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计算机参考文献论文

发布时间:

论文参考文献计算机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都有着明确的标注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 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 孙强. 基于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Michele Leroux your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 肖建编.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 巴兹拉等.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Jesse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米切尔的等编著.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 曾登高编著..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 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二:参考文献

[1] 冯燕奎, 赵德奎. JSP实用案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 70-100

[2] 王家华 软件工程[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303页

[3] 王宜贵 软件工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79

[4] 孙卫琴 精通struts[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50-70

[5] 孙卫琴 精通hibernate[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4月 100-120

[6] 张洪斌 java2高级程序设计[M]中科多媒体出版社 2001年11月 85-90

[7] Jim Arlow and the Unified Process[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30-40

[8] 林信良 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50-100

[9] 熊节、林仪明、峰、陈玉泉等主编[《CSDN社区电子杂志——Java杂志》创刊号]

[10]《程序员》杂志 2007 年第4期

[11] 耿祥义编著.JSP基础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12]徐建波,周新莲.Web设计原理于编程技术[M].中南大学出版社,

[13] 孙鑫编著.Java Web开发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

[14] 林上杰,林康司编著.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1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6] 蔡剑,景楠.Java Web应用开发:J2EE和Tomca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三:参考文献

[1]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2]建模的价值IBMRational技术白皮书[R].

[3]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郑红军.张乃孝.软件开发中的形式化方法[J].计算机科学.1997,24(6): 90-96.

[5]王一川,石纯一.基于n演算的一种Agent组织模型[J].计算机研宄与发展.2003, 40(2): 163-168.

[6]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失败的调查报告[R].

[7]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8]陈鑫,李宣东.基于设计演算的形式化用例分析建模框架[J].软件学报.2008,19(10): 2539-2549

[9]夏志翔,徐中伟,陈祖希等.UML模型形式化B方法转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1): 15-20.

[10]袁晓东,郑国梁的面向对象扩充COOZ的设计[J].软件学报.1997,8(9):694-700.

[11]周翔.邵志清.顺序图与状态图的递归语义一致性研宄[J].计算机科学.2010,37(8):172-174.

[12]周翔,邵志清,薛炳蔚.基于ASM的活动图一致性规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9): 4536-4539

[13]王红英.基于Petri网的软件模型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黄正宝,张广泉.顺序图的XYZ/E时序逻辑语义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8): 249-251.

[15]汪文元,沙基昌.谭东风.基于Petri网和UML活动图工作流建模比较[J].系统仿真学报.2006, 18(2): 504-510

[16]Kroll P,Kruchten P.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made easy: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he RUP[M].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3.

[17]Seung Mo Cho,Hyung Ho Kim, Sung Deok Cha etc al. A semantics of sequence diagrams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84. 2002: 125-130

篇四:参考文献

[1]王仁宏,数值逼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姚永雷.Web服务自动协商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7.

[3]程昱.面向自治计算的自动服务协商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8.

[4]程皇.高济.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协商决策模型.软件学报.2009,20(8):2160-2169.

[5]郭静.陈英武.1-多交互协议本体的描述.计算机工程.2008,34(12):162-166.

[6]翟社平.魏娟丽.李增智.基于概念语义协商的服务Agent划分.电子学报.2010,38(9):2030-2034.

[7]张林兰,电子市场中的双边同步自动协商研宄(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8]王斌.李艳.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动协商机制及通用协商框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1):95-98.

[10]甘早斌.朱春喜.马务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关联议题并发谈判.软件学报.2012,23(11):2987-2999.

[11]侯薇.董红斌.印桂生.基于Bayesian学习的适应性优化协商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4):721-730.

[12]孙天昊.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宄(博士论文).重庆大学.2008.

[13]吴国全.基于模式的复合服务监管关键技术研宄(博士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14]程志文.赵俊.李田等.Web服务QoS数据多源采集方法及实现.计算机科学.2009,8(8):180-211.

[15]于卫红.基于JADE平台的多Agent系统开发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16]甘健侯,姜跃,夏幼明,本体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

篇五:参考文献

[1]徐福成.基于RSS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宄[D].四川:西华大学,2014

[2]娄彦翔.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复制攻击的高效分布式检测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孙琳.基于车载无线自俎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信息传输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

[4]孙赫.物联网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孙宏伟.田新广,李学春,等.一种改进的IDS异常检测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4,26(11):1450-1455.

[6]詹杰,吴伶锡,唐志军.无线传感器网络RSSI测距方法与精度分析[J].电讯技术,2010,50(4):83-87.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宄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8]Chlamtac I, Conti M, Liu J J N. Mobile ad-hoc networking: imperatives and challenges[J]. Ad-hoc Networks,2003, 1(1): 13-64.

[9]Choi S J, Youn H Y. An efficient key pre-distribution scheme for secure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C]//Embedded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EUC 2005 Workshop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5;1088-1097.[39]Naor M,Pinkas B. Efficient trace and revoke schemes[C]//Financial cryptograph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1:1-20.

[10]Katsaros D, Dimokas N,Tassiulas 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wireless ad-hoc network protocoIs[J]. Network, IEEE, 2010,24(6): 23-29.

张爱平,赖欣.JSP调用JavaBean实现Web数据库访问[J].计算机时代,2007,(01).仲伟和.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马国财.基于JSP技术MIS系统复杂查询器设计与实现[J].青海大学学报(自科学版),2007,(02).李佳.基于JSP技术网页自动生成工具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03)梁玉环,李村合,索红光.基于JSP网站访问统计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04)熊皓,杨月英.JSP自动生成工具设计与实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04)韩世芬.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开发[J].科技资讯,2006,(17)孙年芳.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11)朱海泉,李兵.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设计与实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2)仲伟和.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万晓凤,谢毅.基于JSP电子政务系统通知模块设计[J].南昌水专学报,2004,(01)[12]马云飞,张良均.利用JSP开发动态Web应用系统[J].现代计算机,2001,(01)

随着论文发表数量呈爆炸式的增长,怎样才能避免论文信息过载,同时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和其研究方向相关且有效准确的参考文献,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计算机的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有关计算机的论文参考文献一:

[1 ] 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M].修订版.高等 教育 出版社,1999

[2 ]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 陆力斌. 企业管理 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5 ] 王克宏.Java技术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 郝玉龙.JavaEE编程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 ] Marty 与JSP核心编程[M].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 李刚.Struts2权威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 ] 孙卫琴.精通Hibernate[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0] 罗时飞.精通Spring[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有关计算机的论文参考文献二:

[1]. Abdellatif, T. and F. Boyer. A node allocation system for deploying JavaEE systems on Grids. 2009. Hammemet, Tunisia.

[2]. Bharti, . and . Dwivedi, E-Governance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 Case Study. 2011: Kathmandu, Nepal. p. 7-12.

[3]. ChangChun, ., et al., A Novel Two-stage Algorithm of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2010: 中国吉林长春. p. 85-88.

[4]. Changchun, ., Simulation of 3-C Seismic Records In 2-D TIM. 1991: 中国北京. p. 489-493.

[5]. CHINA, ., The trust model based on consumer recommendation in B-C e-commerce. 2011: 中国湖北武汉. p. 214-217.

[6]. ENGINEERING, ., . PROPAGATION and XINXIANG, A C BAND SYSTEM FOR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OBSERVATION. 1991: 中国北京. p. 470-476.

[7]. Henriksson, K., K. Nordlund and J. Wallenius, Simulating model steels:An analytical bond-order potential for Fe-C. 2008: 中国北京. p. 138.

[8]. Jiansen, Y., et al., Suspension K&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ffect on Vehicle Steering. 2010: 中国吉林长春. p. 408-411.

[9]. Jilin, ., . Changchun and China, Re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Video Encoder Based on TMS320C6455 DSPs. 2010: 中国吉林长春. p. 312-317.

[10]. Juan, C., et al.,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of an optoelectronic tracking servo system based on C MEX S functions. 2010: 中国吉林长春. p. 46-49.

有关计算机的论文参考文献三:

[1] 陈天河.Struts Hibernate Spring集成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李刚.疯狂Ajax[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施寒潇.医药管理体系的研究[J].福建电脑.2006(4):144-145

[4] 李平.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1999(3):44-45 机.2003(4):31-33

[6] 魏爱枝、张文建、赵聘、张玲、乐 涛、赵云焕.药品分类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等学校学报.2005(3):89-91

[7] 连燕鹛.JSP技术实现医药管理系统[J].福建电脑.2004(9):63-64

[8] 杨辉.Spring活学活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93-96

[9] 周庆敏、殷晨波.SHH开发应注意什么[J].理工高教研究.2006(4):119-121

[10] 陈伟.如何实现规范的中医药分类管理[J].黑龙江中医药教育学院学报.2006(7):6-7

计算机参考文献论文

帮你整理了一下,请参考!参考文献:1、 and Quantum Inform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mputable numbers,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Proc. Lond,、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QuIST program [J].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Agency DARPA,2004,、Karl Systems (3rd ed.).Prentice 、孙凤宏.探索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J]. 青海统计, 2007,(11) . 6、蔡芝蔚. 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08,(02) . 7、文德春. 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05) . 8、姚正. 计算机发展趋势展望[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1) . 9、许封元. 计算机发展趋势[J]. 农业网络信息, 2006,(08) .10、陈相吉. 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 法制与社会, 2007,(10) .11、何文瑶. 计算机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05) . 1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4. 13、兰晓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19(4):84-85. 14、张基温.基于知识和能力构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J].无锡教育学院学,2003,(4):、姬志刚,韦仕江.网络信息环境下基于创新教育改革基础上的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0). 16、田莉.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与心得[J].企业技术开发,2008,(02). 17、熊静琪.计算机控制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18、杨金胜.探析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教学[J].华商,2008,、何克忠主编.计算机控制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0、李锡雄,陈婉儿.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科学出版社.21、赖寿宏.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3、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4、人杰、殷人昆、陶永雷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伍俊良《管理信息系统(MIS) 开发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6、郭军等《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曾建潮.软件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熊桂喜.王小虎.李学农.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王虎,张俊.管理信息系统[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都有着明确的标注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 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 孙强. 基于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Michele Leroux your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 肖建编.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 巴兹拉等.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Jesse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米切尔的等编著.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 曾登高编著..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 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二:参考文献

[1] 冯燕奎, 赵德奎. JSP实用案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 70-100

[2] 王家华 软件工程[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303页

[3] 王宜贵 软件工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79

[4] 孙卫琴 精通struts[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50-70

[5] 孙卫琴 精通hibernate[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4月 100-120

[6] 张洪斌 java2高级程序设计[M]中科多媒体出版社 2001年11月 85-90

[7] Jim Arlow and the Unified Process[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30-40

[8] 林信良 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50-100

[9] 熊节、林仪明、峰、陈玉泉等主编[《CSDN社区电子杂志——Java杂志》创刊号]

[10]《程序员》杂志 2007 年第4期

[11] 耿祥义编著.JSP基础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12]徐建波,周新莲.Web设计原理于编程技术[M].中南大学出版社,

[13] 孙鑫编著.Java Web开发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

[14] 林上杰,林康司编著.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1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6] 蔡剑,景楠.Java Web应用开发:J2EE和Tomca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三:参考文献

[1]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2]建模的价值IBMRational技术白皮书[R].

[3]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郑红军.张乃孝.软件开发中的形式化方法[J].计算机科学.1997,24(6): 90-96.

[5]王一川,石纯一.基于n演算的一种Agent组织模型[J].计算机研宄与发展.2003, 40(2): 163-168.

[6]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失败的调查报告[R].

[7]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8]陈鑫,李宣东.基于设计演算的形式化用例分析建模框架[J].软件学报.2008,19(10): 2539-2549

[9]夏志翔,徐中伟,陈祖希等.UML模型形式化B方法转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1): 15-20.

[10]袁晓东,郑国梁的面向对象扩充COOZ的设计[J].软件学报.1997,8(9):694-700.

[11]周翔.邵志清.顺序图与状态图的递归语义一致性研宄[J].计算机科学.2010,37(8):172-174.

[12]周翔,邵志清,薛炳蔚.基于ASM的活动图一致性规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9): 4536-4539

[13]王红英.基于Petri网的软件模型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黄正宝,张广泉.顺序图的XYZ/E时序逻辑语义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8): 249-251.

[15]汪文元,沙基昌.谭东风.基于Petri网和UML活动图工作流建模比较[J].系统仿真学报.2006, 18(2): 504-510

[16]Kroll P,Kruchten P.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made easy: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he RUP[M].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3.

[17]Seung Mo Cho,Hyung Ho Kim, Sung Deok Cha etc al. A semantics of sequence diagrams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84. 2002: 125-130

篇四:参考文献

[1]王仁宏,数值逼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姚永雷.Web服务自动协商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7.

[3]程昱.面向自治计算的自动服务协商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8.

[4]程皇.高济.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协商决策模型.软件学报.2009,20(8):2160-2169.

[5]郭静.陈英武.1-多交互协议本体的描述.计算机工程.2008,34(12):162-166.

[6]翟社平.魏娟丽.李增智.基于概念语义协商的服务Agent划分.电子学报.2010,38(9):2030-2034.

[7]张林兰,电子市场中的双边同步自动协商研宄(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8]王斌.李艳.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动协商机制及通用协商框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1):95-98.

[10]甘早斌.朱春喜.马务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关联议题并发谈判.软件学报.2012,23(11):2987-2999.

[11]侯薇.董红斌.印桂生.基于Bayesian学习的适应性优化协商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4):721-730.

[12]孙天昊.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宄(博士论文).重庆大学.2008.

[13]吴国全.基于模式的复合服务监管关键技术研宄(博士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14]程志文.赵俊.李田等.Web服务QoS数据多源采集方法及实现.计算机科学.2009,8(8):180-211.

[15]于卫红.基于JADE平台的多Agent系统开发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16]甘健侯,姜跃,夏幼明,本体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

篇五:参考文献

[1]徐福成.基于RSS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宄[D].四川:西华大学,2014

[2]娄彦翔.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复制攻击的高效分布式检测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孙琳.基于车载无线自俎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信息传输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

[4]孙赫.物联网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孙宏伟.田新广,李学春,等.一种改进的IDS异常检测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4,26(11):1450-1455.

[6]詹杰,吴伶锡,唐志军.无线传感器网络RSSI测距方法与精度分析[J].电讯技术,2010,50(4):83-87.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宄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8]Chlamtac I, Conti M, Liu J J N. Mobile ad-hoc networking: imperatives and challenges[J]. Ad-hoc Networks,2003, 1(1): 13-64.

[9]Choi S J, Youn H Y. An efficient key pre-distribution scheme for secure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C]//Embedded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EUC 2005 Workshop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5;1088-1097.[39]Naor M,Pinkas B. Efficient trace and revoke schemes[C]//Financial cryptograph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1:1-20.

[10]Katsaros D, Dimokas N,Tassiulas 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wireless ad-hoc network protocoIs[J]. Network, IEEE, 2010,24(6): 23-29.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收藏。

[1]谢延华,徐小亚.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1:159-160.

[2]蒋伟.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8:159-160.

[3]朱粤杭.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2:66-67.

[4]韩菁,张京辉,程婧.浅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5:35+38

[5]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2,21(4).

[6]付凡成,彭裕.关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探讨[J].电子制作,2013(21).

[7]贺秀玲,姜运芳,施艳.计算机仿真技术与信息处理结合探究[J].煤炭技术,2013,32(7).

[8]陈振宇.喻文烨.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5(32):117.

[9]黄石磊.浅谈企业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0(8):251-252.

[10]吴苏云.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

[11]陈香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22).

[12]文勋,文金萍.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

[13]李滔.分析企业信息化如何受计算机应用技术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

[14]张新刚.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

[15]昌文鑫.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3):211-212.

[16]程如贵.计算机用用技术对企业的信息化影响[J].计算机应用,2015(6).

[17]黄海明.电子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及特点[J].企业经济,2015(4)

[1]孙卫琴,李洪成.《Tomcat 与 JSP Web 开发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术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孙一林,彭波.《JSP数据库编程实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学活用HTML4》.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编程指南(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JSP编程技巧》.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5月:1-410

[12]朱红,司光亚.《JSP Web编程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34-307

[13]赛奎春.《JSP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8月:23-

[14]赵婷.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15]谭朝贵.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

[16]崔玉礼.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进程及信息安全的影响[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4)

[17]文勋,文金萍.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3)

[1]米琦.基于多维变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汤文亮,曾祥元,曹义亲.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6)

[3]宋保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

[4]熊俊俏,冯进维,罗帆.基于JN5139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5)

[5]祝勇.基于LS-SVC的传感网络链路质量评估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

[6]程春蕊,刘万军.高内聚低耦合软件架构的构建[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07)

[7]孙利民等编着.无线传感器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甄甫,刘民,董明宇.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消息中间件的业务流程系统集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05)

[9]陆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0]潘虎.煤矿安全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张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魏宝玲.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施道路维护与监控[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13]吴中博,樊小泊,陈红.基于能量水平的多Sink节点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01)

[14]陈伟,吴健,胡正国.分布式监控组态系统实时数据传输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6(22)

[15]原羿,苏鸿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06)

[16]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2003(07)

[17]张雪平.使用SecureCRT实现网络管理自动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18][J].(2-3)

[19][J].(4)

[1]江群斌.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翟凤航.组织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D].天津大学2012

[3]张兴起.基于VPX标准和多核DSP阵列的信息处理平台设计[D].天津大学2012

[4]王璐.基于1553B总线的综合航电数据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5]孙树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2

[6]郎桐.无源自组网络输电线路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4

[7]郭毅.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8]李灏.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空时编码的实现和测量[D].天津大学2014

[9]谢国聪.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10]高宜文.基于Wi-Fi的智能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视频采集与处理平台的设计[D].天津大学2012

[11]毛延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多信道传输协议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2]夏梓峻.LED-AODV:基于链路预测的车辆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3]尹超.无线网络视频传输性能评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9

[14]童曦.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4

[15]王广彧.基于历史轨迹预测的车辆自组织网络混合路由算法[D].天津大学2014

[16]王伟海.龙口矿业集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17]贺明.基于NC-OFDM的与ZigBee共存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8]叶君骄.基于SAT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管理平台[D].天津大学2012

[19]张松.基于的长距离无线链路性能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0]钟武汨.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无线频谱感知与重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1]高明飞.北皂煤矿海域下开采水情在线监测应用系统[D].天津大学2012

[22]邹宇.基于卫星授时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ST-TDMA[D].天津大学2014

[23]王为睿.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6000m~3/h制氧工程DCS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24]莫志德.基于Web应用的停车管理系统开发和设计[D].天津大学2013

[1](美)BruceMolay着,杨宗源,黄海涛译.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毅,王兆青,曹丽.基于HTTP的实时信息传输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0)

[3]崔文婧.数字娱乐产业中流行文化对于电子游戏的.影响[D].北京服装学院2010

[4]刘晓晖.SAP系统中不同物料分类的创建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

[5]封炜.基于GPS/GIS/GSM的物流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赵胤.基于SAP的离散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7]李长斌.驼峰空压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8]闵国石.铁路工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9]龚俊.基于Javamail技术的企业Email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朱骁勇.基于SCCM的软件分发管理与软件封装模板助手[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1]彭诚.基于GP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2]苏政华.离散制造型企业的SAP系统FICO模块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3]周昕毅.Linux集群运维平台用户权限管理及日志审计系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徐朱平.SDP-21框架下项目管理在对日软件外包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5]刘进学.DeltaVDCS系统在丙烯均相聚合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李立平.基于数据挖掘的勘探随钻分析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7]王平.半自动闭塞控制信息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8]潘忠锐.铁路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9]黄怡君.银行业的存储虚拟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0]孙英.浅谈Flash与XML之间的通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5)

单片机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单片机的参考文献 单片机的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1、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2、 何书森、何华斌《实用数字电路原理与设计速成》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白驹衍, 《单片计算机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单片机的参考文献内容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单片机的参考文献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单片机的参考文献

[1]陈堂敏.刘焕平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沈美明.温动蝉编著.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3]张仰森等编.微型计算机常用软硬件技术速查手册.北京:北京希望电脑公司,1994.

[4]江修汗等编.计算机控制原理与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发展历史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主要阶段

早期阶段

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Microcontrollers)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中期发展

MCU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当前趋势

SoC嵌入式系统(System on Chip)式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早期发展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4位的微处理器;Intel公司的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问世,微处理器和微机时代从此开始。因发明微处理器,霍夫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7位科学家”之一。

1971年11月,Intel推出MCS-4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4001 ROM芯片、4002 RAM芯片、4003移位寄存器芯片和4004微处理器)其中4004(下图)包含2300个晶体管,尺寸规格为3mm×4mm,计算性能远远超过当年的ENIAC,最初售价为200美元。

1972年4月,霍夫等人开发出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由于8008采用的是P沟道MOS微处理器,因此仍属第一代微处理器。

1973年intel公司研制出8位的微处理器8080;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 8080,以N沟道MOS电路取代了P沟道,第二代微处理器就此诞生。

主频2MHz的8080芯片运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储器,使用了基于6微米技术的6000个晶体管,处理速度为(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

1975年4月,MITS发布第一个通用型Altair 8800,售价375美元,带有1KB存储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1976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8系列8位的单片机,这也是单片机的问世。

Zilog公司于1976年开发的Z80微处理器,广泛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当时,Zilog、Motorola和Intel在微处理器领域三足鼎立。

20世纪80年代初,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单片机的基础上,推出了MCS-51系列8位高档单片机。MCS-51系列单片机无论是片内RAM容量,I/O口功能,系统扩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拓展内容】

电气自动化单片机论文

【摘要】

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片机课程教学,由于课程的综合性太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很多知识点难以接受,我们通过对本门课程项目式和模块化改革的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降低初学者入门门槛,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导向,极大的提高了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意愿,明显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模块化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改革

“单片机技术”课程在本科院校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是以电子技术基础,编程语言,计算机理论等知识为基础的一门专业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基于以上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对单片机的理论知识的正确把握往往感觉比较吃力,给初学者造成学习困难。但是经过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这类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以项目式教学更能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模块化的教学设计更能降低初学者入门的门槛。两者相结合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1、单片机项目驱动教学法

以往的单片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在课堂上按照教材,或者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讲授理论原理和知识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学习为被动接受,由于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理论太深奥使得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缺乏动手实践机会,教学效果一般不够理想。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法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践应用为根本目标,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项目完成的过程,在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按需学习,亲身实践,学生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学习成为一个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进单片机项目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组织安排,以项目的开发步骤作为教学内容,将课程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小项目,从项目引入到项目解析再到任务分解然后到知识点讲解最后知识点应用,将原教学方案里单片机的知识点穿插到具体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这里面包含了软、硬平台搭建到项目展开再到项目完成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将以往教学体系中的知识内容变化为若干个工程项目,然后围绕着这些工程项目任务的展开同时开展教学,让学生以具体工作目标的展开来进行教学环节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很好的把握课程的知识要求,在体验创新与探索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2、模块化的单片机教学方法

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是由具有完整基本功能的功能模块电路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也是如此,一般由cpu系统、中断系统、I/O口等。同时任何复杂的电路系统都可以分解为多个具备单一功能的模块电路,按照这个思路,学习单片机系统我们也可以从单片机的功能模块电路入手,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单片的一般原理的方法,机将单片机教学模块分成几个部分,这里面每个部分有自己的专用模块[3]。比如程序功能部分、硬件部分;在对硬件电路设计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将单片机的各个功能模块以独立的原理图形式出现,我们把单片机个硬件按功能分为了键盘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等几大模块,如图1。各个模块通过面包板上预留的连接器与系统主板进行连接,然后用排线组合成所需要的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收集遇到的各种硬件功能模块电路,弄清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及特性、特定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把系统化整为零,建立起自己的硬件模块库。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分析别人的设计案例、论文和相关书籍中的功能模块电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功能模块电路库,日积月累,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单片机系统设计能力越来越强。最后在进行模块分解时,各模块功能尽可能专一,联系尽可能简单,使模块独立性强,方便教学实用的模块。

3、总结

新兴本院校定位应用型教学型高校,以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的以项目驱动法教学和模块化教学为主线,以实际应用为培养为目标的“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按照这个方式能使学生在项目模块化的环节中一步一个台阶。此教学法脱离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模式,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项目的工作环境里轻松自在的状态来投入到学习中,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模块化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电路系统模块也促进构建成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重要模块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单片机原理参考文献:

1、 李广弟等 单片机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 楼然苗等 51 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3、 唐俊翟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

4、刘瑞新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吴国经等 单片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

6、 李全利,迟荣强编著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侯媛彬等,凌阳单片机原理及其毕业设计精选 2006年,科学出版社

8、 罗亚非,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应用基础200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 北京北阳电子有限公司,061A凌阳单片机及其附带光盘2003年

10、 张毅刚等, 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工大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1、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学习概要及题解,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许泳龙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14、 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修订版

15、薛均义 张彦斌 虞鹤松 樊波,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扩展资料:

单片机原理是指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的原理方式。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就是一个微型电脑,它是靠程序工作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

计算机论文java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都有着明确的标注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 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 孙强. 基于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Michele Leroux your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 肖建编.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 巴兹拉等.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Jesse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米切尔的等编著.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 曾登高编著..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 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二:参考文献

[1] 冯燕奎, 赵德奎. JSP实用案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 70-100

[2] 王家华 软件工程[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303页

[3] 王宜贵 软件工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79

[4] 孙卫琴 精通struts[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50-70

[5] 孙卫琴 精通hibernate[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4月 100-120

[6] 张洪斌 java2高级程序设计[M]中科多媒体出版社 2001年11月 85-90

[7] Jim Arlow and the Unified Process[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30-40

[8] 林信良 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50-100

[9] 熊节、林仪明、峰、陈玉泉等主编[《CSDN社区电子杂志——Java杂志》创刊号]

[10]《程序员》杂志 2007 年第4期

[11] 耿祥义编著.JSP基础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12]徐建波,周新莲.Web设计原理于编程技术[M].中南大学出版社,

[13] 孙鑫编著.Java Web开发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

[14] 林上杰,林康司编著.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1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6] 蔡剑,景楠.Java Web应用开发:J2EE和Tomca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三:参考文献

[1]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2]建模的价值IBMRational技术白皮书[R].

[3]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郑红军.张乃孝.软件开发中的形式化方法[J].计算机科学.1997,24(6): 90-96.

[5]王一川,石纯一.基于n演算的一种Agent组织模型[J].计算机研宄与发展.2003, 40(2): 163-168.

[6]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失败的调查报告[R].

[7]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8]陈鑫,李宣东.基于设计演算的形式化用例分析建模框架[J].软件学报.2008,19(10): 2539-2549

[9]夏志翔,徐中伟,陈祖希等.UML模型形式化B方法转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1): 15-20.

[10]袁晓东,郑国梁的面向对象扩充COOZ的设计[J].软件学报.1997,8(9):694-700.

[11]周翔.邵志清.顺序图与状态图的递归语义一致性研宄[J].计算机科学.2010,37(8):172-174.

[12]周翔,邵志清,薛炳蔚.基于ASM的活动图一致性规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9): 4536-4539

[13]王红英.基于Petri网的软件模型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黄正宝,张广泉.顺序图的XYZ/E时序逻辑语义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8): 249-251.

[15]汪文元,沙基昌.谭东风.基于Petri网和UML活动图工作流建模比较[J].系统仿真学报.2006, 18(2): 504-510

[16]Kroll P,Kruchten P.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made easy: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he RUP[M].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3.

[17]Seung Mo Cho,Hyung Ho Kim, Sung Deok Cha etc al. A semantics of sequence diagrams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84. 2002: 125-130

篇四:参考文献

[1]王仁宏,数值逼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姚永雷.Web服务自动协商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7.

[3]程昱.面向自治计算的自动服务协商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8.

[4]程皇.高济.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协商决策模型.软件学报.2009,20(8):2160-2169.

[5]郭静.陈英武.1-多交互协议本体的描述.计算机工程.2008,34(12):162-166.

[6]翟社平.魏娟丽.李增智.基于概念语义协商的服务Agent划分.电子学报.2010,38(9):2030-2034.

[7]张林兰,电子市场中的双边同步自动协商研宄(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8]王斌.李艳.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动协商机制及通用协商框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1):95-98.

[10]甘早斌.朱春喜.马务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关联议题并发谈判.软件学报.2012,23(11):2987-2999.

[11]侯薇.董红斌.印桂生.基于Bayesian学习的适应性优化协商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4):721-730.

[12]孙天昊.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宄(博士论文).重庆大学.2008.

[13]吴国全.基于模式的复合服务监管关键技术研宄(博士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14]程志文.赵俊.李田等.Web服务QoS数据多源采集方法及实现.计算机科学.2009,8(8):180-211.

[15]于卫红.基于JADE平台的多Agent系统开发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16]甘健侯,姜跃,夏幼明,本体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

篇五:参考文献

[1]徐福成.基于RSS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宄[D].四川:西华大学,2014

[2]娄彦翔.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复制攻击的高效分布式检测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孙琳.基于车载无线自俎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信息传输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

[4]孙赫.物联网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孙宏伟.田新广,李学春,等.一种改进的IDS异常检测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4,26(11):1450-1455.

[6]詹杰,吴伶锡,唐志军.无线传感器网络RSSI测距方法与精度分析[J].电讯技术,2010,50(4):83-87.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宄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8]Chlamtac I, Conti M, Liu J J N. Mobile ad-hoc networking: imperatives and challenges[J]. Ad-hoc Networks,2003, 1(1): 13-64.

[9]Choi S J, Youn H Y. An efficient key pre-distribution scheme for secure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C]//Embedded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EUC 2005 Workshop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5;1088-1097.[39]Naor M,Pinkas B. Efficient trace and revoke schemes[C]//Financial cryptograph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1:1-20.

[10]Katsaros D, Dimokas N,Tassiulas 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wireless ad-hoc network protocoIs[J]. Network, IEEE, 2010,24(6): 23-29.

由于资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计算机软体技术,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高职软体技术专业课程工程化改革策略

【摘要】根据高职软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合格率低,培养方式落后的普遍现象,本文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体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工程化改造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课程工程化改造的思路与措施,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体技术;专业课程;工程化

资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软体技术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尽管国内高校软体人才的培养数量不断攀升,但真正能够融入软体开发团队的人并不多,这严重阻碍了我国资讯产业的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软体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基础理论+实验室上机实践构成了教学的主体,普遍缺少对学生素质和工程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缺乏工程化[1]实训必备的教学环境,因此很难培养出符合软体公司要求的实践型技能型软体人才[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体技术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和核心技能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对高职软体技术专业课程进行工程化改造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此教学探索实践活动做了一个阐述与总结。

本院软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面向物件的软体工程方法、资料库、.Net/Java/移动应用/WindowsStore/云应用开发技术、软体测试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式设计师及相关岗位必备的理解软体设计、掌握从事软体开发先进技术、熟悉测试、实施以及现场管理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和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软体技术专门人才。本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对北京中软强网、杭州TCS公司、上海汉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公司核心岗位所需人才的能力需求调查分析与研究,发现IT行业人才所需能力主要分为三类: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素质。

其中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软体分析能力、软体设计能力、资料库程式设计能力、介面程式设计能力、程式编码能力、软体测试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职业核心素质主要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抗挫抗压能力。本专业教学团队根据调研情况,对课程进行工程化体系[3],为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讲义或教材的运用上重点阐述专案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按照软体开发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形成新的“工程化”课程体系。

在本专业教学中采纳特色教学法ISAS教学法、专案教学法和榜样教学法。工程化课程内容组织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不断回圈,使学生对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专案实践划分为“四个应用层次”:①验证性专案:学生在解决一个与教师示范或操作规程中类似的、或更复杂的问题,学以致用,巩固基础知识。②训练性专案:学生借助相关辅助工具完成的专案,主要培养学生的对技能的熟练程度。③设计性专案:设计性专案是在一个训练单元结束进行的综合性专案,由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的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必备专业核心技能。④创造性专案:创造性应用层次是在课程结束后给出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由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的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抗压抗挫的能力。基于工程化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成果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提高专业人才的合格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课程工程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院软体技术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紧跟行业的发展方向,依据行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全面实施学院与市场对接、学生与社会对接、教学与就业对接的培养机制,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明显,专业就业对口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梁艳华,潘银松,党庆一.“工程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2]臧斌宇,赵一呜,李银胜,叶德建,朱军国.际化、创新型软体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3]何婕.对高职院校软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科技资讯,2010***15***.

高职软体技术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摘要:目前,高职软体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Moodle平台的功能,探讨了基于Moodle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Moodle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

1概述

目前,高职学院主流的教学主体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要求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资讯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其意义在于将学生在网路上的自主学习和传统课堂上的教学相融合,是多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媒体的整合。因此,基于Moodle平台的高职软体技术专业混合式教育模式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是一个开源课程管理系统***CMS***,是一个免费开放原始码的软体,以社会建构主义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的缩写,即模组化面向物件的动态学习环境。在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建构知识。Moodle平台有主要三个方面的功能:课程管理、学习管理和系统管理,其中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教学组织、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评价组织等管理;学习管理包括:记录学习情况、下载学习资源、开展协作活动、测验与作用等;系统管理包括系统模组管理、课程管理、模组管理、使用者管理和系统引数设定。Moodle平台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种使用者角色。其中,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搭建Moodle平台的软硬体环境,可分为课程管理员和网站管理员。课程管理员负责课程的建立和管理,网站管理员负责对Moodle平台进行配置和维护。教师角色中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是按照许可权不同来分的。主讲教师可以组织教学活动,建设教学资源,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可以为学生分组,新增或登出学生,可以授权辅导教师,可以设定课程“金钥”。辅导教师不能参与课程设计,只能组织学生的管理成绩、课外讨论、检视日志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监督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指定教师时,如果不特定教师编辑许可权,该教师就预设为辅导教师。学生角色可以线上学习网路课程资源,参加线上测试,线上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及学习心得写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学生可以建立一个线上档案,包括照片和个人描述。

3基于Moodle平台的高职软体技术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是指融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应用方式来进行教学的一种策略,它结合了课堂教学和网路教学的优势。下面以《Java程式设计》这门课程为例来介绍如何基于Moodle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主要指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课程的教案、课程的课件、实训指导、教学大纲、复习题、拓展资料等。随着慕课的兴起,在《Java程式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设计中,教师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慕课放在Moodle平台上供学生课余时间观看。既方便了课堂上未听懂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也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了预习的资源,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Java程式设计》课程的操作性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下面以《Java程式设计》中《类和物件实现》一节为例,说明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类与物件概念与特征、属性和方法;②类与物件的关系;③定义类的语法;④建立类的物件,使用物件的步骤。

能力目标

①运用面向物件程式设计思想分析类和物件特征;②会建立和使用类和物件。a教学任务“人”是社会主体,日常生活中要想描述一个人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体重、家庭地址等资讯。任务要求在计算机中使用Java语言对“人类”进行描述,并用Java程式码实现,最后打印出人的资讯。b实训任务第一,编写一个电脑类,属性包括品牌、型号,方法为显示电脑资讯,并测试类;第二,编写一个手机类,属性包括手机品牌、手机型号,方法为显示手机资讯,并测试类。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Moodle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或者提出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测试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建立一些趣味性话题,鼓励学生参与并给予加分奖励,同时还要在Moodle平台中跟踪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给出反馈。下面以《Java程式设计》中《类和物件实现》一节为例,说明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前:将教学课件上传至Moodle平台,供学生预习。课中:①***10分钟***利用Moodle平台中的“测验”功能,针对上建立一套试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②***30分钟***利用课件和案例演示讲解本次课知识点。③***35分钟***布置并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④***15分钟***总结并布置作业。课后:建立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总结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可根据每个学校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明,胡春春.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探究”式网路教学平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熊小梅.基于Moodle平台的网路课程设计及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02***.

[3]唐春玲,蔡茜,张曼.基于Moodle平台的远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网友世界,2014***5***.

[4]赵俞凌,鲁超.基于Edmodo平台的高职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计算机软体技术感测器原理分析

【摘要】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软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软体技术与硬体技术相比较,其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应用的领域更为广泛,因此计算机软体技术得到了关注和发展。感测器在计算机软体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文中笔者结合实践,分析了计算机软体技术中的感测器原理。

【关键词】计算机软体技术;感测器;原理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网际网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它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且已经运用到各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感测器技术是物联网世界中非常重要的支撑技术,掌握感测器的原理,可以合理的运用感测器,制作识别物品的唯一识别码,从而使自然接所有的终端成为物联网组网的各个客户节点。下文中,笔者介绍了感测器的原理,探究了感测器的具体应用。

1感测器的概念

感测器是一种装置,它就像人类的感官一样,感知外界的资讯且将资讯转化成为可以利用的讯号。感测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是将感知到的模拟讯号转化成为电讯号,就是通常所说的“模数变化过程”。感测器主要有感测器末梢***感知外界资讯的元件***和讯号变化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有一类感测器是将上述两部分结合在一起的。

2感测器分类

感测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取,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想充分掌握各种感测器,将各种感测器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就必须要充分了解感测器的原理。分文别类,是了解掌握感测器的方法之一。将感测器分类使,我们可以按照化学反应的应用原理、按照感测器的应用功能、按照感测器的物理通途等进行分类。笔者在此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感测器。

温度感测器

热敏元件是温度感测器的核心部件,温度感测器的应用非常。在日常的温度感测器中,常常会见到的就是双金属片构成的热敏软体、各种热电阻***铜、铂以及半导体***构成的热敏软体、热电偶构成的热敏元件等。半导体热敏感测器的显著特点就是体积非常小、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且半导体热敏感测器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它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温度感测器。

光感测器

近几年,光电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而随着光电技术孕育的光敏元件的应用逐渐增多。目前,光敏元件的生产工艺越来越简单,成本越来越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市面上常见的光敏元件有光敏电阻器、光电二极体、光电藕合器等。

力敏感测器

通过人们用物理量力来测量材料的形变和位移两个引数,而目前测量的方法已经被感测器取代,人们用过运用传奇器来测量力。随着半导体器件技术的发展,利用力学原理测量半导体材料的电阻效能和器件的物理特性,受到了关注。力敏长安器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搬运、收纳都比较方便,同时它的灵敏度还非常高,因此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都是用来测量器件的压力、测量加速度,甚至运用到了工业控制中。

磁敏感测器

磁敏感测器,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了磁场的原理,现在应用的主要是霍尔器件。霍尔器件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制作而成的;磁阻器件,是利用磁阻效应原理制作而成的,当外加磁场时,半导体的电阻将随着周围磁场的增大而增加。磁敏二极体和磁敏三极体多被运用到电子元器件中,而电子元器件一般会被应用到电子产品审计中。目前,磁敏元件的生产工艺已经趋于完善,而已磁敏元件为基础的磁敏感测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被运用到电学量的测量、磁学量的测量以及力学量的测量中。

3感测器的具体应用

在资讯社会背景下,半导体器件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传统的工业生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利用半导体制作而成的各种感测器能够独立地完成工作,准确的监测各种环境的引数,为人们提供准确、科学的资料,便于人们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计算机软体技术由计算机作业系统上层的工具软体开发和基于硬体平台的嵌入软体开发,而必须要将软体开发和实际应用几何才一起才有意义。

通过程式设计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开展计算机自动化程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将感测器原理运用到计算机软体发技术中,才能够利用微控制器、嵌入式晶片对感测器进行读写,才能够将必要的资讯进行处理,转化成为通过计算机可以处理的讯号,从而降低误差、减少成本。

目前,感测器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如家里的电子测温计。电子测温计利用的是温度感测器感受人体的温度,当温度值达到一段时间之后,数值就不会在发生变化,它显示当前的温度读数,且会有提示音告知使用者。又如,桥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感测器运用到汽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将温度感测器安装到汽车中,可以用温度来指示当前温度资讯,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温度资讯传输到ECU***汽车中心控制器***上,而ECU会根据温度资讯控制喷油量的多少。在汽车排气管的前端安装氧化感测器,利用感测器将汽车尾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资讯传输的汽车ECU上,而ECU根据接受到的资讯控制空燃比,确保汽车发动起能够正常运作,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使汽车尾气达到排放标准。感测器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家重点研究的范畴,它在网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是不可替代的。

要想使感测器的应用更为广泛,就必须要研究其效能,使新跟那个更为优越,同时还要注重结构的设计、合理的运用新型材料,采用新型工艺等。感测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各类感测器的特点和特性,同时更要明确感测器工作的原理,从而使感测器得到更好的运用,促使计算机软体技术得到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印志鸿.软体开发与硬体平台依存关系探究——评《计算机软体技术及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5***06***:68.

[2]王秋艳,常村红.对物联网技术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2***12***:221.

[3]杜士鹏,关长民.热线式流量感测器原理与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354-356.

有关推荐:

[1]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吴以欣,陈小宁.JavaScript 脚本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3]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4] 孙卫琴、李洪成.Tomcat与Java Web开发技术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 曾云飞 ,基于Struts框架的电子政务研究和实现 [M].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5[6]程凯.JSP中文问题及一套整体解决方案[J].许昌学院学报,2006,25(5):77-80.[7]刘长生,谢强,丁秋林.Java应用中的汉字乱码问题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1):158-161[8]乐秀潘,沈琴.与的比较[J].电力系统通信.2000,20(5):35—39[9]孙东卫,张冀红,李声利. 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2,18(5).20-34.[10] 苟凌怡,魏生民. SQL Server 中索引的有效选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9,35(6): 70-71[11] 张树亮, 李超.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 , , Philip James [J].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2006[13] Mark Wutka,Alan Moffet,Kunal Mittal.Sams Teach Yourself JAVAServer Pages with Apache Tomcat in 24 Hours[M].Sams Publishing,2003[14]James Turner,Kevin Bedell. Struts Kick Start[M]. SAMS,2004[15] Kong Michael. An environment for secure SQL/Server comput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 149[1] 程凯.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研究[J]. 许昌学院学报,2006, 25(5):77-80[2] 赵川,丁志刚,宗宇伟等. 基于Eclipse的测试工具管理平台构建[J]. 软件世界, 2006年 14期:78-79[3] 张红梅,王磊.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4(4):39-40,50[4] 郝艳芳,廉永健. 制造业信息化[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6,19(4):110-112[5] 任永功,王政军. 软件技术与数据库[J]. 计算机工程 ,2006,32(5):60-62,134[6] 孙琳、李素芬. 计算机应用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6,16(4):209-211,214[7] 张宁等. 生物技术[J]. 高技术通讯,2006,16[12]: 1289-1293[8] 刘杰. Eclipse下插件的设计方法[J]. 程序员 ,2006(5):57-59[9] 张红梅,王磊. 在JSP中访问数据库的方法[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18(12):142-144[10] 张宁,吴捷,杨卓,张涛. 基于SQL Server的脑电数据库的构建[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6 22(4):275-278[11] 卫建文,蒋咏梅. 计算机网络编程语言——JAVA[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6(7): 67-70[12] 周观民,刘书伦等. 用Java实现多线程程序设计[J]. 计算机时代, 2006(7):61-63[13] Tsui,Frank F. JSP EM DASH A RESEARCH SIGNAL PROCESSOR IN JOSEPHSON TECHNOLOGY[C]. 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ol24, No2,1980:243-252 [14] Sanden, Bo. SYSTEMS PROGRAMMING WITH JSP:EXAMPLE - A VDU CONTROLLER[C].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Vol28,No10,1985:1059-1067[15] Burgess, R. S. DESIGNING CODASYL DATABASE PROGRAMS USING JSP[C].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Vol29,No3,1987:151-158[16] Javey. S. CONCEPT OF 'CORRESPONDENCE' IN JSP[C]. 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Vol2,1987:14-22[17] Markus Aleksy,Axel Korthaus, Martin Schader. Use Java and the CORBA realization distribute type system [J]. 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2005:104-105[18] Jon Titus. ECN Technical Editor:The Eclipse of stand[J]. Journal of 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 , 2006:32-35[19] Markus Aleksy,Axel Korthaus, Martin Java and the CORBA realization distribute type system[J]. 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2005:104-105[20] W.Clay,Richardson, Donald,Avondolio. The Java high class weaves a distance:JDK 5[J]. Scientific & Technology Book Review,, 2006:17-18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2019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都有着明确的标注法。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 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 孙强. 基于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Michele Leroux your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 肖建编.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 巴兹拉等.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Jesse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米切尔的等编著.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 曾登高编著..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 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二:参考文献

[1] 冯燕奎, 赵德奎. JSP实用案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 70-100

[2] 王家华 软件工程[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303页

[3] 王宜贵 软件工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79

[4] 孙卫琴 精通struts[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50-70

[5] 孙卫琴 精通hibernate[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4月 100-120

[6] 张洪斌 java2高级程序设计[M]中科多媒体出版社 2001年11月 85-90

[7] Jim Arlow and the Unified Process[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30-40

[8] 林信良 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50-100

[9] 熊节、林仪明、峰、陈玉泉等主编[《CSDN社区电子杂志——Java杂志》创刊号]

[10]《程序员》杂志 2007 年第4期

[11] 耿祥义编著.JSP基础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12]徐建波,周新莲.Web设计原理于编程技术[M].中南大学出版社,

[13] 孙鑫编著.Java Web开发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

[14] 林上杰,林康司编著.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1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6] 蔡剑,景楠.Java Web应用开发:J2EE和Tomca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三:参考文献

[1]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2]建模的价值IBMRational技术白皮书[R].

[3]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郑红军.张乃孝.软件开发中的形式化方法[J].计算机科学.1997,24(6): 90-96.

[5]王一川,石纯一.基于n演算的一种Agent组织模型[J].计算机研宄与发展.2003, 40(2): 163-168.

[6]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失败的调查报告[R].

[7]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sign[J]. ACM SIGAda Ada Letters. 1982,1(3): 64-76.

[8]陈鑫,李宣东.基于设计演算的形式化用例分析建模框架[J].软件学报.2008,19(10): 2539-2549

[9]夏志翔,徐中伟,陈祖希等.UML模型形式化B方法转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1): 15-20.

[10]袁晓东,郑国梁的面向对象扩充COOZ的设计[J].软件学报.1997,8(9):694-700.

[11]周翔.邵志清.顺序图与状态图的递归语义一致性研宄[J].计算机科学.2010,37(8):172-174.

[12]周翔,邵志清,薛炳蔚.基于ASM的活动图一致性规则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9): 4536-4539

[13]王红英.基于Petri网的软件模型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黄正宝,张广泉.顺序图的XYZ/E时序逻辑语义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8): 249-251.

[15]汪文元,沙基昌.谭东风.基于Petri网和UML活动图工作流建模比较[J].系统仿真学报.2006, 18(2): 504-510

[16]Kroll P,Kruchten P.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made easy: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he RUP[M].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3.

[17]Seung Mo Cho,Hyung Ho Kim, Sung Deok Cha etc al. A semantics of sequence diagrams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84. 2002: 125-130

篇四:参考文献

[1]王仁宏,数值逼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姚永雷.Web服务自动协商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7.

[3]程昱.面向自治计算的自动服务协商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8.

[4]程皇.高济.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协商决策模型.软件学报.2009,20(8):2160-2169.

[5]郭静.陈英武.1-多交互协议本体的描述.计算机工程.2008,34(12):162-166.

[6]翟社平.魏娟丽.李增智.基于概念语义协商的服务Agent划分.电子学报.2010,38(9):2030-2034.

[7]张林兰,电子市场中的双边同步自动协商研宄(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8]王斌.李艳.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动协商机制及通用协商框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1):95-98.

[10]甘早斌.朱春喜.马务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关联议题并发谈判.软件学报.2012,23(11):2987-2999.

[11]侯薇.董红斌.印桂生.基于Bayesian学习的适应性优化协商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4):721-730.

[12]孙天昊.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宄(博士论文).重庆大学.2008.

[13]吴国全.基于模式的复合服务监管关键技术研宄(博士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14]程志文.赵俊.李田等.Web服务QoS数据多源采集方法及实现.计算机科学.2009,8(8):180-211.

[15]于卫红.基于JADE平台的多Agent系统开发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16]甘健侯,姜跃,夏幼明,本体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

篇五:参考文献

[1]徐福成.基于RSS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宄[D].四川:西华大学,2014

[2]娄彦翔.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复制攻击的高效分布式检测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孙琳.基于车载无线自俎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信息传输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

[4]孙赫.物联网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孙宏伟.田新广,李学春,等.一种改进的IDS异常检测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4,26(11):1450-1455.

[6]詹杰,吴伶锡,唐志军.无线传感器网络RSSI测距方法与精度分析[J].电讯技术,2010,50(4):83-87.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宄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8]Chlamtac I, Conti M, Liu J J N. Mobile ad-hoc networking: imperatives and challenges[J]. Ad-hoc Networks,2003, 1(1): 13-64.

[9]Choi S J, Youn H Y. An efficient key pre-distribution scheme for secure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C]//Embedded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EUC 2005 Workshop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5;1088-1097.[39]Naor M,Pinkas B. Efficient trace and revoke schemes[C]//Financial cryptograph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1:1-20.

[10]Katsaros D, Dimokas N,Tassiulas 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wireless ad-hoc network protocoIs[J]. Network, IEEE, 2010,24(6): 23-29.

网络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一) [1]赵启飞.基于WCDMA 无线网络 的优化研究与实践[D].云南:云南大学图书馆,2010:3. [2]中兴公司.2G/3G互操作优化指导书[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16-21 [3]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分场景参数设置指导书[M/CD].北京: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2009 [4]刘业辉.WCDMA网络测试与优化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 [5]姜波.WCDMA关键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20-324. [6]中兴学院.WCDMARNS培训教材第三册[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 [7]窦中兆、雷湘.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5-120 [8]王晓龙.WCDMA网络专题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6 [9]张长刚.WCDMA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6-119 [10]邬鹏.呼和浩特联通异系统互操作优化[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2011:7-12. [11]黄伟,李腊元,孙强,MANET路由协议DSR的OPNET实现及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12]李国强,武穆清,基于OPNET多径路由协议的建模与仿真[J],数字通信世界, [13]王振中,关媛,陆建德,陆佰林,基于NSZ仿真平台的Adhoc新路由协议的模拟[J],计算机仿真, [14]策力木格,胡其吐,基于NS的AODV路由协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15]刘小利,使用OPNET仿真MANET路由协议的实现 方法 [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16]王瑜,焦永革,孟涛,林家薇,基于免费软件ns的无线网络仿真[J],无线电工程,第34卷,第一期 [17]张天明,王培康,自助学习路由协议(SL一AoDV)及GloMosim仿真[J],计算机仿真, [18]吴晗星,付宇卓,无线自组网AODV路由协议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二) [1]孙义明,杨丽萍.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范文 庆,周彬彬,安靖.WindowsAPI开发详解--函数、接口、编程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敏.OPNET网络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于全.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FrederickKuhl,RichardWeatherly,JudithDahmann.计算机仿真中的HLA技术[M].付正军,王永红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陈敏.OPNET网络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 [8]刘徐德.战术通信、导航定位和识别综合系统文集(第一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9]罗桂兰,赵志峰,赵海.排队论对嵌入式系统网络性能的测试评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54-56 [10]张铎.物联网大趋势-Internetofthing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苏仕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 [12]张凯,张雯捧.物联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郭萍,张宏,周未,曹雪.基于轻量级CA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向认证方案[D].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3):903-907. [14]李大伟,杨庚.一种基于重复博弈的物联网密钥共享方案[J].通信学报,2010,31(9A):97-103. [15]马巧梅.基于IKEv2的物联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45-48. [16]郭萍.无线网络认证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17]张晓辉.基于Diameter的物联网认证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8]刘宴兵,胡文平,杜江.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J].中兴通讯技术.2011(01):96-100. [19]刘姝.基于PKI的CA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5. [20]任伟,雷敏,杨榆.ID保护的物联网T2ToI中能量高效的健壮密钥管理方案[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32(9):1903-1907.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三) [1]安德森ASP NET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美)Chris Goode,Chris Ullman等康博译ASP NET入门经典——c#编程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秦鑫,朱绍文NET框架数据访问结构[J]计算机系统应用[M]2002,12 [4]张辉鹏基于NET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 [5]廖新彦ASP NET交互式Web数据库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6]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Daniel Cazzulino等C#Web应用程序入门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蒋秀英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龚小勇关系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11]李中华基于NET的模式实现与应用[D]四川:四川大学,2006 [12]任开银,黄东在NET上架构公司级应用程序[J]微型机与应用2003,1 [13]叶春阳基于Web服务的流程协作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4]李琳NET开发平台核心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 [15]张莉,王强,赵文防,董莉,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06 猜你喜欢: 1.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网络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3. 最全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