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表达和调节情绪(1)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条件,在幼儿园老师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2)其次,幼儿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关于情感方面的教育活动,为孩子们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使他们懂得谦让、团结、友爱、互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3)安抚幼儿的情绪。2.促进幼儿独立意识、抗挫折能力的形成中国大多数的家长和教师为孩子考虑的太多,喜欢代替他们思考和做太多的事情,所以绝大多数的幼儿独立意识和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差。遇到事情不去解决冷静思考,只会急躁!所以,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给幼儿提供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决定问题的机会。3.让幼儿在充分自由的活动中形成自我控制能力,不压制幼儿心理学家布洛克认为,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儿童往往呈现出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幼儿参与各类充分自由的音乐活动,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4.教师、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行为主义学家班杜拉等人研究了社会模仿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认为榜样在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的注意当中。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幼儿的言行,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三、培养幼儿良好控制能力的方法由于儿童神经系统整体发展不成熟,因此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遵循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幼儿的良好控制能力:1.游戏是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控制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快乐。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2.在学习儿歌、故事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在学习中可以初步形成适应环境的能力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催化作用,使幼儿对学习的内容或所参与的游戏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正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产生自觉遵守规则,接受成人的教育的良好心理态势。3.利用音乐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控能力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是一种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人的幼儿时期,特别是学龄前的两三年,相对于其它思维而言,是听力思维最为敏感。在这个求知欲和吸收力的高峰阶段,音乐的熏陶和训练,将会对孩子的智力启蒙、身心健康、性格发展产生相当大的效益。4.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控制能力的培养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近几年逐渐的引用到幼儿园的教育中,对幼儿道德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环境、氛围、气味等等一切细微的感知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个年龄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对其一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教给幼儿一定的自我控制策略虽然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但由于幼儿神经系统整体发展不成熟,因此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我控制时间短,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技巧和策略。研究表明,2岁幼儿通过使用成人教给他们的分心策略、寻求安慰策略和寻求帮助策略,他们的自我控制时间就会延长,自我控制能力从整体上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幼儿自控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应渗透在幼儿园的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在幼儿园要遵守行为规则,在家里乃至社会上都要学会遵守规则,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责任,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幼儿在成长,他的自控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相信有老师、家长、幼儿自己的不断努力,他们也会为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而带来的种种收获而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