实培训

教师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其原因不仅仅在教师一方,学校也有责任。课程改革多年,而新课程学习培训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培训面相对狭窄,每年真正参加上级培训的名额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派部分优秀的教师教干参加。让每位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加大培训力度,统筹安排,积极引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自学与研讨。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搞好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要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要对课标理念和教材易忽视的内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挖掘,形成具体的带有案例性质的解读材料。

二要明确要求,规范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落实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一旦形成,要彻底改变并非易事,所以,仅靠目标管理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远远不够,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规范,因此需要在备课、上课、作业、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标准。例如备课方面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备辅导(阅读),课堂教学务实不务虚,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坚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力戒拖沓无神的“催眠课”与急风骤雨式的“填鸭课”。作业方面做到布置之前审核,以精当、适量、有层次为标准,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做到布置之后批阅要及时、认真、准确、全面等。

三要以学定教,顾及全面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本质上说教学的教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要立足学生,研究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具体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提高学习参与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实效。

四要开发资源,拓宽渠道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来说确实有难度,但开发校本课程怎么搞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可简可繁。有能力形成课程体系的,可从教材研究、课程设置等方面系统整理,没有能力的,可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去收集整理一些拓展性材料,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补充学习内容,从而开辟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吸取知识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要“授之以渔”,养成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于个人教育来说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要求教师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脑,少替代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质疑的习惯。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指导预习,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养成预习、质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个性、意志品德、作业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况,通过针对性地训练和家校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向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发展。

六要注重评价,倡导反思

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两方面。在“教”的评价中,要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可借助写教学反思的形式来进行,要让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把反思的重点放在方法(如何反思)、角度(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连续性与实效上。教学反思一方面是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另一方面是阶段性教学行为反思,因为只有把短期反思与阶段反思结合起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深刻的认识并有较大的改进,才能达到“反思”的真正目的。教的评价还要结合有效教学,建立对教学每个环节的评价细则,形成领导点评、教师互评、日常评价和阶段性总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改进教学。“学”的评价要强调评价手段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用成绩报告书作为终极评价手段,平时对学生要采用动作、神情、体态、语言等表扬方式,经常性的随机激励评价,丰富评价的手段。教学中可构建“比、学、赶、超”的评比制度,开展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当堂现场评、课后个别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并在评价中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既近在眼前,又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重视,从方法上创优、内容上突破、细节上关注,才能取得实效、高效。固然,目前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采取的每一项策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管理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有效教学一定会显现。

摘要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评价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的状况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堂评价;问题;策略;英语教学论文

1引言

面对新要求,怎样才能通过科学的课堂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2课堂评价的概念界定

关于课堂评价的定义各式各样,但核心基本相同,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学习信息采集、分析与利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堂评价具有多种类型。例如,从评价内容看,有学习行为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发展趋势评价等。对评价类型的分析与把握,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建立并合理地使用教师课堂评价标准。本文所述教师课堂评价,仅指即时性评价。

3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理念的提出,课堂即时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但没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目前课堂评价存在的不足有:评价语言和标准单一、僵化;评价主体单一;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纠错方式不恰当;缺少体态评价。没有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别对待。

存在问题的原因

教师受传统评价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权威的,教师单向评价学生。在新课改下,传统评价思想依然存在,学生评价老师和学生互评在课堂上也不多见,老师掌握着课堂评价的主动权,必然造成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对评价功能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上大量运用“万能”的“Good,OK”来表扬学生。老师不指出读得好,好在哪里;对又对在哪里。学生听了表扬当然高兴,可这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吗?教师淡忘了评价的功能。教师对激励性评价片面理解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评价时不恰当地使用激励性策略,有的是浮夸的,甚至学生出现严重错误时都一味地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认识不清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被称为学龄中期阶段或少年期,是各方面蓬勃的、不均衡的发展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开始增强,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当面批评指责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学习效果。

4激励性评价策略

概念阐述

激励性口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这一特定语境的制约下,当学生的某一行为完成后,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其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策略

转变教师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要想新的教学理念付诸于实践,解放教师的思想是前提。有的教师说:“只要学生学到东西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展示。”可见其根本就不重视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师都不重视那又怎会激励学生去参与呢?而观念的转变要落实在实际的课堂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创设语境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小学生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课堂评价应充满人文关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要真诚地爱学生,做到客观公正一堂小学英语课上,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就表扬加分,每说一段话,教师就奖励一张贴纸。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没有考虑活动的难易程度,一味进行雷同的表扬。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需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作出不同的口头评价,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评价就是针对我的。”鼓励学生自评、互评积极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进行面对全体学生的多主题评价。教师在评价某一位学生时可以推而广之,对集体进行激励;也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当然,这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将更重,要机智地引导学生进行正面、友善的互评,否则会导致同学间关系的紧张、矛盾的产生,从而破坏集体的团结。

参考文献:

[1]陈婉琳.熊德信.课堂即场评价型教学评析与启示——以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教学艺术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

[2]胡小妮,黄秦安.对数学提问环节实施科学的即时性评价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10,(7):13-16.

[3]蔡伟.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研究[J].教育科学,2007,23(5):43-47.

[4]嵇建中.从实例透析小学生心理[J].广东教育综合,2009,(3):22-23.

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教学。“精讲、多练、细查、常补”的教学程序包含了师生的共同活动,调动了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一方面要看到教与学同时并存,缺一不可,相互制约,教学相长,教好是学好的前提,学好是教好的标志,教和学是统一的。另一方面,教和学又有区别,只能相互影响不能互相代替。在实施程序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而辩证地发挥这一作用。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策略研究

中学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开始从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外语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造成两极分化,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兴趣,乃至最后放弃。即使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灵活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强。众所周知,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漫长的实践获得的,外语也不例外,它往往需经过反复的循环和大量的实践才能习得。中国学生学外语不具备耳濡目染的语言环境,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并通过多次强化和反馈来获得并巩固知识,加之外语的遗忘率很高,若不及时复习,学生就有掉队的可能,这就需要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加以巩固和补充,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每位教师应主动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以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和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摸索到了一些既符合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又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的教学新策略——“精讲、多练、细查、常补”教学程序。按照这一程序进行教学,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精讲

讲,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学生百思不解之时,在疑难问题的关键之处,教师应给予“少、精、活、透”的讲解。教师要注重讲的艺术,如有声有色的语音语调、恰如其分的动作表情等等,这样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取得较好的听课效果。讲课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形式,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

(一)讲解法

将单词、词组、句型同课文融汇在一起进行讲解,在单词中学语音,在课文中理解句子。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采取设疑与答疑的方法:教师边讲边问,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已懂的知识可不讲、少讲,学生未知的知识要重点讲,讲明讲透。对课文的词组、句型、语言点要作扼要的重点讲解。

(二)设疑法

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设疑。疑要设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上、设在学生不易理解和易混淆的知识点上,然后以课文情节发展为主线,围绕疑问作重点讲解。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答疑、辩论、练习、启发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三)答疑法

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后,教师可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提出难点,教师根据他们的难点启发式地进行少而精的讲解与归纳。经过学生的思考提出的难点,有时就是教师要讲的重点,这样老师在讲难点时,他们就感到如饥似渴,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通过讲解法、设疑法、答疑法,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越学越会学,越学进步越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准、透、活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

二、多练

练,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巩固知识、检查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外语课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学生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训练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层次化。练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性;同时还要注重外语教学的连续性、循环性和阶段性。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练密度、宽度和深度。所谓密度,就是教师充分利用45分钟,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注意教学效果,进行密集快速的活动。所谓宽度,就是学生练的面要大,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要“动起来”,每节课学生的活动面一般要在80%以上。所谓深度,是指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贯彻可接受性与高难度相结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使学生在运用英语中获得兴趣,提高能力。上课时学生积极“动”,老师善于“诱”,“诱”、“动”配合,就会形成教学高潮。

练是多层面的,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完成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听力训练

“听”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听得懂才能学得会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教材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很好材料。要使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有趣,教师每堂课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课堂设计,教学要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训练听力不是仅仅靠开设语音课或补充听力材料来进行我们也可从教材中发掘材料。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词组或短语来解释新词或新词组与短语,用学过的句型来套用新出现的句型并加以引申、归纳。这样,学生既训练了听力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可较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口头训练

“说”是在听的基础上把所学得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用英语来讲,而且用英语来想。为了说清楚,学生必须把所要说的内容在脑海里经过一番整理。因此,这是一个有难度的综合练习。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语言环境设计形象、生动、活泼,适合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我们可以采用值日生报告、学生问答、背诵课文、复述课文、做游戏、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很好训练,这项能力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老师可以采用问话方式,提示并鼓励他们说下去,逐渐过渡到不加提示独立复述的程度。如果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能长期坚持听说训练,就会使学生越说越流畅、越读越准确,大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阅读训练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学生接触的文章越多,语言点重现率越高,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就越牢。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做到快速浏览、整体把握、重点精读、理解分析、猜测词义教师应结合所学课文,补充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每周可以采取限时阅读、难易结合、长短结合的方法,并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四)笔头训练

写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写,可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程度。大量的练习,是通过写来完成的。对于练习,提倡少而精,不提倡多而杂的“题海战术”,笔头训练题目要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多变性。同时,可采取听写、默写、缩写、写日记等多种形式以达到练的目的。英文的写作是英语课教学的难点,必须是细水长流、积土成山。每节课,适当做些听写等笔头练习,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每周布置一、两篇小作文,常练多写,迈小步、不停步,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训练,最终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练是英语教学中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练为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细查

查,就是对所讲的知识验收,是教育对象接受力的反馈。在整个教学完成后,教师应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比如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还有哪些知识需要补充和提高,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这一步要查得细而实,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作业、单元过关、阶段测试、个别谈话来检查,也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听写等查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更正、及时辅导。

四、常补

补是程序教学法中落实教学效果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缺漏之处给予充实、完善和提高的有效措施,常查常补是防止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补有多种形式,课上补和课后补、集中补和单个补、口头补和书面补。对于后进生,可列出常错题,限时当面做,及时面批、讲透;对于优等生为了使他们吃得饱,教师可以编一些灵活性、综合性强的试题,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可以把作业、考试、练习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带有普遍性的错句编成“学生错句集”发给学生改错。口头练习出差错,如回答问题、值日报告等,可当面给予纠正和补充。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要尽量做到堂堂清、段段明、时时补。

“精讲、多练、细查、常补”是一种综合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各环节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但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采用所有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将其中几种重新组合,如可用讲、练结合形式,练、查结合形式,查、补结合形式,也可以采用讲、练、查、补同时综合进行。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中有补、补中有练,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陈仕清.外语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原则[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3):7-8.

[3]葛文山,朱俊爽.英语听力理解及其策略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1): 25-28.

摘 要: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又是现代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的手段,还是提高英语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往往将“读”放在四大技能之首,把阅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好坏,遗憾的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的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对于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没得到实质的提高。 随着初中英语阅读量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越来越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英语考试成绩的一大障碍。而阅读理解题更是越来越多地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隐含意义、逻辑结构等的理解和对主旨大意的概括,问题的答案多数隐藏在文章的脉络之中,学生通常无法直接从字面意思中获得,必须开动脑筋、激活思维。因此,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由此看来,当前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英语教学课题。 一、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 1.不良的阅读习惯 (1)出声阅读,此习惯的主要弊端就是影响了阅读速度。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不一定有声音,有时可能是无声地动动舌,喉,嘴唇等,但这无疑会阻碍眼睛的扫描速度,多了声音这一阶段,所以要训练养成直接利用视觉来阅读的好习惯。 (2)过于精读,由于平时英语教学着重于对词组的积累,长句难句的分析,很多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往往边读边分析句子,碰到不懂的单词,停下来查字典。结果是句子读懂了,可对文章的把握却不知所述,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还扼杀了阅读兴趣。所以要培养自己猜词的能力,利用上下文意,而不是靠查字典。 (3)复读过于频繁,即指读完一句或一段,有回过头来再读一遍。这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这是学生阅读自信心不强的表现。 2.忽略阅读技巧 大多数中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都是简单地看似按顺序的操作,先文章,再来做题。有所不知的是,运用了一些阅读技巧之后,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略读,寻读,以及猜词的技巧。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能让阅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阅读量小,知识面太窄。大多数学生只在课堂上进行相关阅读训练,很少通过报刊,杂志去丰富自己,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的陌生,同样给阅读带来不利影响。 阅读思维的欠缺。部分学生满足于表层理解而忽视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对于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不知所措,缺乏对文章实质的理解及思考,所以要训练总揽全文大意的能力,通过语段归纳,主旨句的分析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方式的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方式的能力。第一是,限时细读。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呈现理解性问题(一般5小题)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第二是,倡导合作式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课题组精心设计各项任务,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是,复述短文。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第四是,开放性设问。运用发散性思维,围绕教师布置的话题,在短文的基础上得以启发,开阔视野,发挥想象,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活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猜测生词,进行计时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生词。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见到生词就查字典,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不至于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那么,该怎么办呢?一方面可以通过构词法来分析判断词性或词义。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语气来判断其含义。如果遇到个别难以猜测而又影响对文章理解的单词,就该查阅一下词典。大纲规定:初中生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0到500个词,理解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常做计时训练,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加强学生背景知识的掌握 在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阅读课文本身的讲解,甚至细化的每个句子,每个单词的掌握,而忽视了对于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事实上,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分主题在每个学期中利用专门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外国背景文化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在多年英语阅读题材情况的了解基础上,分风俗、礼仪、饮食、教育等等,向学生大致讲解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在讲到相关英语阅读文章时,顺便介绍各国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五、坚持阅读训练 学生每学完某些句型后,老师要提供一些难易程度与课文相当的短文、对话进行阅读。这些短文,对话后的练习尽量围绕相关的句型结构特点设计,这样,常用句型就能按照记忆规律多次以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识别常用句型的能力就会培养起来。因此,坚持阅读训练既可以熟悉且熟练掌握学过的常用句型、又可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英语中的重要一环。 六、重视课外阅读 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扩大课外阅读量,加大信息输入。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不能只课堂上阅读,课外也要增加阅读量,这样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高。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往往无法判断是否适宜。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阅读材料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他们手里的资料不多,他们的阅读量特别需要增加,努力加大信息输入是农村中学生的首要任务。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在课外是通过精选材料给学生复印发给他们。所选材料主要注意材料内容的趣味性;材料难度要适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材料的题材要多样性、要广泛,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材料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涉及科学技术、经济改革、卫生环保、休闲旅游等热门话题。通过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时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如何使外语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又促使教学理论的飞跃,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英语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力,并用它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论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育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个举足重轻的阶段,初中的阅读课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和研究得最多的教学组成部分。但是总的来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状况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一块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与学习效果不能成正比,形成一种“高耗低效”的现象。不少的学生在英语考试当中阅读题得分普遍偏低。应该如何改变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对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当前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

一、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词汇量不足够、阅读速度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够忽视词汇的学习。已有的研究表明,要想阅读系列等级读物,必须达到95%的理解。也就是说,在阅读时,学生必须认识现有等级读物中95%的词,才能够做到快速顺利阅读。但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小,阅读的时间不够多,阅读的速度又由于词汇障碍而很慢,从而导致他们接触英语词汇的机会很少,词汇量小又引起他们在阅读过程当中容易引起挫败感,使得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或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一种不良的循环。

2、课外阅读量少,不能为理解提供充分的输入。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置身于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当中去。我们在阅读一篇文字时,要达到对文字的理解,有时候不仅仅需要对词汇的熟悉认识,更需要对该段文字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而目前来说,初中生的英语阅读量偏少,不能为理解文章提供充分的输入,并且,过小的阅读量不利于词汇的积累与语言综合水平的发展。

3、教学模式单一,对阅读教材只限于对课文表层的理解。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阅读教材单一拘泥于学生对所读教材的表层理解,学生不能够对所读文章的重点进行有效推断,难以正确把握文章脉络,从而影响对文章理解的准确性。许多教师甚至还使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确定好的,学生只处于一个被动应付的局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有些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把阅读当作精读,阅读教学就是讲解生词,罗列搭配,补充词组,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则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划出词组,提供个标准答案,学生自读完以后只了解了个故事情节。由于教法单一、陈旧,学生接触到的教材基本是课本和试题,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没能够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及感受能力。

二、适应新课改大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从以前的“双基”为主转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并且增加了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下面笔者尝试着谈一谈优化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1、合理安排步骤,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开展应该具有步骤性,包括“读前”、“阅读”、“读后”三个步骤。阅读前,应该激活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障碍。在日常阅读教学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尽管学生自己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开展各种各样的读前活动,开展读前活动时可以参照学生用书中的插图,图片。或者利用挂图,甚至录像VCD等。使得学生对所要阅读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背景文化支持。而阅读中,则应立足课堂,活用教材。阅读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该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视教材为渠道,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读懂并抓住大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学八(下)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课前让学生预先收集与UFO相关的信息,可以查看有关的书籍、电视电影,并与同学交流讨论。阅读前,展示关于UFO的电影片断,展现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用下列词汇来描述UFO来临时的情景:land,getoutof,alien,while,surprised,anywhere,kid,right,runaway,happen。阅读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说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进行语句语篇的讲解分析,以使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阅读后则主要是及时对学生读语篇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查,可以利用课文后附的练习,也可以自行设计,或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事实、情节等表层的理解,或检查学生对课文尝的理解。使学生挖掘文中内涵,开展创造性思维。

2、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近年来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英语考试都更加注重阅读,阅读的比重在各种英语试题当中越来越大。新课标也对初中英语阅读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反映了阅读的量应该相应的增加,但是阅读的量不应该盲目的增加。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区分精读与泛读,课内与课外,并且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主题,补充各类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外阅读材料。课内进行精读,并加以细致的指导;课外进行泛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词汇。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订阅英语报、英语杂志。课堂上精讲课文内容,讲解词组、语法、分析句子结构与段落等等,然后给学生选定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或某一段落,让他们在课外自行阅读并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分析,报刊杂志上的其他文章则只要求他们进行泛读,并在课内抽取一定的时间来谈他们课外阅读的体会。

3、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课文的教学一般都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分别是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在教授学生课文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要求他们认识词汇,理解字面意思与了解文章故事内容而已,更希望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又会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甚至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内容中去,对比文化现象的异同,适当介绍英语国家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进一步提高他们英语阅读分析的能力,初步培养英语作品鉴赏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也不允许通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来实现,要做到轻负担、高效益,只有落实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能否得到最大化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主要指标。落实有效教学需要继承、借鉴、创新。纵观当前有效教学实施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理念不新、备课不实、内容不齐、整合不力、方法不活、评价不新、发展不全。对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制定制度、创新手段、优化行为,加强有效教学的指导,将有效教学的理论主张及操作要求内化为教师教学的需要。

一要加强学习,落实培训

教师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其原因不仅仅在教师一方,学校也有责任。课程改革多年,而新课程学习培训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培训面相对狭窄,每年真正参加上级培训的名额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派部分优秀的教师教干参加。让每位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加大培训力度,统筹安排,积极引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自学与研讨。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搞好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要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要对课标理念和教材易忽视的内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挖掘,形成具体的带有案例性质的解读材料。

二要明确要求,规范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落实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一旦形成,要彻底改变并非易事,所以,仅靠目标管理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远远不够,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规范,因此需要在备课、上课、作业、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标准。例如备课方面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备辅导(阅读),课堂教学务实不务虚,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坚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力戒拖沓无神的“催眠课”与急风骤雨式的“填鸭课”。作业方面做到布置之前审核,以精当、适量、有层次为标准,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做到布置之后批阅要及时、认真、准确、全面等。

三要以学定教,顾及全面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本质上说教学的教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要立足学生,研究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具体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提高学习参与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实效。

四要开发资源,拓宽渠道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来说确实有难度,但开发校本课程怎么搞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可简可繁。有能力形成课程体系的,可从教材研究、课程设置等方面系统整理,没有能力的,可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去收集整理一些拓展性材料,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补充学习内容,从而开辟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吸取知识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要“授之以渔”,养成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于个人教育来说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要求教师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脑,少替代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质疑的习惯。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指导预习,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养成预习、质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个性、意志品德、作业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况,通过针对性地训练和家校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向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发展。

六要注重评价,倡导反思

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两方面。在“教”的评价中,要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可借助写教学反思的形式来进行,要让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把反思的重点放在方法(如何反思)、角度(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连续性与实效上。教学反思一方面是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另一方面是阶段性教学行为反思,因为只有把短期反思与阶段反思结合起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深刻的认识并有较大的改进,才能达到“反思”的真正目的。教的评价还要结合有效教学,建立对教学每个环节的评价细则,形成领导点评、教师互评、日常评价和阶段性总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改进教学。“学”的评价要强调评价手段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用成绩报告书作为终极评价手段,平时对学生要采用动作、神情、体态、语言等表扬方式,经常性的随机激励评价,丰富评价的手段。教学中可构建“比、学、赶、超”的评比制度,开展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当堂现场评、课后个别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并在评价中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既近在眼前,又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重视,从方法上创优、内容上突破、细节上关注,才能取得实效、高效。固然,目前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采取的每一项策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管理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有效教学一定会显现。

摘要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评价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的状况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堂评价;问题;策略;英语教学论文

1引言

面对新要求,怎样才能通过科学的课堂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2课堂评价的概念界定

关于课堂评价的定义各式各样,但核心基本相同,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学习信息采集、分析与利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堂评价具有多种类型。例如,从评价内容看,有学习行为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发展趋势评价等。对评价类型的分析与把握,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建立并合理地使用教师课堂评价标准。本文所述教师课堂评价,仅指即时性评价。

3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理念的提出,课堂即时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但没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目前课堂评价存在的不足有:评价语言和标准单一、僵化;评价主体单一;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纠错方式不恰当;缺少体态评价。没有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别对待。

存在问题的原因

教师受传统评价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权威的,教师单向评价学生。在新课改下,传统评价思想依然存在,学生评价老师和学生互评在课堂上也不多见,老师掌握着课堂评价的主动权,必然造成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对评价功能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上大量运用“万能”的“Good,OK”来表扬学生。老师不指出读得好,好在哪里;对又对在哪里。学生听了表扬当然高兴,可这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吗?教师淡忘了评价的功能。教师对激励性评价片面理解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评价时不恰当地使用激励性策略,有的是浮夸的,甚至学生出现严重错误时都一味地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认识不清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被称为学龄中期阶段或少年期,是各方面蓬勃的、不均衡的发展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开始增强,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当面批评指责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学习效果。

4激励性评价策略

概念阐述

激励性口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这一特定语境的制约下,当学生的某一行为完成后,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其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策略

转变教师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要想新的教学理念付诸于实践,解放教师的思想是前提。有的教师说:“只要学生学到东西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展示。”可见其根本就不重视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师都不重视那又怎会激励学生去参与呢?而观念的转变要落实在实际的课堂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创设语境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小学生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课堂评价应充满人文关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要真诚地爱学生,做到客观公正一堂小学英语课上,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就表扬加分,每说一段话,教师就奖励一张贴纸。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没有考虑活动的难易程度,一味进行雷同的表扬。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需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作出不同的口头评价,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评价就是针对我的。”鼓励学生自评、互评积极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进行面对全体学生的多主题评价。教师在评价某一位学生时可以推而广之,对集体进行激励;也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当然,这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将更重,要机智地引导学生进行正面、友善的互评,否则会导致同学间关系的紧张、矛盾的产生,从而破坏集体的团结。

参考文献:

[1]陈婉琳.熊德信.课堂即场评价型教学评析与启示——以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教学艺术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

[2]胡小妮,黄秦安.对数学提问环节实施科学的即时性评价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10,(7):13-16.

[3]蔡伟.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研究[J].教育科学,2007,23(5):43-47.

[4]嵇建中.从实例透析小学生心理[J].广东教育综合,2009,(3):22-23.

一、尽早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而是需要经过师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一点一点的提高。那种你认为让学生在初一、初二打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底子,等初三再突击阅读能力的训练之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教师就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有条不紊,坚持不懈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训练。经过这样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的阅读量会日益扩大,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加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捕捉大意,扩大阅读视幅面,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 2.指导学生精读全文,把握信息,然后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理解、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强化课文整体理解教学,课文是最好的阅读材料,须充分利用。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除此之外,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如:在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时可让学生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或用英语来说出这部分的意思来,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就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教学。“精讲、多练、细查、常补”的教学程序包含了师生的共同活动,调动了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一方面要看到教与学同时并存,缺一不可,相互制约,教学相长,教好是学好的前提,学好是教好的标志,教和学是统一的。另一方面,教和学又有区别,只能相互影响不能互相代替。在实施程序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而辩证地发挥这一作用。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策略研究

中学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开始从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外语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造成两极分化,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兴趣,乃至最后放弃。即使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灵活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强。众所周知,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漫长的实践获得的,外语也不例外,它往往需经过反复的循环和大量的实践才能习得。中国学生学外语不具备耳濡目染的语言环境,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并通过多次强化和反馈来获得并巩固知识,加之外语的遗忘率很高,若不及时复习,学生就有掉队的可能,这就需要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加以巩固和补充,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每位教师应主动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以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和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摸索到了一些既符合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又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的教学新策略——“精讲、多练、细查、常补”教学程序。按照这一程序进行教学,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精讲

讲,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学生百思不解之时,在疑难问题的关键之处,教师应给予“少、精、活、透”的讲解。教师要注重讲的艺术,如有声有色的语音语调、恰如其分的动作表情等等,这样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取得较好的听课效果。讲课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形式,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

(一)讲解法

将单词、词组、句型同课文融汇在一起进行讲解,在单词中学语音,在课文中理解句子。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采取设疑与答疑的方法:教师边讲边问,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已懂的知识可不讲、少讲,学生未知的知识要重点讲,讲明讲透。对课文的词组、句型、语言点要作扼要的重点讲解。

(二)设疑法

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设疑。疑要设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上、设在学生不易理解和易混淆的知识点上,然后以课文情节发展为主线,围绕疑问作重点讲解。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答疑、辩论、练习、启发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三)答疑法

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后,教师可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提出难点,教师根据他们的难点启发式地进行少而精的讲解与归纳。经过学生的思考提出的难点,有时就是教师要讲的重点,这样老师在讲难点时,他们就感到如饥似渴,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通过讲解法、设疑法、答疑法,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越学越会学,越学进步越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准、透、活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

二、多练

练,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巩固知识、检查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外语课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学生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训练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层次化。练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性;同时还要注重外语教学的连续性、循环性和阶段性。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练密度、宽度和深度。所谓密度,就是教师充分利用45分钟,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注意教学效果,进行密集快速的活动。所谓宽度,就是学生练的面要大,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要“动起来”,每节课学生的活动面一般要在80%以上。所谓深度,是指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贯彻可接受性与高难度相结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使学生在运用英语中获得兴趣,提高能力。上课时学生积极“动”,老师善于“诱”,“诱”、“动”配合,就会形成教学高潮。

练是多层面的,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完成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听力训练

“听”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听得懂才能学得会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教材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很好材料。要使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有趣,教师每堂课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课堂设计,教学要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训练听力不是仅仅靠开设语音课或补充听力材料来进行我们也可从教材中发掘材料。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词组或短语来解释新词或新词组与短语,用学过的句型来套用新出现的句型并加以引申、归纳。这样,学生既训练了听力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可较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口头训练

“说”是在听的基础上把所学得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用英语来讲,而且用英语来想。为了说清楚,学生必须把所要说的内容在脑海里经过一番整理。因此,这是一个有难度的综合练习。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语言环境设计形象、生动、活泼,适合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我们可以采用值日生报告、学生问答、背诵课文、复述课文、做游戏、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很好训练,这项能力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老师可以采用问话方式,提示并鼓励他们说下去,逐渐过渡到不加提示独立复述的程度。如果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能长期坚持听说训练,就会使学生越说越流畅、越读越准确,大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阅读训练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学生接触的文章越多,语言点重现率越高,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就越牢。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做到快速浏览、整体把握、重点精读、理解分析、猜测词义教师应结合所学课文,补充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每周可以采取限时阅读、难易结合、长短结合的方法,并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四)笔头训练

写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写,可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程度。大量的练习,是通过写来完成的。对于练习,提倡少而精,不提倡多而杂的“题海战术”,笔头训练题目要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多变性。同时,可采取听写、默写、缩写、写日记等多种形式以达到练的目的。英文的写作是英语课教学的难点,必须是细水长流、积土成山。每节课,适当做些听写等笔头练习,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每周布置一、两篇小作文,常练多写,迈小步、不停步,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训练,最终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练是英语教学中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练为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细查

查,就是对所讲的知识验收,是教育对象接受力的反馈。在整个教学完成后,教师应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比如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还有哪些知识需要补充和提高,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这一步要查得细而实,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作业、单元过关、阶段测试、个别谈话来检查,也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听写等查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更正、及时辅导。

四、常补

补是程序教学法中落实教学效果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缺漏之处给予充实、完善和提高的有效措施,常查常补是防止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补有多种形式,课上补和课后补、集中补和单个补、口头补和书面补。对于后进生,可列出常错题,限时当面做,及时面批、讲透;对于优等生为了使他们吃得饱,教师可以编一些灵活性、综合性强的试题,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可以把作业、考试、练习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带有普遍性的错句编成“学生错句集”发给学生改错。口头练习出差错,如回答问题、值日报告等,可当面给予纠正和补充。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要尽量做到堂堂清、段段明、时时补。

“精讲、多练、细查、常补”是一种综合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各环节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但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采用所有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将其中几种重新组合,如可用讲、练结合形式,练、查结合形式,查、补结合形式,也可以采用讲、练、查、补同时综合进行。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中有补、补中有练,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陈仕清.外语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原则[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3):7-8.

[3]葛文山,朱俊爽.英语听力理解及其策略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1): 25-28.

小学英语阅读研究策略论文题目

一、小学英语论文新颖题目(50篇)

1、解读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2、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活用"微课"激活小学英语课堂

4、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出一片天地--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5、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

6、"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

7、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8、让小学英语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熠熠生辉"

9、创设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情景教学

10、注重学法指导,构建高效小学英语课堂

1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让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玩"起来[N]

13、小学英语教师不同课型教学行为特征分析

14、轮岗交流背景下跨区域协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与思考--基于对江苏省A县小学英语教师的开放式问卷调查

15、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创设浅探

16、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17、基于核心素养视野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研究

18、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9、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戏剧活动的实践探究

20、关于小学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21、运用英语课本剧助力小学英语教学

2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23、信息时代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24、小学英语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25、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6、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分析

27、互动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8、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29、构建"学共"课堂,焕发小学英语教学活力

30、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

3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32、英文原声电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3、小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探究

34、浅谈盲校小学六年级英语的课堂提问设计--以Unit3ReadandWrite为例

35、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6、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英语"拼读与阅读"课堂

37、浅谈语块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重要性

38、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9、在小学英语课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40、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分析

41、声声入耳--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一环

42、立足核心素养强化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43、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44、小学英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设计策略--以译林版教材综合板块为例

45、英语教学之"武林秘籍"--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46、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践

47、创造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8、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分析

49、小学英语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50、万丈高楼平地起--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英文朗诵,英文诗歌赏析,英文电影的理解,英国谚语的研究,英国神话传说故事,这些题目都比较有创新意义。

优秀小学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你需要写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了吗,有哪些题目适合大家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优秀小学英语教学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 谈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2)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之我见

3) 小学英语有效备课之“六要”

4) 从教与学两方面衔接好小学和初中英语

5) 小学生英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6) 通过英语浸入式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策略

7) 提高小学生语音能力的教学实践

8) 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9)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10) 英语课外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11) 小学普遍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质疑

12) 思维导图令同课异构更出彩

13)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4) 关注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

15) 浅谈如何运用游戏创设有效课堂

16) 对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培养

17)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18) 简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9) 词块理论指导下的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思考

20) 浅谈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1)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22) 浅谈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23) 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实效之途径研究

24) 将英语板书设计得重点突出、图文并茂

25) 小学生英语课堂游戏的探究

26) 例析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27) 学生以自主求发展 词汇因合作而精彩

28) 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大课堂”

29) 巧用“翻转课堂”拓展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30) NSE新教材听说课词汇分步教法的实践探究

31) 做到“三练一改”,构建有效听说课堂

32) 构建“学为中心”有效词汇教学的实践研究

33) 英语写作“以点带面”反馈和指导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34) 谈谈标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巧用

35) 乘电梯上上下下用手电玩连连看

36) 给思维“四度”空间让精彩洋溢课堂

37) 让阅读课堂在“翻转”中绽放异彩

38) 农村初中英语试卷讲评教学的有效设计初探

39) 互助小组--提升“后20%学生”英语学习的途径

40) 优化听力教学设计,提高听力课堂有效性

41) 如何活用谚语润色英语课堂?

42) 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43) 谈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复述策略的运用

44) 英语教材语料库与小学教材词汇分析

45) 科学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游戏教学

46) 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励策略

47) 小学低段英语语音教学探析

48)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

49) 从课堂教学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50)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51)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法探析

52) 小学英语复习课的思考与操作

53) 探讨利用教师反馈和同伴互改 提高学生作文识错能力

54) 以“学习共同体”成就有效阅读

55) 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的探究

56) 运用整体感知方法提高学生主旨归纳能力

57)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不错的英语教学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小学高年段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2、初一英语语音意识、句法意识、工作记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3、小学高年段基于故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4、教学行动研究在高一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5、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6、高一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7、浑源中学高二学生英语阅读现状调查8、从整体语言教学和字母拼音教学看我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9、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0、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状况调查与研究11、美国小学母语教材Reading Street之研究12、汉语儿童英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单词认读能力的关系13、通过英语图画书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效果的研究14、突破心理障碍,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小学英语教学中突破阅读难关之我见15、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朗读方法的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阅读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会,阅读能力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识字、认字到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学审美修养和分析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充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文知识基础,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从学生心理接受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读书世界,只有以兴趣为基础,学生才能有阅读的动力。另外,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灵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积累,培养兴趣,扩大阅读面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电视、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图像、图片等直观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许多学生会表现出对书本的厌倦和缺乏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面,适当地做好导读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导读教案,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作品或者书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修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完成这样的内容。只有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

二、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适当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会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热情。其实,我们的阅读应该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篇章,进行精读讲解,让学生学会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并适当训练一下学生的阅读速度,渗透一些阅读技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教授和学习阅读的方法要遵循灵活的原则,不能够简单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和探讨

阅读重在情感体验与沟通,学生与作品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并能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将会极大地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建设图书角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提供喜欢的阅读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互换阅读和分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学生阅读了一些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谈谈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和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也为阅读延伸出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总之,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提升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引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阅读计划,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做一些应试化的突击训练,要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逐步积累语言素材和阅读经验,以一种欣赏和体验的方式来享受阅读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2]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4]崔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十项策略[J].天津教育,2007(11).

[5]毛爱华,张兴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09).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会,阅读能力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识字、认字到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学审美修养和分析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充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文知识基础,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从学生心理接受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读书世界,只有以兴趣为基础,学生才能有阅读的动力。另外,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灵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积累,培养兴趣,扩大阅读面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电视、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图像、图片等直观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许多学生会表现出对书本的厌倦和缺乏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面,适当地做好导读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导读教案,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作品或者书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修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完成这样的内容。只有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

二、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适当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会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热情。其实,我们的阅读应该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篇章,进行精读讲解,让学生学会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并适当训练一下学生的阅读速度,渗透一些阅读技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教授和学习阅读的方法要遵循灵活的原则,不能够简单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和探讨

阅读重在情感体验与沟通,学生与作品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并能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将会极大地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建设图书角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提供喜欢的阅读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互换阅读和分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学生阅读了一些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谈谈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和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也为阅读延伸出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总之,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提升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引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阅读计划,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做一些应试化的突击训练,要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逐步积累语言素材和阅读经验,以一种欣赏和体验的方式来享受阅读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2]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欢迎阅读。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

我国很多农村小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已经形成了单纯借助教材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成绩提升,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甚至未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时大多根据自身经验,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将一学期中仅有的数十篇课文嚼烂、嚼透,这样反复枯燥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

2、阅读资源匮乏

丰富的阅读资源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群文教学受到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家长教育思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仅能依靠有限的教材来进行学习,只能通过课本、电视来获取知识。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农村小学中一年读过一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在10%以下,教师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图书室书籍不足等都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教学设备落后

受到社会模式、教育经费不足、农村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大多学校仅仅依靠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大大降低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这一原则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更新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引导。小学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来实现群文的有效联合,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在横向、纵向、内容、异同等多方面的对比当中提升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当中的《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其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等童话故事放到一起进行阅读比较,并提出“这些文章在情节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相同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童话故事情节的反复性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迁移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一篇文章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文章阅读当中。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当中的《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当中黑衣上无白点、有白点、出现小洞的情节变化并了解跌宕起伏的写作方式,而后让学生阅读《泥人张》《苏七块》等文章,提出“哪些文章当中也应用到了相同的写作方式”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小学教师应当确保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文章合理地做出课本资源的开发。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当中的《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围绕“秋天”这一主题来寻找相关的文章、诗词等,并展开“我眼中的秋天”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收集到的资料朗诵与秋天相关的诗词、画与秋天相关的画等,在拓宽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多角度与多渠道。另一方面,小学教师需积极开发课文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进行班级共享来丰富课文资源,并引导学生共同将所阅读的同类型文章放到一起来感受其语言表达方法、情节发展模式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其阅读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诗,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可推荐其去阅读中外名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群文阅读这一新兴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对阅读资源做好开发,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总结能力、整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存在的障碍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步履维艰。下面笔者就当前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如下: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一年下来也就只能学到大概50篇文章。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

3、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

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二、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对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下面笔者提出几点相关的`解决措施,如下:

1、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在放学后将学生组织起来,将16:00~17:00这段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当然,不能每一天都进行,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可以规定每周周二和周四或者每周周三和周五为课外阅读时间。

2、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

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发布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

3、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爬山虎”,一篇是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另一篇是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可以先就爬山虎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它的特征、习性等。进而延展到爬山虎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品格进行讲述,最后再上升到对作者自身品格进行讲述,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资料,而不是教师强行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通过这种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建立奖励机制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推行群文阅读教学的障碍有: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等。为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奖励机制等。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显看法,希望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论文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课方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文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进行形成良好的关系,保证每个方面都能够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就是对小学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所面临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降低教学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会对一些问题有不同于教师的见解,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严重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第二,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有的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不能掌握教材中的深刻含义,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使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正确的答案。第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体会教材内容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反复讲给学生,并没有将阅读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以上这三种情况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人文性,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的发展[1]。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1激发阅读兴趣: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的特点都是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增强审美触觉,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教学中,并且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在教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于桂林的魅力风景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用欣赏画面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化智能[2],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文的内容朗读出来,让学生们在深情的朗读感受文章的'内涵,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提问,是如何理解课文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有关文章的图片景色描绘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2.2丰富阅读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阅读每篇文章,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感情阅读文章的同学是很少的,第一,教师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意识,学生本身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每篇文章的不同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果文章是长篇的文字,就需要学生进行泛读,如果文章很优美的文章,学生们就要用沉默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3]。实际上,阅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阅读的时候,应该在课堂做好表率作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方式,可以选用《北大荒的秋天》这样的课文,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将文章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陶醉在文学世界中,进而增强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还可以通过做游戏等方式来实现。教师在选择情景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贴合文章的实际[4],比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室内教学转移到室外教学,创设情境,由于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乡下的两兄弟在草地上自由自在成长的情景,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讲学生们带入到课堂中,将学生们的童真童趣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然后再带入到文章的阅读中,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并且将人与打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此外,更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进而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