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1年SCI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学者(不包括台湾地区)发表的论文983,099篇(截至到2011年12月5日按出版年统计),其中化学(CHEMISTRY)学科论文199,376篇(是近十年中国学者发文最多的学科),199,376篇文献包括学术论文188,160篇、会议摘要6,099篇、会议论文4,743篇、综述3,270篇、通讯751篇、社论705篇、更正354篇、传记20篇、新闻12篇等。 199,376篇文章共发表在555种化学学科期刊上,其中发文量居前十位的期刊见下表: 表一 2001-2011年SCI收录中国学者发表的化学学科论文发文量居前十位的期刊 排名 期刊名称 2010年 影响因子 发文量 占总文章 量的百分比(%) 1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Chines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656 6028 023 % 2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合金与化合物杂志》 138 5445 731 % 3 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会议论文摘要》 4974 495 % 4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 611 4665 340 % 5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775 4148 080 % 6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798 4069 041 % 7 Applied Surface 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 795 3878 945 % 8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 670 3696 854 % 9 Acta Physico 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 734 3648 830 % 10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物理化学杂志,C辑》 524 3429 720 % 1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 773 3253 632 % 注:排名3的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会议论文摘要》为专门刊登会议摘要的期刊 附件:2001-2011年SCI收录中国学者发表的化学学科论文发文量居前100位的期刊 排名 期刊名称 发文量 占总文章 量的百分比(%)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Chinese 6028 023 %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 摘要:为顺应中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需求,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创新是实现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在进一步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质量的目标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构建的实践与探索,打造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路径;中药高等教育;中药学专业 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内涵的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的提出,为中药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提供了契机,也为推动中药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各院校坚持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双思维”,推进中药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升级及大中药健康产业的转型优化新态势,加快推动中药行业从传统转向绿色智能。但目前中药学类专业定位和专业布局与其存在一定差距[1],培养专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产业人力需求、高校间中药本科教学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部分高校中药学类专业的设置与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整合还未达到与前沿研究进展深入对接等诸多不足,使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链新兴行业对跨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着力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内涵特质,使之具备的综合素质能适应更为动态、复杂、开放的中医药发展环境,从而服务国家战略、匹配大中药健康事业发展转型升级尤为重要。 我校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路径 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地处上海和“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向同行,加大将地域优势与优质学科资源直接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的力度,保障中药高等教育与国家及上海重大发展战略相对接,以造就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与中医药科技创新、健康服务特色优势及上海开放型地区经济形势的吻合度。 2.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即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交融。中药学专业的重要特点是专业实践性强,有效培养学生“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2],在中药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时长,通过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反复强化,达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效果。(1)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有效更新,打好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围绕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综合实验等多门主干课程课堂教学中导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3]、研究性[4]、情景式[5]等混合教学模式,配合“基本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梯次拓展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中药基本技能多站式考核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四年学制中递进式强化,打造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功底。(2)科学思维的有效融入,创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环境。学校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以众多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优质科研资源向人才培养集聚。例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做到科学思维融入全覆盖,依托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营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的环境,通过低年级学生与导师结对、高年级学生毕业实习等载体,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在2017年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3.55[6]。(3)研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兴趣与自信。学院以“学术导向,兴趣驱动”为理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中药的热情与原创能力。此外,灵活设置毕业实习时间段,严格实施“一人一题”,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医药集聚优势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在此过程中得以拓展、延伸以及应用。学生开发“中药饮片识别”APP、“药用植物虚拟解剖实验室”等科创成果在2016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得到展示。 2.2汇通中西 汇通中西,即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理论能力的同时,强化国际化视野和中医药融入世界能力的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秉承“海派中医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将融入中医药思维的教学案例全覆盖写入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指南[7];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化合作力度及普及面,通过“海外名师”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境外访学、短期交流等多种方式,从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且具备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中药学专业人才。(1)中医药思维的有效聚焦,打造一流中医药精品教育。为了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成为经常性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重视中医药经典着作的学习,通过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引入导修课程;开设中医文化趣谈、中华文明史撷要等传统文化类课程;新增说文解药等通识拓展类课程,将中医药思维序贯于4年的培养方案中。另外在中药学讲授过程中,吸纳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8],例如“历久弥香数陈皮”“九九重阳探茱萸”等,结合名师名医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中药文化现象切入中药性能功效、精准把握思辨特点,协调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医药思维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辩证关系。(2)国际视野的有机融合,内化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学校致力于为师生创造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与平台。依托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巴美国圣马丁大学、香港大学等合作机制,推进骨干教师各类访学进修、学习计划,增加学生在学期间赴海外交流人数,帮助师生扩充自身国际知识储备、开拓国际视野。同时,发挥学生参与建设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医药慕课及“药论———一带一路与中药”系列微视频拍摄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树立起自身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责任感、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 2.3旁搜博览 旁搜博览,即为构建学生广博的中医药知识体系。为了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学校重点营造开放的、一流的学术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课程中心、文献资料库等网络资源建设,并设定教师坐班答疑制度保障,着力拓展及融合中药质量标准化、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等交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群体知识结构的多元组合效应,增强学生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契合性和时效性。(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有效构筑,实现学生博览并蓄的条件保障。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实践条件对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对外交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以“浸润式学习”为理念拓展开放式学习与讨论式学习空间。充分挖掘学分制及优质网络平台潜力,建设“走近中药”“中药麻黄”“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药与文化”等品牌课程,创建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内在需求、有效地进行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学习。(2)多学科的有效交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融合理解。学校强调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开设本草基因组学、中医药与“一带一路”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交叉创新课程的品牌课程群。同时,每月邀请学术大家、中医药产业链各环节行业专家开设高水平专题讲座,凸显交叉科学特有的发展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此外,精心打造学科融合性课程,对专业核心知识点进行关联、衔接和组合,引导学生树立及强化对中药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化观念,提升交叉知识的有效融会贯通。 2.4慎思明辨 慎思明辨,即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形成批判性思维。学校通过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跨界协同德育”工作体系,实现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此外,通过热点话题的引入,鼓励学生在扎实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1)专业特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发挥价值取向引领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把优秀传统文化菁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挖掘中药的职业行为与德育相关的元素。例如: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以中药文化的角度阐释中药药性中的对立统一、中药理论中的破立有度等方面特性[9],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此外,将科研学术思路作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撰写22门核心课程学习指南和教学设计汇编,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成才与价值观完善的同频共振,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层次。(2)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等主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小班化教学环境,并构建中药药性理论分析、中药质量标准进展、药事热点讨论等若干情境或案例,激活课堂教学。例如“以马兜铃酸毒性事件论中药传承与创新”“从药性角度看干姜、附子、吴茱萸的毒性”“从对黄疸的认识比较利胆退黄与利湿退黄的异同”等话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以开放的角度进行详细探问、加强信息分析处理,达到明晰分辨的效果。 实施成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近3年通过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的探索及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已初步呈现,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知识技能及实验技能大赛中连续多次荣获团体第一及多个个人奖项的佳绩,凸显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通达;②新增9门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微课、市级精品课程、全英语示范性课程,取得3项教育教学类项目研究支持,在专业教学中逐步实现经典传统与现代科技相贯通;③不断优化、丰富软硬件条件,吸纳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帮助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含SCI论文3篇),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和拓展;④结合德育元素加强课内、课外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中远志杯、上汽教育杯、知行杯等竞赛及评选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市级及以上奖项27人次,增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的运用相融通。3年来学生出国和升学率平均约占30%;毕业就职于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药学服务、文化信息、大健康相关企业的人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15.8%,实现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地域中药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传播与推广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杨琳,郭宏伟,彭代银,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设置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85-88 [2]郭宏伟.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研究[J].中医教育,2017,36(2):10-13 [3]尤丽莎,安叡,梁琨,等.构建“为学习而评价”的有机化学评价体系[J].药学教育,2016,32(3):20-23 作者:沈岚 夏瑜桢 徐宏喜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范文来源:学术堂
材料导报是EI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资料可靠,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文字精练通顺。全文包括图表在内论著、综述不超过5000字,专家论坛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不超过1500字。 1 文题:应简明、醒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单词,并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除许用者外)。2 作者及工作单位:应于题目下方按序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通讯作者只列1位,并应标注通讯作者电子信箱。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集体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讯作者姓名及电子信箱。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如论文系在国外进修、学习、工作后撰写,应附有所在单位证明,同意在国内发表。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所有作者均注于工作单位后,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邮编(英文作者工作单位、科室、所在省、市、所在地及邮编后还应标明国名)。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字均为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若文中作者单位有多个,请在作者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通讯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用英文另起行列出。3 摘要和关键词与基金项目: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需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关键词一般列2~5个。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须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中文摘要可简略些(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500个实词左右)。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并列出相应英文。作为脚注的第一项,投稿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4 试验设计及统计学方法: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应注明所采用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在P值前标注统计量,如t值、F值、χ值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5 名词术语及层次与序号: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首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文题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药物试验需注明生产厂家、国家、批号。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正文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层次,例如1, 1, 1,各级标题后不加标点,有标题内容者列序号,无标题内容用自然段。6 图表和数字与计量单位: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采用非封闭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应加分界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要求清晰可处理,带坐标的,坐标轴指针向内,只有一个原点,高与宽的比例约为5∶7 。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符号(包括箭头)。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对于恰好为小数点前后4位数的数字需分节。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5%~95%、2%±6%及4 cm×3 cm×5 cm。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可对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7 参考文献:文献著录格式具体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排列于文后,请于文献题各项后增加标注文献类型标志项目。为了方便国际交流,中文文献需同时提供英文版,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如下:期刊[序号]作者文献[类型] 刊名,年,卷(无卷数者列期刊期数,外加圆括号):起-止页 [1] Valiyaveettil M, Kar N, Ashraf MZ, et Oxidize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inhibits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 via scavenger receptor BI [J] Blood, 2008, 111: 1962-[2] Zhang P Six minutes walk test and its a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cardiac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J], 2007, 1:238- (in Chinese)张萍 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7,1:238-专著[序号] 编著者书名[M]版次(第1 版不列出)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3] N Genes and gene produ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M] Amsterdan: Elsevier,387-[4]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ChinaHealth Statistical Yearbook(2010) [M] Beijing: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 (in Chinese)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专著析出的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5] Oswald WD, Tritt K Cognitive deterioration in old age and in the course of In: Jellinger KA, Ladurner G, Windisch M, New trends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Alzheimer′s disease [M] 2nd Wien: Springer Verlag, 105-[6] Sun P Tissue Doppler In:He C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 2nd Beijing: People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882-(in Chinese)孙平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何超心血管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82- 稿件处理: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专家外审后回修时,需针对审稿意见逐条进行文字说明,并附上修改后的文章。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修回的文章经定稿会终审,随后通过系统发送录用通知及授权书,所有作者亲笔签署授权书后需随信附上基金证明材料,医学伦理知情同意书。如系动物实验,须提供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2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章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今后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稿件录用后有关事宜:稿件录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所有,未经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同意,本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文。
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数学的各种计算方法研究,数学在统计学、计算机等方面应用的学术论文。
《Science》是全球最权威的杂志,中国没有相应的权威杂志。有个《中国科学》杂志用于介绍一些先进的科学成果
《中国诗人》2020年第4期目录 诗开卷007 我是我自己的反方向(组诗)/ 梁 平014 关于诗歌,我的只言片语 / 梁 平019 云端之上(组诗)/ 包临轩034 “北中国”的沉静、开阔与通达 ——包临轩诗歌读记 / 王士强 诗方阵040 一棵树望着她的村庄(组诗)/ 陆 健048 碎片化的自我 / 陆 健050 月亮山的月亮(组诗)/ 郭晓晔054 诗与现实 / 郭晓晔056 凉春有记(组诗)/ 霜扣儿061 以诗歌抚平流年之恙 / 霜扣儿063 人间四月 (组诗)/ 宝 兰068 智性写作中的先锋意识 ——宝兰诗歌印象初探 / 三色堇072 日常(组诗)/ 单永珍076 被省察的生活 / 单永珍079 陷入朦胧(组诗)/ 陈广德083 深处的沉弱有一点痛在苏醒 ——浅析陈广德诗歌 / 冬 雁086 贴地而飞(组诗)/ 伤 水090 赤裸的朴素和感知的突破 ——说说伤水的诗 / 甘 遂094 万物低垂(组诗)/ 周西西099 与大地平行,与心灵贴近 ——周西西及其诗歌印象 / 芦苇岸 诗视野105 近期抒情(组诗)/ 高 平108 放歌大草原(组诗)/ 何 鹰111 庚子春天手记(组诗)/ 梁志宏113 细察与聆听(组诗)/ 水 白116 写给一座城(组诗)/ 刘丽莹119 一条河从远方归来(组诗)/ 邓晓燕123 初春的眼神(组诗)/ 莫燅珠125 低于尘埃的水声(组诗)/ 王守勋127 阳台的歌声(组诗)/ 梁永利129 纸上的温暖(组诗)/ 马晓雁 诗随笔131 打磨词语的光芒 ——蓝蓝诗歌阅读札记 / 葛筱强 诗版图(惠安诗群作品小辑)134 浪行天下的诗(二首)/ 浪行天下135 叶逢平的诗(二首)/ 叶逢平136 张鞍荭的诗(二首)/ 张鞍荭137 陈功的诗(二首)/ 陈 功138 吴银兰的诗(二首)/ 吴银兰139 黄育聪的诗(二首)/ 黄育聪140 曾永龙的诗(二首)/ 曾永龙141 蔡华阳的诗(一首)/ 蔡华阳142 黄丽蓉的诗(二首)/ 黄丽蓉143 张志忠的诗(二首)/ 张志忠144 蒋拱伟的诗(二首)/ 蒋拱伟145 郑泽鸿的诗(二首)/ 郑泽鸿146 张不知的诗(二首)/ 张不知147 张文华的诗(一首)/ 张文华148 何隆昌的诗(一首)/ 何隆昌148 庄尔的诗(一首)/ 庄 尔149 胡建国的诗(一首)/ 胡建国150 陈君云的诗(一首)/ 陈君云151 在“坚韧的创造”中生长和拓展 ——以《惠安诗群作品小辑》为例 / 庄伟杰 诗记忆160 灵魂飞出一道彩虹 ——纪念长诗《狂雪》发表30周年 / 王久辛 诗高地166 渭河组章(三首)/ 官 华168 播种(外二首)/ 刘灵芝169 空山(三首) / 凌 子171 采茶曲(三首)/ 晏 晴172 母亲的牵挂(外二首) / 李 东174 整个十月,我没有写一首诗(外二首)/ 吴红铁175 雪的时刻(三首)/ 苏唐果177 节令书(三首)/ 庄 波179 玫瑰刺(三首)/ 吴红绫181 风吹麦浪(三首)/ 王保元182 冬至不惹相思 (外二首) / 苏 峰183 平原歌 (三首)/ 荒 村185 泥土的味道(三首)/ 秋 语186 医者仁心(外二首)/ 波 兰187 茅草(外二首)/ 唐春元188 坚毅的逆行(三首)/ 石明洪 诗缅怀190 诗心·诗骨·诗魂 ——著名诗人李瑛、李小雨父女与我的友情 / 冯永杰 诗纵横(安徽阜阳(界首)诗人作品选)200 当风铃响起(外一首)/ 王 瑞201 枣红马 / 李 北202 冬日,一场大风 / 穆 帆203 渠县汉阙 / 李春景204 高铁,一条梭动的鱼 / 王 忍205 路过 / 侯之兰206 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 郭 芬207 西伯利亚的风 / 郭培玉208 眷念 / 郭 侠209 秋望 / 闫玉倩210 残屋 / 张桂立211 飞向若尔盖 / 范兴中212 黄昏下的呐喊 / 王长征213 归途 / 袁灵君214 乡戏 / 穆 涛 诗单元215(一首诗系列)张钧和 应云霞 范丹花 陈 玉 余 晓徐圣兰 刘亮亮 周小刚 师建军 张素英忧 乐 鲁 雁 马忠荣 马鸣泉 宋 珈B潜夫 二 海 余晓虹 党 宏 英曼斯一 禾 诗漫评222 诗人的阅读:“一种不可亵渎的孤独” ——读李德武随笔集《挣脱时间的网》 / 林 舟 诗现场075 中国诗歌网喜迁新居085 桂兴华朗诵诗集《领跑者》研讨会 在上海书城举行098 著名诗人郑道远斩获《大家》文学奖170 第五届郭小川诗歌奖榜单发布178 王鸣久文艺评论集《语言镜像与精神光谱》出版180 《鹿守我的梦,鸟祝我的醒:戴望舒诗选》出版189 海洋诗歌的美学标本:《海色映天》诗选出版199 “中诗微刊”简介205 昌耀诗歌图典《高车》出版
百度文库中有列出,您可以点开链接看看。提供:早检测
中国ssci期刊有《经济学季刊杂志》、《经济学文献杂志》、《博弈与经济行为》、《经济学理论杂志》、《经济学展望杂志》、《经济研究评论》、《货币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展望杂志》等。收的中国期刊目录有:亚太法律回顾中国和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回顾中国学报中国季刊中国REVIEW-AN学科学报中国教育和社会国际法中国学报中国法律与政府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
我觉得诞生于1892年,但这只是我的看法,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智的看待。
回答 您好,经过我们的查询与分析,该问题的答案为书画是绘画和书法的统称。 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起源久远,有着丰富的意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深深地孕育在画中。 书,一说是书法,也就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书是指文化内涵。由此可知,书画是指绘画和书法,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绘画。 更多1条
因为英文期刊更有影响力。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才更有反响。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 中国药理学通报,药物分析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抗生素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药房,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华西药学杂志,安徽医药,白云医药,北方药学,毒理学杂志,儿科药学杂志,广东药学院学报,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国外药讯,国外药讯﹒抗生素分册,海峡药学,华东医药通讯,家庭用药,江苏医药,解放军药学学报,今日药学,抗感染药,辽宁医药,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临床医药实践,齐鲁药事,人参研究,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上海医药,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综合版,实用药物与临床,食品与药品,世界临床药物 ,天津药物,西北药学杂志,新兴医药三,药品评价﹒肝病专辑,药品评价﹒糖尿病专辑,药物不良反应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与人,药学服务与研究,药学教育,药学进展,药学实践杂志,药学与临床研究,医药导报 ,医药工程设计,医药快讯,中国处方药,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年鉴,中国食品药品年鉴,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店,中国药理通讯,中国药品标准,中国药师,中国药事,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中国药物与临床,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业,中国医药导刊,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中国制药信息, 中南药学等。 中国药学杂志 , 中国药理学通报,药物分析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毒理学杂志等比较好,也比较实用。
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计划安排怎么写?首先要写毕业的理想,然后再写几乎的打算
楼主你好。咱们是同行啊,我都是从医学好网上面拿到的,这个地方是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内容还很全,你要是喜欢你可以给其它人介绍下的。百度试试吧。
不知道,不过一般审稿3个月内,版面费一般1200左右吧。
当然是感动到我了,湖南父子16年间先后捐献眼角膜,给那些长期处在黑暗的人带来了光明,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视神经萎缩”的问题。 视神经萎缩是各种视神经病变的结局,其临床表现是,视乳头变为苍白色,自觉视力缓退,视野缩小,久之可以不辨明暗。 1)发病原因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或神经节细胞病。 炎症。 视神经病变和视盘水肿。 某些药物中毒。 神经胶质瘤。 遗传性疾病。 …… 3)一般治疗 病因治疗。 早期采用大量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等药物以加强神经营养。硝酸士的宁1毫克球后注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有提高视觉兴奋作用。 中药可用消遥散加减和补中益气汤等。 新针疗法,主穴为风池、睛明和球后,配穴为瞳子髎,丝竹空,光明、失明、合谷、肾俞和肝俞等。理疗可用碘离子透入等。 4)中医辩证 常用验方 ① 滋补肝肾方 取生地、茯苓各15克,枸杞、白菊、淮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当归、五味子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② 疏肝养血方 用茯苓12克,丹皮、栀子、柴胡、白芍、菊花、枸杞各9克,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成药 ① 石斛夜光丸:每日2次,每次1丸。 ② 石斛明目丸:每日2次,每次1丸。 5)针灸疗法 针刺法 用穴:睛明、风池、合谷、球后、承泣。取睛明、承泣、球后穴应沿眼眶壁徐徐刺入,深度约1寸,如遇阻力不要强行刺入,可留针15--30分钟,承泣、球后二穴交替使用。 治疗时如伴恶心、呕吐可加内关、足三里穴,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推拿按摩法 在针灸过程中可配合眼保健操,在风池、睛明、太阳、承泣、阳白等穴处用手指按摩,每次取2--3穴,每穴按摩3--5分钟,每日可按摩2--3次,以提高疗效。 6)饮食疗法 中医认为本病与抵抗力下降,肝肾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营养不良有一定关系,建议适当使用食疗膳方。 药粥 取粳米、胡萝卜各100克,蜂蜜15--20毫升,鸡肝1具。鸡肝、胡萝卜切碎备用,先将粳米煮20分钟,再加鸡肝、胡萝卜同煮10分钟后加蜂蜜,趋热食用。 菜谱 用熟猪油10克,使君子肉6克,白糖5克,香丸4克,鸡蛋1个,鲜鸡肝1具。将使君子肉、香丸加工成粉末;鲜鸡肝洗净,剁成细茸,将鸡蛋打入蒸碗内搅散,加白糖、使君子粉、肝茸拌匀,放入蒸笼内,旺火开水蒸约15分钟,取出撒入雷丸粉调匀即成。 注:制作时白糖改用酱油、味精,鸡肝改用鸭肝也可。 7)养身保健 祖国医学认为,视神经萎缩多因肝肾不足,精气耗损;或久病体虚,运化失调等引起气血不足、肝失条达而致。 起居调养 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勿过度疲劳,加强身体抵抗力,以防身体中的其他炎症导致病情加剧,周围环境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心理调养 视神经萎缩是由于各种视神经病变导致,而视神经病变又与人的精神和情绪有较大关系,常常在精神受到刺激,情绪发生波动时发病,甚至突然双目失明。 因此,生活愉快、心情舒畅的人可以少得或不得眼病。已患视神经病变或轻度视神经萎缩的病人,更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保护眼睛、控制病情发展尤为重要。 8)爱心提示 注意加强营养,注意调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平时多食蔬菜、水果、蛋类、奶制品、动物肝脏等。 禁止吸烟及饮烈性酒,增强机体体质,做保健操、气功等在某些病例均有一定效果。 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是要评职称吗?写的是什么文章,一般是有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省级期刊