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娱乐圈发生的几件热点事件,使关于饭圈文化的讨论再次进入大众舆论场。饭圈即粉丝圈子的简称,是偶像产业的关键词。从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脱颗而出的新晋小鲜肉”的粉丝显示出超强的战斗力。他们为了让自己心仪的选手C位出道,不仅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出数以干万计的网络投票,还对其他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群起而攻之。
某网友因发微博吐槽某人气选手自以为是,遭到围攻。疯狂的粉丝不仅在该条微博下发表各种人身攻击的处也不和睦,会分裂出不同的阵营。”
以爱为名,畸形的饭圈文化推波助澜了一-波 “明星攀比潮”。使暴戾恣睢、奢靡浮夺之风泛滥。流量热度、排位位次、片酬出场费,是饭圈看重的指标。偶像的数据只要有丁点以爱为名,畸形的饭圈文化严重扰乱了中国影视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秩序,近年来,一批创意匮乏、诫意欠奉的影视剧因过度倚仗“流量明星”圈粉,利用饭圈做数据、造话题、炒热度,控评控场,而被观众和评论界广为诟病。2017 年,部分粉丝为防止自己偶像出演的电影在《战狼2》等对手的强势竞争之下出现空场而被院线撇场,自发组织“锁场保排片”运动。如此有组织的公共资源恶意占有行为,不仅没有为口碑急转直下的影片适时止损,反而暴露了饭圈文化试图裹挟、绑架影视消费生态为自己偶像买单的私欲。
而要整治这种饭圈现象,可以参照近年来,一批如《战狼2》《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 等为代表的制作精良、艺术精湛、观赏性强的新主流电影,借助当下青年观众最为熟悉的影像表达方式和故事讲述方式,润物细无声般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时代正能量,适时填补了主流文化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鸿沟。这或可为我们治理饭圈文化、引导粉丝理性追星提供有益思路。可见,要引导饭圈文化,就必须在淡化偶像产业的经济属性同时,强化其文化属性,通过生产更多艺术质量与经济效益兼具的优秀影视作品,培养更多艺术素养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优质偶像,来构建主流社会与粉丝群体沟通的有效渠道,搭建主流文化与饭圈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