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荒漠化情况 根据UNEP数据资料,过去50年间非洲36个国家面临旱地土地退化,也就是荒漠化。全球旱地占全球总面积的40%,约51亿hm2,有10亿多人口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受到了严重影响。荒漠化影响了70%的旱地,即36亿hm2或世界1/4 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影响。据估算,世界30% 灌溉农地、47%的雨养农地和73%的牧场发生荒漠化。 全球范围内每年由于荒漠化影响造成的年收入减少达420亿美元,由于荒漠化造成的生态难民或粮食减产,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间接的社会和经济损失。25亿人口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另约10亿人面临荒漠化的威胁。这些人口包括世界上最贫困人口。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预防的措施,经济损失将急剧上升,将有18亿人口受到影响。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消耗将远远大于预防的投入。 Edwin D.Mckee主编的《世界沙海研究》认为,沙漠化是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一种主要类型,以地表出现风成沙为主要指征之一。分布在干旱荒漠区的风成沙,一般称作沙漠或沙海。分布在半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内陆风成沙,多称沙荒或沙地。全球沙漠面积占世界半荒漠和荒漠总面积的23.3%, 约700万km2。 美国西南部荒漠区没有连续分布的大沙漠,零星分布风成沙,面积约17万km2。多以沙丘或沙地命名,例如怀特沙漠(White Sands)和阿尔戈多尼斯沙丘(Algodoness Dunes)。美国中部大草原沿湖、沿海沙地面积近100万km2。 北非撒哈拉荒漠总面积900万km2,是全球最大的荒漠。就其中每一个沙漠而言并非第一。其中被戈壁、石漠分割的沙漠面积为180万km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25.7%,其中面积较大的有东部大沙漠(19.2万km2)、西部大沙漠(10.3 万km2)、木祖克沙漠(5.8万km2)。 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的西南部沙漠面积为11.5万km2,卡拉哈里低地沙漠达161.38万km2。纳米布沙漠面积3.4万km2。 亚洲沙漠面积较大,约250万km2。其中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达79.5万km2。大鲁伯哈利沙漠面积56万km2,堪称世界第一大沙漠。 内夫德(An Nafud)面积7.3 万km2,瓦希巴沙漠1.6 万km2。此外,还有达赫纳沙漠、小内夫达沙漠等小沙漠。 原苏联中亚、哈萨克斯坦及里海北岸有沙漠面积83万km2。 蒙古荒漠面积约52万km2,多为沙砾质戈壁,零星分布的沙丘约1.5万km2。 伊朗荒漠并非是沙漠,而是盐漠。其中卡维尔盐漠面积4.7万km2,卢特盐漠面积5.2 万km2。流动沙丘零星分布于盐漠周围及高原,面积5万km2。 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塔尔沙漠面积26万km2。 澳大利亚沙漠总面积 105万km2,其中辛普森沙漠31.2万km2,吉普森沙漠22.1万km2,大沙沙漠36万km2。 全球流动沙漠主要分布与非洲、阿拉伯半岛和我国西北地区,其他地区零星分布,面积估计有450万km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64.3%。年降雨量100mm以下,沙丘高大密集,人烟稀少,植物固沙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都不允许。植物固沙只能限于防护新老绿洲、工矿交通以及城镇居民点。 全球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面积约为250万km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35.7%。主要分布在南非、中亚、塔尔沙漠、澳大利亚和我国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柴达木盆地,与季风雨、地中海气候、高原气候有关。斑块状和条带状流沙的出现,往往与人为破坏沙生植被有关。 目前,沙漠化的影响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25%,受影响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到本世纪末,影响面将扩大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5%,总人口的20%,约有l00个国家将受其害,沙漠化可能变成全球性灾难。受沙漠化影响深重的农村人口已由l977年的5,700万增加到目前的1.35亿。沙漠化在贫困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尤其严重,沙漠化速度为每年扩展6公里。沙漠化在这一地区影响面积已达7.5亿公顷,相当于澳大利亚的面积。《环境问题的表现于分布》
撒哈拉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沙漠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صحراء,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编辑] 概况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从50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现在的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现在的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现在还有大约250万人生活在撒哈拉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有属于阿拉伯语系的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撒哈威人和摩尔人;以及一些黑人种族,如图布人,努比亚人,萨哈威人和卡努里人。在撒哈拉范围内最大的城市是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阿尔及利亚的塔曼腊塞特,马里的廷巴克图,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利比亚的加特和乍得的法雅。撒哈拉沙漠卫星照片[编辑] 历史根据在撒哈拉沙漠发现的岩画,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岩画分为几个阶段:水牛时期,大约从3万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岩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时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经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的,这些动物包括有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的人物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击打猎物,但没有见到标枪,他们经常戴有圆型的盔帽。这些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的东南部,以及乍得和利比亚境内。黄牛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有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也有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的。后期也发现一些可以聚集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马时期,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有迹象表明当地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的农业。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从腓尼基人那里学会了使用和锻造铁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直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撒哈拉已经变成和目前状态一样的大沙漠,成为当时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仅仅在绿洲有一些居民,商业往来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罗河谷是一个例外,由于有充分的水源,这里成为植物生长繁茂的区域,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尼罗河有几个无法通航的大瀑布,也为商业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不过埃及还是能够通过这里将铁器技术,也许还有帝王的观念传播到南方的努比亚以及更靠南的地方。到了公元前500年时,古希腊和腓尼基人开始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希腊商人顺着沙漠东部的边缘地带开发商机,在红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业殖民地。迦太基则沿着大西洋沿岸在沙漠西部开发,但是由于大西洋风波险恶,也没有充分的市场,所以他们的探索从没有超过现在摩洛哥所在的范围。中央集权的国家只分布在沙漠的北部和东部边缘,他们的权力达不到沙漠腹地,所以这些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经常受到在沙漠中游牧的柏柏尔人的袭击。撒哈拉沙漠历史上最大的变化来源于入侵的阿拉伯人带来的骆驼,它们使贸易往来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长们将马匹和工艺品运到南方,南方的萨赫尔王国由于出口黄金和盐而变得富裕强大。沙漠中的绿洲成为商业中心,逐渐被北方的酋长们控制起来了。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欧洲人发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绕过撒哈拉去掠取几内亚的资源,然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紧跟其后,撒哈拉很快就失去商业价值。虽然殖民者们忽视了撒哈拉沙漠的价值,但现代却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矿藏,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油气资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矿。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驼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几十吨;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现高为133.5米。但建筑金字塔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倒塌。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来描绘他死后要继续从事的驾船、狩猎、欢宴活动,以及仆人们应做的活计,等等,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在古埃及叫庇里穆斯(Piremus),有高的含意。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位于萨卡拉的佐塞尔金字塔是这类金字塔较为典型的代表。它建于公元前2750年,是埃及历史上第一座完全用石头造的巨大的建筑物。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 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古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塔的附近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所谓狮身人面像。除狮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刻成狮身呢?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因为法老死后要成为成太阳神,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 第四王朝以后,其他法老虽然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但规模和质量都不能和上述金字塔相比。第六王朝以后,随着古王国的分裂和法老权力下降以及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有些人的盗墓,常把法老的“木乃伊”从金字塔里拖出来,所以埃及的法老们也就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里开凿秘密陵墓了。
【文痞特玩】
娱乐 圈中有不少真性情的女明星,但能够获得圈内艺人一致赞赏的,却少之又少。
刘蓓就是其中之一。
她入圈多年,人缘数一数二的好。
业务能力扛打,百花奖金鹰奖全部斩获。
除去她的事业发展以外,刘蓓峰回路转的感情生活,更成了无数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刘蓓降生于一个艺术世家,她的爸爸担任导演,妈妈则是演员。
从小她就很彪悍,带领一群小伙伴爬树玩耍,一点都不胆怯,比很多男孩胆子还要大。
用北京话来说,就是典型的“大飒蜜”。
10岁那年,她迷上了京剧,就算母亲哭着反对,她也没打算改变主意,甚至想自己拜师学艺。
刘蓓认定的事情,总会想方设法实现。
正是这样的韧劲,决定了她在 娱乐 圈中的红火事业。
经过多年的学习,她成功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并于1985年顺利毕业。
毕业以后,她被安排进了京剧院,要知道当时的京剧院可是实打实的铁饭碗,很多人挤破脑袋也够不着。
按理说,刘蓓该在京剧舞台上发光发热,安稳度过一生。
但她的命运却还是无可避免的被改写了。
有一天,刘蓓带着母亲去看新上映的电影,母女两个正有说有笑,谈论着刚刚的剧情,突然有个人拍了拍她的肩膀。
刘蓓一脸疑惑,警戒的看着男人。
男人解释道:“小姑娘小姑娘,有一个导演看上你了,想找你拍戏!”
当时的刘蓓已经成年,因为常年练功,身材匀称修长,模样俊俏,气质出众,还有着170的女神身高,因此身边总是充斥着许多爱慕者。
听了男人的解释,刘蓓还以为又是拙劣的搭讪借口,根本没正眼瞧上一瞧,拉着母亲转身就要走。
母亲却被勾起兴趣,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男人就是隔壁话剧团的。
有部戏正在招募新人女演员,不管是外形,还是气质,刘蓓都和角色适配度极高。
母亲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对着刘蓓说:“蓓蓓,妈妈也希望你去试试,万一被选中了,岂不是个极好的机会吗?”
刘蓓毫不费力就通过选拔,出演了处女作《格萨尔王》。
同事们表面上很羡慕她,但私下却竟是些闲言碎语。
很快,这些流言就传到了领导的耳朵里。
还没等杀青,团里就派人给刘蓓捎了口信,让她赶紧回来。
原来这样私自接戏并不合规,领导找她谈话,美名其曰“你还年轻,应该多沉淀几年”,实际就是让她放弃这次拍摄。
刘蓓也是个讲理的人,毕竟自己有错在先,大不了不拍了呗。
领导紧接着又说:“团里现在流言纷纷,我总得给其他人一个交代吧,这样,我给你个处分,这事就算过去了。”
此话一出,刘蓓立刻就急了:“批评教育我可以忍受,写检讨我也没意见,但处分怎么能说给就给呢!”
领导拿起桌子上的茶,慢悠悠地喝了一口,一步都不肯退。
刘蓓满腔怒气,直接递了一封辞职信上去。
就这样,她从正规编制沦为了无业游民。
刘蓓沉淀了五年后,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彼时,王朔背靠京圈资源,备受资本信赖,集齐了冯小刚、葛优、赵宝刚等一众大腕,准备创作一个新的题材,那就是《编辑部的故事》。
当时主演已经敲定,但唯独还有一个歌星双双的饰演者没有确定。
在大规模海选中,刘蓓身姿轻盈,腰板挺拔,尤其那优越的天鹅颈,一看就是常年练舞的人。
还没来得及展示看家本领,一旁的葛优就双眼放光,仿佛淘到了金子,激动地对赵宝刚说:“就她了!”
后来《编辑部的故事》大红大紫,刘蓓也借着这股东风,成了家喻户晓的女演员,跻身一线女星。
刘蓓的未来看似一片光明,但危机也在悄然来临。
一年后,在 《喋血嘉陵江》拍摄期间,收工后的剧组一行人去附近的大排档聚餐,几个人状态放松,讲着拍摄的趣事,刘蓓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可没想到,一群身穿花衬衫的小混混闯了进来,拿起桌子上的酒瓶就开始闹事。
几伙人扭打在一起,在混乱的打斗之中,刘蓓被横空甩过来的酒瓶碎片划破了眼球。
鲜血喷涌而出,顺着她的脸庞滑下来,周围人全都被吓傻了,混混们连大气也不敢出。
刘蓓下意识捂住了眼睛,同事们如梦方醒,赶紧带着她就往医院跑。
路上,刘蓓试图睁开眼睛,却发现眼前一片漆黑。
一向胆大的刘蓓人生第一次感受到恐惧。
到了医院,伤势愈发严重,为了不继续损伤其他器官,医生建议她进行眼球摘除手术。
一旦做了这个手术,也就意味着她的职业生涯将会到此结束。
刘蓓刚尝到走红的滋味,却要因为这场意外再也不能回到心爱的舞台吗?
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
刘蓓恳求医生,紧紧握住他的衣角,说:“医生,我是名演员,求您想想办法,我真的不能失明!”
医生看她如此迫切,叹了口气,采取了保守治疗。
因为眼睛较为敏感,为了不留下不可逆转的创伤,医生建议她不打麻药进行手术。
刘蓓心一横,咬紧牙关,还是听从了安排。
整整4个小时,她愣是靠毅力硬生生抗下来。
手术完成以后,生怕泪水感染伤口,即使很疼,她也从没流过一滴泪。
这次意外重创了她的事业,术后休养更长达一年之久。
眼睛也落下了病根,她甚至考虑转行到幕后。
没了收入来源,刘蓓的生活一度陷入拮据,但她却从不怨天尤人。
尚且在消沉之中的刘蓓,一个足以改变她感情轨迹的机会悄然来临。
故事的男主角张健粉墨登场。
虽然现在张若昀的名气更响亮,可在当年,他的父亲张健乃是实打实的资方大佬。
作为京圈人,张健不仅是导演,还常常作为投资人活跃在 娱乐 圈内。
著名导演尤小刚在筹备新剧《京都记事》之初,为了得到各方支持,专门拉来了张健为其助阵。
尤小刚本来就是刘蓓的好友,听闻她日子贫苦,因为眼疾接不到戏,心里不落忍。
于是特意给她留了个小角色。
或许是天注定,在这部偶然得来的作品中,刘蓓却遇到了真命天子。
此时,张健已经与前妻结束了婚姻生活。
由于事业的忙碌,他无法照顾年幼的儿子,将张若昀送到了祖父身边生活。
离异的张健见到年轻貌美的刘蓓,就如同正午在沙漠中见到了绿洲,深深地被吸引住。
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仿佛施了魔法,让人挪不开眼睛。
张健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有才华有人脉,还一心对她好,比奶油小生靠谱多了。
想到这,刘蓓终于卸下心防,与张健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顺理成章变成了张若昀的后妈。
结婚以后,张健全心全意为妻子筹谋,找来圈中不少好友,为她保驾护航。
凭借着在《甲方乙方》中的精彩表现,刘蓓荣获百花奖影后桂冠。
褪去张健妻子的身份,真正意义上获得了满堂彩。
正所谓“赌场”得意,情场失意,随着张健和刘蓓事业愈发红火,相处时间却急剧减少。
逐渐生出了嫌隙。
张黎生性风流,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就算已经离婚多次,身边也从不缺莺莺燕燕。
两人一见如故,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艺术讲理想,好不乐乎。
但两人当时都是有主的人,所以并没有深入发展,而是保持着该有的距离。
聚少离多的生活让刘蓓和张健早已失去了恋爱的激情。
2002年,8年的婚姻还是无可避免地走向末路。
但刘蓓和张健都没想到,多年以后,他们仍会继续纠缠,谁都逃不开命运的魔爪。
一年后,刘蓓受邀参演《军人机密》,而这部戏的导演正是张黎。
单身的两人同处一室,抬头不见低头见,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
当年那些情愫又从心底涌现,悄然占据心间。
很快,两人就开始谈婚论嫁。
沉醉在温柔乡中的刘蓓没有想到,流连情场的浪子又怎会为她回头呢?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已埋下祸端。
没过两年,刘蓓就怀孕了,拥有爱的结晶本来就是天大的好事,可张黎的所作所为却令她寒透了心。
一开始是经常不接电话,后来就是频繁的不回家。
面对刘蓓的质问,张黎只用一句简单的“工作忙”敷衍了事。
直到一天,媒体爆料了张黎与小宋佳的风流事,刘蓓才恍悟,原来他早已另有新欢。
张黎自然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口咬定是媒体捕风捉影。
刘蓓温柔地抚摸着肚子,暴脾气的她最终败在孩子身上,原谅了张黎。
但刘蓓的隐忍还是没能唤回丈夫的良心。
孩子刚满一岁,两人还是无奈分开。
离婚后,刘蓓还在悲伤之中,搞不懂为什么张黎到底是什么时候变了心。
心思郁结,整整三天一口饭都没吃。
她望着满天星空,不禁红了眼眶,心里想:如果人只若初见,那该有多好。
张黎那厢却已经与小宋佳郎情妾意,手牵手去逛街购物,看那亲昵的劲头,已然是老相识。
看到新闻后,刘蓓再一次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张黎和小宋佳的关系究竟如何,她已不想再多做探究,只是自责所遇非人罢了。
刘蓓恢复单身以后,张健可坐不住了。
毕竟是全心全意喜欢过的姑娘,说不惦记,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离婚以后,他也谈过几个女友,但总归是没有走到一起,得知了刘蓓离婚的消息后,他又按捺不住。
但毕竟两人已经分开多年,贸然接触恐怕会得不偿失。
有一次张健和好友聚餐,聊起自己的感情生活,朋友给他支招:“喜欢就要争取啊,没事多发发消息,打打电话,一来二去这事不就成了?”
不知道是朋友的劝告起了作用,还是酒意上头,张健拨通了刘蓓的电话。
刘蓓起初还有点疑惑,但一听张健的语气,肯定是喝醉没跑了,爽朗的跟他开玩笑。
借着这股酒劲,张健将自己尘封多年的心事全都一一告知,刘蓓上扬的嘴角慢慢平复,冷静地思考张健的提议。
在经历了婚姻的洗礼,孩子出生,张黎的背叛以后,刘蓓心境早已不同。
面对张健的告白,她无法作出回应,只得松口说:做朋友吧,便匆匆挂了电话。
这通电话搅乱了刘蓓平静的生活,也印证了张健的心意。
已经年过半百的张健,像个毛头小子一般,重新追求刘蓓。
在猛烈的攻势之下,她还是沦陷了。
年少时相遇,兜兜转转竟然又重归于好,张健与刘蓓的爱情或许比很多电视剧都要戏剧化。
复合后的两人深居简出,就连一向敏锐的媒体,都很少拍到两人同框的照片。
2020年,张若昀与唐艺昕在爱尔兰举办了浩大的婚礼,圈内好友悉数登场。
翻遍所有的新闻图,却依旧找不到其父亲与继母刘蓓的身影。
再度分手的传闻不绝于耳,但身处旋涡中的两人均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这位飒爽的铁娘子也许久未出现在观众视野之内。
如今已经54岁的刘蓓回归平凡生活,自2019年后便没有再演过戏。
回顾她的半生,有巅峰也有低谷,有荣耀也有争议,但不变的,一直是她直爽的性格。
爱情到来,我不阻挡;爱情消散后,照样可以潇洒离开。
纵然受情伤多次,但从不后悔。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墓壁上有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1996年7月,埃及又决定开放位于开罗以南约35公里的达舒尔的4座金字塔。 这4座金字塔中有两座是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度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度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 新发现的两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它们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约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则生活在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560-前1100年)时代。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揭示金字塔地区更多秘密。 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
239 浏览 7 回答
134 浏览 4 回答
340 浏览 6 回答
358 浏览 7 回答
239 浏览 4 回答
144 浏览 3 回答
150 浏览 2 回答
104 浏览 3 回答
126 浏览 2 回答
132 浏览 5 回答
300 浏览 2 回答
352 浏览 2 回答
351 浏览 5 回答
337 浏览 2 回答
220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