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写成语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写成语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的标准格式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⑽ 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是参考文献吧?

(4)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在毕业设计说明书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即文中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说明文献的出处;脚注: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在当页最下方以脚注方式按标号顺序说明文献出处;文末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一般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3-5]),然后在全文末单设“参考文献”一节,按标号顺序一一说明文献出处。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要求,但都要按国标著录。科技文献一般用文末注的方式,其著录格式为:

①科技书籍和专著注录格式:

作者.书名.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引用内容所在页码

例如:

[1] 高景德,王祥珩,李发海.交流电机及其系统的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 Tugomir Surina, Clyde Herrick.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 Copyright 1964 b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20~250

②科技论文的注录格式:

作者.论文篇名.刊物名,出版年,卷(期)号: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

例如:

[1] 李永东.异步电机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电气传动,1991,4(1):52~56

[2] Colby State Analysis of LCI fed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 IEEE Trans, 1984, 21(4):6~8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什么字母表示?比如期刊用J表示那样

根据知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道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你可以用 Z

你好,在论文行内工作多年,给您一点参考,一般来说论文写作是要有参考文献的,不然你的文章会变得不谨慎,没有参考价值,参考文献也是论文写作固定格式的一部分,下面是炉文规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职称论文的格式和规范

论文虽然不是千篇一律,但要讲究基本的格式规范:

1、中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8个);

2、文章的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图、表名英译文;

3、每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每位作者单位的邮政编码,每位作者单位名称的英文及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

准确联系电话、传真、E-mail、手机号;

文章若属省级以上的资助(或攻关)项目,请补充项目名称及编号(附复印件);

文中插图请一律采用黑白对比明显的线条式插图,一般勿用照片或彩色图片;

参考文献应为近期杂志或书籍,以5至8条为宜,请按如下格式标注:①期刊:作者.篇名[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页码.②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作者.篇名[C].见(英文用In):论文集主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始页码.④学位论文: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地):出版者(保存单位).出版年.⑤专刊:专利所有者.专刊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有更多疑问请到/?spm=

总之,论文基本要求:

格式准确,摘要和关键词简明扼要,参考文献齐备,观点新颖,正文丰满而有条理(正文写作切忌黑压压一片,没有条理。)

论文写作可以引用30%以内的相似内容。

因为学术论文在内容上的相似或重合程度,通常用来检测论文是否抄袭,一般高校将重合度30%以上定为抄袭的文章,即论文审核不通过。

扩展资料:

根据《刑法》第217条规定了 四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行为人只要具备上述四种行为之一的,即符合侵犯著作权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论文重合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论文抄袭

一、论文中有引用的部分 即使标注了引用 是可以和原文完全相同。

二、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三、论文中原文完全相同部的引用分类: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扩展资料:

论文中有引用文献时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几年主要文献为据。

2、参考文献论著类文稿一般不超过15条、综述不超过20条为宜。

3、所引用文献必须为公开发表过的原著。

论文关键词:成语独特性教学方法语义融合力 论文摘要: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短语形式。成语语义形象感鲜明,将“象、言、意”完美融合,将其用于创作,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作品的层次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就目前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部分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1 汉语成语的确定及其范围 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短语,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对于它的界定,至今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无明确定论。主要分歧在于成语和惯用语之间的划定。刘叔新先生认为凭借“表意的双层性”可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并认为 “穿小鞋”、 “碰一鼻子灰”和“三长两短” 、“七上八下”、“甚嚣尘上”等都具有成语的资格。而目前国内有学者则认为它们属于惯用语范畴,周荐认为,“穿小鞋”等之类常被人们视为惯用语的单位实际上应属于词,而“三长两短”、“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俗语单位为惯用语。 2 成语是汉语的独特的组成部分 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独有的语言,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是没有成语的。汉语是世界上独有的表意性语言,而成语又是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它浓缩了历史,融进了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而形成丰富。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都包涵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的独特性在于: 第一,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储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熟知成语典故之人,一读到成语,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鲜活生动的再现眼前;对历史不太熟悉之人,也会明白成语中引申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给人的教育启迪,通过成语这种方式,就把它的精神实质流传了下来。 第二,成语用它强烈的情感、价值观和鲜明的形象感向人们传递细腻而准确的资讯。成语中有褒有贬,扬善抑恶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有些抽象的感情、概念,用语言很难描绘,但一个普普通通的成语,就可以把人的感受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是成语特有的魅力。比如“哀声叹气、哀哀欲绝、哀思如潮”就把人悲痛的感觉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 “目中无人、昂首向天、昂首阔步”就把一个人的骄傲自大活灵活现的刻画了出来;“三顾茅庐”表达了刘备的求贤若渴;“鞠躬尽瘁”表达了诸葛亮为国操劳的精神。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具有重要内涵的概念,在成语中都有形象和生动的表述。成语是包罗永珍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应的成语准确的表达出来。 3 汉语成语产生的原因 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明、就没有智慧和创造,就没有一切。成语的产生形成,和汉语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古汉语文字洗炼、惜墨如金、高度提炼,这是成语产生的原因之一。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作诗,习惯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言志抒情,而诗歌创作有着很严格的韵律要求,要求文字非常精炼,在严格的韵律下,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和最大的内涵,因此古人在诗歌的创作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如“煮豆燃箕”、“老骥伏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成语,都来源于诗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神传文化。释、道、儒三教交相辉映,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所以,三教思想在成语中都有大量的反映,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中华文化中,儒教是主流,读书人也称儒生。所以,反映儒家思想的成语是最多的,体现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成语俯拾皆是,数不胜数。反映佛家思想的成语也很多,如“大彻大悟”、“三生有幸”、“顽石点头”、“天女散花”、“回头是岸”、“明心见性”、“慈悲为怀”、“指点迷津”等成语,都是反映的佛家思想。反映道家思想的成语也不少,如“水滴石穿”、“清静无为”、“鲲鹏展翅”、“道法自然”、“弄玉吹萧”、“上善若水”等等。三教思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大大丰富了成语宝库。 4 对汉语成语教学方法的一点新建议 可以说,成语是汉语的灵魂,是成语赋予了汉语的生命。如果没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成语,汉语又是多么的苍白贫乏。学习汉语必须了解成语。教师在成语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读准成语的字音、不写错别字等基础常规教学外,在教学方法上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典故等背景知识。这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更能提升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汉语成语家族中不少是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就必须知道成语的来源或典故。尤其是针对单看字义难以理解其含义的成语,背景知识的介绍对学生学习、记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朝三暮四”,现在大家都认为这个成语是比喻反复无常,其意义与“朝秦暮楚”一样。实际上,“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里面记载说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都生气了。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高兴了。这个成语原来是比喻用诈术欺人。如果不了解此成语的出处,就不能理解它的原来的意义。 其次,使成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配合。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中教恰当的引用成语,让学生感受成语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两者教学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一举两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中国古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是用典大师,他的词作几乎句句用典,既然古代先贤们可以引用典籍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绝世华章,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生使用成语来使学生文章添辉加彩呢? 再次,提倡学生大声朗读,增强学生语感,把握词性,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教师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及时纠正学生误用的成语,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留心使用成语、不滥用成语的好的言语交际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凌火元.把握成语规律,提高成语教学.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王力主编.吉常巨集等编.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中国成语大辞典.王涛等编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3月. [7]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论文摘要写作方法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是期刊学术论文的简明文摘.摘要以浓缩的形式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成果,是期刊学术论文前置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对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读者通过摘要可以在不阅读论文全文的情况下,了解和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摘要要正确选用时态和语态,一般情况下,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称来写.摘要的篇幅一般在200-300汉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最多不超过300个字实词.2.关键词写作方法关键词是从期刊学术论文的论文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正文中选取出来的能反映期刊学术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期刊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对该期刊学术论文的检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读者查阅、检索和利用文献,在计算机情报检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篇期刊学术论文关键词选取的数量应以3-7个为宜,从笔者见到的大多数文章来看,选取的关键词一般在3-5个,关键词之间要进行有效的切分.3.参考文献写作方法参考文献又称文后参考文献,附在论文的后面,是论文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包括参阅或直接引用的材料、数据、论点等,是期刊学术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期刊学术论文写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前人或他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参考和利用.这些被借鉴、参考和利用的前人或他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就必须进行恰当的着录,并要按照一定的格式标引出来,这就形成了该论文的参考文献表.所列参考文献的出处必须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根据有关规定着录,国际上有好几种参考文献的着录方法,在我国主要采用"顺序编码制"和"着者--出版年制"两种着录方式.(本回答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一、摘要

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字体为宋体三号,需要加粗。摘要正文为宋体小四号。

二、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关键词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字体 需要顶格写,关键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字体。

三、参考文献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1、专著、论文集、报告、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前3名),文献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

2、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前3名),论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终止页

3、电子文献:【序号】作者(前3名),电子文献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扩展资料:

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4、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5、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6、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7、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8、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高等有机合成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化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亮. 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 汪建. 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及模式转变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3] 马新欣. 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4] 王若鹏. 地震电离层前兆短期预报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5] 何昉. 地基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电离层对空间信息链路影响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6] 汪枫. 高频电波人工调制低纬电离层所激发的ELF波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7] 邓忠新. 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8] 刘宇. 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9] 宋君. 返回式电离层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0] 冯宇波. 电离层等离子体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1] 李正. 电离层暴及“行星际扰动-磁暴-电离层暴”的观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2] 赵莹. GNSS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3] 牛田野. 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14] 黄勇,时家明,袁忠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epletion by Rocket Exhaust[J].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0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徐凯. 硝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 四川大学 2014 [2] 李倩,徐送宁,宁日波. 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3] 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J]. 电气技术. 2010(S1) [4] 赵晓梅,余斌,张玉成,严文荣. 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J]. 火炸药学报. 2009(05) [5] 张祎. 小口径固体电枢电磁轨道炮发射稳定性与初始装填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6] 弯港.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流动控制机理数值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7] 李海元. 固体发射药燃速的等离子体增强机理及多维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8] 王争论. 中心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电热化学炮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9] 林鹤. HMX共晶炸药的制备与理论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0] 王娟. 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1] 董岩. 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2] 刘进剑. 多氨基多硝基吡啶及吡嗪氮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3] 赵国政. 氮杂环硝胺化合物的理论设计与母体合成[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4] 郭长平. 一步法微气孔球扁药成孔机理、燃烧性能及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15] 金涌. 电热等离子体对固体火药的辐射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王晓东. 蛋白质复合体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新策略[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2] 罗孟成.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及分子佐剂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3] 吴志强.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手足口病重要病原体的基因表达与复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刘丹. 乙型肝炎病毒Pol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5] 江淼. RNA结构在其诱导细胞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6] 詹蕾.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纳米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 西南大学 2014 [7] 易昌华. 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8] 杨景晖. H3N2亚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减毒特性及假病毒评价中和抗体的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9] 刘娟. 人呼吸道腺病毒55型的基因组学与病原学特征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 [10] 喻正源. 全基因组测序与病毒捕获测序技术探讨EB病毒进化及整合规律的初步研究[D]. 中南大学 2013 [11] 陈晓庆. 天然产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性评价及机理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2] 李康. 抗流感病毒和EV71新靶标及新药物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4 [13] 王君. 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A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白细胞介素-32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4] 申彦森. 基于内含子剪切的人工miRNA结构和靶向位点与基因沉默效率的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15] 金旭. 冠状病毒N7甲基转移酶甲基化核苷酸GTP的特性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6] 陶佳莉. 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4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7] 高国振. 宿主因子Cyclin T1和Sam68在Ⅰ型人免疫缺陷型病毒生活周期中的功能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8] 柳叶. 阻断HIV-1辅助受体CXCR4的新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9] 李围. Akt1蛋白质复合体的纯化鉴定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功能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 [20] 鞠湘武. H5N1型禽流感病毒损伤细胞溶酶体的机制研究和南极极端环境下科考队员的应激反应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猜你喜欢: 1. 化学论文参考范文 2. 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3.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4. 药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学好一门学科,除了教师,环境等客观因素,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在个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选好这门学科的教科书。有人认为我们需要至少加上一个前提,那就是常说的智商因素。我是这么想的:显然,智商因素和工作效率成正比,而花去的时间和工作效率也成一定的正比。那么,时间能改变一切。有句通俗的话叫笨鸟先飞,我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至于别人怎么想,这是后话,暂且不提。那么,我们就能这么说:在一般的外界环境下,花上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教材,就能在一门学科上有所造诣。而智商,则和我们的主题无关。鉴于市场上越益繁多的教科书,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一些尽可能的正确的建议,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此类推荐文章笔者并不多见。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本科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究竟要掌握那些知识?按笔者愚见,按照反来说,各个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和一些人名反应需要记住。按照机理来说,一些较为简单的或极为重要的反应机理需要记住。例如亲核取代,消除,重排反应等等。按照结构来说,基本的四大图谱要会进行简单的分析,共振论和分子轨道论要会用来解释分子的一些特性。本科主要就是以上这些知识。鉴于如此,笔者进行如下推荐。(附注:简介是笔者网上搜索黏贴的。最后标的两个数字是书的原价和在淘宝上购买正版书的大致价格) 有机化学徐寿昌第二版。简介:有机化学(第2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按照1985年国家教委审订的高等工业学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30~140学时)》进行修订的。《有机化学(第2版)》仍采用脂肪族和芳香族混合编写体系。与第一版相比,《有机化学(第2版)》主要变动是:把立体化学提到卤代烃之前;β-二羰基化合物独立成章;正文之后增加有机合成、周环反应、质谱和紫外光谱等选读材料;书后不附习题答案。《有机化学(第2版)》可供高等工业学校化工类各专业用作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不是很推荐,笔者花上一小段时间阅读发现编写的很混乱,但是讲解的还是不错的。课后的习题有点更不上时代的节奏,毕竟这本书已经20年没有修订了。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北大编写的国内普遍认为最好的教材。笔者略读过一部分内容,很厚,是徐寿昌的三倍左右。讲解的十分细致,结构很合理,理科经典教材。但由于难度原因,很少又高校会选这本书作为教材。拿来作参考书倒是不错的选择。一般来书,其他版本没有回答的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有兴趣可以看看第二版,似乎多了光化学一章,结构也有较大改动。简介: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一划的精项日。本书是在1993年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27章,分上下两册,上册13章,下册l4章。与第二版相比,在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动。全书分为基础知识和学章两部分。在基础知识部分,体系上将采用按官能团分章和按基本反应机理分章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在内容上,命名、四大光谱分别单独设章,立体化学将包括构象和构型两部分,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和卢一消除反应合并为一章,羟醛缩合和酯缩合并为一章。其它按官能团和重点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分章,以便更加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更加合理处理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及更加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专章部分将介绍有机化学和丰H关学科发展的新成就。基础知识部分每章末附有习题、复习本章的指导提纲和英汉对照词汇。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关专业和对有机化学有兴趣的读者选用。有机人名反应及其机理,华东理工出版社。最近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绝对的好书,有331个反应,就是感觉要看懂这本书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此外,记忆也是一大问题。简介:《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精选了331个有机人名反应。每个反应均给出一步一步详尽的电子转移机理和相关原始的及最新含2003年度在内的参考文献。全书列出的2740多篇参考文献中有相当部分是综述类论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有机反应,同时为深入应用有机反应提供了方便。

邢其毅教授的《基础有机化学》 内容非常充实,而且从知识体系来说,循序渐进比较适合初学。但是自学 中的全部文章"自学起来可能会比较耗时,毕竟篇幅还是比较长的。我自己参加高中竞赛的时候,自学有机化学在自学完高中化学中的全部文章",用的是刘在群编写的《有机化学学习笔记》,这本书内容高度总结,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有一些难度,可以结合邢大本来看,或者一边看一边思考,跳过暂时看不懂的部分,等往后看了一部分之后回头再理解之前的我当时采取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书上的内容不能全信,要结合自己的判断。至少就我自己阅读下来的情况来看,上述两本都是有一些纰漏的,比如邢大本上有部分命名举例与书中所述命名规则不符;又比如学习笔记上多处出现三级卤代烷与醇钠或醇钾发生取代反应等等。总之有机化学知识体系非常庞大,编写教材的时候有所疏忽是难免的,对于自学者就更需要注意了。上述两本之外,我看过的国外有机化学教材里,我比较推崇Volhard和Carey的,前者有不少从能量的角度通过图表(coordinate diagram)来理解有机反应历程的,非常值得一读,后者有中译本。需要进一步理解有机化学的话,推荐Strategic Applications of Named Reac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似乎国内出版的有个导读本,但也好像只有书名是中文的,网上有做好链接的pdf。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250个常用有机人名反应的机理和应用,对于有机合成实践来说非常有意义。

与望月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从唐诗中的“月”浅析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论文关键词:唐诗;月;意象;忧患意识;感伤色彩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一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三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第三,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许多失意的诗人们借月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讯息,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在边塞诗、怀古诗中总隐含着挥之不去的哀婉、寂寥的意味。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本着表现忧患意识的传统,体现出民族精神中深刻的悲剧意识。总体看来有两大共性:第一,唐诗中多表现伤春悲秋、离愁别绪、国仇家恨、世路艰难以及韶华难驻的感慨,令人掩卷怃然;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痴男怨女、游子思妇等等,他们孤单,他们寂寞,他们苦闷,他们悲凉。总之,他们身上几乎背负着人类全部的悲剧体验而艰难孤独地行进在历史的漫漫长途上,因此谓之悲剧性。第二,唐诗多以“月”的意象来表达泪、愁、恨、怨、叹等情感。不论是豪放诗人的悲慨苍凉,还是婉约诗人的缠绵凄怆,最终都逃脱不了感伤的调门,因此谓之感伤性。对于唐代诗人在诗作中体现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我们不应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忧患意识、感伤情绪不免有消极的一面,但它也蕴藏着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积极肯定的人生态度。应该说,忧患和感伤是人类必定要向历史所付出的精神代价之一。在唐诗的“满纸荒唐言”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们对于美好人生、美好理想的一片痴情!唐诗中的“月”所折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使得唐代诗篇因此又拥有了无限丰厚的精神感召力和汲取不尽的艺术美感。

望月夜,静悄悄的……一轮圆圆的月亮悬空高挂。难得见这十五的圆月,月亮撒满了大地,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银,亮得耀眼。坐在窗前仰望这美丽的玉盘,可它却已失去以往的完美。孤独的一个,没有您的陪伴,只有微风拂拂,和一轮孤月。月亮似我,天空中没有繁星,也没有太阳,只有她一人。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丝无奈和悲哀;从她的身影里我忆起了乡村里的那棵高大的槐树,在槐树下,您几乎在每个有月的夜晚等待我的归来。还记得吗?在小时侯,我害怕黑色漫长的夜晚。每当神秘的黑夜降临时,我总是爱哭个不停;每当我哭的时候,您便带着我我往园子里去,抱着我坐在椅子上,嘴里哼着那首最熟悉的童谣《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用您那双黝黑粗糙的手不停的轻拍着我的背……这时的我们被调皮的月亮度上了一层白银,幸福时钟仿佛也因此时温馨的画面而定格。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长大了,上学了。每次我去上学的时候,您总会送我到村口。每次下晚自习后,都能看见您的身影在微风的吹拂下拉的好长好长。我总是欢快的蹦蹦跳跳地到您面前,乐津津的给您讲着校园里发生的趣事,您总是安静聆听着,有时用您那黝黑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但您从不插话。那时的感觉很舒适,温暖。后来,爷爷奶奶把我接到城里去了,从此我离开了您。离别的那一天,我躲在门后,不敢见您。最后,我被爷爷奶奶找到和您道别时,我看见您的眼睛红了,晶莹的泪水滑过脸颊……您只是说眼睛里进了沙子,但我知道,您哭了,您舍不得我。啊,我也舍不得您,您知道吗?直到现在,我很少回家看您,也不知道您过怎么样了。但我知道您也很想我,此时的您也在望着与我相同的圆月,思念着远方的我,等待着远方的我回家。我喜欢宁静有月的夜晚,但我更喜欢有月有您的夜晚。

与胶林曲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开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 Shi Mingzheng. 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Infrastructure. Public Works, and Social Change inthe Chinese Capital. 1900-1928. 1993.

专著:

[1]吴良 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音乐 教育 论文中引用、参考过的文献资料,包括观点出处和引文出处,是音乐教育论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2] 刘育锋. 东莞农民工子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陈志圣. 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4] 张云鹏. 浅析乌海市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改善 措施 [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 王莹. 上世纪末河南省洛阳市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 綦琳娜. 大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 黑龙江大学 2013

[7] 徐晓妹. 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 儿童 心理发展[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8] 张丽. 天津西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现状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12

[9] 罗杰. 丹巴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10] 何芳. 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11] 蒙桂生. 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14)

[12] 马婧. 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1(06)

[13] 范子泉.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4] 何宇鹏. 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韩晓娜. 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 薛建男.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 夏晨伶. 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冷雪姣. 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冯宝安. 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5] 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 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7]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8]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9]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10]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1]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 王聚伍. 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D]. 河南大学 2011

[2] 辛颖. “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3] 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 喻先贵. 音乐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性发展”[J]. 考试周刊. 2010(39)

[5] 贾涛.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23)

[6] 甘民. 中学新教师的成长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11

[7] 王永平.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与建议[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8] 张敬敏.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策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9] 王敬环.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009(06)

[10] 马莹.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7(Z2)

[11] 唐松林着.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2] 周世斌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 方法 [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13] 高慧娟. 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衔接初探[D]. 河南大学 2011

[14] 王安国.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15] 钱建良.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J]. 小学教学研究. 2003(02)

[16] 张向秋.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7] 刘洪良. 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1. 浅谈音乐教育论文

2.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3.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4.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248-249.

[2]竺新影.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3]王荣耕,牛新华,刘梅;美洛西林[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1年15期.

文献基本步骤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题材;

2 、广泛搜集和阅读资料;

3、构思和拟定写作提纲。

(三)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

(1)文题,一般由文献引用、时限、综述主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组成。如《十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综述》,“十年来”为综述时限,“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为综述主题,“综述”为文体标志性词语。但有时可省去标志性词语和时限,采用“近况”、“进展”、“概况”等模糊词语,多属研究历史不长的课题或泛指近几年的情况。

(2)贵在资料详实,如遗漏太多尤其是权威性资料,则降低了综述的价值。因此,详尽占有文献资料是先决条件。

(3)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

(4)篇幅不宜太长,一般3000-5000字。

2、专题述评

(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2)正文写法视内容而定,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可分为研究(发展)概况、现存问题、展望和建议三部分。

(3)以概述和评论为主,引文不宜太长,也没有必要列出所有参考文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与种红松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楼上的贴了这么多都不知道写什么...............一楼的答案好象是对的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 探索 极致世界

这个秋天

值得去 北疆!

从太空俯瞰

横亘在中央的天山

将新疆大致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

其中位于天山山脉以北的

便是北疆

(新疆卫星影像图,大致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制图@陈志浩&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一南一北

看似有着相近的位置和地形

但其实

北疆有着大不相同的景观

南疆给人的印象

是干热的、单调的

大漠、胡杨、驼铃、古道

构成了许多人对新疆的第一印象

而北疆则是湿冷的、立体的、丰富的

冷峻的冰峰之下

是宝石般的湖泊

碧蓝的河水

淌过金色的森林

南疆的文化属于绿洲

固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北疆的文化则属于游牧

在四季的草原上纵情驰骋

秋季的山林间

牧民赶着羊群

构成一幅童话般的景象

特立独行的北疆

一次次超越着人们对大西北的想象

它到底因何而生?

一切

还要从塑造北疆的“四大元素”说起

塑造北疆的第一个元素是

今日的新疆

由几个不同的陆块拼合而成

陆块的接触地带为造山带

隆升成为高耸的山脉

其中位于新疆中部的 天山

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仿佛一堵巨墙

东北部的 阿尔泰山

山峰海拔也多在3000米以上

同样蔚为壮观

陆块内部则相对稳定

沉降形成 准噶尔盆地

北疆“两山夹一盆”的大格局就此形成

(请横屏观看,北疆地形示意,制图@王申雯&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在大格局之上

板块运动造成的断裂带

将山体切割成无数“断块”

这些断块的差异升降

形成了山间盆地和低山丘陵

让北疆的地形地貌更加立体而丰富

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崛起

阻隔了来自周边大洋的水汽

让盆地中心愈发干旱

河湖沉积的泥沙和风带来的粉砂

逐渐在盆地中堆积

形成了中国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雪峰、盆地、沙漠

森林、草原、戈壁滩

山的存在

塑造了北疆的丰富地貌

在此基础上

塑造北疆的第二个元素

登场了

深居内陆的北疆

距离海洋十分遥远

整体气候干旱

(北疆乌鲁木齐与四大洋的距离,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但呈东西走向的天山

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

在西部形成了几个缺口

使北疆就像一个向西敞开的“大口袋”

北疆所处的纬度

大致在北纬40°至50°之间

正处于 盛行西风带 内

西风就从缺口涌入

常年吹拂着北疆

(盛行西风在北疆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为高海拔的风,从山脉间缺口涌入的风海拔较低,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此外

局部的气压差异也会引起大风

横扫广阔的不毛之地

在经过狭小的山谷时

狭管效应使风变得更加猛烈

在塔城地区的老风口

风力常常可达十级以上

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风裹挟着沙粒

将岩石雕刻成独特的形状

仿佛神魔创造的城堡

但更关键的是

风带来了塑造北疆的第三个元素

强大的西风

从相距数千千米外的大西洋

搬来了水汽

此外里海、黑海、北冰洋等地

也有少量水汽进入北疆

虽然不多

但足以造成改变

比南疆更多的水汽

在寒冷的冬季

足以形成覆盖整个地表的大雪

或凝华成雾凇

挂满枝头

天山和阿尔泰山的众多山峰

海拔均达到3000米以上

山顶的积雪不易融化

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冰川

这些冰川和积雪

就是北疆的固体水库

以阿尔泰山为例

其山区降水量高于南疆的昆仑山

仅季节性的积雪融水

就贡献了山区河流年径流量的70%以上

春季大量融化的雪水

经常形成大规模的地表径流

融化的冰雪之水

清澈透明

在高寒的山间流淌

仿佛玉石铺就的道路

水从山间流入盆地

在盆地中汇聚成更大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

它一路向西北流出国门

汇入鄂毕河

并最终抵达北冰洋

是中国唯一汇入北冰洋的河流

与之相邻的 乌伦古河

在平坦的大地上失去了束缚

一路左冲右撞、弯弯曲曲

创造出大片的绿洲

河流改变了北疆的地貌

其强大的侵蚀能力

将坚硬的花岗岩切开

形成深深的峡谷

或是在平坦荒芜的大地上

刻画出复杂的纹理

湛蓝的河水

仿佛一条飘带

为赤红的大地

增加了一抹亮色

气候的冷暖交替

构成了地质 历史 上数次冰川活动

冰川反复侵蚀着山谷

使其加深、加宽

当冰川再次退后

沉积物堵塞了河道

聚水成湖

便成了 喀纳斯湖

清澈明净的湖面下

湖水最深可达188米

隐匿着湖怪的传说

双湖

同样是冰川退缩

留下的串珠状湖泊

仿佛遗落山间的破碎镜面

友谊峰脚下的 阿克库勒湖

因处在两条冰川谷交汇处

仿佛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些因特殊的地形而形成的冰川湖

形态各异、各有特色

而在大地断陷中形成的湖泊

则有着无一例外的辽阔

如天山的 赛里木湖

面积广达460平方千米

令人一眼望不到边界

高山盆地之中的 巴里坤湖

如大地睁开的巨型眼睛

水改造了北疆地貌

改变了地表的景观

也为生命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北疆湿冷的环境

孕育出独特的植被

由于冬季绵长、气候寒冷

北疆的草本植物大多“短命”

它们在春的第一缕气息到来之时

便集体疯狂开花、传粉、结实

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

迅速完成一生的使命

正是因此

春天的北疆是一片花海

在阿尔泰山地

湿冷的环境

则催生出一种特殊的针叶林

泰加林

以西伯利亚云杉、冷杉、红松为主

它的分布范围

从北极的苔原直达中国北方

是典型的北极寒冷环境中的森林类型

在中国仅分布于阿尔泰山和大兴安岭

尤其集中于喀纳斯一带

夏季的森林郁郁葱葱、幽闭神秘

秋季的森林

则换上金黄的装束

铺满山野

当一层新雪

覆盖树梢之上

森林的层次更加丰富

而当寒冬降临

森林变为肃穆的黑色

与充斥天地的白

组成一幅水墨大作

河流、湖泊和沼泽等湿地

水草丰美、植被茂盛

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

提供了优良环境

其中最多的便是鸟类

占所有脊椎动物物种数量的近70%

阿勒泰地区的 雷鸟

起源自遥远的欧洲

却在北疆的环境中自得其乐

“发型”奇特的 粉红椋鸟

每年都迁徙到北疆过冬

在开阔地上集群生活

仅次于鸟类的是哺乳动物

戈壁荒滩中

适应干旱环境的 鹅喉羚 自由奔跑

河流中

则生活着难得一见的 河狸

北疆的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唯一能见到它们的地方

两栖动物种类最少

仅占脊椎动物物种数量的

但封闭而独特的环境

让北疆得以保留古老的孑遗物种

比南疆更多的水

让北疆的景观与生命都与众不同

也正是因此

北疆自古以来

一直深深吸引着人类

人类

便是塑造北疆的

“最后一个元素”

首先是古代的 游牧民族

北疆更加湿润的环境

在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

创造了大片草原

逐水草而居的人们

可以在草原上尽情驰骋

塞人、呼揭人、匈奴

鲜卑、突厥、回纥

......

这些古老的游牧民族

相继淡出 历史 的舞台

只留下一连串陌生的名号

和几个风化到模糊的石人

但他们将游牧文化

深深刻在了北疆大地中

今天的北疆

仍有 哈萨克族人

延续着游牧生活

这里的草原分散在山间

四季的流转

驱使着他们在山地与平原间往返

夏季

高海拔的深山温暖湿润

草原格外丰美

牧民赶着羊群

进入深山沟里隐藏着的夏牧场

秋季

山间气温较低

高山地带的牧草衰败

他们收拾起行囊

循着河流

来到平原之上

这便是北疆最壮阔的游牧景观

转场

冬季

北疆万物凋零

大地几乎都被大雪覆盖

但在河谷和沙漠中

形成了许多背风避寒处

这些地方成为了牧民和羊群的“冬窝子”

不过

北疆的生活

并非只有游牧这一种

也有很多人选择定居

而北疆内部多样的环境

让 定居者们 也是千姿百态

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哈萨克族人

依旧偏爱在山间居住

汉族人 则选择山下的绿洲

建立村寨、耕种农田

在 江布拉克

一代代人的劳作

以及农耕技术的革新

让大片的草地变为金色的麦田

而古代蒙古人种的一支

选择走进喀纳斯的深山

定居在河边或湖畔

用森林中的木头建起小屋

过着渔猎的生活

成为今天的 图瓦人

新中国成立后

开发西部的浪潮接连涌起

勘探者、建设者们 到来了

他们反其道而行之

走进沙漠的深处

走进突兀的荒山

因为他们所追寻的并不是水

而是深埋地下的稀有金属矿物

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

构造运动

和地底的岩浆活动

在北疆创造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 可可托海

硕大的矿坑

诉说着北疆的富饶

记录着几代人的青春

在 克拉玛依

人们在荒芜的魔鬼城边

建起昼夜不停的机器城堡

为整个中国提供着能源

从古至今

无数人类的到来

将北疆变为一个

繁华而热烈的人间

对于我们而言

北疆可以是雪山、森林、草原

是羊群、花海、农田

它是自然的馈赠

是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但北疆又不只是

这些元素的简单组合

它是大陆深处

由山、风、水、人环环相扣

共同创造的极致梦幻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成冰纪

图片:冯丹怡、余宽

地图:陈志浩

设计:王申雯

审校:王朝阳、撸书猫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肖序常等. 中国新疆地壳结构与地质演化[M]. 地质出版社, 2010.

[2] 杨利普. 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M]. 科学出版社, 1987.

[3] 周聿超. 新疆河流水文水资源[M]. 新疆 科技 卫生出版社, 1999.

[4] 王希群等. 新疆额尔齐斯河科克托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7.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 探索 极致世界

分类: 生活 >> 生活常识 问题描述: 关于特点啊什么的,介绍最好详细一些。 解析: 红松人工林培育的主要经验与作法 红松是我场所在地的乡土树种,其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种子营养丰富,品味俱佳,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主要用材、经济造林树种。1957年以来,我场开展了大面积的红松育苗、造林、抚育间伐、果材兼用林培育,营造、培育红松人工林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对红松人工林的认识与评价对红松人工林的认识与评价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红松的生长速度,一是培育红松的经济效益,三是红松人工林的生态效益。 根据我场多年的红松人工林科学试验结果,认为红松是一个长伐期速生的造林树种。与落叶松相比,红松在造林后10年前生长较慢,林龄10年时,树高可达米,胸径厘米左右,仅为落叶松的50%。到林龄20年时,红松树高可达米左右,胸径厘米左右,与同等立地条件的落叶松相比,树高比落叶松矮米,胸径超过落叶松2厘米,单株材积超出落叶松立方米。到26年时,红松树高可达10米左右,胸径厘米左右,在公顷株数1939株的情况下,公顷蓄积达148立方米,比相同条件下的落叶松林公顷蓄积超出35立方米。 以我场小沙河14林班3小班红松人工林为例,到林龄49年时,红松树高在米左右,胸径左右,公顷株数585株,公顷蓄积296立方米,而相同条件下的14林班11小班落叶松人工林树高米,胸径厘米,公顷株数540株,公顷蓄积318立方米。红松人工林经过次抚育间伐,每公顷获间伐材立方米;落叶松人工林经过次抚育间伐,获间伐材立方米;红松人工林从林龄25年开始结实,累计每公顷结实15000枚。红松人工林每公顷间伐材收入万元,商品种子收入万元,立木价值万元;而落叶松人工林每公顷间伐材收入万元,立木价值万元;红松经济效益是相同立地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的倍。 红松不仅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还是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最佳选择树种。据我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红松人工林枯落物平均厚度厘米,每公顷枯落物累计量吨,每公顷持水量吨,分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倍、倍和倍;分别是杂木林的倍、倍和倍;红松人工林的每公顷有效蓄水量吨,饱和蓄水量吨,分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倍和倍;分别是杂木林的倍和倍。 二、主要经验与作法 在多年的红松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我场按照省林业厅指示,大面积造林,合理育林,及时抚育,适时修枝,果材兼用,公私兼顾,红松人工林培育有了较大地发展。 在红松造林中,坚持了适地适树适种源的造林原则,种子多采用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草河口和本溪县清河城的红松种子。造林地选择阳坡、半阳坡或半阴坡,阳坡坡度应在200以下。土壤应选择粉沙壤土或壤土中的中、厚层土。造林密度一般以每公顷2500株为宜,林菜、林药间作以每公顷2222株为宜。 林龄12年左右时,进行除伐。割去全部灌丛,摘除藤本植物,伐去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和没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当林木出现分化时,适时进行透光抚育,促进保留木的径、高和蓄积生长。当林龄22年左右,也就是在红松进入结实期后,适当加大抚育间伐强度可促进林分的直径生长和蓄积增长,提高红松结实量,改善林内生态环境,加大抚育强度的幅度,与DB21—706—93森林经营技术规程中的红松人工林适宜保留密度下限相比,加大采伐株数强度的15%为宜。 据我场多年抚育间伐标准地资料表明,每公顷栽植4444株的红松人工林,由于造林密度大,造林投入成本高,而且初次透光抚育开始的时间提前,间伐出材少,经济效益低。在造林后20年,造林密度每公顷2500株的林分,与每公顷3333株和4444株的林分相比,胸径、树高、公顷蓄积均无显著差异。而初植密度小的林分,林木相对营养枝较多,生长势旺盛,结实相对较早。而初植密度大的林分,往往容易造成抚育欠帐,林木生长势较弱,易感染红松疱锈病、红松落针病等。红松进入结实期后,抚育强度对红松人工林经营尤为重要,通过强度抚育,既促进了红松结实,又获得了较多的间伐材,蓄积总量逐渐积累,与弱度抚育的相比,可缩短工艺成熟15~20年,林龄41年时,其经济效益对比,强度抚育是弱度抚育的倍左右。 按照省林业厅部署,1993年,我场开始加快红松人工林透光抚育步伐,1994年开始进行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1994年开始落叶松冠下红松更新试验。到2004年,共完成红松透光抚育911公顷,完成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公顷,完成红松人工林除伐公顷,完成红松人工林高修枝公顷,完成落叶松冠下红松更新公顷。目前,我场共有公顷红松人工林,其中有1000公顷红松人工林进入了结实期,有一部分用于分流职工,2000年至2004年共分流职工48人,仅2003年、2004年两年,红松商品种子净收入就高达340万元左右,其中场收入100万元,分流职工收入240万元。预计到2010年,我场仅红松商品种子一项年净收入即可达到250万元以上。红松人工林培育已成为林区新型致富产业。 三、目前主要工作及今后发展 2004年根据省林业厅指示,我场参加了“红松果材兼用林育苗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完成山地播种育苗5亩,圃地播种育苗亩,移植40亩,留植、留床亩。改良了圃地土壤,新建了生产用房、种条贮藏窖、深水井等。实行场内职工租赁或股份造林,营造红松商品种子林(嫁接园)公顷。 2005年,我场将圃地播种红松8亩,移植亩,留植、留床亩,圃地嫁接红松万株。建立采穗园70公顷。继续完成土壤改良、灌溉设备铺设等基础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抚育、截干、修枝等手段,完成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培300公顷。从2005年起,计划用6年时间,完成红松造林2300公顷,其中2005年完成133公顷,其余每年完成400公顷左右,采伐迹地更新占20%左右,其余为天然林冠下和落叶松冠下更新造林。在采伐迹地更新中,红松嫁接园面积占80%。 到2010年,全场红松面积将达到公顷(含新造林面积),红松嫁接园面积将达到公顷。按现行价格,预计到2010年,红松商品种子年收入250万元;到2020年,红松商品种子年收入800万元;到2040年,红松商品种子年收入1500万元。 红松商品林培育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建设性生产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中,必须紧紧依靠省林业厅的领导,尊重科学,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严格管理。我场在今后的红松商品林建设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开展科学试验,不断优化管理模式,采取林场独资、职工融资、职工租赁、股份经营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在全省红松商品林建设工作中,起到科技示范带头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树脂类(Resins)树脂是许多植物正常生长中分泌的一类物质,在植物体内常与挥发油、树胶、有机酸等混合存在。与挥发油共存的称油树脂,如松油脂,与树胶共存的称胶树脂,如阿魏,与大量芳香族有机酸共存的称香树脂,如安息香。这种与树脂共存的芳香酸通称为香脂酸(Balsamic acids),有些树脂与糖结合成甙,称甙树脂,如牵牛甙树脂。 树脂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其中有树脂酸、树脂醇、树脂烃以及它们的一些更高的聚合物。近年研究已知这些成分多为二萜、三萜的衍生物,有时还有木脂素类。 树脂通常为无定形固体,质脆,遇热发粘变软后再熔化,燃烧时有浓烟。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在碱性溶液中能部分或完全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溶。树脂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如乳香、没药可活血、止痛、消肿,安息香活血、防腐,苏合香芳香开窍,阿魏用于散痞块,松香有驱风止痛作用等。大多数中草药中含有的少量树脂在制作中草药制剂时均作为杂质而除去。 树脂中总香脂酸的含量测定法 精密称取一定量树脂。加适量醇制氢氧化钾溶液回流,提取液回收溶剂,去杂质,酸化后用乙醚等有机溶剂提取总香脂酸,再将总香脂酸转溶于碱液,酸化后再用有机溶剂提得总香脂酸,除去溶剂后以N/10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从消耗的碱液量计算总香脂酸百分含量(以桂皮酸计算,每m1相当于0.01482g总香脂酸)。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