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这篇文章是作者借莲花来表现了他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既点题又突出了文中中心。
反衬.烘托.对比....
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花自喻。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正直人格的追求,同时对那些追慕荣华富贵的世俗之辈进行了讽刺。
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花自喻。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正直人格的追求,同时对那些追慕荣华富贵的世俗之辈进行了讽刺。希望能帮到你!
对比,写出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对高洁的追求.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56 浏览 5 回答
260 浏览 2 回答
122 浏览 3 回答
321 浏览 2 回答
204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3 回答
324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5 回答
349 浏览 5 回答
243 浏览 4 回答
83 浏览 4 回答
201 浏览 6 回答
166 浏览 4 回答
182 浏览 5 回答
235 浏览 4 回答
284 浏览 4 回答
241 浏览 2 回答
298 浏览 2 回答
246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5 回答
281 浏览 2 回答
156 浏览 3 回答
195 浏览 2 回答
334 浏览 5 回答
19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