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杂志每月20号发行主办单位: 广州中山大学刊物类别:杂志出版周期:季刊单价:邮发代号:46-271出刊日期:季中20日国内统一刊号:CN44-1121/R
这个杂志挺好的,我们家年年都订,我妈妈特别喜欢看,里面有很多家庭小常识和养生的食谱和注意事项,中老年人的身体保健写的比较多,值得订阅。
说明:接杂志社通知,《家庭医生》2021年1月起单册定价由6元调整为7元,全年168元。 接杂志社通知,《家庭医生》2022年1月期起单期定价由7元调整为8元每期,全年192元。
一般杂志会有公众号或官网,您可以去查询一下,比较准确
《家庭医药》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家庭医药》定位准确,稿件一律约知名专撰写,权威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家庭医药杂志办刊宗旨: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养生医学实际,研究我国养生理论,探索养生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的客观规律,总结交流养生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报道专题研究成果,繁荣学术、沟通信息、指导工作,为养生医学发展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服务。立足养生医学政策,传递养生发展信息,传播养生科技知识,交流养生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养生成果。以“展示养生医疗风采,提高养生医疗水平”为宗旨厥功甚伟,为繁荣学术、扶植新人、推进当代养生专家的薪火相传,取得了医学界公认的成绩。家庭医药杂志栏目设置:主要栏目: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家庭医药》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家庭医药》定位准确,稿件一律约知名专撰写,权威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家庭医药杂志办刊宗旨: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养生医学实际,研究我国养生理论,探索养生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的客观规律,总结交流养生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报道专题研究成果,繁荣学术、沟通信息、指导工作,为养生医学发展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服务。立足养生医学政策,传递养生发展信息,传播养生科技知识,交流养生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养生成果。以“展示养生医疗风采,提高养生医疗水平”为宗旨厥功甚伟,为繁荣学术、扶植新人、推进当代养生专家的薪火相传,取得了医学界公认的成绩。家庭医药杂志栏目设置:主要栏目: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
个人觉得家庭用药更好一些。全面还通俗易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家庭用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药理学会共同主办的一份医药科普杂志。杂志中给出了很多专业的医药建议,很实用的一套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真实实用的建议。 《家庭医药》是为配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而推出的指导家庭就医选药大型实用刊物,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为鲜明特色,成为数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
家庭用药家庭医药巜家庭用药指南》这种杂志好,既讲大病防与治也讲药性及使用的方法。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家庭医生》简介: 《家庭医生》杂志创刊于1983年,由广州中山大学主办,是家庭医生杂志社创办的第一本杂志,是一份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医学科普期刊。它不是核心期刊。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主办,是一份面向大众的医学科普读物。经过27年的潜心耕耘,《家庭医生》在行业和民众心目中建立了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家庭医生》期发行量连续24年超过100万份,在世界行业期刊排名中居第11位,在全国科技期刊中居第1位。《家庭医生》是我国健康类媒体第一品牌。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除创办了《家庭医生》上半月刊、《家庭医生》下半月刊、《家庭药师》、《分子诊断与治疗》等科普和专业期刊外,还推出了健康科普系列丛书和众多数字出版类型的产品。总之,《家庭药师》是《家庭医生》系列刊物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没有。《健康养生》杂志是由《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省级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月刊。它的出版地区是广东,是一本健康杂志,内容大都为百姓喜爱,销量一直不错,根据市场调研显示,截止到2022年11月29日并未被停刊,市面一直有售卖。
一般杂志会有公众号或官网,您可以去查询一下,比较准确
尿液中的血液(称为血尿)是膀胱癌的第一个征兆。
尿中带血或血尿在膀胱癌中通常是无痛的,来来去去,时有时无。血尿可能会出现一天,然后消失,然后尿液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内保持清澈。但是如果一个人得了膀胱癌,在某个时候血尿就会重新出现。在膀胱癌患者中,血尿通常存在于整个排尿过程中。
通常,膀胱癌的早期阶段(当它小而仅在膀胱中)会引起出血,但很少或基本不引起疼痛或其他症状。
然而,有时尿液中的血液是肉眼看不见的。更确切地说,血尿通常是在医院进行尿液相关检查时发现的。据《美国家庭医生》杂志的一篇介绍,出现血尿症状的人中,有20%的人患有膀胱癌,尿液中有微量血液的人中2%患有膀胱癌。
重要的是应该了解到尿液中出现血液并不总是意味着患上了膀胱癌。更常见的是由感染、良性肿瘤(非癌症)、肾结石或膀胱结石或其他良性肾脏疾病引起。事实上,大约9%到18%的健康人尿液中有一定比例的血液。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导致血尿的病因不是癌症。不过,及时就医还是很重要的,以便找到原因。
如果尿液里有血,及时就诊非常重要。有可能什么事都没有,但也可以是一些问题的迹象,例如感染,结石,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统(膀胱,前列腺,或肾脏)癌症。
在孩子发烧时化验血常规,是为了检查明确体内是否病毒,还是细菌或者其他的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对于明确病因起到比较好的佐证,这样可以根据化验结果来选择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宝宝发热,大多是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得病原菌是病毒,治疗时,不用抗生素。还有细菌的原因。鉴别的方法有:血常规和CRP(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升高时多为细菌感染:风湿、类风湿、肿瘤等也可升高)监测。检测之后可以根据情况,给宝宝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白细胞在一万左右,或一万以内,不低于5千,中性粒细胞不高,一般仅用抗病毒药物和退热药物就可以,如果接近万,中性粒细胞也高,一般加用抗菌药物,如果抵抗力较低,或经常输液,或白细胞高于万,一般建议输液了,使用抗菌药物。也有人,根据经验,低于°时,可以结合咽部充血情况,暂时不查血常规。可以考虑!但是也有部分宝宝,虽然,体温不是太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就很高了。
平时一旦生病发烧,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看了医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被叫去验血。 特别是宝宝,血常规成了宝宝们发烧最常做的检查,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要这样安排,看到宝宝哭喊每个家长心疼的不得了。不就是发烧了嘛,至于每次要扎一针去验血吗?
其实很有必要!血常规检测是很多医生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是否用抗菌素的依据。
首先血常规是最简单方便的检查项目之一,它能排查多类疾病。因为导致感冒发烧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查清致病体,严格来说医生会安排患者做一些血液检查,对于发烧两三天却迟迟不退烧的儿童而言,通过这些检查医生才可以得知患者发烧是因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通过检测以后,发现身体存在细菌感染的时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用药了。
其次儿科急性发热性疾病中,感染是最主要病因,研究显示约占51%,婴幼儿这一比例更高。早期鉴别有利于尽早实施适宜治疗,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减少临床误判风险。除仔细分析评估临床表现外,血常规作为最常用的基本辅助检查手段,为鉴别感染病原性质、炎症性疾病和其他病因提供线索。
对于3个月以下的孩子,尤其是0-28天的新生儿,细菌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烧的比例更高,WBC用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发烧判断的参考意义也就更大,所以,包括波士顿标准、罗切斯特标准、匹兹堡指南、费城协议等国外的指南,目前仍然把WBC计数当作判断1-3月发热孩子严重细菌感染风险的一个指标。
美国家庭医生杂志2013年一篇综述里3岁内儿童发热的处置的流程图,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到29天的发热新生儿是收入住院,并做血常规培养之类的检查,非新生儿有严重疾病表现的,同样是收入住院,同样也要做血常规。没有严重疾病表现的,1-3个月的还是要做血常规筛查,但3个月以上的不常规推荐。
发热多久检测血常规比较适宜?
研究显示一般情况良好的,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新生儿,发热12h之后较12h之前行血常规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优。
临床工作中,如发热患儿未能在2-3h内退热,间隔48-72h动态及病情变化时及时检测血常规,对判断病情、分析可能的感染病原、评估治疗效果是必要的。
最后,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但要确定发热的具体原因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早期去区别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接种史、病史、查体以及检查化验来综合判断分析,很多时候还是靠经验来判断,单纯依靠一个血常规来明确区分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就此完全否认血常规诊断意义。
孩子是处在发育时期的,身体对于各种营养的需求量也比较大,需要的元素种类也是非常多的。而孩子体内一些微量元素的缺少就会让孩子有啃指甲的行为,所以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爱咬指甲的话,应该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缺少微量元素,要及时补充。否则对孩子的发育会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去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不是缺乏微量元素的话,就很有可能是孩子的心里缺乏一定的安全感了。在心理学上,孩子这种爱咬指甲的行为就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可能是家长平时经常训斥孩子,让孩子心灵上有一些伤害,所以通过咬指甲来找寻一些安全感。因此如果去医院检查过之后,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话,家长就要注意一下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了。不要老是指责孩子,适当的进行夸奖和鼓励,这是孩子能够得到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谈谈心或者一起出去玩耍一下,尽量让孩子有快乐的心情。通过一段时间的愉快相处,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意义。经过家长的陪伴,孩子就会忘记这个习惯,就不会老是通过咬指甲找寻安全感了。
所以在孩子养成这种习惯的时候还是要重视一下的,不然就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或者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的。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各种习惯,不要太纵容孩子,也不要太苛刻。如果孩子状态不对的话,要及时开导,不要因为尴尬就放任不管,不然孩子就会和家长越来越疏远的。
受访专家: 林嬿钊(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毛炜(广东省中医药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帝内经》曰:“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意即食物也是药物,一样能防治疾病。 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药食同源”的理念源远流长,其中最知名的食疗方当属“饺子”。 传说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面皮包裹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做成耳朵状,水煮后食用,为百姓治疗耳朵冻疮。这道“驱寒娇耳汤”,后来慢慢演变成为如今广为人爱的饺子。 而冬季滋补验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据说也是张仲景的首创。这道补养精血、散寒止痛的方剂流传千古,足以彰显其魅力之大。 中医药膳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冬季进补,自是少不了。下面将五脏 养生 食疗方分享给大家。 心,君主之官 ——养心重在安神 心主神明,主血脉,是人体的统帅。 心最怕一个字——“累”。劳心太多、思虑太过,容易耗伤心血,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女性感情细腻,心思敏感,尤其人到中年,要忙工作又要顾家庭,要操心的事太多,如果难以纾解,更容易觉得“心累”。 补心重在安神补血,桂圆、莲子、百合、灵芝、淮小麦等都是上佳的“补心”之选。 -药膳推荐- 百合鸡子黄汤 做法:鸡蛋1个、鲜百合2~3个、冰糖少许。百合掰开洗净,放水煮半小时后,加入鸡蛋黄搅拌煮熟,放冰糖调味,睡前饮用。 功效:本方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能养阴清火、去烦安神。 肝,将军之官 ——疏肝重在理气 肝藏血,主生发。 肝最怕一个字——“堵”。肝主舒泄,喜条达,肝气道路不畅,就会感觉肝区疼痛,情绪焦虑、抑郁。 《红楼梦》有章节写道,薛姨妈被儿媳妇夏金桂气得肝气上逆,感觉两肋作痛,便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气得肝疼”。 补肝重在疏肝理气,可选玫瑰花、陈皮、佛手、青柑、山楂、合欢花等。 -药膳推荐- 玫瑰佛手花茶 做法:取干玫瑰花瓣6克,佛手花、代代花各5克,放茶盅内,冲入沸水,加盖焖十几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活血消滞、疏肝理气。 脾,仓廪之官 ——健脾重在驱寒 脾主运化、升清、统血。 脾最怕一个字——“寒”。脾胃是后天之本,水谷运化有赖于脾胃的良好运作。多食寒凉、饮食不节、三餐无规律都会阻碍脾阳运化,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痛、恶心呕吐。 补脾重在健脾驱寒开胃,茯苓、芡实、莲子、山药是食补的佼佼者。 -药膳推荐- 茯苓 养生 糕 做法:茯苓、莲子、芡实、山药各适量打成粉,与2倍分量的米粉(大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为7 : 3)混合;根据个人口味放糖调味,放入牛奶搅拌成潮湿的糕粉,过筛,蒙上湿布饧30分钟,然后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出自清代《醒园录》,能健脾养胃,利水渗湿。 肺,相傅之官 ——养肺重在清浊 肺主气,司呼吸,是机体获得氧气和排出代谢废气的重要器官,堪称人体“空气净化器”。 肺最怕一个字——“浊”。外部的灰霾、抽烟、油烟和体内产生的痰湿肺浊,都会给肺造成危害。饮食过咸、过甜、过油,多食,也会痰生阻肺。 补肺重在清浊祛痰湿。祛湿化痰首推化橘红,尤其适用痰色白、清稀、有泡沫的寒痰人士;如果有热痰(胶结、黏稠、色黄、难排出),则可用鲜竹沥水缓解。百合、西洋菜、剑花、无花果、竹蔗、椰子水、沙参、麦冬、太子参、雪梨、马蹄、川贝母、杏仁、陈皮也是常用的化痰止咳食材。 -药膳推荐- 青橄榄萝卜猪瘦肉汤 做法:青橄榄10个,猪瘦肉500克,萝卜1条,蜜枣2个,盐适量。将萝卜切大块焯水备用,猪瘦肉切大块焯去血水,与青橄榄一同放入瓦煲,再放两个蜜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至萝卜软烂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清肺热、润咽干、生津液。 肾,内务之官 ——补肾重在节制 肾主藏精,生髓,生育,为先天之本。 肾最怕一个字——“耗”。《黄帝内经》认为,女子35岁后、男子40岁后,肾气开始走下坡路。若平时不注意日常作息,耗劳过甚,比如过度劳作、熬夜,那肾气出现亏损的年龄就会提前。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出现肾虚的情况。 而肾虚又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阳虚者主要表现为怕冷、舌淡胖苔白、腰膝酸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难以受孕等,补益当温阳为主;肾阴虚者则主要表现为怕热、舌红少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补益当以滋阴为主。 需要明确的是,肾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会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因此,不论是补阴为主还是补阳为主,都应阴阳适当搭配,力求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补肾重在节制,少耗为宜。饮食上则不妨适当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乌鸡、桑葚等。 -补阳药膳推荐- 核桃仁韭菜炒鲜虾 做法:核桃仁50克、韭菜150克、鲜虾250克。核桃仁先用香油炸黄色,同洗净切段韭菜及去壳鲜虾一起炒熟,与少量白酒同服。 功效:补肾壮阳。主治阳虚型阳痿、遗精、尿频等。 -滋阴药膳推荐- 淮杞甲鱼汤 做法:甲鱼1只、淮山50克、枸杞子15克、生姜3片、红枣8枚。 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切块,与淮山、枸杞子、红枣、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约2小时。待肉熟烂,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补肾。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主办,是一份面向大众的医学科普读物。经过27年的潜心耕耘,《家庭医生》在行业和民众心目中建立了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家庭医生》期发行量连续24年超过100万份,在世界行业期刊排名中居第11位,在全国科技期刊中居第1位。《家庭医生》是我国健康类媒体第一品牌。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除创办了《家庭医生》上半月刊、《家庭医生》下半月刊、《家庭药师》、《分子诊断与治疗》等科普和专业期刊外,还推出了健康科普系列丛书和众多数字出版类型的产品。总之,《家庭药师》是《家庭医生》系列刊物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庭药师杂志已经被知网收录了。家庭药师杂志为省级期刊,现被知网收录、维普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收录。家庭药师杂志属于医学类刊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山大学主管,《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主办,现为月刊,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在业内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