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药房杂志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中国药房杂志投稿要求

一般为1-3个月。中国药房杂志审稿时间一般为1-3个月,文章录用后,编辑部会通过邮件或者是电子录用通知书的方式回复信息。《中国药房》杂志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学术类刊物。自创刊以来,杂志始终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剂科(药学部)、社会药房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

是核心期刊

中国药房

国外医药市场和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等等。 《中国药房》本刊创10年来,先后获四川省第一、二届科技期刊评比“整体设计奖”和“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四川省优秀期刊评比二等奖;连续3次获重庆市优秀期刊评比...

前者是半月刊,一年24期;后者是年48期,从发行量上来说,后者占有优势。审稿快慢的问题,不好妄下定论,《中国实验方剂学》可以查一查资料,了解是不是符合。这是可以提供投稿的。要是能够满足要求,投稿的时候一定要向期刊vip编辑说明见刊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以免投递之后才想起这个问题。

中国药房杂志稿号

核心期刊:国内目前公认的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确定的核心期刊;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国内药学核心期刊: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表示已收到稿件,待后处理,请耐心等待审核《中国药房》杂志投稿注意事项文稿应具科学性、前瞻性、逻辑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精练,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文稿请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一致;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全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作者单位英文全称按正式名称书写,后加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县)名和邮政编码。文稿请用Word或WPS排版。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斜体、上下角标等均应准确、清晰。文中出现的数据、结构式、公式、符号、参考文献等请仔细核对,避免出错。

中国园林杂志投稿要求

你投稿时最好能从已发表的杂志上得到正式投稿信箱,

或打电话询问,不要用网上随便搜来的。

很多人为评职称而上当,损失钱不说还耽误事。

录用率还可以,主要看你的文好不好

正常的话是两个月会给通知。

都有写得好的和写的不好的,录用率也不算太高,但试试总比不试强。一两个月给通信,三个月没给你联系,估计都不行了。

中国骨伤杂志投稿要求

1.中国骨伤杂志 主办单位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2.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办单位是中国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没有

中国中医骨伤杂志

3.两本杂志不是同一本,两个杂志社都不是中文核心期刊。只有中国骨伤杂志是科技核心

4.官网可以去识别,带有官网认证的,带有百度期刊合作标识的为官网。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不是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中国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周期: 月刊开本: 大16开ISSN: 1005-0205CN: 42-1340/R曾用刊名:中国中医骨伤科创刊时间:1993

中国家禽杂志投稿要求

20%-30%。高校对于家禽类论文的重复率要求,很多学校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宽松,一般在20%-30%左右,重复率超过的需要导师签字,有的高校则要求论文的重复率控制在5%-10%以内,具体不同的学历或者不同的学校对论文检测重复率的要求也都是不一样的。本科论文查重重复率<30%的可以申请答辩,重复率<15%的可以申请院优秀论文,重复率<10%的可以申请校级优秀论文,重复率>25%给予一次不超过5天的修改机会,修改之后检测不通过将会延期答辩。硕士研究生论文查重重复率<20%的可以直接申请答辩,重复率<40%的给予一次不超过2天的修改机会,修改之后查重不通过将延期答辩,重复率>40%的将直接延期半年。博士研究生论文查重重复率<10%可以申请答辩,重复率>20%直接延期半年到一年答辩。

中国家禽杂志,我投了半年一点消息都没有,然后直接给过了一个拒稿,没有任何审稿意见。真是坑爹

让生物学家来说不就OK了。。

《中国畜牧杂志》(科技)投稿须知 《中国畜牧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畜牧学综合性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上半月刊(科技)主要包括专家论坛、遗传育种、繁殖生理、营养饲料、动物生产、综述等栏目,内容涵盖畜牧学的各个主要领域,主要刊登我国畜牧学各领域内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述。研究论文要求试验设计合理,统计方法正确,数据可信,文字精炼,用词规范,图表清晰,论点明确,有创新性。综述应反映畜牧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 1 研究论文 字数 研究论文一般为3~6个版面(约3 500~6 000字)。 题目 要求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5个字,应包括主要关键词,避免使用不常见缩写词。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应相符。 作者及单位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者。单位应包括单位全称、省和市名、邮政编码。单位顺序出现。作者不超过6个,单位不超过4个。通讯作者肩标“*”。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半字线“-”,如:LIU Xu, WANG Hu-qu。英文单位名称应为本单位公布或认可的标准英文名称。 摘要 要求简明扼要。内容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依次编写,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篇幅为250~350字。英文摘要要求语法正确,无拼写错误,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按Objective, Method, Result和Conclusion依次编写。 关键词 选用在文题和摘要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3~5个规范词,用分号分隔。 首页脚注标识 基金项目 注明基金项目、攻关项目、专项项目等的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包括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手机或座机号码(以便编辑部和作者联系)。*通讯作者姓名,E-mail地址。 引言 内容包括前人的研究进展(范围和背景)、本研究的切入点、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篇幅控制在400~500字。引言不编序号,不列标题。 材料与方法 内容包括试验动物和材料、试验设计和方法、数据计算和统计方法。各层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结果 应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字表述置于图表前。 讨论 不要与结果重复。要突出重点,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不要离题讨论及不适当地引用参考文献。对结果分析应客观,并说明本研究有何新意。 结论 高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概括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图和表 表的结构应简洁,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图和表内容一致保留其一。横纵坐标表明项目,图、表中字母、文字等相关指示性标识需注释。 参考文献 ① 文中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以 [1]右上角标识在文中依次排列。② 不得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原文的文献。③ 尽量引用最新文献。④ 列出文献3个作者姓名(更多作者以“等”或“et al”表示);列出期刊全名,西文期刊刊名缩写。⑤ 文后著录格式用[1]、[2]等序号依次排列,并和文中标识文献序号一一对应。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数10个以内,综述论文参考文献数不要超过20个。⑦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 量和单位 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单位用符号表示,如kg(公斤),mL(毫升),mL(微升,升用大写),天数表示“10 d”、第几天中天用汉字,其他时间表示同。ppb、ppm、M、rpm规范为mg/kg、mg/kg、mol/L、r/min,能量换算为“MJ”。图表中出现复合单位用“mg·kg-1”、“mol·L-1”形式表示。 名词和术语 要规范、统一,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术语。缩写词除众所熟知的外,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先写出中文全称,后接带括号的英文全称或缩写词。 标点符号 以国家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为准。 数 字 能够量化的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数字范围间用“~”,时间范围用“-”,较大数字需加千分位。字 体 题目(一级标题)黑体四号,二级标题黑体小四,“摘要”、“关键词”、图表标题黑体小五,摘要和关键词内容、参考文献、图表内文及注释宋体小五,正文宋体五号,数字、英文用新罗马(Times New Roman)。2 综 述 综述性论文一般不超过6个版面。引言后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分段叙述,最后一段为小结或结语。其他要求参见以上对研究论文的要求。3 投 稿 要求所有稿件通过Word(2003)文档格式(*.doc)的电子邮件附件投稿,投至以下E-mail地址: 。邮件主题注明某某某投稿。投稿1周后如果没有收到编辑部发回的稿号,可电话询问编辑部是否收到。 稿件文责自负,但本刊有权进行修改、加工。作者负保密和侵权责任,一稿多投一经发现,编辑部有权追补论文作者由此给编辑部造成的损失。整篇、整段抄袭他人文稿,作者将负有相应法律责任。4 (科技)编辑部其他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大动科院167室《中国畜牧杂志》编辑部邮编:100193 电话:010-62732723 《中国畜牧杂志》编辑部 201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